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3: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商管理就业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综合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涉猎知识和内容又广又杂,但学习的各种理论往往和实际结合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工商管理专业是专业名称好听,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但究其核心能力又陷入难回答的尴尬。本文立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实际,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工商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一、专业培养概况
1、岗位定位与需求状况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工商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定位在中小型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大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于省内,学生就业也主要面对地方,从笔者所处浙江省范围看,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并且还有很强劲的增长趋势。地方经济的发展给高职教育以就业保证,中小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的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比本科学生培养周期快、岗位适应性强、技术运用能力有明显优势,就业心态相对平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能很好的胜任部门主管的角色。所以,对于高职层次而言,工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稳定、就业状况也比较理想。
2、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要区别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等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具有高度团队精神和强烈工作进取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能在生产和商贸类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企业职能管理部门进行课程重组,以岗位驱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方向,培养企业管理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指的是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它描述一项具体的、完整的工作行动过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核心,是从现实的工作中寻找出一系列具有职业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工商管理专业是管理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一个集合多门学科的大类专业,它的存在也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标。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市场预测与营销、质量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采购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门店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与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
2、课程体系结构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本着学时少而精的原则,以综合能力为导向,以“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的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规划。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应用、外语、思想道德、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专业基础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必须学习的通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数量统计与分析、经济法、会计学、市场营销等。根据学生方向的不同又可设置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与客户拓展、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不同方向,每个方向都有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系。实践课程平台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使学生就业后能具有很好的岗位适应性。这些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专业实习以及假期社会实践等环节。
3、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实践当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分析判断能力是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但大多文科类专业学生实践机会比较少、实际技能偏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体系沿用一般本科院校,教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毕业后遇到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和处理。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高职工商专业面对的首要问题。首先,在职业技能教学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专业认识实习来初步了解企业的性质、形成专业认识。然后在专业课程当中进行实训,在校内实验室初步认识和掌握各种管理模块理论。最后通过岗前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来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在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上,需要具有统筹意识,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各个实践项目的安排上体现出联系性和层次性。另外,要加大对于学生实践设备和内外部条件的投入,把从外部聘请企业指导教师和对校内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切实建立起一批理论扎实且具有管理实践经验的合格高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72-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社会的企业行业当中得到广泛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不断地涌现,很好地服务了社会工商行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企业管理理知识,掌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企业管理能力,能胜任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几家高职院校能真正达到培养目标。主要根源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和落后,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彻底。为了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向应用型人才,探讨适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1运用信息技术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众多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了一个创新探索及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偏重于理论知识,淡化了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
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程占整个课程体系的份额较大,有的甚至达到100%。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较多的实训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训课程也很难真正开展,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的深度认识,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学校应该把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放在信息技术上面,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走出学校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所长,在企业管理这个领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
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对人才培养定位
信息技术的日益壮大,给企业带来了深刻且多元化的影响,为了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在社会在崭露头角,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这也要求了学校必须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就要充分学习好信息技术,为以后做好准备。因此,要给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了解该专业的就业现状。其实这个行业的就业是很复杂多样的,这也导致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复杂多样,不仅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业需要众多的工商管理人才,金融业(含保险与证券业)、农业、养殖业、信息产业等都需要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大部分毕业生主要以市场行政管理人员、市场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及传统的管理岗位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而且很多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不强,学生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严重,在企业管理人员中只有少数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其他人员都属于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培养。企业现有的工商企业管理人员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如:知识面狭窄,对英语会话、电子商务、推销技巧、商务谈判等方面的技术技能比较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从而顺应这个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新的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想,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拓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用知识面,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锻炼,关注多行业对工商人才的需求,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就业时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既给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也给该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
3信息技术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强大的系统,它能把所有的网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络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系统,因此被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广泛的运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特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摆脱了传统的模式,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收集。但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应该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以往,学生的学习地点基本上集中在校园内,即使有的学校有一些实训教室或基地,也与在企业实际操作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应改变学习环境,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应控制在30%,其余70%的时间都分配到实操环节中去。培训实操能力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实操环节不仅包括到实训室或实验基地学习,也包括联系企业,到企业去亲身历练。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学生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质量意识。
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涉及的行业广,学校可以多和企业对接,给学生提供更多在企业学习的机会,形成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教———企业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弃———过多不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未走出校门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哪些知识是自己以后工作可以用得到的,必须多学多练的,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涉及的知识面广,培养起来经常会出现侧重点不明确的问题。学校应在学生入校时就给学生派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使学生更早的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侧重点。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给学生进行课程设置。
4信息技术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技术的支持源
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现代化崭新的技术和手段,大大加快了传统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进程。如今,工商企业管理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可以建立模拟的ERP实验室,从而建立一个ERP沙盘课程内容,更便于更好地培养人才。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顺应信息化潮流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进行分析,积极进行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提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5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象征,如何更好地通过信息技术来开拓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必须培养人才的自我创新意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经过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进步,才能与时俱进地走在市场的前端。所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只有更好地利用起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走到最前沿,这样才能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观摩学习的机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渗透。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注重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在企业培养有计划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目标上,进行思路创新:以学科为基础,职业技能为主导,创造性地发挥培养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
最后,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通过充分市场调查和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岗位职能要求,有计划的培养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所需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通过以上人才培养路径的实施,培养出具备一定特色和较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并具有后继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和技术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综上所诉,为更好的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必须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在专业知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让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得到管理上的规范化,并且还需要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进行社会经验、信息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企业的发展才不会落伍。
(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参考文献:
[1]周堃.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2]陈晖.基于高职院校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课程模式研究[J].人才培育,2009,(12).
[3]浙江商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和企业需求状况调研报告[R].2009.
文 / 杨诗雨
2015年哪些专业不能报?哪些专业要慎重报?哪些专业可以报?麦可思研究院的这份报告一开头就给出了提示。
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亮“红牌”的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与2014年部分一致,说明这些专业的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201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在2014年也是红牌专业。2015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有: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2014年也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2015年本科就业黄牌专业包括:体育教育、动画、英语、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2015年高职高专就业黄牌专业有: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2015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有: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2015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有: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报告分析,出现红、黄牌专业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反映的是全国范围内该专业的总体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各校、各地区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同。专业预警分析可以引导政府和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质与量的敏感度和反应性,从而更好地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
在社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市劳动就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市就业服务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这个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及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使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就业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
一是组织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宣传和分散宣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专门宣传窗口和深入企业、街道、车站和就业困难人员家中走访,向广大求职者和援助对象介绍《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求职者和援助对象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近3000份。二是通过新闻、报刊等广泛宣传,做到宣传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及街头进行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使下岗失业人员较全面地了解各项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二、扎实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
年初,社区扎实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对尚未就业的困难人员,提供及时的公益型岗位援助,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走访、慰问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为他们送温暖,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同时,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探索解决就业不稳定问题。援助活动中,确定援助对象51人,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26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余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人,组织60人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
三、搭建就业平台,帮扶青壮年快速就业。
长安社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这一区位优势,与园区企业加强合作,为社区居民搭建就业平台,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了共赢的良好态势。如鸿基水泥和中建集团等这一批企业的到来为长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社区>!
四、免费创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成功创业。
为进一步做好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工作,使创业者在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开创人生的新天地。6月15日,在市职业高级中学为来自社区的118名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失业人员举办了免费创业培训,聘请专家和讲师为创业者传授经营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知识和再就业政策,提高创业者的商业理念和自身的素质,鼓励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与学员进行交流,让他们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中获益,少走弯路,从而降低创业风险。同时,对学员实行跟踪服务,帮助创业者了解市场、筛选项目,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协调解决税收减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问题,帮助失业人员成功创业。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社区创业就业服务的制度化、经常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创业就业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确保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及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以政府方面而言,所有地区均增加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招聘的数量,对参与招考的毕业生提供不同优惠政策,通过适时加分,以便确保优秀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可以录用。
(2)以高校层面而言,所有院校通过不同方式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使毕业生能够尽快就业。
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则更加艰难;另一方面, 部分已找到工作的少数民族学生长时间无法及时转变身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2.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欠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空间过小。民族地区的考生,因为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会报考民族类院校以及省内的地方院校。而这些院校通常在传统专业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应用方面的专业过少,学科专业供求出现偏差,与市场所需脱轨,所以少数民族考生就业的空间过小,竞争力不足[1]。
(2)创新创业教育不佳,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当前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方面,高校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欠缺系统理论性的教育。并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机构不够合理,相关创业政策无法落实,创业空间过小,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会产生影响。
(3)英语、计算机应试能力较低,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英语和计算机证件已经变成通往就业的必经之路。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较难获得相关证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
(4)就业政策倾斜不足,机制不够完善,形成就业挤压。高校招生时,会对民考汉产生适当降分,对民考民的学生执行单独划线等政策,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顺利进入高校。但是就业政策的倾斜并不充分,少数民族报考公务员通常仅在笔试环节加5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很难通过考试。
(5)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加大就业难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时间以来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会计等专业受到学生的追捧,导致供过于求,使得大学生劳动力出现结构方面的不足以及结构过剩的状况[2]。
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1)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政府需不断加快出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打造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比例。在学历与能力不相上下的状况下,各企事业单位应当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换位思考。通过与政府进行换位思考,为政府打造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相关的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具备远见性,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需要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所需。需要和用人单位进行换位思考,从用人单位的方向培养人才。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特殊性因材施教。
第二,分析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完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做到有的放矢。
(3)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本身素质的对策建议。在人才竞争当中,众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信心不足,就业能力不足。因此,少数民族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将自身打造成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处理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不断进行探寻,需要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一同努力,才能够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学科专业 高等财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01―04
[作者简介]王丽丽,吉林工商学院高教所教授(吉林长春13006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经管类人才的财经类高校也迅速发展起来,独立财经类高校数量从1952年的6所发展到目前的50所(不包括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广泛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本文主要从办学类型、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层次、师资力量、招生就业等5个方面,梳理分析了我国财经类高校办学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能对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我国财经类高校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办学类型以教学型为主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水平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类型大体可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类。其中,归教育部直属的有5所,即上海财大、中南财大、西南财大、中央财大、对外经贸大学。这些学校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财经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中央财大、上海财大甚至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研究型大学,正向研究型大学迈进。其他财经类高校大都定位于教学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并为其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从办学类型上看,我国财经类高校尚没有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而只有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两类,并且以教学型为主体。
(二)学科专业点多面广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财经类高校便开始改变单一发展的现状,逐步向其他学科门类拓展,形成了以经济类、管理类为其主干学科,法、文、理三类学科为其重要支撑,同时兼顾发展的多学科布局。目前每所高校至少设置4个以上学科门类,均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导学科。
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只有1个学科类、有4个本科专业。上述18个管理类和4个经济类本科专业通常称作目录内专业,在此之外各校开设的专业称为目录外专业。目前各财经类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设置一般在20个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普遍开设的目录内专业之外,各高校还开设了一些目录外专业。
(三)办学层次逐步提高
办学层次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对财经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日益提高。较之以往财经类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较少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在教育层次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调查,50所财经类本科高校中已有37所财经类高校具备硕士以上研究生培养资格,占比为74%;13所高校具备博士生培养资格,占比为26%。其中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硕士点最多,并且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学科建设水平较高。2010年11月,教育部批准64所高校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试点高校可通过与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吸引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和实践课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学位论文或设计指导等。此做法拉开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序幕,中央财经大学的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已被列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师资队伍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近年来,财经类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提高很快,专业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均已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40%)。一些高校远远已超过这个比例。根据有关网站公布的数据可知,中央财大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80%以上,上海财大、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均达到70%以上。在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基础上,各高校还增加经费投入,加大海内外拔尖人才的引进、选拔。2007年,上海财大首推“常任轨”制度,仿效北美研究型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标准,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教师,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请高级职称,并给予非常丰厚的年薪待遇。此举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同时,一些高校还非常注重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扶持、培养,重视学术研究梯队的建设,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五)招生就业供需两旺
1 招生情况
近年来,财经类高校招生规模日趋扩大。收集的信息(从2001年开始,见下图)显示,财经类高校招生人数(本科、专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经管类的毕业生一般在政府、企业管理层、事业单位就职,工作相对稳定,薪酬相对较高,是高校历年招生的热门专业。加之高中生文理均可报考,所以各层次财经类高校的生源普遍比较充足。
2 就业情况
从就业情况分析,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在总量上也相应增加。依照“奥肯定率”,经济每增长2%,就业率增加1%。虽然财经类毕业生供给增加很多,但由于需求也增加,所以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据著名的民间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07年、2008年、2009年本科专业大类就业情况来看,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前三甲,详情见表2。
从分专业就业情况分析,依照教育部2010年上半年公布的2009年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就业状况(见表3),管理学中的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最高,达90%以上,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都在80%以上,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审计学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性强,就业选择面较窄。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有编制限制,并实行“进人必考”的用人管理办法,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二是由于办学成本较低,一些非财经类高校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导致此类人才供给大于需求,供需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六)国际合作灵活多样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中外合作交流空前活跃,形式日趋多样。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到中国求学已经成为新的选择,构建让中外学生都能受益的双向合作办学的平台成为必然。一些有实力的财经高校
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成为国际合作中的需求者,也成为国际合作中的供给者。表4说明的是部分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交流的简况。
二、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发展趋势
今后10年,我国财经高校将继续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不表现在财经高校数量的绝对增长,而更突出地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注重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发挥,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
(一)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质量工程建设
自2007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各高校在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筑建本科教学的基础。新《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我国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财经高校将由过去的高投入、拼数量、大规模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回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深,公众对高校办学质量的判断力将大大提高,优秀高校会更受青睐,质量差的高校将在竞争中被淘汰,高校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在高度竞争态势中,各高校会把教育质量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重视。规范制度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会成为下阶段高校质量建设的主旋律。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师资素质结构
高校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大师、名师、高水平教师的竞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后,高校将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激励制度,把那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人才引进、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同时,努力做到“内培外引”,整合、优化人力资源,为促进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形成、加强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发展交叉学科为突破口,打造自主优势品牌
当今社会综合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为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将根据自己的学科结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寻找突破口,逐渐拓宽专业口径,向其他学科专业延伸,推动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交叉及复合。此外,财经高校的法、文、理、工等专业依托经管类学科的优势,与财经专业紧密结合,互为基础,互相渗透,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学科与专业,成为财经类高校学科发展的新亮点。如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财经新闻专业,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学、新闻传播、艺术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培养既了解经济知识,又懂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了社会对财经新闻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三门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信用管理学专业,跨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同时又涉及金融和经济法等知识,是多个学科专业相融合的“结晶”。
(四)以多元化筹资为保障,弥补办学经费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政府举办的,教育投人也主要依靠政府。但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目前一些财经高校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吸纳社会资金,有效缓解了办学资金不足问题。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学校于1989年11月成立了校董会。校董会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引导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已达20多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0。此举为改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还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创新融资体制,允许民间资本投入高等教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办学格局。
(五)以国际合作为平台,彰显国际大学风范
我国加入世贸以后,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正走向世界,因此对精通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懂得国际惯例、掌握国际商业游戏规则、外语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的高级财经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呈几何级数增长0。财经大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能为高校带来可观的学费收入、改善教学条件,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知识、又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一些财经类高校已从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建淼认为,“学校和学生要国际化,首先要做到教师国际化”。为此,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在教师国际化方面推出了两方面措施:一个是蓝天计划,即每周聘请国外教授进行演讲,不带同声传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是每年有5-10%的课程由聘请的国外教师上课。
注释:
①施剑松.64所高校获准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N].晨报,2010―11―01
②张国圣.一所地方普通高校八年来的“国际化”之路[N].光明日报,2008一06―25.
③摘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园网的“学校概述”专栏.
④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⑤江耘.中国大学迈向国际化大学师资成高校转型关键[EB/OL].中新网,2010―11―27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一词在教育实践论文中频频可见。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1993年刘明浚等人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和手段。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在宏观层面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指导。然而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财务管理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目标不清问题。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社会上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财务和会计不加区分等,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目标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陆正飞认为一个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自身特点,那么,这个专业的持久生命力就值得怀疑了。
黄虹,章惠等以上海市高校、学生和企业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为调查对象,收集了有效样本400个,调查结果发现,尽管被调查对象普遍看好财务管理专业,但实际就业情况却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中,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在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朱开悉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比较,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从总体上来说,不管从知识、素质、技能还是能力,其要求都比会计学要高,财务管理专业更加适合在研究生层次招生,如果在本科层次招生,最好从在校相关专业学生中选拔招生。他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为基础、以知识为主体、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素质提高为目的。
殷俊明和马丽君认为作为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要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在设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正视大部分企业财务职能相对较弱,对专门独立的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不高的现实。
现有文献从不同主体、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不同,但是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显著的区别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的特征,否者就失去了该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不利于专业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如何实现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现有文献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段琳认为可以通过贯彻实施“导师制” 和“导学制”,构建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是一种学生管理模式,是“班级导师制”和“年级学工辅导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目前实施的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导学制”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学是指“激导、指导、引导、启导、点导、诱导”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长沙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将人才层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并在培养措施中强调突出技能培养,构建适应职业需要的理论课程体系。杨芳,刘希玉以长沙学院为例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突出应用教育观念,用先进理念统领实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提升”。这些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应用型的定位出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六个提升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是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型、知识型向应用型的一个转变。
卢新国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财务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提出了具体方案。3+1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设计的模式,是指在本科学习期间,前三年在校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关实务部门进行实践训练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设计的,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将最后一年设计成了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KAQ”人才培养模式是由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稳定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KAQ人才培养模式下,首先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然后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加以实现。陈育俭以中层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定位,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财务管理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首要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等方面,每一个方面的设计和实施都会受到特定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各高校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探索与学校定位相符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念 方法 改革
一、完善经管类本科生教育体制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近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日益凸显,许多大学只顾招生,并按传统模式培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用人组织招不到合适人才,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所以高校对经管类本科生教育理念的改变首先要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找准定位,探索经管类本科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办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根据就业形势及国家政策将培养重心下移,面向基层。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要对经管类本科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培养,营造适合经管类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学习氛围。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等。进行案例教学时,要以本土化为基本原则。管理学源于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在借鉴管理学时,都是在立足本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修订后形成的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
(三)调整招生规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学校作为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方,在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和学生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随着高校扩招的洪流,高校在经管类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中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用人组织需求调整经管类招生规模,是高等学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应主动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提前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的前提下,进行经管类本科生招生规模的调整。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所招学生均能接受到高质量的专业培养。
二、优化经管类教师团队
(一)聘请有经验的人士到高校任教。经济与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科学研究水平,还应该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经管类应该着眼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互补性。
(二)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在校且没有经济与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可提供其更多的与经济与管理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如与企业合作、考察,利用假期或特定时间进行实践,或到企业就职一年以上。深入了解企业一整年的管理周期和各项工作以及工作挑战点,还可观察到某一时期内,其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实际结果与预期的差异等。这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将大有裨益。
三、整合学生实习实践资源
(一)增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实习接收单位的合作,发挥学校的理论优势,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如营销策划、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咨询等。应该尝试把学生专业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把教师指导和企业咨询结既可以改善实习接收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又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还能更好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资源,并制定相应奖励政策,充分做好实习动员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提高主动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也要如实告知学生他们将面临的艰苦和挑战,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同时,为他们提供解决困难的办法和建议,教会他们自我保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选择实习岗位的参谋意见。在学校提供的实习资源不足以满足实习需求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借助亲戚朋友等人际资源或自己寻找实习资源。既可帮助解决学校实习资源短缺的问题,又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学校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等。
四、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就业意识
(一)建立以就业能力、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经济与管理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经济与管理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学到实用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技巧的指导。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熟悉相关法律和政策。大学生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综合自己的特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为今后适应市场需求打下坚实基础。职业素养的教育应当纳入经管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创造职业素养培养氛围,不断加强学生敬业守纪、团队协作和诚信等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心态终身学习的意识。
五、结语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形势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己是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经管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开始显现且日益凸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针对经管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根据目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的各种困境:就业难、就业后薪酬偏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难以胜任工作任务、以及职业发展瓶颈等现象。对用人组织和已入职的毕业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调研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把握问题的关键,提出经管类学生在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改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有效改善或解决我国高校在培养经管类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有效提升经管类的素质和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就业窘境和职业生涯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01).
关键词: 财经类;会计专业;发展;就业;调查;创新
1 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现状调研与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根据调查,近几年财经类成为无可争议的最热门专业。多所名校的高分考生集体追报财经类,导致财经类专业录取线一路走高。除了传统的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乃至工科院校的财经专业也成了考生青睐的目标。招生专家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太不正常,过热的报考意味着4年后就业的高风险。
据了解,河海大学今年在江苏一共录取了58个文科学生,最低分361,最高分370,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最低录取分就是370分,高分考生大多报考了经济类专业。东南大学今年在江苏文科录取线是377分,而经济学类专业录取的文科最高分为387,最低分为379,绝大多数高分考生填报了财经类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老师马一鸥介绍,文科经济类专业一直都比较火,南航今年在江苏的文科调档线是372,金融专业录取考生最高分为381,有的考生志愿表上只填报了金融学这一个专业,也不接受专业服从。后来学校只好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财经类专业的计划数。“金融学专业从17个增加到了20个,会计学从13个增加到18个。”今年南财文科会计学投档线361分,最高分372分,是本一批次的最高分,文理科最高分考生都报考了会计学专业。
南大招生办主任赵鸣非常有感触:“今年南大的经济学专业高出了投档线十一二分,所有高分考生都填报了财经类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南师大财经类专业排序分都比较高,经济学文理科都是364分,金融学文科370分,理科367分,会计学文科367分,理科365分,财务管理文科363分,理科361分。高分考生填报志愿选择财经类专业的现象非常普遍。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确有滞后性,也许今年社会岗位需求很大,四年之后随着人才结构、社会需求、宏观政策的调整,社会岗位需求量就减小了。而要从现在预判未来岗位需求的走向是非常困难的。
2 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的模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模式越来越优化,但是,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现状依然严峻。根据调查,我国普通和非财经学院的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跟重点财经类院校相差很远,考研率也相差较远。那么,非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如何拓展渠道,这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随着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饱和需求,金融事业单位的裁员和报考公务员难度的增大,目前会计学生逐年增加的就业方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一般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行业。近年来财经专业就业好、薪水高,造成大家蜂拥而至。“前两年,南大在河北有12个招生计划,进档考生一志愿居然全都是经济学类。”今年,南大为满足考生填报需求,调集了所有的办学资源,最大限度扩大了财经类专业招生计划。“但是不是这么多的考生选择的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呢?”赵主任说,财经类专业不是说不好,而是考生在报考时不能只看眼前的就业状况,因为当前的就业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赵主任举例,前几年热门的国际贸易专业,今年在就业上就出现了遇冷的情况。生物工程专业也有这样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生物工程、生物科技之类的专业,但毕业生走向社会时才发现接纳度有限。“学生进校到毕业工作有4年时间,社会的需求量在变化,信息的反馈是延后的。尤其是太热太火的专业,也是危险的表现,社会有那么大的需求量吗?”
有专家建议,考生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一个国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妨把选择面放宽一些,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很多考生和家长报考时都有从众心理,建议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专业,一些品牌“冷门”专业就业率其实很高,选择专业时考生与家长一定要全面了解、理性考虑,不要人云亦云。
3 美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美国模式――“课堂实践”、“实验操作”与“项目研究”并重。美国大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有三种:一是课程实践,重新定义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更积极地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学生构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案例研究、文献点评等多种途径来自发自主地学习。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新教学方式。二是实验操作,例如模拟经理人、模拟会计师。这样的实验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角色体验的仿真环境,让其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业务操作和决策,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三是项目研究,教师与校外实务人士携手将实务经验与当前行业最新情况引入课堂,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陈述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摒弃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学习、延伸学习为重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能力,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国外注重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验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发。注重课外实践。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模式都把课外实践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合作课程,还是实习基地实习。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实际业务的机会,能够让其在毕业前就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从社会需求对会计学专业的角度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早在1999年就对进入会计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素质,主要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收支计划、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主要包括如何解决问题、做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点、市场及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无论是专业素质、人格素质还是商业视角素质,都无法通过传统的课堂听讲而直接获得。国外的模式已经在获取这三大核心素质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4 我国会计专业实践发展方向
国外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我国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会计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对创新主体而言,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借鉴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本科会计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落实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荣.关于推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专业分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2-04
一、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源起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并实施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元培计划”。随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相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11工程”院校中综合性大学有40所,其中31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比例达到了77.5%;理工科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或多或少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财经类大学有5所,其中2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农业类大学有7所,其中5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培养”。[1]
二、河北经贸大学“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现状
财经类院校实施大类招生起步较晚且数量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以下简称“会计学院”)多年来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于2010年开始实行“按院系招生”的大类招生模式。具体操作方式是: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招生时按“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新生入校后首先进行三个学期的基础通识培养,第三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专门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大类综述和分专业介绍。首先由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针对学院基本情况、会计学科特点、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内容进行综合介绍;其次,由三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分别就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就业领域和职业规划等进行介绍。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实践证明,2010级学生表现出了比往届学生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可见,《专业导论》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目前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导论》课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让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困惑的问题。
(一)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2010级工商管理类共计453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7名和19名;2011级工商管理类共计507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1名和49名。很显然,专业选择呈现“一边倒”现象较为严重。事实上,会计学院三个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当,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逊于会计学专业,《专业导论》课三名专业教师的讲授同样精彩,按照会计学院的估计,三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不应有太大差异,这样的志愿统计结果的确始料未及。
(二)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按照学校制定的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实施方案(试行),专业分流遵循的是“志愿+成绩(高考成绩×40%+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的标准。这样一来,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较为积极踊跃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劣势而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这部分学生通常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对新专业不认同,于是开始出现厌学、抵触情绪,甚至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感,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这种情况虽然在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下情况有所好转,但这部分学生短时期内很难完全调整好心态,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因志愿得不到满足的学生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留在会计学院较为优势的专业当中,于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由调剂生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相互之间又较为陌生,交流甚少,课堂缺勤情况较严重,班级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凝聚力不强,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
四、影响专业分流原因解析
为深入剖析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本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院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生源遍布河北省内和省外;同时,对任课教师、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调研中发现,39.3%的学生对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比如由于各省高考标准不同,各省招生分数线不同,同省份也存在文理差异,在专业分流中参考高考成绩这一标准就不尽合理。另外,“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这一分流标准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课程学习而忽视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此,持疑问甚至排斥情绪的学生在专业分流后表现出对专业的不认同或融入不到新班级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二)《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步骤不完善
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一般而言,人脑对于事物的印象会有一个时间效应。一次性的教育很难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该教育能够发挥效用的时间不会很长,一些观念的形成只有依靠不断地刺激、教育、强化才能顺利形成。新生入学伊始,个体差异较大,对自己所选大类及其所属专业普遍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对这些新生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尽管他们当时感觉很新鲜,但由于大一期间接触的专业课程很少,因此对所学专业仍然是知之甚少。可见,仅仅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导论》课程教育,并不能使学生对专业有深入的了解。
(三)《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
从办学历史和社会认可角度看,会计学院乃至全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历史远早于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选择会计学专业也无可厚非。在我们的调研中,有59.4%的学生表示不选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陌生”,这充分说明了《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加上从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分流中出现会计学专业受追捧的“一边倒”的现象也就十分正常了。
(四)专业教育宣传滞后
会计学院对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时期,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十分模糊。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何时进行专业分流,其他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做好各专业的分流工作,确保专业分流顺利开展,会计学院基本上是在专业分流前才对学生进行详细宣传与动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各专业的情况以及分流的标准并尽快确定好专业选择。由于学生对专业现状、分流的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太晚,时间太仓促,以至于某些学生望文生义、道听途说,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盲目“追风”现象。
五、解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依据
1. 以“志愿+综合考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鉴于目前“志愿+成绩”的标准存在较多异议,因此在专业分流中除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外,在教学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涵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能力发展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志愿+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引入科学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评。目前各高校大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计学院也不例外。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如MBTI理论、RIASEC理论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和环境状况自评,确定所报专业是否与其个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匹配,尝试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行为。
(二)围绕“三感”打造《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模块化
《专业导论》课程虽然仅是一个专业引导性质的课程,但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层次的不断提高分阶段进行讲授。调研数据显示:66.5%的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持支持态度,有61.8%的学生认同《专业导论》课程模块化。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授课时间阶段化,逐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1.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怀揣着大学梦想的新生刚刚入学,带着高考胜利的欣喜与兴奋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入校两个月以后,其对大学生活的兴奋感会逐步消失,甚至开始产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疑惑,此时的他们急需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2]因此,在入学后不久就开始安排《专业导论》课程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学院基本概况、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学院、热爱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这时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二个模块――具体专业培养情况介绍。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学科特点及专业设置,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的讲授,还可聘请专业辅导员介绍各专业历年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为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奠定基础。
2. 第四学期初:专业归属感的培养。第四学期是开始分流培养的第一个阶段。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这时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三模块――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这一阶段可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分不同专业分别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专业学科竞赛优胜者)现身说法,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活灵活现的例子。这种同龄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3. 第四学期末:专业方向感的培养。此时,大学生活已近中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已经学完,体现个性化培养的专业选修课即将开始。那么,在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中究竟要选择哪几门来学习呢?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认为专业方向感对今后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最后一个模块――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我院在2010级学生第四学期末开设《选课指导》,聘请专业教研室主任就所开的各门专业限选课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本课程所需的前期和后续课程、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介绍,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限选课的了解,提高了选课的计划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导论课反响强烈,例如,会计学专业某学生在导论课感想中写到:感谢学院为我们设计了此次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在我迷惘徘徊于十几门专业选修课不知如何选择时,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方向。我喜欢英语,而且基础不错,所以我选择了国际会计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了一系列体现国际化方向的选修课,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增强我的专业方向技能,有助于我在外资企业或是大型上市公司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1. 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性质、国内外人才培养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学习方法、后续发展相关知识(考研、出国、就业形势)等。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自拟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完善课程简介、教学讲义、教学进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大纲的拟定需要群策群力,不仅需要请教专家及听取专业教学骨干的意见,还应注意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完善修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相关资料,比如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资源介绍,专业竞赛的开展情况,往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历年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等。这些资料和案例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 创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关键在于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会计学院《专业导论》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1)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时描绘、陈述要生动,富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给学生思考的机会。(2)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事先拟定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讨论题目。(3)采用演示教学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视频、Flas等,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4)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开发建设《专业导论》网络课堂,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登录即可查看,将之与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
(四)加强专业宣传与引导
1. 夯实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在育人与专业辅导上的优势,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专业辅导作用,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好地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2. 加强信息预测。大类培养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把学生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结合在一起,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就要对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社会需求、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依此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将这些统计信息通报给学院领导和学生,以供专业分流参考。
总之,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性选择。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hunt Problems under the large-class Enrollment Context
Zhang Shimin, Cai Yang, Wang Pengjun, Rong Lai
(School of Accoun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业界可谓风起云涌,从百度上市到雅虎中国与阿里巴巴的并购,从淘宝的热卖到百度有啊的横空出世,就连佛门清净之地少林寺也高调开网店,电子商务在中国一片红火。各普通高校纷纷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达数十万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极低的就业率,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约为20%,对承担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而言,重新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务之急。
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就业状况。
电子商务实现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效、协调运转,被看成是未来全球商务活动的主流,代表着未来商务发展的方向。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战略选择,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巨大的国内市场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
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利用其专业设置灵活、人才培养贴近市场的特点,早在1999年一批院校开始试办电子商务专业,到目前为止已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达700多所。我院是在2005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累计毕业生约120名。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是70%。一方面是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大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无法就业,或是做着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
1.2高职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研究者,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以及参阅相关资料,总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1.2.1培养方向模糊。
当前主要存在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简单的“电子化技术十商务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无侧重点,以为只要把商务知识和电子化技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未追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学生在校短短的几年中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另一种思路是电子商务本质仍是商务,因此电子商务的教学应该就是商务知识的传授,把电子商务的教学等同于经济管理专业中传统商务的教学;还有一种就是高度重视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忽略了商务知识的教学,由此电子商务专业也就基本等同于信息技术专业。以上三种模式以第一种最为常见,因为这种模式对于学校来说最容易组织和实施:有现成的教材、现成的师资、现成的讲义,运作起来十分简便,需要变化的只是将信息技术专业和商务专业多个方面的资源揉合在一起就行了,很容易形成批量教育,但这种“万金油”式的人才是不能支撑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天空的。
1.2.2课程设置欠佳。
专业科目开得过于多,我们首先来看看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确定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核心课程:除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营销等,还要学习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等诸多课程,每门课都蜻蜓点水的学一点,走马观花。从课程设计上来说,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横跨经济、管理、营销、技术四大领域。短短大学三年,能精通其中一域就已实为不易,即使有学生苦读三年,成绩优秀,虽各领域均有涉猎,却无特点,在笔者看来,充其量可称为通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
1.2.3缺乏技能训练。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近年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学生的实都在虚拟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实习指导、创业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1.2.4毕业生就业方向模糊。
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企业,电商应届毕业生往往失去面试的机会。另一方面,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经验和热情,使他们也很难应聘成功。
1.2.5供需双方的理解出现偏差。
尽管毕业生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业”这样的职位。可实际上,对很多企业来说,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了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这些毕业生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以上某个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的简历撰写能力和面谈能力。
纵观上述所列的原因,因为当前高职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而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造成了当今就业率不高的现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迷茫和疑惑,无法给自己定位,久而久之容易对这个专业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2正确理解电子商务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说法。
现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个误区是:技术和商务想两头都占,一谈培养的人才,就是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商务的复合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强调在博学的基础上,个人再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有一个重点的学习方向和研究领域。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做机房服务器管理、做网站建设,竞争不过计算机、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做管理,竞争不过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做营销,做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做什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就来自于对电子商务行业的深刻认识。那么,如果偏向于管理或营销方向,就要时刻了解全球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动态,为公司管理和市场开拓提供更合理的建议;偏向于技术者,如果能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特性,了解互联网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则技术工作就会变得更具有营销性和亲切感,能从管理者的高度来从事技术工作,而这些,是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专门专业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一种思想和理念。
故电子商务人才知识的复合型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组合,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电子商务这种现代商务模式的基础上整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他们掌握的决不只是用于应用或修补的工具,而是一种新的现代商务活动方式。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应当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理解电子商务决不仅是商务手段和方式的更替,而是整个商务运作体系的变革,应该具有完整的电子商务观。
3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打造的核心能力。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职业经理认证办公室研发中心主任郑培先生说:“我们学习电子商务,首先就要培养自己拥有电子商务感。”什么是电子商务感?简单的说,就是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能想想如何用电子商务来帮助解决和实现问题,这就是电子商务感。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有时候更多的要扮演一种新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的角色。
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应毫不犹豫以商务为主,技术层面的知识以理解为主,对技术感兴趣的实在应该去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开发等系部,而不是电子商务。如果大家对此形成共识,则这些网络公司对商务类岗位的要求,也就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几年学习期间应该精心打造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首要的核心能力就是交流能力。
交流包括口头和书面,口头的能力主要指在进行电子商务营销和策划时与公司各个阶层的人或是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电子商务通过虚拟的网络为媒介来进行交流,文字是主要的表达方式,故书面的表达能力在电子商务中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博客和论坛营销等都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
3.2理解技术与商务的关系。
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通讯、网络、软件技术对商务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学生应该熟悉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事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对组织、商务流程、市场环境、消费者、竞争、商业信息等各方面要有独到的领悟。如果电子商务的学生没有独到的网络商务分析能力,就和传统商务的学生没有区别,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现在网络公司的一些创新商务模式,往往就是技术和商务结合的产物。故电子商务学生应经常关注这些问题,尝试策划和在实践中创新。
3.3较高的搜索、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电子商务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要比别的专业更高,要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视角,从而对外界的变化能更快做出反应。否则,在这个领域很容易被淘汰。和会计比起来,5年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没有人能预测,但会计不会有什么变化。
4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系主任林政说:“我们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架构应该是倒‘T''''
字型,横杠代表’博学‘,是我们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给学生一个有发展空间的专业知识平台;竖杠代表’专攻‘,这一方面要靠教师的引导,还要看学生的兴趣所在。有侧重管理的,还有偏重技术的,学生可通过高年级的选修课、就业后的再学习或考研,达到在专业领域纵深发展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把“竖杠”补齐呢?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4.1如何定位。
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因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是最普遍且最需要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因为准确的定位,已经成为全世界赫赫有名的B2B交易平台。中国拥有3亿网民,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2006年中国中小型企业总数已达到3000万,中小型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那企业需要哪些电子商务人才呢?企业进行电子商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自己建网站或是使用门户型行业网站,或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故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中小型企业的需求重点培养网站策划和运营、网络广告策划和推广、网上贸易平台应用、网络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4.2如何实施。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分为四种类型后,实施是关键。高职高专学制三年,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的时间,第一年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后一年半的时间就按照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小班教学和培养。
4.2.1定位在网络策划和运营方向。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不单是建个漂亮的网站当门面,而是需要整合网上网下的资源,把传统的营销和管理整合到网上,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效果。由于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一般的网站技术人员不能胜任,而这些则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优势。电子商务的学生要去做网站建设的工作,首先要把本专业的优势告诉企业,让企业知道计算机专业不能做的事情你们能做,而且这些事情对于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定位在此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重点打造策划运营方面的能力,从大二起开始实习,尝试去构思网站和运营网站,关注和参加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2.2定位在网络推广方向。
企业网站的点击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关注程度,所以企业非常需要网络推广人员,网络推广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企业的网站在网络上推广,通过有效的网络推广工具来提高企业网站的流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故定位在此方向的学生应该熟悉现在流行的网络推广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有效性。同时熟悉各种网络广告的表现方式,如图片广告、横幅广告、文字广告、Flash广告、主动弹出和点击弹出广告等,尝试在网络中推广自己学校网站是一种比较好的实践方法。
4.2.3定位在网上贸易平台应用方向。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所以在中国开展电子商务的B2B模式是很有优势的,这几年来出现了许多B2B贸易平台,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等等,中国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贸易平台供求信息,在线与客户洽谈生意和在线支付等,从而降低销售成本,也增加了销售量。因此,许多企业都要聘请一些从事电子商务贸易的人员,除了能用英语跟客户沟通之外,还要懂得网络贸易平台和相关网络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阿里巴巴、淘宝这样的贸易平台都会招聘一些客服人员的兼职,电子商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做,既可以了解网络平台的交易流程和操作模式,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4.2.4定位在网络营销方向。
网络营销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渠道,把商业信息传递给目标或潜在的客户。网络营销的方法主要有:搜索引擎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网络广告,事件营销等。职业方向定位在此方向的学生除了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营销方法,还要关注互联网各个企业对各种营销方法的应用,如王老吉汶川5.12事件营销成败,淘宝店主乐此不疲的论坛和博客营销等。
另外,打造上述四种职业能力最直接可行的一种方法就是在C2C贸易平台上开个网店,以锻炼自己的实际策划运营推广以及营销能力为主,以盈利为辅。只有在实践的操作中,才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为网上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当下,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尝试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实现个人的就业和创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该校有1200多人在淘宝上开网店,有钻石级卖家400余家。
5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新兴行业,故其在发展之初存在着一些专业定位误区。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也越来越趋于细分。在充分认识电子商务人才特征与类型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抓住最新的就业契机,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2005,(3)。
[2]陈念。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本刊历时六个月,通过纸质问卷发放和网上问卷两种形式,对2006届和2007届1T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发放纸质问卷2000份(不包括网络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83份,同时,通过抽样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面访。我们将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向读者真实呈现IT大学生在2007年的就业状况。
2007: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5万人。在今年1月3日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蓝皮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多万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在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时间问题中,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63%的大学生是在毕业前找到工作,在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4.87%,到本次调查截止的2007年12月31日,还有11.50%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招聘会仍是就业的主要途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也在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现就业。本次调查显示,招聘会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途径,有43.01%的大学生通过参加招聘会找到工作。通过网络招聘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15%,这表明网络招聘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途径。此外,还有13.87%的被调查者表示是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找到工作,通过学校推荐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0.35%。这也说明利用亲属、朋友、老师等各方面关系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
逾三成大学生投递10份以上简历
在求职过程中投递简历的数量问题中,只有27.32%的大学生表示投递过3份以内的简历,投递过4~10份简历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0.55%,另外还有32.12%的被调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投递了10份以上的简历。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认为就业成功首先必须吸引招聘单位的“眼球”,所以很多大学生的简历都选择彩色打印。一份简历制作下来,华丽的要十几元,朴素的也要五六元。算起来,仅仅制作简历一项,大学生就要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生求职花费惊人”这样的字眼会频繁出现于各大报刊和网站。
就业歧视依然严重
就业歧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不少求职者找工作时都会碰到就业歧视的现象,从年龄、性别、户籍到容貌、身高、体重、疾病,甚至血型、生肖。今年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中就明确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对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等进行就业歧视。但本次调查表明,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对毕业生来说,遇到最多的就是经验歧视:37.36%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遇到过经验歧视。此外,还有学历歧视(20.85%)、性别歧视(14.58%),在女性被调查者中,遭遇过性别歧视的比例达到了23.50%。
认为周围人就业情况不好者过半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有56.52%的人认为自己周围同学的就业情况不好。这项数据除了说明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越来越困难以外,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一心想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寻找岗位,认为去郊县和农村就业就是“就业情况不好”,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受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张青,2007年毕业。四年前,他听说计算机专业是热门,毕业以后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工作后的待遇还不错,就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里填上了计算机专业。可到了大学他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大学里学的基本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校很少给我们安排实践内容。很多课程我不感兴趣,所以经常上课睡觉、逃课。四年下来,我的很多课本都是新的,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毕业前的半年和毕业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张青也参加了十几场,简历也投了几十份,可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也去过一家公司实习,最终因为适应不了工作要求而没能转成正式员工。
张青说:“我的一些同学就业情况也不太好,除了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了IT公司以外,有的在电子城卖电脑硬件,有的进了工厂,还有去房屋中介卖房子的,很多都离开了所学的专业。”也有两个像他一样还在坚持“IT梦想”的同学,就这么一直“漂”着,在市区租了一间小屋,靠父母的资助过着窘迫的生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张青最后无奈地说。
毕业后的“薪情”还好吗?
毕业后进军lT行业,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对于IT人白领身份的认可之外,“薪情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很多人眼中,“IT”就是“高薪”的代名词。那么,IT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是否真的能如愿进入IT行业?进入IT行业是不是就等于迈进了高薪的门槛?他们的“薪情”又如何呢?
本次“IT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就IT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薪资相关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可能呈现的是一个也许吃惊也许早就料到但仍旧难以相信的结果。
“薪情”:起薪1500元以下者过半
每位毕业生在求职时都会比较关注自己的薪资水平,IT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调查数据显示,有14.10%的IT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薪资和福利。但目前的数据显示,IT大学生就业的起薪状况并不乐观。其中,5.41%的人初入职时没有工资,45.22%的人入职工资在1500元以下,33.37%的人起薪在1500-2500元间,2500元以上起薪的IT毕业生只占16.00%。这样的结果与人们的猜想和1T大学生的预想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差距。
当然,起薪并不是薪资水平高低的绝对衡量指标,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工资也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动。数据显示,2006届和2007届IT专业的毕业生目前的工资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占35.59%,其中3500元以上的占18.40%。不过,目前工资在
1500元以下的仍占26.85%。
心情: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满意者居多
虽然学的是IT专业,但并不是每个IT大学生都会从事IT行业。调查结果表明,毕业后从事IT业的人数比例为69.40%,而其中有一半以上(54.49%)的人,是从事软件/服务业,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占10.70%,从事硬件业的占9.96%。毕业后从事非IT类工作的IT大学生中,17.88%的人在商贸服务业工作,16.20%的人在机械/制造业工作,11.17%的人在行政机构工作。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IT毕业生选择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约占68.12%。这些IT毕业生从事的岗位较为分散,从事编程工作的占25.86%,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占15.42%,从事测试工作的占12.46%,从事研发工作的占10.44%,从事行政工作的占9.96%,从事网管工作的占6.64%,从事培训工作的占5.93%,从事QA工作的占2.97%,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0.32%。
虽然从事的行业、就职的领域不同,但IT毕业生对自己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64.69%的人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满意,11.77%的人表示非常满意,18.29%的人不太满意,只有5.26%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
近三成的人在未来一年内有跳槽的计划
面对激烈的IT产业竞争,业界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IT业界的雇主们也将面对人力资源问题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的挑战和薪金竞争力的诱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部分员工的去留。IT毕业生们由于刚刚工作,很难迅速适应lT行业的节奏,工作心态还不稳定,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
在本次调查中,有28.89%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未来的一年内有跳槽的计划,而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前景,约占42.29%;其次是薪资和福利不好,约占25.33%;9.92%的人觉得工作性质不适合,所以打算跳槽。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不够人性化的管理、没有归属感等也是跳槽的原因。
与那些准备跳槽的人相比,已经有一部分IT毕业生将跳槽付诸行动了。数据显示,有39.72%的IT大学生毕业后换过工作,这其中更有速度快者,有14.14%的人已经换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工作了。
在跳槽的原因中,只有3.46%的IT大学生是因为与上司同事的关系不好而离职走人。大多数人和公司的领导及同事相处得不错,38.22%的人表示相处得很融洽,55.22%表示相处得还可以,5.04%的人认为不大好,1.52%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紧张,很糟糕。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刘宁,毕业于某知名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对自己工作的薪水预期在4000元以上,如果再低的话他不会考虑。他说:“我觉得我的估算还是挺合理的,能够考上这样的知名学校、热门专业,说明了我的能力。经过这里的培育后,我应该具备一个相对应的市场价值。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预期太高了,但我认为这和我的毕业证成正比,我相信用人单位会有自己的判断。”刘宇还说,很多待遇不错的国有单位到学校招人,但“应者寥寥”,原因就在于国有单位2000元左右的薪水让同学们觉得偏低,不如IT外企和民营企业有吸引力。目前,赵宁就职于某知名IT外企,月薪5000以上。与赵宁的底气十足相比,毕业于某师范学院计算机系的孟菲有些低调,她说:“我最初的预期就是月薪15000元。”按照孟菲的话说,现在1500元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在当地还是不愁生活的,而且所在的公司有发展,福利也好,总的来说,“薪情”不错。
职业发展机会是择业时的首要标准
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有36.32%的被调查者择业时最看重职业发展机会,最看重培训和能力的提升的被调查者占18.80%,另有17.84%的人表示最看重单位是否有公平开放的环境,而择业时最看重薪资和福利的只占14.00%,列第四位。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少有人会在择业时仅仅因为一个公司的工资高些就一窝蜂地往上扑。目前,大学生们开始以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理性地关注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否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成了大学生们择业时的首要标准。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薪资是一时的,发展才是一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应聘者最看重职业发展机会,而企业招聘时最看重人才身上的哪种素质呢?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33.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就职单位最重视技术能力,22.10%的人认为单位最重视外语能力,其次是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分别占12.77%和12.02%,认为企业招聘时最看重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分别占8.37%和8.15%,另有2.90%的人认为单位最重视的是人品、综合素质、是否符合企业文化等其它方面。
未来职业规划:超三成的人想成为管理层,近三成的人想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学校也都开设了相关的培训教育课程。事实上,大学生在入学前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一次对自己未来职涯的方向性规划。毕业时,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为自己尽早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八成以上的人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清楚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的人只占12.50%。而且,希望将来能进入管理层者最多,有31.31%的被调查者希望将来能成为管理者或项目经理。另外,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拥有创业梦想的人所占比例也相当高,期望将来能够创业和拥有自己的企业的达到了29.09%,而实施了创业的人却只占6.60%,说明有创业梦的人中大多数都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创业。
此外,希望能够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者占18.69%,打算将来出国留学的占被调查者的6.89%,另有1.52%的人选择了专家型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者约占一半
按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然而现实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尤其是中小企业,成为劳动合同执行中的“重灾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参加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签了正式劳动合同的约占一半(50.52%),处于试用期并且未签合同的占17.89%,属于正式员工但尚未签合同的占16.84%,只签了试用期合同的占9.52%,其他占5.23%。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长短有明确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者中,无试
用期的占17%;试用期为三个月的占60.07%;试用期为六个月的占16.07%;选其他期限者占6.87%。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小毕读大学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多次获得各种奖学金。他给自己规划的第一份工作是500强企业,年薪六万以上,要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校园招聘的时候,先是有一大型国企看中了我,福利待遇都不错,发展机会也好,可我觉得它不是500强,没接受这个offer,拿它当练兵了。后来,参加了两次500强企业面试却都败下阵来……”此后,又陆续有几家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不是工资太低就是规模太小,都离他的目标有一定距离。临近毕业,小毕有点沉不住气了,不得不“委屈”自己,随便找了家他并不中意的公司上班了,带看这种“屈就”的心理,不出半年,他就跳槽了。此后的一年里,“我成了‘跳蚤族’,换了三四个单位,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了……”
与小毕相比,同样是学软件工程的李唐就要顺利得多。去年毕业时,李唐也曾在两个机会间徘徊不定――一家是大型国企,工资不高,地点也有点偏,但发展前景不错;另一家公司较小,工资比前一个要高出近千元,可是未来前景不明朗。李唐经过一番犹豫,终于去了那家大型国企。工作至今,李唐感觉心情还不错。
毕业后创业者不足7%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IT大学毕业生中,6.60%的人选择了创业。在这些IT大学生创业者中,创业公司所属行业是IT行业的占54.30%。在创办的这些公司中,53.60%的创业注册资金为10万元以下。28.60%的为10-50万元。17.80%的为50万元以上。在拥有的员工数量方面,42.70%的企业为10人以下,43.90%的为10~50人,只有13.40%的为50人以上。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一半的企业都是处在一种小作坊式的状态。
在受访者中,还有部分IT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有的企业唯一的“产品”就是CEO到处巡讲的PPT,或者是创意计划书,这样的公司员工也就CEO一人,或有几位兼职的员工。但是,这些CEO们都很有激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且特别乐于参加各种交际活动,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关于行业的看法。对于各种风险投资的会议或创业基金的选秀等场合,一般都可以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
四成创业企业年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下
在年营业额方面,42.20%的创业企业在10万元以下,33.70%的在10~50万元,只有24.10%的超过了50万元。对于在是否享受了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回答中,只有39.80%的创业者享受了创业优惠。在没有享受到创业优惠的受访IT大学生中,有如下几个主要情况:完全不了解国家对应届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了解一点,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办理相关手续;知道这个政策之后却错过了享受创业优惠的时间。
对于《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政策的通知》、《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公司法》等有关创业的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部分人可谓是一脸的茫然,有的甚至说没有听过。对于在非IT行业创业的IT大学生,还有人因为不知道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扶持政策,而选择到其他行业创业。从一系列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IT大学生对于一些十分有利于自己创业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了解甚少,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自己所处创业环境的掌握十分不系统。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创业的风险,增大了创业失败的几率。
预期赢利目标较高
在所创办企业的预期赢利时间上,受访者回答“1年以内”的占了受访创业总人数的38.60%,回答“1―3年”的占了49.40%,回答“3年以上”的只占12.00%。这组数据充分反映了IT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预期目标是比较高的。在被问到“如果预期的盈利目标没有实现,将会有何种打算”时,只有少部分人能详尽地说出实现不了目标的预案,绝大部分依然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反问“这可能吗”。对于创业风险的预测和承受,这些受访者绝大部分是缺乏心理准备的。
其实,在外人眼中,有一种IT行业创业相对于其它行业创业容易的印象――几个年轻人,一个好的创意,一笔风投,一夜之间就股票上市,最后产生了无数富翁。公众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受少部分青年才俊在IT业创业并暴富的神话影响。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尽管IT产业在“快”中充满了机会,但神话的重演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不少IT企业在一年内就关张了。
在IT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和信息技术普及化的过程中,IT创业的机会与在其他行业创业的机会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但IT业具有整合其他市场的能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就充满了机会,关键看能否抓住,并迅速转化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受访的这些创业者中,他们都是充满了激情,都有宏伟的目标。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这些拓荒者是否具有持久的激情。正如马云所说。“只有持久的激情才能创造价值”。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