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法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那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
米塞斯深刻地意识到,他以及他所继承和发展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分歧不仅仅是经济学具体观点的分歧,而且也是它们所建诸的哲学基础的分歧。因此他对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研究投入了很大精力,这方面的著作有《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1933)、《理论与历史》(1957)和《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1962)等。米塞斯认为经济学和经济法则是一门演绎科学,一种先验的、非假设性的真实陈述,“赋予经济学在纯知识界特殊和独立地位的是它的特殊定理不受任何以经验为基础的证实与证伪的检验……经济定理的正确与否的最终尺度,完全在于不借助经验的推理。”然而,奇怪的是.米塞斯的先验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立场却是由他的学生罗宾斯的著作《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而首先引起世人重视的。直到50年代初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学说兴起为止,罗宾斯的这部著作一直被看成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教材和指南;米塞斯本人的观点则仅仅被视为它的一种夸张和极端的表现而卑之无甚高论。萨缪尔逊说道:“想到过去在经济学中对演绎和先验的论证作用的夸大地宣扬――被福兰克・奈特、被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夸大地宣扬――我对我的学科的声誉感到不寒而栗。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抛掉了这些东西。”
然而,姑且不论经济学是否真的能抛掉先验方法,从米塞斯所产生的持续影响来看,米塞斯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点不在于它的先验论立场,而在于它揭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性内容和规范性内容的互动关系。自新古典学派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都采取实证经济学的立场,它们认为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或政治哲学是掺杂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成分,是严格的科学研究应当剔除的东西。而米塞斯则认为它们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自由主义的规范性内容必须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懂国民经济就不能理解自由主义。因为自由主义是一种应用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理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尽管经济学必须避免直接进行价值判断根据经济学理论作政策建议是另一回事),但在元理论的层次上却不可避免地具有规范性内容。
因此,米塞斯所说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如何进行经济研究的具体方法,先验性演绎是其特征。二是关于究竟什么才被算作一种经济学解释的认可,其基础是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正是后者持续地同时影响着新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性质不同的理论工作。
米塞斯认为,经济学是“人类行动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action)的一个分支。行动(action)和行为(behavior)是两个概念。行为是人的身体的物理过程之统称,而行动则是与行动者的意识不可分的。“行动是目的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行为,而是由于价值判断而产生的行为;它指向明确的且的,并以关于特定手段之适合性与否的观念为指导。”行动是有意识的行为,是选择和意志力的行使。因而,行动是人的本质特征,“对人的研究,如果不是生物学的话,就始终是对人类行动的研究。”作为人类行动科学的分支,经济科学是对人类行动及其效果的研究而不是对非人格化的经济变量的数学分析。
米塞斯认为,经济学的性质决定了实证主义方法对于经济学的不适应。实证主义的本质是泛物理主义,它企图把以物理学为典范的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一切领域。在米塞斯看来,这一目标,无异于“取消人类行动科学”。自然科学方法之所以无法研究人类的行动,首先是因为行动与行动者的目的和价值观念不可分。“如果不参照价值判断,就不可能对人的行动说出任何东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认知原则运用于人类行动问题的企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些科学没有处理价值评判的工具……价值判断不可能由实验者的观察地位所感知,也不能由物理学语言的基本句子(描述直接经验或知觉的命题――笔者插注)所描述。”人类行动科学的目的是“理解”行动的意义。这种理解即是狄尔泰和韦伯所定义的理解,即对行动之主观意义的理解。“理解涉及的是价值判断,涉及的是目的的选择以及借以达成这些目的之手段的选择,涉及的是对行动结果的评价。”
米塞斯认为人类行动科学有两个分支:历史学和“人类行动学”(praxeology或praxiology)。历史学是关于人类行动的理解性的经验科学,而人类行动学则是关于人类行动的先验性的演绎科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能离开历史学的研究,但经济学理论本身则属于人类行动学。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严格科学的并不是多少带有推测性的理解,而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演绎。经济学法则不是经济归纳的结果,而是从不依赖于具体经验而不言自明地呈现于人类心智中的公理逻辑演绎的产物。这个公理即“行动范畴”(categoly of aciaon),它包含了我们赖以理解具体行动经验的所有结构性要素,如目的和手段、偏好和无谓、收益和损失等等。它比具体经验更具有一般性,更加可靠。同公理具有先验性和真实性一样,在借助附加的、以经验为根据的,而且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下,所有直接或间接地从公理演绎和推导出来的经济法则也具有先验性和真实性。
米塞斯的公理演绎方法对于建构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否可行,不是这里所讨论的问题。这里所要指出的是,米塞斯的先验论主张有其独特的哲学意义。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立场不但是一种“泛物理主义”;同时,在有关经济学知识的意义问题上,它又是一种波普尔式的证伪主义。用萨缪尔逊的话说,经济学的目的是导出“在操作上有意义的原理”,而“对于有意义的原理我只不过是指,如果只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做出关于经验资料的假说,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假说会遭到反驳。”“事实上,从操作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除非它的确暗示了对可观察的量的某种限制。可以想象,通过这样做它可能遭到反驳。”只有这种知识才能提供对经济过程的科学预测。而米塞斯则认为,经济法则事实上不依赖于经济事实的证实或证伪,它没有预测性价值,然而却不能由此说它没有意义。经济法则作为人类行动的一般结构,其意义在于提供了我们赖以理解经济现象的“必要真理”。理解科学和演绎科学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是演绎性的,但经济科学的总目标则是理解人类行动及其结果。
以上的分析说明,米塞斯的先验认识论是服务于一个更为深刻的立场的,即经济学是旨在理解人类行动的科学,而不是预测和操纵经济生活的科学。但为什么说经济学的目的是理解而不是预测和操纵呢?米塞斯认为,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总是不可避免地预设着一种社会哲学或社会理论,对社会的存在和运作方式作出理论说明。关于社会的存在方式,米塞斯认为一种常见的错误是把社会当作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在他看来,社会只是个人之间的合作,必须还原为个人的行动。“诸个人行动的特定方面构成了所谓的社会或‘大社会’(great society)。但社会本身既不是实体,也非权能(power)或行动者。行动的只有个人。个人的某些行动带有与他人合作的意图。而个人间的合作则产生了由社会这个概念所描述的那种事态。社会并不能脱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存在。”社会实在的本质在于诸个体的互动,因此,任何科学有效的对社会实在的分析,都必须回过头来指涉个人的行动,而行动是由行动者主观预期的意义所塑造的。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最终必须追溯到对个人行动及其意义的理解,这便是与自由主义互为表里的“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米塞斯认为,人类经济生活中那些明显的秩序并非人们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做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个人的行动之产物。它们是一种“自发性的秩序”(spon-taneous order)。自发性秩序的典型例子是货币的使用。货币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是谁也没打算创造货币制度的许多单个交易者的一系列活动的结果。各种经济的和社会的制度,从简单的分工到高度复杂的市场经济,也同样如此。经济学对经济秩序的解释,必须追溯到产生这种秩序的有意识的个人行动。自凯恩斯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普遍倾向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总量的数学分析提供预测和操纵经济过程的理论依据。用凯恩斯的话说,“经济学家”的最后任务,也许是在我们实际生活其中的经济体系中找出几个变数,可以由中央当局来加以统制或管理。而在米塞斯看来,这完全是建立在错误方法论基础上的错误意图。宏观经济总量的分析完全忽视了个人选择和相互预期的作用;而按照社会的愿望统制或管理经济生活,则进一步破坏了经济的自发性秩序。米塞斯并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认为秩序的自发性意味着秩序本身的完美;但是,经济秩序的自发性却意味着必须高度重视个人的选择、行动和预期在经济秩序的形成和运作中的作用。这既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方法防法论的个体主义),也是自由主义社会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规范性主张(尊重个人的经济自主)。
一、理论源流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具有意义的是方法论哲学基础以及广泛应用于研究中的经济学理论。
对于规范会计理论来说:第一,方法论基础,规范会计理论产生的“温床”就是规范经济学。在规范经济学中,以政策行动为中心,对其福利后果进行推理,保证研究过程中的内在逻辑性是它的主导思想,这一主导思想的基础比较多样化。规范会计理论在方法论上有以下几个特征:将价值作为判断的基础,它以评价标准来作为进行研究的对象或者是进行讨论的基础,然后又利用这种标准分析现象;研究内容缺乏客观性、重复性。第二,经济学基础,规范会计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激进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规范性思想。
对于实证会计理论来说:第一,方法论基础。实证会计是由简森与瓦茨等人提出的,他们以证伪主义作为主导思想。这种会计理论在方法论上特别强调以下三个特征:价值中立,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人价值判断排除,通过经验数据来证伪某一个假说。在这种思想下形成的会计理论在内容上是经验的而不是价值的;保证可证伪性,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初期,最基本的精神是证伪或者是“试错法”;具有客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重复性。第二,经济学和财务基础。在早期,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假设以及资本资产的计价模式等等;从70年代开始,它的研究对象变成选择会计政策,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管制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非零值契约成本等。
二、规范会计理论的基本思想
规范会计理论主要是指从会计活动的一系列规则中找到好的会计实务以及概括理论概念,它是运用演绎法、归纳法这两种规范性方法形成的。我们可以将规范会计理论分成很多种类型,下面是其主流理论、基本思想。
(一)会计学理论具有规范性
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由人创造出的信息系统,不像一个客观世界。它的主要特征是会计环境会随着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具有科学研究的纯粹性,它只能通过与法律一样的规范的科学法则来建立。所以说会计学是具有规范性的学科。
(二)会计理论的内涵
会计理论不仅仅涉及到“什么是会计”同时也包含着价值判断,主要诠释了“会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理论的研究应该将既定目标、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对会计活动提出一些具体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对会计实务进行指导、评价。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标准用作分析会计问题的准则,以更好地处理会计问题。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会计目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等,主要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对会计理论的科学性进行判断的标准
我们没有必要将会计理论与会计活动在事实和现象上对应起来。虽然会计理论中理性思维的部分远离经验、不具有可证伪性,但是它以经验为基础,并且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之后的产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计理论也是有科学性可言的。
三、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实证性的理论性质
会计研究以会计客观世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一客观对象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它是建立在偶然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之上,会计环境中存在着很多非决定论的因素,所以会计理论研究要以纯粹的科学研究方式来进行,同时应该以实证科学为基准来确立会计理论法则。所以说会计学是一种实证性的学科。
(二)会计理论的内涵
因为价值判断中有个人的偏见以及一些感性的主观因素,缺乏客观性、科学性,所以会计理论应该排除价值判断的成份。会计理论应该将会计世界的客观规律阐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描述“会计是什么”。也可以说,会计理论研究要以会计事实和会计现象作为出发点,并对会计事实和现象的存在做出正确解释,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是会计理论内涵的主要内容。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就是对理论进行检验的环节,这种检验主要有两种:会计的选择检验以及股票的价格检验。
(三)对会计理论的科学性进行判断
对理论进行的研究只能在经验的世界中。科学的会计理论一定要有可证伪性,其建立的基础一定是经验。以目标等概念作为出发点而进行逻辑推理之后的得出的会计理论缺乏可证伪性,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检验,所以这样的理论不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每一个科学理论都经过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同时都有自己存在的理论以及社会基础。不管两个理论会不会被批驳,但是只要有一个理论能够获得经验事实的证实,它与另一个相比就是最好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有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偏废其一,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这种结合主要可以分为阶段上的结合和层次上的结合。
四、结语
一、医疗责任保险的实施模式及国际经验
医疗责任保险依其实施方式有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之分。责任保险需求的产生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还往往与一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综观各国责任保险制度设计,通常是在其商业性和非商业性双重性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将其构筑为一个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均相对独立的保险制度。考察各国责任保险的成长历程,在责任保险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其初始阶段,一国政府往往或秉持积极扶持政策,如日本,或采取强力推行措施,如法国。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的激化,医疗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对医疗责任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虽然国内很多省市引入了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机构投保、保险公司推广的积极性却均不见高涨。因此,国内有学者及业内人士提出应实施强制医疗责任保险。但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实行以自愿投保为主、强制保险为辅的双轨制实施模式。其理由在于,医疗责任保险市场应当依靠市场力量自然演进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动,依靠外在力量推动的保险需求缺少内在动力,一旦行政力量疲软,投保情况会马上出现反弹,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会出现波动甚至倒退的局面。[1]对此,笔者认为在考虑社会利益、保险原理等方面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应从实现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目标出发,在我国实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以有效分散医疗损害赔偿的风险。
二、医疗责任保险强制推行的正当性基础
(一)根据成本———收益法律经济分析理论,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不适合采取自愿保险的模式
正如德国法学家耶林所言,权利的本质在于实现,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实效。以多数人的行为作为其规范立足点的法律,往往从宏观角度出发,在其制度运行设计中更强调人的道德属性而非经济属性。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研究人类理性选择的思维方法。[2]法律经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为法律制度的构建、法律规则的解释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平衡性。法律经济学认为,成本———收益分析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人们行为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于利益的权衡。就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来讲,医疗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其投保的目的在于通过交纳较少的保费而转嫁一部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根据纳什均衡理论,如果要避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因违反或者规避法律规定能使自己境况变得更好而不去遵循法律的状况,则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实现纳什均衡。具体到医患关系问题,虽然医师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相较患者而言,在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预防上,成本更小、成功率更大,但问题是相互的。如果在医疗侵权纠纷中对医师苛以过重的责任,医师必然趋向于增加防卫性医疗行为,给病人做本无必要的化验、检查,为了自保而因此增加患者的医治成本;采取过度的预防保护措施,更多的采取保守治疗而不愿作风险大的手术、施行新的手术或突破性的医疗用药方案;因恪守告知义务的履行,贻误重大急难病症的抢救时机等等,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利益,更会阻碍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也必将因此缓滞。根据选择的条件约束理论,任何选择都面临着制约条件,这种制约可能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选择需要考虑别人的选择。同时,一个人的选择会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医疗责任保险中,医疗事故发生率是保险人此后保费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而保费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医疗机构是否投保。病患也会根据医疗机构是否投保,投保的多少,来决定是否以及确定的赔偿金额,这是其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应有之义。简言之,医疗机构、保险人和病患均会在衡量相关当事方的选择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行为,此即法律经济学之博弈本质。[3]保险因应付风险的需要而产生。根据风险管理理论,若要实现风险招致的损失最小化,唯有将个人风险在整个社会层面加以分散。就医疗责任保险而言,各类医疗机构的危险发生概率往往与该医疗机构医师的医疗水平、医疗仪器的精密度、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成反比。即便在同一医疗机构内部,不同科室的危险发生概率也存在差异。如果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设计采取自愿投保的模式,那么医疗机构、科室的投保热情将会与危险的发生概率成正比,也即学者通称的“逆向选择”。这将导致投保人的风险一般较大,赔付率较高,保险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提高保险费率,而当保险费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该种保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4]因此,医疗责任保险不适合采取自愿保险的模式。
(二)根据保险学理论,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采取强制模式方符合大数法则原理
大数法则也称大数率,是保险学中重要的数学法则,能够解释几率出现的相对次数。保险转移的危险是纯粹危险,虽然每一次危险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无法预知,但只要有足够多的同质事例可供观察统计,即便这种危险发生的损失仍然存在,但不确定性将可能在大数法则中几近消失。保险就是将单个个体的危险移转到专业的保险组织中,由于保险组织集合了多数个体的危险,因此,可以利用损失发生的相对稳定性,实现消灭危险发生不确定的功效。[5]众所周知,医疗危险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保险人对投保人的危险状况没有切实掌握,则无法提供准确反映危险发生概率的保险费率。因此,根据大数法则的要求,医疗责任保险只有采取强制保险模式,增加投保主体的范围,才能够为保险人准确厘定费率提供充分详实的数据支持,进而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保单。即便责任保险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逆选择和败德行为可能会影响保险人根据大数法则厘定的保险费率,进而保险公司陷入应付事故损失赔偿力有不逮、产品和市场开发举步维艰、保险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但保证大数法则的适用是首要前提。
(三)医疗侵权责任保险制度采取强制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祉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强制实施,使赔偿能力相对较强的保险公司补正了医疗机构赔付能力的有限性,为受害患者实际获得赔偿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有利于弥补自愿保险在保护受害人利益方面的缺陷;高效便捷补偿患者医疗损失的制度设计,作为其他医疗保险的必要补充,也使整个医疗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完善。作为高度社会化的风险保障工具,医疗责任保险利用社会化的机制,通过收取医疗机构投保医疗责任险的保费建立保险基金,使受害人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的制度设计,实质是将“财富的所有人”———医疗机构的部分财富转移,集合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向作为弱者的患者全体倾斜支付,实现了财富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分配,在医疗领域中实现了社会化的分配正义,[5]其强制实施更能体现政府的价值取向。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使患者享有直接请求权,缩短了获赔时间,提高了赔付效率,节约了社会成本,节省了社会资源;缓解医师执业压力,平衡医疗机构利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实现医师队伍优胜劣汰、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医疗责任保险采取强制模式更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作者:谈晓铭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一、边际效益理论介入词汇教学的合理性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utility,也称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边际贡献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而言之,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导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称之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也叫做戈森第一法则。”
边际效益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效用的主观评价,消费者在消费某一商品时,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所增加的效益递减,最后一个消费单位的效用最小。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通俗的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例如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4版(英文版)中有如下的例子:如果你口渴,吃第一只冰激凌时,觉得最解渴,再吃第二只,第三只就没有那么解渴了。“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理论也可以引入到词汇教学中来,词汇习得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通力合作,提高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效果最优化。
Singer在其研究中指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占阅读能力的39%,单独词汇量对了解文章中的词汇含义起47%的作用,词汇意义识别占阅读速度28%的比例”(孙兴文,1998),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一致认可。然而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于教师在整个词汇教学过程中的策略是否恰当以及学生能否持久地对词汇保持记忆,并在语言输出中正确地运用目标词汇。
一般来讲,词汇呈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把目标词汇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记;二是在呈现目标词汇以后,教师提供例句(往往是信手拈来的句子),偶尔也让学生自己造句。暂且不讨论这些词汇教学呈现方式的利弊,单从学生认知心理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记忆特点来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常规的词汇呈现操作模式予以发展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
词汇教学包含词的音、形、义。词汇的语音包括读音和读音规则。读音规则包括重读音节、弱读音节、开音节、闭音节、字母组合等等。形是词的语法。词的语法主要指词的构成法、词性、词类等。义是词的意义及用法。词汇教学主要针对英语单词、词组、惯用法的含义、搭配和用法等的教学。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基础。高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学习者正确的词汇习得习惯培养和词汇的巩固,是学习者快速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条件。词汇教学任务重,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教学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结构主义教学法的指导下,词汇教学存在孤立地教单词、教词义的低效现象。学生词汇习得依赖机械记忆单词的方式,学习者感到单词难记易忘,很难进行词汇的积累,进而阻碍了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常规的词汇教学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词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提高词汇教与学的效果,在此提出边际效益最大化的理论,进而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二、词汇呈现及巩固
基于边际效益最大化理论,如何达到词汇教学效果最优化,即教与学的效果最大化,笔者认为教师应分析词汇的特点,进而选择合适的词汇呈现方式。词汇呈现有很多方式,比如:翻译法、举例法、构词法、词源法、直观法、定义法、情境法、肢体语言、推测法、词块法等。
首先,教师应该考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请学生自己猜测词义。例如,在一些词汇教学中,教师能够直接给出实物,学生见过实物就能够明白词汇的含义特征以及功能,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使用举例法或者其他的方法,即采用直观法;一些词组可以给出图片或短片,然后基于图片或短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己猜测出词义;还有一些词,如果是词汇构成存在常见的词根词缀,那么教师就可以使用构词法进行讲解,并且能够进行相关词根或词缀的拓展学习;还有一些词汇,它们的文化含义与中文存在极大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内涵意义,即在中英文化语义场中进行不同诠释,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总之,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词汇教学应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词汇讲解,教师对词汇的深度分析要适度,切忌面面俱到。在词汇呈现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合理利用时间,既要考虑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还要在词汇讲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词汇特点教会学生一些记忆方法,例如发音法记忆、谐音法记忆、联想法记忆、词缀记忆等等。
其次,当词汇讲授结束,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习得词汇的音、形、义,而非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在第二次课中考察学生默写的方式,因为默写仅仅检查了词汇的拼写。
笔者认为,对于新词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对词汇意义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对词汇掌握程度的评估。譬如完形填空的形式,基于教学内容设计空词,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填空,就说明学习者很好地掌握了相关词汇,并且这样的检测方式利于学生对分类词汇保持较持久的记忆。当然也可以通过阅读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新词;通过给定词汇、设计口语任务也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词汇,也可以通过听力或体验式写作任务来检验。为了增加学习的乐趣,还可以通过做游戏,教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例如宾果游戏、猜词游戏等等。不论什么水平的学习者,都喜欢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所以,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游戏会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当然,在词汇巩固阶段应该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基于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设计合理的词汇巩固任务。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热爱英语教学,更要研究教学。
三、边际效益最大化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要将边际效益最大化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必须要将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在教学中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类型,最重要的是确保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词汇教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1.理解学习者风格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视觉型、听觉型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风格,当词汇呈现无法兼顾所有学生时,教师要考虑学习者风格的差异。
2.应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者综合使用,对学生词汇习得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反馈,通过访谈的方式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词汇习得情况,并且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成就感并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经济、有效地精讲词汇,帮助学生对所学词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扩大积极词汇的数量。”本文阐述经济学中边际效益最大化理论,并将之引用到词汇教学中来。词汇教学必须接受理论知识的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采用一种可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教与学的方法。如何运作更合理很难一概而论,教师应基于学习者的水平和具体词汇,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呈现词汇,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例如讲解到何种难度、词汇的扩充、词汇的具体语用、文化含义的挖掘等都需要认真计划、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黄远振.词的理据理论与词汇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3(3).
[2] 李玉升,姜双明,吕鹏飞.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1).
[3]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同属于法学概念的范畴,所以二者在很多层面具有相似性,但是又因为二者一个强调“经济”,一个强调“法”,所以二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从研究实践来看,经济法学和法经济学二者互相渗透,以对方的发展来发展自己的趋势比较明显。目前,研究这二者关系的学者为了就二者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分别从经济学的角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研究来看,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都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所以二者既有了法学的特征,也有了经济学的特质,但是由于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差异性也比较显著。
一、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概念比较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研究首先要从概念上来进行区分,首先,法经济学这门学科在进行法律现象和问题研究的时候,利用的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波斯纳作为最著名的法经济学研究专家,他在研究法经济学的时候,将其形象的分析为“法律的经济学”,所以西方的理论当中,对于法经济学又习惯称之为“法学与经济学”。
从这个层面来讲,说明法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正好就是法学和经济学进行融合之后形成的法律体系。
其次,经济法主要指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之下,政府为了对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进行调整,充分的使自己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发挥,进而实现对生产和市场的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全确立,但是市场调节存在着盲目性,而政府通过有效的干预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市场的发展更加的健康。为了使得政府的调节更加的有效,也为了打击不规范的市场活动,所以需要利用法律来进行市场维护。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法学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相同点
(一) 理论基础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显著相同点就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因为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都是在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中产生的交叉边缘学科,所以二者很好的将公平正义和效益理论进行了结合。在经济学研究当中,效益理论非常的重要,而在法学研究中,公平正义正好等价与效益理论,这就说明二者在理论基础上存在着相通性。法经济学家科斯和波斯纳关于“经济效益”这一问题在法经济学中有明确论述,他们认为效益作为作为衡量一切法律乃至是所有公共政策是否合适的根本标准,必须要实现资源配置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从这个效益的观念来分析,无论是法学,还是经济学,都必须重视效益。所以法经济学和经济学法学都需要在效益的理论基础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 理念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拥有相同的理念。法经济学当中的许多理念,都体现了效益理念并且贯穿其中。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对于法律价值的评判标准都是法律要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从这个层面来讲,法经济学的领域被不断的扩展。效益的理念原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但是将效益理念加入到法律体系当中后发现,法律不仅要体现公平和正义,还要体现效益,这就使得公平和正义成为了评价法律的新标准。
无论是法经济学还是经济法学,其中都有了公平正义和效益的理念,这种理念上的契合,使得经济法学和法经济学在研究实际问题的时候,有了统一的评判标准及公平正义和效益,这种全新的标准使得经济法学和法经济学的实效性更加的突出,其作用发挥也更加的巨大。
(三) 价值观念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另一个相同点就是二者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念。从理论上来分析,经济学中为了实效效益的增加,往往在价值体现方面会存在差异,而在法学中,为了体现公平正义,对于效益的要求则会降低。二者就价值观念而言从理论上分析是对立的,但是在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中,二者的价值观念却出奇的一致。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要完善部门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使其能达到公平正义,而经济法学的研究就是要规制国家干预经济中的范围,从而调整干预过程中出现的法律关系,使其达到公平,保证整体的效益。从经济法学和法经济学的最终实现目的来看,二者都是要实现法律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从而保证效益的产生,所以说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都是要在保证效益的同时实现公平正义,所以二者的价值观念在实际应用中是一致的。
三、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不同点
(一) 学科性质和调整对象不同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突出不同就表现在二者的学科性质和调整对象。法经济学主要是利用经济学当中的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来进行法律的形成、体系以及运作和经济影响分析的法律学科。在法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著名的法经济学家波斯纳认为“把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运用到法律体系分析”中的学科就是法经济学。由此可以看出,法经济学的涵盖范围更广,其中不仅包括了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还包括了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所有的法律学科。
从调整对象来分析,经济法学是进行经济法理论问题和经济法规律研究的部门法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经济法。经济法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偏重于利用法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经济问题的分析,而研究的对象则是处于特定经济社会关系中的法律调整和规制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唯一性,也就是只进行对国家干预时产生的经济关系的调整,而其他的经济关系不在调整的范围之内。经济法的目的是要规制国家行使调整手段的范围,所以它和行政法又有所区分。行政法强调行政管理的干预,而经济法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关系调整的规制。
(二) 研究方法不同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不同还表现在二者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性。
首先是在进行法经济学研究的时候,利用的一般都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法律概念、法律体系以及法律运行等问题的解释上,主要运用的还是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进行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和判例的解读时,利用的也是经济分析法。因为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独特,所以目前形成了比较独立的法学流派。
其次就是经济法学研究的时候,利用的往往是法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研究实践中发现,经济法学的研究主要利用的还是规范性或者是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通过研究来确定法律依据。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利用法学理论进行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分析已经成为了经济法学的研究常态。这种研究和一般的法学研究并无差异,因此不具有特殊性。
综合而言,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都是法学和经济学研究中产生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但是二者在的理论和原理运用方面存在着差异,研究的目标和对象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研究方法上也就产生了分歧。由于法经济学的研究比较的特殊,所以能够形成独立的法学流派,但是经济法学和一般的部门法无异,所以其研究方法和其他法律研究而言,并无差异。
(三) 研究目的不同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不同还表现在研究目的的不同。
首先,法经济学产生于法学和经济学的逐步融合过程中,这门学科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因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完全是为了辅助经济法体制和整个法律制度的需要。从功能上来看,法经济学主要是为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服务,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利用的也是经济学的原理和一些分析方法进行对法律的思考。可以说,法经济学是以具有经济法性质和基本特性的法律规范为研究目标所形成了部门法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解释经济法现象,并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
其次,经济法学主要是对法律制度规范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一种控制,通过经济法学的运用,可以有效的规制国家在经济干预过程中的行为,从而保证经济参与主体的利益。从目的来看,经济法学的目的主是为了规制国家在宏观调控中的行为,也就是说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根本在于保护经济活动的利益,从而使得经济活动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开展。
四、结语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作为法学和经济学研究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中的位置不容忽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概念,不仅会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对于法学的认知也会进一步加深。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在实践中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一方面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推进了法制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规范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手段和范围,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的有序化和健康化。
第一届和平奖:弗雷德里克·帕西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国理论经济学家,世界第一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帕西认为自由贸易能将不同国家联系起来,成为伙伴,进而解除武装,令战争消失。
帕西是著名的演说家,他声线雄厚、动作有力、态度庄严。
1901年,他和亨利·杜南(红十字会创办人)同获首届诺贝尔和平奖。
第一届和平奖:让·亨利·杜南
让·亨利·杜南是瑞士商人和人道主义者,红十字会创办人,后人尊称他为“红十字会之父”。1859年,他于出差途中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的后果。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段经历。书中的设想最终促成了1863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创立。1864年的《日内瓦公约》也是以杜南的思想为基础的。1901年他和法国人弗雷德里克·帕西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和平奖。
第一届化学奖:范托霍夫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霍夫,由于“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第一届生理学或医学奖:贝林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他因研究白喉的血清疗法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一届文学奖:普吕多姆
雷诺·弗朗索瓦·阿蒙·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诗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普吕多姆早年学习理科,后转向文学。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颇有争议。一般认为,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或者是左拉都比其更有资格问鼎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诺贝尔本人对于现实主义的偏见和对于理想主义的偏爱使得普吕多姆出人意料地压倒了这些大师而获得了这一大奖。
关键词: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一、引言
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不同学科能否运用正确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其成果的科学价值尤为重要。可以说,一门学科是否具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完整的学术研究规范并得到较好的运用,也是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要受到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甚至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依靠方法的发展。方法的枯竭是科学的停滞,方法的繁荣则会促使科学的发展。一门学科的成立决定于其研究方法,一门学科的发展也是决定于其研究方法。既然会计学是人类社会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研究方法便会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会计科学研究方法也可以作为整个会计科学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问题来进行研究。
二、会计理论的涵义
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认识论同样适用于会计领域。会计尽管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是建立在理论体系或概念框架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会计实务的形成及发展有其思想体系依据。它们为会计特定方法的出现奠定了合理基础。
自从产生会计理论这一概念之后,各种学派就对这一概念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一)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对会计理论的解释基本上是引用上述定义,并认为会计理论研究是为了达到四个目的:(1)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于对会计提出概念,并有可能发展会计理论;(2)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3)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4)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研究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并指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
(三)根据《韦氏新国际词典》,理论是一套紧密相连的假定性的、概念性的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对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参考的一般框架。理论是一种知识体系,它能说明所研究对象的现象产生和发展,并应深入对象的本质,探求其内在的规律性。会计理论也应如此。作为有关会计领域的知识体系,会计理论既反映会计实务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发展规律,又是由会计的特定概念和方法程序所构成的逻辑体系。
三、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结构问题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各种方法不是互相孤立、互不相关和互相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为完成共同会计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关于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结构问题,学界的观点主要有二层次结构、三层次结构和四层次结构三类观点。
(一)二层次结构。林志毅(1994)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个层次,他认为哲学方法是一切研究的最高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将具体研究方法按其适用范围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就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而言,尚未形成专属于该领域的特殊方法,目前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均为一般方法。
(二)三层次结构。学者们一般均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但在三个层次的具体构成上存在较大争论。张昌仁提出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划分为非逻辑方法(包括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逻辑方法(包括描述法、规范法、实证法、决策法等)和验证方法(包括行为法、实证法、评估法),并指出非逻辑方法是该体系的基础方法,这类方法运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逻辑方法。逻辑方法是该体系的中心环节,它根据非逻辑方法提供的资料和验证方法反馈的信息,构建会计理论。验证方法是该体系的最后环节,它针对逻辑方法提出的会计理论加以检验、修正。王华(1996)认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由其所依存的方法论所构成。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观和认识论――方法论;第二层次,系统理论――亚方法论;第三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比较分类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实证法等。
(三)四层次结构。吴祥云、裘宗舜、艾建明认为:第一层次为方法论;第二层次为系统理论;第三层次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第四层次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事项法、实证方法等)。李(1999)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表述为:第一层次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思想基础;第二层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适用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实证法等);第三层次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角度和手段(包括伦理学方法、经济学方法、数学、统计等);第四层次是适用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目前在理论上尚是空白)。
四、规范会计研究方法
(一)规范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研究理论,就是试图从会计实务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用这些理论概念引导出“良好的”会计实务。这种理论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规范会计理论并不完全满意于现有的会计惯例和做法,而是要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或指明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
(二)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涉及的具体方法
1、归纳法。归纳法亦称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也就是说,归纳法要通过观察和研究具体事务或现象,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各种不同门类的科学研究均有普遍的实用价值。
归纳法的优点是,可以不受预定的模式所束缚,并把理论概括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上。但是,归纳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即由于个别人的观察对象与范围有限,每个企业或经济组织的情况不同,有关的内在联系或数据关系也可能不同,从而使归纳概括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
2、演绎法。演绎法是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或者说,在会计上,演绎法应以有关会计目标、假设或其他概念为前提,推导出能指导会计实务的原则、准则及相应的会计方法程序。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不同点:(1)归纳法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演绎法建立在前提的基础上;(2)归纳法主要是探究“是什么”,而演绎法主要研究“应该是什么”;(3)演绎法有主观的倾向,而归纳法则较中立;(4)演绎法研究对象较宏观,而归纳法研究对象较具体,较微观。
3、伦理法。伦理法又称道德法,它是提出一些要求财务报告或会计信息应符合的道德标准,作为建立会计原则、准则或理论体系的依据。这些道德标准主要包括公允、真实、合理、不偏不倚等。例如,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在1941年的论著《会计原则的基础》中就提出:确定会计实务的基础涉及社会组织赖以建立的原则,因此他采用一些社会伦理标准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依据。
4、社会学法。用社会学法构建会计理论,强调会计信息要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或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研究方法是把“公允性”的概念扩展到“社会福利”方面,并强调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社会效应。
根据社会学法,对现有会计原则、准则和程序的评价,都要依据它们所规定的财务报告对社会各个集团利益的影响。这一确定方法还包含一种期望:会计数据要有助于“社会福利决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假定已经存在一种“既定的社会价值”,可以用来作为建立会计理论的标准。
5、经济学法。经济学法侧重于不同的会计技术方法对宏观经济指标变动的控制能力的影响。社会学法强调反映“社会福利”,伦理学法强调“公允”、“真实”和“无偏见”地对社会所有集团提供会计信息,经济学法讲求总体的经济影响和后果。
五、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一)实证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也称实证法。根据《韦氏新国际辞典》的解释,实用主义是各种概念的含义要从它们的结果中去寻找,思想的职能在于作为行动的指南,而真理要明显地根据信念的实际后果去验证。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如果这些概念、程序有助于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的,则它们是有用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
关于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引进实证法,美国会计学家詹森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一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认为,发展实证会计理论将能解释:(1)已存在的会计现实或“为什么会计是这样”;(2)为什么会计人员从事这样的工作;(3)这些现象在资源利用方面产生什么效果。
目前,实证法的主要发展是,根据关于不同企业和经济资源配置所提示的财务信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解释或预测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或特定会计程序方法的选择。在研究方法上,实证法要求先提出一定的假设,然后应用实际证据来验证或驳斥,只有实际存在的才被认为是合理的。
(二)实证法的基本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图1)用实证法开展会计研究,最关键的问题有:(1)对实务变化和制度背景的关注与述评;(2)对文献的关注和分析;(3)假设的提出;(4)变量的选择;(5)模型的构造和统计方法。下面做一介绍:
1、对实务变化和制度背景的关注与分析。要开展会计理论研究,首先必须关注会计实务和制度背景的变化。一个不关心实务和政策变化的人,是很难找到有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的。关注会计实务的变化比较好理解,但对制度背景的分析很多人就比较生疏。
2、对文献的关注和评述。文献评述对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献评述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仍值得研究的话题。有的是从不同的已有研究成果的矛盾中发现比如方法论上的、观点上的话题,也可能是从已有的研究中推出新的话题。所研究的话题既要有理论或现实意义,还要能够引人入胜、有趣,能够组织成新的、有趣的故事。
3、研究假设的提出。在实证法中,非常重视研究假设的提出。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前,一定要认真想一想什么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比较值得研究,什么问题的研究价值较大。研究的问题选定之后,还需要建立待检验的假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规范研究中的“假定”和实证研究中的“假设”是不一样的。规范研究中的“假定”,是对所研究问题设定的基础条件,即在研究开始之前,根据人们的某种共识或前人的权威论断,研究者对问题存在的主客观环境作出一些限制性约定;实证研究中的“假设”,是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结果的预期,需要通过假设检验,用证据判断其真伪――可证伪的假设。
4、变量的选择。变量在实证法中非常重要,对于变量,我们首先可以将其分为定量的变量和定性的变量。定量的变量又有两种:(1)计量型变量,如财务指标、财务比率等;(2)计数型变量,如股票交易量、企业家数等。同样,定性的变量也包括两种:(1)有序变量,如风险从小到大排列;(2)虚拟变量,即名义变量,观察值只有两个时称二分变量。
5、模型的构造和统计方法。在实证法中,有的模型很复杂,有的比较简单。同样,统计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统计分析方法,也有统计检验方法。在统计检验方法中,有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实验方法和敏感性检验等。
六、关于会计研究方法运用的选择与取舍问题
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会计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由于会计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即使对同一问题进行考察,也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会计研究结论,可见,正确选择会计研究方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一)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标准。根据周忠惠、张立和娄全等人的观点,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研究主体、研究客体和研究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选择标准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研究者本人的思维水平和兴趣偏好以及研究的客观条件四个方面。黄海玉认为,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指在特定时期进行特定问题研究时,也即在会计理论发展的特定阶段,选择某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有关方法为辅的一种研究方法组合,去解决特定问题。
(二)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由于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许多学者都意识到应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王学军和王沛英(2001)指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优势互补,是会计研究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车轮”。徐晔(1998)认为,两大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应有所偏废,实证会计是规范会计的基础和前提,而规范会计是实证会计的目的和归宿。
既然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应该结合使用,那么应该如何结合,其中哪一种研究方法应该占主导地位呢?
1、在会计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体系相对稳定的阶段,应主要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收敛性思维)继续进行研究,通过辅命题克服理论的困难,使理论作为规范较好地发挥作用;当会计理论发展进入显著变动阶段后,需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发散性思维),持批判的态度从会计实践、现象的经验分析中创造出新的会计理论。
2、在研究对象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劳秦汉(2002)多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思路,认为对同一对象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应尽可能排除价值判断,侧重于实证研究,客观地揭示会计现象层面的规律;其次应在此基础上,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为目的,通过理性的价值判断构建规范会计理论;最后再进一步实证检验,通过理性的价值判断构建规范会计理论。
(三)关于规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规范-实证(实践)研究法。涉及到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时,从没有哪一位学者提到绝对只用某一种方法而抛弃另一种方法,只不过在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特定研究阶段应采用某种方法为主、辅用另一种方法。这说明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结合是我国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方向。陈海声(1997)、杜兴强(1997、1998、1999)和杜景来(2001)认为可以把会计研究的整个过程归纳为“会计理论――会计实践――新的会计理论――……”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样规范-实证(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基本模式是会计理论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会计实践和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并通过对假说的实践检验、修正,逐渐使假说变为新的会计理论。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规范-实证(实践)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程序为:根据自身已有会计实务和知识,判断自身研究能力;设定目的,确立课题;建立概念和理论框架,提出假说;思维模拟检验;社会实践检验(设计方案、手机数据资料、数据分析、数据检验、评价假说);假说向理论转化,演绎出规范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玉柱.欧美企业风险管理的机构化与启示.管理前沿,2006.3.
[2]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0.
关键词 法律诊所式教育 教学方法 行政法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Use of the Legal Clinical Edu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aw Teaching
LI Weimi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Law School,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At present, for teaching of administrative law, adopted by the majority of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but the administrative law itself i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strong discipline, this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disciplines, and to some extent, also inhibited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So, how to introduce new teaching methods becomes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teaching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in administrative law. This paper intends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problems of administrative law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necessity of the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law introduced in the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he major obstacle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legal clinics education exist, and then propose solutions to policy.
Key words legal clin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dministrative law teaching
1 当前我国行政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法学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是法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实现途径中,行政法学教育又是必不可少的方面。但是,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行政法学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质疑和批评,目前,行政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1 重视讲授教学方法,忽视其他教学方法
在行政法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传统。我国大多数的本科行政法法教学采取“满堂灌”的理论讲授,上课基本上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则很少应用。教学内容主要偏向理论性,对实践性法律制度的讲解不多。
1.2 重视行政法学知识的传授,轻视法律能力的培养
法律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探知法律事实能力的培养,①行政法学的教学应该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能力的培养,只有法律理论而不能将法律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学生是不合格的法律人。同时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文史哲主导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定位为一种精英教育,侧重理论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很少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②
2 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行政法学教学中适用的可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又称“临床法律教育”。指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开出“处方”。③诊所法律教育着重于法学学生的职业能力的锻造,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诊所式法律教育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学校兴起后,许多国家的高校也相继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由于行政法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目前教学方式的弊端,法律诊所式教育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应用就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中学政治课 幽默艺术 教学艺术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特点和功能
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特点:
1.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实践性
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符合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离不开中学政治课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因为教学的科学法则只有当教师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特长以及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灵活运用,创造性地操作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表明科学的价值,我们应以政治科学为基础和依据,不能以艺术性取代科学性,应在与政治科学的统一上把握和发展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研究。
2.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与其它艺术相比较是一种最复杂的艺术创造。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及教学活动的评价,无不凝聚着政治课教师独创的劳动心血。创造性是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是政治课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创造便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寻,但教学的共性又寓于具体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之中。无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原则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应具有审美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只有真、善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实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4.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应具有综合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从初中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设置情况来看,包括了公民常识、社会发展简史、法律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学知识等。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决定了需要综合性的教学艺术。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性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性
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备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教师在讲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情况”时,引用群众中流行的过去是“干活一窝蜂,实际是磨洋工”,“上工人喊人,收工人撵人”,大包干后是“又种田、又挣钱、住新房、穿新装、看电视、用冰箱”。这些语言生动形象,为学生喜闻乐见。
2.幽默性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兴趣,增强动机。英国学者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运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幽默在本质上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相连。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
(2)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幽默是课堂教学活力的催化剂。由于学习的压力,理论思维的艰苦,学生不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许多学校往往将政治课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节,这段时间学生的大脑一般处于疲劳状态。教师此刻的幽默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带来富有朝气的乐观情绪,使学生精神焕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3)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具有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形成高尚的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修养,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优化。幽默对人生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处于学习困难和生活烦恼时,有针对性地使用幽默艺术,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人生、改变看法、战胜困难、摆脱烦恼。
(4)改善关系,增强魅力。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能否活跃课堂气氛,能否使双方都有良好的情绪,最终归结到能否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至关重要。一个缺乏幽默的教师往往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学生一定会敬而远之,师生关系难以和谐融洽。学生不能“亲其师”,更不能“信其道”!而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通常会以宽厚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后进生,体现他扬美抑丑的自信和魅力。
总之,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艺术才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性和智慧的结晶。海特曾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充分发挥幽默艺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提炼课堂语言,做到简洁、生动、形象、幽默,使思想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政治课智育与德育的双重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岗锋.美育与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28.
[2]李之戌.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程[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35.
[3]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21.
[4]程智.网络教育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1.24.
关键词 高职 民法教学 案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或者是创设案例,融入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活用知识的能力。在高职民法教学中,要能够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法学习积极性,解决民法教学枯燥空洞理论性强问题,以促进民法教学的有效发展。
1高职民法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手段的意义
在传统的民法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解民法条例的方式开展的,课堂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相关理论掌握理解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民法的积极性很差。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读读背背相关民法条例,死记一些民法法则,其实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很差,如果要他们解决实际民法问题,学生是很难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一直是困扰民法教学的重要问题,而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民法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成功的案例设置能够使学生有效进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环节,对于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民法的案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的民法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分析案例问题,成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实际上,案例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发展。不仅如此,在案例民法教学中,学生之间针对案例问题,会产生理解和认识上的分歧,在这种状况下,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阐述,改变其他学生的认识,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在学生不断的争论与研究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这对于提升法律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高职民法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手段分析
具体到高职民法教学而言,应用案例教学的手段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案例导入教学;第二是案例总结教学。我们针对这两种案例应用手段进行分析:
2.1案例导入教学
案例导入教学是在民法课堂上,一开始上课,教师就通过案例导入教学,这种案例中融合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分析思考,学习知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导入教学中,有时案例只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的重点内容还需要教师讲解,而利用案例的价值是把相关知识通过案例进行形象的展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对于增加课堂的可感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民法的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案例导入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案例引入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自主学习教材知识,分析与案例有关的相关法律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针对案例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辩论,通过辩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对案例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案例总结教学
案例总结教学与案例导入教学方式不同,案例导入教学在课堂一开始就导入案例,但案例总结教学,案例引入方式是在教师对相关的民法理论内容讲解之后,引入案例,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理论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案例问题,从而有效的通过案例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应用,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总结教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开展:
(1)角色扮演,模拟法庭进行演练。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中的人物关系,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分配,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当事人、诉讼人、法官,并能够进行角色互换。角色分配之后,进行模拟法庭的训练活动,每个角色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份、需要,选择法律知识进行法律辩论,进行自我申辩,进行宣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进入到法庭的一般程序,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搞清楚民事诉讼的环节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合作把这台戏唱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到很多民法理论知识,需要进行角色适应,需要进行合作演出,学生的法律素养可以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相对双方抗辩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把学生分为对立的两队,分别代表不对立的当事人双方。开展这种抗辩活动,需要学生对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明白案例情况,根据案例进行角色选择,进行抗辩活动。对立的双方都有两次角色互换的机会,通过开展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法律知识的选择利用,并且在角色互换中,学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法律知识应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能够有效检查自身学习的漏洞,对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正无私的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高职民法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法律知识讲解,法律条例背诵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法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案例教学手段,在民法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是很大的,每个教师都需要重视这种教学手段,能够通过导入案例教学法和总结性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研究中,不断丰富民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战争及战略战术;金融手段;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法规的控制;政经结合特色经济;计消市产模式;经济平稳工薪高利润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怪圈,其根源来自二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越来越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利进入中国,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中国资源财富;借中国加入WTO和迷信国外权威之机,在全球推行其经济理论经济法规,以企控制中国经济灵魂;控制抢夺中国市场,挤压中国出口。所以,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一、国际如何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争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毛病,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适应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对中国发动了经济战争。首先是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是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走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1]。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从而美国实现了奈账;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二、经济战争的性质
美国等国家害怕中国经济快速超越自己,又觉得军事能力不够,于是就专注经济侵略,其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资金)[2]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精神战: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中国搞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问题,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清醒过来,建立自己的符合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
譬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一个处方一年就开了十几次,还不见效就不应再模仿下去。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
(二)货币战: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
1.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
2.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
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是地道的货币战。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3.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
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颠覆中国经济的。据说通过上市国企,资产已外流2万亿元啊。
(三)市场战: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公关战: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三、战略原理
(一)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3]
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用计消市产模式[4]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
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三)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
解放思想认可升官发财的积极一面,鼓励每一位士兵当将军,使升官发财与法治行为结合实施。但同时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5]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6]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作前提的升官发财作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稍微泡沫式繁荣。
除上述创建特色自然理论、制度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四、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洗走。
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救市治市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运行(注:本文写于奥运前,现已错过时机,参数应修改为止跌而缓升)
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奥运行情的出现意味着战胜了国际敌对势力,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小幅波动,不给外资下抄底上套现的机会,使其进退二难。股市是虚物质的而不是影子,是可以救起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是必须救市的。目前救市是一场同外国颠覆中国经济势力的较量。就目前来说,空方近乎耗尽,没多少可卖的筹码了,中国有党领导的十亿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战胜不了的,因此救市必成,如果政府想要有奥运行情就会有。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三)稳定楼价的重要性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四)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五)将盲目的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有计划的社会基础投资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回笼的货币不能搁置仓库,否则就是将人们的能力信誉束缚废弃,就是打包欲望压缩消费。因而,我们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徒然。
(六)划分生产币与消费币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七)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7]的思路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关联经济条件下,劳动成果的储备基本是富人权利,天天劳动仍衣食难保是穷人无法自控的事。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搞垮中国经济的机会。
(八)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
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九)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
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美不顾一切再次降息给中国设圈套破解难度大[EB]..
[2]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129~134.
[3][5]金小明.531系统理论[J].马庆国.2005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C].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云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而,对什么是新经济首先应该加以研讨。
我认为:新经济的含义可以如下表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当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
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
新经济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变化,但的确发生了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为基础。现代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硅谷成为这一现代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它导致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对世纪的技术,其技术性能与经济功能,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火”,和十九世纪的电的发明。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可以说,2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影响。只要不是闭目塞听,人们已经可以看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结构、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则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于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可以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生物工程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在发达国家正在出现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它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新经济的一项特征。
四、企业组织的新变化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小型化趋势。网络化促使“大而全”的大企业把许多业务进行分解和向外承包,企业组织变小,电子商务使企业销售组织精干化,厂内网络化使管理组织扁平化,特别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在网上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虚拟公司,以及没有主要厂房、厂址、经营场所的半虚拟公司,例如亚马逊公司的出现。借助于网络化的扩大市场开拓功能,有特色的小企业也重新获得生命力。
高科技型小公司的迅速扩张是新经济的特征。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大企业纳入自己旗帜之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上述情况人们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以小胜大”的新竞争法则。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搏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五、经济体制上的新变化
适应于科技创新和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经济体制也出现了可以称之为进一步市场化的新变化:(1)科技园区民营,小型企业的空前活跃;(2)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发展;(3)便利于科技型企业筹资和转移风险的二版市场的出现和发展;(4)经营者和科技人员持股制,特别是购股期权制的普遍采用;(5)知识产权的加强保护和知识产权进一步流动化,更容易转让给企业;(6)技术人员和职工就业进一步多流动,跳槽成为常规和在工资上的随行就市;(7)政府管制的松动,例如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要,通常由政府兴办的电信业的放开和引人竞争机制等等。
上述变化表现出个人、企业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更加松动灵活,具体地说:主体的自主性更强,市场更加放开,科技创新的激励更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换的自由度更大,信用金融更宽松,政府对微观更少干预,上述情况可以说是适应于当代高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六、经济运行上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现阶段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在运行上的新特色。人们谈论新经济,往往指出网络经济中的生产成本递增、个人效用递减等经济学法则的失灵,但更重要的新现象是出现了经济运行的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美国自1991年3月以来迄至2000年8月,已经保持114个月的4%左右的持续增长,而在过去年增长率为2%左右,这是二战后首次出现的长扩张阶段,而通胀却保持在1-4%的低水平。2000年4月美国失业率为3.9%,是30年来最低的。格林斯潘在2000年3月6日说:“美国商业周期与战后其它周期有着深刻的不同,不仅是它的长度破了记录,而且强劲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被抑制。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便是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创新是经济运行势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一轮强劲的固定资产更新,美国在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其总投资34%,不断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持续而有力的投资品需求拉动,它是美国这一轮经济扩张出现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增长中群众收入水平的有所提高,技术创新的消费扩大效应,又形成了消费品需求拉动。可见,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扩大效应是美国经济出现长扩张阶段的主要原因。增长加快并未伴同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91-1995年间的1.61%上升至1996一1999年的2.67%,再加之以劳动力供给相对丰裕,因而减少了增长带来的工资上涨和通胀的压力。可见,高科技的扩大需求和降低成本二重功能成为美国高增长与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出现的根本原因。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从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
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
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说的“永远繁荣”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
1.盲目性的增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固然增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
2.泡沫性的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特别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