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新教材

初中历史新教材

时间:2023-08-18 17:1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新教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新教材

第1篇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现行各学科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尽管如此,还有许多科目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极为深重,尤其是历史科目作为一门“副科”的传统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扎下了根,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了历史又没用,以至于他们都不太重视历史,再加上传统历史课程枯燥无味,使得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效率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本文着重讨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途径,希望初中历史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全面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更新教学观念,用好新教材

一般来说,任何事物的改革都是十分艰难的过程,更何况一位长期从事传统历史教学的教师的陈旧观念是坚不可摧的,尽管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有的教师也以积极的心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也难免在不经意之间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历史课堂效果。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他们面对新历史教材的第一感觉就是新颖、图文并茂,与老教材完全不一样,里面的内容对知识进行了重组,并且以专题化的方式出现,使得历史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觉新教材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反感新教材,抱怨其不好用。实际上,新的初中历史教材是许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新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材,其编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些教师的抱怨现象可以说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即“新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用好新教材。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生往往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心灵,只要教师进行合理地引导,就会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对于历史科目而言,它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历史内容比较刻板,一旦课堂教学没有采取一定的技巧,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学会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创设新的历史情景,只有教师善于运用这些丰富的材料,必将重现一定的历史情景,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新课程改革而言,教师要想真正地将之落实到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但是,面对新的初中历史课程,许多历史教师不晓得如何寻找资源,即找不到课程资源,就会无从下手,历史课堂教学效是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事实上,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能接触到课程资源,只有他们没有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缺乏明确的分类,盲目地使用这些课程资源,偏面地应用现有资源,无法产生宏观效应。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且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认真体会,严格近照学习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整合、裁剪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突出重点和难点;然后,初中历史教师还需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作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进行延伸,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这样有助于大大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相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乐于学习历史。首先,初中历史教师要尊重学生,明确学生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要信任学生,不断地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足够地了解学生,抽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最后,作为教书育人者,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拥有一个耐心的态度,如果学生答对了问题,就要给予赞许,要是答错了,也不要过分批评,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而且能让他们收获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五、结语

总之,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水平,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作为初中学生的引路人,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的培养,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历史基础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科目的信心,促使他们热爱历史,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为此,我校历史教师借鉴国内外在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借助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探索新课程理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结合学校内外教学现状与趋势,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及规律,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走进历史、热爱生活。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去学习历史,具有较知识点要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灵活使用社会生活知识去探究和感悟历史。这次改革,将实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本课题所研究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便是此次改革的一部分。

二、时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伴随着新世纪日益向我们走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竞争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呼唤教育的改革创新。《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三、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它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教材以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教材从精心设计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评价、查找、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们借鉴国内外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能力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大力推进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既符合学生主体发展,又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学生兴趣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

五、实验目标及内容

应用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实现学生的主体构建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发现者。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和建构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主体。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它为新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形式,又为新一轮的教材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不同的活动课有着不同的主题与目标,例如“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和“成语历史故事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课实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彩陶,可以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可以形成观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需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在探究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能力,也达到了我们课程改革的宗旨。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与之适应的研究性学习是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把握新教材中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会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第3篇

教学方面1.教师刚刚接触新教材,对于三年教材的整体把握还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中还不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

2.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不够丰富。

3.辅导差生方面的措施不够灵活。

4.教师所具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如物理、化学政治学科等。

学生:

1.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难。现在的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而历史由于不是初中学生必考科目,所以学生基础知识不牢。

2.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网络知识的欠缺或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具备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材:

1.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较难。

2.教材有些内容偏难,如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3.教材编排每一课内容含量过大,课上时间过紧。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及基本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

三、具体措施:

1.在课改中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每一课都要依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2.教师认真学习,努力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改并不只是教材的变化,还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探索在课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打开思维,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根据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答出问题,从而真正的理解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素质。

要坚持做到每节课前,都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自己通过看书预习,解决部分知识性的问题,把不懂的知识找出来,第二天课上教师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相应给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平时。

4.教师注重积累,使综合素质提高。

就历史学科而言,知识编排较难,所以对于教师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是史学最新动态,还是涉及其他学科如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我们也不断的在积累和学习。

5.加强集体的力量,优化备课。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一历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9-01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一的历史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中高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高一历史教材采取“模块+专题”式结构,内容丰富、历史跳跃性大、思维层次高、专业性强。因此,高一历史新教材的学习应建立在系统地学习通史的基础之上。初中历史教材虽然采用通史体例,但由于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不高,弱化历史知识体系;加之历史学科不是“一线科目”,许多学校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未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历史的认识模糊、混乱,难以适应高一历史新课程学习。在此形势下,高一历史教学的难度增大,师生负荷过重,使探究式教学收效显微。

其次是教学任务与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高一历史新教材增加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比旧教材多了一倍的内容,而课时增加不多。以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为例,新教材有9个专题共28课,尽管教师参考用书要求用1个课时完成1课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都需要1.5课时或2课时才能完成。依此来计算,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总共至少需要35个课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必修教材每周安排2个学时。这就呈现出教学任务与教学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也使师生互动、创新性教学及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的效果不明显。

最后是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历史认知水平等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历史认知水平及历史思辨能力不强。这就使学生较难理解或不能准确理解新教材中的内容,也使高一学生难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但在面对这些挑战和考验时,我们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担当和奉献精神,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是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重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体系包括纵向的时间及因果关系,也包括同一时期的民族、国家等横向空间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高中历史教材测重历史的横向联系,而不少高一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基础知识极为薄弱,不能准确把握历史纵向发展的时序。因此,作为一线的高一历史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重新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例如,“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一教学内容时,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六、七专题从纵向介绍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与法律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强调西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由早期的民主制向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历程。学生对诸如“民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及“代议制”等专业术语、历史概念的认识不足,难以准确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偿相关的知识,并将其与同一时期的民族、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加深学生对西方民主制产生和发展的理解。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梯级设问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梯级设问法是指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推进的方法。此方法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列强的不断侵略与中华民族危机深化的关系”的教学中,老师可将教材内容分为列强侵华的表现和民族危机两部分,再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层层递进设问、解疑。师生共同探讨第一个大问题之后,自然过渡到第二个问题民族危机。通过层层设问,师生共同解疑,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主体参与探究教学的程度决定着整个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满足学生“学会”的要求,还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例如,在《伟大的》的教学中,笔者跟学生一起探讨:日本在华犯下哪些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又是如何顽强抵抗外来侵略的?中国抗战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胜利有何重大意义?等问题。课后,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查找相关资料。笔者还带领学生开展了寻访当年参战的老战士等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逐步培养其历史思辩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广大师生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洗礼,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开化思路,拓宽视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此形势下,广大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涵养,才能应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使历史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考试材料;方法技巧;课外史料;学科联系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对历史教材的阅读理解

学生的学习最先接触的就是教材,所以阅读理解的第一步就是明白教材的内容。

1.对历史教材一册书的“导读”、目录、每一单元的“导读”, 需要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说明,让学生知道这些体系前后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框架。老师要提示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掌握知识的大框架。

2.对每一课前的小框里的课前提示、课中知识和课中思考题的阅读理解,这些是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难理解的内容的提示。这些内容也需要老师提示学生注意阅读理解,做到对本课内容全面掌握和了解。尤其在上课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的时候,先让学生进行阅读,老师进行提示和点拨,给出知识框架,让学生注意学习历史的几大要素,如时间、事件、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就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二、对考试材料的阅读理解

1.遇见材料题,先不要害怕,不管什么形式的材料考查的都是学过的知识点,首先学生要树立信心。“在战略上轻视它,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它。”所以,学生的心态很重要。

2.做材料题时,先浏览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前提是一定要把问题看清楚,一共有几问,涉及材料的有几问,材料外的有几问。审清问题是做好材料题的前提。有的学生没有搞清楚问题就做题,导致回答偏离甚至答非所问。还有一些学生,没看清有几问,回答少了,导致白白失分。带着问题中的关键词阅读材料,准备解题。如是问材料中的现象,还是导致的原因,还是让比较进行说明等等,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是让依据材料作答,还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必须看清楚,做到有的放矢。

3.阅读材料时,注意几个关键地方:(1)有的题目后面给了一段话,会提示出下面材料是关于什么内容,学生阅读时要注意;(2)材料的标题,这提示了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3)材料的出处,有的是人、有的是书名、有的还附带有时间等,这些会提示出一些背景,有利于答题分析原因等;(4)材料最前面的两句话和最后面两句话,往往是概括性的和总结性的话语,对答题很有帮助。

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巧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阅读初中历史教材前言和目录时,可采用“略读法”,就是迅速地浏览阅读材料,提纲挈领地了解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阅读较难理解的材料时,可选用“研读法”,就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推测的一种读书方式,研读是理解、鉴赏材料的重要步骤,它讲究细嚼慢咽,追求理解透彻,强调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以“商鞅变法”为例,教师可先板书以下问题:商鞅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变法最终是否取得了成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变法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其目的是否达到。

四、对课外史料的阅读理解

注重课外培养,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若单凭每周两节的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师可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课内重点培养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课外的广阔土壤。第一,布置灵活有效的历史作业。恰当的历史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中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可将历史课堂的延伸知识布置下去,让学生查阅搜集资料,并在下一节课上讲给同学和老师听,这样学生无形中已利用课余时间锻炼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课。新教材允许学生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历史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正好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举办以“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会”“中国少数民族的变迁研究”等为主题的历史活动课和课外兴趣小组,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搜集材料、理解材料。因此不仅要加强课堂阅读,更要加强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广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阅读指导。

五、对学科联系的阅读理解

第6篇

【论文摘要】: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 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 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 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 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 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第7篇

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师资不稳定,数量少,素质低,任务重。构成主要是:兼职教师;临近退休或体弱多病的教师。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

一、大量的历史非专业教师的存在,缺乏专业历史教师,学历专业不对口

许多农村中学专业历史教师奇缺,大多数是半路出家,为非专业历史教师, 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历史专业理论水平和历史专业知识素养。大量非专业人员充任历史教师,专业历史教师又普遍缺乏在本学科教学方面提高和发展的欲望,造成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整体业务素质薄弱,难以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历史教学的新任务。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要想承担历史课改的重任,需优化历史教师队伍,加强历史专业教师的培训。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他就能成为有才干、有经验的行家。”教师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充足和质量不达标。

二、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

在农村中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的功利性十分强烈。“中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学科就不感兴趣了”。在许多地区中考不考历史或者开卷考试,这就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历史的学习,这种倾向在农村初级中学更为普遍、严重。学校领导和历史科任老师自身都不重视历史教学,大都抱着临时的思想。每学期,甚至在学期中途,有些学校有些班级,历史科任老师随时会换人。历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农村中学教学方法改革滞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大部分教师掌握的仍是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明显滞后,教学质量低下。课程资源的开发无论从水平,能力还是时间,都非常有限。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他就能成为有才干、有经验的行家。”很显然,很少老师做到了这点。某县有名非历史专业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历史成绩名列第一,当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的回答竟是让学生反复背课本。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学生学习功利性十分强烈。许多地区中考不考历史,这就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家长亦仅注重孩子的数理化等成绩,忽视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师也是无可奈何,这对高中文科教育的冲击是相当大。

农村学生视野狭小,信息闭塞,人文素养缺失,历史学科基础薄弱。农村中学的学生在阅读量、知识面、理解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学习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农村学生,家长多数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学生特别多。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爷爷奶奶对孙辈比较“娇惯”、“管不住”,家庭教育缺失,学习基础稍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留守学生学习困难,缺乏自信、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意识弱,这就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托尔斯泰也说:“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而我们有些老师似乎忘记了这些技巧。

新教材对于学生的起点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掌握较好的基本知识,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新课程似乎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即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础,但这种“预设的前提”与现实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给农村历史教学制造了麻烦。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它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但这与现今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有出入。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学生以及家长不重视,初中历史教师也是莫可奈何,相当大程度上冲击了高中的历史教育和文科教育。

第8篇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关键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规定为每周二课时,这就使学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初中历史课学习显得十分被动,历史教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虽有困难,但却责无旁贷,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显得非常必要。

1.要营造历史学科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乐”学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经常在学校举办一些历史课外活动,开设历史讲座,历史歌曲演唱会,历史故事演讲会,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请老师前辈到校做报告;还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小品,调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校园历史学科的学习气氛浓厚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感染。

2.要利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心理,使学生“喜”学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普遍出现“混”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展示自己,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特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历史剧改编、出历史手抄报、做人物小评、绘历史漫画。对学生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施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给予当众表扬;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高分。

二、要更新教学观念,应用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手段

课堂改革不仅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而且在教学思想上体现出时代精神。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1.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动方式转换的改革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动方式转换的改革,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教师不能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地位的真正平等,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2.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

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例如“三国鼎立”这一课,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曹操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课中设计了“动脑筋”栏目,让学生思考:“这个时期还有哪些成语故事?”建议学生下去翻阅资料,网上检索,并举办一场成语故事比赛会。它的设计已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了。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又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它主要由后天习得。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它的培养,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训导方面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赤诚报国的顾炎武;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9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长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浓厚,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即使学生勉强为之,收效也有限。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那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笔者认为,应从学习兴趣这个本源去找。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一种动力,才能改变目前历史学习,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历史课堂实效。那么,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新知呢?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的重要性,其次是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本文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听到同仁们这样抱怨:“明明是上课讲得清清楚楚的东西,到考试的时候又不会了”、“真倒霉,教到这样的班级,学生的水平这么烂,我看不要说高考了,连会通过考都有问题”、“真是枉费我花了这么多心思设计的教案,效果却这么差……”诸如此类的声音是不绝于耳。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听到的是教师把课堂教学效果的不佳、考试成绩的不理想都归结为学生的基础太差、水平太低,而殊不知造成这种学习低效的现象,教师自身应该更好地反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中就强调了课程目标的制定“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指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同时还指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激发不同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重要成长时期,因此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除了要继续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即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以外,更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历史问题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撞击。”

二、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导言框”的取舍选择

每上一课,都会涉及到新课的导入,这是一节课的门面,有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导入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等等,大概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关键是用什么导,材料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现行初中历史教材每篇都会设一个导言框,里面有有趣的传说故事、成语故事,有生动的文物信息资料,有启发式的小问题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选择一部分,用来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例如在讲到《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时,笔者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一方面因为内容比较散,不容易抓住中心导入;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对高中生授课的方式,从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大角度入手,初中学生肯定很难接受。恰好文中的导言框给了很好的启发,其中提到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你知道为什么吗?这种问题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问题导入新课,课堂的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我在这时候乘机引出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自然而然的就导入到新课中去了。

(二)历史图片资料的有效运用

历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直观教学手段无论是在传统教学时代还是在现今改革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新教材《中国历史》(古代史)中附有很多历史图片资料,有些是想象图,有些是历史实物,既形象又生动,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这些图片,因为再优美的语言描述没有这些图片资料的配合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加之初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形象具体的图片比抽象空洞的文字记忆更为深刻,兴趣也更为浓厚,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资料辅助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制作幻灯片课件,配以音乐动画,会有不错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昌盛的秦汉文化》(科技篇)时,会讲到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好奇的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纸到底是怎样造出来的呢?它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教师当然不是造纸专家,这时就需要很好的利用书上提供的图片。

(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运用文献资料

新教材里几乎每一课都会有一条文献资料,有的出自《史记》,有的出自《汉书》,有的是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有的是著名文人的诗词。这些文献资料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让学生在史料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他们在史料中挖掘信息的能力。现在与新教材配套的有很多教学参考书,上面设计了许多以史料为主的材料解析题,而且从近几年的中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史料介绍给学生,加深他们对所学历史史实的理解,帮助他们区分正史与野史,辨别历史和虚构。新课改的成功实施,不仅要求教师观念的转变也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进行彻底变革,现行初中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很大的活动舞台。在教学活动中那么多板块内容有没有利用起来,利用的效果如何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起来,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0篇

首先,提高学生学习阅读历史知识的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不属于重点科目,学校,学生也都并不能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找到“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例如讲到春秋时代时,我顺便提了一下《左传》里面的典故:齐国崔杼弑杀齐庄公,杀了之后,立景公为王,自立为相,新君上位,总要粉饰太平,于是令史官记录。太史记录:“崔杼弑君”。这样写崔杼当然不愿意了。杀了重写,太史官的弟弟已经明白哥哥死掉的缘故的情况下又是写了相同的记载。下场当然是一样了。太史的三弟承接两个哥哥的职务,仍旧是如实的记录下来这件事情。崔杼没有办法,这才罢了。而南史氏听说这件事情,听说太史尽死,赶忙刻好竹简,带着写好的史料要去。到了之后,听到书已经写成,这才罢休回来。给同学们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告诉同学们历史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同时不定时的穿插一下典故,同学们不会将历史理解为简单地时间和事件的记叙,从而在学的过程中学到历史知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开元盛世”所形成盛唐现状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唐朝盛世为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我经常给同学们推荐的是袁腾飞老师的着作,同学们可以在笑声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时亦可以将自己的历史课们做一次结合。读书是为了学习,因此我们留下疑问,在书中寻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

再次,侧重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提出疑问,发起讨论,得出结论就需要老师进行主导式的提炼,总结。例如,我们对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到魏国最后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进行讨论。同学们很多都读过《三国演义》,因此在对问题的结论上多少有一点偏差。在同学们得出结论后,我做总结性的发言,首先告诉同学们魏晋能够统一的必然因素。比如,曹操实行的军垦田减少了民众赋税,统一北方后稳定了后方,有利休养生息。这个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蜀国诸葛亮七次对魏晋征战,劳民伤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休养……通过老师的引导,纠正同学们自己对历史人物认识的偏差,更能在学习中认识到民生的重要性,这才是我们的教之道。

最后,巩固理解知识点,博闻而非强记。

第11篇

1.初中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真正的目的,才能形成国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2.利用影视片段、历史资料片,重现历史的生动。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物画展的时空走廊,历史事物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是生动的。然而,过去性是历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课堂上仅仅靠语言描述,有时候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与丰富多彩,所以在中外的多次调查中,学生都认为干瘪、乏味、无聊是历史学科的代名词,甚至有人惊呼:“对新一代的多数人而言,历史,如同上帝一样,已经死了。”解决这个难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影视片段、历史资料片,重现历史的生动,同时,在形、声、光、色、动画的感染下,使学生自然突破时空界限,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经历历史、体验历史,获得由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开国大典”时,尽管有关开国大典的语言描述已经比较生动了,但很难感染学生,难以使学生产生庄严感和自豪感。而截取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讲课时播放给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隆重的场景、庄严的表情、欢腾的人群,使学生仿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经历历史的过程中,学生的庄严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3.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情。

教学中,受条件限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资料。但前人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它不如视频资料那么生动,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则依然能为我们创造性地创设调动学生感情的历史情境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组织学习“”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找到电影《》的光碟,用图片成功地创设了一个令学生“神入”的教学情境。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两副圆明园的复原图,同学们看到画面上这些精美的中西合璧的建筑,不禁对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产生向往之情。接着,我又向学生展示了三幅文物图片,并告诉学生这三件文物是圆明园喷泉上的装饰品,我们国家买回它花了数千万元,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都放在圆明园,它们每一件的价值都超过图中的文物。学生对此惊叹不已。讲到这,我话锋一转,说:“1860年10月,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宝物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精美的建筑化为废墟,这个侵略者是谁呢?就是英法联军。”学生的痛惜之情、痛恨之情立刻被激发出来。

4.丰富历史教育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就其课程来说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活动。如组织知识竞赛、讲历史故事比赛,举行专题讲座或评论,利用社会资源,参观遗址、古迹、纪念馆,组织观看历史影视片等,尤其是知识竞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举办过各级各类的知识竞赛,如果我们也像数、理、化、外那样从全国到省、市举办知识竞赛,那么一定能促使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兴趣,提高素质。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必须开放教育,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消除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却是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正确认识新课程下三个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性进行学习。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了解以往的上课流程与新课程要求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课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只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12篇

一、问题与困惑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太少了。由于河南省中招考试中,历史是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对历史知识的储备十分有限。如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分不清。而高考又是闭卷考试,学生连常用的历史语言都不会用,更不用说活学活用历史知识了。

(2)高中新教材内容的时间跨度大、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且内在逻辑严密。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根本讲不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是内容多而是内容好似压缩饼干,再加上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的“肤浅”,致使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如在讲授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要介绍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就必须给学生讲解唐中期如何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这就必然会浪费不少时间,但如果老师不介绍,而大讲特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学生根本不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完全更新。教师受原有的教学习惯的影响,在教学上还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 旧的教学模式。或者认为只要把知识讲到位了,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乐学优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无法真正调动起来,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木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见,搞好历史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变化与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加工成“满汗全席”。

二、总结与反思

(1)钻研考纲、吃透教材、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不关注知识的应用;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关注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只关注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没有创意,没有热情,波澜无惊,让学生没有兴趣,学起来味同嚼蜡。教师在吃透教材和考纲的前提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注重学习过程。采取观察、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从不知到有知,逐渐构建新知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差异,创导学生敢于表达个人的观点、意见或情感,敢于自主提问,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教师充当积极的倾听者,允许学生出错,并给予适时的帮助。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从初中通史式的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强,时间跨度大,增加了教学难度。从新课标来看,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初中教材删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高中教材却采用专题式教学,专业性较强。高中教学的专题应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些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来补充学生的通史知识。

(3)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习题,以补充课本知识。例如:在介绍科举制度的时候,可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科举制走过的历程。这种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不仅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而且这个学习的过程既可培养学生查找、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