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税收;税收政策;消费;投资;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19-02
引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的本质体现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中,即国家征税反映社会再生产中财政和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运用课税权所进行的强制课征,它关系到所有个人、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税收的作用范围也得以扩展,税收政策已经成为调节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经济政策工具。但不断变化的通货膨胀会对相对固定的税收政策产生扭曲的影响,从而使得以税收作为调节工具的经济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一、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一)无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消费的影响
在以生命周期模型为基础的储蓄研究中,税收对当期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有着截然相反效应。对储蓄征收利息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使得当期的消费的机会成本降低,这往往会增加当期的消费,减少当期储蓄,这是替代效应。
这里假设当期储蓄为W,利率为r,利息税率为t。在不征利息税的情况下,当期储蓄实现的下期收入为:w[1+ r(1-t)]。
而w[1+ r(1-t)]以无风险利率贴现到当期为:w[1+ r(1-t)]/(1 + r)=w [1 - rt/(1 + r)]< w。
另一方面,征收利息税将使得未来的储蓄目标无法达到,为了达到预期的财富目标,在预期未来收入不发生变化时必须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的储蓄。如下期储蓄目标财富为w(1+r),则当期的储蓄应为:W0= w [1 + rt/(1 + r - rt)]> w。
基于以上的分析,由于利息税的征收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对消费产生影响,其最终的结果要看那方面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如果替代效应占主要地位,则会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反之,则会对当期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利息税的征收对消费的具体影响将取决于个人或微观经济个体的实际分析,特别在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储蓄者有其特定的目的,如为自己设立养老基金、医疗基金、教育基金等,在征收利息税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的降低不予关注,为在期末达到预定的数额,储蓄者则需增加每期储蓄的金额,从而减少对当期消费的需求。
(二)通货膨胀情况下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通常被区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一般认为,非通货膨胀对效率的影响更大,因为在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预期通货膨胀安排和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而在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按价格水平的变化最合理的安排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微观经济主体征收一定的税赋,会减少其收入或降低其投资收益率,这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效应。通货膨胀情况下,这种抑制的影响将会更加的明显。如档次爬升的现象,假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所得和价格水平即通货膨胀率以同一比率增长,那么以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收入没有变化,但是,不变的税制是以个人的名义收入为基础征税的。随着名义收入的增加,纳税人容易被推进入边际税率更高的纳税档次,因此,尽管实际收入没有变化,但被征税的比例却上升了,即使纳税人并没有被推入更高的纳税档次,按照最高档税率被征收的税额也增加了,因此通货膨胀将会导致实际税负的增加。
设当期收入为w(当w′≥ w+1时,按更高的税率t′征税),通货膨胀率和个人所得都以r增长,税率为t,则有:
当期实际收入为w,当没有税率爬升时的税后实际收入为:w(1-t);当有税率爬升时:下期的名义收入: w(1+r);税后名义收入: w(1+r)-[(w+1)t+(wr-1) t′];税后实际税后收入:w-[(w+1)t+(wr-1) t′]/(1+r),因为t, t′较小,可认为t - t′近似为0,则化简后税后实际收入为:w[1-(t + rt′)/(1+r)]< w(1-t),{ t′>t,t + rt′> t + rt }。
从上面的推导可以看出,税率档次爬升使得纳税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从而使得消费需求降低。
由于免税额和标准扣除额是按名义值制定的,通货膨胀就会产生另一种效应,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免税额和扣除额的实际价值在减少,结果通货膨胀又使得有效税率上升了。
在没有免税额和扣除额的简单比例的所得税制下,通货膨胀也会扭曲税收负担,在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比率增长时,工人的收入增加多少,税额也就增加多少,一般的通货膨胀不会影响到工薪阶层收入的实际税负。
二、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一)无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在于对资本税的征收。由于投资者关心不是投资的毛收益,而是税后的收益净额,税收过高过重都会降低个人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意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风险的,投资的收益就是这种风险一种补偿。但是,政府要对投资活动的收益征收利得税,这通常会被认为是对具有风险投资活动的抑制。但多马―马斯格雷夫的研究发现,税收将政府变成一个被动的合伙人,政府也要承担部分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市场参与者从事冒险活动的作用。
政府对投资活动进行征税,税收不仅影响各种资产的收益,也会影响其风险程度。对投资者的资产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可能直接产生影响的是财产税,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包括证券投资中的印花税,总体来说,对投资所得,财产和投资行为进行征税,会使投资者的整体收益减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二)通货膨胀下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税收对投资的抑制影响更加明显,因为通货膨涨率上升,名义利率也必然上升,表面上看,收益不变,但税收是针对名义收益,而不是实际收入,考虑到税收的效应,使得实际的投资收益减少。加上通货膨胀使得成本上升,使得投资更加受到抑制。
下面用代数方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设定名义收益率为r, 税率为t ,预期通货膨胀率为e,则进行投资的收益率μ为:μ =(1-t)r - e。
可以认为当税后实际收益率μ>0时,该项目是有投资价值的,否则,将不具备投资价值,即当t
证券市场上对股票投资征收的印花税也是对投资征税的一种。在印花税为双向征税,且税率为t时,而通货膨胀率为e时,预期的收益率为μ,投资者投资A的资本金,只有在下面式子成立时,投资行为才成为可能:[(1-t)2A(1+μ)-A]/A-e> 0。
有下面的条件:μ >(e+2t-t2)/(1-t2) 则需e>2t-t2 成立时,μ才是收入大于零的。
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即e=0 时,μ>(2t-t2 )/ (1-t)2时,投资才有价值可言,当通货膨胀e大于零时,收益率还需再大于一个附加项e/(1-t)2 ,而这个附加项和通货膨胀率和税率相关,通货膨胀率和税率都增高时,μ值增加的更多。从而使得预期投资收益的门限值增高,抑制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
当证券市场繁荣时,政府通常倾向于多征收印花税,当证券市场低迷时,政府通常会降低印花税,甚至取消。这在中国政府最近关于印花税的一系列政策行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风险的,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有时会把货币看做是无风险资产,但如果考虑到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货币也存在风险,政府对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进行征税,税收不仅影响各种资产的收益,而且也会影响其风险程度。例如,储蓄对储蓄收入征收利息税,其结果就是使得未来的消费价格上涨了,从消费影响储蓄,储蓄影响投资的角度来看,对投资产生的效应是降低了投资需求。
当站在债权人的角度看,通货膨胀对其的影响是负面的。但从另一个方向来看,通货膨胀情况下,债务人所付的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但如果债务人符合某些免税的标准,则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名义利息支付额,这样,债务人就可以从应税所得中减去没有使实际所得减少的付款,从而减轻了债务的税负。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将会自动提高税负,会对低收入家庭的应纳税额产生巨大影响,相反,高收入家庭则不受影响,使得税收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变得毫无意义。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使得税负增加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减税措施来达到,如提高免税额和扣除额等,但由于相对不断变化的通货膨胀,减税措施只是短时间或瞬间抵消了通货膨胀,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进一步调整税收标准。
在诸多的研究和实践中,实行税收指数化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所谓税收指数化,也就是对个人免税额,标准扣除额,每一纳税档次的最低应税所得和最高应税所得额,劳动所得税收抵免,扣除额和免税额逐步减少的起始点等等,每年进行调整,以消除通货膨胀影响。
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投资使得通货膨胀几乎成为经济常态,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的时期远远长于通货紧缩的时期,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延续。因此,税收指数化是一种调节税收标准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得低收入家庭不受通货膨胀引起的税负自动增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arvey S. Rosen.财政学[M].赵志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洪银兴,尚长风.公共财政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应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确定也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目前我国实行利率管制体制,中央银行利率的确定不是建立在市场资金供求的均衡价格之上。中央银行在代表政府制定利率政策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借款人(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也很低。银行对企业的利率受到利率管制又不能不反映企业的资金需求。故建立在现存利率体制基础上的利率调控政策是难以引导公众行为的。
在利率市场化国家,是以长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均在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加一定基点数,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化利率结构体系。但我国还没有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几次十年期国债招标结果均是按年付息,年利率是在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加55(或60)个基点,这样做就把国债收益率钉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上了。这也意味着,存款利率是由央行决定的,同时也就决定了长期国债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长期市场利率风险,只有利率政策风险,没有一个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合理的长期利率预期,这样是形不成真正的市场利率结构的。这种情况是中国国债利率长期不合理造成的,应该改革。要有独立的长期国债利率,以便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利率基准,进而形成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率与银行信贷资金借贷利率等。
二、改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体制,疏通利率政策传导机制
在现行体制下,大部分国有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基本决定企业资金来源。一方面,银行贷款对利率变动反应不灵敏或者说现行体制下名义贷款利率变动对国有企业贷款额变动影响较弱;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依旧集中在国有企业上,这严重影响了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可直接通过股票、债券或政府支持等多方面获得资金,而小企业更依赖于银行贷款,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对于大企业要高一些。可见,我国既要发展直接融资,扩大大企业融资渠道,尽可能让大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要改革银行贷款结构,加大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比重。
国内外经验证明,政府扶持和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既能扩大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比重,改变国有银行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能够硬化小企业信贷约束。可见,只要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国有银行完全有办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信贷结构。
三、增强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扩大浮动利率的浮动范围,改变长期以来优惠利率种类多、档次繁、统得死的局面
我国利率体系中,固定利率比重大,商业银行运用再调节权限小,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力有限,不利于利率杠杆灵活地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应增强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只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比例和贷款利率下限比例,各档次细则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经济状况自行制定。
我国优惠利率种类多、档次多,带有很强的社会福利性质。当前许多国家有取消优惠利率的趋势。鉴于我国实际,优惠利率改革应朝着种类少、档次少、由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的方向发展,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经济结构转变的需要,支持领先技术行业的发展,真正发挥优惠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是,我国产业部门之间的资金利润率差别很大,而且由于资本没有被充分流动,贷款利率完全放开以后,一些产业内的企业可能不适应市场利率而退出银行可贷款范围,但这时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还没有建立。所以,实行利率市场化后还要设立一定的财政贴息制度和担保制度,在淘汰落后企业、产业的同时,也要对一些国家应该支持的产业给予贴息和担保,用财政性手段来弥补市场利率均等原则对一些产业和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手段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
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及时纠正错误。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现实意义
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含经济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扶贫政策。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制定和运用经济法,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以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四)道德手段
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来维系的人们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运用道德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通过教育、舆论、文艺等多种手段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形成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来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调节着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心理平衡,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容易过热,动力来自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及其手段的投资依赖即所谓“投资饥饿症”,导致通货膨胀,结构劣化。主要对策是压缩投资,带来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具体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经济运行存在矛盾
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和生产力都构成影响,增幅偏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较明显。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出现,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不能为使国民经济真正转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轨道。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单单靠市场的自发调控是不行的,市场调控有许多弱点和缺陷。
(二)宏观调控存在突出问题
宏观调控当前仍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
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的宏观调控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及现实意义
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抑制过度投资、稳定市场价格、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顺差增幅;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是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和引导。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都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银行的三大业务,理解和掌握支票、汇票和信用卡等常用的信用工具,认识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依法从事金融活动的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支票、汇票等概念。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为主,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学生活动的条件,激发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了解了银行的产生过程,又进一步明确了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这些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银行的业务,那么银行到底有哪些业务,它在国民经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谈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板书)
师:在整洁的银行营业大厅中,排列着许多窗口且有经办业务的标记。根据你的经验,请你列举银行经办哪些业务。
生:有的在为顾客办理存款,有的人在窗口用存单提取现金。有的人在用整钱换零钱,特别是在过年前。
生:还有的窗口有“工资”的标记,可见银行有工资的业务。
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到银行办理的事情越来越多,银行可谓“日理万机”。要适应现代经济生活必须了解银行的业务。
1、银行的基本业务(板书)
师:大家刚才谈的业务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办理,还是在政策性银行办理呢?
生:工商银行等。
师:对,刚才谈的这些业务要在商业银行办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就是商业银行。我们今天讲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就是指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板书)
(1)吸收存款(板书)
这项业务是其他基本业务的基础,无此项业务,其他业务则无从谈起。因此,吸收存款是银行的首要业务。
师:银行吸收存款来源于何处?
生:个人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师:银行吸收存款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企、事业单位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银行开立账户,将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
师:对银行更有意义的并非吸收存款,而是发放贷款。
(2)发放贷款(板书)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前面讲商业银行时,谈到银行利润,那什么是银行利润呢?
生: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费用就是银行利润。可见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
师:贷款又源于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
师:尽管此存彼取,川流不息,但是银行总会掌握相对稳定的存款余额,这主要来自期限比较长,且比较稳定的定期存款。也即这部分资金来自“民间”。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家”。由于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入存款准备金。
生:贷款由两部分组成。
师:银行为什么要发放贷款?
生:(1)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2)可支持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师:贷款有哪些种类?
生:按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按贷款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师:能否就消费贷款举例说明?
生: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
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贷款的范围越来越大,且卑躬屈节到消费领域,甚至购买家用电器也可以贷款。消费贷款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消费贷款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银行还有一项基本业务——
(3)办理结算(板书)
所谓结算,就是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结算形式: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只在银行转帐)。凡使用现金来实现货币收付行为的,叫做现金结算。凡收付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办法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叫做转账结算。
想一想:(多媒体显示)
“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进行讨论)
生:携带不方便,带钱多了深身不自在。
生:容易丢失。
生:比如一个企业买了另一个企业500万元的机器,用现金付款,清点这500万元挺费事的,还得看其中有假币。
师:大家谈得都很具体。看来,大量使用现金的确麻烦不少。总归起来,一是不便利,容易丢失;二是结算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我国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超过规定作用的现金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即把付款单位账户上的资金数目,记入收款单位的账户,以减少大量使用现金的麻烦。
那么银行如何进行结算业务呢?
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多媒体显示)
(1)支票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支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2)汇票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汇票是这样一种票据,它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和持票人。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主要分为电汇和信汇两种。
(3)信用卡的含义及使用(板书)
含义:银行发给资金信用情况良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信用凭证。
业务,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说说信用卡有哪些种类?
生:有“长城卡”、“牡丹卡”、“太平洋卡”、“龙卡”等。
师:同学们完成连线题,说明哪个银行发行哪种信用卡。(多媒体显示)
师:请大家速读P47小字部分内容,: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处?
生:它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肯定方便。
师:谁能谈得更具体些呢?
生:对“持有者”来说,方便、安全,外出购物、旅行不必“腰缠万贯”。
生:对“收款者”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工作。
生:对“银行”而言,还可以从使用信用卡的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收取较高利息。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信用卡的好处是很多的,将来你使用它时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货币发行史上的重大变革。货币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等阶段后,通过信用卡的过渡,又迎来了电子货币的时代。电子货币是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账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
以上内容谈的是银行的三项基本业务。那么银行通过这些业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2、我国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板书)
(1)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板书)
师:银行是怎样筹集和分配资金的?请回顾银行的基本业务,结合业务来说明此问题。
生: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这项基本业务,把社会上分散的、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
师:好,这样就有使“零钱”变“整钱”,把“小钱”变“大钱”,积少成多,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
那么,银行把筹集起来的钱放在保险柜里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生:银行把筹集起来的钱贷出去,发放贷款是银行的第二大业务。
师:对,也只有发放贷款,才能真正使筹集起来的钱起作用,这样,对银行,对贷款者均有利。贷款者有资金可利用,就能够进行生产、经营、获得利润,银行又能获得利息。即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把“死钱”变成了“活钱”。
同时,银行通过资金活动,成为联接国民经济的纽带和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工具。
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结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商品和货币形式来实现。银行作为全国的信贷、结算、现金出纳和外汇收支的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大部分货币收付,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像一根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人们常把银行的业务活动及所起的纽带作用,比喻为人体的血液循环,如果没有银行的活动的加入,社会生产就会陷入停顿。
银行通过资金活动,利用信贷、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调节。例如,银行实行差别利率政策(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促进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银行为企业提供外汇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既加快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又起到了调整国内外资金或经济关系的作用。
(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板书)
银行是观测企业经营和国家经济状况的“气象站”和“寒暑表”。
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数量大小的变化,信贷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的投放和回笼的多少,转账结算的数量和方向变动的趋势等信息,可以把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综合反映出来,从而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板书)
①通过监督管理(政策监督、法纪监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②通过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议一议:(多媒体显示)
1994年,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20%。国家为什么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和贷款的利率?
利息是让渡货币使用权的一种补偿,它使存款人在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个人也能获取一定的利息收入,这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物价上涨,利息上升,必然会影响储蓄的数量,因而要影响到国家建设资金的积累。
③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念 目前,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基于筹资视角的财务风险。该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该观点还认为财务风险大小与企业筹资数额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率高低有关。二是基于资本结构视角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及其比例关系。三是基于不确定性视角的财务风险。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因此,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这些界定都是基于财务本质与风险本质的理解。对于财务本质不管持货币关系论者,还是资金运动论者,或者价值分配论者,财务最根本的问题是资金活动。
(二)金融风险概念 比较流行的金融风险理论有:一是金融不稳定假说。金融风险“周期性”解释派的代表人物海曼・明斯基依据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人的内在特性将使得他们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浪潮,金融中介的困境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危机。但其理论缺乏稳固的经济学基础。二是货币主义解释。以弗里得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金融动荡的基础在于货币政策,正是货币政策的失误引发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即货币主义解释。三是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克罗凯特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不少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是造成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论。四是信息经济学的微观解释。信息经济学认为,不对称信息是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即信息经济学的微观解释。
综上,金融风险在学术文献中主要基于不确定性视角侧重微观与宏观角度进行的界定,如罗凯特(A.Crodkett)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该定义包涵了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风险的传导导致了宏观层次上的金融风险,也就是说,金融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再如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经济变量,主要是金融变量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机构及个人损益的不确定性,自人类经济社会产生金融活动以来,金融风险管理就成为经济和金融体系必然的组成部分。该定义是侧重宏观层次进行的界定。
二、相关研究总结与评析
(一)基于金融与财务辨析的财务风险与金融风险定位观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有关的内容加入到金融的微观分析中,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成本与效益、资金流量、信息及其影响等问题,并逐步形成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体系,即以金融市场为基础,注重财务分析、定量分析的新型金融学。
由此可见,金融与财务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首先,从其内涵上来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财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财务的概念简言之是根据当期报表,分析当期,预测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属于企业管理方面。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分配的决策体系。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更多地是金融微观内容,可称之为公司金融,而且与会计联系也比较大,有些金融问题是财务管理所无法解决的,而财务管理的一些内容则是管理学的内容。与此相联系,财务风险侧重微观主体,金融风险是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兼而有之,但财务风险与金融风险不是简单的包涵关系,因为不同的风险主体有不同的风险链条。
(二)金融风险普遍性与财务风险特殊性 从层次论来分析,金融风险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并非金融业特有风险,只要企业从事金融活动就会存在金融风险。也就是将金融风险的主体限定在一般企业,可以将企业金融风险界定为: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风险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件是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的变化,风险结果是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筹资决策决定的,企业的筹资结构决定了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具有特殊性。当企业利用债务、优先股等固定财务成本的资金后,就出现了财务杠杆。在息税前收益变动幅度即经营风险既定的条件下,财务杠杆水平越高,股东收益变动及破产的风险就越大。
可以认为,财务风险是发生于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所形成的个体风险,因而具有特殊性;金融风险也有个体风险的自然介入和相互作用,但更多的则是影响所有企业的因素所引起的市场风险等,因而具有普遍性。
(三)时空观下的金融风险与财务风险定位观 毋庸置疑,在金融开放的新形势下,金融风险与日俱增,这就在客观上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信用社、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实行了新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规则》以“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维护金融企业相关各方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为立法目的,并单设了“财务风险”一章。这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其基本缘由是金融企业比非金融企业多了“财务风险――金融风险――财政风险――金融危机”这一风险链。
对于非金融企业从事以金融资产买卖的形式进行的金融活动首先面对的是金融风险。因为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风险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件是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发牛非预期的变化,风险结果是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的可能性。
非金融企业从事以金融资产买卖的形式进行的金融活动,如果对金融风险控制不当,对资产质量、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加剧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恶化,使财务风险飙升,甚至引发财务危机。所以,我们认为非金融企业的风险链条是“金融风险――财务风险――财务危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一是财务风险具有特殊性,金融风险具有普遍性。二是金融企业风险链条是“财务风险――金融风险――财政风险――金融危机”。非金融企业的风险链条是“金融风险――财务风险――财务危机”。“Financial Risk”应译为“金融风险”还是“财务风险”,要视文章研究的具体内容而定。三是不能将金融简单地看作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将财务简单的视为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业务的概括,因为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有不同的风险链条。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效
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地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市场物价渐渐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2%,居住上涨4.8%,食品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2001年1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0.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并略有上升的势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继续小幅上涨,一季度累计上涨3.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总体比较稳定,服务类项目调价已基本到位。但另一方面,分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不平衡,食品﹑衣着类商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趋降。4月份,衣着价格水平与上月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3%﹑0.1%①。全年物价水平上升势头不强劲,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约束。总体来讲,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力求实现的目标,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下面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第二阶段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第三阶段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个传导机制可用图1说明。
图1
从图1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来看,货币传导机制实际上分属于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继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并通过他们的变动继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即引起企业和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和消费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产出和价格。其中,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就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要求央行比较强大,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并能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业务;其二,在金融市场方面,要求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持续的货币市场和一个规模较大、竞争充分、市场一体化程度高、运作效率高、市场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要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机制;其三,在金融机构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真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其四,在微观经济主体方面,要求工商企业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居民个人具备较成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二、货币政策微效的原因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微效。
(一)中央银行层面上的障碍
中央银行是唯一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和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是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它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传导货币政策。
1、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将法定准备金账户的备付金账户合并为法定准备金账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3%降低到8%,再到目前的6%②。
2、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1999年,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供应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全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1920个亿,占全年基础货币投放的52%②。
3、再贴现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贴现条件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和需求。从1998年3月起再贴现利率成为独立的利率体系,不再继续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同时下调再贴现利率并延长再贴现最长期限。1999年,中央银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方式,扩大其范围,使年末余额达500亿,增长51%②。
三大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虽然很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较高,但其实际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水平。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我国虽然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但是我国仍然是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多种利率仍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从我国目前来看,按照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中小企业和某些大企业的高风险业务贷款利率应偏高,但由于利率管制必然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同时,政策性的偏向导致资金高度集中于国有大企业,这成了不良资产上升和经营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率管制的另一个后果便是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央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央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二)金融市场层面上的障碍
1、货币市场。1984年,我国建立同业拆借市场标志着货币市场的起步。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仍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中介机构和市场
参与者,交易品种或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地区分割的银行间分隔严重,交易不活跃,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低速低效。货币市场业务主要集中于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而这两个市场交易量不够大,无法大量吞吐证券,限制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继而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幅度。票据市场上由于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商业票据使用不广泛,再加上票据数量有限,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没有商业承兑汇票,再贴现始终未形成规模,影响了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实施力度和广度。
2、股票市场。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强,长期没有退出机制,其股指变动与经济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异动状态,股市泡沫膨胀,股票价格难以产生财富效应,隔断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上种类不多使公开市场缺乏载体,另一方面交易不旺,以调控基础货币为目的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
由上可见,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而显得过窄。
(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上的障碍
商业银行是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并从事短期投资的金融机构。它最大的特征便是具有以派生存款方式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能力。在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必要的条件,以至收效甚微。央行只能采取贴现率、窗口指导、利率管制等其他调控工具,这就使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具有更大的作用。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目前来讲,在商业银行层面存在的传导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中国政府通过存贷款利率、限制竞争、限制资产等一系列金融约束政策,为国有商业银行创造了“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维持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货币政策由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左右。他们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一致的默契和行动,很可能与货币政策方向不一致。另一方面,四大商行对中央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来刺激商业银行的融资欲望及活动。
2、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理论上讲,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应该根据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来经营业务寻求最佳组合。在我国,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却无利润约束。
第一,风险约束。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商业银行积累了高比例的不良资产,银行贷款回收比较困难,贷款周转速度慢,经营风险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下,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大为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央银行多次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和贷款成本,商业银行也不愿意增加贷款,而是根据自身对经济状况的估计和判断,调节自身放款行为,从而改变了货币派生机制,影响了信用创造和货币供给。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采取“慎贷”、“惜贷”,即使有较好的项目也放弃掉。对信贷人员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让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100%收贷收息责任,一旦出现贷款逾期,便要求工作人员下岗清收,导致信贷人员产生故意不发放贷款的倾向;另一方面导致大量资金偏向信用较好的大城市、大企业,有悖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多元化导向。大企业贷款过度集中,资金闲置,中小企业却资金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同时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过度集中,使不良贷款比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传导机制在商业银行层面上的恶性循环。此外,由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相对企业贷款而言,收益稳定且风险小,被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不愿出售,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大规模吞吐债券,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第二,无利润约束。我国国有银行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因此,商业银行在国债市场上压低价格购入大量国债;存款充足时,并不急于扩大贷款业务,在目前信贷风险较大时表现犹为突出,宁可把资金放在央行备付金上,分行不计成本吸收存款,形成“重存款,轻贷款”倾向。存款、贷款和资金结算为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其中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贷款为资金的主要运用渠道和主要利润来源。在目前通货紧缩,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下和商行本身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现实下,商行重视贷款营销,扩展优质贷款业务,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将起到更大作用。但商业银行却似乎把存款业务作为主要工作。自身而言,仍然是大柜台、小市场的人力资源配制方式;将发放贷款和开展中间业务视为争揽存款的手段;对信贷人员实行权责不对称的贷款终身责任制,缺乏贷款营销激励机制;金融工具单一;负债品种和资产品种单一;对贷款采取机械的审批方式;对大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审贷模式相同,从贷款申请、审贷员审查、基层行审查、上级行贷审会审查、抵押、担保、公证到贷款到位经过十几道手续,历时一周到几个月,有悖于中小企业数量少、周转快、频率高的资金需求特点。以上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信号减弱甚至失真。
商业银行之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导致了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的主渠道不畅,同时造成对冗员、机构臃肿、低效的容忍,人为地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环节,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3、商业银行的集权管理。商业银行系统内随着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极大地削弱了基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遏制了基层商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集中管理权限的主要方式有:以经济手段或管理手段上收信贷资金,采取拉大上存资金和上贷资金利率差距的方法,迫使基层行资金上存,限制基层行资金运用,严格限制其贷款规模,基本全部上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商业银行的集权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商行根据经济运转形势即使调整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另一方面抑制了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在商行内部传导时就出现信号减弱,再经转向影响实体经济领域时,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打折。
4、商业银行发展意识不强,倾向于减少或收回贷款。在这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机制下,尽管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乘数效应的作用导致货币供给的多倍紧缩,同时基层商行只注重争夺已形成的优质客户,缺乏基本客户群的战略意识,不注重与企业建立捆绑关系互相帮助促进企业发展,提高贷款质量和偿还率,只看到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困难,使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得不到及时的贷款支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而其他的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信誉不对称。公众普遍认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高于中小金融机构,将资金高度集中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使之资金充裕,不需要再贷款甚至返还央行贷款,产生一定的紧缩效用。而中小金融机构虽比较灵活,经营业务较广,金融工具创新频繁,但融资道路曲折。同时,1998年后,国内有相当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甚至资不抵债,有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以关闭或解散的法律形式实现市场退出。原农村乡政府部门办的“农村基金会”要全部清理和撤并。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中的机构本身就存在活力不足,使县及县以下的经济活动缺乏活力。
(四)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传导障碍
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居民个人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环节。此层次上的障碍综合表现为企业、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迟钝,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1、企业方面。一方面由于供给相对过剩,引起物价下降,宏观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企业对市场前景并不看好,非意愿存货投资增加,投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缺乏面向市场的研发、营销和管理机制,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盈利条件和偿债条件都难以满足贷款条件。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等问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银行的风险约束和无利润约束,使企业难以获得间接融资。市场准入限制也使直接融资困难重重。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外,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整个社会投资难以,而这又引起悲观性的经济预期,从而形成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恶性循环。
2、居民个人方面。从1994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城镇住房制度以及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居民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预期支出上升。这使得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对居民消费意向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59.4%的城镇消费者由于未来支出预期的增加而增加储蓄。从储蓄目的看,仍有59.3%的城镇消费者是供子女上学,而用于买房、养老和医疗作为储蓄目的的消费者分别为43.6%、42.6%和41.4%。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许多企业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居民预期收入下降,也加强了储蓄倾向。
在消费信贷方面,虽然近年来央行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个人住宅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但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调查发现70%③的被调查者认为贷款消费有悖于传统美德,仍然倾向于通过储蓄来实现消费升级,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另一方面,消费风险即消费品的价格、质量、相应的服务及其可能带来的效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的机会成本,从而推迟了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购买,部分地抵消了货币供给增加的消费支出效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三、实现货币政策有效的对策
综上所述,央行的利率管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风险约束、非利润约束以及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企业、个人的悲观性经济预期等等都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障碍,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收效甚微。为提高货币政策效应,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的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探寻利率市场化的最佳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2、培育参与货币市场的中介机构,增加进入货币市场交易的交易主体,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影响力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控制,减少或消除市场分割的无效率状态;加快金融创新,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方式,从而提高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有效性;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完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使区域性乃至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证券市场上,改革企业上市的准入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地方及场外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增加交易品种,从而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对股票市场进行科学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真正发挥“经济走势晴雨表”的作用;将债券市场发展为包括各类机构投资者参加的市场,并结合其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以提高运行效率。
4、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努力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动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使商业银行真正确立起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从而促使商业银行加强成本管理与利润考核;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将机构收入和个人收入与银行的利润直接联系起来,提高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以发展方式防范和化解风险;适当放权,改善内部管理方式,增强基层银行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5、加快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不断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改变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状。
6、进行配套改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从而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预期,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7、努力发展消费信贷,在发展消费信贷机构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信贷领域,改善信贷服务,增加消费信贷投入。
注释:
①王宁:《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历史性变革》,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3-02。
②王燕等:《紧缩未见根本改善货币政策尚需积极》,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6-15。
③王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调查研究》,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参考文献:
⑴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⑵陈学彬等:《1999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2000年货币政策建议》,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⑶王国松:《中国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⑷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
⑸万解秋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⑹许详秦:《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产出效应》,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
⑺周骏:《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⑻王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调查研究》,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⑼王宁:《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历史性变革》,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3-02。
摘要:在经济体系中,价值联系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基础,而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反映价值联系,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桥梁。本文从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入手,对会计所体现的传导作用进行分析,并揭示会计运用的局限性,期望对深入认识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价值与不足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会计;作用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涵义。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产生、流通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交易活动。从实质上来看,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估值过程转化为未来的符号价值体系,随着经济形式的日益增多,虚拟资产交易方式随之复杂化,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依然保持着相互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依存,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体系。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预期收入决定着虚拟资本价值,这说明虚拟经济实质上是根据实体经济利润的变动而变动的。企业经营业绩越好,其虚拟资本的预期利息收入就会随着企业利润率的提升而变得越高。在金融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下,虚拟资本的经济符号随之增多,尤其对于衍生金融产品而言,逐渐模糊了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但是这仍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价值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预期收益和折现率仍是企业股票、债券以及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基础;证券预期收益和折现率是资产担保证券、证券基金的重要依据;预期社会平均资本收益与折现率是利率、政府债券的确定依据。通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价值联系,可以推导出两者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实体经济若发生产品积压、资金回收困难等情况,会导致实体经济的收益能力降低,进而引起虚拟经济的附和价值波动;虚拟经济的交易时间短、反应迅速,受金融政策、投资主体预期、市场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虚拟经济的交易价格时常与其真实价值背道而驰;在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益偏低,市场消费能力不足,阻碍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虚拟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情况下,虚拟经济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出现经济泡沫,易引起金融危机,进而对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带来巨大影响。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会计体现的作用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需要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而会计能够如实反映投资对象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以及投资对象在某一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这些信息能够为投资者进行虚拟经济的符号估值提供依据。虽在虚拟经济的符号估值中,投资者需要搜集多方面的信息,但是会计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强。1.有利于传导价值信息。会计是联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桥梁,在两者互动中起到信号传导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对证券价格能够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股票计价模型可以推导出,会计账面价值和未来盈余的现值对证券的市场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因其自身具备的即时性、连续性等特性,提升了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应用价值,使其与股票的关系更加密切;二是投资者可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偿债情况进行评估,在决策是否持有该企业债权时,可根据评估结果对衍生证券进行估值,将估值作为决策依据;三是通过汇集微观的企业会计信息,可从宏观的视角掌握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利率、基金、股指的估值提供衡量依据。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是证券投资预测的重要基础,其实质是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传导有价值的信息参考依据。2.有利于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将会计目标定位于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以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会计目标实际上反映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方向,特别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由于其能够脱离实体经济运行,所以通常会产生更加深远的社会影响,这就促使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满足保护财务报告使用者利益的根本要求。企业会计目标的选择受企业利益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在这一关系的制约下,企业会计会进行盈余管理、会计政策选择、会计监督审计等工作。3.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由业绩计量转向资产价值计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引导作用,让投资者能够准确评估投资价值、识别信贷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由此可以看出,会计与经济体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实现与经济体系的互动,体现会计的社会性。4.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计与经济体系的互动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在宏观与微观经济的信息传导方面。在市场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处于波动的状态下,可以有效结合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充分反映企业权益变化。会计主要通过微观经济的运行,影响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国家可利用企业会计信息,有效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企业会计报表以披露市场价格为主,通过调整企业预期收入,可对国家投融资决策和市场价格变动产生一定影响。通过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进行信号传导,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投资价值,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充分体现会计的使用价值。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会计体现的局限性
1.会计计量以市场价格为计量依据。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投入价格与脱手价格都与市场价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于市场价格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市场的管理以及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干预都会对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有很大差异,电能、电信、石油、地产的价格因为受到国家政策监管,所以无法证明其公允性。由此可见,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其资产定价的“公允性”未必相符,换言之,对它的计量结果无法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企业的投资价值。2.会计信息供需矛盾突出。会计信息是个体通过理性的处理过程所获得的一系列数据,虽然受到会计准则和审计的监督,但会计计量过程仍然归属于个体理性行为的范畴,正因如此,对它的盈余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就公允价值而言,它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进行估计,要达到“公允”,就必须要求会计应当以独立的立场对企业的资源和收益等进行准确计量,由于会计很少能站在独立的立场完成计量工作,所以会计信息必然存在现实的偏差,公允价值则会被借以操纵会计盈余,这样容易对投资者产生误导。3.会计信息披露滞后。会计信息中所反映的交易和事项全部都是已经发生的,并为使用者提供报告日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价值。会计分期假设虽然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获得了一定保证,但从目前的情况上看,会计信息披露仍相对滞后。一旦会计信息被披露,其中的内容便会被投资者用来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及其相关金融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但由于时间与决策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性,会计信息具有了增大市场价格波动变化的可能。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会计信息通过反映企业实际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虚拟经济的预测信息,建立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价值联系,在经济体系中起到信号传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价值,应引入科学合理的会计计量方法,降低会计计量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股票价格
一、利率和股票价格的概述
利息率,通常简称为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西方的经济著述中也称之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我国过去是中央集中计划体制,由于市场机制受到了极强的压制,利率起不来显著作用。改革开放后,市场调节提到了日程上了,利率开始受到重视。利率是金融投资中最具多样性的变量,它是单位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是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重要条件之一。在金融活动中,利率最具广泛的联系性,它的变动将引起其他金融变量,尤其是金融工具价格的相应变动。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我国股票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地域来说,分为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从主观来说,受到自身营业状况影响;从客观来说,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等。本文从利率的角度,研究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二、利率影响股票价格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因此,利率通过以下途径对股票价格进行影响:(1)利率作为投资所得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因子,其变动会影响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而股票价格正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因而必然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公司就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从而营业利润下降,同时利率的上升又减少了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从而导致了股票贬值;反之,当利率下降时,公司的投资成本减少,进而相应的财务费用下降,生产规模扩大,利润增加,股票价格上升。(2)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论。凯恩斯认为,货币量对实物经济有重要影响,利率作为货币现象是由货币量的供给关系决定的。他认为,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决定人们对货币收入的支配,人们在得到货币收入后,首先选择收入中有多少用于消费,有多少用于储蓄,其次才是决定以什么形式储蓄,保持现金或是购买股票,这两个问题都取决于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在凯恩斯看来,当货币供应总量一定时,它的变化与利率变化成正比,人们持有货币得到流动性偏好满足的程度与放弃货币流动性所得到的利息收入相等。因此,当流动性偏好强,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到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来,从而扩大对股票的需求,使股票价格上涨。(3)利率的变动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由公式知:P=■■+■,其中D指股票在未来t时期为投资者带来的预期股利,M是指在n+1时期出售股票的价格,i是指特定风险下的贴现率,它包括市场利率与股票风险报酬率两个部分,P是指目前股票的价格。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股票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即当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上升。(4)资产组合的可替代性。通过资产重组和影响力,资本流动和流程,最终将影响股票市场资本供给和需求,以及股票价格。当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可能从股票市场转向存款或债券,这样减少了市场的资金供应,降低股票需求,因而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当利率下降时,股票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股票价格上涨。(5)利率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利率的变动是由央行决定的,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收紧或放松以及我国经济的宏观状况,利率变化的信号将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层面,使投资者重新思考自己对股票的投资是否合理,使股票市场发生了变化。当利率上调时,投资者在国家的政策的指引下会改变投资决策,减少对股票的需求,转向其他投资方式,从而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当利率下调时,股价会上升。因此,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呈反向关系。
三、政策建议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为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政府应当提出相应的措施。(1)加强利率市场化,优化利率结构。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居民和企业能根据资金的稀缺程度,正确评估成本和收益,对经济活动的结果形成正确的预期。利率市场化使得所有企业承担的资金成本相同,从而促进了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公平竞争;利率市场化还有利于保护居民手里的现金资产,避免因利率低于通胀率而造成的资产缩水。央行应该有效利用利率杠杆的作用,加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促进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并使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利率变动弹性。适度拓宽金融机构的投资权限,主要包括加强银行与券商的资金合作,如同业拆借、质押贷款等,打破相互之间的资金壁垒,提高经营效率,并允许商业银行从事一些与证券业相关的交叉业务,如股权结算等。(2)调节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增强利率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敏感度。成熟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由资本收益率引导的供求关系;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其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一定时期内股票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决定。股票市场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股票市场的供给方的状况。因此,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的法制化管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严格审查,以降低出现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信息的事件发生。(3)政府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完善股票市场,正确引导投资者。一是政府应完善法制法规,加强股市监督力度,使股票投资者有法可依,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调整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强化审查和检测制度,严格控制非法资金流入市场,使股票市场进一步透明化,公平化,从而有效的遏制股票黑市交易行为。二是政府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座谈会和媒体交流会等活动,并且利用舆论媒体,积极宣传股票等金融知识,使投资者正确看待股票价格的波动,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4)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利率变动是由中央银行所决定,但是利率政策通过商业银行的传导作用,对我国各经济主体产生作用。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是影响利率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以及衔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的桥梁。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其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重塑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尤为重要。在降低不良贷款的前提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环境的监督和管理,营造良好有序的环境;合理定位,不单纯依赖借贷款,不盲目追求扩大市场;改革利率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商业银行要提高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加强对利率的预测和估计。
四、结论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等方面,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对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参考文献
[1]陈耀辉,杨益民,徐立霞.《现代金融统计分析》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金融成长
Resources City Financial Maturity Research
Li Fang-weiLi FeiYin Qi-li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utilize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maturity to analysis resources c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financial maturity,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ed of finance maturity of the resources city, adjusted the important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 to resources city reforming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Resources City Economic Transition Financial Maturity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现有的经济结构、城市的政策体系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产物,要顺利完成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清理这些历史问题,还要完成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及安置工程,同时还要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和承担具大的风险。货币与金融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达,越需要货币与金融的中介作用,就越需要金融的“成长”。金融成为城市与区域经济运行的枢纽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金融支持对于经济转型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成长(Financial Maturity)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金融成长(Financial Maturity)是对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概念的一种综合,成长本身应当包含增长与发展两层涵义[1]。在现代金融理论中主要使用“金融发展”(Finance Growth)和“金融增长”(Finance Development)这两个词来论述金融成长,在许多论著中这两个词是混同使用的,这不仅造成两个概念划分上的困扰,而且也模糊了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本质上的区别关于“金融成长”的分析。金融成长不仅包含金融市场的完善与金融结构的变化,还包括金融结构的空间差异、部门差异、金融制度的变革、金融观念的转变、金融努力程度高低及金融文化的形成等。
经济增长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劳动、资本、金融、技术、土地、制度等。在这些要素中,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运用信贷和利率杠杆等经济手段,调控贷款投向,对资源型城市急需发展的产业和效益好的企业可实施积极信贷支持;相反,则要加以限制。这样就可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产业结构;②筹集转型资金,由于长期历史原因,资源型城市大都基础薄弱,而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然而一个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又受到本地区储蓄水平的制约,但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间接转化为投资或直接转化为投资,形成资本,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2];③带动其它要素的流动,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是联系其它部门的纽带,它通过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流动,起着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的作用,从而获得本地区稀缺的资源。
二、资源型城市的金融成长现状及特征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资源型城市的金融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存贷款量成倍增长,金融活动渗透到经济转型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资源型城市的金融业仍处于滞后状态,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3]。
第一,经济转型中的资金需求不能够从金融业完全得到满足。当前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短缺,这已成为制约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受信贷额度、上级行贷款侧重点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效益好的项目不能及时地获得足够数量的资金;很多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往往由于资金短缺而难以正常地进行;一些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新项目,有时由于资金的限制不能及时地上马。
第二,金融资源严重不足。金融资源,从广义上讲既包括资金,也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金融人才及技术、设备物资等内容。资源型城市金融资源的缺乏,缺的不仅仅是资金,还表现在金融人才、金融机构、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匮乏。由于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处于偏远山区或欠发达地区,交通及信息的落后、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工作条件及较低的工资福利待遇,难以对人才、企业及技术形成吸引力。
第三,体制问题突出。由于资源型城市大都是由资源而兴起,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矿业城市企业在行使城市功能的同时也管理着城市,形成一种特殊的政企合一体制,政府职能与企业利益混为一体,政府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是,企业如何能在银行拿到资金,能在外地找来资金,而不是如何周转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第四,区域信用环境恶化。在经济转型时期,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从地方保护主义和局部利益出发,借产权改革之机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致使银行不良资产大幅扩张。这种行为如不及时加以遏制和纠正,不但会形成社会诚信的危机,并进一步加剧银行资产恶化的趋势。
第五,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渠道较少。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原因,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职能是资源的开采,从而导致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以地方社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市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都较小,交易数量有限,企业通过地方金融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较为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金融成长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资源型城市金融市场发展,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内生金融成长。金融成长的实质就是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成长的真正原动力来自微观经济主体对金融活动积极而富有理性的参与,金融内生成长的基本要素和必要前提是企业部门和个人部门的自主融资行为。由此,培育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加强资源型城市“造血”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金融成长的必要环节。资源型城市市场机制的缺乏与市场力量的薄弱将转变成以信贷市场扶持合格的经济主体,使之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西部地区的银行要加大对西部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非公企业的发展,鼓励个人申请消费信贷及创业信贷,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
第二,设立“专项改造贷款”支持资源型城市调整改造。建议集中一块资金,设立资源型城市改造专项贷款,并分设资源型城市技术改造专项贷款,发展接续产业专项贷款,资源型城市高新产业专项贷款等若干明细子项,并由央行各分支机构信贷部门负责,统借统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第三,综合运用调控工具,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金融机构要从宏观上把握资源型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综合运用贴现、贷款、利率等调控工具,传导政策意图。对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优惠利率政策,并按产业扶持程度不同,实行不同的浮动利率或差别利率,并在贷款和贴现上予以重点倾斜。诸如产业关联度大且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煤转电、煤转焦、煤转油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可提高持续发展力的废物转化利用项目;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结构调整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等。从而纠正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是实施金融支持振兴东北战略的基点。金融部门在积极支持资源型城市振兴的同时,要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这就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金融业稳健运行,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防范金融机构内部风险。同时须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制度约束;规范企业行为,完善信用制度,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
第五,实施向资源型城市倾斜的金融优惠政策。市场壁垒和地理屏障常常会使市场失灵,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达到缩小资源型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目的。适度倾斜的金融政策是弥补“市场失灵”进而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途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应辅之以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的金融优惠政策,从而为资源型城市经济、金融的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100~220.
[2]齐美东,闫春英.构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体系[J].经济纵横,2005,(2):34~36.
[3]曲臣,王志宏,李芳玮.矿业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及预测[J].露天采矿技术,2006,(4).
[4]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信贷投向直接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基层调查的情况看,当前信贷领域出 现的几种新的不良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宏观调控政策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失效。
一是“板块性买方市场”现象。主要表现在信贷群体集中于大企业和城市建设、学校、 医院、新华书店等领域,中小企业融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三农”贷款等尽管有专门 的政策要求,但仍然“难贷款、贷款难”,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公开抱怨“不要多放贷的学校 、医院等部门为什么争着放,急需信贷支持的一些中小企业为什么告贷无门?”主要原因是 各银行机构在权衡手续繁简、短期成本等因素的同时,受对热点板块在大规模放贷的同时形 成大量派生存款等利益驱动。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
一方面是信贷投向趋同。同业恶性竞争,客户货比三家炒作银行,甚至联手倒逼银行利 率水平走低,收益水平下降。如湖南省永州市的重点企业长丰集团,原来只有工行一家放贷 ,但到今年3月底已有工、中、建三家银行进入共放信贷资金12.5亿多元,并且还有一些金 融机构想以更优惠的利率为条件进入长丰;原来的“航空母舰企业”零陵卷烟厂在工行有4 亿多元的贷款,合同利率是在其它所有同类贷款中最低的,但在各家银行机构的“竞争”下 到今年3月底已经将贷款全部还清,工行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大力支持发展起来的大客户投 入了门槛比自己更低的他人怀抱。如此等等,足可以窥斑见豹。另方面是投资结构失衡。以 永州市为例,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投资15.61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城镇固 定资产投资9.46亿元,同比增长6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5亿元,同比只增长14.9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78.6%;房地 产投资完成1.57亿元,同比增长128.0%。目前全市房地产企业已发展到26家,房地产投资 高速增长,各房产商争相购置土地,新增购置土地面积7.02万平方米,为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5.4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28万平方米,为去年同期的9倍。
二是“曲线救国”现象。主要表现是一些受宏观调控的行业将信贷方向转移到地方性中 小金融机构上来。由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政府有相当的依赖性,因此 ,一些地方的建设项目在向国有商业银行告贷无门的情况下,就利用各种手段要求农村信用 社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放贷支持。从贷款行际间的变化可以得到一些佐证,如永州市今年 3月末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去年同期比较,建设银行同比减少2529万元,中国银行同比减少3 20万元,而农村信用社则骤增2011万元。
三是“化零为整”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一些信用度差的企业或受宏观政策调 控难以直接得到贷款的企业,改变融资方式,发动或迫使职工出面,用私人的住房等资产作 抵押申请贷款,再由企业集中使用。有的单位甚至许诺以额外的报酬激励职工用个人信用为 单位获取信贷资金。二是乡、镇、村干部与信用社的信贷员打小额农户贷款的主意,钻农民 对相关政策知之不多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以代管的名义或担保的名义或代办的名义收集农户 的贷款证贷款,再集中转移给别人使用。永州市农村信用社在清收贷款中已经发现几起这样 的情况,多的数额高达数十万。
四是“项目虚功实做”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受不科学的工作考评机制和急功 近利的短期政绩观的左右,钻目前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开发资金管理不完善的空子,致力发 展形象工程,精心包装,大搞没有多大实际效益的项目立项等行政主导性投资,目的仅仅是 为了争取立项,争取开发资金和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如永州市某县以一家生产竹木工艺品 的民营企业为基础,以政府的名义于1998年争取开发立项,获得世界银行贷款20万美元,但 到目前为此,不仅当时政府承诺的配套资金一分没有到位,而且企业仅仅到账了20万元人民 币,其它资金全部被政府挪作它用,到现在不仅企业开发没有搞起来,而且还背上了一身的 债,进退两难,直到现在世行要追还贷款了才暴露出问题。
对此,笔者建议:一要改进信贷管理方式。特别是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直接从事信贷投放 的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要将责、权、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增强货币政策在微观经济领域 有效地发挥作用。二要改进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综观调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和 新的国际收支形势下,要保持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实效性,必须更多地关注财政政策、投资 政策、环境政策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管理政策。比如,控制当前的投资过热就必须 要在调整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同时从土地管理、环保等方面同时入手,从投资机制的改革入 手,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式,多把财政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农业、第三产业和解决弱势群体的就 业等方面。三要加大货币政策改进力度。包括制定政策参照系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政策的 内容和操作办法,应该从我国幅原辽阔、地区发展差别大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出发,改变“大一统”的做法,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四要加 强信贷监控管理力度。在宏观调控中要对所有影响货币政策的金融行为和机构实行全方位立 体监管,避免顾此失彼,政策失效。
[关键词] 金融演进 复杂的适应性系统
金融演进及其解释
金融演进是指金融体系中的规则等环境因素的变迁过程;各行为主体对此的适应与反应以及其相应的理念和心理调整。在此,‘规则等环境因素变迁’是指以有关和行为惯例为主的环境因素变化;‘适应与反应’既包括各行为主体针对规则等环境因素变迁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也包括非适应性调整;而‘相应的理念和心理调整’指各行为主体针对规则等环境因素变迁所包含的乃至更广泛领域内思想变化的认同与非认同的心理反应。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金融演进的结果表现为金融体系的变化,包括金融体系中政府、银行、企业三大行为主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也包括作为行为客体的利率形成、信贷调控、资本市场发育、外汇体制以及外资等的变化。
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金融演进在时间上是长期的、连续性的,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只要金融存在一天,这一过程就回不间断地持续下去;而其进程可以理解为有关金融演进的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状况。由于事件发生在时间轴上的分布不是等距的,并且每一事件对金融体系的程度和作用时限各不相同,所以金融演进的过程不是平均的。而为人们所关注的‘金融改革’从运用情况上看,依据上述定义可以解释为‘在特定时段上集中发生的对金融体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集合’。但是我们在讨论金融改革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它只是金融演进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样将金融演进片断化、静止化了。基于这一误解,我们比较注重制定新的金融法规,但对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以及因情况变化所应进行的相应修正工作重视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政策应有效力的正常发挥。所以本文提出了‘金融演进’这一概念,以全面动态的角度考察金融体系变迁这一复杂事物的实际情况。
一个新的视角:复杂的适应性系统
我认为运用计划经济或主流(西方)经济学的视角是不能为金融演进提供合适的与解释的。因为在计划经济主义者看来,个体的人,乃至银行和企业只不过是整体经济中的一个零件,只应按上级命令行事,对经济产生上级规定的作用。而所有的经济活动不过是行政命令的执行结果而已,这一体制限制甚至反对人类最重要的创新能力,同时将经济问题化、简单化了,在上是幼稚而错误的。计划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限制甚至否定金融演进,因此不能用它作为分析框架。主流经济学在此问题上虽与计划经济截然不同,但是由于其在上的缺陷,使之不能为金融演进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和分析框架。为研究方便,他们将一些经济变量,有时甚至是一些自己无法解释的经济变量作为固定不变的前提假设(如被简化的‘经济人’;被视为‘常量’的人类的创新能力---这一点其与计划经济区别不大等等),然后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实现‘完美’的均衡。这实际上动摇了主流经济学的精确性的根基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为经济学家的假设舍弃什么的,‘完美’的均衡状态难觅其踪,不均衡状态倒是随处可见。在此我们不想否定主流经济学所取得的成就,但如果理论的结论大多与现实相去甚远的话,我们不认为这种理论可以在长期内有效地解释、指导现实。因此,我们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金融演进的全过程。
这就是约翰 荷兰德提出的‘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这一概念广泛于经济、政治、学、生物等领域,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每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是有许多平行发生作用的‘作用者’组成的。
第二、每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具有多层次组织,每一层次的作用者对于更高层次的作用者来说都起着建设砖块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系统能够吸取经验,具有‘’能力,从而经常改善和重新安排他们的建设砖块。
第三、所有的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会预期未来。
第四、这样的系统总是会有很多小生境。每一个这样的小生境都可以被一个能够使自己适应在其中的作用者所利用。这些系统具备发展的能力,总是处于不断展开与变化之中,因此讨论这样的系统的均衡是无意义的,因为该系统一旦达到均衡进入稳定状态,变成了一个死系统。
第五、这样的系统中的每个作用者都是自主实体,他们不只是环境变化的反映器,而且拥有各自的特定利益及价值标准。
我们认为,从‘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角度考察金融演进的全过程,能够是分析和结论更接近于现实情况,进而切实把握其本质。但是由于本人能力和材料的限制,下面的分析不能完全达到‘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的要求,但是这一视角的引入仍是必要的。现在,我们从政府、银行和企业这三大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入手,以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为视角来考察金融演进的运行机制。演进中的政府、银行和
在金融演进中,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作用是不同的,政府在对规则的改变方面比后两者有更大的主动权,银行和企业则是金融演进过程中利益---风险的主要承载者,是政府、金融目标实现的桥梁。银行和企业相比其在金融演进的作用更为重要,而企业对金融的作用主要以间接的方式出现。三者作用的差异使之在金融演进的过程重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政府是国家的统治机构,具有复杂的政策体系,经济---金融政策是其中一个主要部分。政府以其国家强制力成为金融演进过程中规则(主要是)的主要供给者,政府在制定或变更规则时,一般按下述程序进行:
(1)规则制定。
政府首先收集信息: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景气状况和经济结构状况,微观方面的来自与银行和企业的对于金融体系现状的意见和变革要求,然后以自己的经济指导思想为评价标准和工具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最终形成相应的判断。进而对原有关的政策加以调整或者向立法机构提出有关法律的建立、修正、废止等要求。
(2)规则执行。
在做出相应的变更后,作为行政执行机构的政府便将之付诸实践。下面三方面的因素对于规则变更的执行效果产生重大的:一是政府经济力量的大小。如果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控制着整体经济的较大份额,这部分经济成分能够较快地执行新的规则,同时对其他经济力量产生执行压力和示范作用,从而有助于加快规则变迁在整体经济中的速度。否则其执行效果就主要是看其他经济主体对规则变迁的认同程度。这里我们排除了政府运用其强制力执行其规则变迁的情况,因为这样往往会造成微观经济主体对有关变迁的规避与反抗,难以实现其经济目标。二是执行机构的设置和安排。这取决于规则变迁的和执行机构的分工状况,有时需要设置新的机构,有时则需对原有机构的权责范围进行重新安排。三是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政府的威信。这一点对于长期性规则变迁的执行绩效尤为重要,因为长期性的规则变迁一般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风险状况有重大影响,人们在不信任政府时是很难对此表示认同的。
(3)对规则的事后评价。
本阶段的政府行为与规则制定阶段的基本一致,可是为是新一轮的规则制定过程。政府对有关规则变迁的绩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有无做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银行和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金融演进的具体实现者,他们在一定的规则体系内运行,同时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对金融演进提出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三方面:
(1)银行和企业主动推进金融演进。
首先,银行和企业在金融活动中形成的惯例是金融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的决定权由企业和银行掌握,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变更惯例对金融演进施加直接影响;其次,通过向政府提出有关要求,从而影响规则的变迁,对金融演进施加间接影响,在考察这一作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一是银行和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情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他们作为自主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向政府提出其对金融演进的意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缺乏独立的经济地位,被视为是行政指令的被动接受者,表达其意见的机会较少,而意见又经常包含许多非经济成分,造成信息失真,使相应的规则变迁与实际经济需求出现偏差。二是银行和企业经济力量的强弱及其对规则变迁的迫切程度。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政府在制定规则时都会考虑到主要经济力量的要求,而迫切程度决定了银行和企业为实现其有关要求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2)银行和企业对规则变迁的适应与反应。
如果认为规则的变迁符合其利益取向,他们就会接受这一变化,使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实效;如果认为规则的变迁不符合其利益取向,银行和企业就会对此加以抵制:向政府提出进一步修正的要求,或者采取规避和反抗措施---计划经济下的消极怠工、效率低下;市场经济下的某些金融创新活动。无论何种措施都会使规则变迁对于金融演进的实效受到损害。
从三季度宏观经济说起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司长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会上介绍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盛来运认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
7.7%的增速,从数字角度可能已被官方和国人接受。但如果我们把7.7%分解来看,盛来运的观点就有待商榷。盛来运在回答记者有关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对7.7%的贡献率之问时说,消费的贡献率是45.9%,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5.8%,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是-1.7%,拉低GDP-0.1个百分点。
7.7%的结构数据说明,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靠的是内需,但主要的依靠仍然是投资。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消费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本来上半年GDP增长就主要靠投资拉动,现在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提升为4.3个百分点,投资对拉动GDP增长的作用不言自明。而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仅为6.8%,依然低于GDP的增速,未来的消费增长不容乐观。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经济结构失衡未见好转,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本来官方表示,7-8%的经济增长率是新常态,是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在这种区间内,官方就调结构,就促改革。但新常态已持续一年有余,为什么至今未见投资和消费结构好转,以投资为主拉动GDP增长的传统做法为什么难以改变呢?
重新理解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发现,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定要安装在四个轮上。这四个轮子就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变革及创新。经济学家通常用总生产函数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生产函数的左边是总产出,也可以叫GDP,右边则是总投入和技术。总投入也就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这些有形的东西。
假设技术水平不变,总产出就取决于各种要素投入多少。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穷二白,绝对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当时的优势只有劳动力优势,也有一些资源禀赋的自然条件,但技术和资金严重缺乏。另外,制度也不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所以,1978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和资金,结合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等),经济制度也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总生产函数右边的要素全部具备,而且进行了优化组合,从而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创造了30多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令全世界叹为观止。
然而,2008年,一场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30年来几近10%的经济增速。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外需突然萎缩,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遭到重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威胁着社会稳定,政府匆忙之下抛出一个4万亿的刺激方案,并放出了10万亿的贷款,意欲挽救不断下行的中国经济。4万亿的刺激方案缓解了外需不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0年,中国经济又回到了10.4%两位数的增速。可是,好景不长,此后经济增速又止不住地下降,直到今年才稳定在“七上八下”的新常态之间。不过,数据证明,这个新常态依然是用传统的方式——投资保证的,因此,可持续增长难以实现。
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总是要靠投资拉动呢?让我们回到总生产函数曲线。在假设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只能靠要素投入。但要素投入,一会碰到资源稀缺性瓶颈,二会遭遇收益递减的打击。近年,中国经济就遇到了这些问题。当人口红利、制度红利消失,资源优势耗尽,要想依然保持经济增长,在总生产函数的右边,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呢?只有投资。不考虑技术和人力资本投资,投资则分为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三大块。但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严重,还怎么增加投资?只有基础设施投资还有一些空间,可是基础设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所以,想保证经济增速,政府就要硬着头皮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现在7.7%的经济增速,主要就是这样保下来的,民间投资不足,政府亲自上阵。
反复地用要素投入,特别是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致使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对此有研究报告。
有人说,既然消费和投资失衡,那就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凯恩斯会很高兴,因为这是他的创意。其实,凯恩斯对中国政府用投资拉动GDP增长会更加赞赏。消费固然重要,但它拉动经济也仅限于短期有效,长期经济增长只能交给供给。
有人说用自主创新的方法,保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这个提议十分正确,因为技术创新可以克服其他要素的收益递减,是经济增长永不衰竭的动力。中国30多年的发展,在技术这个变量上,并没有做好自主创新,主要靠引进,等于把创新的任务交给了西方发达国家。该引进的都引进了,现在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以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这个时候,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不卖给我们了。这一点,我们应该理解,他把最先进的技术卖给你,他干什么去?于是,中国企业家和官员们发现,高端技术是买不来的,现代化更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主创新。
重构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经济的长期增长要靠供给。创新是企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方法。这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但我们的政府,长期以来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个GDP目标,然后,集中人财物各种资源为此而奋斗,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政府如同一个公司,甚至比任何一个大公司都能创造财富。由于政府长期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造成市场规则混乱,企业也被挤压得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和欲望,经济增长停滞,甚至下滑在所难免。
所以,为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实现中国经济永续增长,重构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首先应尽快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包括确立市场的产权制度基础,放开各种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包括利率汇率),明晰市场的竞争规则,完善反垄断立法;明确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等。
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之一,国企应加快改革进度,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并逐步实现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最终形成市场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现代经济的运作主体是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大公司,而不是政府和行政机构。目前,主宰中国经济的国有企业,作为介于市场化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一种组织,不能永远处于这种‘中间状态’。未来一定要一部分回归到‘政府机构’或‘特种企业’状态,一部分进一步改革为真正市场化的公司。能否构建出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市场化的大公司成长,是中国崛起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仲继银接受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