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5:0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护理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东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 518026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多年抢救患者的经验,应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并反复强化演练,培训小组每月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 通过培训,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应急能力和医生的手术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可以强化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拓展急救理论知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的自信心、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适合手术室的工作特点。
关键词 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0119-02
[作者简介] 赵宏波(1974-)女,吉林省通化市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邮箱:986731561@qq.com。
作为外科患者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经常会出现各种经由医院绿色通道送到的紧急患者,如重度休克、由于术中意外或病情变化需急救等类型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有效参与患者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成为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为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2012年1月—2013年5月该院采用选取代表性案例,寓抽象理论概念于具体情景中加以阐述的案例学习法(Case-Basedstudy,CBS)[2],并结合情景模拟[3]教学的方式对16名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6名护士中有4名男性,12名女性,所有护士均为在手术工作不满5年的低年资护士,年龄18~27岁,学历为本科5名,大专11名;职称为护师2名,护士14名。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制定由护士长挑选5名在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护理骨干成立应急能力培训小组。培训小组根据手术室的急救特点,从实际临床病例中精心筛选制定CBS案例(如直接通过绿色通道送到手术室的脑外伤、肝脾外伤、多器官复合伤、交通伤、坠落伤、多发外伤引起的休克、术中大出血、麻醉意外、气道梗阻、主气道异物等等)。在每个CBS案例中涉及应急护理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并且根据CBS案例制定抢救配合分工流程及急救手术流程图,最后制定CBS案例的评分标准。
1.2.2 培训方法 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培训每个月选择一个的CBS案例,培训小组先对此案例的急救流程、实施要点及重要操作(如气管插管的配合、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囊的使用、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导尿、术前洗手和巡回的准备等等)进行讲解和培训,并强调各参与抢救人员的分工和相应职责。当接受培训的低年资护士对CBS案例的流程、实施要点和操作熟练掌握后,再由护士长或小组成员模拟病人(stimulate patient,SP)作为载体,模拟急救场景,由SP配合声音刺激,形成一种紧张的现场气氛,据病程进展描述病情变化。在据流程完成一对一培训结束后,培训小组再把CBS案例模拟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放在科室的电脑上,以便低年资护士利用上班空闲或业余时间逐项逐步地进行模拟练习,以达到对每个角色的每项技能操作动作规范、熟练、迅速、准确。同时每天利用晨会后10~15min的时间, 让低年资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反复演练,并进行角色转换。在演练过程中,培训小组对演练的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每月底护士长与应急能力培训小组对演练结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下一个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培训。
1.3 评价方法
1.3.1 问卷调查 对临床医生和麻醉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相关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满意度。
1.3.2 考核评分 对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综合能力进行测试, (应急能力成绩=急救相关知识成绩×0.3+急救技能成绩×0.3+综合急救能力×0.4) 。①急救相关知识(权重30%):手术室紧急抢救的认识、心肺复苏的知识、除颤仪、急救物品及手术器械、手术配合、护理记录等知识。②急救技能(权重30%):心肺复苏(CPR) 、配合气管插管和准备急救物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和描述心电图信息、使用除颤仪、术中手术配合等;③ 综合应急能力( 权重40%) : 观察方法及病情评估准确、处理问题效率与效度、反应能力、抢救配合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效度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应急满意度
发放问卷50份,全部收回,问卷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和麻醉师对相关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认可率达到95%。
2.2 技能评分
培训后,患者在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综合急救能力上均有显著提高,相关项目评分较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由于临床经验、专业知识的欠缺,低年资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对病情复杂程度及紧急抢救状态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出现恐惧、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容易导致延误患者的最佳的抢救时间。而相关文献报道表明,伤后1h是挽救生命、减少自残的’黄金时间’,对严重创伤30min内给予急救,则可多挽救18%~25%伤员的生命[4]。可见护士应急反映能力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CBS案例情景模拟正是通过仿真真实抢救场景的方式,使低年资护士更为有效地学会应急处理危急情况,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5]。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CBS案例情景教学,16名护士在急救意识和综合应急能力都较培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该研究中对临床医生和麻醉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培训后护士的应急反应满意度较高,达到了95%。
这主要是由于通过CBS案例情景模拟教学,一方面弥补了传统上低年资护士缺乏系统培训,急救理论知识和手术室专科知识在教科书上内容有限的缺陷,让护士在仿真场景中进行病情判断,并对判断结果、药物使用、仪器操作等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和指导,将零碎的认识融合起来,使理论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让护士能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方向,提高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使专科业务水平和急救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此外,该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采用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共同参与的模式,加强相互协作,高年资护士帮助低年资护士指出演练中呈现出的隐患与不足,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团队之中,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协作的良好氛围,提升凝聚力。此外,该种培训方法还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的自信心,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而这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护士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6]。
参考文献
[1] 倪乐丹.抢救流程图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手术室护士抢救应急能力[J].护理学报,2010(12):1008-9969.
[2] 顾志华.案例学习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B):106-109.
[3] 葛云霞.急诊护士情景模拟训练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上海护理,2008,25(24B):59-60.
[4] 左玉兰,董晓慧.情景模拟下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实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9(7 ):1673-5552.
[5] 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军队医院的的应急医学救援[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18-2119.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应用效果
在医院中,手术室主要作用为检查、治疗患者,稳定患者紊乱生理功能。细节护理措施从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给以患者相应心理和生理支持,促使其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8例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1―50岁(35.52±5.01)岁;手术时间31―352min(191.52±53.02)min;11例普通外科,6例妇科,3例神经外科,7例骨科,7例泌尿外科;常规护理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2―51岁(36.67±6.05)岁;手术时间32―355min(200.01±62.03)min;12例普通外科,6例妇科,3例神经外科,8例骨科,7例泌尿外科。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术前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应注意事项等,术中并给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
1.2.2手术室细节护理组: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疾病状况,讲解手术概况,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通过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同患者交流沟通,消除患者戒备心理,并密切观察心理变化状况。麻醉时协助麻醉师固定好患者手术部位,遮挡不必要的暴露部位。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观察患者皮肤,并清洁,认真清点手术刀、缝针和纱布等,避免遗留在患者体内。麻醉清醒后,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并叮嘱患者家属细心照顾等。
1.3观察指标[1]
通过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满意(评分为70―90分),不满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68例患者临床资料,用“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相比
手术室细节护理组患者仪器设备管理、护理人员配合技能、消毒隔离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相比
手术室细节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97.06%和73.53%),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逐渐升高,此时护理人员不仅应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还应给患者提供心理和生理护理,做好手术室细节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研究显示,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还能向患者展示专业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2]。因此,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本次研究中,通过不同护理措施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和仪器设备管理、护理人员配合技能、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在这些患者中有34例女性,46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4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8±7.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工作做好,从而使患者的陌生感得以消除,使其信任感得以增强,要对患者的恐惧以及焦虑等情绪进行耐心的引导,同时要将一些成功的案例讲述给患者,使患者治疗的信心得以增强,要耐心的解答患者的各种疑虑,使患者能够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要对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尽量做到平稳的接送患者,要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手术完成之后,采用温生理盐水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擦拭干净,然后将被单盖好,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还要积极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指导,并且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康复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为(77.8±6.1)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为(90.2±6.3)分,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要高,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创建性的、有效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目的是让病人在生理、社会灵魂、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手术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有效,直接的手段。手术对手术室要求很高,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应该重视。在手术中开展舒适护理贯穿了手术的全程,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一、 临床资料,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有350例,男性有170例,而女性则是有180例。其中的年龄阶段是19岁至72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就是50岁。有126例做的是妇产科手术,肛肠科手术是有60例,68例是做骨科手术。将这些例子随机分成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80例,对照组有170例。两组中的病人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等,都是具有可比性的。
2、方法(1)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术前检查完成按医生的建议:清洁皮肤,完整的护理记录,核实患者是否拿下眼镜、假牙和其他金属物品和贵重物品保存在托管在一个病人家属,确定医疗记录、CT、x射线、药物使用在操作和其他东西进入手术室手术,检查病人姓名、手术部位、床号、名称的手术。手术结束根据病人病情遵医嘱将病人送入ICU、恢复室或普通病房中,根据麻醉的方式,手术的部位等给予病人正确的安置,并且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的平衡等等,做好护理记录。(2)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A、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病人,向病人自我介绍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的工作,通过对疾病知识讲解使病人充分认识到手术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整个手术成功非常重要。并通过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帮助病人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积极配合手术,减轻心理负担从而满足心理舒适,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畏惧心理。B、手术当天医护人员应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各项环境进行最佳舒适的调控。手术室护士也应该积极热烈欢迎病人的到来,做好精神和情感上的沟通,减少病人焦虑的心理状态和巨大的心理波动,试图赢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在操作。手术和疾病和不干扰麻醉和手术,尽量让病人在一个舒适的位置操作,使病人获得身体的舒适。进行麻醉、手术时,巡回护士应该给予病人更多的安慰,在床旁及时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工作。体贴患者,尽量要减少暴露患者的身体,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在每一步操作时,应该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术中患者适当的接触皮肤,如患者,比如手牵手让病人感到心理安慰。做完手术之后,用温盐水洗涤剂擦拭患者皮肤上的残留的血迹以及消毒液。并且为病人穿好衣服,盖上被单。当患者清醒时,应告知手术已经完成,感谢患者的配合。
3、观察指标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或者就是访问病人的家属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记录血压、心率和缓解下病人情绪紧张的情况。手术前需要问病人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有没有显著的变化,血压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在进行麻醉之前,需要测量下血压和入院的时候的基础血压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从而来观察病人的血压有没有一个明显的升高。血压升高的标准就是大于等于30毫米汞作为基础的标准。当然,还有的就是心率的变化,在麻醉之前,同时也需要测一下病人的心率,与入院的时候,心率有没有明显的增快。
4、数据的处理 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来检验。
二、 结果(如下表) 三、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改革,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护理。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也从相对封闭的手术室走到病人的病床前[2],为了患者提供全程的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3]。此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上精心护理病人,使其能够树立战胜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术前、术中、术后都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以病人满意为出发点,努力为病人提供手术全程的舒适护理。
综合上述分析,应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应激反应发生在手术中,使得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改善,这样可以确保手术的操作顺利。
参考文献
[1]吴宝青,谢柔珍,李爱军。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2B):3244—3245。
关键词:针对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临床效果
近年来,在现代临床医学治疗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手术室是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其预期治疗效果的取得,与手术医师的医疗操作质量,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1-3]。外科患者在围术期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患者的手术进程以及预期治疗效果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人性化护理观念日渐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日渐清晰。研究显示,针对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外科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为(39.27±8.27)岁,其中包含骨科手术患者24例,骨外科手术患者35例,神经外科患者14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以及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3例。按照患者的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护理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为(38.91±8.21)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0.05±2.44)岁,护理组和参照组患者均为神志清楚、能阅读文字或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在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o士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患者麻醉后的手术设置和调整,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的各项操作,动态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做好围术期饮食结构控制,睡眠质量控制,以及减少肢体活动量。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细节护理。
1.3临床评价指标 运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表,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患者给予的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好。在此基础上,观察记录两组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计算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选择(x±s)来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行针对细节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6.22±3.31)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8.11±4.27)分,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行针对性细节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16%)显著低于参照组(24.4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在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患者麻醉后的手术设置和调整,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的各项操作,动态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做好围术期饮食结构控制,睡眠质量控制,以及减少肢体活动量。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细节护理,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手术前一天,手术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者,用亲切的语言向手术患者作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手术过程、手术步骤及大概的的手术时间,医生的技术水平及预期治疗效果等,借助对相关性手术成功案例的介绍,提升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纾解患者的术前负性情绪,为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方式预先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手术特殊器械的消毒灭菌,检查手术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状况是否良好。确保手术当天能正常使用。②手术当天,手术巡回护士应提前半小时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度,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最佳的保暖环境条件。在手术室患者出入处迎接患者;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根据患者需要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在手术间谈论患者病情和说笑;非全麻的清醒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士对其实施全程性护理支持陪伴,针对患者的情绪表现,及时询问其主观感受。全麻患者应做好暴露肢体保暖,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预防术后并发症。③手术结束后,护士协助患者穿好衣裤,保暖并护送患者回病房,耐心的指导患者或家属手术后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以及镇痛泵的正确使用,和病房护士做好床头交接。
在外科手术室中应用针对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细节护理;安全性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危重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在手术室中对于护理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去;本次研究就将以细节护理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的方式,分析其作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41.8±3.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16.4±10.9)min;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符合分组研究的基本要求。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为:(1)术前心理干预,从临床实践来看,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知识,再加上对于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的担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应将手术治疗的目的、必要性、手术流程和手术室环境等基本信息告知患者,消除其由于未知而引起的负面心理[1];其次,护理人员可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要遵照医嘱严格执行相应的隔离措施[2];(2)术前细节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手术类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对相关仪器和设备的功能进行查验;其次,在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再次告知患者,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在实施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通过眼神和表情给予其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压力,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3)手术室监护与操作,首先,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尽可能控制力度,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应;其次,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部分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要尽量减少皮肤的,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3];再者,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分享手术进程,以平稳其情绪;所有手术操作完成后,做好残留血液的处理,并帮助患者整理好衣物,然后送入相应的病房中。1.3观察指标。通过对消毒隔离、器械准备、设备评分及护士配合四个环节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每一项总分25分,分数越高则提示相应的安全指数越高;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在消毒隔离、器械准备、设备评分及护士配合四个环节的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详细数据参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n=30)对护理服务评定为满意24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n=3)对护理服务评定为满意19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83.33%;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9.8864,P=0.0016)。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细微环节的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相比于传统护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对整个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进行提早干预和预防,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来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这也提示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蔡亚丽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08.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4:246-247.
1充分备课
1.1带教老师要熟悉教材,精通业务,了解大纲,通晓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充分备课,认真书写教案,按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作为带教老师,必须要熟悉你所带学生的教材。所以每个老师要认真阅读学习教科书中关于手术室部分的内容,要非常精确的记住每个知识点,乃至书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书中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了解知识点的发展现状,以使能在教学中引申,扩展知识面,使学生能学到更多一些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外科手术学的发展及新进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更好的做好临床带教。
1.1.1认真书写教案,充分备课,指定专人带教。
作为带教老师必须认真书写教案,充分备课,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先准备简单的、常规的,后准备难的精深的内容,最后具体到每一个手术配合,每个病种的配合。要选一些基本功好的老师每人负责一到二项操作演示,让学生有一立体的形象感觉。
1.2制定周密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及内容。
一般学生手术室实习为四周,要制定出周密的带教计划、列出具体的带教内容。要从学生第一天进手术室的环境介绍到最后一天的考核考评都有所安排。教学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再拓展,同时还要渗透医学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医院的规章制度等。可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讲课,如每周一或周四下午等,而且每到讲课时间就应有带教老师在讲课,不能因为上下夜班或手术过多而占用学生听课时间。
2做好言传身教
每个护生来手术室都有一种陌生感新鲜感和求知感,所以一定要做好言传身教。一般在护生进科室的第一天就应该领学生熟悉环境,参观手术室,让其了解手术室布局、各房间功能,以及各种设备摆放地点,各药品摆放地方及各药品主要功效用法及注意事项。手术室一般规章制度。方法可以以讲解为主。在第一周内要让护生了解手术室常用麻醉及麻醉配合方法,常用器械及用法。在实践中介绍接送手术病人流程,手术室核对制度。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职责操作流程及如何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等,常用手术仪器的使用方法,以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为好。其余时间以一对一的带教形式为宜。在带教中要对学生详细讲解各项操作流程,以身试教。这就要求每位带教老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精益的操作技能。 转贴于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护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接受能力、个性特征、心理状况等差异,同一操作有的可能熟练而迅速上的完成,有的护生可能感到吃力困难,因此不能一刀切。手术室操作以动手操作多,故许多护生因不熟而产生恐惧感,便不去操作,故老师应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长处,在适宜的时机给予鼓励表扬,让其树立自信心,对手术室工作感兴趣,主动去工作,慢慢地去提高自己。手术室是高风险科室。还要让学生树立风险意识,培养她们的“慎独”精神。但要放手不放眼,要时时监督学生的操作,绝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要定期进行理论讲课
带教老师要按时讲课,而且每到理论讲课时间就应该有带教老师在讲课。讲课内容应以手术室相关的理论知识。可包括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方法,手术室各种职责工作制度,病人术中观察护理,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麻醉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抢救知识等,还可以讲解一些手术配合流程应急事件抢救成功案例。以调动她们的听课积极性。
4要有考核考评总结
实习结束时要进行考核点评,要召开一期带教结束研讨会,会上师生互动,让学生自述心得,及对手术室带教管理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考核进行点评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手术室短暂的实习期间能真正收获多多。
5体会
手术室护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通过临床实习、理论联系实践,师生互动,因人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动手能力。在短暂的四周内虽不能使手术室护理内容学得十分透彻,但使他们学会了基本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意识,拥有了一定的“慎独”精神可使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受益,同时也提高了我们临床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参考文献
[1]蒋运兰,王芳,孙妹.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反馈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2005.5(2).23
关键词:手术患者;安全;体会
1常见安全隐患
1.1术前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1.2未佩戴腕带。
1.3手术部位未标识。
1.4药物未按时输入(如镇静剂、抗生素未按时输入),特别是连台手术,由于手术时间不确定,上一台手术结束后手术室通知送患者,病房护士因繁忙又急于送患者入手术室而未按规范在术前30min输入抗生素。
1.5患者使用镇静剂而自行步入手术室,意识不清或烦躁患者未使用床档而致途中跌倒、坠床发生。
1.6术前未测量生命体征,因血压过高而取消手术。
1.7责任护士不了解手术方式或手术名称。
1.8术中管路未及时开放。
1.9意外脱管。
1.10清醒患者由护工护送回病房,途中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11护理记录时间有误、部位有误。
1.12转运过程中呼吸抑制或呼吸道梗阻。
1.13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患者从手术室回病房有一段距离,在搬运时由于改变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使血液在心、脑、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发生血压下降。
2防范与对策
2.1严格执行手术接送制度,认真查对手术腕带,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科室、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生命体征。
2.2根据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等)由手术医师进行认真标示,在入手术室之前由责任护士认真检查手术部位的标识,由责任护士、手术室护士、患者(清醒者)共同确认手术部位。
2.3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做好沟通,确定手术时间后按规范肌注术前针,输入抗生素。
2.4凡手术患者必须由责任护士再次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检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确保平车无故障,意识不清或烦躁患者使用护栏适当约束,并携带手术交接本、病历、相关检查报告等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2.5在手术室门口和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病区与手术室患者交接登记及术前术后健康指导记录本(附表)相关内容,并双方签字。
2.6准备好床单位及相关物品(监护仪、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包、呼吸机、急救药品等)。
2.7患者回病房后要详细了解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有无管路(若有,则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连接好相关管路,并标明管路名称及置管时间,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管路刻度),以及伤口情况,尤其是颈部手术后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及有无皮下气肿,做好相关交接并记录。
2.8为确保患者管路安全,做好管路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管路滑脱。
2.9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给家属做好安全告知、术后指导,做好相关记录。
2.10手术患者必须由手术室护士或麻醉师护送患者回病房,以保证患者在途中病情变化时能及时处理,完善术前术后护理记录,特别注意时间、部位的记录准确。
2.11为避免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呼吸抑制,在手术室观察时间延长,待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稳定后再转入病房,同时在转运途中准备好急救物品,如简易呼吸囊、吸痰用物、舌钳等以备急用,同时由麻醉师、护理人员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2.12护理文件、护理文书反应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反应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1],所有护理记录必须客观真实,否则将难以举证。
2.13为防止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护理,首先保持平车平稳,用铲式担架,避免途中剧烈震荡,使用22号留置针,注意观察有无渗出,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搬运至病床时,动作平稳,轻柔。
2.1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每月行护理安全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遵守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安全服务,通过学习典型案例,让护理人员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科室加强不定期检查力度,查手术患者交接是否规范,查细节(如腕带佩戴,手术部位标识、查对执行、术前准备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组织行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感,主动防范风险是医务人员的责任。
3体会
过去手术患者无腕带、无手术交接记录、无标识手术部位在现在已经得到了改善。手术患者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所以要严格执行手术患者接送制度,认真落实患者身份识别,佩戴手术腕带,标识手术部位,严格查对,加强护士责任感,避免发生实施错误的手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手术室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另外,客观上手术室工作又具特殊性:如: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等。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疗法、新术式的不断涌现,手术和手术风险也日趋增加。在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为了控制或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护理安全系数,现就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防范。
1 手术室的风险因素
1.1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监控不严及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风险
①规章制度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监督不到位。②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③给错药,输错血及液体。④不慎导致患者损伤,如:手术时间过长或摆放不当导致压疮、神经损伤及坠床,⑤病人交接不清或术前访视不到位,与患者沟通欠缺,如:口腔内有固定的金属假牙,有骨折史的患者体内有金属固定物,使用电刀时造成局部组织损伤。[1]⑥术前器械准备不到位及性能不佳造成意外,或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遗留体腔或切口。如:气压止血带漏气等,导致延长手术时间或出血过多。⑦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⑧术后护送不当或看护不到位导致管道脱落或移位。⑨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等。
1.2业务技术不熟练、不得力、业务水平低
术中手术器械传递过程中缝针、线、刀等夹持不紧影响医生术中操作或器械护士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不仅延长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伤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1.3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
1.4发生不安全苗头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
2 护理风险的防范
2.1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
让大家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防范意识;建立护理安全讨论制度,对容易发生差错的护理环节进行讨论,并作出整改措施。
2.2完善和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做好术前访视,跟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和治疗资料,可起到提示和防范作用。
2.4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
2.5跟班检查,加强防范措施
高年资护士、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跟班检查,即可了解护士的工作质量,又可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2]。
2.6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器械准备齐全, 术前将所需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如:吸引器压力是否正常;气压止血带机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漏气;止血钳、剪是否功能完好;缝线是否准备齐全等。
2.7加强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
术中切下的手术标本由器械护士负责保管,术后器械护士将标本放入盛有固定液的标本袋,建立标本登记本,登记手术日期,患者姓名、标本名称并签字,病理标本由专人定时送检。
2.8术中严格把好无菌技术关,清点查对关。
3 效果和体会
综上所述,通过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强化法律意识,教育依法行护,强化责任,建立、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士素质教育,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免疫力。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以适应新业务技术的发展。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通过一些医疗案例从法律角度分析原因,开展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做好环境空气的清洁、消毒及空气细菌监测,确保手术安全。做好防护工作,减少职业危害。总之,护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基本内涵,只有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认识,同时加强管理,才能杜绝或减少手术室风险发生,确保手术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病人以及医院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常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护理人员做好护理服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室护理服务十分重要[1]。手术室不仅是外科医生为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而且是医院整个护理服务的重要环节,由于患者在手术之前对自身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知识缺乏认知,在心理上较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情绪,给患者精神和身体带来双重压力,不利于麻醉和手术治疗效果,此时加强手术室护理服务尤为重要[2]。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舒适护理组(60例),舒适护理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为15岁~83岁,平均年龄为(47.2±5.9)岁;科室分布包括产科31例、泌尿外科10例、妇科5例、骨科4例、神经外科10例。常规护理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17岁~80岁,平均年龄为(51.0±6.4)岁;科室分布包括产科27例、泌尿外科6例、妇科2例、骨科2例、神经外科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术前30min至病房接送患者,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提供静脉置管或静脉输液治疗。舒适护理组患者实施全面手术室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缺乏认知,通常存在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手术治疗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通过成功案例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实施。②手术室护理:医护人员麻醉前再次核对患者基本情况,避免发生意外,并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谈,为患者介绍手术室基本情况,适当安抚患者,同时保证手术室室温和湿度适宜,温度维持在21~25℃、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术中医护人员应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勿讨论与手术无关事情,营造良好的手术治疗环境。手术进行期间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积极做好相关记录,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术后第2天对患者实施回访,查看患者饮食、伤口、精神和心理等情况,为患者讲解手术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积极回答患者提问。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焦虑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焦虑症状越严重,正常指焦虑评分<50分,轻度焦虑为评分在50~60分,中度焦虑评分为61~70分,重度焦虑评分>70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由患者自行填写,对于无法填写者由家属代填,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8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2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组患者各生命体征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舒适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59/6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6.8%(33/3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舒适护理组患者术后SAS评分(44.1±3.2)分,与常规护理组的(57.6±4.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42,P=0.000)。
3讨论
舒适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与佳绝护理方式不同,主要针对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方式缺乏认识以及手术前会产生担心和恐惧心理而采取相应护理服务,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等层面感到舒适,从而以最理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确保手术圆满完成[3,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术后焦虑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保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还能明显降低术后焦虑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云霞,秦爱敏,郭瑞华,等.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67-68.
[2]王越.两种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9(8):51.
[3]郑明阁.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9):69-70.
【摘要】:目的:解析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病人在手术前经常会产生的心理问题、手术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护理问题和手术后病人的认知、感觉、精神状况的综合评价后,给病人实行整体护理。结果: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和手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对手术的畏惧、焦虑和紧张情绪,而且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护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手术室是医院中最特别的一个场所,病人在手术中需要的护理不仅仅是护士在手术台上配合医生,而且还需要护士进行手术全程的护理。尤其是外科病人,手术治疗是使他们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手术是他们的一个特别经历,无论手术是大是小,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一些病人对疾病了解不清,甚至会过度紧张,绝望悲观,从而严重影响手术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采取了对病人进行手术前的探访、手术过程的护理和手术后的跟进的措施,让病人在手术全程都得到护士的贴心护理,全方面地实践了优质护理的内涵,因此提升了我院的手术室护理质量。
1 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
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手术室护士的穿着要整洁、大方,态度温和,这是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对病人的尊重。第二,要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宗旨,要擅于倾听、擅于沟通,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能够很好地把握,从而进行及时的开导。这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第三,护士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并能依据病人病情,制定出不同的、恰当的护理方案和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快、轻、准、稳,与医生密切配合,保证优质护理顺利实行。
2优质护理实行的具体方法
2.1手术前探访
手术前探访制度是我院针对病人在手术前通常会产生的心理问题而专门制定的。在手术前一天,护士要到病区查看病人病历,对患者的病情、手术前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病人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都要全面地了解清楚。接着,护士要与病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交谈内容主要是:第一,告知病人这次探访的原因。第二,把手术室的地点、环境、条件、手术的麻醉方法等详细情况向病人说明,还要告诉病人手术全程会有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的全程陪同,保证手术安全。第三,倾听病人的心声,了解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及时开导。如病人对手术担心什么、需要什么等都要了解清楚,然后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对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安抚和劝导。还可以把同类手术的成功案例告诉病人,树立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从而使病人心理和情绪平稳,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探访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探访时间要适宜。术前的探访时间一般是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过长会导致病人疲劳和紧张,影响病人休息。第二,语言要通俗易懂。护士在与病人交谈时,态度要亲切温和,话语要通俗易懂,对医学知识和医学术语要用简单的话语解释给病人。第三,要注意话语对病人心理的影响,不能引起病人不安,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第四,对不清楚或不懂得的知识,不能含混,更不能误导病人。
2.2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到了手术日,护士要根据病人病情,对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给予更加悉心的护理,如护士亲自到病房接病人,并与病人交流,询问病人相关情况,如手术前一晚的饮食、睡眠质量,手术前的心理状况等,尽量平抚病人的情绪,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进入手术室。在进入手术室之后,要协助病人躺在手术床上,并且向病人解释清楚约束带的目的,没有必要暴露的部位尽量不要暴露,注重病人的自尊,对病人的隐私要尊重和保密,尽量让病人的身心都放松,达到最适宜的手术状态。其次,还要注意手术室的温度,以22到24摄氏度最为适宜;手术需要用到的冲洗液和温盐水温度在37℃为宜。另外,护士在手术中要尽量协助医生,护理动作要规范、熟练。如摆好病人的手术和麻醉,正确、规范使用软枕、约束带和支架,不要出现不当而导致病人的肌肉受到过度牵拉引起损伤;手术中需要进行导尿操作的要等麻醉发生作用时才插入导尿管,否则会引起病人的不适;手术配合动作要轻、快、准、稳,器械要尽量少发生碰撞,减少对病人感官刺激。在病人紧张时,还可以轻握病人的手,给病人支持和鼓励,让病人放松。手术完毕后,要细心给病人擦干净伤口周围的血迹,包扎好,为病人穿好衣裤,盖好床单,送回病房。
2.3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第一天探访病人,与病人交流,询问病人手术后感觉,查看病人手术后的精神状况,以及检查伤口情况。并且要指导病人术后调理的知识,如饮食、活动方面等,都要给予病人正确的引导。并且还要了解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满意程度,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讨论,制定措施,加以改正。
3总结
在手术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对手术的畏惧和紧张情绪,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可以体现护士的价值,使护理工作向人性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护士对这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给病人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秋霞.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2,16(18):2415-2416 .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手术治疗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一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对手术患者的配合、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72-01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科学、优质的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利情绪,且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恢复情况,而且近几年,随着医院及人们护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笔者就对我院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及常规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手术治疗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49例患者中,男性28例,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1.1)岁,女性21例,年龄在18-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1.7)岁;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男性23例,年龄在21-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1.3)岁,女性26例,年龄在25-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即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随访。术前访视,主要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身体情况、有无过敏史、并发症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及时消除患者的术前紧张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应对、配合手术,并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检,然后详细向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麻醉方法等,使患者对手术具有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树立手术信心;术中护理,即护理人员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保证温度的适宜,并对手术室、病房等进行消毒、清理,为患者营造温馨、卫生的手术环境,其次,还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并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减轻手术痛苦,且在手术中要密切协助医生,对手术机械进行消毒、冲洗、传递等,准备好急救器材,应对手术的突况,且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生命体征平稳,还应通过眼神、动作等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感受到温暖,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对麻醉清醒后的患者,及时交代注意事项等;术后随访,即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况,比如,伤口的愈合、感染、疼痛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对恢复较好的患者,应指导他们进行康复活动,并仔细说明手术后的禁忌,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食谱等。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比较。经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的49例患者中,轻微焦虑38例,中度焦虑10例,重度焦虑1例;经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轻微焦虑13例,中度焦虑26例,重度焦虑10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经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的49例患者中,恢复好的为32例,恢复较好的为15例,恢复一般的为2例;对照组49例患者中,恢复好的为19例,恢复较好的为18例,恢复一般的为12例,且P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49例患者,非常满意的为45例,满意的为3例,不满意的为1例,满意率为98%;对照组49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为18例,满意的为22例,不满意的为9例,满意率为81.6%。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而且护理流程更加完善、科学,能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需要,并给予其贴心、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加符合“人性化护理理念”,且术前访查、术后随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手术信息以及生理、心理的需求[2],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优质的服务也更能使患者体会到家的温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总而言之,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手术室护理理念的提高,使之向人性化、系统性、科学性发展,加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加重视患者的感情,且术前、术中、术后的温馨服务缩短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更有安全感、信任感[3],而且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危险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几点细节问题,比如,在术前访查中,要掌握好访查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为宜,且要注意语言的温和,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4]。
参考文献
[1] 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8)
[2] 郭瑜洁;孟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护理杂志.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