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时间:2023-08-18 17:1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第1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0引言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追求产品质量达到更高标准的有效方法,它的主要观点在于过程管理,使产品能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现阶段它已经成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1]。持续质量改进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将提高护理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保证全体护理人员的广泛参与,全方位的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以患者为中心[2]。手术室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改善手术室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划分岗位职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例如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核查制度、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及手术室器械清洗灭菌检查追踪制度、手术室工作防护制度以及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等[3]。完善手术室的护理操作标准,建立健全手术室工作流程。

2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应该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术前、术中、术后都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制定术前方式工作的相关流程与细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手术完成后进行回访调查[4]。手术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访视工作,制定护理评估以及护理诊断标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根据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实施护理,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缺陷,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

3做好危机管理

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来应对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医疗器械准备不全、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突发火灾、患者误吸等[6]。其次,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危机培训,使其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将相应的医疗器械以及药品准备到位,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加强人员培训

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培训、围手术期护理培训、心肺复苏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专科知识培训、手术室操作培训等[7],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标准,在培训之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全员培训与全员考核,采用培训的方式来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确保护理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进。

5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传染源、易感人群以及病毒传染途径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针对这三个环节,要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进行空气以及相关物品的消毒与隔离工作,遵循医用垃圾管理制度以及废弃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用垃圾的管理以及废弃物的处理。腔镜的消毒方法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来进行,防止院内感染[8]。

6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术前访视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协助患者脱离危机状态,根据手术前的风险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制定出对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往的护理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术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很难发现潜在的问题,因此严重缺乏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安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手术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及早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要将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04):63-64.

[2]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14-16.

[3]魏薇萍,秦逸,金霞,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3(32):2986-2987.

[4]唐文珍,张琳.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14):1376-1377.

[5]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25(4):63-64.

[6]朱劲松,黄秀娟,董晓红,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8(17):4118-4119.

[7]马延霞.浅议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6):197.

第2篇

[关键词] 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室一体化;器械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50-02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器械管理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手术室器械管理也由传统的器械管理模式向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2]。我院于2009年12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中运用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得到改进,现将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设备与方法

1.1 设备配置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供应室购置全自动器械清洗机、超声机、干燥设备等,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DS500),由意大利Steelco公司提供,可以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完整的清洗、消毒和干燥。手术室购置超声机(PRD-S-49DHT,深圳市普瑞登有限公司生产)、专用不锈钢自动感应洗手池、空气消毒机、不锈钢手术包传递双通柜、不锈钢器械柜等。

1.2 管理方法

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扩展整合六西格玛管理系统-6Sigma管理模式,具体分定义、评估、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管理。①定义(明确问题,define):定义阶段主要是明确问题、目标和流程。由护理部主任负责6Sigma管理,组成6Sigma管理小组,经过6Sigma知识系统的培训,针对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制订目标,通过6Sigma管理改进的流程进行质控。②评估(明确问题,measure):评估阶段主要是分析问题的原因,借助关键数据缩小问题的范围,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从而明确问题的核心[3]。对手术器械管理过程准确评估,对手术器械数量、无菌包合格率以及耗损率等指标进行核对,进行分析讨论,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③分析(确认问题,analyze)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已评估出来的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改进前的操作流程,列出影响手术器械管理的相关因素,如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差、人力成本高等,制订下阶段目标。④改进(实施改进,improve):实施拟订的改进方案,通过讨论并多方面征求意见实施6Sigma改进,可以对原有流程进行局部的改进,挑选出最理想的改进方案[4-5]。对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改进,将供应室护理人员重新调配分工,合理分解手术室器械高峰时的工作量,做到人性化管理。启用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管理,实现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的无缝管理,执行消毒物品的追溯制度,对消毒物品的有效期以及灭菌质量进行数据跟踪与检测,保证消毒物品的灭菌质量。⑤控制(控制标准,control):根据改进方案中预先确定的控制标准,在改进过程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改进过程不至于偏离预先确定的轨道,发生较大的失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操作流程,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加强监督机制及环节控制,做到质量持续改进,保证手术器械质量的达标[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进前后锐器损伤发生率、无菌物品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改进前后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满意度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6Sigma管理又称“六西格玛管理”是一个追求世界级水平的质量评价过程,不仅为企业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更为企业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7-8]。近年来已经引起医疗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建立手术室管理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和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器械回收、清洗、保养、灭菌、发送操作规程,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对降低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保证器械清洗质量以及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9]。袁小玲等[10]报道,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为完善和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我院自2009年12月实现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并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完善和改进各项目标和措施,调查结果显示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手术室器械更换频次、遗失损耗量、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医生满意度达(99.77±1.26)%,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分别为(99.91±0.98)%、(99.42±1.58)%,与改进前相比较,合格率明显提高(均P < 0.05),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的运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是加强手术器械管理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先锋,魏先,秦超,等.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8):85-86.

[2] Kurt V.清洗、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95-96.

[3] 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3(10):927-929.

[4] 钱黎明,钱倩健,王雪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3,3(2):54-55.

[5] 周晓丽,谢自茂,曾维渝.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初探[J].华西医学,2006,21(1):155.

[6] 黄建昭.临床妇科腹腔镜诊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0-13.

[7] 路文.浅谈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75-76.

[8] 黄波,何玲,周毅,等.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9-60.

[9] 谢莉萍.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器械管理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8.

第3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手术护理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护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整体水平[1]。因此,医院应针对目前手术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有效改善手术护理工作质量。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对该管理模式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整个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室在职护理人员14名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均(27.36±5.21)岁。其中护师5名,护士9名。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在职护理人员12名,设为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7.21±5.09)岁。2组一般资料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护理部门实际工作内容,成立护理文书质检组、五常法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检组和教学组。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中,建立组长—质控员模式,每个小组由2名成员组成,小组组长由具有丰富经验、专业水平较高的护师担任。护士长全权负责整个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定期抽查相应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质控人员对本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然后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观察以及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本组成员共同探讨、分析护理工作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各个质量控制小组均以本组检查工作为重心,掌握本组检查方法、内容以及标准,每周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制定下周期工作目标。每月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总结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汇总,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1.2.2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护士长分配质控工作任务,组长和质控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质控小组根据手术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标准,科学制定质量控制工作评价标准,如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标准,其主要内容有:表格外观:总分10分,通过查看病历的方法进行检查,质量要求:①外观整洁,无破损,字迹清楚,无涂改。评分标准:出现不整洁情况扣1分;出现破损情况扣1分;出现不整洁、有破损、字迹不清以及有涂改情况:1~2处则扣0.5分,3~4处扣1分,如果有4处以上则不得分。②按要求用笔。评分标准:用笔不正确不得分。③患者资料填写齐全。评分标准:患者资料1~2处不符合扣1分,3~5项漏填或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漏填或不符不得分。术中护理记录单:总分70分,通过查看病历的方法进行检查,质量要求:①书中注明内容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致。评分:有1~2项不符合相应扣2分;有3~5项不符合相应扣4分;有5项以上内容不符合则不得分。②术中记录内容填写齐全、无漏项。评分标准:1~2项不符合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③手术过程中所记录的内容与手术以及麻醉的实际情况记录相一致。相应的评分标准为:有1~2项内容不符合则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④应用医学术语,无错别字、漏字,描述恰当。评分标准:1~2项不符合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⑤手术器械标签粘贴规范。评分标准:粘贴不规范扣2分。⑥签名、签时间规范。评分标准:1项不符合或漏签1次扣1分;2项不符合或未签扣2分;3项及以上不符合不得分。医嘱单:总分20分,通过查看电脑执行医嘱的情况进行检查。质量要求:及时执行医嘱、规范签名、签时间。评价标准:漏签名1~2组扣4分;漏签名3~4组扣8分;漏签名4组以上不得分。1.2.3质控组的工作内容:各个质控小组根据本组工作职责和质控标准,对相应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①护理文书组对手术室中的各类文书进行抽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详细、规范、真实,对护理人员依从医嘱的情况进行查看。②采用五常法组来查看手术室中相应清洁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手术室的空间布局情况、手术物品摆放情况,如药物的存放、医疗器械的摆放等,药品、仪器、器械等各类物品标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规范,手术记录是否全面、规范,手术室各类物品的供给情况,如应急药品、品、消毒用品等,手术室废弃物、报废物的处理情况等。③教学组针对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手术室实习生、新护士、研究人员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护理理论知识教学以及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措施,制定教学实践,对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记录。④消毒隔离组对消毒用具、用品供给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消毒措施是否合理,检查消毒人员消毒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消毒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如无菌条件的操作、手术室的环境卫生、手术室的灭菌器的管理以及无菌的操作技术等;⑤管理质控组检查本院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手术室中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应执行情况,检查各个护理岗位工作流程是否合理,职责履行是否到位等。⑥压疮组检查压疮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否合理,按照规范评价压疮的等级,记录压疮的发生情况,并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摆放进行记录。质控员对本组质控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规范、全面地记录各个质控结果,汇总成工作报告,定期将该工作报告汇报给护士长,并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各个质控小组每月开展质控汇总工作会议,共同探讨护理工作改进方法,所有质控组成员均发表各自的看法,并总结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1.2.4相关培训:手术室中所有护理人员都应当参加相关培训,主要向护理人员讲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基础知识,让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各个小组组长对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进行讲解,并解释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并共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分析、总结,并对相关质量控制管理的工作进行合理修改。各个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将质量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装订成册,对相关标准和评价措施进行学习,做好熟练掌握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科室护士长和小组组长监督。

2结果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之前,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手术中所用器械的数量不一致情况11例,手术中物品的准备不完善情况15例,损害手术室中贵重的设备及仪器情况6例,急救箱中的药物放置不全情况11例,药物器械相应摆放较混乱情况12例,手术室中药物出现外漏情况5例,23例漏签医嘱,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11例手术器械的数量不符,15例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全,6例损害贵重的设备仪器,11例急救箱内的药物不全,12例药物器械的摆放较乱,5例药物出现外漏,23例漏签医嘱,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以往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通常由护士长全权负责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但是由于手术室内各项工作内容较多,导致护理质量控制难度较大[2],且在该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下,护士长的职业素质、文化水平、管理水平等多项因素均会影响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管理水平[3]。而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护理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手术室内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手术中所用器械的数量不符、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完善、相应贵重设备仪器的损害、急救箱中放置药物不合理以及药物出现外漏等情况,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耽误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情况严重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4]。而专项质量控制小组可对手术室内对应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监督、检查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督促护理人员改正,从而促使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例如,五常法质控组则对手术室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对常整顿、常组织、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管理技术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在常整顿环节,五常法管理强调所有药品、物品、医疗器械均摆放整齐,保证各类物品标志明确,物品摆放有序,保证手术间物资供应齐全,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良好,药品分门别类的放置,从而便于手术室取用[5]。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需要使用某种器械或药品进行救治,如果手术室内物品摆放杂乱,护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的物品,则可能导致该手术失败,因此五常法中的常整顿对维护手术室工作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6]。而质量控制小组对该整顿工作的开展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保证五常法中各个管理要点均得到有效落实,促使护理人员按照五常法管理规范和要求开展护理工作,使得手术室内物品摆放齐整、分明,物资充足,仪器设备无故障,药品存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合理,从而减少手术中所用器械的数量不符、对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完善、相应贵重设备仪器的损害、急救箱中放置药物不合理以及药物出现外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7]。本研究中,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实施后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根本目是能够持续性地改进护理质量,加强专项护理工作的管理,完善护理工作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科室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中,手术科室建立6个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主要包括护理文书的质检组、五常法组、消毒隔离组、压疮组、管理质检组和教学组,这6个小组检查、监督的护理工作面是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各个质量控制小组对专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制定规范的工作标准,可有效促使护理人员按照该标准进行护理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8]。例如,在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中,护理文书质检组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文书格式、内容评价标准,对表格的外观、书中护理记录单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医嘱单的执行、签名等均作出了具体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则可根据该护理文书要求和标准,不断地纠正以往存在问题的文书记录方式,从而提高护理文书质量[9]。以往护理人员在记录患者病历资料、术中记录、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大意或不在意,而出现患者病历资料填写不完整、术中记录不全面、用字不当、遗漏签名等情况,这些情况均会导致临床资料不完善,可能导致该资料失去利用价值。而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后,对护理文书进行专项管理,监督护理人员持续改进护理文书的记录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质量。

作者:杨倩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未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作对照组,再选择2016年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设作观察。对照组20名护理人员,年龄2338岁,平均(36.9±2.6)岁;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35.6±2.8)岁;两组均为女性。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1.2方法。对照组未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观察组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①建立小组。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的组长要具备此条件,可以成立管理质量检查、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教学及五常法等五个小组,分别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设置1名组长和3名组员,组长负责质量控制,定期抽查工作内容,找出问题制定处理方案。每个月要定期举办小组汇报和交流会。②质量控制内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五个小时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内容,其中质量检查组负责管理检测,落实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消毒隔离小组负责无菌操作的执行,做好消耗品的计划,为手术室提供无菌物品;护理文书小组对护理表格正确、完整、真实等情况进一步确定;教学组负责制定实习生与护士教学计划,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护士手术室技术水平;五常法小组负责检查手术室内区域划分、卫生及器械摆放、手术及不良事件记录等内容。③质量控制措施和人员职责。手术室护理管理要制定管理标准,例如:制定控制手册,护理人员学习控制手册,结合手术室工作中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讨论和总结后修改手册,了解自身工作职责,不定期抽查质量控制效果。1.3观察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内容包括器械数量不符、物品准备不全、设备损坏、急救药物不全、器械摆放混乱及漏签医嘱等。统计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每次评分以100分为满分,评分小组分为五个小时,即管理质量检查、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教学及五常法等五个小组,对五个小时进行评分[3]。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各组总评分(94.12±6.58)分,对照组各组总评分(82.15±2.65)分,观察组护理管理各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有效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室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小组式质量控制能使组长和组员各司其职,从而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错漏发生,通过科学管理,有效分工,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手术室护理效率得到保证,质量控制在监督下执行,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管理各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可以降低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孙丽英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参考文献

[1]依里买,陆琳.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280-281.

[2]陈玉巧.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16-117.

[3]杨坤颖.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5,21(8):171-172.

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安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科学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1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源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产生的第2次管理革命。以业务流程为改造中心、以关心病人的需求和安全为目标,找出原有流程不完善环节,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信息技术,以扁平化过程组织结构替换传统的金字塔职能型结构,达到产生更有价值效果的一种方法,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机构的竞争力[4]。有研究通过流程改进,完善了医院手术室术前安全核查、手术部位标识核查和术前暂停,达到了保障病人安全的目的[5]。严菁等[6]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手术室高值耗材申请模块,实施了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再造。刁晓兰等[7]通过对心脏介入手术室工作流程的分析,去掉了流程中浪费活动环节,绘制了流程图,使流程再造后每日首台手术开台时间提前,接台手术等待时间缩短,每日完成手术量增加。张莉[8]应用流程再造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手术室医院感染进行干预,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感染率。可见,在手术室进行流程再造可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围术期各工作流程间的无缝衔接,有效避免在关键环节出现差错。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医院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护理管理者更应该拓展思路多考虑跨学科合作,利用医院信息化的优势,将流程再造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应注意尽管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在效力,但传统的管理模式会限制其潜力,必须建立起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数据深入分析手术流程中的薄弱环节以保障围术期的手术安全。

1.2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又名“破窗效应”,该理论认为没有及时修复被破坏掉的玻璃产生的公众麻木感会形成错误的导向,指的是环境会对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9]。Boquet等[10]研究了美国佛罗里达州34所二级创伤中心的手术室,观察手术病人在麻醉复苏过程中护理中断的情况,发现共发生576次护理中断,该研究认为在护理管理中不仅要发现错误和不良事件,更应该着眼于预防,应用破窗理论可以分析护理中断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以保障护理过程的完整性。王红亚[11]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护理中,改善了手术室环境,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和病人投诉率。王秀娟[12]应用破窗理论,加强了手术室薄弱环节的管理,实施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葛方英等[13]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破窗理论”知识,建立手术配合流程档案,鼓励手术室护士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作为手术室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学会运用破窗理论防微杜渐,避免不良暗示或细节对手术结局的影响。管理者更要意识到个别工作人员轻微的失范行为能够引起群体更普遍、更严重的失范行为,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和考核中,应从制度和人员观念上预防“破窗”的出现,杜绝“破窗”进一步发展,建立奖惩分明、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和慎独精神,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要牢固树立“病人安全第一”的观念,不做“破窗”第一人,结合良好的监管体系,护士长、质控护士、手术室安全管理小组的三级质控模式不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及时“补窗”。

1.3SHEL模型

SHEL模型于20世纪末由日本医疗事故委员会提出,包含4方面:L(liveware)即当事人、其他医务人员和病人,人是决定系统能否有效安全运转的关键因素;E(environment)即临床工作环境;H(hardware)指医疗设备、工作场所或设施;S(software)指程序、对不良事件的认知、训练[14]。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医院病房、手术室的不良事件分析研究。SHEL模型重点关注模型中心的人为因素,意味着要达到良好系统的最优运转,其他组件必须与人相适应并和谐互动,当各组件不相匹配时,有可能会发生不良事件[15]。包安竹等[16]应用SHEL模式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当事人个体原因,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不良事件分析时,SHEL模型常与Reason法则互补,从而判断一个差错或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当事人的行为或技术问题还是由系统造成的,这种模式能让个人事件从系统事件中分离出来,并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护理人员更加勇于报告不良事件。同时在运用SHEL模型进行不良事件分析时,除了分析发生原因,还应重视后续的改进措施和效果反馈,避免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1.4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Healthcare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H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及前瞻性的风险分析系统,评估预测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为干预风险提供建议和制定措施,干预之后还需再次进行评估,确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过程[17]。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JCAHO)2002年将HFMEA正式应用于医疗机构,以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18]。黄海香等[19]运用HFMEA降低了俯卧位手术Ⅰ度、Ⅱ度压疮及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张丽等[20]成立了手术室电外科设备使用风险控制小组,成员进行HFMEA相关知识的培训,对电外科设备使用风险发生的严重度、发生概率及检测的难易度进行评价打分,控制潜在的风险,保障了病人安全。侯晓敏等[21]运用HFMEA分析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如字迹不清、信息不全、标本遗漏等,通过改进降低了送检病理标本的不合格率。护理管理者可以运用HFMEA理论对高复杂性的作业、未标准化的作业、高度依赖人员的判断和决定的作业进行分析。HFMEA的成功运用得力于小组成员的综合实力,HFMEA中的风险优先指数是通过该团队成员达成共识进行赋值所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真实,针对一些高风险流程的改进,管理者最好成立一个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团队,避免单纯由护理人员组成,同时获得领导的支持及参与,充分发挥团队运作的实际功能。

1.5精益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Womark教授提出了精益管理理论,“精”是指资源浪费少,降低成本、时间与空间利用合理达到高效、高质量;“益”是指社会经济效益,更加富有竞争力[22]。其核心思维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多的价值产出。精益管理通过现场行走示意图、全方位价值转移图、5S法等核心管理工具和循环不断地改善来实现精益求精[23]。华靖等[24-25]采用精益管理理论应用于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的管理,减少了腔镜设备器械的故障率,避免了术中等待,有利于实现安全、默契、全方位的手术配合,在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也节约了医疗成本。精益管理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通过合理配置医院的人力、资金、设备、时间与空间,实现浪费程度最小化,为病人提供满意、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未来手术室的精益管理应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等,使手术室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大化,以达到提高手术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2科学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随着手术室护理模式向围术期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模式的方向发展,单纯依靠护士长个人的能力无法进行高效安全的质量管理。安莉[26]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作用,护理管理资源得到了丰富利用,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有所提高。吴娟娟[27]运用三级质控体系,成立了由护士长、质控员、专科护士长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实施该模式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让护士长有更多时间加入高层管理的讨论中。护理管理者可运用该模式,将手术室质量管理内容划分为护理文件书写、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急救技能、仪器设备管理等质量控制小组,需要注意的是要制定出小组质量控制标准和工作职责,由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定期汇总检查结果至护士长,护士长要及时反馈并发挥监督机制。

2.2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是由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而来,通过全员参与,人人树立质量意识,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28]。常用的管理工具有品管圈(QCC)、PDCA循环、追踪检查法、根因分析(RCA)等[29]。张艳莉[30]通过品管圈活动,使手术室器械管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减少。2015年美国病人安全基金会(NationalPatientSafetyFoundation,NPSF)对RCA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根本原因分析及行动法(RootCauseAnalysisandActions,RCA2),RCA2是在RCA后增加一个行动的步骤,并明确指出这是质量改进中最重要的一步,在“行动”这一步中,应有简单具体、操作性强、可量化的指标对改进措施落实的每一步进行评价和测量,以判断整改活动是否成功,同时强调领导层应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尤其是团队组成和具体行动落实必须有领导层的支持,以避免不良事件或侥幸事件的再次发生[31]。管理者可考虑将RCA2运用到手术室的持续质量改进中,确保改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2.3分层管理模式

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更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已陆续设置护士等级制,按等级分配护理职责[3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护士应参加专科护理岗位培训,管理者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职责、能力、技术要求与护士分层次管理相结合,做到能级对称,各尽其能,促进人才梯次的培养和发展[33]。王曾妍等[34]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与考核,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及医师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保障了手术室的安全运作。护士分层管理是护士岗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5]。护理管理者依据护理人员的职务、职称及业务能力等条件分为不同级别和层次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应做好分层培训和层级晋升考核。

2.4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密不可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医疗行业的渗透不断深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科学安排工作流程[36],统计手术台次、手术时间、周转时间,对手术间优先使用率和人力、物力资源调配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手术示教观摩系统、手术设备集中控制系统、手术区域出入管理系统、手术服监管系统等可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风险;信息化医学资料的保存可满足医学研究和医疗举证[37]。同济医院设计了手术器械全程追溯管理流程、术中压疮防护管理流程、病理标本处理及监管流程、手术节点控制流程,并在关键环节增设风险预警提示,同时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将手术仪器设备贴上射频标签(RFID),追踪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做到真正的智能化器械管理,通过手术室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手术室全程监管,保障了病人的医疗安全[38]。

3我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跨学科合作和改进效果的追踪和评价

手术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专业性强,手术室的安全不仅体现在护理安全上,还依托于医疗、护理、麻醉和后勤的团队协作,然而目前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小组大部分由护理人员组成,缺乏手术室相关其他专科的配合,难以保障病人在围术期的全程护理安全。同时已有较多的安全管理方法运用于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但在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未能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保证改进措施有效落实的现象,也未能及时监测新的管理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依然存在手术室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的安全隐患。

3.2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手术室信息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各医院根据自身需求开发了不同的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多建立在传统的HIS系统的基础上,部分手术室HIS系统与现有工作流程不匹配,且对于新兴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不足,大部分医疗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全国医疗信息未共享,无法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临床决策。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美国曾召回一家公司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因其导致了一起系统内的病人信息与病人本人不匹配的事件,同样也存在因信息系统与工作流程不匹配产生的新的安全隐患。我国目前尚缺乏类似的对医疗信息系统的监管制度,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工作的46名手术室护士服务的患者3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6例,其中男113例,女83例,年龄16~59岁,平均(39.5±11.2)岁;对照组183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17~62岁,平均(42.4±10.7)岁。参与护理的护士均为本院工作人员,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两组均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案例分享护理。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病房环境护理、护理、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者是否对特定药物过敏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例如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立即查白细胞计数分类、尿常规,并对体温、脉搏、血压进行测量。胆囊炎患者应对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进行测量,严密观察腹肌紧张及黄疸发展情况。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还应注意腹痛、腹肌紧张程度、肠鸣音变化,若出现出血性休克立即告知医师进行紧急处理。

1.2.1案例选取: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危重患者中的典型病例,并就该病例中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案例作为案例分享的主要内容。典型案例范畴:救治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危重患者未能及时识别、抢救过程中急救设备与物品出现故障、各科室衔接救治流程落实不到位等[3]。

1.2.2案例分享:设计案例分享的记录单,记录单包含患者信息、患者呈现的症状体征、病情程度等级、就诊区域、抢救治疗经过、治疗效果评价、改进措施等。由值班护士进行记录填表。

1.2.3实施案例分享:案例分享会选定在每周一晨会进行,每次30min。分享案例由护士按照相关要求筛选并由护士长审核,根据案例情况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汇报。分享过程由汇报人主持并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大家参与讨论提出各自意见及建议,最后由护士长进行补充并总结。汇报者认真记录完善每个人的分享发言,将记录资料的专用文件夹放置在科室公共的文案柜,供大家随时翻阅学习。每次的会议记录统一存放保管,季度结束时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与方案。

1.3评价指标:以1989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的护理标准为基准,对2组患者的护理结果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标准满分为100分,评价共分为3个等级:评分小于70分、评分70~90分、评分大于90分。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患者身份信息正确率、三方核对(TIMEOUT)正确执行率、术中物品清点不符发生率、手术标本留置不合格率等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得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身份信息正确率、三方核对(TIMEOUT)正确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物品清点不符发生率、手术标本留置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不同病患的病理特征及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不但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前缓解心理压力而且能够帮助患者在手术后短时间内顺利恢复身体状况[4-5]。手术前精心准备和对患者的访视、手术过程中每一项步骤的精确掌控、手术后给予患者细致的调养对患者的治疗都有积极影响[6-7]。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护理的种类和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8-9]。笔者通过患者对两组护士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对两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及对两组手术室相关的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得出案例分享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的结论。

3.1案例分享应用有利于护士专业能力综合提升:案例分享的应用使护理人员普遍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护理人员计划有序地轮流主讲和参与讨论,促进了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团结,注重开展护理过程中展示良好的护士形象和专业、文明的用语,注重与病人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案例分享的研究成果还成为实习护士带教工作及新任护士培养的教材。形成业务能力分享与实践、护理人员之间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长期的业务交流与分享中促进护士专业能力的综合提升。

3.2案例分享应用有利于减少护理工作的失误:案例分享主要是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分享给集体内其他成员,使成员对案例有一定理解并了解其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是一种注重护士参与性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10-11]。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护理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案例分享的实施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积极影响。案例分享的实施还有效提高了手术患者身份信息正确率、三方核对(TIMEOUT)正确执行率,并降低了术中物品清点不符发生率、手术标本留置不合格率。说明案例分享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出现失误的概率,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3.3案例分享应用促进理论知识向临床技能的转化:案例分享的实施促进了理论知识向临床技能的转化,促进了急诊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强化了护士在病情评估、观察、抢救工作中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促进了临床护士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通过案例分享的方式使护士得到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使护士的核心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实施案例分享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护理工作改进的时效性。通过分析并总结典型病例,将患者需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所做工作进行主动分析并反思,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能力并提高了护理的工作质量。

3.4案例分享成为管理层和业务一线上下沟通的桥梁:通过每期的案例分享,参与讨论的医护人员围绕案例,从分析利弊得失谈到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服务,再到如何构建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护理质控等工作,每一次的讨论分享记录,都成为管理层改革临床护理模式的重要决策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专业、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升医院品牌做出贡献。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开展护理过程中应用案例分享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

作者:詹美莺 罗小燕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医院

参考文献:

[1]马玲萍,沈惠青.护士专业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87-88.

[2]刘贵琴.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6-48.

[3]刘维静,陈清梅.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07-208.

[4]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4-16.

[5]许爱珍,陈化梅.质量控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78-79.

[6]周芬娜.质量管理小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90-91.

[7]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等.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74-176.

[8]于红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27-128.

[9]苏晓英.实施优质服务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85-186.

第7篇

1 公开量化绩效考核

量化考核是将绩效考核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 给每项内容细化出一些具体的内容, 每项内容划分具体的档次, 每个档次对应一个分数, 每个档次要给予文字性描述以统一标准[3]。唐唯佳等[4]将公开量化考核引入到手术室绩效考核中, 制定手术室护士综合考核评分标准, 从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劳动纪律、业务技能、专业理论、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科研教育、出勤率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且按得分的多少, 由高到低评定为四个等级, 即优、良、合格、不合格。综合量化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年终评先、晋升挂钩。类似这样的公开量化考核, 是现在许多医院手术室正在应用的模式, 只是每个考核项目所占权重不一样。这种考核方法表面上看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但不是任何方面都适合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衡量的,所以导致考核指标不能概括全面。

2 360度反馈法绩效考核

360度反馈法又称全视角考核, 即从所有可能的渠道收集信息, 从多个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考评并提出反馈的方法。杨淑芬等[5]将360度反馈法引入到绩效考核中, 制订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的评价表, 包括基础分、评议分、奖惩项目分, 基础分和评议分在每个月统计中分别按所占比例折算, 奖惩项目按得分多少直接记录。根据扣分标准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统计, 量化结果与奖金报酬挂钩, 与评模、晋升挂钩[5]。360度反馈法绩效考核提高了手术室手术配合质量, 增强了护士的竞争意识, 提高了医患满意度。

3 弹性排班与绩效挂钩考核

为了体现出对手术室护士人性化管理, 许多医院实行了弹性排班, 就是根据工作量的高低峰进行灵活调置工作人员, 避免出现高峰人手不足, 低峰人员空闲的情况, 这样能更好的适应手术室的工作性质[6]。何洁静将弹性排班与绩效挂钩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考核, 实行8 h工作制, 每人每月工作时间超过172 h以外的工时按照1.5分/h积分,院发奖金科室进行二次分配时, 对超过的工时也有相应的奖励, 不足172 h的进行扣除。这样就增加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当科室工作量大时, 就容易对人员进行调配了, 不会再出现谁不愿意加班的现象。

4 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核

平衡计分卡是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能通过日常管理培育核心能力, 塑造差异化优势, 突出了它的实施原则和实施过程。首先它要求科室围绕战略蓝图设计核心目标, 并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即:医院护理部科室, 三级管理体系。梁桂梅等[8]通过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对手术室护士绩效进行考核, 其考核内容包括德才表现、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学分考评标准四部分。在效益工资分配上实行多劳多得, 优劳优得, 不劳不得。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新理论、新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应用中, 体现了管理独具的实效性、科学性、合理性。

5 激励机制法绩效考核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根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 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 一般情况下职工的能力可能发挥到20%~30%, 而受到充分激励后, 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 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9]。董玲等[10]将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并运用到奖金二次分配工作中, 打破平均主义分配, 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机制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风险及护理劳动强度结合人员职称、工作量进行量化分析, 实施绩效计分, 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进行了绩效激励前后的对比, 绩效激励实施后患者对服务满意度提升, 医生对医护配合满意度提升, 护士满意度上升[10]。

6 信息化软件绩效考核

王利丽等[11]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 采用计算机编程开发出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软件, 此系统分为3个模块, 即人员管理、系统设置和数据管理。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输入系统, 并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 从而进行护士绩效考核统计工作。信息化软件绩效考核系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与护士职业满意度, 节约了护理管理者的统计时间, 提高了绩效考核的效率。

7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绩效考核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的理论基础是“二八”原理, 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一个经济学原理, 即一个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 抓住了20%的关键, 就抓住了主体。“二八”原理为绩效考核指明了方向, 即考核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关键的结果和关键的过程上[12]。常颖[13]根据KPI原理制定了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项目, 即工作量、工作业绩两大考评项目及相应的考核方法。督察考核小组人员根据考核细则进行检查记录, 每周早例会总结督察结果, 每月公示排名, 每月的奖金发放和督察结果排名挂钩。利用关键绩效指标法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案激励手术室护士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 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发展。

8 结论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 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实施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将员工的努力与组织战略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提高员工个人的绩效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进而提高组织战略目标, 所以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 建立富有实效, 充分量化, 便于操作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已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14]。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 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15]。因此, 手术室应以一流的护理质量, 严格的规章制度, 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 满意的服务态度, 高水平的教学能力, 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潘鑫.现代手术室护理实用全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24—425.

[2]武贵宝, 张晓萍.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18(2B):366.

[3]张蓉, 高莉.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探讨.护理研究,2007,21(2A):309—310.

[4]唐唯佳,肖晓玲,刘厚芬.公开量化考核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2,17(2):118-119.

[5]杨淑芬,贾瑞云,卫小娜,等. 360度反馈法在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23-924.

[6]金玉玲.弹性排班加量化计分在手术室绩效分配的应用观察.当代护士,2005,9:87-89.

[7]何洁静.弹性排班与绩效挂钩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的应用体会.河北医学,2009,15(8):992-993.

[8]梁桂梅.平衡计分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1,9(19):84.

[9]Mrayyan MT,Al-Faouri I.Nurses' career commit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nsive care units and ward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008,13(1):38-51.

[10]董玲, 武海萍.绩效激励机制在手术室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1,1l(8):607-60.

[11]王利丽,曹洁,张玲娟,等.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1,15(11):12-14.

[12]李玉萍, 许伟波, 彭于彪.绩效.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00-103.

[13]常颖.关键绩效指标法在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12,33(7):1534-1535.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6(b)-0180-03

Effect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LUO Xue-qiong HONG Wei-lan LIU Gui-hua

ICU,People′s Hospital of Boluo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Boluo 51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cedure management on nursing quality of operation room.Methods 10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operation room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emented the program manag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servic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Nursing;Nursing program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

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的优劣对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至关重要[1-2]。程序化管理是根据工作内在逻辑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操作程序。手术室护理程序化管理是根据手术室护理特点而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操作程序,护理程序化管理可以使护理程序更合理、有条不紊、标准化,克服护理操作随意性,强调了护理责任,目的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5]。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观察手术室护理实施护理程序化管理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均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过程而顺利完成实验,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无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所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在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2岁,平均(43.5±7.3)岁;手术种类:普外科手术21例、骨科手术18例、脑外科手术11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1岁,平均(44.1±6.9)岁;手术种类:普外科手术20例、骨科手术18例、脑外科手术12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随访、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术后送患者入病房等)。观察组患者实施程序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工作制度程序化管理,健全各项相关工作制度:健全无菌操作、接送患者、交接班、留取标本、手术室物品放置和清点、室内清洁消毒及物品消毒制度,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自己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定岗定人,建立程序化工作制度。②手术室护理环节程序化管理:首先根据程序化管理设置,做好术前访视,术前访视要详细阅读手术患者病例,做好和患者及病房医护人员交流,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方案、经济、文化、精神状态等背景,同时做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利于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严格手术室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查对,在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做好防止患者坠床、室内摔倒、手术器械及用品等遗留事务,根据手术医嘱进行护理,做好药品查对,用药及时记录,及时保留用药器皿等;术中输血要做好核对,两名护理人员同时核对,输血完毕后血袋做好保存,保存时间不低于24 h,术中所用物品要做好查对,所用物品要一次性备齐,做好关闭体腔前和关闭体腔后的查对,各类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好清点和记录,认知核对术中所用器械和敷料;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被送至病房后做好手术室和病房交接记录。③业务技术程序化管理:定期每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2次/月,学习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护理程序及内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责等,由高年资护理人员主讲,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术中应变能力。

1.3观察指标

①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程度,本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手术室环境、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等方面,调查表总分为100分,100~80分为满意;79~6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②自制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水平[6],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3个方面:手术室环境管理质量评分、手术室人员服务质量评分、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分别为30分,分数越高提示管理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环境管理质量评分、手术室人员服务质量评分、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及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患者手术进行及手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做好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但利于手术进行及提高手术质量,同时可减少手术医疗纠纷,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7-9]。

护理程序化管理是把程序化管理方法应用到护理干预过程中。程序化管理是根据工作事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性工作方法,能够使工作事务有条不紊,工作环节合理化,避免工作过程中环节遗漏或脱节[10-12]。在程序化管理过程中,避免了工作差错无人负责,减少了工作过程中推诿和扯皮,把程序化管理应用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13-15]。

在手术室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中,健全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是首当其冲,只有建立了手术室护理程序化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管理程序化,通过制度约定才能保证护理环节顺利进行[16-18]。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的护理程序化管理中,建立健全了手术室护理程序化管理制度,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定岗定责,消除了以往护理差错出现后的互相推诿现象。在术前访视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化管理中,重视术前访视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做好术前访视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利于消除术前患者不良情绪。在业务学习方面,程序化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确实学习到相关业务知识和职责范围,不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

第9篇

关键词:PDCA循环;手术室;改建;质量控制;鱼骨图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the Integ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Endoscopic Operation Room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LIU Li,SU Xiang-qian,CHEN Xue-hui,ZHANG Yue-ping,GU Hao-cong

(Tumor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earch Institute,Key Laboratory of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lignant Tumor,Beijing 10014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construct the endoscopic operating rooms with high quality and standard, meeting the new needs of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Methods PDCA cycle method was used to quality control in determining, implementation, accept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gram. Equipm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were integrated with high spatial pattern by installing the electrical and endoscopic equipments in the hanging tower, monitor on the boom, and power fiber lines in the hanging tower.Results More reasonable spatial layout, convenient surgical equipment operation, work efficiency and shorter operative time were achieved by r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laparoscopic operating room.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capital budget, quality control and time control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Key words:PDCA cycle; Operating room; Re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ishbone diagram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手术服务平台科室,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常规手术工作,还承担着手术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及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工作,并为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随着外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技术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1],手术中的仪器设备为外科手术技术提供了保障,设备更新日新月异。一体化腔镜手术室解决方案是对腔镜手术中医疗设备系统控制功能、数字化及网络信息功能不断集成、不断革新所创造的新模式,新建手术室按一体化手术室标准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改造旧手术室不同于新建手术室,受诸多条件限制;但是为提升旧手术室做各类腔镜手术的功能,对现有的腔镜设备、仪器设备进行利用并合理整合,有效的提升各类仪器设备的各项功效;在不影响正常手术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因此制定符合本医院实际需求的改造方案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以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家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在多种中国常见肿瘤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组长单位参与了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肾癌、黑色素瘤等诊疗规范的制定,是唯一承担北京地区癌症发病登记与生存统计,并向政府及WHO提供数据的中心。

随着外科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院腔镜手术在各手术科室已被广泛采用,而原有旧手术室的腔镜仪器设备在各自的台车上,手术开台后各类仪器设备围绕手术床摆放一圈,连接线杂乱无章、无序可循,影响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操作,延长手术时间;特别是手术医生挪动手术区域时严重受到连接线的干扰,旧腔镜仪器设备配置已不能满足腔镜手术的需求和手术室高效运转的需求。基于医院发展整体规划考虑,我院于2013年分阶段、在不影响日常常规手术的情况下,利用双休日对7间旧手术间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空间、功能的整合,达到一体化腔镜手术室的功能标准。

手术室改建的过程是对手术灯、床、塔、腔镜设备、各类气体等多种设备在空间上和功能上进行整合的过程,因此需要不同产品的厂家工程师相互配合。同时,本次改建项目涉及设备科、基建科、信息部、手术室、外科等多个部门,而手术室、设备科在整个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统筹和协调作用。为保证在计划、实施、验收等多个环节中科学、规范、有序、按时地开展工作,在本项目中我们应用PDCA循环法完成了项目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过程,最终改建后的手术室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文就此项目将用PDCA循环法进行简单介绍。

1 PDCA循环及工具简介

1.1 PDCA循环简介 PDCA循环模式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由美国的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1950年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 E .Dem ing)博士带到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故又称“戴明环”。它包括P(Plan)、D(Do)、C(Check)、A(Action)4个阶段,8个步骤(见表1)。

1.2 PDCA循环特点及常用的工具 PDCA循环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见图1);②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见图2)。PDCA常用的管理工具有:检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鱼骨图)、排列图、散点图、流程图、对策表、甘特图等。本文中应用头脑风暴法找到了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了改造前手术室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因素,用甘特图绘制出了该项目的时间管理进程。

图1 大环套小环示意图 图2 螺旋上升示意图

2 PDCA循环应用于手术室改造项目管理

2.1计划

2.1.1找出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通过多次召开由手术室 、设备科、基建部门等多部门人员参加的头脑风暴会找出旧手术间腔镜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环镜、设备、人员、其他功能等绘制鱼骨图(见图3)找到主要原因,制定了满足本阶段需求的改造方案。

图3 鱼骨图

2.1.2方案制定 由于每间手术室的原有配置有所不同,改建方案也略有差异,采用表格形式列出每间改建内容。以1号手术间为例,改建方案见表2。

2.1.3改建项目的任务计划表(甘特图) 见图4。

图4 任务计划

2.2实施 完成招标采购后,由设备科协调各厂家工程师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日手术的情况下利用周末时间完成改建,完成一间手术室的改建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分4次完成7间手术间的改造工作。首先由无影灯厂家工程师拆灯,吊塔厂家工程师将原吊管中的多余管线抽除;然后由腔镜设备厂家工程师穿光纤线和电源线,完成穿线后,再融光纤头,安装光端机等;与此同时,吊塔厂家完成增加平台和改造吊塔箱体的工作;最后一步为腔镜设备厂家将监视器安装在弹簧吊臂上并调出高清图像信号。在拆卸灯头和还原层流扣板过程中,手术室洁净层流维护工程师配合完成,以便在改建过程中最小程度影响层流。

2.3检查与反馈 仪器设备安装完成后,对吊塔的移动范围、监视器的旋转角度、灯臂最大扭转角度以及弹簧臂上下拉伸的灵活度进行测试,调试信号,确保腔镜手术能顺利进行。一体化腔镜仪器在手术使用1w后,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反馈:发现由于1号和3号手术间灯的无影灯主轴(4个长关节)过长,导致无影灯灯面的高度离手术野太近,如果垂直照到手术野则无影灯会磕碰手术医生的头部,护士很难将灯光对准术野,需要重新调整无影灯主轴。

另外麻醉机的网线接口、废气接口还在吊塔上,无法将吊塔任意调至合适位置,吊塔移动受限于麻醉机的管线。

2.4改进 鉴于1号和3号手术间检查出无影灯空间高度的问题,相关部门讨论分析,寻求可行性方案,最终决定由工程师将无影灯主轴拆下,根据实际高度锯掉部分主轴,重新穿线。腔镜仪器重新安装好后,无影灯能能移至手术野正上方,达到了临床使用要求。1号和3号手术间是改建的第一批手术间,在之后的改建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空间高度的问题,在安装前均实际测量主轴高度,预估了合理高度,对于不满足高度条件的主轴将主吊管锯短后再安装。

手术室、设备科与信息部及相关科室协商,将麻醉机的网线接口、废气接口移至墙壁,调试各项信息,将吊塔完全脱离麻醉机,吊塔可以自由移行。

3 效果与评价

通过本次手术室腔镜改建项目,达到了以下效果:①监视器可调至与手术大夫视线匹配的最佳高度和角度,减少因设备不合理给外科大夫带来的视觉疲劳,保护手术医生的视力与颈椎;②吊塔可以使装载的设备轻便灵活地在手术间移动,减少了护士反复移动腔镜台车、连接设备等重复劳动;③设备由“明线”变“暗线”,所有仪器设备上吊塔,撤掉原有的台车,扩大了手术区域的空间,增加了手术人员行走的安全性和机器电源的稳定性,拓宽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范围。为相关手术人员的职业安全提供了保证。④因仪器设备整合后,所有的连接线都在电塔上,手术医生、护士操作简便,连接线固定,极大缩短了腔镜仪器连接的时间,手术医生也不用被包绕在各种连接线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应用PDCA循环在质量控制、进程控制、协调统筹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达到了改建的目标。

4 讨论

一体化腔镜手术室可以归纳为设备、信息、空间和图文数据储存传输四个方面的整合。具体分:①所有仪器设备放置在吊塔吊臂上,实现空间和功能的整合;②所有管线、线路集合在吊臂内,由集中控制系统进行设备控制;③光纤盒网络进行音视频传输、远程传播和教学,实现信息的传输;④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实现患者的信息与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

由于一体化腔镜手术室改造是利用周末时间分阶段完成,同时又不能耽误正常工作日手术室的使用,改造计划在周六、周日进行安装、调试,并在安装前提前将所有准备工作备好;所以本次改造本着先解决最急需的问题的宗旨,分时、分阶段实现了空间上和部分功能上的整合;接着我们继续利用PDCA方法完成②、③、④等方面的进一步论证、改造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灯臂主轴过长、网口接线不合理,经过各部门协调,在下个双休日将灯臂主轴、网线合理改造,实现了各方面的整合,使改造项目在不增加大的资金投入情况下,使手术室的布局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数字化,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莉,王彩云.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现状与展望[J].中户护理杂志,2013,48(12):1079.

[2]杨国华.一体化手术室是设备数字化集成的新模式[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0).

[3]吴枚禅.浅谈如何将旧手术室改建为一体化手术室[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9).

第10篇

摘 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对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规律的仪器设备培训及考核;根据医师制定个性化器械准备清单,设立腔镜手术配合记录本;应用五常法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和保持;改进腔镜器械的处理流程。结果:仪器设备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正确使用、故障排除评分及物品准备时间、术中添加物品次数、寻找物品时间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腔镜手术的满意度由80%提升到93%。结论:通过PDCA循环方法找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医师满意度。

关键词 PDCA循环;腔镜手术;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67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1]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早期受限于腔镜能否有效地切除肿瘤和清扫淋巴结的观念,腔镜手术虽然开展早,但成长慢,1998年开展腔镜手术,直到2008年腔镜技术才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腔镜手术的日益增多,如何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质量,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调控,使各系统更优化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腔镜手术配合中的重要任务。我院自腔镜手术开展以来医师对手术配合满意度一直比开放手术低,为此,我科通过对1个月腔镜手术配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3~8月腔镜护士共30名,男4名,女26名。年龄23~45岁。学历:中专4名,大专15名,本科11名。职称:主管护师7名,护师14名,护士9名。工作年限:1年以下2名,2~5年14名,6~10年7名,10年以上7名。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

1.2.1.1 成立腔镜手术配合质量改进小组,由护士长、腔镜组长、高年资腔镜护士2人共4人组成。

1.2.1.2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通过对2013年3月连续1个月腔镜手术配合的观察和了解,医师对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为80%。对腔镜手术配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显示:(1)仪器设备使用和故障排除不熟悉,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2)不了解医师的个人习惯,对手术不熟悉,影响配合质量和流畅性。 (3)器械准备、供应、数量因素。 (4)医师临时改变手术方式。护士责任心不强,应付了事。(5)麻醉因素(如插管困难、动静脉穿刺失败)。(6)器械物品不齐全。

1.2.1.3 找出主要因素。通过质量改进小组成员针对问题的原因反复讨论,认为腔镜仪器设备使用不熟悉、对医师与手术不熟悉和器械的处理准备流程不合理是造成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

1.2.1.4 采取措施,制定计划。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后,质量改进小组经过讨论,提出如下整改方案:(1)仪器设备使用和故障排除不熟悉。措施有:①与培训工程师沟通,改变培训方法,以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故障排除为主要内容;授课前先与腔镜组长对授课的幻灯进行讨论和试讲,根据要求授课,保证学习内容的质量;设计并打印表格流程图悬挂在机器上以便查阅;要求工程师在使用的前5次进行跟台指导并在以后出现故障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②更改培训时间,规定每周二上午7∶30~8∶00为业务学习时间,护士长对参加人员进行登记;培训内容按幻灯形式打印出来形成业务学习记录本供大家查阅。③培训时机选择在设备进入临床使用前,避免学习和使用时间间隔过长导致遗忘。④腔镜组长对第2天的腔镜手术进行预览,筛选出比较少用的设备,通知厂家进行跟台或者由腔镜组长对手术配合的护士预先进行设备培训。⑤新设备在使用次数满10次后由腔镜组长进行再次授课对使用要点和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挂于机器上。⑥巩固阶段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2)不熟悉医师个人习惯和手术过程。措施有:①通过邮件向每个组的教授发出腔镜手术备物清单要求申请。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清单要求整理出医师个人的腔镜特仪单、手术备物清单和手术配合要点单,腔镜特仪单交供应部准备器械;备物清单和手术配合要点整理成册放于每个室间的资料本以便查阅。②建立腔镜手术配合动态记录本,固定放在某个室间,要求记录新开展手术的配合或已有手术方式、配合要点、习惯的更改等内容的更新,为新入组同事和比较少接触的同事以指引。③手术物品的更改如果与供应部有关,由当台巡回护士记录下来,以书面形式交予供应部做相应调整。④建立医师反馈本,由护士长定期检查并与医师沟通,及时对医师的要求和问题进行反馈和解决。(3)器械因素。针对器械因素,对腔镜器械处理流程进行改造:①取消基数包,供应部在手术前1 d根据手术单进行腔镜器械准备和消毒,注明医师、手术名称和物品内容。②根据手术情况设定一些单独包装的器械基数以备用,使用后由器械护士交接器械时注明并与供应部进行交班,及时补充。③与供应部一起登记基数少、使用频率高、贵重的腔镜器械,要求供应部一旦接收到在清单上有的物品应尽快清洗与消毒,不可在供应部存放,以保证物品使用;凡是新进的器械,供应部必须进行登记和拍照;报废的器械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护士长,以便及时补充。每年由护士长和腔镜组长统筹计划和购买器械,根据手术量和耗损情况进行补充。④增加供应部人员,按照消毒规范对供应部工人进行腔镜器械流程的规范培训,保证清洁的质量和器械功能良好。⑤对无菌房进行调整,把常用的腔镜器械归位到无菌房,减少护士准备物品和术中添加物品的时间;对腔镜物品运用五常法进行整理和保持,把没用的物品淘汰,使用较少的物品合理存放,利用标签和颜色进行分类,方便取放。由护士长和腔镜组长定期检查物品归位和放置情况。

1.2.2 执行阶段 将计划和整改措施全科进行交班,务必使每个护士都了解并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

1.2.3 检查阶段 此阶段为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的阶段。

1.2.4 处理阶段 本阶段是把计划中有效地措施标准化[2],形成规范操作和常规处理流程。处理在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如发现部分手术由于手术医师临时更改手术方式而又没与手术室进行沟通导致物品准备不充足,人员安排不合理从而导致手术延迟,影响手术进程;部分价格昂贵数量稀少的器械经常要寻找,导致时间浪费;器械供应部供应的器械不可用。将该类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要求医师更改手术方式时及时通知手术室,有特殊要求时要在备注栏标明,建立贵重器械登记表放于器械柜旁以登记器械去向。

1.3 评价方法 (1)比较培训前后30名护士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2)比较培训前后30名护士物品准备时间、术中添加物品次数、寻找物品时间。(3)调查医师对手术配合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护士培训前后考核结果比较(表1)

2.2 流程改造前后物品准备时间、添加物品次数、寻找物品时间比较(表2)

2.3 培训前后医师满意度比较 2013年5~8月医师对护士配合腔镜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5月份为88%,6月份90%,7月份91%,8月份时已达到93%,接近开放手术满意度水平。

3 讨 论

PDCA循环是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上升系统[3],把它应用到提高腔镜手术配合质量中,让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建立流畅的服务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4,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腔镜手术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和手术器械的日益精细,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专业性和技能多样性[6],本研究通过PDCA循环分析我院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低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了干预和改进,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有明显地提高,说明定期而有效地培训是正确使用设备和处理故障的有效保证;通过建立明确而简单的操作指引有利于记忆和操作;考核和检查是保持和促进护士学习的关键;流程改造后在物品准备中大大节约时间,器械的高效利用,为手术赢得时间。总之,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使手术室管理质量循环上升,使患者获得安全、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Nakas A,Klimatsidas MN,Entwisle J,et al.Video-assisted versus open pulmonary metastasectomy:The surgeon′s finger or the radiologist′s eye[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9,36(3):469-474.

[2] 徐建鸣,蔡贤黎,姚礼庆,等.应用品管圈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5.

[3] 马雪霞,陈向红,张 惠.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39-40.

[4] 符林秋,许晨耘,柯雅娟.手术室工作流程重组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33-1134.

[5] 郭 莉,刘晓光,文 英,等.手术室加快手术台周转率的管理方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85-87.

[6] 王丽娟,谢瑞群.优化手术配合专业组轮转流程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82-84.

第11篇

护士必须热爱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我们在平时就应该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在总结中不断完善自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一时光荏苒,20__年已经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在院领导、科主任的关心与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较好的完成了各级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并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已

一年来,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充实自己,不断实践和探索,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理念。在技术上精益求精,通过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早产儿喂养技术及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特别是静脉穿刺方面更有“神”的美誉。

加强自我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廉洁自律、热情服务”的方针,把病人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完美“白衣天使”形象。我很注重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并把护士的各种礼仪制成课件进行专题讲解。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护理部组织的每次考试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在担任护士长的一年来,一直坚持按常规管理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按规程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注重工作的程序化,科学化,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勤奋扎实工作。时刻牢记“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做到服务热情、周到细致,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创新护理意识,积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我还特别注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面对新手护士,不仅从技术上带教,还从做人的原则,职业道德上言传身教,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她们,使她们不但学到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塑造了同舟共济、和谐进取的科室文化。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开创我院护理事业的新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二一年来,在护士长及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比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__年的工作和20__年的展望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早会、报纸、网络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拥护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严格以一名优秀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二、工作态度方面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能做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流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无菌观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应付突发事件。树立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事,以工作为中心。坚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专业技能方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手术室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方面的工作,在20__年手术室开展了“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项目的cqi工作。通过一年来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开展,手术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护士长布置的专项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好药品间、抢救车、冰箱及温箱的专项管理,圆满完成了各项专项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能掌握巡回、洗手护士的操作流程,并参与手术科室的多例大手术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工作中能积极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日常做到严格查对,严谨细致,杜绝细小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手术过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

四、20__年度展望

20__年,在立足拓展现有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要多接触新技术、新知识,做到在思想上、知识水平更新方面跟上时展的需要。在20__年度cqi工作中,准备立项开展“实施手术部位标识”工作,提高患者安全保障水平。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在护士长的领导下与手术室全体同仁携手共进,以“团队精神、品质医院”为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三20__年,在院领导及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产科各项护理工作。现将本人本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产科护理新知识,加强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及三期护士、实习生的培训工作,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范。

1、本人认真学习产科护理管理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科知识及管理水平。

不定期通过网络及相关护理书籍学习产科护理管理知识。今年6月外出参加了妇产儿循证护理学校班,学习后回科室向护理人员传达了会议内容。

2、对新上岗护理人员采取个案培训计划、20__年新上岗护理人员2名,通过新上岗护士强化培训,两名护理人员现在均能够独立上岗完成护理各项工作。

3、认真落实产科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计划。

每月定期进行专科知识护理常规、护理业务学习、护理操作、制度职责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后每季度对低年资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两次,高年资护士及责任组长理论及操作考试一次。

4、每次理论及操作考试后及时对考试情况进行错题分析,并落实到个人。

要求个人将错题重做并自我分析原因,通过不定期抽问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对错题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5、每月对三期护士及实习生进行入科培训一次,教学查房一次,小讲课一次,每次小讲课后及时进行学员效果评价,了解三期护士及实习生对课题的掌握情况及建议。

操作培训一次。转科前对三期护士及实习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一次。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相互进行评价,了解护理带教情况。科室教学管理小组每季度教学工作改进讨论会议对产科教学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二、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根据护理部绩效分配方案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室护理绩效分配方案。

2、科室成立了护理绩效管理小组,每月护理绩效按照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岗位指标、加分项目(承担科室的护理管理及各项护理工作来计算)。

3、每季度按照{护理人员相互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日评价(11月改为周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评选护理明星及护理小组明星一次。

被选为护理明星及护理明星小组者当月奖励200元。

4、每月护理绩效分配由敖萍护士长来监督,樊登萍护士来统计护理各项指标,由本人来计算绩效额,最后由科主任审核。

5、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来制定科室绩效方案大部分护理人员表示满意。

三、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满意度。

1、切实加强基础护理,落实专科健康教育。

每天对危重、手术、分娩、新人病员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及健康教育反馈情况进行督查,对未落实或母乳喂养及用药反馈差的立即向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提出并要求立即整改。

2、坚持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护理落实情况及患者的意见。

3、增加了乳房护理,有效控制了乳涨的现象,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4、按照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落实,加强基础护理落实的督查。

5、教会产妇在母婴分离下如何保持泌乳及挤奶的手法。

对凹陷的产妇要教会如何矫正的方法及喂奶的方法。

6、坚持进行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工作,不定期督查电话回访情况。

对电话回访有意见的及时沟通处理。协助护士长针对医院随访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7、每月按时进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及护患沟通率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次月进行效果评价。

8、每周按计划进行护理质量评价。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达到的目标:

1、实习生管理不到位:个别实习生有旷工及迟到现象。

2、护理质量管理不到位:10月毛丽萍提前书写护理记录。

五、今后的打算及目标:

1、加强对实习护士的培训工作,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入科宣教时要着重强调组织纪律方面内容,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要再次强化培训。

2、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特别是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时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不得提前书写护理记录。

以上就是我在已过的一年中所做的点点成绩和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要面对的是未来的继续工作。同时要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内强管理,外塑形象,为医院的发展出一份力!

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四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__县人民医院队伍中的一员。怀着对社会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情,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现将试用期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医院的办院宗旨、行为规范、服务理念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运用,医患沟通技巧,消毒隔离与职业防护,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程序等相关知识,了解在以后工作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其次,也使我的执业素质有了提高,为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有水平的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帮助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特别是在心内科,许多患者都病情危重,又大多是些老年人,所以基础护理较多,病情变化较快。一切的病情都有待于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勤于、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者能转危为安,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而要做到善于观察,就要求护士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患者的疾病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减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护士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最后,通过护士长对护理的核心制度、护理程序的讲解,我了解了工作中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护士工作职责为我们明确了工作内容和责任,有利于提高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护士一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细心,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还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工作与人际关系对我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关系融洽,将有利于医嘱、护嘱的执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所受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好护士是我奋斗的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2020护士个人优秀工作总结五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科的一年很快过去了,在这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科主任及护士长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总结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

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稚嫩那么些紧张,那么今天的自己则更加的成熟更加的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从而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政治方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投入到“两好一满意”活动中,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作方面:认真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顺利通过护理部每月一次进行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根据所轮转的产科、儿科、妇科及肛肠科的不同科室特点,及时调整心态,使得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达到高要求严标准。对于所带实习生,真正尽到带教职责,严格、耐心教导她们各项护理技能,着重培养她们的职业道德。

生活方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及劳动锻炼,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爱护同学。在临床工作中自己是一名好护士,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更是一名好公民。

护理工作是琐碎的、辛劳的,但更是充实的、神圣的。虽然许许多多的人不能记忆我的名字、不会了解我的辛苦,但是因为我的热情我的奉献,他们过着健康而幸福的日子;因为我的双手我的微笑,世界多了一些温暖。作为生命的守护者,作为神圣的白衣天使,我感到更多的是自豪、是骄傲!

第12篇

【关键词】 护理质量; 压疮; 手术室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多发生在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大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有些需要特殊而摆置复杂、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容易发生急性压疮。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延长了术后的康复时间,引起术后并发症,而且发生压疮之后引起的治疗费用要远远大于预防费用,增加医患纠纷。所以,正确认识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是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认真面对的课题。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CQI开始用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并逐渐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原则。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术前无压疮存在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46~89岁,平均67.5岁;其中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者35例,胃肿瘤手术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9例,后颅脑手术2例,扩大全子宫切除术11例,胰腺癌根治术3例。

2 方法

术前1 d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营养状态、心理状态、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预计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输血等,找出可能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按Nortor危险因素评分法判断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建立手术患者皮肤情况登记表,手术开始和结束后巡回护士对患者全身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急性压疮易发部位。侧卧位:耳郭、肩峰处、髋部、大转子、膝部、踝部。仰卧位:枕骨隆突、肩胛、肘部、脊柱体隆突处、足跟、骶尾部。俯卧位:额部、颊部、女性、胸骨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压疮分为I~Ⅳ期,发现皮肤受压,应认真分期,并做好记录。术中应用CQI原则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及时处理。

3 结果

共评估患者150例,术后发现急性压疮3例(5处),女性1例,男性2例,压疮发病率为2%。手术种类为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后颅脑手术1例,胰腺癌根治术1例;2例患者I期压疮,1例患者Ⅱ期,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4 护理体会

4.1 应用CQI原则分析压疮形成因素

4.1.1 自身危险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减退,毛细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1]。疾病:严重疾病导致动脉氧分压降低和脉搏增快直接反映了机体缺血缺氧的严重性。另外,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恶病质、浮肿、负氮平衡、神经丧失感觉等疾病因素使压疮的发病率增高。心理:在情绪紧张状态下肾上腺大量释放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糖代谢紊乱,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破坏,可诱发和加重现有疾病或发生新的疾病。体重:患者躺在手术床上,由于重力因素在患者与手术床接触部位产生压力。由于床单、约束力、垫等表面不平,患者移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剪切力,与关系密切[2,3]。

4.1.2 术中危险因素 麻醉: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阻滞的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与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时间正相关,Hoshowsky等认为手术时间>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并发现手术时间>4 h,每延长30 min会使压疮增加33%;在9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以上,就能引起压疮。: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固定器可压迫骨突处皮肤,俯卧位比仰卧位者易发生术中压疮。手术床垫过硬、垫物安置不当、升降式器械台固定不紧、横杆下滑压在患者的肢体上、对烦躁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紧等情况都会使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过大,造成局部皮肤缺氧,易发生压疮。

4.1.3 周围环境因素 温度及湿度:体温每升高1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压疮的易感性。皮肤潮湿、过多的液体浸渍皮肤、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致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和摩擦,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垫上,增加了切应力。

4.2 应用CQI原则制订压疮预防对策

4.2.1 重视术前评估 实施压疮的预防措施构建皮肤管理和术中急性压疮监控系统,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教育,熟练掌握Braden等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4]。

4.2.2 正确摆放 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制订合理的手术摆置方案。摆放时应注意力学原理,维持有效的循环,避免组织的过度牵拉,松紧适宜,避免由于摆放不当而造成的急性压疮。

4.2.3 重点保护压疮易发部位 判断患者身体何处为压疮易发部位选用柔软的海绵垫或凝胶垫给予保护,避免此部位与床面接触。安置后,应再次评估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4.2.4 保暖、防潮 术中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 ℃左右,使用棉被等遮盖物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时使用温热冲洗液,术中输血时尽量将其放入37 ℃的水中复温后再输入,大量输入液体时也需将液体加温至37 ℃左右以免降低患者的体温。

4.2.5 其他 加强责任心:加强术中巡视,动态管理患者。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等观察。随时查看垫是否移动,患者身下床单是否潮湿,及时了解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每2 h放松约束带一次,改善局部受压部位出现的早期压疮反应。手术结束后,应再次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护送患者回病房时向病房护士进行皮肤现状的交班。术后尽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受压的部位继续承受压力。

5 讨论

应用CQI原则可提高术中护理质量,CQI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CQI强调过程改进、持续改进、预防性改进的原则;提倡不断寻求改进机会,主动发现和分析已出现的问题及潜在问题的迹象趋势;强调事前的质量控制以达到根本性的质量改进。手术护理的质量过程控制,对患者术中情况可以随时把关和控制,随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手术护理的整体质量。

随着对压疮护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护理界与国外护理界在压疮的认识上趋向一致,压疮是可以预防的。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内护理界的观点认为压疮发生率的标准为0[5]。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中难点。因此,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把CQI用于压疮的预防中,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护理措施及时落实,各个相关环节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这样不但减少了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压疮高危人群(特别是特殊的大手术患者)的重视及压疮易发因素的重视是减少术中压疮的关键,通过术前对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订预防计划,正确放置患者的、选用合理的、护理器具可有效降低受压部位的压力;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以及保持患者体温,有效减少压疮的危险因素;加强术中观察,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术后及时总结,做到及时处理就能有效降低手术急性压疮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2] 张薇,王志红. 压疮治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2010,16(1):117-119.

[3] 王先梅,徐应琴,蒲德琴. 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85例瘫痪患者的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2:12.

[4] 张丽青,林卫红,叶媛媛. 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护理杂志,200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