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3-08-18 17: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已有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引导国民在急剧的变化中熟知本国的发展历程,坚守住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拥抱变化、积极创新。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的开始,对于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历史观有着奠基性作用。因此,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不仅对学生个人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地变革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深化认识。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不少学生并不重视历史学习,只是在考前背背知识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是将学生带入历史知识殿堂的有效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讲授到的历史知识及理解运用以往所学历史知识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下面,本文将对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几点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一、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课堂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一课时,由于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为何以及各国的概况、明白这个时期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首先以学生在幼儿园或小学学习时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等以及一些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晏子、孙子等作为导入,指导学生回忆起这些故事的情节、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情发生的背景、事件间的关系,然后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开启本次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觉陌生,学习知识时印象更深。

二、巧用学生已有经验理解知识

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只是以往学习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也包括其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这一课时,由于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和各个关键的历史阶段,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师在讲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首先提问学生“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是以什么为主”,指导学生回答是以农业为主,然后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思考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即土地、劳动力、生产技术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经济南移阶段的共同特点,即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等等。使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推导中深刻理解知识点,学会总结历史现象的

原因。

三、引进翻转课堂模式,促进有效教学

引进先进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翻转课堂”是一种较为前沿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即在新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数字化平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_展教学。教师制作导学视频并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在线自学视频、阅读相关电子书、在互联网上广泛搜集材料、与同学们交流等方式学习并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和呈现知识的方式,课堂就主要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开展。在历史教学中引进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这一课时,由于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以其意义,而且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对此有过接触,教师在课前做好导学案,布置学生课下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四大发明,在课堂上分享学习心得,并重点讨论四大发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但是也应注意到,基于学生已有经验之上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十分了解,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推进初中历史教育的变革。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提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自由与快乐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历史知识才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历史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当代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个人教学行为。第一,教师要更新个人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讲解历史知识,学生则在课桌前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要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教师要全面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努力去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个人教学方法,营造出自由与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更新个人学生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的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同伴与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民主对话,共同探究出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第三,教师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初中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认为历史属于过去,现在学习历史知识没有丝毫意义。学习历史只有死记硬背一种方法,消磨了个人大量的学习时间与精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陈旧的学习理念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更好地规范自己现在的行为,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分析,在历史课堂中成长为更为优秀的人才。

2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是认为历史学科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教师积极更新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特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中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具有必要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越密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越强,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因此,教师要积极开拓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分析课本知识点,找到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之处。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生活知识。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教学内容完全来自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成为教师丰富课堂、生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认识到分析教材内容的重要性,让历史知识的生活特性显示出来,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之时,教师可以结合两汉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当代经济的特点,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像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教师可以将两汉时期的丝织技术与现代的丝织技术进行对比,用原始的冶炼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冶炼技术的先进之处。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教师不只要做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创造者与引入者,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历史学习内容出发,用历史角度欣赏现代生活,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先进,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3更新教学过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创新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动力。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与快乐。教师可以选择游戏作为历史教学课堂活动之一,初中学生好动、爱玩,这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切入点。在历史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历史学习任务相关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化,以此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对外友好往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历史情景剧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搜集有关于古代使者友好往来的趣事,像“晏子使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分享有关于友好往来的趣味故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结合他们喜欢的历史故事,编排一个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境,能够简化历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历史知识。又如在讲解《“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设计游行标语与口号的游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调用自己的文采,评选最佳历史流行标语与口语。这样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进步。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能够改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讲究课堂教学的技术,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让历史教育跟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园地。

参考文献

[1]柳玉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高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构建

在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速掌握历史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以下是本人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本身,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只有将“教”与“学”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二、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学生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不仅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获取所要求的结果。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赖以贯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为教学重点。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后,才能更进一步的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无论是全班讨论,还是小组讨论,重要的是教师应让学生都参与讨论,将自己融入讨论中。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首先,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只是让健谈者或成绩优秀者有发言的机会,在课堂讨论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可能不喜欢和不参与课堂讨论,对他们来说,发言也成了相当艰难的任务。因此,教师应为他们发言、参与讨论创造机会,开始时让他们就一些不太难,不需长时间发言的课题发言,善于发现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

其次,鼓励学生做出贡献。以认可、肯定、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反应,鼓励他们为课堂讨论做出贡献。

再次,教给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很可能是因为缺乏交流技能,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交流的技能,如何时发言、发言时间的长短、怎样倾听他人发言、怎样评定他人的看法、如何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乐趣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亲身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这种体验表现在由学生的身体性活动与感性经验而产生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动用全身感觉器官,用脑思考、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归纳、总结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扮演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如在讲述八年级历史上册《》时,关于对的评价“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怎么看?”这一问题时,学生对此各执己见,笔者灵机一动改变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当堂辩论:“之我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当了一回小辩论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通过这次辩论会,学生不仅有了让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掌握了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以后如何学好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教学策略

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如新天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不让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与澳门被列强侵占的经过,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港澳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给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口,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六、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环境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变化更为复杂。在封闭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开放式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综上只是笔者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笔者深信只要我们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断尝试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以说,高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呢?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它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但是由于某些偏见,导致了历史科目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历史却不喜欢,这自相矛盾的表现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注意,文章就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在一线的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课堂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建设高效的课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为主动,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

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很多学生对与历史知识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历史课堂上却出现“睡倒一片”的情况,很大原因与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很多历史科目的教师总觉得40分钟的课堂很短,拼命地想在课堂内把所有的历史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但是学生却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要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对于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尊心强的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教师只有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后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对与历史学科的正确理解,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只要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在课堂上没有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探讨历史的因果关系等问题,只要考试前进行突击背诵,获取高分不成问题。这钟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历史教学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观念,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多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了,认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面对过去的历史知识,要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有尽量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越与学生的认知接近,教学效果就会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也就越快。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生活知识,历史知识是过去式,但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这样历史教学就不会枯燥无味。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可以由古代的雕板印刷术的发明联系到今天的激光印刷技术,教师通过联系现代生活实际不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隋唐的灿烂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其次,在历史教学中,除了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外,还可以联系乡土历史来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学生对本乡土的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等都比较熟悉,历史本乡的历史来历,风景名胜的来历等,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地添这些知识,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情趣化

情趣化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可以选择游戏的教学模式,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游戏具有愉悦、启善的功能特点符合了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历史的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启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讲故事,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创设情景等。其次,要使教学过程情趣化,需要教师适当地补充某些与本课相关的课外历史知识,包括野史、正史、传记等,通过补充这些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枯燥、单调的课本历史知识。当然引入课外历史知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那段历史,拓宽学生视野。而不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而胡扯乱讲一通,所以教学一定要在备课中明确教学目的。

四、教学策略创新化

现代教育技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即使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技术装备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现代教育技术可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引起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重现历史,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历史知识。总之,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讲到清朝对台湾回收的这一历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关于电视剧《施琅将军》的影视片段,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台湾回收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从而切实调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校不重视、专业教师缺乏、教法单一、学生不爱学,等等情况,如何提高历史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改以来每个历史教师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创设有效学习历史的条件

所谓有效学习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是知识的构建。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深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中去,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如老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世界相对照,对学习材料给出合理的“假设”或“解释”,从而构建出客观对象的个人意义。

一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三、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切不可将多媒体教学弄成“花拳绣腿”,而应该是“锦上添花”,一切要围绕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比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单元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制成了课件,其中包括的讲话录音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学生们听后看后立刻兴致勃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将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切实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课内容中,我就把对“对的认识和评价”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去处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对进行了评价,既有利于认识的升华,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也才会是真实的。

参考文献:

[1] 张一平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雒启坤 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201

基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故事性、借鉴性等特征,很多学生都会对历史课程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历史知识点比较零散,记忆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速度非常快,学习成绩也不够理想,所以很多学生渐渐对历史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针对历史课程的学科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把握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点,使学生爱上历史,从而能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相关策略,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往往很重要。在趣味性教学情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实现有效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课堂上来,那这堂课无疑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情境创设手段都可以被教师利用,如故事、诗词、歌谣、视频等。例如,在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久远,对政治知识理解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单纯依赖教材会存在一定的教学局限性,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导入杜甫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创设一个诗歌情境,让学生感悟盛唐之后君王的腐朽统治和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灌输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流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传统的画重点、记笔记的教学方式要好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导入相应的声频、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所展示的历史图片配上相应的解说词,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教学《难忘九一八》这个内容中,教师可以将纪录片 《勿忘九一八》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剪辑播放给学生进行观看,并针对教学内容将事先设计好的一些问题适时向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让历史知识更加便于掌握,这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大有帮助。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将初中历史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更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记忆,初中历史教师要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历史素材,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这样便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让学生围绕一些重要主题对历史活动和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把历史课堂变成一个讨论会的现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如此一来,初中历史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会得到有效增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得到充分保障,自然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例如,在“”相关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举办历史故事会,让身边的抗日英雄后代讲一讲老一辈的抗日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地,让学生与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历史教学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收获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存民.对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点探索[J]. 学周刊,2016(24).

[2]蔡秋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中网络资源开发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

第7篇

摘 要: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绪,只有把情感教学引进历史课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意义以及应用策略M行探讨,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提高历史教学成效。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历史;兴趣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61-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打破以前单纯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把情感教学引入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成效。

一、历史教学需要情感教学

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乏味,历史课照本宣科……这种困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原因很多。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被动局面;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强调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的讲授,不再是学生下课就把书放一边。它要求教师必须组织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课堂,摸清并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融入教学情感,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情感特点和学科特点,发展学生的历史爱好、历史情感和历史思维能力,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牵引着学生课内课外关注历史、运用历史知识,让历史课成为学生爱学的科目。这是初中历史教师新时期的追求。

二、历史情感教学应有章可循

(1)激发积极情感,实现历史课堂新翻越。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新时期的历史课堂应在情感教学方面下功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高效历史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对于历史新教材而言意义重大:它不是刻意地讨好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不是纯粹的投机主义,拿到成绩就罢休,而是教师知道学生缺什么、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再由境入情,使学生融入课堂,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更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2)研究教材,贴近学生,丰富生活。历史教师应带着热情,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先是把男生分成瓜分世界的英国组、美国组、法国组、日本组,再把女生分成被瓜分的德国组和中国组,让女生体会到被瓜分的屈辱,认识到被人欺侮是因为国力不强,并进一步认识到那两个会议其实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大会,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爆发的缘由。学生更喜欢充满挑战、富有动感的课堂,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不一定局限于一个模式,教师要加工教材、活用教材。只要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学习将变得轻松而有趣。在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方面,教师应大胆地创设平台,引进一系列活动。首先,开展“历史故事大家讲”活动。学期初,历史教师可以发出征集“历史小故事”通知,鼓励学生搜集一两个历史小故事,先在同学中互讲小故事;接着精选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每节课推荐一位学生讲述一个与该节课有关的小故事,鼓励其他同学及时评价;然后再逐步扩大参与面,争取人人能讲历史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学期初,教师可以倡议家里有藏书的学生捐出一到两本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的书籍,放到班级图书角,做好编号,建成历史图书角。每周选取一节历史课,抽取15分钟作为历史课外阅读时间,鼓励学生每月至少阅读一本历史课外书,并适时推选3位~5位读书积极分子介绍读书经验。

(3)转变教师角色。历史教师与学生合作型的课堂教学,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不再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上教师不再生硬地讲授知识。教师还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产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先在课前播放视频:“七・七”到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历史视频再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抗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让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再动情讲史:“七・七”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迈开全面侵华的步伐,暴露了日帝侵占我国领土的野心;国难当头之际,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到来,世界反法西斯组织的诞生,中国和外国反法西斯组织团结起来,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时,历史教师再深情地启发学生: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一百多年的屈辱,真正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它对中国以后的发展道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正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让学生不忘战争、不忘国耻。

三、结束语

总之,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缺少情感激发,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大多是机械记忆,课堂教学耗时多且收效低。因此,在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提升学生历史成绩,丰富历史知识,有必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需要高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历史可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采取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一、营造互动交流的有效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开展课堂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用于探索,从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史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体验和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丰富的历史相关资料和信息,比如说以纪录片、图片、故事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历史教学转变为艺术教学,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实现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手段。第一,问题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与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主动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发言,通过教师的帮助加以辅助讲解,共同提出处理该问题的结论。在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之前,要将课堂气氛放松下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问题或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另外,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加以鼓励,并给出不同程度的引导。第二,情景融合式教学。这是一种将现实情节贯穿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构建一个生动丰富而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使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

趣。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通过采用一个历史故事、一幅图片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导入主题,加以教师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最后,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以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三、注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属于一门艺术,教师能否具有高超的提问技巧,决定了其能否构建高效的课堂。课堂提问,一方面是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师生情感的共鸣。通过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注重问题类型,保证问题质量。初中历史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内容,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其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历史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平等性,能够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转变以往不公平的观念,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怀。最后,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进步。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历史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见解和评价。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发现其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表扬和肯定,以提升其历史学习信心,培养学习

兴趣。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地将现代的科学技术补充到教学手段中来,可以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往的传统“黑板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将知识展示得更清晰和仔细,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使历史n堂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图片加以展示和解释,并且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来帮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了解某一时期的历史情况,以往的教师讲解的方法对这些视频和图片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示。通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屏幕上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效率能够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出宽松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同时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只要历史教师能够在长期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必将会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历史;初中;新课程;教学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初中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为了在中考中取的好成绩。因此,在中考成绩中比重不大的历史课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而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以史为鉴,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少走弯路,更加顺利。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智能可以得到训练,在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方面对学生很有帮助。

(二)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倾听教师所叙述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能通过倾听这一种感官刺激来学习历史知识。从思维方面来讲,学生的思路也只能跟着老师走,无法得到应有的思维训练。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的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们在历史课上得到他们应当得到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也得到训练。

(三)对于家长而言,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中考成绩中历史成绩的比重较轻。所以历史这门课程在家长看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历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知识,认识人类发展史,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把历史的重要性传达给家长,让家长重视历史这门课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学生的兴趣可以让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也能让学生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得到优秀的学习成绩。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教学方法的改变。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互相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并且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参加了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爱上历史课。

(二)历史知识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古代真实景象的文字再现。所以如果为学生创造情境,让他们直观的看到教材文字所呈现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器材。通过这一条件,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真实而优美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四大发明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介绍四大发明的短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关注。而通过对这些图片,音乐和视频的观看和倾听,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能让自己的艺术素养,想象力进行提高。

(三)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在课后自我学习的时间。而自我学习也能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所以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学生的课后自我学习十分重要。对历史教师来讲,可以在家长会时为家长讲解历史的重要性,请家长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学习。例如可以在周末时陪着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等。通过实际的观看来了解历史知识,学生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事实,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家长也可以同孩子们讨论,交流历史学习的心得,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四)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得到中考的历史成绩,而在于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借鉴。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教师问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将自己目前的生活与历史课程相结合的环境,那么他们学习历史积极性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史时,可以将我国过去落后挨打的局面与现在强大的祖国相比较,让学生们了解到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让国家强大,才能保卫自己美丽的家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

三、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更加容易的掌握历史知识。所以通过在课堂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作为教师来讲,一定要做到在课堂上掌握学生的思维范围,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学习到知识。

(二)通过课外的参观,阅读等方式学习历史确实可以起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向家长说明去图书馆和博物馆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在参观后要注意将课堂知识和参观内容结合起来。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历史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怎样激发学生对你是产生极大的兴趣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为学生播放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等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在学生对于历史有兴趣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让家长也加入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也能充满对祖国的热爱,达到让学生对历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和平.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教育界,2012,(20):48.

[2]吴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12-12.

[3]姬文铎.注重讲求实用教学,逐步培养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浅析[J].考试周刊,2012,(57):125-125.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成效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但在某些学校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限制着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1、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中发现,有部分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依然存在着课堂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并没有真正的将学生的学服从于老师的教,科学的转变为老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围绕老师转,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水平、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被定义为围绕教材的讲解活动的进行,因教师将自身定义成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在具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一本课本,按照备课时准备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开展教学,并且将重点讲解的内容设定在了考试范围内,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教育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在某些初中历史教学者的认识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就是将课本上处于考试范围之内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常见的有,按照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将教材内容通学一遍,然后将重点的知识内容罗列出来,安排学生进行记忆,或者让学生自行通读教材内容,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简单讲解,然后罗列重点内容,安排学生记忆,在教学手段上并没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在现代化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着部分老师使用插图等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强化,教育教学手段的相对落后较难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高效化、知识化与趣味化的教学目标,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学空间及教育策略相对有限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既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增加教学活动中的知识含量,也没有做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单纯的凭借每堂课的课时时间和课堂这一教学空间,对学生信息量的累积、鲜活历史实例的获取有着不利的影响。在教学策略上也存在的相对有限的问题,部分老师依然存在的课堂之上一讲到底的教学策略的单纯应用,讲风太盛是很多教学活动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课堂之上担心内容讲解的不够详细不够全面,使得教学内容在课堂之上讲的过于全面和详细,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学习与自我消化,可能教学成绩显著,但却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改进对策

1、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构建起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真正的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起和谐的教与学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将学生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开展教学活动,摒弃相对落后的教育思想,与学生共同开展探讨性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教学要求以及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探究性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的学习,并在该过程中以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维方向下寻求教学目标的达成,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单纯的以教材为教学指导资料的教学方式,将时政新闻、历史事件、社会事件等适当的引入到历史课堂,逐渐培养起学生关心时事及热爱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方式,以评价的鼓励作用认可学生学习中的优秀表现,激发其学习兴趣。

2、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入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

作为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老师,要提高自身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习兴趣及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在很多学生看来,历史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也没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一样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使得很多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较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与生活和学习看似关系不大的内容,此时,老师科学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直观的感知体验,尤其是极具教育意义的影音资料、宣传片等,不但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讲解的胜利这段历史的时候,可适当的播放“”的影音资料,以气势磅礴的战争形势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状态。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能够实现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及人物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演示内容还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从走出课堂为策略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空间

历史本就源于生活,在人类长久以来的生产及生活活动中才形成了历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历史教学要从课堂上的教材讲解,科学地走入生活。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里存在着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教学内容,老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适当的引导学生把自身储备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去尝试着解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教师要适当的充分利用社会的热点话题与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就国庆期间举国上下的多种活动等,来引导学生去充分的感悟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祖国走过的光荣历史,培养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组织学生合理的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实验室等,就历史课堂之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更为细化和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之后,可就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延伸历史知识的收集,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历史知识网络,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含量;利用寒暑假等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历史遗迹及历史文化的探寻活动,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走入博物馆、历史名人的故居遗迹等,让学生置身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去反思与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利用民俗文化采风等活动,让学生清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传承过程,例如在结束爆发这一课时的讲解时,可让学生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走近身边的老军人与老战士,使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更好的感知历史,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进对策,摒弃教学中存在的以老师为教学中心、教学手段落后及教学空间有限等问题,全面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饶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7).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是教师“主宰”课堂讲授历史知识,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加上历史事件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动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寻求恰当的办法有机转换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情境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是哪个?(美国)你知道下面哪一幅图是美国国旗吗?(多媒体呈现)为什么是这一面?每一个国家的国旗中都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含义,你知道美国国旗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吗?”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展现美国独立之前的历史渊源,在背景知识的介绍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二、开展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教学,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在讨论交流中能有效拓宽学生视野,推促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比如,在开展“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学生在课下收集整理资料,并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整编成小故事,各小组可以对本组的课堂展示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可以是演讲,也可以通过故事小品的形式对自己崇拜的科学家趣事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小组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注意倾听,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请发言小组解答。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传授记忆方法,总结归纳历史知识

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课堂从教学导入到学生掌握知识,从合作探究到知识有效拓展,每个教学环节都有着不同的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梳理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归类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师通过归纳总结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所授知识内容,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针对“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整理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对比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点,这样不仅能缩减资料体积,还能加强对资料的记忆。除了三次科技革命外,九年级复习中还有两次世界大战、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及百家思想争鸣等,教师在内容归纳总结过程中能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活动,使得所记忆内容条理更加清晰,有规律可循。

四、布置习题作业,实现知识迁移应用

课后习题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自省反思、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布置多样化的习题让学生分析材料、发掘历史所学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灵活应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在思考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容易混淆的抽象概念构建完整的结构体系,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还可以设计中考考查资料分析让学生在史料分析的过程中完成材料的分析,挖掘历史课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答,在做题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应用。

第12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简单明了。当然,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当前正值创新教育不断推进之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化,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善于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关键看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是否吸引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包括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还包括优良的人格品行、道德修养等。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只有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长处和不足,用宽容的心态纳学生,以坦诚的胸怀理解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和尊敬,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新课程理念指出:“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应怎样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1.以学生为本,提高历史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历史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提高历史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自觉地形成学习能力,与所有的学生一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2.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历史教学组织。历史课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师生互动交流。二是历史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历史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3.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适时自学探究点拨,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根据有效教学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指导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课堂练习等形式,主动灵活地获取知识,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思考,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如讨论与精讲部分的比例,做到对症下药,灵活确定。讲练重在一个“精”字,就是破难点,对学生已经领悟和无师自通的内容不讲。那么,精讲讲什么呢,要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中的信息反馈,教师在此基础上恰当选择,选择精讲内容和教学方式,一般精讲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难以弄清的重点和难点;②学生易忽视混淆的内容;③必要时,对知识作系统归纳,使学生知识条理化。精讲过程侧重讲清思路,引导学生自己作结论。教师依据学生自学情况,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索,一步步从未知走向已知,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加深了记忆,又可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

四、重视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新课程下,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树立合作理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偏离主题,不能只是搭空架子、华而不实,而要实实在在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提高学生的能力出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对待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置之不管,而应指导学生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相长”的道理就在于此。

追求教学艺术的炉火纯青,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行为是多余的、不当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对学生的表现,有时给予的赞赏是过分的,言过其实,有时会忽略一部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的表现,该肯定的没有给予肯定。有些学习内容学生靠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以达标,而一些教师却只顾发挥自身“讲授特长”,没有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根治这些“毛病”,既能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又能推动学生发展。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但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收获,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