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时间:2023-08-21 17:2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第1篇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在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的能力,并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

(一)知识素质

一名历史教师,只有自己的学识丰富,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用自己的学识影响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的感情,才能在历史学习中向教师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和教师一样具备丰富知识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比一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师,让历史课堂充满文学气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热爱,对自己的责任感,让历史课堂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行。

(二)能力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对历史教材有充分驾驭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把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学大纲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不再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探讨。通过历史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上的事件也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其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情境进行历史知识的导入,如讲解历史名人故事来让学生进入到历史背景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素质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具备丰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只有一个充满感情的历史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教师在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会使他们对历史学科更感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根据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历史教师而喜欢上历史学科。

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利用自己对学生的爱来影响学生,利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来引导学生,才能使初中历史课堂脱离枯燥无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新课标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发生改变,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化。

(一)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

在传统教育中,主要依据学生考试的成绩来判断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根据分数判断学生的能力,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看中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对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选择忽视。这就大大打击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历史问题的讨论中,通过讨论,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宽分析历史问题的思路。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提高每一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教师不能再以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而是更注重发展他们的各项能力。

(二)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在学生面对困难时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三)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对现行的教材进行研究,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绝对论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获得进步。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通过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激励,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情感体验,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2篇

1.初中历史教学的弱化导致学生根基不牢

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长期被视为“副科”,受到冷遇和不公正待遇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偏见。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初中阶段除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外,其余学科都是陪衬,历史自然也是陪衬学科之一,这是几十年来“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二是考试导向。就目前中考科目的设置来看,绝大多数地区对历史等“副科”,或采取开卷考试,或部分成绩进人中考成绩,或作考察科目对待,等等。基于考试的导向,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本身以及学生自己在对待历史等学科的“教”与“学”上都会大打折扣。三是师资短缺。由于前面所述原因,导致初中阶段历史等“副科”教师残缺不全,普遍的现象是专业教师留不住,留住的教师不是专业。这些原因导致学校不得不削弱历史等学科的正常教学,这样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极其有限就是一种必然。所以,学生进人高中,尤其是课改后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就很难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彻底扭转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弱势地位。端正办学思想,矫正办学行为,明确办学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人为地制造学生学习“空白”和发展障碍。

其二,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方向应尽可能服从于高中阶段的发展要求,初中历史课改是高中历史课改的基础,高中历史课改是初中历史课改的延续和发展,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给课程改革带来极大的伤害,高中历史课改将会有始无终。

2.学生难以适应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排体例的不一致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在编排格式和教学行为方式选择上,与初中历史教材有根本区别。一是教材编排体例上,初中历史教材以“通史”式手法编写,高中教材以“模块+专题”式手法编写,这种“模块+专题”式历史课程结构,其优点在于让探寻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密切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经验,强调学生自主发展,探究学习,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其缺点在于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不便学生阅读,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知识间缺乏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既无关联也无可比之处,这种安排迫使学生在学习这一专题内容时,要不断转换时空概念,努力适应变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此同时,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知识的专业性更强,容量更大,难度更深,其中有大量新的历史专业术语和历史概念。二是教学行为方式上,由于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与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差别,初中历史教材以教师讲授课为主,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修模块,一类是选修模块,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初中教学方式区别较大。因为,高中历史教材除去三个必修模块外,还有六个选修模块,对于大多数在初中阶段习惯依靠教师“喂养”的学生而言,自主选修不仅给高中学校和老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学校和教师会面临五花八门的选修方案,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学生也不能做到择其所需、学有所用。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发展的连续性和文明的传承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应当在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增减和拓展,逐步实现初、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体例格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上的无缝对接。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不应该完全背离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基本属性,彻底改变学生十几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滋生出的新格局会给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震荡。

3.滞后于高中课改的考试制度改革制约着课改进程

众所周知,高中课程改革不是为高考招生服务的,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将影响甚至根本性地影响高中课程改革。有人说,只要有考试存在,就存在着考试引导教学的事实。这话一点不假。不从根本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再科学、合理、先进的课改方案,也会沦为高考的附庸,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先期实施高中课改的省市已作了很多有益的考试改革探索,但就眼下的形势分析,全国高考招生考试改革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和成熟的成果。不少省市每年都在探索高考改革模式,但遭到的质疑和非议远比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更令人关注。这明显反映出考试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没有成熟的高考招生改革框架,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依然会受到现行高考模式制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枷锁。那么,费尽心力推行的高中课改,也只能是披上一层体面的外衣,课改也只会在漂亮改革理念下而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所谓“以学生发展为不”的教育思想也将成为一句时髦的空话。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高中课改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传统的高考模式,固定了人才选择的标准,规定了统一的人才竞争模式,限定了人才发展方向。突破旧体制下的招生框架,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构建一套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招生考试模式,改变传统的高考唯分数论、唯总分论观,在人才选择的方式上、标准上和培养途径上,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有利国家选才的前提下,尽可能给高中课改和大学选才以自主空间,努力探索国家主导、大学主体、高中主教的选才办学模式。

4.教师教育观念的难以更新影响了高中历史课改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并非教师的知识储备、职业精神、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问题,而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根本转变,这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的教师去掉几十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课改理念,并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逐步完成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的全面转变,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绝非一日之功。人的观念是最难转变的,但观念一经转变带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因此,高中历史课改的艰巨性,并非在于教师的知识更新,而是教师的观念更新。这需要作艰苦的培训工作。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实施全员培训。要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思想观念大洗脑,通过集中通识培训,让教师明确历史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功能变化。

其次,实施重点培训。一方面抓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培训,让这部分人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排头兵、领头羊,通过他们去帮助辐射影响身边的其他教师。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观摩课改起步早的地区的成熟经验,为后起地区教师提供借鉴范式和样板。

再次,实施整合培训。主动争取与课程先进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联手,整合培训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远程教育功能,架设“空中培训课程”通道,寻找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的契合点,尽量缩短教师单兵探索课程改革模式的路子。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衔接

近年来,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之下,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初中教材是通史体例,知识系统性不强,基础知识较少,叙述方式较为单一,语言相对通俗易懂,趣味性与直观性也较强;而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则使用专题性的体例,教材的内容有着学术性与专题性的特征,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呢?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衔接

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变化和发展是学生了解历史科学的显性成果,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其中的“知识”就是教材与教师传授的历史知识以及对这些历史知识进行整理、解释与评价的过程;“技能”则是利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重复这些“知识”的过程,在初中与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之间的衔接。

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实现设置好知识与技能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为:了解“秦始皇”的来历、郡县制的相关知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关于秦统一中国后实施的政策,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涉猎过,而秦始皇也是现阶段下影视剧中塑造较多的人物,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分不清楚影视剧与历史之间的差异,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没有接触过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影响,也没有辩证评判史实的能力,而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强,更加注重学生辩证评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置在学生辩证能力的培养上,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堂课的技能培养目标就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内容:

重要概念的传授、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背景与结构、秦朝政府组织权利分配与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衔接

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变化、发展程度等等,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简化与概括的条件下,确认史实,了解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任务评价的正确顺序。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很多,有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概括、描述、演示和推理完成,有的内容则可以由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探究的形式完成,这种形式包括参观考察、图书阅读、文献查阅、调查访问、课题探究等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集体进行、独立思考等形式进行。过程与教学方法的衔接十分的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因课而论,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出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接触过本堂课的基本内容,但是对于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并不是很了解,对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也知之甚少,对于专制制度之间的连接与比较能力也较差。在学习情绪方面,学生大多对具体的历史知识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政策、制度、措施的原因分析方面普遍不感兴趣。考虑到上述的情况,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入教学过程中,将谈话法、动态图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与研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资料的处理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衔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历史教学的特征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初中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高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

在“明清君主专制加强”这一课的教学中,高中与初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情况、君主专制制度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了解明清两个朝代进行专制统治的特征。关于明清两朝的影视作品较多,学生对于这一阶段历史的学习兴趣大多停留在感性层次中,为此,教师则需要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情况呈现给学生,并为后续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好坚实的教学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对比,通过横向对照,让学生了解君主专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让学生可以明确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能够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也会阻碍我国社会的进步,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转折阶段,不仅是学生人生的抉择阶段,也是思维的成熟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做好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为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勇.初中历史教学要有整体观——从高中看初中历史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4).

[2]袁尔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01).

第4篇

1.历史活动课教学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活动教学是历史新课程的必然要求,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历史活动教学是历史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是历史新课程与传统历史教学的最大区别,也是根本改变历史教学方法,推动历史课程改革,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历史活动课以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为主要特征,以学生获取知识体验和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目标的要求,显示了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然尔,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历史活动课开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中学表现尤其突出。

2.历史教材和历史考试命题发生了变化

为实现历史活动教学目标,历史课标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以下要求:“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正是基于此,历史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教材提供了多种辅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推进活动性教学,初中各年级历史教材分别安排了7-8个(每册分3-4个)专门的探究活动课。比如,川教版的八年级历史上册就有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主题活动二:故事会,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比赛。

如何进行历史活动性教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面对缺乏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学生和缺乏探究学习资源的教学条件,如何有效组织历史活动性教学呢?

3.积极探索历史活动性教学方法

勇于进行教法改革,始终坚持活动教学。要使历史活动性教学得以扎实开展,就必须改革历史讲授式教法,始终坚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历史教学。如果因为学生“启而不发,推而不动”,或者因为学生探究学习资源缺乏等原因,就放弃活动教学,又回到教师讲历史的老路上来,那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历史的能力就会成为空谈。因此,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坚持的精神,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坚信只要始终坚持活动教学,就一定会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历史的目标。

4.努力创造自主学习条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习惯

一要提出恰当的历史学习问题,这是学生探究性历史学习的前提条件。恰当的问题必须具备“三性”:有目标性――符合课标要求,是课标教学要求的问题化;有趣味性――设置问题新鲜奇妙,提出问题的方式灵活机警,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有科学性――设置问题客观准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历史学科规律,自然而然,“温故而知新”。总之,要坚持提出问题新奇而不突兀,科学而不呆板,触动学生情感的涟漪,拔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二要帮助学生挖掘探究性学习资源,这是学生探究性历史学习的“硬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性习资源,要指导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好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图书馆、网络等探究学习资源。农村学校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历史探究学习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弥补农村学生探究学习资源短缺的问题。

三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积极的探究环境,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历史的“软件”。要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展示交流探究成果;要重点关注或个性内向,或不善言表,或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鼓励他们刻苦进行探究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形成探究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5.探索掌握活动教学一般方法,高效进行历史活动教学

要高效进行历史活动教学,必须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5.1 确定活动教学目标。活动教学目标不等同于活动的主题。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材内容确定活动教学目标。活动教学目标要问题化,对学生有启发、有吸引、有指导性。活动教学目标是活动教学的核心,所有的活动准备以及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

5.2 充分做好活动准备。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对学生的准备任务进行科学分工,要“知人善任”,各尽其能,各利其便。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准备进行必要的帮助与指导,特别是对那些缺乏探究学习资源的学生和探究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重点进行帮助指导,保证他们都能够按照分工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第5篇

所谓的历史通感是指历史知识的贯通、历史素养的通达、历史与现实的融通。历史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是由历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学科特质、学科价值所决定的,是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育的抓手,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通感教学的意义,积极探索通感教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完成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使命。

近年来,江苏武进教研室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中学历本文由收集整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史实建构求通览、史识理解提素养、史感激发显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启了历史通感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

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于2011年底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课程性质定位、课程基本理念阐述、课程设计思路说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发展完善。新课标的颁布,对我国初中学段历史教育教学将起到引领性、指导性作用。为此,了解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把握其变化的精神实质,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自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对比新旧历史课程标准,二者固然有许多变化,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没变,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改革目标没变,课程目标关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也没有变。因此,学习、践行新课标的关键,不在于过多关注课程内容的增删,而在于深刻把握新课标的核心,即以培养和提高初中生人文素养、历史素养为宗旨,全面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新发展。我认为,进行历史通感教学是必然选择。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性质的本质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它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为本、发展为要、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素养兼顾”的定位、属性和特点,从而清晰了学科特质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任务包括道德认同(思想性)、学科素养培育(基础性)、人文素养提高(人文性)、方法习得与运用(综合性)等,因此,认同课程性质的历史教学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二)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历史课程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方法论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历史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2]的育人目标,指出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3]等实现路径,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践行课程理念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三)通感教学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必然反映

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在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特征。在课程学习板块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的联系来理解“线”。如此设计,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便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适应课程设计思路调整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四)通感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

历史学习必须包括人、事、理、情。课程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从纵向看,包括三个层次:“前言”部分总论中提出的宏观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目标”总论部分基于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纵观课程具体目标;“课程内容”部分的微观目标(微观目标包括六大学习板块导言最后一段的板块三维目标及具体内容目标。)。从横向看,它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历史课程目标其实就是历史蕴含的课程价值及其实施要求,为了切实实现历史课程的纵横目标,使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完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方法、客观认识现实,历史教师应考虑历史教学的系统运作问题,将三维目标的落实贯穿于所有历史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因此,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五)通感教学是凸显课程价值的重要载体

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性和鉴今性是历史课程与其他基础教育课程不同的最主要特质,因此,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通感教学,既有利于“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向“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的转变,又能更加彰显历史学科鉴古知今的特有功能和价值。

二、“三史法”是通感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史法”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示,通读教材,了解主干知识;根据教材子目,宏观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人或与同学合作完成某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

2.“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大致概览的基础上,基于学习目标,老师针对重难点,提供材料铺垫,设计渐进系列问题。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基本思维习惯与方法。

3.“史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情,选择适当的素材,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催生历史感悟。该学习板块设计是“三史法”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意图是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鉴古知今”的社会价值。

(二)“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准确的目标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记忆负担,突出重点、主干知识的学习,建构符合学科特质的知识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加强认识与理解;可以对学习主题和内涵“史感”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因此,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

历史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基于课标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体现整体性(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看待,把学生的发展看做是认知、能力、情感、德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全面性(体现“三维”要求)、层次性(重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具体明了,可操作、可评价、可反馈、可修改)等原则。

2.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三史法”教学的基础。一般而言,学生历史学习的困难之一就是史实的记忆。指导帮助学生基于目标、教材和学科特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起到扎实“史实”的作用。同时又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历史思维方法方式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我们采取了老师示范——指导建构——学生独立建构——学生合作建构——师生交流、完善结构的运作策略,体现由浅入深、由形式到实质的建构轨迹。

3.强化“史识”的情境设计是“三史法”教学的关键。“史识”的实现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它既有方法的要求,又要感悟、体会与总结。而具体、形象、针对、有趣的情境创设,无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桥梁”与“舞台”。

历史情境包括直观场景、虚拟场景、活动场景、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我们的探索更侧重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如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运用文献史料创设、从审美的视角对历史事实、社会现象、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比较,从多元价值和视角来创设,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来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和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等。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史感”是“三史法”教学的突破口。所谓“史感”是“一种在传统历史知识及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适应人文科学发展规律要求的对历史大局及细枝末节都有体现的自我个体感知力和洞察力的结合。”[4]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历史的现实感”和体会“现实的历史感”,使历史与现实在相互碰撞中彼此呼应、回荡,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或材料铺垫,注意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成学生的“历史的现实感”和“现实的历史感”的相互碰撞,提升学生基于历史的内涵挖掘和深刻关照现实及基于现实借鉴历史进行深入分析的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

5.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三史法”教学的保证。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其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展现,师生的智慧、灵感就很难生成。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努力打造“灵动”的课堂。“三史法”课堂学生的“动”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自我诊断”和“自我激励”相结合、“指导引领”和“个性实施”相结合的“动”,是“有积极情绪参与、内驱的‘动’,有明确目标任务指向针对性的‘动’,有思

维含量有意义的‘动’,能触类旁通提升方法能力的‘灵动’”。我们注重引导,培养意识,激发“想动”的欲望、营造氛围“助动”、创新活动,提供“能动”的机会、指导方法“会动”、创新评价,积极鼓励,增强“敢动”的信心。几年的实践,使我们相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的活跃氛围才会经久不衰,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课堂的“减负增效”的目标;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打造“生命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和“低碳课堂”。

另外,我们还围绕着现代技术手段和“学案”的科学辅助运用、“三史法”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我们认为,“三史法”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做到了“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实现为归宿”,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在课堂气氛波澜起伏、迭起、激烈、和谐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历史学习及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更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意识,自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教学的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这些都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展现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是欢声笑语、迭起,好像我们的历史课己经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状态。其实并非如此,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我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和现象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同行的思考。

一、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手段先进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但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了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争霸〉〉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成语“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非常活泼。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活动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的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我听过七年级《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内容有三小目: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探讨的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组织,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 中学历史 素质教育

一、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绝大部分农村自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不明朗,有些学生根本没学过历史,更谈不上基础知识牢固的问题了,因此,学生在上历史课中积极性都不高,只是到了考试时就突击一下,印点提纲让他们背一下,自然历史课就成了形如虚设。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这就告诉我们跟以往的教学大纲更多的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所不同,以往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现在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二、在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

学生没有学好历史,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教师观念出了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对素质教育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由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在新课标下开展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3.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农村中的教师,首先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其次,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要求农村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比如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新颖的、图文并茂的、声像具动的真实画面,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情景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3.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自豪感和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之”以乐的人,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应在历史课上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的典型事例、利用祖国及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巨大的发展变化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一步探索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强烈的追求意识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历史可以让人聪明,历史上的教训、经验可以不断鞭策我们进步,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正如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现象, 最终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3.3利用历史实践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新的历史课教材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践课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学生的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强调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并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大量的“高分低能”型人才。今天的老师必须要认识到教历史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讲到二战后日本明治维新,任选角度,说说对其的认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结果,同学们从历史、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各种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农村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但无论面前是急流还是险滩,我们历史老师必须要转变观点,努力探索新的历史课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途径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学生升学应试的原因,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状无疑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有限的45 分钟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为了实现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好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合理运用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学,努力使课堂高效。

一、善用导入框,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引人注目的短小精辟的“导入框”,框内有的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的是珍贵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有的是再现历史的精彩图片,激励学生精心思索……一段段精辟的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就爱读、爱想、爱问、爱答,积极动起来。如我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时,运用导入框中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真正动了起来。

二、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一谈到学生合作学习,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老师会把它等同于简单的学生分组讨论,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课堂高效,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才能做到课堂高效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白,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显然不是,还必须是通过学生相互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如此,教师在引导上就得费心思,不然,就会流于形式。对于合作学习,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供我们借鉴的成功案例。比如,有的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就开始了。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学习环境不同,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分组、自由组合的权利,有条件上网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家中藏书多的可以查阅书本资料,有访问调查条件的就调查访问等等,待到上课时学生再分组交流收获,这样就有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此其一。其二,教师常年就教一个学科,对所教学科知识面会不断扩宽,也能及时看出教材发生的变化,教久了也容易凭经验想当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堂堂课所学都是新的,教师往往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在课文预读感知阶段,先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相互质疑,无疑有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师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以外,历史课堂作业也要力求课堂完成,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完成是不现实的,而课堂作业有不少是选择其一完成,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全部选择完成的,所以合适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分组合作,然后交流,既节省时间,也便于教师当堂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弥补。

四、教学评析

本节内容比较多,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必须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把握好轻重缓急。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涵义与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师生互动,学习探究的侧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内容上。但这一部分内容必然要牵引出与新问题,而这方面要处理,教材重组就是必然的选择。以作业的形式处理从时效上说不如放到正课上处理好,所以在节奏上、轻重上既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又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惠民.谈新编初中历史教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反思

新的历史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通过教材设计多样的教学导入、学习探究、学习评价、动手实践、主题活动等板块,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为历史教师,纵观人类历史,对社会的认识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课堂不是可以随意发挥的,毕竟是基础教育的阶段,应该严格按照 课程标准来授课。本人按照新课标、川教版新教材实际探索教学多年来,感到课程改革带来的是全新教育理念,既感振奋,又深感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及困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教改的效果。

新课标,新教材,有新的思考与困惑,在此,个人将从教学与评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谈谈面临的困惑和思考。

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带给我们的思考

目前达州市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是由龚奇柱主编的川教版教材,该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最大的亮点就是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给出了这样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历史意义的评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从此描述来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很高的。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相关的哲学知识,他们难以明白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正因为特别强调能力,反而忽略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知识,轻能力的观点固然不对;但是一味地为了培养能力而忽略知识储备是否可取呢?值得商榷。历史作为一门文字科目,学生要想具有各种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恐怕前提就是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行。虽然新课标不要求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至少一个粗略的脉络我觉得还是应该要让学生知道,而且现在的高中新课改后,对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要求很高。如果初中不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高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我认为,初中教学既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毕竟知识是根基。没有根基的能力培养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带给我们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认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收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这样我们既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但是又不敢过于放开。开放式的课堂很好,但是这样我们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毕竟我们还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且现在历史课程内容很多,不管是课内知识的掌握,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新课改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新课改也就变成了新瓶装旧酒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带给我们的思考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1]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价值观教育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

虽然在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比如八年级下册的《艰苦创业的民族的脊梁》,这样的课文是很能感染学生的灵魂的。但在教学评价时,我们并不会考虑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么变成政治教育,要么就成为新课改的一种噱头,没有任何意义。

四、教学与评价带给我们的思考

历史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从评价功能到评价对象和方法,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的确很有特色。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不过在中考的制约下,家长、学校、教师都面临升学的压力,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也都涉及到升学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新课程的历史教学,学校、教师极有可能回到原有教学方式。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视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最主要衡量标准,教师也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

不过,可喜的是,历史新课程已经在顺利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虽然学生还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但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的学习行为融在其中,这些教学模式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和掌握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进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作了一定的铺垫。

我们将用爱迪生的话来勉励自己:“失败带给我的经验与收获,在于我已经知道这样做不会成功的证明,下一次我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了”。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学习历史最大的动力是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历史也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因为历史课总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历史事件,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作为教师就是在这枯燥无味的历史事实中寻找兴趣点,变枯燥无味为兴致勃勃,使学生愿意学习历史。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知识修养。加强修养主要包括加强自身文化知识修养和自身语言优势修养。只有教师拥有了熟练而且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讲起课来才有可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假如教师历史文化知识较匮乏,在讲课的过程中,自己都弄不清楚下一步要讲什么,又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呢?有一个最为著名的例证,就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年讲坛中,因为讲课而名满天下的纪连海老师,虽然没有出众的外貌,但是他却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那么这就是纪连海老师个人努力的结果。

2.加强自身语言修养,主要是指历史教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锻炼自己的语言,想方设法学习别人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就像相声演员一样有趣,这才能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大家都愿意听相声,究其原因就是除了相声有趣的故事情节之外,就是演员逗人哈哈大笑的语言。一名历史教师如果能达到以上两点,那么他就会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上成有声有色、妙趣横生的艺术课。

3.挖掘历史课本身固有的有趣元素。历史课其实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有趣元素,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讲的简单历史事实,可以挖掘一些与之相关的有趣故事进行补充,使课本中简单枯燥的历史故得生动有趣。比如讲唐朝历史,就可以把民间传说中关于杨贵妃的故事,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就会使学生有探索唐朝历史的兴趣和愿望。像这种有趣的因素实际上有很多,如果教师能在讲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上课时就会信手拈来,而不显得牵强附会,这也是教师想要提高历史课教学效果,必须要做的一项功课。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历史教学形式宜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形式多变,才会有新鲜感,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吃饭一样,即使是山珍海味,如果每天吃相同的东西,也会感到厌烦。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能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当教师的个人能力提高以后,就能根据课堂信息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不外乎老师在讲堂上连说带写,学生在下边默默无闻地听讲,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的话就像是百试百灵的催眠曲,弄得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能有较高的教学效果呢?这样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改变。

1.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因为受传统教育固定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具有强烈的“唯我独尊”感,感觉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死守着过去的旧思想不肯加以改变,因此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因此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新课标教学要求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是教学的主要角色。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必须要弄清楚新课标的要求,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明白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一步步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必须时刻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各个环节。这种角色的转变,在刚开始的时候,有许多教师难以适应,总想着原来站在讲堂上“一言堂”的角色定位,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就必须逐步适应这种转变,这不仅仅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求。

2.实现课堂形式的转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之后,学生再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或者书写,这种方式效益低下,程式老旧,没有任何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教师感觉不到这种方式的弊端,但是学生确实深受其害。现代新课程改革就要求彻底转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新课改主要提倡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激趣学习模式等。所谓分组合作模式就是教师设定了一节课的研究问题,然后把同学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组,每个小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有非常大的好处;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学生是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那么就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所期望学生获得的一种高素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激趣学习模式是指利用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容易接受的特点,在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组织教学。比如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记忆历史重要事件所发生的时间。事先教师指挥学生做好两组卡片,一组写上时间,另一组写上事件,然后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哪一组把时间和事件对上的多就获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获胜队发一些小奖品,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让学生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又引起全体同学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高效。

第11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下,现有的教材较老教材而言,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我们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也一直在尝试用各种办法来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因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未有根本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太多、太杂而无从操作。老师们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付出了很多,为什么没有回报?“有效教学”作为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新策略,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每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谈一点看法,以期与同仁交流、学习。

一、教材的目标确定与内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条件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现实中,许多老师是“手中有标,心中无标”,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往往是对一单元或一大课而言,在具体到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解读本节课及本课所在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如《草原人家》一节,我结合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在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本课的操作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过程与方法:

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2、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整合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大胆删减取舍,重组开发,不能以教学参考为中心,甚至有时可以质疑课本的表述,理性、全面地看问题,尽可能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的领域,而不是片面、狭隘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到位、更科学、合理。

如《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不必完全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条目,可以确定地更简洁明了些:①感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知识是推动变化的巨大力量;②理解学习、教育与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心抓住“改变”,着眼于知识的“贡献”,所以课堂上应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不仅举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例子,而且举不同社会时代(如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里知识改变生活的例子,在讨论知识所起的推动作用中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

3、要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比如在学习《与山为邻》,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将书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但如果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看一看]滚动式的不同山区的图片欣赏,学生妙语连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感受;

[说一说]中国主要山脉,明确天山山脉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

[排一排]让学生把拆开了的天山自然景观分布图按实际情况加以组合;

[猜一猜]春夏秋冬四季天山地区哈萨克族人应在哪里放牧?学生上台在老师制作的天山垂直景观模型上贴标签,并说明理由;

[选一选]从不同山区景物、生产、生活图片中选出属于天山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图片;

[填一填]请学生来描绘天山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人自然,自然人。

最后是“课外拓展”:学生列举浙江山区人们因地制宜的例子,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这样设计结构流畅,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步步落实。师生共同参与,动脑动手能力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能够激发并维持下去。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等,给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留下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有的老师上课,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的已经比较到位了,但还不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老师还是继续发问、引导,导致学生面带迷茫,无所适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性,只有生成性。预设性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一开始过程就设计成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一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顺着学生走,也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二、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目标的高效达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好,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也好,或者其他教学手段的采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围绕目标的最终高效达成。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所收获。这是评判一堂课有效与否的根本要求和标准。有时也听到这样的课:课上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各个环节也比较顺畅,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堂好课,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心灵没有受到触动,那它也绝对不是一堂有效的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是一课的核心和灵魂,为有效教学而选择、创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境都要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展开,都是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反过来,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是否具有激趣性、科学性。

(1)直观展现直观情境对学生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直观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使学生动情入境,学得生动活泼。因此,可以借助直观情境促使学生进入状态。如最近在《大洲和大洋》复习教学中,我制作了课件,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拼图”,有了直观印象后,再动手点击七大洲四大洋,把它们放到各自的位置上。课堂上学生十分踊跃,动手游戏激发了他们参与的欲望和自信,课后还余兴未尽,要求我把课件复制在桌面上,以便他们有空再动手拼图,学生迸发出来的热情令我没有料到的。

(2)影视渲染例如在学习《》的内容时,我把电影《》的开头部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营造问题情境:正面战场为什么节节败退?学生对影片中的情境很感兴趣;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中寻找到答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完全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影视素材,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

(3)小品感悟小品以其贴近生活、富有思考性、趣味浓厚为特色,有效地使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角色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和感悟。如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专题探究教学中,我用小品《钟点工》片段导入,要求学生从赵本山、宋丹丹的对话中提到的当今社会消费入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非常投入,热情高涨,讨论后得出:要有维权意识,要理性消费,要适度消费,还要倡导绿色消费。

(4)角色体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角色可以使课堂教育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生活情境,加强感知,达成新的认知,激发新的思维。情境角色可以联系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实际,也可以着眼于学生以后要面对的社会实际。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教学中,引用了一则发生在广东《林海燕帮客人买的彩票中了530万分文不昧》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探讨“如果我是林海燕会怎样做?”猜测林海燕那样做可能导致的结果(林海燕开出了多家彩票连锁店),体验诚信的善果。课堂上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有话要说。

(二)老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上《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第一步: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研读;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总结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特的阅读方法,即“看引言看标题(往往是一课的论点,即重点)找论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找联系(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列问题”;第三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提出2-3个有质量的问题;第四步:小组各亮观点,自评互判;第五步:奇思妙想,展望20年后的生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梳理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它比机械告诉学生本课重点要有效得多。

(三)有机联系,适当拓展

“学史使人明智”“学史知古今”,尽管历史上的许许多多事物不可能重现,社会中发生的事可能离学生较遥远,但我们却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从中汲取各类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例如在上《文明中心──城市》一课时,先展示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得出上海在物质、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与外界进行大量而频繁的交流,由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上海──国际大都市;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上海的成长;根据上海的有利因素得出因地制宜的结论;接着通过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主题“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流畅地过渡到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筑波;最后,联系现实,集思广益,让学生借鉴上海与筑波的经验,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并在一曲“让世界与我们共成长”中结束新课。

(四)课外延伸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历史与社会教学便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韵味了。如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课之后,针对家乡水晶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我确立了“保溪清还是保腰鼓”的研究课题,随后带领学生到水晶大村“清溪村”进行了实地勘察。

这样让课堂走向生活,贴近了学生实际,学生不仅关注了自已的实际生活,而且也完全可以去实践,因此学生探究起来兴趣盎然。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课堂评价的有效开展,必须把握好以下标准:

1,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

人常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注重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赏识,那将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2,把握好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应该简练、明晰、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外,更要把握语言的价值取向,注意语言对活生生的人的尊重,即使是表扬和批评,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每句话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3,把握好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我们要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欣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评价的方法要注意“多样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上从少知到多知;过程与方法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而老师呢,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内化后,收获了通达;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了经验,在和谐、流畅的对话教学收获了灵感,捕捉和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中国教育部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观念;赏识与激励;多元化

2007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湖南省范围内全面铺开,此次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课程类型、学科体系、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编制,它能否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令人关注。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成为历史新课改的当务之急,现就我个人的体会和做法谈一点感受。

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出现了新的繁、难、杂问题

师生们对人教版新教材的普遍感受就是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材内容过深。具体说,就是教材弹性太大,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遵照课时设计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人教版必修①第三单元第9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关于“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而在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得较薄弱,学生的历史素养普遍较低。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也是“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等都不足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且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专题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于回忆起上个学期已学的知识,造成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空白。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

兴趣是一种求知欲,是学习的永动机,让学生有那种我不知道却非要把它弄清楚的欲望,教师就要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但是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日趋功利的社会。目前新高考方案变化较大,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文综试题难度偏高,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能力和社会阅历,与历史教材所阐述的历史知识“脱节”,学生们搞不清历史知识学习的着力点,更由于教材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历史教材不感兴趣。而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

三、历史教学质量与评估的矛盾无法解决

教学评价的滞后已经成为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的最大障碍,成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教学评价包括社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效果的评估,教师对一节课的评价等。在高考录取按分数择优录取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还停留在追求分数上,所以我认为高中教学方法已经异化为小学、初中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拿到高分。由此我们的高中历史教育也培养了一批缺乏知识内涵、文化底蕴,缺乏思辩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背诵者。此外一些学校、教师等采取种种合适的、不合适的手段来提高分数,这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浮躁心理的重要原因。

四、教“教材”与用“教材”的问题客观存在

一个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就说明了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够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本材料或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边听讲边看书代替了边听讲边思考,对学习质量必然产生严重影响。但是现实的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时代,迫使教师不得不再回到从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之间的矛盾难调和

有的历史老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就必须用多媒体教学,否则就不叫新课程。新课程的教材中,也确实有很多指导学生上网查资料、调查研究等要求,但是这些能够在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中都做到吗?简单、节约是使用多媒体的一个原则。如果不用多媒体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或更好的效果,那就可以不采用多媒体。还有些老师上课重视课堂的“活跃”,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热闹闹”,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有掌握。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想了一些办法和对策,具体如下:

1、更新教学观念

社会、学校、媒体、教师自身都要更新观念。作为教师在教学第一线,更应该明白我们要更新的是陈旧、过时的无法适应时展的观念,而不是一切教育观念,我们对传统教育观念应该“扬弃”,而不是“颠覆”。现阶段高中教学应注重突出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重视对学生体验与感情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2、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

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层次的内容,做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做出当众表扬;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同时将学生的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历史图表等制成展板,对全校师生进行展览。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3、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新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上课时该教的老师要大胆教,不要怕有传授知识的嫌疑,该放手时老师要大胆放手。不能误以为新课程未强调基础知识就不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不能只注意课堂形式的活跃,而忽视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新课程在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同时并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

4、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

新课程的几个模块涉及领域广,知识深邃,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一方面社会、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的平台、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师可以从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丰富历史底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等角度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5、把握课标,用好教材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标的方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知识与情感体验的整合、学科自身知识的内容的整合、重组。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例如我在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这一课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变了教材中的编排顺序,分 “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战争的反思”三大板块阐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把从网络上搜集来的有关图片资料显示出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适时补充中南京守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事迹、以及“”的有关史料,以此激发学生勿忘国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6、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要综合采用观察、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课的考评内容不仅仅以一次期末笔试为终结,还包括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个性品德、学业能力和收获等。我要求学生建立平时历史学习档案,设计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卡。在学习档案中存入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搜集的历史资料、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等;在成长记录卡上记录历史学习感想、体验、收获、不足等。这样的评价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激发了教师的热情,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对每一位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课改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教师去适应新课程,而不存在新课程去适应教师,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换观念,把握角色定位,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