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3-08-18 17:1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1篇

1 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MBA 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至少已有200 多a 的历史,相比之下,管理经济学还十分年轻。世界上第一本《管理经济学》著作由美国经济学家JOEL DEAN (乔尔迪安或吉尔帝恩)写成于1951 年,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国外引进我国。本门课程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寡头博弈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结合教学实践,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管理经济学的经济原理与方法主要来自于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而管理经济学类似于农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作为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这些部分包括风险、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和市场结构等,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管理经济学因为研究管理者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等重大问题,而成为工商管理者和企业提高其自身价值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实际是管理者的经济学,也可称作企业经济学。

1.2 深化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新修改的教学计划要求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2013 年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将课程的理论学时由36 学时调整为32 学时,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此次大纲修订,侧重于管理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结合。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较权威的教材,其内容体系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管理经济学的基本体系,突出了时代要求和实际应用。具体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以使学生提高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其应用性与实践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管理经济学理论时常常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正的管理实践。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具体思路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充分利用院里的综合实验室(ERP),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所学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理解。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在企业管理决策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可以采取教学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去,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通过接触管理实践,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理论。

2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新世纪、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转变培养目标以外,还要改变教学方式,增加一些加强基本素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对目前学生存在的只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现象要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的教学方式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理解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些专业术语、公式、图形的集合,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厌烦,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真正体现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阐述管理经济理论时, 最好辅之以典型案例,用实际的资料和经验来表明经济理论实际上可以怎样应用以及已被怎样应用;同时,引入案例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管理经济理论通俗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企业的生产决策时,可以利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案例,去理解企业在生产时最优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如何实现的;另外,如果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是最优的,如何利用生产理论去减员增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于让学生准确把握理论实质、启迪思维、培养活学活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2.2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课程教学为主,教师讲的过多、过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必须当机立断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提纲契领,解决基本问题,注重对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可以有以下模式:第一,在模拟教学中,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管理决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熟悉企业管理实践的各环节,以及在每一阶段管理者管理决策的侧重点,最终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服务,真正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第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理论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利用发散式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设置案例讨论环节,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第2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71-0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因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拓宽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理论视野,而且有助于他们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经济现象,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新世纪以来,《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日益下滑,在一些高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甚至被淡化、边缘化,教学时数不断缩减。对此,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深入探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政治经济学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且,它的研究对象也十分特殊,是社会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不断调整,而且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也是马克思当年未曾预见的。所以,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是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但是这些成果较少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如今的许多《政治经济学》教材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对基本原理进行生硬的介绍,较少引用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其深奥的原理,即便有所引用,但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仍然不够紧密,远远无法满足解释现实问题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很难解释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如何解释国家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何解释中国越来越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的“垂而不死”等等。在学习政治经济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政治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离现实经济生活较远。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提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简单生硬地把知识点直接教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就机械地背知识要点,囫囵吞枣,一旦考试结束,就把记过的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显然,这样的教学结果并没有达到开展这门课程的目的,完全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他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第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而当代大学生,对哲学缺乏必要的积累,加之普遍采用实用主义学习态度,又缺乏实践知识,学生对其中的原理往往不知其所以然。第三,不少学生,特别是理科生误认为《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的联系很紧密,或者这门学科就是一门政治课,并无太多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这方面来看,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明显存在成见。

二、如何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

提高《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解决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难题。

1.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政治经济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应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与时俱进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如果一门学科不能对变化了时代作出合理的解释,这门学科必然会越来越僵化,并最终走向死胡同。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者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胆吸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增强对现实的阐释力。例如,在讲授资本积累理论时,可以联系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积累必然会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危机。追溯这次危机的根源,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这是危机发生的最深刻根源。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所掌握,必须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革新,赋予传统内容以新的活力,使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鲜活起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经济学理论的无穷魅力。

第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教师要合理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尤其是引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以增加课程的有趣性。选用那些既紧扣主题又贴近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然后使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语言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政治经济学远离社会经济生活,就会感受到它的有用性。同时,学生们也会感到: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及时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结合所讲授内容选用典型的材料。

第二,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于1870年首创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值得倡导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严重的失业问题为例来说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980—1990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持续攀升,就业增长率平均为4.24%。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减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工业部门不仅不能吸纳就业,反而开始排斥劳动力就业,1995—2001年就业增长率为负值。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济学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反杜林论》的一些章节,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促使学生主动对基础理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就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展现他们的表达能力。这必然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

第四,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是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很有成效的研究方法。石晶莹(2011)提出,考虑到比较分析方法在理论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把这一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也就是说在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经济理论的准确理解,认识到不同理论对事物的阐述具有不同的层次与深度,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辩证的、联系的、整体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例如,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理论,一般安排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章讲解,足见其重要性。当然马克思的观点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价值论存在根本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两种价值论的差别讲得透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而且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使得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这种学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效用价值论是从需要或效用、供给或生产、或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它的缺陷在于:(1)效用不能计量。(2)效用不能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消费者在评价某件商品的效用时,是绝不会考虑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效用与劳动耗费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可能转移。(3)效用不能在交换中决定。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释商品交换的比例和价格的确定。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效用只有在消费者实际开始消费商品后才能作出评价。但事实是,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他已经支付了商品的价值或价格。

3.澄清对政治经济学的负面认识。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与西方经济学强调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相比,政治经济学突出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我们就能揭示经济现象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

三、结语

总之,要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更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大学生运用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新方.《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 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

[3]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一、市场经济学对我国我国高校经济学的影响

    第一,经济学的影响要素发生改变。经济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需要使用抽象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经济现象非常复杂,研究时总要忽略掉一些“次要因素”,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学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进行分析。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市场经济的基本特色,例如中国晚近30多年经济表现就可以分析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特色。其次,要分析市场经济学内容还要结合其他经济学理论,包括影响经济要素的制度因素外,人口结构、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比较优势、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储蓄和投资和空间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经济增长表现。例如在研究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增长表现,不能放弃包括产权制度变革的体制变量。

    第二,经济学的教学形式也相应发生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我国高校的经济学内容逐渐与社会接轨,进入信息化时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和技术训练尤其重要,需要在基本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运用基础理论方法的直觉,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对象基础上,精细化研究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很多经济现象都没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描述和概况,而利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工具则体现更多的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方式,更加需要建立基本的逻辑框架和直觉,基本逻辑、基本假设,对基本变量和关系的处理和定量描述,再加数学方法分析等方式都现代市场经济学中的关键方式。

    二、我国高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经济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通过采用多变量回归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分析技术,为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提供了一些具有竞争性的理论解释工具,并且能够较好的检验和论证其市场特性。

    随着市场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强,很多经济学分析推论,获得广泛市场经验的支持。在“食物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因而“恩格尔系数”随经济增长而下降,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会如“配第-克拉克定理”预测得那样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占比持续下降趋势,需求定理描述的物品相对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化等等。”经济学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加强了与社会科学的紧密性。

    另外,随着市场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经济学的预测开始逐渐建立在特定的分析机构和程序基础之上,但是其预测的科学规范性也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市场发展过程还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市场经济学的发展也开始呈现一定的不可控性,但是总体趋势还是呈现市场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学的内容也开始逐渐发生改变,与世界接轨,呈现市场化的趋势。高校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逐渐紧密起来,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同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转变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加强信息化和技术化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49-02

一、高职高专“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

“旅游经济学”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关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旅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解决旅游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实际上,包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内的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旅游经济学学科特性不够明显;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现有教材大多机械地移植了经济学基本框架,内容则流于空泛;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共振”的效果。而且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这既不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有悖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理念和目标。

“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自设立以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戴斌、厉新建研究了学科体系的构建以及教材的建设;汪季清、唐建兵等探讨了旅游经济学教学改革;瞿华等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本教学中的应用;刘俊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国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设定以及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经济学”课程组教师团队,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研究积累,尝试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希望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高专“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1.师资培养和培训。师资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和基础。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了解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更好地进行“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课程组教师一方面先后赴旅行社、酒店、景区等行业企业挂职学习;另一方面,课程组教师先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相关授课方法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学习。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2.教材选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自开设“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以来,尝试采用不同学者编著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但是教学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教材虽然框架完整,体系完善,但是太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从2006年开始,本门课程采用厉新建、张辉和厉新权主编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系列教材《旅游经济学》。此教材思路清晰,知识完备,而且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传授知识,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旅管专业的学生使用。学生反响良好。

3.教学内容的设置。本门课程在考虑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因此在章节内容上进行了补充。与此同时,为便于学生清楚地把握旅游经济学的核心知识,对每章内容设置详略有度,有些章节需要详细讲解,而有些章节则简要介绍一下。具体内容主要有:第一章导论(详讲),主要讲授经济学概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详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需求概述、旅游需求基本规律、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标等;第三章旅游供给基本理论(详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供给概述、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旅游供给规律;第四章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详讲),主要教学内容有市场均衡理论及其运用、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第五章旅游消费行为(详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消费概述、旅游消费行为决策、旅游效用最大化;第六章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略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旅游目的地容量;第六章旅游产业(详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企业组织、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的一体化行为;第七章旅游经济影响与衡量(略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经济影响定性分析、旅游乘数与旅游卫星账户;第八章旅游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型战略(略讲),主要教学内容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行业管理与政府主导。

4.推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项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本课程在进行基本知识讲授的同时,根据每章的内容,如旅游需求基本理论、旅游供给基理论、旅游供求调节、旅游消费行为、旅游经济影响等,设计了几个学生实际参与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加深了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针对旅游需求基本理论,师生共同设计一份“大学生旅游需求”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对青岛市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得出结论。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基于“旅游经济学”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授课效果,可以考虑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法。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可采用项目驱动法、案例启发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一些视频资料,提高授课质量。案例分析法是本门课程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每个章节都有一些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第一章导论,案例有“经济生活中的黑色幽默”、“我国对汽车征收燃油税对汽车市场需求的影响”;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典型案例有“到巴黎去做乞丐”、“焦作现象”、“汽油价格与汽车需求”、“泰国2010年政局动荡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第三章旅游供给基本理论,典型案例有“北京如何解决奥运会期间的住宿问题”;第四章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典型案例有“昆明酒店过多,逼出价格联盟”、“黄金周”、“菜贱伤民、洛阳纸贵”、“旅游景点导游演双簧骗游客”、“黑车黑导占据京郊旅游半边天”;第五章旅游消费行为,典型案例有“世界正在等待中国”、“欧洲公路游与深度游”;第六章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典型案例有“丹霞山、兵马俑景区之生命周期”;第七章旅游产业,典型案例有“美国运通旅行社的扩展之路”;第八章旅游经济影响与衡量,典型案例有“乡村爱情火了一个村”、“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的变化”。

6.教学效果。自2006年以来,课程组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广泛与旅游行业企业进行接触,重新选定教材,设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之教师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教学效果逐年改善,无论是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效果,满意度都在96%以上。发展至今,“旅游经济学”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三、结语

第5篇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第6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第7篇

经济学的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实际上可以称为市场经济学。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规律,并总结各个微观主体之间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精密的理论架构和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和众多经济学家的智慧结晶,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微观经济现象,可以为进行经济管理方式提供思路,可以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1]中国,对源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由排斥到选择性接受,再到越来越推崇的态度改变,这个过程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经济学目前基本上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受到重视,成为财经类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无论是课程的教学量还是被开设的广泛程度来看,都超过了以往必开的政治经济学,在事实上成为我国高校财经类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年来经济学课程的广泛普及,对于我国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推广和提高,对于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学认识水准,推动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经济研究内容的扩展,都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所引进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作为一种完全舶来的事物,经济学没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土壤和环境,在中国的高校进行课程教学和理论传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尤其是如何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以相应合理恰当的过程和方式去实现显得非常重要。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

(一)经济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作为一门在高校广泛开设的财经类基础课程,开始课程之初要明确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经济学思想体系产生的大环境来考虑。传统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极为深远,没有产生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土壤,目前我们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完全来自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理论总结和理性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欧美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的综合体。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是将来自欧美的经济学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这样的综合体系不加分析鉴别和盘托出?还是有所取舍,择优录用呢?我认为应该注意避免两种极端。作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开设来自欧美的经济学综合思想体系,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充分意识到经济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校都曾经开设有一些不多的经济学课程,但是当时讲授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充满辩护性的庸俗的学科,也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成了深刻认识经济学本质,避免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和演变的批判课,教学过程也变成了对于经济学思想的多角度的批判过程。[3]这种极端156做法显然是应该否定并被摈弃的。如果把经济学仅仅是看成只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纯粹的科学,忽视其包含的意识形态色彩,显然又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认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微观和宏观理论,描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行为总体特点和经济现象的内在一般规律,这些理论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和数学规律,是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纯粹的科学理论,没有国家界限,没有社会制度界限,虽然产生于欧美,但是在中国一样的有效的。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教给学生一整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和有别于中国实际的情况。过多的对于经济学基本观点和理解的批判会困扰学生的学习,使其对于经济学学习的目的产生怀疑和迷惑。相比较现代宏观经济学而言,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还是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色彩,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分析也是比较客观比较科学。

(二)经济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为目标

经济学教学的目标设定需要避免过多受意识形态干扰,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中西方经济环境的不同,因此经济学教学目标不在于具体的经济学概念、观点、理论、结论的识记和背诵,而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教会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经济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学科语言和思考方式。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要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经济社会,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抽象出理论,然后运用这些理论去对经济现实进行验证和考察。第二,运用之前从经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对于经济社会中的现象提出建议,通过相应渠道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服务于社会。第三,立足于经济原理和理论,明晰不同经济学派别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不同经济学派对于相同经济现象会产生有差别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解,并提出可能会相反的经济政策,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教会学生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去看待经济现实,知道立足经济现象按照什么逻辑得出结论,知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产生原因,也促使学生敢于对经济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使得学生能够应用经济原理和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经济问题,避免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经济理论。[4]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以致用,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学素质的提高。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过程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目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重视具体教学内容轻视对于内容的分析的现象,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多,联系具体实践少,尤其是联系具体经济实际情况的中国要素更少,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甚至完全不做具体分析,纯粹抽象讲解经济学理论,脱离中国经济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体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钻研经济学原理及对其实际运用。

(一)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重要性

抛开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经济学也是根据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现实总结提炼而成的,其产生和成熟的大背景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轨迹。而现阶段的中国和西方在很多经济条件方面有所不同。第一,中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初级阶段,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基本制度和发展水平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第二,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制度中的元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不同经济体制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着。第三,中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起点较低。[5]这就意味着在较长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都将会持续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将产生于欧美的经济学照搬到中国,而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之更好运用于中国。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否则经济学教学极有可能成为脱离中国实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学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以直接采用,而有些内容因为与中国经济现实出入较大,需要经过改造或者放弃暂时不用。对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经济学中常常将利率设定为一个市场决定的经济变量,由资本市场的卖方和买方根据市场供求共同决定,而中国目前的利率是由央行高度管制的,民间借贷形成的市场利率虽然也有,但是还没有到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地步。由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些理论就不能用于解释说明中国的现实经济。[6]

(二)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方法和思路

第8篇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凑经济学和管理类本科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便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目前各高校常用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有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萨缪尔森等著的《微观经济学》和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这三本教材分别有22章、19章和10章,每本教材的内容均十分繁多,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分析、外部性,有的还涵盖了简单的博弈论、一般均衡分析等。而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需要参加近一个月的军训,第一学期的学时被大大压缩,一般高校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学时只有36个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向学生教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给老师还是给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数理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采用了大量的数理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图形和数理模型。经济数学、统计学等数学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观经济学中也大量使用了这些方法,即使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也包括了边际分析、最优化方法等。这对于刚进入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他们同步学习的高等数学中还未学习到极限、微积分等相关内容,很多知识无法用高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解释,对教师授课造成了一些困难。

 

.学生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大部分管理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只会学习初级微观经济收稿日期:2012—04一学,但是如果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需要掌握的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观经济学虽然与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章节是类似的,但是各章节内容的深度和分析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对这类学生只教授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给这些专业的学生深造、继续研究生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

 

二、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针对以上微观经济学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学校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开设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公共课,即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学习初级微观经济学。由于经济类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对管理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与考察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管理类学生而言,应该在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将内容拓展到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初级内容和中级内容的衔接。

 

虽然中级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比较数理化、讲授内容也比较深入,但是可以以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本质内容、内在核心解释给学生,便于他们今后自学和考试。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概念也较零散,几大块理论之间的联系性也不算特别强。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用案例分析方法讲授市场的结构,分析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的特征,用参与式教学讲授初级博弈论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课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原理用来分析国内和国际经济热点现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学时安排有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助教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的学习和消化。

 

.尽量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经典教材均是国外经济学家撰写,很多学校也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利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原始表述,这种表述比翻译后的表述更加准确,也便于学生以后阅读国外文献,同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二十多章的经济学内容,利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很有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了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还可以采用随堂测试、学生分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方法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9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实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1-0117-03

一、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体系

任务驱动型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一些实际任务,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启发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到隐含于任务背后的知识与理论,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二、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使其掌握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全过程,其最终实现方式是创新性实验,但创新性实验要求掌握系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学生操作难度较大,在进行创新性实验教学前必须掌握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这就需要以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基础,在完成这两者以后才可以实施。所以,结合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特点及建模要求,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必须分别采取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种实验方式,如图2所示。

三、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解释变量的选取,要保证解释变量间相对独立,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教学模式首先采取验证性实验讲解检验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基本理论;然后,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案例引出综合性实验,重点突出对“数据诊断、模型设定与应用”等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和方法论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最后,以创新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全过程操作,对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通过验证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多重共线性基本理论知识和软件基本操作

验证性实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和基本软件。主要是先由教师提出与要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小型”任务;然后由学生思考为完成该任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便是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接着,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最后由学生模拟教师练习软件操作,并验证基本理论知识。比如在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中,首先给出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并提出“小型”任务——让学生观察估计结果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如何解决。

已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1.50)(3.83)(0.16)(-0.49)(3.64)

R2=0.9261,F=100.25,DW=0.47,T=37(1978-2014),t0.025(32)=2.04

其中,各变量的含义如下:

Y——粮食产量(万吨)

X1——播种面积(千公顷)

X2——农业劳动力(万人)

X3——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X4——化肥施用量(万吨)

1.提出任务。对于这一任务,引导学生根据建模步骤得到模型结果后,要对其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学生在完成检验任务后会发现模型存在的问题:R2和F值都很大,说明模型的线性拟合程度很好和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成立;而检验自变量X2和X3显著性的t统计量却没有通过检验,X3的系数不符合经济意义。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总体线性关系成立说明各个自变量联合起来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强,而又有某个自变量的解释能力不强,说明很难区分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这应该是由于自变量间的相关性很强,才使得它们的作用难以区分,并容易导致回归系数不符合经济意义。那么这种现象就叫做多重共线性,而我们发现问题的这一过程就是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2.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下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既然自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那么就可以只保留一部分自变量,关键问题是保留哪些?剔除哪些自变量呢?总体思路肯定是要保留解释能力强的自变量,那么就要对各个自变量的解释能力进行排序。因此,用因变量与每个自变量进行回归,按照回归方程R2的大小进行排序,就是按照自变量的解释能力由大到小排序,先用R2最大的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引入R2其次大的自变量,引入后如果R2变大,且两个自变量的t统计量都通过检验,则两个自变量都保留,如果R2变小,则不引入R2其次大的自變量,直接引入R2排第3的自变量,依据R2和t值的变化判断是否保留第3个自变量;以此类推,逐个引入其余自变量,最后可以确定最终需要保留的自变量,从而避免多重共线性。这一方法就是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的逐步回归法。以上述例题为例,逐步回归法的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最终结果是保留X4和X1。

(二)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构建模型的方法论

综合性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经典案例,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掌握构建与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的能力。仍然是先由教师提出一个能贯穿整个理论知识体系的“中型”任务;然后由学生思考如何去完成该任务;接着,教师分步骤讲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最后由学生模拟教师练习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全过程。

在本套实验教学体系中,该模式仍采用教师操作、学生模仿的教学形式,重点突出对“理论模型构建、模型应用”等计量经济学建模全过程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并掌握实验软件的系统操作。

比如,由教师提出一个“中型”任务:分析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因素,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生产函数理论选择“第二产业增加值”作为因变量,选择“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作为自变量,为了练习多重共线性还可以加入“第二产业R&D投入”作为自变量;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变量建立模型、估计模型并分析和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通过创新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全过程

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的教学形式。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大型”任务——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然后由学生结合专业背景,自行选择要研究的问题,自行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撰写报告;最后由教师组织答辩、反馈意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全过程与实验软件的操作。比如,老师让学生自选一个现实问题,结合经济学理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分析和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作者:田翠杰

参考文献: 

[1]谢家泉.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块设计与应用[J].高教学刊,2016(22):79-80. 

[2]支小军,刘永萍.计量经济学“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27-28. 

[3]刘晓平.《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以青海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1(11):114-115. 

第10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古典学派;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6-087-06

科学批判,是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方法。资产阶级学者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就赋予它一定的批判性。随着有限的批判性的消失,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也就走向破产了。的政治经济学继承这种批判性,将它发扬光大,从而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体系,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在当代,充分地张扬政治经济学的这种科学批判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批判性是政治经济学与生俱来的特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批判性。殊不知,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其初期、成熟期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只不过各个时期的批判对象和深度、方式各有不同。

在古典学派活跃和兴盛的时期,社会经济的重心虽已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但重商主义仍然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批判。而资产阶级“把土地所有权变成荒谬的东西”,也必然遭到土地所有者的反抗,为此,也必须对他们进行批判。当然,能够这样做是因为这个时候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的矛盾。

为了产业资本家的利益,初期的古典经济学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重心的转换,深入生产过程内部,研究隐藏其中的规律,因而这是批判地创立新的理论。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为此,它就要论证商业必须服从工业,批判已经过时的重商主义。马克思肯定地说:“现代经济学不断与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作斗争。”

随着发展阶段的上升,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社会总资本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有机构成也迅速提高,但土地所有者却不断地提高地租,大大影响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积累。因此,为了大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成熟期的古典经济学还要进行两方面的批判:一是批判土地所有者的不合理收入,及其自我辩解;二是批判已经不合时宜的先前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以进一步地深化和拓展研究,因为先前的理论已经不符合已经转型了的资本运动的需要。这样看来,这个时期的批判对象已经有所变化:一方面,是从货币主义者变成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是批判自己的前辈。相对而言,前者是一种“对他批判”,后者则是一种“自我批判”。与此相适应,批判的方式和深度也有所不同,对他批判比较犀利,自我批判则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创新和超越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并非始终全面自觉地实施这些批判,而是由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而部分实施的。

斯密作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在发展配第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同时,批判了重商主义。后者以流通过程为对象,并且只是简单地描述流通过程的现象,这种方法当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秘密。而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则将研究的视野深入到生产过程的内部,并且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抽象分析,连马克思也称之为“生理学研究”。这样从对象到方法的批判当然会导致对理论内容的批判。正如马克思所说:“把商品归结于二重形式的劳动,即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实在劳动或合乎目的的生产活动,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或相同的社会劳动,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一个半世纪以上的研究得出的批判性的最后成果。”显然,正是因为有科学研究的批判,对重商主义的批判才是有力的、有效的。

批判使斯密理论具有一种扩张力,显示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在斯密看来,地租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实质上是资本家利润中的扣除部分,这实际上已内在地包含对土地所有者的批判。他甚至还批判土地所有者的懒惰和无知。但是,受当时并不典型、不成熟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限制,斯密的研究并不真正科学,也没有意识到批判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不能自觉地反映过程发展的自我新陈代谢,因而不能通过自我批判解决他的“内在观察法和外在观察法之间的矛盾”跖,反而形成双重而自相矛盾的规定。其批判性的不全面、不自觉、不科学和不彻底,限制了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随着资本主义进入较为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要求资产阶级加速资本积累以利于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型发展。但现实的社会关系却是地租不断增长,严重限制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扩张和积累能力。显然,建立在工场手工业发展基础上的并且充满矛盾的斯密的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加以批判。因而这个新经济时代的理论家,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工业转型发展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要解决面对的现实阻力。为此,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成熟期的古典学派,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破和立:一是超越先前的理论,批判、克服斯密理论别是价值理论的明显矛盾,将它推向深入。这种批判重点在修缮基本理论,实际上也涉及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显然,这属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自我批判”。二是对当时相当猖獗的土地所有者及其理论进行深入批判,这是“对他批判”。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机器大工业开始发展、商品生产更加发达的时代,这决定他所要研究的是大工业和自由竞争基础上的资本运动。这就意味着他的研究对象比斯密更加典型。他批判了斯密的二重化方法,批判斯密的二重价值论,坚持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认为:“李嘉图著作……包含着他对以往政治经济学的全部批判,他在这里同亚·斯密的贯串其全部著作的内在观察法和外在观察法之间的矛盾断然决裂,而且通过这种批判得出了一些崭新的惊人结果。……它们简明扼要地批判了那些连篇累牍、把人引入歧途的老观念,从分散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中吸取并集中了最本质的东西,使整个资产阶级经济体系都从属于一个基本规律。”尽管李嘉图不能合理地处理好基本规律与发展的现实之间的差别,但这也表明他已经注意到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

李嘉图对斯密的批判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此,对同时代的庸俗经济学的错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批判。马克思说:“古典经济学把利息归结为利润的一部分,把地租归结为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使二者以剩余价值的形式一致起来”,这样,它就把庸俗经济学所尊崇的“虚伪的假象和错觉,把财富的不同社会要素互相间的这种独立化和硬化,把这种物的人格化和生产关系的物化,把日常生活中的这个宗教揭穿了”。显然,这是对庸俗经济学的间接批判。

李嘉图对土地所有者及其理论的批判更加激进。马克思指出,李嘉图“证明,土地的私有制……是一种完全多余的、同现代生产的整个制度不相容的关系:……他证明,地主的利益是同现代社会的其他一切阶级的利益相抵触的。”这与当时土地所有者的辩解有直接关系。例如,马尔萨斯在19世纪20年代初期,“曾维护这样一种分工:让实际从事生产的资本家承担积累的任务,而让……土地贵族、领受国家和教会俸禄的人等等承担挥霍的任务。”因此,对工业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当然要加以批判。由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更加彻底,所以对土地所有者理论的批判就更为有力。

关于斯密、李嘉图等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给予很客观的评价,称之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家”。如果从总体来看,从斯密到李嘉图,他们理论的发展不仅与资本运动的特殊历史阶段有内在的联系,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分别对待批判的对象,因而能打中要害,而且能够以自我超越、自我批判的方式,表现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变化。这也使他们的理论更加深刻,也更具有理论张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批判都奠定在较合理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同时还反过来促进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当然,马克思也指出,古典学派的批判还存在着根本的缺陷,除了世界观方面的原因,因“抽象力不足”和“强制抽象”,使其价值理论并非完全科学化,“也还或多或少地被束缚在他们曾批判地予以揭穿的假象世界里,因而,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不彻底性、半途而废状态和没有解决的矛盾之中。”而且,无论在斯密或李嘉图的理论中,都不能从各自的理论发展中体现理论的自我批判,只能从他们之间的历史联系中才能看到这个学派的自我批判。可见,斯密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非也不可能完全自觉和彻底。因此,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走向更高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一切都变了,“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这也决定了它的批判性开始消失,从而在面对更复杂具体的经济现象时只能抱残守缺。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彻底科学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在其合理和有效的意义上,当然会引起马克思的重视和批判继承,直至1862年底,他的《资本论》手稿都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冠名,此后,还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当成《资本论》的副标题。无论哪个阶级的人认真看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以后,都必然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马克思强烈的批判性,看到各种扎扎实实的批判。但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古典学派的批判性质根本不同。它一方面要客观地再现资本运动,对其进行批判和自我批判,另一方面更要代表一个新的社会力量对旧的社会力量进行批判,即代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尽管他所代表的未来社会还未出现,但资本运动包含的各种否定性因素已经暴露无遗,所以他是反映、代表这些否定因素对资本运动本身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对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而且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是跳跃式地质变、被另外的过程所代替的。

如果说,“对他批判”是新的过程对旧的过程的批判,人们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自我批判”主要指同一过程的新阶段对旧阶段的批判,这一点却是鲜为人知的。在古典学派的理论中,“对他批判”与“自我批判”之间缺乏联系,而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反映资本运动的“自我批判”与代表未来社会新过程对资本运动旧过程的“对他批判”却是紧密联系的。他发现,正是资本运动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自我批判能力,才能够彻底战胜封建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的、古代的和东方的经济。”由于被批判的对象、过程不愿意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马克思还要对来自资产阶级学者的攻击实施反批判,更要诉诸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武器的批判。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批判是与武器批判相联系的。

马克思的科学批判是基于唯物辩证法而实施的,在他看来:“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马克思这里,辩证法是与他的阶级立场紧密联系的。这种批判性,来自代表无产阶级的力量,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批判才是彻底的。科学批判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他来说,批判是破与立的统一,“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批判是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一种历史发展的理论来说,批判性极为重要。没有批判性,理论就不能发展,就不能显示自身相对于其他相关理论的优越性和战斗力、就不能避免僵化,从而不能避免教条化。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理论进行批判的时候,世界上真正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人非常少,而流行的资产阶级理论却在整个社会占有了巨大的地盘。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理论彻底科学化,另一方面还要挤进思想理论界,在批判资产阶级理论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地盘。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全方位的。

首先,代表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实施彻底的批判,但不是简单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而是深入经济过程分析其运行的根据及其必然发生的变化。它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不仅所依据的方法论不同,而且所代表的阶级不同,所依据的理论也不同,还诉诸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武器的批判。

其次,全面批判资产阶级学者的理论,包括他所继承的东西。一方面,是对黑格尔方法的透彻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真正科学的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涵着……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为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对全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州。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不用说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内核,包括它的批判性,马克思也持科学批判的态度。他指出,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的,因而对资本运动只有共时态的考察,而否认其历时态的运动。因此,即使是李嘉图,其理论的对象、方法、内容、批判性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从其对象看,古典学派研究的是自然的过程,并且将商品生产、工业化等一般过程和资本运动特殊过程混为一体,从而将两种过程的规律混为一谈。他指出,所有的资产阶级学者还都免不了两个错误:“第一,简单地抽去商品流通和直接的产品交换之间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第二,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从而将它的不同历史阶段混为一谈,将它的不同层面混为一谈,与此相联系,必然只重视物的运动,而忽视主体的作用。

马克思还批判古典学派方法的缺陷,指出斯密的“内在观察法”和“外在观察法”之间完全没有联系,但又使它们相互交错,不断自相矛盾。也指出李嘉图在抽象力的运用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抽象还不够深刻,不够完全,因而当他……考察商品价值时,一开始就同样受到各种具体关系的限制,而且还“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企图直接证明各种经济范畴相互一致”。马克思称前者是“抽象力不足”,后者是“强制抽象”。

马克思还全方位地批判他们理论的内容错误,特别是将抽象性的范畴与具体性的范畴混为一谈:“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由此必然会产生……理论谬误。”…正是这种错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地处理抽象的内在规定与比较具体的外在的社会表象之间的关系,甚至将表象当成依据、规律,因而其理论缺乏层次、不能表现历史的发展,很难正确地联系实际。

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马克思既肯定古典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在客观上批判“三位一体公式”错误的“伟大功绩”,又指出:“甚至古典经济学的最优秀的代表,……也还或多或少地被束缚在他们曾批判地予以揭穿的假象世界里,因而,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不彻底性、半途而废和没有解决的矛盾中。”

这些“对他批判”之所以必要,不仅因为这种制度、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成反比,还因为它们统治着整个社会,尤其是维护它的理论,决不可能通过武器的批判清除,只有理论的批判才能清除。

再次,他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的建树。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研究和批判是统一的。他自豪地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在《资本论》中,有许多问题是通过批判而深化的。例如,他正是在批判分析“斯密教条”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客观原因而接近社会表象,以顺势阐明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定如何在社会表面上颠倒表现,从而能合理地用对象的内在规定来解释社会表象,使理论具体化,同时也解决了斯密二重研究不能统一、李嘉图企图强制使之统一而破产的难题。另外,还有些领域,也是马克思批判地开辟的。

最后,马克思的叙述即逻辑过程本身也是批判的。他自豪地说:这是“通过批判使一门科学第一次达到能把它辩证地叙述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在《资本论》中,通过研究历时态的资本运动的阶段上升来推动理论规定的上升,即依次研究了资本主义起点、初级阶段、较为发展阶段“资本家幼虫”鸲、单个资本家、总体资本家的经济行为的逐步演变,随着理论逻辑阶段的上升,后一阶段的理论规定就超越、扬弃了前一阶段的规定。这是以理论的逻辑发展来实现理论的自我批判,来反映对象的历史发展。

必须注意的是,马克思理论的“对他批判”与“自我批判”是紧密联系互动的。即以对古典学派的批判而言,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处的经济时代很不相同,其理论都分别与他们对所处时代经济过程的认识有关,所以对他们的错误只能在相关的研究阶段分别批判,并分别成为进一步探索、自我批判的重要步骤。同样的,马克思由批判而实现的理论发展也反过来深化了原有的批判;至于对庸俗经济学,《资本论》也是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批判,并且也都是根据新阶段的研究来批判的。

马克思全面的科学批判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既有价值论层面、认识论层面,还有方法论层面,并且还可融入实践过程中。他的批判又是历史的,不是单单指向对象某一时点,因为资产阶级本身及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资本论》的整个理论过程是分阶段上升的,同时又是对象范围、研究条件、理论规定的分阶段上升,体现了一种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自我批判。

三、现代政治经济学也应注意张扬批判性

彻底的批判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政治经济学突出的优秀品格,是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因而当然是当代中国继承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就理论的批判而言,我党及理论界都始终注意将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对他批判”和“自我批判”。在建国后,也努力批判地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历史证明,这些“对他批判”和“自我批判”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重大的作用。远的不说,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就坚决地批判了国内某些人否定、曲解劳动价值论的错误,在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中,坚持、发展了这一理论。

但是,由于这些批判都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分别进行的,而“自我批判”往往是以理论创新的方式表现的,并且主要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表述的,所以人们大都没有将它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联系起来,更没有将它与“对他批判”联系起来。因此,通过一种特定的理论形式将它们比较系统地以一定的逻辑表述出来,是很有必要的。这种理论形式就是政治经济学的专著或教科书,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因为它的受众比专著更为众多、广泛,而且更系统、通俗,能长期发挥作用。

从现在的情况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这种批判性的阐述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和透彻,突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及其积极作用,既应将理论的发展即“自我批判”讲透,也应有必要的“对他批判”。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发展时,应该阐明两种批判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两种批判无论从对象、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有所不同,因此,应该阐明,“对他批判”与“自我批判”都是理论发展的重要方面,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首先,应该阐明我国经济建设各个阶段的理论创新就是一种“自我批判”。它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沿着它的逻辑、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的,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使原有理论发生转型,以联系发展了的现实。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这决定了它既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不能超越绝大多数民众所能容忍的界限,又要超越、批判本本主义,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结合市场经济这一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使基本理论具体化、中国化,这也是对发展了的具体过程的新规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批判性的探索、克服,也意味着它要根据改革开放的阶段发展,检测前一阶段改革的方向及成就、问题,探索新阶段的改革规律。这种“自我批判”也离不开“对他批判”,它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批判的基础上,从中分离出一般过程,并且只让它在经济资源、而不让它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发挥作用,更不是对世界流行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简单照搬。

其次,应该有明确的“对他批判”。一方面,是对当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向外兜售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它极力鼓吹的私有制、自由化的主张进行坚决的明确的批判。但也不宜简单地套用马克思经典著作直接批判,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说服力,还必须用最新的事实和发展了的理论来批判,说明它已经在俄罗斯的实验中遭到可耻的失败,说明它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宪法,特别要说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差别。对西方经济学中专门针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在借鉴的时候,一定要批判地分析其提出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它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不符合最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不利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的事情或倾向、言行进行坚决的批判。马克思说过:“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它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但现在很多人却有意突破这一根本性规定,极力宣扬降低国有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和地位。这是一定要彻底批判的。在现阶段,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就是尽善尽美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哪种社会条件下,市场经济本身都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病,而且在现实过程中,这些弊病都已经相当充分地暴露了。这也是必须提出和分析批判的。例如,实际的(不是理论的)市场经济青睐有实力的主体,它通行的原则是表面上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其竞争机制会激起人们对财富的尽快、最大化地追逐,并导致财富过多过快地集中在实力强大的主体手中。它的调节大都是滞后的、以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为代价的。所有这些,都应该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普照”而纠正。还有,在现实过程中,也有许多偏离改革大方向的事情发生,例如,当前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扩大过快、基尼系数突破警戒线且居高不下,过度追求量的增长而忽视结构的优化、资源环境的保护,过度依赖资本的投入,个别黑心企业主盘剥虐待工人的现象存在,经济腐败急剧发酵等等,对这些不是少数、局部、偶然的情况,的政治经济学理所当然地要进行必要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也不是简单地套用改革开放以前的理论就事论事,而要依据现阶段发展了的理论,即在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新的阶段、条件而转型的理论来批判。

理论的发展不单纯是自身的发展,还要在对别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优越性和战斗力。一种理论再好,没有市场、没有社会影响力,也没有意义。如果人们对它“叫好不叫座”,那么它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因此,批判地对待西方各种理论和社会思潮的挑战,批判地将其中某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分离出来并加以改造,并且毫不留情地批判它固有的、违背中国国情的错误,已经成了摆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界面前的重要而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责任,也是提升政治经济学“社会占有率”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斯密.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8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59.

[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11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现状

首先,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初就存在很多对该课程的误解。有些学生抱着很强的功利心来看待《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以为微观经济学可以帮我们快速致富,宏观经济学可以帮我们去政府部门运作经济政策。但是微观经济学远非致富之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学习也不能马上带给我们实在的经济效益。《西方经济学》只是一种分析方法,一种看事物和现象的独特视角,其所擅长的经济解释更是人所诟病的“事后诸葛”。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就把经济学混同于会计学,但是我们知道会计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有标准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而经济学却并非一门技术,其经济理论众多,流派庞杂,对于有些争议各流派无从统一(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如果我们以会计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学,必然感觉思维混乱,课程学习难以进行。

其次,很多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有到无。一些抱着极强功利心学习的学生在看到经济学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益时就会失望而归,同样,那些以会计学思维方式对待经济分析的学生在看到众多有争议的理论时就视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畏途。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为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经济数学和图表分析,特别是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对微积分的掌握要求较高,这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打击较大。

再次,学生缺少与老师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新问题和新想法,但是却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如果仅仅依靠课后10分钟来和老师讨论,显然不仅时间仓促而且也让老师疲于应对,无法休息。

(二)理论课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课程作为传统的理论课程一直以来给人以理论性强的印象,一提西方经济学这门课,大家就会反应出成堆的图表、公式和数学模型,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抽象性。西方经济学理论虽然来自于经济现象但都经过一定的抽象,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与数理推理的方法,将一些非主要因素剔除后研究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普遍规律。所以,理论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

2.系统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推理很严密,体系庞杂。从整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中心,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形成了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短期与长期决定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这些知识模块的联系非常紧密,形成相互依存的体系。

3.对数学工具的依赖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阐释离不开数学工具,大学低年级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用得最多的是微积分,偶尔也用概率论。从简单的基数效用论,到较为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都有数学工具参与其中,这对学生的数学功底有一定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探讨

根据国家教育部精神可知,学科目标定位既要反映时代特征又要反映中国特色。当前经济学的特点是务实、精准、数学化。每个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与路径离不开学校的特色,只有培育出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高校林立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具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念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注重兴趣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将经济学研究问题方法与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曾说,“《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把经济学真正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作为一些即成教条的灌输,而区分二者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兴趣与爱好的培养,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经济学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适度提倡点“拜金思想”。第二,基本能力的塑造与提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炼一般规律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第三,从经济问题到经济思想再到经济数学模型间的游刃有余,其中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解释。学生能娴熟地将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表述为数学模型,用其解来帮助解释经济现象。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通过案例教学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有些还需要辅以晦涩的数理分析来论证说明,令学生们望而生畏,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定义、理论,用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事件来解释,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同学们参与进来,真正地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在组织案例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辨识哲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平淡讲解,那么案例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

2、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把同学分成两个组,然后出一个共辩题目。比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然后让同学们课下搜集相关材料,课堂上辩论。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学会主动地学习,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必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高度重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述,对于较难理解的理论部分,应该结合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仔细讲解且一般在课上留时间让学生体验消化,课后留下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熟练地练习,尽量做到举一反三。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和老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讲新概念、新方法很多,学生容易感觉枯燥、难以把握,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程讲解需简明扼要,准确生动,占用较少时间;大量时间应用案例,启发学生利用理论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

比如供求理论教学中,需求定理部分以老师授课为主,讲解需求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及需求定理;供给理论部分以学生参与为主,按照需求理论的层次设计供给理论讲解层次,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工负责,每人讲解一部分。可采用淘汰制的方法,比如一个学生讲解不符合要求,那么下一个学生上来补充,做到点面结合、难度适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学完毕,予以点评,并计人个人的成绩和小组的成绩。讲解完毕,提出思考题:是否有供求原理的反例?请学生讨论,给出反例,并做恰当说明。

总之,只要我们多思考,多注意搜集相关资料,《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可以讲得很精彩,学生也会学得很轻松。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政治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们在学了这门课之后,普遍反映这门课理论抽象、复杂、分散,学起来很吃力;有些内容在高中已经学过了,再学一遍没什么新意,是在浪费时间;目前流行的是西方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太陈旧了;学了以后也不很实用甚至是根本不实用,学和不学没什么两样。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近视功利、心浮气躁的,对纯理论的东西都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有考试的压力,很多学生就不会去上这门课,给这门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教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态度

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大家的想象,鼓励学生自由思辨的,以此为学生提供一种观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视角和方法。[1]

(一)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的理论精髓要使学生能体会到的基本理论博大精深之处,体会到其创见性和意义,需要教师在传授理论时要辨别良莠,把握精髓,挖掘马克思体系中真正对学生有所启发的东西。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二)教师要崇尚自由思辨的学风要使学生愿意学,愿意挖掘的理论精髓,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思辨,不打击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对学生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讨论、引导,而不是坚决地给予否定。著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建校时间不长,校园风景也不很壮丽,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办学成就,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与它一直坚持自由兼容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它的教学主要不是教授知识和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会读书、会学习、会研究,培养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人。[3]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教育界普遍要努力的方面。

(三)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思维范式要使学生能克服学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理论分散、缺乏系统理解的困难,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路、规则、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经济现实和经济问题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进入高一级的理性阶段,使知识系统化。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笔者认为教师教学中在每一具体问题讲解前都应以一定的思路贯穿引出下面要讲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宏观、整体的架构,帮助学生掌握内容。对于还没有整体架构的内容也应向学生说明,吸引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也可以促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政治经济学要使学生正确对待这门课程,不觉得无用,需要教师除了在教方面注意外,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学的方面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理论,要全面地看待前人理论。对待也要一分为二,正确认识马克思理论的精华,努力吸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避免学生见到马克思或政治经济学等字眼就摇头。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理论是开放性的,可以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引导要贯穿于课程的始终。例如导论是课程的起点,是学生接触课程的开始,第一印象很重要,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重视导论,讲好导论。政治经济学导论部分介绍了该门课程的起源、发展过程、课程的性质、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等,这时纠正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政治经济学很重要。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4]后面具体的内容要与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等结合起来讲解,使学生对待政治经济学的应有态度有感性基础。当前政治经济学还在不断发展,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提出独自见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学生普遍认为理想的授课方式是理论联系现实,老师与学生有互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采取的“讲座+讨论”教学方法是老师与学生有高度的互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好方法,是他们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机制。[5]但是这样先进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国一般的高校本科教育。因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象牙塔里,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阅历是非常有限的,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对经济新闻节目大都偶尔关注或者不关注,不会提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相当幼稚或者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有的学生会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在此种情况下,需要老师把传授基本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相结合。

(一)必要的理论加案例讲授对于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理论加案例讲授法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在讲授基本理论时需要借助案例来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原理。所以,理论加案例是政治经济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受课时的限制,教师选案例贵在精,不在多。案例的具体表现方式可以有多种:经济事件,经济数字,图片资料等。这些资料不但较为容易收集,节约开支,而且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时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时的课堂讨论对于当前经济界有争议的问题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教学。因为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关注经济问题,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便于有效引导。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做好准备。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讨论题目,然后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同学去做调查,找资料,查文献,写出本组的发言提纲。需要教师课堂上组织好讨论。既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引起争论,也要使讨论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有序地进行,不浪费时间。需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对学生在讨论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和优良的思维品质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例如讨论垄断行业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p#分页标题#e#

(三)适当的学生自学对于教学中有些章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看教材、查资料掌握的,可以布置给学生自学。因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减小距离感。一般来说,由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时间的限制,自学中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指出重点,给出思考题,并介绍相关参考资料,课下对有困难的学生自学进行指导,让学生以小论文的方式回答思考题,最后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