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理评估

手术室护理评估

时间:2023-08-20 15: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护理评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手术室护理评估

第1篇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手术评估;护理分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7-02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往往非常严重,伤情一般都会涉及到患者两个以上的脏器,在实施急救手术过程中患者就可能因并发症或伤情严重而死亡,因而需要对患者急救手术进行准确的评估,并给予分级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挽救患者生命[1]。本文对采用手术室病情评估和分级护理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治疗护理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为41.2±6.6岁;其中腹腔胸腔脏器联合伤的患者有22例,脑外伤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有17例,脾肾破裂的患者有4例,多处力伤并气血胸的患者有9例,多处刀伤并气管断裂的患者有3例,膀胱破裂并骨盆骨折的患者有3例,颈外动脉断裂的患者有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多发伤类型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包扎治疗,并针对患者受伤情形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手术期间也是接受常规护理;评估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术评估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具体包括对患者呼吸道阻塞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呼吸频率及动度等方面进行记录,对患者的血压、脉率以及末梢循环等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检查,最后对患者肢体形状和活动功能进行检查,在这些都完成之后,综合以上检查记录内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报告交由上级医师,由上级医师再次进行评估后对患者伤情进行诊断。在分级护理方面,主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医护人员要及时用吸引管或手将患者口中的异物清除干净,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放置,以免口咽中的异物阻塞呼吸道;二是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患者补充体液和血液,维持患者血液循环的进行;三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出血量、瞳孔等;四是及时为患者止血,控制或减少活动性出血;五是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1.3 观察项目 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计算相关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死亡情况进行记录,并计算相关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观察项目数据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两组各自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常规组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共有10例,其发生率为33.33%。评估组30例患者在接受评估和分级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共有5例,其发生率为16.67%,评估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3 讨 论

急救手术是目前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对患者的机体伤害较大,风险性过高,在手术中患者可能并发严重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因而为了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2]。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分为五个步骤,在按照五个步骤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过程中,有时为了观察伤情需要将伤处暴露出来,这时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以防止患者受凉加重病情。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手术评估和分级护理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手术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患者组其在并发症和死亡率上都明显小于常规患者组,这说明手术评估和分级护理方法能够明显减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通过五级手术评估医生能够对患者的伤情做出准确地判断,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治疗患者疾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再者,分级护理方法主要提出了多发伤患者护理的五个方面,包括呼吸系统方面、体内循环方面、止血方面、体征观察方面以及手术配合方面等,对这些方面的护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使得护理人员对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加有序合理,也更加全面[3],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巩固了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手术评估和分级护理能够及时对患者伤情进行诊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风琳,何治平.应用骨科DCO概念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554-555.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64-0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手术室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且较为繁琐,导致工作压力较大,这些极大的影响其工作质量及工作态度等,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倦怠感干预,以便达到改善护理质量的目的[1-2]。本研究对层级护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职业倦怠感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23例和观察组(层级护理模式组)23名。对照组的2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30.6±5.8)岁;护龄: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专7名,大专14名,本科2名。观察组的23名护理人员也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30.7±5.7)岁;护龄:10年者6名;文化程度:中专8名,大专13名,本科2名。两组的年龄、护龄构成与文化程度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即根据手术工作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工作程序的安排,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步骤实施每项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特长、需求及经验积累情况进行护理程序的安排;②根据难度的不同将护理工作进行分级处理,然后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工作安排,尤其注意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尽量给予满足;③对护理人员工作间的衔接进行密切干预,尽量保证上级与下级工作的合作效果,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④对于每阶段的护理工作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需求进行下一步层级护理程序工作分配,最终实现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将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职业倦怠感进行评估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护理工作质量由护理管理人员组成质控小组进行评估,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其中评分≥95分为优秀,90≤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工作质量优秀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干预前后职业倦怠感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无职业倦怠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无职业倦怠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不同于病房及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更为细致繁琐,且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不确定性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耐性也有较大考验,这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相对明显,极大地影响到其工作状态,最终影响到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4-5],因此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职业倦怠感的改善,以期全面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研究显示,不同的护理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于实施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影响也极为明显[6],因此在护理模式的选取方面尤为重要。

第3篇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59-01

1手术前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情况,患者际的自理能力与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基本特征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史、睡眠情况、饮食情况及排便情况、疾病史等基本情况,对于女性患者还要了解是否处于月经期,掌握患者对疾病、手术等知识的认知度。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医师处理,避免发生意外,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护理要点。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要主动诉说疑问、自身的感受及焦虑心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手术、麻醉等知识,选择的手术方案和麻醉方式等,以此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具体内容,通过讲解,使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在手术前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要提前讲解,以此当问题发生时,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及时处理。②护理人员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作用与注意事项,以此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例如:血常规、血型、药物过敏试验、B超等。实际检查项目要根据手术需要,术前对手术部位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标记。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要做好交接工作,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③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室护士要按照手术需要,提前为术中需要的用品做好准备工作,对手术间仪器和设备要提前检查,使所有使用的到的仪器和设备保持在良好备用状态,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工作。④手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日,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为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根据手术具体方案为患者和家属告知,以此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⑤常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指导吸烟者在术前从入院起就停止吸烟,学习深呼吸方法,练习咳嗽、排痰等方法。按照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根据手术具体需求与麻醉情况,指导患者准备好胃肠道,一般手术前8h要禁食,手术前4h要禁水,提前1日为患者清洁肠道,可以给予患者缓泄剂为患者灌肠清理肠道。如果患者术前存在阴道出血,要在术日晨起时将阴道擦拭干净,对未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术前晚或术日晨起时为患者冲洗阴道,保持阴道的清洁度。⑥适应训练。结合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便器排便方法,练习术中的摆放,学习卧床、床上翻身等调节方法。指导患者练习卧位、床上翻身等的调节后,要根据手术需求指导患者练习手术中摆放,手术后摆放等。根据手术部位与手术方式,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功能训练。术前1日指导患者或指导患者家属完成理发、沐浴等个人卫生,术前2h帮助患者做好备皮,生命体征的测量,指导患者排尿后留置导尿管,有义齿或发夹、手表、首饰等患者要提醒取下由家属负责保管。病房护士要准备好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药物等物品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交接时做好患者的资料核对签名确认。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类型与麻醉方式准备好麻醉床、吸氧装置、监护设备、输液泵等用物[2]。

2手术中护理要点

护理评估。护理人员按照手术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手术间手术,对手术间环境、仪器等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自理能力、配合程度及术前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κ质跆逦话诜藕推し羰苎沟惹榭鼋?行评估,对手术使用物品和摆放位置、手术间消毒情况等进行评估。

护理要点。①手术室护士坚持无菌操作规章和安全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各项操作,以此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差错或事故。②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内电源、仪器、吸引器及接线板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和仪器都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根据手术需求规范摆放各项仪器设备。在手术前核对患者信息时要以2种及以上的方法完成,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与患者主动交流以此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按手术需要对术前辅助设备、器械与敷料等进行评估,将所有仪器连接后,保持所有设备随时可使用的功能状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摆放手术需要的后,观察静脉通路与尿管等各项引流管通畅情况。通过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实后,签名记录,三方共同完成患者手术的摆放,保护患者的隐私。③手术医师与麻醉师根据需要指导手术室护士准备用药,手术中为患者做好保温护理,控制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由巡回护士负责观察患者是否产生不适感,若有并发症发生要及时上报手术医师处理。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要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不同时间段都要对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统计记录。手术后,对患者情况要进行评估,确保引流管正确的连接,引流保持通畅,伤口未发生渗血,受压皮肤完好无损[3]。

3手术后护理要点

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90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5岁。根据糜烂范围可以分为轻度5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分析对照组问题、难点基础上施行优化之后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

1.2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难点

①护理理念陈旧。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往陈旧的护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手术室功能需求,手术室护理理念也呈现出两极化发展趋势。因手术室护理内容与内涵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扩张与延伸,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性体系;同时介入治疗、外科移植等新型外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这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难度、更为专业性的要求。而目前手术室护理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范围仅局限于手术室内,与病房护理无法有机的结合,同时对患者术前资料获取及评估也存有较大的不足。②在职教育缺乏动力。手术室护理工作更为繁杂、琐碎,护理资源及人力资源相对缺乏,进而导致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均较大,护士就会出现满足、疲顿的心理,缺乏积极的动力,工作责任感不够。因此,我院常常出现如下现象:a.患者被错接的现象,尤其是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过镇静剂,没法正确回答问话,这就造成了接错或者错放手术室的问题。b.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手术时所需要的器械医护人员没有备好,所用的器械性能不佳,刀、剪等不锋利。c.术后清点工作出现失误:术前所用器械、缝针清点出现失误,操作时不当造成缝针弹出,无法找到,造成手术困难,拖延手术时间。③感染控制强度不够。手术室出现感染和损伤的概率均比较大,我院的问题主要为:a.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指标和措施,这是根本原因。b.消毒方式落后,对室内和物品的消毒不够彻底。c.没有合理使用消毒剂,盲目选择相同的消毒剂而没有对相关消毒物品根据危险指数进行区分。d.相关消毒知识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学习,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或医护人员受到感染。

1.3优化策略

①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护士留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趋势,护理管理者对于工作被认可、个人成长等因素给予了关注。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关心她们的生活,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给予护士足够的工作自主性。②开展护士定期培训:因为科内新上任的护士,工作人员的变动,还有护理工作内容的增加,所以医院应当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容易发生护理错误的环节,如接送患者,手术的安置,器具准备,仪器使用,药物使用等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各项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平时做好分级督促制度,做好各种护理的记录,并制定各项出奖惩的具体措施。有违反操作规则的人员应当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这样使得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③加强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结合现有条件,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消毒、无菌意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及院内感染。将质量控制、评估标准进一步系统化完善,设立相应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内容将其分类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对感染管理实施量化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经对检测结果分析,其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数值用(x-±s)表示,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手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

3讨论

第5篇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降低因护理失误导致的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总结出存在的一些护理纠纷的易发因素,提出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防范发生。结论 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护理纠纷 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新问题与挑战。

1 手术室护患纠纷的隐患

1.1查对问题 (1)接错病人,摆错手术部位。(2)器械清点不清致纱布或器械遗留病人体内。(3)输血查对不清。(4)术中用药不细,执行口头医嘱太轻率。

1.2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问题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多,而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留下安全隐患。

1.3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常需要执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口头医嘱,如使用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术中临时医嘱执行后未及时补记,或用药的浓度、剂量及途径不准确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手术安置不当及不可避免的压疮问题 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安置不当,引起局部组织压疮。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海绵垫等。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5电灼伤患者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机会越来越多,灼伤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原因多是由于负极板位置放置不当。

1.6送检标本遗失的问题 标本是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

1.7器械物品准备的问题 术前用品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面。在术中因物品不全或因所用仪器功能不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1.8 语言行为的问题 当前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无过失纠纷所占比例并不少,而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

1.9消毒隔离的问题 对HBsAg阳性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病人类似的感染现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10工作安排的问题 手术室工作强应激性、高紧张性、无规律饮食和睡眠使手术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影响其身心健康[1],最易出现护理失误。

2 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合理流程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2人2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2手术中物品清点的管理 手术物品的清点需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

2.3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

2.4建立术中医嘱本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

2.5手术中病人的及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焦点,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6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

2.7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病理单。

2.8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9加强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2.10做好术前访谈 内容包括:(1)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2)病人的一般情况。(3)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4)麻醉方式。

2.11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 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缓解工作压力,减轻体力消耗,不搞疲劳战[3]。

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马艳丽,续锦,侯琳琳.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J].社区医学杂志,2005,3(2):49.

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护理人员素质偏低,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管理缺陷等因素制约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以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整体护理;现状;问题;对策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1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1术前护理

1.1.1术前访视安排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min。目的是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取得患者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介绍手术室情况,如手术间的布置、先进设备等,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等,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术前评估(1)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2)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1.1.3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术中配合(1)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2)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3)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4)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5)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1.3术后随访(1)术后48~72h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2)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3)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的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而目前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整体护理虽然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推行和应用,但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的服务模式[2]。

2.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2)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3)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2.3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1)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2)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3)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4)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2.4管理缺陷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实行分层、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即所有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都值同样的班,做同样的工作,承担同样的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长缺乏有关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缺乏与下属沟通,限制了护士参与计划和决策的权利,导致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难以实施和开展。

3对策

3.1转变护理观念组织大家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大家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3.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3]。

3.3加强健康教育(1)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3)选择健康教育的恰当时机。

3.4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如多配备工人,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手术室护士从一些非护理技术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医院从上到下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真正形成护理与医疗平等、互助、配合的格局,才能使手术室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发挥自主行为,提高护理水平和整体护理的效果[2]。

3.5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护理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其次,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方法,发挥领导者的非权利因素和特殊魅力(知识、才能、品格的情感),加强管理中的计划职能和沟通联络,成立各种质量管理小组和贵重物资管理小组等,使管理职能下放,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沈志萍.浅谈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铁道医学,2001,29(3):173.

第7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手术室;现状;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147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a)-071-01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1 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1术前护理

1.1.1术前访视安排在手术前1d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min。目的是通过与患者及亲属的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介绍手术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等,使其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术前评估包括:①患者的一般的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②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

1.1.3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护理计划更趋完善。

1.2术中配合

包括,①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②热情迎接患者进人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人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③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④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巡回器械护士术前、术中、术后共同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1.3术后预防

术后预防包括:①术后48-72h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②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另外,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的服务模式。

2.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①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②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3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

内容为:①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②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③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④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3 探讨

3.1转变护理观念

组织护士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护士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3.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角和深度上得到拓展。

3.3加强健康教育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等。

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8-0237-01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评估、识别、预防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手术治疗的法制观念也在相应的增强,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医疗纠纷。一般来说,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均较恶劣,甚至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管理。其中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逐渐新起的一类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均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原理、治疗方案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依据住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患者150例,常规组患者150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后得知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手术室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原理与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风险率,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项判定标准,满意度为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1.4数据分析将本文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均录入至SPSS18.0软件中。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2.2手术风险率常规组的手术风险率为3.3%(5/150),干预组为0.7%(1/1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可以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家属、医务工作人员等造成的伤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预防等,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与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其中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急,某些患者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口齿不清、恶心呕吐等[2,3]。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现将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概述如下。(1)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的安全进行严格的核查,对患者的手术科室、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住院病号等一一核对,准确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若某些患者意识不清醒而无法回答问题,应由患者的家属代为回答。(2)护理人员应严格核对手术中需使用的药物的规格、剂量;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以防发生压疮等不良情况,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治疗前再次核对清楚患者的病情资料;用药前应与医生再次进行核对,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对药物的剂量、有效期限、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对血型、交叉配血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遵循“三查八对”的标准,输血前应确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待确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输血。(3)手术完成后应及时包扎伤口,仔细核实纱布、药物、器械设备数量等,以防有物体残留于患者体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对病理标本的处理步骤为:在病理标本袋内详细标注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等,同时与病理检查的申请单进行仔细的核对,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同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详细的告知工作,仔细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手术室护理中,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应做到高风险因素的公开与透明化,及时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易红.风险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20-521.

[2]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第9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纠纷;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强化,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的颁布实施。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严格做好以下方面,虽不能完全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但可将其发生率降到最低。

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护理工作每一步都必须做好查对。首先是查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科室、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者是患者、患者的肌肤有无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对,用药、输血的查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两人两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 手术中物品的管理

医生、护士均有责任,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切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准确,手术医生要认真检查体腔或切口,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

3 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手术护理记录的内容有三不宜:①不宜过于详细地描述患者的手术过程,减少与医疗记录的重复和避免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差错;②不宜将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内容和麻醉医生已做记录的资料重复,过多的重复,容易出现人为的误差;③不宜将超出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以外的资料纳入其中。

4 建立术中医嘱本[1]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可先执行口头医嘱,术毕,由医生补开,护士填写执行情况。

5 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对于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个由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有疑问,可由医院的相关机构进行评估,如情况属实,患者应在签同意书后,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6 手术中患者的

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有些时候往往为了术野暴露,忽视了患者可能引起患者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交点,但护士要坚持原则。

7 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随时检查,经常观察皮肤情况。

8 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通知单。所以在手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所有病理报告均应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包括快速冷冻切片报告。但仍有一些医院快速冷冻结果仍以电话方式通知。同时病理标本应专人送检,登记齐全,送检人和收标本人要登记签名。

9 加强物品管理

保证手术物品齐全,手术仪器性能良好,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10 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是一个医院的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纠纷的发生。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护理技能,丰富的社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如心电监护仪、活动式X线机、各种内镜、高频电刀、特殊手术器械等[3]。

11 做好术前访谈

术前访谈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访谈内容包括:①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②患者的一般情况;②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④麻醉方式。然后根据访谈结果准备特殊手术器械和用品,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及手术方式、麻醉种类,找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不可草率,尽可能地减少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的机会和程度;提供尽可能舒适的整体护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人员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这些都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伍雁铃,吴秋燕,张玉珠,等.手术室护理.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73.

第10篇

县级医院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安排在手术前1天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目的是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和准备情况,尤其是药物过敏与各项化验结果。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可增加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利于安全度过手术期。同时介绍手术室情况,如手术间的布置、先进设备等,使其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等。

术前评估:①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②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术中配合:①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②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③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④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按照术前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防止病人术中出现压伤、灼伤等意外,保证病人舒适,掌握术中所用药物的作用,观察不良反应,及时提供和补充手术所需用品,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⑤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3)术后随访:①术后48~72小时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②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③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的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而过去县级医院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无法满足现在患者的需求。另外,整体护理虽然已在我国临床推行和应用,但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模式。

(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①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②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③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3)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①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②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③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④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4)管理缺陷: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实行分层、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县级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即所有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都值同样的班,做同样的工作,承担同样的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长缺乏有关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缺乏与下属沟通,限制了护士参与计划和决策的权利,导致整体护理在县级医院手术室难以实施和开展。

对 策

(1)转变护理观念:组织大家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大家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中的作用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1]。

(3)加强健康教育:①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②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③选择健康教育的恰当时机。

(4)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如多配备工人,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手术室护士从一些非护理技术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医院从上到下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真正形成护理与医疗平等、互助、配合的格局,才能使手术室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发挥自主行为,提高护理水平和整体护理的效果[2]。

(5)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护理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其次,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方法,发挥领导者的非权力因素和特殊魅力(知识、才能、品格的情感),加强管理中的计划职能和沟通联络,成立各种质量管理小组和贵重物资管理小组等,使管理职能下放,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应用

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繁琐,极易发生差错事故。手术室是高风险的科室,难免发生护患纠纷,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规避各项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手术室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2010年12月起我院手术室正式运行,经过实践,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法规,及时通报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等。制订计划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培养护士的个人修养和“慎独”能力,做到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依靠内心的信念和自觉性,达到高尚的医德境界。培训、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制度,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感和诚信度,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排班

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弹性排班。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每天手术量的多少随时调整护士的作息时间,实行洗手护士术中不换班,以免因为交班影响手术的进行,加班时间可累计,也可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家庭需求适时合理排班。

三、实行手术室护士专科化

我院是一家二级乙等的综合性医院,开放手术间2间,手术室护士较少,共五名护士,开展手术有骨科、妇产、肛肠等专科。为提高手术的质量,手术室护士实行相对专业化固定管理,每名护士主要负责一项专科手术,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该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了解该专科各个手术医生的习惯,积极参与该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使其能熟练配合专科手术,避免因护士的业务不熟练而导致的风险。

四、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

“零缺陷”强调为预防而测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进行事先或实时监控,做好每一步,消除或减少手术中隐患,以达到根本的质量改进,我们要求护士在工作的每一步进行自我考核,从而获得持久的进步。

五、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的管理

医疗服务的过程是一个总体的过程,而医护人员的每一项操作都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每一过程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我们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程序工作;另外,每个环节和每个层面制订工作差错的防范措施,不允许存在失控的漏洞。手术的过程可分为3个方面。

1、术前准备关

①开展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对一些敏感问题要正确处理,既要对患者负责,又不能违反原则。②认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确保各种器械、敷料、物品的齐全和无菌。③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人室后需查对手术通知单、病历、手术间房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过敏实验结果、血型单等,严防接错患者等事情的发生。

2、术中配合关

①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做到“三点”,即手术前点、手术关闭体腔前点、手术关闭体腔后点,清点手术台上的每一项物品时,必须两人清点,严防异物遗留体腔。②术中的输液、输血和用药需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③洗手护士要主动熟练配合手术,尽量手术中不换班,避免因交班影响手术的进行。④巡回护士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填写皮肤评估表,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术后压疮的发生,皮肤评估表应存档保留。⑤巡回护士要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全面、具体填术护理记录单,如手术摆置、组织标本的留取、物品清点、仪器灭菌结果,并归档保存。

3、术后处理关

①防止坠床。②妥善保存手术标本,防止丢失。③术后敷料、器械严格按照清洗流程清洁、消毒,严防交叉感染。④开展术后访视,征求患者意见,评价护理效果,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条例,锐器及时回收,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六、妥善安排急诊手术

手术室备有一张随时待命的急诊手术台,急诊手术需在通知后半小时内安排,抢救手术可直接送往手术室,急诊手术较多时,要求护士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都有责任和义务参加急诊手术,避免因人力的原因贻误手术时机。

七、坚持手术室的质量监督制度

定期进行护士满意度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有工作态度、手术配合能力、抢救技能等,对临床科室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工作薄弱环节重点检查,查找原因,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以便及时改进。对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每月质控员对各类物品包括无菌物品、手术者的手、空气、消毒液进行细菌培养,全面监测,并存档备查。

八、实施手术室在职培训计划

按照阶段式培训模式,由护士长制订手术室在职培训计划,建立基础和专科培训体系,并监督和考核。定期请医生讲授业务课,包括理论授课、录像教学、操作演示等,内容要求实用、新颖,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水平。

九、小结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本文分析了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排班、实行手术室护士专科化、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的管理、妥善安排急诊手术、坚持手术室的质量监督制度、实施手术室在职培训计划。在手术室护理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于减少护理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燕,张海林,吴继云,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10(10)

[2]廖容,王石,刘志霞,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6,09(15)

第12篇

1.1对象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2-11月收治的112例手术病人为访视对象,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7.6±2.4)岁;肝胆手术病人45例,胃肠手术病人40例,妇科手术病人15例,骨科手术病人12例。

1.2方法

将112例病人依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运用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手术室护理不给予术前访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1.3术前访视方案

观察组实施术前访视的具体方案为:

(1)认真做好术前评估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病人接受手术之前应该仔细查阅病人的病历情况,并且跟有关医务人员详细了解病人的体质、药物过敏史、交叉配血、药敏实验等基本资料,同时注意询问及了解女性病人是否处于月经期。

(2)访视手术病人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访视病人之前应该先作自我介绍,向病人介绍自己的职责,详细说明本次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术前精神状况,如果是长期处于卧床状态的手术病人,则应该向病人详细询问日常的饮食与营养情况,以及肢体活动、压疮等相关情况。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告诉病人在术前1d的晚上21:00后就要禁食水。对配有假牙的老年病人应该告知其术前要把假牙摘下。同时告知病人在术前要将金银首饰、手机等一些贵重物品收藏好,不宜带进手术室。依据病人学历及文化认知水平,灵活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向病人详细介绍麻醉的种类与方法、手术室的内部环境与手术设备、病人术中应该放置的、接送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与流程等。帮助病人详细检查术前心率、术前血压、术前呼吸指标与皮肤的完整性,积极做好病人术前麻醉诱导与输液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发现存有手术疑虑的病人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实施心理疏导,尽量向病人介绍同类手术病人的成功案例,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病人树立手术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提高病人的手术治疗依从性。

(3)科学制定计划

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师、医生对病人手术方案进行评估,参与讨论如何科学制定富有个性化的、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方案,为病人科学设计符合手术要求的手术;认真做好术前各种器械物品的准备与安排。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血压与心率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调查分析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运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心率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普外科手术室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手术复杂、病情危急的病例。有些病人的病情严重、十分危急、同时病情进展速度又快,加上手术过程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导致普外科手术室存在各类护理及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护理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些新理念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添了许多活力。术前访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普外科护理方法。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术前访视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效果。笔者应用术前访视的体会是:术前访视能够显著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之信任感,提升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设备、手术环境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帮助病人掌握更多的与手术治疗相关的信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以及对手术的恐惧感,让病人在手术之前就摆正好心态;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往往是从病人的心理特征出发,遵循以病人为中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来介绍手术治疗概况、手术成功的案例、宣教普外科手术原发病知识,从而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信心,改善护患关系。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