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差错;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22-02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点,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及治疗效果。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于节奏快、任务重、工作繁琐,存在诸多易导致护理差错的问题。本研究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制度不完善
手术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护理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手段室管理的发展。新《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医护人员在手术内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导致的患者出现意外伤,对手术质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1.2 医护人员自身在手术室护理中差错原因的分析
医护人员的责任重大,加上医疗任务较忙,存在着过度劳累、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有时,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医护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压抑,精神疲惫等状况,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护理方面的差错,影响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1.3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的常见问题
(1)患者送错手术间,术前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导致接错患者送错手术间;(2)术中安置不当、约束带过紧、衬垫不当等都会造成患者出现神经压迫、呼吸及循环系统不良;(3)术中由于未试机,出现仪器设备出现短路,临时故障等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4)使用不当导致缝针弹出;(5)药品的标识不清楚导致护理人员在用药、输血输液中出现误用;(6)手术时,医护人员在多台手术中,责任心不强时,造成标本未及时送检或弄丢弄错等[1]。
1.4 手术室护理技术更新导致的差错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传统的技术被新技术所淘汰,手术中常常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后,使其平时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对医护人员要求更高,因此也造成了医疗器械更新快,护理人员不能适应,造成了手术护理中的出现的差错。
1.5 手术室内环境因素
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常会受到吸引器、麻醉机等仪器出现的噪声、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电凝刀的烟雾等因素干扰,引起护理人员出现疲倦、头晕等症状,造成应变力、记忆力、理解力的低下,导致护理差错。
2 手术室内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
2.1 强化管理
建立标准、完善的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对工作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操作,保证手术室内工作有序正常的进行。(1)制定工作质量的考核内容,并定期进行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专业技能知识,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2)医护人员要加强护理安全培训,并了解其重要性,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处理好与患者权益的相关的问题,提高证据意识。(3)护理人员要与手术医师交流,培养与手术医师的默契度,并监督手术医师使用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在无菌下顺利进行[2]。
2.2 护理人员的调配工作
护理人员要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等基本素质。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为避免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的紧张压力等,可以加派工作人手,采用弹性制的排班。让医护人员能充分休息,防止精神状态不佳所引起的手术失误[3]。
2.3 预防手术出现的差错
(1)护理人员术前要核实手术通知单、患者的病历等,详细核对患者的资料,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内,交由手术室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核实,方才进行手术。(2)在接送患者进出手术室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碰伤、擦伤等,在移动或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快平稳,并要人帮助扶助车身。手术中的摆放,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摆放正确的。并注意患者手术时是否呼吸正常,避免压迫神经,避免约束太紧或太松引起的不适。(3)加强手术前的安全工作的检查,详细记录各种手术中使用的物品及器械,特别是术中增加的物品。检查仪器能否正常运行,检查各个连接口是否擦紧、检查插座是否脱落等,保证在手术中,各项仪器的都能正常运行。(4)注意用血安全,取血与输血时,严格按照输血查对制度。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详细做好输血的记录,包括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马上进行处理。(5)采集的标本是提供患者诊断疾病的依据,手术台上切下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附上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一般资料,防止出现混乱。送检要及时,并有专人负责接收后签字等[4]。
2.4 新技术的学习
护理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特别是新开展的手术。对手术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交流、总结。让护理人员对新开展手术过程、手术使用仪器等方面有个很好的学习。更好的配合医师做好医护工作。
2.5 环境因素的改善
室内的环境可以通手术室环境的布置进行调节,可以在墙面采用冷色,摆放的器皿采用流线型,可以在室内隐蔽位置,放置各种仪器。防止因室内环境简单严肃造成患者紧张的情绪与医护人员疲劳的心理。要禁止医护人员进行接打电话,使用无线通讯等;对手术室内的各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理。对于机器轰鸣声较大的仪器除检修外,还要适当添加剂,减小噪声。
综上所述,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后,可减少手术护理差错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孟明霞.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1,23(28):22-23.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255-256.
[3]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4-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72-0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薄弱环节;防范措施
手术室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技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患者及手术科室的需求,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现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制度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培训不够,职责不明确
手术室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大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监督力度不够,有章不循,部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
1.2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手术护理记录单漏记、错记或记录不及时,记录内容与麻醉单不相符,手术名称、入室、出室时间以及液体出入量,术中使用的敷料、器械添加时未记录或清点,核对时代签名、漏签名等错误,都为护理纠纷埋下隐患[1]。
1.3 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潜在的护理侵权行为意识不强
手术室护士未充分认识到患者应享有的权利,在工作中由于疏忽而侵犯患者的权利容易导致护理纠纷。
1.4 术中执行医嘱的不严谨及出现越职行为
麻醉医师只有麻醉记录单,没有医嘱本,手术室护士执行的大多数是口头医嘱,无双方签字的凭据,巡回护士若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有时要求护士干一些非护理工作,护士由于专业差异性在操作中出现一些未预测的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1.5 突发事件应急不力
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充分评估手术中各种并发症风险而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熟悉大出血、心脏骤停、窒息等专科抢救流程,应急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延误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2],对突发的停电,停水应急能力较差。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考核,按职上岗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手术室各级人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做到按职上岗。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各岗位职责内容,强化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做,护士必须只干护理工作,不可越职行事,以防差错事故发生[3]。
2.2 手术记录的规范填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应,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提高对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要规范,正确,客观地填写各项栏目,对术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器械,敷料的添加更要准确无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液体出入量应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一致,加强医护交流,保持医护记录的相符性,并统一护理记录表格,对记录的形式、格式等进行规范,指导护士真实,客观地书写,科室定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3 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维权意识
手术室护士长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并定期组织学习患者在住院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力。手术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对手术情况解释要谨慎,在了解手术情况时给予客观解释,不随意下结论,必要时请麻醉医师或手术医生给予解释。
2.4 定期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精湛技能,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分析会,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这对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常见手术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强化培训,防止应急状态下违规操作,防范于未然。
2.5 严格执行质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成立由护士长,质量督导员,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月重点、周重点、日重点检查内容,以现场检查为主,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迅速得到整改,通过持续不断的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有效落实,从而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刀国宣,蔺习凤,柴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8,37(7):773-774.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防护
手术室是一个高危的环境,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客观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手术室常见隐患
1.1 术前护理隐患 接错患者、错放手术间。常见于患儿、老年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昏迷等不能准确回答问题的患者。因手术需要临时调换手术间,如未严格查对易错放手术间。由于推车较窄,护送患者入手术室时,用力过猛或者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患者的掉落,带来意外情况。弄错手术部位。如人体对称器官或肢体部位术前查对不严致摆错,开错手术部位。手术摆放不当,如肢体约束带过紧,肢体过度外展致神经受压、肢体循环障碍、压疮,衬垫不当影响循环、呼吸。
1.2 术中护理隐患 术中物品清点有误。添加物品记录不及时,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使用前忽略检查螺丝有无松动脱落,导致缝针、纱布等异物遗留于体腔。术中三查七对执行不严,如输液查对有误,执行口头医嘱复述有误导致用错药。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器械消毒不严,无菌物品过期使用,引起术后感染。术中仪器缺乏检修,临时出现故障;手术器械准备不全,准备器械和所行手术不甚一致;吸引器管道堵塞等。
1.3 术后安全隐患 清点物品有误,关闭体腔前后的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数目不一致;护送患者途中发生输液滚针,引流管脱落,患者衣物丢失等。术后护理不当造成感染等。
2 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操作流程不合理,缺乏执行力;不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训,管理人员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防范措施。
2.2 人员因素 责任心不强,聘用制护士比例日益增加,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差错事故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术中用物准备不全,新技术不熟悉,配合不主动、不默契,延误手术时间。对一些新仪器、新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患者治疗和抢救时机,引发护理安全问题。
3 防护对策
3.1 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 使用腕带作为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出明确标识,并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认定,避免发生患者、部位、术式等错误。相关临床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等进行核查及清点,双方确认后交接。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3.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成正相关[1]。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业务交流,把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三基培训,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的自学考试及各类继续教育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进修深造。对新引进仪器和设备要加强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技能及应急能力。
3.3 建立质控小组,全面控制护理质量 科学合理的质控流程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2]。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开展护理安全教育、护理安全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针对已经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组织讨论,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及时制止,尽早排除。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3.4 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对护理人员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制,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弹性排班,护士长每天根据手术量的多少随时调整工作时间,合理搭配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团队协作精神,让各级人员能力有充分发挥和创造的机会,确保护理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3]。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将管理细化,责任到个人,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与减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周培萱.手术室护理工作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及预防.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2): 298.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处理策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3-01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特点决定了手术室为一个高风险的科室[1]。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特殊和不可预知性使手术室存在很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需要很强的协作能力以应对复杂变化的病情。为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的风险,本研究对我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
1.1 管理不当的因素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当管理制度出现不足时,容易出现以下现象:①由于院内自己的发展、改革制度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动性很大,长时间的手术室人员配备不足,加上护士趋于年轻化,经验不足,方法不得当,技能掌握不熟练等,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风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制度,防止因手术室护士配备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②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风险识别能力,没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护理操作流程,导致给患者输错液、输错血等差错。导致手术室护理出现一定的风险。③管理不当导致的标本不慎丢失,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殊耗材的使用不当导致遗失等,都会给患者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2]。
1.2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手术室内的工作质量。①新的医疗设备更新时,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在培训学习当中有个适应的过程,容易出现操作不熟练或者操作方面的违规等,造成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手术室设备不会用等,影响了手术时间的延误和风险。另一方面,当护理人员的技术达不到医疗发展水平时,能力提高不足等,也会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②护理人员为了追求书面的整洁性,对护理文书进行从新的抄写记录,导致一部分原始护理记录的丢失,或者有些护理人员为了方便,随意应付文书等,都会导致护理记录的失真等,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风险。③在术前访视,有些护理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病情、既往史的掌握不全面,导致患者增加了痛苦,使家属对其产生不满等情绪。也会影响手术室的护理[3]。
1.3 环境因素 手术室内长时间处于高压紧张的氛围,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加上手术时,残留的化学消毒、剂、手术室设备产生的烟雾、噪音干扰等,都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空气消毒不达标,导致手术室污染等。都能增加手术室事故发生的风险程度[4]。
2 采取防范措施
2.1 护理管理的加强 针对手术室内出现的风险及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估等,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操作流程。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的责任态度,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流程操作。认真对待手术室工作和手术中所出现的问题与风险,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意识,避免在手术室内薄弱环节出现风险。并专门组织有经验的、责任心强、高年资的护理人员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将存在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扩大。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①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加强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意识。定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的进行业务学习,可采用座谈会、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高年资的护理人员的经验分享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态度意识、工作经验等。②做好各项登记、记录、记载工作,如:手术室内环境清洁情况、空气中细菌的监测记录,手术中的器械的清点,核对工作,输血、液、药物等各项记录。并严格规范文书的书写格式。要求字迹清晰,书写工整。③术前随访病人: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所关心的问题,让患者和家属做到对手术有个了解,缓解患者及家属因手术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了解患者的患病史、过敏情况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手术单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情、手术部位等。避免接错病人等。
2.3 环境风险控制 ①护理人员在长期高压的情况下,对心理、生理都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护士长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做到闲时能安排休息,忙时有人帮忙。关心护理人员,加强工作中的沟通,通过参加一些活动缓解心理压力。②做好特殊感染患者的安全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做好安全防范措施。③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容易感染的物质,因此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防止刀、剪等弄伤皮肤,造成感染。做好自我防护的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教育护理人员依法执业,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种手术室规章制度,强化护士素质教育,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及细菌监测,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星.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6-67.
[2] 陈莉莉.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8):151-15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防范措施
手术室工作繁重紧张节奏快,要求质量高,因此,护理管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差错事故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及时对手术中护理差错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整体水平。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详细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防护的各种措施,达到杜绝或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的目标。
1 手术室护理范围的扩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
随着医学领域的扩大,各手术学专业化程度提高,例如器官移植、内镜手术、激光手术等新业务相继开展,需要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再进行专科培训,从而使护理工作高度专业化[1]。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且十分重视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受损就可能发生投诉或纠纷。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助于我们减少差错事故[2]。于手术前1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各项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家庭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个人信仰等。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
2 手术室易发错误的环节
接错患者,体内遗留异物、病理标本遗失、混淆、用错药、输错血等。由于入手术室前患者紧张及术前药物的应用,患者容易答错问题,这样就易发生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的问题。由于患者处于即将手术的紧张状态,术中心理支持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做好工作。安排手术,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心不受侵害。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3]。
3 法制观念薄弱
医疗行业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高危作业”,国家法律承认护士是具有护理行为能力的人,在护理工作中,应恪尽职守,如法制观念薄弱,对本专业风险性认识不足,就可能发生护理差错,引发护患纠纷。忽视术中多次清点,核对物品的重要性。对手术所用物品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回收而影响手术顺利完成,以至遗留手术物品于体腔内。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摆错手术、术中用错药、输错液,及术前器械准备不全。其中锐器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能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是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与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及科内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护士学会了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 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途中须系好安全带或装好护栏,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经常检查平车有否损坏,防止接送患者时发生意外。巡回护士不能远离患者,应在旁照顾,防止掉床摔伤。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理念以完成手术任务为中心,护理人员的职能主要包括熟悉手术医师的习惯和手术步骤,工作认真、耐劳、动作灵活、反应敏捷,能够成为医师的得力助手。
我院实行在鼓励护士积极参于省市级举办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同时,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每日晨会提问,每周业务学习,每月对理论、操作考核一次,必须达到人人合格,对护士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手术过程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允许喧笑和无谓的闲谈。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对患者的病情不随意议论或窃窃私语,泌外科及手术者,更要注意言辞勿损伤患者自尊心。消毒隔离工作在手术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空气等与患者刀口直接接触,所以做好消毒隔离非常重要。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消毒知识,牢固树立消毒隔离的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进行手术。手术当天晨会,由巡回访视护士提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4]。手术室如遇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护理工作量加大等情况,应适时召开护理安全教育会,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以使安全管理制度在每一班次得到落实。
总之,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健全,手术室护理的各项操作常规并定期检查。落实一套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是防止差错的重要措施。针对易发生差错的工环节。一定要注意医院应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鼓励手术室护士应用防护用品,加强消毒消防[5]。同时手术室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应注意特别的危险环节,注重消毒防范,规范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 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
[2] 王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9,30(8):161.
[3] 程利萍,孟虹,张代玲,等.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8,39(3):178-18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手术室是医院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多发科室,医护人员在手术或抢救患者过程中常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器[1],历年来伴随着血源性传染病患者逐渐增多,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尤其是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加大[2]。一旦手术工作人员发生相关血源性传染病的职业暴露,不仅对其身体上产生伤害,更对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掌握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笔者自行制定调查问卷,对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防护措施,以保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83名,其中女性75名,男性8名,年龄在18~51岁,平均(26±056)岁;实习护生26名,护士29名,护师21名,主管护师7名;本科学历4名,大专29名,中专50名;工作年限6个月~28年。1.2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按照流行病学原理及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工作年限以及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相关信息,如发生次数、损伤时进行的操作等。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此问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信息调查及录入均由同一人完成。此次调查发放调查表共计83张,收回83张,全部合格,合格率100%。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称及学历与暴露损伤发生情况:本次共调查83名护理人员,其中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有21名,发生率为49.40%。按照职称进行分组及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职业暴露损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率以实习护生最高,为76.92%。按照学历进行分组统计发现,各组职业暴露损伤发生无显著性差异,其P>0.05,说明职业暴露发生与本人学历无相关关系。见表1。
2.2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基本情况:83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进行的操作:传递器械占30.91%、清点器械占21.82%、其次是整理或清理物品占18.18%、清洁器械占12.73%;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主要以缝针、玻璃物品、手术器械、手术刀为主,其中缝针所占比例为29.09%、其次是玻璃物品达21.82%,而手术刀为14.55%;暴露源主要以乙型肝炎、丙肝、梅毒为主,其中还有1例艾滋病。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手术室护士每天都是在接触手术刀、缝针等锐器中度过,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各种传染源下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职业暴露,给护理人员造成伤害。笔者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与护理人员的职称关系密切,但与学历无关,这与李淑红[3]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教育及培训及其必要,护理人员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此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岗前培训又很少得到重视,自我防护意识差,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极易发生职业暴露。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在职再教育,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从观念上重视职业暴露的自我防范。此次研究发现,传递器械过程中是发生职业暴露损伤主要原因,其次是清点、整理或清洁器械。缝针是造成职业暴露损伤的直接利器。李文莲[4]曾报道,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的风险。传递器械发生职业暴露损伤主要是护理人员和医师双方原因造成,双方在接锐器过程中尽量使用容器以降低接触锐器概率。此外,整理或清洁器械,尤其是清理缝针等锐器,护理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穿戴性能好的防护衣及手套,手术中使用后的器械及时进行回收,妥善放置,以免伤害自己及他人。吴灵英[5]报道,通过采取相关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因此,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损伤防护对策,能够预防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暴露源主要以HBV、HCV、梅毒为主,其中HBV达到20.09%,这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6],这可能与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大国有关。此外,近年来随着丙肝、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再者此类暴露源均能通过血源进行传播,增加了职业暴露损伤的感染概率。有文献报道,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高达10%~30%[7]。综上所述,职业暴露损伤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一项问题绝不能忽视。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护理人员是否能够正确、及时处理,是降低护理人员感染病原体浓度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旦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清洗,并在伤口旁轻轻进行挤压,尽可能将伤口处的血挤出,然后进行消毒,这作为一项标准程序被推广和应用,也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的最后一道屏障,为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斌莲,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9.
[2]唐鸿玉.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50-51.
[3]李淑红,胡晓莹,丁小美,等.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84.
[4]李文莲.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57-58.
[5]吴灵英.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62-63.
[6]刘益萍.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12):57-59.
[关键词] 常见;手术室;护理差错;预案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151-02
手术是为患者解除病痛,医治创伤的侵入性操作,是由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来完成的复杂工作。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手术的成功,以致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手术中保证患者安全极为重要。本文剖析手术室发生护理差错的每个环节,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制定干预方案,以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1 手术主体的差错预防
1.1 防止接错手术患者
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时实行问名制,应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皮试结果、术前用药、手术时间。对于同一病区有重名患者且同日手术者,或者有2名以上急症入院而没有办理住院号者,以及临时更换手术间者必须反复核对。
1.2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以及疝的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洗手护士和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患者时要认真查体,阅读病历及X线片等,并和手术医师核对,明确手术部位。
1.3 防止摆错手术
巡回护士应了解术式,与术者、麻醉师及时沟通,摆放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使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坚决避免左右侧混淆,致使患侧未暴露而却暴露了健侧,如果医生错把健侧当成患侧而施行手术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医疗事故。
1.4 防止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于空气、手术器械、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因此应从加强患者术前准备、保持手术室空气的质量、手术器械和用物的灭菌质量、手术室人员严格的无菌操作和良好切口屏障等措施来控制切口感染。同时每月要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选用高效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定期更换。尽量采用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减少使用浸泡和薰蒸消毒[1]。
2用药、用物的差错预防
2.1 防止遗留物品于体腔
纱布、器械等遗留在患者体腔或切口内是严重的医疗事故。无论择期或是急诊手术,都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即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三次清点敷料器械并记录,确保无一遗漏。术前应清理手术间原有敷料,以免和台上纱布发生混淆。术中因手术需要将纱布撕开;术中随增加或转移器械而增减敷料;更换巡回护士时都需要双人严格清点计数。手术器械不但要清点数量,更应注意器械的完整性,特别是易丢失的小部件如小螺母。细小缝针及银夹等应仔细查点,骨折内固定折下的短钢针头要妥善放置。台上掉落纱布、器械等物品应及时捡起,定点放置,不可带出室外。
2.2 防止用药错误
使用任何药品前,必须2人共同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者,一律不用。查对药名时要查对全称,空药瓶保留至术毕方可弃去。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复诵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麻醉、急救药品应分开、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手术台上应采用不同式样时容器盛局麻药液,以免与其他药物混淆。此外,用药错误还表现为使用方法不当,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各种常用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忙而不乱,做到稳中求快,越是繁忙越不可忽视规章制度的执行[2]。
2.3 防止输血、输液错误
错输血型一旦发生危害相当严重,应特别注意。取血者到血库取血,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多个患者同时输血时严禁一人同时取多份血。取血者将血送至手术间时,巡回护士应将病历与配血单、血袋进行核对,然后再由麻醉师核对。输入前由输血者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完毕,血袋应送血库保留24小时。输血时,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输液错误常发生于急诊患者,应尽可能地详细采集既往史、过敏史,对昏迷、小儿等患者,应仔细询问配偶、父母等陪同人员。输液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调节输液速度、控制输液量,及时更换液体,防止空气栓塞或因输液速度过慢未能及时补充血容量而延误抢救时机。
2.4 防止错误使用止血带
止血带使用错误包括两方面:一是静脉输液使用止血带(压脉带)没有及时松开,引起肢体缺血挛缩或坏死;二是治疗和预防肢体出血时未按规定使用止血带,主要是位置、压力、时间错误。因此,在上、松止血带时,巡回护士要认真查对,严格按操作规程,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栓塞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症状并及时处理。另外,应特别注意急症患者、老人、小儿、消瘦者、全麻、醉酒、意识不清、痴呆、聋哑人、精神患者等,因为差错事故更容易发生在这些人身上。
3 技术操作的差错预防
3.1 防止标本丢失和错误
术中取下的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擅自处理。术中器械护士应将切下的标本妥善的放在器械台上。甲状腺、淋巴结等标本容易发生错位,应特别注意。术毕应及时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并固定,贴上标签,再将病理检查单与标本核对后放在指定位置。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送检标本,送检前再次核对标本、标签、病理检查单,并且字迹工整、项目齐全的登记记录,无误后送检。术中标本送冰冻切片,应由巡回护士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贴好标签,写上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病理检查单交专人即刻送病理科。连台手术的标本取下后,应马上固定并作标记,以防丢失或张冠李戴。
3.2 防止摔伤、碰伤
在接、送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动作要轻、慢,根据病情搀扶患者从中间上车或上床,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在运送途中,护士手推车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这样以利观察患者。小儿、醉酒、意识不清、痴呆、精神患者要有护士床旁守护,必要时上约束带,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否损坏,以免患者坠床或坠车摔伤,发生责任事故。
3.3 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都使用氧气,要做到用氧“四防”,用完应立即关好阀门,每个氧气瓶应保留至少5个气压。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的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对高频电刀、电动胸骨锯、无影灯、显微镜以及其他设备应定期检测、维修。各种电源要保持干燥,以免发生意外。
3.4 防止器械准备不全、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术前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物品应准备齐全,严格认真、准确无误地挑选各种手术所需的器械。在进行准备器械、敷料时,事先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以免措手不及,台上、台下忙乱。使用电凝器时,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
4 小结
以上是针对手术室易发生的护理差错制定的干预方案,尽管差错事故发生几率极低,但是,一旦出现差错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由此引发医护、护患矛盾,造成护患、医护冲突,影响医院的经济和声誉[3]。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问题经常提醒,警钟常鸣。发现不安全的因素查明原因,及时通报全科,做到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汪莉.减少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的应对措施[J].中华医药杂志,2005, 5(12):12.
[2]周培萱.手术室护理工作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2):102.
关键词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原因 护理人员
资料与方法
以2004~2007年44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分布在手术室、门诊、供应室、病房等6个科室。
方法:分析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主要原因、途径、采取防治措施、趋势。
结 果
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手术室20例, 门诊13例,供应室7例,病房4例,因此手术室、门诊、供应室护士是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职业暴露原因:护理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处理使用后注射器及针头违反操作规程。
职业暴露发生途径:锐器伤发生36例(81.8%),其中手术室17例,门诊10例,供应室6例,病房3例;污染血液喷溅8例(19.2%)。可见锐器损伤居首位,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职业暴露人员采取防治措施:锐器伤发生后,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即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24小时内均进行HBV、HCV、HIV血液检测, 并且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职业暴露发生趋势:经统计2004~2007年,职业暴露发生人数分别是2004年发生8例,2005年发生15例, 2007年发生21例, 发生率逐年上升。上升幅度较大。
讨 论
原因分析:①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尖锐医用器械,与患者接触密切,职业暴露及危害随时发生。②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从上述职业暴露分布科室可以发现,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我院的手术室、抽血室、供应室等部门。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欠缺:从上述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中发现, 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差,操作后锐器放置不当,操作后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时,双手对接针头及针帽,违反操作程序,抽血时不戴乳胶手套,使用后锐器不及时收集到锐器收集盒内等等,造成自己及他人的损伤。④管理层管理意识淡薄:目前我院相关科室虽然制定了有关管理及防护制度,但是,在执行力上相对较差,对护理人员的岗前教育不到位,有的怕增加医疗成本,极少提供防护物品,平时只注重医护理质量及优质服务,忽视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的实施。
对策:①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采取讲座及竞赛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改变错误的操作习惯。②提供相关的防护物品,制定防护标准,大力推广真空采血管及留置针的使用,以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③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操作中时刻树立防护意识。④合理人员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次数及与患者接触的频率,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纠纷;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123-02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逐渐减少。而随着全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在手术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不理解的行为都希望加以了解[1]。近年来,本手术室80%以上的护理纠纷都是因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而引发的。
1 现代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服务意思淡薄
1.1.1 缺乏耐性:情绪紧张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不断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手术时间长短,开刀是否疼痛,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等。个别护士潦草回答,有的甚至对其厌烦而不回答,而埋下纠纷隐患。
1.1.2 不顾患者思想感受:在进行输液、扎止血袖带、摆放等护理操作前,没有给予解释就勉强进行,或简单命令患者,静脉穿刺不成功没有道歉等,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1.1.3 不积极主动:急诊手术接诊时没有紧迫感,甚至有时患者在门外等候片刻才被接入手术室,家属会认为医护人员不重视患者,耽误抢救时机而引发纠纷。
1.2 语言行为不规范
1.2.1 医护人员在手术间里随意接打手机,与同事谈笑风生,患者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1.2.2 护士对患者的情况不甚了解,在家属问及术中病情时,护士可能会简单随意地回答“没事”或“不知道”,一旦有意外发生,家属可能会以此为根据抓住不放。
1.2.3 部分护士对待农民工、无家属、无经济能力等患者,有冷漠、指责、甚至侮辱等行为,不仅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影响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1.2.4 当患者及家属询问手术费用清单时,个别护士缺乏耐心解释,以“不清楚”“不知道”理由回避,或者解释含糊不当,原本合理的事情也让患者产生疑惑。
1.3 缺乏责任心
1.3.1 粗心大意:护士粗心大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例如高频电刀的负极板使用不当会引起电灼伤;手术安置不当会引起局部组织压疮、肢体神经损伤;衬垫不当会引起呼吸困难;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淆会耽误诊断,延误抢救时机等。
1.3.2 擅离职守:术中巡回护士擅离手术间,又不交代他人代为监护,加压输血时可能使液体输空发生空气栓塞;输空未及时补充可能引起患者躁动;临时增添手术器械不及时可能影响手术进度等。
1.3.3 形式主义:手术室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往往存在形式主义,例如手术开始前已将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完毕,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时有发生[2];术前访视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便简化访视内容,缩短与患者谈话时间,失去了访视的意义等。
2 预防措施
2.1 强化服务理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患者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护,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主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手术患者。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以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术中应适当抚摸患者的额部或轻握患者双手,以拉近护患距离,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手术环境[3]。
2.2 培养职业道德精神
在手术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患者和患者的情绪,护士在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精神,维护白衣天使形象。避免在清醒患者面前随意接打手机、大声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杜绝职业和身份歧视。履行告知义务时,需要讲究语言艺术,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语言要温和不带刺激性,如解释病情时,避免“没事”、“不可能”、“一定会”等不负责任的或不确定的话,不了解的问题不能随意回答患者和家属[4]。
2.3 增强责任心
有较强的责任心,才会自觉地对待工作。手术室护士应以患者满意为工作目标,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使用高频电刀、架等手术辅助用具时,要反复观察患者皮肤。消除形式主义,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规范、完整地填术护理记录单。并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杜绝因擅离职守或工作粗心大意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各单位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目的。
总之,现代手术室护理服务存在很多纠纷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满意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理纠纷的良方妙药[5-6]。全体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增强责任心,强化服务理念,培养职业道德精神,在保证顺利完成手术的同时,为手术患者全程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席淑华,周立.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6(10):755-757.
[2]陈易一.临床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2,19(5):61-62.
[3]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系,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4]李承水,安秀玲.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75-76.
[5]马晓楠,李冰.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19-120.
方法:抽取本院手术室护理中的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护理效果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资料。
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预防管理,是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54-01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及时有效的做好手术室各项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患者最终治疗效果。随着现代手术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因此,手术室护理应给予高度重视,必须对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加强防范,以此来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结合以往实践经验,现将手术室安全隐患整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共22人,其中2名是男性;20名为女性,年龄在22-39周岁。
1.2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①输血用药的差错和患者自身以外引起的伤害;②手术部位错误和接错患者以及手术的方式错误;③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标本错误或丢失以及手术后的感染等。这些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甚至还会出现死亡的可能。
1.3评价指标。相关人员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以及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手术室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护理质控、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比较。
1.4管理方法。2009年12月及以前,本院采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均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自2010年1月正式出现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模式,选立组长两名,组员的组成由手术室的骨干组成。并且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和制定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1.5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的资料以平均值±保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的是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
2结果
手术室安全隐患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3.1手术室安全隐患分析。
3.1.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①敷料和器械的清点错误:在手术的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难寻找;由于手术台上急切需要添增物品,而巡回的护士没有及时记录。②驱血带的使用错误:在骨科的手术中用驱血带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压力时间错误而引起肢体缺血,严重的甚至坏死;静脉输液时使用的止血带没有及时松开。③输液或用药错误:在输液或者用药时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药物的摆放条理不清,标识不清等导致误用药,口头医嘱执行有误。④导管滑落或压伤:由于对患者摆放的不正确导致压伤及神经关节牵拉伤;手术后的患者护送不当,导致导管发生脱落。
3.1.2工作人员因素。
3.1.2.1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到位甚至还有离岗的现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基层医疗制度的改革,使住院的病人骤增。但是,由于医院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在劳动强度出现成倍增加的情况下也不增加护理人员,导致护理工作的不到位等现象。还有就是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所致。
3.1.2.2违反护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的随意性强,缺乏责任心。如:不认真执行医嘱和检对制度不严格。
3.1.2.3缺乏沟通技巧:现在的护士较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独生子女任性和自私以及缺乏责任心等,不善于跟患者进行沟通。
3.1.2.4护士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因此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1.2.5服务意识淡薄,医风和医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3.2手术室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3.2.1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年轻,因此,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为目的,使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和时间进行超前的监控及事后严重处理的制度。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并效果跟进,杜绝发生类似的事故,让护理工作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3.2.2减少噪声。手术室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而又有风险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因此,在手术室工作集中注意力是安全手术的前提。消除噪音是对安全手术的高度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室的所有仪器和设备等进行检查。以此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为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安全差错的发生率为最低。
3.2.3手术物品的查对。手术物品的查对是手术室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对手术物品的清点要做到“三人四次”的清点原则,在器械护士和手术医师以及巡回护士在手术开始之前和关体腔之前和之后都要对器械进行清点,做到当面清点和现场记录,对台上新增加的物品要做到及时记录清楚。
综上所述,只有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监控措施,才能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123-125
[2]卢宴会,王秀琴,王涛.新时期手术室手术间管理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1(1)
[3]韩,刘丽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手术室共行手术18715次,发生安全隐患46次,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手术室共行手术19963次,发生安全隐患3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致发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且探究相应防控对策。
1.2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就手术室而言,其基本伴随如下7个层面的安全隐患:①在接送患者的时候可能搞错手术部位:因为在进行手术之前,可能会给予患者进行服用镇静剂,如此就使得那些神志不清的患者或者小儿会容易搞错手术间;②伴随电灼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因为伴随不当的电凝刀操作可能会使得患者伴随相应的灼伤;③伴随用药错误;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的时候因为大意而使得药物使用伴随错误;④伴随输血错误:给患者进行输血的时候并未就血型进行认真的核对;⑤有异物遗留于患者体腔内:没有认真仔细清点手术器械以及相应物品,也没有依据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的交接;⑥标本伴随遗失现象: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没有就获取的患者标本进行认真保管,致使其被错放或者遗失;⑦患者伴随压疮现象:在手术治疗的时候,若没有让患者采取适当,很容易致使其伴随压疮或者皮肤受损现象。
1.3相应风险对策
1.3.1重视对护理工作者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帮助护理工作者提高安全意识,让他们将患者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起来,同时,也严格依据手术室中的相关工作流程[1]。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在一些容易伴随差错的时间和环节中,进行相应的超前监控措施,并且对护理工作者做好相应的超前教育。另外,将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起来,对每个月中没有伴随差错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应奖励,对手术进行中伴随差错的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应惩罚。
1.3.2重视对护理工作者法律理念的加强:对护理工作者定时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从而让他们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也更好的保障好患者的权益。同时,给予患者提供学习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让他们能够懂得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让整个手术室处于一个知法和守法的和谐氛围当中。
1.3.3重视护理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高:就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而言,不但要理论知识过硬,更要技能娴熟、操作标准。伴随着不断提高的护理要求以及不断开展的各项医疗新技术,就护理工作者而言,要重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自身的护理知识,从而使得自身思维广度得以提高,另外也使得自身的观察敏锐力得到相应加强,能够更为妥善的处理好相关突发事件[2]。因而,应该对护理工作者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加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让自己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另外,还要定期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要让他们待岗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
1.3.4合理安排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就手术而言,有着相对较大的护理工作量,也有着相对较长的工作时间,因而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者会长久的处于高压力状态之中,就会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护理质量[3]。所以,应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实施弹性排班制,对他们的生活问题及时关系,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工作心态投入工作中,进而使得自身护理质量得以保障。
1.3.5认真核对患者信息:①护理工作者在接患者时,要对其各项资料进行认真的核对,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小具有较差语言表达能力的患者,更要认真做好核对,切忌将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儿置于一张车床,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医师以及麻醉师和护理工作者三者共同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认真核对。②在手术室中,要对各项制度进行认真的核对,在手术室中会有相对较多的口头医嘱,护理工作者接到指令时要对口头医嘱进行相应重复,在用药之前,要和医师进行相应核对后才能对其进行用药,用药过后要保留药瓶。对患者输血的时候,需要输血科工作者和麻醉师以及护理工作者三方经过认真核对,确定信息无错,才能进行输血措施。③认真核查患者手术时用到的药品以及器械,在手术完毕进行切口关闭措施之前,护理工作者要认真核对所有物品,待信息准确无误,才能关闭手术切口。④手术时,护理工作者要将医师切取的患者组织做好认真保管,在手术之后做好相关处理并且装入标本袋以及病理单,和医师一起将其送入病理科,并且与医师一起做好交接记录。⑤手术时,要帮助患者调整最为舒适的,从而使得其呼吸顺畅,循环功能得以保持并且能够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采取相应固定措施,防止患者因为受压而伴随压疮事件。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和相应防范对策后,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前(2013年)和实施后(2014年)手术总数分别是18715、19963例,患者接送错误4例(2.1%)、0例(0%),电灼伤6例(3.2%)、1例(5%),用药及输血错误8例(4.3%)、0例(0%),异物遗留体腔3例(16%)、0例(0%),标本遗失7例(37%)、2例(0%),压疮18例(9.6%)、2例(1%),差错率46例(24.6%)、3例(15%),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得到了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伴随着不断转变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日趋完善和规范,有着更为广泛的服务范围,因而也更加彰显了安全护理的重要意义,因为其和患者的生命密不可分,一点疏忽就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4-5]。因而,就护理工作者而言,需要重视安全隐患的及时分析并且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安全和效益得以保障[6]。2014年,我院手术室实施了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对策,积极分析在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各项安全隐患,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发现,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和相应风险防治对策后,和实施前相比,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率得到了明显降低,P<0.05,可见,和以往研究相似[7-8],积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对策,效果较好。综上所述,重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成效更为明显,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作者:张剑飞 单位: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房迎辉.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48.
[2]刘维静.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及安全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91-92.
[3]孙利萍,王哲慧.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41-42.
[4]孙园园.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18-219.
[5]朱静,曹建平.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228-229.
[6]梁爽,王丽波,周丽娟,等.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5):917-920.
【关键词】手术室;差错事故;原因及防范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63-01
1原因分析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新制度。只有科室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手术室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任务,知识范围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新医疗仪器及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很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长期超负荷工作是少数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倦心理,不能按常规完成工作。一部分护士加班加点,注意力,集中力下降,成为差错事故的隐患
1.4护士责任心不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仔细,思想不集中,工作疏忽大意。手术室是紧张而又严肃的场所,这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要集中精力配合手术,稍有疏忽都可能造成差错事故。
1.5护士专业知识欠缺,技术不精,缺乏新业务,新技术的经验。手术室是一个特殊部门,接触专业学科多病种多,尤其涉及许多复杂危重病例,需掌握多种急救技能和扎实的基础知识。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急救技能手段不断更新,新的药品器械的涌现,要求手术室人员不能满足以往的知识不断的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室工作。
2常见差错事故
2.1遗留物品与人体腔内
手术中遗留物品与人体腔内,常见有缝针、纱布吸引器头、敷料、止血钳等。
2.2手术器械物品准备不全
专科器械遗漏,辅料数目不足,受损器械不能及时维修等。吸引器负压不足,电大刀故障。
2.3术前和术中物品器械数目清点不符
如纱布、缝针、血管钳等,不能及时关闭体腔,患者遭受多次探查影响术后恢复。
2.4手术摆放不当引起并发症及不舒适不能充分暴漏手术部位
手术过紧引起局部血流受阻,损伤组织及神经。不舒适不能充分暴漏
术部位影响手术操作。
2.5电灼伤
手术高频电刀的使用不当,负极不平整。铅板老化,肢体与易导电物质直接接触引起灼伤。
2.6输液不当
常见有输液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造成患者心功能不全。失血患者液速过慢,为及时补充有效血容量,延误抢救时机。
2.7导管连接错误
胸腔引流管连接错误导致气体进入胸腔,导管脱出、阻塞影响手术及病情观察。
2.8
其他细节方面
剖宫产是收好手术刀,以免娩出胎儿被划伤。术前检查床单是否铺平整,以免手术时间过长病人皮肤受损,清点器械室检查其完整性。
3预防措施
3.1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健全制度,严格执行。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操作规程,是防止差错事故的关键。因此,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健全手术室各项制度。手术室护士要认真对待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论接台手术多少,工作多忙特别是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始终把安全、清点核对放在首位,这是防止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保障
3.2加强业务学习
工作中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提高护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安全护理重要的基础。经常性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3.3根据差错事故的原因制定对策
以高尚的医德,患者至上,手术安全第一为宗旨,医护之间配合完成手术程序,特别是危重手术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处于思想紧张,工作忙乱时失误率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
3.4认真填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法律依据及举证的重要资料,有关系到护患两方面,应严格规范化书写护理文书,患者病情观察记录应既符合客观事实,又可作为法律依据。[1]手术护记单应详细填写,不得漏填和涂改。
4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较特殊的部门,护理安全工作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稍有疏忽都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2]手术治疗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加之病人本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及病人突发的意外,都给手术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手术室护士不但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责任心,还应具备慎独修养,在每天的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是很重要的。护理管理有多个环节,安全管理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实施安全可靠稳妥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医疗工
作的发展,而且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的安全,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健美,袁凤云,钮燕菊,等医疗责任举证与护理文书规范现状及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2):124―125
[2] 彭金来,戴红霞,李翠娟,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4―55
[3] 冯宝琴,邓秋儿,等加强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9(12),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