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的历史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

时间:2023-08-18 17:1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的历史条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的历史条件

第1篇

【摘 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计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通过对审计工作在新时期的特点的分析,浅析了审计工作的作用、职能等问题。

【关键词】审计;作用;职能;认识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个单位在组织和管理制度面更加趋于标准化和国际化。而对于审计管理的体制以及众对审计认知的思想方面却没有做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于审计这一职业参与到经济抉择和管理阶层的意识没有完觉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审计在经营管理方面加入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展越迅速、市场争越激烈的状况下,会计参与经济生活的作用就越发重要。

一、审计工作的作用

(1)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机体健康的高效手段。(2)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提高效能的得力方法。审计监督的加强是保证被审计对象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被审计对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审计监督的作用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被审计对象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身作则、尽忠职守的基本监督;另一方面是指作为被审计对象在与其他机构咋社会经济相关的活动上,是否争取旅行职责、认真工作的一个有效监督。(3)审计工作是被审计对象工作进步的重要基础。系统化的审计信息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维持被审计对象系统运营生存的基本组成,从宏观上来说,国家对于整体社会各个部门的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各个部门廉洁自律,通过体系化、体统化、信息化的审计工作使国家得到一手准确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指定国民经济计划;从微观上来说,对于被审计个体,由于审计工作的存在,其必须将完善财务信息等制度与实行落实到细节上,对主体国家在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重大目标的实现上都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职能

(1)准确信息的供给。审计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账务确认、数学计算、数据记录、果汇报等经济环节对当代经济活动的的准确性进行演算,保证经济数据的准确性、经济责任的损失最小化。(2)即时监督与纠责。监督是审计职能基本反映的延伸区域,也是审计职业规划中潜存要求和目标。经济活动既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法纪法规,同时也要足企事业单位自身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审计所反应的经济信息可以看出被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上是否满足国家相经济法规,并对不符合的部分及时提出并有利于其纠正错误。

三、如何做好审计工作

(1)提高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从监督方面讲,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对象及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资料所反映的各种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是确定或解脱被审计对象及主要负责人责任的一项制度。从廉政建设方面讲,是对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监督,促进廉政建设,从严理政,反腐倡廉的好办法。从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方面讲,做好审计工作是强化和提高审计机关作用和地位的需要,也是党政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对审计队伍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检验。(2)突出审计的重点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审计工作涵概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行业广泛,被审计对象审计的重点主要是财务收支和成本(费用)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债权及债务的增减变化情况;任期内的工作目标和事业发展计划的完成情况;任职期间或离任前财务问题;是否将国有财产转让给集体和违反规定购置专控商品等问题。(3)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把好指导关。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要把党政领导交办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站在统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度,准确把握政策法规,精心组织实施审计。第二,建立同级互查制度,做好做好复核工作。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由审计机关内部同级单位(科室)相互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各成的审计工作质量。第三,保证审计成效,做好公平工作。要做到审计出的问题事实清楚、处理恰当。(4)客观公证地评价被审计对象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客观公正的评价被审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从而加大审计人员审计的信息量,扩展审计视野,有助于其深入细致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5)凝聚合力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方法。审计工作时效性较强,工作量大,单靠审计机关自身力量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很难如期完成的,因此,要与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沟通情况,取得他们的支持,要充分利用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的有关工作成果,做到成果互用,提高工作效率。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以便领导掌握情况,便于指导。

第2篇

一、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要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小孩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例如:在讲完高二哲学常识第一课世界物质性的论证以后,必须进一步搞清意识的现象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完成世界物质性的论证,才能真正排除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教学一开始,我紧紧握双拳让学生回答:“我手里是什么东西?”学生只凭主观臆想,怎么也猜不出来。接着,摊开双手让学生闭着眼睛摸。学生立即回答:一个是棉花,一个是木棒。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我摸出来的。”这表明感觉作为最基本的意识现象,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必须通过“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具体、简单,但它使学生对意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使教学内容有信度、有力度。当然,对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采取这种简单的方法,但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不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应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心理学表明,为了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应当采用“直见和词语的正确结合”。词语不仅能使直观材料更加鲜明和突出,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概念和理论做出规定和解释。总之,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必须对理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任何理论都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它产生的条件以及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搞清楚,那就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下面,通过对一个重要概念的剖析,来说明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对“民主”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1)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必须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相区别,即国家形态的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2)民主是一个阶级范畴。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国体,民主是相对于而言的;权力主体是民主阶级性最根本的表现,并通过政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原则离不开权力主体,“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只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才有意义。(3)民主就其实质而言,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民主也能为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服务,而绝不会为“大众”服务。(4)从民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看出,民主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这是它的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少数统治者的民主,这又是它的历史局限性;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扬弃”,它继承了“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其权力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以上没有任何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想,仅是根据民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的具体的分析。但在民主的内涵和外延上,在民主概念的有关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这种分析的优点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这种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概念的形成历史的逻辑再现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最终必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是为了重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的能动飞跃,从而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克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物论”的教学模式。在国际上,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都一致认为,不论教学是在多么高深的理论水平上实现的,只要学生还没有把他们的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那他们的知识就必然带有抽象的性质。只有运用,才能达到认识开始时被分割开来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才能克服知识对象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最根本的关系,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某种结论。因为这种结论只是对学生来讲才属于未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已失去了它们在认识价值方面的意义。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所以,特别指出:“对于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运用”对学生来讲是教师常说的“练”。这种“练”不仅仅是课外的作业练习,更主要的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练习。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过程这种“练”解决好,才能有助于其他所有“练”(包括考试在内),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为此,不少教师提倡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讲有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法。

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不断认识和认识发展阶段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不是一次,而是以下三方面有机统一、完整运用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实践”、“个别——一般——个别”、“具体——抽象——具体”。这是一条的认识路线,也是教学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摘要]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化,这是政治教师的根本,教学中应克服从理论再到理论的升级,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把政治课教好、教活。

[关键词]政治课具体化教学模式历史分析

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教学的认识过程是以现成的科学认识成果为对象的,它同科学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并不等同,后人无需也不可能重复科学认识成果形成的全部过程。但是,“对待科学认识成果,必须表现出与科学认识成果中被‘对象化’、具体化了的人类活动相符合的活动”。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应采取研究的方法,即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教师切不能将教材的叙述方法机械地移入教学。

第3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任长松

 

  自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以来,我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新发展对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有些素质变得突出和重要了,而有些素质则变得似乎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教材,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以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另外,近十几年来,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师素质和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对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的。

    目前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上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延伸,是上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是在总结我国建国几十年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成功的,是中国几十年课程教材研究与探索成果的结晶。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是不科学的(理想的课程未必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行的课程),说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是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的,更是有失偏颇。而且,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有大量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因此,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要吸取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新要求,向前更进一步。如: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迎接知识经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课程的综合化,避免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的课程状态,强调课程教材设计的整体性;

    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新世纪进一步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

    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课程教材要进一步特色化、个性化,以适应日益多样的教育市场需求;

    教材的系列化、多功能,将由于受到教育市场消费者(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不断催化和促进而不断加强;等等。

    以上这些方面,是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改革重点。本文试图择其要者,列为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建议清单18条,供新一轮义教课改实践者们参考。

建议1:进一步删减现行课程内容,精选重点,以进一步降低必修课程学习内容总量(减少知识点,尤其是删去那些在社会生活中用处不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及那些超越学生可接受范围、过于深难的学习内容),从而避免内容深难重。各科必学内容向学生呈现“粗线条”的“整体框架”,侧重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把必修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课时比例限制在75%左右。在此粗线条的框架基础上,必修课程中把部分内容作为范例,或选取某个专题或角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具体深入的学习或专题研究。如历史,在向学生呈现一个框架性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每学期选取一个范例,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透彻描述和深入探究,给学生一个现场报道式的体验,如身临其境。再如地理或社会中的世界地理学习内容,在向学生呈现世界地理的粗线条的框架性介绍后,根据具体情况(如本校所在地的特点和需要,学生的兴趣,当前的国际热点或我国的外交形势等),选取某个地区或国家,对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作详细深入的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和研究,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和分组,分别研究一个范例或课题,如日本研究、澳洲旅游、美国文化、北极探险,等等。

    建议2:增加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是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更包括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思想方法、意识、观念,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如,小学语文科可适当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真童趣的课文。

第4篇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关键词】感性;理性;政治;抽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66-02

1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首先要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三岁孩童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

当然,对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采取这种简单的方法,但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不变。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应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讲国际关系,应先叫学生看几份报纸,了解一下国际形势的动态。心理学告诉我们,为了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应当采用“直见和词语的正确结合”。词不仅能使直观材料更加鲜明和突出,也可以指引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概念和理论做出规定和解释。现在,国际上不少学者在其著作中论证了这样一个思想:学生在特殊的对象活动的基础上,应当学会在所掌握的知识资料中区分出基本关系来。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基本关系首先应该是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必须对理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任何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它产生的条件以及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搞清楚,那就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对一个重要概念的剖析,来说明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2.1 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必须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相区别,即国家形态的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

2.2 从民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可以看出,民主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1)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这是它的历史进步性;(2)资产阶级民主只是极少数统治者的民主,这又是它的历史局限性;(3)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扬弃”,它继承了“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其权力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第一次真正享有民利,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2.3 民主就其实质而言,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见1991年高考题:“真正的民主意味着把实际的政治、经济权力割让给大众。”――英国罗伯特•费默)民主也只能为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服务,而绝不会为“大众”服务。(见1995年高考题:“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

2.4 民主是一个阶级范畴。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作为国体,民主是相对于而言的;(2)权力主体是民主阶级性最根本的表现,并通过政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3)原则离不开权力主体,“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只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才有意义。

笔者认为,以上没有任何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想,仅是根据民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民主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的具体的分析。但在民主的内涵和外延上,在民主概念的有关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这种分析的优点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这种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概念的形成历史的逻辑再现。

3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最终必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是为了重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飞跃,从而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克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唯理论”的教学模式。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上,更重要的表现在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上。这一次飞跃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当然,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已经过实践检验并进入到所谓科学储备中的知识。但是,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实现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让学生对所得结论的真理性进行检验。在国际上,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都一致认为,不论教学是在多么高深的理论水平上实现的,只要学生还没有把他们的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那他们的知识就必然带有抽象的性质。只有运用,才能达到在认识开始时被分割开来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才能克服知识对象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第5篇

1.艺术发展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

马克思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回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生产力和一般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也曾出现过艺术上的繁盛时期。例如,古希腊的神话、史诗,中世纪英:国莎士比亚的诗、戏剧等就是。而十九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资本主义欧洲,虽然物质生产有了很高发展,却没有出现艺术上如古希腊那样“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繁荣景象。马克思在本文中还指出,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至此,马克思揭示了两个层次的不平衡。一是艺术发展的繁荣状况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二是某种艺术形式(种类)与整:个艺术的一般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那么,怎样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包括艺术归根到底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呢?诚然,“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

2.希腊神话和史诗是特定时代的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希腊神话产生于公元前九世纪至前八世纪。那时艺术还没有从原始人的生产中分立出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还很不发达,因此很多自然现象、自然力还不能为当时的人所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然而,人是有力求理解和征服自然的能动性的。这样,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就成了当时的普遍社会需要和历史必然。一句话,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一般的物质文化状况产生了人们这种特定的精神需求和可能的心理满足。希腊神话和史诗就这样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和发展。“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而神话的本质和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人们只能有“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因此,希腊神话和史诗,这种“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在古希腊这块土地上,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形式创造出来”。

在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另一种社会历史条件下,“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比如说,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人们就不会要求和创造关于丘必特和法玛之类的神话了,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和现象。就是说,新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新的艺术追求。不仅如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这是说,从人类历史进入文明(阶级)社会,艺术作为社会分工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定形式而出现之时起,希腊神话这种古典艺术形式就不会以划时代的雄姿再现于历史舞台,因历史不会重复,需要和产生它的社会物质基础已经根本变化、发展了。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艺术和新的艺术形式。

3.为什么希腊艺术和神话、史诗至今仍有不朽的魅力?人们知道,希腊艺术是在古希腊神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主要是就艺术思想、艺术观点的理性部分的历史发展这方面来说的。一般说来,作为精神生产特殊部分的艺术分为理性观念和感性表现两部分。优秀艺术作品,往往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和巧妙结合。作为感性表现的生动的典型,形象和相应的创作技巧,往往具有长久的感染力而停留于人们的印象和记忆中,甚至具有永久的魅力。例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作品中的阿Q等等。这是文艺特有的功能及其发展相对独立性或特殊规律性的一个方面。艺术美有历史的廷续性,它的意义和价值不因源生它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的消失而消失。至于希腊神话和史诗,虽然产生和繁荣于人类的童年时代,虽属“同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但毕竟是古希腊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由于艺术的生命即魅力均在于真实,人类有求真、求美、求知、求善的社会本能或天性,因此,在精神上再现人类童年的天真活泼,好胜爱美的性格的艺术品,对成人和人类的成年时代有吸引力,使人感到某种欣慰、启迪和精神上的满足。所以,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马克思把希腊人比作正常的儿童,人类静童年在古希腊人那里得到了完美的发展,希腊艺呆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童年的美好天性,这就是希腊艺术和神话具有永久魅力的根由所在。

方法论上的启示。马克思在本文中既揭示和说明了物质生产根本上决定艺术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艺术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性,还揭示和说明了艺术发展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1.坚持文艺归根到底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政治(通过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批判反的种种“文艺论”。

2.确认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研究和揭示中国文艺历史中的“童年”或“少年”时代,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艺传统,创造源于生活高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的各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新品和精品。

3.确认文艺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全面、准确地把握文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发展文艺评论,纠正和防止对文艺功能和作用的机械的、庸俗社会学的评介。

概念和词义(1)“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武尔坎”为古代罗马神话中冶炼金属的神,能制造各种精良武器和盾牌,在古希腊神话中为赫谁斯托斯;罗伯茨公司是19世纪英国一家著名的机器制造公司。

(2)“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丘必特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雷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具有最高的权威。

(3)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前者是指十九世纪法国一家大股份银行;海尔梅斯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

(4)“在印刷所广场旁边,法玛还成什么?”前者是指英国泰晤士报总社的所在地;法玛为古罗马神话善于迅速传播消息的传闻女神。意即有了前者,后者就、自然不需要了。

第6篇

关键词:追问;反思;效度;提升

一、一个概念界定

《中国教育报》记者2001年对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采访时提出一个问题:“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林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实质上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即反思能力。从实用的专业知识的角度理解“反思性教学”,批判的思想依赖于对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本质在于立足变革,不断对自己或社会进行怀疑、审视、解剖或清算,旨在充分发扬自己的天赋,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教学反思是一种对教学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自我改造”。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德育课堂中实施教学反思,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不断追问自己、追问学生、追问同伴、追问专业,这是我们德育课教师的一种道德责任,又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度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两份设计框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进行该课例教学之前,我首先从网络上搜集到一则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反思追问,我形成了一份自己的教学设计框架,并在公开课上运用此份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获得了成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列举事例,并运用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道理,说明坚持集体主义应做到的三种要求。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提高对问题的分析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集体主义觉悟,对“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从内心里有新的体会。

[教法设计]:交互式、讨论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生表演、即兴演讲

[教学过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板书)

举例:多媒体播放《孔繁森》片断。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总要求(板书)

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板书)

举例:多媒体投影材料《流星花园》中精选出来的“校园四霸”欺负老师的一个片段。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具体要求

(板书)

(1)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板书)

①要尊重人 ②要主动关心人 ③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板书)

举例:播放新闻剪辑图片,2002年5月4日,山西运城富源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

(2)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板书)

①什么是小团体主义?它有什么危害?

②生活中小团体主义还有哪些表现?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板书)

举例:多媒体投影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

①个人主义的含义。(板书)

②个人主义的危害。(板书)

以“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做时代骄子”为主题,请学生发表即兴演讲。

最后,大家一起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三个时间维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德育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适合他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要切实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度,就必须以自己、学生、同伴、专业为反思对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时间维度的把握,实现德育课堂预设、生成、辐射效度的提升。

1.课前追问――提升德育课堂预设效度

很多教师把反思简单理解成为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认为反思应当就是课后完成的。实际上,课前的教学预设反思是提升德育课堂教学效度的前提。我们有时会发觉教学过程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原因就在于我们设计教学时忽视了对教学预设

的实践反思,因而也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我们所

预想的作用。因此,要上好一堂德育课,每位教师都应在课前追问目标、追问资源、追问学情,积极反思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认识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实施教学预设的反思。

2.课中追问――提升德育课堂生成效度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构。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德育课堂中教学反思是通过对学生感受的追问、学生争议的追问、学生失误的追问,来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度。

3.课后追问――提升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

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往往是通过德育课信度达成的。德育课信度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是靠课后对目标达成度的追问和再度设计的追问实现的。一位德育课教师只有在自我反思基础上,通过听评课活动,广泛征询学生、同事、专家的指导意见,并通过对一堂课多方位的反思追问,有效把握课堂概况,掌握课堂的有效信息,提升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

教师是一个要求不断反思的职业,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只有用

心去学习、用心去关注、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反思、用心去研究,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德育课教师。正如叶澜教授说的那样:“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

可能成为名师。”德育课堂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通过对自我、学生、同伴、专业的追问实现的。反思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我们要保持对教育的激情与反思精神。一位德育课教师只有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反思,捕捉追问对象,形成问题意识,才能有力地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度。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教育;基础;发展;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38-02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教育专家们通过对高中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深刻分析,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新时期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观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高中阶段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学者在对高中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激烈而残酷的升学竞争以及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好多高中学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升学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办学的唯一目的。在追逐高分和抢夺尖子生的过程中,高中教育已经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与发展,使得好多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难以提高,学生都是带着功利目的去学习,去和人交往。可见,过去的高中教育忽略了人的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教育,这是不可取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民族、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对高中教育进行改革,使其正常健康发展。

二、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中教育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指挥棒来转,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也就只看高考的“升学率”,看这个学校考了几个北大、几个清华、多少个重点、多少个本科等。

我们都知道,高考成绩当然应该成为衡量学校办学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该是“唯一”的指标,更不应该是社会和国家办学的“唯一”追求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高中学习并不是义务教育的自然延伸,而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所接受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由此可见,高中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既要为高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不仅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规划未来、认识社会的意识和创业的基本能力以及承担未来生活压力的能力。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明显增强,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外,更关注政治、人生、社会,更重要的是关注国家的发展命运,他们渐渐懂得了基本的法律常识、权利及义务等知识,能够正确区分善与恶,能够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集体中,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也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因此,高中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谋利,不能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培养。高中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它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中教育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应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要突出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这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教育要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保证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现阶段对高中教育作出明确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各级学校要主动和国家政策相适应,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民主与法制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认识社会,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四、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课改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人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奠定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制订了自己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社会更加关注公民的责任、团队协作能力、生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信息素养、国际视野。这就必将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及一大批拔尖人才产生深远影响。如今,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改变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立基于学习领域的、充分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另外,此次高中课程改革还适当增加了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剥离出来,作为技术类课程列入基础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技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教育是要使学生具有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息素养包括交流能力、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新时期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知识素养和能力的结合,是自我与社会的结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是多样化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人的阶段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宋兵波.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综合化全人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4).

第8篇

作者简介:向亿平(1971—),女,副教授,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学报主编。

摘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特质。全面系统地研究现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具有人类学研究意义。通过对湘西作家作品解读和研究,揭示湘西文化的特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湘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光彩,创造新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读懂湘西,宣传湘西,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关键词:民族文化;湘西作家;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积聚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目标。文化深深烙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民族生存发展与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就能成为教育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推动力。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特质。湘西地区至今保留着中国上古时期的许多稀有文化形态,湘西文化也因此在外界获得“神秘”之名;土家族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湘西文学则是湘西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誉满三湘,影响海内外。湘西文学既有农业中国共同的文学特征,又显示出浓郁的湘西地域色彩,全面系统地研究现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具有人类学研究意义。通过对湘西作家作品解读和研究,揭示湘西文化的特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湘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光彩,创造新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读懂湘西,宣传湘西,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上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成为湘西现当代文学的先行者,在全国乃至世界掀起了湘西文学的第一次浪潮,他的许多作品已成为文学作品的经典。沈从文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湘西文学创作进入第二个繁盛时期,出现了孙建忠、石太瑞、蔡测海、汪承栋、吴雪恼等一批在全国富有影响的优秀作家,掀起了第二次浪潮。孙健忠散发出浓厚湘西地方色彩的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获首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留在记忆里的故事》、长篇小说《醉乡》获第一、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石太瑞的诗集分别获全国第一、二、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蔡测海的《远处的伐木声》获1982年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集《刻在记忆的石壁上》、《母船》、《麝香》获第一、二、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张心平出版小说集《岁月之磨》、《草民》等,风格笃实、浪漫、深情、淡定,纪实散文《发现里耶》获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吴雪恼是凤凰那块神奇土地上产生的又一个神奇作家,他写作了大量的中篇短篇小说,其中《猪郎公架鹊桥》、《距离》、《主人》等作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近年来,随着田耳、吴国恩、于怀岸、向启军、黄青松、黄光耀等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崛起,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学界逐渐知道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一群坚韧的青年文学守卫者。“湘西文化出现了‘第三次浪潮’,产生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田耳发表小说三十余篇,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刊物选载,短篇小说《郑子善供单》、《夏天糖》分别获第十八届、第二十届台湾联合文学新人奖,小说集《重叠影像》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7年因为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先后囊括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2006年度青年文学奖等,在文坛声名鹊起。曾在外打工漂泊多年的于怀岸,他的笔墨和灵魂所关照的多是跟他同样命运的底层人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祭》、《想去南方》,长篇小说《猫庄史》,获2007年度湖南青年文学奖。

湖南省内还没有其它的市州像湘西这样有自己整齐的作家队伍,有这样自觉的创作使命,代表着湖南文学的未来和希望。湘西地域文化不仅仅是孕育了一批湘西作家,还在于它影响了文学湘军的创作风格和题材选取,文学湘军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不是城市文学,而是乡土文学,湖南整个乡土文学的文学精神、艺术趣味、写作范式都跟湘西的地域文化关系紧密。但是,对湘西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薄弱甚至缺失的状态。湘西文学既有农业中国共同的文学特征,又显示出浓郁的湘西地域色彩,全面系统地研究现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具有人类学研究意义。湘西拥有的资源很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也很多,但其中最具优势的还是文化资源。化深深烙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民族生存发展与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就能成为教育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推动力。但是解读湘西文学和湘西作家及作品,是一项筚路蓝缕的工作,要面对两大困难。其一,没有现成的可以凭借的学术研究资料。由于多种原因,学术界对当代湘西作家的研究关注不够,不但没有系统的研究,连零星的个案研究也很少。因此,要进行真正的系统研究,等于是白手起家。其二,很难确立一个有特色而又有说服力的学术研究坐标或研究基调。为此研究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就是填补湘西文学研究的空白,使湘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光彩,创造新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读懂湘西,宣传湘西,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作 者:

    吕小波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处,江西,南昌,330034

    刊 名: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RE OF AERONAUT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4 6(4)

    分类号:

    A8

第10篇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双战略;河北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25-02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都很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和压力都很重。就河北省而言,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河北省已然成为环保问题的重灾区,而内环京津两大直辖市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着河北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京津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河北省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重工业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经济与环境协调能力较弱的现实与需求之间出现极大反差。促进河北省本省乃至京津冀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借“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本省的发展空间都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能跟上时代需求的节奏。

一、双战略协同条件下河北省自身建设机遇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河北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长期以来因产业结构偏重带来的严峻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因产能过剩需要化解的双重压力。自身不仅充当着承接京津地区部分产业产能的角色,还承担着缓解京津周边环境大气污染的重任。在面临区域性的京津冀一体化和全国性的“一带一路”p战略发展的条件下,仅靠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协同发展、产业对接,虽可实现部分经济发展目标,但无法真正解决河北省国企的产能过剩问题和生态建设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缓解日益严峻的京津冀环保压力,同时能在国家大规模对外开放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把握时机,顺利实现优势产能的海外转移、积极拓展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把增长重点放在国内,加强省内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目前河北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带一路”与京津冀一体化双战略是协同发展、相互支持的,利用“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化解河北省的过剩产能有助于打造京津冀地区的新生态格局,解决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困境问题;另一方面,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河北省的过剩产能以绿色方式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国家和本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河北省虽然不是“一带一路”规划的重点区域,但有自身的诸多优势可以顺利地借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范畴之内。首先,从政策角度讲,河北省处于“一带一路”对京津地区政策支持辐射外溢的范围,京津地区特殊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聚集都会给河北省发展新的开放型经济带来机遇。其次,从区域地理优势讲,河北省地处环渤海中心区域,是“一带”和“一路”在渤海湾衔接的节点地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河北省必然会有与北京、天津的协同合作,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条件下河北省发展生态文明的契机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是我国当前重大战略之一,河北省所处位置和现状决定的生态保障与生态支出功能,决定了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直接关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

(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河北省作为华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强省,处于环首都经济圈,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但是近年来河北省在全国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排名中每年都名列前茅,污染程度之重,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形象建设带来了极大困扰。

目前这种环境现状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引发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罪魁祸首。河北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比较偏重,以传统型高能耗高排放为基础。就拿钢铁产量来说,连续十余年居全国第一,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产业对能源资源的先天依赖,决定了河北省经济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等特点尤为突出,而且河北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2/3,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化解过剩产能是破解河北省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

此外,重工业占主体地位的经济结构导致资源消耗量非常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高达3亿吨标准煤,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煤炭消费占比高达90%。但同时,资源利用率却较低,导致碳排放量较大,这种以煤为主的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方式是造成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源在利用后期的净化处理不尽科学和合理,新兴绿色科技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开发和利用都处于初级和摸索阶段,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

因此,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非常艰巨,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全国不占优势,生态建设压力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转变产业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压力之下,应充分把握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新阶段新条件下的突破性发展。

(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河北省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

河北省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河北省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河北省应该利用区域合作的机会,在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融合的全球视野之下,从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角度考量,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解决河北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矛盾和突出问题,以实现长远发展。

1.从资金角度来说,2013年10月14日,财政部消息称,中央财政已于近日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这项举措对在发展与环保之间苦苦挣扎的河北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种谁治理补偿谁的思路,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对推进本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2.从政策角度来讲,河北省应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转变区域协作观念,以利益共赢为发展目标;建立多种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就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领域政策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政策支撑。

3.从思想观念角度来说,在恶劣的生存现实面前,我们应该从思想根源上建立起生态整体观和生态保护意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河北省所面R的严峻环保压力促使广大民众逐渐提高自身生态素养,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省的理念。

4.生态建设需要技术支撑。河北省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必须要以绿色科技为依托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要控制在大自然自我净化和可调节的范围之内。

三、“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北省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以其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涉及国家多、投资规模大和产业链长、潜力巨大的优势,对于参与其中的各个成员来说,是进一步加深其对外开放程度的绝佳时机。河北省在新的国家政策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背景之下,借“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各种战略资源,在解决过剩产能问题的同时,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实现河北省跨越式发展,是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历史机遇。

(一)“一带一路”政策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一带一路”是一条绿色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这一战略堪称由我国自主主导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对外交往战略,该战略中涉及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内容繁多,但几乎每项合作内容都潜在或者明显地与环境建设有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政府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绿色发展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新标准。

环保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是树立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关注和做好环保工作,不仅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利益目标,还有助于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和提升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理念等国家软实力。以往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对当地文化和环保状况不够了解和重视,曾经造成一些负面的国际影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互通互利的同时,也应顾及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多个国家,国情与文化背景各有不同,“最大公约”可能就是环保目标。环保是各国共享共惠的产业。“一带一路”愿景里突出了要打造利益、责任和命运的共同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实现共建绿色社会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与主题。

(二)“一带一路”条件下河北省过剩产能转移过程中的环保责任

第12篇

从篇幅与课时分配来看,三个版本按课标的要求,都把这一内容整合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中。岳麓版和人民版都用两课,6个子目,需用2课时。人教版只用一课,共3个子目,需用1课时。人教版的篇幅最少,所用课时也最少。三个版本的具体结构和内容有很大差别。

内容标准有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关“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个版本都讲到地域环境、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贸易、城邦的概念、特征和公民的地位、组成和权利等内容。所不同的是,岳麓版增加了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吸收东方文化、除民主制之外的其他城邦政体。人民版增加了风俗习惯、信仰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公民”问题上论述的更为详尽,包括公民素养的培养和公民的个人素养和生活。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工商业者阶层。

有关“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三个版本都讲到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包括陶片放逐法)和伯里克利改革等内容。所不同的是,人民版增加了希波战争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新的进展。岳麓版则增加了实行民主制以前的君主制、公民大会开会情况(辩论、演说)和人民特征在行政和军事机关上的体现等内容。

有关“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三个版本都讲到希腊民主政治在西方民主政治历史中的地位,都从民主的范围讲其失。人教版和人民版都提到民主政治使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直接民主的弊端和后来雅典的衰落与民主政治有关。岳麓版增加具体的民主运作方式、主人公态度,并说明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主。

在“一纲多本”的情况下,三本教科书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很正常的,教科书出现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情况也不足为奇。关键问题是历史教师如何看待这些教科书。特别是在多元化的情况下,个体教师的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重要的不在于选择哪一本教科书,而在于选择哪一种教材观、哪一些教材内容。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现代教学论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目标和具体情况,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增删、改编和整合。

就本课而言,要达成“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这一内容标准,首先要弄清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古代希腊文明主要体现于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和希腊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必修一是政治模块,所以在希腊文明中突出民主政治。但是否应提一下“思想文化”(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因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形成对“希腊文明”的完整概念,二是与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相衔接。其次要了解希腊地理条件与希腊文明的关联和城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希腊所处地理位置在希腊文明产生的众多原因中应放在很高的层面上,对于这点,三本教科书是一致的。但对于地理环境的另一重要内容,即在东方文明的最西端,西方文明的最东端。希腊文明是吸纳和借鉴东方先进文化,结合本民族特点基础上的伟大产物。则只有岳麓版提及。对于城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三本教科书都讲到城邦的概念、特征和公民。但在处理公民这一概念时,各有不同。岳麓版是作为小字部分,人教版略显简单,人民版则还讲到公民素养的培养和公民的个人素养和生活等,略显繁琐。而事实上“公民集体”这一概念很重要的。希腊城邦的外表特征是小国寡民,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政治结构,即是公民的自治团体,公民在共同法律下分享共同生活和权利义务的政治体系。“公民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亚里士多德说:“公民集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另外,对于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这一问题,只有人教版提到。如不提及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克利斯提尼改革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从而打乱了旧有的血缘关系的意义呢?再次,关于“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更不是决定性的。民主政治的产生是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具备相当高度的社会生产力;具有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特点;氏族制度较彻底地受到破坏;产生了强大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通过改革的方式,中庸的态度,等等。所以,三个版本都讲到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和改革的方式。人民版和人教版都提到了工商业者阶层。但岳麓版增加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似乎没有必要,这只说明了希腊文明的起源问题。

关于“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标准。雅典民主局面的出现,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个时期。既然是经历,就应体现出层次性和渐进性,从三次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揭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顶峰的。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各自权力机构的互相交错和制衡。”人民版除了增加了希波战争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新发展的内容外,与人教版在讲述三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相似。相比之下人教版更为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岳麓版与另两本教科书相比却大不相同。关于梭伦改革,没有提到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但增加了抽签选举与差额选举等新选举法的内容。关于克利斯提尼改革,只提到陶片放逐法而没有其他内容。关于伯里克利改革,增加了公民大会开会时的情景、选举方式、表决方式等内容,从另一角度描述民主制的特征,这也能起到说明伯里克利时期公民的权力得到扩大,民主制度达到巅峰的作用。

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标准的处理,三本教科书大相径庭。人教版和岳麓版都提到民主制度对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对于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关系,人民版和人教版的表述是“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和“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岳麓版的表述则较谨慎: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的确,古代希腊民主与近现代民主不同,如果要说有关系,也只是观念上的联系。三本教科书都从民主的范围讲其失。人民版和人教版都说明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有意思的是,在讲到民主政治的参政方式和运作方式时,人民版是从“失”的角度讲,而岳麓版是从“得”的角度讲,人教版则未提及。人民版还说明雅典衰落与民主政治有关,岳麓版则指出社会不公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三本教科书在讲述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为教师用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对其进行整合,为我所用。

笔者就本课设计一题,以请教于同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公民素质在整体水平上参差不齐和民主制度某些环节的漏洞,民主准则很可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既然大多数的投票就意味着一切,甚至是不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那么民主的进程便与其初衷南辕北辙。……伯里克利死后,一些不负责任的流氓和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轮流当公民大会主席和陪审员的机会,左右群众蛊惑政局。希腊成于民主,也败于民主。

――《人民版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论述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两则材料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

(2)分别归纳两则材料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的理由。

(3)如果要让你支持上述的某一观点,你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1)问题:雅典灭亡的原因 观点:材料一:雅典亡于民主制。材料二:雅典亡于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

(2)理由:材料一: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公民都可参与国家政权,而公民因为素质的高低,容易为少数野心家操纵,使雅典政局混乱动荡。材料二: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数量很大的自由公民贫困化。

(3)证实他们的理由是否符合史实;证实他们的理由与结论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如政局动荡是否一定会使国家毁灭?自由公民贫困化是否一定会使国家毁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