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弈论定义

博弈论定义

时间:2023-08-18 17:1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弈论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博弈论定义

第1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广告促销博弈论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讯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企业流通、销售领域、生产保护和相互之间的协调等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新特点,使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情况常常表现在若干家大的公司之间所展开的激烈角逐。这些大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当一个企业的价格策略发生变化,产量和产品种类调整时,都会对市场上同行业中其他厂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使企业的得失兴衰,往往是取决于关键时刻的决策是否正确。回想起2000年前后的彩电降价狂跌,近年来的企业并购联合,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等等皆属于同一类型的竞争问题,都可以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

二、博弈论概述

1.博弈论定义及博弈的基本要素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理性决策人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包含四项要素:博弈的参加者;策略空间;进行博弈的次序;博弈方的得益。一旦确定了以上四要素,一个博弈也就随之确定了。

2.博弈论的发展及应用

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m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是博弈论研究、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一些重要的博弈论的概念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如“纳什均衡”等。近几十年来,博弈论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有人将这种发展趋势与100多年前的“边际革命”相比拟,惊呼“博弈论革命”己经来临。1994年Nash、Selten、Harsanyi三位“博弈论”巨匠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更使博弈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学科分支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最具权威的肯定。

现在博弈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科的接受和运用,几乎贯穿了整个微观经济学,并且己扩展到宏观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大有“吞噬”整个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的趋势。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还有犯罪学等等。

三、基于广告、促销行为的商业企业决策行为博弈论分析

企业之间的竞争被视为策略的博弈,在博弈中,每个企业都为利润进行竞争。以下,笔者就商业企业的广告行为及促销行为进行博弈论分析。

1.商业企业广告行为博弈论分析

(1)理论基础

“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理论中的典型实例。“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同案犯嫌疑人(囚徒)被警方拘捕后,为防其相互之间串供,而分别拘押、隔离审问时,两疑犯所面临的认罪策略选择的问题。两囚徒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实现最大利益。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中,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及商业企业广告行为等决策中屡见不鲜。

(2)分析过程

利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可分析商业企业销售商A与销售商B的双人广告博弈。

假定两销售商A与B面临着做广告和不做广告的战略选择。如果两家销售商都不做广告,它们将平分市场份额,并由于广告费用减少带来的低成本而分享相同的高利润。如果两销售商都做广告,他们也将平分市场份额,但广告费用的高成本将带来较低的利润。第三种情况,如果一家销售商做广告,另一家不做,则做广告的销售商将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见表1)。两销售商的利润收益从2到10,10为最大收益。在收益矩阵中,列为销售商A的战略,行为销售商B的战略,矩阵中第一个数字为A销售商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B的收益。

表1 销售商A与销售商B的收益矩阵

可以发现,这个案例与“囚徒困境”有很多相同之处。各家销售商可做如下分析:“如果对手不做广告,由于本销售商做广告的利润10大于不做广告的利润8,所以应该做广告;相反,如果对手做广告,本销售商做广告的利润4大于不做广告的利润2,也应该做广告。这样,无论对手如何,本企业最好做广告。”结果是两销售商业都做广告,各获得利润4而不是8。

对这个例子结果的进一步讨论还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当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只为自身的利益打算时,即使大家都遵守社会规则,个体的行为是不一定符合集体或社会的利益的,甚至也不一定真能实现个体的追加利益。

2.商业企业促销行为博弈论分析

(1)理论基础

一般地,用混合战略均衡理论分析销售商的促销行为。假定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虽然每一方都拥有两种战略,但他们选择战略的方式是不可预测的。不可预测意味着战略选择中包含随机因素。每种战略都有一定的概率选中,因为是博弈双方两种纯战略的组合,所以叫做混合战略。博弈双方任务的一部分是“将战略进行混合”,以达到不可预测的目的,这样对手就无法预测出对方即将采取的策略,也就不能进行相应的准备了。混合战略是根据给定的概率,在若干纯战略中进行随机选择,将这些纯战略按概率混合起来。但混合战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销售活动。有一些销售安排具有可预测性,例如,节日期间的促销活动。但是还有一些销售活动是不可预测的,例如,事先没有任何通知的销售活动。为什么销售商想要让他们的销售活动不可预测呢?这可能是一个战略混合。如果顾客知道什么时候会打折,他就会专等打折的那几天进行购买。然而,顾客可能也希望自己的购买活动是不可预测的。如果销售商掌握了他们的购买日期,可能不会在那几天打折优惠了。

(2)分析过程

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假定一个两人博弈,销售商和顾客分别是其中一位参与者。销售商的战略就是选择将优惠促销活动安排在今天或明天。顾客的战略是选择今天还是明天光顾该商场。假定两位参与者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销售商和顾客的收益矩阵

从销售商的角度来看博弈的收益:假定顾客今天光顾该商场的概率是p,销售商两种战略的期望收益如表3所示。如果其中的一个值比另一个值大,销售商就容易挑选一个顾客不会光顾的日子搞优惠活动。因此,顾客会调整p值以使表3中的两个期望收益值相等,用数学方程可以对之求解,如下式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顾客今天光顾该商场的概率是4/9,明天来的概率是1-4/9=5/9。

从顾客的角度分析博弈的收益:假设促销活动在今天举行的概率是q,顾客两个战略的期望收益如表4所示。如果其中的一个值比另一个大,那么顾客就会容易地挑选一个能从优惠销售中获益的日子来商场购物。

表3 销售商两个战略的期望收益

表4 顾客两个战略的期望收益

于是,销售商也会调整q的值,使得顾客今天或明天来商场的期望收益相同,如下式所示:

结论是:销售商将在今天进行优惠活动的概率是1/3,明天进行的概率是2/3。

第2篇

关键词:罗默;剥削理论;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1001205

约翰・E・罗默(John E.Roemer)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致力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剥削理论做了重大修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他试图以自己提出的“一般剥削理论”来超越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从而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做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合理说明。他认为,当他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同时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危机找到了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罗默所属的“分析”与“政治主张”大体一致,即都憎恨现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不公正现象,相信会有一种优越于现行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都试图在社会主义者信仰的框架内,运用社会科学最先进的方法来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通向社会主义的可行性道路。但是,在罗默的一些著作中也有明确表示“马克思所捍卫的一些关键的经济模型和理论,例如劳动价值论和利润率下降理论,是完全错误的”[1]2。罗默试图运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自己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从而表明绕开劳动价值论也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剥削这一事实。尽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尽相同,但是,不同方法研究同一问题并不能证明两种方法是相互抵触的,也不能证明必然有一方是错误的。那么,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是否真的能够否定马克思剥削理论建立的基础――劳动价值论呢?他的证据成立吗?据此,本文展开对马克思剥削理论和罗默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分析商品二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结论。马克思提出商品具有两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具有不可比较性,而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交换的基础。同样,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进而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社会上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剥削产生的物质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社会分裂为阶级是剥削产生的现实基础。当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变为资本,就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具有了现实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以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为此,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2]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所在。为了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要素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证明了剩余价值只由可变资本创造而来,不变资本只是前提,指明可变资本不仅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还再生产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剩余价值率是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高低的准确指标。

可见,马克思对剥削问题的分析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引起政治经济学革命性变革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二重性的分析为依据的。正是考虑到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及其基本规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马克思指出: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

三、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与马克思不同,罗默剥削理论的基点是非劳动价值论。罗默指出,马克思揭示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种剥削用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均衡模型同样可以表明。罗默认为马克思著作中的剥削有两种含义:一是技术意义上的剥削,即从事实判断角度讲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占有;二是道德意义上的剥削,即从价值判断角度讲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不公正的利用。罗默的模型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为技术意义上的剥削下了一个定义:“在既定的经济中,如果某些成员必须从事超过社会必要时间(即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才能挣得他们所需的消费品集,而其他人以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就能挣得他们的消费品集,那就可以说剥削将会存在。”[1]23其中,前者是被剥削者,后者是剥削者。

为了证明这一点,罗默设计了一个标准的微观经济均衡模型,并做了详尽的论述。该微观经济均衡模型是生产一种商品的简单经济模型 (简称其为模型A)。设想一个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社会,该社会只生产和消费一种商品――玉米。生产该商品只需要投入劳动和种子;每个成员都拥有同样的生产能力,而且都掌握现有的生产技术知识;每个成员都具有生存偏好,即在生产出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玉米及其初始拥有的种子以后,他们宁愿选择闲暇而不愿选择继续工作和消费更多的玉米。罗默说,这个模型的均衡解是自给自足的,每个人都只为自己工作,既不向别人出卖劳动也不雇佣别人劳动,任何人都不把玉米卖给其他人,成员间不存在交易。这个模型A是以对生产资料(初始的玉米种子)的平均分配为前提的,这样,每个人的劳动时间都恰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得出结论在该模型中不存在剥削。随后,罗默设计了模型B,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是对初始分配进行了不平等的分配。这样,为了达到最优选择,拥有财产的富人会选择雇佣穷人劳动,而没有财产的穷人也愿意为富人劳动以换取一定工资来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罗默根据其对技术意义上的剥削的定义,对必要劳动时间和工资率进行了计算,通过对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模型B中存在剥削。因为工人付出的劳动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受到剥削;资本家付出的劳动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是剥削者。罗默认为,用他的微观均衡模型就描述出了马克思讲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为了否定对技术意义的剥削的描述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罗默在模型B的基础上,假定只有劳动市场孤岛,岛上的成员彼此交换劳动。然后,假定还存在一个资本市场孤岛(模型C),不同的只是在资本市场孤岛上没有劳动市场,但是允许资本的借贷。借入资本代替了出卖劳动,借出资本代替了雇佣劳动。通过对两个孤岛模型的对比分析,罗默认为,资本市场孤岛的模型表明劳动市场上的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不是马克思剥削理论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剥削也能在不存在劳动力与工资交换的资本市场上再现。总之,在罗默看来,就马克思所讲的技术意义的资本主义剥削而言,劳动价值论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用西方经济学标准的微观均衡模式同样可以表明这种剥削。

四、罗默和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剥削存在的判断依据的比较分析 罗默着重讨论了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根据其微观经济模型的模型均衡解,提出了社会再生产自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并对不同模型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进行了比较。当然,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质指的就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罗默根据对技术性剥削的定义,指出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成果就是剥削的对象,从而以此判断剥削的存在。马克思没有直接给“剥削”下过定义,在其著作中最经典的表述是:“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价值。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3]也就是说,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

通过两者对剥削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罗默和马克思对剥削的判断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判断依据却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剥削存在的判断依据,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都是剥削者无偿占有的部分。虽然在这段引述中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超额的劳动时间”就是被剥削的劳动时间。由此可见,这种一致性无法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成立。

(二)关于剥削的源泉和目的的比较分析

罗默通过经济均衡模型来论证剥削直接与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权有关,或者说剥削的源泉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即:富人通过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就可以剥削穷人。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劳动价值理论不成立,如果没有穷人为富人劳动,没有这种生产关系的发生,只存在生产资料而没有劳动者的参与,没有剥削客体即无偿占有的物质对象,如何发生剥削?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于剥削源泉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前提条件,即剥削者或剥削主体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没有这一条件就失去了剥削存在的前提;二是方式方法,剥削主体凭借所有权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这里的关键是占有的无偿性,即不给被剥削者进行实物补偿或价值补偿;三是剥削客体,即无偿占有的物质对象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只有上述三个方面同时存在,剥削才能成为必然。因此,生产资料的不平等的分配只是提供了剥削产生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产品,资本家才能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强制地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剥削才能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剥削才能真正发生。如果没有工人的劳动,仅靠生产资料是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前面已经提到,投入到生产中的原材料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并不会增值,只有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才能在使用中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在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中,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只是作为剥削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剥削的源泉。

罗默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剥削源自财产占有的不公平而不是劳动市场,并进而表明绕开劳动价值理论也可以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假设了只存在劳动市场和只存在信贷市场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型,从而得出最终结论:“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只与生产资料最初的不平等分配相关,与劳动市场存在与否没有必然联系。”虽然罗默认为马克思用来作为其资本主义剥削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不能成立,但他承认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问题是要为这种剥削以及在其他社会存在的剥削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基于此产生了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它更多地侧重于揭示剥削的存在性,这从一般剥削理论的博弈论定义也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中,“剥削”一词始终是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同劳动者相分离的所有制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平性和残酷性被这种剥削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剩余价值理论也能更形象地说明资本家剥削的源泉和剥削的程度。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理论武器,重在揭示工人剩余劳动是剥削的真正源泉。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研究重点各有侧重。

(三)关于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性的比较分析 罗默在研究剥削问题时,大多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研究方法。他认为“一般剥削理论”是一个博弈理论,选择原则使剥削理论更抽象化和一般化,但是,数学上的博弈方法并不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现象及其变化。在罗默的理论中,财产关系是核心概念,剥削仅仅是在剩余价值分配过程上进行的分析,忽略了生产的全部过程,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势必会造成分析问题的不完整性。另外,罗默通过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建立的经济模型,既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括和抽象,也不是对实际生产方式的复制,其研究方式脱离实际,更多地依赖于严格的假设条件,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思想实验,缺乏科学的说服力。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则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根据劳动过程中不同要素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分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元素商品作为着手点,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采用传统的“具体―抽象”和矛盾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有机统一,其研究方法科学合理。

(四)关于剩余价值特殊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罗默在论证资本主义剥削的来源问题时,假设了只存在劳动市场和只存在信贷市场的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型,论证出信贷市场经济下的剥削和劳动市场经济下的剥削是相对应的。因为是绕开劳动价值论的论证,从而罗默认为孤立了的信贷市场中的利息是被不公平地分配的财产的一种变体,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等概念,这种割裂整体的分析,势必会导致对利息的本质的错误理解。在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中,通过对生产过程和市场整体科学系统的论证可以清晰地看出,信贷市场中产生的利息只不过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马克思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剥削称为主要剥削,而把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没有利用生产资源的获利,即纯粹的分配现象,称为次要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货币转化为资本并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这几个剥削集团都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基础,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为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为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为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这是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资本形态。银行利润和利息一样,它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地租则是来自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资本家参与主要剥削,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纯粹以财产所有制为基础进行次要剥削。马克思剥削理论中的利息、地租和银行利润这些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都是剥削者没有直接经过劳动市场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但是,它们依然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剥削。所以,罗默仅仅看到了因借贷资本产生的在分配领域的剥削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认识到剥削的本质来源,从而对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错误的理解并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五、小 结

显然,罗默认为劳动价值论完全错误这一论断,在他的剥削理论中并没有得到充足论证,况且罗默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不容否认,罗默这一理论的提出体现出他思想的原创性,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而且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他的一些观点也包含了很多智慧的火光,扭转了人们对过去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深入研究的学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对于我们当今坚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他提出的社会必要剥削概念,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加深了我们对剥削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必要剥削理论划分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必要剥削和社会不必要剥削,并提出消灭一切剥削的路径。尽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代受到种种挑战,但仍然是我们当前分析资本主义剥削不可替代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经济哲学导论[M].段忠桥,刘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