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5:0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成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一、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内涵
成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现代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基本上是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一个丰富的不断发展的体系,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有自己对成本的定义。会计学中的成本定义是以机会成本出发,经济学成本揭示的是成本的本质,要求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可靠。
教育成本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就出现了,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高等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高等教育成本核算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高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数理统计法是利用现成的教育经费及相关资料或抽样调查获得的资料,它具体又包括算术处理方法和数学模型法;会计法是利用会计技术获取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具体又包括原始凭证法、会计调整法和会计核算法。
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原则
要遵循会计学的基本规定,要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学校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所以也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高等院校就是会计核算的主体,也即是成本核算主体,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可以将高等学校作为对外提供成本信息的教育成本,满足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条件;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教育成本核算同样也必须遵循持续经营假定。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是指进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处理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高校会计核算要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里国家预算资金的运动,是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或产出和与费用的内在联系,在核算教育成本时采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的核算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即确定事业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就要准确核算教育成本,从不同方面规范会计主体正确核算收入和成本。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实务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实务操作包括有教育成本核算的程序设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等。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程序,高等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为:确定教育成本对象,根据需要成本对象可以有不同形式,从实际计算可行性来分析;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设置要遵循、有用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有必要把各类学生数折算成标准学生数,划定教育成本核算期,它一般取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为培养学生的完整周期,然后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参考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将学校的全部费用分为教学和非教学费用,在教学费用中区分本期费用和非本期费用,在本期教学费中,区分直接教学费用和公共教学费用,归集、分配教学费用。最后将应由本期教育产品负担的费用,都归集到了教育成本科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上,编制教育成本报表。
设置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账户,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计算时注意对于不能计入教育成本项目的支出不应当计入成本。明确高校后勤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当然还要考虑与教学无关的附属机构支出、校办企业支出。因此说,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个系统性、并具有挑战性和效益性的工作。
作者:李丽娜刘霖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分院
一、教学成本的定义
教学成本是源于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包含教育成本之内,一般指学校培养一定数量合格学生在教学上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属于宏观概念。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特殊性在于其市场导向的特征较明显。高校除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外,还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因此,长期以来高校被认为是以育人为主的非营利组织,成本管理一直受到忽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已不再是全额拨款单位,教育经费来源出现多元化趋势,教育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越发受到重视,市场导向特征在高校局部领域显现。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中市场化较为彻底的一个领域,不必承担为全球育人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教学比重远大于科研比重,因此除了少量奖学金生外,留学生学费要远远高于同校的中国学生,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利模式承担了为高校筹措经费的部分功能。正因为这种市场导向的理性特征,对该领域教学成本的研究要着眼于微观层面最基本的供求双方,需自下而上地审视和评判各类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因此本文所指的教学成本和上述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成本不同,区别在于视角是教育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而非学校。其“教学”二字包含了“教”和“学”两方面,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偏重于“教”的“教学”。
二、教学成本收益原理的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两个主体,也是我们教学成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货币表现形式来看,学生付出的和学习有关的成本主要是学费,在营利模式下,学生整体付出的学习成本一部分转化为教师的收益(剩余部分支付学校成本和收益,本文不予考虑)。这种货币形式的显性关系很容易判断,但从隐性的非货币形式再来观察,情况要复杂得多。学生的隐性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显性成本中除了和学习有关的学费外,还有生活、住宿、交通等费用。学生的收益在于将来,是不确定的,这和学生的预判有很大关系。从教师方面来看,付出的显性成本是和教学无关的生活费用,隐性教学成本主要是时间和精力,而收益基本都是显性的,包括工资、奖金等可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福利。基本结构如下图:
参考经济学相关理论,教学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可简单概括为:剔除情感因素,在理性情况下,对师生双方来说只有在收益或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相关教学行为才有可能长期稳定地发生并维持正常质量。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收益不确定,而且成本中的隐性部分包括很强的不确定性机会成本,因此学生的成本收益分析要比教师复杂得多。在师生这对主体关系中,教师的成本收益相对来说更确定,因此更可控,成为调节教学行为的主导因素。
三、教学成本收益原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出现的很多现象,其中留学生结构变化方面就有很多典型例子。例1:来华留学生一直以来以日本和韩国为主。由于日本和韩国的国民生活水平高于中国,而且离华很近,因此来华留学的显性成本较去欧美留学低得多。又由于同属汉字圈国家,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相近,隐性成本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非汉字圈学生所要花的小很多,再加上日韩在华有大量产业投资,对华经贸往来频繁,将来就业时的预期值较高,机会成本较低。综合起来看,来华留学是一个预期收益要大于成本的理性选择。例2:近几年,来华的韩国留学生明显超过日本留学生。从人口规模和国民生活水平来看,这是反常现象。但最近中日关系陷入僵局,而中韩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因此两国留学生对将来的预期出现截然相反的判断。韩国国内市场狭小,就业竞争激烈,经济对华依存度要高于日本,同时中国经济继续全球领跑,因此留在韩国国内发展或去他国留学的机会成本都比日本小。例3:近几年,欧美来华留学的学生人数大增,和日本留学生人数下滑形成鲜明对比。非汉字圈学生学习汉语的隐性成本一直较高,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才有可能达到日韩学生相同的水平。之所以来华留学人数猛增,主要还是因为欧美经济发展出现困境,年轻人就业形势不佳,而同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因此来华留学的预期和放弃的机会成本之比出现了逆转。尽管来华留学的欧美学生人数增加,但他们的隐性学习成本并没有降低,因此最后学有所成的人数比例还是低于日韩学生,这从HSK考试的人员结构比例和通过率可以得到佐证。
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还可以用来大致评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众多研究成果、设想、建议的可行性。如有学者早就提出在教学中要大量利用电教设备,多使用PPT等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陈旧模式。这样的想法笼统地看的确很有建设性,而且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疲劳度,对汉语学习产生更大兴趣,有助于提升记忆力等,也就是说,可以降低学习者的隐性学习成本,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做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我相信结果应该是肯定的,而且可以从国外同行那里找到大量例证。但我相信这样的建设性意见会受到相当多汉语教师的抵制,最后实施的可行性并不高。为什么?从教师角度来看,这么做明显会增加教学成本。成人的二语学习不同于高校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儿童偏重于兴趣的外语学习,要制作出能明显增强教学效果的PPT,需要花费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一般专业课程关注的是内容,PPT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教师的板书,以节省板书时间。PPT列出所授内容的章节纲目即可,也可摘抄教材中部分文字材料,或者补充一些其他参考资料,增加一些图片。总体来说,制作这样的PPT不会花费教师太多时间和精力。而成人的二语学习关注的是过程,动态的展示效果很重要,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重复。事实上,现在对外汉语教材制作得越来越精美,体例和图片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只是静态的展示,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制作出能达到教材水准又不与之重复的动态展示和美化效果,需要掌握很多制作技巧,大多数汉语教师没有这样的技能。即便掌握了这样的技能,花费的课外时间也是巨量的。如果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出的PPT效果还不及教材水准,反而不如在其他教学环节上加以改进更能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还有着课时量大、班级规模小、教学内容更新频率快、课型之间相关度低等特点,导致PPT的重复使用率低,更新节奏快,这些也会增加教师付出的总成本。在教师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长期增加教师付出的成本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可以说精美的PPT更适合出现在公开课或演示课等短期行为中。如果真的要在汉语教学中长期大面积推广多媒体化,那么根据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只有两条可行途径,一是增加教师的收益,弥补付出的课外教学成本,如对制作精美课件的教师给予特殊补贴。如果国内汉语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准能达到国外同行的标准,我相信多媒体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二是努力降低因采用多媒体化技术而让教师付出的教学成本,使成本的增加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如委托教材出版单位或专业技术团队统一制作可修改的标准课件,并提供相应的素材库,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使用;或者对任课教师进行专门技术培训,提高自制课件的熟练度,鼓励教师交流共享课件,降低教学成本;或者重建教师队伍,淘汰不熟悉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引进已具备相应技能的年轻教师。最后一条在目前高校中几乎不可行,但如果在具有企业性质且追求教学技术现代化的汉语培训机构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余论和展望
成本收益中的要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如“精力”的提法比较笼统,每个人学习某种语言的单位时间内所花的精力都是不同的,一般我们取的是众多相似条件学习者的平均值,所以“精力”一词可以改为“标准精力值”。“标准精力值”和不同效率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者本身的耐受力有很大关系,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寻其中的关系。最终我们可以把所有影响的因子囊括在一个或若干个公式内,这些公式并不是为了计算出精确的数值,而是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各因子之间的博弈关系。最终的理想状态是建立一个相关数学模型。
隐性教学成本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存在,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受隐性教学成本的影响较大。探究隐性教学成本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中规律,可以解释这个领域出现的相关现象,并可用来评估相关研究的可行性,为积极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
关键词:资本成本;会计;影响
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息费用,而没有确认股权资本成本。其实,股权资本的成本与应用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从形式上看,股权资本成本属于隐含成本,而债务资本成本属于显现成本。
一、建立资本成本的现实意义
第一,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构想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因为当展的总体特征,总是表现为分化与融合的辩证统一,会计学科也不例外。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一切成本包括显现成本和隐含成本。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却仅仅确认和计量显现成本,对隐含成本却视而不见。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性,既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为它们的实际带来诸多不便之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解决了这个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本”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
第二,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使净利润更具有经济意义。实现了对会计利润的经济学改造,使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拢,也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真实的净收益两部分。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虚增了企业的净收益,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还其本来面目,使企业的净收益真实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学的净收益实际上就是经济学界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它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企业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而消除了会计学与经济学对企业利润在认识上的差异。
二、建立资本成本会计对相关方面的影响
(一)对会计的影响
第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冲淡了传统资本要素的地位,冲破了现行会计理论与以资本为中心的局限,突出地强调了公司主体权益,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沟通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学就是产权经济学。
第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根据主体观念,资本成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把会计恒等式变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使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在会计上得到充分展示,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观念。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的建立将使公司成本发生变化:首先,利息费用将广义化为企业的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利息费用不再是一项期间费用,而应将其视为一项成本核算处理;其次,企业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中将包含占用的或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资本成本。
第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管公司的盈亏,投资者都可以取得股权资本成本,所以公司的经营风险从投资者转向经营者,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传统会计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净收益的组成部分,从而高估了净收益,使净收益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可能导致公司管理阶层和股东等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另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首先,能够揭示有关市场风险的信息,而这方面的信息是净收益计量所无法揭示的;其次,它消除了企业资本结构差异的效应,减少了传统的销售收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比率所产生的信息误导,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对公司的影响
通过资本成本会计的处理,公司的经营风险从投资者转向经营者,由于经营者要承担更多风险,必须赋予其更大的权力,所以经营者的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重大决策权发生了位移。而董事会的权利应相应弱化,但其监管地位应得到加强,所以应该修改公司法。
第一,将现有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合并设立一个监事机构,该机构处于重大经营决策的备案和监督地位,经营者应定期向监事机构报送财务报表,但其仍保留解聘或聘任经营者的权利。该机构人员由股东和债权人构成,对股东大会和债权人负责。若该监事机构未履行或不尽力履行其职责,而给股东及债权人带来损失,要承担其责任。
第二,当公司实现利润时,应按规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达到股东权益的50%时,可不再计提;当公司发生亏损时,可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亏损,补亏后的风险准备金不得低于股东权益的25%;当累计亏损额达到风险准备金时,应准予其破产。
第三,经营者加入本公司,可根据股东的要求或双方协商确定,由经营者先期注入一定的风险准备金。当监事机构发现经营者从事高风险业务时,可要求其退出该项业务或要求其提高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率。
总之,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使经营者得到更大的权力,肩负起更大的责任。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理想的奖励或激励报酬为基础,它使因(管理行为或决策)与果(主体权益的创造)紧密地连在一起。另一方面,使经营者从被利润束缚中解放出来,敢于投资于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而不必顾及短期效益。明确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也有利于更好地在会计上反映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资本成本会计融合了经营者和股东双方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显性成本 隐性成 本企业效益评价
很多企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张,会计利润也随之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者通过会计报表展现了会计利润。然而在会计利润的数字背后,这些企业是否真的提高了营运效率,创造出了真正的财富。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会计利润将是一枚“烟幕弹”。通常所说的利润,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真正的利润是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并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才能真正为股东创造财富,这就是“经济利润。以出资者的角度看,“经济利润”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会计利润仅是纸上的财富。本文试图通过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比较分析,增加对经济利润的认识。
一、会计利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利润的特点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的原则和方法计算的利润,具有以下特点:会计利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得的各项收入,与为实现收入而付出的相关成本费用相抵后计算出来的。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所形成的利润,也包括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方面形成的利润。这种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特点;会计利润是建立在分期假设上的,因而是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按权责发生制来划分的。收入费用以应否归属本期为准;会计利润是按照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的,即企业的收入是在被被确认已实现后才能予以入帐。传统的实现原则强调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的转移,符合谨慎性原则;计算会计利润时,抵减的费用是按历史成本原则来计量的。由于企业资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所以费用是已耗用资产的历史成本,这种计量方法有助于反映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源以及耗费情况,也有助于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责任;会计利润是依据配比原则计算的,它是本期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配比的结果。凡是与本期收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均不能与本期收入相抵,而是作为资产与以后耗用期间的收入相抵。
(二)会计利润的局限 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现行利润表中所体现的是企业已实现的利润,而不能反映未实现的利润。是―种较为狭隘的经营成果观。而未实现的利润对报表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往往至关重要;进行配比的收入和费用,其实并未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收入是按现行价格计量的,而所耗用的资产是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结转的,收益的计量缺乏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导致虚盈实亏、虚利实分的现象,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由于会计确认、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企业资产在报表中反映的是过去经营业务所形成的、尚未分摊的资产成本的余额,并不是资产真实的价值,必然会影响到以后年度利润的真实性;会计按配比原则确定利润,使一些性质上不是资产或负债的递延项目也作为资产或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二、经济利润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其优势
(一)经济利润发展的历史渊源 在资本市场萌芽时期和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有权观念左右着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没有多大意义。相反更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从所有者角度来看,债权人才是唯一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后,剩下的就是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股权资本成本。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会计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个与其所有者相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的法人,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和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股权资本。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主体而不是所有者在拥有资产,是主体而不是所有者在承担债务,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于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根据公司独立主体观念,所有原始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的“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的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有代价的。根据主体观念,经济利润就自然的成为取代会计利润的新的、科学评价指标。
(二)经济利润的使用优势 经济利润是在扣除全部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的基础上来衡量企业业绩,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它克服了会计利润的缺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即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增值,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经济利润同会计利润相比,会计利润是―个财务概念,是财务报表的一项内容,经济利润是―个管理概念,经济利润不仅是一个全面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而目利用经济增加值原理,在决策时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的发展战略。经济利润非常准确地度量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达到增长的目标过多投入资本,经济利润具有预警的作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减去权益资本成本,如果经济利润大于零,则投资是安全的,经济利润小于等于零,则应对投资加以重点关注。经济利润是建立在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目标基础上的“价值”理念,符合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资本需求的资金成本,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要求,经济利润逐渐取代了传统会计利润被广泛应用于内部绩效考核中。
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别 (1)计算口径不同。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2)成本内涵不同。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3)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会计利
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二)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联系 (1)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的计算前提。会计利润是传统的经营财务成果指标,在此基础上扣除投资人资本利息成本后就是经济利润。因此计算经济利润必须依靠会计利润。(2)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都是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共同目标与方向。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都是正指标,可以说在同一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会计利润越大,经济利润就越大,同时企业价值也就越大。(3)经济利润是会计利润发展的更高阶段,与会计利润一脉相承。经济利润是由会计利润依照社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等更替、提高发展而来的。是适应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的新的、更加科学经营成果、投资评价指标。
(三)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一切成本包括显现成本和隐含成本。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却仅仅确认和计量显现成本,对隐含成本却视而不见。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性,既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为它们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在投资项目立项时,按管理会计要求对此项目进行评价,当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却由财务会计来评价和考核,由于两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使得人们无法据以了解投资项目立项时,所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实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分,尤其是经济利润概念的引入,解决了这个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利润”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其次,使企业的净利润更具有经济学意义。引入经济利润,实现了对会计利润的经济学改造,使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扰,也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人产权领域。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和真实的净收益两部分。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虚增了企业的净收益,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利润还原其本来面目,使企业的净收益真实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学的净收益实际上是目前经济学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学家将利润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在保持同样富裕的前提下,一个人在本周可能的最大消费额”。从而消除了会计学与经济学对企业经营成果在认识上的差异。传统财务会计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计算出的净利润包含股权资本成本。因此,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缺乏其应有的经济意义。引入经济利润指标后,在损益表上的净利润,就是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将更具有经济意义,也是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高校; 办学成本; 对比
一、高校办学成本研究回顾
高等教育办学成本作为高教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理论著作颇丰,代表性成果有厉以宁的《教育经济学》、王善迈的《教育投资与财务改革》、靳希斌的《教育经济学》等,内容涉及到教育成本的概念、分类、核算或计量、教育成本分析、教育成本预测与计划、教育成本控制等等。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晰: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专门人才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即具体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一直没有建立。面对社会对高校收费过高等方面的质疑,2006年教育部曾表示要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但时至今日该办法也未能出台。
由于高等教育办学成本涉及到高校学费、生均拨款等高校实际问题,因此很多高校财务人员在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有的甚至已经提出了比较完善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架构。但这些体系的构建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企业会计制度摹拟、迁移之上的,将学校视为一个企业,仿照企业费用归集、成本核算的套路,构建了学校成本核算方法,而这似乎又走进了另一条弯路。
高校之所以在一开始就没有采用企业核算体系,而遵循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公益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的办学成本应该越高越好,各方面的投入应该越大越好,投入越大,成本越高,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外语学习为例,单纯“书本+老师”模式,成本最低,效果也一般;如果配以“多媒体语音设备+外教指导”,学生学习无疑会提高一个台阶;而将学生派遣出国,到语源地直接学习交流,效果当然与直接读书有天壤之别。因此,高校成本核算与企业严格控制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核算理念存在着根本上的分歧,高校成本核算体系的落脚点在于如何在不断加大的投入中,实现资源最有效的利用。
以往高校成本的研究由于没有明确的使用目的,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只是为了核算成本而去设计成本核算,得出的核算方法也是见仁见智,可能适合个别高校成本的核算,因此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并且以往的研究成果对成本的核算设计方面过多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引进了一些诸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概念;又由于高校不同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根本分歧,因此在如科研支出等类成本的归并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以任何具体高校为对象设计的核算体系以及计算出来的成本,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数字,除了同本校往年情况作纵向方面的对比外,实际应用的价值不大。
二、以“应用”为目标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
虽然高校日常运行不以成本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高校办学成本的核算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在特定时期内,高校的投入总是一定的,如何在全校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离不开各类成本的核算测量;同时高校学费标准、政府生均拨款的确定等都需要对高校办学成本进行精确核算。
完美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目前的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应以“应用”为目标,即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应服务于资源分配、生均成本计量等目标。具体体系的设计以“对比”为导向,这是因为高校办学不以成本最低为目标,因此很难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成本,高校办学成本的高低只有同标准(必要)成本或者与不同的高校之间对比,才能判断出具体高校办学成本指标的高低,进而为具体的管理改进提出建议。
以对比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标准(必要)成本的确立
标准(必要)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而需投入的最低成本。它的确立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原因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高等教育成本没有最高限。为简化问题,笔者参考了200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办学条件指标”),该指标对普通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包括生师比、教学用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通过对指标规定条件的折算、倒推,笔者可以得出高校办学的必要成本。虽然“办学条件指标”这一文件仅是一个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一刀切的做法引发了诸多议论,但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该指标体系还是最为客观和权威的。
根据“办学条件指标”计算出来的高校办学成本,还缺少高校“日常公用支出”这一重要内容。对于此项笔者采取大家普遍的做法,参照“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事业性经费栏”中公用部分,并去除设备购置费一项(因为设备费最终形成资产,资产在本体系设计中要做折旧处理)。
(二)体系的设计要注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对比
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的办学成本是不相同的,2003 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对全国158所高等学校进行了生均教育成本调查,结果如下:医学类8 703元,农林类8 833元,文科类9 559元,师范类10 296元,理科类13 312元,艺术类23 069元,综合类13 224元,可见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成本上有巨大差别,同时不同层次的高校也存在着根本差异。根据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课题组对2002年高等师范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的结果,全国师范院校的生均培养成本为11 181元,其中部属院校平均成本15 972元,而地方院校平均成本仅为9 765元。以上两组数据不难看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具体办学成本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简单地将两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数字成本进行对比,实际意义不大,必须选取合适的成本核算对象,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才能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之间高校的横向对比。
(三)体系的设计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类型之间的对比
一个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成本差异是很大的,文科类专业图书、资料类的投入要多一些,理工科专业设备、耗材的投入要大一些,而医科类学生实习、实践的成本要高一些,因此高校成本核算的对象必须以学科为基础,分门别类归纳;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成本也是呈阶梯状跃升的,因此办学成本的核算对象必须按学生类型归集。
三、基于对比为导向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概要
按照目前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高校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含学生资助)、资本支出(固定资产购置)、基建支出等。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将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折算,建立方便于不同高校之间对比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
高校办学成本的核算时期应以每年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为一个周期,与学校教学保持一致。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中涉及到的学生人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规定的要求均折合为标准人数。高校办学成本核算指标应包括基础成本、优势成本、发展成本和相关成本四个主要体系。
(一)基础成本
基础成本是指为培养合格的高校毕业生而发生的必要费用开支。包括:1.人员支出,在职人员的工资、课时以及各类津贴等;2.教学、实验等耗材支出;3.公用支出,学校开支的水电暖、物业、部门办公经费等支出;4.学生补助支出,学校发放的各类奖助学金;5.固定资产折旧。
基础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反映了一个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必要开支。基础成本的核定应按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生分别归类。其中教辅、管理人员支出及公用类支出按(标准)学生人数予以均摊。
折算得到的基础成本数据可以和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以明确差异。基础成本数据可用于不同地域高校之间办学成本的对比,明确各地对高校投入资金的差距等。
基础成本数据可以由会计账目“教育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教育事业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教育事业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助学金(学校补助)”等科目的发生额折算。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可依据“教育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发生额,并参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采用分类折旧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折旧率可定为:土地50年,折旧率为2%,房屋建筑物40年,折旧率为2.5%,其他设备10年,折旧率为10%。
(二)优势成本
优势成本是指高校在满足基础办学成本基础上,另外投入到教学、实验室、学科方面的支出。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拨付或学校自筹的各类专项资金,包括学科、实验室以及人才引进等直接投入到学校教学科研方面的专项资金。近年来,财政资金拨付以专项形式渐成趋势,各类专项资金到位的差异对学校办学成本的构成影响很大。2.科研支出。科研类支出虽然和学生培养不直接相关,但科研支出大小是一个学校学术实力的集中体现,而且很多科研项目也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优势成本应按不同学科门类进行归集。
优势成本可用于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办学成本差异的对比,通过对比,学校可以明确与先进高校的差距。
优势成本数据可以依据“教育事业支出—项目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等科目的发生额折算。
(三)发展成本
发展成本是指不直接计入教学业务成本的,主要为学校长远发展而在当期支付的支出。具体包括1.学校基建、维修类方面的支出;2.仪器设备购置;由于计提折旧关系,以上两类支出要减除已计提的折旧数;3.银行贷款利息支出。
发展成本体现了学校用于长远发展而作的投资,金额的大小反映了学校发展的潜力。
发展支出数据可以依据“教育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教育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数据”,“教育事业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科目的发生额折算。
(四)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学校教学不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三类:1.国家发放的各类奖助学金(对于学校而言,属于性质);2.学校离退休人员的各类支出;3.校办产业、支付的罚款等各类支出。
相关成本主要考察它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如其过高,学校应提起足够重视。相关成本数据可以依据“教育事业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助学金(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科目中的“离休费”、“退休费”等科目发生额折算。
基于对比为导向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可以为高校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最合理地分配学校的办学资源,控制成本,进而实现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课题组.高等师范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5(4):3-21.
[2] 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9-32.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核算; 成本分担; 机制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必须为其提供经费支持。但是,高等教育是经费需求庞大且成本递增趋势明显的行业。高等教育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政府无法独自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经费,需要由政府及其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缓解了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为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了经费支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还不完善。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断趋于完善,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前提与基础。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原纽约大学校长布鲁斯·D.约翰斯通于1986年最早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布鲁斯·D. 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几乎完全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转向至少部分依靠家长和学生负担,他们交学费补偿部分教学成本,或支付使用费补偿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费和膳食费。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这两个原则具有统一性,缺一不可。但是,毛建青(2004)却认为,一般而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政府根据各自财力状况对高等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则是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政府除外)根据各自受益高低及支付能力大小对高等教育费用进行补偿。笔者认为,毛建青的观点有失偏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不是指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分担,主要是指政府与家长和学生的分担。自然,高等教育成本由谁分担即由谁补偿。
高等教育投资具有社会效益及私人效益。按照利益获得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各受益方都必须分担成本,而不能片面强调由某一方单独承担。因此,政府、企业、个人在负担高等教育成本时应依据各自的收益而定。其中,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人,理应负担一定比例的高等教育成本。实行高等教育个人成本补偿可以促进社会在公共教育资源、收入和非金钱收益方面产生结构性公平。目前各个国家都建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践证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概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遵循“举办者出资”的指导理念,即高等教育由政府包办,政府几乎是高等教育成本的唯一承担者。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发展缓慢。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影响与指导下,我国结束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免费制度。1989年,原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文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宣布对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除师范生外)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当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收取每年100元到300元的学费。1992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较大范围地推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自费学生的比例得到提高。1997年,政府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收费制度,调整了收费标准,并在全国统一推行,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实行收费制度。这一系列的举措从政策上肯定了高等教育应当实施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随着成本分担机制的推进,财政拨款在高校资金筹措机制中逐步失去了原有的核心地位,而学杂费收入在高校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上升。目前,财政拨款与学杂费收入约占高校总收入的70%,政府、学生及学生家长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呈现出另一个显著特点,即很多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银行贷款构成继财政拨款、学费后的第三大经费筹措渠道,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使更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顺利推进,需要科学、准确核算学生培养成本。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政府与社会分担教育成本额度大小的科学依据。科学、准确核算学生培养成本,有利于克服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随意性,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因此,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办学成本的构成是确定成本分担原则的关键。但是,由于高校成本核算制度尚不健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正面临很多问题:国家财政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高校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学生欠费现象严重;社会捐赠收入比例偏低等等。此外,多所高校面临经费短缺窘境的同时,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完善需要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对学生培养成本进行界定与核算。但是,学生培养成本的界定存在着很多困难与不确定性。事实上,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并不是中国高校所独有的,它也是其他国家所面临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其原因一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经费需求膨胀;二是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对教学质量、学术声誉的追求,导致生均经费支出水平呈不断递增趋势。随着世界各国对高等学校运行成本的普遍关注以及对非营利组织真实成本信息披露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也在探讨改进和完善包括政府、高校等在内的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但现阶段,关于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依然缺少普遍认可的、完善的方法。
四、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完善成本分担机制
(一)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界定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概念与上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念不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念指的是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承担者,即流入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本的经费来源;而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概念是指为了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而耗费资源的价值,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是指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本的流出部分,即消耗部分。
应该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应涵盖:1.直接成本,是指学校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培养费用,包括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学生资助、学生事务支出等;2.间接成本,是需要分期、分摊列入培养成本的支出,通常是指为了组织和协调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而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和其他支出。为了便于核算、统计,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是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高校为了培养学生所耗费一切资源的总价值,所耗费资源的补偿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投入、学生缴纳的学杂费。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完善,各高校应该采用相同的核算口径,尽可能地对各项开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可比性。
(二)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1.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
如何进行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既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重大问题,也是财务会计的技术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都是以生均事业支出作为生均培养成本,也就是将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分摊给折合的本专科学生数,从而计算生均支出。但是,我国高等学校采用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会计账目实际上是一个收与支的账目,很难准确反映高等学校当期财务状况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缺乏资产和负债方面的信息,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就不包括在办学成本中,因此应改为权责发生制。
2.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不应计入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现行的高校办学成本是在教育事业费支出中反映,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及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等,它们是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但是,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成本是不同的,需要设立与学生培养成本相关的科目,从而准确计算权重。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与培养在校生无关,不应计入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3.应计算不同学科门类的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高等学校分为理科、工科、农林、财经政法、医科、艺术等学科门类,这些学科培养学生的过程不同,发生的培养成本亦不同,因此,应计算不同学科门类的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三)高等学校成本分担机制应加大政府投入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应由政府和学生家长共同分担。在不增加学费、不加重学生家长负担的前提下,应加大政府投入。2012年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实现的一年,但4%是20世纪末的目标,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21世纪的目标应是多少,4.5%还是5%?政府达到4%的目标后,不应原地踏步,应继续加大投入。
【参考文献】
[1] 布鲁斯·D.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M].纽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1986.
[2] 布鲁斯·D.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李红桃,沈红,译.比较教育研究,2002(1):26-30.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高职院校 办学成本
当前,高校办学成本核算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高等院校管理者、社会各阶层人士以及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尤其是高职院校,特殊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其专业办学成本必然高于普通院校。本文试以益阳某高职院校为样本,以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标准为依据,结合益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实际情况,初步给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办学标准成本的测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测算出样本专业标准办学成本。
一、专业标准办学成本测算的前提
1.标准成本的概念与性质
标准成本是根据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或者是根据教育部门不同的评估要求计算的成本,是高职院校在正常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的条件下培养一名学生的预计成本。它是以高职院校正常运营情况下的成本支出为基础,通过科学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用来评价教育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标准成本已经基本排除了实际消耗中的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目前条件下不可缺少的成本支出,代表了正常情况下的高职教育成本水平,因而具有正常性;标准成本也是控制成本支出和考核成本中心工作业绩的标尺,为各类成本支出幅度提供依据,因此具有目标性。
2.标准成本测算依据及说明
标准成本测算的依据是专业教学计划和高职院校合格办学水平评估标准,是理论上的办学成本,由于排除了所有可能的实际因素变动情况,所以,可以说标准成本是专业办学的最低成本。进行标准成本测算的目的就是要提供科学、可靠的成本信息,为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资源提供依据,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率。测算内容是围绕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院校类别、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费来源、生员比、时间价格差异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成本的大小,为使测算与核算更具体,本文主要抽取了益阳某高职院校的两个专业(群)为样本进行分析,因此数据本身可能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对于同类院校在同期内的培养成本应该有可参考性。
二、专业标准办学成本测算的具体内容
益阳某高职院校,常规的成本分类均属于维持高职院校基本运转的经常性开支,没有相对比例包括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新投入费用。而在当前狠抓内涵建设时期,有关三项建设等新投入费用在高职成本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因此测算项目应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实际测算是对上述六项分别进行的。
测算是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定教师编制数目,以确定直接人员费用,即工资福利支出。
文中所测算的只是教育成本中的院校直接成本,即会计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成本。
测算是针对生均成本来讲的,这里所计算的学生数,均是指该专业标准学生数。
标准学生数=(期初学生数×8期末学生数×4)/12
“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将数学的思维方式能动地运用于经济学,促使经济学不断实现质的飞跃。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来看,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理性思维才能产生重大突破。爱因斯坦运用数学思维推演出许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体验不到的、不能理解的结论。他创立的相对论大大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随着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日益虚拟化,经济现象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愈益不能直接地感觉,愈益需要高度抽象的数学来描述。只有在广泛的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经济学才能摆脱经验主义,摆脱仅仅依靠有时不甚可靠的经济学家的直觉来得出结论。我们认为,数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在推动经济理论的变革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理念,使他们对经济问题的本质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比如使用概率统计中的分布、期望和方差来刻划风险与不确定性,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未知事件的认识,现代保险理论和金融理论由此导源。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是在较强数学框架下得出的,现已成为金融工程学的基础,后人称其为“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我们注意到,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质的飞跃。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必然数学到随机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既是数学史上的重大转折,也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时代的特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把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放到数学史的背景中考察数学对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所起的动因作用,就会发现数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或是提供了新的经济思想,或是使原有的概念体系得到改造,或是将其研究范围加以拓宽,或是用抽象的、严格的数学语言将原有的理论表述得更为精致,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原貌。“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理论的存在方式也应当向数学靠拢。在数学中,未经证明的命题是不能作为定理而存在的。在尚未经过统计检验之前,理论观点均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可是,在传统经济学中,理论被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就把真理绝对化了。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它是一系列命题的组合,其内容需要历史、现实和有关学科的证明。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从来都是围绕“假说”进行的:它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它的经验研究,主要是用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一种假说。另外从经济学的论证方式来看,也应当仿照数学理论,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而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有三个相应的子环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导出假说。理论模型是对影响某一经济现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表述的逻辑体系。影响经济现象的经济变量可能很多,理论模型就是对其中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系统表达。理论模型的好坏主要看它能否抓住影响事物的关键变量,并且简单明确;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就是好的。“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三层含义是,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简单明了、无歧义,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在科学史上,许多争论都源于没有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的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若要解决这些争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就可以避免那些无意义的争论,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有利于经济学的积累与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学数学化”是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方式和语言形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一番改造。这是一个渐进的、非显化的历史过程。
从目前来看,经济学的数学化还远远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真正实现“数学化”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非构造性数学的发展足以适应经济学的复杂性要求;二是从经济学的成熟程度来看,不仅需要达到可以建立理论的水平,并且具有与作为形式化条件的数学语言高度通用性相适应的逻辑简明性。因此,一些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其量只能算作经济学“数学化”的一个方面,而和从本质上来理解的“数学化”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认为,数学化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许这是一条人类走不到尽头的路。但是,每一步新的探索必将使人类对经济学增加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要现代化,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化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1、数学化体现科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化与科学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西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几乎为所有的西方经济学者都承认的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即“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就是指那些行为合乎理性的人。由于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当他面临若干不同的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种,即追求最大化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府部门,认为政府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范畴已经无所不包,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由此大大拓宽,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不同学派只是在论述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成了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即最大化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最大化分析得到了直接的应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各种行为函数,进行了精确的量化分析并联合求解,得出市场一般均衡体系“阿罗—德布鲁模型”。最大化分析是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总是与一定目标相联系的。为了论证最大化分析与科学理性的一致性,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对于厂商来说,在他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他总是希望成本比较低,利润比较大。从亚当?斯密以来,其后的经济学家则运用边际的思想更精确地将利润最大化原则表述为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等。这个表述几乎解释了厂商的一切行为。
例如,为什么厂商那么不具有人类的同情心而解雇工人;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是由他们的边际产出决定而不能够再提高;为什么在一切生产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厂商不追求最大的产量而任其资源的闲置;为什么厂商能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本能机制而不任意扩大投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公式是套用微积分求极大值的方法得出的。假设变量R和C分别代表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它们都是产量(q)的函数。又设厂商的利润为π,则π=R(q)-C(q),只有当利润π达到最大值时,厂商才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说,能使π达到最大值的q便是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q。一旦找到了q的数值,就可以把它代入需求方程来求得p(价格)的数值,即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数值的q之下,π的数值最大?按照微积分原理,使π为最大值的必要条件是:dπdq=dR(q)d(q)-dC(q)dq=0,亦即dR(q)dq=dC(q)dq最大化问题的古典方法的主要特性是:假设目标函数在一个极大或极小点处有一个等于零的连续的导数,这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中称为一阶条件;数学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把最大化的讨论扩大到约束条件为不等式,扩大到目标求极大化极小值和极小化极大值的情况。实际上,数学中所有关于求极值和最大化的理论,都适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最优经济效果问题;而很多求极值的数学理论和概念,也只能在最优经济效果问题中找到原型。
2、数学化有助于经济学实现科学化所必备的三项条件
关键词:传统经济;生态经济;自然生态;循环经济
1传统经济学的弊端
传统经济学(TraditionalEconomics),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与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逻辑、规律的科学,是传统经济运行模式背后的主要理论基础。正如科斯所说,这是“关于私有制度的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为基本前提假设,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注重个人,强调利润最大化,把对个人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感。不论是在100多年前建立的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无不将“经济人”这一传统经济学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在长达几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段中,工业文明给予了传统经济学“自私、理性”价值观的合法性,并使其依托自身发展壮大,成为占据中外话语霸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1]。人与自然本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市场经济”限制其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忽视自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基础性作用,让传统经济学成为一门“无根性”的经济学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有传统经济学家构建的经济学框架通过改变量等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使传统经济学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让传统经济学家的这一老旧经济学模型框架失去了对当下社会的“把控”,在这一框架之下的概念和变量也落后于时代。在当下认识论的角度下,自然生态作为整个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传统经济学自始至终也没把自然这一变量纳入经济学框架之中,忽视自然、过度利用自然、把自然当作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场,无不说明传统经济学在当下发展之中的弊端。
2传统经济学与生态危机
在的剩余价值理论里,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3个过程。购买是指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原材料是指“非人为再生产”的资源。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脱离自然资源整个过程将无法进行。传统经济学一贯忽视生态,视一切“非人为再生产”的自然资源为免费、可随意获取的,这种“自然免费论”导致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虽然取得了经济高效率,但生态系统被大肆破坏,造成严重的生态赤字,在一段较长的历史阶段内一步步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传统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试图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谋求可货币化的最大利润和物质福利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假设一个企业从自然界获取了足够多的原材料之后,很快进入到生产销售环节,并最终能够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模式获取最大的利润。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弥补从自然界攫取原材料的损害,这个企业必须拿出利润中的一部分进行补偿。这样一来,成本增加,利润就减少了,与传统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相违背。作为传统经济学下的理性“经济人”,成本外部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方式。弥补对外部生态的破坏,增加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2]。
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从形式上看是封闭的物质循环流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学,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循环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学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3.1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
3.1.1国内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国际学术界对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雷迪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批判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震惊美国各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国内的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批农林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以农业生态研究为基础,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逐步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部生态经济学专著是许涤新、马世骏、刘思华主编的《生态经济学》。1980年8月,许涤新在青海省西宁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论坛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王松霈说“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沙漠化、水土流失、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登上历史舞台,全世界都面临着自然环境的巨大挑战,是生态经济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山东人民出版社在1995年7月出版了马传栋的《资源生态经济学》,马传栋先生指出生态经济学的宗旨是要探索人类实现资源、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对策,为解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3]。
3.1.2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属于生态学,也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989年,Costanza指出生态经济学既包括利用传统经济学的方式研究经济活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包括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联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的学科,他视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联系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4]。我国经济学家腾有正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二重性的学科,兼有理论和应用,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包括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在人们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边缘性质时,往往会遗漏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时代性。目前世界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温上升、酸雨、沙漠化等,并且没有一门学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将新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纳入到生态经济学,以帮助不同地区出现同样问题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以此保持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活性,使其处于时代前沿[5]。
行政成本是热电公司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管理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范畴,更是热电公司关注的重点问题。就行政成本问题而言,热电公司普遍进行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但行政成本问题依旧困扰着各个热电公司。行政成本问题的研究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内在要求,行政管理科学化内在要求是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尽可能的缩减行政成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减少资源消耗,提升工作质量。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经济组织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这对于减少经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成本概念
行政成本概念适用工经济成本概念,这里对于行政成本的分析,采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经济学当中,成本是企业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关系到企业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而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行政成本在企业当中对经济效益有着极大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而然,行政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
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行政成本,这些行政成本的来源则是生产经营创造的财富。所以,行政管理活动尽可能减少行政成本,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行政曰标,就是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研究的核心议题。
三、热电公司行政成本的具体内容
关工热电公司行政成本问题较为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其主要受到行政主体、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实施的一项行政管理活动耗费的资源,就是行政成本。本文对热电公司行政成本的研究,以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一项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目标实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行政成本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决策成本。例如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决策过程当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行政资源,需要动用人力进行调查研究,对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并且需要开会讨论,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这些活动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这就是行政决策的成本。行政决策过程当中,要努力实现最优化的行政决策成本,每一个步骤都要精打细算,尽可能的消耗较少的行政资源来获取好的行政决策。
第二,行政执行成本。例如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要进行供电调查,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事先的调查,并且需要动用相应的资源。这种行政执行成本是为了实现行政决策日的而动用的一切资源消耗,这些资源消耗无疑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第三,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行政曰标实现后,之前行政决策成本和行政执行成本的结果,就是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是对整个行政活动的综合评价,也是整个行政活动的最终成本。
四、降低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的有效措施
热电公司行政管理成本的降低,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效益原则。热电公司生产运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产生经济效益,公司的行政管理活动也要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公司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要明确行政目标以及行政质量与行政效率的要求,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还要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热电公司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要先确保行政决策是否具有必要,是否对日常的生产经营具有影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运营中遇到的必要问题,提高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
第三,坚持节约原则。热电公司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为了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实现,在不降低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办事,把浪费和失误减低到最低限度,以最优化的方法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资源节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刻意识到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的重要影响,相对于热电公司而言,行政管理工作所产生的行政成本同样属于生产成本当中,对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行政成本的节约,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切实节约资源,确保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晓燕,钟学旗.论热电行业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研究[J].2011,10(02):121-125
[2]林岐,窦志刚.控制行政成本的财政研究[J].济论坛2(111,12(05):152-156
[3]张岌,中国行政成本省际差异研究——基于1998-2003年时期的数据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1,12(06):152-156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相继推出,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普招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多已参加工作,且年龄较大,其已是市场经济、家庭、社会的有效参与者,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素养则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承担起现代公民的责任。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能合理地规划人生,从容、理性地面对金钱和金融问题;一位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也是一个有见识的消费者,知道如何通过储蓄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并明智地使用信用卡,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准备,从而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符合成人教育更重视目的性、应用性这一教育特点。
说到经济学,狭义的是指西方经济学,它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科学,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其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工具及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理论结构。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但西方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在针对成人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结合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则成为经济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原则
经济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是用经济学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方法去处理个人生活、经济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很少或没有关注思维方法在提高学生经济素养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往往将经济学教学置于枯燥的结构演绎、呆板的数学推理之中,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且扼制了学生经济潜能的发展。就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这一经济学教学关键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经济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经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重视其经济思维、经济感觉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成人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要为成人学生财商、经济素养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念的体现。教师若想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就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人学生必须自觉地、主动地并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经济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涉及面广,要求相应的广阔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特别是经济素养所包含的经济思维、经济感觉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经济学的效率意识、风险意识贯穿始终,并训练学生从微观与宏观、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案例、积极思维,使其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途径
经济素养的培养并非是抽象的。在经济学教学中,它是具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而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传统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所涵盖的基本经济理论以及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为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教师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优化经济学教学目标,要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其主要包括:一是树立经济学以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为中心的效率观念以及不确定性为主的风险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与原理知识,如,均衡的概念、供求论、消费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论、市场失灵及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等,为培养成人学生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经济素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三是能熟练运用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认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微观和宏观的经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意识,主动地引入一些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应用实例,提高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成人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经济素养。
2.转变单一讲授方式,变“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成教学院普遍一学期开54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双向互动地位。“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大胆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是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有效途径。要采用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养成课下自学的习惯,讲课要少而精,尽量多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要只重视“我讲了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经济素养这一宗旨适时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及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在“互动式”学习活动中要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具体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而学生可在课后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予以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成人学生大多数已参加工作,但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之所以接受成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决定了成人学生的学部分是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经济学教师可利用成人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开办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政策、经济热点问题的讲座,培养他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思维。此外,还可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以培养成人学生的创业意识、经济意识与开拓能力,也可组织成人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知名工商企业,使其了解现代企业运营流程,感受企业管理和文化;引导成人学生浏览相关视频,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精彩节目,让成人学生获得有关创业、投资理财、企业运作等方面的信息与方法,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经济素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