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时间:2023-08-20 15:0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第1篇

通知提及“为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就是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对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值得每位备考考生注意。

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主要修订内容

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今年高考前就提出,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在高考命题中,各学科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

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二、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第2篇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往年,今年修订的《大纲》有一些明显变化,例如语文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数学减少了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等等。下面将分学科进行解析(其中英语学科未有明显变化)。

语 文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过去的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从具体内容看,高考语文学科将“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由以前的选考其一改为二者必考,是一个较大的变化。两种文体在内容、形式及阅读的功能、方法和规律上虽然存在差别,但实际上也有着彼此交会融通、相互促进的关系。多元化的阅读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

数 学

1.在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要求,还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和平认为,2017年数学考试大纲中删去了选考模块4-1“几何证明选讲”的内容,体现了削枝强干、减少重复考查、强化学科体系的导向。考查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模块的直接理由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几何的主要知识内容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均有体现,不需要再单独列为专题考查。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2017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都不包含这部分内容。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对数学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历 史

过去的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对于修订后的历史考试大纲删去3个模块,学界普遍认为:一是这些模块难度大,学生熟悉度不高,近几年的高考数据统计显示,选考“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的考生较少,难度较大,得分率不稳定,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上重大改革”和“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选做率和得分率相对较高且趋向稳定;二是删除后不会影响整个知识结构的考查,由“6选1”变为“3选1”,这一调整减少了历史试卷的容量和长度,减轻了考生考场上的阅读负担。

地 理

过去的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要求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一线教师普遍认为,本次修订后的考纲与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相比于“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考查的内容均是实用性问题,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考纲中“旅游地理”模块的保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环境保护”模块的考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念。考纲删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高三地理复习的影响不大。

思想政治

主要修订内容: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查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从政治学科修订的内容看,对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四项考查目标更明确。同时,考题更注重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考试的内容与范围没有提示明显的变化,因此2017年政治高考命题仍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注重发掘时代主题,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

物 理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过去的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国辉认为,近代物理与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关系十分密切,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核聚变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理解太阳的巨大能量产生的原因;波和粒子的学习对于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本性有重要的作用,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修订后的物理考试大纲将动量、近代物理等内容纳入必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继续学习,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化 学

过去的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2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2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一线教师指出,从化学考纲修订的内容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必答题的考查形式是否会有所改变,如“化学与技术”模块的试题通常以工业流程图的形式进行考查,现在“化学与技术”模块删除后,在必答题中是否会出现以流程图为考查形式的试题,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生 物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为“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第3篇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教学策略;浙江省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特制定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简称“新方案”),并于2014年9月9日正式,新方案一,便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一、新方案新特点

1.七科选三且不分文理科

新方案中“选考、不分文理科”成最大亮点。高考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语、数、外3门是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考生从中选择三科作为选考科目。作为高中学考科目考生只需考必考题,必考题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必修内容。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该科目考生除需考必修内容还需考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既包括必修内容又包括选修内容。

七科选三,对考生而言,选自己想学且认为学得好又感兴趣科目进行考试,“选自己所长”、“选自己所好”,不仅可增加考生自主选择机会,同时也可减轻考试心理负担。七科选三,对中学而言,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对高校而言,可以选拔合适人才。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减少过度偏科、过度应试的现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弱化“一考定终身”

新方案确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方向,对考试的类别、内容、评价、招录等方面进行系统革新,学生拥有更多更大的选择考试、选择教育、选择大学的权利。

不同发展取向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参加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或三位一体招生;参加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外,其余3门选考科目可自行确定,选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高考录取成绩选取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2015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每年4月开考除外语以外的科目,10月开考全部科目。给予学生两次考试机会,可有效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与心理负担。

3.“专业+学校”新录取方式

新方案提出考生报考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考生可自主选报专业,录取也不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考生报考“专业(类)”志愿时,拥有了更多选择权,既可报考同一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报考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报考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以往批次录取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先选择学校再选择专业,如果分数不能满足第一志愿的专业,就不得不被调剂到其它专业。但取消批次后,将形成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双向选择。

“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将以专业为导向,学生先选定自己的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择高校,解决了因批次录取将学校放在首位,考生被迫选择自己不太感兴趣专业的困境。同时,以专业为导向的录取方式将倒逼高校的专业建设,但也会导致学生蜂拥选择热门专业,而使得其它专业受到冷落。

二、新方案对高中教学的主要影响

1.学(选)考时间改变对教学的影响

浙江省原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即会考)和高考都安排在学期末进行,但新方案把学(选)考时间安排在每年4月和10月,接近每学期期中。考试时间改变对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首先,学(选)考时间改变,教师的排课将受到不容小视的影响。按照新方案,学生的第一次学考一般会选择在高二第一学期的10月进行,相应任教学考班级的教师势必要在9、10两个月为学生进行必要的复习备考,但是学考结束后,学校一般不会再对相应学考科目组织开课,教师的任课势必要重新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排课。其次,学(选)考时间改变还会影响学生的复习备考。原来学考安排在学期末,基本在新课结束后,大概有两个月复习备考时间,虽然时间不多,但复习备考是在学生新课授完后立即进行,复习效率显而易见。现在学生的复习备考基本要在两个月的暑假后进行,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难免存在部分遗忘或生疏,复习备考效率将受到一定影响毋容置疑。另外,学(选)考时间改变还会对原来的课程设置产生一定影响,以往如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在高一期末就结束学考,到高二文理分班后有的课程就不用开设。现在考试时间变化后,课程重新设置、学生选科、部分教师阅卷等都需要时间,这将对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生选课对教学的影响

新方案给予考生“7选3”的选考自,也就是“自主选择”成为学生基本的发展。对每一个考生而言,无论是选考科目还是普通学考科目,均有两次自主确定考试时间的机会。由于选考与普通学考的考试要求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每一位学生对这7门学科,都有一定的学习选择权。这一制度安排将学生选课自从原来非高考性质的校本课程向高考性质的必修课程做了切实延伸,可大大拓展学生的选课自主性,无疑会打破中学课程原有的组织模式和流程,迫使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模式向必修课延伸。但在学生未确定选考科目之前,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难度?这都是新方案实施之后,高中教学需要面对的问题。例如,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规定参加学考学生只需掌握必修模块“基本要求”,而参加选考学生除要掌握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外,还需掌握必修模块的“发展要求”和两本选修模块相关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很难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而且有些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人为割裂开来,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度较大,也是“发展要求”内容,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选择在高二选考复习时为学生授课该部分内容。但是学生没有这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又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后面章节相关内容,如何处理“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也是地理教师需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3.专业导向对教学的影响

“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导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用高考指挥棒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旨向。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兴趣爱好、对社会了解不够,中学又形成路径依赖,一心想提高学生总分,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势必会造成学生盲目报考专业、随意选科、不考虑自身实际,最终导致个人发展受阻。高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尽快了解相关学科特色、学科价值与其兴趣特长、职业理想的关系以及对今后专业发展的意义,并快速让学生能在众多科目中选定适合自己的优势学科,则是必为和难为的事情。

三、新教学策略的探索

1.探索依据“兴趣+实力+专业”选考科目

首先须注重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学生选科首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信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一定是其优势学科或未来会成为优势学科。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专业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学到感兴趣和希望学到的内容,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进一步研修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浓厚的专业志趣。其次须把握实力。高中生的自身实力是确定自己3门选考科目的重要依据。湖州二中根据学校在全省近年来的高考状况和新高考方案划分等第的比例,将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别进行了等第划分,学生依据自己的等第排名了解自己最有实力的学科,从而进行科学地选科,避免盲目选科。另外,在自己实力相当的学科中,学生还应考虑自己所在学校教学实力强的学科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最后须考虑专业导向影响。新方案确定的“专业+学校”的新录取方式,在高考改革试点区上海、浙江公布的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中发现,如果选考物理,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覆盖率最高,分别为97.63%和91%,所以物理成为专业不受限制最高的科目(见图1、图2)。因此,在高中生各门科目实力相当和兴趣爱好不变的情况下,可按照图1或图2的顺序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2.探索新的高中放假时间

如何解决学(选)考时间改变对教学的影响,探索新的高中放假时间至关重要。浙江省有的地市对高中学期假期安排进行了如下探索。

从2015学年开始,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实行一学年二学期四学段的教学计划安排,普通高中学校在原有寒假、暑假基础上,增加秋假和春假,同时相应增减暑假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学年开始时间:从9月1日调整到8月16日;第一学期第一学段:8月16日至10月底11月初学考选考结束;秋假:10月底11月初学考选考结束至11月10日左右,时间为一周;第一学期第二学段:11月10日左右至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寒假开始;寒假:1月下旬2月上旬至2月中下旬,寒假时间约三周;第二学期第一学段:2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学考选考结束;春假:4月下旬选考结束至5月初,春假时间约一周;第二学期第二学段:5月初至7月4日暑假开始;暑假:7月5日至8月15日,暑假时间六周。调整涉及新高一高二学生,新高三学生暂不实施。

浙江省其它地区目前也在积极探讨高中段调整放假时间的安排,省教育厅出台了指导意见。相信合理调整高中段放假时间是适应新学(选)考时间改变的必然。

3.探索分层分类走班教学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兴趣;基础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英语阅读能力教学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精心研究英语阅读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科学阅读习惯

课前,教师要做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比如,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背景知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在教学中要注意导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标题、插图等从不同角度提同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注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奠定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

英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词汇是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保证。词汇教学应做到三点:

1.重视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

由于英语中有大量的前缀和后缀,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构词法灵活记忆词汇以达到词汇量的目的。

2.重视词汇教学的语境化

采用释义连线、词义猜测、语境联想、语篇填空、概念扩展等词汇语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群,句不离景,句不离篇。”

3.采用新模型

词汇教学中可以采用Hatch & Brown提出的“词汇学习五步骤”的模型,即接触新词汇、掌握词形获取词义、巩固记忆词形、运用词汇、探究词汇的教学高效策略。

三、研读高考阅读题型,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阅读理解是高考必考题型,而且是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有了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入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

另外,在解题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解题技巧。一是正选法和排除法。二是定位法和跳读法。三是全盘考虑,忌主观臆断。

第5篇

2017年的考试大纲变化到底有多大?据说很多已经进入一轮复习的高三学生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一轮复习被“腰斩”,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了……

夯实基础,重视文本阅读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孔令元

变化、影响 本次修订的总体原则是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二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三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四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备考建议 同学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调整:一是加强对鉴赏评价能力试题的复习力度,这类试题包括古诗词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等。二是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尤其是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三是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此题目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四是提高阅读速度,由于试题的阅读量加大,同学们必须学会精读、略读、跳读文章。

数 学

削枝强干,强化数学学科体系

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中学 陈发志

变化、影响 在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注重考查数学文化,同时对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之更加明确和具体。在内容方面,在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3个选考模块的基础上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同学们可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备考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的网络化,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要学会归纳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做到举一反三。高考试题中逐渐增加古代文化常识、数学文化的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政 治

强调德育考向,明确四项考查

湖北省仙桃一中 付凤萍

变化、影响 政治学科与别的学科一样,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此外,还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了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备考建议 针对这种变化,预测2017年高考命题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与政治学科的结合点,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将紧贴国家当前的政治、经、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来考查考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法治意识,在《政治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政治认同、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生活与哲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思想等。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培育学科素养。

历 史

删除三大模块,理解历史发展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张新强

变化、影响 1. 历史观的变化。2016年考查的是科学历史观,而2017年考查的是唯物史观。2. 能力要求的变化。3. 考试内容的变化。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删去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3个选考模块。

备考建议 对历史观的考查由科学历史观转变为唯物史观,需要同学们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内容和精髓,并将其作为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同时改变过去对唯物史观的狭隘认识。同学们依然可以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多种史观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历史。

从各省同学们选做题的得分情况来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题的难度较大,得分率不稳定,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题的得分率相对较高且趋向稳定,这样就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当然,从多年的选做题应考策略来看,同学们只需要从《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中选择一道题解答即可。平日在练习中,同学们应先集中时间和次数完成《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的训练,待到《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做到轻车熟路后,再集中时间和次数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考试时,对这两道题进行简单的比较,哪道题感到比较拿手就做哪道题。

地 理

灾害防治内容,仍在必修中考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 邓士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鲁爱华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解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40-01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高考逐渐增加了材料分析题的容量。历史材料分析题型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也是文综考试的一大难度,因此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否得高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综分值。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主要题型之一,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面广、形式多样、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但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非常难,因此平时在训练中只注重选择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造成的。本文中,我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介绍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注重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是解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把握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应用相关阅读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材料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快速阅读与跳读技巧。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用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再次是读问题,知晓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初步确定有哪些是要作答的问题,哪些是拿不准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材料阅读,便于制定下一步的解题计划。

二、在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材料新、问题新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单元、哪一课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寻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②找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设问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出自于教材,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只要判断准确,解题的方向便明确了。③找材料与材料的关联。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一个主题,而题目中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将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否提取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恰当地进行提炼整合,是学生准确解答材料分析试题的关键。因而阅读时要有目的地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三、领会命题意图并明确解题方法

材料分析题要把握史与论的最佳结合,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历史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加强设问与材料的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同时要读懂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把握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的形式: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南唐烈主”题,“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能避免解答重大失误。

四、培养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是否准确、恰当、完美,能否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与能否做到以下几点有关。

1、注意答好第一问

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导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

在很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却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得分情况。

五、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历史材料,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加强解题技巧与规范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第7篇

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江苏高考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中与时俱进。从1999年的3+2,到2000—2001年的3+小综合,2002年的3+大综合,2003年—2007年的3+2(6中任选2),再到现在的3+2(选文必考历史,选理必考物理),江苏高考方案向着素质教育兼顾个性化发展方向前进。江苏卷地理试题也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境,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下面我对近十年来江苏地理高考的地球运动试题做简要的分析统计,一起探究命题的方向与应对策略。

一、江苏地理考纲具体内容与要求

(二)试题分析:第3题。第一步:表格内容给定的是三地日出日落时间,根据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夜长=24—昼长。根据此公式计算可得当日三地昼或夜长分别为:①地昼长14小时,夜长10小时,②地为昼长11小时22分,夜长12小时38分;③地为昼长13小时08分,夜长10小时52分。第二步:根据“同一天内昼夜长短差异越小纬度越低,赤道昼夜长短差别为0”可知:①地差值为4小时;②地差值为1小时16分;③地差值为2小时16分,故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②,故B项正确。

第4题。第一步:如果③地为北京,当日昼长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8∶49—5∶39=13∶10,比当日昼变长了2分钟,说明北半球昼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进而时间可以断定“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后,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第二步:看选项,A项错误;C项正确;B项错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逐渐远离近日点(时间1月初),靠近远日点(时间7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项错误: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时,应该是昼夜等长(昼夜长短相差0),而此时,表中三地的昼夜均不等长。

(三)考点方向探究:(1)昼长与夜长——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差求得,由于昼夜长短不同可知纬度也有差异。例如2006年第17题,要求找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图形。(2)根据昼夜长短变化来辨别纬度高低。“越向纬度地处,昼夜长短差异越小,赤道处为0,极昼极夜处差异都是24小时”。(3)根据昼长时间求直射点经度,求日出日落时间。昼长与夜长的时间对称点,昼长以当地时间12点为对称,夜长以0点为对称(例如2004年第13—14题)。(4)根据当日与次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可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典型考点

(二)试题分析:第一步:关于地心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两个点纬度度数相同,方向相反;经度之和为180°,方向相反。“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根据西半球跨度160°E向东20°W,南半球跨度0°向南90°S,第3题选择D。第二步: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26′S,180°,即冬至日12月22日。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第4题选C。

(三)考点方向探究:(1)本组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关于地心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2)关于东半球与西半球位置辨别(2004年第13—14题)。(3)太阳直射点坐标和变化规律(2002年、2004年、2011年)。

地球运动方面的试题,既考查考生对传统基本知识的掌握,又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界。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从具体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又要学会融会贯通,从原理还原到实践领域,解决具体问题。

第8篇

一、注意联合结构

在检查句子是否有毛病时,要注意检查联合结构的短语。因为联合短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往往有成分不完全搭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

(1)今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年全国高考卷)

动词“加快”不能与联合短语“速度和规模”中的“规模”搭配。

(2)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2003年全国高考北京卷)

在联合短语中“继承和发扬”可以说“继承文化”,但不能说“发扬文化”,属搭配不当。另外,“国际间”应去掉“间”。

同时也要注意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也会有从属关系不能并列的情况。

(3)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能统一配备。(2005年全国高考卷)

“床上用品”属于“生活用品”,两者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此外,还要注意联合短语的排序问题,分清先后、主次等。

二、注意介词结构

滥用介词或介词短语,或者介词结构较长,往往会造成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主语多余、语序不当等句法毛病。

(4)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卷)

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应去掉“对”。

(5)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2004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介词结构“在……下”做句子的状语,句子还没说完,后面又出现一个新的句子,导致谓语残缺。

(6)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由于“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较长,而忽视了前面已存的主语,导致主语多余,应去掉“这些革命战士”。

(7)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2004年春招卷)

语序不当,应改成“大多数学生对于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

三、注意判断动词

当句中出现判断动词“是”时,特别要注意搭配是否恰当。可以从词性的对应性、内容的单双方面去考虑。

(8)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问题”是“过程”,搭配不当。

(9)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卷)

“科学技术进步与否”讲的是两方面而“标志”是一方面,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应去掉“与否”。

四、注意关联词语

句中出现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它们是否成套使用,有无滥用、误用等现象,尤其要注意位置是否恰当,是否符合逻辑。

(10)由于技术水平大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2004年全国高考北京卷)

在复句中,如果单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中主语不一致,“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11)“邪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2003年北京春招)

“从而”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从而”前后矛盾,不合逻辑,应将“从而”删去。

五、注意数量词语

由于数量词语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充当定语,但有时会出现一些数量词不能跟修饰对象搭配或出现歧义的现象。

(12)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2004年全国高考吉黑滇川卷)

“5名”不能修饰“美国队”,应改成“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队员的美国队”。

(1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2004年全国高考琼桂陕藏家卷)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可以理解成“死难者达数百位”,也可理解成“死难者的家属达数百位”。

在数量词使用时,有时会出现跟句子成分重复或矛盾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与之相关的词语如“大约”“左右”“至少”“上下”等等。

(14)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2004年春招卷)

第9篇

通过本人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学校又非常自然地将语、数、英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宠儿”,客观上理科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主观上重理轻文观念的沉淀,必然导致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机制,数、理、化便也成为“嫡系”学科,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便当然沦为“庶族”。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学文科意向的学生和属于历史学科的课时,以及学生予以历史学科的重视、时间和精力便都属于“少数派”。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可能是新课程实施者所始料未及的。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

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极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实施的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既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更不能对其进行扼杀和禁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使有兴趣,也未免有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同时要利用多元评价的激励效应促使学生学习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3.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知识。

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要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

第10篇

(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海南、*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海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二、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宁夏、*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三、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第11篇

关键词:材料解析题;考查;阅读

自1989年在全国普通高考中首次推出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高考实践,不仅已经成为非选择题的基本形式,而且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的必考题。最近两年浙江省高考试卷也把考生的史料解读能力的考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当今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题型分值极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高,所以常常让学生产生错误。下面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以供同仁参考。

其一,问题材料,孰先孰后。很多学生平时在材料题作答时有这样的一种习惯,就是先看材料,再看答案,这种不带问题的阅读几乎是在浪费时间,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考场上,这是大忌。所以平时必须要求学生养成带着问题看材料的习惯,即先明确题目要求,再有的放矢地去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时效。

其二,囫囵吞枣,冤枉失分。现在高考题一般一组设问中往往是一个大问题中有几个子问题,而且有些子问题又比较隐蔽,这种情况很普遍,所以要求学生明确圈画出几个问题,以免在答题时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三,课本材料,无可适从。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般分三种类型。一是“材料型”,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这种问法的答案应该要通过解读材料,从材料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论从史出”,首先要忠于材料,老老实实在材料中去找答案。二是课本型的,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种设问材料只是供切入情景,要通过联系、回想所学知识才能获得答案。三是“结合型”,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类答案不能完全从材料中得出,部分答案必须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来回答,不同的设问方式决定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答案的来源,否则就会文不对题。

其四,忽视限制,南辕北辙。有些学生出于习惯,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设问的答案语上,对于语文中的“定状补”部分有意无意地忽视,似乎无关核心,殊不知,这样往往给答题造成了方向性的错误。规范的材料题的问题中,一般都有限制性的条件,包括时间、空间、角度等的限制。关注这些限制性条件就明确了设问的考查要求,并直接决定了要具体回答的内容。

其五,顾此失彼,错失信息。这是在材料阅读环节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即关注材料正文,一些看似“附件”性质的引文的出处、时间、作者等不加注意,而恰恰是这些往往蕴含着很有价值的信息,能给我们某种有效的暗示与引导,给问题的解答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一些小问题,如果从正文入手,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概括答案往往会词不达意或不够简练,再结合材料正文的内容,便很容易得出实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解答。

其六,标点符号,熟视无睹。作为文字材料题就必然有标点符号,正因为太普遍了,所以往往让学生熟视无睹。而其实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对文字材料内容层次的迅速把握非常有用。我们按照行文的习惯,都会自然断句,找短句中的标点会使我们省去很多阅读时的障碍,比如个别字不认识、不理解等等。找标点主要是找句号或相当于句号的分号、问号、感叹号等,一般一个句号表示一个意思,看一段材料中有几个句号,把每个句号的意思归纳一下,很容易把一段材料的要领把握。另外标点中的省略号还有特殊的功能。由于受答题时间和试题篇幅的限制,在引用大段原文时往往有所删略,而保留下来的文字自然是与命题者的考查方向紧密相关,尤其是对于要求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来说,每一个省略号的前后可能就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

其七,不问分值,随意作答。在解答材料题时,学生在文字量的把握上常常会走两个极端,或大肆铺张,或片言只语。规范的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后面都注有分值,从某种角度说,分值暗示着答分点,比如高考试题中,分值8分的极有可能意味着四个答分点,三个答分点的可能性极少,而你回答时一句两句,显然是没有把命题者试图考查的知识层次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时就必须思考怎样从广度上展开或深度上去挖掘,而相反如果分值很小,哪怕是非常熟悉的题目,选择最核心的回答。不然随性而动,洋洋洒洒一大段,结果浪费了时间,还有可能把要点给掩盖了。

其八,语言表达,意气用事。阅卷时常常会碰到让人忍俊不禁的时候,比如日本蓄意发动,学生用上“小人之心”,统治后期用“水深火热”“生不如死”等词,把历史学科与语文混为一谈,把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所要求的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漠视了,滥用文学修饰语口语俗语。这就要求在平时加强学生的语言使用的学科意识,以历史教材语言表达为范本,平时阅读历史课本不仅要关注史料和史论本身,同样要揣摩教材在史料叙述和史论阐释的科学严谨的表达,让学生以历史的语言去解答历史的问题。

当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认识能力的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方面所暴露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为此类题目本身就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有点是属于信息获取的能力,有点属于分析理解的能力,有点属于知识迁移的能力等,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在具体指导的时候更要注意区别情况,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本科招生 多元化 现代智力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18-03

我国高校现存的招生类型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院校自主招生以及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本文拟将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简称为统一招生,其中包括本科、专科高职的招生。本文探讨的是本科层次的统一招生,简称本科统一招生,包括考试和录取两个方面。

我国高校现存的本科层次的招生类型有四种,不是单一的。但从招生比例来看,免试保送生约占招生总数的2%左右;院校自主招生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提前单独招生也仅有75所院校可组织此项考试,招生人数有限;本科统一招生则是绝大部分高校招生普遍适用的形式。所以,尽管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自主招生作为本科统一招生的补充,也难以掩盖本科统一招生日益突出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提到了“深入推进高考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① 可见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 现代智力理论

1.多元智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主要由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八项组成。②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点,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和成功与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我们不能说多元智力框架中的八项智力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我们只能说八种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各具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不能说谁更聪明、谁最成功,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③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分析,传统的智力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现代工业社会。受这种理论影响,考试与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密切相关,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如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几乎没有相关。他指出,传统的智力测验也许对学生的学校学习成绩有较好的评价和预测,但对评价和预测学生学校以外的表现和发展其作用微乎其微。④

2.成功智力理论

这是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的。分析性智力是指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有效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创造性智力是指一种能超越给定内容而产生新异的、有趣的观点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指一个人产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好办法。⑤

斯腾伯格提出,成功智力与传统智力存在明显的区别:

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测量了智力的小部分,而智力的大部分领域却没有涉及。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⑥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的智力。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智力决定了主体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实践性智力则保证了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这三种智力相对独立。传统智力测验只是测量成功智力中的分析性智力,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由于智力测验中没有测量创造性和实验性的智力,而这些能力与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有较低的相关。因此,也应该对智力的这些方面加以测量。⑦

二 我国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现状及问题

1.考试科目的设置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采用“3+X”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必考科目,“X”指由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共6个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中自行确定1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高考考试科目有九门,其中语数外必考,政史地理化生选考,但同样作为高中教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则没有纳入考试科目中。对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考察主要是对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的评价,那么评价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的音乐、体育、美术没有纳入考试科目。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八项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考试科目的设置可以看出:没有平等地对待学生个体潜在的各种智力,而过分强调某一或某两项智力的评价。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地考察和评价学生,而且会导致学生各种智力得不到均衡、全面的发展,而这种情况是与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相违背。

2.考试形式的单一化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智力测验的形式――纸笔测验,有的省份仅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实验题目,而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则没有进行考察。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来说,传统的纸笔测验主要测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而对于这三门课至关重要的实验操作的考试却是一片空白,而这恰恰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有的省份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了实验题目,而这里的实验题目仅仅作为纸笔测验中的一种题型出现。自然观察智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是对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大自然环境的规律认知,在物理学家等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来说,对它们规律的探寻无一不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如人们所熟知的牛顿发明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等。所以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想要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要通过反复的实际的实验操作,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实验题,对于实验题目的反复练习也只不过是另一种题型的题海战术而已,不可能起到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的作用。高中教学中设置了实验课,但高考不考察学生实际实验操作,在我国当下这个“考什么学什么”的实际情况中,没有多少老师和学生会重视,更不要谈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总而言之,对于参加物理、化学、生物考试的考生来说,在高考考试形式重纸笔测验而忽略实验操作考察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3.录取标准单一化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本文中的本科统一招生是指: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主要是学生根据高考成绩填报志愿,高校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等情况进行录取。简单地说,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录取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来看,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对学生分析性智力测验的结果,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在我国现实中“考试的考评范围影响着教师的重视度,影响着学生哪些方面的智力能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学生的分析性智力的发展远超于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这就造就了一批“书呆子”,动手能力差。曾经有不少准大学生战胜了高考进入高校学习,但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退学,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知名学府的学生,实在令人惋惜。这恰恰证明了斯腾伯格的观点:“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但学生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学生,他们终将走上社会,终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成败。所以,录取标准单一化直接导致了“重分析性智力,轻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这种现实的情况必然降低学生走向社会以后面对现实成败的承受能力,从而制约他们的发展。

三 在现代智力理论背景下对高校本科统一招生多元化的建议

1.扩大考试科目覆盖面,促进学生智力的多元发展

取消文理分科,使学生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除了保留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把音乐、体育、美术也纳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一门,再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组成个性化的综合课程进行复习和参加高考。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使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门使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得到发展,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使从原来忽略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选择一种智力加以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多元发展。

2.探索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纳入高考中,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对于以考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尽管无奈,但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把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纳入高考的方式来培养、发展、评价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也是不得已之举。通过这种方式,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加强实验操作的练习,自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当然,在实际考试安排上,还可能存在实验操作考场安排、监考安排、实验评分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尽量减少实验操作的考试安排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考试公平。

3.探索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在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若把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势必使得教师和学生重视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作用。当然,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中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另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考评时不能使用标准化测验的统一答案,否则就违背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所以在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评中,有必要建立一整套诚信机制来确保考评的公平性与严肃性,还要通过考评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