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

时间:2023-08-21 17: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

第1篇

文学常识内容多,而且比较零散,只有用巧妙灵活的方法,才能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地记住。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纵横结合记忆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二、举一反三记忆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知识了。

三、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诗仙、太史公等。

四、点面结合记忆法

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了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五、形象特征记忆法

转贴于

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关于“最”或“第一”的,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等。(2)关于地位独特的,如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都是所在国家能在世界文学史上排得上号的大家。(3)关于“数字”的,如“三言二拍”、“四书五经”、“汉字六书”、“建安七子”、“唐宋家”、“九歌”、“九章”、“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史”等。(4)关于对联评价的,如“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5)关于成语轶事的,如洛阳纸贵、江郎才尽、屈原投江、曹植七步诗、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高尔基当面包师傅等。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育改革之路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其间经历过风风雨雨,在跨进21世纪的门槛后,素质教育的提出,又使它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是语文教改的一次质的飞跃,正如于漪在谈及素质教育时所讲的,“它(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个时髦口号,好像流行歌曲、时髦服饰那样,流行一阵过时了,又换一个口号。”“……教育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悉心的培养,使青少年获得有益的良性发展,成长、成人、成才……”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落实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的确,目睹现行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笔者汗颜不已,站了几年讲台,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一节课仅是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就因为一堂课只是徘徊于背景及作者简介、正音释词、划分结构、明晰写作特点之间,学生则“静坐”录音。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即使兢兢业业几十年,也只不过是为这个世界付出了最基本的劳动。素质教育的提出、全面推进,把身陷囹圄的教师及时带出了误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意义巨大,影响深远,不仅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涩、干枯的平铺直叙,机械、空洞的思维训练,只会造就出一台台任人摆布的机器,而灵机一动者(甚至标新立异者),便能带动整个语文教育世界。更何况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基于此,本文仅就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初步探索,以与同行们商榷。

二、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利用好主阵地:课堂。同样是在课堂内,还要将讲读课与自读课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讲读课,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做到在“三精”(讲要抓住课文的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并讲得精彩——北京市特级教师时雁行)的前提下,尽量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多练。一般来说,学生的时间每节应占1/3以上,至少应有15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按45分钟记)供学生读、练,教师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加以提示,再辅之以释疑、答难即可。而对于自读课,学生阅读理解的时间应占一节课的2/3以上,教师应致力于一个“导”字,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就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看,从讲读到自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假设讲读课是“举一”的话,那么,自读课则是“反三”。自读课既是为讲读课服务的,又是讲读课的重要补充和升华。在分清主次、明晰谁是教学主体的情况下,课堂阅读教学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学生在课内遇到的篇目不合自己的阅读胃口,阅读心理消极的话,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导入、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调整学生心绪,改变学生消极阅读的心态。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内的系统讲授,但由于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支配还是涉猎宽泛方面皆受制约,故课堂阅读教学只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还离不了让学生在课后充“电”,即课外的大量阅读。林语堂先生在对大学国文教育颇有微词时认为:中文系的学生可以摒弃教师的导读,读完古典四大名著就可以了。虽然他所说的“读”与时下所谈的“读”程度迥异,但从中说明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著名作家王蒙指出:“……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加强阅读的份量,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就规定初中生每学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八十万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需要“两手抓”,既要读文学史,又要读文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遇而讲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史、文化、文学常识。譬如,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可穿插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讲《故宫博物院》时,可穿插讲些中国古代的亭台轩榭等建筑风格、布局,欧洲建筑的“哥特式”等;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由金翠莲向鲁提辖唱喏、道万福生发开去,讲一些古代的礼节常识,亦可由鲁提辖自称“洒家”、金翠莲自称“奴家”引入,讲些古代的称谓知识,以免有些学生将古代所谓的“犬子”理解成“狗的儿子”而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讲“通感”时,除了介绍“通感”的定义外,还可以告诉学生这一修辞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其《通感》一文收在《七缀集》及《钱钟书散文》等书中,“通感”最有名的例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讲具体作品时,穿插相关的文学史等知识必然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只要教者有心,文学史或者文化常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当然,开设一些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也不失为授业解惑的好方法。文学史的讲授可在初中三年践行,大致把握这样一个体系即可: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六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鉴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讲授时不必过细或面面俱到,以点带面或择其精要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有了文学史、古文化常识做基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选读一些有代表性、经典性的作品。阅读的作品在循时段(文学史体系)、循序而进的情况下,涉猎面宜广博不宜狭窄,古今中外都应在选择之列。大致说来,《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孟子》、《左传》、《战国策》、《史记》、《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家散文选》、《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当在首选之列。其他如鲁迅、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钱钟书、冰心、余秋雨、路遥、贾平凹等人的作品亦不可忘却。中外文化宝库典藏丰富,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增加了“课外阅读推荐数目”,尽可将其作为指南来指导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博览绝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要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涤荡、性情得到陶冶,叩开我们美好心灵的门扉,一句话,即要学以致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诵读和积累外,还有何良方呢?不妨说,新修订的《大纲》中增加的初中《文言文背诵目录》,使我们在指导文言文的背诵方面有章可循。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语文兴趣小组,让一些喜欢古文化、有志于发掘古文化的学生能有一个表现自我的天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作风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达到“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第3篇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给世界留下了独特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能在哲学课堂上融入文学常识、文化知识,既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世界文化的借鉴和传承,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现就自己在政治课堂尝试的这一教学法做如下介绍:

一、巧用古代诗词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的诗词饱含哲理,寓意深刻,但学生对文言文体裁,古诗词体裁的哲学命题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为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古代诗词,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胜开。”蕴含了什么哲理时,我多方位转化事例,让学生思考。经过转化,学生很快联想到地理学中“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联想到“不同的地方小气候不同”等地理学知识原理,并由“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不同”、“不同地方小气候不同”总结出哲学上“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这一哲学原理。

二、巧用名人名言

名人因其历史地位而让后人铭记,名言又因其富含一定的人生哲理让人回味,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并积极引导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是在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又如《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说明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巧用成语、俗语

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常常成为考试的素材。只有在平时重视对成语的哲学分析才会逐步提高考生做题能力。如按图索骥、掩耳盗铃是主观主义做法;拔苗助长、庖丁解牛则是对是否尊重规律和取得不同效果的鲜明对比;人定胜天、事在人为、锲而不舍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唇亡齿寒、覆巢无完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冠李戴、良莠不分却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区分了是否抓住了主要矛盾;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强调量的积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表现。

四、巧用文化典故

文化典故常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为教学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之境界中吸收知识。例如在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反对从主观出发时,我摒弃陈旧事例,引入以下一下文化典故:科举考试应是无比神圣,但神圣的科考也不时有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上演。清末学子刘春霖,科考那年正逢天下大旱,皇上因见“春霖”二字,正合祈雨之意,点春霖为状元。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第4篇

一、深谙儿童心理特征的诵读教学理念,以读促写

我国古代蒙学重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蒙童诵读名篇。儿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这符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私塾先生对阅读教学环节理解透彻,甚至已臻化境。朗读,熟读,精读;教书,背书,理书,讲书,步骤科学,成效卓著。诵读是蒙学的教学传统。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诵读是中国几千年童蒙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发扬光大。有人反问语文教学多读就行了吗?但是,语文教学不多读行吗?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得不熟练,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何来思如泉涌,应笔而出,滔滔不绝,文章倚马可待呢?北宋诗人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观点恰巧契合心理学对人的记忆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

我国古代通行蒙学教本有《三仓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礼记》《千字文》《国语》《左传》《战国策》《老子》《庄子》《荀子》《昭明文选》《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千家诗》《唐宋家文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等。据《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值得关注的是,古人所说的背诵不是机械记忆,绝非鹦鹉能言,而是辅之以精思、贵通、贵用之法。

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教学的探索。素读经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含义,纯粹地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科学的右脑教育法。其一二年级素读目标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 三四年级素读目标为:《论语》《大学》《中庸》;五六年级年级素读目标为:《老子》,选读《史记》《资治通鉴》。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每天识记100多字,还给学生硕果累累的六年。

作为高中老师虽未能在学生十六岁以前加以引导其大量背诵,但用心理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吟诵,亡羊补牢,善莫大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这是有识之士的远见,有独到的思考。熟读背诵,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中国古典文学成就之高,令世界为之咋舌。文学家灿若群星,哪一个不是背诵顶尖高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成为美谈。读,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来。

读,还能有力促进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清代学者崔学古说:“通于《书》,其文必实;通于《易》,其文必深;通于《诗》,其文必逸;通于《春秋》,必断制;通于《礼记》、《周礼》,其文必典雅。”蒙学作文教学关注学生形成写作风格,何其高哉!纵观今日高中生写作现状,这个愿景难以实现,有遥不可及之态。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鉴古代蒙学诵读的要旨,有效指导高中生实现从读到写的涅槃,老师任重道远。这亦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总复习中,高三学子根据拼音写汉字,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十二年,学生读在何方呢?笔者忧思之切。每念及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笔者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和古代蒙学弟子学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学应特别深入研究借鉴传统语文教育读对写的影响,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积方能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并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读,也非“精耕细作”的精读,恰是系统的“诵读”。刘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量变推动质变。读得不好,怎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其为主;写作是运化,是皈依。高中教师如不能意识到写作的根在阅读,高中作文教学当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二、闳中肆外的人文启蒙教育,蒙以养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学重视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蒙学教材文质兼美,充满饱满的人文精神,为弟子未来卓尔不群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蒙学教材内容历史演变,简要概括如下:先秦时期,出现我国历史最早的儿童蒙学教材《史籀篇》;西周蒙学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农业、天文、历法、及数学等科技文化知识渗透蒙学;汉代《论语》《孝经》为最通用的经学教材,医学、史学也渗透到蒙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学教育融入玄、黄、老、庄、释、文、史;隋朝科举制成为蒙学教育的指南针,经学化倾向明显;唐代振儒术,容佛道,蒙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宋朝尊孔崇儒,强调了道德启蒙和文化知识;元代蒙学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道德教化;明代法律已纳入了启蒙教育的范畴;清代后,蒙学领域教授西方科技文化知识。1898年的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已破地理上“中国中心论”,强调天外有天,开放胸怀,迎接西学。蒙童人文启蒙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人文特色熠熠闪光。

据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统计,蒙学教材为一千三百多种,门类繁多。蒙学对儿童人文启蒙教育闳中肆外。思想内容博大浩瀚,语言表达纵横捭阖,恣肆。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业。儿童为婴稚,即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其践行“凡出言,信为先”;诫“诈与妄、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引导蒙童珍惜韶华、克尽求学之苦,正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朱熹在《蒙学须知》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塑造童子“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天真纯朴的儿童天性最终发展为他日铸成大器的精神底蕴、一抹亮丽的人格底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让蒙童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具有人文先进性。蒙童练就的蒙学童子功具有可持续性,能良性发展,浸透人文启蒙思想基因,为其将来写作注入了思想和语言的博大动力。

时至今日,须指出的是,许多优秀高中生埋头数理化题海,分配给语文学科的一点点时间又大量花在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模仿上。虽苦苦耕耘,却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没有阅读,高中生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神气基调。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建大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当代高中生会须痛饮一碗盛满人文思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应格外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学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否则,贻误无穷。

三、质朴的作文教学法,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古代蒙学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质朴,但作文教学法科学有效。注重文道统一是传统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人文启蒙教育客观上使蒙童在开蒙之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训练。古代蒙学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其一,属对、连珠、锤字基本功训练。古人通过语音、词汇训练,修辞、逻辑训练,帮助蒙童弄懂语音平仄、词汇词性、语法结构等写作知识。作文讲究声律和谐、形式美观。

其二,模仿和抄写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创造的成分。师名家名篇的神,不师其貌,最终自然纯熟;抄写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词造句。

其三,培养观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观察事物,体验事物上升到写作基本功高度,蒙童善写天地人物情状,粱刘勰提到,“博见为馈贫之粮”。

其四,作文先“放”中“脱换”后“收”。欧阳修称,“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初写放胆文,抒发胸臆;“脱换”即稍加限制;“收”指终要胆小,文章精雕细刻。文章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到造平淡,其实乃绚烂之极。

其五,文章不厌改。古人善于保护学生才思,提出随学生立意而改;择精当处,细小笔削地改,以点铁成金:易日经时地改,则自解雌黄。

反思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法,我们要从中撷取吉光片羽,传承创新高中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语文必须实现教学一体化,要有一盘棋的思维,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古时蒙童属对,今天高中生做对联,但如何深入对联教学,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恶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笠翁对韵》,丰富典故知识、声律知识、自然常识。这种训练如果能提前到小学或初中阶段则更佳。

谈及古人写作模仿和抄写并用,高中老师大有可为。有些学生只看高考满分文章,这是误区。毕竟为考场仓促间所作,学生限于时间和才思,无法同前世和当代名家相比,故仅仅阅读此类文章收效甚微。笔者常年呼吁学生要看名家作品。学生读经书、读史书、读时文,融会变化,是为文的真诀。学生自觉向往酿花为蜜,蜜成不见花;当酿谷为酒,酒成而不见谷时,学生文章就有自家手笔。语文老师必须设计生成一个学生将来发展的空间。高一高二时要多抄写文章。抄同题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扫除枯涩阻碍;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意思、句语、路脉,从而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水融之日,则是学生扬眉剑出鞘之时。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玄览”一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伫中区,颐情志,激起写作精神内驱力,这是足贵的。笔者认识到随物赋形能力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生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丧失了观察事物、体验事物的审美需求。倘能赏“万类霜天竞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高中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改文章不能将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切不可强改,要改出学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笔者深以为是。若能将以前的文章拿出来改,则更有意义。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学生随写随丢,对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为意,这不可取。总之,学生文章多改则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谓沿根讨叶,思自转圆。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法 兴趣 习惯

学法,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的总和。它是保证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关学习活动的经验系统。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怎样去记忆、怎样对自己的思维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自己的自教和自学的能力。本着此目的,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抓学生语文学习的常规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着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的习惯培养,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一、建立常规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一份《语文学习常规》。

学生的年段语文学习常规要求如下:

(1)备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课内课外,遇到疑难字、词,要自觉勤查勤翻,做到积极掌握、熟练使用。

(2)制定读书计划。

(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学会勾、点、圈、划、批的读书方法。

(4)主动、专注、细心地听话。在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报告、听广播及平时交谈等听说环境中,训练快速而准确地捕捉住对方说话要点的能力。

(5)积极、主动、大胆的练习说话。上课发言,音量放开,不仅敢说,更要能说、善说,努力把要说的内容用普通话准确、清晰地说出来。

(6)作业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作文书写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7)建立语文学习资料库。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某一门学科感到兴趣,甚至入迷,就会抱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愉快地学习,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就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语文原本是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于一体,融天文、地理、历史于一身,将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课,我们必须运用形式多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众多手段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全神贯注,又轻松愉快的上好语文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文言文后,学生对其中的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等四人的口才非常佩服,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向学生说明口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流之间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推荐杂志《演讲与口才》,同时我对学生要求,在班级中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辩论赛。学生根据各自的观点,自动分成了正反两方,找资料,想对策,在辩论赛中正反两方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出色,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班中又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并请校报的小记者们也参与这一活动,讲述他们平时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兴趣很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都带来益处。因此,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笔到”,听课过程中要学会记笔记,将老师上课讲的有关内容有选择的记下来,并及时将听课笔记加以整理,认真进行复习,过一段时间就要将听课笔记好好翻一翻,以便巩固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自建资料库的习惯

我要求每位学生学习自建“语文资料库”,并对学生“语文资料库”的目录作如下编排:

(1)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习惯性误读字)。

(2)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习惯性误写字)。

(3)容易用错的词语、成语(同音或近音异义词语、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4)容易用错的标点。

(5)文学常识:①古代;②近代;③现代;④外国。

(6)文化常识:①称谓;②历法;③职官;④地理;⑤科举;⑥其他。

(7)

四、指导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有着广泛的内容,习惯的培养只是语文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我在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同时,也适当也介绍其它的一些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法、课后提示法、比较学习法、总结巩固法等等。引导学生吸收他人之经验,取长补短,积极探索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每次大的考试后,让语文考试成绩较好或进步较快的同学谈他们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并请这些同学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期对全体同学起到启迪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使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针对;生成;对话;接受学习

一、成人教学应紧扣社会文化脉搏,体现时代性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在职成人,在职学习不同于普通全日制教育,在职成人的学习更讲求与社会职业生活的紧密联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隐性环境,成人教学只有紧扣住文化的脉搏,才能体现时代特征。教师的教学应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将知识与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将学习与实践、工作、职业结合起来,真正地学以致用。在艺术类与文史类公共必修课程《传统文化概论》中开设《〈史记〉文化探寻》的专题课,就体现了成人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与学生一起读《史记》,更深层次地是由《史记》看中华民族文化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李长之先生曾经谈及司马迁的时代精神,他认为司马迁所处的汉文化并不接自周、秦,而是接自楚、齐。就政治而言,打倒秦的是汉,但就文化来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影响汉文化的还有齐文化。齐楚浪漫精神成为司马迁时代精神的源头。[1]从文化的角度去读《史记》,不仅仅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对教师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记》在文化上上承春秋战国,下启三国两晋隋唐,学生在《史记》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历史,而是文化的脉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隐形标签。成人教育在社会大背景下,紧扣时代的脉搏,将知识与文化紧密相联,教学也就有了较强的时代性。

二、成人教学应融合古今两种教育方式,体现生成性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诵读”、“读经”、“学文”,讲求“读书明理”,让学生在“读”、“诵”中构建精神价值体系,提升道德修养。在伦理道德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读书明理”,又能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从而“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中国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同于古代教育。以语文课程为例,现代语文课程大都按照字、词、句、文的结构编排。古代教育强调伦理价值体系中学生的“悟道”,在整体中把握“理”;现代学校语文学习则由基础字词的解读开始,属于现代知识体系构架。这样两种教育方式的立足点与着眼点都不同,各有所长,在成人教育体系中拥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成人学生已经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拥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能将古代与现代两种教育方式的长处融合一起,更容易生成新的课堂教学有效内容。这种课堂生成,对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成人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了生成性特点。如专题课《〈史记〉文化探寻》,学生们对历史事实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对历史人物有了较客观的评价,基本字词也都大致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解读,学生们更容易转换视角,在广阔的文化与学习背景下,生成新的具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有效课堂教学生成,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特殊性。

三、成人教学应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体现针对性

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连,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实现教育目标。要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体现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问卷的行之有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专题课,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针对性。教师在《论语》中精选一定篇目,将其作为解读对象。在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后,界定时间,让学生开放式解读。这个专题课是在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设的,调查的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教师精选篇目的依据就是第二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论语》最吸引你的是哪方面内容?回答主要集中在两类内容上,一类是反映学习方法的内容,一类是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容);在解读过程中,教学侧重点的确定则是依据第三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学习《论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字词难于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与社会生活常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化与礼仪知识的讲授的依据就是第五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正因为有问卷调查为前提,所以专题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许多学生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得文凭”的阶段,不能将成人教育真正视为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这种认识在社会上很普遍。想改变人们的误解,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要能够吸引学生,落到实处。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教师对学生的需求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教师根据问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能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成人教育,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职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成人教学应在对话意识下进行,体现多重对话的复杂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话来进行,但对话要有“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2]成人教育的对象一般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全日制的学习经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以民主、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互相倾听,会出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教师想在成人教育课堂完成预设教学目标,必须要在对话意识下与学生真正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面所列举的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就意味着多重对话的产生。教师、学生、篇目、孔子、注者等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篇目之间、教师与篇目之间、学生和他的听者之间、学生与孔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孔子之间、学生与注者之间、教师与注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教师教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五、成人教学应体现接受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交织的过程。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发现学习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发现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重要条件。接受学习能否变得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3]教师所选取的学习材料对学生必须具有潜在意义,接受学习才能有意义。如前面提到的专题课程《〈史记〉文化探寻》,学生只有在了解了楚文化、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体会司马迁的时代精神。语言,汉代承袭楚,称公即是楚语,司马迁为太史令又称太史公者;风俗习惯,汉有许多得自于楚,在汉代还有所谓楚冠;楚歌、楚舞在汉代流行,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就是楚辞式的歌;漆画,汉承于楚尤为显著。诸方面都说明了楚文化对汉的影响。而春秋战国时期,齐、楚文化原本就很接近,都讲求浪漫精神。[4]因此,李长之先生才会说齐楚地方文化诞生了《史记》,司马迁是第二个屈原。在成人教育课堂中,接受学习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接受学习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就需要成人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是对教师的更高层次要求。

【参考文献】

[1][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44—252.

[2]王尚文,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

第7篇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在职成人,在职学习不同于普通全日制教育,在职成人的学习更讲求与社会职业生活的紧密联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隐性环境,成人教学只有紧扣住文化的脉搏,才能体现时代特征。教师的教学应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将知识与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将学习与实践、工作、职业结合起来,真正地学以致用。

在艺术类与文史类公共必修课程《传统文化概论》中开设《〈史记〉文化探寻》的专题课’就体现了成人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与学生一起读《史记》,更深层次地是由《史记》看中华民族文化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李长之先生曾经谈及司马迁的时代精神,他认为司马迁所处的汉文化并不接自周、秦,而是接自楚、齐。就政治而言,打倒秦的是汉,但就文化来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影响汉文化的还有齐文化。齐楚浪漫精神成为司马迁时代精神的源头。⑴从文化的角度去读《史记》,不仅仅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对教师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记》在文化上上承春秋战国,下启三国两晋隋唐,学生在《史记》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历史,而是文化的脉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脉搏’将知识与文化紧密相联,教学也就有了较强的时代性。

二、成人教学应融合古今两种教育方式,体现生成性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诵读”、“读经”、“学文”,讲求“读书明理”,让学生在“读”、“诵”中构建精神价值体系,提升道德修养。在伦理道德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读书明理”,又能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从而“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中国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同于古代教育。以语文课程为例,现代语文课程大都按照字、词、句、文的结构编排。古代教育强调伦理价值体系中学生的“悟道”,在整体中把握“理”;现代学校语文学习则由基础字词的解读开始,属于现代知识体系构架。这样两种教育方式的立足点与着眼点都不同,各有所长,在成人教育体系中拥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

成人学生已经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拥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能将古代与现代两种教育方式的长处融合一起,更容易生成新的课堂教学有效内容。这种课堂生成,对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成人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了生成性特点。如专题课《〈史记〉文化探寻》,学生们对历史事实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对历史人物有了较客观的评价,基本字词也都大致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解读,学生们更容易转换视角,在广阔的文化与学习背景下,生成新的具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有效课堂教学生成,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特殊性。

三、成人教学应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体现针对性

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连,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实现教育目标。要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问卷调査,问卷设计的问题应体现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问卷的行之有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专题课,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教学针对性。教师在《论语》中精选一定篇目,将其作为解读对象。在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后,界定时间,让学生开放式解读。这个专题课是在对学生问卷调査的基础上开设的,调査的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教师精选篇目的依据就是第二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论语》最吸引你的是哪方面内容?回答主要集中在两类内容上,一类是反映学习方法的内容,一类是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容);在解读过程中,教学侧重点的确定则是依据第三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学习《论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字词难于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困难在于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与社会生活常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化与礼仪知识的讲授的依据就是第五个问题的问卷结果(问题是: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正因为有问卷调査为前提,所以专题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许多学生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得文凭”的阶段,不能将成人教育真正视为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这种认识在社会上很普遍。想改变人们的误解,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要能够吸引学生,落到实处。通过课前问卷调査,教师对学生的需求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教师根据问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能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成人教育,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职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成人教学应在对话意识下进行,体现多重对话的复杂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话来进行,但对话要有“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成人教育的对象一般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全日制的学习经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以民主、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互相倾听,会出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教师想在成人教育课堂完成预设教学目标,必须要在对话意识下与学生真正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面所列举的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就意味着多重对话的产生。教师、学生、篇目、孔子、注者等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篇目之间、教师与篇目之间、学生和他的听者之间、学生与孔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孔子之间、学生与注者之间、教师与注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教师教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五、成人教学应体现接受学习的重要性

第8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 方法

一、建立常规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一份《语文学习常规》。

学生的年段语文学习常规要求如下:(1)备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课内课外,遇到疑难字、词,要自觉勤查勤翻,做到积极掌握、熟练使用。(2)制定读书计划。(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学会勾、点、圈、划、批的读书方法。(4)主动、专注、细心地听话。在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报告、听广播及平时交谈等听说环境中,训练快速而准确地捕捉住对方说话要点的能力。(5)积极、主动、大胆的练习说话。上课发言,音量放开,不仅敢说,更要能说、善说,努力把要说的内容用普通话准确、清晰地说出来。(6)作业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作文书写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7)建立语文学习资料库。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某一门学科感到兴趣,甚至入迷,就会抱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愉快地学习,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就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语文原本是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于一体,融天文、地理、历史于一身,将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课,我们必须运用形式多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众多手段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全神贯注,又轻松愉快的上好语文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文言文后,学生对其中的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等四人的口才非常佩服,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向学生说明口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流之间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推荐杂志《演讲与口才》,同时我对学生要求,在班级中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辩论赛。学生根据各自的观点,自动分成了正反两方,找资料,想对策,在辩论赛中正反两方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出色,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班中又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并请校报的小记者们也参与这一活动,讲述他们平时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兴趣很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都带来益处。因此,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笔到”,听课过程中要学会记笔记,将老师上课讲的有关内容有选择的记下来,并及时将听课笔记加以整理,认真进行复习,过一段时间就要将听课笔记好好翻一翻,以便巩固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自建资料库的习惯。我要求每位学生学习自建“语文资料库”,并对学生“语文资料库”的目录作如下编排: (1)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习惯性误读字);(2)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习惯性误写字);(3)容易用错的词语、成语(同音或近音异义词语、易望文生义的成语);(4)容易用错的标点;(5)文学常识:①古代;②近代;③现代;④外国;(6)文化常识:①称谓;②历法;③职官;④地理;⑤科举;⑥其他;(7)中国名言、警句;(8)语法知识:①短语;②单句;③复句;④句群;⑤病句;(9)修辞知识(常见的12种修辞格);(10)常见的文言实词;(11)常见的文言虚词;(12)写作知识:①精彩记叙文文段摘录;②精辟论点集锦;③论据大观;④应用文。

准备好本子,编好目录,一个语文资料库就建立起来了,我会要求学生源源不断地往“仓库”里装“货”,平时学生自己见到的知识,就按资料库的分类进行整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检查。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向学生讲清写好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己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讲解书写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自备一本钢笔字帖,每天让学生抽出时间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对学生进行书法过关考核。并组织展览作业,开展书法比赛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练字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二)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篇,自然上口,便久而不忘。”可见诵读的重要性。但现在因为学生学的科目较多,忙于应付各种作业,真正读书的时间反而少了,诵读的习惯更加欠缺。因此,我首先从课堂教学抓起,在课堂上加强诵读的训练,课课必读,恬吟密咏,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通过读去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通过读去理解如何有条有理地去说明道理;通过读去理解如何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此外还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另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特别是经典名篇,在课外开展读书活动,带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对社会生活缺乏了解关注,因而造成作文内容空洞贫乏。针对这种现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敏感度、责任感,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首先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文以载道”,我们结合语文标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掌握分辨真善美的标准。其次要求学生勤写观察日记,对生活一有感触就以文字的形式来加以表达,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意识的培养。同时我也不断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让他们走出校园,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方法

第9篇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06-01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记载着我们祖先在思想、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高度成就。今天,我们要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就需要了解先我们的过去,继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吸收其民主性、科学性的精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个教学任务,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部分同志把重心放在了课文的精讲深析上,不管是讲读课文还是课内外自读课文,大到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篇章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小到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等,不厌其烦地讲,生怕哪一点讲不到、讲不深、讲不透。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同志精神可贵,但方法不妥,是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也证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生,测试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

一是学生学习是被动的。上课时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就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时间长了,还会滋生懒惰情绪,有依赖,反正老师要讲的,自己是否主动学习都无关紧要。这样就使学生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要是学生克服惰性,跳出怪圈,比较困难。

二是即使学生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也会对教学内容分不清层次,抓不住重点,只能学到一些死知识,不能形成能力,因此遇到一些生疏的文章就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2 让学生主动地积累知识,然后再着重能力培养

2.1做好十三个方面的知识积累

(1)异读词的积累;

(2)通假字的积累;

(3)常见古今同形异义字的积累;

(4)常见实词义项的积累;

(5)常见虚词用法积累;

(6)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及其意义用法的积累;

(7)常见句式的积累: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疑问句;④省略句;⑤倒装句:A.主宾倒装 B.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 D.定语后置;

(8)常见文言文修辞格的积累;

(9)作家作品积累;

(10)文体知识积累;

(11)名言警句积累;

(12)古代浅显常识的积累:①称谓②历法③官职④地理⑤科举制度⑥风俗礼仪⑦饮食器用⑧音乐文娱⑨文史典籍⑩目录辞书⑾作品名称⑿刑法⒀度、量、衡;

(13)一定数量诗、词、文的积累。

上述十三个方面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疑释和工具书自行归纳,如有错误或不足,教师再指正、补充。教师还应系统的印发相关内容以充实学生记忆的宝库,并且这知识的宝库应该一学生入学时就建立。

2.2注重五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1)古今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精准地获得知识,更好地把握阅读内容。教学过程中,字词句都可以对照比较,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如对古今异义词进行比较,多音多义词比较,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

(2)纲举目张法。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言不烦,讲深讲透,使学生每课至少有一得,不留困惑。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3)新旧结合法。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总是极易忘记,因此,讲课时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和唤醒旧知识旧技能,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条理性,系统性建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有实效,越学越丰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感,越学越有成就感。

(4)语境推断法。语境可以分为句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或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根据语境推断,前一句中言解释为叙述,后一句中言解释为记载。

(5)规律总结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文言文词语与句式的用法也是有规率可以遵循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系统地总结归纳知识,使之具体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宾语前置句当中有一小类是用之或是来提前宾语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归纳出来。

2.3引导学生归纳写作特点以指导鉴赏和写作

在十三个方面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要求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自学文章内容。重难点以题的形式提出,由学生讨论解决。分歧较大、难度很大的,再由老师点拨,引出答案。

还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其自行归纳写作特点,以提高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高中课本所选取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因而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这些宝藏,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第10篇

论文摘要: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译是很常见的,误译多半源自误读,即对源语的错误解读。对源语的误读又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金瓶梅》英译本中存在较多误译和不当翻译。人名和某些事件的误译只不过是译者的某种“失察”而已,而习语和文化术语的不当翻译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源语文化意识和修养的欠缺。考虑到英译本非直接译白中文,误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母译本。

论文关键词:《金瓶梅》;误译;不当翻译;误读;文化意识

正当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时期,一部新型的长篇章回小说冲破神魔鬼怪、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传统题材的藩篱,悄然在民间流传开来。这就是300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有着100回篇幅、近百万字的《金瓶梅》。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化与成熟,在明清小说创作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市井人物、反面人物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它以西门庆的家庭为描写中心,这个家庭上通文武百官,下连贩夫走卒,是当时社会矛盾集中点的缩影。小说的创作完全是一种朴素、自描、写实的笔法。在朴素的写实中,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活灵活现,揭示出真实、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动人的生活情趣。它在许多方面都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转折,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有一席之地。国外对《金瓶梅》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该书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拉丁、瑞典、俄、芬兰、匈牙利、日、朝、越、蒙等十多种文字。《金瓶梅》在欧洲的最早译本是法国汉学家莫朗的节译本,1927年出版。继莫朗之后,1927年纽约出版了英文节译本,题为《金瓶梅,西门庆的故事》。1930年德国汉学家库恩出版了德文节译本(49章),接着伯纳德·米奥尔(BernardMiol1)将库恩节译本转译成英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该书在大陆一直未能公开出版,英译本国内更是难得一见,英汉对比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笔者手头的英文译本(49章)是米奥尔根据上述德译本转译而来的。对该译本的得失及翻译策略问题笔者曾作过一些探讨,本文列出了其中一些误译及不当翻译,并对造成误译及不当翻译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误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有名词的误译:所谓专有名词,是指作品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以及机构的名称等。

对这些名称的翻译通常遵循“名从主人”的惯例:人名、地名一般采用音译,但机构名称多用意译,偶尔也有音译。《金瓶梅》中人物多而杂。据朱一玄所编《金瓶梅词话人物表》统计,前后出场的人物有853人之多。这些人物中,除了西门庆一妻五妾外,其他各种人物上至皇帝,下至贩夫皂隶,几乎无所不有。仅西门庆一家的奴婢就有40多个。译者在人名翻译上采用了“双重标准”:男音女意,即男性人名用音译,而女性人名则用意译。音译比较简单,根据原名的发音将汉字转为拼音文字即可。但如果原名读错,音译必然走样。《金瓶梅》译本就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庞”和“薛”在我国是两个比较常见的姓氏,书中主要人物之一春梅就姓庞,而译者却将其姓译作“Long”。请看以下原文对话(本文原文均来自于崇祯本电子抄本):

(1)玉楼道:“我听见他爹说春梅娘家姓庞,叫庞大姐,莫不是他?”(第八十九回)

译文:“AsfarasIcanremember,SpringPlum’Sfamily nameisLung.No doubtitis she,’’SaidJadeFountainoncemore.

原着中姓薛的是一个尼姑,人称“薛姑子”。此人神通广大,经常在西门庆家出入,与他几个妻妾打得火热,常帮她们弄点“符药”(据说可以助孕),或是装神弄鬼,治病消灾什么的。译文中“薛师父”也错成了“AbbessPi”。

(2)王姑子道:“也不打紧,俺每同行一个薛师父,一纸好符水药。前年陈郎中娘子,也是中年无子,常时小产了几胎,白不存,也是吃了薛师父符药,如今生了好不好一个满抱的小厮儿!”(第四十回)

译文:“Oh,butonecandosomethingtohelp,”saidSisterW ang.“The AbbessPiknowsarecipe.Shetrieditlastyearin thecaseofaMiniste—rialSecretary’Swife.Mistress Chen.ThisMistressChenwasaboutyourage,andshewaschildless;shehadhadonlyanumberofmiscarriages.Butlastyearshetried themagic draughtoftheAbbessPi,andsherecentlygavebirthtoafine,healthylitlteson.’

明明是“庞”(pang)和“薛”(xue),译文里变成了Lung(Long的老式拼法)和Pi,译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字念错了,读成了“龙”和“辟”。这种人名音译的错误毕竟很少。相比之下,意译时误差就多得多。以一些人名为例: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其英译分别是MoonLady,Sunlfower,JadeFountain,Snow Blossom,Gold Lotus和MistressPing,其中只有李瓶儿系音译,其余均为意译,除吴月娘和潘金莲译名较准确外,其他几个都不怎么相吻合。

2.基本事实和常识错误:译本中出现了与原着基本事实不相符和常识性错误。

(3)过了两日,月娘痴心,只指望西门庆还好,谁知天数造定,三十三岁而去。到正月二十一日,五更时分,相火烧身,变出风来,声若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挨到巳牌时分,乌呼哀哉,断气身亡。(第七十九回)

译文:Thenhisdesitnywasfulfilled.Afteradificult death—struggle,which conitnued for manyhours,beignningatmidnight,andwhichnOWanda-gain madehim roarlike a bull,he breathed outhislifein the eralyhousr ofhtetwenty-firstdayofhtemonth.He had notpassed hisforty—fourth year.译文中西门庆死时年龄竞出现11岁误差。

(4)原来那13正值九月十二三,月色正明。(第八十三回)

译文:Thatnight—itWsa thebeignningoftheninth month—afu11round autumn moon shone downfrom the clera sky.

原文里明明是九月十二三,译文里成了“九月初”,接着又说“天空晴朗,月光明媚,”岂不自相矛盾,违背常理。译者看来对中国的阴历制缺少必要的了解,这也再一次证明,源语文化背景知识对译者是多么重要。

3.官职头衔的误译:《金瓶梅》全书中人物众多,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婢女乞丐,几乎无所不包。译本对有些官衔的翻译很不准确。

例如:书中第一主角西门庆的身份不仅是一个开药铺的商人,而且还有一个官衔:“提刑副千户”。这是一个什么官呢?据《辞海》解释,“提刑”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明清时期在各省设有提刑按察使;“千户”也是官名。“千户”为一所的长官。再根据小说中所作的相关描述和此人所干的种种勾当来看,其官职大概相当于当今一个县级公安局副局长之类,因此译为DeputyHeadofCountyPoliceStation比较合适。但在译本中他成了SupplementaryDistrictJudge(地方法官助手),与他的实际身份显然不相称。另外,在第三回“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中王婆向潘金莲介绍西门庆时说:“他家大娘子,也是我说的媒,是吴千户家小姐,生得面伶百俐。”这里的吴千户被译为LeftComman.dant,显然也与上述定义有出入。

又如:庞春梅在西门庆死后被吴月娘赶出了家门,后来嫁给了当地一名军官,人称周守备。这“守备”也是官名。明代于总兵下设守备,驻守城哨,地位次于游记将军,有点像现代卫戍部队司令,可以译作GarrisonCommander,但在译本中他被称为“RiverPrefectZhou”,这与他实际身份相去甚远。Prefect一般用作地方行政长官,而不是军官;此外,River一词用在他身上也未免风马牛不相及。

书中号称“四大奸臣”之一的蔡金,官至“央内阁”,人称“蔡太师”,译本有关此人有几个头衔:TutoroftheImperialPrince,ChanceUor,theAncientCommandero这三者中只有Chancellor勉强还说得过去,Tutor和Commander两词与他身份显然不符。另外,译者将“四大奸臣”译作“theFourExaltedStateCirminals”也太笼统,不如用“hteFourDisloyalMinisters”合适。

4.传统文化内容的误译:奈达曾经说过:

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具有双语能力,还应具备双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洞察字里行间所包含的信息。潘绍中认为,翻译中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就是作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文化的种种歧异。就英汉对译而言,文化的不同之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值得译者注意研究。中英文之问不仅语言上差异巨大,文化上也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对300多年前的古代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真实、生动的描绘,堪称明代社会风俗的壮丽画卷。其中某些风土人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翻译起来比较棘手。尽管“异化”的策略在翻译习语、修辞、异域文化等方面得到译界的提倡,但就某些个案而言,还是有许多“此路不通”的例子。以下实例或多或少能说明这一点:

(5)只是学生早有一片仰高之心,欲求亲家预先禀过,但得能拜在太师门下做个于儿子,便也不枉了人生一世。(第五十五回)

译文:AndIhave,moreover,aspecialrequesttomakeofyou,dearcousin.Ithasbeenmyheartfeltdesrietocomeinto closerpersonal contactwith theAncientCommander,asa“dry”son.

这攀“干亲”是典型的中华文化,英文里虽有“adoptive”一说,但那是一种收养关系,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用“dry”son等于白译,因为英语读者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陶妈妈道:“俺知县老爹年五十多岁,只生了衙内老爹一人,今年属马的,三十一岁,正月二十三日辰时建生。见做国子监上舍,不久就是堂进±。有满腹文章,弓马熟闲,诸子百家,无不通晓。”(第九十一回)

译文:MotherTaodrewadeepbreaht:“Nowlisten tome.Heistheonly son ofourDistrictMan—darin.His~therisfiftyyearsold;hehimselfisthir-ty—one,andhewasborn on thetwenty-third dayofthefirstmonth,atthehourofthedragon.Hestud—ledatthe Impeirla Pirnces’Academy,and he ex·pects before long to take his doctor’S degree.Hisbellyisfulloflearning,and he has mastered htewritingsofallthe hundred sages.’’

“举人”、“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与“博士”学位完全是两码事,译者却用了doctor一词正确的译文分别是“successfulCall-didateinhteimpeiral examinationsattheprovinciallevelintheMingandQingDynsaties”和“success-fulcandidate in the highestimperila examinaitonsheldinthepalaceundertheemperor’Ssupervision”(《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7)李瓶儿先叫过王姑子来,与了他五两一锭银子、一匹绸子:“等我死后,你好歹请几位师父,与我诵《血盆经忏》。”(第六十二回)

译文:MistressPinggaveSisterWangasliverbar,fiveouncesinweight,andaboltofplainsilk.“BeSOkindastoread,aftermydeath,withsomeofyoursistersofthecloister,asolemnmassforthere-poseofmysoul!”shebegged.

《血盆经忏》又称《血盆经》,是我国道教文化的内容。妇女死了以后,道场上要念此经,一方面表示对她生儿育女时历经磨难表示安慰和敬意,另一方面又对生育时亵渎了神灵表示忏悔。英译mass一词只能使人想起基督教弥撒活动,与原文传达的意思可谓格格不入。

(8)伯爵道:“哥若肯下顾,二十两银子就够了,我写个符儿在此。费烦的哥多了,不好开口的,也不敢填数儿,随哥尊意便了。”西门庆也不接他文约,说:“没的扯淡,朋友家,什么符儿!”

译文:“Oh,ifyoureallywould-twentyounceswoulddo me,”said BegarYing,“ofcourse,a_gainsta noteofhand.I’vebroughtitwith me;hereitis.”His Men laughingly waved itaway.“Be—tween good firendsone needsno note ofhand.’’

如果说例(7)译者有“张冠李戴”之嫌,例(8)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现成的“帽子”没有戴起来。所谓“写个符”无非就是出具一张借条,英文里不是有“IOU”这种形式吗,这里完全可以借用,但译者偏偏要用什么noteofhand。

上述误译的产生,源于译者文化意识的淡薄和源语文化修养的欠缺。什么叫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克服翻译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导致误译。从上述误译中不难看出,译者苦于在英语文化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法,无奈之下,只好强行硬译(如“dry”son、),或者“移花接木”,套用英语文化中现成的说法(如“mass”、“doctor’Sde—gree”)。结果是,前者让人不知所云,后者弄巧成拙。许崇信将两种不同的文化比作不同的“血型”。他说,翻译中以此代彼,以我代人,在不少情况下既不合适,也“代”不了。如果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代替别人的东西,把一种异质文化的“血液”输入到另一种文化的“血液”中去,得到的不是文化交流,而是文化“凝血”。

5.习语的误译:汉语成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历史道路,经过千锤百炼,这些保存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成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事实上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汉语成语的这些特点使得其英译变得更困难。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译界对成语的翻译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刘重德先生提出了“直译、意译、转换形象、音译”等四法。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什么时候该用何种手段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近几年来,主张多用“异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异化”策略的运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一旦超出限度,不仅译文显得别扭,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意义歪曲和审美偏差。以下例句原文都含有成语,译者无一例外地异化处理,强行直译,使译文显得不地道,译语读者恐怕如坠五里雾中,不得要领。

(9)一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垄宿,惹草招风。(第一回)

译文:Afterthedeahtofhisparents,hedevot—ed muchofhistimeto“irdinghtewavesofpleasure,craessedbythemoonandwinds,spendinghisnighstamgngblossomsand willows.’’

(10)只为卓二姐身子瘦怯,时常三病四痛,他却又去飘风戏月,调弄人家妇女。(第一回)

译文:Butasthoughthesewerenotenoughhis‘inordinatedesires0ften drove him abroad“to rageiwht thewindsandplaywithhtemoonbeanl8,”,andseducethewivesanddaughtersofothermen.

(11)王婆道“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挨光’的两个字最难。怎的是挨光?比如如今俗呼‘偷情’就是了。(第三回)

译文:“Listentome,mynoblegentlemna”,said MohterWnag.“In loveafairsit’SnotSOsim—piesa htat.Whatdoes‘love’meantoday?Stolenlove.’’

(12)何九道:“休得胡说!两日天气十分炎热,如何不走动些!”一面七手八脚葫芦提殓了,装入棺材内,两下用长命钉钉了。(第六回)

译文:“Nonsense!”Hesilencedhtem.“That’Stheresultofheat.Come on,take upthebody!”Andhurriedly,withsevenhandsandeightfeet,theyproceededtolayoutthebodyandputitinhtecofifn.

(13)那日却和西门庆做一处,打发王婆家去,二人在楼上任意纵横取乐。(第六回)

译文:atverydayshehadanassignationthherlover.MotherWna gwassentaway.SOthatnow,forthefirsttime,theycoulddevotehtemselvesundisturbedtoindulgenceinhtatplesaurewhichhteyenjoyedbothverticallynadhoirzontally.

(14)林氏道:“他又两夜没回家,只在里边歇哩。逐日搭着这伙乔人,只垄坠,把花枝般媳妇儿丢在房里,通不顾,如何是好?”(第六十九回)

第11篇

近年来,许多人出于对国内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经常建议用美国的教育模式取代现行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地方。自二战以来,美国的教育成功取代欧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自有其非比寻常之处。但我认为,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具体国情。否则,单纯盲目的移植必然会导致南橘北枳,而且会丧失宝贵的时间和信心。

美国学生不太用功读书?

据说,有些人去美国的中学转了一圈,得出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是快乐教育,学生不做作业,课业负担很轻。而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因此,中国的中小学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学习时间,难度应当尽可能低,课本应当尽可能薄。尽管我不懂基础教育,但我却接受过基础教育,我总觉得这个结论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都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付出很少却收获很多的事情呢?天上怎么可能白白掉馅饼呢?后来经过实地考察,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美国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在最好的私立学校,学生学习的辛苦程度一点也不比中国学生轻,他们每天也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学校里的竞争一样很激烈。但是质量比较差的公立学校就完全不同。那里的学生是比较轻松的,竞争压力也不大。看来,有些人考察的可能只是美国的公立学校,就匆忙得出了片面的结论。此外,美国小学的课本并不薄。他们的文学、历史课本都很厚,有些也很难,但学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人文基础。最近日本政府重建日本教育,要求中止已进行十年的“快乐教育”,给日本小孩增压,增强他们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特别是和中韩学生的竞争。这未必不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

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

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有人为了证明这一点,举出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拒绝多位SAT、ACT成绩满分的申请者的例子,当然其中包括了许多中国学生。也有人举出耶鲁大学招收的中国学生成绩并不高的例子,以此说明美国大学对成绩是多么的不重视。在我看来,“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对的,但前半句是错的。事实上,美国大学招生时非常看重成绩,只不过他们看重的是学生在中学平时的多次学习成绩,而不是SAT、ACT一次的成绩而已。以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最好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他们录取时最重视的是申请者在中学的GPA以及AP课程的成绩,SAT、ACT的成绩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项指标参考而已。这是因为,美国大学招生实行的是申请制。他们并没有一个和中国的高考制度相类似的全国性考试,也不会依据这一考试的成绩去录取学生。从历史上看,SAT和ACT是有人(而且是私人机构)先组织了一个考试,慢慢地各个大学开始认可这个成绩,逐步推广开的。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SAT和ACT几乎是无人问津的,它和中国的高考制度完全不同。中国实行的是全国高考下的统一录取制度。从形式上看,它特别像中国古代的科举——老百姓也是这么看待的,所以高考成绩在中国高校招生中才会成为唯一的录取依据。

美国的教育很公平?

有人认为,美国的大学招生不分种族、民族、肤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高额奖学金完成学业,体现了公平和正义。这完全是不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得出的片面认识。应当说,经过100多年的抗争,美国的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赢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美国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也是一个视不平等为当然的社会。在教育领域尤其如此。美国人认为,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当由那些社会地位高,家庭经济好的学生获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够支付得起高昂学费,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先天禀赋条件比较好,受教育程度高,毕业后有父母和家族的关照,也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既说明了教育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回馈母校。但是,这种家庭出生的孩子普遍都有一个毛病:缺乏欲望——因为他(她)已经什么都有了。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迎接挑战,必须有另外一些家境贫寒的人来刺激他们。出于这个目的,私立大学在有限的招生计划中拿出一部分招生名额,并提供奖学金,为家境贫寒但非常优秀的学生提供财务资助。这些学生的智商很高,普遍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希望出人头地的决心,他们会非常珍惜上帝赐给他们的机会,将来也有机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会激起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挑战欲望,迫使他们也加入到奋发向上的行列里来。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在一条鲶鱼的刺激下,其他沙丁鱼加速游动,保持活力。一般说来,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心胸比较宽广,视野比较宽阔,但失之安逸;家庭经济差的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容易急功近利,但吃苦精神比较强。这两类学生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这才是美国大学特别强调生源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源多样性固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砥砺,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从根本上说,生源多样性是为富裕阶层的教育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自然,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在价值观上也就符合美国有钱人的利益了。所以美国多位总统不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世界上推行霸权主义自有其教育制度上的缘由。当然,这是美国私立大学的做法。对于公立大学来说,它考虑的主要是公平问题,也就是解决让所有人有接受教育机会的问题。教育质量的问题就退居次要地位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顶尖的一流大学主要是私立而不是公立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耶鲁大学在中国招收的学生成绩不一定最高的原因。因为耶鲁大学已经招收了美国本土成绩最好的学生。它到中国来选的10个人也好,8个人也好,一定是美国学生最缺乏的那一类人。换句话说,一定是最有特点的,最符合美国人需要的人。成绩自然不需要最好的——它何必要不远万里来遥远的中国去寻找成绩最好的学生呢?美国本土就有——当然也不能低于耶鲁的入学要求。

以中国思维解决中国教育问题

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首先,它面临的受教育群体太庞大。其次,中国的教育体制在“”阶段基本上被摧毁了。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其他社会领域要么在改革,要么在开放,但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却是重建。当其他社会领域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得差不多的时候,教育的重建任务才基本完成(当然也在边重建边改革)。这时候再去改革,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民众现在对教育的意见很大,这并不奇怪。第三,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教育观不一样。美国人的教育观是通过教育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一种公民教育。中国人的教育观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出人头地。他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所以中国人一方面特别强调受教育权利的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教育质量的差异和教育质量的竞争——只有我现在受的教育比你好,才能保证我将来在社会上比你强。这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思维,但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历史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所以你会看到,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许中小学假期补课,但中国的家长在假期给孩子补的课最多;尽管教育专家反复劝说不要拔苗助长,但中国的家长恨不得在胚胎形成之前就给肚皮注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世界上最完美的神童。所以我始终认为,盲目地照搬美国的教育体制,一定会给中国教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的教育问题,必须由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用中国人的思维去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办法。正像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所说,如果将来中国各领域的中坚和领导主要在中国大学接受教育,虽然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至少是合格的。反之,如果他们中多数人都是在国外大学接受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可悲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