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0:5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草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草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草原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物质层次即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中层是制度层次,例如人们行为方式、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等;深层是社会意识的总和,例如人们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观和哲学、信仰等。草原文化的变迁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文化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草原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中,其表层结构最不稳定,也最容易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一般由草原文化表层结构的变迁引起中层结构的变迁,然后再导致深层结构的变迁。例如,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逐渐代替了马、勒勒车、桦皮船、滑雪板等传统交通工具。而与之相关的马文化以及原有的车、船经验和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又如,随着生存环境剧烈而不断的变化,草原民族狩猎技术(围猎)、组织等绝大部分文化因子均已呈现明显的衰落或断档现象。再如,传统社会以阶级地位、等级制度、世袭家族来界定的社会角色日益被现代教育和培训制度、竞争机制所取代,表明自己社会身份和出生的世袭家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与技术的掌握程度。草原民族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动摇,原有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形成了以村屯为基础的社区。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原有的社会关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此外,在血缘及地缘“呼日也”阶段,人们的行为主要由习惯法来规范。定居以后,习惯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的社会关系准则和国家法律取代习惯法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上,萨满教、佛教等是草原民族信仰的核心,人们寄托于神灵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生活安宁。随着现代科技及医疗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替代了萨满的权威,人们对萨满的幻想开始动摇。这是草原文化变迁的一般模式和层次性。
二、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因素
引起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因素,有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等。
谈草原民族文化变迁当然离不开中国这个大的社会背景。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草原民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传统的游牧生产业已经深刻受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当代商业文明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使传统的草原文化开始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各种传播媒介的普及,外部社会发达的科学文化、优良的生活条件、发展机会的吸引及与异族通婚的日益普遍等等,都在继续动摇着传统社会、传统文化所遗留的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观念形态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取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它所带来的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也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冲击。
面对巨变的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带给传统社会的冲击,草原民族丧失或放弃了游牧生活,改变了自己传统的经营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些是自觉的,有些不是自觉的,已经具有了农贸集市和小镇、社区居住的经历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已经没有了草场和大规模的畜群,生活和环境迫使他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了农耕文化。
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使草原民族传统游牧经验和技术处于新的适应和选择当中,草原民族传统的“呼日也”、“阿伊勒”的游牧和轮牧的社会组织形式被新的旗、苏木、嘎查行政区划所取代,传统的春夏秋冬四季牧营地亦被定居畜牧所冲销,传统的分群放牧也被“草畜双承包”制所打破。
现代化的技术、效率、价值观和认知模式改变和作用着草原民族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与国民一体化和社会整合相交融,从而日益摆脱自然发展和自生方式状态,处于改革激变的社会形态之中。现代化技术、工具和机器手段的日益更新和先进,通讯卫星、电视、电话、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光缆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和晋级等,都对草原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异质文化的广泛传播,文化交流的全面展开,使传统文化日益呈现断裂态势。此外,社会交往的对象和范围,改变民族内部和族际之间的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也是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三、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具体形式
当代草原文化的变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取代,即比较完整地吸取和接受了某种异质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新元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东西。但实际上是新的文化特质经若干世代逐渐地替代了旧的文化特质,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代替了旧的。例如马、蒙古包、服饰、饮食等;二是融合,即以原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对其他文化传统或文化因素的精神实质进行改造和吸纳(整合、涵化)。融合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融合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产生许多变化之外,还有创造的过程,这就是本文化系统中的特质与外来的特质相结合,或者说新的文化特质加入原有的体系中。
四、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同民族的文化变迁有着各自独特的轨迹,我们应当做到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当代草原文化变迁过程并给予某种指导。从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整体方向来讲,它是积极的和有利于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但由于文化变迁自身的复杂性,当代草原文化在其变迁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例如当代草原文化各个层次文化成分的变迁的不同步、社会成员对当代草原文化变迁接受过程的不同步、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不平衡性(中心区和边缘区)、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草原文化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化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都是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急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和社会成员(民间)应该各司其职。政府应当给予政策引导,对传统文化价值给予足够重视,应当加大对当代草原文化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社会成员(民间)应该让保护、传承与开发草原文化成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一)草原文化本身具有的适应性、整合性及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异、发展的动态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草原文化变迁、发展的自然规律,正确引导其变迁及发展。
(二)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有的民族因为固守传统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时间和潜能,迅速走向衰败,出现了现代化的困惑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有的民族因为没有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被世界所淘汰。草原民族要敢于大胆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要把外来文化融汇于草原文化传统结构之中。
(三)传统文化已经日益失去生长环境和社会基础,保留民族风俗者已寥寥无几。我们要进行多层面的宣传,让保护、传承与开发草原文化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上,因社会阶层的不同、时代不同,草原民族内部成员持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期待和理解。一种是积极学习吸收适应现代化带来的一切,同时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盲目崇拜,而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妄自菲薄;一种是抵制、排斥现代化,表现出封闭消极、悲观的态度与心态;还有一种是或平和或随遇而安、麻木不仁。我们应当大胆吸收先进、有用的优秀文化,创造出更丰富、更美好的草原文化。
(五)积极推进草原社会、文化转型,又要在此过程中将传统草原文化予以保留并加以弘扬。弘扬草原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中有的将得以保存,有一部分会消失,还有的将被创新后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的文化风景线。
(六)把草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对其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进行价值转换和现代化处理,融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开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在当代,草原传统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转换,一些传统价值观、生态观获得了现实存在的意义和功能。如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信用意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忠诚,对尊重大自然等思想理念被大量吸收。
此外,草原民族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美味佳肴都应该是草原地区促进旅游、交通、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涵极其丰富、哲理性很强的谚语、诗歌、文学、戏曲等积极内容,这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将会做出更大贡献。草原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资源。也就是把草原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将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使传统文化成为该地区市场运行大环节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关键词]那达慕 蒙古族 草原文化
一、那达慕概况
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1]。那么,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2]。蒙古族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是人们为了感谢今年雨水丰沛、草场肥美、牛羊健硕而举办的大型盛会;也是因为蒙古族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牧民以放牧为生,家家户户相距较远,那达慕就成为了亲朋好友相聚、商量重大事宜的喜庆节日。届时,人们会出售畜牧产品如牛、羊、骆驼、马还有自家制作的奶食品等,也会从一些专门赶来的商贩手里购入一些米、面、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同时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竞技活动,如最原始的男儿三技包括摔跤、骑马、射箭,当然对于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来说音乐舞蹈表演也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4],我国蒙古族艺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二、源流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那达慕与草原聚会的关系。蒙古族聚会其实被称为“耐亦日”,“那达慕”是“耐亦日”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那达慕”在《蒙古语词典》中解释为:“人们欢喜的玩耍娱乐;体育竞技等集体表演、集会;玩具、戏耍;赌博。”。“耐亦日”在《简明蒙古语词典》中解释为:“建立和平关系;礼物;宴会;娱乐;游戏之意。”由此可以看来,那达慕是耐亦日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可以这么说,祭祀敖包被称为“敖包耐亦日”;马驹节被称为“珠拉格耐亦日”,以聚会娱乐为目的的那达慕就是“那达慕耐亦日”了。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5]。祭敖包,马驹等活动想必也与蒙古族的独特的图腾崇拜息息相关。那达慕作为一种草原上的聚会活动,在古代,人们借那达慕之际,商讨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例如,草场的分配问题、官员的任免问题、更是推选可汗的重要会议;对于老百姓来说,人们可以互相交换、挑选优良的马中、牛种等,也可以进行一些商业活动;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可以在那达慕大会上挑选心意的配偶。所以,那达慕大会不仅满足了游牧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提供了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的满足。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的聚会,是蒙古族的重大节日。
其次,了解那达慕的起源不得不谈谈那达慕与敖包祭祀的关系。敖包又称“鄂博”、“脑包”,是用石头堆成圆形尖顶的巨大石堆,现在人们在堆敖包时有的还会在旁边树几根柱子,柱子上会系上哈达或者纹饰美丽的布块儿,他们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纹饰华丽[6]。如今的一些蒙古族饰品已然作为一艺术作品登上了艺术的舞台,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7],那达慕也是能直接的表现蒙古族人们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艺术。比如在赛马的时候,人们用的马鞍、射箭的时候的弓箭等,都是蒙古族祖先发明使用的生活生产基本工具,在现来说在都可以当做工精美的蒙古族手工艺品,所以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8]。艺术能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才干[9]。这种艺术使我们深思,使我们无不感叹伟大的蒙古族人民的智慧。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10]。在历史上,敖包祭祀是萨满教的一种祭祀仪式,是从祭祀神山演变而来的具有信仰特质的习俗,祭敖包时常伴随着一些竞技比赛如骑马、射箭、歌舞、娱乐等活动,所以那达慕又是作为敖包祭祀的一个附属活动存在着,而在现代那达慕大会上祭敖包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所以祭敖包和那达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祭敖包是蒙古族精神的寄托,通过对神灵的崇拜祈求分调雨顺、草肥马壮甚至是家人子女平安多福,祭敖包直观的反映了萨满教的思想哲学。
敖包祭祀有以下几点主要功能:第一,是娱神、媚神,蒙古族人民认为江、河、山川、湖泊、火、雨水等都是由神灵掌管的,要尊重这些就规定了许多的禁忌,比如蒙古人不能把脏水污秽倒入湖泊、河流当中等,在祭敖包时要通过舞蹈、比赛来感谢神灵赋予的这一切,蒙古族就是通过这些来娱乐神灵寻求神灵庇护部族;第二,自我增强的心理暗示行为,人们在祭敖包时通过射箭、骑马摔跤等竞技展现自己强壮和勇敢,比如,在摔跤动作中就有模仿雄鹰展翅和猛兽奔跑的姿势,这是蒙古族勇士期望自己同猛兽雄鹰一般勇猛、睿智;第三,祭敖包也有娱乐的作用,在祭敖包时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带来家里最好的马奶酒、酸奶、奶食品、肉等食物除了撒在敖包上,也会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一起饮酒,一起唱歌跳舞。
三、草原文化精神
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又是这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又可以从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思想、思维方式、信仰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蒙古族那达慕基本可以反映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和等多个方面,所以那达慕反映了蒙古族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了解草原文化的展示台。那么从那达慕谈谈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蒙古族的
蒙古族起先的信仰是萨满教又有后来自上而下推行的藏传佛教,还有蒙古族对自然地信仰,比如对山、水、火的信仰。
1、萨满教
历史上的萨满教仪式敖包祭祀与今天的那达慕活动是分不开的,敖包祭祀与那达慕通常相伴举行。萨满不仅主持祭祀还会主持一些部落里的重大事件,是氏族部落的保护者,萨满法师最初也要掌握蒙古族基本的骑马、射箭、摔跤,在祭祀活动时,通过骑射、摔跤等技艺的比试和跳神等活动来娱乐神灵以表达对神灵的感谢之意,这也是为后来那达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萨满教信仰“万物皆有灵”,所以蒙古族对自然是崇拜的,对数字、颜色是崇拜的,对英雄祖先也是崇拜的。蒙古族自古就有“不要玷污了水火,污了就要有祸灾”的谚语,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数字是“九”,比如在射箭比赛中,采用的就是三轮九射的比赛方法,在奖品上也设为“九九八十一”项奖品,蒙古人在历史上就有崇拜“九”的说法,他们认为数字始于一,而终于九,然后位数递进循环趋于无限,故九最大。在颜色方面,蒙古族最喜欢的是白色、蓝色、红色即白云、蓝天、火焰的颜色,这又呼应了蒙古族对自然的崇拜,白色代表着纯洁、圣洁像蒙古族的奶酒奶食一样,白色的哈达往往代表祝贺之意,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具有永恒之意,红色是火焰的颜色有喜庆吉祥之意。
2、藏传佛教
在蒙元时代初期,政府不限制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在国内传播,因为藏传佛教因其所主张的“因果”、“轮回”等十分赢得上层统治者的青睐,也因藏传佛教在医学上主张行医而不是萨满教封建的跳神祛病,并且佛教“好生截杀”谴责了萨满教的殉葬制度,赢得了老百姓广泛的支持,并逐渐在蒙古族地区传播开来。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始,萨满教的地位受到了动摇,就连祭敖包的主持也由萨满改为喇嘛,所以直至今日敖包祭祀活动中一直保存着喇嘛念经的内容。藏传佛教直至今日对蒙古族的信仰甚至世界观、人生观都有重大影响。现如今,许多蒙古族老人家中都供瞻着佛龛,摆着酥油灯、奶茶、奶食、哈达等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为子女祈求平安。
(二)、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
过去,骑手骑马,不备马鞍,不穿马靴,对骑手的技艺和勇气考察非常严格,除赛马之外,有的还要比赛套马、跳马等。跟据《蒙古风俗鉴》的记载,想要将马驯服首先需要套马,就是把马套住以后,抓住马给它套上笼头,然后用绳子将马的上唇绑起来,再给马披上马鞍,当骑手骑上马背让马跑时即拉绳子,这样马在跑的时候如果不听话就会感到疼痛,经过反复这样的训练一匹桀骜不驯的马驹才能被驯服。套马、驯马、不配马鞍的骑马,无不体现蒙古男子的勇敢和力量。蒙古式摔跤即有力量的较量又有耐力技巧的比试。摔跤手站法要稳健、握法要灵活,在摔跤比赛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这也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蒙古族对时间观念比较模糊,自古就有“草青为一岁“的谚语,所以在摔跤比赛中不设时间同时这就要求摔跤手有足够的耐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由此可见,崇尚勇敢和力量,与蒙古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活密切相关。在这种生活习惯中,铸就了蒙古族男人的勇猛剽悍、豪迈爽朗的性格特征和草原人民热爱、崇尚骑马摔跤、射箭运动的传统。
(三)、自由、平等精神
那达慕大会的各种比赛项目中,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发挥自强坚毅的自由、平等精神来参加比赛。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活动中,射箭这一项目即不分男女老幼又不分尊卑贵贱,大家自由参加,赛马、摔跤比赛参赛者也可以不分贵贱、尊卑自由参加, 据记载,元代时期就有女子参加摔跤比赛的事例。这反映出在蒙古草原上有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地位不同的自由、平等精神。在历史上,蒙古族人民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受森严的等级制度制约。汗和那颜作为蒙古族中的游牧贵族,是蒙古族上层社会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广阔肥美的牧场、健壮的牲畜,并且有权力向牧民们征收税务还有权利让牧民为其服役。而广大的牧民却是社会的下层,处于被统治和被被剥削的地位。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与当时社会相一致的就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夫妇有别、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直到元帝国建立后,蒙古草原以家庭为单位的阿寅勒游牧方式开始盛行起来。在这种小规模的家庭经济生产生活活动中,妇女的家庭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妇女既要从事放牧、挤奶、打奶食等体力劳动还要教育、抚养子女,所以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保证了草原文化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
四、结语
蒙古族向来就是草原文化的代表,说到草原人们也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蒙古族,草原环境孕育了蒙古族宽广、豪迈的情怀,蒙古族遵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规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的征服与崇拜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包括那达慕在内的草原文化。
参考文献:
[1]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北京:民族教育研究,2008,第2期,P41-44;
[3]苏和平.艺术学原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P77;
[4]苏和平.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P55;
[5]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汉译本)[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关键词:草原文化;历史;现实机遇
一、草原文化的起源
“草原文化是生息在草原上的各民族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1]如果说中原地区的“伦理型文化”更注重社会的道德修养,而草原文化则属于更强调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型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草原民族的英雄精神、自由精神、顽强精神和开拓精神,也造就了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
我国的草原文化发祥于原始草原,其大致分布区域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卑斯山,涵盖整个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相通,既地势高又被各大山脉包裹在离海较远的内陆,因此常年雨量奇缺,冬季有漫长的严寒,夏季又短暂而酷热。这样的自然环境只适宜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不适合农耕活动,发展畜牧业又害怕破坏草原,草原民族便形成了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在远古时期就有游牧民族在这片大草原上繁衍生息,历史上的几千年来,有匈奴、鲜卑、回鹘、突厥、契丹、党项、满族、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化足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更是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元朝的辉煌霸业。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草原文化便是由全体草原民族以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完成对子孙后代以及侵略和迁徙中遇到的他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规训。这种由不同民族共同融合和继承衍生而来的草原文化具有“天然性的文化本性,前赴后继性的文化轨迹,流动性的文化行为,尚武性的文化心理,开放性的文化精髓,诚信性的文化内核六大特征,它维系了游牧民族的生存,显示了游牧民族的活力,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2]
二、现代化进程中草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形态变化对草原文化的稀释。自古以来,不同的游牧民族在这片欧亚草原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也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着草原文化的内涵,正是这悠久的草原文化包含了无穷的多样性,我们不仅有游牧文化,还有与此相伴随的奶文化、酒文化、马文化、装饰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和蒙古族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具有突出民族特征的文化形态。然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草原上的人们纷纷由封闭落后的牧区、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城市,他们的原始生活方式和观念态度都得到极大地改变,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却逐渐对本族文化产生了陌生和疏离感。
“文化是一个不断整合的、渐进的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草原民族群体,受到主流时尚和不被‘另眼相看’社会心理的影响,主动选择去接触、吸收和模仿主流文化范式,再加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微信等传播渠道中主流文化的狂轰乱炸,从而引起草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趋同化,‘民族性’因素不断下滑。在这些趋同化表象之中,语言、服饰、居住方式、饮食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3]
(二)传播形态变化对草原文化的冷落。当今,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化传播特征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帝国主义利用经济上的强权占领了世界的主流传播渠道,并将他们的文化也一并塞给被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扭曲和侵蚀。另一方面,以牧区为主的草原地区不免出现人口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人才等文化贫困化特征,从而缺乏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使得草原民族加速对草原文化的背离。“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曾用‘文化的精神分裂症’来形容那些在文化上无所归依的民族的精神状态。从文化上的精神分裂走向民族心理上的分裂,是任何国家、民族的最大悲哀。”[4]
草原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期受到冷落,其重要价值也一直被低估,使得一直以来传播草原文化的主体稀少,渠道不受关注,受众往往留不住,就在这时,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这对草原文化重新被认识被关注,既是威胁也是机遇。
三、草原文化传播的时代机遇
(一)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通过考古发现被正名。草原文化在历史上中华版图中的覆盖范围都远远超过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却一直以来被视为蛮夷文化而受到边缘化的待遇。然而2004年“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宣布了新的史学观:在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史料和考古遗迹都证明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这使得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也使得草原文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到极大彰显。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创办以来,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研究开发、传承弘扬草原文化为己任,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陈出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充分发挥我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汇聚草原文化的研究力量、创作人才、表演队伍,着眼于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着眼于民族艺术精品的创作,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提升了文艺作品创作水准,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推动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草原文化节紧紧围绕“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主题,从优秀民族剧目、内蒙古舞蹈精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多个层面,集中展现了草原戏剧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草原文化精粹。通过举办“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全国书法名家内蒙古题材作品展、草原诗歌朗诵会和民族电影展映周活动,展现了草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构建了草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内蒙古与国内外在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高层次的主题论坛,拓展了草原文化的新视野,挖掘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了草原文化的创新。
优秀戏剧之花――草原神韵世界殊
近年来,内蒙古有大批精品主题戏剧脱颖而出,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五个一工程” 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本届草原文化节中,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和内蒙古人民会堂分别进行了优秀剧目展演。这些剧目是从自治区直属文艺团体及各盟市申报的20余个新创作的剧(节)目中经过专家认真筛选出来的,展演的剧目包括: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演出的民族舞蹈轻喜剧《飞翔的草原》、由呼伦贝尔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由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音舞诗画《红山之光》、由呼和浩特市晋剧团演出的晋剧《满都海》等。一部精彩的剧目就是一个生动课堂,讲述着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讴歌着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一位观众在观赏了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后说:“这次来观看演出,我惊叹于我们在草原文化方面的保护是如此完整,形象直观的东西多,空洞抽象的东西少,这样的剧目有看点,希望中国草原文化节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
民族电影展映――风情迥异令人回味
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部电影所能传达的文化元素之多、产生影响之深、受众范围之广,也是其他文艺作品难以相比的。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活动项目之一――“民族电影展映周”中,在各主要影院及盟市、旗县民族院线展映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51部、科教片26部,文化节期间共展映电影330多场,近10万人次的观众尽情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巍峨雄伟的天山,烟波浩淼的滇西林海,俄罗斯族的风情舞蹈,土家族的酒文化,共同搭建了一个全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大舞台。展映内容从优秀草原题材影片扩大到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展现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风情、迥异文化、独特民俗。覆盖范围由主要影院放映到涵盖全区各盟市、旗县及农村牧区,把“文化大餐”端到马背上、田地边,让全区各族群众都能“近水楼台”地享受这场文化盛宴。“民族电影展映周”期间,还召开了民族电影座谈会,邀请国家电影管理部门的领导、民族电影艺术专家和各民族电影集团专业人员座谈,对民族电影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民族电影展映周”不仅展示了民族电影精品、让全区各族人民分享到民族电影成果,还进一步丰富和弘扬了草原文化精神,促进了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
主题文化展示――“思想草原”博大精深
中国草原文化节的草原文化主题论坛是平台固定、机制开放、议题多元、形式灵活的重要品牌学术论坛,今年的论坛上百位专家云集,他们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努力实现整合全国草原文化研究力量,深化草原文化各领域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的。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两台主题为“赞美草原,歌颂生活”的蒙汉语草原诗歌朗诵会,将精选的20余首草原题材诗歌配以伴舞、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历代展示草原智慧、宣传草原文化的优秀诗篇;邀请全国书法名家以成吉思汗箴言、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蒙古史文献段落、古代蒙古族诗歌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蒙古文篆刻经典作品等草原历史文化文献为创作选题进行创作, 在内蒙古美术馆展出了147幅作品,其中印章48方、书法99幅,汉文作品123幅、蒙文作品24幅,是一次草原思想与智慧凝固的精彩展示。
文化艺术奇葩――陪世界一起看草原
提到大草原,就不能不想起蒙元帝国的辉煌;说起大草原,就不能不神往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想起大草原,怎能忘了那像草原一样深远的长调悠扬。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文化盛宴里,有一道菜不可不尝,那就是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该展览共分建筑雕刻、工艺装饰、丹青剧曲、宗教艺术四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鲜活生动的形式和多姿多彩的文物阐述了中国艺术在十三、十四世纪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展览在讲述艺术文化史的同时,还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用文物和史实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西域、和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共同创造的多民族的国家和多元文化。“中国文化太神奇了!”来自加拿大的哈维・希曼说,“这次来呼和浩特市旅游正赶上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参观了中国元代艺术展,感觉非常好。还打算欣赏一下闻名已久的蒙古族舞蹈和长调,感受一下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
说到蒙古族舞蹈,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上的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展现了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的大量舞蹈精品,讴歌了几代舞蹈艺术家对传承、发展民族舞蹈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年逾八十的老舞蹈艺术家出场,也有刚踏上舞蹈之路的少年,用心展示了这身体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最后全场翩翩起舞,场面十分动人。
关键词: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3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76-02
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对大自然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和创造,使之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这种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既满足了人们延续生命的需要,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有着地区差异的,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纵观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国的两个重要文明体系――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这两种文化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自古代的夏商周等朝代以来,就有很多的游牧民族逐渐在迁徙融合的过程中变为农耕民族。同时,游牧民族带来的草原文化也在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内涵,促进着中原地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最近几年,人们对草原文化研究的越来越重视,吉林西部的草原文化研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而对于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以科尔沁草原为代表的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科尔沁草原有着深厚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流源
科尔沁,蒙语的意思是著名的射手。在历史上,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属中国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科尔沁草原地域辽阔,东起嫩江、伊敏河,北到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包括大兴安岭的中部山脉南北两侧,西至老哈河流域、西拉木伦河流域,南至柳河、辽河、大凌河流域,面积大约45-60万平方公里。
科尔沁草原资源丰富。如水利资源丰富,有洮尔河、归流河、霍林河、绰尔河等200多条大小河流,以及莫力庙、翰嘎利、察尔森等20多座大中型的水库。科尔沁淡水鱼远近闻名,种类多、肉质好,无污染,水里繁殖,年出鱼量达到3000吨。
科尔沁草原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983年,在辽西的建平、凌源两县的交界处的牛河梁考古队发现了许多祭坛、女神庙和女神像、玉质礼器等物品,证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红山文化时期,这里曾经出现了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更高一层社会组织形式――早期的城邦制国家,属于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度。红山文化考古的发现证实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考古学家认为,红山文化与中原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红山文化的创造者可能就是迁徙内地并建立商王朝的祖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辽河流域的科尔沁草原上已经孕育出了高度的人类文明。兴安岭以北的一些渔猎民族,蒙古草原上的一些游牧民族逐步迁徙到科尔沁草原,并在多年的生活过程中,各民族出现交汇和融合,而且在农耕文化的深入影响下,逐渐由排斥到缓慢接受了华北传入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牛河梁城邦制国家。由西辽河孕育出的人类文明已经出现,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南北互映。
科尔沁草原是许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北部是蒙古草原的南端和大兴安岭的中部山地,牧草丰富,既有茂盛的林木,也适合游牧民族的狩猎,是北方许多重要的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中部多年嫩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域平坦辽阔,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既适合农耕,也适合游牧。南部和燕山北麓、辽西山地相毗邻,这里兼有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双重影响,成为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度地带,但是这里是以农业经济为主,游牧文化为辅的,北方许多的游牧、渔猎民族受当地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开始进化,逐渐进入半农半牧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科尔沁草原成为许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
二、具有开发多元性旅游资源的潜质
从资源的组合来看,具有多元性,以森林、草原、沙漠戈壁、沙漠、河流、温泉、森林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对旅游市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吉林西部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内蒙古草原、沙漠、护坡、河流等自然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蒙古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组合,使得科尔沁的旅游产品保持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由于科尔沁草原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逐渐形成以蒙古族为主,还有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因此自从古时候就有多种文化并存,如中北部的富河文化、东部的昂昂溪文化,西南部的红山文化,以及南部、中部平原上的夏家店文化都充分证实,昔日的科尔沁草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这里曾孕育出了非常古老而又崭新的人类文明。这里古迹众多。有辽代古城、金代界壕、科尔沁十旗会盟地旧址和庙宇、佛塔多座等众多的名胜古迹。还有大青沟、汗山、科尔沁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国家和地区保护区。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如鄂伦春族擅长用桦树皮制作盒、篓、桶、箱和桦皮船等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并在桦树皮上雕绣各种反映了他们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的图案。桦皮雕刻的纹路非常独特,有其花纹有云字纹、回纹以及各种花朵等许多图案。图案和花纹雕刻完后涂上红、黄、黑三种颜色。木雕主要在木制器物上雕刻花纹和图案。如马鞍和鹿哨上雕刻云字纹,木盆、木碗上刻花卉图案等。骨雕,是用兽骨刻制的指环、筷子、纽扣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色。如鄂温克族的歌舞文化,鄂温克族善于歌唱舞蹈,尤其喜欢跳舞步简单、生动活泼的集体舞,大多数通过妇女舞蹈来表现鄂温克族的生产和生活。他们崇尚天鹅,以天鹅为图腾。妇女们闲暇时喜欢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自娱而舞。
三、文化资源良好潜质形成了较好人文历史环境
吉林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类型多种多样,草原民族的文化、草原的风土人情、北国特有的风光,与众不同。吉林西部的内蒙古的草原文化颇具特色。这里旅游条件好,空气清新自然,没有工业污染,加之奇特的自然景观,能够使游人享受到这里夏季凉爽的气温,清新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是避暑、娱乐和休闲的天堂。
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展现吉林西部景观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生物的多样性、各民族的独特性等旅游资源特色。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各类旅游资源在分布范围上较为广泛,如乌兰浩特、鄂尔多斯草原、锡林郭勒、赤峰等主要旅游资源,这些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体现着蒙古族的草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相互融合,相互烘托,为特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开发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吉林西部地处温带气候带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变化明显,因此,这里形成温带、温带半湿润、寒温带湿润、温带半干旱和干旱等多种多样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了草原、沙漠、森林、护坡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再加上游牧民族特有的那种纯朴的民族风情,对于当今流行的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科尔沁草原特有的蒙古包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零星点缀,天空明亮纯净、草地清新辽阔,牛羊成群,对于长期居住在喧嚣都市的城市人们来说,这一切是那么的向往和亲切。以及这里盛产的牛羊肉及牛羊肉制品,科尔沁风干牛肉,科尔沁马奶酒等,都是著名的草原著名的美食。因此说,草原文化中的这些民族歌舞、民族风俗、民族饮食等文化内容走进市场,已经成为城乡人们广泛接受的商品形式,甚至蓝天绿草和飘动的白云,都成了可以经营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商品。在全国乃全世界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能够直接体现出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以科尔沁草原为代表的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伴随着更多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吉林的草原文化经济会有着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乌铁红,李文杰.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6(14).
[2]李冬,娄成武.解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3]刘海丽,尹建中.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途径[J].经济与管理,2005 (02).
[4]成艳彬.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04).
[5]周莉华.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6]无极.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7]齐秀华.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J].理论研究,2004(Z2).
[8]刘敏,陈田,钟林生.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以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01).
深度融合、连接一切是实现“互联网+”时代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与“草原文化”二者之间需要寻求到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相应的路径突破。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实现形式创新
首先,利用互联网丰富草原文化的表现形式。草原文化本身是表现形式多样、极具活力的文化,互联网可以在草原文化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更具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如将文字文本转变为电子文本,使受众超越时间、地点的限制更方便地阅读草原文学作品;将原有的舞蹈等表现形式制作成精美视频,使观众能够利用闲暇时间随时观看草原文艺作品;将草原文化故事开发成更具娱乐性的电子游戏,使玩家能够在休闲的同时更为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总之,互联网给草原文化带来了新的生命形式和生命活力,是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
其次,利用互联网拓展草原文化的内容。与时俱进是文化生存的基本法则。在新的时代感召下,草原文化也必须从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适应,才能保持文化活力、实现自身发展。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泛娱乐、跨界和创意的时代,它将以创新来改变和重塑现有的文化结构。互联网时代的草原文化应增强内容的黏性、亲和性,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接受。互联网使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具简洁、便捷、快速的特点,而文化本身却是稳定、复杂、繁琐的内容体系。因此,丰富、拓展草原文化的内容也成为互联网时代草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再次,利用互联网优化草原文化与人的连接形式。文化与人的连接最初是建立在直接交互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文化本身的惰性特征和直接连接的障碍性因素导致文化与人的连接呈单向、不稳定、易断裂的特征,而互联网则从技术上保证和优化了文化与人的连接质量。互联网的即时性、及时性特征有效地规避了文化惰性带来的连接效率问题,变草原文化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文化与人连接的稳定性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黏性程度,文化黏性一方面受文化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接收渠道的影响,而互联网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渠道上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从而优化文化与人的连接,带动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实现媒介创新
首先,我国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互联网无边界,通过智力投入实现草原文化与互联网的无缝拼接,给草原文化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互联网连接无盲区,每个节点都全面开放,用户可以无限制地随意进出,客观上增加了草原文化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密度。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台的开发推进了草原文化的定向、精准传播,进一步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影响力。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2.0时代,最大的优势在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与网络的连接并孕育出大量的发展机会。据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5.49亿。倘若草原文化能够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的手机平台,在用户开发、锁定、连接等方面都将创造更大价值。
再次,智慧城市建设为草原文化搭建了更广阔的展现平台,增强了草原文化的可视性和普惠性。2009年8月IBM正式《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六大智慧解决方案,其中智慧文化服务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整合与提升。《经济参考报》2015年6月9日消息,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接近300个。这对草原文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一方面,通过智慧城市平台融入更多的草原文化要素,将缩短草原文化与普通市民的可视距离;另一方面,草原文化融入智慧文化服务体系,将成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兼具公平、共享特征,可实现草原文化的普惠性。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发展载体品质提升
首先,利用互联网加速草原文化的“物化”速度,提高草原文化现实生产力。“物”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也是人们认识文化的主要窗口。草原文化提出至今仍然停留在文字辨识和有限的物质载体层面,社会影响力比较有限。互联网向来以“速度”著称,不仅可以实现草原文化“物化”的横向拉伸,还可以实现草原文化“物化”的纵向开发。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体系将现有的草原文化“物化”成果向外传输,形成批量化生产,创造规模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草原文化“物化”系统,加快草原文化产品开发,提高草原文化的现实生产力。
其次,利用互联网强化草原文化的主体连接,提升草原文化的传播效率。全连接世界将降低人们获取资源的门槛,为人们带来更灵动的体验。互联网改变了草原文化的主体连接模式,从“人―人”连接变成“人―人+人―社群”连接,客观上扩大了草原文化的覆盖范围。互联网提高了草原文化主体的连接强度,连接时间从计划性单独安排到碎片化利用,依靠智能手机实现了草原文化主体间的时时连接。互联网降低了草原文化主体的连接成本,人们无需拥有产品本身即可享受产品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率,对连接主体而言无疑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
再次,利用互联网夯实草原文化载体基础,培厚草原文化土层。依托互联网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的互联网之路也曾爆棚式发展,但是数量的激增无法改变其“土层浅、品质粗”的整体印象,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与之相适的品质保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与互联网思维已经实现深度融合,新的文化生产方式造就了新的文化格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化增值服务、以小数据为手段的个体文化量度能够切实从用户需求出发,为其培育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文化载体内容。草原文化只要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调整草原文化生产流程,必能扎根于群众文化厚土。
“互联网+”助草原文化消费体系革新
首先,根据互联网特征深入挖掘草原文化消费价值,发现草原文化消费潜力,提高草原文化消费水平。草原文化要引入互联网手段,利用可视图片信息和优美文字信息突出产品特性、传递产品价值、彰显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生动、人性、优秀的草原文化产品,焕发草原文化产品新活力、跃升新台阶。
其次,搭建草原文化互联网消费平台,健全草原文化消费体系,建立科学的草原文化消费机制。互联网为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扫除了人群和地域障碍,进一步推进了文化消费的普及化、大众化,但也因此造成文化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渠道犬牙交错、杂乱无序,消费者依靠个人能力无法准确甄别产品信息,优选消费渠道。因此,草原文化的互联网平台发展必须保证并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并完善草原文化产品检验监督体系,创建草原文化产品供给、需求、消费的三方对接机制,引导草原文化产业合理发展。
一、发挥草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草原文化中所蕴涵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促成内蒙古地区经济“起飞”不可或缺的动力。
“天人合一、天人相胜”文化观念在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尊奉“普遍和谐”的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文明建设普遍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草原文化固有的先进生态理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这也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后起飞跃的重要保障。
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和对异包容、兼容并蓄的开放思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的一个前提。蒙汉民族交往过程中以平等、团结、互助、合作为主导,内蒙古地区多元发展战略的形成,很有力地证明:历史沉淀下来的区域分工合作思想就是竞争而又合作,重双赢、求共生共荣的启蒙思想。这种精诚合作文化促使创业者们的相互支持,分享技术和市场信息,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培育出草原人们的开放意识和博怀,形成很有意义和自信力的开放型文化心态,对今天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草原文化的重构和升华过程中,包括信用观念在内的地域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信用观念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在内蒙古经济的起步阶段,要特别注意树立地区良好的信用形象。现在内蒙古地区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来资本的扩张都是建立在地区信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内蒙古人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显现的是摆脱贫困、征服自然、渴望富裕的抗争精神;体现的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追求的是“团结奋进、走进前列”的争先精神;表现的是“战胜自我,推进文明,跨越发展”的一往无前精神,以及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抢抓机遇,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正是草原文化中的这些精神特质,决定了人力资本中最具活力的精神因素,并成为内蒙古经济腾飞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消除草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传统的草原文化难免和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有不相称的一面。诸如传统草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偏好,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矛盾。传统义利价值观轻视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以财富积累为主题的今天,这一文化观念有可能演变出“仇富心理”,成为人们健康地看待“先富现象”的思想屏障;草原民族显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好斗的性格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性格在某些方面可能与现代市场经济所注重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法制观念也不相吻合;草原民族对家族及其它非正式性小团体有着强烈的依附性,这种意识、心理使得家族成员,同乡会成员及其它团体组织成员之间有了深层的凝聚力,这种传统发展到现代社会,便成为关系学、人情网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与权力和腐败联系在一起,它更多地表现为破坏性。另外,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根本利益应是一致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相对减少,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农牧民竞争意识的增强,草场归属出现民族间的争议和争端。这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现象,不利于民族团结、平等与互助,不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如果不加以疏导,最终会不利于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弘扬草原文化中所蕴涵的区域优性文化的同时,更要转变观念,积极更新现有文化中与社会经济现代化不相称的内容,以区域优秀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是弘扬创业精神,以商为本;二是弘扬创新文化、开拓务实;三是弘扬合作文化,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四是弘扬信用文化,从重短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转变;五是倡导开放意识与产权思维,从封闭静态向开放动态转变,并因时因地确立当前的重点: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嫁接;处理好文化事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关键词:传承作用 吉林西部 草原文化 图书馆
一、高师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是未来的教师
文化要传承,文化也要发展。文化只有在得到传承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创新发展。在当今社会,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有目共睹。高校图书馆有极丰富的藏书,又有能展示藏书的宽敞明亮的书库和阅览室,而高校的办学宗旨本是教书育人,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中必然藏有很多有关民族文化或地方、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料。
高校图书馆还很有条件应用高科技手段收集和传播文化信息。
应该注意到,与普通高校图书馆相比,高师院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将更明显。因为高师院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本院校学生,他们是未来的中学教师。当他们毕业离校到中学任职后,一定把以往在高师院校学到的知识,包括在借阅图书馆藏书过程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样高师院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岂不更直接更广泛。
二、吉林西部的草原文化
我院,即白城师范学院,它座落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属科尔沁草原。
据史料考证,在中华文明开始的阶段,大约距今6000年以前,我国北方已经出现了繁荣的草原文化。延续至今,草原文化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事实上,自西晋以后北方草原上的政权不断派兵南征,致使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反复碰撞、交流,乃至互相融合。至今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
草原文化分布在我国北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吉林西部大部分在分布范围内。
吉林西部既有牧草丰盛的草原,也有一些水草丛生的湿地,自古以来畜牧业和渔业都比较发达。由于土地肥沃而且拥有大块黑土地,因而近代农耕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在历史上辽、金、元三代数百年间战事纷呈,常有大批手执刀枪的骑兵在这片土地上呼啸而过。但当今战事早已停息,“弯弓射大雕”的狩猎行为也被禁止。当今吉林西部政通人和,草原生态环境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体系。草原文化所以能历经沧桑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草原上人们有着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讲信誉等优良的品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西部干旱面貌大为改观。在一些风沙曾经肆虐的地区,竟渐渐的重现了“草深林密,泡泽纵横”的景观。这,显然是由于草原上人们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和采取措施防止湿地干枯的缘故。近些年来,草原上人们发扬开拓创新精神,破天荒地在吉林西部种植了棉花,饲养了蚕桑,还开发水田生产出营销国内外的优质大米。所有这些创举于进一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也很有意义。
科尔沁草原的歌舞、杂技、二人转、戏剧等都久负盛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富有草原情调的马头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我院图书馆对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的传承作用有据可查
我院图书馆现有藏书80万册,在书库中各学科各类的书架上真的可以找到大量有关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的文献资料。
在文学类书架上,随手就能翻出一些富有草原风情的文学作品。以下仅举两例。《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是一本著名作家的散文集,内有张承志(在内蒙古当过牧民)的《音乐履历》。读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一个文人骑在马上唱蒙古歌的种种感受,他断言“唱蒙古歌的要诀是必须骑马。” 《塞外地图》是两位年轻作者塞外之行的随笔,其中叙述了他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亲历的一次“那达慕”盛会。吉林西部的一些市、县每年也举办“那达慕”,其盛况则相同。此外,在史地类书架上一眼就能瞥见两本枕头大小的地方志,《白城市志》和《白城地区志》。拿后者来说,它详细地记述了白城地区(今白城市和松原市)历年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宗教等等一些概况。共1020页,堪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风俗民情篇中竟一口气写下100多条歇后语。
如果有人要查阅一些草原歌曲的歌词歌谱,如果有人想得知各种蒙古舞的跳法,那么,在艺术类书架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图书中一定会有所需资料。
值得提及的是,从1999年起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书也摆在了史地类书架上。它就是原白城市市长刘润璞主编的《仙鹤迷恋的土地》。这书最前面是包括“城南立交桥”、“洮儿河畔放牧”、“冰上捕鱼”、“ 蓑羽鹤回到莫莫格”在内的几十幅彩照,后面文字内容主要用文学语言描绘白城市各市县的著名旅游景点。通过多姿多彩的描写,也生动的向读者介绍了白城城乡的工农业生产、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宗教等。书中还穿插讲了很多与景点有关的传说故事、闲闻趣事。
80万册图书浩如烟海,实在无法举很多实例。在我院图书馆网站中设有“草原文化数据库”。
四、我院图书馆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导向作用
高师院校所有的教学工作都为了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师资。高师院校图书馆当然将有选择地收藏图书,不能良莠不分,让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比较低俗的图书大量进入书库中。事实上,每当要携款外出购书时,我院图书馆的各“学科馆员”照例深入到院内各系师生中去,征询各学科教学急需哪些书,平日里师生喜爱哪些书,再由馆长牵头认真讨论确定选购书目。即使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院图书馆也不会改变初衷。坚持有计划地买好书的结果,将确保草原文化借助图书馆得到传承的那部分是草原文化中的精华,而其糟粕部分被拒之门外。可见在传承草原文化的同时,我院图书馆也对草原文化的发展起一定的导向作用。
高校图书馆照例人才济济,又有文献资料可供参阅,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很适于从事文化研究,我院已退休的王仁富教授曾在图书馆任馆长多年,他酷爱草原文化,上世纪末他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等著名报刊上,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年?月,在我院图书馆4楼建起了“草原文化研究中心”,至今已有张世清院长的两本专著出版。
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以切切实实的研究成果,为吉林西部草原文化健康地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一、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
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依托草原文化资源是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为新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二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
(一)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成功的捷径。草原文化丰厚的资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草原文化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形态之一,也是绵延至今的活态文化。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风格的差异性、与时俱进的鲜活性,使之内容博大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符合当代国际文化市场寻求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的趋势,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草原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决定了熔铸于其中的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物质文明成就、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均已成为文化形象。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草原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决定了市场的感召力。草原文化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它所体现出的绿色生态、开放包容、重德忠义的思想,与当代人类的理性追求相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颇有借鉴价值。依托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围绕草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广泛的市场感召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播草原优秀文化的最佳手段之一。文化产业是依托现代传播方式而产生的产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传播手段的拉动下,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历史上任何介质或载体无法比拟的。草原文化借助文化产业的平台,其影响力无疑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文化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所具备和产生的现实功能,文化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文化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草原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不仅能够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为文化的传承者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全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行为的自觉化。
(二)内蒙古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早在新世纪之初,就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全区各界的共同努力,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省市相比较,我们的劣势依旧明显。有关部门的分析研究认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们认为,所有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这些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的共性问题,具体到我区,面对新兴产业,核心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这是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更是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需要解决的特殊难点问题。
第一,资源“解读能力”薄弱是内蒙古文化资源转化的瓶颈。所谓“解读能力”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文化资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民间文学艺术精髓的理解和认识,对文化核心价值的阐释能力;其二,对资源与产品对接关系的领悟能力。资源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市场是一个绝对动态的概念;资源的禀赋从内涵到外延是有其时代的、内容的局限性的,而市场需求从形式到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资源的解读能力实质上就是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发展文化产业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简单的复制,而是借助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区面向市场转化资源的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产品提供方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选题、产品形式、营销等方面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缺乏用国际化的表述方式讲述草原故事的能力,因而难以客观系统展示草原文化优秀成分,造成具有感召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匮乏的现实;其次,对文化资源的误读现象十分普遍,低档次重复开发已成痼疾,甚至出现部分媚俗的现象,造成受众对草原文化理解的片面化。
第二,草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文化资源已经得到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界广泛关注。由于草原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其历史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文学艺术界关注的题材,以草原文化为背景的中外文化艺术作品影响广泛。进入21世纪,以草原文化资源为题材的产业开发在国内外也开始加速,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网络游戏等等都有可喜收获。然而,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上正在努力改变“原字头”模式的同时,“原字头”的文化资源也面临着流失的挑战,面临着“解读权”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最终将成为草原文化产品的买单者而不是受益者。因此,能够将资源转化成产品的能力显然比拥有资源更重要。
第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已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从综合角度看,内蒙古是各类资源的相对富集区,政策、人才、资本和技术条件并不匮乏。但是受体制、机制的影响,人们已习惯于从本位角度思考,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协作机制,缺少宏观的大产业意识,社会资源难以形成聚合效应,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开发中不能形成合力,在国际国内垄断化的挑战格局面前,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
第四,产业的开发方式及其内容组合缺乏建构大产业体系的自觉意识。内蒙古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过程中,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观察,很多努力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项目开发的“零、散、乱、小”。大多数节庆活动依旧停留在“舞台化”式的运作层面,注重自我展示而忽略国际化、地区化互动;相同题材被重复开发利用,却未能形成品牌;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由于缺乏前期营销和后期市场运作,难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旅游景点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等等。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产品数量不少,但形成市场“聚焦效应”的甚少。因此,树立大产业开发的思维方式,是内蒙古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第五,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开发缺乏示范效应。文化产业对于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企业家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人们在趋利效应的影响下,更多地是关注短期回报率较高的经济行业。另一方面,内蒙古目前还没有一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企业,可以对全区的文化企业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很多人还是认为文化是政府的事,文化是一项公益事业,投入多回报少,不如观望观望再说。基于这种现状,自治区有关领导指出:“我们必须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既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个阶段,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也不能落后于发展阶段,不敢大胆提出切合实际的战略任务,丧失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缩短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摸索过程。与此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大胆创新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推动形成我区文化产业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是以工业方式进行内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路径选择,在定位上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而在发展方式上必须从自治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应选择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要素,是文化产业的载体,而特色、规模决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内蒙古传统的文化部门各司其职,既没有设立专业的文化产业研发机构,更没有形成以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为主业的规模化文化企业。虽然近年来有相当多的文化部门已完成企业化转制,但业务内容、人员结构、运作方式并无彻底改观,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应当充分发挥的文化资源优势,以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影视业(含动漫)、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和龙头,演艺、出版、报刊、会展业跟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占领市场制高点,掌握市场话语权。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项目立项、经费支付等方面给予导向性扶持,使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良好市场环境,构成合力优势。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将内蒙古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航母”。
(二)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目前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而言,搭建平台,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已成为必要的举措。鉴于此,应充分发挥首府城市的人才、信息、资本、交通、物流等优势,面向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以国家级标准,在呼和浩特市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为系统开发和生产草原文化产品提供平台。基地建设应紧跟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潮流,勇于迎接挑战,开发以草原文化为内容的数字信息库、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网络游戏、网络期刊、动漫、手机平台产品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定期举办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创办国际草原文化主题影视节,使之成为国际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中心,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草原文化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同时兼集文化产业培训、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以建构大产业体系的战略思维进行建设。
(三)系统梳理草原文化产业资源。近年来,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进程中,自治区先后启动了“草原文化数据库工程”和“文化资源普查”项目,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区文化资源的规模、类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组织专家团队对资源进行产业化研究,深度探讨蕴含于其中的开发价值,对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做出产业化分类,提出开发方式,最终以产业开发资源信息库的形式,与产业项目库建设相结合,面向社会,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素材和指导性建议。
(四)建立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产学研”孵化器。文化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智力和科技的融合代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品的产生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市场研发――资源解读――产品创意――产品生产。而目前内蒙古面临着企业、演艺部门、媒体有积极性而缺少优质项目,编创队伍有压力但对草原文化资源的深度“解读能力”薄弱,科研部门有理论知识储备但缺乏产业意识的局面,资源与产品开发之间缺少创意的纽带,研发与生产无法接轨,因而难以产生与市场对接的文化产业精品。针对实际,内蒙古迫切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和平台,尽快成立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部门,由指定的文化单位或科研院校建立组织架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专项课题为纽带,由项目实施方提供经费,面向国内外聘请专家团队,对自治区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战略导向、资本运作、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研判等宏观问题,文化企业存在的项目创意、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产业链开发等操作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使研究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专业化智囊团、全区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和高端信息平台。
(五)开发以草原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融合资源,集中优势,面向市场,实施品牌工程。通过严谨论证,制定战略规划,突出创意优先、高科技项目优先、产权项目优先、“走出去”项目优先的原则,将产业链延伸潜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确定自治区重点龙头项目和近中期实施步骤,围绕品牌项目,实施各产业部门联动,通过整合优势弥补市场主体和人才方面的弱势。如将某年确定为“内蒙古旅游某某文化主题年”,组织多行业围绕主题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销;再比如拍摄著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视剧,各行业以此为核心发挥各自优势,开发系列产品,为核心产品造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力争每1-2年塑造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品牌,实现各行业互动共荣的良性局面;用5-10年的时间培育多个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占领国际国内草原文化主题产业的高地。
(六)实施市场开发工程。实例表明,消费者对草原特色的文化产品有较高的关注度,市场有较强的需求。但我们目前显然缺乏有计划的消费引导和市场化的定位产品开发尚处于自发阶段,未能生产出引发市场关注的热点组合性产品,草原文化产品的丰富性、系统性对消费者而言仍处在朦胧阶段,市场的消费冲动无法获得明确的指向。因此,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有序配合,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借助各类媒体以及国内外大型会展平台,有计划地宣传草原文化优秀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培育和促进市场的消费需求,用绿色、开放、豪迈、特色、多彩的草原文化打动人心,激发消费渴望,使之成为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消费时尚,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才有相应的基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稳增长首先要正确判断形势,既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动力;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增强信心。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在促进投资当中,非常紧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科学发展。要重视对新技术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在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企业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稳增长还要与财政、金融、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前要特别注意完善结构性减税,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减少流通环节税收和费用,减轻小微企业税负。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摘自新华网)
着力形成消费与投资及总供求的良性循环今后要合理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以投资促消费、以消费促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为此,要更加注重投资与就业、收入、消费的循环,更加注重经济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循环,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
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继续实施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除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可考虑以下方面: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增加中西部贫困儿童上学补助,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等;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把生态治理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建立确保“两个同步增长”机制。一是考虑整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增长、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提高等指标,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二是建立就业优先计划。三是构建弱势群体救济体系。比如为贫困家庭抚养子女建立“家庭补助金”,发展慈善援助事业,建立面向残疾人、孤儿孤老等的看护津贴等。
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加强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市场流通和社会信用体系;夯实农业基础。
(摘自人民网)
稳增长要速度更要效益
确保增长目标应当注意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实现科学发展。正如总理7月8日在江苏调研时所指出的,稳增长要和调结构、抓改革结合起来,把稳定投资与实施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当前形势下,稳中求进、进中提升这一思路,对全国其他地方应有借鉴作用。稳中求进、进中提升,体现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从根本上看,其目的是在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力以赴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各领域改革开放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落到实处。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当然不是“冒进”,但也不是“不进”。所谓“进”,是在保证平稳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和创新步伐,加快各项改革,使稳增长成为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成为着眼长远经济发展的增长。
(摘自《经济参考报》)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表示,虽然增速回落,但从宏观经济运行看,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首先,经济增速仍然平稳较快。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8.1%,比年初预期增速高出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一季度GDP增长1.8%。横向比,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都是少数。
其次,经济增长动力平稳。今年1至6月,我国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50.5%、51.0%、53.1%、53.3%、50.4%和50.2%。虽然5月份PMI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前6个月的PMI数据,都站在经济荣枯线50%之上,表明我国经济继续处在稳定增长的通道之中。
再次,经济增长引擎表现不俗。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都表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5月进出口总值3435.8亿美元,进出口双双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10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6%。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摘自《人民日报》)
弘扬草原文化 增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
生态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前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后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人们在草原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首先,敬畏生命是草原上的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实际生活中,如果确实出于不得已的需要而杀死其他生命,那也应当对被杀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其次,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又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伦理观中,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种自然观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是马背民族观念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核。几乎所有的蒙古族祭祀都会呼出“天父”、“地母”。在他们看来,天父地母所孕育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和动物,都是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草原牧区人们都明白自己应负有的责任:要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牲畜是牧民与自然的中介,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存活和繁育。牧民们深刻地了解牲畜与草原的关系,也深深地明白要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用游牧的方式。游牧是一种适应自然和具有规律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把人——畜——草的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平衡,使三者在变动状态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马背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在大多数牧区为了减少对草场的破坏,进一步简化为冬夏两季轮牧了。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马背民族,生产方式遵循着自然规律,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体现着草原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怀。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的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牧民用以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木;蒙古族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和便溺。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制度价值——草原生态法作为民间法的价值
关键词:油画创作;草原画派;文化特征
当代草原画派的画家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一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文性等文化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过政权,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分化和融合,蒙古高原上的画家利用特殊的地域环境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2] 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