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微企业融资

小微企业融资

时间:2023-02-11 01:1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微企业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微企业融资

第1篇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廊坊市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近年来,该市借助特殊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截至2012年6月末,该市全市小微企业总数达到9万余家,累计安排就业100余万人,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次调查选取辖内800户小微企业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800份,收回问卷80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800户小微企业中,加工制造企业、批发零售企业、餐饮企业各200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各100家。选取的样本企业自2009年初以来均正常生产经营。截至2012年6月末,样本企业资产总额27.4亿元,负债总额9.1亿元,员工总人数17950人;2012年上半年,样本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期间561家企业实现盈利,累计实现利润2.27亿元。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样本企业融资总量出现一定程度增长。2012年上半年,有372家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融资活动,占样本企业总数46.5%;企业融资总额4.32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27.2%。其中,213家企业融资总量同比实现增长;101户企业融资总量同比有所下降;58家企业融资总量与2011年同期持平。按行业分析,各行业融资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成为融资大户,累计融资额度3.51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1.3%;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0.81亿元,增长幅度为30%。批发零售行业、餐饮行业等融资额度相对较小。

融资难问题仍普遍存在。2012年上半年,800户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总量9.4亿元,实际获得资金4.32亿元,资金缺口达到5.08亿元,资金缺口率54.0%,缺口率较2011年同期增加6.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93.5%的样本企业反映资金缺口同比增加。按行业分析,房地产相关行业资金缺口率53.1%,较2011年同期增加18.3个百分点;加工制造业资金缺口率48.6%,较2011年同期增加2.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涉农产业资金缺口率也较2011年同期有所上升。

民间融资在企业融资中占有重要比重。2012年上半年,800户企业累计获得银行贷款3.21亿元、民间融资1.11亿元,分别占融资总额的74.3%和25.7%。其中,民间融资总量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64.8%。期间,参与民间融资的企业达到164家,较2011年同期增加51家,增幅45.1%。融入资金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和加工制造业,两行业民间融资总额占样本企业民间融资的79.0%;交通运输和涉农行业民间融资额度较少,与2011年同期基本持平。调查显示,企业获得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按其获得资金的多少依次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票据融资”和“内部集资”。

企业融资以短期、超短期融资为主。2012年上半年,样本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融入的资金中,半年以内的短期融资占比达到74.5%,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获得的民间融资全部为半年以内的短期融资,三个月期限以内融资占94.2%,与以前年度民间融资未出现明显变化。银行贷款中,半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占到50.2%,较2011年同期增加26.1个百分点,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变动情况

融资成本率增幅较快,民间融资成本占有较大比例。2012年上半年,372家小微企业融资总成本达到5401万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52.4%;融资成本率(融资成本/融资总额)12.5%,分别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1.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融资成本2076万元,融资总成本率18.7%;民间融资成本占融资总成本的38.4%,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20.7个百分点。

手续费等非利息支出成本增幅较大。流动性紧缩背景下,小微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直接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一方面积极融入民间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支付高额手续费的方式,通过中介机构、担保机构融入银行信贷资金。2012年上半年,有276家企业通过担保公司、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或以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占期间已融资企业总数的74.2%;样本企业支付评估机构、公证机构、担保机构、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手续费用1528万元,占其融资成本总额的28.3%,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6.3个百分点。

第2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51-04

摘要:苏州市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本文选取小微企业集中、融资问题突出的苏州市某街道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据此提出政府从税收、担保、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企业从转型升级、加强信用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 筹资难 成因 对策

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2014年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凸显。苏州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在2014城市GDP排名中,位于第7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截至2014年末苏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私营个体登记注册户数达78.52万户,注册资本金额达11 830.2亿元,可见小微企业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之际,苏州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导致小微企业的经营受到较大冲击,更多的企业选择主动进行转型升级或进入新的产业。但无论是转型升级还是进入新的产业,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设计《苏州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基础上,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苏州和其他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一)样本选择。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本文的小微企业是按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2日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标准划分,以工业企业为例,其标准如表1所示。

苏州的众多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据大多数,而苏州市北桥街道小微企业更是具有典型性。该街道现有各类企业1 000多家,以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五金、家具)等为主的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苏州市北桥街道是相城区的北大门,该街道的小微企业数量较多,类型较全,而且分布较集中,便于抽样调查。本文从该街道的全部企业中随机抽取1 000家构成问卷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为了解样本企业融资现状,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样本企业概况,主要包括样本企业名称、企业规模大小(从业人员、营业收入)、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样本企业融资现状调查,调查的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有无融资需求、有无融资行为、融资用途、最理想的融资渠道、实际获取资金的渠道等。第三部分则主要围绕“难以获得资金的原因”展开,具体原因包括:有没有享受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阻力在哪里、使用民间借贷资本的压力在哪里、企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专门围绕“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满意度展开,其满意度指标包括:政府对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的透明度、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政府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意识、企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了解程度。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89份,其中,有效问卷989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8.9%。

(一)样本企业概况分析。在问卷中调查的企业概况包括企业规模、所属行业等信息。通过企业规模的调查,样本企业中有20家(占比2%)为中型企业,应从样本中剔除。剔除后的样本企业共计969家。由图1、图2可知,样本企业主要是以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且主要分布于生产制造、批发零售、农林牧渔等行业。

(二)样本企业融资用途分析。在问卷中调查企业融资用途包括购买原材料、偿还应付账款、改造新的机器设备、转行用于新投资等。本文对此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融资的实际用途。第二是关于融资的理想用途,设计该问题的原因是调查了解在当前人工、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之下,小微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如下页图3所示,多数企业融资实际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偿还应付账款,该比例达到60%。如下页表2所示,企业理想的融资用途为改造新的机器设备和转行,占比高达68%,融资理想用途和融资实际用途之间存在显著矛盾。这反映了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三)样本企业融资渠道分析。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在争取外部融资时,倾向于从银行获取资金的占据绝对地位,其次是向亲戚朋友借款(见下页图4)。而实际上,在被调查的969个样本企业中,有32%的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67%的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源融资(自身的积累和亲戚朋友借款),另有1%的企业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融资成本维持在8%―12%之间,部分超过12%,融资成本较高。这反映了融资意向和融资渠道之间的矛盾。

对于“向银行融资的常见问题”,样本企业中有45%认为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或担保物是主要的问题,25%认为审批时间较长,15%认为贷款利率较高。

(四)样本企业“难以获得资金原因” 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在对样本企业调查时针对原因设置了一些选项,调查结果如下:

1.70%的样本企业表示没有直接享受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宏观经济调控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政府很少会提供资金支持。科技性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从而有效缓解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的状况。但是申请该资金的条件非常苛刻,如要求“该企业应是被苏州市范围内认定的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营业收入、研发人员都要达到一定规模”。对照上述条件,多数小微企业很难达到要求,因此直接获得政府基金支持存在较大困难。

2.45%的企业反映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或担保物是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主要阻力。在担保环节,小微企业往往缺少有效的担保物而被银行等机构拒绝。从苏州市各个“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心”获得的信息表明,各金融机构在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前均要求其提供固定资产等担保物。但是多数企业往往具有规模小、自身固定资产建设不足、流动资产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等特点,金融机构很难仅凭其信用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由于近几年来竞争的加剧,小微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导致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加大了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难度。

3.48%的企业认为民间借贷风险高、信息不对称,是使用民间借贷资本的压力所在,35%的企业认为利率高(月利率高达15%以上)是另外一大压力。

4.52%的企业认为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导致融资困难。小微企业往往由于内部控制缺乏、基本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信誉的培育不重视、管理不够规范等原因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如,样本企业中的某家企业申请600万元贷款时,虽满足贷款基本条件,却由于内部控制缺乏、财务制度混乱,导致遭到银行拒贷。又如,样本企业中部分从事电镀业,尽管产品达不到环保要求,但尚有一定利润空间。而银行出于对该行业的发展评估和环保情况,拒绝向该类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五)样本企业对“政府的金融扶持满意度”分析。为调查样本企业对“政府的金融扶持满意度”,问卷设置4个问题,包含“不满意(低)”“一般(不清楚)”“满意”三个选项。企业评价最多的选项,如表3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对政府的金融扶持政策的评价,基本集中在“一般”“不清楚”或“不满意/比较低”的选项上,尤其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选项上,选择“不清楚”的占到55%。由此可见,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够,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小微企业属于传统行业,而政府优惠政策多集中在新兴服务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小微企业点多、面广、数量庞大且较分散等特点,政府与小微企业沟通不顺畅,很多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并不了解。

三、政策建议

上述调查表明,小微企业目前资金来源狭隘,主要是自身积累和亲戚朋友借款;多数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无法享受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资金用途主要满足短期资金缺口(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偿付应付账款);对政府在金融扶持上的满意度不高。笔者结合苏州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如下两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苏州市地区小微企业密集,对当地GDP贡献较大。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可以从税收、担保、技术服务、信用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

从税收角度,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首先取缔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从源头上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另外对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比如所得税关于小微企业的标准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应通过QQ群、微信、讲座培训等方式来告知,切实加强政府与小微企业的沟通。

从担保角度,政府应积极搭台建立小微企业信心担保基金。针对小微企业由于抵押担保不足难以获得贷款的情况,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台建立担保基金,通过担保机构为其担保来提高被担保人的资信等级从而获得贷款。目前苏州建立的国发创投担保基金正积极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从技术服务角度,政府应支持创建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能为小微企业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有效地利用该平台能为小微企业节省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从信用建设角度,政府应引导企业诚信经营。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的同时让企业感受到实际的好处,使企业自愿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并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另外建立有效的小微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也是必须的。太仓市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帮助小微企业融资上做了尝试,推行了“重合同守信用”、用“信用换贷款”的活动,即把企业信用做成向银行借贷的一种“资源”。山东省的以税授信模式则是把企业的纳税信息做成贷款的另一种资源。在该模式下建立一个微众税银公众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银行能够根据企业纳税信息对其经营状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判断和评级,核定客户贷款额度,为客户提供无抵押信用融资服务。以上两种模式的推出将促使小微企业重视规范经营和信用体系的建立,走出单靠固定资产抵押获得贷款的困境,值得推广和学习。

从地方政府相互学习角度,苏州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浙江省的做法,浙江省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力度上都走在全国前列。如2015年浙江省财政厅、科技厅联合发文在全省范围内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券,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计50万家企业受惠。政府还通过建设创业基地,为小微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充分激发小微企业创造力。

(二)小微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苏州市小微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所处行业亟待转型升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建设不重视等,因此,小微企业为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应考虑从企业生产结构调整、信用建设、财务制度完善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从产业升级角度,小微企业应优化生产结构,积极转型升级。以苏州相城区北桥镇为例,该地区仍存在大量的电镀厂,对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威胁。这些产业与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保护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应加快转型,积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自主创新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显著节能降耗、效果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靠拢,否则这些企业无论在融资还是企业的持续经营上都会遇到瓶颈。

从企业管理角度,小微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目前很多小微企业是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小微企业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的产权归属清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财务管理制度角度,小微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虚假,企业两本账的现象非常普遍,已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投入,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重要。

从企业信用建设角度,小微企业要诚信经营,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由于小微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使得担保机构担保风险和银行贷款风险加大,最终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瓶颈,因此,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是获得贷款的重要前提。

从融资渠道角度,小微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比如可以采用商业保理融资,卖方可将贸易过程中销售或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再由保理商为卖方提供现金流提前用于采购、生产等。它可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把应收账款当成现金使用。自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获商务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三批商业保理试点地区以来,苏州市已设立商业保理公司10家。商业保理作为新兴的贸易融资工具,在苏州地区呈现出强健的发展势头。商业保理业务能够为债务债权双方提供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融资等综合性信用服务,为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受到投资主体的广泛青睐。

从融资方式角度,小微企业可以采用线上融资和线下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即积极利用网络银行融资。将传统银行的信贷审核方法与先进的互联网信贷审核技术相结合,将融资服务覆盖到更多小微企业,而且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14年10月13日,苏州银行与点融网(点融网是目前国内技术领先的P2P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中,苏州银行将成立一个专门从事P2P业务的事业部,而点融网则将提供自身的先进成熟技术帮助该事业部搭建一个P2P平台并提供相关服务。网络银行业务不仅仅是传统银行产品简单从网上的转移,其他服务方式和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产生了全新的业务品种,值得推广使用。

四、总结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融资难一直都存在,我国政府在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应适当地倾斜扶持,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制定适合本地小微企业特色的政策制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生成的原因,努力为小微企业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X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5):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2015.

[2]苏州市统计局.2014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苏州日报,2015-01-19.

[3]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S].国统字[2011]75号.

[4]李娜.新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3,(3).

第3篇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小微企业生产创新能力弱、自由资金少、积累能力低、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使孝感市小微企业更好的发展。运用调查法、数量研究法、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对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融资模式与融资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能力不断提升,融资模式逐渐拓宽,孝感市融资绩效不断提高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增强、融资模式拓宽,对孝感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绩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融资困境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21

收稿日期:2015-04-18

1 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现状分析

1.1 孝感市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1)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经费总额从2010年的13 571万元增长至2013年的36 401万元,增长了22 803万元。2013年科研经费总额是2010年科研经费总额的2.6倍。2010-2013年科研经费总增幅为96.85%,年均增幅为38%。2013年科研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32%,2010-2013年科研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比重0.25%。从表1可以看出科研经费增长速度除2012年有所回升外,总体增速呈下行趋势。

(2)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人员数量增加较快。近年来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人员进一步增多,2013年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人员总数8 653人,新增科研人员757人,比上年增长9.5%。2013年孝感市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总数为63 057人,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人员总数占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总数比重为13.3%。相比于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数量,小微企业科研人员仍然较少。

1.2 孝感市小微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近年来孝感市小微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孝感市小微企设备生产能力由2009年的3 819 867万元增加2013年的8 587 263万元,增长了4 767 369万元;商品供应能力由2009年的1 364 855万元增加到2013年5 273 488的万元,增长了3 908 633万元。从每年的增长率看,孝感市小微企业的设备生产能力、工业销售产值、商品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1.53%、35.56%、43.18%,年均增长率大多高于20%以上。表2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工业销售产值、商品供应量虽逐年增长,但年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2 孝感市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2.1 孝感市小微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孝感市小微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高新技术产值进一步增长,专利发明申请和专利授权申请创历年新高,小微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量逐年增加,且年均增幅在20%以上。但孝感市小微企业投入的科研经费总额的增长速度相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企业科研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1%以下。科研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2.2 孝感市小微企业总体担保抵押能力差

首先, 孝感市小微企业所有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承包、租赁和引进而来的。因此企业对持有的土地、厂房、设备没有所有权,不能进行贷款抵押。其次,孝感市小微企业在企业成立初期就将大量资产抵押给了给银行,小微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时,没有资产进行继续抵押。第三,孝感市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林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质押等资产评估难度大,变现能力难以进行测定。

2.3 孝感市小微企业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市场变化,抗风险能力差

孝感市小微企业生产规模与大型企业规模相比,小微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拥有的机械设备是小微企业的30倍,劳动力人数为小微企业的17倍,大型企业的利润、工业总产值远超过小微企业。孝感市小微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小微企业一直在农副食品、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材料和化学制品进行重复生产制造,其他行业十分为空白,在具有新兴技术的行业少;在开拓产品推介和市场策划方面的能力不强。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风险,使银行信贷审查成本和收益不对称,信贷营销的积极性也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

3 提高孝感市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对策

3.1 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孝感市总体小微企业经济效益呈现递减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落后。要使经济效益递减的趋势得到根本缓解,企业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企业通过技术能力创新,可以增加企业产品附加价值,使企业产品结构得到改善,来适应新兴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达到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的目的。技术创新从宏观层面来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的是思想、观念上层面上的创新,如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即软创新。二是技术上层面上的创新,它指的是产品、生产技术、设备、原材料等硬件方面的更新;企业要实行思想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以思想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思想创新带来企业机制以及企业流程上的转变,最终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创新提升。有许产品技术、原材料、设备先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却竞争不过与之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的企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后者通过内部管理技术,弥补了在生产技术、设备资源上的不足。技术创新要特别注重对外部技术的充分吸收和生产技术设备的再创新。以往很多企业对引进和应用引进技术较重视,过分依赖外来技术的引进,而忽视了对外来技术的再创新。从技术角度看,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是一种实现低成本的技术改进,并可能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某个专有技术。

3.2 创造优质品牌

品牌蕴含着巨大经济价值的无形支持。建立品牌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打造新品牌;重振老品牌;借助知名品牌。孝感市小微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打造孝感市小微企业新品牌,打造一批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材料、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和塑料制造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品牌,在企业产品质量上拥有过硬的品质,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口碑。利用广告促销手段为新品牌作宣传,为新品牌在湖北省内提高影响力。重振老品牌,重振孝感米酒、孝感麻糖、孝感神丹等著名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注重老字号食品企业新型食品开发以及质量保证。对福星科技、永和安、轻菱等老牌制造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强售后服务与市场研究。在创立新品牌企业中,要借助知名品牌优势,创建新的品牌。国内外创建新品牌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在没有打造品牌的能力时借助其他品牌成功塑造自有品牌,最终成功获得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忻.我国中小企业研究[J].经济论坛,2005(12)

2 吴敏珏.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能力分析[J].中国商贸,2013(21)

3 吴文佳.重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

4 曹永华.宁夏中小企业融资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7(3)

第4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对策

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为中国提供诸多的就业岗位等等。然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严重制约着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让小微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难在金融市场上得到资金支持。那么小微企业在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获得较快成长。那么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血液呢,接下来将从这两个问题探讨。

一、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规模限制小微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从小微企业的定义就可以知道小微企业的规模相对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来说是非常小的,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低。那么小微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自然会与其规模相适应,在市场上毫无影响力可言。小微企业当然也就无公信力可言。那么在市场上资金出让方很难接触到小微企业,即使接触到小微企业也难以信任小微企业能够充分运用资金,保障资安全。

(二)我国诚信体制不健全,小微企业诚信状况难以衡量

我国诚信体制的建立比较晚,而且目前非常不成熟,没有将市场上的众多主体纳入诚信体系。中国有着众多的小微企业,诚信体系很难将市场上的所有小微企纳入评价机制。小微企业的诚信状况也就难以衡量,那么资金出让方自然不愿意将资金出让给诚信难以衡量的小微企业。

(三)小微企业融资途径狭隘

小微企业的诚信状况难以评价,而且市场上的资金出让方,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限制比较高。只有很少的小微企业能给达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获得资金支持。而众多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是普遍现象,而能获得贷款支持的却少之又少,小微企业的发展自然会受到限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仍不是非常健全,企业的融资途径非常少,大多数大型企业能够通过上市来获得市场上的大量资金,而小微企业连贷款要求都不能达到标准,更不要说上市了。

(四)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负担重

根据前文的分析,小微企业诚信水平难以衡量,融资途径非常狭隘,而且小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那么资金出让方给小微企业的资金面临着重大的风险,自然需要较高的预期收入来弥补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在融资的过程总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

(五)国家支持政策未能落到实处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上,国家的支持政策的限制条件也比较高,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小微企业能够实际上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在实际上,有很多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资金帮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满足政府制定的提供资金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大多数政策集中在减少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很少能直接提供资金支持。

二、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问题的对策

(一)从小微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小微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应避免与强大成熟的企业正面竞争,尽量减少自己面临的市场风险,并且通过弥补市场空缺的方式,获得自身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守法守纪,积极向市场宣传企业的发展优势与发展前景,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给资金出让方提供良好的资金回收预期。

(二)从市场上资金出让方来分析

金融机构特别是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市场上小微企业的研究,主动出发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以深入市场制定良好的资信评价机制,从更多的方面来分析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这样既可以保证自身的资金安全,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可以为市场上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从政府角度分析解决对策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尽量多的将市场上的小微企业纳入诚信体系,从多方面来评价小微企业的抵制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监管,保证金融机构在出让资金后不会遭受重大损失。同时政府应该保证金融机构能够获得准确的小微企业的诚信状况信息,这样金融机构可以更好的判断小微企业是否符合贷款的标准。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提供更加直接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对地方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政府可以发挥政府信任的作用,筹集市场上闲散的资金,投资于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扶持小微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逐渐完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广大。虽然目前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可以预见,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会逐渐加大,市场上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也会给出更多的解决途径。而本文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探究,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给出一定的分析,希望能给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舒威.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12).

第5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出路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江苏省淮安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淮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融措状况调查与对策探索》的资助(项目编号:HAS201209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8日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处于企业的底层,数量众多,对于吸纳就业、补充经济均衡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小微企业的融资等难题是个世界性的话题,但中国中小微企业在融资、各种负担以及做实业的环境方面,无疑是属于最难的。就融资难而言,我国一些学者已多次证明,尽管国有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贷款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大量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其贷款却占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小微企业难融资、融资贵,是谁挡住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路?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一)融资门槛不断“拉高”。小微企业快速增长,但目前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僧多粥少”加剧了对资金的“抢夺”。目前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而且抵押物集中在厂房、土地使用权等少数固定资产上,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很少。而部分特色项目与优质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土地和房产这类硬抵押物,即使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与此同时,比例不大的担保贷款也形同抵押贷款,需要企业提供抵押物。这些要求不断“拉高”融资门槛,相当数量的企业也因不满足条件而贷不到款。

虽然有些银行可以提供应收账款、承包合同、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但程序繁琐,加之相关中介机构缺乏以及评估费用过高,企业和银行很难“合拍”。以应收账款质押为例,银行机构对应收账款债务人往往有较高的信用等级要求,只有债务人是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银行才会发放贷款。因此,部分企业受制于自身客户的规模,难以通过此渠道获取资金支持。

(二)“糊涂账”遭银行拒绝。小微企业大多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承担风险能力弱,本就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青睐。而且企业管理缺陷也成为银行授信的一大障碍。“银行对贷款企业的评级都是套用固定的评级模型,很多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财务数据套进去根本不合适,这样银行也没法给他们贷款。”曾有银行的客户经理因看不懂公司混乱的财务报表而拒绝向其贷款。

绝大多数融资难的企业普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加上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愿露富、不愿泄露债务量、举债渠道等商业秘密,更有甚者为了规避税费或争取优惠政策而有意不真实反映经营和财务状况,以致企业无账可查,一个企业两套账、三套账的现象相当普遍。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误用会计政策、改变会计处理方式等情况,不规范、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很难通过银行的业务审批。而在管理控制方面,部分企业没有规划好自己的用款周期,贷款期限没有与生产销售周期合理结合,贷款到期时往往还款困难,甚至有的企业在同一时期存在多笔贷款到期,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过桥,严重时造成贷款逾期,影响信用记录。

(三)信息不对称加剧融资难。信息不对称是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认为信贷的需求不足,而企业又有急切的融资需求。一方面银行受制于员工数量、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深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同时,银行对于自身金融产品的宣传也不够到位,很多小微企业误以为银行没有适合自己的融资产品。而企业自身也没有去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担保公司的融资放大作用并没有显现。许多银行对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持谨慎态度,而方便快捷的小额融资机制也尚未形成。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百余家,由于许多公司在写字楼里办公,没有营业网点,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很难找到。同时,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要找到那些优质的小微企业也有较大的困难度。融资信息沟通的瓶颈直接制约了供需双方的快速顺利对接。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地政府以及金融服务部门对于不少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了解不够,很难为银行和企业搭建合适的对接平台。

二、小微企业融资出路

那么,小微企业的融资出路在何方?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种途径:

(一)破解抵押担保难题

1、开展小额保证保险试点。小额保证保险试点是通过银行与保险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小额度、广覆盖、易操作、成本合理”的运作机制。银行与保险机构联合对小额借款人进行资信调查,银行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借款者发放贷款,保险机构对贷款本息承担保证保险责任,小额借款人履行诚信守约还款义务。在监管上,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失信惩戒机制,也可以对恶意欺诈、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惩戒和制约合力。

第6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

所谓小微企业,就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它们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这些企业不能完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而且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他们会面临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筹资难、筹资少、风险大的问题,这也使得小微企业在生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助力。由此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对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小微企业自身制度的问题

小微企业制度不规范,首先表现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而很多小微企业只进行简单的财务核算,却未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预测。其次表现在财务报告不规范、可信性不高,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小微企业生存时间短,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为应付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的审查,常常违反相关规定设置多套账簿体系,加之其制度不规范不健全,很难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来贷得款项。

二、小微企业缺乏可以信赖的抵押品

由于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更倾向接受采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的客户,对于小微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一般不愿接受,而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又相对小,资产构成中固定资产比例较小,可转让性差,真正能够用于抵押且具有变现能力的有效资产一般不多,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满足金融机构的发放贷款的要求;或者具备一定数额的可抵押资产,但仅够抵押一小部分贷款,也无法满足企业的全部融资需求。此外,小微企业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是动态变化的,这种情况下,原材料和在产品及产成品原净值是银行或评估机构不能具体评估的,所以库存商品及原材料抵押在现实中是无法落实的。小微企业无法提供合格的抵押物或担保品,就需要借助担保公司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担保公司收取的高额担保费又会直接压缩了小微企业的大部分利润空间

三、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问题

(一)小微企业的有效融资途径少

一方面是我国创业市场还不发达和成熟,导致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要求无法被满足。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中,还没有成立专门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使小微企业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天然缺陷。由于没有政策性融资权,已有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也尚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要。;另一方面民营金融借贷机构虽然投资方态度积极,但是由于民营金融借贷机构运作不规范,受到监管部门的限制,再加上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高,使小微企业缺乏合适的融资平台。

(二)相关市场发展存在不足

面向小微企业担保市场发展不足,担保的风险分散、损失承担与补偿机制没有形成,从而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信用能力受到制约。面向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市场发展不足,市场缺乏统一的、权威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带来了小微企业对信用认识不足。面向小微企业资产交易市场发展不足,传统银行缺乏对小微企业依据订单、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的定价能力,从而形成了以房产、土地为主抵押担保体系。

四、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我国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小微企业的信息出于商业机密等自身利益的考虑,大多不想对外进行公布,造成银行很难通过外部途径去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融资需求的局面。再加上部分小微企业信用意识较弱,逃避金融机构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影响了金融系统对小微企业的直观印象,甚至把小微企业直接列入黑名单。而且大部分小微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企业内部产权不好界定模糊,财务资料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这样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的资金实力、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难以有效监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抵押资产。正是由于小微企业的诸多缺陷,再加上传统银行内在盈利要求,贷款去向容易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大部分金融机构自动将大企业归为自己的贷款对象,并不对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主动营销,也导致了小微企业缺少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制约了金融机构更有效地发展客户资源。

五、金融服务模式与小微企业特点及融资需求不匹配

小微企业的特点概括一下就是信息不透明,经营风险高和缺乏抵押品,而从融资需求上看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有“短小急频”短期借款的需求,而其中一些企业,如科技型企业也有长期大额贷款的需求。而现有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与小微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不匹配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之一,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风险评估技术与小微企业的特点不匹配

目前金融机构风险评估技术主要集中在需要抵押品和对于财务报表等“硬信息”的考核,这恰恰是小微企业所无法提供的。

(二)审批流程繁琐与小微企业“短小急频”的融资需求和不匹配

第7篇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生命周期;融资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12.038

1科技型小微企业含义

综合文献研究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概念相对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

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领域涉及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航空与航天、核应用技术等,以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产业。

科技型小微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建立和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持续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来进行技术创新。相对于其他的经营活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工艺改造等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资金需求。另外,任何一项高新技术在经历“前期研发”之后都要经过“中期测试”“后期推广”等环节,每个环节皆需要大量资金。

2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原因

2.1内源融资渠道受到约束

内源融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自有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留存收益和折旧)和企业内部融资。一般来说科技型小微企业初创期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企业内部融资来实现其当下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产品研发投入的加大,企业要通过外部融得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留存收益大幅减少,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内源融资,内源资金严重不足。科技型小微企业较高的外源融资需求,说明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在进行内源融资时是受到约束的。

2.2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小微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中贷款比例达到20%,扩大再生产资金中的贷款比例为17%,而扩大再生产资金中来自外部的投资(包括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比例仅为1%。

从实际情况看,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大、信用等级较低、缺乏抵押物等种种原因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却非常困难。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资金融通。而我国民间借贷一般运作机制不规范,融资规模相对较小、利率普遍高于国家法律的规定,容易造成经济纠纷,金融风险普遍较高。因此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过度依赖的间接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2.3直接融资渠道较少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

直接融资对对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难以实现,是因为在我国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当的规模和相对较强的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外,还要具有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报表等,这些限制条件对绝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从资本市场融资来看,我国资本市场虽然日渐成熟,但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上市条件对规模较小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仍然很苛刻,目前我国适合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平台仅限于新三板市场,但新三板市场辐射范围有限,不能满足全国范围内科技型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的广泛需求。

就风险投资来说,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在技术和市场上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很难吸引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

3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

企业以及其产品一般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即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的艾迪思博士于1989年提出的,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种子期、新生期、成长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与之相对应,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融资特点和融资策略也应该相应不同。

3.1种子期融资策略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种子期也称创意期、创业前期,是科技人员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创意),通过其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发明或进一步开发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相当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

企业在种子期内,企业的实体尚未形成,也就不能产生现金流量,相反对外部资金的投入有巨大的需求。对于多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正常发育的中小企业,此时,银行一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即使知道也会由于其前景的完全不确定性,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而不会提供任何融资便利。因而,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创业者(团队)和风险资金。这一时期应积极申请国家各项扶持基金,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的资金支持。

3.2新生期融资策略

新生期是指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产品化,并且,商品化产品开始进入市场的时期。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产品的开发和进一步完善,购买生产设备以及建立和开拓销售渠道等。此时,企业资金需求的频率高,金额小,而且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大。

处于新生期的科技型企业创业失败率最高,产品市场前景不够明朗,企业的可预见成功率较低,经营风险很大;又由于是新建企业,没有经营记录,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外部融资困难。这一时期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进行债券融资的机会也较少。企业寻求合理的资金渠道支持企业营运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此时取得外部融资仍很困难,除创业者的资本外,其现金流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或是对上下游企业的商品贸易融资(鉴定贷款),可以用到的融资渠道是企业保留盈余或是企业内部职工借款及亲友借款、民间借贷及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政府基金、风险投资、租赁融资、票据融资、典当融资和股权的场外交易。

3.3成长发展期融资策略

这是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过艰苦创业,实现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后,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始进入其正常的成长发展时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资金需求与供给缺口巨大。这个阶段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满足资金需求:

(1)引进风险投资。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其明朗的市场前景,快速增长的市场收益基本上符合风险投资机构对预期回报要求的条件。鉴于我国单个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有限,企业可以采取“组合融资”的方式吸引风险投资,即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向若干家风险投资公司组成的风险投资联合体进行融资。

(2)利用商业信用。企业可以向其他企业以延期付款,赊欠商品,或要求其他企业提前付款等形式解决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它是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没有复杂的手续,适应商品的生产流程。

(3)融资性租赁。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取得所需的生产设备,边生产边还租金。由于所租赁的设备的所有权属于银行,在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抵押品的估价又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相对于抵押贷款,金融租赁不失为扩大再生产的一种好办法。

3.4成熟期融资策略

在成熟期,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成长,规模不断壮大,经营运行风险将大幅降低,这时企业的资产数量上的扩张和质量上的改变,都使得企业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这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扩张顺利就开始进入大中型企业行列,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最容易的阶段。

在成熟期,企业的经营已步入正轨,融资渠道较为广泛,这个阶段,企业开始自主选择较为合宜的融资方式,包括上市融资、债券融资、金融机构贷款等。由于主板市场要求高,只适宜于少数大型科技型企业,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二板市场上市;可以发行普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可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

3.5衰退期融资策略

在衰退期,企业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新产品开发越来越少,企业业务萎缩,整体实力不断下降,开始走向破产,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是很难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在衰退期,企业采取的是收缩型的融资策略,不会融入大量资金,而是最大限度地回收资金或者是将资金投入新的产业或项目。

参考文献:

[1]文逢博.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解决策略思考[J].中国市场,2014(5).

[2]郭彦斌,闫素梅.生命周期成本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成本研究[J].财会月刊,2010(13).

第8篇

目前的银行审批体系中,小微企业想要获取贷款,最少要经过三关:第一和贷款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有关,也就是说,要看银行究竟有无资金进行放贷;第二是小微企业能否达标审核标准,比如是否有房产抵押物等;第三是金融机构自身进行的风险评估,最终确定企业能否符合该行风控体系的要求。而在这当中,能否达标审核标准是小微企业能否获得贷款则是关键一环。

对此,有民营企业主表示,并非是他们不愿意申请贷款,而是申请了也不可能获批,若无房产抵押,银行很难贷款给你,小微企业花了时间和精力去申请,但结果银行还是不批贷,小微企业只能向民间借贷。而中小企业协会会长表示,哪怕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30%、40%,中小企业也希望从银行贷到款,在银行批贷必经的多个环节中,中小企业早被“毙掉了”。那么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究竟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首先,小企业贷款难,难在无法获得无抵押的信用贷款。现在银行采取的是先评级后贷款的模式,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信用评级是基于财务数据,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财务数据,这种信用评级体系对于大企业是比较适用和科学的,但是对小企业并非适合。

再者,害群之马,使银行对中小微企业重新戴上“有色眼镜”。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6.9%。同时,截至今年7月底,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是1.6%,小微贷款不良贷款率只有0.98%。应该说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整体比较低。然而,不良贷款率低的现实并不能让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有所放宽,小微企业因频现老板“跑路”潮,而使银行重新对其收紧银根。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频现老板跑路潮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的秩序,加重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所以作为小微企业主也必须应该格外珍惜自己的信用,来维护这个市场。

当然,对于银行来讲,要尽可能的连续贷款支持小微企业,避免造成“技术性”资金紧张问题,因樾∥⑵笠抵鳌芭苈贰钡牧硪桓鲈因在于银行贷款“真空期”,而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本身很脆弱,如果银行贷款不能连续贷款,就会造成“技术性”资金紧张。在无奈之下小微企业只能选择高利贷度过“难关”,这无形增加了贷款成本,如果最终造成还不出高利贷的后果,那小微企业主跑路的可能就会加大。

其三,经济步入调整期,小微企业业绩普遍受到影响,银行因此不愿意将信贷向小微企业倾斜。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第9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70-02

近年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融资渠道作为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中国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与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必然的关系。目前,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

1.银行贷款。据银监会测算,中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通过这一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贷款覆盖率小企业仅为20%,而微型企业几乎没有。2012年以来,在中国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宏观环境下,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比以前容易了。

2.直接融资。目前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制度不全,使得通过这种方式融资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各种门槛和限制条件下,只有少数小微企业能通过直接融资这种方式获得资金。

3.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达5 629家,贷款余额5 330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 41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也悄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4.民间借贷。现在,资金无疑是制约小微企业的重要瓶颈,小微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民间资本,由于其融资速度快、获得门槛低、资金调动方便等优势,就成了小微企业无奈的选择。尤其在江浙、广东、福建一带,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5.典当融资。相较于银行融资,典当融资具有放款快、手续简便、门槛低、信用度要求小等优点,随着民间融资渠道的逐渐拓展,典当行日益成为小微企业一种短期、快速的重要融资途径。它作为银行融资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不可或缺。

6.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为企业投资者自身积累所得。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特别重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要获得资金支持还是得需要自身具有成功的基因,小微企业发展初期仍然得靠自有资金。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乏良好保障。从上文可知,中国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就是银行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借贷及企业自有资金等。作为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的银行贷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更加谨慎,再加之小微企业自身因素,使得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通过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小微企业必须付出高昂的利润代价,这严重挤压小微企业生存空间。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以追求盈利甚至暴力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基本上都是按上限利率发放贷款,小微企业由于本身规模小,财务状况不完善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很难以正常的利润承担这种高利率。可以说,利率太高是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2.内源性融资占比高,融资能力差。内源融资是目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企业家个人出资、亲朋好友借贷、企业自身发展积累。从西方国家情况看,小微企业由于历史诚信记录缺乏以及抵押资产不足,内源性融资占比往往达到40%~45%,而中国小微企业内部融资占比甚至更高。从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温州来看,小微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内源性融资占了温州小微企业的70%以上,甚至成为很多小微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内部融资能力先天较弱。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续冲击下,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减小进一步削弱了小微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对内源融资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小微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从而影响小微企业内部融资的内力使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恶性循环,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到位。

3.外源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民间借贷等形式。从直接融资方面看,融资门槛高,程序多,渠道不畅,融资规模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债券,而中国小微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发展不够充分,政府对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正是由于门槛高限制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融通资金。对于单个小微企业而言,直接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并不是现实的选择。从间接融资角度看,小微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小微企业由于资信等级低下,抵押资产缺乏等原因,难以从银行获得支持,相关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10%左右,80%以上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难以获得满足。金融危机以来,基准利率上调,贷款利率上升,形成银行放贷和企业贷款双难的局面。在小微企业融资巨大的供需缺口驱动下,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应运而生,但是受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限制,一些民间借贷已发展成具有极强投机性和高风险的“高利贷”,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路攀升,使得小微企业资金链条风险断裂增大。

三、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目前,中国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通资金的只占很小部分。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丰富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途径之一,大致可以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方面着手,另外,不可忽视内源性融资的重要性。概括而言,就是努力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方便快捷的平台。债券融资方面,中国应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债券市场建设,积极支持优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债券发行。从股权融资角度而言,完善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的市场交易体系,丰富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允许社会闲散资本和闲余资金参与股权融资。丰富小微企业的内源性融资,一方面需要外部助力的推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在外部助力方面,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担保保证机构的步伐,为内源性融资加装保险,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应加强资金的积累。

2.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要不忘完善间接融资体系,间接融资体系,作为传统的主要融资手段,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有裨益。包括完善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在完善银行贷款方面,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能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短、小特点的金融服务。简化小微企业贷款程序,创新抵押产品,帮助小微企业摆脱缺乏有效实物抵押的尴尬境地。引导银行利率市场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额贷款公司发面能够为小微企提供多种用途的贷款,能提高中国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以及发展规模,是缓解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益补充。中国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其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建立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另外,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村镇银行。

正确认识民间资本,正视其对小微企业的正面作用,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民间资本规范化,尽可能消除其消极影响。既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同时又应该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参股小型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 王辉,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27.

[3] 董瑞星,刘亮.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讨[J].财税金融,2012,(9):148.

[3] 凤凰网.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靠政府更要靠市场[N].东方早报,2012-04-17.

[4] 财经要闻.小微企业融资难及破解对策[N].吉林日报,2012-07-10.

第10篇

(一)健全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金融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应大力发展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使其成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力军。主要是发展与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等微观主体具有信息、贷款供求相对称的、有序竞争的小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特色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其专业化经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入股小型商业银行。其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健全小微企业经营部门,大力拓展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持续积累为小微企业服务经验。第三,优化小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小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模式,量身定制差别化的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及时聚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第四,推进金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诚信、文明、守规的现代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秩序;加强金融市场秩序管理,规范抵押、担保机构行为;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征信体系,构建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搭建综合平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1、实现战略性转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商业银行要实现战略性转型,就需调整经营重心,建立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愿景的新经营模式,做到既“重大户”,又“亲小微”,全面启动和强力发展小微企业普惠工程。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在风险、资本边界约束范围内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比重,加大向小微企业业务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流程简化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优先、足额保障小企业信贷规模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目标。结构调整信贷增量和存量,释放信贷存量的回收再贷,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多维度结合调整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占比和产品覆盖率。2、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满足融资需求一是发挥票据业务手段作用。商业银行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票据市场业务,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上,应适当降低抵押保证金比例,拟定较低贴现利率,做到既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又减轻其利息负担。二是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在与大中型企业或核心企业打交道时有机会接触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其在整个供应链中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动并形成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可借此迅速扩大对小微企业服务范围,充分挖掘商品交易记录、订单数据、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企业产业链或供应链上有市场、有效益、有诚信、促就业的优秀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订单企业贷款等系列金融产品,推进集成批量融资服务。三是推出证券质押融资工具。借助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对借款人通过评分卡打分快速选择客户,简化信贷流程,以提高融资效率和便捷度。四是以理财产品为平台拓展、深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链,发行信托贷款集合型理财产品,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3、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融资贵难题缩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整顿不合理收费,取消对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循环借款额度承诺费、拆借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或免除对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部分结算服务收费以及相关类似费用,杜绝只收费不服务的项目。扩大对小微企业结算同业业务覆盖范围,加大支付结算免费优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减负让利于小微企业。通过提前续贷审批、开展网银循环贷、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在拟申请贷款种类不变,贷款额度和期限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用行为评分卡进行履约能力评价,达到规定分数审批通过后,客户可继续使用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负担。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各种贷款期限,确保贷款期限与经营情况、订单约定支付期限及资金回流特点相匹配,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4、精准定位融资服务重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密切关注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涉农产业等带来的发展机遇,聚焦民生服务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选取包括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集群化发展的小微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有品牌、渠道、服务优势的物流和商贸的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5、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融资服务速率一是构建政企、银企联动服务机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社团等多方合作,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制。汇聚多方资源推动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向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财务与并购顾问、债务和股权融资、PE主理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探索小微企业私募债、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广泛开展与创投机构、券商的业务合作,探讨投贷联合、股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三是整合商业银行内部公私条线资源,加强公私业务联动经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交叉销售,发掘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度。

(三)构筑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新模式,提高融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在客户评级方法上,应建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评级模型和标准,改变只注重企业财务数据和可抵押资产的传统做法,区别不同规模小微企业,分别采用评级授信、评分卡、以交易记录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屏障,降低融资门槛。在服务方式上,可采取通过市场、商会、协会、商圈、产业群、居民区等社区平台贴近客户等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服务方法,全面征询和了解企业和企业业主需求,变传统等客上门为主动营销,变单一信贷服务为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营销渠道上,应打造多元化渠道发展模式,实行物理渠道、电子渠道和网点渠道等多渠道并举。对设立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中心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依托电子渠道,为新兴的网上客户群提供在线交易和融资的平台,特别是提供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全流程、7×24小时网上办理的“网银循环贷”业务。同时,将传统客户经理操作的评级、授信、支用业务流程合并为评级和授信业务流程,支用环节由客户按需直接发起,通过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自主支用;全面开通网点柜面渠道受理或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探索网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客户推荐和销售的业务新模式。可将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到所有结算客户,小微企业业务营销终端放到所有网点,提高业务辐射能力;把银行内部的评价、审批、监测等中后台环节集中放在小微企业经营中心,提高集约经营效率。在营销模式上,实施“平台工程”。通过搭建产业集群平台、供应链和产业链融资平台、网络银行平台、担保增信平台等营销平台,对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平台类等小微企业客户进行批量化、集群化营销。在业务机制建立和考核方式上,要建立营销、经营、风控多位一体和责权利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激励与处罚对等的工作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客户净新增、贷款覆盖率等重要发展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对客户拓展和服务覆盖面的考核,以提升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贷款覆盖率和综合服务覆盖率。完善跨部门、跨条线的利益分配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促进业务联动,调动各条线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在破解“担保难”上,通过推动银担、银企、银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把企业和个人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存单质押、商户联保、互保、租金贷等担保方式组合打包提供给小微企业选择,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渠道。建立和推行由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商会共同出资的互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四)再造融资业务新流程,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围绕小额化、标准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流程再造。一是实施流程化零售银行工作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建立行业/产品评审中心,实现标准化批量审批、批量管理,迅速扩大贷款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效率;科学分解标准化作业流程,采用核心业务由各岗位专业操作、非核心业务外包等形式,较大降低单笔交易成本;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建立小微企业业务“信贷工厂”,实行产品销售和后台作业相分离,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流水线标准化流程,做到从小企业客户申请受理、评级到审批、发放、回收等业务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实现提供现场受理、远程审批、后台放款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需求。在明确各环节操作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经办行应成立由客户经理和风险审批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前台经营部门与后台风险审批部门紧密合作,实行“双人调查,一人审查,双人签批”的审批流程。规定贷款项目限时申报和限时审批制度,加快放款效率。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政府服务大厅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三是建立独立运行、管理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系统。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征,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对小微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在审批机制方面实行“差别授权、垂直审批”模式,根据风险管理水平给予不同基层行不同的信贷额度审批权限。

(五)创新融资产品新功能,多面覆盖融资需求

首先,创新贷款和担保模式,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研究创新推出“抵押贷+信用贷”、“担保贷+信用贷”等组合贷款模式;创新集合银团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债券发行、企业现金管理等业务产品,提高服务附加值含量;探索“集群式”信用贷模式,搭建批量营销平台,借助平台合作优势,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税收等情况,扩展贷前调查维度,增强客观性,提高业务效率;加大信贷循环类产品开发,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对接,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或再融资业务,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研发推出“股贷通”产品,以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作技术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存量优质结算客户,可采用无须抵押物,以客户持续有效的结算量、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创新采用“预授信”方式开展信贷业务。针对某些小微企业抵押资产有限状况,可推出市场方担保、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差额回购、银联担保、联贷联保、出口退税质押等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同时,运用“大数法则”,实行“无抵押、弱抵押、政府增信”的新型担保模式,为弱抵押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增加授信的渠道。其次,创新适合新兴市场需求产品,提高服务灵活性。在对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和市场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新兴产业、新兴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融资产品及服务,为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围绕著名商圈、协会、专业市场等小微企业客户集中区域,可采用批量授信、循环授信等方式,批量调研后给出授信额度,使小微企业客户随到随借,随借随还,节省财务和时间成本。第三,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升融资便捷性。营销人员、风险和审批人员共同对小微企业目标客户集群整体调研,总体研判,从“市场平台”、“客户”、“产品”、“风险缓释措施”等多维度进行市场准入、客户选择和产品配置,实现小企业业务的批量化营销、集约化运作、标准化服务。第四,充分利用大数据产品,以在时效性、质量和敏感度方面大大优于财务数据的海量客户实际交易数据,包括订单数据、交易数据、货运数据、客户网络活跃度数据、客户交互行为数据等为基础进行批量化处理,筛选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精准预测判断客户融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提供可靠性强的融资方案。

(六)实施多元化管控方式,建立融资风险管理新机制

一是有效甄别优质客户。对经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筛选入库的目标小微企业引入“信用贷”标准,实行名单制动态管理。要求企业现金流,或企业主家庭金融资产,或企业主家庭净资产等能够足够覆盖贷款本息,从客户筛选源头把控风险。二是加强融资担保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强化预警预控。在运用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时,避免和防止出现交叉保证、循环保证、互保等圈链式担保现象。强化小微企业贷款全过程管理,加大早期预警、评分卡、评级模型等系统工具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监测手段并用,预警和化解并行的方法,提高风险监测效率和化解风险的针对性。加强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管理,确定合理的客户换手率。三是采用催收、盘活、以物抵债、企业重组、担保代偿、现金回收、核销等多元化手段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七)营造有利的融资生态服务环境

第11篇

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开放型经济在本市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小微外贸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是本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2014年1~11月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871.3亿元,同比增长4.2%。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领跑全市外贸,外商投资企业有所下降。然而多数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轻资产和抵押品少,在融资方面难于其他企业。

二、导致宁波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1.中小微企业内在原因

(1)中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持续经营能力弱。以民营经营为主的中小微企业缺乏管理经验,体制上虽是企业法人,但一般多为家庭或家族模式,在具体管理中的问题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表现在对现金的管理缺失、应收账款管理不合理、存货的控制薄弱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缺陷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测,缺乏战略眼光,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极易造成企业关停或破产。

(2)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诚信经营意识,财务账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虚假报表与中介机构评估真实性偏离度较大,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为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一些小企业自身条件弱面对不了市场激烈竞争,但是为了获取难得的市场机会,签约了与未能履约的合同而获得更多的资金,必然出现违约现象,一些中小微企业便成为逃避金融债务的钉子户。

(3)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获得担保难。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缺乏有效的资产为贷款担保,导致贷款难。同时,宁波地区担保公司规模小,偿债能力有限,即使达成合作协议,企业还要支付20%的保证金以及2%~4%的担保费,大大提升了资金成本,令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2.金融机构外在原因

行业政策和风险偏好影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国有银行执行的是上级行的信贷政策,其总行从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方面考虑,对一些领域的信贷投放掌控较严或进行限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是在银行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和抵质押与担保标准下,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担保、抵质押等很难达到银行的安全标准。中小微企业遇到了这些问题,它们自身信用评级无法支持信用贷款,抵押保证难以满足银行要求,第三方保证徒增融资成本,相互担保增大风险。如果国家政策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做出硬性的小微信贷比例规定,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任务被迫降低审批标准,又会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因此,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宁波市很多中小微企业集中在外贸企业,如部分银行资金撤出这些行业,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3.政策性因素

(1)中小微企业融资缺乏有效的国家法律保护

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一旦出现信用危机,法律制度出现管理空白导致无法杜绝中小微企业逃避金融债务的现象,因此中小微企业再次在银行进行贷款遭遇歧视,门槛变高使得融资难问题突出。

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国家和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办法,颁布了许多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而现实是大部分的信贷资金仍然流向大企业,未成形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还是不足以解决融资难问题。

(2)针对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担保体系中有许多问题,而针对中小微企业来说这些问题是融资难的严重阻碍。担保机构自身内部有局限性,影响民间资本进入,制约资金扩充。由于担保公司实力有限,银行并不把高信贷风险寄托于承担较低风险责任的担保公司。中介机构服务过程中手续过于繁琐,收费繁重。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但是从担保功能实际情况出发,亦是重大问题。

三、解决宁波市港口城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和建议

多年的宁波外贸企业融资帮扶工作实践证明,要解决量大面广的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笔者一方面从中小微企业自身情况出发,从信用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财务情况等各方面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入手改善融资环境,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改进各类经济政策税收机制,发展管理社会中介机构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等。

1.企业本身

(1)信用建设非常重要,以诚为本可以使企业赢得市场。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危机是银行对此“惜贷”“拒贷”的重要性原因,由于众多浙江民营企业老板贷款跑路的事件层出不群,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贷款问题更是尤为严峻。中小微企业只有树立信用理念,加强诚信管理才能树立良好融资信誉,才能拓展融资渠道谋求长远发展。

(2)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宁波市家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尤为重要,以民营经营为主的小微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家庭或家族模式的企业模式使得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很不规范,企业预计融资是资金筹集的一种方法,而多数中小微企业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融资计划及财务分析。首先必须强化资金管理这一认识,经营者需明确管理资金不只是财务的职责,在供应、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各部门都参与了资金的循环运作,需层层落实。其次在资金周转过程中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需要适合的分配资金计划及合理的预测资金使用情况。最后管理者应加强对资产的控制,健全企业的内控制度,做到权责分离,在合规制度下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定时监督管理,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重点管理,宁波很多外贸企业因为流动资金周转不开而陷入困境,故要压缩存货避免资金呆滞,并且完善收款制度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对赊销客户进行信用评定,对死账呆账在确认证据后及时做出会计处理。

(3)改善中小微企业财务状况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根本上关注中小微企业的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不断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重视创建轻工、纺织行业等自主品牌。鼓励中小微企业与大型成熟企业进行合作经济,建立资金循环过程中的多方面协作,同时也鼓励中小微企业要善于利用专业服务等机构,在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等方面满足自身需求而降低成本,更是顺应循环经济这一大潮流。

2.外部环境

(1)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应该专门建立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机构,由于有充裕的民间资金未得到恰当的利用,而且民间借贷具有信息优势,弥补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信息不对称缺陷,政府要完善对于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明确民间借贷合法性,加强监管使风险降低。在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中信用危机需更多重视,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正在逐步发展,从体制上必须健全尽量满足供求平衡。

(2)金融机构方面

宁波市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出台了一些短频急的贷款产品,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如何通过金融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宁波调研了解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这种由政府、银行、保险多方合作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融资模式,已经成为当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各方面都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开展业务创新针对明白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实际状况,在产品模式和管理机制上多维度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发掘出适合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的新道路。

第12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对策

1 小微企业的概述

我国的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微企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科技创新,对政府支出的增加有重要作用。我国小微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融资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外也存在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占主要原因,如: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资产总量低、生产技术较落后等这使得它成为弱势群体。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的研究,探讨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2.1 自身问题

首先,小微企业产权集中度过高,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内部决策机制缺乏灵活性,机制僵化。董事会构成不合理、不规范,直接影响主要问题的决策,一些独立董事形如摆设,监事会的因地位不高,很难发挥监督职能。法人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经验缺乏、内部治理机构缺乏、缺乏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财会制度落后,增加了银行的核实难度和力度。二是,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抗风性能力较弱、技术水平不高、实物资产少,影响到小微企业自身的信贷融资和资金积累。三是,小微企业道德风险、信用观念差,使潜在投资人和金融机构不能准确判断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四是,小微企业没有信任度较高的担保物,导致小微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融资信用大大减低。

2.2 银行信贷资源分配不均

近些年银行业把“做大做强”作为首要战略目标,一些小银行、中型银行也由此为动向,甚至整合起来组建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但他们并没有坚持在所在该地区做精做强,而是选择与大中企业合作,从而导致区域金融的缺失。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承受能力较弱、规模小,当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小企业感到更为明显的压力。银行在可用资金减少、信贷紧缩时,从自我的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原则,优先信用度高的客户。对小微企业放贷条件苛刻,耗时耗力,设置重重关卡,隐性成本极高,加重了小微企业贷款难。

2.3 政府责任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这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使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虽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从整体来看,一个真正能够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还没有完全建立。

3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3.1 小微企业的自身的改善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企业的目标,努力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其次,加大技术创新,树立新的企业道路。随着产品技术创新,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意识。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记录必须真实、完善、有效,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并提供给银行信用的基础。

3.2 金融机构的支持

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融资业务,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要合理分配对策分析大中小微型企业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贷款比例。当地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应被视为小微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为主要服务对象,不能区别对待,要对他们的合理的信用要求进行服务。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特点,需要快速融资,降低金融机构的审批水平,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此外,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特点,建立不同的信用评估团队,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企业负责,提高审批效率。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领域,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实施网上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的方法, 推进线上线下融资业务同步发展,提高银行贷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