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时间:2023-08-20 15:0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学科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第1篇

一、高中语文泛化类型与成因追溯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外围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_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昵?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拋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外围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渗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怡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曰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K。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

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主要途径是贴近语文教学现实,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应对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现象。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内容审理要具备对教学材料进行区分的意识。对于教师配套教材内容的使用审理相对简单,_是确保内容属于某一节课文或某一单元结构;二是确保内容符合教学阶段性目标;三是确保内容与平行教学目标构成了相互映衬与递进的结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取材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内在逻辑分类,如按照教材记叙文、说明文等单元文本划分;或按照象征诗派、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编辑等。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选修与必修教材外,还包括例证知识点的范文,这类范文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既定内容,但却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经验、深邃的人文思想,或者动人的审美情感内容。此审理方向应面向具体的知识块,比如基础知识块、文言文知识块、语法知识块、文学阅读知识块、文章写作知识块等,考察教师的例文选择与上述知识块是否匹配。最后,随着语文内容的开放,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学科的混合内容审理应该考察教师对材料的挖掘方式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的根基,即“教师对其他学科素材的转化能不能独立成料,理论性材料是否可以向实践性或体验性材料过渡”保障材料真正具备育人功能。

第2篇

新课标文化因素高中语文教材所谓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就是高中语文课程。语文教材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教学改革和语文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语文教材属于文化构成的一种,表现为对象化的文化存在,并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来分析,语文教材担负着传承社会文化的使命。因此,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材所具有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重要性分析

社会发展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以及知识发展的影响,其实效性和速度开始逐渐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导致高中生在接受传统信息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够和保持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步伐。如何做好语文教材选择工作,成为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材体现出的文化是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直接面对的现实状况,并将会对高中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教材的反作用、高中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突出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也应该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状况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教材都是文选系统,文选系统是表示结合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原则和选文标准来进行教材选择,从而来引导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将其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保证高中生的文学素质、审美情趣达到培养目的。

(一)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文化因素的发展阶段分析

1.笼统的文化研究

笼统的文化研究表示语文学科在成为单一、独立的学科之前对其开展的文化研究活动,这一阶段的语文处在封建时期,其并非是独立的学科,常常和哲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杂糅在一起,在长久的政治偏向影响之下,儒家经典逐渐成为这一阶段的语文选材的主要代表,以义理教育作为发展核心,其文化思想相对单一。

2.独立文化研究

之后到建国之前,在较为动荡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语文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的语文学科成为独立学科之一,并开始实施新式教育。在文言文系统的发展影响下,白话文成为发展主流,加入拼音字母之后开始和国际字母体系形成接轨式的发展局面。

(二)语文教材中文化现象存在的问题

1.认识处在现象阶段

在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语文教材文选不难发现,无论是亚文化还是多元文化,语文教材为了能够达到更多知识点普及的要求而呈现出散乱发展的现象,这就会从根本上导致文化因素较为散乱。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也因为少了共同性特征而丢失美感享受,从而导致语文知识记忆难度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总结,认识深度不够而诱发。

2.理论相对特殊

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的编选理论相对较多,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从而导致所用理论缺乏共通性的认识,这些理论大都是各个理论家自身环境综合产生的结果,因此理论性较为突出,缺少共通性。因此,这些理论大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无法在其他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原因。

3.缺乏文化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在进行文化引入时比较关注社会文化发展,因为语文教育的文学手法和特殊性明显高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这就现实我国先训语文教材文化引入存在较大的粗糙性,没有对社会文化修改之后就随意套用,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高中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强化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措施

对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材选编过程中文化因素存在的问题,要想能够保证文化因素得以顺利发展,要能够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一)对编审观念加以革新

传统语文教材编审过程中所用的编审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宏观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教材选文活动中,做好文化因素的遴选工作,对编审观念加以革新,编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社会发展潮流来选择先进的编审理念,从高中生语文学习状况出发选择有效的编审方法,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文章和素材,从而让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能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课外阅读意识

因为文化因素在存在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非是通过具体物质实现传输,而是在人为效果的实施结果下得以实现。所以,仅仅在有限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难以让文化因素在传承过程中达到的阶段性文化知识临界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强化对文化因素的渗入,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因素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学生达到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教学要求。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的构建,语文教材特定文化形式下对其本体加以文化的编制以及营造,通过文化设定来赋予语文教材文化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具有文化品格以及特质。因此,在今后的文化因素构建时,要能够强化语文教材的生活化、人本化以及活动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及使用策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23-124.

[2]林艳.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03):105-107.

[3]曹明海.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J].淄博师专学报,2006,(02):12-16.

第3篇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升级,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传统文化观点,就能够分辨现代文化中的不良元素,让自己充满正能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背后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激发,促进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间的传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接触生动且复杂的故事情节,学习优美的诗文。相比于生硬死板的教育,学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内容。高中语文课本蕴含的文化因素,都是正确的文化观点。这些传统文化观点对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有利于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更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头脑,让个人修养快速提升。

教育体制的快速改革,要求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让更多高中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从古诗文出发,渗透传统文化

说到高中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是最大的载体。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古诗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伦理与道德文化,更可以了解传统的建筑与民风民俗,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学习到高贵的精神品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乐于分析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开发,引导学生去探究古诗文中的思想,促进学生丰富个人文化内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古诗文读者身份,让他们学会品味古诗中的语言,发现更多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在讲解《论语》的时候,学生可以接触到经典的儒家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让国家与个人开始关注儒家文化中的诸多观点,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也证明了其文化主张的正确性。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去感受论语的正确性。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引起许多学生的共鸣,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逼迫别人去做,自己有负面情绪,不要发泄到别人身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重点就是强调做人的准则,我们说话做事都要讲信用,否则,就不知道你这个人还能做什么了。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一为人观点出发,找到一定的反例或者正例,以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课堂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还要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个人修养水平的提高。在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能力与学习成绩,导致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被忽视,影响了学生个人精神水平的提高。要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文化气息,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因素,让语文课堂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现更多的传统文化。

如在讲解《诗经》的时候,一些学生看到了古代坚定的爱情观,一些学生则体悟到了不畏艰难的精神。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分享传统文化学习成果,这有利于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再如讲解《史记》与司马迁时,我们注重的是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最好的诠释。司马迁虽说是在赞扬飞将军李广,其实也是他自己人格的写照,那么,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丰富课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第4篇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也由此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应当不断有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在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知识、提升语文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对语文学习活动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活动教学实践与创新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学习活动;活动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做出了清晰的解释,明确指出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能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同时能够提高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发挥自己的语文特长,发展个性化特征。[1]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首先,部分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维与模式深刻的影响,教育理念相对而言较为传统与落后。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中心与权威的位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与意愿来设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新时期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忽视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教学活动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其次,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决定了高中时期的师生双方都会面临异常紧张的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活动均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将目光与焦点聚焦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上。课堂教学工作以机械化的训练与反复的知识讲解为主,没有多余的精力设计与参与学习活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了阻碍语文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与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语文学习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两大值得关注的要点,一是“学习”,二是“活动”。“学习”这一要点将语文学习活动与常规性的语文活动区分开来,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活动”这一要点则表明了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是不同于单一的知识讲解式的学习的。简单来说,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所进行的以获取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通过听、说、读、写、思考等各项技能来综合运用的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过程。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首先,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贯彻与落实,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朝着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其次,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让教师与时俱进地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再者,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使自己充分调动已获取的经验与知识,提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后,适当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够鼓励师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2]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探索

(一)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字词、诗句、文言释义等需要学生重点识记的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十分容易遗忘。常常要经历一个无比枯燥的机械化重复过程,学生难免会在反反复复中失去耐心,学习积极性也可能由此遭受打压。此时,如果教师依旧沿用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不但成效不佳,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来调节知识记忆的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的压力。例如,在重点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调动其思维与肢体,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内涵的理解与记忆。在诗句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飞花令”的游戏活动,以某个意象为主题。学生既能够全面回顾所学诗歌、强化记忆,也能够在大量描写同一意象的诗句中对该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内涵产生新的品味,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解。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趣味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主动积累、梳理语文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是强化语文学习活动成效、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途径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适当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构建学生与语文文本及知识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愿,促进学生思维与认知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中具体情境的还原,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感受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思维认知通过角色体验对文本中的人物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将课文中的情节拓展成一个更广阔的情境,使学生在此情境中自主创造,加强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3]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分别邀请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这两位主人公,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融入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学生通过情景演绎探究在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下,故事情节将会走向哪些不同的方向,事件最终会形成什么样不同的结局,在体验中更好地感受主人公的心境,感知其中的大智慧。

(三)实施横向类比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特点,我们可以得知,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如果教师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已经学习并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类比、构建联系,那么就能够在分析与比较中促进学生深入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比较与讨论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表达。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感情与至死不渝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已经学习过的同主题诗歌《氓》进行类比。学生可以思考同样作为描写爱情的诗歌,《孔雀东南飞》与《氓》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两首诗歌中所描绘的男主人公形象有何不同?同是爱情悲剧的背后,两个故事中导致最终悲剧的原因有什么差别?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他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互相学习、吸收与借鉴,在合作与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视野,在理性的分析与比较中把握两首诗歌的思想内涵,提升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全面发展自身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与共情能力。[4]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多样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全面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手段之一。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多方面引导,离不开学生的全面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做好教学研究工作,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结合实际的教学资源与条件,在不断的创新中开发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建设更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学生人格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快速度的提升。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净化自身情感和人格修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语文课堂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一颗爱国心,才能够保证我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繁荣稳定发展。只有人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指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无限忠诚,是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着我国的各项事业在高速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大好河山和和谐社会,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类型文章的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草原景色的,体现了我国草原的广袤无垠,通过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的文章时介绍爱国者的英雄事迹的,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中对这些文章进行解析时,教师不仅要解析其中的语文的艺术之美,还要解析其中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发挥先进人物的模仿作用。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夜晚主人公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设想,激发学生对孝道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尤其是现代的高中生,他们的物质条件是非常充足的,但在日常生后中对孝道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加强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二、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学习任何学科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中语文学科同样如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学生成人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感性思维中学生要做出理性的判断,懂得辨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发展方向,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所以,在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塑造。在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指的骄傲的事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也可以有自身独特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能力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处处蕴含着鲜活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对进行有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深刻文化内涵,他们的道德文化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感受文字中的生命力和活力,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还能够将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穿插在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2、树立学生强大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多担当,更有勇气,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集体生活中对每个人负责,工作以后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的帮助别人,懂得和别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要懂得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意见,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要将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集体交代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集体任务的完成中。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将语文教育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语文教学活动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No.8302:81-82.

[2]王冬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群文天地,2011,No.23924:105+107.

[3]赵晓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5,No.32103:59-61.

第6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价值观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语文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在成长教育的阶段对个体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汇集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宝库,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

高中语文阅读文本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其所体现的开放和多元的特点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多元化的影响。

(三)有利于突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充满知识性、情感性和价值性的教育,在其中渗透价值观的教育使得情感和态度成为语文教学育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应试化教育弱化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提高学生的分数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按照阅读的考试方式来教学,把焦点聚集在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方面,而对于价值观的教育与渗透几乎没有给予考虑。这就使得语文的阅读教学离文学的本质越走越远,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都非常不利。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文本的价值观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取材于阅读文本,在文本中不仅拥有着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坏和文化素养,是进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重“意”轻“文”,常常以自己的经验为起点,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看重的是对文本作品意义层面的解读,忽略了文本内在的人文特性和价值观教育,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精神的内核。

(三)对于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判断过于绝对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不足,即教师首先自身对文本的价值判断有一个预想,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导致了全班学生价值观判断的唯一和绝对化,不符合价值观形成的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将教学目标锁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思维之中,那么将会导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唯一和固定的指向,长期下去,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影响其价值判断力的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其言行举止会受到学生的热切关注和模仿,只有教师具备了优秀的教育素养,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折服。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更新观念,不仅要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技巧,还要拥有高尚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教师要提升自身教育素养,首先就是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在高中阅读教学的价值观教育中,教师也要学会转变思维和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多增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活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宽容和信任之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的成效。

(二)善于创设情境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人的情感会受到情境和氛围的影响,通常积极的情境能够促进正面情感的产生,使人们的身心愉悦,能够提高个体的行为效率;而消极的情境则会导致负面的情感产生,使人们陷入痛苦和悲观,从而降低个体的行为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教学文本的内容思想相同或者相近的课堂情境和氛围,促使学生真真地走进文本的世界,获得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领他们对文本价值观的追求。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学生个体价值特征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25-01

高中语文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这次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改的影响下,对语文的态度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了新的认识。这无疑对学好语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改革究竟对师生产生了怎么的影响呢?

1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课程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即力图改变多年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淡化训练,增加阅读,加强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都成为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过去的旧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很有可读性,富有启发性,但是课后大量的繁琐的练习让人头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之受到打击,这次语文的课程改革高举生活大旗,使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扩展到生活之中,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口。

2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机械繁琐的分析,不能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不能以宣布标准答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语文。新课标还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的多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小组学习的场面比比皆是。过去是老师逼着学生学,现在是学生要求老师给他们任务;过去是不少学生希望用学习语文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知识,现在是同学们要求老师增加语文课,多搞语文活动。教改大大扭转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认真、积极、主动成为许多学生共同的学习态度。

3 课堂上学生活跃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改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只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就切切实实把课堂留给了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高高在上满堂灌,学生是死气沉沉埋头记,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言的自由被剥夺。这样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木讷之人,接受了多年的学校教育,在公众面前却是胆小怕事,说话不从容不连贯。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现在课改之后的效果是,课堂上学生发言此起彼伏,争辩之声不绝于耳;过去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现在一到老师提问,放眼望去教室里手臂林立;过去说三句话就脸红的学生,现在经过训练,变得侃侃而谈,敏于应答。不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突飞猛进。

4 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增强了

多少年来,学生的课外时间基本上被数理化占领。在旧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师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主要在课堂上,所谓课外学习语文,主要是指写作文,做作业,记忆语文知识,语文作业和理科作业相比,确实太少。许多学生课外不知道怎么学习语文。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天的晚上没有复习语文觉得过意不去,就拿出语文书翻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再念一遍课文吧,很无聊,没有兴趣。看看后面的练习吧,老师早就公布了标准答案;最后只得记几遍作者介绍和词语解释。事实证明,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要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只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大力开展课外语文学习,才能根本解决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问题。

5 课内外结合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过去的语文课堂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或者迫于应试压力,或者因袭多年习惯,或者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的欠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照本宣科,不能也不敢超出教材,走向课外,极端者便是照着教参讲课。这就使得本来丰富的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敢把枯燥,面目可憎。学生的直接感觉是上语文课没有意思,认为语文教师阅读面不广泛,知识面不丰富,缺少独特的人生感悟,没有人格魅力。通过这次的新课改,提出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学科内外的结合,这使语文得以松绑,获得解放,变得鲜活可爱。语文课堂上适当的外延拓展,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兴趣,大有好处。

6 教师正在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查询资料后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次改革一样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一日不学便会落后于时代,那种靠一纸大学文凭就可以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的学科。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这话的外延就是语文涉及古今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包括现当代科技发展信息,几乎无所不包。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扩大课外阅读量,教材中每学期介绍若干名著,另外还有其他推荐书目,如果老师达不到这个要求,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达到。所以老师必须多读书。二是综合性学习的设置,跨学科色彩的增强,要求老师不仅懂得本学科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所以老师也必须多读书。如果老师能做到这一点,课改中会出现师生比赛读书的喜人场景。可以不夸张地预料,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师的知识层面将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一个过程。

新课程改革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看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把语文教学真真正正做到实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语文学科成为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最愿意学习的科目。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407-01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往往忽视了“人”这一最根本要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用。事实上,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已不堪重负。

由于近年来缺少一种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缺少一个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养的完善体系,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高考竞争,年轻教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低质量的生活,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明天。

在新的课程背景,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较强职业道德标准,如要明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是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来,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事业、有责任感外,还必须做到:

1 树立现代语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不仅仅在课堂宣读教参中的参考答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要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加强合作。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2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语文教师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最基层的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普级教育知识,这类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干一切工作,学习一切专业的基础,这一类知识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社会上每个人知识无论多么渊博,多么艰深,曾垒起多么高、多么尖的知识宝塔,它都是离不开这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它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不钟山记》涉及到地理学,讲霍金涉及到物理学,讲《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等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三层知识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金顶――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师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3 有较强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管理。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语文教师就是教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的管理就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管理。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采用不同的教法,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 要有创新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思索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

5 要有健康积极心理状态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人文教育

“终身学习型社会”主要在于社会个体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个体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是个体在知识结构组成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高中语文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

1.从高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出发,高中语文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特殊学科。语文的工具性,是指作为语言交际工具,表达与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作用。语文是描述客观事物,阐述思想的语言工具,其他的学科知识都需用语文这种语言工具进行转化,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文本,从而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如果个体对文本阅读存在障碍,无法准确理解作者语言背后的意图,学习其他知识就是一种妄谈。而高中语文教学,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表达阐述自己思想即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高中语文教育的教材增加了文本的阅读量,同时应高考的要求,极力鼓励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高中语文提高对写作的要求,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学生对于阅读技法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这种准确理解阅读文本的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终身学习汲取知识的重要基础。

2.从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出发,高中语文教育是促发个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灵魂,高中语文教育根据高中学段的学生接受心理规律,区别于其他学段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语文人文性的培养。高中语文人文培养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是历史人文的精神载体,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感知到其所富含的情感主旨和人文精神信息。语文的人文教育,通过理解文本的主旨内容,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内在价值观,使得学生获得文化熏陶,促成主体的内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伴随着语人文性的渗透,学生在面对今后的知识,会进行自发主动的学习,并且这种渴求机制具有了持久性效应,这是主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和内在动机。

3.高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的独立思考思维能力,是终身学习有效性的保证

语文教学不仅保留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学层面,更为深层的实质性的教育在于对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语文的本身的工具性出发,语文在被当作一种语言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时,为了将客观事物全面客观地阐述出来,达到传递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同时,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而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在面对文本时,能全面地理解并思考其内在个性价值,这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在脱离学校教育后,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促使个体能快速获取并掌握知识,并能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知识素养,保证了终身学习的有效性;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有效性极大增强了主体的学习信心,促使主体进行持久性的学习行为,形成一种良性的终身学习习惯。

二、通过高中语文的教学培养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

1.高中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中,对文本阅读要有自己个性化的创新解读。这一理念的提出,导致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走入误区。对文本的阅读解读,一味求新求异,甚至脱离文本造成“误读”。从高考的文本阅读要求分析,高考强调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细读能力。无论从应试要求,还是从人文素养培养要求的角度,都要求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回归细读,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这是学生作为个体走入社会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学生之后的自主学习中吸取其他科学知识的基本能力。

2.注重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学生自发要求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前提。而相对于其他学段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更具有人文性培养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突破教材的篇幅,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塑造文化性格的效果。

3.扩大教学范畴,联系实际,培养综合探究能力

从高中语文学习教材的选材和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选材的范畴广阔上看,涵盖社会文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大语文成趋势,高中语文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突破“小语文”的限制,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为以后学生接触各方面的知识提供基础。语文不是孤立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的,语文是与社会紧密相关的,所以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可以尝试以社会时事为主题,进行课堂主题教学,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爆炸,人们已自觉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个体的终身学习诉求,促成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构成。这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结果。作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个体人文情怀,扩大教学范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承担起培养终身学习的基本学习能力,培养主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学习渴望动机,保证终身学习的有效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2]鱼霞.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7)14 -16.

[3]朱军.略论大学语文工具性的第二维:思维工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6)31-33.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完善 钻研 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知识信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材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具备学习与钻研能力,尽快适应全新的教育理念,快速转变教学方法,形成完善的专业素养,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干枯的语文教学园地里永远生机勃勃。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古人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业水平,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文广泛的兴趣爱好,涉猎许多边缘学科知识。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老师不仅要在本学科的领域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对学生的其他学科有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成为全才,可以胜任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求语文教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做一个学习钻研型语文老师,能够在信息储备、思维方法、问题解决等方面具有更深的造诣,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每门学科之间都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工作效果,根据木桶理论,教师的综合素养取决于最为欠缺的一部分,而不是最擅长的领域。比如,在讲《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时,都关联到音乐知识,乐器的高低快慢缓急声音不同。如果老师能对琵琶与箜篌这两种乐器简单作一下介绍,不需要多么专业,只需要了解一些就可,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这两首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对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弹奏这样的乐器。其实学习语文不仅仅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大而化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乐土。

高中语文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使用技巧的训练场所,还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工作的成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育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材塑造与培养方面,教师的人格与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提升。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担负着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等多重任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一眼泉水,才能不断给学生输送股股清泉。另外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影响到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标准等。与同事的合作探究学习,也是教师素养的一个方面。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际交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时时为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无论言行举止还是思维方式,都要求教师不能随随便便,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起好表率作用。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把提高语文成绩作为重要目标,每天忙着应付各种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根本顾及不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当前的语文新课改把语文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课标意提到,“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装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到这些,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才能很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三、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和路标,指引着教师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新课改中,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悟作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发现文学美、感悟文学美、创造文学美的能力。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载体和途径。传统教育观下基础知识同样需要重视,但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理念,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探索和交流,对语文学科的发展形成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培养学生的方向,并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师还要时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明确有努力方向,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四、要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古人云:教学相长也。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这就提醒我们语文老师要做一个钻研型、学者型教师。并不是说每一个教师去研究教育,而是要求语文老师必需有实践教学、钻研教学、总结教学的能力。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对教育对象心理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首先,要有探究教学的意识。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读读背背,古人读《三字经》、《千字文》照样学好语文。这样语文课就有很大伸缩性,读读背背一堂,讨论探究也是一堂。但前者已不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也可以选取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带头人,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各尽所能。通过交流、讨论、思辨、得出共识和结论,并将结论进行实验和推广。

其次,还要深入教学实践。一线教学工作中接触的实际情况是最真实、直观、形象的研究材料,高中语文教师进行科研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真实、稳定、丰富、直观的研究信息,利用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把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最为有效的科研途径之一。高中学生大多青年时期,身体发育很快,但心理极不成熟,对很多事情认识表面化,但又很希望老师与家长把他当作大人对待,心里渴望独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教育。无形中高中语文老师不仅需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有一套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学生容易与语文老师交流,大多学生也愿意与语文老师交流,并且交流的方式很多,作文、日记、心得体会、书信等都是沟通交流的渠道。这为语文老师研究教学总结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语文老师要善于把工作中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其成效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课堂是高中教学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观、现代学习观的研究已得到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但如何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却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各项目标的全面落实。因此,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包括科学和社会实践,是结合现行高中阶段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的,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讲演、竞赛、辩论、论文撰写等等。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高中语文新的学习机制,突出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全面衡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调控,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全面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和书本上的抽象、孤立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立体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高中生活泼好动,比较关注身边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这种年龄和生理特点也更容易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形成学习兴趣。

二、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侧重于书本知识的获取,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缺乏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就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沟通了知识和能力,沟通了学校和社会,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开拓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开拓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加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从而激发了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四、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发生质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受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是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得到了体现。如何走出课堂,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则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新问题。面对这种转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弥补自己在教学能力上的不足,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提高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候的课堂掌控力。开展自主实践研究,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语文专业性比较强,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比较多,研究的范围很广,跨越的时间尺度也很大,实践活动往往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段,更要做好教师的指导工作。

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

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解力的发展,教师要选择好实践项目,这也是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在确定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语文教师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有能力做,而且能较快地有所反映,使得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知识,解决了原来感到疑惑的问题,获得了实践成果,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并能积极投入到下一个实践项目中去。二是实践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实践能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选择这类事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活动。只有学生认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效果,语文教学才能切实体现其价值。

六、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要提倡学生自主实践

教师应要求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确定实践计划、自主进行实践活动并能够自主得出实践研究结论。因为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时期,他们已经逐渐为自己设立了自我目标,并为实现自我价值激发自身内在的潜力。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中学语文学科的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实际中的知识,如果单纯地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就违背了语文学科学习知识、学会思维、研究问题的初衷。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可发展的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思维,学会创新。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不能简单地限定条件、规定操作规程。实践结果仅仅是作为课本知识的再现,实践的过程不一定要统一,实践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实践的成果不一定与课本相同,实践的结果应该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最好能再在实践中产生新知识,真正做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章:

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2篇

我国各种典籍对“语”、“言”、“文”等语词皆有释义,例如《说文》:“语,论也。”段注认为,“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辞源》将“语”与“言”界定为:“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据此可知,语与言的内涵皆指口头的语言,即言语。“言”常指自言;“语”,常谓之与他人的口头交流。《说文》曰:“文,错画也。”据段注,“错”,当作“(辶昔)”。(辶昔)画者,交(辶昔)之画也。《辞源》将“文”界定为:①彩色交错。引伸为文雅。②纹理、花纹。③文字、文辞……,又作动词用,指撰述。由此推知,“文”的初始意义乃指色彩,通“纹”,是纹的通假,并以此引申为文雅,即cultured。可见,此义中、西相通,故“文”的意义在汉语中与“语”和“言”一样十分丰富。语,指口语;文,指书面语。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将“语”与“文”界定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叶老的这番话是基于我国历代的学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传统,做出的系统总结。

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除北外主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称其为“外国语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并没有将其划分为研究外国语文的范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概念都无界定,只是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再以语文的英语对应词philology为例。语文与philology意义相近,但philology没有汉语中丰富的语义。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对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综上所述,语文之概念可概括为: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基础应用性较强、交际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②语文的语篇选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现代的、白话的;③语文的语篇内容既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④语文的语体既有文学的,也有应用或实用的;⑤任何国家的语文课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一定的教化、教养作用,即人文性。

根据前文所知,我国对语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国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与linguistics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语言学而语言学,必须扩大其辖域,改英语为英语语文。其根据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各级英语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学习者所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规划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各级考试的侧重点来看,强调并突出的还是其听、说等交际功能。然而,英语在我国毕竟只是外语,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极为不平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强调学习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正由于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会对英语语文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连贯性等认识不够,误以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英语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理解语文的外显与内隐意义,还要真正理解“交际”的语域。正如《教学要求》所言,“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其实质也就是“语”和“文”的统一与同构。束定芳也认为,“除了口头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见的方式是书面的,即阅读与写作”[4]。董亚芬则强调,“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经由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实质性的口语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5]。

并且,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本身也体现出多元化特质。对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说(concentriccircle)——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处于内圈(innercircle);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处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处于扩展圈(expandingcircle)。处于同心圆不同位置的英语形式,其形态仍以同一个共核(commoncore)为基准,但它们会有各自的变体,这些变体还会拥有各自独立的特点。显然,英语要在中国保持鲜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在教材中适当补充涉及到英、美等国文学、文化的篇章,满足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并通过对两种文化形态的比照,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蕴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关于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语文教育所负载的文化功能还具有社会化与社会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来进行人格教养与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关键词“化"曰之内化、融合、升华与超越。从语词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笔者所力陈的语文学科教育,旨在说明:①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原型与母本。②作为人文学科的次范畴与下义项,语文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习得语言、文学等外显知识的观照,还通过语言文化的世界图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学观念等,使受教育者学习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语语文教育比英语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属于教育这一个大范畴,同时也包含有语言、文化、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成分。

二、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汉语中“学科”相对应的英语语词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定义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辞海》定义为:①学术的分类。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秦秀白认为:“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学科的分类过程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7]显然,学科领域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展开人格教育。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译为跑马道;在现代英语辞典中转义为教育类的术语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为学科的下义项。

由上可知,课程的辖域比学科要窄。因此,在《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混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言语学能的培养阶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加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滞留在字、词、句的浅表性教学上,导致其思维在具象性和直观性上的固化,缺乏对英语的整体把握。我国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没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语语文学科,并在这一学科的统筹下,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突出大、中、小学各自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及侧重点。②没有实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与对接。③没有实行与中国语文教育的衔接与对接,在缺少真正的“双语文”环境下,学习者不可能对两种不同质的语言做到准确地解码与二次编码,不可能通过移情实现对两种语文融会贯通。④没有明确界定语文的定义,使得一部分中国学生只把英语当作交际、特别是听说的交际工具,因而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过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可能全面地习得第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可能主动吸纳英语语篇中所提供的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国情融合,真正实现英语语文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在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内容教学上,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内容重复现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加速了人们对其功利效益的追求,伤害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同时,“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实际上导源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不科学性,以至于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及时将“英语学科”改称“英语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

[5]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4.

[6]何高大.英语教学中体验文化观的认知阐释[J].外语教学,2006,(3):65.

[7]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