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时间:2023-08-21 17: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第1篇

编者按:启功先生(1912.7.26—2005.6.30)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同时,启功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为北京师范大学拟订并亲笔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他立身治学处世的生动写照,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成为教育之栋梁。

2012年7月,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以“百年启功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在会上,启功先生的高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仁珪先生以先师为例,讲述了如何向启先生学习为师之道。

纪念启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地学习、研究启先生,而启先生值得学习、研究的地方太多了,今天在北师大举办的启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我只想谈谈如何向启先生学习当一名好教师。当然,学习当一名好教师所包括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如何“行为世范”。而我这里仅想从纯业务的角度谈谈如何向启先生学习教书。

首先要尽力学习启先生作一名“通才”式的教师。众所周知,启先生精通各种学问,包括文学、文献学、文物学、小学、史学、民俗学、红学、佛学等等,而且又是书法、绘画大师,堪称他谦称的:“庞杂寡要,无家可成焉”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大杂家”。而解放后苏式的学科分类,完全不适用于启先生。我甚至想,当初辅仁大学并入师范大学之后,当时的领导一定很犯难:究竟把启先生分到哪个系?中文系?历史系?还是美术系?分到中文系又该分到哪个教研室?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民间文学?那时还没有什么书法系,如果有,也许就分到那里去了。而最后分到古代文学,又让他教哪一段?先秦?唐宋?还是明清?众所周知,启先生分到古代文学教研室之后,最反对的就是机械死板的分段教学。他曾将把古代文学分成三段或四段比喻为吃鱼,吃鱼可要“中段”,但鱼的中段能硬性规定从第几片鳞起,到第几片鳞止吗?文学的发展难道都是随一代帝王的兴起而兴起,又随一代帝王的灭亡而灭亡,从而可以硬切成几段吗?正因为启先生反对死板的分段,提倡通学,提倡要打下广博的基础知识,提倡对自己非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并巧妙地比喻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把文献学、小学①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文学的教学中,并戏称这样的学问为“猪跑学”。所以他的教学才能那样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点面结合、举一反三,有如高明的全科医生,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教师,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先秦《左传》的,却教不了汉代的《史记》,尽管这二者之间有那么紧密的联系;教宋诗的却不知宋诗的特点实际滥觞于唐代的韩愈等人。自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就是破碎的、肢解的,那怎么能教会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呢?事实证明,过细的分科绝不利于教学。所以我们应提倡教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古今中外,乃至三教九流都应该略知一二才好。

其次要尽力学习启先生,多讲一些自己的东西和独家的心得体会,少照本宣科地讲一些人云亦云的教条。如果上一条说要学他的博大,这一条就要学他的专深。读启先生的著作和文章,听启先生讲课,我们从不必担心,他写的、讲的,会与别人雷同,因为那都是他自己别具匠心、别具只眼的见解。启先生虽没有大部头的文学史著作,但却有极精到的见地。郭志刚先生在《启功先生二三事》中曾回忆启先生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说:短短二十五字,天上,地下,东西南北,都写到了。东字虽未出现,那晓字已托出东方气象,堪称“二十五字景”。此情此景,在天地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了?那就是“泪”。什么泪?离人之泪;有多少?把大片霜林都染红了。如果为了新奇,改成“总是离人血”成不成?不成,因为那样就会破坏送别整场戏的抒情气氛,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这是艺术必须的“准”。解释得多么精彩,又是多么的简明扼要,绝对是精辟的一家之言。同样的例子还很多,例如讲孟郊的苦吟,而举《闺怨》为例:“妾恨比斑竹,下盘烦怨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讲白居易的浅易而不失韵味,举《勤政殿西老柳》为例:“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都是极为精到,但又被一般文学史家和诗词选家所忽视的作品。再加之如上对“碧云天”那样精彩的讲解,学生的眼界和水平马上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就是水平。

再如要学习启先生提倡学生动手的能力。对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所谓的动手能力,就是写作。现在中文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不够。而有些学生又仅仅满足于现代文的写作,有些人还为自己能写一些带有点小资情调的抒情散文和新诗而沾沾自喜。对于古文和古典诗词的写作则没有任何要求。这是一块很大的缺陷。严格地说,上了四年中文本科,甚至再加上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仍从未写过、也不会写古文和古诗词的学生,是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而此病的根源还在教师。很多教师,甚至是教古典文学的教师本身或无暇写作,或不屑于写作。这又与我国长期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的中文系始终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即认为中文系是培养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的,而不是培养作家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科研方面只重视写论文,在教学方面只习惯于采取“嚼馍与人”地、人云亦云式地、照本宣科地讲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创作的经验,自然对其中的甘苦、奥妙缺乏由衷的体验和亲历的探究,因而对古人的文章诗词之妙也就缺乏亲历的直觉和只有实践后才能得到的真切体悟,讲解起来就难免隔靴搔痒,不知所云,难以提炼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启先生的讲解为什么能那么精彩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写得一手好文章、好诗词。他不但自己重视创作,也特别鼓励学生动手写作,有些作业特意要求学生用古文完成。有的学生练习写点诗词请他指点,他比收到一份认真完成的作业还要高兴。这对直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大有裨益,很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为师者好好效仿。

另外,启先生带研究生还有很多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如到研究生的宿舍去开课,让研究生到自己家中来听课,而其授课的方法又有独到之处,他戏称之为“熏”,戏称为“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强调一对一的因人施教,这其实是他对老校长陈垣先生教育理念很好的继承与发挥。在此不能尽述了。

以上所谈,可能因专业不同,实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其指导思想和根本精神却是相通的,即要想做一名“学为人师”的教师,在业务上要既要广博,又要精深;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时要因人施教,循循善诱。无论专业怎样不同,我们都应很好地继承他这些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力争作一名像他那样的优秀教师。

注释:

①小学,即古汉语文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故古代将文字学称为“小学”。

第2篇

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换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步,教师点评阶段。教师在学生讲授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正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进行补充和强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利用角色互换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口才表达能力、课件制作等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了互教、互学、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三、以“诵读法”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诵读教学法自古便有,“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文章,二是凭借记忆背诵。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主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让学生大量诵读甚至背诵作品,这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可行的方法。诵读一方面可以是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或者播放名家诵读音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诵读基本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是学生诵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诵读、集体诵读和分角色诵读三种形式。对于短小的、相对简单的诗词可以采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对于感情比较强烈复杂的可以采用个体诵读的方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如果能够读出李白强烈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大半。而对于有一定叙事性故事的篇章,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可以找学生分饰张生和崔莺莺进行分角色诵读。学生只有通过熟读作品,沉浸于审美的享受之中,才能陶冶性情,开拓视野,提高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等原因,也许对于某些作品中的精神、感情无法理解和把握,而当他们默诵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慢慢体会,并于其中时时受到陶冶。因此,适当布置诵读甚至是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且及时地检查、督促,或者在期末考试中增加背诵知识的考核,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以“多媒体辅助法”增加古代文学教学的活力,拓展课堂容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大多数课程都纷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如何使用多媒体是文科专业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追求什么,怎样把传统用语言表现的古代文学具象化,增强原本只有靠语言和纸质教材共同构成的教学立体感,让板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接受知识更为广泛。同时作为以情感为主题的文学,如何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表现人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只是单纯地把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教案,学生由原来的记笔记变成了打印、复制笔记等,这就完全背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链接丰富的图片、古代名曲、配乐朗诵、相关评论以及音像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板书来完成的。比如,在先秦文学的讲授中,学生对那种久远的历史感无法把握,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和考古资料,帮助学生能够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在讲解《西厢记》时,选择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演唱的电视剧版《西厢记》,让学生欣赏惊艳、闹斋、长亭送别等折的表演,课堂效果非常好,平时对戏曲比较反感的学生,也开始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在课上插播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爱课程、中国公开课、百家讲坛等名家讲座的精彩片段,丰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多媒体使用上,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排斥,教师要扬长避短,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引入课堂。

总之,“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中国古代文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等专业应用能力。

作者:吴凤玲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大兴.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黄桂蝉.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第3篇

摘要:中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无形遗失,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有利的,我们的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提高他的欣赏理解运用能力,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传承积淀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很多学生提到古文古诗的学习就兴趣索然甚至有些反感,不知道咬文嚼字的学习那些“之乎者也”到底有多少用?做了近二十年的教师,和很多教师一样,一提到古文古诗教学就满是困惑,不知道在教学上是重文学鉴赏阅读还是重字词落实,是重情感人文熏陶还是重工具技巧,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心驰神往?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古文的教与学,一直是有很大困惑的,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提到的一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把古文学习做到“知、情、意”一体,让学生真正走近古代文学,全面的吸收我国的文化,塑造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饶有兴趣自主的学习古文,成了我们教师在古文教学中必须得思索与探究的课题了。

二、如何做到“知”“情”结合

我在课堂实践中多次与学生的接触,让我转变了文言文古诗词鉴赏的观念。因为学生在初中古文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背诵翻译”思维,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又有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当我一提到要上整单元的文言文或者诗词,学生就是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平时较为认真的学生则早已未雨绸缪,着手读读背背的工作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就结合我个人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课例,简单的来谈谈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明确教学要点。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一个教师能给与什么。所以,同样,在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有章可循,而这个“章”就是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明确自己的教学要点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要明确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关键,那么,古诗文的教学和现代白话文的教学就能融会贯通。

(二)知人论世,由此及彼――重视对课文相关材料的引申,加强知识的迁移与开拓。相对于现代文而言,古文在语意表达上显得艰涩,让学生感到头疼,关键还在于学生觉得学古文没有实用性而且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但同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对故事很感兴趣,记得在讲现代文演讲这个专题时,我给学生讲了古代一些巧善辞令的说客,如苏秦张仪等人的一些事迹,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在学到文言文的时候我就很注重课文背景信息的传达,讲到《季氏将伐颛臾》《秋水》等诸子散文的时候,我以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如“子贡问政”“有教无类”“克己复礼”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孔子的思想和政治观点。 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课前在古文古诗的备课中对背景材料的重视与否,其实不单单是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同时是一种知识的输送,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很多知识光注重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基础上如何做到知识的迁移与引申是极为重要的,当然这种引申不是漫无目或者弄些野史来哗众取宠,要选取有价值的材料适时适量的传达。对学生学习古文古诗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一种教学叫做“放手”。很多人对中国的学生一直都有这样的一种看法,中国的学生是最勤奋的学生,是试卷的机器,中国的学生在国外的学校成绩绝对遥遥领先,但是我们不但不能沾沾自喜,反而是忧虑忡忡,因为中国的学生一旦投身实践工作,便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难以创新,这是我们教育上的悲哀,甚至可以说失败。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题性,这种主题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要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发挥他们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初中古文古诗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字词译的方法,所以学生有能力根据课文注解、借助工具书来完成疏通文意这一目标,这不但能让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中学会如何阅读古文,同时也真正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减少课堂时数而且加强了课堂效率,把时间留给对古文古诗文本的鉴赏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上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4篇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将重点放在文学理论知识上,因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就需要其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培养。在此,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效益,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社会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汉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辉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有偏差,由于历史、文化、区域差异,错字别字、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二)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优势。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核心在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强化。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招聘情境,锻炼学生口才:自我介绍、面试问答……。因为口才并非单纯的能说会道,它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是用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最快获取对应聘者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手段。教师在模拟招聘或面试结束后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单纯的诗词鉴赏等理论教学就与学生的才思泉涌、妙语连连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了。 

(三)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例如: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母亲。这虽是个案,但也要引起重视。教师教授先秦诸子散文孔子的《大学》:“为人子,止于孝”时可将“孝”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孝道,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爱父母焉能爱他人?不爱家庭焉能爱祖国?以此类推,将“爱国”、“礼仪”等美德也作为专题,既学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师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春.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2]苏晓芳. 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 144-147. 

第5篇

关键词: 苏诗诗歌 比喻艺术 取譬设喻 巧比妙喻

苏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在其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多。欣赏他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极善于运用比喻,诗歌中精妙比喻,俯拾皆是。值得称道的是,苏诗比喻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独具风格。在此,我谈谈欣赏苏轼诗歌比喻艺术的体会,以就正于同行。

一、取譬设喻,变化多姿

在苏诗中,从用作比喻的事物看,大体上包括以物喻物、以物喻人、以人喻人、以人喻物等形式;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看,明喻、暗喻、借喻这三种类型也皆具备。我们可说苏诗用喻确实“无不可比”,可见其比喻的丰富。但是,苏轼诗中的巧妙比喻、丰富多彩,尤其体现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上。

1.词比。

在苏诗中,有些比喻是用一个词,即一样东西作比的,如《和子由踏青》:“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麋。”以“瓮”喻茧之大,以“麋”喻羊之肥。也有用一个词组作比的,如《游灵隐高峰塔》:“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分别以“攀龙蛇”、“坐牛羊”两个词组喻古松、怪石之形态。

2.句比。

在苏诗中,有些比喻是有一个句子来完成的。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比喻人生漂泊,这是苏轼有名的譬喻,后来演变成成语“雪泥鸿爪”。

3.篇比。

苏轼最为人传诵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以游山观景比喻为人处世,含有深刻哲理。这是以整首诗来作比喻的。

4.连贯比。

“用一联串的不同喻体形象比附一个具体形象或一个抽象概念”,这种比喻方法人们称之为“博喻”,它“不仅能增高诗的形象的密度,尤其能突出本体形象的特征”。如《百步洪》诗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诗以七种形象作比,错综利落。钱钟书先生说:“一联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服在诗人笔下。”陈尔东先生说:苏诗之喻“不止用一种形象来比喻一件事物,常是像明珠一样,不是一颗,而是一串;像射击一样,不是一发,而是连发”。这些话都可以认为是对苏诗博喻的恰当评价。

5.联想比。

一般比喻都是紧扣相似点,这是常规。而联想比则用的是“不是之似”,即要通过联想理解相似点,找到相似处,这种比法人们称之为“曲喻”。如《舟中夜起》开头两句:“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用的就是这种比法。纪昀评论说:“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此从“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化出。诗中是以雨声比喻风吹菰蒲的声音,相似点在声,但不指明,让读者去想象。

6.双关比。

这种比法即在相似点上增加一层双关的意思,比中有比,喻外引喻,这也使得比喻不同寻常。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西施之美喻西湖之景,不论在什么气候,都是美丽的,形象地写出西湖的美丽多姿。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这诗中的比喻,便会发现此中还有一层双关之意:西湖或晴或雨都可见到它的美姿,又喻示人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

在上述比喻方法中,词比、句比、篇比主要是从比喻的语言表现形式上说的;而从比喻方法上讲,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都是较为巧妙有味的,比起一般化的,单纯以相似点作比的比喻,可以说要更胜一筹。这些比喻之所以新奇巧妙,“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就在于以相似点为中心,赋予更多的艺术因素,就像音乐里加了和声,又像烹饪时佐以调料,因而使人读之余味无穷。

二、巧比妙喻,新颖别致

以上对苏诗的表达形式、方法所作的分析,足见苏轼用喻的丰富多彩,变化多姿。再从其表达作用和效果作进一步赏析,更可见苏诗比喻新颖别致、独具风格的鲜明特色。

1.用比喻描绘细腻的景致。

在《游金山寺》诗中,诗人用“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来形容冬季江波和傍晚的云彩,把微风吹起的江面上的小小波纹,比作皮靴上的细密的皱纹,把留着残霞的暮天色彩,比作鱼尾的赤红色。真可谓观察入微,贴切生动。《吴中田妇叹》描写秋雨连绵,农民无法收获庄稼:“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写南方气候潮湿,又加连日阴雨,于是耙子的木柄长出了菌子,镰刀生锈像穿了一层衣服。这里更可看出诗人观察描写的细腻,比喻巧妙妥帖。

2.用比喻显示磅礴的气势。

苏诗的浪漫主义反映在比喻上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以比喻表现磅礴气势,流泻奔纵,势不可挡。苏轼在《有美堂暴雨》诗中,以“天外黑风吹海立”来形容暴雨铺天盖地,迅猛异常。又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丈敲铿羯鼓催”分别形容横流四溢的雨势和震耳欲聋的雨声,前句从江水猛涨来写雨暴,后句从雨声之大来写雨暴。这一联比喻颇具匠心,暴雨之势渲染得十分突出。尾联更是想象奇特:“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写天帝来这么一场暴雨,有如以水洒面唤起“谪仙”,要诗人为暴雨倾泻出如琼似瑰的好诗文。构思之新奇,比喻之巧妙,不能不使人叹服。

3.用比喻表现深婉的情致。

《海棠》一诗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髟伦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中写春风吹拂,海棠如温柔美女,写香雾笼罩着的月亮如多情男子,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尤其是对月下海棠的喜爱,宁可牺牲睡眠通宵观赏,而经过这花月相互含情的一番比喻,更可见诗人对好花佳月的一往情深。

4.用比喻蕴涵深刻的哲理。

苏轼有不少这样的好诗,写景设喻既表现景物之美,又包含耐人寻味的“理趣”。如《题西林壁》,诗的开头总写庐山“远近高低”的不同形态,然后笔锋一转,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山势多变发议论,以游山观景来喻为人处事。欧阳修《远山》一诗也是写看山感受:“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但他只停留在看山感受本身,不像苏轼提出了一个具有哲理意义的问题: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因而认识事物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诗人看山悟出这个道理,便以看山作比喻发表议论,这是对比喻的创造性运用,比喻当中使引人入胜的景色、耐人寻味的诗意与发人深省的道理融为一体。其它像“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f岩”,“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都可谓以比喻表现哲理的好诗句。

我们从对苏诗比喻的形式、表达方法和效果上分析,不难看出,苏诗用喻确实是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独具风格。苏轼在评吴道子的画时就曾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两句话也可看作是他对自己诗歌比喻的自我评价。

认真研究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亚里士多德曾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这是对比喻艺术手法的高度评价。苏轼熟练地驾驭比喻这匹骏马,在艺术的广阔原野上驰骋,创造出许多美丽的诗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宝库,我们用“天才的标识”来给苏诗的比喻以评价,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汉语言文学;现代教育理念

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汉语言文学课堂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问题。

一、解释情境教学法

在近几年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应遵循的途径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从课堂上的注入、分析,到课后“题海式”的作业,都是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语言的,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接受过度教育。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在完成一个特定任务时,只允许一个半球占优势”,所以长此以往,将导致右脑的弱化。而右脑的受抑制,最终将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

教师在使用这一情境时,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提出各种假想。学生在发言中,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假想,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讲下去。学生发言中,教师不要做任何暗示。在观察了实验结果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讨论几个同学最初的假想。

这一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这种情境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5、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6、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随着年龄的升高,直观手段逐渐减少,单纯运用语言描述带入情境增多。

三、情境教学法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式教学模式,以创设情境完成明理达标,以激情晓理为主线,以鲜明的形象为主体,情境教学法如何合理有效地贯穿于整节课中呢?我认为在运作过程中,以情育情,以情激情,以情导情,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在运用中实践 “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升华情境”。 运用恰当的导入,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让学生自己展示实物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师生感情融洽时,学生思维的大门成开放状态,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而当师生感情不融洽甚至对立时,其思维的大门成封闭状态,甚至排斥从教师那里发出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爱生出发,尊重,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和爱惜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这样学生才能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建立师生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由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3、运用语言描绘情境

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师往往能强化情境, 渲染情境的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主动的进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不同。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语言风格有激昂雄浑、温柔委婉、典雅端庄、机智风趣、奇丽繁丰、质朴清新6种。不同的教学语言风格等待着教师的创造,去共同编织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图景。

总之,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老师教授的方法。创设出色的情境,运用恰当适宜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对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情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3]1998年增刊《语文教学情境论》韦志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7篇

四年前我进入复旦。还记得刚到时,我领到了一本好几百页的砖头书,辅导员告诉我们这是大学选课指南。我当时心里就吃了一惊,打开书翻了翻,发现我们中文系要修的不仅有诗词格律这样的专业课,也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而这些课程大部分来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学院。那时候我才知道,复旦大学在2005年就开始推行通识教育了。因此我2011年来到复旦读书的时候,需要学习6个核心模块的通识课程,涵盖传统文学、哲学思辨、文明历史、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艺术审美六大领域,此外还有人文基础、经管基础、计算机基础、任意选修等课程。

于是,在复旦你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抱着高数课本的理科生踏着铃声冲进能教室,和拿着《论语》书的文科生们一起听教授讲解佛教经典;也能看到同学们在大众传播课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激烈的辩论。对于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最为奇葩的是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编程。这可是难倒了一群文艺青年,大家不得不挑灯夜读,啃云里雾里的语言,怨声载道。

学习通识课程有什么用?我刚上大学时,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许多大学生相似,并不觉得这些课程很重要,甚至认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我们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通识教育并不是“无用之学”。大学第二年的暑假,我到一家报社实习,发现撰写新闻稿件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多读中文系的专业书就可以妙笔生花,反而更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洞察事件的新闻眼光。在实习的两三个月里,我时常在工作中猛然醒悟:这个讲述事件的方法在新闻系的大众传播课上学过,那个关于生态环境的新闻曾经在通识课程中被老师提到之前学习过的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在实习时帮助我快速地理解陌生的领域。

由于能比较好地适应工作,采编组的Leader开始让我独立“出任务”,我成了办公室里有史以来最快出师的实习生。如今我决定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也与这个愉快的经历有莫大的联系。通识教育中,一两门课程只是让我们了解某

回首国内的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兴起,但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如何平衡,如何改变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看法,等等。海外教育中,一门课可以对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高等数学课对本专业学生要求根据分数评级,对于外系选修的学生则只有 pass和fail,对于旁听的学生则只要求出席并做学习笔记。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或可以为借鉴。

个领域的皮毛,但是知识可以在实际中拼接起来,构成我们的知识图景。可以说学习的领域越大,我们这片知识图景就越宽广,越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通识教育的学习感受,我想那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受益无穷的三门课程

回想起自己在复旦上过的通识课程,有三门课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每每想起仍觉得受益无穷。

第一门是哲学系的汪堂家老师开的《谈谈方法》课,属于 6个通识核心课程中的“哲学思辨”板块。在复旦六大通识核心课程素有“六魔”之称,以课程任务多、考试繁琐著称,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哲学思辨”课了,哲学这样“玄乎”的学科无疑增加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谈谈方法》是哲学家笛卡尔的一本小书,对于当时没有怎么接触过西方哲学的我来说,心里实在有些打鼓,害怕老师一上来就冒出一波又一波天书一般的哲学概念。

出乎我意料的是,汪老师上课并不是一板一眼地介绍哲学,他往往先由日常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然后再深入浅出地联系上笛卡尔的概念。汪老师还提倡弘扬复旦的辩论传统,让大家效仿古希腊哲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来进行演讲与辩论。记得当时初涉哲学领域,我的观点不免稚嫩而肤浅,但是汪老师从未训斥反而时时进行鼓励。一个学期下来,这门让大家“闻风丧胆”的通识课,竟从没有出现过睡倒一大片的情况。这门课激发了我了解哲学的兴趣,虽然到现在仍是读书不求甚解,可是对哲学不再害怕,反而意识到哲学是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更重要的是,课上那种激浊扬清的辩论之风,改变了我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怯懦心理,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另一门值得提一提的课是历史系的吴晓群老师开设的《希罗多德》。这门课需要阅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然后分析其中记载的史料。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一个小时只能读几页书,一方面是对古希腊的历史非常陌生,另一方面是长长一串的希腊人名让我得了“脸盲症”,经常把人物记混了。好在有过学习哲学的经验在先,我没有自暴自弃,沉下心去一边读一边记,还自己绘制人物关系图谱,过了几个星期就克服了读不进去的“危机”。

如果说这两门课算是“文史哲不分家”,那学习经济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大一的时候我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选了管理学院胥正川老师开的《电子商务》课。四年多前“互联网+”的概念可不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限于在淘宝上买买衣服,亚马逊上买折扣书。喝过洋墨水的胥老师一上来便让我们采用国外大学的研讨模式,每节课拿几个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案例让我们做case study。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互联网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都有自己的核心商业模式。至今仍记得当时我和小伙伴做了“美丽说”“蘑菇街”网站的案例报告,而这样的选购网站直到两三年后才真正热门起来。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开始对电子商务与新媒体着迷,后来逐渐向新媒体行业发展。

这些课单独来看似乎毫无联系,可是它们陆续组成了我的知识结构,让我在观察事情时候比原来更敏锐,思维也更加多元。老实说,学习这些陌生的通识课程,我学得相当痛苦,但是一旦冲出自己学习的“安全区域”,收获会比只学习得心应手的课程要大得多。

在海外的反思

第8篇

【摘 要】本文通过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和精讲过程,一一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知识目标和能级要求。设计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由讨论、思辨、联想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了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 双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4-01

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三部分: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要求: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课程思路较清晰,但在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引导太多,课容量太大,如何既突出重点,又能完成课标要求,这是本人在设计课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2:吃饺子、贴倒福、赏月、划龙舟的四幅图片,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哪种表现形式?学生:“是传统习俗。”教师:“有谁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学生:“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吉祥如意之意。”PPt3:传统习俗的含义。PPt4:北京四合院、故宫、江南民居、夫子庙四幅图片,分析南北建筑的特点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生:“北京四合院以南北为纵轴线,讲究对称,而且按照长幼次序住在不同的房间;江南民居一般墙围较高,体现了私密性。屋顶呈尖形,与南方雨水多有关系。”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南北建筑都讲究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符合儒家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t5:剪纸、脸谱、书法、绘画四幅图片,谁能谈谈你对书法、绘画的认识?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有谁能唱几句地方戏?”一位学生的几句黄梅戏《女驸马》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代表的是哪种思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思想?”学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师总结:“这些思想已深深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地位。”

PP6:“和”(设计红色置在屏幕中间)教师:“请大家讨论和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1:“讲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学生2:“和字体现了人们要顺于天,相信外在的神灵,讲究君君、臣臣,让人们服从、服务于君子的统治。”教师:“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部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给予新的时代内涵,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作用。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它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呢?”PPt7:传统文化是财富(正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反方),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准备,各有30秒的正反方陈述,然后开始自由辩论。学生辩毕。教师:“请双方各自再找出对方的合理之处。”学生作答。“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教师总结:“这节课分别从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及对传统文化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来分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反思:7张PPt说明课件容量小、内容清晰、化抽象为形象,同学们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许多问题在老师的追问下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师的引领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另外,问题的设置较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并且给予一定的探讨时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和碰撞。最后在辩论中,使学生深刻体会、认识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清楚完整地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本次课堂教学还是指令式的教学活动,严守着“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完成投影”较普遍的教学流程。如何教学形成一石三鸟甚至一石数鸟的理想效果:不仅要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的进程,而且要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提升学生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引领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教学给我的提示,学会挑战,积极引领,也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第9篇

一些古代山水诗和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一样,为什么能够长久流传不衰,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读者中间引起爱好和激动,以至发生共鸣,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文艺理论问题和美学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正确地理解、评价和继承文学遗产问题。这次讨论,就是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现将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分述于后。

山水诗问题的讨论,以朱光潜的《山水诗与自然美》[1]一文为首篇。这一问题因涉及到当时提出并正在讨论的“人性共鸣说”与“阶级共鸣说”问题,所以朱文发表后,引起了很多

人的关注和兴趣,于是一场关于山水诗问题的讨论便展开了。论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以及山水诗的评价问题。

山水诗的阶级性的讨论,包含两个内容,即是否所有的山水诗都有阶级性和如何以的观点看待,判断与解释这类作品的阶级性。

判断山水诗这类作品的阶级性,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等有关理论,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质和倾向性,二是虽阶级特色或阶级倾向不那么明显,但经仔细加以分析,从作品本身仍可以清楚判断出它的阶级性,三是有些山水诗通篇都是在歌咏或赞美山水景物之美,不抒发和流露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和感慨,或者虽然是流露了一些诗人的主观感情,但比较隐晦曲折,很难判断出它是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木兰柴》、《栾家濑》,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李白的《夜下征虏亭》等就是。

在讨论中,对于前两种情况在肯定、判断和解释它们的阶级性上,大家的意见基本上趋于一致。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第三种情况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认为,这类山水诗只是单纯地描摹了自然的一部分美,或作者只写出了对某一景物的一刹那感受,给予读者的也只是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的这一部分美,对这样的美就很难看出它的阶级性,也很难以阶级的概念去解释。具体阐发这种观点的有罗方的《关于山水诗的阶级性》[2]一文,文中认为,不能把阶级的概念任意地解释,把本来不一定属于阶级范畴的东西,如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的某些喜爱,都统统以阶级性的概念来加以区别或一概归之于封建士大夫阶级随意加以否定或贬低,对具体作品要进行具体分析,如谢灵运的《登庐山铯顶望诸峤》一首,写的是一个人迹罕至的丛峦峡谷中,昼夜都看不见日月,冬夏都覆盖着霜雪,如果完全按照我们今天的美学趣味来评论这首诗,这样的景象就似乎太没有生气了,最好有一点阳光或有一点人的活动踪迹,至少也应有一只苍鹰才好。但自然界存在着这样的景象,看来诗人也并不是因为特别喜爱它或特别厌恶它才写一首这首诗的,他既然看见了这种景象,而这种景象又是少见的,就用文字把它描绘下来。我们可以有理由不一定欣赏这样的诗,但不应因此就证明它所表现的就一定是士大夫阶级的情趣,甚至也难以看出它一定是属于某一阶级的。再比如李白的《夜下征虏亭》,诗中也同样没有透露出一丝半点能使我们捉摸到的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情,他只是描绘了他在月夜中所见到的月色罢了。还有象王维的《萍池》,李白的《荆门浮舟望蜀江》,《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陆游的《春日》五首等等,都异常鲜明地、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各种景色。然而诗人们似乎都很吝啬,他们在这些诗里,仍然没有透露一丝半点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想,或者由于看到这些景象而想到他们在生活中的什么遭遇。他们在这些自然景象面前,仿佛一下子被迷住了,而终于不能不写下这一瞬间的所见。这其中虽然有着诗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包括诗人的美学观点,但因诗人为眼前景象吸引,使他惊奇、赞赏、进而要把它尽可能地如实地描绘下来的欲望,这样的动机就不一定和作者的阶级利益,他自身的利益以及他自身的遭遇有什么联系。当然同一景物,不同的诗人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然而,这种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爱好与不同表现,也不一定能系统的整个的体现诗人的美学观,即使体现了诗人整个美学观点中的一部分观点,如王维的特别喜欢“静境”,可是就其一首诗所写出的“静境”本身来看,也很难说一定就是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情趣的体现,因为别的阶级有时也有这样的情趣。

对这类作品,叶秀山在《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3]一文中,作了与众不同的另一种解释。他在肯定了一般山水诗从创作到欣赏都有阶级性之后,指出,这类山水诗因为它们只是“对自然景物的直观描写”,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也只是给人一种单纯地技术性欣赏(即非艺术欣赏),所以没有阶级性。“譬如王维的有些短小的山水诗就有这样情况”。这样的诗“只能说是艺术的低级阶段”,因为作者“只写出了一些生理上的感受(视觉、听觉、嗅觉等),并没有流露什么社会思想感情。这种欣赏也不是艺术欣赏,比如欣赏,如果因为的色、香、味引起了生理上的,这并不是美感,所以这种欣赏也不是艺术欣赏,因而没有阶级性”,“要使达到美感,就必须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使之与一定的社会思想联系起来”。

持上述意见的人,由于认为这类作品没有明确的阶级性和倾向性,受到不同阶级的喜爱和欣赏,因而也常常以此作为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产生共鸣的佐证。

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类山水诗有阶级性。不少论者从创作的主客体以及美学角度阐析了这种观点。如李正平的《山水诗景物画的阶级性》[4]一文中就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作用。指出,山水诗人、景物画家描绘的直观对象,虽然是没有意识的自然,但他的描绘并不是刻板的、盲目的、照相式的临摹,而是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艺术家对自然产生美感,仅仅是他创作过程的基础和起点,当他进入创作过程时,美感同思维、同意识和感情的关系,就更广泛、更深刻、更复杂了。因此,每一幅景物画,每一首山水诗,都是作为艺术家对物体进行观看、洞察进而思维和理解的产物,是经过选择、概括和典型化的艺术处理的结果——艺术家的思维和意识支配了自己的创作。作品的阶级性往往是通过“人化自然’——寓意,象征和比喻,以及“情绪的强度”和“画面效果”等独特的方式来体现的。所以判断其阶级性应联系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性质和创作的动机、意图,联系读者欣赏过程中所激起的艺术感情和某种概念。

孙子威在《有没有不带阶级性的山水诗?》[5]一文中,着重论述了创作和审美主体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纯客观地描摹自然景物的山水诗,山水诗不是纯自然景物的拷贝,它是自然景物的主观反映,是景与情的结合,是自然美与诗人的审美观和美学理想的辩证统一。有的作品即使没有直接地透露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情,而是抒写对自然的喜爱,但是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喜爱也是有阶级性的,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一种特殊的不带阶级性的山水诗。

许怀中的《漫谈山水诗、画的阶级性问题》[6]一文,从山水诗,画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论证了这类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文中指出,山水诗、画比以社会生活中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为直接的描写对象的文艺作品(如小说、戏剧、散文等)的阶级性更为隐晦曲折。作为艺术品的山水诗,它只是客观地、直接地表现自然景物,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渗透在自然景物的形象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山水诗、画的阶级性的复杂性。由于它们形式短小、容量有限,由于描写对象的客观性(题材)和形式(往往只有几句或几十句)的特点,便决定了它们阶级性的特殊性。它们虽然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不是强烈地直接地表露,而是被景物的形象掩盖着,在表现的深度上也受到限制。作品里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感情的状态,无法体察更深一层的东西。所以这类作品的阶级性倾向性主要在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美感,这也是作为判断它的阶级倾向性的主要依据。许文最后还指出,对于山水诗、画,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苛求,也不要硬找“政治”,强加“寓意”以及其他的种种偏向,或用“引伸”的方法到诗中去找“阶级性”,这只能是对山水诗、画的阶级性的曲解。

讨论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自然会涉及到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对山水诗的阶级性的理解自然也是有帮助的。在讨论中,许多人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述了其产匕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家的见解也是各说不一的。

朱光潜文强调了社会消极因素对山水诗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山水诗于晋宋时代出现,是与当时汉族统治政权偏安江左,社会经济动荡不安,社会基础剧烈转变以及佛老思想盛极一时有关的。这些情况一方面影响到诗人所隶属的士大夫阶级彷徨不安,向往隐逸,霸占山泽、建立庄园、讲究养生而游山玩水,加上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很多人抱着“出世’的思想,于是纵情山水便成了他们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文化开始转向颓废,轻内容而重形式技巧,而写景之作又便于那些生活贫乏的诗人去追求声律词藻,雕章琢句,于是山水诗便大量产生出来了。曹道衡在《也谈山水诗的形成与发展》[7]一文中,认为庄园经济的发展和老庄思想盛行是其产生的重要基础。指出,古代山水诗盛行于魏晋六朝,主要是由于士大夫阶级的知识分子向往隐逸,庄园经济生活又使他们游山玩水风尚大为盛行。另外,与当时的哲学思想方面老庄思想的盛行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为老庄思想讲究清静自然,所以喜欢老庄者,也同样喜欢山水,借用山水景物的形象来表现哲理。林庚的《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8]一文。认为,山水诗的产生并不是建立在为山水而山水这样远离现实的基础上的,也不是在隐逸这样的生活基础上成长的。它是在封建经济发展更为成熟的阶段上的自然产物。南朝的经济发展与水路交通的发达,为人们认识自然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它首先在江南民歌中体现出来,作家们从民歌中学习了这些,而自己也过着游宦、行旅的生活,阅历了无数名山胜水,于是山水诗就产生了。宋元嘉时期是南朝经济成熟的发展时期,所以山水诗大量地产生在这个时期。

袁行霈在《也谈山水诗的产生问题》[9]一文中,对山水诗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作了认真地考察,从而不同意那种用经济的繁荣或人类审美力的发展来解释山水诗的产生的说法。认为“生产力是不能直接对上层建筑起作用的”,“文学现象尤其不能直接用生产力的状况来解释,因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指出,宋初的山水诗的产生是早已被魏晋以来的政治、阶级状况所决定了的。它是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在隐逸的风气盛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失意的贵族和中下层地主阶级则是它产生的阶级背景。此外,王宫诗的成熟,民歌、游仙诗、招隐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为它的出现做了文学上的准备。还有作为描写对象的“江南秀丽的山水景色”以及“谢灵运等诗人的个人作用”等都促进了山水诗的出现。

对上述几种看法持异意的人则认为,山水诗的产生虽然有社会政治原因,但不能狭隘、片面地把它理解为“社会动乱”或“庄园制度”,也不能单纯强调隐逸或庄老思想对封建士大夫文人的影响,这个问题牵涉到对晋宋及其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认识和分析,也涉及到对这些时代的山水诗及其作者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是比较复杂的。

对山水诗的评价问题,很多文章都有所涉及。对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方面的评价,大家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都充分肯定这些作品在描写大自然上所显示的高度成熟的艺术技巧。但对它们的思想内容方面的认识,却随着讨论中对它们的阶级性、产生和发展等看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朱光潜认为,它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反映了封建文人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和思想。那种爱好山水诗的趣味很“类似过去没落阶级的人提着画眉鸟笼逛街一样”,在思想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罗方认为,山水诗作为一种艺术,它所概括和集中的自然美’常常是很能诱发和提高我们的审美力的。即使是那些单纯地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开拓我们对大自然的视野方面,仍然可以起良好的影响。以王维的诗为例,不能以为只要欣赏了王维所描绘的一些山水,就具有了没落阶级的颓废感情,更不能以为所有描绘山水的诗都是宣扬遁世隐逸的思想。对自然山水美的欣赏不可能为某个阶级所专有,不能用阶级划分简单地贬低或否定描写自然山水的作品。

讨论中认定,山水诗的产生有其时代和阶级的背景,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至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都有所创作,并获得不同阶级读者的喜爱和欣赏,因而有少数文章还涉及到文学的共鸣问题。这一问题,由于下文将专节介绍,这里就不予赘述。

文学的共鸣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关于李煜词的讨论[10]中以 及关于古代山水诗的讨论中都已有所涉及,但作为一个文艺理 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这还是首次。这次讨论是以柳鸣九的《批 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11]一文为发端的。柳文发表后,先后继起撰文参加讨论的有:闵开德的《谈谈文学上的共鸣现象——并 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2]、冯植生的《对共鸣问题的几点意见》[13]、

文礼平的《文学的共鸣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14]、洁民的《文学上共鸣的基础是什么?》[15]、陈樂的《为“共鸣”而争鸣》[16]、陆行良的《关于文学的共鸣问题——并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7]、马白的《共鸣·欣赏·创作——兼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8]。白石的《文学的共鸣作用和文学遗产继承问题》[19]等。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共鸣的概念,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共鸣的作用和范围等问题展开的。

共鸣的概念。柳文认为,文学士的共鸣同音学上的共鸣一样,必须以“相同的频率”作为基础和条件,文学共鸣的“相同频率”是读者与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所体现的相同的思想基础一致的阶级倾向,它不是精神或情感活动的全部,与一般的精神感应如理解、欣赏和喜爱有所区别,其区别在于后者比前者远为广泛和“普遍”。

但多数论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觉得这种解释过于机械和简单,它解释不了实际存在的许多丰富复杂现象。如闵开德、文礼平、陈燊等认为,文学上的共鸣现象就是指作家或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感情引起了读者也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在思想感情上互相呼应,融洽的现象。这种思想感情可以是完全相同,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某一些方面的相同和相似、相通。

关于理解、欣赏、喜爱同共鸣的关系,多数论者认为它们 夕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完全是一个统一的东西,不可能截然加以分开。因为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就不能产生真正的思想感情上的喜爱和共鸣,理解了的东西,不一定引起人们的喜爱和共鸣,但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喜爱和共鸣的,一定是理解了的东西。理解、欣赏,喜爱和共鸣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这是讨论的中心问题,柳文认为,“因为共鸣要求相同的思想基础,所以共鸣一般是发生在同时代、同阶级的人们中间的。以作品中的人物与读者的关系来说,古典作品中的人物一般是不会引起现代人的共鸣的。不仅被否定的人物如此,就是被肯定的人物如拉伯雷笔下的巨人,莎士比亚笔下的正面人物也是如此。因为,在他们与现代人之间有着阶级思想的藩篱和时代的隔膜。同样,当代作家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如果他们不是穿着历史衣装的今人而还是具有精神性格上的历史真实性的话,一般也是不可能使现代人共鸣的。再以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来说,过去时代的古典作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论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进步思想和倾向,但要达到今天我们的思想高度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引起共鸣”。柳文的这种阶级共鸣说的观点,同样引起很多论者的异议。其中闵开德、文礼平,冯植生、陆行良、陈燊等从文学的特征出发,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作家、作品以及读者等不同角度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实际情况远比柳文说的要复杂得多,共鸣实际上常常是发生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中间。并且还提出了种种依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不同阶级的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方面或某一点上,由于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彼此也可以产生共鸣,阶级成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阶级的思想意识有时会互相渗透或转化,某个阶级的个人可以受其他阶级的影响而有了非本阶级的思想意识,因而对于表现另一个阶级的思想感情的作品产生了共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立阶级之间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也有相对同一的一面,因而在思想意识上就某一点或某些点来看,也就可能有某些相同,故而产生共鸣(如在民主革命中或在中,各阶级的思想感情虽没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反帝、反封建与各阶级的利益

是一致的,所以对于表现这种思想的作品就能够产生共鸣);共

鸣可以而且往往只是某一方面或只在某一交叉点上产生,不同

阶级的人在世界观上、思想体系上是有严格区别的,谈不上相同,但并不排斥在个别问题上的部分相同,这也可以成为共鸣的思想基础。此外,还在于意识形态的发展存在着继承性,无产阶级虽然在整个思想体系上与过去的一切阶级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仍可以批判地吸收其中的某些进步思想,因而对于表现了这样思想意识的文学作品也就能够产生共鸣。

上述这些归纳如果说还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那么具体 到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什么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之后,还 能对我们产生艺术魅力——这也是认识共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 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论析,很多文章都有所涉及,其中胡经之的《为何古典作品至今还有艺术魅力》[20]专文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古典作品对我们有着双重关系。那就是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其矛盾在于;时代的久远,今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再复返到古代社会;古典作家的思想感情也不会和我们相同。由于阶级的局限和认识的局限,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感受,和我们比起来,当然会有很大差别,而作为主、客观统一的古典作品也不可能与现代作品具有同一的性质。但是,从另一面说,优秀的古典作品和我们之间,在矛盾中却也有着统一的、一致的这个方面,这就是古典优秀作品除了具有谬误的一面以外,也包含有丰富的客观真理,而这种前人发现的客观真理,不但不与我们今天对现实的反映相矛盾,而且还是与之一致的、统一的地方。这种深刻的矛盾、惊人的一致,这就是古典作品对我们的双重关系。而那些传之不朽,真正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古典作品,却总是在这两重化的矛盾中闪耀出它的艺术光辉来。此外,由于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客观存在着真、善、美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高度的审美能力,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等诸因素,从而对我们产生艺术魅力并激起我们的共鸣。

文争鸣在《古典文学的共鸣问题》[21]一文中,论述了古典文

学共鸣的条件、原因及区别等相关联的几个问题。认为,共鸣

是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客观方面讲,文艺作品

要具有能够引起共鸣的客观因素,这就是作品的先进思想和完

美的艺术形式;从主观方面讲,要具有感受这种因素的条件和

能力,即主观能动性。无产阶级能够对古典文学产生共鸣,这是

因为优秀古典文学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和完善的艺术形式,有

能够激起思想感情激动的因素。此外,同人类具有对美感的继

承性和审美能力的稳定性、继承性有着密切关系。但作者同时

还指出,过去时代的文学作品,无论怎样伟大,总是带有这种

或那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以无产阶级在阅读优秀古典作 品时所引起的思想感情的激动同阅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文学 作品时引起的激动是不相同的,其区别在于,阅读优秀古典作 品只能在总的倾向上引起和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一致。而对社会 主义优秀作品,不仅在总的倾向上与作品一致,而且在对作品 中具体人物、事件的感情上,也基本上和作者的态度一致。

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问题,除了上述种种因素之外,就作品本身的情况来说,不少论者还指出了许多复杂的情况,诸如由于文艺作品具有形象性这一艺术特征,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在思想感情上去感染与打动读者,影响读者的感情,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至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有些艺术形象体现了比较复杂的阶级思想,因此不同阶级的读者可以从不同方面得到共鸣;还有些文艺作品由于题材和体裁的特殊性,艺术形象的思想意义比较不固定(如寓言)或思想感情表现得不明显(如某些山水诗)读者则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欣赏,或者加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改造”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共鸣。在读者方面,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共鸣,除思想观点以外,诸如读者的身世经历、修养和兴趣等个人因素,对共鸣也是有作用的,甚至往往影响着共鸣的广度和深度。

在上述争鸣文章发表之后,柳鸣九又在1961年第6期的《文学评论》上发表了《再论共鸣现象的实质及其原因》,申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分歧的由来主要是由于一些同志“对共鸣的涵义的理解过于笼统”所致。“我们固然说共鸣需要有相同的阶级思想感情作为基础”,但并没有说“感受、喜爱和一般的感动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基础”,从人的“根本的精神活动规律和途径”来说,“这两种精神运动的规律和途径是不同的,一种是致。一种是两者有差异因而读者主观借用客观作品,或者说,主观在客观的作用下而自我演绎。而有些同志把基与前一规律的共鸣与基于后一规律的一般感动现象混同起来,因此,在他们讨论为什么产生共鸣的时候,有的则不切实际,有的则没有找到正确途径”。

总之,在这次讨论中,虽然对共鸣的概念,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共鸣的作用和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二歧,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就是在这些分歧中,也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有些问题:比如共鸣需要相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共鸣与理解、欣赏、喜爱等情感因素有区别又有联系,决定共鸣的是思想感情,但艺术的形象特点又有助于共鸣的形成和加强共鸣的程度等,大家的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

[1]《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2]《文学评论》1961年第8期。

[3]《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4]《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5]《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6]《厦门大学学报》1961年第2期。

[7]《文学评论》1961JP第2期。

[8]《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9]《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10]见本书《五十年代讨论李煜词的评价问題》一文。

[11]《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12]《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3]《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4]《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15]《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16]《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17]《学术月刊》1961年第3期。

[18]《学术月刊》1961年第8期。

[19]《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61年第1期。

第10篇

【摘 要】秘书技能强化训练目的在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虚拟职场让学生有种身临职场的感觉,进而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得到发挥,无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而项目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确保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秘书技能;项目驱动法;应用

在21世纪,秘书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秘书这一职业已经成为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岗位,如何提高高职秘书专业学生的技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合格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大体上现代秘书需要以下几种技能:一是沟通能力,秘书这一岗位在组织中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无论是“上传”还是“下达”秘书都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秘书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要为各种会议和活动作计划,并落实安排,同时各部门关系的平衡与协调都是需要秘书来均衡的。三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作为秘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特别是办公技术方面。四是团队合作能力,当今社会是共赢的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使个人潜力得到极致发挥,作为肩负着上传下达任务的秘书更要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才能融入团队,带动组织。“纸上得来终觉浅”作为技能的强化必须要行动起来,如何能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课堂上行动起来,这是很多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尤其是技能实训课,项目化教学方式是对秘书技能强化训练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秘书技能强化训练是高职文秘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以发展学生的秘书职业技能为中心,秘书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过程中或之后,对秘书职业工作涉及的各个关键技能模块进行强化训练。旨在缩短学校专业教育与职业工作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力和职业能力。以及刻苦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同学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秘书技能强化训练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项目设计不好,不能吸引学生,结果项目化教学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因而项目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项目设计完之后采用什么样形式来进行实训以及实训之后如何进行评价,这些都是项目化教学中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选择项目是秘书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关键

如何选择项目是秘书技能强化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项目的选择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教学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同时项目的选择还要包含所学的知识点,具体说来,项目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学生的合作能力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能得到提高;(4)过程具有真实性,与企业要求具有一致性;(5)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施展,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基于上述条件,笔者在选择项目时发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创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就业的途径,而且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有效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繁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就业。为此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充满向往和期待。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在秘书技能实训中笔者围绕着筹划开创公司这一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并由此安排创业考察,开业庆典,筹建公司内部结构,模拟招聘,考察接待,拓展实训,公司年会等教学内容。选择此项目目的是通过“虚拟职场”从而让学生感受职场,学生是职场的主人,从开业庆典到公司年会这一系列任务的布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体验到了“创业”的乐趣和成就感,事实证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选择项目,并且项目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二、通过制定工作页来调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确定了项目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操作和运行项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项目的相关知识,为此制作工作页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把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以工作页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骤、分阶段来实训项目。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工作页的指导下学生学完相关的知识点,并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积极性也得到发挥。在讨论过程中,头脑风暴使学生们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得到刺激从而会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会发现最佳的途径,从而得出最终的实训方案,并依据实训方案分工完成项目。

在开业庆典这一实训时,我采取事先展示工作页,让学生熟悉相关开业庆典的知识点,并通过观看开业庆典视频,来熟悉开业庆典的程序,然后各小组进行开业庆典的筹备工作,其中包括设计开业典礼方案,开业庆典的程序,每个小组的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列出一个设计方案。事实证明,我这么做是对的。学生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发挥了。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解放他的双手,解放他的眼睛,解放他的嘴,解放他的空间。”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施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得到尊重和实现,因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注重项目完成后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项目化教学的最后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及时准确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会信心倍增。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在每个项目完成之后都要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给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小组的参与程度、实训态度、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

项目完成后评价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挖掘项目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此在每次实训完成后教师都要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项目评价,针对实际情况每次实训后首先由小组自评,然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总评。根据评价选择出最优秀的小组并在全班展示,例如在本学期的实训课中在学生完成考察接待实训后,我对考察接待优秀部门进行了表扬与展示。通过观看他人的成果展示,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怎么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并通过对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会提出中肯的建议和解决的措施。通过总结,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对待职场和职场中应该具有的态度和精神,学生在实训中不但理论得到实践,认识层面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这样不断的总结、改进,直到最后成功的完成既定方案。

总之,秘书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项目并通过工作页的制定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实施项目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项目完成后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项目教学法就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晓玲,段凤云,赵建科.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

[2] 程新华.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辨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