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教案

时间:2022-08-02 15:2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五年级教案

第1篇

学习单词tasty,salty,sweet,sour,fresh,healthy,并能用这些单词对一些食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教学难点:

healthy的发音较难掌握。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六张单词卡。

2、教师准备一袋盐,一袋白糖,一小瓶醋和三杯加入盐、糖、醋的溶液,一根新鲜的黄瓜,一个西红柿,一个盘子。

3、学生准备一些食物或饮料。

4、Let’schant和Let’slearn部分课件。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Singtogether

教师播放let’ssing部分录音,学生跟唱歌曲,适当强调歌词中的语句somethingsalty?somethingsweet?的意思。

猜谜语

教师说几个关于食物的谜语让学生猜,并适时引出本课单词:

(1)It’syummytoeat.Itismadeofbreadandham.Itsnamebeginswiththeletteras“ha”.Whatisit?

当学生说出hamburger时,教师说:Yes.hamburgersaresalty.Hotdogsaresalty.Sandwichesaresalty.让学生感悟salty的意思.

(2)Theyareakindoffruit.Theyareroundandsmall.Someofthemarepurple,someofthemaregreen.Whatarethey?

当学生回答出:Theyaregrapes.时,教师说:Yes,theyaregrapes.Somegrapesaresweet.Somearesour.Peachesaresweet,theyarenotsour.Lemonsaresour,theyarenotsweet.让学生充分理解单词sweet和sour的意思。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et’slearn

(1)教师出示一袋白糖,说:Here’ssomesugar.再用舌头添一下,以适当的语气说:It’ssweet.然后让学生边品尝边认读单词sweet,提示单词中的字母组合ee发[i:]。

(2)教师拿出一袋盐,说:Look,theyarenotsugar.theyaresalt.品尝一点后表现出形象的表情,说:verysalty.引导学生学习单词salty,提示字母组合al在salty中的发音,一边学生记忆单词的拼写。

(3)教师出示一小瓶醋:Thisisvinegar.It’sverysour.让学生用鼻子闻味,学习并认读单词sour。

(4)教师出示一根新鲜的黄瓜,问:What’sthis?学生回答:It’sacucumber.

继续问:Isitsalty?isitsour?Isitsweet?并分别引导学生做出相应回答。

教师说:It’safreshcucumber.引导学生学习单词fresh.让学生说说现在季节中有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arefresh.

(5)教师出示一个西红柿,问:Isthetomatosalty?Isitsweet?Isitsour?Isitfresh?学生回答后,教师说:tomatoesarehealthy,too.Tofuishealthy.Muttonishealthy.Onionsarehealthy.引导学生理解单词healthy的意思,带读单词,强调healthy中ea和th的发音,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单词的读音。让学生说出一些对健康有益的食品:…is/arehealthy.

(6)教师将西红柿切好放入空盘中,拌入白糖,自己先尝一口:It’stasty.It’smyfavourite.然后让学生在品尝中学习单词tasty。然后教师说:Tomatoesaremyfavourite.学生初步了解favourite的意思,并练习发音。

(7)教师播放Let’slearn部分录音,学生跟度单词和句子。

(8)教师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1、2遍。

3、Let’splay(趣味操练)

猜单词

(1)教师拿出盐、糖、醋的三杯溶液,请一名学生品尝其中的一杯液体,并根据其味道呈现出不同的表情,让其他同学猜单词。

(2)该游戏进行几组后,变换要求,让品尝的学生有意不表现出正确的表情,其他小组猜是何味道。

Let’schant

(1)教师播放Let’schant部分录音,学生听声音、看文字。

(2)学唱本课时歌谣。

(3)根据儿歌的韵律和歌词中的句子结构创新更多描述食物的语句,并进行汇报表演。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Storytime

(1)教师说:oh!I’mhungrynow.Ihavefishforlunchtoday.Butmyfishissalty.Let’sgotoarestaurant.

(2)教师播放storytime部分课件,学生观看。

(3)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

练一练

(1)完成活动手册p20—1

ø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看图连线。

ø教师讲解,学生互查完成情况,进行反馈。

(2)完成活动手册p20—2

ø学生2-4人一组合作完成句子,所选单词要符合实际。

ø说唱儿歌。

ø汇报表演。

5、板书

第2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汇总集锦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计划小学5篇精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汇总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

月份气温最低,从 3 月份气温上升,5~8 月份气温最高,从 8 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

下图是他 8~14 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 岁比 13 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10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2010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2010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十四的第1、2、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五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__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____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____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____—____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第3篇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船的基础结构,学习使用实物联想和替代的方法表现自己梦中远航船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看、说、想等多种学习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使用联想和替代的方法设计远航船;组织情景时使用添加小航员和航中景的方式丰富画面,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梦中远航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人类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激发学生对前任的敬仰和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方式设计远航船,以绘画形式表现远航船。

难点:能大胆奇特地想象和创造,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梦中远航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范作、课件、勾线笔、水彩笔、牛皮纸。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海浪声、海鸥声、汽笛声,教师营造情境。)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在很久之前我们人类就已经驾驶着船只去探索未知的海洋了,(出示图片)哥伦布新航线新航路开辟以后,使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我国历史上也有一次规模庞大的航海活动,那就是郑和下西洋。这支船队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各国之间的友好来往。像这样远距离的航海活动就叫“远航”。我们今天就来试着画一画属于我们自己的梦中远航。

揭题板书:《梦中的远航》

二、初步探究,引发思考

1.师:同学们想要在大海上起航就需要航海工具(出示帆船图片)既然是梦中的远航,远航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由我们想象创造,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航海船变的有创意更奇特就像梦境里出现的那样呢?板书:远航船

2.播放视频并提问:同学们视频当中聪明的小企鹅想到了用什么做成船和好朋友再次相遇的呢?(学生回答)

3.出示香蕉、帆布鞋、蝴蝶、娃娃脸、西瓜图案提问:谁能用这些实物发挥想象做成船呢?有什么好的想法?(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回答。

师总结:不仅可以替代船身,还可以替代船帆(板书:船身、船帆)

4.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梦中的远航,我们的船只不仅可以驶向海洋,还可以驶向哪里呢?出示思维导图:海洋、天空、宇宙、梦境、花海、南北极、美食天堂等。(板书:主题)

三、深度探究,进行表现

1.小练习:选择你喜欢的主题,发挥想象设计一款造型奇特的梦中远航船

2.展示评价及教师点评

3.师:远航的过程中总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人物,还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呢,快来看看老师的船到了那里,遇到了谁?

4.出示不同造型的船,在船上分别添加人物、动物或者奇妙生物以及背景。板书:小航员

航中景

5.教师示范用画一幅完整的梦中远航图。

四、领悟制作手法,构思创想

1.视频形式出示优秀学生作品,学生欣赏,启发自己的灵感。

五、学生创作

1.布置作业内容,提出作业要求(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构图得当,色彩鲜明。)

六、展示评价

1.展示方式:收集作品,把作品贴于教师作品周围,师生共同完成一幅远航图,向全体同学展示。

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3.教师补充评价(从造型、色彩的搭配方面)。

七、拓展延伸,感知升华

1.欣赏丝绸之路的视频,增加民族自豪感。

2.教师总结。

【作业内容】

大胆想象,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梦”中远航,注意构图、色彩的搭配。

【板书设计】

知识点:

《梦中的远航》

范画及作业展示:

船身

船帆

远航船

主题

第4篇

教学目标:

1.欣赏传统木版年画,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

2.能够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年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愿意欣赏年画作品,并为之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感受和了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与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画,为什么说非常有特色呀?第一这些画不是画出来的,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第二这些画是咱们中国独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第三这些画被好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当作宝贝收藏;第四这些画在2006年被咱们国家列入到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象这样的画你们想不想看?

师:(出示课件看大屏幕)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这些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油画、水粉画、水墨画一样吗?知道它们叫什么画吗?对,看来这个同学很关注生活,是个有心人。他们确实是年画,是专门为过年而生产的,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以年为题材的绘画。(如果学生不知道,我就这样说:看来老师带来的这些画确实与同学们的生活远了点,但在几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时候,这些画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年画。)

师:过年贴年画是咱们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习俗,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年画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古老的年画。(书写课题“年画”)

二、探求新知

师: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年画,那么大家想不想和大家学习一些关于木版年画的知识呢?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些预习的任务,让大家去图书馆,或是上网来寻找一些关于木版年画的资料,那么接下来大家就一起分享同学们找到的资料吧。(让每个小组阅读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

三、深入探究

师:大家做的非常不错,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木版年画的知识,又看了这样独特的年画艺术品图片,大家想不想拿着真年画近距离的好好看看呢?那下面老师就把几张年画宝贝发给大家,同学们可要爱惜这些宝贝,要认真仔细的看。不过你们不能白看,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大家结合这老师发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请看大屏幕:(出示问题)

1、这些画都画了什么?

2、这些画为什么要画这些内容?

3、这些画在色彩与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可以一边看,一边和小组内的同学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交流,过一会我们大家在一起进行讨论。

生:观赏与交流。

师:找学生发表见解,总结。

师:通过刚才与大家的交流,我发现这些年画在色彩、造型以及表现内容上还真是与众不同。同时我也知道了这年画在张贴上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贴。

师:说到这老师忽然想问问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为什么要贴年画呢?贴这些年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发表见解。

师:总结。(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过年贴年画一是因为这些年画真的很好看喜庆可以装饰环境营造节日气氛,二来可以借助年画里那充满寓意的内容祝福新年,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看来这年画真是不简单,确实很有内涵。)

四、整体感知

师:那这样有历史有内涵的年画艺术品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实这些年画的制作和一种材料有关,是什么材料呢?大家往这看(出示木板)那它会和木板有什么关系呢?谁来大胆的猜一猜。

生:猜想。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放视频)

师:恭喜同学们答对了,这些年画确实是在木板上刻图案然后印制出来的,而且是一色一版,按需上色,再转印到纸上的传统手工年画。所以我们把他们叫做木版年画。(写课题“木版”)

师: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两个字,它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术,它可是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前,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而它却是咱们中国的劳动人民最先掌握的,这充分说明,咱们中国古代的劳动人们他们真的很聪明很智慧,也很有创新精神。

师:那现在你们想不想现场来看一看这种木版年画的印制过程,老师下面就给大家露一手。(教师示范印制年画)

师:同学们看了老师的表演有什么感受呢?

生:谈感受。

师:总结。(这种方法确实很神奇,它使年画可以快速的批量生产,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宋代的时候随着木版印刷技术的普及木版年画便在民间迅速发展起来,内容也变得丰富多样。到了明清时期木版年画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鼎盛,全国很多地方都盛产年画,比如天津的杨柳青、河南的朱仙镇等都是有名的年画之乡。)

五、实践体验

师:下面我们在来看几张年画,(出示4张不同地域的年画作品)。

生:找不同。

师:总结。(这是4张不同地域的生产的木版年画,有着相同的主题,但在色彩的选择上,生产工艺上,表现风格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但这些年画没有高低之分,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是咱们祖国年画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欣赏年画,尝试印制,感受年画的独特魅力

师:那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的表演,难道你们不想也来尝试一下木版年画的印制吗?

生:尝试印制。

师:接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再一次来欣赏感受一下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木版年画。

六:课堂小结

师:看了这么多也听了这么多,而且我们还亲自尝试印制了年画,那么现在同学们对年画又是怎样一个认识,你们想对年画说点什么。

生:说感受。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木版年画的确是祖先给咱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不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在老师更喜欢它们了。我想同学们此时的心情应该和老师一样的。

师:那么在这里老师真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能够去多多关注年画,关注祖国的民间艺术,做民间艺术的欣赏者、学习者、保护者、继承者和宣传者。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10.

木版年画

一、什么是年画

二、多样的民间木版年画

1.

河北武强年画

2.

天津杨柳青年画

3.

江苏桃花坞年画

4.

山东杨家埠年画

5.

河南朱仙镇年画

三、木版年画的特点题材以及制作方法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养成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2、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已做好的会跳的玩具及半成品。

学具准备: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弹簣、乒乓球、弹力球、彩卡纸、双面胶、彩笔、剪等。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评价方式:作品展示、采用自评、他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齐举办一场有趣的跳高的比赛,不过,运动员不是你们,而是由你们亲手制作的会跳的玩具!

板书课题:会跳的玩具

二、欣赏感受探究方法

1、上这节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做了一个会跳的玩具,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你想看看这个玩具是怎么跳的吗?它是怎么制作的呢?。

2、请看视频,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够跳起来呢?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问题。

3、教师:对,因为这个玩具使用了有弹性的材料作为底座。那大家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有弹性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今天这件会跳的玩具呢?

4、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三、欣赏书中同齡学生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1、同学们太棒了,竟然找出了这么多可用的材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会弹跳的材料拿出来。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想用自己的材料怎样来表现会跳的玩具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来想象,说自己的想法。)

2、刚才的几位同学的创意真好,现在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书中同学们们的作品吧,看看这些作品与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3、学生看书,欣赏书上示范作品

4、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四、实践创作,个性展现

谈了那么多,同学们一定非常着急想把你脑海中的玩具造型做出来。现在我们就看看这节课的作业要求: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你们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制作一个会跳的玩具。

(2)大胆想象、细心制作,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3)利用彩卡纸、彩笔、小装饰物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4)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洁。

2、学生个性化创作,教师适时指导

重点指导: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材料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五、作业展评

1、小组内同学互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制作、跳得最高奖项的备选作品。

2、自评、互评(请你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快乐?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第6篇

一、设计理念

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及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示范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趣味文字”的积极性,利用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趣味文字的特点及分类。

能力目标:学习趣味文字的书写及美化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文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趣味文字的分类及书写。

难点:趣味文字的书写与美化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多幅趣味文字教具

学生:水彩笔、彩铅、八开或十六开纸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研究“文字”

。(板书“文字”)

2、出示两个海字比较,从美术角度、欣赏角度来说一说那个好?

(黑板粘贴教具1)

(生:第二个海子好,很好看很活泼、有在大海的感觉、很有趣、很夸张很好玩、有色彩、颜色鲜艳……)

3、通过刚才的比较,这个海字比楷书的海字更有趣更形象,同学们想不想也写出这样有趣形象的字呀,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趣味文字》

(板书趣味两字补充完整课题)

(二)新课部分

1、

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五课《趣味文字》

,同时课件播放五课内容

2、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趣味文字的例子,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看看在这些趣味文字中,都喜欢那一个?为什么?

(生:喜欢冰雪,因为有冰雪的真实感;喜欢学习,因为用线条把两个字连在了一起不分开;

喜欢十月金秋,因为能看到字里面的金黄的叶子;喜欢沙漠;感觉很形象;喜欢美观,感觉很调皮自然;喜欢LOVE,感觉很有立体感。)

师:(我也非常喜欢美国的罗伯特印第安纳的LOVE,很有现代雕塑的艺术感而且组合很有趣,在2002年上海举办的国际雕塑与环境艺术展上,这幅作品被公认为当代雕塑的代表作)

3、

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趣味文字,要注意观察每个字的设计特点。

(生:夜字有夜晚的星星跟月亮更形象;雷字的雨字里面四个点换成了雷电更逼真了;雨字用飘来的乌云与雨滴添加替换很形象;晴子添加了一个太阳表示晴天;火字用了火的颜色而且还改变了每一笔画变成了火苗状;泉字下面有泉水;体育两个字都是用不少体育器械替换了笔画;算数也是用数学的器械来组合成的;)

4、欣赏了这么多的趣味文字,相信同学们对趣味文字也有了一点了解,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趣味文字的特点吧!谁来说一说。

5、学生总结(很活泼、很生动、很好玩、很有趣、很有形象感……)

师板书特点

形象

美观

生动

有趣(不同彩粉笔写)

6、

下面欣赏我写的趣味文字,大家认一认。

(黑板粘贴教具2)

7、你们觉得我写的有趣吗?这四幅表现方法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

(生:有趣,不一样,冬天的冬下面两点被雪人替换了,爱心写在了一个心型里面,坏小孩三个字组合成了一个小孩,花有立体感又被装饰了花朵跟叶子。)

8、同学们说得真好,趣味文字的有趣都是通过巧妙的构想跟变化得来的,这正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的趣味文字的四种分类。

(课件播放

笔画变化、字形变化、结构变化、形象性

9、下面老师示范冰雪这两个字的趣味文字设计,同时课件播放趣味文字书写及美化方法

(冰雪)第一步:布局定尺寸与构思

(布局就是想要写多大的字,构思非常主要,决定成功的关键,要新颖独特,由于这两天下雪,老师就选用了冰雪这两个字进行趣味设计。)

第二步:按照正确的书写方法把你要写的字用轻线条书写出来。

(书写上笔顺要对,按照语文课学习的汉字书写方法来写,用单线条确定结构骨架)

第三步:美化

(随后就要围绕好四个分类进行设计改变,改变笔画的粗细尖圆变化,字型的长扁宽圆,结构的改变组合形成新造型、形象性可以用贴近的实际物体装饰)

第四步:上色

(选择适合的颜色更能突出效果,我用的是咱们学过的冷色蓝色结合无色系白色使得画面达到了寒冷的感觉,冷意十足。)

小结:你学会了吗?

10、有想说说自己的构想的可以说一说,师再提出意见。

(师生互动:生:想用大小的鱼组合表现一个鱼字,师:构想挺好,如果再加上一些水草,海水,泡泡就会更加生动了;生:我想用水龙头滴水把水字变现出来;生:我想用朝三暮四四个字来组合成西游记沙僧的脸;)师:同学们想法都很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1、找自己喜欢的字、词或者成语设计一幅趣味文字。

12、展示作品与评价

(1)自己说构思创意。

(2)互评找出优缺点。

(3)师补充点评,评出最佳构思奖、最佳效果奖、最佳创意奖。(奖品是之前做好的课后拓展里的手工制作的趣味文字)

13、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认识了趣味文字,也都能设计出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其实生活中的趣味文字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细心留意都能看得到的。下面跟随老师找的这些生活中的趣味文字来结束本节课。(浏览课件的生活中的趣味文字结束本课教学)

第7篇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课次

10

内容

主题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5——(2)

基本内容II:小篮球10——(2)

重点

掌握甩腕关键时刻

难点

用力方法

学习

目标

寻找快速挥臂中甩腕关键时刻,感悟投掷用力方法,增强快速挥臂能力

学会八字相对传接球的动作,提高快速传接球的技能

注意安全,增强保护自我、关心他人的意识

课序

时间

教学

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二、

1’

3’

12’

课堂常规:

球操:

基本内容II:小篮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

1

8-15

1

2-3

2‘30

3‘-4‘

教与学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认真听讲

教与学

(1)教师提出要求

(2)师生共同操练

要求:积极投入、活动充分

教与学

(1)师述:小篮球玩法很多,今天我们学习

“双手胸前传接球”

(2)示范:师生二人

(3)引出:“八字相对、屈臂接球”的动

作要领

散点

散点

两人一组

/

小组

16’

2’

1’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

放松

小结

下课

8-15

1

8-15

1

6‘-7’

1’30

(4)学练: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结伴练习

(5)展示:每组选派两名学生

(6)游戏:传球对角接力

要求:

积极投入、互帮互学

教与学

(1)师述:今天你还能进步吗?能在“学习

单”中填上更好的成绩吗?

(2)讨论:还有哪些图解中的关键动作我们

没有发现或掌握?

(3)归纳:甩腕关键时刻

(4)学练:以小组为单位结伴学练,寻找在

什么时候、在什么角度中进行甩腕?

(5)第一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6)交流:什么时候甩腕是最佳时刻?

(7)展示: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8)学练:以小组为单位互动学练

(9)第二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10)记录:把你今天最好成绩记录到“学

小组

A

B

C

D

散点

散点

习单”中去

(11)小结:学生畅谈进步的感想

要求:寻找感觉、争取进步

教与学

(1)教师引导学生放松

(2)师生同练

要求:轻松快乐

教与学

(1)共同回顾(2)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场地

器材

挂图

垒球30只

学习单4份

篮球30只

安全

保障

1、准备活动充分

2、学生有保护自我与他人的意识

3、练习中及时作安全提示4、合理安排学生练习队形及学练方向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40%左右

39%左右

第8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知道水资源短缺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考察活动,意识到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3、学习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水资源短缺问题,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养成科学用水的习惯。

4、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乐于探究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看图片、倾听讲解,生活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及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在内心自发地生成节约用水的愿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生活用水状况。

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引发对水的探究

1、(师生互动)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大家读读:“此物不稀奇,生命不能离,用刀切不断,用网捞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谜底是什么?学生考虑,回答。(谜底:“水”)

2、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关于水的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节约用水。

3、师: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我们经常要用到它。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呢?出示幻灯片4,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基本上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

二、合作探究交流——多角度领悟

1、师:是的,水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那么,我们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下面,大家把课前的调查结果说一说。

学生说调查结果。

2、教师总结:我们说的“方”指的是立方米,同学们还没有学过这个单位,用“方”这个单位很难想象出水的多少,下面我们就用常见的盛纯净水的水桶来计算我们的用水量,计算用水量,让同学感受用水量之大。

3、师:人们的用水量可真多啊!可是新闻报道说有些地区,要实行定时定量供水。为什么?是不是水不够用了?

4、请同学们观看缺水资料。

师问:禾苗怎么了?(干了,枯了)师问: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在取水,有个小朋友还挑着两瓶水)

5、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对,是缺水造成的。

还有,我们村西边的小河,听老人讲,过去,小河里的水很多,并且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夏天,人们在河边乘凉,孩子们在河里戏水玩耍,甭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现在,小河干了,小鱼没了,再也看不到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的情景了。这都是缺水造成的现象。

三、讨论分析,辨析明理——水资源匮乏大揭秘

1、师:那么,有些同学就说了,地球不是被称为水球吗?地球上不是有很多水吗?那为什么我们还缺水呢?看下面的资料。

2、学生读,师总结:我们最需要的是淡水,然而很可惜,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大部分是咸水,淡水资源很少。

3、师:大家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是目前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4、淡水资源不仅少,而且正越来越少,那么造成它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组讨论,回答。

(用水量大、天气干旱,水污染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取重要的一条——水资源被污染了)

那怎样判断河流是否被污染了呢?

5、

用上面的方法判断下面图片上的水资源是不是被污染了?

6、那么水是怎样被污染了的呢?又有什么危害呢?出示幻灯片14: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直接造成了水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

7、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状况,目前,各省市都在革新技术,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再利用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国家也在推行科学灌溉

8、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现在我国上下一心,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该怎样去节约用水呢?同学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读节水童谣。

四、课堂延伸

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第三十四条和第五十二条。

2、大家知道“世界水日”吗?

五、课堂检测

师:我们学习了关于节约用水的许多知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又紧缺,所以我们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保护水资源。

第9篇

编号:

教学设计模板

语文

版本册数

课目名称

(示儿)

教学目标

1.体会《示儿》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学古诗的方法,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基本读懂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

使用方式和意图

一、出示课本中的古诗和图片,导入新课。

(一)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1.学生交流对陆游的了解。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

2.学生交流陆游临终时中国的情况。

(金兵南侵,南宋偏安,中原陷落,百姓凄苦)

(二)理解诗题的含义。

二、学生图文结合自学古诗,教师检测古诗自学情况。

(一)学生自学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理解诗意。

(二)学生在组内朗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并说明纠正理由。

(三)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朗读古诗,其他学生点评。

(四)齐正确、流利朗读古诗。

三、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

(一)在组内交流已经理解的字,向组员请教还不明白的字词。

(二)全班交流:

1.讨论古今异义词,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但”,只是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扫祖宗

“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

2.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扫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三)指名学生连贯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陆游明知死后万事皆空,还要叮嘱儿子家里祭拜祖先时把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告诉自己?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一)指名学生读,点评。

(二)教师范读。

(三)齐读,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

(四)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拓展阅读。

(一)出示阅读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二)教师点拨

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厩:马房。

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遗民:沦陷区人民。

(三)交流,提高认识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原沦陷后50年写的,从中可以感受诗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精神。

六、布置作业:课外收集爱国的诗歌。

课件出示诗人陆游的头像和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导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外搜集资料,对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认识,从而为深入学习古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课件出示古诗诗句,充分让学生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

课件出示古诗诗句,其中关键字词用红色标示出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加深对古诗思想内容的感悟。

课件出示补充材料,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加强对爱国诗人陆游的认识,感悟诗人的爱国热情。通过补充阅读爱国的诗歌,也扩大了学生阅读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板书设计

示儿

陆游

不见九州同

北定中原日

第10篇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与前一课《偶戏》构成了“民间艺术”系列课程。本课集设计、绘画、装饰、制作、表演、观赏于一体,综合性较强,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设计制作的环境,更为学生搭建了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舞台。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偶戏》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偶戏的历史和种类,以及在材料、制作、造型、色彩和表演等方面的特点,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低年级时虽然有过纸材和多种材料造型表现课程的动手操作学习,但在对偶戏的理解、立体纸造型的制作和巧设提线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感受古老民间艺术形式美感和情趣的同时,学习利用纸材进行提线纸偶的设计制作。

2、通过策划、合作、展示等活动,学习制作提线纸偶的方法,培养学生造型能力、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3、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

难点:使纸偶的形象生动有趣

关键:小组合作的具体分工以及提线与纸偶的有效连接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欣赏导入(出示《傀儡婴戏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偶戏,其实,早在宋代以前,偶戏就已经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一种形式,下面请欣赏宋代刘松年的《傀儡婴戏图》。

师:你们发现孩子正在表演的是哪一个类别的偶戏?

生:提线木偶

2、提线纸偶的历史发展

师:由此可见,提线木偶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感受一下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技艺。(播放视频),

看到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这个灵魂调皮的小猴子是当代提线木偶表演大师黄亦缺老先生的表演作品,是不是让你也心动不已啊?

3、微视频出示提线纸偶表演《三个和尚》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段偶戏表演。(播放视频)

师:好看吗?你有没有发现刚才视频中的人物用了什么材质?

生:纸

师:其实,纸偶也可以像木偶一样,用线吊起来演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线纸偶》——板题,像老师一样演一演自己制作的纸偶,好不好?

二、合作学习,新知探究

1、结构研究

师:(出示一个和尚)

看,这就是我们的提线纸偶表演的主要演员之一,你发现他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勾牌、提线、纸偶)——板

纸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板

2、纸偶的制作

师:如果让你来制作一个提线纸偶,你觉得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

生:构思设计

生:然后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角色来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呢?

生:提线纸偶的制作和连接。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一下纸偶的制作方法。

师:偶头和偶身的制作,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呢?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呢?请结合教材20页的示例以及老师下发的图片研究分析一下。

生:汇报。(师结合手中的圆柱进行小结——小纸条的作用)

师:提线纸偶是通过什么动起来的呢?

生:提线

师:只有提线,就可以让纸偶动起来吗?纸偶的本身有没有特别的地方?(出示两种纸偶进行对比)

生:关键在于四肢,是用纸弹簧连接的

师:怎样制作纸弹簧呢?参考教材中的图示在小组内试一试。

生:汇报展示

师:除了书中介绍的方法,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制作四肢呢?

(生讨论汇报),师出示样例——圆,拉花,管

3、提版和提线

师:对于纸偶的制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研究——提版和提线

1)师:(出示提线纸偶)根据观察,你发现提线有什么特点?(数量、长短)

师:两根短的连接上肢,长的连接下肢,都在同一根木棍上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强或减少提线的数量。

2)师:对于提线纸偶的制作还有一些小的注意事项,就让我们通过一段微视频来系统地了解一下提线纸偶的制作过程。

(播放微视频)

三、动手实践,巡视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

师:有没有一种想要亲自动手制作提线纸偶的欲望?请看今天的作业要求:

小组分工制作纸偶,并利用简单的背景和道具进行故事表演。

引导分析作业内容:我们需要创编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内容绘制背景并制作纸偶

师:作业要求清楚了吗?一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构思,进行分工制作。看看哪一个小组分工就合理,速度最快。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师:看同学们大都完成的自己的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提线纸偶表演,请同学们按照屏幕要求进行作品评价:

1、纸偶制作巧妙有创新

2、故事生动有趣,小组表演配合默契

(生演,余生评价)

五、总结拓展,凝练升华

第11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课件、字谜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猜字谜。(学生抢答猜字谜)

木字进门

才字进门

双木为

三口为

三日为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猜字谜

同学们,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猜字谜游戏吗?下面老师再请

你们猜个字谜。(卡片出示)72小时

师提问:72小时是什么字?大家猜猜看。(指名提问)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一下子猜不出来吗?,现在老师提醒你们一下,把72小时看成是多少天?一天又等于多少小时?(指名提问)

对,一天是24小时,那么72小时就是3天。3天我们要做多

少事啊!那么请大家从小就要懂得珍惜时间。(相机渗透珍惜时间的养成教育)

3天也可以说成是3日。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猜出是那一个字

了吧!(提醒3日为晶)

卡片出示:72小时——3日——晶

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猜字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们看先用72小时先转化成3日,再用3日转化成为晶。这两处都用到“转化”

是啊!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转化的策略。板书课题: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教学例1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105页的例题1(课件出示)的

两个图

,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像什么啊?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哪个的面积大一些?(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生1:可以用数方格比较它们的面积后再比较。(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生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

是啊!同学们真聪明。请你们认真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可以怎样转化?动手试一试。(请你们将老师发给你们的图形拿出来动手操作一下怎样转化,看哪一组转化得快。师巡视了解情况)(小组合作)

指名汇报,学生口述过程。

第一幅图中是把上面的半圆像下平移8格,正好拼成长方形;第二幅是图中的2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也拼成长方形。(师配以课件演示)

那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相等)(师配以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道题的解决过程,为什么我们开始有些迟疑?到后来一下子就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生:那是经过转化,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就比较容易看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原来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

师:想一想,在图形的转化变形过程中,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不规则图形变成了规则的长方形。可是面积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师:同学们,正是由于我们刚才通过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发现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指名回答)(师课件配以演示)

师:对了,我们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和老师的演示过程,可以看见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来推测得出原来的这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也相等。这就是我们把一个复杂的图形转化成我们能够解决的,像长方形这样简单的图形,从而解决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策略,就是同学们在刚才的讲话中讲到的两个字——转化,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转化这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指名提问)

小结:我们往往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把一些未知的问题转化成为我们已经学过的问题,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那么,我们在以往的实际学习中,我们很多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就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的。比如有哪些?(小组在一起讨论)。

(学生充分列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教材图示。曾经在推导很多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时用过转化策略。)如,圆的面积——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把多边形转化成几个三角形来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等都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的)这些图形都是——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这种转化的策略除了运用在图形转化中还可以运用在在计算方面。(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就是把小数转化成为整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就是把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来进行加减的)

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会把它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同学们懂了吗?

三、练习运用转化的策略

1、出示练一练(106页)

教师相机引导完成“练一练”及练习中有关运用转化策略的问题。

空间与图形的领域

(注:引导学生的平移方法)

2、练习十六第1题(109页)

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这里什么变了什么不能变?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出示练习十六的第3题(109页)

出示草坪面积图,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四、课件出示《曹冲称象》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曹冲称象》你们学过?哪个

同学起来复述课文。(指名回答)

师总结出:曹操他要称大象,可是没有这么大的称,他就让大丞们来称,可是大丞们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办法来,就在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就说出办法来了。他就把大象的体重转化成石头的体重,结果就把大象称出来了,同学们,曹冲聪明吗?他聪明在哪儿?(指名提问?)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转化这种策略在解题过程中普遍存在。古今中外的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经常运用到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充分发展我们的智慧,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要想国家强大起来,就要靠你们在坐的这些学生来努力,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都要像曹冲这样爱思考,这样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很快的提高了!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复杂——简单

未知——已知

不规则——规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苏教板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理想的地方。现在我就将我这这节课反思一下:

成功点滴

1、课前热身,我用让学生猜字谜,来引出了转化。这样激发

学生的渴求新知识的欲望。

2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内需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五年级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为此,出示例题时,我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的例题图 “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这样我又契机让我预先发给学生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真正的感受和体验“转化”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

3.学以致用,体验运用“转化”策略的价值

在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后,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这对于转化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如教材上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1题和3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最后我相机出示《曹聪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找出曹聪聪明的地方。告诉学生从小就要向曹聪一样肯动脑筋,勤思考,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4.注重总结,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

一堂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总结最为重要。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转化策略的过程,总结策略的运用过程,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不足的地方:

1.

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有时啰嗦。

2.

教师的板书不够规范。

3.

第12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事例,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会读写假分数。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学、交流、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并思考问题的

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过程,会读写假分数。

教学难点

假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清点学生人数,应到30人,实到30人。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片上的人物是谁?

生:猪八戒

师:他在做什么?

生:吃西瓜

师:猪八戒把西瓜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4份

二、德育教育

通过师生的对话,让学生知道把西瓜皮丢在地上,会伤害他人的

健康;西瓜皮应丢在垃圾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但有一个要求,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把藏在故事里的分数找出来。

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最喜欢吃西瓜,有一天,他在路边的瓜田里看见了又大又圆的西瓜,馋得口水直流,于是就买了一些,想带回去和师傅、师兄一起吃。猪八戒挑着西瓜走在回家路上,走着走着,他觉得渴了,就坐在路边拿出一个西瓜,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一口就吃了其中的一份,他咂了咂嘴,觉得还没有尝到味道就吞了下去,于是又一口吃了两块,吃完后,他看了看最后一块,心想,还有一块,带着也不方便,我也吃了吧。就这样,一个西瓜就被他吃完了。可是八戒很贪吃,还想吃一块,怎么办呢?

师:谁来说说故事里的分数是哪一些?

生:

过渡:同学们在故事中找出了分数,很了不起,那请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分数涂色表述出来(请学生上台展示)。

2.师带领学生说出

刚好涂满一个圆,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1个分数单位,表示的分数是

3.学生分组涂色表示

这个分数,然后上台说出自己涂色的过程。

4.师:刚才我们所涂色的都是分母是4的分数,那谁来说出一个分母是5的分数。

生:

师:请同学们把

这个分数涂色表示出来,然后上台汇报。

师:

里有2个分数单位,再加上8个分数单位,

表示的分数就是

小组合作:把

这个分数涂色表示出来,然后上台和大家分享他的思考过程。

师:

涂色时需要两个圆片,但这里是把一个圆片看作单位“1”。

里有10个分数单位,再加上3个分数单位,表示的分数就是

请同学们把这个分数表示出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然后上台汇报自己的涂色过程。

5.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刚才这些分数,想一想,可以把这些分数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生;第一类

依据是分子比分母小

第二类:

依据分子比分母大

依据是分子和分母相等

小结: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边讲边板书,从而揭示课题)

6.概括特征

师;回顾涂色的过程,讨论和思考:真分数与1有什么关系?假分数与1有什么关系?

生: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真分数没有涂满一个圆,假分数刚好涂满一个圆或多于一个圆。

四、课堂练习

1.

第一关:挑战自我(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

“练一练”第1题。

2.第二关:对口令(师读出一个分数,你们就说出它是真分数

还是假分数)

“练一练”第2题。

3.第三关:爱心传递(爱心卡在谁的手上,谁就回答问题)

(1)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

(2)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征?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