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价值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通过说明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源泉在哪里即什么劳动形成价值、这种劳动为什么要形成价值、如何形成价值等根本性问题,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以商品货币开篇的,通过对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和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得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现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这里指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商品的交换过程就是让渡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原因在于商品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物,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劳动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体现着交换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商品二因素相对应的是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由此我们认识到,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建立,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解决了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问题。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经济学的枢纽。
在从质上研究了商品后,马克思又从量上了研究了价值量的决定问题,揭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所以计量商品价值量只能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微观上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生产一个商品的时间,从宏观上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生产这种商品的总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这个价值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本质问题也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商品的内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表现。马克思把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揭示了内在于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如何发展的,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叶,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发生了“边际革命”,这标志着西方庸俗经济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际革命的发生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政治上为了抵御工人阶级的威胁迫切需要一种理论对抗马克思经济学,尤其是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济上的原因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研究市场机制谋求经济效益的需要。边际革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为开端。理解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理解整个西方微观经济学有重要意义。
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
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Condillc, E. B.)在1776年的《商业和政府》中最早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而效用是消费者因为商品消费所得的满足感而赋予商品的主观属性。关于价值的决定,孔迪亚克认为,价值取决于效用和稀缺性,效用决定价值的内容,稀缺性决定价值的大小。他还认为,一切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活动都创造效用,因而都是生产性的,按照这一思想,土地、资本和劳动都在生产中提供了生产,都应在共同创造的产品中得到其相应的份额作为报酬。
边际分析的代表人物德国经济学家戈森(Gossen,H.H.)于1854年出版《关于人类关系法则及由此导出的行为法则的发展》一书,建立了一套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消费理论。戈森认为人类行为准则有三个特征:功利主义,认定一切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享乐;强调消费和需求;运用数学方法,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所引起的结果,不借助于数学就无法判断这些结果。戈森的消费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点,即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前者提出了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多,虽然由消费产生的总效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递减。当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未达到饱和点时,边际效用递减且为正数。戈森第二定律是把第一定律运用于消费行为而推演出来的。在收入有限消费欲望无限的假定前提下,任何特定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等于别的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所产生的效用时,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最大。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总效用而是边际效用。戈森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要点。
关于效用的本质、度量和比较。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对于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度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并没有给出准确的论述,只是假定效用可以度量,笼统地给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两种方法。效用度量问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效用分析理论的一大难题。实际上效用之间是不能比较的,即使用序数效用论代替了基数效用论也是不能比较的。
关于效用函数理论。“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它研究消费者所获得总效用的决定因素。效用函数理论认为所消费商品的效用量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从所消费的各种商品中所获得总效用等于各种商品的效用量的总和。
关于效用最大化原理。西方经济学家利用边际效用假说和相等利益原理研究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效用与需求的关系以及边际效用与交换的关系。在收入有限、消费欲望无限的假定前提下,任何特定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等于别的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所产生的效用时,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同时认为决定消费者需求的基本因素是边际效用,而商品交换的均衡条件问题涉及到边际效用、效用最大化同市场商品交换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交换双方从买进的商品中获得的效益大于卖出商品对他具有的效用。二者相等时市场交换便达到了均衡状态。
作为价值理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商品的价值是消费者以边际效用为依据赋予商品的一种主观评价。该价值论是建立在戈森第一定律即效用递减法则基础上的。边际效用在量上与商品的数量呈反比,同时,边际效用的存在以商品的稀缺性为前提。
价值理论的比较与评论
效用的可度量性是一个轻率的假定。西方经济学的效用并不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这是无法度量的。与此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商品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效用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无法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
生产中耗费的价值应在交换中得到补偿,否则商品生产无法进行。对于这个问题,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消费者在评价某件商品的效用时,是绝对不会考虑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效用是多少和劳动消耗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能转移。至于他们认为的,产品的效用决定生产它的生产要素的效用,产品的价值决定要素的价值。这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功的解决了价值转移问题。生产商品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产品的价值由这两部分组成,并通过交换得到实现,这样生产和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边际效用价值论完全忽视劳动,极力贬低生产和劳动的作用,片面强调消费、需求、欲望和主观心理作用。他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个人的欲望和需求,它们在市场上和在整个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消费是主要环节,生产过程仅仅起着从属的作用。对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提出了“归于论”,似乎生产资料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消费资料的价值才能够最终决定生产资料的价值。
价格并不进入效用函数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价格是由效用函数推导出的需求曲线决定的,所以进入不了效用函数。但价格不进入效用函数说明价格不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效用的大小。这与事实上的消费决策是相违背的。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该商品的有用性,还必须要考虑商品的价格。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角度出发,进一步阐释其在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为低碳经济方法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低碳经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工业革命使得小农经济被取代,经济发展从手工劳动转化为依托技术和能源的大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换,资源匮乏等。直到21世纪,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理念“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理念不再一味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产物,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于21世纪,由于产生时间较晚,理论尚不完善,目前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其来源和发展方式来看,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言。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观的变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都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持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未来更长时间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2.1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即使如此,它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某种更加科学的手段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依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研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这些目标的共同实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2.2相关学科的继承和融合
低碳经济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学、气候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研究这些学科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产生生态经济学。这一理念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不能违背自然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资源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上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限资源和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因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经济学通过研究生产方式,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报酬。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充足,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也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经济学的理念有着高度一致性,因此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气候经济学。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石油、煤炭等对大气有着极大危害的能源为主要动力,这些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突出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气候环境学着重研究气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优化的策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低碳经济也强调通过新科技提高污染性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所以低碳经济和气候经济学必然相互借鉴,相互完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既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要适应自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低碳经济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诉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
3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3.1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低碳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发展到当今时代的一个全新的产物。将资源和环境结合,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式,将传统经济学从单一学科中解放出来,加强了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伸展,增强了经济学的时代性。
3.2低碳经济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传统的经济合作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以资金和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环境。这一国际合作方式极其不平等,并且具有可选择性。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发达国家无法通过转移的方式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必然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低碳经济要求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普遍性的、平等的,有利于协调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协调国际关系。
3.3低碳经济对消费观的引导
从目前来看,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为动力。这种发展方式固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增加不必要的物质消费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碳排放的增加,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作为生产者要改变这一生产方式,作为消费者也要改变这一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消费方式从物质层面的需求转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3.4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以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就会造成碳排放过量,环境污染加剧。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环保产业、新能源成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然产物。传统以资源换发展、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是在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融合了多门类、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创造性的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使得传统经济学内涵更加丰富。对低碳经济的诉求也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求世界各国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要求生产者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对整个社会有着长远的影响。但是当前因为理论和经济科技条件都不够成熟,低碳经济的实际推广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进一步完善条件,这一理念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婉晴.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商业时代,2016(05).
一、劳动价值理论
作为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区别的基本标志。除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价值理论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否认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自然也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劳动价值论阐述了价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弄清楚价值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经济学问题。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地位得以体现。
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能够引申出另外两个原理,分别为价值原理、劳动价值运动规律原理。价值原理主要包括价值形成、价值实体、价值本质、价值形式、价值量等内容,这些构成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观点是“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运动规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现实经济在竞争、价格、供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总结客观经济规律,明白如何遵循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并对其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从马克思个人研究层面上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要深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的真实实践,提出的相关理论还不完整、系统,现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后来的者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化,不再抽象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没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第二,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制,若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不是理论的一部分,就无法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在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发达社会主义采用何种经济形式等内容;第二,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应当采用怎样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特征等内容;第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问题,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质、特征、基本结构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与其他基本理论相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单纯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形成的,结合了当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其他基本理论没有结合当代实践;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成果为基本内容,其他基本理论不是结合中国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能够看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合了具体实践,是一种中国化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揭示,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特别是对于资产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等内容阐述都是围绕剩余价值展开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成熟的理论,要想正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就要准确认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理论,足见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也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生产问题,如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劳动力商品特殊性、资本的再生产等;第二,资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如资本周转、资本形态循坏等;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此外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收入来源等。
将剩余价值理论当成是政治经济基本原理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把剩余价值这一基础理论具体化为基本理论,并与社会主义当代实践发展结合起来,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提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虽然也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但还要符合另外一个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为此,应当加深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相同经济条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背景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样可以积极促进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发展。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既要搞清楚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也要充分结合实践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经济学发展,然而现实中作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一、线性因果决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物理学家,我们不能说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是牛顿自然哲学观的翻板,但鉴于牛顿自然哲学观的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几乎遍及当时所有的学科,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深受牛顿自然哲学观之影响,认为线性因果决定论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现象、建立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就不足为奇。具体而言,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古典经济学家相信经济现象服从严格的因果决定论
重建经济学价值理论,没有方法论的指导是不可想象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处的时代是牛顿自然哲学观取得巨大胜利的时代,仿照牛顿力学体系建立一门精确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当时经济学家的目标和梦想,而牛顿力学体系中因果决定论的巨大解释力给予了经济学家们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正因为如此,门格尔在其主要作品中开宗明义地宣称:“一切事物都受因果规律的支配。这个大道理是没有例外的;并且,我们若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去找寻这个原理的相反例子,也将是徒劳无益的。不断进步着的人类发展,不但没有动摇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而且还使人们对于这个原理的使用范围的认识,比从前更为扩大。所以,对这个原理不可动摇的和不断增长的承认,是与人类的进步相结合的。”随后他又指出:“我们人类从这一状态到与此相异的另一状态的过渡,除依从因果规律而外,其他都是不可想象的。”[1]可见,门格尔对于按照因果规律认识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深信不疑的,其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也都强调逻辑推理,重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认为经济现象服从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否则科学的经济学价值论是难以建立起来的。
(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线性因果决定论作为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武器
在定义其价值论的第一个支柱———财货时,门格尔就直接运用了因果关系。他认为:“与人类欲望有因果关系的物,我们叫作有用物,我们认识了这个因果关系,并在事实上获得此物以满足我们欲望的力量时,我们就称此物为财货。”[2]从这里可以看出,门格尔把“人类对此物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为“财货”这一理论范畴建立的前提条件之一。门格尔在定义价值时,也是运用了因果决定论的。虽然他的价值论包含欲望和财货两个因素,但是他的价值论的本质是“一种财货对我们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对这种财货的支配,对于我们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意义的原故。”[3]这就是说,门格尔的“价值”定义指的是拥有财货对于福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是一种主观的财货价值,即财货的价值就是财货能满足人的欲望。在这种关系中,“财货”能满足人的欲望是因,“价值”是果,门格尔的“价值”定义就这样通过运用因果关系决定论在欲望与价值之间建立了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既是建立在牛顿自然哲学观基础之上的,让经济学家们感到心满意足;同时,这种价值论又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有着根本区别;此外,这种价值论还可以在经济学说史上找到其理论渊源。所有这一切使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便认为他们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对经济学价值论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要给出初始条件就可以推导出主观效用价值论
牛顿自然哲学观认为,只要给出运动的初始条件,依据牛顿力学定律就可以得出物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运动状态。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只要给出经济活动的初始条件,他们就可以得出财货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价值。那么,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初始条件是什么呢?答案不是财货。门格尔明确地指出:“凡是能够完全同样满足人类欲望的财货,哪怕它在外形上是属于不同的类或不同的种,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则是应该将其看成完全同质的财货的。”[4]所以他又说:“经济人在评定财货价值的时候,通常只着眼于支配该财货所能获得的欲望满足的意义;至于使一定欲望得到满足的该财货的数量,则不过是次要的因素。”[5]不过,在评定财货价值的时候,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指的一般欲望,而是“这种财货的具体量的价值,将等于由这种财货的总支配量所预先安排的欲望中的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所具有的意义。”[6]门格尔认为,欲望以及具体财货所能满足的最小欲望,才是具体财货的价值决定原则;并且“这样一个价值决定原理,才使用于一切价值现象,并在人类经济领域内找不着例外。”[7]庞巴维克等其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论述价值决定原理时也大同小异,容不赘述。
二、绝对时空观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鲁滨逊经济
(一)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
由于个别物体的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须相对于一定参考系才有意义。惯性参考系必须相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它本身是不动的。那么,到底有没有惯性参考系呢?牛顿力学认为有,这就是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8]也就是说,绝对空间是绝对的虚空,而且永远绝对地静止着。牛顿又说:“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9]这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鲁滨逊经济
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为了论证财货的用途只能满足人的欲望、人类对此财货具有支配能力,就必须对人类所处的经济社会状态作出严格限定:该社会的财货用途简单明了,只是用来消费的;人类的欲望也比较单一,只需要满足一些生理性的需要;人与财货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不存在一些另外的财货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也不存在人对某些财货的用途不认识;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换关系,更没有复杂的人类社会交往,等等。具备这些特征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形态呢?除了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外,就是作家笔下的鲁滨逊经济。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列出的那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门格尔以从事最单纯采集劳动的澳大利亚族人为例,他们使用原始森林的野生果获得欲望的满足。有的学者在论及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列出的这些例子时,往往认为这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从人的心理感觉来说明价值问题的。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故意采用这些脱离社会的例子,其实这里也与牛顿力学体系一样,是其理论体系的需要。既然价值是一件财货或各种财货对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庞巴维克语),那么这个定义只涉及财货与人的福利,而没有谈到其余的内容,所以与这个定义相适应的经济现象形态当然就很简单。相反,假若以较复杂的经济社会为例,物主福利并不以财货为满足,比如还包括人的尊严、人的能力的发挥,或者说,大量的财货并不是用来满足人的福利,那么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定义就无法说明这些复杂社会的经济现象。只有假设在鲁宾逊社会里,人的经济行为非常简单,几乎就是一些生理需要,财货数量也非常稀缺,那么人从同量物品取得的满足程度才可能是逐渐递减的。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要论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就需要以鲁宾逊社会为例;鲁宾逊经济并不是一种故意虚构,实在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体系的需要。
三、无限细分思想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个体经济分析
(一)牛顿力学中的无限细分思想
牛顿的力学定律是想给天上的行星和地上的物体建立一个统一的力学体系,那么这些不同物体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牛顿认为:“整个物体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和惯性来源于其各个部分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和惯性;因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说,一切物体的最小微粒也具有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并且赋有其固有的惯性。这是整个哲学的基础。此外,物体中已经分割开而仍连在一起的微粒,可以彼此分离,这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那些尚未分割开的微粒,我们也能像数学上已证明的那样,想象它们是可以分割为更小的部分的……那么,我们就可根据这条法则得出结论说,未被分割开的微粒和已经分割开的微粒一样是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实际上是可以无限地把它们分离开来的。”[10]虽然牛顿也认为物体可分割性要得到实验的证实,但这种无限细分思想还是给牛顿自然哲学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只要我们了解了一个小的物体,那么整个物体的性质就可以从中得出。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个体经济分析
个体经济分析方法是后来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但是个体经济分析方法则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明确使用的,这在经济分析史上还是第一次。所谓个体经济分析,是指对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所谓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指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他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那么,边际效用量又是怎么决定的呢?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首先,每一个进行经济活动的理性人在满足需要时,会确定某种先后次序;其次,在财货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他会选择先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再满足一些次要的需要;最后,当他不具有某部分财货时,他的满足中最不重要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新古典经济学家就把这个最不迫切的那一部分具体需要的重要性定义为该件财货的价值。不仅如此,新古典经济学家还认为:“边际效用学说不仅是价值理论的要旨,而且由于它能对一切经济交易提供解释,它是全部经济理论的要旨”,“我们将利用价值理论作为指导来观察和解释在它范围内的一切现象。”[11]从推导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逻辑顺序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家是指满足商品需要或交易的单个的人,需要也指的是单个需要。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分析方法之上的。其实,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目的并不满足于对单个人或财货的分析,而是以此为基础,对整个经济现象作出理论解释。所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体经济分析中得出了边际效用规律后,就认为这是经济现象的普遍规律,认为它适用于解释所有经济现象。就像牛顿力学规律只要分析了单个的物体,所有的其他物体的运动规律都可以得到解释一样,新古典经济学也认为分析了单个经济单位,市场交易中的所有经济现象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想为经济行为求得科学的基础”的目标从而得以实现,经济学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运用这个价值决定规律解释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边际革命”至“凯恩斯革命”这一期间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就是沿着这一轨迹展开的。
四、牛顿力学微粒(原子)说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经济人思想
(一)原子(微粒)说
微粒(原子)说是牛顿力学的必要补充。牛顿为了给热、光、电等自然现象用力学语言描述,就必须揭示他们背后共同作用的力学机制。虽然他早期也曾接受过笛卡尔的“以太”论,而当他进行深入研究后就抛弃了“以太”论,明显地倾向于原子论的立场了,即试图用原子论的立场解释自然现象背后共同作用的机制。牛顿微粒(原子)说含有较多古代原子论的特征:(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万物的始基,原子不再可分。(2)原子有两种属性:大小和形状,但它们很小,所以看不见。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3)原子按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和分离,形成万物及其消长。(4)存在着静止的绝对的虚空,原子在其中运动。(5)由于原子不可破坏,故物质是不灭的,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在毁坏中化为乌有。[12]不过,牛顿使这些微粒(原子)具有更多的力学性质,并使它们与力学定律联系起来,从而使他能够断言“整体的广延性、硬度、不可入性、可动性和惯性,起源于粒子的广延性、硬度、不可入性、可动性和惯性。”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经济人思想
经济人思想是古典经济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批判者———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这份理论遗产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经济人思想,它主要包括两个命题:经济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牛顿力学把光、电、磁等现象都简单地概括为原子的大小和形状,指出原子是牛顿力学的一种理论抽象;新古典经济学家也把经济人视为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的经济行为所作的理论抽象。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除自利的财富欲外,还有其他动机。之所以要排除这些其他动机或因素,是因为它们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经济活动中,唯有增加财富这种目的比其他目的更明确,这种动机在大多数人身上体现为一种比较一致的、强大的力量。就追求财富目的来说,经济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使自己的谋利行为符合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牛顿力学认为原子是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视为无数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换中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市场交换的基础是经济人的理。因此,理解市场经济现象最有效的办法是分析经济人的行为。只有通过研究每一个经济人的理,才能理解由无数经济人经过自愿交换后出现的市场次序。自利的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展开其价值的前提,而理性经济人参加的市场交易是经济人的活动轨迹,再加上新古典经济学家暗含的市场经济体系,三者共同完成了对经济人活动的完整说明。如果说微粒(原子)说是理解牛顿力学的必要补充,那么经济人在市场中的行为却是解释整个市场行为的基础。微粒(原子)、经济人都被各自学说视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五、“力”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财货”
(一)牛顿力学中“力”的定义
牛顿为了建立其力学体系,给“力”这个概念下了一个严格而又科学的定义,该定义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力”有所不同。牛顿指出:“外加力是一种为了改变一个物体的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加于其上的作用力。”他又指出:“这种力只存在于作用的过程中,当作用过去以后,它就不再留在物体之中。因为物体只需用它的惯性来保持它所得到的每一个新的状态。而外加力的来源则不同,如它可以来自碰撞,来自压力,来自向心力等。”[14]牛顿这里指出的“力”与“惰性力”是不同的。“惰性力”是物体所内在的,只与物体自身有关,所以他说:“所谓物体的惰性力,我的意思是指它们的惯性。”而“力”即“外力”,则是一种“作用”,是“外加的”,一旦外加的作用消失,力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说“惯性力”是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一种力量,那么“力”或“外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力量,该定义中的“力”已经包含了给予物体加速度的含义。
(二)牛顿力学中“力”的分析与新古典经济学
价值论中“财货”分析的相似性。与“力”是牛顿力学中的核心范畴一样,“财货”也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理论支柱之一。同样,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赋予了“力”以新的定义,新古典经济学家也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重新定义了“财货”。具体而言,“力”与“财货”之间有以下相似性:两者都是对具体表象的抽象。牛顿抽象掉了产生这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物理特性,不管这是电的相互作用、磁的相互作用、引力的相互作用,或是推、拉、压、碰撞等相互作用,只要这种作用改变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即它给物体以加速度,他就称之为“力”。与此相似,新古典经济学家也抽象掉了不同财货的经济特性,不管这些财货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物质的还是个人的,是可转让的还是不可转让的,只要这些财货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或者像门格尔所说“与人类欲望满足有因果关系的物”,就都统称之为“财货”。两者都不研究“力”或“财货”本身。牛顿指出:“由于古人认为在研究自然事物时力学最为重要,而今人则舍弃其实体形式和隐蔽性质而力图以数学说明自然现象,因此我在本书中也致力于用数学来探讨有关的哲学问题”[15]由于当时其他物理学分支尚不发达,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对产生“力”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这并不影响牛顿的创造性贡献,因为牛顿是从力与物体关系的角度出发的,即只要这种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了作用,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力,至于这种力是如何产生的,牛顿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财货时,其重点并不在财货本身,不是研究财货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不是研究不同社会财货生产的特殊性;而是致力于研究财货与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因果关系规律支配着财货现象。正如前文所述:从新古典经济学财货理论中,我们只知道一些诸如财货是满足人的需要等这些法则的简单说明,却看不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的财货概念运动过程。两者都从可衡量的角度进行了精确研究。牛顿并没有把物体间的一切相互作用都叫做力,而是把力只看作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一种相互作用。因此,他所定义的力的概念乃是精确的可以度量的一种物理量,即可以通过物体移动的距离与时间计算出“力”是多少,从而克服了以前许多关于力的模糊定义。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属于经济学范围以内的财货,即经济财货时,认为“它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直接能用货币衡量的东西———这种衡量一方面代表生产这些东西的努力和牺牲,另一方面代表它们所满足的欲望”[16]经过这番转换,马歇尔和所有其他新古典经济学家共同使货币成了衡量财货价值的统一标准。
六、加速度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边际效用
(一)牛顿力学中的加速度
任何运动的变化,无论是速度的增减,还是方向的更换,牛顿都称之为运动的加速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这样表述的:“运动的改变和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所加的力的那个直线方向上。”[17]牛顿这里所说的“运动的改变”,用今天较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即加速度。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一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净力的方向相同。根据第二定律,物体加速的原因就是非平衡性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强,产生的加速作用就越大。用数学语言表示,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微商。牛顿根据运动第二定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在地面上一切物体自由下落均有相同的加速度:因为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仅与地球的质量和它的半径有关。如果我们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密度均匀的规则球体,那么在地面上的高度相同的任何地点这一加速度的大小都是一个常数。这表明,一切物体均以相同的加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
(二)加速度与边际效用之间的相似性
其一,加速度和边际效用都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A•P•弗伦奇在《牛顿力学》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深入一些去讨论这样量,它在联系运动本身(运动学)和由力控制的运动(动力学)方面,证明是起关键性作用的。这就是加速度。”(弗伦奇,1980)在牛顿力学中,“力”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力学就是研究力的大小、方向、运动轨迹等。但“力”的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答案:作用于一物体上的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因此,加速度就成为了衡量力的重要工具:要测定任何力的大小,只要测定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即可。所以,加速度成为了牛顿力学中的核心概念。正如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一样,边际效用也是效用时间的变化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价值决定原理,要知道一物品的价值,就必须知道该物品满足人的最不重要需要时的效用,这种“最不重要需要”或“最小需要”就是边际效用,因此边际效用就成为衡量物品价值的尺度。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其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那么这个基础的支柱就是边际效用定律,有些学者把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称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其二,加速度与外力作用成正比,边际效用与财货数量成反比。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力和加速度的数量关系,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边际效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庞巴维克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决定价值的根源,并寻求这些边际效用量本身是由什么情况来决定的。答案是:它是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他又指出:“只要把这条规律简短地写出来就够了。这一规律是:需要越广泛和越强烈,边际效用就越高;需要越少越不迫切,边际效用就越低。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另一方面,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需要越少和越不迫切,而能够用来满足它们的物品越多,则下层的需要也可得到满足,因而边际效用和价值也就越低。也可以用一个近似而不太精确的方式来说: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决定物品价值的最终因素。”这就是说,财货数量与财货满足需要的程度是决定财货价值的两大因素。[18]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外力作用于加速度是成正比关系,而财货作用于边际效用是成反比关系。
(三)加速度和边际效用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都是恒定的
在牛顿力学中,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的加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物品的边际效用似乎本来是不相等的。例如,完全相同的物品,对不同的人就有完全不同的主观价值;一堆相同的物品,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边际效用;一堆相同的物品,当用作不同的用途时也会出现不同的边际效用,等等。既然边际效用是决定价值的根本尺度,而边际效用本身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维塞尔对此有明确的论述:“用价值来计算以代替用效用来计算可以使经济计算简化,这已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愈明显。当效用公式日益变得更加令人厌烦而又更不明确的时候,价值公式却变得更加广泛和统一化,尤其在加入成本问题之后。这一点我们以后要讨论到。在货币成为交换媒介的场合,人们为了贸易的目的,对所有东西都同样按其货币价值来计算;所有的效用,尽管变化无穷,都用货币价值来计算,每个货币的价值彼此完全相等,而出现在计算中的货币价值则为同一单位的倍数。”[19]这就是说,当边际效用本身是不确定或计算太复杂时,新古典经济学家以货币的价值作为计算物品边际效用的尺度,而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以及对任何人都是不变的。
七、作用、反作用定律与供给、需求决定均衡价格理论
(一)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
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即牛顿第三定律。该定律从本质上阐明每一个存在的力都有反作用力,从而对力的概念作了完整的概括。牛顿认为:“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和它相对抗;或者说,两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永远相等,并且各自指向其对方。”[20]牛顿举例说,任何东西拉引或推压另一个东西时,同样也要被那另一个东西所拉引或推压。如果一个物体撞在另一个物体上,并且由于它的力的作用而改变后者的运动,那么这物体的运动也将发生一个相等而指向相反的变化。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被人们称为最美妙的定律,它深刻地告诉了我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哲理:一个孤立的点本身完全不能施力也不能受力,力的产生仅仅是两个实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推力或拉力正如另一物体对它的推力或拉力。作用和反作用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依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牛顿的贡献在于不仅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而且用数学工具将它定量化。
关键词:价值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人力资本
价值理论回顾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
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由生产所创造,所以称之为供给决定论。由于生产过程是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自然应从三个要素中去寻找价值的源泉。一派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另一派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即要素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决定论
该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来自于生产过程,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评价。若消费者认为商品对自己的主观效用大,则商品的价值就大,否则就低。
新古典学派的供求决定论
供求决定论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价值的决定,它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创立。马歇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申出商品的需求价格,又根据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引申出商品的供给价格,价值由供求双方达到的均衡决定,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价值理论的变迁
综观价值理论的发展史,我们发现价值理论是为适应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提出的,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价值理论将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它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将资源集中于能够最大限度扩张的生产领域,所以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使资本家有将他们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进行再投资的强烈动机,结果使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理论仅仅适用于不发达经济,工业革命开始100多年后,这个理论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
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促进财富增长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边际学派给予需求应有的重视,使资本家的注意力从盲目生产转移到如何使产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毫无疑问,这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但边际学派极端忽视供给,鉴于需求决定论的片面性,马歇尔在边际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供求决定论,在当时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且举足轻重的。正因如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在很长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展望价值理论的未来
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抽象掉了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特征,构造了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这明显与实际相脱节,因此一些新兴经济学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品的供求机制为研究核心的经济学科,其发展弥补了新古典自由市场仅仅限于纯私人品假设的不足。其对新古典理论的发展主要有:认识到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私人交易私人品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交易公共品的过程。指出公共品的价格机制包含着公共(政治)选择的均衡过程,提出由于市场的非完全性,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价格的决定过程运行机制,也包含价格的管理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如何优化制度环境,考虑到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者也是“经济人”,就必须对通过市场前分配权力来创造经济价值这一寻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限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使马歇尔均衡价格机制理论重新回到市场分析起点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其在产权、交易、组织、契约、信息等诸多方面都丰富和拓展了新古典价格理论,把其从静态和瞬间的数量关系上升到动态的、包含瞬间和长期的产权契约关系。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子引入到价格理论之中,使之成为价格机制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从而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价格机制不仅反映物物交换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关系,是凝结在物品中的产权契约关系。
摘 要 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理性思维的抽象学科,与经济学价值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针对资产评估行业经济学基础薄弱的现象,特进行了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分析,以求实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加强与完善。
关键词 资产评估 经济学 理论分析
经济学价值理论作为资产评估理论的基础,经济学价值理论对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活动展开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对于资产评估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资产评估目的的经济学分析
资产评估的目的包括资产公允价值的一般目的和对评估结果用途有具体要求的特定目的两种。这些特定目的一般包括企业兼并、出售、联营、债务重组等方面,不仅设计到产权的供求关系,还包含了资产占用、处置和让渡引起的权利和利益的关系,这些都是对于涉及到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下我们就资产评估目的的产权性质和特征做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1.产权性质
产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常常统一事物的统一权利不能属于两个人,只能是一个主体;产权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每一项产权的数量、时间空间等都是有范围和限定的;产权作为独立的经济价值的存在,是可以进行交易的;产权包括权利和利益两部分,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和可能带来的利益都是可以分割的。这些都是的产权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2.评估目的的产权特征
不同的资产评估目的会导致评估各因素产生很大的变化和区别。首先不同的评估目的会导致产权主体的界定不同,相应的评估服务对象的责任对象也会产生变化。其次,评估目的同时是对于产权变更程度的反映,氛围涉及和不涉及产权变更两种,碧昂更又可以细分为整体产权变更、部分产权变更和无产权变更等几种表现形式。
二、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分析
所谓资产评估原则,就是指为了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相关活动,包括资产评估的权益方、评估人员以及资产占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评估行为的规范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工作原则和经济技术原则两大类,工作原则要求第三方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做出专业、客观、公正、科学的判断,而经济技术原则则是要求评估人员要用专业知识对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资产价值判断,这也体现了资产评估原则的经济学基础。
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原则包括供求原则、替代原则、预期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和评估时点原则几大类。其中,供求原则是指评估过程中,供求关系影响到评估价值,同时供给数量也受到成本、技术等因素影响,这些都应当考虑到评估中去;替代原则是指用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预期收益原则中预期是指对于不确定的经济量做出的预测,收益也是指资产处于正常情况中的最佳利用状态所能产生的正常收益;贡献原则用来评定要素资产在整体资产中的价值高低和贡献地位;评估时点原则是针对货币本身的时间价值,应当在评估中折现为现值。这些资产评估原则都跟经济学理论一一相对应。
三、资产评估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1.成本途径
成本途径是指从购买方角度出发,将资产成本费用为出发点进行资产评估活动,一般根据当前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损因素之后得到。因此,在成本途径的资产评估方法中,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从成本角度评定资产的价值构成;通过要素价值论的商品价格作为理论依据进行重置成本的判定;并将其中的资本周转理论作为资产实体贬损判定理论依据;用劳动时间论来判定资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贬损价值数,最终形成资产评估的成本途径评估结果。
2.收益途径
收益途径是指将评估对象的剩余使用期限和预期可创造的收益的折现的方式进行估算而得出的现值,主要使用效用价值理论和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为参考依据。效用价值论是以满足人的欲望和效用的主观评价来表达物品的价值。资产收益值得是资产的客观可收益价值而不是指它的实际收益价值。由于货币也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对于让渡资产的货币价值本身也需要得到补偿,必须大于当前投资货币。收益途径的资产评估方式也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和实现的。
3.市场途径
市场途径是指根据市场上同期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加以价格作为参考标准,通过类比或者直接比较等方式得出评估结果的方式,市场途径主要以替代原则和均衡原则为指导理论依据。市场途径的运用通常要求有一个公开公平的活跃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能够进行公平交易,满足均衡价值理论的市场要求,并且对于市场价值的评定应当根据当前的类似或相同资产进行比较和调整得出,要符合市场现行价值的替代原则。只有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市场途径评估结果。
结语:通过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资产评估是以经济学价值理论为基础而进行的具体的评估活动。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评估的目的、原则和途径都是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实践基础的。因此,加强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建勋.谈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甘肃冶金.2011(6).
[2]张秀云,张绪成,修峰.浅论无形资产评估.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价值;价格;卖方价格;买方价格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23-0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在2011年1月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会议上说:“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后来大家就放弃了。后来又提出序数效应论,序数效应论就没有逻辑问题吗?同样有问题,人和人之间不能比较,东西和东西之间谁重要谁不重要可以比较吗?放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人、不同东西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比如烟民抽烟比吃饭还重要,南方人和北方人大米和馒头、大米和面条也是不一样的,你怎么能放在一起比呢?……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
笔者不同意林岗教授这些观点,并提出三点质疑:第一,关于“效应论(指效用论――本文作者)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据我所知,史实不一定是这样的。18世纪,西方功利主义者就提出“效用”概念,当时是作为制定功利主义的某些社会政策与宗教教义的依据而研究的。后来,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本瑟姆将其引入社会科学,引起了当时一些经济学者的重视。再后,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推广本瑟姆的效用概念,用以解释消费行为,从此逐步发展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再说,即使“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难道我们由此就可以拒绝批判地吸收,使其为我所用吗?难道有人造了一门大炮,准备消灭我们,我们就不能吸收他们的造炮技术,并创新发展其技术,造一门更先进的大炮来还击他们吗?这样简单的道理,居然也搞不通,岂不令人奇怪!可见,拒绝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传统观点,其传统力度之深之大绝非一般。如果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人主张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必会迎来灭顶之灾,绝非戏言。第二,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对此,请问:(1)难道“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我们也就应该相信这个理论不行吗?(2)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只能说西方经济学领域中,有一部分人说这个理论不行,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绝对不会这样说,否则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3)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效用究竟能否计量?能否加总、比较?也许这才是我们应否对西方的效用理论进行批判地吸收的焦点,对吗?此外,即第三,关于“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我认为西方经济学者对“效用”是否可以计量、比较,分为两派,一直争论到今天,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成为经济学中的一大难题,犹如数学中“哥德巴赫猜想”,因此,如果把意识形态问题暂时抽象了,先不谈它,问题不就可以明白了吗?
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管见:
一、西方效用理论可以而且应该批判地吸收
我主张应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马克思经济学向来是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马克思逝世以后,是否应该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一直争论到今天。我国目前有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的。一种是想用“抽象使用价值”或“劳动效用论”来代替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体的客观属性;效用是人们在消费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需求的满足,所以效用是人的主观属性。二者不得混淆,也是无法相互代替的。劳动能创造使用价值,但劳动不能创造效用。所以,“劳动效用论”是无法成立的。使用价值向来是具体的,把具体的使用价值抽象了,使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世界上不可能有抽象的使用价值,那不过是主观的幻想罢了。因为把具体的使用价值都抽象了,剩下的不就只是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了吗?难道世界上有不是具体椅子的椅子,或不是具体学校的学校?所以,他们只不过是想另起炉灶,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结果只有失败等待着他们。另一种就是绝对拒绝效用理论,林岗教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还有的人则认为谁想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谁就是“试图架起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桥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机关刊物《当代经济研究》近年有文章就是这样说的,其实这些文章是把价值和价格两个不同质的东西混在一起了(详见下个问题)。绝对拒绝效用理论的同仁们只看到效用价值论的错误,没有看到西方效用理论中的有用部分。他们也不明白效用的性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对效用曾经长期作了研究和应用,是有一定贡献的,但他们的效用价值论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他们对效用的理论分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对效用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又做了错误的解释,这些都是非科学的。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他们的效用理论,不应绝对拒绝。固然,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必须迎头而上,科学道路是不平坦的!
二、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
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前人从未提出过,更未曾论证过。在西方经济学中,几百年来一直存在着效用计量问题的争论。19世纪许多功利主义者笃信效用是一种心理上的实际存在,并力求直接用基数加以衡量。但计量单位是什么呢?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研究,直至今日仍不得其解。于是不少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干脆拒绝和放弃基数效用论,而提出用序数效用论来代替,认为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只要消费者是否更加偏爱于商品的某些需求,即有“A比B更受偏爱”的陈述方法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我们知道A比B究竟偏爱多少,而且还认为即使不提效用概念,也能够容易地描绘出一般性的曲线,因而只需要这种“序数效用”的陈述就够了。果真这样的话,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定会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价格论了,不可能有实用价值,从而也失去其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了。因为现实经济生活要求价格必须是明晰的。
可见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争,实际上是效用计量单位未能解决的必然结果。如果能够找出效用的计量单位,基数效用就可以成立了。所以,效用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在经济学上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我的论证主要谈三点:
(一)具体效用和抽象效用
效用就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需求的满足,即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需求满足。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十分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使用价值都会在一定形式上,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具体的需求的满足,例如衣、食、住、行、信仰、文化、艺术、学习等的需求满足。把需求满足的具体形式抽象后,就会成为抽象的或一般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所以,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具体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则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将需求满足或效用的具体形式抽象后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把生理和心理再概括为生命机能,那么,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具体的特殊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
效用的计量必须要以抽象效用为计量单位,因为具体效用是无法统一计量的。
(二)效用或边际效用可用小时为计量单位的理由
价值是由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抽象劳动归根结底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或生命机能的一般支出或消耗。价值是由这种支出或消耗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效用或抽象效用则是购买者或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商品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效用也可由这种一般需求的满足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即购买者或消费者在商品的使用或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在1小时中所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为效用的1单位。
效用在具体的计量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一般需求的满足,有简单的需求满足和复杂的需求满足的区分,正像一般的劳动支出有简单的劳动支出和复杂的劳动支出一样,在计算时均应将复杂劳动或需求折算为简单劳动或需求来计量。再如,同一的简单劳动支出或同一的复杂劳动支出,有强度差别的问题或质量差别的问题。同一的简单需求满足或同一的复杂需求满足,也有一个强度问题或质量问题,计算时均应将较高的或较低的强度或质量折合为一般的或中等的强度和质量来计量。
既然商品的效用是可以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那么商品的边际效用也是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因为边际效用就是增加消费1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得到的效用。只不过边际效用存在着递减的趋势。
(三)补充的话
第一,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断及其论证,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在我的《批判地吸收“效用”和“边际效用”》一书中基本上都已阐述过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还为该书作了《序言》,指出:“这本著作有较重要的学术讨论价值,发表后可能引起一些争论,这是正常的。学术上的争论必会繁荣经济科学,真理越辩越明。”后来,在我的《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一书中,以及最近(2011年)出版的我的另一部新著《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中,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读者可参阅。
第二,我的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其实只不过是学习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和论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效用理论的批判地吸收上。因此,我坚信是正确的。
三、效用和使用价值不得混淆
(一)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我认为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满足;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效用。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的客观属性,效用是商品消费者或人的主观属性。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曾做出过独特的杰出的理论分析和贡献,特别是他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分析并提出了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论断,意义深远。
(二)西方经济学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各自只重视使用价值或效用二者中的一个方面,而又从各自的观点混淆了二者。西方经济学把效用等同于使用价值,并用效用代替了使用价值,从而抛弃了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否认使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了商品中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及劳动的二重性。结果片面夸大了效用的作用,并使西方经济学陷入了坚持认为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片面观点;还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不得不被效用和需求牵着鼻子走,甚至不惜用严重的财政赤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需求和效用,以求经济的发展;最终反而使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越陷越深,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直到今天,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这次国际性经济危机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下降趋势必会有一天要导致西方经济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从而遭到人们的冷落和边缘化,历史就是这样或将会是这样无情的。
(三)经济学也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遗憾的是经济学却从相反的方向,也把二者混淆在一起,他们把使用价值等同于效用,并用使用价值代替了效用,从而否定了商品的效用,及效用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果使经济学陷入了坚持商品的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另一种片面观点;并在指导现实经济中就产生了片面重视生产忽视需求,而最终成为了导致计划经济世界性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计划经济的价格理论指导下,把价格中的效用的货币表现抛弃了,把消费者的需求在价格中的作用抛弃了,其资源配置的价格调节怎么会不是重视生产,忽视需求呢?怎么会是科学的呢?经济怎么会顺畅快速发展呢?何况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还是以行政手段,并在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通过经济计划和计划价格为主来进行调节的,必然使经济雪上加霜。结果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一方面许多产品生产过剩,积压在库,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短缺难求,只得凭证购买,走后门购买,排长龙(队伍)购买……种种怪现象丛生,严重打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计划经济怎么会不在国际竞争中失败呢?经济学怎么会不随着计划经济的失败而被冷落或被边缘化呢?当然,这里论证计划经济的失败,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的因素而言的,把非经济方面的因素抽象了。
四、效用和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科学化的最根本的基石,也是马克思给经济学做出的最杰出、最伟大的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将永世昂立,科学长青!然而马克思的价格理论确有一定的片面性,值得商榷。同时科学的价格理论又与效用理论有一定的密切关系,现在就谈这个问题:
(一)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
1. 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和经济学者的责任
价格(广义)应区分为卖方价格、买方价格与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这是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他价格形式都是这三种基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派生或延伸出来的。而在这三种基本形式中,更以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为价格基本形式中的最基本形式。
现实经济中习以为常的讨价还价的买卖活动,正是价格(广义)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的依据。假定某一商品,卖方的讨价或喊价为10元,这10元就是这个商品的卖方价格;买方的还价假定为8元,这8元就是买方价格;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假定以9元成交,这9元就是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价格理论必须全面反映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客观现实,必须全面反映这种讨价还价的实践活动,否则价格理论及其定义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经济学者的责任是从理论上如何论证这三种价格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及其存在或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否定这三种价格的存在。因为这三种价格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实,主观是无法否定的。
2. 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中没有价格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分
遗憾的是,在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中,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因而他的价格定义的表述一般说也就只有一种价格定义。这个定义凡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是知道的,马克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姑且不分析马克思这个价格定义是否科学,是否对。即使是对的、科学的,那么这个价格定义是指卖方价格呢?还是指买方价格?或是指成交价格,即指价格狭义的定义呢?或是指价格广义的定义呢?人们就很不好回答了。因为即使是指其中某一价格定义,而且又是对的话,那么,其余的价格定义又是什么呢?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种价格的基本形式的定义及其理论,是不符合上述价格的客观现实的,是为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所排斥或否定的,是不科学的。价值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事关整个经济学是否完全科学,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经济学界同仁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克服马克思价格定义及其理论的上述缺点,发展经济学,使其更科学、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迅速、更顺利地发展!
(二)效用与价格或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区别和联系
笔者认为卖方价格的实质是价值(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卖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买方价格的实质是效用(指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而形成的效用概念),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的实质是价值和效用的统一,成交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和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也就是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的统一。因此,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是不同的,有差别的,但三者又都是各自的实质的货币表现形式;三者的各自的货币表现形式,就是三者的共同点或相互联系的地方。可见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立论,正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同时又是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而构成的新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因为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他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更没有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定义;也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定义,因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效用价值的货币表现,西方经济学也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定义。虽然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提出过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遗憾的是马歇尔的供给价格是以生产费用论为涵义的,他的需求价格是以唯心主义效用论为涵义的,而且他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是建立在供求决定价格论的基础上的,因此是不科学的。马歇尔也没有提出过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也就不可能从价格理论的完整体系的深度去考察和研究它。
结束语
以上所述还不可能包括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的全部内容,若有机会还可以继续探讨。但由此也可以提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科学的效用理论是科学的经济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元素,或者说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的效用理论,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或原理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它,以发展经济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孙小兰.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EB/OL].finonce.省略/economist/jingjigumcha/20110102/10439295468.shtml,2011-01-22.
[2]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批判地吸收“效用”与“边际效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3]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唐思文.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5]刘灿,等.西方经济学研究新进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
Critically Absorb the Western Theory of Ut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nomics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Lin Gang
Tang Si-wen
(College of Economics,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1,China)
论文摘要:有些学者已经运用数理方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研究,数理方法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使研究表述简洁清晰,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本文主要对已有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述评,从中找出它时研究经济学的现实价值,进而丰富和发展经济学。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用数理方法度研究马克劳动价值论,经济学中,数理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说明经济运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算式的推导研究和表示经济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方法,是现代经济学通行的方法。数理方法的引人使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清晰、准确,逻辑性更加严密。数理方法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用数理方法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使研究表述简洁清晰,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马克思也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简要回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多年理论研究的结晶,该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这里的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和创造价值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商品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开始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对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行了区分。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是劳动价值论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总结,“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就是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表现的,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的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其中商品的价值由价值量表示,而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它们之间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表述及方法创新述评
劳动价值论的新表述和方法创新,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学曾采用过的表述和方法。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证的要求,经济学必须使自己的理论精确化,数学方法的运用会使经济学的研究变得更加精确。
在一些学者所做的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某些研究中,已有运用数学模型的较好范例。如吴易风、冯金华、白暴力、何明等人都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数理方法进行分析,对该理论进行了新表述。
(一)吴易风运用数理方法对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重性、价值规律等理论进行了定量分析
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定量模型。由于具体劳动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所以使用价值的度量只能从量数量上反映,函数式表示为Q=f( L, K)。其中,Q表示使用价值量,L为劳动力数量,创造了使用价值,K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价值形成的数学模型。因为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是个别劳动时间的数学期望,所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V是个别价值V的数学期望,价值形成的数学模型表示为V二V(1)二}V;}(1;})P},P}表示概率分布函数,其服从的分布形式由具体生产情况决定。
商品二重性的综合模型。商品二重性模型反映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和转移旧价值的过程,前面二者结合构成了商品二重性的综合模型;V=V(L)=V(Le+L})=V(1,+1t)Q(L,+K),其中,L。表示投人的活劳动量,Lt表示物化劳动量,一方面,L。使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使用价值的数量为Q的商品,抽象劳动创造产品的价值,由于旧使用价值形态被具体劳动生产性地消费后生产出新使用价值,旧使用价值包含的价值V( Lt)被保存下来,被活劳动L。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所以,商品价值中既包含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又包括活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吴易风用数学方法对价值规律进行了重新的阐述。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导致该种商品的生产扩大,引起市场供给增加和价格下跌,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会导致该种商品生产缩小,市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意义:使用价值形成过程模型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了生产力和使用价值量的关系,价值形成模型说明了商品的本质和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二重性模型概况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的关系;价值规律模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盲目性。
(二)冯金华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价值函数的基本假定z二L+Q和基本公式Z二ziQ = LiQ十c。其中,L代表必要劳动,K为生产资料,z代表价值总量,z代表每一个商品中包含价值量,它是由平均的新价值量和平均的转移价值量组成。马克思说:“如果仅仅就价值创造和价值变化本身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进行纯粹的考察,那末生产资料,这些不变资本的物质形态,就只是提供一种物质,使流动的、形成价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略〕可见,根据研究的需要,公式简化为:z=L/Q。
冯金华在此基础上引入短期生产函数Q=Q(L),得到短期价值函数:=L/Q(L),根据数理推导得出短期价值函数是一条从某个大于0的值开始、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当引人长期生产函数Q=Q(L,K)时,得到长期价值函数z=L/Q(L,K)。并详细谈论了劳动变化、资本变化、劳动和资本同时变化和同比例变化以及生产函数变化对价值量的影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学原理的意义:根据价值函数的基本假定推导出了短期和长期的价值函数。
(三)白幕力以生产函数存在“资本量度和生产函数存在性问题”和效用函数存在“效用量度问题”为出发,在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模型
白暴力首先分析供纸曲线,设劳动耗费函数,分析假定劳动耗费与产量之间是非线性的,边际劳动耗费和平均劳动耗费不是常量,而是变量,所以称为“非线性劳动价值学说”或“变量劳动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推到出了市场供给曲线。厂商生产产品的平均劳动耗费为生产该种产品的厂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厂商生产成本就是劳动耗费的货币形式表现,成本函数就是劳动耗费函数的货币表现形式。由此得出,在假定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也就是边际劳动耗费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劳动耗费曲线会向上或向下移动,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有三种可能的情况。综合前面的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短期供给曲线由短期厂商供给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完全竞争市场长期供给曲线,当无外部效应是是水平线,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一种是向上倾斜的,另一种是向下倾斜的。
其次分析需求曲线,提出用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度边际效用来解决效用无法量度的问题,而且两者成正比例关系。在社会是理性和边际效用递减的假定下,使等量劳动生产的效用相等实现社会最大效用配置,达到效用均衡。当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产品出售价值较高,对应的边际效用也较高,这时消费的数量就会较少,反之.消扮的数量就会较多。因此,产品的出售价值与消费产品数量成反比关系,所以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最后分析市场均衡,由前面得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交点就是产品的市场价值或价格。短期市场均衡价格是边际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形式,长期市场均衡价格是部门平均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形式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案的表现形式。短期市场均衡价格围绕着长期市场均衡价格波动,也即围绕着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波动。
非线性劳动价值学说的意义:推进了市场价格理论的构建。
三、总结
摘要: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交换理论的研究、关于产品实现理论的研究和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理论的研究,指出了马克思市场营销思想要比现代西方市场营销学者的论述更深刻、更全面。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市场营销交换竞争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1999年,马克思被英国BBC评为“千年伟人”。作为一代伟人,马克思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经济学是的基础,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马克思经济学有别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更加明确地是指马克思本人在其有生之年确立的经济学基本范畴、方法和结构的总和。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不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为我们留下珍贵遗产,而且还形成了马克思市场营销思想,这对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马克思关于交换的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对交换做了较多的阐述。马克思指出:“分工和交换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这表明马克思对分工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分工的不同产生了交换。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交换是可能产品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产品是作为价值,作为交换价值,作为等价物来生产的,不再是为了它同生产者直接个人关系而生产的。”这个观点是马克思对交换的重视,因为交换是经济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这种物与物或通过货币为媒介的物与物的交换,都是劳动交换。而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还指出:“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生产商和经销商,都是为他人需要而生产和经销商品的,都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增值和经营目的,以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实现。
二、马克思关于产品实现的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产品必须满足市场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这表明,只有消费才能使产品最后完成,才能使潜在产品或可能产品变成现实产品,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商品变货币的过程。马克思的论述指出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设计产品,组织产品生产,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指明了方向,使人类社会做到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还指出:“要生产商品,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所阐述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否有用,商品质量好坏,而是产品的整体概念———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追求的利益(核心产品)、产品的物质形态(形式产品)、消费者得到的销售服务与保障(附加产品)、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期望产品)以及消费者购买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潜在产品)。也就是说,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还要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实际就是市场营销观念的问题。即生产者要从满足市场需要出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安排产品的生产,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只有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使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进而实现其价值。
三、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马克思的论述表明,竞争是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是人们的主观想象。因此,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有适当的竞争。马克思还指出:“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在这里,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的,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也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调控经济运行过程只有在竞争前提下才是有效的,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制度原则。竞争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地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这表明,一种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相对于竞争者的同类产品而言的。今天你生产的产品能比竞争者的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明天可能竞争者生产出了更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样,你生产的产品就被排挤掉了;再有,企业本身的资源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明天可能就被新材料、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所淘汰。值得指出的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变化,从而引起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由此,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要使产品符合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就必须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不断进行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综上所述,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对准确理解市场营销理论,唤起企业、政府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与重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市场营销”这个术语,但他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对其重要性的阐述,要比现代西方市场营销学者的论述更深刻、更全面。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是创立市场营销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春峰.《资本论》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7
3.丁桂兰.中国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是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亚当·斯密确立的劳动价值论,既从经济学层面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又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把现代性视为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从而在经济学语境中完成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和超越。
目前,哲学界在解读马克思几乎倾其毕生精力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了马克思通过“经济学语境”凸显“哲学话语”并走向“历史深处”的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所走向的“历史深处”,其实就是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展开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实践批判,进而彻底批判和超越“现代性”。
一、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的经济学辩护
“现代性”作为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规定,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行的基本状况,又构成和蕴含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时代特质。因此,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自然成了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尽管人们对现代性的具体理解存在分歧,但从精神或文化层面把现代性等同于理性主体原则几乎是一致的。
按照传统与现代的界别,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把人本主义信念作为思想理论世俗化取向的学理依据,最终构造和确立起了一种以人的理性为本位,以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继续高擎理性这一精神旗帜,进一步肯定与推崇“自我”以及“人”的价值。康德不仅继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而且将其确立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原则将理性主体原则抽象成了世界万物的绝对原则,完成了对理性主体原则的哲学论证。可见,现代西方思想运动是在推崇和维护理性主体原则的过程中展开的。
同时,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还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既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摆脱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关系与争取个体独立的需要,又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并由此获取与集聚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质言之,对理性主体原则的推崇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意识与逻辑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西方思想运动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并不仅仅属于哲学,国民经济学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从“历史深处”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即资本不断自我增殖的逻辑,而且通过把“劳动一般”作为私有财产的唯一本质,肯定人及其劳动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抽象成理性主体原则,进而将抽象的理性主体原则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简言之,国民经济学通过创立劳动价值论介入并推动了西方现代性理论运动。所以马克思指出,“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
众所周知,对财富的本质的规定是国民经济学全部内容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个前提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则成为区别国民政治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学派的标志。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把财富归结为货币,由于还没有看到财富的本质是人和人的劳动,因而不能看到货币的本质,不能揭示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只能陷人对贵金属这种单纯外在形式的崇拜。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虽然看到人的劳动构成财富创造的条件,但却没有把劳动抽象成为财富创造的一般原则。“这个体系宁可说是封建制度即土地所有权统治的资产阶级式的再现”。只有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学派提出的粗糙的劳动价值论,才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后来亚当·斯密揭示财富的劳动本质并创立劳动价值论,进而确立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斯密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以探讨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为理论任务,并通过把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把商品生产和劳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把增进国家财富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作为讨论的重心。尽管他对这一问题的前后回答是矛盾的,但他在原则上坚持了价值决定于劳动的原则。他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显然,斯密已经把劳动抽象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本质和源泉的劳动一般,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斯密在把“劳动一般”作为财富的源泉的基础上看到了劳动社会交换的意义。斯密发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分工的结果,但在彻底实行社会分工之后,人们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劳动的社会交换。因为,“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卑不足道的人,即便按照(这是我们很错误地想象的)他一般适应的舒服简单的方式也不能够取得其日用品的供给”。没有劳动的社会交换,国家财富的增进根本无法实现。为此,现代社会必须打破封建自然秩序的束缚,推动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让内在于社会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这样,不仅为资产阶级社会从事实与法律层面把“利己主义”肯定为“完全自由和正义的自然制度”阎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也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在自由活动基础上生产人自己的自由空间,即把人的命运还给“大写的人”提供了理论说明。李嘉图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在交换价值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问题,发现“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l,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
然而,同样明显的是,由斯密肇始李嘉图完成的劳动价值论,一方面由于把财富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劳动,把自然界和财富看作是人的产物或人的构成物,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扬弃了财富的外在对象性,将人本身及其劳动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从而将人的感性活动本质遮蔽起来,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归结为了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于是就被抽象成了理性主体原则,即把“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变成了理性观念对人的抽象统治。这样,国民经济学也就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合乎逻辑地看作了合理的、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形式;而它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构成了对以“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为深层逻辑的“现代性”进行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界限在“历史深处”的凸显
尽管国民经济学对“现代性”作了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但它也不自觉地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
首先,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范畴作了超历史的理解。这一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亚当·斯密。斯密把商品看作一般劳动的产物,而不看作劳动产物的一种社会形式,表明他从来没有研究过劳动产物表现为商品以及劳动表现为价值与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等等的历史条件这些根本性问题,而只是在交换价值的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并把劳动抽象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缺点归结为: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从而把价值形式看成了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闭这就是把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即具有历史的特征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国民经济学家忽略作为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历史性、暂时性,其根源也正在于此。所以,国民经济学始终把雇佣劳动及其价值表现形式与一般生产劳动及其价值混淆在一起。
国民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错误,使其对“现代性”的辩护陷人了悖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学所要求的财富增长或积累,本质上是以牺牲具体劳动或感性活动为代价的抽象劳动的积累—财富或资本的积累,不仅这种积累的不可能性与积累本身同步增长,而且,它所要求的财富越是抽象,人的“主体性”就越是受抽象所统治。李嘉图把国家理解为生产的工场,把人理解为消费和生产的机器,把人的生命等同于资本,把人类生活世界理解为经济规律盲目支配着的世界的观点充分表明:劳动价值论只是从表面上承认人、人的独立性、自主活动,实质上却通过把私有财产的本质规定为人的劳动,进而十分片面从而更加明确、彻底地把私有财产以及劳动规定为一种世界主义的、普遍的、摧毁一切界限和束缚的能量,即将人及其劳动仅仅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最后走向了遮蔽人的感性活动本质,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等同于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以至于敌视人的反面。诚如马克思所说:“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质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现代性理念陷人了表面上肯定人及其主体性与实际上否定人及其自由的自相矛盾。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资本平均利润率的降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矛盾不断涌现,也处处昭示着资本永恒积累的不可能性。这种以财富积累为目的与以积累的不可能性为结果的矛盾,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资本论;理论基石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09-04
一、国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最新形成的八种价值论
《资本论》的重要理论基石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分配理论、危机理论在内的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经济理论,《资本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资本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方面,尽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不乏理论困惑的存在。
归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新研究划分为八个方面:“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多元价值论”(或“泛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统一劳动价值论”、“非劳动价值论”等。赞成“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的学者认为,“凡是直接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及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动。”“物化劳动价值论”者认为,“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扭曲”。“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简称创造价值。”而在“多元价值论”者看来,“财产和商品的源泉与其价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自然资源等多要素共同创造的,多元财产论在这种条件下也就是价值多元论。”即“土地、机器也能够创造价值。”“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的拥护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应发展一种“建设时期的劳动价值论”来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而“广义劳动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指的劳动内涵与当代已有很大区别。在当代,不光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第三产业的劳动都可以创造价值。“整体劳动价值论”则将劳动划分为劳动主体及劳动客体,认为劳动主体即劳动者与劳动客体即生产资料共同创造价值。“缺少活劳动的劳动是不存在的,缺少物化劳动的人类劳动也是不存在的。”为了契合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些学者提出“统一劳动价值论”,认为“把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结合起来,因而劳动的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融为一体,本质与现象表里如一,费用与效用自然结合,主观与客观一致,抽象与具体合一,供给与需求均衡,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统一。”而“非劳动价值论”者基本上不赞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提出建立旨在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的非劳动价值论及其剥削理论。
面对上述众多的“价值论”,哪些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哪些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确使人困惑。如果不解除这些困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论》的基石就会动摇,甚至危及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改革急需发展着的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而理论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无所依从,并陷入盲目发展的境地。我国当前的改革遇到的一些困难,在实践中受到的一些挫折,无不与我们的理论思维薄弱有关。
二、需要科学判断四个学派是否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
出现众多“价值论”的原因在于经济社会随着时展产生了重大变化。例如,社会生产部门的增多或扩大,使劳动者在新的生产部门中提供的劳动形式、种类比马克思时代大为丰富,从而为“广义活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劳动价值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中国市场经济中大量商品的涌流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使“物化劳动价值论”和“泛价值论”成为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依据。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使一些学者力图淡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属性,从而提出“革命的劳动价值论”或“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面对西方经济理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及中国市场经济的现实,一些学者站在折中的立场,希望在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间找到平衡,将两种价值理论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体劳动价值论”和“统一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论概念并没有错,但参与完成价值创造的并非人耗单要素,而是人物力、智体力、耗费创造、产需结合的全要素劳动。”“引入稀少性概念,使用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就没有多少差别了。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能被用来研究西方经济学难以说清楚的生产关系,而且也能被用来研究似乎只有西方经济学才能研究清楚的生产力问题。”当然,“非劳动价值论”则直接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立。
这八种“劳动价值论”可以归为四大学派:一是拓展派,包括“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价值论”;二是综合派,包括“统一劳动价值论”、“多元价值论”;三是质疑派,包括“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四是否定派,主要是指“非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无论哪一个学派的哪一种理论,只要偏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都会动摇《资本论》的基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值形式可由交换价值、货币形式或价值决定的价格来表现。“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价值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即人们之间交换劳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成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力特殊的使用价值,使雇佣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价值规律是商品社会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自行消除。
新的价值理论是否是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要把握几个关键点:第一,要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涵的原意;第二,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三,要正确地创新。这就要求学者们必须首先搞清楚马克思的原意,避免在理论内涵及范畴上引起曲解、歧义,造成自身的理论谬误。其次,要求学者们不能将马克思未说的或提到但不完全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也不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理进行断章取义,更不能将当代社会出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涵盖不了的经济内容,硬性纳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再次,要求学者们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秉承其方法、内涵和范畴去发展和拓展。否则,既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会损害和歪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动摇《资本论》的基石。
因此,笔者认为,“非劳动价值论”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完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对立。“广义活劳动价值论”承认了马克思“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根据当代社会出现的第三产业中活劳动表现的新形式,扩大了活劳动的范围,是在“劳动创造价值”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拓展。“广义劳动价值论”与“广义活劳动价值论”有相似之处,只是更加强调新的普遍出现的知识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也创造价值,进一步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物化劳动价值论”认为,物化劳动是当前活劳动的凝结,也属于活劳动,所以也创造价值。“物化劳动肯定是本期生产的,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因此讲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归根到底还是活劳动创造的。”这种对“活劳动”的拓展是不妥当的。因为尽管“活劳动”是本期的,可是物化劳动既可以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也可以是往期活劳动的物化。特别是马克思对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有明确区分,二者各有不同的内涵,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因此,“物化劳动价值论”对“活劳动”的拓展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突出强调“价值论”的现代社会性,淡化其历史性,实际是不承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乃至《资本论》的现实作用。而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乃至《资本论》正是解决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等问题的根本性理论,因而“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也是欠妥的。“整体劳动价值论”将劳动创造价值或活劳动创造价值分解为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共同创造价值,这严重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劳动客体是指生产资料等劳动条件,劳动主体是指劳动者,劳动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消耗过程。“整体劳动价值论”存在概念及逻辑上的错误。“统一劳动价值论”试图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融合起来,这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两者的理论范畴根本不同,而且效用价值论早已受到马克思的批评。“统一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以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为根据的,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严重背离。由分析可知,只有“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活劳动创造价值”的拓展。而“广义劳动价值论”基本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但由于未能说明知识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也属于活劳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容易被人们误解,认为这些劳动形式是作为抽象劳动而“创造价值”的。
三、推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推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正确的理论思维进行“顶层设计”来解决。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涉及宏观经济社会的相关内容。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基石,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直接影响我们处理当前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政策导向。就这个意义而言,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动摇。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偏差,都或多或少与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在理论上,一些创新成果抛弃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有框架,脱离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加入了一些不属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甚至把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观点解释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或嫁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上。这使经济学的理论范畴或多或少地变换了原有面目,而且形成了所谓“新的经济学”内容。这些内容还大量出现在教科书上,让人感到担忧。如,有的教科书未加特别说明,就认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管理劳动创造价值”。这就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迷惑:这些劳动是抽象劳动吗?如果是,那么抽象劳动难道是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果不是,那么它们就只能创造使用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因此,应该说明这些劳动都是活劳动的表现形式及范畴,具有劳动二重性,既创造使用价值,又创造价值,这样才不会使人迷惑。又如,有的教科书在否认价值是一种历史范畴的同时,否认资本也是一种历史范畴:“虽然不能认为资本是一个自古就有的永恒的存在物,但也绝对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而且认为资本也不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够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殖的客观存在”,因此“资本存在任何经济社会的一般属性”,也存在某一经济社会才有的“特殊属性”,由此可以有“资本主义资本”和“社会主义资本”。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资本理论内涵的,资本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历史范畴。我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资本,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资本,会逐渐丧失资本的功能,从而完成资本这种价值或生产关系的历史使命。再如,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被一些学者解读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际上,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具有特定的内涵,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得十分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阐释,这两种理论是互相对立的,不可能结合。我国当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合理的,也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但也仅仅强调是“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而不是“结合”。
这个观点我提出已有近十年,今天仍然坚持,而且有一些新的发现。借这个机会一并谈出来,深化对以往观点的认识,并进一步阐发新的思考。孙景华著有《中国人的管理逻辑》等书,也有办企业的实际经历。希望能够与他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于立论的角度
“融合创造财富”是直接经济理论的核心命题。孙景华先生自谦“至今分不清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界”,搞不太清楚我“究竟是基于哪个角度而得出的结论”,他比较侧重于从企业组织管理的角度立论。其实我认为,在这个命题上,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并不矛盾。
“直接经济”是针对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而提出的相反概念;“融合”是针对亚当・斯密的“分工”而提出的相反概念。庞巴维克用“迂回经济”、亚当・斯密用“分工”来概括工业化的特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生产方式立论。我根据戴尔“直接商业模式”的实践,描述与斯密的“分工”、 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特征相反的“直接经济”,也是从生产方式立论。这样一种概括角度,在经济学中确实不太常见,因为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从生产方式角度立论的优点在于,兼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没有“生产力”这个概念;技术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又不太谈生产关系;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谈的既不是单纯的生产力,也不是单纯的生产关系,而是二者的统一,即生产方式,所以主流经济学面对第三次浪潮,在理论上总是对不准焦聚。
管理学没有主流经济学这方面的学科缺陷,从开宗立派到现在,一直没放弃“自然-社会”的双重属性。管理学的自然属性有利于从生产力角度观察问题,社会属性有利于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观察问题,所以它更容易理解第三次浪潮这种生产方式上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景华先生从管理的角度立论,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方法论上的建议。无论是斯密的“分工”,还是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形而上”思考。这与管理学就现象谈现象所涉及的“分工”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我希望大家在思考“直接经济”和“融合”时,能更多从本原上,也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上,想一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不同点在哪里,而不要只局限在我们眼前的工业化实践中。
融合的价值基础:意义价值
领导变革时代,经济学重价值;管理承平时代,经济学重实证。因为今天的时代特征属于变革,所以要重新审视经济学的价值论。
1、意义价值是融合的价值基础
孙景华先生说我“关于未来财富来自‘融合’的结论,既震撼又惊心”,“但论证它却变得漫不经心、十分粗糙,很难令人接受”,他说得很对。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做到“非十年不将军,无一日不拱卒”,今后要多下实证功夫。不过,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价值型问题。
许多人凭着工业化的经验,不接受直接经济的融合论。我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在论证上。我们必须给“融合”提供一个更为基本的价值论基础,《体验经济》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我最近有一个新的还未完全定型的想法,顺便提出来一并讨论。我认为,意义先于融合,融合的价值论基础是意义价值。意义的价值在于个人通过信息和知识获得快乐和幸福,或者说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意义价值,是迄今为止经济学还没有重视起来的商品的第三重属性。最接近“意义价值”定义的经济学家,依次是边沁、卡尼曼、奚恺元、黄有光、陈惠雄五位。意义价值,在古典经济学中就是指快乐和幸福这种终极福利价值。但我觉得,快乐、幸福只是意义价值主观的一面,信息和知识才是意义价值客观的一面。光说快乐,很难把信息革命的生产力―信息和知识―概括进去;反过来,光说信息,也很难把信息革命的社会目的―以人为本―概括进去;只有意义可以把两方面都概括好。孙景华先生也许是由于没有看到《体验经济》的第三部分,所以将融合与我所说的“个性的彻底解放”、“彻底的将决策权回归个人”对立起来了。
自然经济的价值基础,是我们后来用“使用价值”概括的那种价值的自然属性;工业经济的价值基础,是交换价值;信息经济的价值基础,是意义价值。
交换价值和意义价值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交换价值是一种工具价值,意义价值是一种目的价值(终极价值)。主流经济学缺乏对意义价值这种终极价值的描述,倒是福利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意义价值。卡尼曼最主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把这两种价值区分开来了。他称之为两种效用,前者是马歇尔意义上的效用(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后者是边沁意义上的效用(快乐);一种是工具性的中间价值,一种是用户终极的价值。我认为卡尼曼说的这种与马歇尔意义上的效用相对独立的效用,就是意义价值。
2、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这种和谐形态之中
意义价值是融合的最终根据。摆脱就现象谈现象的理论纠缠,我们可以看到,融合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是指复归,是大道归一。
第一,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之中,因为终极价值是直接的,不是间接的,是统一的,不是分立的。经济人理性的价值基础,只能是工具理性,这注定它只能是二元的。二元论是分工的最终价值基础;人的快乐和幸福作为目的价值,只能是一元的,一元论是融合的最终价值基础。这种融合,是从手段向目的的复归。
第二,意义只能存在于融合之中,因为终极价值是生命性的,不是机械性的,是有机论的,不是原子论的。分工以契约为前提,契约以原子论为前提;融合以信任为前提,信任以有机论为前提。在这个价值判断上,孙景华先生误读了我。其实,孙景华先生强调新经济从利己向利他转变的观点并不确切,因为这个利他实际上是主体间性,而主体间性并无利己利他之别,只是一种人际融合。这种融合,是从异化转向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