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时间:2023-08-20 15:0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认真分析与研究以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与教材改革。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探索生物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我区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区中学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服务全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二、工作重点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重视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认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的关系,基于生物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各校生物教研组根据学科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

(2)创设条件,开展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与评价、案例点评、联校合作等多元化的研训活动,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中学生物教师开展课程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等专题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

(3)立足课堂,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研究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课程价值取向的专业理解,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研究课”引领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4)抓课题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做好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物构建思维教学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和有关省教研课题立项与研究工作,做好有关学校其他生物研究课题的服务和指导,加强课题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

(5)关注生物课程基地和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学校积极打造自身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促进其提升示范与辐射能力。

(6)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教师发展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发挥区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名教师和校长学科基地等的作用,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7)总结课程改革经验,扩大经验或成果的影响力。教师要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向生物专业期刊投稿或参加各项评比,将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研究和课题研究等成果显性化,扩大我区中学生物教学的影响力。

2、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水平。

(1)构建区域性教研、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形式的教研互动平台,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

(2)积极参与联校教研活动,开展“同题异构”和“主题研讨”等方式的教研活动。

(3)积极推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一是适时开展学科教学调研,推进教研组建设。二是据“xx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和“xx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专题(课题)研究为教研组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创建有个性和特色的市、区先进教研组。

(4)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成长进行分析与反思,关注教师间差异,充分发挥这种差异的资源作用,了解教师发展中的需求,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工作的信息,增强自主发展的意识。

3、改进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在认真分析和总结17届生物学科高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的方向,深度解读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并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高三复习教学研讨,重点是进一步明确考试说明之要求,探讨一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认真做好高三调研测试的阅卷和分析工作,并参与做好对学校高三教学工作的调研。

(2)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重视对初高中生物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引导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体现生物学科的特色和教育价值。

(3)各高中积极做好2018年省生物奥赛的备战工作,争取在获奖学生的质与量方面有所突破,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根据教研室统一安排,做好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第一轮专题调研工作。研究并探索高三一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2、高中生物课题组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市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初高中)。

十月份: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参加江苏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无锡)

3、组织参加市课程基地专题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高中生物主题研究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组织参加xx地区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第一次研讨活动。

3、组织开展区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4、推荐我区教师论文参加xx市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活动。

5、组织参加市青年教师论坛活动。

十二月份和一月份:

1、组织参加沿江七市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2、学科教学调研。

3、组织参加xx市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4、高中生物课题组主题沙龙活动。

第2篇

    1全国统一的 “一标”

    高中课程改革后教材趋于多元化,一本教材统领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为此教育部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学科统一制定了各省市必须严格按照执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对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均有相关的说明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一个地区(省市)必须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认真全面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用好“课标”服务于教学。

    2高中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以人教社生物学科教材为例,旧教材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是分成了必修上、下册和选修全册共三本教材的学习内容。而新教材是把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学知识分成了六个模块,其中必修三个模块,即必修1《公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修三个模块,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旧教材侧重于学科本位的思想,以致于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与学生认知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的情况,如有些内容仍显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体现出生物科技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编写多采用注入式写法,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不显着等。这些都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新版教材在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筛选和编排内容,恰当地确定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较好的实现了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有效统一。教材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生命系统的视角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新版教材正是从生命系统的视角,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生命系统自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由于教材的三个模块(必修)涉及不同层次上生物学的知识,核心主题不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观点等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生命系统这个大框架下又分为三个子系统。

    三个必修模块选择的都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点是增加了许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新教材每一章节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这就是“本节聚焦”。通过本节聚焦”,教材很清楚地告诉学生这一小节中我们要干什么,具体应把握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每一节知识里都有让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内容——“思考与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新教材的编排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教师的教法的不同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为基础,以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教学方法呈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点:①教学方法的启发性,②教学方法的“学法化”倾向,③教学方法的探究化、研究化、实践化和体验化,④教学方法综合化和多样性,⑤教学方法主体化和个性化,⑥教学方法现代化,⑦教学方法心理化倾向。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将反应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为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合理运用教学原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犹如两条不断流淌的小溪,两条溪流的交汇点,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共鸣点。

    4学生的学法不同

第3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资源、开掘、素质教育。

引言:当前,随着全省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我校的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发展。传统的生物教学仅局限于课堂上,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教师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匮乏,课堂教学太显机械化、单调化,使得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一直不高。基于此,积极有效的开掘并充分利用一切潜在的校内外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生物教师来说是切实可行且很有必要的。

1.我校生物教学资源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将生物教学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将生物教科书及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教具理解为课程资源的全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生物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学中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缺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使知识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内容,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们忽略了除教材以外的校内外的各种生物教学资源(如校园、实验室、农田、苗圃、动植物园、博物馆等)。例如学校所在城区的县图书馆、博物馆、森林公园(如浮来山等)等周边的自然环境亦可以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

2.开掘生物教学资源的意义

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开掘和充分利用生物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本校生物教学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和大自然,去积极适应社会。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今天,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生物教学资源。

2.1.开掘生物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的自然学科,学习生物学会与形形的生命打交到,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吸引着学生们去探求去寻知。而利用各式课外的生物教学资源都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些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生物资源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生物课的教学内容。

2.2.开掘生物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通过开掘生物教学资源,会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教材外,学生还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为自身的生物学习服务,使学生真正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3.开掘生物教学资源的形式和途径

3.1.以生物新教材资源为主

新教材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开掘新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降低教材的主体地位,它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切教学资源的核心。新教材通过大量增加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等方面的内容,突出生物教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朴实。

3.2.充分利用校本资源

校本教学资源是完成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可利用的校本资源有生物实验室、学校图书馆、生物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生物园地等教学资源。教师在利用这些校本资源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这些教学资源具有其它教学资源无法替代的价值。

3.3.积极开发当地环境资源

依据学校周边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自然环境资源的潜力,可以很好地推动一个地区生物教学的顺利进行。开发当地环境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3.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和交流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课堂授课中运用幻灯片、投影仪、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创设独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我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立足本校实际,积极有效的开掘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资源,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生物三维目标的教学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

第4篇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记忆孤立的生物学现象和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忽视了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导致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从而造成了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生物学重要概念为主导的模块教学,即借助重要概念对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和众多的事实性知识进行逻辑整合,打破教科书章节的限制,实施模块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本文初步总结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模块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重要概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直接进行重要概念的教学,由于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往往会产生陌生感,造成概念理解上的障碍。《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标)提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可见,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教学中的重要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事例,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对重要概念的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重要概念“可遗传变异”教学时,通过下列递进式的问题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本节教学。“你知道什么是变异吗?”学生回答:变异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进一步追问:变异就一定是个体间的差异吗?学生回答: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教师继续提问“你在生活中观察到哪些变异的现象?”以此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观察到的变异现象,让学生建立“变异”的感性认识。

接着,笔者创设下列学习情境:要求学生针对人类的卷发与直发这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各自家族遗传史,判断自身的性状是否是变异现象,并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如果是人工卷发,那是不是变异?——学生赞同。②人工卷发是否可以遗传下去?为什么?——学生豁然。③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呢?——学生深入思考。④试试看,能不能举出生活中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学生若有所思。通过上述这些问题的思考,为后续进行可遗传变异的概念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设置探究情境,自主建构重要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向学生讲授重要概念的实质,那么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容易把概念的学习等同于记概念、背概念的枯燥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重要概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许多重要概念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生物学科学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自主建构重要概念。例如进行“光合作用”教学时:①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有关普利斯特利实验案例,分析该实验过程和结果,相互交流讨论其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②教师强调英格豪斯重复进行普利斯特利实验500多次,可见,科学研究需要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借此开展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照和绿叶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帮助学生构建出光合作用的初步概念模型: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绿叶,而且会产生氧气。③教师从实验过程、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萨克斯实验,并将光合作用的初步概念模型修正为:光合作用过程中还产生了有机物——淀粉。④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法、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五个方面探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以及卡尔文的实验,以此完整地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模型:

通过上述生物学科学史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同时,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进行反馈练习,深入理解概念

现以例题1说明,对于具有一定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中生而言,如何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来深入理解重要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让学生意识到如何运用重要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例题1: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

B.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

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①试着找出题目中反映的生物重要概念?——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意识到本题讨论的是:无尾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②利用重要概念“可遗传变异”进行推理,设计出你的解题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解题过程,并相互评价。③解题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反思。

四、构建知识网络,深化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的深化其实就是系统化的过程,即由重要概念衍生出其他相关的概念,同时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图示的形式组成一定的结构,形成概念体系,接着把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和事实性知识纳入该体系之中,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深化学生对生物学本质的认识,同时还能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下面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可遗传变异的概念体系,并由此形成的知识网络,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可遗传变异”这个重要概念可以统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这些一般概念,而基因突变等一般概念又能统摄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等下位概念,这样就明确概念之间逻辑关系,建构了可遗传变异模块的知识网络。只要学生形成了“可遗传变异”的概念之后,他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出现遗传病;为什么会培育出杂交水稻等等诸如此类的本质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做到学习的有效性,这也是重要概念模块教学的价值所在。

第5篇

一、新教材的要求、目标是什么;课改的目标、目的是什么

新教材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新理念的出现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

二、实际教学中发现的不良教学现象

在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有哪些不良的教学现象呢?经观察调研与实践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注重教材的变化、不深入理解课程标准

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不深入的现象。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此认识不到位,不注重把握教材的变化,也不去深入的琢磨新课程标准。具体表现为“换汤不换药”,用新教材去教旧知识,甚至有些老师总是不愿舍掉那些新教材中已经删去的内容,仍然给学生过多补充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的老师则是将新课程神化,拿到新教材后反而不知如何上课,停留在教教材的阶段。

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及要求描述进行了改变,使用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可是有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是在编制教学目标时,仍停留在以前的“了解、理解”等抽象化、概括化的语言水平上。

2.未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本来就是基于实践的学科,它对现实的应用意义极强。生物理论知识如果进行深化,很容易会找到生活的源头和体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教师将本来应该非常生活化的内容过分理论化、书面化了,学生们学到的和学习的过程总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死”知识。遇到操作性、体验性或实践性强的内容,学生显得无从下手。

在教学中实质上学生自己主动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是很少的,因此教师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从教师做起,有意识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逐步增强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

3.“舍本逐末”,未能正确的、很好的权衡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由于高考的“重心意识”“ 任务效应”仍在,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至于不少生物教师把生物教课作为应付高考“知识点”的训练课。考试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生物教学突出的实验性特征被束缚,未能正确的权衡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忽略实验所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影响到未来向国家输送有生物学科理想抱负的基础。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解读能力的训练,轻实践素质的提高;重结果、轻过程,最终造成了学生生物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不少学生还失去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不能完成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

4.探究性教学流于表面

探究性教学实践至今,虽然其越来越多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但也凸显出了多流于表面这么个不争事实。探究性教学给人以普遍性存在、表象繁荣,作用力微弱、成果贫瘠的怪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目前,在学校和老师的努力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体化、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不注意传授知识的连贯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果。

5.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低

在许多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一面热”现象。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少,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低的原因中,教师的主动引导能力和控制能力成为主要的症结所在。

课堂上是教师提问多,学生自主回答少。教师虽然能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但要注意是否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是否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构建和探索的时机。

教师演示的多,学生实验的少。由于实验的条件、实验作用的认知等原因,诸多学生实验不能有效得到落实,学生缺乏实践过程、因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实验技能差,更谈不上自行设计实验、主动探索。

6.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良好效果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积极作用自不必多讲。然而,对这项技术应用的过分“推崇”,忽略了其应仅仅是作为辅助教学,不能取代完整的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别是在生物教学中,一味地应用像幻灯片等工具来上课教学,会给教学效果造成诸多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对学生和老师而言均有弊病。

第6篇

摘要:“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大都冠以“课外”前提。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 活动化教学 动点 动法 存在问题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我国的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等环节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2.1 寻找“动点”

2.1.1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我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我鼓掌,失败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2.1.2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我让班上参加中山市航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讲解飞机模型飞得又高又远需要注意那些事项,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还有每天在各种媒体上播出的各种各样的广告词,都是我们信手拈来的好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2.1.3 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动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2.2 设计“动法”。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2.2.1 游戏类。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趣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每次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上前追问,今天做什么活动?如在介绍《生态系统》一节时,我们设计两个学生参与活动:《编制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也不能少》。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在初一《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医生与病人》的游戏活动,“医生”背对黑板,“病人”面向黑板。当教师投影出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的疾病名称,“病人”说出该病的主要症状,请“医生”诊断,并提出合理建议。课堂气氛非常好,同学们踊跃参加。通过医生与病人的扮演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2.2.2 制作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首先,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态球图片和自制生态球,吸引学生兴趣,再利用FLASH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瓶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通过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制做生态球,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

2.2.3 探究实验类。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测脉搏与运动关系,探究反应速度……。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们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2.2.4 设计与创作类:我们开展了生物园设计、宠物条件反射建立设计,新的动物运动方式设计与制作、动物通讯方式探究方案设计、营养食谱设计…… 此外还有调查、分析讨论等等。

以上的各种活动过程需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动手实践是个核心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本质特点,离开这一环节即失去了活动的特点。

总之,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永远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这些仅靠接受和记忆学习都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作为非中考科目,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

3.存在问题

3.1 课堂组织。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扩大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教师如组织不当,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习目标思维内化活动。要做到形、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师生需要默契,老师更需要有较强组织能力。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控制。

3.2 课堂评价。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从而导致在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进度与产生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因此,在活动中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课堂活动化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困难。

3.3 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因此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老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但是对于新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深感自己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故往往会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搜集资料,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

参考文献:

[1]《我国活动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代序)》全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惠青.

[2]《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能力 教学策略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实验高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感性知识,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抓好实验教学对生物教学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提出问题”和“实验设计”两个重要环节

探究始于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确定一个可通过实验探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可检验的假设,既是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前提,也是进行实验探究的难点。训练学生运用简化和提炼的策略,对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问题情境进行解读,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要把所有问题事先都给学生设想好,并给出合理的解答,要给学生留下空间和时间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收集汇总学生的各种问题,然后训练学生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重新组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处理各种问题,最终学生就能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实验设计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其实质就是解决一个实验问题,我们训练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实验设计。首先建立问题的框架,明确实验设计的重点和关键,抓住实验设计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运用求同法、求异法、剩余法、共变法确定实验的变量和孤立变量;训练学生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建立对照实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第一是“共性处理”、第二是“变量处理”、第三是“显示差异结果”;训练学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原来的实验方案;训练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自己的实验,评估实验的局限性。

二、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创新意识是人类的最高形态,是人类智能的最高集中表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质疑,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题,敢于大胆发言,热烈讨论,敢于追根问底,探索求知。生物科技的每一次进展和重大突破都是大胆质疑的结果,如我国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鸟素获得成功,针刺麻醉的采用,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培养成功,克隆技术应用等,充分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大价值。因此,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多思善问、质疑问题的良好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如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它是目前人类所利用一切食物的来源时,请学生设想一下,能不能创办一个模拟光合作用制造粮食和其他有机物的“化工厂”?学生的想象“阀门”被打开后,学生会产生或提出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的的想法、解法、见解或可能性。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对于敢于提问的学生,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都有要给予鼓励。

三、在实验室观察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要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生物实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实验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生命运动是最复杂的运动,生物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以观察;有些实验因浓度、温度、光照强度、PH值、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改变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现象、结论的改变;有些实验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现象;许多学生做实验时,没有严格、科学的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去做,实验难做成功,与书上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些实验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记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如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因加丙酮过多而造成色素带不明显现象。因此、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与书本上描述的现象有不同的情况时,要及时记录、认真分析原因。如果对出现的现象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而自作聪明、弄虚做假造成的恶性后果是无法估量的,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在生物实验中积极开辟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学生装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加强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治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上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能力。近几年,我们都及时组建生物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从去年到今年之间我们组织高二生物兴趣小组,挖掘山区的课程实践资源,寻找素养形成与实际可行性的结合点。对云和黄源的黑木耳基地,张家地灵芝基地,石塘的花菇基地,朱村的香菇基地,城东、城西鸡腿菇基地,城镇周围的平菇栽培,大棚木糠段料菇栽培,大棚黑木耳栽培等开展调查,参观,实践,访问和研究,形成固定的实验基地。对云和县内的食用菌进行分类,命名,开发并栽培各种可研究实验的食用菌资源,研究其成分、营养价值、保健及药物作用。还组织高中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参观了啤酒厂,同学们结合书本以及生活知识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制啤酒的水质有何要求?为何要将蛋白质沉淀?干啤与全麦工芽啤酒有何区别?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能力。

第8篇

1.对照生物教材研究高考试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参考书.对照教材研究高考试题就是要体悟知识点怎样变成考点,知识怎样变成考题,体会平时教学和复习的重点.

例1 (2012年浙江理综卷第4题)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 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 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题知识来自于必选3《稳态与环境》第23页的图2-8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示意图.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够结合该图进行详尽解读,指出骨骼肌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是由许多胚胎细胞经细胞融合而成的,因此每一个骨骼肌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突触后膜的表面积要比突触前膜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递质的作用;一个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只能形成一个小电位,这种电位并不能传播,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开放的通道增多,电位逐渐加大,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才会产生动作电位等,那么学生解决该题非常容易.

复习启示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归纳整理,强化记忆.教材是学生复习的主要参考依据,组织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对相关概念、原理、图示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对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做到快速的复述、再现和辨认,注意记忆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现在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严重脱离教材,而把教辅资料视为珍宝,盲目、重复地做题,导致基础知识得不到巩固,能力得不到提升.其实,近几年的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不少来源于教材,因此备考复习时,只要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模块间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设法做到懂、透、化,就一定能够提高高考成绩.

2.对照《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考试性质,指明了考试形式,给出了试卷结构,细化了能力要求,框定了知识内容,标明了考试要求,同时附有参考试卷和上一年的高考试卷,是高考生物命题的直接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认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有助于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

复习启示 一要研读《考试说明》中各方面的变化.《考试说明》每年都进行修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变化,因此要加强近年《考试说明》的对比研究,注意能力要求的描述、知识内容的增减、考试要求的升降、参考试卷与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变化,往往会获取一些考试变化的有效信息,对复习备考很有指导作用.例如:在2013年浙江理科综合参考试卷(生物部分)6道选择题中,涉及到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只有1题,而往年的考题中均有2题.由此假设,原应该有的1题选择题会否在非选择题中出现,结果在2013年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完全证实了这一假设.二落实《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的层次.备考复习时要以列出的知识点条目为线索,对照教材全面有序地逐条复习,尤其要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既有纵向串联,又有横向并联,完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使说明中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得到深化、拓展和具体的落实.三把握《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的内涵.考试的“能力要求”是《考试说明》的核心内容,它引领着高考的方向.近年的生物命题中,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在高考试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落实.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深刻领会能力要求的精髓与实质,并将其贯穿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上,加强训练和巩固,帮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

3.对照近年高考题研究高考试题

对照近年高考题研究高考试题,要看出考题的传承与变化,看到考试的重点与热点.汇总近年高考题中各知识点的分值分布情况(见下表),可以准确把握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分析同一内容、同一题型在近年高考中的考查方式,可以归纳总结高考考查的角度及发生的变化,体会高考考查的新动向.

题号内容201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201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201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选

36

分1细胞的增殖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2物质的跨膜运输胚胎工程胚胎工程3遗传信息的表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种群的特征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与功能特异性免疫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与生态种群存活曲线6动物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基因工程非选

择题

44分30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31“研究甲状腺功能”的实验设计“完善生物制剂X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设计“探究某物质X对动物细胞增殖的影响”的实验设计32植物遗传综合分析(含基因工程)植物遗传综合分析遗传病家系图综合分析 例2 (2012年浙江理综卷第1题)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

A. CO2 B. O2 C. K+ D. Na+

例3 (2013年浙江理综卷第2题)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140030Na+18.0145.0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例2与例3均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正确解答这两道题目,必须掌握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特点与区别.例3与例2相比,更加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内综合,打破教材中的模块界限,有效地实现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复习启示 高三备考复习关键在于“讲、练、评、思”,复习中做到精讲、精练、精评、精思,方能体现备考实效.“精讲”就是要讲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的盲点和模糊点,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精练”的前提是精选,复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成资料,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因为高考试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通过强化真题练和变式练、题型练和综合练,真正将高考试题落实解决好,高考所要求的知识、思维、能力也就到位了;“精评”的重点是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答题规范的培养,精评不是把答案讲仔细,也不是把解题过程讲详细,而是把审题思路讲透彻,把错误或失误原因讲清楚,把答题规范讲到位,把能力要求讲明白;“精思”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和反思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及时进行究错和纠错,加强对错题、好题和典型题的积累和阅读,强化反思意识,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教学反思,最大限度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4.对照高复会精神研究高考试题

每年高三备考复习期间,省、市、县级相关单位均要组织召开高考复习研讨会,高三教师要认真学习省特级教师、市名师等学科专家所作的备考讲座.不但要明了备考复习的重点,掌握备考复习的方法,把握高考命题的规律,而且要获取高考的有效信息,预测高考考查的新动向.这对如何指导高考备考相当有帮助.

复习启示 积极参加各级高复会,注意收集讲座内容,有效获取高考信息,认真落实相应对策,切实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3年省、市生物高复会上,有关专家对复习备考提供了较好的信息、素材、方法和对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例如,有专家在指导实验专题复习时,详尽分析了近几年生物命题特点,尤其是对2012年理综卷中的第31题予以高度评价.并明确指出,实验题是生物试题的一大亮点,考查的能力要求较高,备考复习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既要关注“双变量”的实验设计,又能用坐标系和曲线示意图来预测实验结果.结果在2013年理综卷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又如,有专家在指导图表专题复习时指出,不少试题图例呈现方式新颖,如2011年理综卷中的第30题,在同一坐标系中以多条曲线呈现实验结果;2012年理综卷中的第3题,是以“双坐标”形式呈现实验结果曲线图等,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建议教师在备考复习时加强图表专题的复习,多留意收集和训练“双坐标”考题,结果2013年理综卷中的第31题就较好地考查了这方面的内容和能力.可见,教师要对照高复会精神,加强高考试题的研究,精选典型的高考题进行强化训练,善于把高考题的题目部分化为答案部分,将答案部分改为题目部分,变换题目的形式,做到一题多用.同时,还要注意近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理清不同题型的命题形式及作答要求,最大程度提高备考复习效率.

5.对照高考题来源研究高考试题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6A-0016-03

杜郎口中学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创立和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336”自主学习模式和“10+35”课堂时间模式,成为基础教育界和课改活动谈论的重要话题。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思辨法对杜郎口模式进行介绍和整理,探寻杜郎口模式内在的理论和方法论依据,并总结出杜郎口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以此指导教师有效借鉴,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发展。

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角度

2006年至今,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传播学乃至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透视和分析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有深刻解读杜郎口教学理念、模式内涵和意义的,也有对模式的冷思考,但更多的还是研究如何推广杜郎口模式的应用研究。杜郎口不仅成为各地初中新课改的重要典范,也有学者和一些教研人员把杜郎口教学模式引进高中课堂甚至高校课堂。

对杜郎口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视频观摩等方法收集资料,以观后感的形式呈现。解读式的研究也在相关研究中占了较大比例,内容多是涉及杜郎口教改之路、“336”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10+35”课堂时间模式等。这些研究多从某个角度出发进行单方面较深入的研究,也有专家试图提炼杜郎口模式的教育教学理论。一线教师对杜郎口模式的应用研究中,英语、语文、数学、历史、生物学科较多,研究者们试图把杜郎口模式很好地融入这些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中心论的要求。

二、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之路

杜郎口中学用8年时间,探索出既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这个新教学模式对缓解当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体制日益尖锐的矛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教改分阶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1998年杜郎口中学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目标开始新的探索和尝试,总体分为五阶段:1998年4月到2000年7月为改革酝酿阶段,目标是让学生“动起来”;2000年8月到2003年7月为改革攻关阶段,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2003年7月为模式初步成型阶段,“336模式”诞生;2003年以后模式日臻成熟。

2.教改套路产生“336”自主学习模式

2001 年“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教育理念,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为课堂改革思路,杜郎口大胆实施“0+45”模式,把课堂教学时间45分钟全部留给学生互动合作。不久之后,将“0+45”模式改成更有效的“10+35”模式,教师10分钟,学生互动合作35分钟。改革中,不断调整教师学生的时间比例,达到有效教学目标。据此,资深专家在深层次了解杜郎口的基础上,把该教改套路概括为“336”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具体内涵

研究杜郎口的文章大部分聚焦其“10+35”课堂时间模式和“336”自主学习模式。笔者认为这两个模式是内嵌关系,“10+35”课堂时间模式内嵌在“336”自主学习模式里。后者是所有学科课程总的学习模式,前者是具体到每节课上课时间分配形式。杜郎口能真正做到“10+35”时间分配,与“336”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涵义息息相关。以下着重介绍其具体内涵,同时对具体做法、要求和方法论做出总结概括。

1.“336”自主学习模式的两“3”一“6”

杜郎口中学改变过去秧田式的课桌摆放形式,实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合式。在此基础上“336”模式的前“3”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整体有效性教学。后“3”确立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3种课型。将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加上展示模块的“6”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构成了“336”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主体。预习、展示、反馈各占用正式课时,有时是一节,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视教学任务及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而定,具有灵活性。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很好地呼应了杜郎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三课型关系:预习课是展示课的基础;展示课是预习课的提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反馈课则是学习质量的保障。杜郎口中学始终坚持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展示课成功与否。

2.三种课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指导

在杜郎口模式的应用研究中,难点都集结在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等三种课型具体实施中。从方法论层面看,三种课型体现了先学后教、学以致用、先学务实的有效教学原理。三种课型均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展示和活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

杜郎口的预习课将学生预习和教师引导放入课堂。要求:(1)课前教师口述预习目标或者分发预习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和重难点;(2)教师提供预习材料,以教材为主,适当拓展内容,可操作,便于学生理解;(3)学生按预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任务;(4) 让学生组内充分交流预习提纲,教师参与小组交流,了解各组预习情况;(5)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分别指导完成预习任务。展示课包括学生展示和教师有效的点拨指导。要求:(l)至少两个以上小组展示同一个重点问题,要展示思维过程,答案具有多样性;(2)展示形式多样,可演讲、书写、抢答等;(3)教师分层指导:对容易的问题点拨易错点,对中等难度的问题点拨解题思路与方法,对难题点拨突破口;(4)原则:展示重难点和有争议的、一题多解的问题。反馈课则以小测验为主,把展示中的重难点问题加以反馈,做到查缺补漏。也可以抽取上节课展示不理想的点,选取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进行促优补差。一单元或一章节一次,测试的题量比较大。有时也是老师拿来现成的试卷,由各小组一题题地讲。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方法和方式直接影响教学实践,杜郎口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三种课型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和探究法,并将各教学方法融合。

3.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解读

张兆华认为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其精髓在于五点:强化预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分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成长;课堂展示,共享合作交流成果;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更大成功;总结拓展,形成健全的人文素养。余文森教授认为,杜郎口教学一改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展现教师引导、开放讨论、学生争先恐后发言的生机勃勃场面,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这些理念表明杜郎口教学模式是生成性的有效教学。其中,教师和学生的潜能都在不断挑战中迸发。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依据教学实践经验,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不断思索探索中逐渐形成理论。潘何伟提炼出该模式中的建构主义思想。常子奇等人认为杜郎口创立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并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承认杜郎口教学模式有效的同时,不少研究者探究其有效的原因,这些探究主要围绕校园文化、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特征等方面展开。在研究中,笔者发现:

(1)科学定位是校园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基石。杜郎口中学满校园都是学生自创自编的格言警句,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上做渲染,形成自主学习风气。学校撤去了讲台,教室空间布局有很大变化,一方面,学生由听众变成主角,在平等中参与,在平等中合作,在平等中学习,在平等中成长;另一方面,课堂成为主体性教育下的生命课堂。

(2)提升教师的钻研精神是基础。 杜郎口的教师兼有学习者、研究者、教师几种身份。教师参与业务论坛模式进行研讨和反思。在以学科组为单位的“自由论坛”上分享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和教训。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主题论坛”上,有针对性地讨论分析一些现象和问题。杜郎口的教师们坚持向专家、先进理念、同龄人、学生和实践学习。每周规定两节课阅读时间,阅读国内研究杜郎口的文章或报纸。另外教师利用周末到各地中学去上课,也从中得到锻炼。

杜郎口采取量化的方法统计学生的课堂活动来评价教师,并实施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主任、验评组四层级管理。把课堂教学管理纳入最基层的班主任管理。班主任除管理学生、班级外,还管理所有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班主任负责对老师的奖励和惩罚。年级主任负责评价班主任,主要任务是听课。学科主任组织每周一节的公开课,包括优秀老师示范课、普通老师研究课、薄弱老师研究课。验评组每周量化及时考核,排序,并组织业务论坛,推荐具有学科代表性的创新课作为全校公开课。这样的考核制度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正如李镇西看到的,杜郎口每一位教师忙碌并幸福着。

(3)激发学生“乐学”是重要条件。学校对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抽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组内发言次数和人数。一个人优秀不代表全组成绩,小组成绩影响每个成员成绩,帮扶对象的成绩也影响帮扶者的成绩,好生的服务意识增强,愿意花时间帮助差生;受小组舆论的压力,差生变自觉,不懂的问题主动向好生寻求帮助。随时评价,及时公示,及时反馈。一天一评比,结果及时公布。对不理想的小组任课教师、班主任会及时找其谈话,落后小组的成员每天进行反思。评价结果优者表扬奖励,差者激励或惩罚,最后直接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挂钩。通过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

四、杜郎口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评述

1.从方法论来看杜郎口模式的发展

余文森认为,当前这一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还要努力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的关系、独立阅读和依赖阅读的关系、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首先,在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里,学生的表现欲即展示欲很强烈,展示活动成了课堂的中心,相比之下,主动请教问题的现象不多,求知欲却显得不足。第二,在先学后教的课堂里,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教科书是学生先学的核心任务。在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学时直接查看教辅,容易造成假知,使学生在课堂的展示带有虚假成分。余文森教授认为,应尽量让学生在先学时不要依赖教参或教辅,直接面向教科书文本进行精读。第三,课堂教学是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过程,在以展示为核心环节的杜郎口课堂中,发现学生因急于展示和互动而忽略了个人对文本的独立、深度的解读。建议课堂需要学生个体独立的阅读和思考,这种阅读和思考越充分、越有深度,小组的交流互动才会越有质量、越有效果。第四,在杜郎口的学习活动、内容和任务中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完成。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和书本的浅层问题,因此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书本的深层问题却有赖于教师指导教学。为此必须加强教师的提高性教学。

2.从新课程理念看杜郎口模式的完善

余文森认为杜郎口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从新课程理念上看还需做好三点工作:首先,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重视和提高。学校要让每个教师都有成长规划和目标,让学习和研究成为每个教师工作的常态,让学科组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议学校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注重打造各学科的教学团队,形成各学科特有的学科教学文化和精神。其次,教学内容要适当拓展以适应新课改要求,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体现了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因此要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性质、任务,对教材进行有意义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再次,活动课程有待进一步加强。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聚焦于课堂教学,从而在凸现、放大课堂教学功能的同时,弱化、淡化了课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同时,在课外为学生提供发展优势智力领域的场所和舞台。

3.从教学实践应用看杜郎口模式的推广

第10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 探究性课堂教学 探究主题 优化整合 调控

探究性教学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课堂教育专家施瓦布等人首先倡导的。半个世纪以来,探究性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和推崇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教学,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知识,发展智能,使静态处理、结论化了的知识变成动态的、过程化的知识。探究性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思想,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已知知识进行一次“再发现”,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理解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一种“研究”的感觉,最终释疑并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根据《生物新课程标准》课程具体目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提出的11项探究能力,我在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实践证明,探究性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通过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我感悟颇多。

一、正确、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主题

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探究性教学就是始于问题、围绕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合作的活动,没有问题也就无所谓探究。教师要正确、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主题。

1.从内容上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具有可探究性。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实水平;一种是潜在水平。在学生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随手可得,而是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

2.从形式上说,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多种探究活动形式。

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人教版教材中给出的科学探究活动共有44个,每个探究活动都配有适当的探究性问题。其中实验9个,探究4个,资料分析9个,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个,思考与讨论14个,模型建构1个,技能训练5个,课外制作1个。对照课程标准,除了利用好教学资料――教科书外,还要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正确、合理地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探究活动形式。

3.从层次上说,面向全体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层次。

《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探究的6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捧着教材照本宣科,要结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特点,恰当地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层次上的调整,或者就某个重点、难点,设计适合中等偏下学生能力层次的探究活动。这样,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探究的主题不一定完整,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或某一点(带有一定的突发性),但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主题内容要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发散性,难度要适合知识基础中等偏下的学生。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和每节课中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可以选择每一节课中适合探究的知识点作为主题进行探究。

二、实施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有机地整合,提高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探究性教学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前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方面,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有独到的作用。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教师不能一概否定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以实现两者的整合,从而提高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探究教学与传授式教学优劣互补。

传授式教学在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方面具有系统、高效的优势。而在探究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是以探究主题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显性转为隐性,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把握,而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程度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学习速度比较慢、探究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较难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结论。所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够系统的,这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和运用。学生是在不断失误中探究知识的奥秘,在问题解决中获得知识和体验的,这就意味着探究教学比传授式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时数。同时,并不是每一节课中的所有知识内容都适合探究性教学。事实上,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获得的最佳效果而言,探究教学和传授式教学都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才能达到学生的最佳学习效果并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探究性课堂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穿插传授式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整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以探究为核心,依据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合理确定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整合度。

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方式。如:有些内容不适合让学生探究的,可采用传授式教学;有些内容适合学生探究的,则采用探究性教学。在每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中,或者在相同教学内容而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所占比例有所不同,要依内容和学生而灵活地确定。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节中细胞核的功能内容的教学,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采用探究性教学;细胞核的结构内容中的部分知识,则采用传授式教学。

总之,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中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在课堂时间上的分配,以及这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顺序,优化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整合程度。实践表明,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全体学生既能系统、高效地掌握知识,又能逐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采用“学案探究”,实现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有机地整合。

“学案探究”教学是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完善学习主体及人格主体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究、情景设置、实验设计等所达成的程序性、科学性的学习方案。学案探究的一般过程如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测结论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或教师提供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学案探究是以探究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探究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课时的要求,将每节课中不适合探究或很难探究的内容采用传授式教学。这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不仅能系统地获得知识,而且能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相对于“分子与细胞”模块来说内容比较抽象,而这节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探究仅仅是有两个问题的一组思考与讨论。由于内容比较抽象,较难实施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可采用“学案探究式”,将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有机地整合,设计层层递进的八个问题作为背景问题,运用情景动画,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情感;通过“萤火虫的萤光粉发光实验”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加深对生物学科本质的理解;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语言概括能力;通过阶梯练习逐步深化能力;通过拓展探究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使知识螺旋积累。即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层层设问,步步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重点(ATP与ADP能量转化关系、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ATP)和难点(ATP中的能量获得机制及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探究性问题为课堂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背景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出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入问题探讨、资料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然后对有异这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并适当穿插教师精辟的讲解,师生协作解决问题,达到逐渐深化知识和培养能力,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三、探究活动过程的发动、调控要恰当,防止课堂失控

1.适时地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利用教材中问题探讨、多媒体课件或设计实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过程。

例如,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烧杯装有热水,另一个小烧杯装有自来水;然后分别向两个小烧杯加入新鲜的红色大红花,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热水使细胞破裂,从而使里面的物质流出来;有的学生说: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就流出来了,而自来水中的花的细胞还是活的,物质就不能流出来。在通过讨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了出来,充满探究激情。

又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和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发言,并且思维更加广阔,能联想到生活中生物都在不断地消耗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就是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缘故。

2.优化课堂纵向、横向结构,确保探究性教学有形有实。

课堂结构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课堂的纵向结构指的是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展开顺序,横向结构指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的展开过程中的空间组合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精心考虑安排课堂的纵向在时间上的展开顺序,还要考虑与纵向结构相适应的空间组织形式。

在探究性教学中,自主、开放、合作学习是其主要空间组织形式。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学生进行探究、分组讨论,或者在探究之前不作任何要求,也不作任何说明,任学生自由探究,对课堂纵向结构缺乏精心的安排。从表面上看课堂横向结构充分展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够恰当,讨论的时间不够,探究性学习有形无实。

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纵向结构时,要考虑与纵向结构相适应的课堂横向结构,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这样才能保证探究性课堂教学有形有实。

3.建立适应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新纪律、新秩序。

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学习,注重师生间的交互作用。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的探究氛围,使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精神放松的情境下提问、质疑。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在讨论、评价,以及与教师的交互活动中,情绪容易过激,使课堂出现闹哄哄、乱成一片的局面;少数学生甚至可能只是为了凑热闹,争着发言、表现,讲一些与探究主题毫不相干的话。这样的“讨论”往往偏离探究主题,造成课堂“形散”而“神也散”,导致课堂失控。

“形散”而“神不散”的新纪律、新秩序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或安静,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由,即思想的解放。在探究教学实施之前,师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学习规则,对规则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4.及时评价,升华探究。

评价是探究性活动的升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和以后探究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师对学生评价,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尊重、赏识每一位学生,多方面地、及时地、不断地了解学生达标的程度并进行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其次,评价要及时,及时评价可以随时修正和调整探究性教学活动,使探究性教学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也能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也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进行部分的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评价。

参考文献:

[1]蒋雨华.对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5,(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