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

时间:2023-08-21 17:2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

第1篇

1.切实加强研究高中、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前提。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准绳,也是完成高中初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为了使高一语文能顺利地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语文教师在接手高一新生之前极有必要自觉研究高中、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两个学段的目标要求。初中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来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课标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高中的目标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高中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深入研究、比较初中高中的课程标准,了解初高中教学的连贯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能力层次的梯度问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及断层之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对初中、高中课程标准心中有数,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衔接教学的效果。

2.研究高中、初中语文教材。

研究高中、初中教材是做好教学衔接的保证。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和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高一语文教师主动去研究高中、初中教材,深入分析课程标准目标在教材上的分布点,对高中、初中几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分类梳理,分析比较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了解高中教材中哪些是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哪些又是高中、初中之间断层的地方。研究透了高中、初中教材,教师在开展高一语文教学时便能做到“瞻前顾后”,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如果高一语文教师不重视研究高中、初中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学的衔接上就会有不当之处,这就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从宏观角度人手把握高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高一语文教学效率。

3.查漏补缺,强化语法知识的衔接。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解决语句修改、长短句变换、句子衔接、仿写、文言文实词的活用、虚词的作用、特殊句式,甚至阅读理解都直接或间接要用到语法知识。而学生进入高一时一遇到语法问题,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遇到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问题时则显得困难重重,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语法知识太缺乏了。初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基本”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没有“语素”、“句群”等知识的介绍,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法知识也得不到保证。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是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等知识的介绍,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要时时用到语法知识。因此,高一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中作一些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法知识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哪些需要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补充相关的语法知识。如结合“理解句子”的训练介绍一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知识,让学生从语法的角度把握句子的结构、理解句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补充语法知识,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断层处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从而有利于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4.温故知新,加强高中、初中教材教法的衔接。

较之初中,高中教材一般课文长,容量大,内容涉及复杂的人生哲学,思辨意味重,理性色彩浓;文言文比重增大,学习的难度加大。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知新”和“温故”结合起来,前引后连,以旧引新,以新带旧,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广度也相应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2篇

【关键词】残缺心理问题补充兴趣指导

学生在高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其初中学习的飞跃,又是其高中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在客观上起着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能否搞好高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成败。那么,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又该如何搞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俗话说“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发现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一是语法知识的残缺。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更是如此:课文赏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语法。《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中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虽然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但由于近几年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这些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甚至删除了语法内容。因而学生进入高一遇到语法问题时自然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遇到词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问题,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墨者黑也”。语法知识的残缺已明显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

二是学习容量的加大。学生进入高一,课程明显增多,一般由初三的六门课程猛增到高一的十一门。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其教材内容也增多,篇幅加长。如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各级统考语文试题中单是阅读类就有科技说明文阅读、一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等。面对如此诸多内容,学生思想准备不足,不能一下子适应教学,当在情理之中。

三是学习要求的提高。《大纲》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句通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些要求,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也非一日之功效。学生必须有孜孜不倦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句话,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对高一年级的学生,确实是一个挑战。

四是不良心理的影响。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努力了但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片面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加上课程多任务重,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赏析、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常常“从简从略”,对背诵、作文等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如不及时矫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高一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并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教学实效,使学生打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教师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

词的构成、词类划分、短语分类、句子成份、单句与复句、常见的语病、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并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其中词性中的能愿动词、介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句子成份中的连动句、兼语句、双宾句,复句中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是难点,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方能摸清规律。这样,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全面接触了解语法知识后,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二、针对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具体从四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教师就要趁此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如高一年级在阅读方面要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培养自学能力,能阅读分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事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写作方面要养成练笔习惯,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说话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途述事件,说明事物,阐述观点;基础知识方面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着名作家作品等。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学习要求高不可怕,怕的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注入式、填鸭式,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讨论释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摸拟课文片段即兴与作,围绕某一题目迅速想象或联想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

第三,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高中语文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写作方面可让学生分阶段进行训练,先写一般记叙文,再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逐渐培养选择、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根据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等方法表达中心的能力。为了达到生动具体的写作效果,教师可让学生有侧重地训练描写,如在周记、作业中训练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或当堂快速作文,在全班讲评交流,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说话方面一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讲多说,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中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复述情节,课后介绍课外书籍,围绕中心发言辩论等。二是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使学生逐渐做到多讲、爱讲、讲好。

第四,课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仅有的语文教材也是杯水粒栗。《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指导。”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说话、写作也不会文思枯竭,搜索枯肠了。

三、针对学生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

第3篇

1. 体悟文章情感美。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时,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己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在教徐自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新课之前,先由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全诗,把诗歌的情感、意境做一个强烈的渲染,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造势。后由学生自由朗读,个性发挥,体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若能较好投入情感范读课文,定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好的体悟到文章的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上《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等课文时,老师首先全身心融入课文,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重点语句、语段处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渲染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味理解马克思、史怀哲等名人伟人的魅力和伟大。

2. 领悟诗歌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诗歌单元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如在教徐自摩《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音乐美进行品位赏析,联想康桥的秀美的自然风光,诗人飘然欲去的形象,品读朗朗上口的诗句,注意诗的逐节押韵、换节换韵的形式特点,抓住诗歌中押韵的字及叠音叠词的运用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如首尾呼应的叠词“轻轻的”,想象诗人飘然而去的形象,三个字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含蓄委婉的将诗人难舍难分的的离别情绪通过包含深情的语调给传达出来。又如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我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融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深情朗读中感受诗歌含蓄不露的唯美主义风格,体味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在教读这些诗歌时,最好能配以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美的情境。事实上,学生也非常喜欢配乐朗诵这些诗歌,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含蓄意境美,进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感悟文学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在高一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在我们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读本中,收录了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涵盖古今中外,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如在教读《我与地坛》一文时,努力引导学生从作者母亲依门而望并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的”等话语,体会母亲对儿子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和自我安慰;从后文又写到母亲想来想去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出了什么事,这苦难只好由我来承担”等语句体味: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形象!与此对照,作为身残的作者自己,一个人躲在园子里,母亲寻找,一次次从他躲藏的地方焦急的走过,却像是故意气她,就是不出声叫母亲,让母亲一个人在那儿承担痛苦。多么伟大的母亲和母爱!我相信,看到这里,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很重要作用。

4. 探悟诗文哲理美

王国维论文之高妙处在于“意境”,中国古文论自古有“言义之辩”。高中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基础能力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意韵、探求文章哲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学生能力提升,在审美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展现,教会学生领悟文章意蕴美探求文章的哲理是很有用的。如学美国诗人狄金森《篱笆那边》一文,我引导学生探求简单文字后面的重要哲理,让学生明白保持童贞和追求美好事物愿望的重要。再比如庄子《秋水》一文,如何让学生理解蕴涵在其中的哲理是教学的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赏析,学生很自然的理解到“山外有山”的道理。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做到既有趣,又有情,而且注重美,即加强美的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彩和名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时时处处都能体现美的教育,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以及教师自身具不具备良好的审美、抒美的能力。总之,“欲育人者先自育”,只有教师提高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的自觉性,并不断地提高德育渗透教育的本领,其正做到“自觉”和“自然”,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4篇

安慰家长之余,我陷入了沉思。因为令人忧心的是这不是个别现象,初一的语文老师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小学成绩很好的学生,上了初中成绩明显下降;有些小学成绩很差的学生,上了初中,又该怎么办?怎样指导学生由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呢?从教15年,我对此稍有感悟。

经过小学六年语文的学习,学生跨入初中后,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加深,学习课时的减少,学科的增多,学习环境的不同,靠老师“提携”式包办的依赖性逐步放手等因素,再加上现行中小学的评价标准不同,中学试卷明显难度要大,进入中学的第一次考试一般给学生很大打击。这样就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假如老师在这一“特殊现象”的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在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就能扭转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滑坡的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开一个好头

记得第一年工作,我教初一语文,学生来自城镇乡下各所小学,而深入了解后发现其中一(2)班有一半同学来自偏僻的董巷小学(很难在那所小学的毕业生中找到一个懂拼音规则的)。初上中学,要有一个适应学习环境、人际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也要有一个互相了解、沟通的阶段。于是,开学初的几天,我收集同学小学毕业成绩、日记、作业、作业记录等小学个案材料。通过分析,我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衔接的症结主要体现在:中学比小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由老师安排时间到自主安排时间;学生学习习惯由小学的被动型转到中学的主动型,对于相当多的学生在转型上存在问题。然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些周记:①我忘不了小学时的一件事;②我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③一堂有趣的语文课;④初中给我的第一印象等等。我在批阅上述学生所写的作文时发现,学生写作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所写感想、见闻均是真情实感,内容大多是对小学校的依恋难忘和对新学校(中学)好奇新鲜与对书包加重的忧虑。这样,我对初进初中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学习担忧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审阅每篇作文时均写了针对性评语,并分别加以鼓励和解疑。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摸底,使我在随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心中有了底。这是探索和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这一重要环节的一个良好开端。

二、要做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

在给初一新生上第一节课时就要明确转变学习语文的观念很重要。老师要向学生讲明小学语文学习与初中的区别,如: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而初中由于科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温故知新,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变难的课文,难免有诸多不适应,因此适当复习一下小学语文重点内容,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十分必要。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因为初中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二是可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

三、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初一上半学期是“过渡期”,这时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所以老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苹果”,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学术语言;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老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考试的试卷尽可能出得简单些,批改时尺度适当放松些,以树立其自信心,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老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减少其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老师应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上课主动做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难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培养学生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老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老师应有序地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比如,如何掌握好基础知识;如何进行语段阅读;如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如何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学习环节;如何运用科学的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老师则巧为点拨。总之,老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要设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老师讲课速度较慢,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相对来说,现在中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老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教学步骤与学生能力培养只能一带而过。有了升学压力,在教学上,一些中学老师容易把语文教学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

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忽视了它是一门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学科。可是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型。以文言文为例: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文言文,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启发引导他们。大道理的教育,孩子不一定能接受,那么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比如,可以用都德的《最后一课》,让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告诉学生法国这个民族是何等地重视自己的祖国语言,国家是可能被侵占的,但祖国语言绝不能被占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润物细无声”,只有老师善于把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传递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根植下兴趣的种子。

七、要充分利用多思、多说、多读、多写这学好语文的四个法宝,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听、说、读、写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基于学生刚踏入初中时的种种不适应,老师更要突出一个“思”,因为初中的语文学习不能再是机械的记忆,而应是一种理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

罔”,“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多阅读的习惯,这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用。刚开始时可让学生找些故事性较强的好书自由读,慢慢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接着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中外名著。在不断的阅读中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感知、感悟:从人类的精神宝库中探求宝藏,体验亲情,抒发感想,学会处事,磨炼健全的人格继而走向大自然寻找灵感和享乐,向内心世界探求生命的本质,记录下成长的轨迹,向未来世界描绘多彩人生,写下豪言壮语。指导学生发扬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当然,由于初中功课紧,有时可以把日记改为周记,把写日记、周记当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根拐杖。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把“读写”变成开放的大舞台,把语文变成人生的加速器。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这“综合性学习”在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同等重要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正因为如此,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

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第5篇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说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

2. 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 念给大家听一听。

3. 师生共同评价。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精编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及原文

2.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读书札记

3.高一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课稿

第6篇

课程设置:个性化定制

适用范围:高考生

课程特色:考前精准预测,模拟高考演练,提升考生的迎战信心。

课程定位:高考物理提分课程

适用人群

1.想要短期内全面提高应试能力,掌握各种应试技巧的考生。

2.有基础但是缺乏自信心的考生。

课程特色

高考物理辅导培训由学大教育专家教师指导,结合各年真题分析,作出考前冲刺指导,让你高考物理复习高枕无忧,从容应对。

知识堂答疑

1、问同学,问老师,您在学习中的问题均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

2、可通过查看其它同学的提问,获得学科相关常见问题及答案;

3、也可获得专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通过问答互动,第一时间解决疑问。

海量学习资料

提供考试干货,经典练习题、备考资料、知识拓展资料、历年真题,应有尽有,让你的科目分数畅行无阻;

特色专项边学边练课程

练真题、做模拟、功专项、减量增效,针对性更强;及时巩固,注重复习效果提升;

解决方案

四步复习,按部就班,兴趣学习,不再偏科。

1、高分内功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2、一轮强化、初涉重点,稳扎稳打

3、在招点拨,题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轮冲刺,决战难点,胜者为王

铜陵学大教育春季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23433

【课程具体介绍】

学习目标

1、综合新课标大纲的要求强化课程,全面精讲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

2、全面了解高一阶段的语文复习方法。

3、全面掌握语文学习技巧。

海量学习资料

提供考试干货,经典练习题、备考资料、知识拓展资料、历年真题,应有尽有,让你的科目分数畅行无阻

特色专项 边学边练课程

练真题、做模拟、功专项、减量增效,针对性更强;及时巩固,注重复习效果提升;

铜陵学大教育春季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23433

解决方案

我们不是普通的课程,我们是解决方案。四步复习,按部就班,兴趣学习,不再偏科。

1、高分内功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2、一轮强化、初涉重点,稳扎稳打

3、在招点拨,题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轮冲刺,决战难点,胜者为王

为什么选择学大教育

铜陵学大教育春季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23433

产品特色:

1 特别关注:网络课程+电话答疑+网络家教,全程十大专业辅导体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对一的服务;

2 名师伴读:讲、例、练、看、听5位一体;

3 方法突破:夯实基础、双基固化、能力提升3级递进;

4 考点突破:精准揭示真题命题规律和趋势;

5 典例导思:独创解题思维模板;

6 讲练结合: 高清视频课程辅以经典同步试题;

7 状元辅导:名校状元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督促学期情况,根据学员时间、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10次辅导,每次讲解一小时,每个学科有不同的辅导老师,真正实现一对一的服务。

一对一辅导模式特色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模式是一个孩子一套教学方案,一个孩子一个教学团队。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辅导,补习薄弱的学科或知识点,有的放矢所以提分更快!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可以使孩子更加集中精神学习,掌握更优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更高,提分更多。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为孩子提供灵活的上课时间,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学习更方便、更合理。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可以由孩子和家长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满意的老师,这样师生配合更默契,有助于更快提分。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注重每一个提分细节,全面助力孩子成绩提升;孩子随时可在学大辅导中心上自习课,并且可以得到各科辅导老师的答疑,各科老师 全程陪读,提分更快速。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的每一个辅导团队的唯一目标都是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帮助孩子在考试中提分更多,学大每一个辅导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决胜中、高考。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新课改形势下,我们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想办法,出点子,明确要求,找准方向,坚持探索,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首先,全体老师明确课改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紧扣八词四项策划教学,即: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应用.拓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开阔视野,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其次,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深入钻研教材。

2、精心布置每一次课前预习。

3、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

4、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5、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和情感体验,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6、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文学作品的欣赏和“传统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作文素材的积累)。

7、加强和组内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8、走近学生,使学生愿望和你说心里话。

然而在实践中,还是有不少“剑走偏锋”的现象:架空文本,淡化语文知识。不少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演出,又是多媒体运用。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这样,虽然学生身心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几年下来,学生可能会成为能说会道不会写的畸形儿。一味表扬鼓励,信马由缰。滥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化。针对以上一些现象,为了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个性特色的语文课。

我认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以下“六度”。

一、重视语文知识的“实度”。“实度”,此处指语文知识的落实程度。

自《新课标》(实验稿)中出现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后,不少老师就“因噎废食”,淡化语文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等。在教学中,语法知识要把它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轻松而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好语文知识是一个广阔的研究课题,有待同仁探究。

二、重视教学中的效度。

一堂课好坏与否,我认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效率的高低。

一堂课上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学生的情绪反应、课后作业反馈表现出来。

一堂有效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确实有了认识上或思想上的变化。

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三、重视教学中的信度。信度,就是课堂的真实程度,一堂真实的课是尽量避免作秀的课。

其实,有信度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在课堂这个师生互动的空间,质疑问难、相互讨论、思维碰撞……师生间相互会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是非预设性的,有很多不完美的,甚至是与教师预设效果相反的,这都是正常的。真实的有信度的课就应该是有缺陷的、有待完善的课。

虽然一堂课下来,还有不少需要弥补的地方,但我恰恰认为这是一种真正把教师还给了教师、学生还给了学生的,求真务实的值得提倡的有信度的课。

四、重视教学中的广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是必要的。在前些年的“课内外衔接”实验中,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那么,拓展延伸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课前活动延伸和课后内容延伸两个角度谈谈。课前活动延伸,由于没上课,内容选择余地大,或字词或名句,或哲学或文学,可讲故事可谈感受,可直面现实生活可回顾历史轨迹,还可以进行定时比赛----“一分钟朗读”“一分钟抄写”“两分钟默写”等等,只要是增加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品德,熏陶学生情感的内容均可。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增加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

五、重视教学中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拓展材料进行哲理性的辩证的解读和认识。

《新课标》中基本理念之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据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应是教学追求的高层次了。 其实,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那么,如何挖掘课堂的深度呢?

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备课。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互动。

再次,教师要利用手里占有的资源在课堂上对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赞扬鼓励,对学生偏激的思维,师生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均要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培养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超越时代、脱离文本的所谓创造性思维。不能把革命英雄主义指责成野蛮和暴力,把“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误读成不珍惜生命的愚昧,把愚公的锲而不舍当作无知的愚蠢。

然后,教师课后要重新找回标准,反思教学与标准的契合程度:是否完成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是否落实了应有的人文精神,是否培养了民族精神;是否引导学生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提高了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是否促进了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六、重视课后作业的精度。有人认为,语文要从课堂要质量,反对课后布置作业,这是不对的。从课堂要质量没错,但每天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语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学生去挤“海绵里的水”!这就必须要布置适量又适当的课后作业了。 语文课后作业要以“精”取胜:量不在多,内容精粹就行;时间不多,天天坚持就好!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贴近生活;任务引领;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4-0094-0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环境,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源 起

我校构建的网络课程平台实现了教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实现了师生在线共建课程资源的目标,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素材。笔者以高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为基础,开设了网络课程――特色选修课《爱杭州,爱专业,我们从这里启航》,借助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向全市的学生开放选课,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该课程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融合在课程体系中。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内容,通过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注重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以学生的探究、体验、参与、实践、应用与创新等学习活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充分利用杭州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分为七个单元(见下表),包含知识点讲解、文学家及作品介绍、实例分析与鉴赏、模拟练习、学习测评等内容。

1. 教学辅导

包含教学大纲及电子教案两部分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音乐、图片等形式,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相关理论,讲解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以“单元”为单位,分成活动目的、活动流程、活动评价三大部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提高语文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 实践环节

包含在线讨论、社会调查和模拟练习三个步骤。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开设讨论区专供师生对话,提供自测练习、网上考试、网上查分的强大功能。教师在后台能监控学生访问网络课件的情况,并能给每位注册学生配发考题。

3. 学生作品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现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4. 教学资源

提供相关资料、课程说明等,可以随时下载,及时更新。

特色与成效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学会了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自主评价,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学会了尊重和肯定别人,增强了思维的严密性。信息技术对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贴近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纯正的朗诵,可以方便地调用图表、文字、图片,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1)海量信息,突破时空限制

互联网所容纳的信息,在空间上是“海量”的,在时间上是“无终点”的,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本课程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利用杭州的自然人文资源,通过声像文相结合,让静态的审美对象动态地活跃起来,打破时空限制,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贴近专业,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通过搜集资料、信息处理、调查走访、表达交流、评价检测等步骤,学生既学习了有关的语文知识,锻炼了诸如朗读、讲解、赏析、文字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又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了专业素养,培养了职业情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有了大大提高,从而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以及独创性。课程支持学生“实践”想象和创造的自由,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品质与智慧潜能。学生在虚拟时空中,可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或不可能实现的意愿,“实践”自己的认识判断,培养、锻炼和检验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创造。

2. 任务引领,开展探究性学习,开辟项目化的教学路径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本课程以明确的任务为驱动力,以项目化的形式引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围绕着相关任务进行研究、探索,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第六单元《诵读诗词》教学中,我们结合杭州西湖的诗词、楹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通过《忆江南》可以看出白居易怎样的心理世界、坡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y浓抹总相宜”之我见等,利用问题敲打学生的思维。又设置了杭州《钱江晚报》就灵隐御碑亭、伍公庙、吴山东岳庙向社会广泛征集楹联的任务,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景点为其拟一副楹联,作为“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

3. 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提供多元交流的互动空间

自主学习是本课程整个学习过程的立足点。课程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学习导航便捷化

课程设计了折叠菜单式的网络课程结构图,界面统一,便于浏览,跳转灵活,操作简单。既能较好地体现知识点,又能支持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结构图可以全部或部分展开,也可以折叠,便于学生检索有关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浏览网络课程的内容、访问互联网资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交流互动多元化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向双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转变,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由过去的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逐步过渡到知识的导航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自主查阅和掌握有关语文知识,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内容,甚至可以获得一部分教师不曾掌握的知识。换句话说,信息不再是从教师那里“拿”来的,而是由学生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找”来的。

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发送等功能,设立了讨论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一个多维互动的交际空间。借助网站的BBS、聊天室、博客、邮件或在线QQ等渠道,教师可以实时关注个体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及时做好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修正工作。

(3)检测评价全面化

课程还提供了在线测试、网上查分的强大功能,随机生成填空、选择及判断等题型的考题。客观题类型,可以立即反馈,标明对错,并且可以提供再试的机会;主观题则只提供问题,在“解答”按钮中提供参考答案,实现了人机对话的交互式特点。学生可在线查分,及时得到检验,以便调节自己学习的方向和进度,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衡量每一名学生。

问题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前景美好,但要注意整合的有效性。它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创造性理解和处理。网络课程《爱杭州,爱专业,我们从这里启航》虽然已经在我校开发的网络课程平台上运行,并作为我校的特色选修课对全市学生开放,但这还只是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探讨。

(1)大量的多媒体资料、网络技术容易造成表面热闹而相关知识点和能力训练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信息技术要始终为教学服务,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注意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和调控。

(2)学生在利用网络探究文本时,很容易会对这种既得性的知识产生依赖,从而丧失了自己主观判断和思考的能力。网络世界信息纷繁芜杂,学生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教师要注意及时关注,引导学生辨别、筛选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扩展、探究。在实践操作中,也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挥个性,培养情感,升华语文素养,为学生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源泉。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而又不迷信信息技术,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取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是作为资源、环境、内容等融入语文教学中,我们将构建出更加精彩的语文教学新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范克勤.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语文. 2006(10).

张庆山.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思考[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3).

李忠梅.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整合[J]. 现代语文. 2007(2).

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0.

李如密,井维华. 教育学教程[M]. 济南: 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2: 410.

兰静. 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J]. 读与写. 2007(1).

第9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 意义 方法

记得上个世纪末,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对中国教育的一番感言,确实让我们感触颇深。该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并在一所极有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高一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目的明确,教法灵活多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相当活跃,配合非常默契。这应该是一节不折不扣的好课,可美国人的评价却令人始料不及:“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特别是学生又没有问题提出,这堂课上它干什么呢?”

有位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问题意识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进而产生焦急、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借此机会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活跃性、积极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与独特性的表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它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从最新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这是创新思维的具体特质。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问题意识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面积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找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3.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他们由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起来。

朱绍禹先生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和学生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摒弃知识点的落实,疏于适时适度的讲解,忽略美文美句的品析,无视教材本身的挖掘,只一味地强调让学生提问的做法,决非明智之举!试问,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认,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纵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纵使他再有质疑精神,也是难以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语文活动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达到。

2.思维训练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起来。

思维训练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偏向于从教师那里获得唯一的标准答案。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难以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了。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训练,能够防止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1)指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能让学生跳出“山中”,获得全新的视野和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打破思维定势,运用多种思维,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物,往往会有新的问题发现,也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勇于创新。

教材中相当多的地方为师生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创造、想象、设计、假设、展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旦得到培养,他们的目光将是敏锐的,他们的思维将是灵动的。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笛卡尔曾说:“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对教材置疑,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的见解中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对已成的定论,敢于批判、怀疑。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首先就是打破教师的“权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鼓励学生不要将自己的大脑变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意识人人都有,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批判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是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

3.教师导学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起来。

自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很忌讳老师的“讲”,不少老师将“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其实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讲授、指导是不相违背的。叶圣陶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叶老并不反对讲,但主张“精要地讲”。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老师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指导和引导,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只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提问质疑,而缺乏老师缜密的思维和富有机智的启发,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不让教师问,而是要求教师要问得巧妙,问得有水准,要能以问激问,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非常喜欢用提问法,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反思,一步步接近真理。问不是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走,而是要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有时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及时发现思维的多样性。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

教师须精心设计问题,不能满堂问,不能逼问学生,要问到关键处,抓重点、难点,让每一问都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

4.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结合起来。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探究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通过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受到启发,获得提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活水。正像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探寻教育的规律,遵循教育的原则,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杨炳华教学月刊 2002、7.

[2]《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陈龙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3]《创新学习论》 龚春燕 红旗出版社 1999.

[4]《新课堂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