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时间:2023-08-21 17:2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第1篇

1、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结构产生了变化,语文课程分为了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明显化。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语文课程要求在1.25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学生通过必修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语文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语文课程一般要求在1.75年修完。新课标这样的要求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能力上来,这样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但是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地位确实是十分的重要,高考在本质上就与其它考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特的评价形式,让语文的选修课带上了功利性质,造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从语文本身与学生的发展确定,而是和高考的关系确定,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

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包含了五个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种设置让语文课程出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发展是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而基础性就是指“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语文课程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都要将基础性作为重点。但是经过实践证明,选修课的内容在学生的需求中,无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多样化需求与基础性要求出现客观上的对立。现在大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并将这些选修课程能实现作为基础性前提,但却处于没有充分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必修课的内容,与新课标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相悖。

二、高中语言课程与教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

1、展开核心目标的学习,解决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核心学习目标就是指各个学科都受到重视的共同培养目标,强调高中生必备的综合技能,具有指导学科课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功能。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过重的位置上,涉及技能的部分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着过多的限制,考评不够全面,但这些技能却在社会上或学业的深造上属于必备的能力,例如批判式思维,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性吸收,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知识就是无法在高考中得以考评,这种技能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优化,质量更高,这就需要高中教育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核心学习目标,既“根据未来社会行业所需的共同技能以及升学所需的各项技能制定可操作的核心学习目标”。这个核心的学习目标不需要对学科知识与技能做出硬性规定,而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用这样的学习目标来对各学科进行教学和评价。

2、考虑各种发展需求,解决多样性和基础性的矛盾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多样性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对于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实现及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有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查找学生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选修课能解决的,需要从选修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上入手,不同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其侧重点不同,在同样的选修课达成语文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知识程度做出评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语文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过程都要把学生的自由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解决高中教育阶段基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程目标 “听、说、读、写”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指导实践下的相辅相成关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理性目标,而“听、说、读、写”则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或具体实践,学生可以从量变逐步达到质变,“听”,可以进行积累、感受、领悟、拓展,可以培养“发现”的敏感性等;“说”,必须调动梳理、整合、体验、思考、应用、发现与创新等;“读”,既是积累、领悟和鉴赏,又是思考、拓展和创新,更是自我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写”,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综合实践。“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最后可以逐步实现积累、审美、思考、应用、有所发现和探索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其实就是语言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它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把语文课程简单化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程机械地理解成“语文课”,把语文课程这个有机整体给分割成几个肢块,只靠“知识”和“能力”概括语文水平,这是不够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这就是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即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有利于逐步形成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要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这些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了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而且实现了“课标”提出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新的维度目标。而这两个维度目标不是仅靠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崇鑫,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第3篇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两周后的学习内容保持率如下图所示。

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的平均保持率差异很大。教师和学生最习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最常见、时至今日仍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奉为圭臬的讲授法,其保持率也就是教学效率居然是最低的。而阅读的保持率是10%,是讲授法的两倍,难怪有人说,听某某老师讲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比讲授和阅读保持率更高的学习方式是视听结合和示范法,保持率分别为20%、30%。但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保持率普遍较低,在以上四种方式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及学习知识的记忆和领会不是主动的,教学效果必然低下,而这四种学习方式恰恰是眼下高中语文课堂最主要、教师选择最多的方式。由此可知,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普遍选择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置学习对象于被动地位,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的课堂甚至罔顾学生,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灌输知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课堂实现高效,必须从选择高效的学习方式入手。

“学习金字塔”显示,讨论组的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为50%,实践练习的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为75%,而向他人传授(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的平均保持率高达90%,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平均保持率之所以高,是因为在这三种学习方式指导下的学习,学生均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必然高效。这就告诉我们,讨论、实践、教会别人(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是高效的的方式,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先选择,合理运用。

毋庸讳言,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处在一个很低的层次,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表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里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创设高效课堂务必要重视学习方式的选择。

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有直接关联。部分教师一味地抱残守缺,以提高升学率和应对高考为借口,拒绝选择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的高效学习方式,明知满堂讲授效率低下、效果很差,仍然不舍得摒弃,原因之一是,接受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简单统一,教师备课简单,课堂操作简便,因为没有生成,也就没有碰撞,教师根本不用担心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意外,不会被问倒,更不会被挂住,练好讲功,万事大吉,还时常落个精彩的评价。学生也不排斥此类课堂,一是早已习惯,二是省力清闲。上课时,拿出两只耳朵去听一听,高兴时记一记,最好含情脉脉地看着老师,时而点点头,再伴以微笑,顿然让老师自信满满,便以为自己所讲内容定然是学生已懂已会的东西,哪怕是在课堂上神游万仞,心骛八极,也无碍于教师的讲授。一堂课下来,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感悟,不需要交流,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探究,收起学习的个性,送走所有的灵动,坐稳了身子,等待下一位讲师登场,至于记住多少、掌握多少、消化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直面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勇于解剖自己,静下心来细细读一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切实用《标准》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打造高效课堂一定要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执著梦想,我们眼里要有前方,心中要有方向。我们应该从选择高效的学习方式入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先选择、合理运用讨论、实践、教会别人(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生机、彰显个性,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传递着成长的力量,给每一个孩子最大、最真切的帮助。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方可成为万千学子生命中温暖、香甜、恒久的记忆。

陈清华,语文教师,现居安徽砀山。责任编校:郑利玲

第4篇

一、新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现已正式颁布实施。它是在两省一市试验本的基础上,根据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又作了比较大的修订。语文教材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改革旧的教材体系,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体现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知识性与实践性统一,科学性与民族性统一为基本原则。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分,’(读写分编),二“合,’(课内外结合),三个“转变”(变“文选系统”为“训练系统”,变“文体循环”为“能级递进”,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

1.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高中阶段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在训练要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宜采取“读写结合”的办法,把二者混合一起进行教学,否则容易互相迁就、互相干扰,结果是顾此失彼,甚至两败俱伤。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根据教材改革的总体构想和高中阶段的整体训练计划,把全书分为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两个部分。二者统一规划,分进合击,貌离神合,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任务。

2.理想的阅读教材,应该做到典范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代表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根据高中阅读训练的统一计划,把阅读教材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教材,作为主体教材,是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依据。必须统筹兼顾,精益求精,使它尽可能保持高度的典范性、代表性和稳定性。课外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是课内训练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巩固课内训练成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凭借。应该既与课内紧密配合,又能充分放开手脚,使它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3.传统的阅读教材,只是注重选文和划分单元,而对白话与文言,语言与文字,文章与文字等性质、要求、内容、方法各不相同的训练项目,往往不加区分,一律采取混合编排和混合教学的办法。这样做,容易造成各类知识概念的交叉,各种训练内容的交叉,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不能形成一个严整的训练系统。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对阅读训练的内容,试着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并初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探索科学训练的序列。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语文一直是高中的主课,一般占总课时的1/5左右。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1.语文与高考的交易―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很多人都把语文教育的失败以及种种积弊归罪于高考指挥棒,这是不公正的,至少是不准确的。现行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有学生歌谣为证:学好语数外,考文考理都不败。而以往社会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现行高考制度实现了语文的价值,而并非致使语文异化的根源。

在教学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用测试的方法来替代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测试题来替代课文赏析与领悟,课文被废置一旁,或者在一些拙劣的设计者手下被切割成零乱的碎块。结果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正常程序和流程被割断、破坏了,留在学生头脑里的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片断。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教学过程重视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模式所暴露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利益旋涡中的高中语文教育,千疮百孔,沦落为一块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2.语文与生活的隔绝―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鳍。现在的语文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现实,教材滞后,教法机械,语言苍白,思维狭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是语文共性语言泛滥,而个性语言缺失。语文教学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是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的,因为“共性寓于个性”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然而,多年来,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共性,却对语文丰富的个性弃而不顾。对语文共性的偏执,导致语文的课堂形式日益成为一种程式,这种程式阻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致语文的空间日趋狭小,沦落为声嘶力竭的娇情或表演。

第5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思想

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在很多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观点。经过总结分析,我得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与语文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上来看,《课标》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性质

对语文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便是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提出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自由”二字,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解放出来了,赋予了语文工具性以鲜活的内涵,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正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从教学理念上来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它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早从孔子办学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办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也基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当时就已认识到,这种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语文教育,尤其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教育主张,在当时是极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对当下的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

的这些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不谋而合,如针对写作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再有针对阅读方面:《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都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课标》中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提倡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完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这正是新课改最大的突破。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文法教学,他的这些主张在《课标》写作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完善

1.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上来看

认为善于积累素材,整理思想情感和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写作教学要重视素材的收集和真实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去写文章。他说,“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删除的删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会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课标》沿袭了对写作教学的教育思想,提倡多读书、多练习,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主张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这一目标上,《课标》和是最一致的,目标就一个 ――学会积累和写文章。

2.从文法教学上来看

重视文法教学,他认为文言写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他主张写作教学应摒弃文言,采用白话,这也体现了倡导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写实主义文学代替假文学。

而课标也规定:“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课标》继承和发展了的语文教育思想,作为20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推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教育者要转变角色,转变观念,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

当下新课改正进入攻坚阶段,而教学中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落实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键在教师,教师个人的教学姿态和生活方式本身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胜过他所传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传授的主要不应当是工具性的知识,而应当是实践性的智慧。课堂本身就是一群生命的交往,是生命间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激发的过程,课堂也应当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是一切的时间与空间。

要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育者转变自身观念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有自己的思维,有不同的看法,充分认可和信任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

二、跳出语文课堂本身来求高效

新课改下,课堂的高效不仅仅在于课堂40分钟。我们常说:教育改革,德育先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制度管理都会影响到语文课堂的高效。试想让你去一个没有班风建设、没有班级文化特色的班级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要教好书,就先要做好一位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途径,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同时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优化督促机制,以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了,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成为现实。

三、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增强合作探究意识

新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习小组的划分为合作探究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四、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导学案。课前对每个小组长做好引导工作,再由小组长把方向带到每个组的成员当中去,并督促本组成员完成导学案。教师还必须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好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当堂检测练习。

五、课堂以学生小组讨论质疑、展示讨论成果为主旋律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应该首先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平台,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以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检阅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不必从头至尾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那样不仅累,而且也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会“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还给学生,教师不应与学生“抢风头”。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工夫,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更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高效,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又能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使得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小组讨论就是较好的高效自主学习的形式。在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做及时的点评,有争议的问题可拿出来再讨论,再争辩。但要注意对主题、方向进行宏观调控。只有将这种探究性合作的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7篇

一、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需要对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1、教师要明确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的。要求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只有明确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也会因此而向良好的态势发展。

2、体会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

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3、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语文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叶圣陶的语文教材理论不但包含了叶圣陶对于语文教材标准、性质、功能的富有特色的见解,还包含了他对于语文教材归宿的别有见地的论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这历来是叶圣陶语文教材归宿论的基本思想。他把语文教材视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从教材出发,尽量推广、扩大,落实到课外广大的阅读天地

4、细节上应学会推敲

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钻研得越深,语文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新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真正达到熟练地驾驭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1、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学会写作,从中获得知识。

2、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的语文教学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表达,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句句紧扣,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论证严密,立论有据,不以偏盖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罗嗦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角色转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语文教师角色也是这样。特别是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必要性与意义的充分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甚至能使教师自觉地生成正确的角色行为。反之就会出现摇摆性、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客观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即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2.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四种因素即老师、学习者、学科内容和环境中,教师的行动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的“角色面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系统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必须先转。

3.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热切呼唤语文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换,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是在任何时期与任何条件下的永恒的课题。如果简单一点说,教师专业成长可以说是教师的业务能力的与时俱进过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生事物,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与促进者,才能在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中永葆青春与活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有保障。

(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实际上,运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而使自己的教学角色不断定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得到凸现。

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第9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 ……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 ……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拓展 ……增强文化意识,……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 合应用能力。”

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其实是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境界。让教学活动充满诗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探求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师要重视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得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 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

诗意课堂要充满人文精神,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能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便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对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充当教学的“组织者”,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诗意地栖息在语文课堂上。 其次,教师要灵活巧妙的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从而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逐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采用“四允许”的方法:即“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视作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积极倡导大胆提出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培养创造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使整堂课充满新意,以激起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要设疑引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释疑难,有所进取。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创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学中用回答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在教学时从不直接向学生陈述或传授知识,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巧妙的提出问题,用正问、反问等方法,大胆提出假设,引起学生思考。其次,要以辩促思。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社会的某个重点或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问题,讨论争辩,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胜过教师讲解好几遍。

三、重视语感的培养

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到“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征。这是因为“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由于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多种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才能品出“文中味”,悟出“文外意”。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

分合读。有先分后合读、先合后分读、男女生分读等形式。分读既具有竞赛性,又容易分出优劣,利于老师掌握辅导重点;合读既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的水平,因而是一种比较好的朗读方式。

教师导读。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后,由教师导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配乐朗读。音乐,能以其独特的节奏、韵律,打动听者的心。在教学中,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读课文,效果奇佳。

举荐读。全班举荐式读:教师提出:“你们推荐一个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读”,被举荐者一般都是全班公认的“朗读明星”,既然是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会特别投入,发挥其最佳水平。分角色读。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朗读方式。如小说和记叙文的教学,就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文本中的的角色来朗读课文,使他们在朗读中进入“角色”,感悟课文的意境,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 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优势;情境;知识量;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原则

(一)以配合教材进行科学授课为基础

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要明确其定位,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配合性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根本目的是更深、更广、更快的展示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取代教材。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材料,且地位和作用是不容轻易否认的,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出题不断回归教材的主要原因。

(二)以辅助教师课堂讲课为重点

毫无疑问,教师是学校教学育人的灵魂性角色,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随着语文教学标准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探讨、体验、质疑、反思、创新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新方向、新导向。因此,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结合必须以辅助教师课堂讲课为重点,而不是对教师角色的否定和颠覆。语言的发散力、思考力、创新力以及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永远是语文的最大魅力所在。

(三)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当前许多案例都证明过度依赖多媒体将弱化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语境思考能力以及语文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适可而止,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将多媒体的优势与语文的学科性质、教师的教学特征、学生的学习偏好相结合,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它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操作简便、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等特点。一些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使同学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它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能及的。正所谓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将新的生命力,让兴趣成为了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丰富语文知识量,提升学习积极性

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构他们自主学习的源泉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大量收集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趣味知识,扩大学科的知识量,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把文字、图片、图像音频等形式,适时地在导入、讲解、探究、总结、板书、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展现给学生,进而在广泛、立体的声像资料刺激下,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课前通过网上课程资源收集了大量有关《水浒传》的资料,在组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充分考虑了多媒体对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的综合处理强大特点,向学生展示了《水浒传》中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有关的影视资料和画面,当几幅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几幕精彩的视频片段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起,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的板书和简单的几幅插图绝不能达到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实高中语文所涵盖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学生要从多方面入手去学习语文知识,但是这样会从另一个角度上减弱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学习负担,从而逐渐对语文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章节讲述的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包含写作、阅读和基础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点分章节讲述。比如针对高中语文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在这个ppt当中主要讲解如何进行写作和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而在高中语文阅读环节,教师主要讲解如何进行解读和阅读时应该采用的技巧,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罗列一些需要阅读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对阅读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力,也可以对阅读有一个更好的选择,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第11篇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 人文精神的概念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关注,具体表现在生命、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重视。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每一种精神文化都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有利于建设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道德品质。

(二)高中语文隐含性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需要以一种具体的学科为手段来传播,将人文精神与这一学科相结合,以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精神境界的目的。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也是人文精神渗透的最理想阶段。

二、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现状和重要性

(一)高中人文教育的情况

作为学科中主科的高中语文课程,由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师更注重于考试的成绩,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缺乏关注。近些年来,新课标的出台,提出了高中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号召,从而真正的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渗透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缺少人文风采

在高中的语文教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标准化,有些落后,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直采用强化标准答案记忆的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单调的强化记忆状态之中,在新形势下,理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来进行新条件下的高中语文教育。

三、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方式

(一)转变思想,确立人文语文观

在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的性质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的课文中,拥有一些蕴含着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人文理念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有助于学生主动汲取中国古代优秀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树立正确人文语文观的引导,从高中语文的目的本质等方面构建体系。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人文精神有效传播。

(二)人文文化教学的氛围

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人文精神渗透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环境。一个优秀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多个方面对人文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学生更好掌握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是对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所在,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身教学是否合格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针对性教育。

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各自的优点,对不同学生表示相应的赞赏和鼓励,学生受到老师的赞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乐观的心理。不能对不同的学生设置相同的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差异性的引导,这样才能够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拥有先进的人文教学理念,让人文教学思想深入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才能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在个体精神方面拥有巨大进步。所以,在科学合理的人文精神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一定会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高中学习的人文精神境界,开发出更加多样的语文学习内容,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主义精神。

(三)开拓语文教育范围

语文课程的教育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也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要结合生活对实际状况来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述一些优秀的人文作品,使学生拥有多样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观念,从而形成先进的价值观,另外,要把课堂中的理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语文课文中,体会作者真实意图,体现人生的多样与宽广,这样的文章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和先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众所周知,从1996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无疑是得益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新趋势已变为:多媒体化、网络化(指基于Internet的教育应用迅速发展),并且二者日益紧密结合,使用电子教材、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教学,面对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转变过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呢?本文试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要想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首先就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多媒体,然后才能搞清楚多媒体教学。区培民指出:“所谓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教学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在课堂教与学/学生校内学习活动中的运用。”从这个角度看,多媒体教学能够促使教学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如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等等。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需要多媒体教学

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如是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这主要是因为:

1.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学科的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2.“大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是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阅读或写作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3.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需要多媒体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1)学习内容的鲜活化。这就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2)教学过程灵活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被充满个性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真正体现教师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的尊重。

三、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设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课件制作、设计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前提在于课件。教师要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2.掌握多媒体课堂驾驭能力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科学掌握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关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具体教学应用,形式多样。而教法的优劣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把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

四、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未来

信息化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归纳以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2)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3)笼统、抽象地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媒体技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现代教育媒体对于语言积累、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联想和想象的培养无能为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有利也有弊,我们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