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21 17:2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平面构成;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0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吃、穿、住、行都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人们必然会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可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不久,就有了服装设计的概念,到了21世纪,对于服装设计的概念,已经和传统的有了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而设计的理念和方式上,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装设计理念的进步,而平面构成作为传统服装设计中就使用的一种方式,在目前的服装设计中依然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服装设计中,还有很多方面会使用到平面构成。

一、关于平面构成简述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顾名思义,平面构成是建立在二维平面的元素,根据审美和物理原理的需要,对平面上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通过这种方式组建一个全新的图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面构成是理性和感性的组合,平面构成目前是艺术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要想真正的学习艺术设计,必须先深入的了解平面构成,对于不同的艺术设计方向来说,他们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学习的平面构成是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的交流之中,不同领域的设计者们,可以通过平面构成来进行,随时时间的推移,平面构成概念自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地理解不同,使得艺术对美的追求也不同,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组成之一的平面构成,其概念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

对于最新理念下的平面构成来说,是以现代的科技没学位基础的,这与传统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同,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很多设计都是理论上的,在当时无法做出实物,而现代科技美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科学基础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符合物理、数学等原理,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的做出实物,由此而可以看出,平面构成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视觉上的局限性,很多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个图形时,会采用多个平面构成,每个平面构成就是一个角度,这样吧多个图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体。

二、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对于平面构成来说,其元素包括了点、线和面,这些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装设计也是由点、线和面构成的,只是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制作时使用的材料,对这些元素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使得设计出来的图形,能够拿到工厂做出真实的衣服,这才是服装设计的本意,对于这三个要素的使用,贯穿了整个服装设计的过程,在初始的框架设计中,有些设计师喜欢用点这个元素,先把服装的装饰物设计出来,也有些设计师习惯用线这个元素,勾勒出一个服装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材料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服装的设计。

(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都开始追求穿着的个性化,而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设计出来的服装能够被人们接受,被更多的人看好,想去穿这样的衣服,才是设计上的最大成功,在这种背景下,现在的服装设计也开始个性化,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都喜欢添加一些个性化的装饰,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在最初的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基本元素的方式,而现在的个性化服装设计中,开始更多的把基本元素进行组合使用,如把多个线条进行打乱,在打乱的过程中,赋予这些线条一些特定的意义,这样的表现形式就可以使服装设计达到个性化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服装设计的起源很早,而平面构成概念的出现,却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一些学者针对性的总结出来的,在以往的服装设计中,都是采用平面的形式进行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平面构成理论的出现,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服装设计的需要,因此平面构成的三个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随着服装设计开始变得个性化,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服装设计时,都开始采用立体构成进行。

第2篇

关键词:构成艺术平面构成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设计是通过园林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建设成的一个园林。在我国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广泛,给人们提供一个舒缓压力的地方,同时也是拉近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距离。而园林设计则是结合我国当下流行的艺术设计,促使人们提升对艺术欣赏的观念。园林景观设计主要应用构成艺术,其表达手法多样,能够将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感彩通过具体的艺术设计,将其充分的表达出来。

一、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在设计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因为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在设计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形成,体现构成艺术具体应用价值。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存在于一切艺术和设计中,通过点面线的方式存在艺术和设计中,如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艺术、装饰艺术等等。构成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平面构成要素,通过平面构成将构成艺术体现在艺术和设计中。

二、平面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体现其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平面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通过点面线三中元素进行设计的。

1.点元素的应用

点是设计的基础,通过点将设计延伸出具体的形状。点元素是平面构成中最下的设计元素,平面构成中点元素的特点是表示一个方位和最为一个具体的元素出现现在设计中。在点元素在表示具体的方位时是再设计图纸中一个点的形式出现,在设计中点元素在设计中的位置不同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点元素在代表具体的元素时将点元素看做一个具体的实物,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点元素表示孤植或片植。

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称作“景点”。景点在园林设计中作为一个抽象的元素存在,在园林景观设计完成,景点就会消失。景点只是短暂的存在,在设计中起到定标的作用,因为景点没有形态,没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位置。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景点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构架,在设计图纸中不同位置上的所代表的作用不同,两个景点之间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凸显园林的的层次感,如上海园林设计中就很重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为突出园林的设计感,对园林的设计进行整体调整。

2.线元素的应用

构成平面中线元素是将点元素连接成形的操作步骤。构成平面中线元素的表达形式有很都种如水平线、垂直线、粗线、细线、斜线等等,根据设计的需求采用适当的线形。先元素运用是以功能性、自然性、序列性为原则,将设计图纸中的两个或多个点元素,集合在线元素上,线元素具有体现色彩的效果,不不同线形所表达的感彩不同。线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进一步体现园林设计的整体概况,和凸显园林的感彩。

3.面元素的应用

构成平面中面元素体现一个表面。笼统的规划出设计的初步形态,将点元素和线元素集合到面元素中通过不同的形态体在设计图纸中体现长度、宽度、厚度、方向、位置等。面元素的形状更加多样,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自由的更换形状。园林景观大体呈现在图纸上,湖波、小溪、水池等在图纸中都能够找得到,其附近树木建设的形状、道路的轨迹等都一一展现出来,园林景观设计图纸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园林景观以一定比例存在。面元素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图纸中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有了具体的结构轮廓。

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国内外很多园林设计中都存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重复构成、分割构成、均匀与对比构成、渐变构成等。在此对重复构成、分割构成、均匀与对比构成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1.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是以同一种形态,将视觉形象整齐划一的构成形式。重复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之一。重复构成运用与简洁设计中比较常见,重复构成的方式为线形排列,也就根据线的特点构成简单的条理。常见的重复构成的线形有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圆形等等,重复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体现在树木种植的设计上。因为树木的种植通常是以线形种植在园林中,与重复构成的特点相同。

2.分割构成

分割构成是有几何图形中的线性分割演变而来。分割是为了强调视觉的审美观而存在于平面构成中。分割构成主要有局部分割、不均匀分割、均匀分割、渐变分割等,不同的分割形式所体现的视觉感受不同。其中均匀分割的表达效果与重复构成的表达效果相同,渐变分割凸显一层层递进的效果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分割构成应以体现园林的整体格局。根据园林想要表达的主体,确定园林每个部分的规划,从而对园林的整体进行分割。

3.均匀与对比构成

均匀与对比是使图形进行均匀分配,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在视觉效果是上以稳定、平衡、有序的感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感受。所谓均匀是指将一个图形进行均匀的分配,保持图形整体的平衡感,促使人们的心境平和。而对比是在一定的标准下,对图形中的某个部分进行对不,打破均匀单调的状态。所以均匀与对比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个人以完整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将所要表达的重点体现出来。均匀与对比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均匀与对比构成能够充分的将园林的主题形象的表达。

均匀与对比的形式是体量上的均衡与对比、面积上的均衡与对比、体积上的均衡与对比、高度上的均衡与对比、数量上的均衡与对比等等有很多种形式。烟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是数量上的均衡与对比、面积上的均衡与对比、高度上的均衡与对比这三个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均匀与对比构成能够将园林景观中想要体现的视觉效果凸显在人么的眼前,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以视觉享受。

结束语:

现代构成艺术是当下园林设计的主要应用。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其构成艺术中的基本组成,既平面构成,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化,平面构成的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在任何的艺术和设计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也会构成艺术能够成为现代艺术代表根本原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理论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资源,促使园林景观加具有现代化艺术的特点,同时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主体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应用将其充分的凸显出来。园林景观设计是构成艺术应用于实际中的具体表现,构成艺术是将园林景观设计的主体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吴振华,朱旭刚,张静.生态居住社区园林景观发展趋势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03).

[2]鄢泽兵.孙良辉试论现代园林景观的点·线·面设计法[J].四川建筑.2004(04).

第3篇

用;概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74―01

现代商业竞争的愈演愈烈促进各大商家在商品广告与宣传上狠下工夫,从多年的商战经验中也可以看到广告的巨大作用。而广告设计也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面向社会进行招生,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广告,了解了广告设计。如何做好广告设计,让学生们掌握广告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已经成为广告设计人重点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从构成理论出发,重点探讨平面、色彩以及立体构成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构成理论的概念

所谓构成理论是指将各类设计元素按照设计者的不同设计理念进行恰当的组合与搭配,运用色彩、构图等彰显出设计作品的独特风格。在现代广告设计领域中,构成理论已经被运用得相当成熟,主要体现在色彩的构成应用、平面的构成应用以及立体空间的构成应用等方面。良好的平面、色彩与空间构成是完成一幅广告设计作品的关键所在,色彩构成可以让作品通过颜色的合理搭配、颜色对比、颜色的适当变换让作品更富有美感与质感,任何一幅广告设计作品都离不开颜色构成理论的准确应用与恰当表现。在构成理论中还讲求物体平面与空间的最佳构成,通过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让作品体现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使作品呈现独特的视觉效应。此外,空间的立体构成也是广告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构成理论,立体构成理论指出:要以点、线、面构成的空间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让实体占有和限制空间,与作品外的空间融为一体,让设计与自然得到完美的结合,也是艺术作品的点睛之处。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离不开色彩、平面以及立体三者的构成与结合,只有将三种构成理论恰如其分地应用起来,才能够让广告设计作品大放异彩。

二、构成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平面构成。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平面构成应用较为广泛。平面构成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点、线、面的构建上。点是作品欣赏者视觉的焦点,可以集中欣赏者的注意力,为作品“提神”。在广告设计当中,设计者常常运用各类不同的点去构建不同的视觉效应。线同样也能够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曲线能给人温柔、婉转的感觉,直线能增显大方、利落的性格,折线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波动效果等等。广告设计作品中的很多实体也都是用线去进行构成,如树枝、绳子等等。而面包含的构成元素更为广泛,囊括了点与线后构成了平面,在平面的构成理论中主张运用不同的图形,包括规则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弧形、扇形等等构成不同的作品。在实际的广告设计创造中,常常用圆形表达圆润之美,用方形展现刚正之风,用弧形表达速度美。点、线、面的穿插组合共同构成了赋予情感的广告艺术作品。

第4篇

引言

平面设计与动画设计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多平面设计的元素都会被应用到动画设计的过程中,这对于动画的视觉美感有着较大的提高,能够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视觉美感,获得观众的好评,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更快更好的发展,让中国的动画产业逐渐进入到国际舞台。

1.平面图表在动画中的视觉语言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平面图表的应用是非常频繁的,平面图表属于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设计师在进行实际的动画设计中,平面图表会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就会得到独特的视觉语言,动画片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自然也是比较独特的,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视觉享受。在实际的动画设计过程中,平面图表的应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动画设计者需要将大量的繁琐数据以及信息通过图示的方式良好的应用,其中较多的文字、地图以及目录会被融入其中,那些比较普通的画面就会变得不一样,给观众动态十足的感受,这种动画设计的效果让人满意。平面图表元素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必定会得到更加普遍的应用,这样一次有力的创新带动了传统动画设计的快速发展。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平面图表元素被应用到动画设计中是一个需要勇气的视觉实验,很明显,实验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取得的成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骄傲。随着平面图表元素更好的应用,动画中的视觉效果肯定会更加的美好,这不仅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美动画片,同时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2.平面图形在动画中的视觉语言

平面图形的种类繁多,我们常见的有弧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等,在平面设计中,这些平面图形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动画设计过程中,平面图形也会得到频繁的应用,如果应用得恰到好处,必会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这将非常有效的提升整个动画的层次,动画设计的水平无疑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动画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动画设计的实际状况,将平面设计元素恰当的应用到恰当的位置。例如,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一些相似的图形进行打散重组的方式处理,寻找到相应的节奏,将各种图形的色彩合理安排,形成较多的动态造型。设计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设计方式必定带个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达到不同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动画观众,推动动画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3.平面拼接在动画中的视觉语言

平面拼接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多的,当然,在动画设计中,平面拼接元素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的平面拼接就是将几何图形、杂志等平面媒介上的人物轮廓和实景拍摄的影像进行较为随意的拼接。平面拼接元素的应用给人的感受开始是非常混乱的,但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思考,就会获得比较独特的视觉体验,给人一种突然的视觉冲击,令人惊艳,这对于动画设计的水平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面拼接元素的应用必定会打破动画设计中的规律化样式,让逻辑颠倒,时空转移,那种错觉的美感让人终生难忘,所以平面拼接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动画短片《探戈》,它主要就是将真人摄影和照片拼接的方式灵活的应用,将我们熟悉的镜头分割开来,形成特别的艺术风格,带来的视觉感受必定不一样,因此,这部动画短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同时也在促进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平面构成在动画中的视觉语言

同样的,动画设计中也缺少不了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的应用实现了动画设计中各个元素的比例的有效调度,控制着镜头的有效切换,在动画设计中是一种非常实用,同时也是比较常用的设计元素,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平面构成元素的简单应用。

(1)发射构成;发射构成在动画设计中比较常用,同时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观众对于发射构成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是一个中心点,周围围绕这多个基本图形,给人的感受就是光源向四周发射光芒的视觉享受,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表达出元素的运动轨道,给观众带来时聚时散的视觉感受,这种视觉冲击尤为的突出。

(2)特异构成;主要在于形体的特殊形态,达到夸张和强调的功能,这就需要在表达动画主题的同时构成特异的形态,达到良好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不一般的感受。例如,在实际的动画设计中,将动画人物与实拍人物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二者在动态关系、造型特点形成特异的构成关系,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让动画设计工作能够更加好的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平面设计元素应用到动画设计中,实现动画视觉语言的多样性,让整个动画片具有更深的内涵。设计师在实际的动画设计中需要熟悉平面设计的各种方式,恰到好处的应用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元素,不断提高动画设计的质量,灵活应用多种理念不断地创新,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动画作品,提升动画市场竞争力,推动动画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5篇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和特点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在二维平面空间里按照一定的方法原理和要求,对设计元素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设计与组成,使组成效果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信息和美感的创作活动。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平面图形创意和思维的科学。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平面构成是一种偏重于理性和逻辑思维形象的活动。通过对主题的深度挖掘,形成一种设计与创意的能力。其次,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方面是点、线、面及其发展的形态。通过对点、线、面等单个视觉元素的研究,并结合形式美法则,综合运用重复、特异、发射、渐变等方法以达到完美的愉悦视觉的效果。再次,平面构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舍弃了具体事物的某些形态特征,并且把相对复杂的形态概括成简洁、抽象的设计元素。从上面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平面构成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学习和掌握平面构成,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设计。

二.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也可以说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现代设计充分表达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构成是一种手段,而设计才是最终的目的。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最基本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代设计与平面构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平面构成对于现代设计的指导意义。平面构成是抽象的,而设计作品是具体的;平面构成是概念性的,而现代设计则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平面构成是符号性的,而现代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平面构成训练是手段,现代设计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就是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平面构成的地位就是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多元化,种类繁多,门类也是越分越细致。但是平面构成始终是最为基础学科。其基本理念和构成元素深入到现代设计所分出的各个学科。平面构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有应用设计的构成部分,又有其基础设计的训练内容。要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它的构成形式原理,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的设计语言。也就是掌握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和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新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平面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越了平面的范畴。不再局限月平面的单一表达方式,而呈现出多媒体,多元素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平面构成的理念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更新发展的,其中融入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先进思路,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掌握和学习好平面构成,就相当于为现代设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而点、线、面基本涵盖了所有视觉设计的元素。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并且能够合理应用它,就等于具备了企业商标、商品广告、商品包装、CI设计等现代设计的能力。通过学习平面构成,掌握形式美法则,就可以胜任现代设计中不同的设计任务。所以说无论是19世纪初,还是现代,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是现代设计的第一课,也是重中之重,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去钻研和学习。

作者:吴崇高 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艺术系

第6篇

[关键词]同形异构;平面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U2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392-01

1 前言

“同形异构”作为平面设计中一向惯用的表现手法,一开始便被平面设计者们所推崇。尤其进入九十年后,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和上层政治结构领导思维转变的影响,中国的平面设计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1]。大规模的政治招贴创作与发行逐渐停止,具有现代平面设计特征的海报开始成为主流;与之同时,港澳台以及西方的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逐步被中国社会所容纳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同形异构”凭借其独特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到商业竞争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平面设计中的同形异构

2.1 平面设计中“同形异构”手法的运用

“同形异构”在平面设计中的创作方式有两种,在整体形式感相同的前提下,一种是相同的构成元素运用不同的构成方式进行设计,形成一组作品;另一种则是运用相同的构成方式,对一系列不同的构成元素进行设计,形成一组作品。

2.1.1 相同元素不同构成方式

运用相同元素不同构成方式进行群组设计时,首先选取一种最适合传达理念及思想的元素,对其进行图形化处理,通过将图形元素或分割、或重复组合、或变换形态等构成方式的处理,从而形成一组整体形式感相同的作品[2]。

几何图形在现代标志中的运用比较广泛,因为几何图形简单的外形被认为更容易使受众留下印象,而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一般是将视觉元素简化为抽象图形,运用不同构成的方式将其或分割、或重组,形成一系列的作品。

2.1.2 相同构成方式不同元素

运用相同构成方式不同元素进行平面设计时,将适合代表消费者精神、理念和文化的各个要素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取舍,将各种不同的元素,以相同的构成方式进行设计,形成形式感相同的一组设计作品。

在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运用“同形异构”手法进行设计时,如果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能准确传达理念的概念时,不必舍弃或勉强将其组合在一起,而是从多角度深入,各取其最贴切的一面进行设计,这样一来,作为设计作品,其指向性大大加强了[3]。

2.2 “同形异构”手法设计的标志组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2.2.1 更全面表达时念、精神和文化

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是由时代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生成,时念精神往往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的志向和理想。在充分掌握大量信息与资料之后,设计师需要分析整合出一系列的概念与内容,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时代精神理念,而通过“同形异构”手法制作的一组作品,与其理念精神和文化等各方面相对应,这样能够将当代的文化内涵更全面地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另一方面,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时念、精神和文化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用“同形异构”手法进行的标志设计在应对这样的问题出现时,采用的方法是“协调”,而不是“改变”。

因此,“同形异构”的创作手法在诠释时代精神理念和文化方面更加全面,面对不同时代精神理念和文化的改变也更加灵活,其视觉形象在传达过程中也更贴切实际,有利于设计形象的传播与发展。

2.2.2 增强设计群组整体形式感

以单一作品构成的视觉形象在其应用系统中,作品的分量往往较小,如果将其放大使用,又会造成视觉形象单调乏味,而通过“同形异构”手法设计出来的群组,作品的形象是靠所有的标志共同呈现,每个标志在传达文化理念的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外观,由于作品组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化的表达手法,使得每个作品在应用时可以直接以图形的形式运用于其形象传播。

2.2.3 增进与受众互动

将“同形异构”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每一个设计作品通过其内容所传达的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不但通过视觉上的艺术化来吸引受众,更是从感情层面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做到作品设计的“以人为本”,因而易于引起受众关注,这是与受众产生互动的前提。

3 平面设计中同形异构的发展形势

3.1 个性化设计

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个性化。同形异构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种造型方法,本身就具有创新的特点,所以在同形异构中寻求创新点,追求个性化更是每个设计师生存的优势,个性化是指设计师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设计风格,使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更有生命力。

3.2 国际化与多元化

在文化方面尤其是青年文化变得越来越全球化,音乐和广告都成为了特别强大的力量,伴随它们的则是那种能跟随国家变化而自我更新观念的能力。在平面设计领域,图形是其视觉语言,它给人们的感受是共同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国际视野,使设计具备一流品质。而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

3.3 时空化

平面设计所处的地位与从前已大不相同。而在观看方式方面无论是通过眼睛还是用鼠标去点击,深入设计空间的方式也不同了,设计师在探索新的界面,力求打开新的思维空间。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文字图形便形象生动的跳跃在页面上、屏幕上、包装盒面上、瓶子标签上或更多地方,这种动态感觉是印刷品和交互式制图作品的典型特征代表,是新时代设计的需求。

第7篇

关键词:装饰图案;平面构成;发展;动态

中图分类号:T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66-02

1 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的由来以及概念区分

装饰图案是一种绘画兼实用艺术并存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缘于史前文化中的彩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和地区的图案,绵延七八千年,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今天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展现出了新姿态。对于“装饰图案”的概念,我们先来看“装饰”,“装饰”即装点、美化、修饰,强调装饰性、装潢、点缀效果。图案,“顾名思义”就是:图形设计的方案。我国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曾如此定义图案:“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那么概括而言装饰图案即起装点美化作用的图形设计方案。装饰图案作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课程已存在好久,在基础设计的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家对平面构成的认识更多的是从包豪斯开始,可并非缘于包豪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构成的概念就开始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活动,艺术家们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放弃传统的写实手法。这种主张后经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画派,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以及俄国的构成主义得以发展,到包豪斯时期得以完善确立,从而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型原则,即今天我们所称的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只有长度和宽度的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那么平面构成――即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具体而言就是指将既有的形态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和创作意图进行编排和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传递相应信息的视觉形式的一门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陆续在各大高校开展起来,在30几年的基础教学课堂上展现出了极大的魅力和生命力。

2 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不同的训练目的和作品特点

装饰图案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采用生活中的各种自然形象为素材,根据装饰变化的各种手法来寻求其变化性,在平面上产生一种统一规整的视觉感受,以此来体现其存在性的意义和实用性的价值。通过创作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设计修养为专业设计奠定基础;并直接在实用性设计中得以应用。装饰作品显现着极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在生活中的服装、日用品、居室、建筑等各个层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到处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有着很广泛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对艺术设计教育起着基础铺垫作用的同时,其作品还占有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掌握理性的具有发展性的造型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对创作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学生在之后的基础设计、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平面构成不是完整的设计,是一种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哲学,其作品突破了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中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的纸上产生了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达到了三元立体空间的错视效果。平面构成课程训练不直接以实用性为目的,画面显现的是纯粹形式感的视觉效果,表现形态距离实用功能较远,不能等同于设计作品。但它是一种具有很强共性的设计语言。各应用设计门类无不以其作指导来实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用商品的设计。平面构成也更是为完善和创造富有时代感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点、线、面在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中手段与目的的区分

说到点、线、面,也许有人要说在包豪斯时期,包豪斯的教授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艺术和科学的一致性,既然艺术和科学一样可以进行分解,按照科学的方法绘画艺术可分解为最简单的点、线、面元素。那么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都属于艺术范畴,还原到最后不都一样是点、线、面元素吗?不错,点、线、面是装饰图案艺术中构成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而且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的画面效果,都是由点、线、面元素形成的形组合排列而实现的,可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则不同。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是作为目的而存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可以组合成具象形,将生活中的形象直接转化为点、线、面;也可以组合为抽象形,几何形不规则形等。通过点、线、面以及组织的形态来寻求画面的运动起伏变化,从而带给人相应的心理感受。此时偏重研究的是点、线、面在画面中的视觉运动规律,完全是造型规律上的运用。而在装饰图案中所用形象外在形态为具象形,点、线、面此时只是作为对具象形的一种表达方法而存在,只是告诉我们不是在运用素描、明暗、自然色彩来处理,只是一种对植物、动物、风景等具象形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来实现画面的视觉效果达到装饰实用目的一种表达方法和手段。

4 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的时代性特征

装饰图案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课程中土生土长的一门课程,很多人看来似乎将要退出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舞台,被淘汰。其实不然,发展到今天装饰图案在自身优势得以加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因素和时代气息,从表现领域、内容到表现手段、技巧都有了新面貌,作品效果被赋予了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这里个人想引用17世纪诗人涨潮的一段话来表达所认识到的装饰图案的重要性以及时代意义。诗人涨潮如此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山、石无饰则无趣,生活无饰则无味,物质生活中需要装饰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精神生活中也需要装饰来满足我们在心理文化层面的需求。由此可见对装饰图案课程的研究、学习势必影响着各应用性设计门类的深入和发展。装饰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再来看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包豪斯时期提出的艺术和科学的一致性,指导着艺术相关的从业人员在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中的应用。所以说平面构成是科学指导下的发展的动态的方法论,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将继续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时代性的方法论指导和实践方向。更将是一门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发展的学科。

结束语:装饰图案和平面构成两者同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自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在对设计课程的学习和深入上发挥着不同的价值。装饰图案以感性的形式展现着装饰实用价值,以其柔和的态度充实丰满着应用性设计;而平面构成以其理性的设计语言传递着科学指导的意义,以其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引着应用性设计的开展延伸。两者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下其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也已更加丰富多变和丰富多样,无不以时代的表情表达着时代,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更新和变迁。

参考文献

[1]毛溪著.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濮礼建,刘韬著.平面构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文健,钟卓丽,李天飞著.设计类专业平面构成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赵蕾著.形态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连东出版社,2007.

[5]陆叶著.装饰图案[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平面构成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82-01

一、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平面构成的意义

平面设计中有点、线、等基本元素,人们能应用这些元素构成一些富有艺术性的图案。这些图案能创造出一种情境、传递出一种思想、表达出一种情感。人们常说美丽的风景园林设计美如画,实际上如果将平面构成的原理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古代,人们已经应用这种思想去设计风景园林,而在现代,人们仍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设计出美妙的风景园林。

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平面构成的方法

1 点的应用

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平面元素为点、线、面。点是平面元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如果能够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使用点这一元素,它就能够集中人们的视觉焦点,让人们关注某个景观。结合虚实的应用,能让点产生更多的变化。比如如果在一个图案中,依规律给这个点创造出一个相互称托的点,这个点就能产生出一种流动性的变化,这个点能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

2 线的应用

线,能够营造出平面设计的风格,比如人们谈到直线,就会想到刚劲;谈到曲线人们就能联想到柔和;谈到斜线,人们就会联想到某种诡异和不安的感觉。线的闭合与不闭合也能起到营造风格的效果,如果线闭合,人们内心会产生完整的感觉,如果线不闭合,人们会依线的走势产生某些联想等。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线的风格,人们可构造出一风景园林设计中一角、一景的特殊韵味。

3 面的应用

面是点和线的综合应用。人人们谈到面,会有以下几种感觉:人们联想到虚和实的感觉,即,如果将一幅图填得满满的,人们会感觉到这幅画很充实,如果一幅画余有余白,人们会对这幅画的余白产生联想;人们会联想到动和静的感觉,人们如果觉得画面是静态的,内心就会感觉到很宁定,如果感觉到画面呈动态的形式,人们内心就会依照画面的动态产生联想;人们会产生空间的感觉,比如人们会感觉一幅画面是被框住了,还是分割了,这种空间联想能让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情境。

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平面构成的应用

1 用点,塑造一角奇景

如果利用点的创作,就能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锁在最需要人们关注的某一角奇景上。这个奇景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心,而其余的设计是为该景色而创造的陪衬。这种有主有次的平面构成方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以图1中的两幅风景园林创作为例,图1的左图为伦敦克欧花园中的中国塔,该塔为整个花园的重心。从它的平面构成布局来看,那一柱冲天的朱红宝塔是它要表达的主题,其它绿色的花草树木只是它的陪衬,这种设计颇富中国古典诗词中“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设计方法,这就是点构图的应用。为了突出这种朱红,该塔的周围还特别留出余白,使红色和绿色拉开距离,使朱红的宝塔不会被绿色掩盖,这是强调突出点构图的又一种表现手法。图1的右图为留园的冠云峰,留园的设计以奇山、奇石为重心,特别是冠云奇石,极具艺术特色。为了突出冠云奇石,它将冠云峰设计在庭园中心,让该石接天耸立,其余的绿树环绕在冠云峰周围,人们赏玩留园时,视现立刻集中在如云一般的奇石上,周围的绿色景物会让人们产生,纵是参天绿树,也不及接天之云的联想。如果风景园林中有特别的奇景,可以尝试突出点的平面构成设计。

2 用线,划出一道风格

线,是点和面的一种过渡方式,它能打破某种格局,用对比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风格。如果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成略偏呆板的时候,可以尝试用线的构图打破这种格局。

以图2中两个风景园林创作为例,图2的左图为颐和园的长廊。该长廊利用两条长长的朱红线条,贯穿左右两个平面,该长廊设计为长长的弯道,人的肉眼难以望尽长廊。这种弯曲的长廊视计起到两种视觉效果:用线条强行隔断构图,强调一种威严之势;用余韵不尽的线条让人产生联想。图2为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小飞虹。该图的左边和右边的亭台皆为静态,亭态下的水也为静态,该图的画面若无动态映衬,画面就显得呆板,这个贯穿亭台的小飞虹的构成线条如龙脊背一般蜿蜒,它用一种美妙的动态感划破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显得有刚有柔、有动有静,它的线条直没入亭台中,使人产生联想的余韵。

3 用面,创造一种情境

面的构图是由多个点或多个线构成,如果允够巧妙的利用面的虚实、动静、空间,就能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以图3为例,图3的左图为古莲花池,该风景园林中,古莲花池为面的设计,它设计出整片的绿色,而绿色的旁边则矗立着一个红色的小亭,它为绿色画面中的一个点。这个景观具有动静对比、线面对比、层次对比,这种对比颇富“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的诗意。图3右为苏州拙政园的一角,它以临水的白玉楼阁为面,几枝花树为线,这种面与线的对比、白与粉的对比自能产生诗意,而花树隔断白玉楼阁的景致,这种空间塑造更富韵味。看到这种设计,人们能产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情境联想。

四、总结: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果能够应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元素做好景点设计、风格设计、情境设计,就能使风景园林景气、意蕴、神足,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浩.江岚.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研究――“点”空间植物造景设计初探[J].规划师,2005(07).

第9篇

平面设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广泛多元的背景条件,首先是社会基础,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实体元素之间的相互组合,由此才促成了平面构成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其次是理论基础,构成主义被看做是平面构成的理论来源,构成主义的应用范围涉及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音乐等各个领域,从而在欧洲各国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构成主义艺术家只关注作品中表现出的美,并不关心作品所带有的形象以及内容,主张在抽象中寻找结构、节奏以及逻辑;再次是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以及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都促进了人们对事物内部微观结构的注意,从而对艺术造型规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面构成目前在现代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时装设计、影视动漫中,并在运用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审美认知。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试分析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平面构成作为构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设计需要借助平面构成传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态美感以及视觉表现效果,以此呈现出设计风格的多元性与特殊性。首先,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平面构成就是在二次元平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将不同基本形态在力学原理、审美视觉效果等因素的要求下进行的一种重新编排和组合,是在理性逻辑与感性审美之间的一次完美组合。点、线、面之间的严谨律动组合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条件,同时点、线、面作为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它们之间多种不同形态的组合使得平面构成的视觉审美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形式感。平面构成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基本格式、重复形式、近似形式、渐变形式、发射形式、空间形式、特异构成形式、密集构成、对比构成以及肌理构成。基于以上的基本条件,平面构成不仅会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会带来视觉心理上的审美体验,它始终以其特有的构成方式和视觉形态传达出了一种严谨中却带有极强律动性的节奏之美,这种美可以是抽象性的,亦可是理性的,总之,无论是创作过程还是欣赏过程,平面构成始终伴随着一种情感上的审美体验。

其次,现代设计的基本含义。现代设计又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设计”“机器艺术”等,它是从现代建筑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不断的发展,其独特的思维形态和视觉冲击迅速获得大众的认可与追捧,因此成为了当前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现代主义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现代设计活动之中,现代设计受到现代经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市场营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现代设计必须以整个现代社会的需求为基本标准,并随着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或者现代市场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市场活动的不同需求,现代设计可分为不同的范畴类型,如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还有摄影设计、影视动漫设计、商业插图等;还包括室内设计、环境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现代设计的大胆创新使其在新颖多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激进主义的色彩,但这并不影响其多样审美形态的表达。

二、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景观设计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发展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景观设计在20世纪之后得到了成熟和发展,特别是在与平面构成相结合之后,平面构成的运用为景观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首先,造型要素的创新。景观设计的造型要素是其进行整体设计的基本单位,可分为简单的造型形体和复杂的造型形体,造型要素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图形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而景观设计造型要素的基础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图形,平面构成可以将这些图形进行抽象化的处理,从而使得景观设计在高度抽象思维中仍然具有其理性的一面。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造型图形已经不在是传统概念上的简单图形,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认识和再创造。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同时也是获得特殊图形的基础,景观设计中的特殊图形实际就是平面构成对简单几何图形的重新组合,基本方法包括变异、渐变、集结、分割、分解、重构等,从而使得新图形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直接的视觉享受。

具象与抽象形态的组合减少了人为刻意雕琢的痕迹,反而在创意变形中保留了原有基础上的一些特色,从而使景观设计在简洁单纯中带给人们一种舒适感觉。其次,平面构成应用的原则。平片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法,包括整体性原则、适融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公差性原则以及人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际上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景观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到景观本身,还要考虑到其周围的环境条件,这样的要求正好与我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符合,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在布局灵活的基础上与周围蕴涵的环境因素完全相协调;适融性原则是对景观设计在动态过程中的一种规定,它可能需要时间上的论证,适融也就是景观设计能否真正融入到人与周围环境之中,并与人和环境相协调,巴黎铁塔附近的三角金字塔可以说是适融性原则的最好体现;区域性原则实际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设计体现,它主要起到了一个区别作用,实质上有着一种象征性的含义,区域之间通过景观设计的不同现出差异性;公差性原则就是允许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有一点偏差,这体现了严谨中灵活的一面;人文性原则就是景观的总体设计中要包含一定历史文化因素,此时的景观设计实际上成为了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增强了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性。

三、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平面构成首先需要根据室内结构和布局规划一个初步的概念性方案,然后在点、线、面的艺术组合和处理中完成基本的创作基调,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创新性与艺术性。首先,平面构成的空间设计。平面构成对室内的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空间秩序的一种规划,同时也是对空间进行一种合理性的布局。平面构成主要采用重复、特异、发射、对比和分割等构成形式进行室内的空间设计,本文将主要对其中的两种进行解释分析。重复就是将相同、相近或者相似的平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节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产生一种有韵律节奏、有规律重复、有连续流动的协调和谐的视觉形象,增强了空间的节奏感与深进感,使人无论是在视觉或者心理体验上都能感受到一种有规律性的流动美。当空间设计为了突出强调某一部分时就会运用对比构成,对比构成可以突出空间的主题或者风格,重点强调的空间设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和共鸣,对比构成一般采用不规则的造型、夸张的比例配置或者具有强烈反差的色彩搭配,在反差中打破单一、单调并显示出多样性与变化性。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平面构成;改革

0引言

平面构成是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的任务。它不仅能培养高职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灵活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高职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作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方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

1平面构成的简介

所谓平面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构成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形态,并把这些新的形态依据一定条件重新整合或纳入限定的空间之中。作为设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构成的目标在于对造型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认知体验使自己的感觉获得提升,使新的构想能够源源不绝。平面构成设计渗透到生活环境的各个领域,离开了符合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的构成设计,任何一种专业设计都将陷入失败的境地。

平面构成是高职所有设计课中最基本的训练,是让学生尝试视觉方面的创造,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锻炼设计构成能力。平面构成的创作,能激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对平面构成学习缺乏兴趣。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弱,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入学前没有美术功底,因此,在学习平面构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则力不从心,从而造成高职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其次高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知道学了平面构成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缺乏兴趣,缺少创意的动力和灵感,只能照抄、模仿,基本上创作不出优秀作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加强美术功底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要让高职学生领略平面构成的美感,联系现实生活,来启发学生,是最直观的。只有感受到其中的美,才能产生兴趣,激发出创作的欲望。

(2)教材存在的局限性。现在能体现高职特色的教材较少,大多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教材重点都放在探索方式法则的‘方式’推敲上,而且内容单一,所采用的图例也简单、老化,缺乏新意,未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创造意味不强,忽略对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产生误解,认为学习平面构成没有什么用处,忽视该课程的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用过几本平面构成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有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教材的选择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教是照本宣科,学是依样画葫芦。高职平面构成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构成教学模式,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实践,最终以书面作业形式表现出来,由教师课程品评。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下,学生也只能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做上,而忽略对平面构成的研究与探讨,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 思维方面的训练,对相关设计应用专业则不会加以联系,只能一味的机械仿照教材中的图例,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与变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是目前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

3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为突破以上所存在的教学误区和不足,笔者认为在高职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备课和教学方法上多花心思外,还要进行以下改革,这也是我这几年对平面构成教学的心得,颇受高职学生的好评。

(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平面构成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从“以老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基本理论后应该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据高职学生年龄特征,直观的图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 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我充分利用了直观、有趣的图形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重视教材的选择,补充教材。高职平面构成的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兴趣,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材选择应根据教学对象为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并且,我们上课时应针对教材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如,当教材图例方面较少时,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丰富的、最新的资料、素材,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这方面的不足进行补充。

(3)创新的观念。如今是数字化社会,在平面构成的教学思想观念上,必须要创新,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手绘制构成作业,然后结合电脑,进行Photoshop等绘图软件代替其中的手绘技术训练, 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去发现和发挥他们的能力,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

(4)理论联系实际。要让高职学生领略平面构成的美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联系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中的范例,如讲授渐变构成、重复构成时则可通过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封面设计和包装设计中同一造型元素的重复出现,是深化主题的表现)加深学生对渐变构成和重复构成的应用设计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授课内容联系实际,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授课生动、形象、丰富,又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平面构成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担任色彩构成课程的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推陈出新的教学思路,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构建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 胡金黎.构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雷印凯.平面构成设计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3] 农素玉,庞新维.《平面构成》课程课堂教学分析与探讨[A].大众科技论文,2005(10).

第11篇

关键词:平面构成;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77-01

平面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的确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我们的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图案艺术不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曾有一时,大有取代传统图案艺术之势,传统基础图案岌岌可危,的确,平面构成的出现也不得不让我们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新生事物总是蕴藏强大的生命力的,但传统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的认识和观念也经历几波几折,从基础图案课程在课题上悄然隐退,到重新回到课堂,又经历不断改革调整,逐渐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模式,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为现在多元而开放的局面。在基础图案课程与平面构成并存的基础上,结合各方面实际,许多院校都开设了由图案课程延伸开来的如:黑白图案、装饰图案、装饰画、图形创意等等系列课程。实践结果证明,平面构成和图案(这里的图案涵盖了上面所述的非平面构成的系列课程)各具优势,它们具共性之处又相互区别。因各自优势的特点而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就有了共存的基础。从教学结果的终端,受教育者—学生来看,经历构成和图案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可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训练多种思维方法,拓展创作视野和创作手法,更好的服务社会。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

传统的图案造型艺术,从其含义及其特征看,引用我国工艺美术家雷圭元的解释“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狭义的讲,图案也可称为装饰纹样。可见图案与平面构成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如功能、材料、工艺等等因素,形态相对也就离具象较远,而塑造纯粹形式感的视觉画面。而图案则一开始既与实用功能挂钩。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有一定的制约性。平面构成是高科技的产物,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方面,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尤其在素材方面,涉及广阔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传统图案相对封闭,内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其具体、生动、感人的特征使之独具魅力。

基于以上认识,从视觉心理上看,平面构成与图案也就形成了在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及情感体验上之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体验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美感。平面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其形态的抽象性特征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严谨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如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构成形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秩序,而渐变、发射、对比、空间等构成形式则常表现出一种炫目的视幻美感。平面构成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的是一种理性的情感体验。图案的相对制约性,使其题材相对具象,形式规范,但这种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抽象,展现的却是一种生动的感性之美。不言而喻,图案的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的。

第12篇

1平面构成的简介

所谓平面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构成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形态,并把这些新的形态依据一定条件重新整合或纳入限定的空间之中。作为设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构成的目标在于对造型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认知体验使自己的感觉获得提升,使新的构想能够源源不绝。平面构成设计渗透到生活环境的各个领域,离开了符合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的构成设计,任何一种专业设计都将陷入失败的境地。平面构成是高职所有设计课中最基本的训练,是让学生尝试视觉方面的创造,是让学生了解造型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锻炼设计构成能力。平面构成的创作,能激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对平面构成学习缺乏兴趣。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弱,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入学前没有美术功底,因此,在学习平面构成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则力不从心,从而造成高职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其次高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知道学了平面构成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缺乏兴趣,缺少创意的动力和灵感,只能照抄、模仿,基本上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加强美术功底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要让高职学生领略平面构成的美感,联系现实生活,来启发学生,是最直观的。只有感受到其中的美,才能产生兴趣,激发出创作的欲望。

(2)教材存在的局限性。现在能体现高职特色的教材较少,大多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教材重点都放在探索方式法则的‘方式’推敲上,而且内容单一,所采用的图例也简单、老化,缺乏新意,未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创造意味不强,忽略对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产生误解,认为学习平面构成没有什么用处,忽视该课程的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用过几本平面构成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有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教材的选择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教是照本宣科,学是依样画葫芦。高职平面构成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构成教学模式,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实践,最终以书面作业形式表现出来,由教师课程品评。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下,学生也只能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做上,而忽略对平面构成的研究与探讨,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对相关设计应用专业则不会加以联系,只能一味的机械仿照教材中的图例,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与变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是目前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

3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为突破以上所存在的教学误区和不足,笔者认为在高职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备课和教学方法上多花心思外,还要进行以下改革,这也是我这几年对平面构成教学的心得,颇受高职学生的好评。

(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平面构成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从“以老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基本理论后应该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据高职学生年龄特征,直观的图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平面构成基本要素>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我充分利用了直观、有趣的图形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重视教材的选择,补充教材。高职平面构成的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兴趣,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材选择应根据教学对象为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并且,我们上课时应针对教材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如,当教材图例方面较少时,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丰富的、最新的资料、素材,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这方面的不足进行补充。

(3)创新的观念。如今是数字化社会,在平面构成的教学思想观念上,必须要创新,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手绘制构成作业,然后结合电脑,进行Photoshop等绘图软件代替其中的手绘技术训练,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去发现和发挥他们的能力,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