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

时间:2023-08-18 17:1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体系的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1篇

关键词:ERP人才培养;ERP教学;ERP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ERP人才培养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如火如荼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企业对于ERP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其中ERP软件的实施顾问、ERP软件研发人员、ERP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人才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人才缺口状况。针对这种局面,各类院校纷纷将ERP列为管理专业、软件专业及其他多学科专业的必修课,有些高校还与ERP制造商联合推出了ERP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

然而,ERP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ERP课程的教学相比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ERP虽然最终体现为一种软件产品,却涉及到管理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在管理学方面又涉及库存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哪一类的ERP人才,都要求掌握ERP的管理思想、基本原理、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以及ERP软件的运用。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ERP课程体系是理论讲授和ERP软件实践结合,辅以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ERP沙盘模拟对抗、基于案例的ERP软件操作。这样的教学体系相对于枯燥的理论教学确实能让学生对ERP的理论和实践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在开始学习ERP课程之前,学生缺少关于商业的概念、商业功能和企业业务流程的知识铺垫。对于ERP理论和软件学习中的重点――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缺少直观而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理论教学的时候感到学生学习热情低,学习效果差。例如,在讲解销售管理时,对于销售管理中的若干中业务类型,只是从字面上理解,学完就忘,再学习软件的时候,无法将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再比如,有些学生虽然在学习ERP之前学习过基础会计课程,但是无法理解真实企业中的资金管理如何同物流管理相集成。

虽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却缺少针对性,或者说教学目的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在ERP课程中设置了沙盘模拟对抗,但是大部分学校只进行一次对抗,很多学生在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刚刚弄清楚规则,就结束了对抗,最终也没有从对抗中体会企业的各个管理功能是如何合作的。

ERP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部门间和不同业务功能间的合作。由于缺少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缺少直观感受,学生在学习软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贯穿各模块之间企业业务流程,而过分注重对于单一业务模块操作技能的学习。

在进行ERP软件实践学习的时候,缺少一个完整的企业ERP实施案例学习。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ERP软件学习中的案例,都是针对企业不同业务流程的单模块案例,各个模块之间缺少业务联系,学生更不能从中掌握企业在实施ERP软件过程中的全过程。

2 多课程ERP教学体系的设立

针对目前在ERP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为多年从事ERP教学的一名高校教师,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ERP教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目前各高校对于ERP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课程的安排应该按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来设置。基于这个思想,建议通过3门课程的方法来达到ERP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从基础的商业、功能、管理、业务流程和ERP软件的基本介绍入手,可以将此设置为第一门课程。紧接着的课程是详细地分析和实际动手操作ERP模块和流程的环节,同时有课本的理论背景的支撑:最后的环节是在ERP系统中动手操作,包括一个简单公司的建立、业务运行、提交标准报告和有限范围内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客户报告(针对开发方向的学生)。见表1。

3 ERP初级课程的设置

ERP初级课程是从对商业概念、功能以及业务流程的学习入手,通过初步了解ERP软件产品,为学生学习后续ERP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背景基础。对商业和管理基本背景理解的众多主题之一就是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在教学中用专门的案例练习,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同时在初级课程中,ERP沙盘模拟对抗也引入到课程中的几周团队练习里去。学生们被分成若干组,并被分派到一个生产企业的管理层中。他们被要求从市场营销、财务、生产和战略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自己的企业,并且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所有的企业是生产行业中的竞争对手,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们理解他们的决策是怎样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生作用的。学生们为了完成最大化股东利益的目标,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模拟经营中去,他们很快就会学习到业务功能和资源的平衡。这个模拟得到了非常好的主管反馈,在将来的课程中会继续包含这个内容。不过需要改变就是要增加练习的次数,以便让学生们从错误中学习并且有机会完全重新开始去做决策。

另一个教学的重点是企业业务功能的概念。ERP系统基于的不是业务功能而是业务流程,但是业务流程依赖于对业务功能的理解。国外学者塞伦将ERP和管理学教学视为“多功能任务”,因此对业务功能的背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萨默斯和克拉拉总结了在ERP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通过对86个企业的调查发现ERP实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部门间和不同业务功能间的合作。对企业业务功能的学习包括市场营销、会计、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些内容几乎与ERP软件中的模块划分是对应的,对理解ERP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ERP课程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对商业管理流程的学习,包括对企业中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学习。如果学生缺少对商业管理流程的理解,就无法充分理解ERP系统,因为ERP系统支持所有最佳商业实践和商业流程。由于对商业管理流程的教学是涉及到多学科的,在教学方法上,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比如将学习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鼓励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这种教学方法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习效果非常好,值得一试。

最后,在学完必要的业务流程、功能和商业概念之后,可以用一周的时间专门演示和介绍一种ERP软件,让学生理解ERP软件的强大功能和复杂性。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用绘图软件根据企业的组织级别绘制出ERP软件的主要功能。这个作业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在之前课程中学习过的商业理论来理解ERP软件,对于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过渡环节。

第2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发展

本研究受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0)资助。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第四条就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育部颁发的各项纲要和意见中均明确指出:继续积极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高职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只有充分了解专业、行业现状和跟踪专业前沿,才能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着建设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符合院校的定位和特色,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大家分享。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不成熟[1],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校内、校外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通识教育仍然是普及概念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课程质量尚难以达到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陶冶的效果;教学内容仍然存在着“概论”或“漫谈”的倾向,与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一些方法课、技术课,但仍流于技术的使用介绍而非应用,增加的量化知识分散而教条,难以具备“通”的学识和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真正围绕着应用能力去设计课程体系的意识还比较缺乏[1]。

其次,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1]。受传统本科学科教育的影响,高职专业教育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化,而其自身内涵建设欠缺,造成了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艰巨性。目前高职教育虽然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和“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

2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几个相关问题探析

2.1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一于院校的“定位”和“特色”

课程体系要以教育目标为前提,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明确高职的“定位”和“特色”;进而制定符合高职“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最后研究论证高职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下面将以下例子谈一些感受。

例一,较早些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的内涵容易与“使用”相联系和混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包含了“谁把什么应用于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而“使用”给人的直观感受简单些,经常指使用了什么工具,没有强调“应对、应变、呼应”的意思。因而两者代表的实施过程是不同的,要应用好,首先就要分析问题之所在,然后思考用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的过程伴随着操作的选择、准备、开始、实施、控制、结束、总结、回馈、提升这整个过程,而“使用”往往只明确地表示实施环节的正确性、熟练性、准确性,因此应用和使用两者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应用包含了使用,而比使用有着更多的思考力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很多高职课程体系尚不能完成对人才“应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了熟练的操作工,这可以从一个现象看出:如果前者目标达到了,高职生则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研究能力,即使由于其素质的欠缺,尚达不到本科学生的分析研究水平,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从中国传统人才发展观念看,其选择继续升入本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就业,而没有成为本科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暗示着课程体系或者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例子,“特色”是保证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突出“行业性”和“地域性”就是形成高校特色的两种途径,但两种途径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是不同的:如果要突出院校的行业特色,就要先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提炼出行业所需高级人才的重要素质,进而设置课程体系;如果要反映出院校地域特色,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就需要先开发出反映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而配合以合适的教学形式,形成培养具有地域特色人才的课程体系。

综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定位之下,才能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2.2 “反求诸己”是高职院校面对发展“定位”的困境,走出自身“特色”所需要的态度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生源质量不稳定,社会对其的肯定和普遍认知程度不高,造成了优秀的学生不选择它求学,优秀的教师不选择其工作。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例如很多高职的在校老师、学生也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深刻的热爱、投入和归属感。总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好的师生资源上,对目前高职的发展更多地是纠结、迷惘,甚至麻木。

各种不利的现象阻碍着高职发展,介于此,高职院校所能做的最有效的反应就是反求诸己!——“本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最大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走出特色之路?”、“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取得社会的认可?”、“如何调动起在校师生的热情?”、“如何赢得教育市场的竞争?”、“如何真正负担起国家、社会和人才赋予的责任?”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通过高职院校自己深刻的反思,才能形成有效、有益于全社会的答案。

2.3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公认的功能有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求,其中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就需要重视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校学生处于轻熟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尚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迷茫、无助、纠结、迟疑是青年学生的普遍状态,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明显,且不得不注意地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基础修养的缺失,而本科学生大多可以克服不利于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正因如此,高职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自信力和较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而本科学生则具备基本的自信和摸索能力,这是两种院校学生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向高职学生说明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始全面的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就好比让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难免有不得其要,不知其门而入的感觉,久而久之形成死记硬背、敷衍考核的学习状态,高职教育只会离人才培养的初衷越来越远,舍本而逐末,高职教育目标很难真正的落实,不仅不能成为青年人成才的重要阶段,还会进一步损伤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高职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是什么?笔者的感受是,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在高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也不知道这一阶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又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显著不同(大部分本科生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但总体要好些)。作为高职教育者,首先需要识别出高职学生真正的求学需求,帮他们设计出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向,以此引导其求学需求,给学生拆上理想的翅膀,甚至帮其指明飞翔的方向,通过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持续辅导,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由于学生学习所需的基本修养缺失,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基础教育尚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具备就业或者升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担当了更多的教育任务,也使得高职教育在学生人生中尤为重要,是决定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重要分水岭,完成此责任好比逆水行舟,首先需要排除施教的阻力,才能进而瞄准前行的方向。

2.4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校生源质量不能仅从其入学成绩来考虑,大多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大多学生对“高考成绩”的认识尚存在偏差,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使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求学多出于“无奈”,这种偏颇认识和消极的态度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

从消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及时地、有效地扭转这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利于教育实施的各种心态,以保证教育质量;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正确区别学生的“不足”和“特点”(“特点”有时会被误解为“缺点”,例如:趋向于本地就业,这个就是特点,而不是缺点,不能认为其“志向不远大”),选取学生的显著“特点”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突破点),因势利导,因才施教,形成自身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从和学生的接触中,大概可以总结出高职学生具备的一些特点,列举出两点如下:

① 地域性显著。高职学生生源多集中于高校本地或者周边一些地市,学生的地域性显著,对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人文社会、人情世故等有着更深刻、更熟悉、更亲切、更直观的认识,有时其认识和理解(更有其对家乡故地的热爱),比学校老师更全面和深刻。

② 就业地域意向明确。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一部分高职学生会选择继续学习(例如:升本、出国等),一部分则选择就业,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这些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多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在家乡附近地市就业,或者选择有家人工作的地区工作。这种意向在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中不是很明显,只有生源地比较发达、或者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回家乡地工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除以上列举的两点,高职学生还有很多“特点”,比如:可塑空间大、处事灵活、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等,这些特点都可以好好利用,转化为“优点”和“特色”,在转化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必然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比如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否能满足学生特色能力增长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加强学生的特长和特点?

举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针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给予集体活动更多的设计和关注,可以通过学分、荣誉、网络监督和控制,运用项目管理等多种方法,把学生活动设置成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科学设置活动内容,融合多种教学目标,如:制作一个新型机器模型、设计一个校园趣味活动、解决一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加深一个概念的理解等,既锻炼了学生团体活动能力,又达到了传统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目标。

长此以往地针对学生特色加强培养,形成师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有引领作用。只有植根于师生自身性格特征的“特色”,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3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发展定位和特色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土壤,也是教师发挥所长、提升发展平台,目前在高职教育层面,由于大部分院校定位尚不清晰,特色亦不明显,大多数课程知识体系可能还处于未知状态,只有用研究的方式才可能获得这些课程知识,否则就会陷入到常见的“技能 + 理论”的状态[1]。在此过程中,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脚踏实地、无微不至的从学生、自身、社会、学科发展等多角度积极思索并参与讨论,群策群力,才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第3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5-03

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和实现。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虽然艺术教育因其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传统“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但是现代艺术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授”式的经验传授有着根本差异。其差别就体现在作为现代教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整体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纯粹的技能培养。在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高素质、综合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满足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和操作路径,以期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把握的一个首要基本原则。学者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来达成目标。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编制中,经常会遇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编排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如果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仅仅在旧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修补,都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内在逻辑性和一致性,从而无法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有新的要求。近现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型、表演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然而,这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在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都具备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潜质,社会也无力消化大量专业艺术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艺术生产经营、管理、策划以及艺术普及方面的人才却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人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再则,以往那种不同学校、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所奉行的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浪费,只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传统美术史论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起初,国内对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家专业艺术院校中开设有该专业。而在今天我国艺术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诸专业包括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内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学科和专业究竟如何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艺术批评、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需求显然大于专门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了解美术创作、擅长美术研究、会艺术策划的“一专多能型”美术史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研究与批评、美术活动策划、美术教育与培训、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新闻出版、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作。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而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一新的人才目标的统摄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

强调课程建设的体系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有机性,也即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该具有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原则性基础,但是要使得课程设置达到有机性,还必须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具体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出于对不同维度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对视觉艺术的体验、感受、认知和鉴赏能力;(2)掌握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美术发展演进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3)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本土美术文化和艺术生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应该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不仅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常识;(5)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完成相关艺术活动和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

在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较为清晰的勾勒之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按照人文素养模块、美术技能模块、美术史知识模块、美术理论知识模块、应用类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六个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情况如下:(1)人文素养模块: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2)美术技能模块:中国画基础、书法基础、油画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基础;(3)美术史知识模块: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台湾美术专题、桂林抗战美术研究专题、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专题、文艺复兴研究专题、欧美战后艺术专题、佛教艺术专题、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发展史;(4)美术理论知识模块:美术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画论选读、西方美术史学与研究方法、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导读、绘画语言解读、《历代名画记》精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5)应用类模块:美术批评与写作、展览策划与文案写作、博物馆学概论、编辑出版学概论、书画鉴定概论、美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美术考古学概论;(6)实践教学模块:美术史迹考察、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样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校的通识课、共同课模块共同组成了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于同类课程聚集的课程群对应于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得每种能力的培养至少能有3-5门必修课程作为保障,这样学生能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课程模块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能力菜单自主选择某类或某些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加强和突出某项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这就避免了人才培养过于标准化而带来的缺乏个性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才培养过程的时间轴为依据进行课程的阶段性安排

如果说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是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而对课程做出空间性安排的话,那么注重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和衔接则是基于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时间性的考量。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认清人才培养的这一基本规律,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强、课程衔接先后顺序颠倒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倍功半。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实到具体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这种阶段性特点,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一年级,主要目标是建立学生对美术初步的感性经验和初步的理论认识,主要通过技能类课程来实现。同时,通过中外通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二年级,要求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掌握美术批评写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术展览策划的基本常识;三年级,继续完成对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跨学科和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四年级,继续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阶段性的安排旨在通过低年级与文、史、哲相关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进而逐步进入到美术史及理论的专业学习,结合美术史论实践与考察课程展开美术史论的学习与研究,为高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始终贯穿着实习、实践和应用类的课程,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文化市场。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自己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的学校,而鲜明的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特色课程上。如何设置特色课程,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都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院校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特色课程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第二,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第三,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对学术前沿领域的开拓;第四,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特色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的。首先,将广特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术(下转第63页)(上接第56页)视野。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特色课程构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将广西近现代美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等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突出老师们的研究特长。如20世纪中国美术、台湾美术研究、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绘画语言解读等特色课程都是广西艺术学院老师长期研究的领域。桂林抗战美术既是广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也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全局价值。广西艺术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积淀。

第4篇

关键词:科研院所;课程体系;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我们将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简单的划分为基础性层次建设、发展性层次建设、创新性层次建设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三个层面上的课程培养体系互动计划

1、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是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个基础课程学习中,要让学生既要获得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上,最重要的是设定标准化的选材标准和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导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方向。比如,善于数学分析和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基础教学的时候强调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培养的时候更加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保持充分的热情,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术业专攻”,保持很好的学习的动力。

在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充分的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的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这个特定的行业里面,尖端的人才需要体现专业的特殊性和非常的研发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十个指头一样齐”,每一处都知道,却处处不精通。

2、发展性层次的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能力。

科研院所现在招生计划取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院校,这些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都比较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很好,但是参与科研项目有限,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弱点都需要在随后的实际科研实践中得到弥补。

研究所专业课设置上很多地方都有交叉,比如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电路原理,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要求很高,知识点也需要覆盖很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涉及到计算机运用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则比较欠缺。有的学生很擅长逻辑分析,但是科研工作更强调实验的分析和处置能力。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整合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在基础方案上添加个性化的是设计方案,比如有些学科,既要强调深厚的物理学的背景与功底,又要加强系统仿真的学习,同时也要强调融入一定的研发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案上,加强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以期待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充分获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是复合性的,既可以进行进攻性的开发,也可以进行防守型的基础科研工作,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自如的转化角色,所以具备很强的理论和实战的能力,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

3、创新性层次建设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做最好的研发人员。

在上述阶段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储备和实验室操作的阶段。有的学生只能从事重复性的运算,解决了很多计算问题,实现了很多新的算法,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了调整,没有达到新的全面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能够形成新的专利产品。

研究所科研活动中,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研发能力。学生在进入培训计划的时候,导师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进行挖掘和整个,帮助他们很好的发挥科研的潜能,做出新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性层次的培养计划上,需要强调团队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小团体中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层面上,学生既能够充分的体现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彼此交流,充分接受同伴的智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效果分析

结论:

1、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级培养方案在各个方面上都优于单一培养方案;

2、三级培养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学科的针对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和发展。

三、讨论和建议

1、现有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不足;

2、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上述方案中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单独的切割,所以缺少培养层次上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朱秉升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编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查阅统计了14个出版社1998~2010年出版的20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或专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心理问题的评估和矫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诊治轻心理问题的预防,重心理障碍的咨询轻心理发展的咨询,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负性心理品质不等于培养起了正性心理品质;知道了怎样避免负性情绪,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增进正性情绪;知道了怎样克服悲观、自卑、嫉妒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发展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的意义;更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更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理念的运用现状和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新视角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

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的课程目标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发现,存在着具有缓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积极的人格素质或人格素养,诸如勇气,人际关系技巧,理性,洞察力,诚实,坚韧,现实主义等品质,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的这些积极的人格力量,就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因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师生共同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提供积极体验,教授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在情感、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积极改变,达到塑造积极人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课程目标。

2、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着重加强积极心理体验和心理品质形成课程体系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形成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一为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来论证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显著作用。二为主观幸福感。这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核心思想是个体应该满意地看待过去,幸福地感受当前的生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三为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格中乐观、积极的层面,强调心理学应该通过对个体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课程体系还需建立以活动为主线、以体验为核心的心理健教育模式,只有将外部活动与内心体验有机联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情绪、感悟与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能力。

3、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促进体验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改革方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理论原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案例式体验教学中每位个体在发挥自己智慧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人的智慧,这在加深学生对重要观点、原理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实践表明,只要运用得当,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教育者(活动中一般称领导者)引导或者协助个体在诸如人际关系、价值观、自信心等某个具体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验。如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心理教育课程,注重其相互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课程外以问题讨论、分享参与等多种学习方式领会知识、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我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工作过程导向,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其次还要对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笔者以我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阐述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过程,希望与大家共勉。

1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这些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找出本专业准确的职业面向和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

1.1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速的增长态势。2009年,国家确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电子信息产业位列其中。201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国家GDP收入的7.5%。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2005年5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名单,天津滨海新区有三个,分别是: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园、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三星、摩托罗拉、富士康、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行业人才需求: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发展规划,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开发、设计、管理、销售、服务类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1.6万人以上,而电子制造业每年将需要数十万具有电子制造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

1.2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专业调研工作,调研方式可选择实地考察、毕业生反馈、企业人员座谈、发放问卷的等形式,调研的对象一般选择企业人事主管、一线的技术工人、技能型岗位的主管、毕业生等。调研企业一般选择具有代表性,员工数量规模较大,产品具有通用性,企业影响力较大,用人需求较大,以及毕业生就业多的企业。对我校近3年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分布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质量检验、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电子器件采购及库管等岗位,其中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占总需求的70%。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电子产品设计与安装调试维修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加趋势。

通过调研分析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确定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2.1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

2.1.1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

首先要成立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团队主要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组成。企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组成。企业专家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岗位的工作任务,熟悉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行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10年以上,具有从基层到中层的管理人员组成,行业专家提供企业人才规格信息,这样保证课改的方向与企业动态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广范的调研我们归纳出电子产品具体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调研结束后,组织召开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确定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共同针对典型岗位总结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形成典型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专业能力包括电子安装调试基本操作技能、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产品质量检验、工艺编制及生产管理等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进一步对每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形成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由这些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集合构成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由于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来归纳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电子信息专业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的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2.2行动领域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展开的逻辑进行。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仅是对构成工作任务的特征、能力要求进行了专门描述,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即如何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这才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剖析典型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知识、职业岗位相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依托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按照工作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在关系,职业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从新手到专家,从简单到复杂,确定课程顺序、课程衔接以及课程组合关系,形成可以在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完成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电子信息专业依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表3所示。

2.3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是按照学科课程体系来构建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而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则打破了这种学科课程体系,它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对应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以及拓展学习领域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按照难度系数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课程体系如表4所示。

基础学习领域包括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应用写作、思想概论、体育等课程,素质学习领域包括演讲训练、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拓展学习领域包括专业拓展和公共拓展,期中专业拓展课程包括VB程序设计、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绘图、电子专业英语等,公共拓展包括音乐欣赏、大学语文、文学欣赏、体育选修、实用心理讲座、传统文化概论、个人与团队管理、现代礼仪等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为选修课程,每名学生选修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

在总结出的各学习领域所包含的课程基础之上,与企业深入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等共同组成课程小组,分析所有课程并予以分类,确定出核心课程。对于非核心课程开展正常教学,对于核心课程应该重点开发,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理论指导,并对各个课程进行深入剖析和描述,理清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实施 、教师能力要求、考核评价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编制相应校本教材,设计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传授核心知识,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张 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0.

[3]高 庆.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

第7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40-02

一、引言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是适应北京市经济技术发展、适应创新型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专业硕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学术型研究生从培养环节、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明显区别,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构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弥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实时开展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和探索十分必要。

二、基于创新的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市属高校,其前身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于1985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机械工程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发展历史最长的学科之一,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先进装备动力学与控制、先进制造装备工业设计六个二级学科,在机械行业享有盛名。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招生147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65人。我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生源对象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全国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研究生考试包括笔试环节和复试环节。笔试包括“政治+英语+基础课+专业课”模式,考试内容主要关注理论知识,无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成绩达到当年的国家录取分数线即可进入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由学院单独进行。笔试主要围绕学生的报考方向进行试卷设计,仍然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目前的机械工程作为工程类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与产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机械工程的外延不断变化,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多。机械工程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势必会引发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上课程体系的变革,因此如何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学校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结合北京市地区工业特点和现状,在保持和强化鲜明的技术特色的基础上,发挥优势,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明确在光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机器人、仪器系统等研究领域的学科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了智能制造、智能仪器、智能控制与现代设计等学科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北京市科技项目,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工程专业应用培养与理论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与近年发展的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等骨干学科相结合相支撑,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面向工程、面向高端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定位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发展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特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机械工程学科具有悠久的工程实践传统,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面向高端装备,服务机械工业的工程教育特色。学科下属六个二级学科,突破原有课程与学科之间的壁垒限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注重人格与素养养成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群、注重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群、注重研讨与研究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培养研究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促进学生摈弃了传统学科视角,积累了一套整体化的学习经验,以协同创新的眼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应付将来不同职业的要求,自如地进行专业转换和知识更新。

三、基于创新的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的实践体系建设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高端装备的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检测、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先进制造技术于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机电融合应用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建立了融合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实践创新品质的培养。初期多以课堂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在增进基本理论认知的同时侧重对基本实验技能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并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了面向全院的必修实践课程“机械工程综合实践”,包括工程建模分析能力、现代制造工程技术、测试实验技术三门独立实践课程。工程建模分析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一体,在虚拟条件下对工程产品进行构思、设计、制造、测试和分析等。掌握典型机电产品零件的三维虚拟模型建模方法;掌握典型机电产品三维虚拟装配体的装配方法、掌握应用零件三维虚拟模型以及三维虚拟装配体绘制工程图的方法、掌握分析零件三维虚拟模型相关参数的方法、掌握应用三维虚拟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以及获取相关参数的方法。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实验、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精度检测与分析,数字化生产线建模与仿真分析,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现代制造工程领域内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测试的实验方案设计、测量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生产系统中解决实际制造系统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测试实验技术,从实验出发,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常见物理量的实验方案设计、测量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的有关理论、实现与应用的基本思想,掌握现代测试与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将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复杂机械系统性能测试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生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控制的工程应用过程的基本训练,提高了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校外与北京机床研究所、北汽福田、北京京仪集团、东方振动研究所等企业联合,构建了北京市教委与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于这些基地,合作开展科研,完成国家与北京市多项科研项目,配合企业进行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注重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本校特色,研究构建了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环节,将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融合,旨在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培养专业硕士的课程教学模式、招生培养过程的监控机制以及毕业环节的考核机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平,罗文标,曹蔚,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46-49.

[2]于福莹,肖宏,王加春,等.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50-53.

[3]丁雪梅,甄良,宋平,等.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1-4.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ster's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xploration

WANG Hong-jun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Beijing 100192,China)

第8篇

关键词:技能培养、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技能培养衔接的研究》(课题编号14G304)

中图分类号:G712.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为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生长环境课程系统介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营养环境、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水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知识技能, 开展植物营养施肥、植物生态环境控制方面实践实训项目。学习该课程, 不仅可为后续的花卉栽培技术、植物配置技术、城市绿地养护等重要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 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1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专业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坚持一些基本性原则。

1.1坚持课程设置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即植物生长环境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准入和职业规范、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相结合。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1.2坚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进行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必须突出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而不是完整性,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

1.3坚持课程内容整合性的原则

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改革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管用、够用”为度;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技能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从实践来看,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基础技能”、“职业岗位技能”和“业务拓展技能”等几部分。“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 职业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工作的“后熟期”,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 业务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

3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问题

3.1 教材建设方面

植物生长环境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要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可以自编与理论和实训教学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

3.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技能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要组建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活动,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活动。

3.3 实践教学环节

围绕技能培养核心,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形成实践教学体系。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在哪门课程中完成,以保证技能体系的完整性。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在现阶段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改、调整,逐步完善。要以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契机,从而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特色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软件外包如同其他服务外包产业一样发展迅猛,已经在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是在湖南首家开设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高职学院,在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为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宏观框架。本文主要介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软件外包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

(一)本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有:服务外包企业、软件开发企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通信服务企业、电子设备开发及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及服务企业等。主要就业部门有:软件开发、软件咨询、系统运营服务及管理、业务拓展、系统集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客户培训等部门。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要求可参见表1。

表1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能力和素质要求

从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分析,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要求是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其中涉及到的核心能力是软件测试、开发、维护、销售方面的能力,网页美工、网站管理和网站运营是其主要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软件编程、软件测试、图形图像、网站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从软件外包服务外包的行业性质考虑,软件外包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具备利用专业外语、商务外语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文化的协调沟通能力,外包项目管理能力,与团队或客户群体团结协作的能力。

图1 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从上述软件外包服务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出发,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在充分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的基础上,会同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构建了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参见图1。

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组成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组成。基于上述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现将其横向组成列表如下。

表2 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组成

从表2不难看出,课程体系的横向组成充分体现了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组成。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是面向服务外包企业第一线岗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业操守,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软件测试技能和软件项目推广技能,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能从事软件测试、软件营销与软件项目推广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强语言应用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这一点从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结构中可见一斑,参见表3。

表3 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遵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基本原则的,各层次专业课之间梯度分明,衔接紧密,充分反映了软件外包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三、关于软件外包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说明

(一)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①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突出了软件测试软、开发、维护、销售等能力的培养。②需要强调的是,本课程体系真正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③突出了实训教学,实训课占总课时的比例均达到了64%以上。④充分考虑了软件外包服务对从业人员的多种能力要求:如良好的外语口头沟通及书面表达能力,外包项目管理、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是软件外包服务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的基本要求。软件外包服务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等多种成分组成,呈现外语水平高、专业多样化、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多方面特征。依托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建立“三二三”制校企双向人才交流长效机制,即每年三分之一专任教师交换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二个月,同时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到学院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三年内教师到企业轮流锻炼一次,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

(三)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尽量缩短合格毕业生素质及能力与实际从业岗位需求间的差距,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性课程,融入了“课程实验、企业实习、公司实训、工程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培养理念,意图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具备从业必须的工程实战能力。

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委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承担部分外包实务和技能相关的课程教学,并负责实践性教学的其他方面工作,包括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及项目,安排具有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专门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建的企业实训基地使得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企业接包项目的研发过程,了解企业文化并逐步训练职业素养。

四、结束语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软件外包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建立并优化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国内高职软件外包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性方案。由于国内可参考的案例有限,现行的课程体系难免存在局限与不足,期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 中国服务外包网,2011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EB/OL].

http:///c/2011-05-26/95115.shtml

第10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主要措施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术前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适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按照上述思路,2014年12月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就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这次修订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述方面进行了系统、认真的梳理。指导思想上切合时下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修改,摒弃了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的论调,更具有时代精神与实际指导意义;培养的总体目标做到了在表述上的“四个对接”:专业与主导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接;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具体培养规格上进一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化、具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表述更具体、明确。

(2)课程设置上构筑了公共(必 修、选修、辅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辅修)课、创新实践(必修、选修、辅修)课、业态环境(必修、选修、辅修)课四大课程模块以及12个知识和技能平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①课程体系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合理确定学分比例,增设学科前沿和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要求。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每个专业设置有5~8门核心课程,并围绕核心课程设置应用型课程群;核心课程体现专业核心能力, 应用型课程群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③创新实践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参加科研课题、、发明创造等多种途径获得学分。④通过自主选修课程、辅修课程,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多种需求的适应性。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和课程内容趋同。

(2)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师资严重匮乏,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1)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课程体系, 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讲授法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3)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上网共享。

(4)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学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以基础实验课培养基本技能, 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为延伸,以毕业设计(论文)为综合训练,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 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质量标准和评估实施办法,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专业评估和专业带头人考核及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通过校督导组专家评价、教学单位评价(包括领导、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评教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6)建设一批优秀课程。争取三年内建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校优秀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形成分项管理、重点突出的多层次课程建设体系。学校将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和创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关于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一点思考

(1)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本人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逻辑的把握;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掌握并合理使用传递知识的方 法; 三是对于知识所涉及学术领域、 行业产业进展与需求的了解, 并能恰当地进行知识选择与组合;四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依靠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转型。 这种转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行业产业背景的学术发展, 提升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措施,让教师走出书斋校园、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认识社会需要, 获得与目标指向相一致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唯有如此,才能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局限性, 才能使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程建设层面, 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第11篇

关键词: 跨学科 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 无缝融合 双螺旋

“跨学科”又被称做“交叉学科”,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渗透、在相互交叉地带彼此融合而产生的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跨学科”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从2015年至今已有635余篇学术论文,足见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其的重视程度。各级高校人才培养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跨学科专业,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众多跨学科专业之一,属于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领域,兼具技术和艺术的特点。根据我国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研发和数字娱乐产品的社会需求发展,数媒人才不仅要掌握数字媒体制作、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课程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有别于非交叉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整合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1]。

成立于2010年的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素质,能在各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和制作、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发和设计及其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交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我校该专业专职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跨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力求对学生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专”和“通”的平衡中,提出从教学内容整合、引入工程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无缝融合”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广告、项目管理等众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相关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这两门传统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建设围绕该专业的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综合交叉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的完善课程体系。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I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程等。

1.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固学生的艺术基础,包括绘画基础和三大构成。2.专业主干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和艺术设计能力,包括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想想设计与动画、数字媒体后期制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3.专业方向课是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而设置的,重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兴趣方向上的专业能力。“游戏开发”方向的课程包括游戏概论、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等;“动漫设计”方向包括二维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4.专业拓展课全部为选修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对专业深度和市场前沿的认知。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Paws3D跨平台游戏开发、摄影摄像技术、离散数学、动态网站开发、信息技术前沿、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5.集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性的培养。

结合该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和文理兼收的生源情况,课程建设过程中兼顾学生技术实践创新和艺术设计培养,把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无缝融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等模块化设置方法。模块式课程设置使其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但同时各模块间严重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螺旋式”指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不断交叉融合,形成职业能力和技术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姿态[2,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搭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对人文素养、科技技术的理解能力良莠不齐,且普遍缺乏艺术基础。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市场需求,构建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多元自主化“双螺旋式”课程体系。

1.“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理论部分。根据招生情况,该专业的新生大部分缺乏艺术基础,且不具备艺术设计能力,对计算机软件实践操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表现得参差不齐。但是,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但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软件创新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合格的艺术设计和欣赏水平。因此,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要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在实践创新指导和艺术水平等专业理论素质培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计算机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同时知识的难度和高度次第提升,最终在专业素质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呈现螺旋式进步。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分专业方向,着重夯实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重根基。第一学期的绘画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造型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程序设计基础开设在第一学期,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培养其程序设计能力。图像处理基础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字艺术欣赏、设计和创新能力。第二学期的三大构课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视觉形态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兼顾所有专业方向,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开设课程分布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把同时期的专业基础课所学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数字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相关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如,第一学期开设图像处理基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第三学期开设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四学期开设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设计与动画、操作系统、C#长须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第五学期开设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第六学期开设软件工程。

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在不同学期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方向课程的难度随时间纵向加深,知识融合度随时间横向加密。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开设一些开发性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主要开设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所需知识储备后的第三学期及之后。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学科素养提升,同时把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交叉融合于指导数字媒体技术作品的创新制作,从难度、广度和融合度上呈现螺旋式上升,使学生一步步成为专业数媒人才。

2.“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实践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都要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制作中。如何把没有艺术功底和计算机技术参差不齐的学生最终培养成合格的数媒人才,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是解决该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一学年: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中的C++面型对象程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周学时设置均为1节理论、2节实践,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绘画基础、三大构成等课程更是每周4节均为实践课。通过课时多倍于理论课的实践课开设,学生不仅理解理论知识,更能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应用创新意识。

第二W年:专业主干课开设了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形象设计与动画、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了摄影摄像技术、Pasw3D跨平台游戏开发等课程。该学年,课程数量、难度大幅度提升,且所有课程的实践周学时均为2学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需求。

第三学年:专业方向课包括了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专业拓展课包括动态网站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各专业方向课程综合程度明显加大,对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更加灵活和彻底。同时增加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度,为后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准备。

第四学年:专业知识学习已经结束,专业素养已具备,毕业实习能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使其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一线需求,把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灵活地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单一艺术实践和计算机技术实践,再到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后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结合进行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结语

课程体系规划和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跨学科专业不同于传统单一学科专业,涉及知识面更广,对学生要求更高。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要兼顾多门学科的特点,从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点找出新专业的前沿性、创新性等特色,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生源特点建设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结合我院学生文理兼收、缺乏艺术根底等特点,课程体系兼顾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难度、广度上的螺旋式上升,并在融合度上逐渐加强,始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数媒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张泊平,李国庆,刘晔,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C].北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2011:87-90.

[3]黄莓子,唐波.探索艺术设计专业构建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J].美术大观,2014(12).

第1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ogistics laborat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nstructs and improves the logistics laboratories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really make it into play.

关键词:专业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物流实验室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curriculum system;logistics laborator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22-02

0引言

物流实验室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生命线,它的建设和应用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影响着物流专业的发展前景。作为以培养物流操作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能适应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目的的物流实验室,通过相关物流项目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设物流实验室的目的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是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并结合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全面系统地考虑。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决定了物流专业培养方向,决定了物流课程体系,即确定了物流理论和流程。

1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存在的现状

目前开设大部分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物流实验室建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软件模拟的物流实验室,如各种配送管理软件、运输管理软件、金碟E R P、仓储管理软件、国际货代软件或者基于上述几个软件集成起来的供应链软件等,用来搭建物流模拟平台;二是基于设备的物流实验室,以A S/R S、分拣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 F I 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 F及手持终端、AGV等物流设备为核心来搭建物流模拟平台,用来模拟一般配送中心或工商企业仓库。

多数院校都没有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主导去建设物流实验室,很多高职院校建设物流实验室或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迫于教学质量评估检查、示范院校建设的压力,没有根据自身院校的教育特色进行与既定学习领域下的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验室建设,加上实验室建设在设计之初考虑的实验实训岗位过少,缺乏相应的实验指导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实验指导教师,软硬件维护人员不足,因而预期的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2基于课程体系的物流实验室

2.1 明确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物流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如制造业、医药业、建筑业、流通业、邮电通讯业等,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物流服务趋于多样化。技术应用性的教育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上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位。目前不少高等院校都在筹建物流实验室,其建设方案和实现功能各有千秋。而物流实验室功能是与学院发展战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如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物流技术科研, 促进物流技术的转化,其方向是物流规划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这是与其在物流专业的科研重点、教学特点密切相关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规划物流实验室建设目标及实现功能上,应在全面缜密的系统分析后进行决策,明确定位。

根据物流专业紧缺人才的社会调查,物流专业可设为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四个培养方向。

2.2 制定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不同的物流专业培养方向决定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它制约着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决定了物流实验室不同的作业模块和系统功能。因此,在确定物流实验室建设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任何课程体系的设置都要求重点锁定某一培养方向和某些岗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线物流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来设置。

2.3 基于课程体系的实验室建设

2.3.1 培养专职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实施方案确定了是仅仅不够的,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所以师资力量在教学实施环节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物流师资力量缺乏,专职实验教师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同时,培养物流专职实验指导教师是重中之重。

2.3.2 编写因地制宜的实验指导材料软件、硬件完备并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合适的物流实验课程教材对实验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国内物流教材很多,但与之匹配的实验教材还很少。所以,一方面可以借鉴同行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编写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指导材料。譬如,针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实验实训指导手册中,首先应设置实践岗位,如从入库、储存到出库的过程中,应该有货物检验、货物包装、贴条码、码托盘、RF扫描条码、叉车货物上架、拆盘、装周转箱、补货、电子标签拣货、搁板货架RF拣货、出货复检、出货理货等实践岗位,以及每个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和能力(技能)要求。

2.3.3 适当增加实验学时保证实验效果即在正式课堂教学以外,适当增加实验学时,理实并重。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物流设施与装备》中,可以增加实验学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熟悉和操作物流机械设备;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使用MRP系统。通过实验,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熟悉企业业务及其运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2.3.4 单独开设实验室教学为主的课程某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学。例如“ERP系统应用与实践”,就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ERP软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边学习、边练习。《物流仿真系统应用》也可以在实验室中教学。这类应用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未来工作中可以用到的系统,在实验室中教学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3.5 开展应用型或者科研型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可以在实验室中开展一些应用型和科研型竞赛。例如企业模拟经营竞赛,可以利用ERP软件让学生小组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经营若干个会计周期,经营业绩最佳的小组获胜。也可以开展其他一些竞赛,例如小系统设计和开发竞赛,案例研究竞赛等等。

如果设计得好,这类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和科研非常有益,也可以提高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积极性,实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2.3.6 搭建基于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也作为师生进行研究的平台,为科研活动服务。

教师是学校的科研主体,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为教师的科研服务。教师在进行供应链模拟仿真软件、RFID技术、ERP、SCM、CRM等研究时,可以利用实验室作为研究平台。学生可以将案例研究中的数据输入系统进行模拟、优化,将结果和企业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建议。同时实验室也能为教师提供研究课题,譬如基于大多物流实验室都有的昂贵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就可以对其应用特点、输送系统、信息管理与监控、在企业中的应用及立体仓库的自动化改造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RFID 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临床医学等各领域的应用研究。

只有实验室成为师生的主要科研平台,才能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和利用率,最大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3发展方向

建立实验室的第一要务是通过实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状况与动向,从而全面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现代物流实验室建设的目的,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以发挥物流实验室的功效,为老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子侠,傅培华等.物流实验室建设要融合新技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14)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