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间音乐;继承与发展;人才培养
一、我国民间音乐继承与发展现状
在新潮流、新艺术形式主宰时尚的今天,民族的艺术精华反而被我们冷落和忽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只能在少部分地区或者人群中继续流传,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社会的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音乐简单直观的艺术特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许多原生态民歌、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已经逐渐失传和消逝,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而一些音乐院校虽有开设民间音乐相关教学,但课程并未涉及其精髓,学习中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了解不多,学校重视度不够。
二、加大学校民间音乐教学强度,继承民间音乐精髓
学校是民间音乐最好的传播者,学校的音乐教学是民间音乐的传承介质,做好学校的音乐教学,对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传统民间音乐展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在学校进行民间音乐传播,向学生展示民间音乐的精髓,帮助学生理解民间音乐,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要求学校更加重视民间音乐的教学,为其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提供更多的硬软件支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进行挖掘和发现,才能发展和继承其文化的艺术价值,高校只有鼓励学生从事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发展,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做更多的保障工作,才能不断推动文化艺术的进步。
三、加强民间音乐的宣传工作,加大民间艺人培养力度
因为民间音乐的逐渐失传,很多人无法接触到音乐的精神,很难享受其艺术价值。因此,加强民间音乐的宣传工作,鼓励人们接触和了解民间音乐,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民间音乐,钻研民间音乐,是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的有利途径。因此,首先要加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培养力度,做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此外,也要在民间寻找各民族精通音乐艺术的工作者和继承者,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和保护,使他们在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要注重各级文艺工作者对民间音乐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性,做好传统音乐的传承工作。在民间,应该建立艺术人才库,以有效的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民间艺术工作者,倡导和弘扬、发掘传统民间艺术;另外,还要为民间工艺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硬件措施,如:建立专业博物馆、陈列馆等,并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接触民间艺术、民间音乐,认识民间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为民间音乐的传承拓展更多的空间。
加强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才能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民族精神不被现代潮流所淹没;不断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创新音乐,才能维护我国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个性,保障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能够引发人们对音乐文化的探究,不断探索和发掘音乐的多种形式,不断拓展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空间,实现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地域文化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摘要: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一)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论文体系。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模仿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缺乏民族特色,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如果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相结合,将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美术能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课堂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民间美术,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民间美术不仅丰富了教学素材,而且增强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根基,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产品和外来文化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忽视了身边的民间美术。由于诸多原因,大量民间美术作品被遗失或损坏,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在这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地方,对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应当引入民间美术,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激发其对民间美术的热爱。高校学生是发展我国美术事业的栋梁,是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校的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活动中,使其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三)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模式
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学习民间美术能够训练学生的创作技法,培养其审美能力。学习民间美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学习具有借鉴作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民间美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应当引起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民间美术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并研究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措施
(一)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近年来,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文化与艺术涌入我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一些教师认为民间美术相对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轻视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更没有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积极意义,进而肩负起向学生传授民间美术的责任。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兴趣,使其加入到传播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队伍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师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加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其魅力。高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加入到研究民间美术的队伍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间美术工作室,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以加深认识传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更多的是沿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过于被动,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主动学习民间美术。作为专业美术人才,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民间美术的传承难以为继的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当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传承民间美术,发扬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文.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大家,2011(8).
我国民族文化是由多个民族共同创建和传承的,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创造了许多非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维系各族人民之间感情的纽带,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文化改革等巨大挑战,来自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和非主流文化意识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改革带来一定干扰和压力。在民族文化失去保护和自然的传承环境以后,其传统文化也会失去原本的特色,且逐渐走向灭亡。所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会彻底失去本土的民族艺术。
二、高校教育中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传承方式
1.充分利用民间艺人
各族人民都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艺术而自豪,在现代生活中,也先后出现了很多素质较高的歌舞艺术人才。民间艺术家是民族艺术的宝贵财富,是艺术的开拓者和发扬者,他们充分利用民间的歌舞艺术文化资源,通过参观、欣赏、表演和联欢等多种方式让民间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在体验传统的歌舞艺术表演之后,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可见,民间艺术家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2.深入田野、深入生活
实践教学是艺术类教学的关键。深入田野、深入生活以及深入自然应当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专业教育课时设置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各大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本土艺术资源的教育作用,利用民族艺术资源,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经常走进少数民族村落,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感受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和风土人情,聆听民间艺人的歌唱和演奏。这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是积累民间艺术文化素材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因地制宜,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各民族艺术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三、四年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规划好侧重点,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所处地域以及本地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等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个别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4.注意素材收集后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现代转换是传承民族民间歌舞的关键,不但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完善,还要使文化遗存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各民族文化,调查资料明确民族歌舞艺术特点,将其作为获取创意的条件和资源。
5.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民间歌舞艺术的传承和教育,不单单是高校的教育任务,也是一项社会责任,需要国家文化政策和民族法规的支持和指导,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可以举办一些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活动或比赛,演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和歌曲,为艺术教育和民间歌舞艺术传承提供平台。
关键词: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现状
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着眼于地域文化分类,是民间智慧和乡土习俗结合的产物,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在民间成长,经过历代的发展流传至今,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风俗、社会意识和等,既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共性又包含了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性。但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而临着重大的危机和挑战,下文就针对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展开探讨。
一、当前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不断入侵,受到一些现代人的热衷和吹捧,追求新潮流新的艺术形式在一时间成为时尚,而忽视了本民族的艺术精华。虽然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仍在流传发展,但民间音乐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已慢慢被淡化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精神享受,各种先进的电子音像制品开阔了人们的音乐视野,简单直观的民间音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了。许多地方民风淳朴的原生态民歌在新生代中传唱越来越少,只有在极少数的穷乡僻壤才可听到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甚至一些少数民族音乐像苗族飞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一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一些大的音乐院校中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了解甚少,学校对传统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因而,要求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民间音乐的精髓,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不断创新发扬民间音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断传承的同时推进音乐文化的创新,维扩我国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个性,在很火层面上维护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引发人们对音乐文化的探究,不断思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转型形式,继续继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实现整个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面对蒸蒸日上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随着文化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加大了对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政府加人资金投入利用地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来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原生态传统民间音乐的追求,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
1.加强对学校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做好音乐教学工作对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展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将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纳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现传统民问音乐的奥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充分做好学校民间音乐教学工作,重视民间音乐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得到真正意义的传承和发展。
2.加强民间音乐的宣传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政府要加强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宣传工作,积极鼓励人们接触和了解民间音乐,并不断地去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民间音乐。建立完善的民间音乐保护机制,运用现代的技术方法记录原生态的精华,不断地将其融入到音乐创作中,使我国的民间音乐更富有感染力,建立民间音乐文化馆,并向大众开放,增强人们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视度。
3.加强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文艺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文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培养各级文艺工作者对民歌的科学态度,正切认识加强对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做好传统音乐的传承工作。
四、总结
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民族风情,而对文化的入侵和先进的现代化电子音像制品的冲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性,加强对民间音乐的宣传力度,建立一系列的保护机制,重视学校民间音乐教学工作,做好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根本上做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桥生,米瑞玲,漫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艺术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现代室内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充分展现设计者的文化品位。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便应该积极深入到中国传统元素中去寻找精神内涵,然后灵活的与现代室内设计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
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现代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通过观察这几年国际室内设计大赛优秀的作品,便可以清晰的看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趋势。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不仅有利于让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传承,而且有利于为现代室内设计增添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设计理念逐渐被各个国家室内设计人员重视。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应该不断挖掘本民族传承的文化元素,并且采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在出来,这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人们的审美观。只有让中国传统元素大范围应用到室内设计中,让“民族风”和“传统风”得到更好的展现,才能够提高中国室内设计在国际艺术领域的竞争力。
在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理念不断渗透,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现代室内设计也深受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逐渐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便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较好的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积极创新设计思路,不断拓展室内设计发展空间。总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需要,同时也是现代室内设计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渗透,而是将现代室内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要素较好的融合起来形成新的室内设计观念。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积极寻找中国传统色彩的内涵,并且将传统色彩灵活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促使现代室内设计作品充满丰富的传统色彩。虽然室内设计在色彩应用方面体现着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色彩始终被人们尊崇。很多设计者将中国传统色彩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从而创造了众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红,中国人们始终喜欢红色,甚至红色被看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红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象征着热情、奔放、团结的民族品格。通过应用中国红,让整个建筑气势宏伟,是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完美融合。
2.中国传统书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设计作品的信息,更发挥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作用,这也就对现代室内设计文字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观察这几年的艺术作品,我们便能够清晰的看到很多作品中的文字都是经过电脑合成,这样的字体与书法相比缺乏灵动性,呆板生硬,缺乏内涵。然而,将传统书法较好的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体现现代室内设计作品的风格。不同的书法具有不同的文字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对室内设计作品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其中篆书代表着高雅;隶书代表着古朴的特征;草书代表着活泼和灵动。通过将中国传统书法较好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利于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的体现出来,为室内设计作品增添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
例如:在一些茶室的设计上,便可以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较好的融入进去,让整个茶室充满传统的书香气息。因此,为了将传统书法灵活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便需要设计者深入理解书法表达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将书法内涵的经典之处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室内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魅力。
3.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装饰的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在一些房屋室内空间布局中,借景、屏风、隔断和博占架等多种装饰手法便是从传统社会发展中演变过来的。这些装饰图案不仅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当然,在应用传统装饰元素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一味的强调对形的运用,还应该注重对装饰图案神韵的挖掘。尤其是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将传统装饰元素通过设计以满足当代室内设计的需求,坚持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例如: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这所博物馆就是将传统的飞檐翘阁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并且在整个建筑物的多个细节部分采用了传统的装饰元素。其中在这所博物馆的材质方面,主要以开放式的钢结构和木作架替代了传统的木梁和木掾构架系统,其屋顶也多采用玻璃和石头材质。同时,在博物馆设计中,追求色彩和纹理统一时,其传统的房屋坡顶和窗框被花岗石所取代。通过应用这些传统装饰元素,让整个博物馆都充满了浓厚的东方神韵。
4.传统建筑建构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般来讲,我国的传统建筑结构多以木质为主,建筑装修涵盖了除隔断、门窗以及大梁的几乎所有小木作结构,对于木材的运用讲究大进深和高空间,视觉上注重对称艺术,画栋雕梁讲究色彩匀实,一些硬木作品,例如:官椅、屏风以及长桌等传统物件多常见于室内装饰,传统建筑构件的历史和功效性体现都十分的明显。传统建筑构件的雕刻技艺也独树一帜,浮雕、圆雕以及镂空作品等构成了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具体运用在建筑物上则因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取舍,在祠堂、牌坊、栏杆、壁橱、庭院以及月台部分多以石雕作品较为常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很多也在栏杆和壁橱方面采用了传统建筑构件的形式。
一、印花布艺术产生的背景
新疆,古称“西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脉络可归纳为:
(一)印花布艺术的历史背景
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维吾尔族的远祖生活在亚洲大陆的北部,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经历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第一,汉、唐时期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并存、传播与吸收阶段,印花布艺术传入西域;第二,10世纪左右西域喀拉汗王朝建立,标志着维吾尔族进入对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接受与改造的阶段,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伊斯兰艺术,随之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也逐渐发生改变。“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喀什噶尔运往俄国的物品中就有当地印花布3万余匹”[2]。
(二)印花布的考古发现
从新疆境内出土文物来看,在棉花传入之前,当地居民多使用毛丝织品。《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此指木棉由印度传来。《新唐书•西域传•高昌》载:“有草名白叠,撷花可织为布。”此为非洲木棉所织之布。古代文献中较早记载草棉的应该是《梁书•西北诸戎传》,其称:“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由此推断,至5世纪初,草棉已传入新疆高昌地区。新疆近几十年的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是出土了大量的棉织物,这对了解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出土了两块汉代蓝白花布残片,随后在和田地区出土了北魏时期的夹缬印花绢,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印花板等珍贵文物。考古资料表明,当地居民早在汉代就已掌握印染技术,但由于新疆地区不生产蓝靛,所以可以推断镂版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可能由中原传入。综上所述,大量史实表明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在千年发展中,已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技艺精湛,是一种独具本土民族特色的艺术。印花布汇集了民族民间艺术中的绘画、雕刻、印染等优秀技艺,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二、印花布艺术濒临衰弱的现状及原因
对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都较为薄弱。探究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也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迫切需要,是开拓本土民族民间工艺理论研究、促进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本土经济的重要环节。
(一)印花布濒临衰落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技术标准化的背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是该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技艺,但因现代工业文明等的辐射,导致其不仅在数量上逐渐衰退,而且传承艺人、精湛技艺、工艺种类、装饰等诸多方面的现状令人堪忧。这种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工艺被边缘化、异化。目前,印花布在现代市场中处于急剧缩小的态势。据调查,现在掌握传统印染工艺的艺人已越来越少,且都已年过半百。市场中可见的印花布大都已抛弃了传统工艺,采用现代化的印染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居住环境的改变,印花布艺术正逐步被遗忘,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的市场占有量在逐渐减少,加之新工艺、新材料的冲击,使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印花布濒临衰落的原因
印花布衰落的原因有: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进,导致印花布的实用范围缩小,又因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给当代人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使得曾被广泛使用的民间印花布逐渐被现代社会所遗忘,逐渐走向消亡,印花布自身的价值也在渐渐发生着改变。换言之,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文化挑战,导致当代受众审美取向逐渐时尚化与趋同化,这就必然冲淡当代受众对民族民间工艺(包括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传统特征的认同。
(2)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师传口授的印花布制作技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技艺传承出现问题,生产规模逐渐缩小,面临即将失传的危险境遇。据调查显示,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在新疆南疆的喀什、和田等地区,维吾尔族聚集的乡镇还有少量生产。传统文化市场几乎被新的文化形式所占领,因而民族民间工艺(包括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受到极大冲击。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这种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本民族精神世界与生存状态的生动写照。
(3)在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上,目前尚缺乏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参与的倡导与保护,继承与创新。综上所述,面对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濒临衰落的状况,研究其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印花布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1)工艺价值蓝夹缬是我国古老的雕版印染活化石。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中最具特色的木模彩色印花布的制作工艺采用了类似于流传较为久远的版印刷[3]的工艺,同时受到了内地蓝夹缬工艺的影响。
(2)文化价值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实现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我们真正把握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土壤,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发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
(二)必要性
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客观记载,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浓缩了本民族优秀文化,惠及子孙后代。因此,是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如今民族民间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极易受到冲击,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保护。四、对印花布传承与保护的措施及建议在工业文明对民族民间文化冲击不可逆转的趋势下,部分民间工艺的衰退、变异乃至消失是难以避免的。对于珍贵、有价值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因而加大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为例。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技艺于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各民族世代相传,并被视为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承、保护、研究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的问题上,应在遵循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对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进行传承、保护、研究等工作。
(1)命名式保护命名式保护是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应尽早建立各级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制定相应标准,通过命名式保护达到推动人类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我国政府通过命名式保护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新疆大漠土艺馆63岁的尧尔达西•阿洪和喀什市英吉沙县50岁的胡加西木•吾守尔,由此来进一步加强传承、保护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艺术。
(2)立法式保护立法式保护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对文化财产、文化资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式。此方式在西方早已被使用,我国在近几年逐渐颁布实施了文化保护条例。例如,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运用立法式保护。
(3)区域式保护应进行深入普查,掌握自治区、地(州)、县(市)各级民族民间文化的现状,由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当地艺人继续从事传统技艺,让印花布艺术重现往日辉煌。这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切实地将维吾尔族这项具有本土特色的印染工艺传承下去。
(4)传授式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机构将民族民间工艺进行传授,或根据老艺人的口述,记载这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工艺,将其编写为教材,并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培训,开展各种活动,鼓励民众参与,选拔、培养、建立一支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此技艺的队伍。在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建立了自治区首家民办民俗艺术学校,准备开办传统手工艺课程,这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感悟,多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以及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不断创新和发展,民间美术成为极富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高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祖国栋梁的重要场所,民间美术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对于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一)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模仿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缺乏民族特色,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如果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相结合,将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美术能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课堂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民间美术,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民间美术不仅丰富了教学素材,而且增强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根基,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产品和外来文化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忽视了身边的民间美术。由于诸多原因,大量民间美术作品被遗失或损坏,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在这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地方,对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应当引入民间美术,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激发其对民间美术的热爱。高校学生是发展我国美术事业的栋梁,是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校的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活动中,使其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三)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模式
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学习民间美术能够训练学生的创作技法,培养其审美能力。学习民间美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学习具有借鉴作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民间美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应当引起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民间美术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并研究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措施
(一)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近年来,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文化与艺术涌入我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一些教师认为民间美术相对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轻视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更没有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积极意义,进而肩负起向学生传授民间美术的责任。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兴趣,使其加入到传播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队伍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师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加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其魅力。高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加入到研究民间美术的队伍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间美术工作室,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以加深认识传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更多的是沿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过于被动,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主动学习民间美术。作为专业美术人才,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结语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民间美术的传承难以为继的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当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传承民间美术,发扬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徐彦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洪文.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大家,2011(8).
[2]李琪.试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J].大舞台,2013(10):211-212.
[3]周致欣.略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8).
【关键词】高职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58-0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全球化进程让我国的文化走出了国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设计出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因此高职艺术类学校需要不断地进行艺术课堂改革的探究工作,力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程设计中的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精神价值等。各族人民不断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口头的表现中,体现在娱乐、休闲、健身、节庆、风俗等之中。环境的改变会让人们失去了艺术的传承,若是没有继承人,我国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正如同少林拳,若是没有了传承人,那么少林拳就失去了意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的产物,创造者所在的环境、文化背景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发生了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遭遇困境。在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中,要做好文化的传承,在课堂设计方面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中的重要性
1.是文化传承的需要。高职艺术类学校肩负着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需要,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类教学的过程中,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动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保护和研究。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在课程设计中,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扩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加强教学的设计。
2.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所以相关方面的人才稀缺。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在进行教学时,若是能够培养具有强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人才,那么就会在社会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要认识到人才的稀缺,主动地进行课程设计的改革,培养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素质人才。
3.是学科研究的需要。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要重视人才和科研的作用,加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制,让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加显著。认识到民族的文化才是最流行的财富,不断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究,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科研的需要。所以高校要结合自身的艺术类教学特色,制定合理的教学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继承非文化物质遗产的课程改革
(一)将地方的民族文化融进课程教学中
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工作,要做好人才的培养,所以教学课堂设计势在必行。高校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依据教学的特色优势,建设地方民族文化教学特色课程。每个地区都有自身丰富多彩的文化,高校要做好教学实际调查,找到本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开设相关的课程,提高教学的效果。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同学们实地参观地方民族文化;在二年级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作品,提高艺术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加入陶瓷艺术或剪纸艺术、扎染艺术等。
(二)挖掘非物质文化思维,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要认真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找到其和艺术教学的交融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承工作。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将本民族的图腾或者是图案添加到设计中去,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共鸣。例如在包装设计中加入特色礼品设计,把牡丹、凤凰等传统纹样重新组合,使其既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又赋予它新的美好寓意。
(三)建设民族特色社会服务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高校课程设计要有实验性和精英性,保持教学课堂改革的兴趣。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让学校、学生、企业之间形成很好的沟通渠道,不断地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究工作。学生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就能够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加强对文化的重视,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
关键词:文化;音乐教育;音乐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化开展,目前很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开始与文化相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音乐教育。由于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文化的表达,音乐与文化共存亡,没有文化就没有音乐,而没有音乐也就没有对文化的有效解读。音乐教育是一种对音乐与文化的有效传承手段,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没有将文化有效的融合进来,因此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的发展,要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进行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一、文化与音乐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表现与历史传承,狭义的文化主要是对人的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描述,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体现,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因此可以说,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音乐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受其背后的文化氛围的支撑的,因此可以说音乐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文化的教育主要是按照文化的发展模式来研究音乐的发展,实际上,音乐与文化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感念,音乐文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结合,我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不体现了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这种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与使用,以及各种经典音乐作品的出现,比如高山流水的创作,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光辉和音乐思维及审美情趣,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我国音乐的巨大艺术魅力展示。
二、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元素决定着音乐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则只剩下对音乐技巧和技术的应用与描述,而失去了其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会促进音乐文化内涵的逐渐丰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音乐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有机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音乐教育,那么音乐文化也会停滞不前。
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背景,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模式,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沟通的增加,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及音乐文化底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另外音乐教育的转换也会促进音乐文化的不断繁荣和丰富,比如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其他音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会对我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同化作用,对促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某种程度上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一种持续与稳定的作用,经典音乐是表现艺术价值的途径,是一种在感觉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的形式。因此可以发现音乐教育的基本智能是对音乐文化的一种延续,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使得音乐文化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有计划、有目的的音乐教育也可以有效的对音乐文件进行传授,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的领略音乐教育的要领,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实际上是一种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筛选与整理实现的,这种筛选的过程主要依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来决定的。比如我国音乐文化历史上,曾经采用简谱、五线谱等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进步,五线谱和简谱逐渐成为社会音乐活动发展的需要,成为音乐教育活动中记谱法的主要教学内容。另外音乐教育还将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了重构,以更方便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接受音乐形式,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受教育者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的掌握音乐文化的主体标准,确保音乐文化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发展。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进行传承的过程,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结合起来,以促进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
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的发展更多是重视对基础的训练,反应在音乐教育领域,更多是对音乐教育的技术和技巧进行培训,而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的教育和培训相对较少,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就音乐教育来看,目前许多国家都将音乐教育规定为美育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处于一种基础教育阶段,但音乐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初步性进展和成功,音乐的文化教育发展特点越来越明确。
四、结论
在音乐的文化教育与传承过程中,音乐与文化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任何形式的音乐教育都必须经过文化的衬托才能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是目前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一种音乐只有与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相联系,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其艺术的价值。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发现音乐作品背后的创造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以感悟到音乐作品中的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体现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促进我国优秀音乐的发展,保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价值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调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10年2期
[2]周顺平.发挥基础音乐教育作用服务桂林文化名城建设[J].学术论坛,2009年5期
[3]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等进行特色性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效仿西方建筑设计。近些年来通过我国建筑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此,本文将作简要探讨。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探讨
为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努力融合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审美方式,现代化建筑是高度融合,高度同源,追求设计质量与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五千年底蕴,并形成儒家,道家等审美意识和理念,中国人讲求意境美与雅正之美,但现阶段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互动交流时期,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深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元素“再生”,将我国独特建筑审美理念充分融入高质量,高品质的现代化建设中,在追求舒适安全性的同时追求文化,艺术同源,创造属于我国特有的“中国风”建筑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风俗和展现中国美的重要保证,确保我国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根本要素。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现阶段,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钢混,轻钢等主体结构,呈现商务性与装塑性,例如:经贸大厦与环球经融中心等超高层现代化建筑均是以浓重商务气息为主,缺乏建筑灵动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厚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结文化,符号文化等。
1、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传统符号文化,即以图形,文字为载体的显性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儒,道思想的隐性文化;纵观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古代建筑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古代建筑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
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外观和内部质量,伴随我国施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和施工结构的日益完善,内部质量得以稳固提升。同样,在外观设计中,以传统符号文化为现代化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愈发成为时代趋势。建筑体完美程度与建筑结构,色彩,光影等均有重要关系,
(1)图案色彩符号
图案或色彩符号传递建筑主体因素和相应视觉信息,在享受现代化建筑带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优美图案或色彩设计会带给人们文化传承方面的享受。
在现代化建筑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图案或以喜庆因素著称的红色等传统中国文化,更凸显建筑重要性和个性化,带给民众视觉享受冲击。
例如: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全体采用红彩配以倒阶梯式,以及中国传统的四方形建筑设计,在整体建筑感觉中,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建筑特效。此外,沙特馆的月亮船建筑,正是将我国传统的木船结构融入建筑中得以借鉴与发挥。
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理念多数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中色彩与图案等设计是符号设计最关键因素。
(2)形态符号设计
形态符号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建筑元素;以其独特建筑形态和建筑样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有效传承文化价值。据调查,现代化建筑中融合形态符号设计的建筑会得到民众广泛认可,例如:上海马靴楼建筑,其将中国传统马文化中的马靴造型作为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原型,并在无形中展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文化形态符号设计不仅包括自身建筑价值,更在长远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信念展示提供舞台,通过现代化建筑展示更多传统文化,让文化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巨大视觉盛宴以及视觉冲击。
例如:国家体育馆“鸟巢”,其在外形结构中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葕架柱,外观根据普遍的鸟巢形态作为建筑原型,并依据各部位面积大小相应比例组合形成“鸟巢”。
各钢架之间看似错综复杂的叠加象征“团结统一,荣辱与共”的民族思想。鸟巢的设计融合我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化建设理念,充分展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展现建筑艺术美和文化美,是现代化建筑中最成功作品。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迎合了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若要稳步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广大设计师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了儒家、道家、佛学等多派思想学说,比如对“仁义”、“礼乐”、“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推崇,对人情、感受、表现、意境的注重,对“气韵生动”、“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韵”等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的崇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多年的努力奋斗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成果,是一种极为丰富和完善的艺术手段和技术,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若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必须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摒弃其中不利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发展的封建元素,并注意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文化精髓,使中国传统文化跟随现代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2、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新的建筑艺术设计思想的学习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建筑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立体艺术形式,即不断通过改变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里面型式、内外部空间组织、结构造型、比例尺度、色彩搭配、质感和空间感、装饰布置等方面,来美化建筑的形态外观,丰富建筑的功能特点和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因此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思想、理念也在不断提高,而建筑设计师们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建筑艺术设计手段和思想,不断提高其综合设计水平。
3、注意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理想的构建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并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新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手段更为丰富,手法更为灵活,但是若要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和最大价值,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观念进行融合,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审美要求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进行丰富和改进,并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思想体系,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五、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空间的精神和功能需求,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广大建筑设计师们,注意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先进建筑意识设计思想、手段的学习和理解,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有效把握,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以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更适合社会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建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胡冬香:《中国古建筑木构体系一脉相承之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
[2]杨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3)
[3]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徽式建筑
1.1徽式建筑概述
在中国古代历史潮流中徽式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徽州古民居是中国遗存下来的传统建筑样式,徽州古民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远久的原生态建筑样式,具有非常丰富的设计内涵思想,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其中青砖黛瓦马头墙.其中有讲究的房子布满木雕砖雕石雕,代表的是身份是荣耀.马头墙是为了防火.天井则是在下雨时起蓄水的作用,也应了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
1.2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注重人文精神及生态灵气,非常重视整体的布局与四周环境的相协调,完美的展现出了徽派古民居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建筑理念.徽式建筑最主要的思想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将中国古代审美度向和价值判断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正是由于这种建筑理念的影响,所以徽式建筑的整体建筑布局,整体的艺术风格、装饰特征等能显而易见的看出这种理念,徽式建筑中体现出的各种理念对现今社会建筑而言仍然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对徽式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种保护和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徽派建筑在传承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部分更是对现代建筑的装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徽式建筑风格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充分的解读,并且还要用到其装饰在建筑学中的优势地位,就能够对目前中国的建筑装饰风格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2生存环境堪忧的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容各不一样,有优有劣,而其在建筑装饰艺术当中所显现出的装饰形态也是种类样式繁多,就比方说天花、隔扇等内部装饰;马头墙、青瓦等外部装饰,其建筑形态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如此珍贵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的建筑当中也是被频频运用.以此同时,而对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此问题上面对着日益增多的困难以及在当今时代生存下去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2.1在当今时代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所要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在对于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太过于讲究以及繁琐细致的雕刻等特点来说也很难符合现代城市建筑要求的简单大方并且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化设计理念.而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更多的是时尚化和简单化,在此问题上,使得传统的徽派建筑装饰在与现代建筑装饰上都没有一个很直接了断的切入点,无论是从室内或室外的装饰功能设计配套,又或者是基本的设计理念功能设计理念来说,以至于在现代的建筑中更倾向于现代化的建筑装饰.与此同时,随着新型材料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的日益发展,使得了现代的徽州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型材料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这也使得徽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上的“质”很容易让人们遗忘.
2.2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外观上的问题
徽派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是立足于材料和传统高度的斜坡房顶和马头墙的装饰上,而相对于现代的建筑大多数都是高楼林立,所以说如果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来作为现代建筑的参考时也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我国徽派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房顶的方向和大小都是不拘小节,随意而为的,但是会显示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感觉,非常具有波浪起伏的感觉.使其房顶观之灵活,而徽派传统建筑装饰的房顶布局运用于现代建筑时,会彰显不出斜坡房顶的灵活性.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马头墙有防火的作用,也使房间与房间之间的房顶隔离,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犹如万马奔腾一般,而相对于现代建筑装饰如果照搬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马头墙,会造成视觉混乱.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粉墙黛瓦色彩,朴素淡雅,建筑与大自然紧密相融,但是,徽派传统建筑的周围大多数是高楼林立现代的建筑物,两者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其本应该存在的环境被代替,也就使得其建筑装饰艺术丢失了它本应该拥有的韵味.
2.3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物理本质问题
徽派的传统建筑多是将木材和特殊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而且它的修建工艺十分的复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徽派建筑装饰当中的重要原材料:如银杏树、柏树、茶园石等,都被其他更加方便的科技材料所替代.现代的仿徽式建筑中都带上了多种更加实用、经济的建筑装饰材料.这一物理本质的替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徽式建筑装饰中的精华及建筑本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尊重传统徽式建筑的,是不利于传统徽式建筑能够得到很好传承的表现.
3徽式建的传承价值
徽文化也是三大民族文化之一与藏文化和敦煌文化并存,而现如今徽州的传统居民到目前为止仅剩下8000栋左右,从这一数字上就能充分的体现出对传统徽式建筑保存及传扬的重要性,徽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中的一大主要流派,徽式建筑对目前我国建筑的指引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完好的保存的徽派建筑才能有效的对现今的建筑起到指导的作用,才能让现代的设计者从传统徽式建筑中发掘出更多的优秀方案,这也为徽式建筑的保存以及复原工作提供了最良好的数据及物质基础.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