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计的过程

审计的过程

时间:2023-08-18 17:1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的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审计的过程

第1篇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果;签证;经验

一、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概况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一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总建筑面积为80326平方米,由8#、13#~15#、19#~22#、25#、26#房组成,10栋高层住宅建筑和2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中标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二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建筑面积约为72976.47平方米,由29#、30#、32#、33#,4栋高层住宅建筑和1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合同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三标: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睦邻中心工程(通江大厦)位于无锡市广益黄泥头通江大道立交桥东南侧。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176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结构类型为主楼框剪结构、裙房框架结构。工程中标价为6500万元。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

1.在跟踪审计的前期时,明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内容:审核工程进度款拨付、隐蔽工程验收、月进度报表、设计变更(签证)、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向审计组提供审核结果;依据审核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出具月进度审核报告。

2.为确保跟踪审计落实到位,我单位专门配备了相关设备和软件。跟踪审计部再三强调跟踪审计人员要提高跟踪审计的意识,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树立工程质量是工程生命线理念,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真正做到工程不停,战斗不止,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施工现场都有跟踪审计人员的身影。我们竭尽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配合甲方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跟踪审计构筑起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地标项目管理部和审计局以及建设单位立体式交叉管理控制的新模式。

3.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经过不间断的跟踪审计,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生了工程跟踪审计方案1份,工程月报8份,跟踪审计日志记录600余页,照片700余张,签证121份,退回无效签证15份,累计核减金额约126.41万元。

4.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我们遇见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有如下几条:

问题一:项目开工初期,签证不及时,签证资料不齐全。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

1.相关签证资料按照我方提供的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变更(签证)单要求统一办理;

2.签证的流程要根据签证流程图,逐步实施,不得拖沓。

3.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表态会主动按要求办理相关签证。

问题二:项目过程中,因本工程实行“代建制”,按照合同约定,建设单位要等主体工程封顶,才支付部分工程款,所以施工单位上报验工月报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工初期甚至没有验工月报。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验工月报不仅是施工单位的请款依据,同时也是业主明确工程进度及工程用款的依据,所以不管是否申请月进度款,施工单位都应该向监理单位和审计单位提交验工月报,然后上交业主。

结论:业主代表、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目前已能在跟踪审计人员的督促下,每月提供验工月报。

问题三: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土方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土方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对土方运距进行主动跟踪,未雨绸缪,为土方费用的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目前,黄泥头拆迁安置房的土方外运工程单价是25元/方,比定额造价降低45.3%,同比无锡地区其它兄弟建设单位的土方外运价36元/方,要降低30.56%。

问题四: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桩基工程中,泥浆外运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泥浆外运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跟甲方提出采用房地产开放商统一桩基报价的模式,将桩基(含所有桩基工序)按790元/米包死。

结论:建设单位同意我方意见,与代建单位协商。

问题五:施工过程中,商品砼供应不及时,致使工期延误;并且出现商品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商品砼供应时,应有商品砼公司技术人员旁站,与施工、监理、审计一起做实验,鉴定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按合格产品的价格结算。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六:在门窗的询价过程中,出现了多家供应商,门窗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取长补短,采用材料厂家与加工厂家合作的方式,从而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产品。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七:进户门由出现多个供应商,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通过内部招标的形式,选择供应商。

结论:甲方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八:外墙涂料的选择。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积极组织比价,并多次与崇安区建设管理中心李局等一起去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结论:在多次比价之后,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涂料。

问题主要内容涵盖签证办理、月报提交、土方外运、 泥浆外运、商品砼、门窗、涂料等,均得到甲方、监理、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并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经验

根据我们在跟踪审计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我们在接下来的跟踪审计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与甲方和审计局多沟通,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要统一思想,这是做好跟踪审计工作的前提。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甲方、审计局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统一思想,使甲方和审计局能够主动配合和支持跟踪审计工作,使得跟踪审计人员真正可以在其位,谋其政,跟踪审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2篇

对于任何基建、改扩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都是贯穿于该项目的全过程的,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这三大阶段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我们知道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都把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来加以建设。以美国为例,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组织AACE,它指出“在当前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全面造价管理原则和实践所体现的效益是商业和公司关心和需要的”,这就是“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7%-76%,而在工程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10%-21%。因此,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除了在于施工阶段的控制效果,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项目的决策、设计是决定因素,工程实施则是关键因素。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每一阶段的造价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取得较好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其中,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却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1、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

2、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奖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关键在于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相关专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l%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必须克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重要步骤,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设计方案优选的方法就是采用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选等方式,同时运用价值工程来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功能和价值分析将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按照经济效果评价原则对设计方案的功能、造价、工期、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最优化手段

2、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所以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称为一项关键措施。

(三)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因此我们要对这个阶段特别重视。但是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

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加强合同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产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合同中非常重要、非常典型的一种常见合同方式,它是为完成某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明确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一经签订,是严格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把握合同条款的内涵,精心推敲合同文字的措词,增强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完善的、有效的合同也可以预防纠纷的发生,有效地减少、避免施工索赔,减少工程费用的发生。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做好设备、材料的认质认价工作

众所周知,在日常的工程材料价格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材料是工程造价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巨大,合理的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为正确确定材料价格,这就要求在工程管理中应配备材料管理人员,除了把好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外,还应及时向造价管理人员反映建材价格,以利于将所用材料一一核对。有些建设单位过分依赖造价部门的价格信息,对设备、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疏于管理,没有建立可行的认证制度。作为造价管理部门的市场“指导价”,从来都不是“特定价”,只是工程计价的参考。因此,我们要主动走向市场,了解比较很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几家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从而能较好的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降低工程造价。

第3篇

[关键字] 地方水利 融资平台 项目过程审计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93-1

2008年以来国家实行了适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速度。构建地方水利融资平台,对项目过程进行有效审计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1如何做好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

1.1 组成有效的水利融资平台审计机构

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审计机构能够有效开展过程审计。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只代表了一部分的项目审计工作,并未采用专业审计人员对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分包工程成本计量、材料物资供应及合同签订的严密性等诸多因素进行审计,所以项目过程审计并未达到一定深度,所以审计结果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依据需要集合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构成水利融资平台审计机构,是一项有效的项目过程审计方法,可以监督、控制项目过程审计的内在需求。

1.2 开展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的具体措施

(1)实施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之前先进行审计调查,重点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具有有效性等【1】。开工初期会受到人员调配、施工环境、工期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确保各项工作可以依照计划规范运作,加上制度不健全,各种设备设施不到位,开展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规范性。所以新工程项目开工前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计调查:

①确保构建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促进项目部经营活动、业务流程顺利开展,确保管理制度上没有漏洞。

②清楚认识与项目部的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签订情况,了解责任成本测算、成本编制预测报告及目标成本、利润指标等各项信息,还要依据合同价、目标成本的指标控制单价,这样才能够充分认识项目的成本情况究竟是亏还是盈,如果是亏,需采用何种措施扭亏为盈。

③确保和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签订的程序符合相关的要求,查看是否有采用会签会审制度,需注意合同中应对承包单价、工程结算方式、工程量计量等有明确的规定。签订合同之前需先进行施工单位能力、信用的审核,确保承包合同内容合理、严谨、规范,避免因合同条款不详细、不清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如合同发生变更,及时掌握、运用索赔条款,能够有效挽回成本损失和经营效益。

(2)工程项目中期实施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审计监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等,由于工程中期施工任务较紧,因此很多管理者会注重工程进度,忽略了成本控制,造成合同签订、财务收支、工程量计量确认等不全面,出现管理漏洞,如不能及时改善会造成混乱场面加剧,造成整个项目的经营产生不确定性。中期财务收支审计对于鉴证资金收支合法性、真实性意义重大,能够披露成本控制、管理环节的缺陷,对违法财纪行为进行查处,及时完善评价内部控制,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对薄弱环节进行治理,有助于实现管理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审计工作:

①会计核算。通过对会计凭证进行抽查检查有无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现象以及潜亏挂帐、帐外资产等问题,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现象。另外可确保项目经济活动不会出现偷逃税、未依法纳税现象,避免因此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2】。

②资金财务管理。对银行存款和现金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现违法资金管理规定的现金流动或借用银行账户实施其他经济活动现象。财务管理需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确保财务管理效率,以防因出现信息滞后,未能及时反映核算、财务信息现象造成经营决策不合理、不科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测、监督、控制作用,确保财务收支活动与相关制度规定等相符,实现有计划、高效益的财务开支【3】。

③工程结算和物资管理。结算时查看包工合同和结算单据,确保手续齐全,有相关部门完善的签证手续,降低非法分包现象的产生,确保机械费依据相关规定摊销如成本,外租设备和当期市场价没有明显偏差;由于材料费会占据较大的工程造价比重,因此要着重审查材料的合理性、真实性等,对采购材料、验收材料及消耗材料等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明确材料消耗责任人,要求材料验收保管人员把好质量关,材料出入库都要进行登记,降低材料浪费率。

④开展绩效审计。首先先构建独立的理论体系,使绩效审计作为独立审计类型,成为一项法律责任,增强施工单位和单位的项目过程绩效审计道德意识;然后对评价标准进行规范,结合现今审计工作水平现状,建设完善的评价体系;最后要增强审计人员素质,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审计队伍,对现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等进行提升,以便更适应多元化的项目审计要求【4】。

(3)竣工后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对项目的经营成果、合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核实、考评。还要积极监督经理部对债权债务进行及时清理;对各项基金完成情况进行核对,确保经营成果真实完整。分析成本节约、超支原因,对工程管理薄弱点及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地改善、改进建议,以便形成更加完整的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管理制度。

2 总结

开展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是对项目工程的事中控制,通过动态监督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现状,对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改善,做好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工作需要先构建水利融资平台审计机构,通过新工程项目开工前期、工程项目中期及竣工后实施管理、控制,确保地方水利融资平台项目过程审计带来更大的国民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地方融资平台报表审计中的风险甄别和问题探析[J].新会.2011(11):35,37-38

[2]薛亚云.多元化水利融资体制研究[J].会计师. 2012(06):60-62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 内部审计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的优势,通过审计人员不定期的深入到施工现场去检查项目相关情况,发现存在的对项目施工不利因素、避免不利风险苗头的产生、及时发出预警和提示,促使项目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消除隐患,防范风险。通过对施工项目的跟踪审计,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具有较为明确目标的任务,根据规定依法完成该项目的建设工程,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工程项目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最基本的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效益,所以审计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

所谓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的法规和内部有关规章制度,采用固定的方法,对被审计的单位的活动及相关的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规、进行监察,是具有评价经济责任,检验经济业务,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独立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的职能有:经济监督,这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由审计性质所决定的,它主要是监察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是否在规定的健康范围内正常运行。

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内部审计具有制约、监督等防护性作用,能够保障组织内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其次,内部审计具有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促进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跟踪审计的内容包括工前审计、建期审计和工后审计这三个主要部分。

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准备工作进行审计,审计的主要方向有审查施工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情况、工程项目部设立情况、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的情况、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工程项目目标成本计划书的编制等。

建期的审计是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的审计、施工进度的审计、工程项目的成本审计、以及工程项目中设计变更等事项的审计,主要的审计内容有:工程项目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和施工进度、工程款收取情况、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施工所用的材料采购及流程监控、机械台班租赁及费用控制、项目人工费开支情况、项目设计变更、签证,施工索赔,新技术应用等。尤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跟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审计,对项目管理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预测、预防、监督,对发生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随时根据项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当前的管理现状,写出审计报告,针对审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跟项目部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议及整改方案。

工后审计是针对工程竣工之后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进行的审计和评价,主要审计项目的经济责任和效益两个方面。具体审计工程结算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债权债务、工程款的收取、项目的盈亏和实际成本进行审计。

工前的审计、建期的审计和工后的审计始终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构建起一个“防患未然、监察过程,预防为主,持续发展”的审计运行机制,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部分一脉相承,体现了工程项目过程跟踪审计的完整统一性。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在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全过程跟踪式审计是多个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在工程项目中采用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技术要求上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则会比一般审计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掌握基本的审计知识和要求之外,还要更多的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与常规一般的审计相比,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它特有的特点:

(1)审计时间不同,一般的审计是在工程项目竣工之后开展,而跟踪审计则是在工程项目开始便进行审计,这样可以随着工程建设的进程随时进行审计和监察。

(2)审计方式不同,一般的审计是在工程项目整体结束之后进行的汇总和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在工程项目进行中及时的跟踪审计。

(3)内容不同,一般审计是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进行的资料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一种动态的审计,体现出审计预防的作用和过程的控制。

(4)作用不同,一般的审计主要是查错纠弊,而跟踪审计则能规范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风险,这更能体现出绩效审计的优势。

(5)审计的风险不同,一般的审计属于是事后的审计,在审计的时候不能完全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这样势必会承担更多的风险,而跟踪审计则是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审计,这样出现假象和风险的几率就会降低。

项目过程跟踪审计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优点,主要因为跟踪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之中,在每一个环节跟踪审计都随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进程,使审计结论具客观性和预防性。

五、结束语

审计是一门对人们所从事经济工作行为的一种监督性的工作。审计工作的展开可以查错纠弊、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审计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企业效益、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为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建筑 工程 造价 跟踪 审计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审计在之前一直是利用事后审计的方法,但事后审计经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对工程的审计、弱化了审计应有的作用、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而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一审计方法能有效节约审计成本、防止审计确认后无法进行纠正等问题。

跟踪审计能使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到建设项目中,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虽然此种审计方法相对于事后审计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难点。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1.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传统的审计是建设工程完工后的一次性结算审计,没有施工前的预防和施工时期的监督管理,是静态的审计。而跟踪审计是分三步走的审计,包括施工前的预防、施工时期的管理、完工结算时的监督。因此,跟踪审计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2.审计结果更准确。

传统的审计只是对完工后的结算做统一的审计,但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结算时对于工程变更有时难以准确的判定与核算。跟踪审计能够从施工前开始,直到施工结束,将审计工作细化,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准确。

3.效率更高。

跟踪审计可以做到在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确认后,即刻核算。避免了完工结算审计时,变更签证长期积压后易出现的相互推诿的现象,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使得审计工作更加到位。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难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以掌握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的注册造价工程师、造价员为主。由于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消耗审计资源相对较多,若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投入不足,则有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认真细致的核实每一项变更签证,才能使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不留死角,使工程变更造价更加真实准确。理论上讲,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造价工程师有可能在工程技术或经验知识中存在某些欠缺,如果对某个细节稍有忽略或原则性不强,都会给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审计人员本身,在长期跟踪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各种“诱惑”的机会增加,个别审计人员由于不能自律就有可能出现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些都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时所面临的难点。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建设项目中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想要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利用跟踪审计手段,需要在审计前便将全过程审计的程序与方法设计完善。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大致能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施工中;建设项目竣工后。因此,针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与方法,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探讨。

1.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审计。

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审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合同补充协议进行审核,以确保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建设各方的行为都是建立在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之上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施工资金、施工质量都是由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来决定的。因此,在合同签订之前,审计人员一定要确保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中的条款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理、公平、全面。

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在施工阶段的审计非常重要,审计人员需对企业内控制度、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进行严格审查。

(1)内控制度的审计。在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把握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发现内部控制出现纰漏或问题要及时向企业汇报。在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把握时,一方面要注意审查企业内部制度的设定是否与国家规定相符,不与国家政策冲突;另一方面是调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切实地执行,执行后是否产生应有的效果。

(2)工程变更的审计。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时,往往投标的工程造价较低,因此获得的利润也较低。这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经常想要利用工程项目的变更来提高工程造价,以提高企业收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遇到工程变更的情况时,要慎重审查,保证工程造价经过变更后依旧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

(3)进度款支付的审计。工程进度款是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审计人员也需要重点跟踪。对进度款的审计一般是审核施工单位申请进度款的部位是否完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核算进度款金额是否准确等。

3.建设项目竣工阶段的审计。

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阶段在工程前期与中期,所以工程后期的工作量较小。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进行总结性审计,核查竣工后的所有相关资料,如竣工图、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变更签证等,并做出规范的审计报告。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审计人员职能偏离。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不停地对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与建议,以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行为。由于审计人员频繁介入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中,审计人员要谨防越权,避免超出监督咨询范围。

2.慎重把握介入点。

由于目前多数建筑企业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足,不重视开工前的跟踪审计,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审计工作介入点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控制施工前期的决策、设计阶段。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将跟踪审计的接入点有效把握。

3.慎重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能力。

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涉及到了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步骤,这就要求审计机构拥有各方面的专业审计人员,使其能够胜任复杂不同的审计任务。因此,审计机构需要合理地分配审计人员,将各阶段的审计工作做好,以便提高审计能力与效率。

五、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更科学的审计方式,能非常有效地控制建筑质量、造价等。

目前,全过程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果,需要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同时也要进一步去探索更新、更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如何协调好基建部门与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重点把握关键节点,将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要点进行把控与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过程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事中控制,是对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动态监督,在防范违法违规事件发生的同时,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

0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其服务宗旨和任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效。近几年对一些亏损项目审计发现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差,管理混乱,有关职能部门疏于监督,导致管理失控。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审计,加强对项目管理事中监督,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工作。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过程审计做一些初步探讨。

1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是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合同签订的严密性、分包工程成本计量等重要因素的审计,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会使审计结果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由审计部门牵头根据需要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组成联合审计组,是进行项目过程审计监督控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实施项目过程审计的有效方式。

2开展过程审计具体实施办法

2.1工程初期开展审计调查,着重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检查。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初期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工程开工初期之际,保证各项工作能有计划的规范运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受人员调配、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人员、机械设备未完全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工程开工后几个月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工作:

2.1.1检查公司与项目部有没有签订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有没有进行责任成本测算,编制成本预测报告,公司有没有下达目标成本及利润指标,有没有根据合同价及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单价分解和控制,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1.2检查是否与施工队伍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协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有无采取会签会审的制度,有无明确承包单价、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结算方式。签订承包合同首先应该对劳务队的实际施工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核,避免因没有施工能力中途退场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合同内容要规范、严谨、合理。主要包括工程数量的计量原则、单价的约定及其包含的工作内容、设计变更的处理、合同履约保证金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办理与款项的支付等,尽量保证不因合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与业主合同方面的变更管理要及时,随时掌握和运用索赔条款。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成本损失、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2.1.3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材料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项目部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程序化、制度化,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2.2工程项目中期开展财冬盼古审计.重点针对项日的解昔管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工程中期由于施工任务较紧,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施工生产进度,往往忽略了成本控制,很容易产生财务收支、经营合同签订、工程量计量确认等手续不完善的现象,产生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过来,很可能会滋生损公肥私行为,加剧管理混乱局面,给整个项目的经营带来人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中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核查资金来源及使用,鉴证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有无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检查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执行情况,披露成本控制或管理控制环节存在的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健全性。通过与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项目经营管理及会计核算行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成本控制意识,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治理薄弱环节,保障资金周转的安全与效益,强化项目经营管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2.2.1工程结算方面,抽查承包合同,核对结算单据。主要核查:结算手续是否完善,有没有工程结算单或工程量验收单,相关部门人员签证手续是否完善,对外结算有没有完税发票;是否存在非法分包或分包控制管理不到位现象,如:不注重分包队伍领用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结算是否代扣税金及工程质保金;与业主及分包队伍结算资料整理是否及时充分,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确认结算收入和成本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状况;机械费是否已按规定摊销进成本;职工集资设备、外租设备租赁台班费价格与当期市场价格对比是否有较大的偏差。

2.2.2会计核算方面,主要通过抽查会计凭证方式进行。检查核算行为是否规范,会计帐务处理是否存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现象。如:发放奖金、加班费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在间接费用或工程施工成本项目核算;项目经济活动是否违反财经纪律,不依法纳税,偷逃税现象,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风险。如;材料采购无发票,工程款结算及工资支付未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等。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潜亏挂帐问题,是否存在帐实不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有存在应督促其及时纠正,防止漏洞产生。

2.2.3财务管理方面,着重检查制度遵循和管理效率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信息反馈是否滞后,施工过程中是否及时核算反映、传递财务信息,是否影响经理层进行人、财、物的调配与控制,从而降低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二是财务管理有没有发挥预测、反映、监督、控制等作用,财务收支活动是否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开支有无计划性、效益性。

2.2.4资金管理方面,检查现金及银行存款帐,主要检查:结算工程款、材料款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是否存在违反资金管理规定,违规拆借资金行为或借用银行帐户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2.2.5物资管理方面。材料费占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比重很大,所以对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计非常重要。材料的采购、验收、消耗环节是材料成本的控制点。在审计中重点检查材料采购是否通过招标的方式采购;是否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将材料的实际消耗量与预算定额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控制材料的浪费,是否对超出合理损耗的主要材料明确责任由责任人来承担损失,有效抑制不正常的浪费现象;材料验收保管人员是否把好材料质量和数量验收关,是否登记材料出入库台账。

第7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过程审计 内容 方法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是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及项目后评价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的动态跟踪审计。与建设项目完工后进行的事后工程审计有根本的区别,事后工程审计的工作目标是惩前毖后,过程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过程控制。事后工程审计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往往舞弊已经产生,损失已经造成,且根本无法挽回,难以实现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实现审计关口前移,能够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代表着工程审计的发展方向。

一、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过程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按时间先后可划分为项目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前期阶段可分为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立项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中期阶段包括施工招投标、开工报告、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等环节。

后期阶段包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财务决算和投资效益分析等环节。

二、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主要采取现场审计与报送资料审计两种方式,对上述3个阶段11个环节进行审计作业。具体的审计目标、方法和内容如下。

(一)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工作目标是确认项目建议书是否经过审批,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主要方法是参加有关建设项目的评审会议,监督评审过程,审查评审结果及批复文件。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的拟建方案、规模、地点、建设条件、资金来源、投资估算等报告及上级的批复文件。

(二)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目标是确认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项目建议书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主要方法是查阅编制单位的营业执照、建设单位的委托书和有关批准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或资质,是否经过建设单位的委托。

2.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

(三)对工程勘测设计的审计

工程勘测设计审计的目标是确认该勘测设计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设计依据、定额、标准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勘测设计审计主要采用查阅设计文件的形式,也可现场实地审计。

勘测设计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审查勘测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是否符合规定与要求。

2.审查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内容、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

3.设计变更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

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建设项目是否进行招标投标,招投标过程是否规范。

招标投标审计可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审计人员参与招标全过程监督的方式。

招投标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符合招标条件的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招标。

2.标底是否符合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否控制在预算总额内。

3.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招标文件的要求。

4.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确定是否符合有关招标文件的要求。

5.中标单位的确定是否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报价、工期、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方案、企业信誉等因素。

(五)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的审计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的目标是确定设备材料采购过程的合规性。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采取现场跟踪检测的方式,可用查阅、观察、测试等方法进行。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符合条件的设备、材料采购是否进行招投标。

2.检查采购合同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会签,格式是否合规,内容是否完整。

3.采购的设备、材料有无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

4.根据情况对设备、材料进行抽查检测。

(六)建设项目施工和进度的审计

施工和进度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施工和进度审计采取现场审计和报送审计结合的方式。

施工和进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1.检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法人证书是否与中标文件和合同相符。

2.开工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开工报告是否经过审批;

3.检查施工单位有无违规转包工程或向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分包工程的情况。

4.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安全措施、技术人员的到位情况,看是否与投标书施工组织方案相符。

5.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备替代、现场签证等程序是否合规, 手续是否完备。

6.工程检查签证记录,是否有监理人员签证。

7.工程进度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是否存在拖延工期的情况。

(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审计

竣工验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检查建设项目验收过程是否符合现行规范,主要的结论和意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竣工验收审计采取现场审计和设计图与竣工图循环审查结合的方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检查竣工验收小组的人员组成、专业结构和分工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

2.查阅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的认证和做出的评定结论。

3.检查隐蔽工程随工监理记录是否登记齐全,有关人员是否签章。

4.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5.检查建设项目的验收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八)建设项目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

建设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工程建设单位资金筹措和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完工决算的合法性。

建设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主要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采用符合性测试法、分析性复核法、抽查法等方法。

建设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

1.检查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

2.检查建设项目资金是否已经落实,来源渠道是否合规、合法。

3.检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有无截留、挪用、转移建设资金等违规问题。

4.检查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形象进度,是否按合同的约定。

完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工程结算手续是否齐全、审批程序是否合规。重点审查工程量、定额套用、取费、材料价差、现场变更签证单等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2.检查有无未完工的建设项目提前或强行编制竣工决算的情况。

3.检查在建工程成本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设计概算外其他工程项目的支出或将生产领用的备件、材料列入建设成本。

4.检查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存在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5.检查剩余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的账务处理情况。

6.检查建设项目结余资金真实性、完整性和处置情况。

(九)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已经投产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确定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

效益审计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采用文字描述法、对比分析法、现场核查法等方法。

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检查后评价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

2.审查经济效益评价所采用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性和适当性。

3.检查建设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效益性。

4.检查所使用后评价方法的适当性和先进性。

5.检查后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6.检查后评价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

三、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机制和措施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不是审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各项制度、办法,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要有目标和重点

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全面开展过程审计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要对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结合审计资源情况,重点对金额大、周期长的建设项目开展过程审计。

(三)审计部门要准确定位审计的职能,保持审计的客观性

开展建设项目的过程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各项管理活动的评价,不是管理活动本身,是对管理活动的程序性、合规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发表意见,是对监督的监督,审计人员不能代替工程管理人员执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否则审计工作将失去客观性。

(四)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需要,必要时可以聘请工程建设、监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提供支持。

第8篇

[关键词] 证据理论;审计过程;审计证据

[中图分类号] F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8-0091-03

本文为江西省软科学计划指导性项目《审计证据理论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赣科发计字[2007]200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审计证据过程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其特定时期和环境密切相关的,相对于特定时期和环境来说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基于特定时期与环境的,以对应时期和环境中人们的知识与经验为前提的。但是,人们针对具体环境做出的反应是不可能全面迅速的,尤其是对于职业规范来说,更不可能做出那么迅捷的反应,因为就是有足够敏感的人,也不可能存在足够敏捷的准则制定机制与程序。而审计证据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职业规范进行的,所以,审计证据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不足和局限。

一、扩大了解范围提高所获证据的说服力

审计证据对审计认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取证环境。但2006年之前的审计准则所规范的审计证据过程,对取证环境的要求都主要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①,而且了解内部控制的初衷,都是为了确认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没有意识到欲取审计证据对目标认定的支持与取证整体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不可能有充分必要的论证逻辑关系,还需考虑到科学说明理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说明是一个环境的函数,所以审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欲证认定与取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行的审计证据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这个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内部控制有效情况下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很可能不能为审计人员的结论提供合理基础。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所控制,他们完全可以逾越内部控制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审计人员通过这种方法所得证据的说服力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提升审计人员所获审计证据的说服力,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质量与深度,应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拓展到对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充分的了解是使审计富有成效的基础,它能使审计人员知晓或更好地确定与评估报表重大错报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领域,这有利于审计人员计划审计证据的收集工作,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审计证据,以增强审计证据的说服力,正确认识审计证据整体与审计最终认定间的关系;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范围,除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外,还要拓展至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与之相关的监管以及其他外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采用的会计政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有关的经营风险、以及被审计单位自身的风险评估过程,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这是因为:通过扩大审计了解范围,有利于审计人员确定重大错报风险或影响报表公允表达的问题所在。例如,监管方面有可能针对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财务报告提出特别的具体要求,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未能遵守这些具体要求,则它的财务报表就很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另外,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很可能会受到行业经营性质或政府监管程度的特别影响,如长期合同就有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收入与成本的重大估计。其次,通过扩大理解范围还有利于审计人员确定重大错报风险和对被审报表做出更恰当的预期。如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所有权、所作投资或将要进行的投资类型、被审计单位的组建方式及其筹资方式等,这些复杂因素都可能产生会计报表合并、商誉摊销与减值、权益法的运用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的核算问题,审计人员应该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如,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业绩衡量与评价有可能暗示被审计单位较之同行业其他主体的非正常快速增长或盈利,特别地,将这些信息与诸如业绩分红或业绩激励计划联系起来,有助于揭示管理当局编制被审报表时的潜在偏见。

在扩大了解范围基础上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充分地考虑了所获证据的环境状况,使得审计人员在具体论证推理过程中,能更充分地考虑待证认定语用学和语义学方面的内涵,提高证据说服力。

另外,审计人员也应该在扩大了解范围的基础上就不同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以提高所获证据的相关性,提升所获证据对待证认定的证明力,审计人员应该识别与评价会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他们既要考虑已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是否足以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这种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还要将已识别的风险与会计报表、或特定交易类型、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联系起来以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到审计证据收集有的放矢。

二、对审计证据的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确证待证对象的合理基础,这种确证反映审计人员内心信念的变化与持续。对证据的要求,更应该关注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是审计人员针对某一认定在t1时刻的内心信念与其在t0时刻的内心信念的差异与审计证据的关系,而不是趋于某种形式性的要求。

在审计规范中不存在类似于法律证据的证据规则。职业规范只是要求审计人员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认为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对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考量主要涉及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充分性与适当性是密切相关的,对它们的评价是一种职业判断;为更好地指导审计人员进行具体判断,职业规范又对审计证据相关性和充分性的评价提供了一些提示。这些要求是一种实质性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就审计证据的效用提出的要求,从具体规范行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审计证据的适当性类似于法律证据采用性标准,而审计证据的实质性要求还应该包括它对审计人员就既定认定的内心信念变化方面的影响。

从表现形式来看,审计证据是一个事实、资料、或一个信息等,但若论及证据的功能,则无论是什么证据,所谈证据都应该是指影响有关主体判断或判断改变的依据。在形式与实质统一的前提下,由形式可以得到实质,实质也可反映具体形式,但在现实世界里,很难达到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审计规范中有关审计证据要求方面应该充实对审计证据实质性方面的要求,如,强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应该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合理怀疑态度,强调所获证据在变更与影响审计判断中的作用。

审计人员对既定认定内心信念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有关证据的记录中,对此方面的要求也应针对审计记录作出相应规定。具体地说,作为审计证据的载体――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该包括:所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其结果,以及从所获证据中得出的结论;工作底稿应当包括审计人员对需要运用判断的所有重大事项上的推理和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在涉及较难的原则或判断问题上,工作底稿还应记录在得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已了解的相关事实。具体记录程度与范围又是一个职业判断问题,因为全面完整地记录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根据莫茨与夏拉夫所提出的“谨慎人”概念②,在具体记录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从一个抽象主体――另一位富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记录内容的具体取舍。

三、清晰认识审计认定与欲取证据的关系

在现行审计证据过程中,几乎大都默认或假定欲取证据与待证审计认定间的关系是明确的。如,审计证据的获取一般都是通过分解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得到一般审计目标,再进一步细分出具体审计目标(也即是具体的审计认定),然后按图索骥。如果公允表达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管理当局认定成立,或者是管理当局认定成立是被审报表公允表达的充分条件,则这一过程是圆满的、无可厚非的。

管理当局认定概念的引入的确增加了审计证据过程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也使得审计证据与待证认定间的关系比以往明晰。但在实际中,一个项目的所有认定的证成是否可以逻辑地推知该项目得以公允表达,这种关联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和应有的公认。公允表达的具体内涵如何,如何保持公允表达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同质性,那些由管理当局认定衍生的审计认定的综合是否可以确保令人相信账表是公允表达的?凡此种种,都是审计证据过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审计证据与欲证认定间的关系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纯逻辑的,因为审计的哲学前提是 “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逻辑的”、“抽象的”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证据过程中,应该持实践的观点而不是纯粹逻辑的观点看待审计证据与欲证认定的关系,将待证认定的证成视为具体的、历史的、活生生的人类活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僵化的、抽象的纯粹形式的演算;在方法论上要合理理解审计认定的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③。审计证据过程中的判断和决策不可避免地含有审计人员的动机、观念、语境等主体性因素,在探讨与认识审计证据与待证认定间的关系时,应该在以往的逻辑模式中加上反映和表征审计人员目的、旨趣、动机、意向等主体性的价值项,要求审计人员在具体论证过程中的考虑不能仅限于具体认定的句法学和语义学,还要考虑具体认定的语用学。现实论证推理是论证形式条件与具体过程中的语境相结合的,只有实现这种结合才能使推理论证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可能走向现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考虑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

迄今为止,审计证据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审计规范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一要求并没有明确表明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证据进行证明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内心认识程度。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所要解决的就是审计认识应该达到的程度,它是审计证明活动必须跨越的横杆。只有在认识结果状态超过标准要求时,提出的主张才能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证明标准规范的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向的时点应该是审计人员根据所获证据对具体认定(或报表整体)进行具体判断做出相应决策的时候;规范的内容应该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证据所获得的关于被审对象的认识状态,这种认识状态的存在形式是含有一定客观内容的个人主观判断。证明标准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人员认为某一认定恰如其是或报表某项目或整体公允表达的确信程度,如,“审计人员以95%的确信认为被审计信息是公允的”。这种专业表述表明审计人员所说的不是确信与否的问题,而是确信的程度问题。

为了提高审计证据过程的合理性,让审计结果得到业外人士的普遍接受,有必要向他们表明审计人员的具体判断标准与依据,明示指导他们确证被审对象的尺度,表白他们确认审计结果时的内心状态。这还有助于审计人员的实务操作,为他们的具体证明提供理论基准点,根据第二章的有关论述,审计人员的这种确信程度应以排除合理怀疑为标准。

五、充分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态度

所谓职业怀疑态度,是指审计人员以质疑的态度,对所获审计证据的真实性作批判性的评价,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导致对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计划与执行审计中,既不能假定管理当局不诚实,也不能认定其完全诚实。在这之前的准则以及职业的其他规范,对审计人员职业怀疑态度的要求并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

“审计如同刑事侦察,同属侦查类学科。发现疑点、捕捉线索是关键。而保持合理怀疑态度则又是关键中的关键”④。重视职业怀疑态度不仅有利于审计人员查找错弊线索,增加审计人员发现错弊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态度,还有利于审计人员做出审计证明的相关判断,审计证明的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审计人员的证明结果是一种内心确信,这种内心确信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审计人员才尽到职业义务?这是一个主观判断问题,这种主观判断与职业怀疑态度存在莫大渊源。

在具体审计证据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有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作出适当反应,及时调整与改进具体审计思路及相关程序。审计人员应该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环境及特征,在计划阶段审计小组应该集中讨论和思考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的区域和范围,以共享审计经验,促使具体审计人员对潜在重大错报保持更高的警觉,共同提高发现重大错报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提高审计证据过程效果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方法,是现行审计证据过程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

[注 释]

①这并不说当时的审计证据过程仅仅局限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事实上,在这一模式下,也会对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如所在之行业等进行了解,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主要要求的是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②谨慎人的具体阐述见莫茨、夏拉夫著,文硕译:《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171-179页。

③句法学,既涉及科学语言的构成、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也涉及自然语言的使用。句法学意义是作者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以自主地表达思想、观念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客体,阐述自己对作为自己认识对象的自然客体的理解时创造的(曹志平著:《理解与科学解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8页)。

对于句法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侧面来认识,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就曾用这三个哲学术语将会计理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试图说明现行会计实务,并预言会计师对某些情况将会如何反映,或对特定事项将会如何进行呈报的理论,这类理论与数据的收集程序和财务呈报的机制有关,因此称为机制性理论(Structural theory)或句法性理论(Syntactical theory);(2)着眼于事物或事项以及用来表示

它们的名词或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这类理论可以称为解释性理论(Interpretational theory)或语义性理论(Semantical theory);

(3)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会计报告和报表的行为或决策作用的理论。这类理论称为行为性理论(Behavioral theory)或语用性理论(Pragmatical theory)。详见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3页。

④张龙平、李长爱、邓福贤:“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76-81页。

[参考文献]

[1]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 社:2-3.

[2]曹志平.理解与科学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68.

[3]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71-179.

[4]张龙平,李长爱,邓福贤.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4,(12):76-81.

The Improvement of Auditing Process Based on Evidence Theory

Xie Shengwen

(Accounting school,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chang330013,China)

第9篇

关键词:社会审计;公信力;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但精神文明建设却落后一步,导致当今社会中人民群众对社会审计的信任度普遍不高。如果丧失了群众的认同与信任,社会审计行业就无法实现正常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社会审计公信力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保障。

一、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诚信流失,对审计公信力造成消极影响

目前,我国的文明建设与道德建设还没有跟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脚步,因此社会审计人员的从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普遍不够高,无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再加上社会审计行业中不断涌现出各类商业诈骗、投资陷阱、劣质产品等多种问题,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审计行业与商业市场的信任危机。若不积极修复公众的信任,则审计公信力会遭到很大冲击。

(二)审计过程具有封闭性

封闭性的社会审计过程,容易让人民群众对社会审计产生怀疑和误解。审计属于一种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活动,其系统性和复杂性通常只有业内人员才能理解,从外界群众的视角看来,就如同雾里看花一般,不明就里,或是一知半解,这样便很难获得公众的信任。且人民群众对于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审计的工作形式、过程往往感到神秘、未知,从而由不了解转化为不信任,产生主观甚至错误的理解。

(三)审计失败案件时常发生

近年来,发生了许多起审计失败的案件,特别是审计合谋案件,击碎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审计行业的信任。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扮演着鉴定经济的重要角色,并凭借其专业的审计知识,帮助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判断有关信息的真伪与优劣。而审计活动一旦失败,或是审计方和目标审计单位合谋作弊,制造伪信息,就无法向信息获得者提供有效的服务,甚至会误导相关信息采用者,给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美国破产法院的法官曾经指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造成了雷曼兄弟破产的结果。纽约总检察长认为,安永帮助雷曼兄弟掩饰亏损负债的情况长达七年。审计失败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大幅度降低社会审计的公信力。

二、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策略

(一)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与行业机构的监督管理

建设社会审计的公信力,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行为,从而规范行业的运作模式,使整个行业得以健康、正常发展。高效的政府监督机制能够明显加强群众对审计行业的信任,达到建设公信力的目的,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对此具有重大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当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对于不断发生的审计行业违法乱纪行为,要予以严厉的处罚,拒绝姑息纵容。特别是对于部分容易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违法案件,必须开诚布公,向群众展示并查处,以此获得公众的信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相关宣传工作,可以深化群众对社会审计的认知。现阶段,我国有关社会审计的宣传范围还不够宽广,且报道的大部分都是消极新闻。因此,必须挖掘出更为广泛、全面的传播渠道,为社会审计行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强化公信力建设。比如,可以制作出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这类作品生动形象,能够直观地表现出社会审计的重要性与价值,且受众面广,影响力度大。社会审计行业可以运用这类高效的媒介,宣传自己的理念和精神。

(三)严格实行审计回避

审计回避属于一种具有预防功能的保障性策略,无论审计人员是否拥有亲眷关系,只要其破坏了审计独立的性质,就必须实行回避。此外,注册会计师负责记账、税务、业务咨询等非审计工作,虽然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些促进效用,但也会对审计业务的独立特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审计的本职工作是对会计与企业的经管行为实行监督,与会计这一职业并不相同,因此必须维护审计行业的独特性,实行审计回避,确保审计行业的权威,提高社会审计的公信力。

(四)强化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要建设社会审计公信力,必须保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社会审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操作系统,但落实到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需要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客观评判。此外,社会审计容易涉及到权益纠纷,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道德品质。目前,会计事务所通常妥协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降低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造成很多初出茅庐的审计人员担任要职的现象。若要降低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就要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

三、结束语

社会审计行业的公信力是实现其经济鉴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而言,群众的信任极为重要,而又很容易被打破。我国所有审计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公信力的建设,积极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信誉,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宫军.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公信力[J].审计研究,2012,04:12-15.

第10篇

关键词: 工程建设 工程纠纷 纠纷处理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基建工程中,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影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产生纠纷的各种因素有:甲方管理人员在合同以外下达的施工指令、工程材料价格、工程质量标准、工程合同条款的明确程度、甲方原因或乙方原因产生的工期延误、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事情的发生、乙方擅自分包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移交、竣工资料缺少必要文件,等等。在造价审计过程中,造价审计人员把这些矛盾适当地化解了,就会既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又有助于树立造价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家财政节约资金。

一、由合同条款的履行而产生的纠纷

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标一道路施工项目,合同价是以准确的设计图纸及计算为基础,并考虑到一些费用的上升因素而确定的。这种合同属固定总价合同,如果施工中图纸工程量、工期没有变动,则结算一般执行合同价。但是此工程在施工期间,甲方管理人员要求乙方必须达到优良工程,而合同约定为合格工程。由于提高了质量标准,结算时施工单位向甲方提出增加施工费用的要求,甲方则坚持按合同价结算,双方发生争执。审计认为,施工单位为达到甲方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付出了较合格工程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质量标准的提高是合同没有的。因此,增加工程费用是合理的,应该按人工和材料消耗成本的一定百分比计提费用。

因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发生分歧,也常引起甲乙双方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实际发生的材料和人工成本予以结算,而预期赢利部分则不予结算。这样公正、公平的处理,双方均可接受。

二、材料价格引起的纠纷

大多数工程材料价格,都可以在本市造价信息管理站公布的价格信息中查到。但是,有些材料因规格不同,不是标准件、或是新型材料等原因,常常查不到价格。施工单位自行采购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又难以得到甲方的认同,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很多。例如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某项工程中自行采购地板砖,甲方认为价格过高,不予确认,而施工单位认为该地板砖比一般地板砖质量好,价格应该高一些,双方发生争执。审计小组对市场上的各种地板砖价格进行了调查,对此种规格的地板砖价格询问了多个商家的报价,计算出此地板砖的平均价,得到了甲、乙双方的认同。

甲、乙双方因非标(件)设备引起的纠纷也是经常发生的。非标(件)设备是指国家尚无定型标准,生产厂家在没有批量生产,只能根据订货和设计图纸制造的(件)设备。这种纠纷多数因对计价方法的认知不同。非标(件)设备的价格计算方法有: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分布组合估价法、成本计算估价法、定额估价法。审计认为,应采用成本计算估价法。它的费用构成是: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包装费、利润、税金、设计费等。成本计算估价法能使设备接近实际价格。

由新型材料价格引起的纠纷也很多。目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迅速,价格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和掌握,结算时甲、乙双方常常因价格争执不下。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向厂家进行调查咨询,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费用,如采购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利润、税金等进行估价,这样计算出的价格双方均能接受。

三、因不可抗力或自然条件引起的工程纠纷

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可抗力或自然条件给施工方增加工程量,如遇大雨,增加的排水、清理塌方工作量等。这种因不利的自然条件导致施工单位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甲方应该给予施工单位以适当补偿。

四、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工期拖延产生的纠纷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往往使竣工日期拖后,影响到建设单位对该工程的使用。如果乙方在工程结算时不想承担工期延误的责任,就会产生纠纷。审计认为,甲方应扣减乙方下列费用: (1)工程拖延带来的甲方管理费用增加部分。(2)甲方提供的设备、临时设施的租赁费增加部分。在此需说明的是,如果合同中有乙方延误工期赔偿条款的则按合同约定。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五、由于甲方的原因造成施工中断和工效降低产生的纠纷

由于甲方或甲方管理人员的原因造成的间歇性停工或临时性停工,或甲方和乙方处理不合理的设计图纸造成的耽搁,或由甲方供应的设备和材料推迟到货引起的施工中断,都会造成施工单位窝工和工效降低。工程结算时,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也是常有的。审计认为,上述情况甲方应承担施工单位窝工或停工期间人工费、机械设备占用费、施工管理费等部分费用。

六、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缺陷引起的纠纷

当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或使用的设备和材料不符合合同规定,或在保修期未满之前未完成应该负责修补的工程时,甲方有权向乙方追究责任。如果乙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修补工作,甲方有权雇用其他人来完成工作,发生的费用由乙方负担。工程验收时,甲、乙方的纠纷往往围绕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是否合格而产生。这个问题伸缩性较强,除了明显的施工缺陷外,对工程的评价往往无法确定双方完全一致的标准。这方面发生的分歧,应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去衡量。

七、由工程变更引起的纠纷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也包括甲方提出的“新增工程”,即原合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包括的工程项目。为有效地控制造价,无论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均应由甲方签发工程变更通知。工程承包合同大都包括工程变更条款,甲方有权向施工单位指令,要求对工程的项目、数量或质量工艺进行变更,对原合同的有关部分进行修改,而施工单位必须照办。上述纠纷往往出现在施工单位按照甲方的意图完成施工任务后,没有书面资料或书面资料不详尽、经济签证漏项、或基础数据失真,这些都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在审查工程造价时,审计人员应认真核对变更资料,并到施工现场核实工程量增减情况,了解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有理有据地调整工程变更价款。

为了顺利解决工程纠纷,造价审计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以合同、协议条款为依据。遇到纠纷时,造价审计人员应以完全独立的仲裁者的身份,站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审查矛盾的形成及其原因。合同、协议作为建立甲、乙方关系的重要依据,应对条款进行详细的分析理解,以确定甲、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为解决纠纷提供一个合理的前提。在审查合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个别合同条款为不平等条款,按《合同法》规定,应该视为无效条款。

2.注意收集与纠纷内容有关的资料。与纠纷内容有关的资料收集越全,越有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审查这些资料时,应该着重分析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资料内容的完整性、资料与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理清头绪。

3.搞好施工现场勘查。对建筑物的现场勘察是解决纠纷需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直接客观的证据,造价审计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地做好现场记录,让甲、乙方签证。

4.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是造价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前提。因此,解决纠纷应尽量向法律法规条款靠拢,这样,纠纷的解决就更趋于合理,对双方更具有约束力。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审计系统;模块设计;测试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49-02

1 概述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应用深入到了企业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员工通过互联网办公的行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在方便企业员工的同时,也带来了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容易泄露企业秘密,造成企业的网络安全没有保障,企业的信息资源网络泄密等风险。企业安全扫描过程漫长、排查隐患不合理、问题定位不精确、扫描缺乏深度、安全结论模糊等一系列业技术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率。

2)提高企业员工办公的工作效率,加强企业互联网使用制度管理。

3)降低企业的人员管理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和管理缺失造成的关键业务停顿造成的损失。

4)降低企业泄密事件风险,为企业的互联网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5)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员工互联网通信数据和通话内容的监管、审计。

2 企业安全审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1)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有较好权限管理;2)系统操作简单,容易学习,容易理解,快速上手使用系统;3)系统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还原功能;4) 方便的全方位的数据查询;5)审计数据的浏览和下载;6)企业工作电话的通话内容录制;7)非工作互联网网络站点的访问;8)企业员工网络数据浏览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得出,需要设计的模块为:系统状态监控、设置向导、员工网络行为监控、员工通话记录、员工上网行为过滤、员工网络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管理七大模块。

3 企业安全审计系统的模块规划与详细设计

安全审计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的程序,能够通过互联网上网的技术手段对员工互联网行为进行监督、审计和管理,避免企业重要信息资源泄露,以及发生泄密事件后能够溯源找到相关证据和原因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其相关的模块等部分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此规划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

系统状态监控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的接入方式、数据来源的管理状况;员工网络行为监控的状态和现在的工作模式;员工通话记录的监控的启用和停止状态;员工上网行为过滤的启用和停止状态。

设置向导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监管内容设置、系统互联网接入方式设置、系统用户使用权限设置、员工互联网数据监控设置、员工通话记录设置、员工上网行为过滤设置。

员工网络行为监控

该模块主要负责对员工网络行为监控的基本设置;启用和停止监控;网络行为的回放、审计和下载――支持对上网时间、IP、URL、MAC、关键字、上网账号、上网电话、邮件类型进行回放、审计和下载。支持对http上传、http下载、https、smtp、pop3、telnet、ftp、qq、msn、skype、微信、飞信、qq传输文件、web邮件传输、web网站访问、sohu微博、sina微博、其他未知协议跟踪等具体的按协议分类的回放、审计和下载;员工上网身份查询;员工网络行为实时回放、审计和下载。

员工通话记录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员工办公室固定电话通话内容回放;通话内容记录启用和停止设置。

员工上网行为过滤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员工上网行为过滤规则的设置――支持对ip、mac、端口、url、http、组合策略(ip+端口、mac+端口)等规则进行过滤和放行;过滤行为启用和停止设置。

员工网络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员工网络数据时间统计和分析――支持对ip、mac、账号的统计和分析;员工网络数据轨迹统计和分析――支持对ip、mac、账号的统计和分析;

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数据还原、版本升级、设备状态、关闭设备、工具下载、操作日志审查。

其他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版本信息、重新登录、退出系统。

4 软件开发过程

本系统的开发结合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分为下面4个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架构设计阶段、程序编码阶段、系统测试和调试阶段。

1)分析阶段

进行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理解问题需求,包括程序是否需要和用户进行交互,是否操纵数据,是否有输出结果以及输出结果的格式等等。如果程序需要对数据进行操作,开发人员必须了解数据类型及它们的表示方法。这时候可能会接触一些样本数据。如果程序有输出信息,必须确定它们所生成的结果及输出格式等;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过于复杂,可以把它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在对每个子问题做相应的需求分析。

2)设计阶段

结构化设计方法

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的方法叫做结构化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法又叫做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逐步求精方法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问题被分解为若干子问题,然后分别对每个子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所有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就是原始问题的解。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编程就叫做结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中,求解问题的首要步骤是识别称为“对象”的组件(它是运用该方法求解问题的基础)和确定对象之间如何进行交互。对象包括数据和在数据上执行的操作。对象可以看作数据和其上操作的统一体。使用面向对象方法编程,最终的程序是交互对象的集合。实现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编程语言叫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3)编程阶段

在编程阶段,编写和编译程序代码,以实现在设计阶段分析得到的类和函数。

4)测试和调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软件开发质量的主要手段,测试目的不在于找出错误,而在于遍历软件系统各功能和边界条件,保障软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行,是评价系统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5 软件开发模型(方法)

本系统开发采用增量的软件开发模型来实现系统各功能模块。

1)瀑布模型

该模型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一级一级的向下执行,每个阶段必须经过阶段性评审,并通过评审,再进入下一个开发阶段。

2)原型方法模型

在开发的早期阶段,系统需求不确定时采用。通过一个简单的功能实现系统再进一步确认系统将要实现的各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型。

3)增量模型(渐增模型)

结合了原型方法模型和瀑布模型的基本软件开发阶段,该模型首先通过早期的原型系统建立的模型,再进一步按照瀑布模型的各阶段完成系统开发。再次迭代原型系统模型和阶段开发模型直至系统所有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6 软件测试与维护

1)软件测试:

测试这个术语表示检测程序的正确性,即检查程序是不是完成了需要完成的工作。而调试一词指,如果程序存在错误,如何找到并修改错误。在每写完一个函数或算法后,接下来应该验证它是否正确工作。在复杂的大型程序中,错误是一定存在的。为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必须在交付用户前发现并修改其中的错误。

测试有两类方法,即: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使用黑盒测试方法时,您不需要知道算法或函数的内部实现,只需要知道程序的功能即可黑盒测试是基于输入输出的方法。它的测试用例通过创建等价类来选取。如果程序对于等价类中的某个输入的输出结果是正确的话,那么就认为对应该等价类中其他输入也会输出同样的正确结果。白盒测试法需要测试人员遍历测试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和业务处理流程的一种测试方法。常见的白盒测试方法有:基本路径测试、循环覆盖测试、逻辑覆盖测试,测试的重点在于检验内部逻辑结构和业务实现流程。

2)软件维护:软件开发的工作的结果就是交付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一旦投入应用,产品的缺陷就会逐渐的暴露出来,运行的环境会逐渐发生变化,新的用户也会不断地浮出水面。软件维护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而对软件产品进行相应的修改或演化,从而真正的修改错误,改善性能或其他特征。

软件维护是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历时最长得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软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行直至软件使用消亡或更新换代。软件的维护主要可分为三种:改正性维护(纠正软件存在的错误和缺陷)、适应性维护(适应内、外部环境)、完善性维护(添加、扩容和升级新的软件功能)。

参考文献:

[1] 沈备军.软件工程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张海藩,倪宁.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陈明.软件工程导论[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钱晓明,朱健江,王晓勇.软件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5] 吕云翔,王昕鹏.软件工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Carig Larman.UML和模式应用[M]. 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 Grady Booch.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s[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 Inc, 2003.

第1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use of state funds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follow-up audit is introduced in the traditional audit mode, whose audit nodes are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flecting the dynamism.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动态性

Key word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follow-up audit of cost;dynamism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32-03

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对概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是否符合概预算的一种事后审计模式延伸为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计方法,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直至竣工投产的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全面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甚至每个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以期达到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更好的控制的目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网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十年内,国家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力度呈现稳步增长状态,为了更好的利用国家资金,提高投资收益率,杜绝腐败,在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审计的过程中逐渐引入了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审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性的审计,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整个建筑项目有全局性的把控,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保证了审计成果的可靠性。但是目前少有学者对动态性做出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应用也是少之又少,这就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发展,同时削弱了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为了更好的促进该模式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审计阶段进行细化,将该模式的动态性深入到每个细化出的阶段、过程、甚至事件当中,突出该模式的动态性的优势,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发展,提过国家资金的投资收益率。

1 现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动态性应用及不足

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加大,如何更好的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成为了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更多的被提上台面,随着其应用的深入广泛,更多的专家提出了动态性的概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只是简单的将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前期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交付的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并且由于人员、资金等原因,目前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只是在每个阶段末,或者是可控的某个重要节点对该阶段进行审计,并未对每个阶段进行细分。

动态性是指对被审计项目的每个阶段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利用上一个阶段或者类似项目的审计结果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预警式的事前审计,以及对比式的事后审计。但是,在当前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基本上把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划分为前期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交付阶段。然后再针对每个阶段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进行重点审计(见表1),并且由于审计人员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工作基本都是在各个阶段结束之后进行的。在这种划分模式下,我们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准备阶段全部划分在前期阶段里面,这种做法可以省去许多的工作,但是未免太过笼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决策阶段是整个过程当中唯一涉及到整个项目投资金额的分配以及投资收益率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将对整个项目产生全局性的影响。招投标阶段是控制合同价的关键阶段,整个招投标过程是否遵循市场规律,是否寻求到最适合的投标方,是否能够将国家资金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这些在招投标阶段都是可控的,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其归拢到前期阶段,并在阶段末对其进行审计将会对这些内容失去有效地控制。特别是对于在整个过程中变数最大的施工阶段,该阶段是需要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最多的阶段,而且是遇到突发事件最多、可控性较差的阶段;虽然现在引入了动态化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细分,而是仍旧将施工阶段作为一整个过程,在工程竣工之后对其进行审计,由于进行审计的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不了解,就会导致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另外由于工程建设已经结束,很多需要进行审计的东西无法找到现实依据(隐蔽工程),就使得审计结果不够理想,不能很好的分析资金的流向和使用状况,对造价控制和质量监督的作用不大,动态性的体现也不够全面。因此将整个施工阶段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施工过程,甚至是细化到一个工序,然后针对每个晓得过程或者工序进行重要节点审计,对施工阶段的可控性、监督性以及调整力度将会大大提高。

因此,将这些阶段笼统的划归到前期阶段有失妥当。而且在整个前期阶段并没有体现出动态性,只有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才能够看到动态性的体现。

2 对现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深化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宗旨是将项目的建设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各阶段均安排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及时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及事件进行控制,帮助被审计的单位完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改进,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及安全有效的进行,达到实现项目最高建设效益的目的[1]。

2.1 审计阶段的细化及依据

为了将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更好的加以利用,使其充分发挥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将现在划分的审计阶段进行细化,见表2所示。

在每个阶段之前利用类似项目的该阶段的审计结果对该过程进行指导性的事前审计,在有必要进行事中调控的阶段,利用事前审计的结论对项目的该阶段的进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管控,在该阶段结束后进行对比性审计和决策合理性审计,此为事后审计。并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性审计方式应用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划分为的每个小的阶段、过程甚至事件中,利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合理的控制国家资金的使用,提高投资收益率。

上文中提到,在前期准备阶段中笼统的包含了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以及投资收益率有较大影响的若干个阶段,为了更好的把控国家资源,合理控制造价,将前期准备阶段划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准备阶段。

决策阶段包括了编制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那么在该阶段就涉及到对立项文件以及可研报告中经济分析的审计,这一个决定了该项目立项是否合理,投资是否明智;另一个决定了项目的投资价值。在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生成之前利用类似项目的决策阶段的审计结果对该过程进行指导性审计,在决策阶段结束后进行对比性审计和决策合理性审计,此为事后审计。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应用到决策阶段,对该阶段进行动态性的跟踪审计,以便更好地控制资金的使用方向。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这些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合法性进行审计,可以避免后期因为设计问题而导致的工期延长以及费用的增加。

招投标阶段涉及到招投标结果、招投标流程以及大量的招投标文件,相关建设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中标结果是否遵循市场规律,由于存在不平衡报价现象,因此,相关的合同文件中涉及到报价以及金额的是否合乎市场行情等都是该阶段审计工作的重点。对该阶段进行严格的审计是对项目顺利进行并且保证资金流出正常的保证。

施工准备阶段是在审计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阶段,但是该阶段涉及到材料采购和进场,如果是后期才用到的材料在项目一开始就进场,一方面存在堆放场地的问题,另一方面材料过早的采购进场会导致资金的占用和材料的损耗,比如,钢筋生锈会造成额外的费用。

施工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整个个过程中动态性的体现和应用最为明显的和有效的阶段。根据项目的大小,将建筑工程项目按照“期”、标段、栋号以及楼层进行划分,比如,总层数为30层的一栋楼房,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在第1-10层施工完毕之后对其造价以及工期进行审计(隐蔽工程要即时审计),所得审计结果可以作为11-20层事前审计的依据,可以及时的调整资金和进度计划,以此类推。另外“一”栋的审计结果可以作为“二”栋的审计依据,一标段的审计结果可以作为二标段的审计依据,这样在每个小阶段的工程开始之前就可以对该阶段涉及到的审计内容进行预警式审计,根据之前阶段审计结果提前给出适当的可行的调整性及规范性措施。同时,在每个楼层段、栋号、标段以及“期”之间要进行事前、事中时候的动态化审计。最后总结每个小阶段的审计报告,减少项目实施阶段事后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量,节约时间和资源。

竣工交付阶段主要是对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涉及到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小,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利用国家资金,提高投资收益率,我们要对该阶段的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在该阶段所体现出的动态性为,我们可以对比类似工程项目的该阶段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事前的必要性的审计,以及事后的合理性的审计。

投产使用阶段,将该阶段纳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中是借鉴了国外的全过程审计的定义,在西方国家,全过程包含了投产使用阶段,这一阶段的动态性作用不体现在本项目上,而是体现在预期投资的类似项目上,如果根据我们的审计报告的显示,在后期的投产使用过程中,该项目并不能创造出预期的利润或者不能提供预期的效用,那么,根据审计报告给出的结果和建议,可以对预期投资做出适当的调整,更加合理的分配、使用国家资金。

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性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应用到上述的每个阶段当中,将动态性应用到每一个需要审计的环节,合理有效的控制造价,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收益率。

2.2 深化跟踪审计动态性的优点

2011年,罗家伦提到建设项目是一项周期长、内容复杂的工作,事前、事中和事后都会形成审计资料,若沿用事后审计模式,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审计资料会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可能导致公开透明演变成黑箱操作,导致工程项目领域中腐败行为的发生[2]。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的年度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多次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以效益审计为主,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3]。由此可见,实行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意义重大。建筑工程项目审计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进行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对投资到项目上的资金进行控制,并且是杜绝腐败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对项目实行事前(项目意向已经提出,但是没有结论之前)、事中(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事后审计(常规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全过程跟踪审计对资金控制和杜绝腐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化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可以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对现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动态性的不足引入,提出细分审计阶段,并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动态性特特点进行了深化。在实际的应用中,审计人员已经将事后审计很好的运用到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结合之前的审计经验,严格的做好事前和事中审计报告,并做好传递工作。保证事前、事中审计结果的全面、标准以及真实性,更加有效地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动态性效用。

参考文献:

[1]耿道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跟踪审计研究[D].兰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