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面设计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面设计教学;项目整合
平面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基于扎实的理论知识进行再创造。在中职教学中,职业教育强调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应用型,因此中职课程体系尤其强调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视校企合作。项目与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整合具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具有理论支持。
一、中职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中职平面设计实践教学优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教学优化改革的方向则是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优势,培养符合企业设计需求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优化改革中,分析企业需求至关重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对平面设计人才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平面设计软件,并具备独立设计和审美能力,有能力完成企业相关平面设计任务,要求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设计领悟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此外,相对于大学生而言,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则表现得更为严格,多数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平面设计领域突出一线工作岗位的实用性。从对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可总结出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即重视项目教学,通过项目训练来提升中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需要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对企业项目与平面教学进行整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企业项目,进而形成一个教学体系。
二、基于项目整合的平面设计实践教学对策
1.精心选择设计项目
企业项目的选择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企业项目选择与教学设计中,要遵循三条原则,即选择与设计的项目要具有代表性,要考虑相互间的有机联系,要考虑教学可行性与实施可行性。教学项目要能够适合实践教学,要充分考虑中职生自身特点,项目难度不宜过高,但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项目的大小要适合课程教学的进展,需要满足课时安排的限制,然后进行合理的设置,得到最优教学方案。
2.建立知识与项目任务的联系
从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要求中职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项目整合中,建立起学生知识经验与岗位工作的有机联系,逐渐培养其职业能力。因此在项目与课程的整合中,尽可能使学生的实践学习是基于岗位需求进行的,改变“学科式”或“学徒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与项目的整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以项目工作结构为基本依据整合课程结构,引入动态知识关系,开发动态的项目整合课程,让学生在对应的工作逻辑机构中,逐渐巩固知识和掌握技能。
3.建立项目课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课程项目化并非抛弃理论知识学习,也不是压缩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而是将项目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在理论学习中动手实践,在动手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对中职教育进行长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校的成绩与其在岗位上的成绩不能成正比,这就要结合这个问题对项目课程与理论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对理论知识应保持这种观点:一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二是理论知识并非获得就业适应能力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因此在课程项目构建中,以建构主义、情景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
4.积极推进整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项目与课程整合只是教学的前提准备,而教学实施才是关键环节。在课程实施中要合理、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适合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要求,还要适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项目的工作任务的步骤为:课前引导学生了解应做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查阅并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组织学生尝试实施工作任务→让学生尽量提出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回归并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学实践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师生各自的地位和角色,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采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最后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教学结果与学生的项目工作任务完成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通常采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以平面设计中的平面广告设计为例,对课程项目整合教学进行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分为2个课时,三个环节。在第一环节中,对广告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对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后期的项目教学整合设计有效融入。此外还需将这些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体现预习,预习的方法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模式。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平面广告概述、平面广告设计概述等。在第二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资源准备以及教学项目构建。教学资源包括时间资源、材料资源、设备与条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材料资源则包括平面广告需求文档、企业文化文档、课标、项目任务书、考评表等。第三环节是教学实施环节,首先对中职生进行能力基础分析,包括心理基础、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等。然后展开教学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理论知识教学,计时1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出广告图片演示,讲授广告、广告设计的定义,广告的传播途径与分类,以及如何做好广告设计,如何进行广告创意,即广告创意的方法。
2.项目实施阶段,计时70分钟
以手机广告设计为情境,结合当前我国智能机市场中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越来越受到欢迎为背景创设项目情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OPPOR11手机的平面广告设计项目任务。可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
3.项目总结阶段,计时5分钟
教师对学生小组提交的最终设计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中要坚持动态评价与多元化评价,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实践教学与调查发现,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项目课程整合教学具有突出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与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陈惠.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平面设计CorelDRAW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12(6).
关键词:平面设计;课堂教学;探索;实践
平面设计专业在我国设置的时间不是很久,相关理论及实践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情况出现,因此做好平面设计教学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平面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平面设计教学特点
设计作品在符合审美的同时还要具备实用性,设计产物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装饰、装潢。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追求不断创新与完善,设计者应该从细节、创意、色彩以及材料上下功夫,有机组合多种设计元素,最终实现艺术化设计的目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具备调动视觉元素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平面设计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技能[1]。
二、高校平面设计教学问题
1. 重理论轻实践
平面设计虽说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但同样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学习。受到目前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实践教学。这造成学生不能熟练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部分平面设计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往往都在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因此授课过程中很难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实践经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的严重问题。
3.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平面设计课程评价方式以学生成绩考核及老师评价为主,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影响。这需要各个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高校平面设计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1.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造成平面设计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合理的教学大纲设置。 观察各大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可以发现, 大部分高校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2]。比如,部分学生高中阶段本身已经学习过“色彩”“素描”,但许多高校并没有了解这种情况,当学生入学后依然在大一阶段设置这类课程,造成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不同课程中会提及到相同的专业知识,这表明教学大纲设置严重不合理。比如,在版式设计与色彩构成等课程中都会提到“构成理论”。
2.缺乏实践教学
平面设计课程本身具有极高的实践性要求,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不同于平常课程的教学手法,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造型艺术方面的表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加上相关教学设施短缺,目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定义,不求甚解,很少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概念,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也就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了。
3.缺乏专业特点
平面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具备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该专业的属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尊重专业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但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创意不足、思维老套等情况。不同高校相同专业互相模仿,造成专业教学同质化情况严重,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四、平面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高校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情况,相关负责人有必要做好积极回应,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给社会上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需要推进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及基础理论等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大建筑史、艺术史等人文学科所占的比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适当引入市场营销等社会经济类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创新考核测评体系
在过去的时间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测评多以笔试和递交作品的形式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但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那些有创意有思想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所以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的时候,也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结合当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考核体系若想科学、合理,应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讲解成绩和合作项目成绩有效结合起来,按照30%、20%、50%的比例进行考核。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在对合作项目作品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作品上传至QQ群,由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说服力。由此可见,考核测评体系的完善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3.突出本校专业特色
在高校教育中突出办学特色才能长远发展。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高校务必要对专业教育的道路进行拓宽,并结合文化优势、学校情况和地方经济,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教育品牌,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可以采取综合性办学的特色办学策略。对相关学科要重视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在专业设置上,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在各学科之间,突出地方特色。整合教学资源,使专业教学内容不断的丰富。对当地的民俗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突出地方特色,这些都能为高校与地方市场、经济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3]。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和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够自主进行,让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权能够为学生所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够获得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却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甚至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到知识;情景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想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但可以听教师讲解,还可以利用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5.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的引导及讲解是教学情景呈现的基础。这是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兴趣受到教师引导讲解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艺术,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要把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时,就需要做好相关的归纳总结工作,总结过程中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而且归纳法会让学生有着更深的认识,有着更深刻的记忆,需要注意归纳的结果要简练,以方便学生的记忆。这样长期下来,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为其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4]。
6.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高校应该不断创新平面设计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是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认识自己的角色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侧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平面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通用标准及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结合平面设计专业实践课的具体情况,应该在考核中凸显出实践应用性,特别是考核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考核体系及标准。课程体系中应该表现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及素质。因此在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该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做好职业分析工作,形成一个兼顾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的课程体系。
7.在教学内容上创新
老套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的平面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主体应该是教材本身。就平面设计教学的特点来讲,其本身就充满活力,在细节上可以有多种变化,因此,教材内容不应该一成不变,需及时更新。而且,从平面设计课程优化上,也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固定模式的教学局面,更新教材内容,用最新的理论指导学生,选择风格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接受,同时这也是平面设计教学创新的要求。在高校中,很多平面设计教师专业知识不是很充实,还有一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平面设计课程质量较低的问题。因此,就平面设计教师而言,需要认识到平面设计教学创新的意义,积极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做到开放思想,落实教学内容,这样才对平面设计教学创新有所帮助。
五、结语
平面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过于死板,应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与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平面设计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向艺术化方向发展。教学改革中高校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大纲改善及突出本专业特色上,提高教学效率避免专业同质化情况的出现。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避免出现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尴尬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彦君.论高等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生物技术世界,2014(4).
[2]姚 冲.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9).
所谓三大构成分别指的是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其中“色彩构成”的出发点是人类的色彩知觉以及心理,需要运用较为严谨的科学分析方式,对各种复杂的色彩现象进行还原,使其恢复到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基本要素中。此外,色彩构成利用的是色彩的质、量以及空间的可变幻性,需要根据一定的色彩规律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塑造出更为理想、全新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同平面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在大街上看到的各种海报、包装以及广告等利用的都是色彩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很多观赏者在观看或者赏析某一平面设计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色彩,色彩搭配得好才会让观赏者有继续看下去的决心,甚至会忍不住有想要触摸或者拍摄下来的冲动所以很多设计者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都会将颜色作为依托向观赏者传递出设计的情感与主题。
“平面构成”则是在二维平面中对点、线、面等视觉元素进行利用,并根据美的视觉效果,通过逻辑性与理想的手法对其展开编排与组合。也就是说平面构成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特点与实用特点。所以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之前,应该要对点、线、面的运用进行了解与掌握,因为只有了解与掌握了这种表现手法与构成技巧,才能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更为深入地对平面设计进行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三大构成中平面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是最大的,在平面设计中无论是包装、招贴还是书籍出版等全都离不开平面出版。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任何元素都可以看成是最为简单的点、线、面的关系,在组合的时候要根据它们的相关规律,使得设计出来的效果更为自然。
“立体构成”又被称之为空间构成,其构成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材料以及人类的视觉,其构成的依据就是力学。立体构成是将各造型要素,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对美好形体的三维艺术进行编排组合进行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的技术表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造型的感觉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培养与提高,而且立体构成同平面设计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就立体构成本身而言,其主要是对空间与造型进行探索,因此,如果能在平面设计中添加适当的空间概念,那么二维平面作品就会产生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无限的空间感。此外,在展示设计、包装设计以及POP设计中添加适当的空间概念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因为这些都需要对二维和三维进行有效结合之后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二、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关系的教学探讨
教师在三大构成教学中的教学方针任何教学都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针。在进行三大构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判断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启发,并对学生的表现技术进行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构思与技巧。
对学生的判断力进行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众多元素中通过判断,提炼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元素通常,这都需要设计者通过直观的感觉去进行判断,虽然很多作品形象都是很鲜明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形象是混乱的,需要我们用比较科学、准确的判断力对其进行分辨。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启发就是要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出来,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以及大自然中寻找并发现可以构成各种设计的灵感。这样就需要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力进行锻炼,让学生在看到某一东西的时候会有产生一定的感受情绪,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整理,最后将有效的元素从中提炼出来。比如在火车站或者铁路边看到和谐号的快速运行便可以联想到线的构成等。当这种感觉产生出来的时候,就要及时将其在草图本或者脑海中记录下来,然后再做后期的删减与整理工作。
对学生的表现技术进行发展就是要在构成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技巧与表现手法进行运用,并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无论多么复杂的东西,都要教学生化为最简单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对其中的方法与规律进行了解与掌握,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绘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学生在三大构成中的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的时候首先要理清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对三大构成的学习目的与作用进行了解;其次,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的时候应该运用各种可以寻找素材的途径,对三大构的素材进行大量收集。
三、总结
PHOTOSHIP平面设计软件课程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它的使用和推广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变革,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接着教师用规范的分析、实施和验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并教授相关知识点。
PHOTOSHIP榜样学习法设计思想是问题和榜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选择案例,引导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案例的选择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学过程中要优选贴近生活,选择的案例必须与教学内容相适宜,案例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PHOTOSHIP平面设计软件案例要有实践性,案例要有兴趣性,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探究信息;基于MCLA的PS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效果图和需要的相关素材文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系统讲授并演示案例,再带着学生回顾本案例需要的知识点;
最后对PHOTOSHIP平面设计软件案例进行总结,通过系统科学的讲授案例,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PHOTOSHIP平面设计软件案例进行探索,基于MCLA的阶PS教学要养成学生在相关知识方面不断探索,学以致用,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合理分配教与学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PHOTOSHIP平面设计软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IP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十分强的课程,将MCLA教学方法引人PS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案例和课的知识点是紧密相连的,以培养学生创作灵感和创作意识。
通过案例“消除照片青春痘”,来讲授画笔工具组的相关知识,教师实际操作演示案例,给学生展示“消除照片青春痘”效果图和相关素材文件,在讲授过程中简单回顾旧知识点,在导学案例的基础上完成的,重点讲授新知识点,涵盖画笔工具的所有知识点,把相关知识通过这个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给学生总结重难点和操作技巧。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案例的操作,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了,并领会其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PHOTOSHIP案例探索:给学生布置任务,在美化照片的基础上完成,制作一个类似的案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教师给予指导,及时给予纠正,学生的应用能力逐步增强,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最后给学生操作总结此案例,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创作。使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意图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PHOT0sHIP都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成绩非常突出,积极性较高,态度端正,求知欲很强,采用MCLA教学方法操作能力显著提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学生能更好更快的掌握课程的内容,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水平。同时,MCLA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压力和动力,针对PHOTOSHIP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完善了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
作者:韦威贤 杨桂财 单位:南宁学院
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分数可以有效的表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然而当组内数据方差太大时,平均分数就不具备代表性了。在平面设计学科中,老师评判学生的作品往往依靠自己的理解来打分。由于不同老师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不同,最终打的分数也就不同,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上的差别。举个例子,现在有学生A和学生B两人,其中学生A具有很强的形体构想能力,但创作的作品却缺乏足够的技巧,其中甚至还有模仿他人的痕迹。学生B却各方面都平平。老师甲因为学生A杰出的形体构想能力给他打了很高的分数,教师乙因为学生A的技巧一般打了及格分数,而教师丙却因学生A模仿他人作品而打出了很低的分数。学生B各方面都很平均,最终两人的平均分都是60分。其实学生A和学生B相比,他在平面设计上的实力是高出学生B不少的,然而却因为老师丙评判理念的缘故最终只得了与学生B同样的平均分。这样一来,学生A很容易会认为自己的学习成效与学生B差不多,进而失去了进取心。平面设计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平面设计类人才,如果只是一味的“教”与“学”,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老师们可以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但却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要让学生真正的成才,就必须要引导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当前绝大多数平面设计教学工作者都仅仅认为平面设计教学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有些人甚至还将平面设计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划上了等号。殊不知美术仅仅是供人欣赏的,而平面设计却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平面设计教学理解的错误,也是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问题之一。
二、如何破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错误倾向
破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错误倾向,可以采取创新教学思维观念、改进教学内容以及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解决。
1、创新教学思维观念
传统教学思维观念是阻碍当代平面设计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教学思维只是单纯的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都非常强,但却欠缺创造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老师课后给学生布置下作业,通过为学生批改指点作业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然而学生的作业中大多都是抄袭和借鉴他人,很少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这样一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步了。因此平面设计教学首先要创新教学思维观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自发的进行学习,效率会比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要高得多。而创造性的思维则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富有创意,从而设计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老师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与学生一同研究探索,协助学生构架知识体系,协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进教学内容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良好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老师教有所依,学生也可以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改进教学内容可以以大课程为基础,在上面架构小课题,并以此来将课程的知识模块串联起来。随后老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由老师列出课题、性质和方式,由学生进行题材、方法和媒介的选择。这样的课题可以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也可以只包含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课题可以从一个内容深化为具有相关性的一组内容,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作业方式。课题的形态可以由一种形态开始,进而联系其他形态理论来进行说明和分析,也可以从以人为本的涉及模块开始,进而转化到自然形态的自然法则。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底特律创造研究学院就很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底特律学院第一学年上学期设有设计基础、设计基础工作室课程、排版、艺术与设计写作课程,下学期设有设计基础、设计基础工作室课程2、印刷术2、排版2、艺术史阶段研究等课程;第二学年上学期设有:材料与方法、视觉化技巧、视觉媒体入门、视觉传播入门、艺术史阶段研究等课程;下学期设有互动媒体入门、视觉传播入门2、平面设计史、西方文艺研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第三学年上学期设有中级视觉传播、视觉化与再制作技巧、平面设计选修等课程,下学期设有中级视觉传播2、平面设计选修2、艺术史、选修等课程;第四学年上学期设有高级视觉传播,自然科学、平面设计选修3等课程,下学期设有高级视觉传播2、演示技巧/作品集合卷宗、平面设计选修、哲学等课程。从底特律学院设置的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缺少类似的特色学科、特色课程和特色教学方法。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与社会接轨,要以培养学生成才为目的,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不是单纯的走形式化、理论化。
3、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方式和手段亟需提升,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真实情境来进行教学。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学生身边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入手,使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该事件,促使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知识环境的塑造者和学生存在问题的引导者。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促使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开发自己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得到快速的提升。总的来说,在实际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学生作业成绩来为学生作出评价,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每个学习阶段的总结答辩。每当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老师要让学生根据该阶段学习的成果来撰写总结性论文,最终以答辩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于老师的探讨中进一步获得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公正的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是传统的作业和考试所远远不能及的。
4、工作室培养模式
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需求,工作室培养模式就是这么一种极具针对性的设计教育形式。工作室以专家、教授为教学核心,组建不同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队伍。学生在进行两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后,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采用开放式教学,责任教授负责设立研究方向和组建研究资料师资群。教师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题,以当前企业热点为中心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毕业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从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平面设计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变得更大。在这种时代形势下,未来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充满着巨大的潜力,前景一片光明。当今时代已经跨入了信息技术时代,无数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新技术教学不再只是梦想。未来平面设计教学需要朝着适应时代的方向,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三元归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更多的平面设计人才。未来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最大的要求就是创新性,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创新思维去改进当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专业的平面设计人才。
作者:胡娅静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爽.国内平面设计发展状况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2]杨浩.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微媒体学习生态圈构建[J].创意设计源,2013(01).
[关键词]高校 平面设计 教学
[作者简介]彭琳(1980-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31-02
在艺术设计理念呈现多元的当下,如何改革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提高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独特性的缺失等问题,亟待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设计方法的传授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仅在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花工夫,这就违背了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原价值,导致艺术设计教学发生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倾向。
2.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待提升。在高校教学中,平面设计的教学是一门启发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互动,教师传授技能与方法,学生努力学习技能,积极掌握方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课堂,简直就是一言堂,只有教师在讲,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空间,缺乏师生互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学生对学习平面设计缺乏主动性,兴趣不浓,同时各高校也没有充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条件。学校主要把时间花费在教育学生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而没有实际性地教授学生如何动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动手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作灵感与热情的激发,致使学生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积极,也明显地表现出互动性不强。
3.学生平面设计的实践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实践意识缺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被社会所接纳。因为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而现如今,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淡薄,在高校平面设计中只局限于狭隘的思维里,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对设计仅仅追求美感与绚丽,从而让平面设计变成了空中花园,最后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对未来踏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4.平面设计教学的特色有待凝练。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里,不仅需要对学生们进行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进行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最适合艺术设计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处于对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的培训,还未涉及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毁灭了平面设计教学的本质意义。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对教学模式只局限于片面教材,从而缺乏了科学独特性,对教育平面设计没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5.学生对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平面设计专业之后,在学习平面设计专业一两年之后几乎忘记平面设计所学的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最后应该去做什么。学生们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时,认为学习到了平面设计理论知识与基础绘画课程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对自己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目标。从而树立了一个这样的观念:在学校学习中,只学习与自己有关系的,盲目地学习多种艺术设计知识,例如人物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杂烩”,忽视了自己的平面设计专业。
6.对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有待加强。虽然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因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注重动手实践,从而对理论知识掌握没有过多关注。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在职的平面设计教师进行讲授,而进行实践设计的教师则是由外面的专业人士教授,在同样的课程学习当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教师,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较大的难度。其实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如果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类,那么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本身就是由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虽然艺术设计的实践特性是平面设计的本质特性,但是缺乏了理论知识对实践设计的指导,艺术设计就不能真正存在了。作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的本身就必须提升到理论层面。
二、改革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今,我国市场竞争激烈,每一个产品都离不开创新,一旦失去创新的理念将会失去市场的地位,因为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新也是设计的最终追求。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非凡的创造力,才能让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特点,从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同时,设计是一门需要互动的学科,在平面设计教学里,坚决杜绝一言堂现象,应尽量让学生与老师一起积极参加平面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民主的地位,进行对话,互相探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到学习平面设计中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们坦诚相待,给予他们激发与启迪,不仅让学生们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对平面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还需要注意赏识教学法,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进行鼓励,尊重学生的创新想法,尽管学生的想法是错的或者很幼稚的、不切实际的,也不能随口否定,否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打击,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平面设计的兴趣。所以,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及质量,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对设计的流程进行深入的实践,从设计观摩师的设计到接触了解客户以及亲自为客户设计产品。让学生深入实践到现实平面设计流程中去,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校书本所学的设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相符度,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自信,保持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
第二,各大高校需要多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并可以让学生参加设计、修改、审核,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指导出来的学生,所学的技能必然较容易与社会企业贴近,且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完成设计的质量也较标准。以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平面设计教育,往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凸显了教学的动手与动脑的方法,实践操作给学生们收获了感性经验,掌握了实际技能。
第三,我国高校应该注重高校毕业生的设计作品。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一年进入毕业状态,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统一由教师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毕业设计作品不仅仅要求设计者灵感,还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在毕业设计作品中,学生们不仅仅只是完成一项简单的作品,还需要掌握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实物模型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学生设计好作品以后,要专门由教师、企业家、专家进行评价,且要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陈述。答辩完成之后,还应该举行毕业设计的公开展览,从而确保那些做出高质量设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肯定。
3.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其实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设计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对平面设计要求个性化也是对平面设计具有个性差异得出的见解而已。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应该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书本知识进行学习,结合学生对市场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作品,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设计风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大量采用案例法,因为案例容易将意图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对案例进行剖析,不但可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各种功能,还能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4.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极其缺乏平面设计教师。所以,应招聘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并对平面设计教师进行分层次组织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课由在职教师传授平面设计技能与平面设计方法,而实践课可以聘请外面专业人士进行更新设计思维,指导学生平面设计的创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5.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自己设计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到计算机上,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查询相关知识与最新消息,可以及时掌握平面设计的最新知识,而且还能大大帮助学生了解到社会、市场对平面设计的需求,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平面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加快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步伐。
三、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的独特性不足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应进行实践分析与思考,最后将平面设计应用到社会、企业、市场实践中去,制定相关的措施,总结改革经验,例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臧燕.在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王秋蕾.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教学的探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1).
[3]葛鸿雁.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J].新美术,2006(4).
[4]吕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4).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法;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20-02
《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计算机基础不足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容易迅速的理解该课程中涉及的概念,不易迅速的掌握课本中所说的技巧。模块化的教学思路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适合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以循序渐进的理论教导为教学方法,而是把握Illustrator平面设计的整体教学目标,以模块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次研究将说明基于“模块化教学法”的《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 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思路
在传统的软件教学中,教师会从基本原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知识。以平面设计为例,过去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了解RGB颜色、CMYK颜色、Lab颜色。对于缺少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颜色模式非常困难。单从理论来说,学生难以理解以上的模式有哪些差距,为什么在平面设计中要了解该类模式。应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就是打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界限,改变只有先学理论知识才能开展项目实训的教学方法,直接让学生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摸索掌握理论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颜色模式来说,在模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先告诉学生颜色模式的理论,而会直接引导学生绘制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绘制矢量图形,再引导学生绘制像素图形,让学生通过放大缩小图形了解到矢量图形与像素图形的本质区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绘制RGB图形,再将图形打印到打印纸上,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到RGB颜色混合的原理与CMYK颜色混合的原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中,会摸索出钢笔的用法、学会调整笔刷、学会应用橡皮擦等工具。于是,学生一边学习了颜色模式的概念,一边学习到了平面设计软件面板、菜单的用法。
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平台,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学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由摸索,这种高自由度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先花大量的时间讲述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待理论知识告一段落,再让学生实践,当学生学会灵活的应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再教新的理论知识……这种循环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为学生难以迅速消化大量的理论知识,导致容易忘记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待学生开始实训后,常常找不到实训的要点。如果教师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就可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
比如以教师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一张拼图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中,要学会应用钢笔等工具绘制矢量图形、从其他的图片中抠出需要的图形作背景、应用软件菜单修正图形等。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了项目任务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喜欢的项目,学生在完成新的项目任务中,能熟悉软件工具的用法、在设计平面图形的过程中,设计的激情能被激发。
3 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训效果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会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当学生能完成教师给予的案例任务以后,教师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实际上此时的学习学习的成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据调查了解,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走向职场以后,常常碰到以下的求职难题:用人单位觉得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知识,却不能熟练的应用工具,于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请这类学生;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只会应用平面软件的工具,却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由于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欠缺实践经验,因此不愿意聘用该类学生;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只会机械式的制图,不会创意设计,于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这类学生。
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重视实训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练习、项目任务以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直接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标准,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如果学生不能按企业的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即项目完成失败。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引导学生理解企业要求这一环节,而在模块化教学中,它非常强调实训的效果,教师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的技巧、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突出设计创意。
4 总结
教师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法引导学生学习《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能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应用跨知识点的方法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技巧,完成项目创作任务;能用复合的方法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令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企业的要求。模块化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迅速的掌握《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的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改革;造型
中图分类号:O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5302
1平面构成教学的现状
在高等院校美术学科中平面构成是设计课的重要课程。随着近年来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设计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现代不同思想、理论、观点、思潮和时尚的影响下,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而笔者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总结近年来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更有必要在涉及本课教学体系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上寻找合理的定位,保证此课程在冲击和压力下稳定、有效、完善、更新的过程。
在教学中衡量某一课程在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应该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1)社会发展对该专业知识需求的变化;
(2)课程所涉及专业知识的结构的含量;
(3)学生在课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在此后专业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要强调的是,在教学安排中专业基础课和设计课的比例要有合理,不可忽视和偏重哪一方。没有前期专业基础课的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大量的训练,学生的作品就不可能深入、并且得以充实地表现。在现代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有新的设计文化理念与企业、产品等商业活动相关的设计内容被导入课堂教学,平面设计从一种多元化现象成为设计领域的亮点,其艺术品位及多元化教学的亲和力也引起了美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平面设计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必然也要被引入课堂教学,但是在平面构成课程上如果缺乏必要的规范酒会造成教学的简单化和随意化。比如介绍平面设计相关的企业CI里的VI设计、市场营销、策划、运作等内容,由于案例里面的教学内容较多而又生动有趣,容易造成讲的兴奋、听的振奋、做时一头雾水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平面构成的课时量范围内,使学生明确了解本课程学习必须达到的目标。教师在兼顾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方面,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对学科综合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由外到内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学习艺术设计有关的知识内容的同时,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法则,而有关的企业VI设计、市场营销、策划、运作方面的知识也不可能被排除在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设计教育滞后,全面引进设计教育也在改革开放后。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国内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导致了近年来各高校招生的火爆场面,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招生量突然增加,教育体制调整不及时,导致教学系统的负担加重。而反映在课堂方面是部分学科的教学水准模糊和下降的趋势。因此,对相关课程,尤其是对重点设计课程相对准确的教学定位是高校设计学科未来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方向。在我们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的看,目前平面构成教学本身还不够完善。
2改革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2.1重视学习平面构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平面构成作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之一是利用平面构成的美的法则创造美的形态。虽然在客观世界中各种形态千变万化,但各种物质形态都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而平面构成教学的目的不能只重视课堂理论教育形式,更侧重于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掌握形态创造和造型的方法。在平面构成中抽象形式构成规律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要有较强的“理性特征”、“形式特征”,以“平面设计构成意识(既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创造的基本形。具有强烈的“构成韵律之美”给人全新的感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普遍都得到了提高,设计可以说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企业VI、广告、标志,版面,包装、网页设计、电视平面广告等等都涉及到平面设计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学科所要解决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面对平面构成课程在学习时的枯燥,他们总是提出学习平面构成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把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目的告诉学生,同时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并加以分析和讲解,适当的给学生灌输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前景,从设计基础的运用出发,在讲解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世界设计大师和国外优秀作品,开阔学生设计视野,使学生在作品中感受平面构成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如下措施:(1)教案改革。在国内,教材的修订多半只是根据老师教学后所取得的效果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修改,而忽略了学生学的一面和时代对与本学科的要求。教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国的许多教材,特别是高等教育用的教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厚,似乎是在一味追求全(甚至有国外的教育家说中国的大学教材就像古董,当然这个说法有些过激,但也一语中的,说出我国高校教材的缺点)。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教材的难度太大对于本科生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这方面,我国学者应该向国外学习。我们首先听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将所有意见集中起来讨论。并且要充分了解时代对与本学科的要求,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将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删去一些不必要的又难以理解的内容,加入学生收集或总结的范例,使整个课程的讲稿更加完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意见反馈给教材的编者,以利于作者对教材进行修改。(2)组织学生到外地或本地教育实习基地参观实习。高校的教学实验设施和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这样,会使学生毕业后面对企业先进的设计理念而束手无策。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外省考察实习或本地汉画馆和本地先进的企业参观实习,在利用企业的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参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比如,老师在讲授平面构成中讲授《分解与重构》一课,首先将课程相关的部分进行提取,讲解《形态的规则与不规则 》将讲授内容简化为抽象的形态,转换成一个难度相对较低,学生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加上适当的课外学习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有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从最基础的阶段入手,完成一部分设计以后,再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解《分解直线分解与曲线分解》将问题逐渐引向深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太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放弃。而要求太低,又会使他们养成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的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理论与实际间的差距,逐步掌握如何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摆脱只会做课本上的练习题,遇到实际问题则不知从何处入手的状况。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突出个性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4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
绿色设计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危机,例如资源的破坏、能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调等。因此现代设计的突出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此种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不同年龄的人对色彩、设计感等有不同的需求,年轻人通常喜欢能够充分张扬个性和体现青春活力时尚的设计,年壮者对那些能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的设计情有独钟,年老者则希望设计体现出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人的需要展开。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平面设计师有责任使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材料污染和视觉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长期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平面设计;实践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校级课题《项目化教学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GW2015B06)
TP317.4-4
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平面设计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各大高校可以在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流程等方面做出变革。平面设计的教育与引导方式应与社会接轨,不应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内部对学生进行设计软件的练习,要从社会项目入手去锻炼学生的设计水准,实现“项目化教学”与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其中项目开发强调完整的设计流程、真实的角色及企业标准化制作规范,教学活动符合行业标准,有利于毕业生快速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一、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学模式呆板落后,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在高校的平面设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主导方式。该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很标准化,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们培养发散性思维模式,容易使思维变的模式化,从而使设计作品表现手法显得相对单一,制约了平面设计师创新性以及多样化设计理念的发展。当前有些老师讲授新的设计知识时,仅仅用PPT课件展示相关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对相关知识失去兴趣,因此导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在提升课堂互动教学的同时不断的引入新的教学特色。
2.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协调,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平面设计教育应重视理论培养而轻视实践锻炼,也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实践锻炼而忽视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目前高校教学一般采用教师命题,学生制作的方式设计作品,但根据作业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的设计作品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毕业生回馈的信息是自己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设计速度跟不上企业需求的快节奏。所以,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提高。
3.传统教学途径抹杀了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是平面设计的生命力,然而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单一的课堂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受到遏制,学生缺乏创新性思考,致使设计成果雷同率高、创新性比较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从应用性知识培养升华到建构创新性思维模式上来,通过不断设置创新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变固有的教学评价模式等手段,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全面的获取知识,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适应社会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二、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分析
平面设计在设计时需灵活贯彻多学科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很难用固定的设计法则进行设计,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社会上具体的设计项目,了解设计流程,锻炼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不断提高专业的设计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设计类毕业生在新单位中的适应能力。项目开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为核心,n程开发由学校教师、企业教师共同完成,企业教师可以参与项目的前期调研与设置,让学生的设计成果与社会的真实需求接轨,从而了解标准的设计流程及社会认可的设计标准,增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平面设计的灵魂是创意,教师要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培养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可以从自身知识体系及现实生活中发现创意元素并恰当的把它们运用到作品中。
一方面,在平面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不断创新,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设计方法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平面设计工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清知识体系为核心,不能紧跟时代的设计潮流及国际流行的总体趋势,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工具、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小组合作及头脑风暴等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平面设计中灵活变通、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设计新颖独特并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开阔视野,多揣摩体会国际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充分学习作品中的设计元素,并结合设计需要选用自己喜欢的元素进行设计。培养的关键是能够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使他们勤于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设计创意点,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每个问题深入挖掘,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力求设计的作品创意十足,可以博人眼球。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平面设计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综合学科,需要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如果我们没有将设计理论及基本的设计准则掌握熟练,则无法设计一个完美的设计作品。理论知识是有经验的设计专家总结经验所形成的,对于初学设计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当进行设计实践时,却需要设计者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断改变从而实现设计的创意。为此,我们高校教师应当认清理论和实践教学各自的侧重点,帮助学生在平面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进行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参加设计比赛、观看全国及世界的优秀设计展览和浏览有创意的网站,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挖掘和对他人创意的欣赏来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通过实践,让学生明白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前提,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完成设计作品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以标志设计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从文化和艺术层面,将标志设计与企业文化内涵完美表达相结合。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查所设计企业的的文化背景,挖掘文化中的个性部分,为标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探索图形的设计元素与文化结合的突破口,准确的将图形语言表现出来;最后,从行业特征、识别性、认知度、美誉度等方面反馈设计效果,充分的做到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标志设计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获得较高的销售额。
3.进行项目化教学,更好的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文化的竞争,社会对品牌设计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中国目前品牌设计文化还在发展探索中,如何用世界眼光,结合本土优势,打造世界标准的品牌,是我们教师需要让学生钻研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品牌文化、品牌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设计的雷同、山寨现象还比较流行,设计表现受外来的影响比较明显,对西方设计的模仿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应该看到,只有挖掘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精神,加强对文化发展的重视,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原创设计,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品牌人才的培养,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前沿的设计理论为依据,从社会上真实的设计项目入手,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优秀设计人才。
①通过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使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能很好的付诸实践,能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设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地方企业合作将设计成果D化为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我省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对提升我校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市场合格专业设计人才,完善产、学、研教学模式等方面也有其重要的意义。② 通过承接社会企业真实需要的具体设计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设计的全过程,并能锻炼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很快成为设计师,而被用人单位所青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平面设计所要求的核心,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来革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合作、参赛、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平面设计教学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同时又能间接的服务于当地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源复杂,课程安排不合理。首先,由于中职学校自身的条件有限,在平面设计专业开设条件、开设课程、开设目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中职学校招生生源复杂,文化水平较低,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基本的创造能力。还有,中职学生平时课业较少,学习知识比较宽泛,多以基础知识为主,没有深入地研究本专业的知识,更没有突出的专业方向,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2.教研师资缺少,且缺乏过硬的知识。中职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大多是搞艺术,在设计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深造。虽然有一部分教师从事过设计工作且有一定的设计经验,绘画功底与审美品位较好,但是其创新能力却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对平面设计的市场竞争行情掌握不够了解。另外,由于中职学校设计专业教研师资短缺,甚至有时一个人可以管理多个专业,造成单独的专业之间缺乏交流,使得学生除了了解本专业情况外,对相关的市场营销、工艺制作、广告法规等没有概念,设计专业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创造新的作品,毕业之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3.理论教学与实践脱离,学生学习被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教师思考,学生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创新意识也逐渐消退。另外,学生虽然按照教学大纲完成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完全融会贯通到实践操作中,学生在面对平面设计这门课程时,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的课程,只是想要考试及格,而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忽视了设计实践的重要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对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4.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刚接触平面设计这个专业,都比较迷茫,在教师的指导下,也逐渐意识到平面设计知识对以后就业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自身年纪较小,缺乏定性,再加上没有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导致在上机实践课上无法持续专心学习。
二、改善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议
1.精简多练,引导学生入门。对于刚刚接触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没有太多的了解。为此,在授课初期,教师要进行手把手的教授,对于概念的理解、图形的设计、上机操作等,教师要详细地讲、细细地说,多引导、分析和辅导,让学生先轻松的入门。在学生有一定的设计知识基础上,教师也不能轻易放松,他们能力有限,这一时期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独立学习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设计作品,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教师既不能全包办也不能撒手不管,既要适当地引导也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慢慢的模仿与实例相同的作品,从而一点点的让学生去向外拓展。
2.重视知识的积累,强调动手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设计知识的框架和要点,对各章节的难点、重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要注意知识的记忆与积累。从实践中验证知识,再运用知识去实现操作。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者自身情况,走进企事业单位学习实践,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另外,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举行与平面设计专业相关的各种比赛,从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3.引导学生提高对现代设计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而缺乏师生互动,长久下来必然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抵触,为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与设计内容结合起来,所讲述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授课,让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知识,学习效果会更加好。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转化为设计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设计的动力与兴趣。
4.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的本质源于创造,平面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就是一种特色,它能表现出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现代的平面设计倡导独具风格的设计创意,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专业目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来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鲜明的特色。
三、总结
论文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图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1.2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视觉艺术中的图像信息实现了视觉的真实延伸,具有强大的真实感,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诞生,完全超越了以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2)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集中的体现于视觉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和再现。例如电影技术可以使受众迅速进入艺术f青景和氛围之内,实现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感染力。
(3)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人类的视觉所接受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感官的接受信息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承载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一张图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传播效果也十分良好。最后,视觉艺术突破了语言文字的沟通障碍,实现了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视觉艺术突破了不同语言、文字间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
2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
在我国,平面设计技术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从起初的美术、绘画为基础到当前的视觉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应当说如何将科技手段与设计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文字设计和运用技术。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填充。以平面广告为例,字体的类型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隶书、草书、行书等属于古体字,能够为作品衬托出古朴典雅的意境,而楷书字体端正,能够为作品增添大气端庄的特质。还有一些设计作品,字体的设计要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一些变体字、艺术字、旋转字等,突出作品灵动鲜活的特点。。
此外,字体的编排位置也是平面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字号的大小、标题的位置、字体的编排等都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
(2)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是平面设计技术中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艺术理论认为,图片是视觉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突破平面设汁技术局限性、拓展艺术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平面设计理论中“突破维度理论”即是以图片处理和运用技术为基础。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图片往往要和文字共同出现,互为配合,共同产生艺术效果。因此图片的剪切、修订、放置层次、放置位置都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因素。
(3)版式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是将文字、图片等设计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从而达到视觉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技术,也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一股来说,平面版式设计讲究稳重,力求展现一维化平面的广阔和稳定,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批以跳跃式和混合式为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力求通过打乱维度体现平面设计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版式设计除了要有机整合图片、文字等内容外,还要对颜色、面积、版面结构等进行统筹安排。版式设计服从作品需要,这是平面设计理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2.2 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笔者从实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1)文字设计技术中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单纯强调版式的创新,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不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为某电子产品设计平面广告时,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翻转、套色等大量的文字设计技巧、图片的叠放顺序也经过了缜密的思索,版式上更是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矩阵式设计。作品完成后笔者发现,如果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这个作品无疑很好地体现了该电子产品的主要特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功能介绍的文字信息却被学生刻意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文字信息介绍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的直接参照,学生的设计作品恰恰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个作品是失败的,没有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2)在设汁作品中存在滥用图片的趋势。虽然平面设计强调图片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图片可以完全代替其他设计要素。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倾向于在设计框架内大量叠放和堆放图片,试图以此获取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设计理念有简单化的嫌疑。在平面设计理论中,视觉艺术不等于图片艺术,图片和其他设计元素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单纯强调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会导致审美效果脱离设计初衷,而且图片叠放的逻辑如果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影响到视觉艺术效果。
(3)高科技技术与现有设计技术的结合力度不足。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电脑软件技术,包括Dbotoshop、autoCAD、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等等,但是对于如何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却缺少相应的手段。
3 解决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上文笔者所列举的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植根于美术绘画专业到发展为独立的教学科目,视觉艺术的理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实训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学习视觉传播理论,就可以明确掌握平面广告作品中文字、图片等构成要素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视觉艺术的社会消费理论,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平面作品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2 进一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字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对于完成一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十分有用的。实训课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深刻剖析作品本身蕴含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尤其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节奏”,更需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训练及反复讲解进行培养。
3.3 引进系统化的实训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继续使用已有的软件技术以外,还要学习使用高端的平面设计系统,例如Solidworks设计系统,就是平面设计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性平台。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综合性设计系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注释:
一、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只有学生愿意接受教师,才会接受教师上的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灵活的上课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因此教师不妨多鼓励和赞赏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让学生实际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采用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摆脱只是听教师讲解的模式,从被动转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在平面设计中,每个学生对美的认识都不尽相同。因此某些学生对美存在一些误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美进行理解和鉴赏。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并鉴赏作品,让学生在鉴赏的同时学会构图、色彩配搭、创新等。让学生写出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想法,了解学生对美的认识与追求。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主题不同场合下色彩、构图的不同表现风格和方法,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构图与色彩搭配水平。
四、培养学生从模仿到创新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会按照教材的步骤对图片进行处理,离开教材步骤之后,学生就丧失了创新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只会操作,不会创作”。要让学生在模仿优秀作品的设计中学会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理解作品的构图、色彩搭配等,在此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遇到操作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行进行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实例说话,通过具体例子深入讲解某一个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在一个一个简单的案例中巩固知识点、积累经验,在作图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就感。在学生掌握好工具的使用和基本特效制作之后,提供主题或者背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进行创作。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创作、归纳、修改,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学会归纳总结。工具栏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而有些工具的功能是雷同的,这就要求学生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进行绘图制作,如“魔棒工具”和“套索工具”都能够对某个图案进行抠图处理,但是在什么情况下用“魔棒工具”,什么情况下用“套索工具”,或者什么情况下要联合使用工具,这就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六、工学结合加强实践能力
学校教学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要学生实际感受平面设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学习,以工代学,以学促工,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学与应用同步。
七、合理的考核机制
鼓舞、认可这两个词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所以在实际考核评价中,不应该只将作品评价作为衡量学生的单一标准,不能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好差,而是应该将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才是最可贵的,应该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