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典教育理念

经典教育理念

时间:2023-08-21 17:23: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教育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典教育理念

第1篇

摘 要: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感悟,就学校利用国学经典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主题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学经典热逐渐兴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它不但可以促使学生从经典中读懂人生、读懂社会,更重要的是还能促使学生在心中树立一个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我个人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途径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一、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课堂是学生聆听教师讲解、接受专业知识的最主要根据地,更是学校系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性场所。为此,要想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国学经典融于各自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促使学生在接受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能透过国学经典与具体学科知识点的结合之处深刻感悟到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牢牢抓住教学课堂这一主阵地,组织各科教师列出各自学科中能渗透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关键点,有力推动习惯培养教育真正落实、渗透到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具体学科之中,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明确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理解文明行为的具体概念,从而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自身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二、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之中

集体主题活动同样是将国学经典的道德模范、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又一重要实施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将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寓于其中,以此作为突破口,推进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自身道德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如: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此为平台向学生朗读国学经典中的相关内容,扎实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更好开展。

三、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国学经典中所提倡、鼓励或者反对、明令禁止的行为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社会、学习生活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因此,学校要想更好地利用国学经典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可尝试将国学经典内容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领悟到国学经典的内涵与意义,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真正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总之,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国学经典予以高度重视,用我国国学的经典传统文化思想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促使小学生在规范自己言行、提高自身道德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发展。这方是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刘旭相,孔涛.传承国学经典 助推素质教育: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第2篇

1. 价值取向——当今世界是价值观、教育观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各种教育思潮、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功利色彩仍然较浓,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教育的本义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今天,我们应该做到“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涵养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

2. 关乎孩子的生命成长——教育是一种科学行为,我们应该把基础教育办成关怀学生一生成长的教育。荀子说:“以善先人者之谓教。”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情操素养的熏陶弃之不理,导致孩子人格的畸形发展。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缺少是非的辨别能力。媒体、网络的黄、赌、毒、暴等信息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不有效、及时的教育,很可能形成“反教育”,使孩子误入歧途。孩子的涵养教育是抵挡社会不良潮流的牢固防线。

3. 基于学校的文化积淀与建设——涵养教育是建构校园文化特征的校本行为,我校已有六十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意在通过建设人文和谐校园,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美的教育中,涵养身心,润泽心灵,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基,让涵养文化成为我们的教育生活。

涵养教育的理念解读

一、理念解读

涵养是一个人具有宽阔的教育胸怀,明事理知进退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涵养教育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情绪的调控方法;二是道德、学问等方面的教育修养;三是滋润养育、培养的教育能力;四是积蓄、保持修养的教育品质。

涵养教育,使人活泼而不轻浮,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张狂,使人沉着而不郁闷,使人和气而不盲从。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塑造自我的心理工程师。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教育亦然,一个受过涵养教育的人,既有外在的修养,又有内在的气质。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魅力往往体现在涵养上,而涵养通常来自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而涵养教育就是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识大体,拘小节,细处着力,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营造和谐环境,从而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二、我们确立的涵养理念如下

核心理念:涵养心灵,润泽生命

行为方式:加强涵养学习、学会涵养处世

小学阶段目标:人性涵养、文化涵养、国学涵养、课堂涵养、实践涵养

人生目标:涵养人生

涵养培养方式:教师涵养育人、学生涵养成长、学校涵养立校

涵养教育践行支撑体系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及模式,简述为“一体系五模式”。

“一体系”就是课程教育体系,即通过书法、绘画、国学、学科的教育提升学生素养。通过人性教育模式、文化教育模式、国学教育模式、课堂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来推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如下:

一、人性教育模式

人性之美在于真、善、美。我们通过“八个学会”的教育努力实现人性之美。学会处静; 学会思缓; 学会容忍;学会谦让;学会看淡; 学会放平;学会感恩;学会尽孝。

二、文化教育模式

漫步学校角角落落,随处可看见错落有致的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呈现在墙壁上、柱子上,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固定在简约大气的木框内,按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底图。或意境悠远,或文雅古朴,或厚重隽永,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给人启迪。

壁画按照楼层分设主题。一楼以“德育”为题、二楼以“勤学”为题、三楼以“礼仪”为题……整个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画面图文并茂,雕塑形神兼备,富有视觉美感,充分发挥着她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三、国学教育模式

让国学融入课堂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精选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的经典篇目和广为流传的经典唐诗宋词,后期还编制印发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一、二、三册,对各年级学习内容进行统一设置。

各班每周一堂经典诵读课,目的在于使孩子们“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每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组织经典诵读: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经典古诗,五、六年级学生背诵《论语》。坚持开展每周一首诗的诵读,坚持“一日三餐”(早读、课前读、中午前读经典诗文)诵读。诵读古文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每周一节经典诗文诵读课,每月一节经典诗文研讨课,形成我校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引入——读顺原文(借助拼音)——知晓大意(据注释)——感悟道理(结合生活)——导述言行(结合自己谈认识)——拓展延伸(名人警句,诗文……)。

我们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伴我成长》(上、中、下),人手一册,发放到全体师生手里。每个教室门前,每周都会更新一首经典诗文,让学生每周至少背熟一首经典诗文。每个月都有以年级为单位的有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展演,每个学期都有全校性的经典诗文大型节目展演。通过朗诵,通过展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经典诗文的琼浆玉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文化。另外,围绕“我诵读我快乐我成功”这一主题,精心打造教室文化。建立班级经典诵读争星榜,每月得星最多的命名为“班级小名士”;设立“快乐屋”,每个学生设有一个收藏记录快乐的笔记本,以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交流;运用“今天我最亮”展示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风采的机会。

每学期学校分高、中、低年段,在学校大操场进行国学展演。每个年段都有一个主题。低年段的“孝敬篇”,中年段的“礼仪篇”,高年段的“诚信篇”,围绕这些主题开展国学展演。通过经典诵读及国学展演活动,让学生找到了民族的根,获得了民族的源动力,使经典从古代来到了今天,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四、课堂教育模式

课前齐诵《坐姿歌》,书写齐读《握笔歌》。摆放整齐的课桌、陈列有序的书本、端庄的坐姿、优雅的握笔、迅捷一致的起坐、和蔼亲切的师生问好,落落大方的应答、琅琅的课前经典诗文诵读……一道独特的课堂风景线呈现在松和校园。

多年来,我校潜心探索课堂教育模式的建构,提出用优秀课堂常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养的创新构想。从课前课后的礼仪习惯、坐姿习惯、写字习惯以及课堂的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团结合作等入手,规范学生、培训学生,形成一整套规范良好的课堂流程。

书法课可以感化人、陶冶人。通过练习书法,能使人薄弱的情感更加丰富;软弱的意志更加坚强;毛躁的性格变为稳重;粗心变为细致。练习书法——练心、练身、练性灵。

美术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山美、水美、自然美”与环境教育;“名家、名作、名人效应”与理想教育;“赏美、懂美、崇尚美”与审美教育。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修养得以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五、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在开展各种涵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会让教学处跟德育处联合起来,将传统国学弘扬的人文精神——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相结合,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尊师友、习礼仪”的名句,既要学生熟读成诵,更要求孩子把名句内化为行为,用行动诠释行为文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涵养教育理念的成效

学校大力开展涵养教育以来,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行为习惯符合礼仪,校园劲吹文明风,真正展示了我校涵养教育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孝心讲文明:学生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学生懂得了回家以后给家长端上一杯水,说上一句知心的话了。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和平时,孩子们会用他们的礼仪、感恩行动显示他们高度的涵养。。

诚实守信:学生懂得了知错就改才是个好孩子。放学时,学生能够按时回家,晚了如实汇报,有事及时与家长打招呼。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完成作业的人少了,学生责任感大大增强。

勤俭节约:诵读学习经典名言后,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在,即使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饭学生也会捡起来吃掉,花起钱来更是精打细算。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军训活动,磨练意志;参加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参加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

涵养教育使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生活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涵养教育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我校六年级毕业学生进入中学,其突出的综合素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有素的作风令初中学校十分满意。

第3篇

关键词:经典广告 案例 广告学教学 改革

当今的广告行业如同我国连年高速增长的经济一样,快速向前发展着,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是万紫千红的广告世界。无论何时、何地总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广告,一切能为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上均离不开广告的身影。生动、精彩、令人称道的经典广告案例层出不穷。这些经典广告经典案例中的妙语 ,堪称语言中的精华,简练精干、简约唯美、富有内涵,且意义深远。

可口可乐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一直在全力塑造着自己独特的品牌理念2008年到2009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国人的心是百感交集的,可口可乐准确把握了消费者在这一年度的特殊的情感交界,抓住了受众微妙的心态,于2009年实施倡导可口可乐积极乐观的品牌理念的适时性举动,充分运用整合营销的概念,开展了推出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你想与谁分享?为主题的活动,这项活动旨在鼓励人们跨越过去,寄望未来,以感恩与分享的情愫,营造了2009年新年伊始的温情与感动,这一活动以网络为依托,对目前国内年轻人极为热衷的网络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通过社交型网站、视频、微博、搜索引擎等途径,使广大的消费者了解并感知到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的特殊含义,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分享活动,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故事。可口可乐还向iCoke会员发出 "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新年祝福短信,同时有效借助和利用iCoke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国内首次应用的全新手机交互体验,让拥有智能手机的使用者,通过手机增强现实技术的科技,用户收到电子贺卡时,只要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荧幕上的贺卡,就能看见一瓶三维立体的可口可乐于环绕的 "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我想与你分享" 的动态画面浮现在手机屏幕上,并伴随着活动主题音乐,新技术的大胆运用给年轻消费者与众不同的超前品牌体验。深合消费者的心里。这一活动使超过5百万的用户上传了自己的分享故事及照片,超过3百万的SNS用户安装了定制的API参与分享活动,近2百万的用户,向自己心目中想分享的朋友发送了新年分享贺卡。与此同时,各大门户网站、论坛、视频网站和博客上,都充满着“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的分享故事。惊人的数字,广泛的参与度、消费者故事的感人之深及照片视频制作的精致,都充分体现了该活动所创造的巨大影响力及良好的口碑。[1]

从上面一则广告可以看出,广告是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重要来源,他能改变和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同时会对文学艺术、社会文明产生影响。作为高校广告专业大学生既是受众、消费者更是未来广告制作者。但是,传统教学更注重理论系统性,忽略了培养专业兴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而现有的广告学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亟待加强对经典广告案例的应用,提高学生在色彩、构图、语言表达、沟通等实践能力。

关于广告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1.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告学课程本身应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表现力丰富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配合图片、音像以及电子课件等动态的教学手法,将经典广告案例融入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广告学教学课堂当做广告案例来做

广告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行业,我们的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客户经验,才能在今后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不断变化的市场。因此,在上广告学课时,将课堂本身当成广告载体,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身临其境的感受广告的存在,把自己当做学校的产品,给自己做广告,给班级做广告,感受广告的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3.用经典案例培养学生能力

每一个经典广告案例都有其成为经典的理由,在商品同质化越演越烈的情况下,能准确传达商品理念以成为经典广告案例的强项。作为经典广告案例,一般都会涉及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语言、符号、色彩、音乐等等,经典广告涵盖太多方面,学生在欣赏学习的同时必然耳读目染,对其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裨益。当然,有些能力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的,在校期间就是要学会方法、打好基础,否则进入社会后将很难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2]

4.合理发挥网络的作用

网络现在贯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广告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多,电子贸易发展日益迅速,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扩大自身影响力、促进和实施销售早已被各类企业所广为运用,优秀的经典广告案例更是遍布其间,所以我们在广告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巨大优势,在广告学教学改革中融入信息化的发展理念,使广告学的教学改革更加先进、有效。

参考文献:

第4篇

通识教育,亦称之为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共同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沟通现代与传统文明,弥合不同专业和领域差异,培育共同语言、达成共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而非仅仅技术精英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按照赫钦斯的观点,“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而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aneducatedperson)……”。不可否认,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正是以美国的一些名校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蓝本。事实上,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经过了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的断裂时期,在修复教育断层方面,因为中美两国的教育环境不同,通识教育在两国的发展历程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盲目照搬美国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用于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只能是学其皮毛,东施效颦。

19世纪末之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照搬了英国模式,非常重视以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为主的西方古典人文教育,像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入学考试都要考希腊文和拉丁文,其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度传统文化修养的统治精英。1870年以后,以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为起点,美国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并确立了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自此,美国高等教育所效仿的“英国大学模式”被“德国大学模式”所取代,传统的以古典文化的学习为主的人文经典教育的影响式微,以专注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为取向的专业性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很多大学在这一时期陆续取消了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入学考试要求。可以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美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已基本瓦解。但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沿着“研究”取向的专业性教育道路一直走下去,即便在1870年到1940年期间推崇自然科学和专业教育的观点最甚嚣尘上的日子里,美国还是有很多老牌的文理学院坚守住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没有加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此外,如上所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按现代教育制度要求建立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也对抛弃传统的以古典文化学习为主的通识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发动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教育大辩论,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则最终确定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参照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并最终形成了适合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识教育理念。建国后,我国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则基本都效仿前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特点就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念,把“育人”和“制器”混为一谈。有学者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总结为“九重九轻”,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重技能,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参与;重平坦安排,轻自主除障”。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过早地分专业、过窄的专业内涵、过“专”的技能训练而形成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当时高校的文化课基本被意识形态很强的政治课所取代,“又红又专”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黯晦消沉。十年,让国家的一切包括高等教育都陷入混乱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更是无从谈起。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基本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推行,“路径依赖”的特征较为明显。80年代早期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也开始逐步推行教学改革。早期的教学改革关注点主要在于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不足,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范围,实施学分制,逐步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等等,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纷纷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这些早期实施教学改革的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自由选课的范围也大大拓宽。1995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则把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全国高等院校推广开来。

1999年以后,伴随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了很多非医学专业。有学者作过统计,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97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64%的院校仅仅开设医学门类一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开设4个以上学科的院校仅占总数的3%;而到2009年的时候,全国102所医学院校中,有74%的院校开设本科专业涉及到4-7个学科。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截止2012年底,学校已设置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趋向全面,但其专业发展其实是不均衡的,传统的医学类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主体,这一点与普通综合性高校是有区别的。再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全校8个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中,有7个是医学类的,另外1个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属于管理学分支,但却与医学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是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专业性教育特征明显,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配置仍围绕医学类专业教育来实施,其他非医学专业,尤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不少医学院校仍属“边缘学科”。另据统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小,绝大多数为10%以下,最高仅为13%。甚至有些院校开设医学类课程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如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选课程,其他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也大体如此。关于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数据及其比较,囿于篇幅,此处只做简要概述,而不再进行单个案例剖析。

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在详细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通识教育要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是否会降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国内不少高校所借鉴的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何在?第一个问题,在通识教育的定义中实际上已经内含了答案。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传承传统与现代文明,与不同领域进行对话的“全人”,而非仅仅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和精神的技术精英。第二个问题,对医学院校而言,占全校学生绝大多数的医学类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除去一些必修类的公共课程,如两课和外语占用了部分学习时间,有限的学习时间还要除去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在课程较多,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否会影响专业学习呢?就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该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仅以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最好的芝加哥大学为例,其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强调,并没有削弱其研究性大学的地位,事实上,芝加哥大学是历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高校,而且尤其以出各种学派而闻名于世,而哈佛大学的状况也是如此。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类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考研和就业压力,他们的前途往往依靠考试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非通过考察其学习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来决定,因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合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否则,真的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第三个问题,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共同学习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经典著作,使不同专业的人才都有相同的文化和文明背景。看到了美国成功通识教育的精髓,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移植,美国通识教育实施的背景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如其教育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处,高中文理不分科,大学前两年不分科,通识教育课程为核心必修课等等。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恰恰缺乏类似传统、经验及适合改革的各种因素的支持。总的来说,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

从1995年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来,一些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不少理工科院校包括医学院校也开始设置选修课,力求提供一定范围之内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学习。然而,关于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及重要性,不少医学院校自上而下普遍认识不足。首先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从开始之初,就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而设计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远远达不到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领导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医学院校的主要领导多数有着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自身教育经历的认同往往让他们更偏重自然科学和研究型、专业性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再次,是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传统文化和文明被割裂,实用主义满天飞的今天,“找份好工作”、“多赚钱”远比“道德高尚”要更有诱惑力,于是,不少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不少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只是为了多混几个学分而已。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陈旧。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定位于设置大量的选修概论课,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辅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课程或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花边点缀或锦上添花之举,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二)盲目模仿国外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

很多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参照或效仿美国一些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而来的,并未深刻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环境差异。如上所述,我国通识教育的推行缺乏教育界的共识、面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长期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等诸多问题。共识问题主要是上文所述的对通识教育目标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是为了落实教育的理念而施教,而仅仅把教学作为一种满足最低层次基本生活需求的职业选择,在我国当前高校行政化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学而优则仕”,忙于政治家和管理者角色的扮演,而忽略教育家角色的定位与追求。美国与我国都经历过传统文化学习的断层问题,但美国很快就意识到并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我国则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修复,以至于培育“全人”和“通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被培养“技术精英”的专业教育理念所置换,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一直延续到今天,并继续阻碍着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仅就这一点而言,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实施是大相径庭的。此外,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扩招,也冲击了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学资源尚不充足的很多高校来说,能把扩招后的学生安置下来并顺利保证毕业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及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问题,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季的高就业率,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强化专业教育,则成为很多医学院校的不二选择。中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比较两国之间的环境,简单套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只能是按图索骥,东施效颦。比如占医学院校主体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我国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这一不争事实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专业理论和实习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总体医疗水平,不但是过去,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应该还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依靠课程设置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存在明显的误区,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首先,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同于设置一定数量的概论课来让学生选修,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未能领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精髓;其次,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等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外语,为了期末考试,考四六级,考研,学生专业课学习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英语,英语学习的效果并未见什么大的成效,但中文的学习却被大大忽略了,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再就是这些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缺乏人文素养的内涵,学生随学随忘的特征明显,难以在其心中形成永久性沉淀;再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既缺乏课程设计的长久规划,也缺乏推动通识教育理念落实的组织机构,这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

鉴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及教育效果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新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

(一)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涉及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重视通识教育是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的前提。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通识教育,要明确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或辅助,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育模式,要逐步转变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重新审视本校的课程设置体系,逐步破除只重视专业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对于很多具备医学类专业背景的高校领导而言,其观念的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适,然而,“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自上而下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肯定会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反之,如果医学院校领导不重视通识教育的落实,那么一线教师和学生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其次,要明确通识教育课程不是选修课,而是核心课,不是概论课,不是对学生的泛泛而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选取承载人文素养和传统经典文明的课程进行学习,宜精不宜粗,力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心灵,构建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教育背景。再次,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应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常因“一考定终身”而被大众所质疑,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能等。相比而言,形成性评价更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如果在学生期末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话,那将会大大淡化专业教育的色彩,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

(二)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

按上述分析,当前很多高校包括医学院校效仿的美国通识教育模式,无论是哈佛模式,还是哥伦比亚模式,它们的根都在西方古典文明深处,正如美国的政治文明无法复制一样,中美教育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被复制到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来。对其中的精髓要理性思考和接受,并根据中国教育环境的特点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可以直接借鉴的方面包括:要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通识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设计、审查和批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权力;通识教育课程既然设计为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通识教育肩负着培育“完人”的重任,那么这些课程的开设就不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能像现在的选修课设置一样,随便一个老师都可以开课传授,要学习美国大学中只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授才能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授课人的教育传统;还要学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思考,参与式教学,博士作为教授的助教参与通识教育授课全过程,并代代相传下去。需要结合中国教育环境理性思考的方面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大学本科生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科,淡化专业教育色彩,这一点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考虑到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激进改革谋求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再就是美国大学商法学院中设置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些专业,往往都实行“后本科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就业压力较大,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先读完本科,再选择职业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不会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因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无论效仿西方哪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其落脚点一定要回到中国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来。

(三)科学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要科学设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首先需要搞清楚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哪里。如上述,尽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不少非医学专业,学校专业门类趋向齐全,但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体。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2012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3810名,非医学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为960名,占计划招收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计划招收名额占总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因而,从表面来看的话,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专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心;而其实质方面的差别则在于以医学及相关专业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仍以培养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教育目标,专业性教育特色明显要强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鉴于此,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所有专业间的同一性,又要体现医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读经;复古;师古

语文学科的尴尬现状,首先并不是由语文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整个文化环境和学科生态系统决定的。因此,教学的改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内部,而应关涉整个教育观念,乃至整个应试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观察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的过度解读和误读问题当前的阅读试题内容,选用了很多作家的作品片段,但有些作家表示,自己去做这些阅读题却连一半分数都拿不到。当然,作家不会做阅读题并不仅仅是过度解读的问题,这与考试模式和训练题型有关,但过度解读确实是语文教育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笔者以为,语文阅读题应该是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考辨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而非肢解语段,吹毛求疵地问:“作者写‘下雨了’,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剖式的分析背后,常常也解构了文学作品的美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是无效的。

(二)模式化严重,缺乏个性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思维已经严重模式化。他们看到阅读题中的比喻句,就得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而在选取议论文素材时,往往就是乱搬司马迁等古代名人事迹。如此程序化、模式化,何谈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的低下是当代国人愈来愈严重的问题。网络上的胡言乱语、生编乱造不规范处处可见,甚至很多人在公众场合、重要场合都口不择言,不能规范表达。对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文艺青年们聚在一起的话题,也是张口叔本华,闭口弗洛伊德,谁要是“子曰诗云”,别人只会当他在说冷笑话。这对于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十分不利的。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文化当然要采取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但是文化宽容首先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之根。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语文老师的焦虑之情就能够理解了。

二、对“读经运动”的反思

以台湾王财贵教授为代表的“读经运动”,之所以绵延十几年仍能轰轰烈烈,与笔者上文所述的社会人文状况有紧密的因果联系。笔者看过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视频后,对他的大部分观点难以认同。王教授的这段演讲煽动性很强,作为演讲本身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传达的很多观点在逻辑上难以自洽,且许多例子都缺乏说服性。但,笔者在此只看他教育理念中的积极部分,其中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是加强对于经典文化的教育力度,其二是改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笔者深知中学生害怕文言文,深知他们在害怕而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的时候,就会开始厌恶文言文,而青春期的抵触和叛逆心理会把这种厌恶无限放大。这就是为什么北京高考中竟然有8%的人在古诗文填空题上一分不拿。这个现状毫无疑问是严峻的。但《论语》中有段十分经典的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笔者相信,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一定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如果说当前语文学科的现状是“不及”的话,那么私塾式的读经运动,则又显得有些太“过”!清初著名的文人画家石涛在绘画创作中提出“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意思是说,绘画不能完全临摹古人的画法,而应学习古人画中的气韵,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否则永远不可能成才。绘画如此,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不能抛弃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师古人之迹而不知古人之心的人又如何担当得起民族文化复兴的大任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的“读经”“诵经”“背经”,所谓的“小朋友们跟我念”,所谓的先背再悟,都是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了。小朋友们背了经之后,有几人能及时自悟?悟是一辈子的事,等到小朋友们真正领悟了,他们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笔者认为,读经教育,应该是师古人之心而不是复古,复古是历史的倒退,古有古法,今有今法,师古仁人之心,便会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古人之迹,念十几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则很可能皓首穷经,一无所获。所以,改善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很重要,王财贵教授的“小朋友跟我念”式的教学方法自可聊备一说,不过笔者以为“读经”要适量,方法也要斟酌。教育者不能以学生背诵经典为目的,也不能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为目的,而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

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背经是一个尝试,但远远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应该从儿童本位出发,迎合孩子们的口味,引导孩子们去读经。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就激发了很多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兴趣,可谓一个不错的尝试。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古代典籍与儿童文学、绘本、歌谣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阅读,或者让孩子们表演一些历史故事改编的短剧。在古代经典的选择上,也需要慎重,整体上还是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且选择那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的内容。中小学生并不具备一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些古代经典如果不加特别的解释和甄别的话,很容易将孩子引入歧途。此外,虽然中国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照搬西方绝对不行,但在语文教育上,也绝不能一味偏重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很重要,万万不能从“读经少”演变成“只读经”,所谓的“扔掉语文课本”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改良,而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一言以蔽之,我们当代的语文教育,应当师古人之心,而非开历史的倒车。

参考文献:

[1]石耀华.“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从近代语文教育史上几次读经运动说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

第6篇

关 键 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五、传统文化中的修学方式给予艺术教育的启示

从前有成就的读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博学多闻;另一类是一门专精,众多的“典集”只学一部,一部经通达,部部经都通达。全部心思用于一门,久而久之心就定了,由定能萌生智慧,这种智慧深藏于心灵的深处,不是从外学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内学,经典又可称为内典。经典就是心灵深处智慧的外现,形于外的经典又可启发内在本有的智慧。这种本有的智慧也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善是完善,是本有而非从外学来的。这种优良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种新的启迪。它不但能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开发、增长智慧,的确是事半功倍。这种教学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效果会更佳。人在少儿期,心灵是较为纯净的,接受外来事物快速。十二三岁以前是“黄金季节”,一旦错过甚为可惜。近现代以来,我们不知有多少代人在重演这样的悲剧 ,然而幸运者也不乏其人,如老舍、矛盾、鲁迅、朱自清等一代有成就的文人,他们的白话文文章写得好,都是从小读古文读出来的。清代的金农,五十岁才开始学画,能名留史册,全凭其深厚的国学基础;潘天寿在黄宾虹先生简介中提到:“先生幼年颖异,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弱冠游学金陵扬州,得广交时贤文艺之士。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由此可见,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无不得益于国学渊源。从小受过传统教育的有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而从小读白话文长大的敢称大家的又有几人?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时代与人,如果今天的艺术教育能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获取更多的借鉴,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朱熹注,(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2]《论语》,徐志刚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蒋金德等主编:《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南怀谨著:《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四书五经》,管曙光等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6]南怀谨著:《原本大学微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7]南怀谨著:《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7篇

天河区地处广州城区东部,北依白云山,南濒珠江水,是广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天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义务教育纳入新型城市化范畴,纳入重点民生工程。近年来,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成为智慧天河的内涵,成为幸福天河的要素。

前瞻之一:免试入学,赢得均衡发展先机

“就近入学”是天河区对义务教育均衡的最佳诠释,它为“幸福天河”增加了新的内涵,为这里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平台。天河区在实现辖内学校硬件建设和教育软实力均衡化、优质化的发展下,秉持“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不断致力为各类群体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育均衡,保障孩子的教育权利。于是,当很多地方的孩子苦苦奔波在挤向“名校”的路途时,天河的孩子因为本区教育整体质量高而在家门口享受相对公平且优质的教育。

天河区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解决6万非本地户籍孩子入学问题;在户籍学生依法平等享有义务教育权利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开放办学,解决1.4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同时,区域内残疾儿童和经济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制度层面也得到了严格保障。辖区内的广州市聋人学校和广州市盲人学校,满足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天河区启慧学校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此外,这些学校还坚持随班就读和为重症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101人,为12位重症儿童送教上门,100%保障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前瞻之二:启动经典文化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区域性全覆盖的经典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新内涵,是义务教育结果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小学成为知识和智力堆积场所的弊端,天河区立足重建文化自信、重构文化灵魂,抓住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建构其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积极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中小学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实施的经典教育工程开创了广州乃至全国“五个第一”,即第一个把国家语委的经典诵读上升为经典教育,第一个将经典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并配备队伍、经费、标准、网站进行运作,第一个实现将经典教育在同一时间不同学段全覆盖,第一个将经典教育作为区域性教育特色推广实施,第一个对语文教师进行经典教育全员培训。经典教育理念得到了全区师生以及家长的高度认同。

前瞻之三:推进教育国际化,拓展均衡发展新境界

天河区区长林道平表示,为了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化,现正进一步加快天河外国语学校珠江新城校区、执信中学高中部、国际教育园区的建设。他说:“天河是代表广州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区,区内高校云集、外企林立,国际交流频繁深入,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基础与旺盛的社会需求。”

天河教育国际化的重点追求即教育思想、观念、体制的国际化,让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开阔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认识,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理解能力、多元文化认同力的世界公民。国际化的另一个成果是让外籍人士子女也能就近随班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天河区已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全方位开放义务教育学校给国际生就读的区,仅华美实验学校的国际生多达数百人。教育国际化使教师拓展了视野,加强了区内学校与国际化学校的接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境界,也是区域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后发优势。

第8篇

1、新的教育理念编者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通过立言以立人,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提倡“开放、多元、积极的主体性的阅读”与“个性化的自由写作”,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开拓精神自由空间,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为指归。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十分吻合的;

2、新的选文眼光怀抱着这样的教育理念,编者把选文的标准确定为民族的、现代的、世界的、全人类的经典作品,其所选篇目大多数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的。也注意选取思想与文笔俱佳的当代文章,以使读本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时代感;

3、新的编排体例每册按主题分成若干专题,每专题前有导读,文内有注释,文后有阅读提示;

4、新的阅读体系《读本》按学生学习、领悟、情感、言语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精神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与需要,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本土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精神、制度的事物的表征和总称,是指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涵盖了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民族特质、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从时间纬度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化,即1840年以前的文化 ①。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是指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概念肇始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9世纪后期,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唯科学主义及唯市场取向的挑战,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校内系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也愈凸显。以自由学科为基础的自由教育思想在美国发扬光大,演变为“一般教育”理念,并逐渐影响到包括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著名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对大学课程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困境

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20世纪末,我国本科教育仍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系科分类严格,专业壁垒明显,通识教育的概念尚未引入。1995年,为纠正以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基础教育产生的弊端,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始在高等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加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力图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综合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人文科学素质。在这一趋势之下,我国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开始纷纷提出类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殊途同归,国内学者也多有共识。如李曼丽博士认为“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②,是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的反思。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大学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仿效哈佛通识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很少认真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核心课程”,即国内的“必修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学术训练要求,这些课程也成为这些大学的精华和风格所在。而中国的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在地位上不属于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仅仅作为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目前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大多将有限的通选课切割成五类六类或七类八类,追求门类齐全、无所不包,门类之间并行排列,不分主次。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在本土建立起来的“西方模式”,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以阅读儒家经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注重品德修养为中心的指向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学近代化过程中消失殆尽。而美国大学课程的内在核心价值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课程中断”。因此,一味在形式上模仿西方模式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沟通现代与传统、人文与科技,保持大学之道,而不致使文明断裂 ③”的实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结合的必然性

中国的通识教育迫切地需要走一条本土化发展路径。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蕴含了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总纲领的《大学》开篇就予以明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以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的“明明德”为起点,通过 “新民”,即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以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的“止于至善”为终极目标。做大学问者,其最终目的不是就学问而学问,而是全方位地求善,以磨练自我修养的和造福社会为目标。孔子本人编六经, 通六艺, 知行合一, 是全面发展的践行者;以六艺而言, 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教涵盖了礼法节度、典籍文化、逻辑思维、音乐素养、体育运动等诸方面, 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样本。《论语》中提到“君子不器”, 《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学问主张等,都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理念。因此, 传统道德文化可以作为繁衍和发展通识教育的土壤, 提供富含人文性、关怀性的文化资源和教育素材。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 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重新重视已经成为国人寻根之路上的严肃命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阵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了解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并自觉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人。

因此,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既是在人才培养上对中国坚持文化自觉,以文化强国,建特色问文化这一时代主题的回应。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资源开掘, 汲取“人文通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精华,是从大学之道出发对中国通识教育困境的回应。

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施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从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可以采取模块方式选编经典片章作为教材。用来选编经典作品的概念范畴,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人与历史、思维方式等。为了教学方便,可在上述范围之下,再依照不同的时代,如先秦,两汉到宋明等时代有所不同的加以划分,一学期授课16或18个星期。也可以用永恒的命题,例如以真、善、美、正义、生命的意义等作为中心以编选经典教材。同时,也应当重视当代文化语境,回应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任何问题的讨论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所以,当代中国文化通识教育首先要重视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回应当代有关中国文化的真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师生对话,来代替文史知识的记忆填鸭教育法。以平等自由的师生对话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同时,中国文化通识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后,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需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状况,加强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旨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因材施教。

注释:

①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5

②李曼丽, 汪永铨. 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1) :96

③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曲版社, 2010:126~129

【参考文献】

[1]朱耀廷.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2]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96.

[3]熊思东等. 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26-129.

[4]四川大学2010年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第10篇

关键词:学生发展;国际视野;民族情怀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7-2一、课题引领实践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我校的教育实践活动能系统而深入地开展,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实践,用鲜活的实践反哺理论,我校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实践研究》为学校主课题,统领全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各项工作。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先后面向全体教师举行了课题会及专题培训等活动,使全校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世界遗产教育等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课题组定期举行主题沙龙活动。活动中,我们探讨了主课题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细化到学校的德育目标、家族活动、特色课程之中;我们还讨论子课题中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关于学生素养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保证了我校国际理解教育工作能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全盘规划,逐层推进,有序开展,从而形成学校阶段性办学特色。

二、培养民族情怀

1.家族建设活动。“礼、孝、和、责、诚、勇、毅、俭、智、仁”是我校的十个德育目标,也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每个年级的一班纵向组成“礼”家族,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十大家族。家族内成员年龄各异、学力不同,低年级学生在哥哥姐姐的带动与帮助下,围绕家族文化主题,学习技能,增长才干,走向自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集体荣誉感则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而逐步走向成熟。家族文化建设倡导的是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不同年龄段伙伴的机会,提供了在活动中促进精神与能力同生共长的机会,达到长幼互助的目的。

2.乒乓育人活动。我校以“乒乓育人”为特色项目,弘扬国球精神。学生在练乒乓技能、做乒乓操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格;在乒乓知识竞赛、乒乓小报制作、乒乓绘画展览、讲乒乓球冠军的故事、唱《乒乓精神之歌》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校内形成了“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乒乓文化,乒乓也成为了我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外交手段。

3.经典诵读活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擦亮学生“世界眼”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中国心”的成长。为此,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推荐经典诵读书目,开展经典诵读考级,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创设经典文化氛围,浸润书香心灵,涵养品格情操。经典诵读成为培养学生民族情怀的重要途径,使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扎根、发芽、生长。

三、拓展国际视野

1.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多次组织师生赴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进行短期修学活动,让师生全面、深入地体验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融入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之中。修学的师生不仅带回了浓浓的异国情谊和先进的教与学的方法,他们还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良好的礼仪素养传递给了国际友人,让优秀的中国文化与素养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绽放靓丽夺目的色彩。我校师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已经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的热点,在修学地区掀起了浓烈的中国风。

不出国门的国际交流。为获取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我校与入驻园区的英国德威国际学校共建友好交流模式。在双方学校领导、老师互访的基础上,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教学互动,深入课堂,相互浸润,还互相参加两校的“国际节”“双语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与交往能力,同时也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中西两种教育方式有效整合,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2.课程开发建设。依托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unior Achievement)公益教育项目,在各年级中开设了“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系列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诸多育人理念,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既关注到了环保、新能源、城市规划等全球热点问题,又获得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能力。

世界遗产教育。学校还以三年级为重点年级,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世界遗产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是我校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遗产标志及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形象,了解世界遗产公约,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了解、研究。

英语电影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英语电影课,通过“赏、析、模、演、配”五步教学法,使学生们踊跃开“口”说英语,挖掘影片中国际理解教育元素,适时进行渗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快速提升了学生国际交流的口语能力和交际水平。

第11篇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做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必须具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和广阔的胸怀。

自从明德小学建校以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并深入领会明德学校的办学宗旨,了解全人教育思想,树立全人教育理念。这次参加明德小学校长培训活动,使自己对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并考虑到孩子的发育跟发育所带来的学习需要与顺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童才能在心理上、智慧上及体魄上等各方面达到健全均衡的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让学童不仅是学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并且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以致用,帮助他们不但具备相关知识可以因应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有路,做正确的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转成正面的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首先,全人教育强调“勤劳朴实”。因为唯有勤劳以赴才能求得良好成就。在勤劳的服务精神下,才能体会朴素的重要性,进而养成亲切、踏实与服务人群的文化。要落实勤劳朴实这个理念,需要通过绿化美化公园化和劳动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另一个全人教育的重点是启发、带动大脑的均衡发展。所以特别强调一些艺术、文学等具有启发性的活动,用轻松、整体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艺术方面要采用绘画、书法及手工作品的制作,在文学方面要强调朗诵古典与圣贤所留下来的珍贵经典,同时以和道德有关的题目作为作文的主题。

全人教育,这虽是最传统,但同时也是最科学、最先进的系统。它是通过融合古人数千年留传下来的教育方法与教材,及融入国家指定的基础教育,来完成独特的明德小学教育理念。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对全人教育理念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将全力以赴地落实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不负王老先生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

第12篇

西安外事学院版话剧《白鹿原》全国巡演取得不小反响,比起话剧本身的震撼人心,这台话剧由学校推出更令人惊叹。这正是得益于西安外事学院对“以演代教”教育理念的实践。

今年5月起,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开始全国巡演,先后登上西安人民剧院、北京保利剧院、北大百年讲堂、天津大礼堂、山西大礼堂、江苏紫金大戏院等舞台,巡演将持续到今年9月。百余人的演员阵容大多数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和吴京安、李宝安等著名演员共同完成这一部大戏。

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只有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才能领悟到表演的真谛。而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有见于此,西安外事学院提出“以演代教”的教育理念,即学生不是在课堂上学习表演,而是在一线的舞台上和艺术家学习表演。

作为“以演代教”理念的实践,西安外事学院聘请了在艺术领域有造诣的艺术家来给学生授课。排练经典话剧是影视表演专业的重要课程,从元素到片断到小品,到如何塑造人物,每一个阶段都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塑造人物,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回归于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话剧《白鹿原》就是实践“以演代教”理念的突出代表。

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演出平台,学校还经常牵线搭桥,邀请一些电视节目进校选拔,学生抓住这样的机会纷纷亮相,展示才华。

“以演代教”的教育理念不仅适用于影视艺术专业,其他学科同样适用。近年来,国家号召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实用型人才,西安外事学院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走出了适合自己的路子,也为国家的文化产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引领,产学结合”的新路子。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说:“我们要求各个专业必须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把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把老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相结合。影视艺术学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除了原来在学校教学的老师,还聘请了大量社会上有艺术造诣的、成就的艺术家作为我们的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双聘人员,为此我们成立了西安外事学院话剧团,动员我们学生全力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