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务礼仪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1.塑造个人与企业良好形象
商务礼仪能展示企业的文明程度、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塑造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疑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誉。现代市场竞争除了产品竞争外,更体现在形象竞争。一个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公司或企业,就容易获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支持,就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重礼仪,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
2.传递信息、展示价值
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商务礼仪可强化企业的道德要求,树立企业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我们知道,道德是精神的东西,只能通过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人们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原则与态度表现出来。商务礼仪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和道德具体化为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对这些规范起到强化作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体现了企业的道德观和管理风格,也体现了礼仪的要求,员工在企业制度范围内调整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在固定的商务礼仪中自觉维护和塑造着企业的良好形象。
3.沟通感情、协调人际
良好的礼仪可以更好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她往往决定了机会是否降临。比如,在公司,你的服饰适当与否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晋升和同时的关系;带客户出去吃饭时你的举止得体与否也许就决定了交易的成功与否;又或者,在办公室不雅的言行或许就使你失去了一次参加老板家庭宴请的机会.....这是因为礼仪是一种信息,通过这个媒介表达出尊敬、友善、真诚的感情。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推动事业的发展
4.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应其素质,而素质又体现于细节,细节往往决定着人们的成败。反映现代 个人教养的商务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商务礼仪水准如何,往往反映着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整体素质与整体教养。
从事商务活动的黄金规则
1.正直
指通过言行表现出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品质。当个人或公司被迫或受到诱惑,想要做到不够诚实的事实,这就是对正直的考验的时候。良好的商务举止的一条黄金规则就是:你的正直应是勿庸置疑的——不正直是多少谎言也掩饰不了的。
2.礼貌
指人的举止模式。当与他人进行商务交往时,风度都可以向对方表明自己是否可靠,行事是否正确、公正。粗鲁、自私、散漫是不可能让双方的交往继续发展的。规范的商务礼仪可以商务沟通的参与者在交往对象的心理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形成肯定性的评价,促进沟通与谈判的顺利进行。
3.个性
是指在商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例如,你可以对商务活动充满激情,但不能感情用事;你可以不恭敬,但不能不忠诚;你可以逗人发笑,但不能轻率轻浮;你可以才华横溢,但不能惹人厌烦
4.仪表
所有人都会哪怕是下意识地对交往者以貌取人,要做到衣着整洁得体,举止落落大方,这些都是给商务伙伴保留好印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5.善解人意
这是良好的商务风度中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成功的谈判者往往在会面前扮演一下对手的角色。人们如果事先就想象好即将与之交谈、写信或打电话联系的对方可能有的反应,就能更谨慎、更敏锐地与对方打交道。
6.机智
商场中每个人都极有可能对某些挑衅立即做出反应,或者利用某些显而易见的优势;如果我们一时冲动,则会悔之不已。不过本条黄金规则更深的内涵是:有疑虑时,保持沉默。
商务礼仪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相关文章:
1.商务礼仪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2.商务礼仪对个人的重要性
3.礼仪对企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关 企业形象
大多数不了解企业公关工作的人,对公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公关就是请客、吃饭、喝酒、聊天,、拉关系。这样的对于公关的理解不得不说已经完全片面化和庸俗化。实际上,作为企业的“外交”运作部门,公关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公共关系的重视也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
一、企业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并由此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是: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1)公共关系的结构。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是信息传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范畴,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是围绕着这三者的关系层层展开的。
(2)公共关系的内容。企业公共关系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企业与内部相关人员之间通过双向信息交流,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活动,主要包括员工关系和股东关系,员工关系中又有领导与下属关系、员工与员工关系,股东关系中又有股东与股东关系和股东与经营者关系。其工作目的在于加强企业内部团结,提高企业素质,为企业开展对外公共关系提供良好的基础。对外,是企业与外部相关公众之间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企业信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协调彼此间利害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适宜环境。企业公共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3)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企业广结良缘,在社会公众中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是其无形的财富,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公关的目的之所在。企业以公共关系为促销手段,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让社会公众熟悉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经营宗旨,了解企业的产品种类、规格以及服务方式和内容等有关情况,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好的形象,促进产品服务销售的顺利进行。
(4)公共关系的采用手段。公共关系采用的传播手段具有多样性,既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等传播媒介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形式直接传播。而商业广告的传播手段则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五大新闻媒体为主。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如果我们把社会组织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组织与公众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因此,一个社会组织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开展公关活动,赢得公众的好感和舆论的支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
(一)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二者关系
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策略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而企业形象又是在公共关系、广告等传播业发展到一定基础上形成的。公共关系建立企业形象是为了赢得公众的好感,公共关系注重公众评价的好坏;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形象是为公众易于识别,企业形象注重企业间的差异性。企业形象的内容就是公共关系所要树立和传播企业形象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企业形象策略是研究如何设计企业形象,而公共关系还要研究如何把企业形象传播出去。因此,企业在进行形象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特点,而且还要考虑企业公共关系手段和公共关系对象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企业形象,否则只是华而不实的无效工作。
(二)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
公关关系对企业良好形象塑造,从以下方面体现:
(1)协调与职工关系。让职工满意,是塑造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的起点和前提。因为职工是构成部门的“细胞”,部门的各项目标只有通过他们的分工协作,各尽其责才能付诸实现;部门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介于企事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的社会群体,部门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目标;领导者是企业最高指挥层,在内部公关系中处于独特地位,在树立企业内部形象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协调、促进作用不可替代。领导者应把员工关系放在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处理好人的问题,即单位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关系和信息关系。部门的领导者有责任通过各种内部公共关系活动,积协调内部职工关系,使广大职工形成和获得方向感、成就感、信任感、舒适感。
(2)协调与消费者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拥有良好的形象与它的经营成功有着更密切的联系。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就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何。因为市场法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让顾客满意,是塑造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顾客,即消费者,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公众。顾客是企业服务的对象,赢得顾客对产品的满意,是企生存、发展的前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既互相依存又有矛盾。企业开展“全员公关”,让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头脑,并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企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之所以越发重要,正是因为他是消费者和企业交流的渠道,是企业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还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平台。
(3)协调社区关系。从公共关系来讲,社区是企业“根”之所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根据地”:这就决定了企业与社区交互的利害关系:企业得益于社区,社区的发展又得益于企业。如河南省宝丰酒厂,近几年为市政和山区建设的投资达20万元以上。一个社区的主要成员不外以下四类:普通居民;地方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各类社团组织。搞好社区的关键是要采取“芳邻”政策,无论是数十人的小厂,还是大、中型企业,都是社区的普通‘公民’,都应当做“好公民”和“好邻居”。改善社区关系最好的力、法是与社区打成一片,即以“服务社区”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资助社区发展,参与其他有价值的社区事务,采取“门户开放”政策,有目的地同左邻右舍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以增进了解,融治感情。
(4)协调政府关系。注意企业在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掌机关,企业在政府的宏观管辖之下,与政府的各有关职能部门有着各种形式的联系。政府对于企业的评判和社会公众一样,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协调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常常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企业可以与政府人员广为联系,经常与政府部门沟通信息,在政府各部门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扩大企业在政府部门中的影响。
(5)协调竞争对手关系。善待竞争对手,文明竞争提高企业美誉度,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从公共关系看企业竞争,尊重对手,善待对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将对手视为冤家对头,采取欺诈、诋毁等手段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有悖于商业道德。同行间恶性竞争,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两败俱伤。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在一些声誉较高的企业当中。这无疑会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损害企业形象。对于竞争对手,伊利做到了不卑不亢,既不打压,也不跟随,而是扛起“有我中国强”的大旗,尽现大家风范。对外的公共关系无懈可击,既不得罪竞争对手,又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共同发展壮大,共同辉煌。
此外,企业还必须协调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新闻媒体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工具,它是企业与社会公众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最敏感、最重要的信息窗口。一般而论,为新闻媒体所熟悉的企业,或者说与媒体的亲密程度较高的企业,从传播工具中往往反映出对企业有利的一面,往往带有较大应,对企业不利的一面,往往淡化处理。因此,必须在公关关系中注意协调媒体关系。
三、企业不同发展期的公共关系重点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公共关系工作人员要学会不同的传播手段,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和特点,做好传播沟通工作,使企业形象的塑造日臻完美。
(1)创业初期。在企业初创时期,应及时地让各界公众了解企业,使公众在开始就能对企业有个良好的印象。而最初形象的建立,往往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
(2)发展时期。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 (例如当企业发展得快而它的声誉一时跟不上它的规模时;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时;当企业乔迁或改组时;当企业有新设施时,如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厂房落成,或添置新式机器等)这时候的公共关系工作的传播沟通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巩固既有的成就,并且又再接再厉进一步扩大本企业的影响。
(3)危机时期。在企业遇到风险的时候。这个企业的领导和公共关系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灰心丧气,要抓准适当时机,采取灵活机动的宣传策略,使企业产品迅速为公众接受,从而渡过风险,转危为安。在企业形象受到损害和破坏的时候。企业决策者和公共关系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了解其原因,首先检讨本企业,如确因内部原因,则应有错必纠,整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并把采取的措施告诉公众,求得公众的谅解,重振声誉,塑造新的企业形象。例如广州万宝电冰箱厂当忽视产品质量的错误决策被报纸披露,企业形象、产品形象都受到严重损害后,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的改进,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传播沟通,将本企业的整顿情况迅速地反馈给社会公众,并邀请北京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来厂参观,考察质量改进的情况,这些消息报道后,使万宝电冰箱厂的声誉有所回升,企业形象又重新在公众中树立起来。
四、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
首先,在公关人员配备上,除选配一定数量并具有良好素质的专职人才外,还应重视在各职能部门选拔、培养一批兼职公关人员,以备企业在开展大型公关活动时抽调出来配合公共关系部门开展工作。
(1)重视企业的内部公共关系。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良好形象的魏造,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良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内部公共关系依赖于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即通过民主管理、文体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企业内部精诚团结、协调一致。企业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应注重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公众关系,要重视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创造最佳的人事环境,培养内部公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融洽的“家庭气氛”,为外部公共关系工作提供保证。
(2)重视企业外部公共关系。企业外部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外部公众之间通过有效信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活动,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活动。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于同企业外部公众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加强双向信息交流。一方面,企业应尽量快速、准确地收集来自外部公众的信息;另一方面,应及时、准确、有效地将企业有关信息传达至相关公众,使外部公众的决策与活动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方便,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相关公众利益和要求。为此,通常要做好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社会公益赞助等工作,并且要注意把握住开展外部公共关系的各个时机,包括企业开张或更名、企业转产或开拓新业务、企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知名度信誉度不高、出现差错或被公众误解等时机,广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这是实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一项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王彤,管益雯.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3.
[2]于保月.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金融家,2009.
[3]陈晓山,李炳头.张金水.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J].经营之道,2002.
[4]陈兰. 加强内部公共关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J].现代管理,2007.
[5]何玲玲.企业公共关系状况的研究――以伊利公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关键词:环境管理;石油企业;生产运作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环境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何进一步提升石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与创新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对石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石油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1环境管理在石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1.1环境管理工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石油企业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可持续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资源占有率,降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环境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摆脱污染问题的困扰,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符合我国现阶段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2环境管理工作是企业树立自身形象的关键
环境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能够自行处理,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的负责态度,有效提升企业在行业内部的整体可信度,为企业今后的市场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能够树立一个负责人的良好形象。
1.3环境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开展环境管理工作,企业相关部门与生产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企业现阶段所存在的污染问题,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直接排放,使生产运作环境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毁坏情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是我国石油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性因素,能够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2环境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现
2.1加强企业废物回收再利用工作
石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对所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理,通过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废物回收再利用工作的开展效率,为企业今后的生产运营提供有效支持。针对我国石油企业现阶段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企业的废物回收再利用工作,使石油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废弃物排放的控制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变废为宝,实现部分废弃物的转化,将其重新提炼出可供使用的资源。在企业废物回收再利用工作的创新与实施过程中,针对部分难以回首的废弃物,企业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转化的方式,将其转变为可供使用的资源,以此提升企业废物再利用的整体工作开展效率。
2.2建立企业污染处理预防工作
在加强石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时,企业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应积极建立完善化的企业污染处理预防工作,通过重视化工企业生产环节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今后的运营与生产过程中增添环境保护预防机制,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污染情况,降低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预防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在企业内开展生产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设备,对出现漏气、漏油等情况的设备要适当的淘汰,避免生产过程中导致污染问题的发生。
2.3在企业内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石油企业运营和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在企业内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企业内部员工在生产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职责义务,帮助企业员工培养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推进企业整体文化的快速发展,并为企业今后的拓展与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在企业内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需要转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需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其次还需要转变生产人员的工作理念,使企业生产人员在实践作业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情况发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能够自行处理,做到谁污染谁治理,以此提升企业在行业内部的整体可信度,为企业今后的市场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更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的责任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春涛.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4,03:63-64+40.
首先感谢公司能给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在这次的学习机会里我理解了我们身为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以下是我在这次学习中的体会。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安保人员人员素质,加强安保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安保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安保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既然选择了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安保人员人员素质,加强安保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
就必须以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安保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安保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
我们既然选择了从事安保行业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安保事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安保工作,尊重园林职业,才能献身于安保事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安保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安保人员领域做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学习,下面有几点收获:
一、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园林系统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学习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学习的内容,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保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安保人员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安保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安保人员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首府南宁的绿化、美化和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一定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在全安保员工队伍中形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安保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2011年,综合办公室在联社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联社制定的规章制度履行职责,所分管的各方面工作,都是以联社的方针政策为准则,以联社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同时结合全辖的实际情况,努力搞好各方面工作。尽管一年来并未取得突出业绩,但办公室几名员工确实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态度投入工作当中。
综合办公室作为联社的职能部门之一,其重要性就是在于联系上级和下级的桥梁和纽带,这样就对办公室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办公室人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相应的工作要求,综合素质包括很多,例如: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思想基础,当然这一素质不仅要求办公室人员具备,其他职能部门人员也必须具备;业务素质,这是做好专业性工作所应该具备的等等。为具备多方面素质,办公室几名员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广泛深入学习,积极汲取有关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另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汲取一些自然知识及社会知识,并将这些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以求将各方面工作做的尽善尽美。
为将办公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办公室两名主任的倡导下,制定了办公室行为意识准则,其具体内容主要是:本文转载自chazidian.com事迹材料网 事迹材料网
一是形象意识。办公室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超越了个人,代表了联社形象,办公室人员说出来的话,水平高低,外界都认为代表联社整体员工的水准,所以要注意自身言谈举止,树立良好形象。
二是服务意识。服务的种类、范围比较多,而办公室的很多事都体现在服务上,实质就是为大家办事。因此,在干工作的同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为别人服务,并且要知道自己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等。这些意识的树立统称为服务意识,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协调意识。办公室人员要以大局出发,统揽全局,树立较强的协调意识,不仅要协调上下级关系,同级关系,还要协调对外关系,只有上下和气,内外和气,才能使联社机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朝气。
以上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办公室人员一改旧貌,明显提高了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
一年来,就办公室负责的具体工作而言,没有任何漏洞,完全是按照联社的指示进行,同时各项工作的完成都得到联社的肯定与认可,尽管在一些工作中依然按照老一套,没有什么创新,这一点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探索与实践。对于今后的工作,办公室已初步形成一套方案,主要是对2011年工作中的不足予以整改,力求在联社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做出相应的贡献 本文来自chazidian.com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因此,幼儿园必须旗帜鲜明的重视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纳入幼儿园重要工作议程。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条例》、《幼儿园教师行为十不准》、《幼儿园文明用语》等,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高标准、幼教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师的自身要求都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规范性的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成为意识新、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幼儿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依法办园,以德立园,将《教师法》、《教育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充分认识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的良好风气。
二、培养典型,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为推动幼儿园师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塑造幼儿园在社会的良好形象,形成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幼儿园的具体做法是:
正面引导。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每年集中二次进行师德培训,要求教师每年政治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心得体会不少于6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弘扬本园教师的良好师德,引导教师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人人争当师德模范。
典型示范。每年举行师德标兵、三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于人)标兵的评选活动,通过民主推荐、公开演讲、层层选拔、公开评选的办法,推出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召开师德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她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求实创新的先进事迹。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塑造幼儿园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丰富载体,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依托多方式、多途径才不至于流于空谈,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可通过以下活动的开展进行师德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年初,根据国内教育形势,结合本园教育实际,确定当年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开展三爱三争教育活动,即:爱岗位,争做幼教改革的尖兵;爱学习,争做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能手;爱幼儿,争做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活动。开展三学活动,即:学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让每位教师把纲要、规范、师德模范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化师德教育。
学术报告活动。聘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师德师风研究学者举行专题学术报告。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幼儿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
师德师风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将幼儿教师、家长代表召集在一起,还可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参加,大家一起研讨在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要内容及方法,营造师德建设环境。
文艺联欢活动。每年组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通过教师自编自演自导文艺节目,把身边的典型借助文艺表演的形式加以褒扬和宣传,高奏师德之歌。
四、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
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
首先,幼儿园必须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将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选先进,都将良好师德列为条件之一。每学期末,填写《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评估表》,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写出自查报告进行小结,并由教职工大会对其师德师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划出等次,督促教师自查、自纠、自省。
其次,幼儿园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公开幼儿园、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幼儿园还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定期召开座谈会,公开教师师德承诺,广泛征求对幼儿园发展与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参与教师考核,加强他律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五、真抓实干,探索可操作的的教育模式。
学校是师德建设的主基地,各幼儿园在开展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细抓实,目标具体,要求明确,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建立师德建设教育模式。
第一,向教师提出一学、二全、三和、四心的教育目标。一学:学习先进教师的敬业爱业精神。二全: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三和:对幼儿和蔼可亲,对家长和气有礼,对同事和睦互助。四心:对幼儿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爱心热爱每一位幼儿;耐心坚持一个观点,即没有教不好的幼儿;细心细心捕捉教育契机;关心精心照料每一个幼儿。
第二,要求教师做到三个贴近:即幼儿活动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活动,贴近幼儿,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幼儿做错事时,教师要以理服人,贴近幼儿,是他们喜欢的妈妈;幼儿有要求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贴近幼儿,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第三,教师要做到三个沟通,扮演好三个角色:在与幼儿沟通时,教师是他们的良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在教师间沟通中,是教师事业的合作伙伴。
第四,教师要得到三个信任,达到三个提高,即得到幼儿、家长、社会的信任,达到师德水准、专业化水平、身心健康的提高。
关键词:CI系统;中国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57-02
一、CI概念的文化背景
CI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缩写,有时我们也称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设计,即企业识别设计,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视觉传达设计加以整合和传达,使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1]。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识别能恰当的向消费者突出其产品性能,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市场经营环境,使企业在营销中获得明显的效益。CI设计通过建构整体性、系统化的企业形象设计,有效的将广告艺术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结合发展的经营战略系统。CI战略作为企业推广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个因素组成。
CI系统的概念最早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企业中导入运行,并很快掀起全新潮流的企业竞争战略,美国大型企业也因纷纷导入CI战略的行为,而备受世界瞩目。美国企业导入CI后,以整体形象进入市场,使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几倍乃至几十倍[2]。CI战略在美国企业中以视觉识别系统为主,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可口可乐等龙头企业,实现国际品牌特点的有效传播。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借鉴美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导入视CI系统为企业生存根本的设计理念,现在驰名世界的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富士软片、东芝公司等大公司,都是导入应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从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典型范例。
二、中国CI概念的导入
1.八十年代末中国的市场概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现代化企业的运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商品种类更加的丰富,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比较。而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又使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它们带着简约易识、品质良好的产品形象冲击着中国市场。并通过近乎成熟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的位置。与此相较,中国产品在视觉选择表现单一,且缺乏产品体系的建立。而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想在若大的市场独树一帜,就需树立鲜明个性,这是恰恰CI战略的直接目的。
2.中国企业CI概念的兴起
早在20世纪70年代,袁维青先生就在《包装装潢》杂志中介绍了国外的 CI系统理论,但鉴于当时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供不应求的经济市场背景下,推进塑造企业形象力显得毫无意义,导致CI在中国具体的实践要晚些。中国企业CI概念的引入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商家开始认识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性。1984 年首先由浙江美术学院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开创了中国企业形象系统化设计教育的先河,随后由广州新境界广告公司推动并完成的太阳神企业形象一体化设计的成功,使中国自南向北掀起了一股“CI”热潮[3]。太阳神CI系统的成功应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榜样,其它企业纷纷效仿。此外,社会各界纷纷举办展览,1991年深圳市在全国首次举办企业形象设计研讨进修班。这些活动也促进CI战略在中国的发展。
设计是经济的一种驱动力,以及企业管理的一种有力资源。酷而准确的设计应用能大规模改进产品竞争力和企业传播的有效性[4]。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中国企业认识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性,纷纷导入CI系统,以此树立企业鲜明个性,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CI系统在中国企业成功应用
1988年到1993年是中国企业中导入并快速发展CI系统理论的时期。上海日用化学工业公司是在实践上最早导入CI系统的企业,当时开发“露美”系列化妆品,鉴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企业大胆尝试CI系统战略,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为强化品牌印象,而采用红色字、白底案、金线条、灰色字的色彩基调,并通过产品广告、商店特约专卖推广等宣传渠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因此很快在化妆品市场上的占据销售优势。
而在中国企业最成功导入CI系统的企业当属太阳神集团。1988年,国内首家以CI战略为经营理念的设计机构――广东新境界设计公司成立,并接受太阳神集团的委托,其独特的创意和策划构成企业完整的视觉形象系统。赋予企业和产品一个易于传播、涵义隽永的名字和一个设计简洁醒目、给人美妙联想的标志,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又是艰难的一步[5]。太阳神集团推行品牌、商标、名称三位一体的CI系统设计。名称上,运用古希腊神话中赋予万物生机的保护神APOLLO ,表达产品健康、力量的美好象征;标志上以强烈、简炼的红色圆形与黑色三角形构成基本图案设计定格,借鉴“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此突出企业产品积极向上的精神,充分树立了企业及商品良好的形象。其营业额由1988年的520万增至1990年的4000万,再到1993年超过12个亿。太阳神集团成功导入 CI系统的战略,使众多国内企业者看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随后的几年,健力宝、乐百氏、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万宝等中国企业相继导入了CI战略系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健力宝,CI战略发展侧重与中国体育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健立宝集团成立伊始,就将企业发展定位与体育事业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赞助各项体育活动来达到宣传的效果。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健力宝等一批新兴企业几乎占据了所有最佳的广告空间,公司付出1500万元的巨大费用,但不到数月,健力宝集团就在秋季奥运会上,夺得了8.5亿的订单,而该公司前一年的销售总量是3.5亿元。这是健力宝集团在应用CI战略上的巨大胜利,成功树立起中国第一运动饮料企业的形象。
四、CI系统本土化特征
1.CI系统推动中国企业文化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竞争的基本法则,面对市场残酷的竞争,CI系统的导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优势作用。随着企业导入CI战略,商标发展进入更新更广的文化领域。在CI 战略系统的组成部分中,标志不再作为产品代表的独立体,而是在树立企业形象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以标准字、标准形、标准色彩运用到员工服装、标识牌、办公用品、运输工具等物品中,企业对外文化产生整体的视觉冲击,使消费者更容易识别。
企业内部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发展的核心,通过强调企业员工和工作目标的一致性,达成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使产生巨大的内聚作用和趋同向心力,从而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例如大宇集团的企业文化――“爱厂如家”,正是支撑大宇集团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大宇集团强调真诚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使职工感到大宇这个“家”的温暖。通过企业文化宣传,职工能自觉地按照企业的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将自己视为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一环, 使大宇集团在推行 CI 战略中一帆风顺,迅速地在产品市场中开辟一片天地。所有的品牌文化都是在消费者需求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产品阶段升华达到理念层面,使该品牌更具可信度和可靠性。
2.CI应用状况与发展展望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CI理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合理运用可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器[6]。中国企业正在塑造中国品牌,逐渐走向国际化市场,而CI战略适应这一潮流,可成为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而国际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导入CI概念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并且中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这无疑会为企业进行CI理论实践提供合理的场地。
当然,由于CI体系在中国企业中发展并不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企业形态多样,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千差万别,为遏制竞争对手,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造成企业在CI系统导入中仅是视觉形象部分。据北京“企业形象战略中国化”研究协作体,做过一次关于“国内企业导入CI现状”的调查,调查发现约50%企业在CI系统导入中只流于形式,真正将CI贯彻到企业各项活动中连20%也不到,这表明现有的企业理念MI还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普遍对眼前利益比长远利益更重视,而片面的将VI代替CI系统。其次,部分企业因为起初处于被动的局面而导入CI系统,对CI战略优势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错把 CIS 当成一种战术,而忽视企业形象建设的全面性、长期性,因此在经营管理的理念上,不能与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以致最终不能形成完整的CI系统。
CI是一场必经的革命,中国企业在实行CI战略时,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通过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CI战略案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CI系统。
五、结 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平面设计开始真正的发展起来,尤其1988~1993年CI系统的战略性导入,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启新的里程碑。但是迫于市场竞争,有些企业盲目导入CI系统,且没有与公司理念相吻合,造成仅仅导入视觉系统的现象。中国企业能否树立良好形象,能否将CI系统本土化,还需要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芦影.李砚祖编.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林磐耸. CI实战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 张思遥.中国平面设计30年-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历程[D].江南大学,2009.
[4] 原研哉.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乡镇机构改革;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问题;对策
在乡镇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动物产地检疫就是对即将离开饲养地的动物进行健康检疫,在产地检疫工作中,能够发现被染疫的动物,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争取在源头把控动物疫病的流传。为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对动物有很大的需求量,流通也十分频繁,这样也是导致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凸显出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落实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能够促使畜牧业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加强产地检疫工作也为动物的防疫奠定基础,进一步在产地检疫中对病原体进行控制,直接切除病毒的传播途径。
1在乡镇机构改革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
在相关动物防疫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中的工作内容包含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虽然在乡镇中有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往往只是空有其表,并没有将实际的监督体系落实到产地检疫工作中,更没有专业人员,大多数的产地检疫工作都有乡镇的畜牧站直接承担,因此,乡镇机构中的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2乡镇机构队伍不健全,职责不清晰
由于乡镇动物卫生工作人员编制普遍偏少,给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动物产地检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乡镇兽医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对职权不清晰,部分检疫人员没有专业的检疫知识作为支撑,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原本县级机构中的监督人员就较少,实际在编人员更达不到要求人数,其他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他工作进行照管,更无乡镇机构外派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因此,乡镇工作全部由当地人员承担,这也是导致不能顺利开展检疫工作的困难之一。
1.3检疫检测手段比较落后
在相关动物产地检疫的规章制度中,在检疫里不仅有临床检验和畜禽标识,还有一些涉及到口蹄疫、狂犬病等症状需要进行实验检测,但由于在乡镇机构中,没有完善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以及受到经费等主要原因的影响,无法顺利完成一些检验工作,乡镇中更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在疫情出现时难免会有检疫人员受到指责。
2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措施和对策
2.1加强动物卫生的监督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可以在乡镇中设立县级动物卫生监管分站点,乡镇中的动物监管分所,要有县级人员的外派,更要在技术反面进行提升,配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相应配置以及检验仪器,进一步落实专项研究经费,实现在动物疫病检验中的准确性,促使乡镇中的动物产地检疫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更有实力,确保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能够起到真正的价值[1]。
2.2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乡镇在动物产地检疫和防疫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推进乡镇兽医制度的改革,以经营性和公益性为基础,大力发展乡镇兽医的改革力度。可以根据乡镇设立相应的畜牧兽医工作站和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相应的区域内对检疫和防疫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同时促进对公益性技术的推广,有关人员和经费等问题统一由县级兽医行政来管理,将以往乡镇兽医承担的治疗过程统一进行科学的评定,让责任心更强的兽医承担起公益性的主要工作。与此同时,建设更加完善的制度,明确每个监督人员的工作职责,构建完善的兽医管理体系,提升各检疫人员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重点提升在业务方面的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检疫队伍的监管力度。并且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卫生监管队伍[2]。
2.3完善禽畜标识管理体系
首先,在动物检疫工作中融入信息化管理,初步落实动物免疫电子信息文档和产地检疫出证。其次,在养殖场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将代码识别技术引入到禽畜标识管理体系当中,实现禽畜养殖管理溯源。最后,有针对性的对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针对散养动物加强免疫时,要及时进行登记,采取加挂标识的方法,进一步保存免疫档案。针对规模养殖场,要将其免疫记录作为参考,在动物被运走之前,在产地检疫过程中加挂标识,落实可追溯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能够进一步保障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养殖业长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中不可或缺的流程。因此,一定强化监管力度,提升检疫水平,更要从产地检验人员的自身专业知识上进行提升,在保证动物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保证广大人民的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韦鸿兆.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农家科技,2020(4):101.
关键词:企业传播;经营策略;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87-01
一、企业传播的重要性
企业传播,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或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做为一个组织,需要不断的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以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讲,社会组织的运行均体现为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通过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对物质流程的有效控制。企业传播通过对各方公众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不断让企业内部和谐发展,更让外部人员了解企业文化,明白企业宗旨,让顾客接受企业的价值观,从而使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因此,企业传播的目的,就在于稳定、密切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摩擦,维持和发展企业的生命力,疏通企业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共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
二、信息时代企业传播遇到的问题
企业传播的实施与社会信息技术和社会传播环境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传播技术和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制约和影响企业传播的观念、原则和方式。因而,企业必须做好本身的信息传播工作,以适应与信息相关的新变化。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传播与信息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一)信息量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量巨大、并且高速传播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围绕在企业周围,信息的繁多必然导致传播的混乱,企业传播作为一个“漏斗”该如何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以起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作用是摆在当今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企业通过外部传播可以让社会更好的了解企业的宗旨、目的、社会意义,从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使企业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电视的形象化、报纸的可分析性、网络的快捷性、广播的便捷性以3G的强势性都是企业传播可以利用的优势媒介。
(三)企业传播的失衡性
企业传播分为内部传播与外部传播,对内传播是企业传播的基础,对外传播是对内传播的有力延续。树立企业形象离不开外部宣传活动,但企业内部的开发设计、生产运营行为也同时在传播着企业及品牌的信息。但是,一些企业往往把眼光全部放到对外传播方面,看轻或者完全放弃内部的传播行为,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企业在传播过程中顾此失彼,虽然短期内促使企业达到一定的目标,但却导致企业“后院失火”。
三、新的社会背景下企业传播的改进策略
新的社会背景必然导致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单的人才竞争、价格竞争转变为信息竞争、宣传竞争。
(一)以企业经营战略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加工
企业传播在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不应该是随意的吸收与借鉴,必须以企业的经营战略思想为前提,企业的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研究开发策略,财务策略,人力资源策略都是企业传播必须依赖的前提。只有与这些战略思想相匹配,传播思想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传播媒介的应用应做到取长补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让许到人感到头疼,究竟是该采用何种传播媒介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首先我们应当明确的是,我们不能指望应用一、两种传播手段和媒介就想让企业迅速得到变化,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今应用最广泛的媒介,但是各种媒介之间也相应的存在着缺点与不足,因此企业在传播过程中应做到优势互补,多种传播媒介相互协调运作,发挥整合效益,充分有效的进行企业传播活动。
一、周密组织部署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走过场,大队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部署政风行风自查自纠自改活动。制定了《交警大队迎接省纠纷办重点评议方案》,及时召开民警、协警动员大会,使全体民警、协警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查摆整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认真地投入到重点评议活动中。
(二)开门评警,广纳民意。一是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为切实找准交通管理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我队采取“自已找,群众提”等形式,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客运企业领导、驾驶人与群众等各行业代表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广泛征求廉政建设、依法办事、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发放问卷调查。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学校等向群众发放测评表。
(三)自我梳理,认真查摆。各中队、股、车管分所按照纠纷办的要求,积极查摆自身存在不足,正视自己的缺点,比较客观的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及作出工作承诺。
二、分析查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警法制意识较淡薄。部分民警法律法规知识贫乏,执法水平、业务能力不强,表现在纠正交通违法行为运用条款不熟练,办案证据收集不齐全,工作耐心程序不够等。
二是服务意识不够。表现在路面执法中的文明用语、执勤执法手势不规范,如纠正违法时不敬礼等。
三是个别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民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困难的工作相互推诿或马虎应付,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四是少数交通协管员法制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性相对低下,业务技能不精。
五是对个别路段的管控不力。近年来,我县的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民警承受着赵来越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受警力限制,特别是乡镇道路秩序始终得不到有效管控,乡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三、多措并举,边查边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队在对队伍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大管理整治力度,坚持立说立行立改的原则,加强队伍建设和存在的问题整改。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觉悟。以“重点评议”、规范执法和“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民警的宗旨意识,做到警钟常鸣,教育不松、力度不减。
二是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加强队伍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范》,牢固树立广大民警的宗旨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同时,要求窗口民警认真贯彻落实好便民利民措施,做到办事文明、说话和气,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绿色公关;酒店管理;绿色文化;企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124-03
[作者简介]李鸣镝,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关与文秘。(广西 桂林 541004)
绿色公关是当今较流行的公关理念,又称环境公关。绿色公关要求社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重视和突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与公众在环境问题上的沟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环保工作,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公关将成为21世纪公关主潮流。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酒店在这个时候开展绿色公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开展绿色公关,满足客人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改善环境状况,提高客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树立酒店的良好形象。
一、绿色公关――酒店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国酒店开展绿色公关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然而,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世界范围的自然资源遭到过度消耗。当今人类社会正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耗损加剧、大片水土流失、森林面积锐减、地球沙漠化扩大、全球气候变暖等等,造成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资源的损耗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据报道,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经济翻了两番,却付出了能源资源翻一番的高额代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超过美国4倍,超过欧洲7倍,超过日本11倍。能源消耗强度明显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极大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我国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每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酒店不像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给生态和生物带来严重的破坏,但也会给环境带来程度不同的隐性或显性的污染及资源浪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从政策上、法律上对我国酒店的经营行为作了规范,要求酒店必须实现营销绿色化;国际环境保护的潮流也对我国酒店产生重大冲击,要求酒店按国际环境标准从事营销。
(二)酒店进行绿色公关,实属绿色消费倾向使然
环境的恶化,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带有环保或绿色标志的商品日益博得人们的青睐。一项国际调查表明: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绿色产品;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到环境问题;77%的美国顾客承认: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他们的购物行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超市或商场采购时,都认准带有环保或绿色标志的绿色食品。酒店的客人在消费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与健康。客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要求酒店治理环境污染,禁止向他们提供对环境有污染和危及人的身体健康的生活用品和食品。由此可见,在“绿色”备受关注的今天,酒店绿色公关的兴起是一种必然,它将是酒店业发展的一种战略趋势。
(三)绿色公关是酒店市场竞争的需要
酒店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日益成熟,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趋势。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实行绿色公关,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四)绿色公关是酒店形象提升的需要
酒店要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巴尔森姆旅游大酒店的总裁――司蒂芬.P.鲍尔鲍说过,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通过公关努力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公共关系管理在酒店业中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酒店运用信息传播手段,与公众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以促进企业总目标实现。要达到这一目标,酒店不仅要关心自身的效益,更要注重社会的整体效益,把自身的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企业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就指出“谁拥有绿色产品,谁就拥有市场”,他的这一论断正日益得到证实。同样在当今,可以这样说,谁拥有绿色公关,谁就拥有消费者。总之,绿色公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现代酒店的必然选择,酒店必须树立绿色公关观念,开发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使自己成为绿色企业。酒店在决策时必须考虑资源条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盲目发展,搞破坏性建设,也不能超容量、超负荷地利用资源,以免破坏有限的资源,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任何一个酒店如果没有良好的形象,设施和产品再好,酒店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和影响。绿色公关是树立酒店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它顺应公众的绿色消费趋势,它帮助酒店把环保形象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大众,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好感,给酒店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竞争优势。绿色公关能更好地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开展绿色公关,塑造绿色酒店形象
酒店要用绿色公关来打造品牌。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消费已逐步从“产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不少企业都把发展高科技,打造高质量品牌产品,作为争夺市场的营销战略措施来实施。因为,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的坚持生产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基础。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如果没有前提性的品牌优势,无论何种竞争战略,无论怎样的竞争策略,绝无成功的可能。酒店业也应该开展绿色公关,来塑造酒店的良好形象,打造酒店的品牌。
(一)提高酒店员工的绿色公关意识,推行绿色管理
酒店的绿色管理是指将酒店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酒店的经营管理之中。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即(1)(Research):把环保纳入酒店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酒店的环境对策:(2)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3)再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采取“绿色标志”;(4)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5)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洁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树立酒店形象。
酒店要实施绿色管理,就必须培养全体员工的绿色公关意识。酒店的员工对于绿色酒店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人人都讲绿色公关,人人都有绿色公关观念,酒店的
绿色管理理念才能落实到行动中,并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酒店除了要对绿色环保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之外,还应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公关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使得员工具备绿色公关意识,在自己的工作当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落实酒店的绿色措施。
(二)开展酒店的绿色宣传,倡导绿色消费
酒店的绿色消费,是指客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要求使用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作为绿色产品的消费主体,酒店客人需要了解一些绿色产品及环保方面的知识,增强环保观念,并对酒店员工的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度的监督。客人是酒店的特殊合作伙伴,酒店应把客人视为环保的合作伙伴。为此,酒店应向客人宣传酒店的环保计划。酒店为客人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让客人认识它,了解它;并购买它,而且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绿色消费的精神,摒弃传统消费模式。酒店可以通过酒店的视频来进行绿色宣传;可以设酒店绿色宣传墙,进行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绿色宣传;可以在客人的房间布置非常精美的绿色宣传画;可以在客人就餐前,向客人介绍酒店的绿色食品;还可以为客人举办绿色活动,让客人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宣传酒店的绿色经营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传播绿色语言、绿色生活风格和绿色心情等绿色信息,烘托酒店强烈的绿色文化。酒店的绿色宣传,让客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绿色消费将是21世纪的消费主流,加入绿色消费者队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在消费过程中自觉选择绿色消费。
(三)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那些符合“绿色标志”(green lable)要求的产品。酒店的绿色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绝对绿色产品”,指那些具有改进环境条件的产品,如酒店使用的空气净化设备(除尘器、空气过滤器等),保健服务等;另一类是“相对绿色产品”,指那些可以减少对于环境的实际或潜在损害的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燃料等。酒店的绿色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出绿色客房。酒店可以设立无烟客房楼层(无烟小楼),推出绿色客房。具体做法是:
(1)房间符合国家的绿色标准。酒店绿色客房内的清洁卫生、环境布局、空间构图、装潢修饰、光线氛围等方面,均融人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绿色因素。客房采光充足,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封闭状态下室内无异味、无噪音,各项污染物及有害气体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放置对人体有益的绿色植物。改变(使用可降解的材料)、简化或取消客房内生活、卫浴用品的包装,供应洁净的饮用水。
(2)使用节能卡。建议在绿色房间住宿的客人使用酒店专门设计的节能卡,节能卡里列出客人不需要服务的节能项目。客人可以用特制的笔,在节能卡上圈出当天不需要服务的节能项目。这样,房间内的牙刷、梳子、小香皂、拖鞋等一次性客用品和毛巾、枕套、床单、浴衣等客用棉织品,可以按顾客意愿更换,减少洗涤次数。实际上,枕套、被单没有脏的话,客人一般不会要求更换,只要酒店做好绿色宣传,大部分客人会愿意使用节能卡。
2.推出绿色食品。酒店餐饮部的生产和供应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令,做到清洁生产,即对资源利用率最高,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最小的生产;积极采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害蔬菜,不出售国家禁止销售的野生保护动物。制订绿色服务规范,不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木制筷子,积极减少使用一次性毛巾。酒店应利用自己在食、住、行、游、购、娱中独特的地位,以及买方市场较多的市场机会,促使所有向酒店供应物品的供应商增强环保意识,要求他们同样提供绿色产品。
3.提供绿色服务。绿色服务指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酒店的绿色服务主要伴随其产品一起向消费者提供,并贯穿生产和消费全过程。
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提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以酒店客人就餐为例:在客人点菜就餐时,餐厅服务员在推荐、介绍菜肴时不能只考虑推销产品,为企业赢利,还应考虑到客人的利益,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向客人推荐,提供绿色含量高的菜肴、饮料,在就餐后,必须根据环保要求对快餐容器等进行有效处理,使之不污染环境。若客人有剩菜还必须提供周到的“打包”服务。有些饭店还提供代客保管剩酒的服务,供下次消费饮用。酒店专门设一张精致的橱柜存放客人剩酒。在剩酒的酒瓶上挂上一张标签,上有酒名、客人姓名、地址、电话以及存放日期。
酒店可以和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为酒店客人介绍能提供绿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能给客人提供绿色旅游产品。让客人能欣赏到保护较好的湖光山色,为客人创造优美的绿色人文景观,充分体现生物(包括旅游者和居民)与环境的相融性。如为客人提供文化型园林绿色景点,让客人能看到不同的文化环境生物群落,看到保护较好的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旅行社注重旅游设施设备的绿色环保化,注重它们的美观程度、舒适程度和完好率,能为客人提供绿色旅游设施,刺激客人的消费需求。从绿色文化理念、绿色设计思想、绿色大地景观、绿色建筑设施、绿色使用功能等方面全景式、深层次、多元化体现绿色文明与绿色旅游之“精髓”。为客人提供的交通工具,应有控制污染和节能的装置,强调室内的绿色和环保。
(四)加强酒店的绿色文化建设
绿色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酒店的绿色文化建设,就是要使酒店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共同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价值观念,并贯彻于酒店的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做到在酒店的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酒店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企业文化的培育,为酒店实施绿色管理打下了基础。在绿色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下,酒店在战略、组织、研发、服务、营销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不同于传统酒店管理的“绿色效应”,从而有力地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酒店业通过实施绿色营销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实施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在酒店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酒店职工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培育酒店业“绿色文化”。酒店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应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酒店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酒店客人提供绿色服务,树立自身的绿色企业形象。绿色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酒店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奋进精神,使形象力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阿尔贝特.E.库德莱,海尔文・桑德勒,著.梁佼洁,译.酒店公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管理理念;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它表达了企业成员对整个集体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在较深的层面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其外在表现则体现出企业的行为规范或经营风格。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沟通过程的积累,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的企业才可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应当从制度化建设开始,制度化建设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序幕,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才能保障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转化为员工统一的行为。
1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不仅是一个谋利的机器,它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种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不同的工作氛围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软性实力的重要性是当前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忽视的。因此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工作氛围的创造,以企业文化来影响企业员工,从而提高他们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外国资本主义思想的入侵,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都是当前社会的负面精神,若是不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员工将不可避免地被这些社会负面精神所影响甚至腐蚀,这也是企业要重视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在。单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是不够的,企业要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明确员工的利益,保障员工的利益,将员工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让他们明白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紧紧关联的。
2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1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
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内部管理质量的提高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较大、企业管理涉及面较广、管理难度较大。若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和谐,没有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也无从谈起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内部管理质量,保证企业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度,保证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产生更强的工作和生产能力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2企业文化能够加强对职员的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这种实力对企业职员的影响是潜在的。利用企业文化来协调职员关系,调动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激发职员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当前企业管理放权的大趋势下,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避免职员管理混乱。此外,企业文化对职员的激励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利用企业文化对职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从而激励职员工作,刺激其工作积极性。
2.3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社会认同感,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所在,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企业才会获得社会认可和关注,才能销售出更多的企业商品,赢得市场份额。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对于企业品牌的创立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有着巨大的帮助。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
3.1转变人事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事业单位若想占据更多的市场地位,就需要有良好的单位发展战略和计划方案,也就是俗称的“金点子”。“金点子”的出现需要事业单位高层的大方向指示,但更多的是依赖于单位职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中,将职员与企业工具相提并论,管理上也是将职员看作工具进行管理,职员被动地接受各种生硬制度的管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被压制。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不适用于现代事业单位管理,现代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核心,将单位职员与单位工具区分开来,以提高职员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以及发挥个性为人事管理目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指导现代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是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认识管理转变的重要环节。
3.2转变人事管理重心,树立人的管理重心
人事管理,顾名思义,其管理核心和管理重心应该在“人”。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与“物”的管理地位相同,甚至“物”的管理更为重要。这也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事管理最根本和最大的区别之一。现代化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重视对单位职员的管理,这种管理不是指只关注职员的工作效率,更多的是关注职员的工作状态、工作积极性。当然,职员工作效率也是人事管理的重要部分,当工作效率降低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职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职员的诉求和意见,了解其心理状态,这有利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向的调整。所以现代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必须以“人”为管理重心,重视对职员诉求的倾听和意见的了解,真正实现现代人事管理方式的优越性。3.3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促进单位执行效率和提高单位管理质量的关键要构建科学的事业单位文化还应重视以下四点:(1)要在职员心中树立相应的单位文化价值观,提高员工对企业战略决策执行的认同感,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2)要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和制度,用制度来约束职员的行为。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制度以及业绩考核制度等,用制度约束职员,从而保障其执行效率;(3)高层管理人员要做到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影响企业职员;(4)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企业执行力文化氛围,用优秀员工的事迹树立榜样,同时要对部分执行力低下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教育。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塑造成果的体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重视事业单位文化并不断塑造单位文化,必然能够将单位文化转变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助力。
4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要根据企业文化的建设去适应和改变。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两者互不可缺。企业文化的形成要归功于企业管理措施的执行,而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管理。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企业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而被创建的。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属于良好文化的前提下的,若是企业文化存在缺陷,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纠正。
5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任何道路都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才找到成功的途径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在前人的事例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存在较多误区和错误。若是不能重视这些企业文化建设误区,那将对企业形象和品牌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一,盲目追求潮流、炒作式以及形式化的企业形象设计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忌。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对企业经营有巨大的帮助。良好的企业形象设计能够帮助企业占据市场、获得消费者信任。但是当前大多企业形象设计盲目从众,根本不考虑企业自身情况,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形象设计是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即便取得了眼前利益,也会在未来失去关注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二,理论是指导人们实践的,但是人们的实践不能盲目的、完全按照理论进行,按图索骥的行为只会让我们的实践活动失去原本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自身,再加上国家文化、区域文化以及当地民风等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企业特殊文化,在引入了大量企业文化建设理论时,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部分企业将这些理论奉为经典,所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措施都要按照理论去执行,这种按图索骥,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行为只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第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虽然关系密切,但两者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同于企业管理,不能随意采取管理措施。企业是什么样,那这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什么样,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最真实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经营,帮助企业发展,将企业软实力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硬实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各方面的体现,不是某种具体的管理部门或管理行为,不是任何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都能投入其中的。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企业大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里扔的,这种错误观点不改变,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极大的危害。
6结语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依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又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和整个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作者:莫建中 单位:广西上林县建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