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导研;有效应用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同样也是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们为了分数多半都采取“灌输式”的讲授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教师们或许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活动教研。
1.茶话会活动的有效应用
茶话会并不是让学生们闲聊,而是让全班学生们围成一个圈,教师们引导学生们针对一些话题铲开积极讨论,从而保证学生们能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巩固基础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做好保障。因此,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们可以充分发挥茶话会的作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课堂的沉闷感,强化学生们对历史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地引导他们针对某一历史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能够更加轻松的掌握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伟大的”这一节课是,教师们可以组织茶话会活动,让学生们说一说在学完这一章之后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是如何取得胜利的,讲一讲的胜利对于中国反抗侵略斗争的意义和历史地位。这样轻松的讨论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自如更加放松的讨论,交换彼此之间的意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将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在讨论过程中,巩固所学,增强效率,还能够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要联系往日学习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加强历史知识的主体性。因此,在当前素质思想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们要信任学生们、鼓励学生们,让学生们能在茶话会中交换自己的看法,为实现高效历史课堂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2.台阶式活动的有效应用
台阶式教学,是指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讨论、练习、讲解四个过程中,都能够强化学生们对于学习到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加强,同时也能够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更加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们要对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让学生们发挥出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们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例如,教师们在讲解“”这一内容时,不妨锻炼一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有效地凸显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台阶式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们在课外结合材料或者是网络、新闻等收集到的有关这“”内容进行简答的了解,接下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先检验学生们自我学习的成果,检验自主阅读的学习效果。教师们可以进行类似的提问:“的原因是什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危害?”学生们在独立思考并解决了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们可以再将全班同学分组。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组内发言,从而强化对于本节课历史知识的了解,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表演式活动的有效应用
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运用表演的形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演讲,该方式可以训炼他们的胆量,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及表演能力。演讲的主题可以围绕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让他们在课下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准备好演讲内容,比如表演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品甚至是历史话剧等等,这样就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好。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积极收集并准备好历史方面的课外资料,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这些历史活动中去,不但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的梳理、理解、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也会锻炼。
例如,教师举办一个主题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演讲竞赛,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要求在此过程中插入一些关于该主题的历史事件的小型新闻会等等并说明重要意义,课下让学生们收集各方资料,自己选取其中一到两个重大事件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这样不但加深学生们对某件事情的认知,也让他们对一连串的重大史实能够融会贯通,正是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了这个历史史实。除了演讲比赛之外,教师们事先将全班学生根据能力、学识分为几组并要求各组积极准备,提问历史教材中影响较大的一些历史人物,可以是选择题、改错题、判断题等等,也可以设计如抢答、竞猜等活动环节,通过多样的方式巩固学生在课堂上该掌握的历史知识,让大家在活动中开阔视野范围,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历史。
总之,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入一些多样的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方法,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历史课堂的创新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初中历史,从而达到理想的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关注学生实际,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历史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1.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初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渴求知识,渴望了解世界,可以说学习历史是他们自身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好奇、好动、好疑,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他们思想活跃而不稳定,热情高而不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努力改变他们那种单纯好玩的心理,改变他们一知半解的心理,改变他们那种不重视历史知识记忆的学习态度。比如,教学“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诠释历史,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变迁,了解这些朝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制作夏、商、西周大事年表,达到牢记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目的和要求,还可用板报形式开展制作大事年表竞赛活动,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对枯燥历史知识的记忆。
2.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历史,自觉学习历史,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愿学乐学,这样自然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对电视节目上的辩论颇感兴趣,加深对课文历史知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为了对秦始皇的功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辩论,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始皇的认识,初步了解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还学会了一些辩论技巧,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以理服人、史论结合等。
二、针对学科特点,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形式
历史教学要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新教材编写新颖,特色鲜明,我认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栏目多,有导入框、文献资料、动脑筋、练一练、自由阅读卡、历史学习网站等,增强了历史教材的趣味性、启发性和参与性,二是图片、图画和地图的使用,图文并茂,增强了历史教材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真实性。在教学中,把握特点用好教材,有利于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三重两结合”,“三重”,即重过程、重历史人物、重历史事件;“两结合”,即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做到“三重两结合”。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搜集历史图片,在班上举办“中华文明起源”图片展,突出我国最早的人类、石器的打制和使用、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可以举办故事会,通过女娲传说、大禹治水、逐鹿之战等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最初的社会形态,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诗文资源等,将历史课从课堂扩展到社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突破不利影响,强化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任何学科的开设,其育人功能是首位,历史学科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历史教学要从改革入手,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1.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普遍认为历史是副科,学好学坏没关系,忽视了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没劲教,造成学生不愿学,甚至把这门学科当成一种负担。虽然近年有很大改变,但恶劣影响仍未消除。其表现为,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怎样考我就怎样教,这完全违背了历史教学规律。如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只注重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件经过,只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课堂俨然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毫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言。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学要学;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四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课堂,把学习历史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改革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唯一出路。因此,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政策上下工夫,把历史教学抓实抓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简单高效,途径策略
一、问题缘起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教学时间又特别紧张。赶进度的课堂教学渐渐变得繁琐而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请看某教师教学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中的第一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的片断:1、导入:视频“处死查理一世”,思考:国王为什么会被处死?2、新课教学:⑴出示《新航路开辟》地图,观看视频“圈地运动”,让学生了解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⑵革命的经过:角色扮演,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国王与议会唇枪舌剑,最后演变为内战。⑶革命的结果: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请解答课本思考题:革命后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有哪些不同?3、小结:革命的影响,包括对英国的影响及对世界的影响。整堂课教师都在使用幻灯片。下课铃早已响过,教师还在急急忙忙地补充着……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场景,教师习惯于按课件上课,习惯于按部就班、面面俱到,不停地补充材料丰满课堂。我们对此心安,上课讲过了,强调过这些知识,可我们恰恰忽略了学生是如何学的。虽然新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但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师难以作出明确的选择。因为教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也比较笼统,宽泛,难以把握,加上教师思想中的求全心理,不断补充旧教材中的内容进入新教材,无形中课堂教学变得臃肿而笨拙,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朴实、简单的。那么,教师如何实施简单高效的课堂教学呢?
二、简单高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立足实际:依据课标把重点课标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上课要做到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课程标准不能在一节课上全部达成。课程标准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有机分解并落实。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它涉及的课标是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是第一框,课标难以在一课时中落实,怎么办?把落实课标的范围缩小,根据教材内容,把重点放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阅读教材,结合教学活动的说明,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后把课程标准分解为如下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利用资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革命后建立新体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因很简单,学生如果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就为理解新体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做了铺垫。至于革命的过程,教材中有叙述,学生能看明白。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这一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大方向既定,专注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底气就足。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先要对课程标准有侧重点的落实,少而精。其次,针对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把选定的课程标准转化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三,对照学生的学情,教师帮助学生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二)抓大放小:围绕重点目标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重点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处理教材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是用教材的观点流行已久,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上,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还要补充大量细节的知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材内容只占两页多一点,约1100字,学生阅读5分钟即可。可按照教师甲的教学流程,要50分钟才能完成。用教材的本意是抓大放小,“大”即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不容易理解的难点知识,是指课堂教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那部分知识。“小”即一般性知识,学生看看就明白的知识,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是什么”的那部分知识。按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论,强调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能掌握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抓大放小是教学的气概,是哲学当中学会抓主要矛盾的魄力。1、解读课标,琢磨教材,从标题入手抓课眼。课眼是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聚焦点和抓手,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案。第三课的课眼是什么呢?标题里往往含着课眼,新体制的创立就是课眼。标题既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又揭示了结果,言简意赅。标题就激起了读者的疑问,新体制是什么?新在哪里?新体制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就会明白,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新体制新在哪里?(新体制的特点)。这一标题正对应课标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再如八(下)“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的第一框“皇权膨胀”,“皇权膨胀”就是课眼,它与课标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相对应。解读课标之后,反复阅读教材,琢磨编书人的意图,认真分析每一课每一框的标题,课堂教学的课眼就成为提醒学生学习的中心词。2、以课眼为引领,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处理教材,抓重点难点。找出课眼之后,如何处理教材也体现出了教师领会课标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内容的取舍用教学目标来衡量。正是这样处理教材,教师乙把课文内容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要解决的四个问题:①谁革谁的命?②为什么要革命?③怎么革命?④结果怎样?为什么?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解决以上问题。这四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②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第④个问题稍作引申,学生就能找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对四个问题的回答,梳理出一张知识结构图:第①和第③都是小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就能化解,第②和第④难以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大问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掌握了,教学目标就实现了。没有必要一定按革命背景、革命经过、革命结果等步骤来教学。教学当中,“是什么”是基本史实,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就会明白,“为什么”是史实之间的联系,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是教师要花功夫,花力气重点帮助学生理顺的知识。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
(三)化繁为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因此,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组织好课堂学教活动是关键。教学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教师的教学按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1、以认知规律为指导,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环节设计。从认知心理学常识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每节课重点与难点也就那么多,教师只有把教学强度和教学时间应用在教学重点与难点上才有效率,才有意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是新的政治体制?要求学生以史实为依据来论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个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环节,教师乙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和展示,时间为15分钟。四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点评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对本课教学作如下小结:君主立宪制是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资产阶级)的制约。国王再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实行专制了,这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开始,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教师在重点难点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耐心引导,细心组织同学讨论展示,使这个环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思考、交流和展示,解决学习中重点难点问题有广度也有深度,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2、优化教学环节设计,减少作秀式的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基本上能弄明白即代表资产阶级的议会与国王有矛盾,国王征税直接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利。教师甲设计学生角色扮演,扮演议会与国王的唇枪舌剑,设计挺有创意,这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果仅仅用于展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感觉有点作秀,那比较可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换个角度,学生角色扮演作为情景铺垫,让学生讨论分析,揭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达到深层次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而不是作为课堂花絮来活跃课堂气氛。把甲乙两位教师的学教活动环节重新修订,即可组织两个环节,一是角色扮演,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二是小组讨论及展示,分析说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及其历史进步意义。整节课既有学生的自主阅读,又有学生有实效的活动,教学环节简洁,便于教师组织引导。教师甲把圈地运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看这个视频吗?不知教师甲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吗?冷静观察我们的课堂,有多少热闹的活动带给同学的只是作秀和喧嚣,如果用简单的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就用简单的手段,教师要克服把问题复杂化的毛病。
三、结语
学生心目中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是那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帮助学生把书读薄,又能把书读厚的教师。历史与社会教师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学生的需要,在现实教学中修炼自己的教学智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既简单高效又优雅灵动。
参考文献:
[1]丁艳辉.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教与学之辩[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
[2]陈惠.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