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意义

时间:2023-08-21 17:2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改革;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深入思考和研究。

1 智力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又有其独特性。在八种智能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八种智能的组合与协作方式各有特色。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强调语文和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方面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传统的教育中不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可能难以被发现,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智力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学科,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狭隘的智力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只可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从而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对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使他们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才能够持续地促进心智能力的发展。

3 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和局限的,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应当明确智力测验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智力测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4 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千差万别。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有以下原则:(1)所有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学校教育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建构一种可选择性的教育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发展需求;( 2)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的每项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最大效益;(3)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广泛的学习与发展经验,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建立真实而完善的联系。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应当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Campbell etal, 1998)。同时,多元智力理论也为教师们构建了健康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在学校的教育不适合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强势智能没有被激活并在学习中自如地运用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他们最强项的智力和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保障每位学生学习、享受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

5 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而这种追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正是熟练地掌握学科原理和创造发明所必备的品质。按照“短路理论”,如果缺乏创设相关环境和给予强化而不去唤醒我们的潜在能力,相关的神经功能就会衰退,这些能力就会自我衰退,甚至会消失。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校当局及教师应明确在当前课程计划和课外活动中,包含了哪些在学生身上可以培养的多元智能要素,教师应致力于普及这些要素,确保所有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前景。尤其在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设置方面,不仅应重视学生不同的智力倾向,而且应拓展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开发、挖掘和促进学生各方面智力的发展,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993年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由以下7种智能组成: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之后,在1995年提出自然观察智能、1999年又提出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智能,考虑了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特点,开启了教育教学的新思维,它倡导的是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能教师眼中没有差生)、多样化的人才观、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采用丰富多样的、适应性的、有广泛选择性的教学技术)和积极的评价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经验,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广泛欢迎。中国正在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多元智能将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学院瞄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国际化开放性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外语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过硬,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良好,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研究内容

(一)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我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种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应用实践能力差。综观访谈的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潜意识中弥漫着对其它学科的排斥和忽视。再加上,现在许多学校实行严格的听课制度和班级考勤,使有心选修其它专业的学生们被拒于千里之外,没有过多的时间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此外,由于学校的学习和用人单位实际要求的脱节,学生们并不能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2、考试,忽视多元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是选拔和评价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升本等等各种荣誉)的主要途径,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走出应试的束缚。因此,除了期末考试,英语专业学生还尤其看重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等多类证书考试,目的性很强,功利思想严重,进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积淀和知识半径的拓展,疏于自己在自律、自省、观察、抗挫力、创新性、协调和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对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借鉴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借鉴、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多元智能理论”使广大的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多元智能理论”转变、优化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第3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英语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03-01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优势展开教育教学。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使其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冲击了传统教育理念,为高职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对这一理念的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效果

1.1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以及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均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潜力,与学生展开必要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英文歌曲、英文电影或者是英文广播,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感受英Z的魅力,促进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1.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对逻辑智能的应用与实践,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通常会涉及到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文章内容,并解答出相关问题,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那么他们将会在阅读理解题目上浪费较多的时间。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利用逻辑智能知识,鼓励学生多进行训练,在练习中发掘学生的逻辑能力,设置问题,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养成。

1.3 极大的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空间智能理论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纯理论性的内容较多,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空间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丰富与创新,可以将平面的知识内容变得立体化、生动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音频,通过感官刺激,使具有抽象性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可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1.4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在身体运动智能理论的引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不断地丰富形式,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展开学习与探究。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征,让学生开展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公司代表,进行贸易谈判。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感知。

1.5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学工作展开的重要目标之一。人际智能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会不可避免的展开交流,这种交流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开展交流与交际活动,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将得到有效提升。

2 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

2.1 展开多样化教学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也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应用则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例如创设情境、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活动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教学的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2.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每名学生的优势所在,并对其优势进行深入挖掘,然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完善。例如一些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较弱,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较强,此时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优势,鼓励其带领其他同学展开英语对话交流,并让其与阅读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以及其他优势明显的学生组成一组,开展学习与探究,这样能够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定位,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这一模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信心与积极性。

2.3 对学生予以综合性的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当对学生予以综合性的评价,将多元智能理论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评价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到多元评价体系当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观察英语教学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具有客观性与综合性,同时应当多使用具有激励性的词语,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让其能够树立信心。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情况,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育工作进行调整,使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得到深入的实践。

3 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展开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人际智能、空间智能等多个方面,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开展教学工作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对学生予以综合性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应当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侯娜.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6(01).

第4篇

摘 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针对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和中学生的特点,细致剖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8种内涵以及这8种智能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有利于丰富和改变历史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成其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的行为,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谋划及其实施,它是一个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材料和特定的教学对象,解决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对人类认知能力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探索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观对构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8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各种智能是以潜能的形态存于每个个体之中,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机会、环境和教育,几乎每个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发展到相当的高度,甚至可以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潜能、开发多种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观上加德纳提倡“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用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特征,采用学生擅长的智能方式来教学。人类是智能多元的,成功的定义与路径也是多元的,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之上,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鉴于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当去探寻更加多样化与适合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甚至表示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历史课呢?客观上,近几十年的教育有轻视人文的倾向。但是,主观上的原因可能更重要。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的教学方式是苍白的、缺乏活力的,内容是机械的,考试是僵化的。例如,《》这一章,教师往往会逐一分析抗战的背景、过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这样讲完之后,教师就会觉得分析到位,双基落实。但是,如果我们再问:抗战带给了我们什么历史的经验?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能在中国横行霸道?我们今天怎样才能不被欺负?学生的回答又会是空白的。我们给他们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了吗?我们将知识喂给了学生,但是没有向他们传授和解惑现在和将来必然会碰到的问题,没有涉及人的智慧、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而新教材、新课标理念的实行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的目标重新定位,教育的本质重新理解。因为现行的“课标”和“大纲”的知识载体基本不变,但切入点不同:“大纲”重视“双基”,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课标”则体现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这一教学目标变化的把握,意味着我们历史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新的要求,同时,也应当是现代历史教学工作者能够肩负民族复兴而努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标有许多结合点,他的新型智能观就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应用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多元智能运用的灵魂。既然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为多元智能而教”,我们可以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的8种智能开发渗透到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中,将中学历史课堂打造成多维、体验、情趣、互动的智能课堂。我想,这样的智能课堂应该有这样几个教学层次:能力的感知――通过手、耳、口、鼻、眼等多种感官体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的多种特征;能力的沟通――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感体验,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能力的传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学习方法与策略。这种有层次的智能课堂,既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特色,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1.语言文字智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语言文字智能即有效地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利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历史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这需要一定的语言文字智能。另外,历史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信息是用文字来表达的,这就需要学习者有目的地培养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例如概述史实、说出内容、简述过程、列举成就等。而语言智能的发展可以通过“介绍”:如自我介绍、介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座城市、一处名胜古迹、世界名城等;“独白”:说历史笑话、历史故事、自己的奇思妙想、自己的愿望、读后感、观后感、经验教训、目击事件、小小新闻会等方式来锻炼。生活是语言智能训练的源头活水,历史是诉说不尽的宝藏,只要处处留心,做有心人,就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的素材。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运用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激活各种智能,整体感知课文以及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通过特定情景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以达到智能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把智能开发与教学重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特长,发展潜能;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估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使每个学生发挥不同学习特长,充满自信地学习。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1.点亮

“读写听说四盏灯”,发展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评价、鉴赏、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语言智能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其他任何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显著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听、说四盏灯”(洪宗礼语)缺一不可,只有点亮这四盏灯,语文课堂才会生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2.加强阅读理解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语文虽属文科,但与数学逻辑智能关系密切,如阅读一本书,产生一些感想,发展一个假设,需要运用数学逻辑智能;检查一个调查统计表,写下一则工作报告,需要运用数学逻辑智能;归纳某个杰出人物的贡献,分析某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未来进行预测,均离不开数学逻辑智能。

二、为教学带来启发

1.个体差异

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在情感和兴趣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体化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让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特点进行了不同组合,都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以此作为全面发展的优势。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多样化发展,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内容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帮助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进而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学习的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机会。

2.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教学目标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积累,作为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掌握语文的应用方法,培养其阅读、写作、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多元智能理论的应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相互结合,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认清楚学生的发挥不是单一的,他们也具有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将着重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掘和开发,促进智能的发展,做到日益提升的效果。

3.教学策略的目的性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智能的平衡发展,根据个人的具体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得到智能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应该作为教学策略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制定符合初中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对课堂产生兴趣,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设计教学方面,教师要选用能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的习惯和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策略和方针,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结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合作、参与等形式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内容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具有导向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通过考试和课后作业进行的,该类评价只能看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并不能彻底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就要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智能素质。初中语文教学就应该注重到这一点,传统的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教学上,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语言智能的测评,更不能简单的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测评,还是要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明学生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一种智能组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仅的限制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必然性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必然要求了学习的多元化发展,以探究、合作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学习,强调了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多元智能的多元化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性,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也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根据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要根据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能力与价值观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制定的方针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来反应出多元智能化的优势。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找到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把相对较弱的部分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

五、结语

“多元智能化”代替了“一元智能化”实现了学生的综合性能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四个部分,强调语文在生活运用中的重要性,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这一难点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所以教师要在具备完善的教育技能之上,还要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在教中学,吸取新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开发出更多的新型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上优化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于提升弱势智能、强化优势智能、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的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为探索出更广阔的语文发展空间做出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亚琴.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5(66):31.

第6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教师和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媒体技术为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当前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8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或弱势的智能领域。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多元智能中的各种智能内涵:

1.言语语言智能: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用词语思考,用语言和词语的多种不同方式来表达复杂意义。

2.逻辑数理智能:指人对逻辑结果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对数字和抽象模式的理解力,认识、解决问题和应用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视觉世界有准确的感知,产生思维图像,有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能辨别感知空间物体之间的联系。

4.音乐节奏智能:指人的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环境中的非言语声音,包括韵律和曲调、节奏、音高、音质的敏感。

5.身体运动智能:指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突出特征为利用身体交流和解决问题,熟练地进行物体操作的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指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7.自我内省智能: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敏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用自己的知识来引导决策,设定目标。

8.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不同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条件下的人们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智力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力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还可以分布在个体环境下的人和物,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的智力。因此,教育应当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平台,创设丰富的情境,开发他们的各项智能,扬长避短,使他们的智能形成优化的结构。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情境中,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多媒体创作等,使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得以发展。其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进行虚拟现实,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模拟活动,可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再次,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展示丰富的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的刺激下,调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发展各种智能。

(二)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

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沟通、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建立协作学习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观察他人,进而学会在交流中养成接纳、协作、欣赏等优秀品质,从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进行信息的沟通,并通过网络与不同地区的学员讨论、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并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目前可供交流的新媒体也有很多,以博客为例,它在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方面有两大优势。第一,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第二,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三)利用网络媒体学习,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位学生都有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随着多媒体的呈现形式日益发展,学生可以利用文、图、视频、音频等多种因素组合来展示自己的想法。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生利用各自的智力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优势智能的发展。其次,利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校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强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潜力的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智能因素,使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扩散和发展。

(四)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的智能概念。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从智力的本质来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利用媒体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多种智能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很快,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工具,常见的有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演示软件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写文章,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作电子交流演示文稿等,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思维、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选择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策略,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让学生组合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促进其多元智能的组合和发展。

在课堂中利用媒体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及需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这里多媒体系统课堂演示教学模式有两个显著的功能:

第一,多媒体系统课堂演示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在真实情景下感知语言与文化的环境。以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视听说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内容丰富的视听材料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把目标语词的学习与目标语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地学习并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解练习、导视播放、跟读模仿、同步跟读比较、录音合成比较、同声传译、对白转换以及独白叙述等课堂教学环节,比较集中地解决了学生“开口说”的训练问题。口头表达由传统课堂教学中“让我说”的被动型,转变为“我要说”的主动型,学生的认知潜能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的情景与教师、同学进行会话交流、协商讨论、质疑辩论等,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种沉重的负担,因而要教师从多方面给予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多媒体课堂能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得以体现。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整个施教的过程中,各种资源被充分用来支持学生的“学”,而不是支持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步牵引和指导都是在帮助学生完成一个独立的交际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必将在交际活动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元智能理论无疑对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多媒体、网络等新媒体技术逐步全面的走进课堂,这是信息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和评价模式,学生开始变为课堂的中心。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多样化、个性化等特性。这些特性与多元智能理论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多元智能的平等性,鼓励优势智力发展和迁移的延展性等理论本质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虽然不是当前最完美的途径,却是最合适、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南昌,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03(3)

[2]李梅,宋蔚,张新明.信息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现代教育科学,2006(3)

[3]周刚.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保山师专学报,2002(5)

[4]卞喜玉.论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技.2005(3)

第7篇

(一)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智能是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高职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在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上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音乐教育丰富多元智能

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的情感,通过音乐人们可以发泄情绪和表达感情,潜移默化的对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助于智育的发展。在高职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训练,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和想象力,提升自身的创造力。不仅如此,音乐中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和历史发展背景,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增加知识面。音乐智能是智能之一,不仅具有自身的智能特点,在开发音乐智能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例如,音乐智能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节奏感较强,除此之外,他们在语言表达,情感的表达和人际交往中也能体现较高的智能水平。

(三)多元智能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

多元智能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重视音乐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强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化理论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清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如此,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中个人智能的差异,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重教学的平等性。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寻找自身的价值,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进步。这不仅充分发挥了高职音乐教育的作用,也提升了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关注高职音乐教学的改革。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中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组合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等。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育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课程,发挥学生的优势。例如开设戏曲音乐课程、民歌和民乐课程、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课程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高职院校要注意把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突出学科特点,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中音乐是一种智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表演、创作、演唱等多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是探究式学习,教师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全方面考虑问题;二是开放式学习,教师引导课堂氛围的开放性和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感知能力和反映速度;三是实践式教学,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音乐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运用多元智能化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智能特点和特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单纯的重视成绩和结果。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取同学互评、小组互评、自评等多种方式,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促使学生完善自己,共同进步。例如在音乐剧表演过程中有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演唱、伴唱、伴奏等表演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第8篇

一、浅析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在同一基本面上人类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着,每个人生来就有这八种智能的潜在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范围得到教育界人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当中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吸收国外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高校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之所用,实乃明智之举。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的界定。传统智能界定方式仅依靠相对科学的方法来界定一个人的智商(IQ)的高低,局限性极大。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中对人的智能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能判别体系,其中人的语言智力、节奏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自省智力、交际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动觉智力这八种,这八种智能生来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在处处得到体现如在进行田径时,需要选择最佳路径(自然观察智力),在到终点时,需要计算跑过几圈(逻辑计算智力),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步幅与摆臂的节奏性(节奏智力)。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将其全面提升。

二、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

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儿童的天性都有其独特的丰富多彩性。多元智能在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应用必须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儿童的个性能够得到自由发挥和充分的张扬。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儿童音乐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下面针对儿童音乐教育这一教育阶段来探索其正确的应用方法。

(一)在儿童音乐教育界普及多元智能理论

想要开展多元智能教育,自然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只有弄清楚多元理论的本质,才能正确发表出看法。其实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不少类似之处,在观念先进的儿童音乐教师身上,能够很快地将其融合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二)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强项,恰恰儿童中更容易发现其智能强项。在了解了儿童的智能强项后,再利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强项发展其他若想,能够非常有效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发挥多元智能教学方式的作用。八项能力都是在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比如,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关系密切,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又密不可分,逻辑能力好了,其观察能力自然就会提升。因此,教师发掘学生强项,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的强项来提升其他能力。

鉴别儿童智能强项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稍微分析或调查,就能发掘其强项。比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在上课或下课总会与其他同学滔滔不绝;活波好动的学生,动觉能力一定不差。另外,走访家长,观察平时成绩都能有效地鉴别儿童智能强项。

(三)了解教师自身的智能强弱项

教师仅对儿童的强弱项有了解是难以将多元智能方法切实应用在实际教学上的。教师对自身的强弱项也需要有深刻认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节奏智能上当然不会成为弱项,但音乐教师要提升儿童的全面智能,就要将自己的智能也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过弱,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难以发现其他智能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教育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手段日益丰富,仅凭一项优势智能依然不能胜任音乐教育,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智能的作用,提高自身弱势智能,以便满足学生各项优势智能的独特侧面。

(四)明确音乐课程全面提升智能的方法

儿童音乐课包含了许多智能方面,将多元智能融入进音乐教学中,几乎能将所有智能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师授课之前,将八个智能一一列举,思考每个智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提升。依照阿姆斯特朗的教学原则,提升交流智能,可以将歌曲分割为对唱,让学生两两一组;在提升 学生动觉方面,可以使其以舞蹈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自省能力时,让学生单独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来进行。

儿童音乐教育是发展其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但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对其素质的培养能力聊胜于无,只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才能有效地对其智能进行全面培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的自然天赋,是人类智慧能力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不会自我完善,如果要能够得到逐步完善,就必须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中不断地得到培养才能使其正常发展,从而发挥出人的智慧的最大能量。目前,多元智能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仅靠本文的浅薄描述不足以明晰应用方法,对此,广大儿童教育同仁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刻研究,才能够提升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艺术专业 语文课堂教学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向传统的智商测试进行了挑战,被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1]

1.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其他六种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最后比较全面地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和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将是 21 世纪的主流思想之一。[2]

(二)多元智能对教育的启示

1.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智能倾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学生更习惯于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运动能力比较发达,承认人的智力优势的差异,就可以在教学中更加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观念是: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认知自身潜能,挖掘学生身上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优势智力领域迁移到其它弱势智力领域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教学方法,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是动态性和开放性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观察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优势智力领域迁移到其它弱势智力领域中。

3.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优化学生的培养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可造之材,每个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加以良好的教育引导,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我们要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不再用标准化的分数来衡量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力即智力强项和特长,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特长的教育。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在艺术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1.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个性、认知、受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与普通专业类学生不同的特殊性。他们从小学习音乐、舞蹈、绘画、戏曲和曲艺等专业知识,从智力开发上,右脑更多地接受了锻炼。所以,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记忆力强、感情充溢,同时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与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专业课的学习无疑占用了大量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这就导致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弱,文化积淀不足。

由于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相对于专业课来说普遍对于文化课不是很重视,因此,如何在文化课教学中让学生感兴趣,进而愿学爱学,就需要教师革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创设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就是普通日校学生都会兴趣缺缺,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更何况是性格活跃个性突出的艺术类学生呢?因而,在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堂上,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中,关于诗歌的意境和风格的赏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这个抽象概念,不要单纯从理论上引用王国维的“意境”说,而应该选择两首词进行比较赏析,即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布置学生挑选两首乐曲进行配乐朗诵。这一点不同专业学生又有不同要求:对器乐专业的学生要求是自己选择两首乐曲弹奏并录制下来带到课堂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只要选择适合的乐曲带到课堂即可。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学生为了选择合适的乐曲朗诵,首先就要认真揣摩两首词的内容,对词的意境进行初步意义上的感受和体验,然后再从他们喜欢的角度去选择相应的乐曲:柳永的词比较伤感凄恻,乐曲适宜于悠扬婉转悲伤的风格,很多同学选择了古筝曲《湘妃泪》;而苏轼的词比较慷慨豪放,乐曲适宜于大气磅礴的风格,同学选择了古筝曲《将军令》,钢琴曲《蓝色多瑙河》,还有的同学选择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然后通过课堂上大家的展示和朗诵,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乐曲和词作内容的结合是否合适,在形象的意义上理解了“意境”和“风格”这样抽象的概念。实验证明,在学生进行乐曲的选择这个环节上,学生投入了难以想像的热情。这就是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从音乐智力的角度进行个体智力的挖掘和引导。[3]

2.创设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师生活动方式

在多元智力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力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力的组合,而基于发展潜力的多元情景化作业则为学生发展智力强项改善智力弱项创设了新的空间。在语文课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活动形式有很多,常用的有讨论、辩论、演讲、日记、书评等。而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中,由于其专业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把语文课与学生们的专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多项智能。如前面说的通过鉴赏音乐来感悟“意境”。下面举我在教学中的尝试为例:

针对舞台艺术设计专业的三个专业方向(舞台戏剧影视化妆造型、灯光音响、美术设计),我在教授《黛玉葬花》一课中,设计了音画欣赏、合作探究、实践设计等活动,并纳入课程学业评价中。①音画欣赏:同学们事先查找了《红楼梦》的大量文字和影视资料,通过剪辑和整合,我们制成了PPT,在课堂上播放出来,有助于他们直观的感受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而把握难以言传的《葬花吟》这一经典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②合作探究:我让同学们按照专业方向分成三个小组,探究话题为通过赏析《葬花吟》讨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而按照各自的专业方向设计出林黛玉这一人物在舞台上的造型、出场灯光、舞台背景等。实践证明,这一活动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她们在课外查找了大量文字和影视资料,带到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是热情高涨的讨论,达成共识后,推举出组长拿着各自小组的意见在三个小组之间进行积极探讨辩论,三个小组相互合作,最后拿出一个同学们设计的《黛玉葬花》的舞台效果设计来。③实践设计:通过前面两个活动,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把握了《葬花吟》的赏析和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的了解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地位及其思想内涵,较好地学习理解了文章围绕中心事件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手段塑造个性化人物的笔法,可以说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么,这个活动的设计,实际上有点倾向于是课业评价了。这个活动就是刚才合作探究活动的延伸:让同学们将在谈论辩论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运用到专业设计上。这堂课的作业是:如果需要你来设计黛玉葬花这一场舞台戏剧的演出,舞台效果或是灯光效果或是人物造型你会怎样设计,说说想法和理由。要求在课上说出设想和理由,课下通过绘画、电脑、或是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此作为课业评价。

总之,作为教师,只要掌握了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能够联系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智力特点,认真思考,努力去做,总会找到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

(三)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学业评价

多元智能对学生的评价是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评价指标的科学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评价方法:1.编制学生行为日志。教师可以定期绘制学生成长进步的行为曲线,以便掌握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2.编制非标准化测验题。如成语抢答、演讲辩论、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音乐等,都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智能焦点。3.学生访谈。定期地与学生会面,讨论其在学业上的进步、兴趣所在、目标,及其他相关问题。

三、基于探索实践的思考

借鉴多元智能,开发学生潜能,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打开了思路,不论是情境设计、问题设计,还是活动设计,都极大调动了教师智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过程中,教师必须牢固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关注中国的文化传统,惟其如此,才能有机巧、有深度,体现语文学科特色,满足学生需求。

结束语

艺术专业的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随波逐流,不独具特色,那么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不同的智力倾向,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艺术院校的教师,只要我们抱着赏识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充分发现和调动他们的多种智力,就一定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法取胜。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 《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1999 年版

[2] 祝智庭 钟志贤著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第10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职英语;教学启示

一、引 言

由于传统的智力观念把智力局限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狭小范围,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学者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中,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是这一理论的代表。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的,1993年,加德纳教授又根据10年来学术界研究的进展,出版了《多元智能》一书,并对“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进行了比较全面地阐述。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一个指标,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1]。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和需要,已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是,该理论在我国中职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很少。鉴于此,中职英语教师应利用多元智能这一理论工具,依据不同学习者之间智能组合上的差别,探索他们优势智能加以利用、劣势智能加以弥补的教学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最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均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来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总体不太乐观,甚至令教者头痛。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借助粉笔和黑板等传统的教学教具来完成一定的知识灌输,多采用讲授法,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单一模式教学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最后产生害怕、反感情绪,甚至因此而辍学。二是传统智力观占上风。教师以传统智力理论(人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力是单一的、可量化的)为依据,作为学生智力判断的标准,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而忽略了其它智能。三是评价方法一元化。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工具,实行“一刀切”。四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普遍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对英语不感兴趣,常常是面对学习任务无从下手,消极、懒散,自暴自弃。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至少可分为类,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1]。这八种智能的相关内容如下:言语-语言智能,即一个人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语言文字语意能力、语法规则能力,以及语言的实用能力的敏感性,并能高效地利用语言表达思想且与人交流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指运用数字运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了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的信息的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肢体-动觉智能,主要指运用身体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制作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需要频繁地走动,长时间静坐对他们而言极不舒服。非常善于操作物体和做手工,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音乐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人际交往智能,是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拥有这种智能的人可以很好地领导他人并能与人保持合作;他们能敏锐地察觉并区辨他人的心情、动机、性情与意向,并能回应别人的心情和感受。内省智能,指能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不但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律和自制,会吸收他人的长处来补己之短,而且喜欢独立学习与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自然探索智能,指对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特征进行有效辨识及分类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根据上述加德纳的八种不同智能,不难看出人的智能具有以下特征:多元性特征――这八种智能因素是多方面相对独立表现出来的,同等重要,不能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整体性特征――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潜能,它们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智力。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目前国内的中职教育通常只注重语言和逻辑数学等学业智能的教育,而对音乐、人际交流、肢体-动觉、内省、视觉-空间及自然探索等智能却有所忽略,从而造成学生智能的窄化,失去个性,学生个体并未全面发展。笔者发现加德纳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界限,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同等重要且以整体的方式存在于个体。这要求我们以多元的角度分析和理解学生,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我们认识到,学校里没有“差生”,人人平等,他们各具智力特点,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应相信每位中职生都是有能力的人,要善于在八种智能中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以促进个体弱势才能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二)建立“全人”的学生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得出,每个学习者八种智能的组合方式和发挥程度有差异,每个学习者都拥有各自的优势智能,他们也有劣势,智能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领域之别,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更聪明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个体在原有水平上能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三)提倡多样化的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应为学习者创设有利于他们智能发挥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激发学习者的优势智能。笔者认为如果某个学生语言智能不好,那么教师应当设法找到另外一条使他通向语言王国的大道,比如通过听音乐让他学习语言,也许音乐智能恰好是该学生的优势智能。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在做自己擅长的事,学习便会变成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以适应学习者差异化的智能倾向。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针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智力特点、认知方式,教师也应当采用有广泛选择性的、适应性广的教学模式。正如陈晓端教授指出的:“在实践中,有效的教学总是努力使用多种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而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理也应该如此。”[2]

(四)整合、创新多元智能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观

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根据学生各自的智能差异而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合。如言语-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看英文原版电影,唱英文歌曲;逻辑―数学智能:英文故事接龙,阅读训练(推理故事情节和理解文章大意)等;视觉―空间智能:学生根据言语内容绘画,看英文原版电影,利用挂图、图表、幻灯片工具辅助学习等;肢体―动觉智能:学生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来造句,而每种颜色和形状分别代表语言中的特定部分(如蓝色长方形=名词、黄色正方形=动词、绿色三角形=形容词、橙色圆形=副词)[3],表演英语短剧,收集英语学习资料等;人际交流智能:参加英语角、主持英语节目等;内省智能:写英文日记、确定英语学习任务和目标、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等;自然探索智能:设立不同物品的分类体系并将物品分类[4],观察旅游景点和超市的英文标志和说明,记英文观察笔记等。因此,教师应针对八种智能来设计课堂上可行的教学活动(见表1),借助各种教学材料,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个体多种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

表1 多元智能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1.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

2.成长记录袋评价,也称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单靠纸笔测验是很难测出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而成长记录袋则能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记录和观察学生的表现。加德纳认为,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还有其它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评价应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与教学相分离”已经成为大多数赞同使用成长记录袋(portfolio)的教育者的共识[5]。

3.智力展示和项目研究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智力的关键是直接用能展示人的智力潜能的方式来测量。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有一定的美术或体育才能,可以安排他们为班级出墙报,或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以展示他们的才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4.学习契约评价,是指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设计的一种契约,此契约界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以及评定学习活动的标准等。简单地说,学习契约就是一份学习合同,是学习者与指导者、促进者(教师、同学、家长等)之间的书面协议或保证书。学习契约评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契约的内容随时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内省智能占优势者是最好的评价方式。

根据学生智能组合的差异,对学生不同方式的评价可直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从而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能发展的有效手段。

五、结 语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是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思想,启发我们“通过多元智能来教”,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可从多元智能理论入手,作为中职英语高效教学的突破口。该理论对于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

出版社,1999:17-23.

[2] 陈晓端.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陕西

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20(1):84-88.

[3] Winebrenner,S.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M].刘颂,刘

巧云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5-61.

[4] 安桂清.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研究性学习[J].外国教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整体观 多元智能视角

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培养完整儿童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改革的进行中,按照教育部门的规范要求,幼儿教育机构必须树立整体教育的思想观念,积极地践行整体观,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整体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对幼儿教育整体观的树立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智能是多元的,人的智能包含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在加德纳的理论中,每个人的智能都至少包括七方面的智能,语言、音乐、逻辑、身体、空间、人际、自省。在这七种智能的外在表现上通常是由不同的智能组成不同的组合,最终形成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特点。

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首先,智能是多元的,这是智能的基本性质,上文提到智能是由多项能力共同构成的一组能力,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元的组合结果。人的这种多元智能实际上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已经存在。其次,智能具有差异性,由于智能在表现上都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由于个体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智能也是不同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按照加德纳的其中智能观点,每个人的智能在生活中都是十分复杂的在进行组合,这与个体所处的教育环境和受到的指引是分不开的。再次,智能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多元智能理论内在的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新的产品的创新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上,每个人表现出的特长是不一样的,能力程度也不同,但都内在地归为实践性和创新性。最后,智能还具有情境性和可开发性,这也是智能多元理论能够运用在幼儿教育整体观的原因之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与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环境的改变对于幼儿智能的开发也是可行的,因此一定要为幼儿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幼儿教育整体观的多元智能视角

幼儿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幼儿教育中必须树立整体的教育观,整体观强调对幼儿教育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而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树立和实践幼儿教育整体观都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第一,树立幼儿教育目标的整合观。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幼儿的智能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幼儿表现出来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但都有其个体的特色,因此在教育目标上要面向全体幼儿,为每个有才能的幼儿都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给每个幼儿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积极地促进每个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第二,树立幼儿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观。由于不同的幼儿智能特征不同,在学习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不同,因此幼儿教育就要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让所有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特长。

第三,对教育资源进行多元整合。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幼儿的智能是多元的,同时不同的幼儿又会展现出自身多样化的智能,在这些智能中有强弱差异,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整体发展,就要对幼儿的弱势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利用资源为其全面整体发展创设有利的发展环境。在幼儿教育阶段,资源的丰富性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的智能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资源的整合是重要的一个改革内容。

第四,在幼儿教育评价上要树立整合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幼儿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每一个幼儿的每一智能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对其进行评价需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评价不能是单一的标准,要体现多元智能的理念,按照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和内容等进行综合性的系统评价,实现科学的评价,保证幼儿教育的全面、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 项目化教学

高职高专专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教育更强调学生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访谈问卷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增强英语学习效果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教师的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是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

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与学概述

项目没有一个独立的定义,人们将项目描述为各种不同的经历。当孩子通过读书来学习和培养语言修养时,可以将此行为过程称为语言艺术项目;当艺术教师创作出一个艺术品时,可以将此创作过程称为一个艺术项目;科研人员做实验、搞研究的过程,也经常称之为在做一个科研项目。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研究过程,包括查询、知识构建,以及问题的寻找、发现和解决等过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对人类潜能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在《智力的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关于人类智能的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智能体系,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智能理论所认为人的智能只是言语一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理智能的看法。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是教师,相应地针对学生来说,必然有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阿德利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理念[1]。他认为:项目化学习是学生本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项目化学习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项目化学习一般会促进学生主动总结或验证他们的学习方法。

2.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将开展以下问题研究。

2.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是否做到以下这几点: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方便;学习团队的组建,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的形成;提升语言等方面的相关技能,如用英语独立思考的能力。

2.2教师方面:教师是否掌握了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使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能否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是否有关于发挥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作用的建议,这些建议是什么。

2.3在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利用活动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3.1实验

实验过程大概持续了一年时间。受试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二级学院和不同的专业,如应用工程学院的制冷专业、信息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等等。

(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包括项目题目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开展研究、项目进展、研究结果的产生。

(2)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课程内容设计。依据国家的英语教学大纲来制定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课程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设计人性化的课程内容。

(3)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过程设计。

第一步,对实验目标和要求进行阐述。

第二步,向学生灌输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思想。

第三步,对项目小组组长的培训。

第四步,项目计划的实施。

第五步,口头表达与评估。

第六步,写作能力的评估。

3.2问卷调查

问卷由参与项目的老师发放给学生,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以下问题。

(1)教师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分别有哪些?

(2)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有效运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方法?

(3)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

(4)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3.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受试学生达到了教师为他们设定的目标,同时,学生自己对提高语言、学术和交流方面能力的目标也不同程度的实现。虽然许多学生报告说,这种项目式教学方法对他们是一种挑战,并且反映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过程,数据显示在许多方面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都有极大的优势。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能激发一大群有类似兴趣的人一起学习,显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人的学习,因此学习必须有针对性。有学者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选择性、可组织性和可集成性[4]。使学习者自愿去学习,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

4.结语

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项目的设计来源于真实生活,将学生置于某种角色中,有利于学生从角色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社会,并以此角度思考和实施任务。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理念与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及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教学管理与实践的视角,探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及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职高专人才。

参考文献:

[1]Ng BD,Wiemer Hastings P.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and online gaming[J].Cyberpsychol Behav,2005,8(2):110-113.

[2]Blumenfeld,P.C.,et al.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supporting the lear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69-398.

[3]杜亚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鲍静.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鸡西大学学报,2008(4).

[5]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吴秋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科技信息,2010:17,53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