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护理相关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手术室;带教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与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护士带教中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
1 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术室教学的优越性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手术室的教学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对人体的构造要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将人体结构和人体器官形象的呈现出来,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2 提高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手术室的教学中,为带教老师提供了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更轻松更省力的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同时,这是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需要掌握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1.3 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一次性输入计算机,以便随时调用、交流、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可以有效地省去备课和出题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时效,也能做到带教标准一致,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
2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护士带教中的具体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手术室护士带教中,首先需要硬件和软件支持,再通过硬件和软件支持,建立专科资料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建立专科资料数据库。主要是收集临床一般病例、疑难病例、特殊病例的相关资料。建立查询系统,可利用各相关字段进行查询。建立与图像的超级链接,将文字系统和图片系统联系起来,以达到资料完整性与准确性的目的。
2.2 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学生资料工作薄。按学生入学年份的不同建立子表格,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实习时间、带教教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等项目。对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员,可以做出相应标记,为选拔留用提供参考依据。
2.3 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学生考试题库工作薄。根据题型的不同建立子表格,如填空题表、名词解释表、单选题表、多选题表、简答题表、论述题表等。随时对表格的内容进行增删和修改。在出题时,只需任选几项便可构成一份完整的试卷,提高工作时效。
2.4 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专题演示稿。重点介绍教学大纲要求的手术室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常见的适合学生上台做洗手护士的几种手术,制作出分门别类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3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评价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手术室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其积极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目前手术室带教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某些误区,需要予以纠正,才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1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积极效应
传统的手术室带教中的授课方式,缺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又由于实习期短,很难较快的进入角色,造成护士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极差。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手术室带教中,通过将视频声频和动作等结合,逼真地模拟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将理论知识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教学过程的一场改革。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手术室带教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常见误区及纠正途径
3.2.1 重视人机对话,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有些带教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只是机械性地进行演示,带教老师容易忽视适时的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重要性,课堂提问和启发式教学的频率减少,无形中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穿插传统教学手段,放慢教学节奏,为学生消化和思考所学的知识留有足够的时间,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3.2.2 过分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忽视了课件本身的实用性。一些老师忽视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过于注重教学形式,使得计算机实际上成为课堂教学单纯的演示工具,从原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照屏宣科”。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画面的浅层感知上,弱化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感悟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教学信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而不是用过多的动画、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3 将多媒体变成黑板的替代品。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某些老师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将文字搬上屏幕,配上几张相关的图片,很难达到内容和效果的最佳结合。因此,老师应当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教学内容要融会贯通,使自己的语言与课件的图文、声像和谐统一,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容,刘艳玲,区爱武,梁靖.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3,2(4):37-38.
[2] 冯兰,刘立捷,汪道萱.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87.
[3] 王虹.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4.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一站式”的分层培训与考核,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达到手术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培训划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对1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这4个层次“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及医师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和论文投稿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可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使护士长能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手术室安全运作,有利于手术室人才建设。
关键词 一站式分层培训;手术室;护士;分层考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3
专科护士培养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重要策略和方向[1]。随着医疗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医师专科化的深化,对于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护士的培训时间漫长,工作5年的手术室护士只能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一现状与外科手术专科化是不相匹配的。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机构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年轻护士的培养是手术室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情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培训采取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123名,男11名,女112名。年龄20~55岁,平均(33.1±0.5)岁。职称:护士42名,护师43名,主管护师30名,副主任护师8名。文化程度:中专28名,大专46名,本科46名,硕士3名。其中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新进护士30名。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证书5名。
2方法
2.1不同层级的人员划分将手术室123名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
2.2师资队伍的建立
2.2.1专职教学老师每年采取选拔的方式由核心小组推选出1名手术室专职老师,负责手术室人员的建档、授课、考试等各项工作。
2.2.2理论授课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手术室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技能,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一般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
2.2.3技能操作老师由手术室专职操作老师担任,要求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强、操作娴熟,并在护理部操作队经过培训方可担任。
2.3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一览表(表1)
2.3.1初级手术室护士针对初级手术室护士,应该注重于手术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或转岗。
2.3.2工作5年内的手术室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应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我院手术室自行编写的专科理论培训习题集[3]中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同时由专科组长根据手术配合考评表进行打分作为操作技能成绩,成绩在80分以上的才能轮转下一个专科。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则相应的延长专科培训时间。
2.3.3中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是经过一轮完整专科培训的护士,必须对手术室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需要进行更深层的专业强化训练、手术和新技术的相关配合等。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书面考核和讲课考核,其中讲课考核为将所在专科手术前沿知识和护理配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由专科组长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评点给出成绩。对于不合格的护士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4高级专科护士对于高级专科护士基本采取固定的专科配合,同时承担专科组长的工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专科管理与应急能力。从科研、论文和本专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5手术室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专业水平上不断的进行自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4评价方法
2.4.1手术医师、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由专职教学老师调查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培训前于2009年12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培训后于2013年1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均有效回收。
2.4.2统计培训前后护士数。
2.4.3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综合理论成绩及英语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进行笔试考核,其余由科室核心小组进行考核。成绩计算方法:总分100分,其中护理部综合考核20分,专业英语5分,手术室理论考核20分,手术室专业操作20分,医德医风5分,手术室授课考核5分,继续教育学分25分。总成绩<80分为不及格,80~84为一般,85~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将每年的总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
2.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分层次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4]。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在入职后进行,手术室护士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
“一站式”分层培训依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年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指标进行层级对应,将手术室的培训变得连续、系统和规范,转变了以前手术室传统的统一培训方式,更是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士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不断强化专科技能水平。表4显示,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一站式”培训达到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职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及时对护士进行考试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讲课、科研论文的数量等,能在考核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将分层考核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帮助手术室护士克服惰性思想,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层考核使得护士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手术室护士培训后所处的阶段,帮助手术室护士长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
我科5年来的这种“一站式”的培训和考核方便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保障了手术护理的安全,但培训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今后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的性格特征、培训需求等其他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合手术室分层培训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江琴,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2):62-64.
[2]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3]高兴莲,田莳主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7.
[4]高兴莲,田莳,胡娟娟.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4):21-23.
【摘要】 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法。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患者先观看多媒体课件再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不但节约了护±进行宣教的时间,还使患者更直观、更全面、更有效的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制作成光盘让病人带回家反复学习,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大大减少患者因服华法林而导致的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健康教育中加入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健康教育的容量,我科在近两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探索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来进行探讨。
1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特点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将人工制作的生物瓣或机械瓣替换病变的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借以维持心脏功能。此类手术复杂、危险性较大,且患者病情较重、心功能差、术后恢复慢。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心脏换瓣术目前临床上以置换机械瓣膜为主,机械瓣术后最大的难题就是患者必须终生抗凝且潜在易发血栓栓塞和出血的可能,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出院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多媒体的优点
2.1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1.1多媒体课件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插入大量的图片、录像、动画,再配以声音,结合文字,可生动地把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因、诊疗手段、治疗方法、手术室环境、手术前后准备等图片显示在患者眼前,充分发挥直观健康教育的优势,对患者系统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手术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例如:大多数心脏瓣膜病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术前非常恐惧和焦虑,这种严重的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们在术前教育课件中就利用本科室大量的图片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参与手术的相关人员,我们医院做这种手术的数量和知名度;手术所需的麻醉方式、手术及手术配合必要性,及术毕回病房监护室的环境、早期下床活动等,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展示一些手术成功患者的图片,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1]。
2.1.2出院指导光盘 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成功后并不是治疗的完全结束,而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护过程的开始。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是以使病人康复和获取自我保健知识及能力为目的,它主要包括生活起居、情绪调养、饮食调理、功能锻炼、合理用药及药效观察等很多内容。据有关报道,在对146例患者的调查中,有95%患者提出在出院时希望护±对其具体讲解有关健康知识[2]。但是患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下那么多内容。因此,我们将对患者的出院指导制作成光盘(另附书面健康手册),患者出院时赠与患者,方便让患者在家庭中随时、反复观看,强化教育效果。
2.2提高护±工作效率
我们将心脏瓣膜手术的各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制作成多媒体教材,插入录像、动画、图片、声音,结合文字,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而直观,患者对我们讲解的知识理解快,掌握牢,能更全面的掌握健康知识,增强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我科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前、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和家属分别集中起来,利用多媒体器材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再针对每一位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患者疾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节约护±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提高效率。检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和落实情况,使患者对护±的信任度增加,心理状态趋于稳定,从医性增强,可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工作,从而缩短住院日程,降低住院费用,同时也极大地提高患者对医院管理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诊治环境。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2.3利于医院文化的传播
多媒体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护±角色的转变,护±不仅仅是护理病人,还是传播健康理念的使者,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护±、患者及家属在整个健康教育活动中产生和谐的互动。 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但加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还有利于医院文化的传播,如舒适的住院环境、精密的仪器等,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实训
搞好实训教学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外科护理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临床学科,因此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统筹协调、有机结合。加强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可使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实训操作,完成对学生临床思维、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多年来注重整合资源配置,改革实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外科护理学实训内容的确定
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受教育部委托,依据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初稿)的要求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结合办学定位、学生就业情况以及职业岗位需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地设置了外科护理学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将科研和实训教学改革成果融入其中,形成了适应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训内容具有层次性,分为基本技能型实训、综合设计型实训、研究创新型实训三种类型,具体内容包括手术室基本环境和布局,手术病人术前护理,常用器械、引流管的识别,常用手术安置训练,手术人员无菌准备,手术物品准备,病人手术区皮肤的准备,手术护理配合训练,清创术及术中配合训练,伤口换药及拆线,外伤止血、包扎法,初期心肺复苏术,专科护理训练(含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的护理),设计性实训。
二、多元化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
实训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以学生需求为起点”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微格教学、演示法、病案分析法、立体化教学、参观法和自主命题设计性实验教学六种。
1.微格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在学生进行手术人员无菌准备、病人手术区皮肤的准备、伤口换药及拆线、外伤止血及包扎法等实训内容时,用数码摄录像系统进行同步摄像,实训完成后安排学生回看录像,与正确的操作视频对比,引导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并认真纠正。微格教学法的优点是便于课后的反馈和评价。
2.演示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常用器械及引流管的识别、常用手术安置训练、手术物品准备、清创术及术中配合训练等实训中充分利用实物教具、模型人、实验动物等进行示教。通过演示,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
3.病案分析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专科护理实训中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病案提交给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先熟悉病例背景,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全班或小组中充分展开讨论,交流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再从每组各抽一名学生向大家报告所在组讨论的结果,并对术前准备的内容进行操作。教师针对学生汇报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立体化教学
依托学院完善的网络化实训教学平台和丰富的网络实训教学资源,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展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将开设的实训项目的全部课件和部分操作视频上传到校园网,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可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训内容有声有色,操作过程可控,又能反复观看,方便学生掌控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方法使各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推动了原有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改革。
5.参观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大视野,受到生动具体的教育。例如:“手术室基本环境和布局”实训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术室,并完整地观看一次手术的过程。根据参观前布置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参观结束后将自己的见闻加以整理,同桌之间再相互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通过参观,学生不仅了解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范围,而且对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室的管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6.自主命题设计性实验教学
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专科护理实训中可采取自主设计的情境教学,首先由教师描述临床情境,然后学生每8~10人为一组,根据教师描述的情境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自主设计多种护理方案,小组内进行论证,确定一个具有实施性的方案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这种实训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实践的层次理解整体化护理的概念,又可以使学生在对全部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实训考核显示,学生对实训教学评价总体优良,学生的基本知识、实训基本技能也由此更加扎实。参加实训后,一些学生还正式发表了论文,独立设计、制作了新型腹腔引流管的模型,学生在自主命题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境表演在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技能操作比赛中荣获第一名,2009年在校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为100%。
三、外科护理实训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1.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Miller金字塔”把医学教学分为知识的记忆、知识的理解融会、能演练临床思维及技能、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的技能四个阶段,形象地说明了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目标,其中实训教学阶段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与临床的接轨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
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多为验证性实验,只能起到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作用。多元化教学实训模式增加了设计性实训和综合性实训,学生在参加实训的过程中,书写实训讲稿、设计表演方案、课前练习等都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内容,这可以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协作、探索求知的科学作风。整个教学过程都同步摄像,实训结束后把录像刻成光盘发给学生,学生仔细回看后可进一步发现自己在实训中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改进缺点,最终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多元化教学实训模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2.高素质的实训教学队伍是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
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求实训教师不仅要操作规范、具备带教能力,而且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合理优化、整合、完善实训项目的能力。为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就要加强实训教学队伍专业化建设,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鼓励教师进修业务,并使教师的学习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方面,可聘请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短期培训、技术交流或临床实践,提高综合教学能力。
二是采取导师负责制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制定年轻教师听课制度,采取集体教研、教学演示等方式,以促进年轻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支持现有实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使教学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四是聘请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参加实训教学,充实教学力量,逐步形成一支由实训中心教师、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外聘专家等组成的专兼结合、教风优良、勇于探索的实训团队。
3.改善实训条件是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只有建设出高水平的实验室,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学习条件,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训教学的投入,充实教学资源,搞好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在确保基本实训条件完善的前提下,基于创设真实临床环境原则、实训中心设置和布局与临床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设计仿真医院环境的实验室,同时配置医学模拟训练模型以进行虚拟、仿真等实训,改善实训教学的效果。模拟仿真实训中使用的高端智能人体模型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生理特征、病理特征以及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急危重症。实训时通过改变模拟人的生命体征,使“病情”处于变化之中,模型对操作者实施的护理方案也可作出与真人相同的生理指征的变化,这既能增强练习场景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又能减少学生实际接触病人时的陌生感,使技能培训更接近临床。
4.校内实训与临床实训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临床实训基地承担着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毕业实习等临床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岗位技能的必备场所。本着实训中心与基地合作的原则,学校要充分利用临床平台,使实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真正实现学校、医院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最好选择综合实力较强、有良好教学氛围和条件、具备稳定合理的临床教师队伍、教学效果好的医院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作为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协作关系。还应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由学校和医院共同组成的实训管理机构,对基地的临床护理带教进行检查、指导、评价,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临床实训中带教老师要从医德、医风、工作作风、业务素质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通过在临床实训基地的工作和学习,熟悉职业标准、行业规范,提高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还要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尽快完成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李伯琴,马欣,张阳.多元化教学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0).
[2]罗朝虹,许超.微格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8).
1.1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说法不一,但基本有4个方面:(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2)领导与决策能力;(3)教育与指导能力;(4)科研能力。其中直接提供临床护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8]。护士核心能力于21世纪被引入我国护理领域,逐渐引起护理研究者、管理者的重视[9]。
1.1.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专科护士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尤其是在指导、管理、咨询、协调、教育和专科评估方面的实践相对稳定和成熟,并通过各方协调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方案的落实[10]。
1.1.2领导与决策能力专科护士作为管理者,应具备领导和变革能力,改革不合理的护理方式,参与护理人员配备等,并能提出人才使用的合理化建议,参与护理效果等的考核评价,参与监测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1.3教育与指导能力专科护士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同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例如,为临床护理人员、护生、社区护理人员等提供适当的教育,指导和教育病人、家属及其他看护者。
1.1.4科研能力护理研究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专科护士能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丰富自己的理论。专科护士的研究也应注重对边缘学科的探索,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领域。
1.2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
1.2.1根据专业进行培养专科护士的工作领域很多,如老年科专科护理、伤口及造口专科护理、糖尿病专科护理、肾病专科护理、心脏病专科护理、神经科专科护理、ICU专科护理、骨科专科护理、妇产科专科护理、儿科专科护理、精神科专科护理、肿瘤及临终关怀专科护理等[1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12]中明确提出,2005—2010年,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开展专科护士培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3]于2008年全面启动ICU、手术室、急诊、血液透析和助产5个领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制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细则,围绕核心能力,即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模块,确定相应课程。
1.2.2根据护士资质进行培养护士按工作年限可以分为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针对低年资护士着重加强职业探索阶段和职业建立阶段的教育与培养,重点培养其临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专科理论技能等。针对护士长,主要进行管理能力培养。总之,对初级护士应侧重管理与应急能力训练。
1.3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以ICU为例
1.3.1制订培训方案由医院ICU专科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和《ICU专科护士临床实习手册》《ICU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标准》《ICU护理质控检查标准》等相关培训方案,编写ICU护士培训讲义,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培训内容[14]:(1)重症监护学相关理论;(2)各种基本监护技术与病情评估;(3)各系统的监护要点与技能;(4)ICU感染控制;(5)ICU心理护理。
1.3.2理论授课带教教师采用集中授课示教的方式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应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提问、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积极性。利用跟班实践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且根据学员层次不同安排相应的跟班教师,因材施教。比如高年资的学员或已经从事过ICU工作的学员,对于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更多,应安排经验丰富、查新能力强的跟班教师带教。
1.3.3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培训时间为6个月,学员挑选适合自己的两个ICU分别进行3个月的临床实践,可采取1个月脱产学习,2个月临床学习,但要以临床学习为主。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监护技术与临床技能操作两方面。临床监测技术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及动态观察,临床技能操作包括各种监护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专科技能操作[15]。
2专科护士的认定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专科护士的培养定位于硕士及以上水平的教育。专科护士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硕士课程基本的核心知识、高级临床护理实践的核心知识、特殊专业施行高级护理行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3部分,学制一般为1~2年[16]。其教育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结果评价能力及临床教学能力,以发挥专科护士的多种职能。然而,美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是由有关专业机构/团体评审认定的专科证书课程逐渐发展到硕士学位课程的,学员一般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执业资格,再攻读硕士学位。现阶段,我国同时满足高学历和具有丰富专科临床工作经验要求的护士数量不多,且要求我国专科护士都具有硕士学位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学者提出:对我国专科护士课程层次的要求应逐步提高,对于专科护士的学历要求应放宽,允许其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专科护士执业资格,再在3~4年内完成高层次的学习。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5个专科护理领域,研究制定了专科护士培训大纲,就培训对象、目标、时间、内容、考核要点等进行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从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上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培训项目都属于专科证书课程,只有少数培训项目属于硕士水平教育,这种培训层次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然而,专科层次的培训缺乏护理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属于专业护士(SCN)培训。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才刚刚起步,尽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发展、评教评学制度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17]。在大力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的同时,应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硕士学位课程培训的试点及规模,对培训项目充分论证,逐步完善,以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3我国专科护士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多媒体演示模式;应用优势;外科学教学;信息技术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Surgery Teaching
CHEN Zhen-l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gle of practis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 of the multi-media demonstratingmode in surgery teaching.Several ideas a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some questions existing in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in surgery teaching. My paper encourages people to use the multimedia appropriatly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notion of using it.
Key words: Multi-media demonstrating mode;Application advantage;Surgery 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多媒体课堂演示模式也已逐渐引入课堂,并成为协助教学的好帮手。多媒体课堂演示模式是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形象逼真的图像、动画,又有悦耳的音乐,其景象可与电影媲美,而且可以控制自如,能与教师学生交互。运用计算机可以演示那些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变化过程复杂的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但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显著的优势。
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外科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外科学教学难点。多媒体在外科学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生理解剖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人脑左右两个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右脑主管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传统教学偏重于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人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把文字、画面、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如用形象生动的图像信号吸引学生的视觉,用适中、悦耳的语言信号吸引学生的听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大约能记忆1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2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但如果能同时使用这两种知识传递手段,就能接受知识的65%。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学习效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约31%。
二、能充分发挥课堂的利用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说明一个问题时,需要通过大量的板书,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浪费了许多有效的课堂时间,还不一定能说清这一问题。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演播进行教学,可以大大节约板书时间,还能将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化微观为宏观。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够观察到微观的外科学中的某些现象。如:休克本质――微循环的变化,在人体上观察是不可能的,因为休克时,重点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而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在一般卫生学校根本就没有这种条件,但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水、电解质、酸碱在人体内细胞膜内外转移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通过肉眼不能观察到的,但我们可以将其制作成flas来演示。(2)跨越时空,远程教育。医学学生见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医院里所有地方都能自由出入的,手术室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分为有菌区,无菌区,一个班级数十人浩浩荡荡进进出出参观学习,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做好隔离准备参观手术,为了保证无菌操作保护病人,也有严格人数的限制,那大部分同学就被拒绝在外。但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就准备好关于手术室设施、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甚至整个麻醉操作过程,手术过程的图片、录像等素材,经过声、画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对手术、手术室的感性认识,比老师“白描”具体生动得多。甚至可演示某些学生常见的错误,自己操作时易忽视的错误,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并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网络继续医学教育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业内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及教育培训服务,也为从事医学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学习平台,从而不断更新知识,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工作。(3)整合基础学科,系统学习。在讲解某一个疾病时,往往需要讲到与这个疾病相应的解剖、病因、病理生理、药理、甚至生化、免疫学等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学习临床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但呈分段的、片面的、不能系统连贯、结合临床,为学习临床科学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将与这个疾病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做一个系统而简单的复习:例如解剖图片,病因的实物、图片,病理变化的动画、录像等,同时联系临床进行讲解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更好地掌握这个疾病的特征。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知道这个疾病怎样治疗,为什么这样治疗,为临床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诚然,将多媒体演播模式运用在外科学教学中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而且在用的过程中不应哗众取宠,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应该明确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恰当应用它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多媒体演播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应该适度使用多媒体
(1)适量使用多媒体,切忌过多过猛,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的合理使用,切忌过多过滥,否则适得其反。如果学生把注意力放到过多的声音和动画效果上,学习内容忽略了,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失去其辅助教学的作用。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板书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没有了,自然也就缺少了与学生的亲和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不能够违背教学规律。整堂课不顾实际地全部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也是不可取的,会造成“人灌+机灌”的局面,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不会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3)不能代替实验和实践。在外科学教学中,实验和实践是不能够被信息技术替代的。我们不能认为看电脑上做手术就会做手术。手术室中无菌操作,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在实验室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逐渐训练出来的。在实验中,使用模拟和录像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但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取消实验。反之,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应该把实验做得更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许多原先没法亲自完成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影像、模型等手段展示出来。
2.树立使用多媒体的正确理念
(1)把握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多媒体演示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教师始终是教育的主导,如何把多媒体课件中各个环节有机地“串”为一个整体,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已非常丰富,就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得好,课堂才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让学生像在电影院看电影一样,做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客”。(2)更新教育观念,切忌浮躁,只做表明文章。现代媒体的介入应该体现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时代给我们造就的一个机遇和挑战。多媒体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只停留在示范课、公开课、评估等工作上,应切切实实进入到课堂。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玉琢.多媒体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护理培训
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突发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而新入急诊科的护士大都是低年资护士,基础差,缺少临床经验,在临床护理、临床思维、人际关系等核心能力较差[1],在独立面对多病种、跨学科的危重症患者等紧急情况时,常显得心理紧张、忙乱无序,急救技能操作不过关,影响了护理质量。以往“以老带新”的临床带教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急诊工作,笔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7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19~26岁,平均23.5岁;护龄0~6 年,平均2.66年;文化程度:大专13名,中专7名,采用传统培训法为对照组。2008-2012年急诊科低年资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22.5岁;护龄0~5年,平均2.15年;文化程度:大专15名,中专7名,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为实验组。两组低年资护士均无急诊工作经验,在年龄、护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士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即传统的“一带一”的培训模式。实验组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W. E. Deming) 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培训,即计划(plan )、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包括培训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施、工作情况落实检查和总结处理。(1) 计划阶段(plan ):①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对新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提问,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情况、应急能力和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等,并了解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②成立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由急诊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拔在急诊科工作10年以上、有丰富急诊专科知识及扎实的操作技能,并具有丰富的带教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高年资护师2~3名为小组成员。他们分别承担一至二项理论授课内容及操作技术培训,每项技术操作应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并专人负责,实行培训考核责任制[2],护士长全面负责监管整个培训过程。③根据急诊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及目标。通过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尽快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及布局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掌握预检分诊流程和抢救程序以及急救技能,能独立完成各班次工作职责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管理,能胜任各班岗位职责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 2~3个月,分3个阶段进行。④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成绩由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组成,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急诊科工作制度、各班工作职责、急诊工作流程、常见急救护理知识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和沟通技巧等;急救技能操作包括CPR、吸氧、吸痰、静脉留置针、除颤、洗胃,微泵、简易呼吸囊、心电图机、呼吸机的使用和气管插管配合等操作,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考核,考核标准参照广东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本院护理操作质量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成绩≥85分,急救技能操作成绩≥90分方能通过。(2) 实施阶段(do):第一阶段为熟悉环境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入科介绍及带班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区域环境的布局及工作要求;掌握急诊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等的物品要求,掌握抢救物品的数量、性质和规范要求;熟悉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流程、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班工作职责;掌握急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上报制度等;熟悉急诊各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原则。第二阶段为技能培训阶段,通过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和临床工作实践等方式,使新护士熟悉急诊科各种抢救器械包的名称、包内物品的数量和要求,如胸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清创包、气管插管包等,以及各种器械的保养和管理;掌握急救操作技能,如吸氧、吸痰、CPR、静脉穿刺术、动脉血标本采集、各项术前准备、清创手术配合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熟悉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洗胃术等急救操作技能,掌握急诊科各种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心电图机、人工呼吸机、简易呼吸囊、洗胃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熟悉护患沟通技巧,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熟悉抢救药品的作用、常用剂量、用药途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第三阶段为临床工作实践阶段,通过“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培训等形式,使新护士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和沟通技巧;掌握急诊患者的入出院处理流程和安全转运;掌握患者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急诊留观和抢救病历的书写,并能正确执行急诊医嘱;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掌握院感相关知识和个人防护和急诊环境的消毒要求等。(3)检查阶段(check):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培训工作和计划的落实情况,在培训阶段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通过定期提问、随机提问、理论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对不能通过考核者继续培训相关内容;对培训中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低年资护士,考核予以加分,在晨会表扬,并适当缩短培训时间。(4)处理阶段(action):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作为推动下一阶段的动力和依据。如发现大部分低年资护士,虽然通过第二阶段的吸氧、吸痰、静脉穿刺术、CPR、气管插管护理配合、除颤等急救操作技能培训,但在第三段阶临床工作中,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时,仍出现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三阶段培训中加入情景模拟急救培训,如心搏骤停患者进入抢救室,接诊护士如何单人进行急救操作和多人进行抢救配合等,如单人的CPR、吸痰、吸氧操作等;多位医务人员的抢救配合,如气管插管配合、简易呼吸囊的应用、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多项急救技能的配合,并实行定位抢救配合。通过情景模拟培训,低年资护士如亲临其境,亲历抢救现场,对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各项急救技能的衔接、医嘱的执行、医护的配合、仪器的使用、医患的沟通、护理文书写的正确记录等环节,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加深了抢救工作体会。当遇到患者抢救时,能实施相关抢救操作流程,将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完成[3],从而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实操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带教老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理,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科室组织再次理论或技能操作的集中培训;对存在的个性问题,针对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培训,并落实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理论授课,课件制作加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声、图、文都有;操作示范制作成录像,操作流程明快,理论授课和操作示范的培训方式受到低年资护士的欢迎。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的精心构思,收集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通过搜索相关的医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
1.3.2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护理能力判定标准采用Norman等提出的包括临床技能、知识和理解能力、人际能力、解决问题和临床判断能力、技术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体系[4],通过专家讨论研究,确定了七项指标:包括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按照客观结构式临床检测( 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方法编制试卷,成绩100分制。经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评价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5]。
1.3.3 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分别发放患者满意度测评表各100份及医生满意度测评表100份,回收率100%。患者和医生对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比较,见表2。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在专业技术能力、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见表3。
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完善培训计划。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并对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减少了他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信心。并按培训计划和目标进行培训,能避免因工作忙或其它主观原因造成培训内容的简化和遗漏;分阶段考核是检查培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培训效果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6],使培训更规范、更科学和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巩固。低年资护士由于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临床经验少等原因,易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抢救操作流程不熟练,不准确等情况,系统和多形式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和操作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资料表1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理论知识成绩及急救技能操作成绩均比采用传统培训法成绩高,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生力军,他们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后倍感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临床思维欠缺,希望通过规范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而急诊科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低年资护士进入急诊后要很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障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管理模式。“一对一”跟班带教、模拟情景演练、并通过对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护理查房,指导低年资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充分了解病情观察的目的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通过基本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的培训,让护士掌握每一项护理操作的程序、注意事项、告知的相关内容,提高护士基本操作、专科技术操作技能。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学会人文关怀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低年资护士在学习、培训、实践中掌握健康教育和沟通技巧,培养了优良职业作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沟通能力,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7],从而确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和安全培训,护理安全与法的教育,使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在培训中,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和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教育,提高了他们个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各种职业危害,防止针刺伤,严格洗手要求,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他们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资料表2显示,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3.3 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患者需求的过程,具有服务性,护理技能是否规范、熟练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感。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模式,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正确地掌握了护理操作技能,使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满意感[8]。同时,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工作热情、责任心、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在对低年资护士全面、系统、有计划的培训,也为医院进一步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资料表3显示,经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3.4 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9],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各项急救操作的每一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安全,通过规范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质量意识,使每名护士都能从自身做起,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他们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工作能力,规范了操作程序,使急诊科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同时,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和考核中,培训考核小组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随时研讨、修改和不断完善。这样,使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也使护理技术操作更加规范。PDCA循环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使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他们不断学习急诊专科知识,切实提高急诊操作技能,自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以来,没有因护理质量的缺陷而导致护理纠纷,有效保证了护理质量安全。
3.5 提高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针对性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需求,培训小组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带教老师针对他们的特点制作课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更浓厚,并积极借助书本和科室带教资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科室使用PDCA循环法对低年资护士实行培训后,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同时,使科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6 对培训考核小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提高了急诊科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形成了护士长负责监督,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组织实施,带教老师具体工作的落实的培训体系。这样,低年资护士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工作,各种操作技术进步很快;而高年资护士有一种不努力就会淘汰的紧迫感,会更认真的学习专科知识,也可以不断提高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沟通、科研能力[10]。在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对其他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就必须自己熟练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带教老师对自身理论知识进行梳理,规范自身操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全面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菲,叶茂,代颖,等.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2]张芹,任素珍,刘光青.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入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93-94.
[3]周燕华,金向英.情景教学法在提高轮转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08,7(10):784-785.
[4] 黎雪梅,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8,23( 4):74-76.
[5] 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6]孙玉勤.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83-484.
[7]陈玉霞,朱娟,李桂梅,等. 护理三级查房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医院,2011,11(7):118-120.
[8]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5-56.
[9]徐国勋,屠丽君.护理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63.
【关键词】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策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从2006年开始,我院对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新毕业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1年内的全院轮科培训。虽然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为此,笔者就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 存在问题
1.1 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
由于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护士的轮科培训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工作量,使得部分科室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新护士也在忙于协助完成各班护理工作,出现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规范化培训,造成对培训者要求不严、考核不到位,对新护士是否达到培训要求,水平如何,没有客观真实的评价[2]。
1.2 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新护士培训内容一致,没有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影响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护士不能按照所接受的教育、能力、职称的不同分层次使用,客观上导致培训动力不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目标。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采用上岗前的集中岗前教育和系统化的课程培训。
1.3 新护士存在的问题
1.3.1 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新护士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快,竞争意识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工作经历短,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培养[3]。
1.3.2 缺乏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新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工作经历短,不能结合临床实际,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急救处理;技术操作水平与病人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病人和家属常会担心新护士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而拒绝其临床操作,导致新护士自信心不足。
1.3.3 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
新护士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心理角色还未从学生转换为护士,遇事常会随心所欲、缺乏耐心、语言生硬,易造成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不足,给工作带来困扰[4]。
1.3.4 缺乏应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护士进入科室轮转,护士长一般安排新护士从事一些基础护理工作,出科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只是起到复习和巩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作用,不能调动护士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对策
2.1 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组织落实是关键
护理部制定了护士培训登记手册,将在所轮转科室参加的培训内容详细记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体护士和接受培训的新护士都应了解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共同配合搞好这项工作。护士长更要有培育人的意识,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带领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进行本专业疾病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使他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
2.2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系统化
新护士由护理部组织1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制度规范教育,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等,希望通过给新护士讲解医院管理体制,特别是护理管理体制帮助新护士在短时间内对医院整体环境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强法律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教育,如护士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规范,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教育,急救与复苏技术和消毒隔离知识、护士礼仪等。开设系统化培训课程,1年为1周期,课程计划3年内(3周期)完成,每隔 2 周安排1次,选择在晚上,以减少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要求新护士3年内必须参加100%课程学习,并有考勤记录,每节课结束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了解学习掌握情况。系列课程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讲授,内容与临床结合。而且利用院内的信息平台,将所有课程的课件放在院内网上,方便护士学习。新护士通过课程培训,能够达到合格护士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
2.3 全方位组织实施的全院轮科培训
新护士必须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进行轮科培训。由护理部制定轮科培训时间表,制定总的培训目标、学习内容及要求。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培训内容。并在高年资护士的带领下执行操作项目、完成各班工作,使新护士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理论和操作结合,通过每日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选择不同的病例,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训练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分析、探讨,逐步培养新护士观察、综合分析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历层次、工作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基础培训外,本科生应注意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2.4 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
严格而又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有效培训的保证,新护士在培训期间,各科室根据科室的特点对新护士制定具体过关操作考核项目,操作考核由新护士向所在科室的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动提出,将所有考核成绩记录在“护士在职培训登记手册”,除科室考核外,护理部成立培训小组定期对科室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培训结束后对新护士进行转正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不过关者,由负责培训的科室查找原因,检讨培训落实情况并重新考核。
3 小结
新护士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护理专业人员的成长发展和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第1年新毕业的护士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训的重点,培训的目标实现需要对新护士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应重视培训过程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建芳,黄治华,唐晓娣.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6,6(6):47.
[2]蔡虻,姚莉,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3]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健康服务人才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和培训于一体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夯实基础,注重内涵,打造特色,错位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强校、创优升本为目标,以医教结合、协同创新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科学民主管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的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实用型健康服务人才,为全省健康服务产业、医药卫生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实施“创新强校、创优升本”工程,加强基础和内涵建设
学校认真落实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当前现状和“创新强校、创优升本”的目标任务,将“创新强校工程”与“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肇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有利政策,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校园面积,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2014-2016)》,从机制体制改革与协同创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确定重点专业与学科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主校区建设、育人文化建设等四个领域的具体建设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确定了247项为首期需要建设的项目。其中,涉及重点专业与学科建设的164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35项,主校区建设的18项,育人文化建设的30项。所有项目按三年完成的目标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按所属工作领域确定项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和参与人员,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措施和资金筹措方案。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整体提高学校基础和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校院一体、医教结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在育人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将学校的建设与3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同步推进,根据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和专业建设要求推进附属医院的科室建设,将学校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与附属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实验实训室建设与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部分合二为一,实现学校和医院的一体化。学校专业课教研室与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合二为一,系主任是附属医院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是医院科室主任,全部专业课教师都是附属医院的医生,实行教师和医生一人双岗制,落实教学、临床和科研一人三责制。
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室建设,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培养。附属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后期临床教学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均同步建设专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场室、实验实训场地。通过医教协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大幅提高,临床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医学类学生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95%以上。
三、树立“特色发展、错位竞争”目标,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面对省内医药类院校多、竞争激烈的现实,学校确定了“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专业发展目标,逐步推进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健康服务人才的需求。坚持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为前提,构建和完善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在维持专业设置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实行“大专业-小方向”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健康服务人才,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健康服务人才的需求。
全校各专业均以专业大类进行招生,第一学年按专业大类开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邀请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领导来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期末让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第二学年学校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并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开设专业方向课,在课程安排上在保证主干课程教学学时数不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增开专业方向课。确保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使毕业生既能顺利通过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又具备专业方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学校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全科医学、妇幼卫生、麻醉、医学影像诊断、眼耳鼻喉、心电图、超声诊断、预防保健等专业方向,在护理专业开设老年护理、ICU护理、涉外护理、手术室护理等专业方向、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
由于所设专业方向定位准、覆盖广,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就业,毕业半年后的专业相关度达到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5%以上。护理专业首次参加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都在99%以上,临床医学专业首次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过50%,且选择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与不选择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的通过率无明显差异。
四、探索“中、高职与本科衔接”培养,打通人才成长立交桥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各专业的招生规范。同时,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途径,扎实推进“中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培养模式,打通健康服务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推动健康服务业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在中高职对接方面,学校早在1997年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专护理专业“3+2试点”工作,2004年开展“3+证书”试点,2013 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的试点,目前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的专业增加到4个,2015年在护理专业开展了“五年一贯制”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动护理专业与广东医学院进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培养试点。
学校制订了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衔接护理和助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相关专业与对口中职学校共同制定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转段选拔考核方案,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发了一体化教材。相关改革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和《中高职衔接助产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均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并分别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中高职衔接招生录取机制研究》获得高等省教育厅立项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高职本科一体化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五、搭建“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校积极开发和完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鼓励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学校设立了独立的网络课程开发中心,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2010年,与中国电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新校区组建了一个高标准、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将整个校园所有的课室、机房、实验室、办公室等全部接入网络。2013年,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正式面向全校所有课程,成立网络教学研究中心负责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及教师培训等各方面工作。2015年,学校投入120多万元建设了专门用于网络课程建设的录播间、电脑室,供全校教师开展教学视频录制和网络课程建设;通过云计算技术改造升级了“随身课堂”,建设了一个能够支持1500人同时在线的教学平台。
近年来,学校教师积极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自主品牌的网络课程建设模式。一是利用完全开源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了“随身课堂”,能够满足网络课件、微课、慕课视频教学、提交作业、教学论坛、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反馈、期末无纸化考试等全方面的教学需要。二是基于“互联网+”建设了“移动课堂”,通过与微信整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手机使用教学平台的课件、视频等所有教学资源。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和校际联盟模式,与通讯公司合作共建设数字化校园,与省内外兄弟院校合作共建共享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平台延伸至医院和医药企业等合作行业,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经过了两年多的建设,学校已初步搭建一个面向未来的现代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已建成的大学英语,生理学,生理机能实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等20多门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供2013级、2014级的学生使用,反映良好,效果明显,每天平均大约有1000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用户平均使用时间从开始30分钟逐步提升到2个小时,日均点击量7万次,最高日点击量超过40万次。
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同时具备培养医、药、护、医学相关技术类人才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为健康服务行业、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重要任务,未来将不断深化教产融合、校院(企)合作、医教协同培养机制体制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2014-6-30.
[2]国家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2014-6-16.
[3]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8号).2014-1-16.
[4]孙筱雅.广东省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南方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袁贵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11-12-1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医学教育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及必备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其能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培养具备未来社会所需工作思维、品格与行为方式的人才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尖锐,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与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公平[1]。蔡少芳等调查显示[2],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共有116所,东部地区有61所,其次是中部,最后是西部,分别有32所和23所。西部地区的高等医学院校生均占地面积最大,生均图书最少;东部地区的生均图书最多,其拥有的高水平人才、重点学校远远多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能跨越地域之间、学校之间的鸿沟,以网络为中介,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接触最顶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供需矛盾。由于医学信息量较大,医学教学多以灌输为主,强调记忆、背诵,机械记忆挤占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信息化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层次的多元化特点,可使师生随时查阅、检索、调用教育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目的。其中多媒体课件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把操作步骤直观再现,便于学生观摩和学习,这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不同,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医学教育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1)硬件设施,即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数字投影仪、网络环境。(2)教学库,包括参考资料、教材、音频、录像、视频、图文、动画等。(3)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如图像处理、PPT制作、视频交流、创建专题学习论坛及网站等能力。
2大数据时代医学教育应对策略
过去认为,教学效果主要依赖教师的努力与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使“经验式”转变为“数据服务”教育模式,依据数据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美国一些医学院校已逐步改变教学策略,如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小组学习、团队合作时间。此外,医学实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采用传统的动物和尸体外,仿真实验、虚拟医疗开始推广。在临床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病人(SP)教学优势,即利用仿真模型与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参照教学内容,模仿疾病的表现以及诊疗过程,模拟病人、病房、手术室乃至医院,以实现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真实地体验包括常规检查、抢救、手术等医疗技术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5~7]。为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可让学生利用手机或其他媒体在网上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其进行重点知识掌握度检测,以及时获取学生对课程结构的改进建议。此外,还可将课程视频及时在网络上,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复习,也是对授课教师的督促。电子书包是一种随身携带方便、内含云端数字化教育资源、具备网络支持、可开展教与学的便携式终端。其学习终端以平板电脑为主,自带WiFi无线上网,支持3G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字典、计算器、习题库、相关文献资料等,此外,还可为师生提供互动、评价、管理等功能[8]。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已推广或正推广电子书包,而电子书包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2012年,大型数字化医学教育出版项目———国家医学电子书包获得了国家立项资助。该项目以医学数据库群和教学管理平台为支撑,分期完成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康复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等专业建设工作。电子书包中不仅包括教材、习题、病案、课件、数据库等文字内容,还有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并通过17种多媒体效果展示教学内容,将相关医学知识特别是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串连起来,使学生学习、理解更容易。它不仅可以实现校内、校校、国内外的交流互动,还可以实现电子书包平台与各医学院校教学平台间的无障碍链接。通过课上与课下、自学与讨论等多个环节,实现对整个学习链的全程跟进和支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9]。
3临床教学中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应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声、形、光、色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学生的感官,高效、全面、快捷传播知识,把抽象、复杂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临床教学提供了一个将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开放性、交互性的动态教学环境。如讲解肝硬化章节时,肝硬化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内镜、介入治疗等方面,尤其是介入治疗中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具有复杂、抽象的特点,难以讲解清楚,因此,便可通过多媒体、录像及视频插入等直观呈现TIPS介入治疗全程,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自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来,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及课件的制作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现将采集多媒体素材的方法总结如下[11]:(1)通过互联网下载。利用搜索引擎、医学网站或论坛,在教学资源共享库中搜索有用资料。(2)现场拍摄。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对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胃肠镜检查)等进行资料采集,留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如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可对静脉曲张及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全程进行录像,包括出血部位、出血原因、止血方法的选择(包括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曲张静脉套扎术及组织胶注射)等。(3)扫描及拍照。如肝硬化患者病理学典型图片表现,过敏性紫癜患者典型皮疹表现等可通过图片拍摄直接获取。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临床教学中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医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获得体验的乐趣,从周而复始的实验中获得思考的空间,增加实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郝书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2012(8):10-12.
[2]蔡少芳,申思思,张妮莉,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2A):68-71.
[3]毛宇昂,黄超.信息化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探索及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5-17.
[4]陈实.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医学教学[J].电子制作,2013(17):125.
[5]袁文臻,王千心,郝建朋.大数据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创新之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75-77.
[6]郭璐,钟春玖,王莉英.趋近于临床实训效果的模拟教学———浅谈高校模拟医学教学的效果最大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66-67.
[7]陈玉清,裴慧慧,姚书忠.模拟结合问题式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高教探索,2014(3):116-118.
[8]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73-76,85.
[9]王蕾.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8):102-103.
[10]张华,高伟忠.现代教育技术在消化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增刊1):92-94.
导医服务是近几年来由导游、导购服务等引伸到卫生行业中来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工作改革深化的产物,是当今及今后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门诊导医组长年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门诊导医组长年工作计划1
“导医”是确保医院医疗服务各环节紧密性的一个重要岗位,熟悉各科导医工作内容,对提高医院及专科形象,降低掉诊率,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有着重意义。导医服务是在医院门诊设置专业护士,为病人就医就诊提供服务。
1 培训对象 导医组 护理人员,年龄均为19-23岁之间,身高为1.60 -1.68米之间,容貌姣好。
2 培训方法
(1)制订培训计划 以三个月为一阶段,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即基础期,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培训,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礼仪规范、通过对导医仪容、仪表、语言的培训,培养她们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语言,职业道德意识、采用理论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个接触者就是导医,其着装、气质、谈吐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判断和评价.因此导医护士在上岗时应仪表端庄、微笑站立式服务,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在语言、表情和动作中注意表达出同情和关怀,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体贴,并取得患者的信任。
第二周期主要是职业化培训,主要是培养导诊服务流程及规范、技巧;职业化用语及与患者沟通技巧的学习。
第三周期主要是业务知识培训,明确导医工作职责及服务方向,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导医进行分诊知识的教育;专家坐诊时间及擅长专业的教育;各科室的特色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等内容的培训。 3、培训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培训
一、明确导医工作的必要性和观念的转变
导医咨询服务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服务内容,是方便病人配合各种检查、治疗的有效手段,同时使病人得到情感上愉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导医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和医疗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医院门诊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医疗市场的竞争,除设备、技术外,关键还要加强医院管理,拓宽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态度,深化服务内容,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适应不同的需求,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关键。
学习礼仪的意义1、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导医和患者交谈的时候应注意谈话态度,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静的心态,做到自然大方,发音吐字要缓慢,声音委婉柔和,速度适中,适当配合手势与表情;提倡“十字礼貌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要把握深浅和分寸,注意谦虚,掌握主动,语言简明扼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职业.年龄.文化水平.地位和性格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谈话方式和措施进行交谈。接待患者要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用语。“您好,有什么事情我能帮助您吗?请问您有什么不舒服?”请先到某某地方挂号,然后到某诊疗室看病”,接待患者时候,姿态端正,背部挺直,面向并注视患者,表情和蔼自然,切忌举目四顾,心不在焉。 2、使病人放心来医院就诊
某公司员工选择定点医院,求助于一朋友帮忙指点。朋友告诉说:“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先去医院随便转转一家医院是不是值得病人信任,不用看病,一转就能有答案。”她不以为然:“别说那么悬,不看病怎么知道?”朋友回答:闻香能识美人,观风气也能识医院。“门诊工作是否井井有条;医生、护士的着装、举止、言论是否规范;从小事上都能表现出来。如果医生打电话聊天,护士大声喧哗,医务人员操作时随随便便,这样的医院从管理到医生素质便值得怀疑,这种医院最好别选。” 3、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医院员工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交往中的仪表、言行表现,不仅反映出该员工自身的职业素质,而且折射出该员工所在医院的团队文化水平、品质、精神风貌和经营管理境界。 4、衣风与医风
(1)医务人员若要树立良好的医风,同样也应塑造端庄、精神的衣风。在某些医院,医务人员衣风不整的现象屡屡可见,常表现为如下几种: ?一是衣不合体,既外表不协调,又对工作造成不便; ?二是衣冠不整,形象有失雅观;
?三是脏或破,其形象貌似拾垃圾者,让人很难产生白衣天使之感。
(2)医务人员都应培养良好的衣风并树立崇高的医风。它不仅能增强医务人员的仪表美,而且能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内在气质、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礼貌修养是塑造形象的基础 ?高超的医技是塑造医院形象的后盾 ?相关数据表明:
外表、态度服饰、发型、微笑、神情、视线、姿势、鞠躬、手势 ——注意率55% 声音、谈吐悦耳的声音、问候、言语措辞——注意率38% 业务相关知识——注意率7% 4、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
修养——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礼貌修养——在礼貌、礼仪、礼节等方面自觉地按照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要求,在待人接物时所特有的风度。
二、导医标准礼仪的培训
在人际交往中,以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称之礼仪。
(一)护理人员仪容、仪表、仪态规范 1、仪容:
1.1淡妆上岗:表情自然、精神饱满、热情大方。
1.2微笑服务:笑容亲切、适度、做到择时、择情,指向明确。
1.3眼神:谈话时应注视对方,眼神友好、坦诚,较好接纳对方。切忌目中无人、斜视。 1.4气质与风度:文雅、大方、谦和、亲切。 2、仪表与着装:
2.1着装大方、符合要求、美观得体。
2.2着工作服:大小合适,扣子扣齐,腰带平抚,有破损、脱纽扣及时缝补,不能以胶布、别针代替纽扣。内部袖口,裙边不得外露,胸牌挂于第二个纽扣上沿。 2.3戴帽:帽子:两边微翘,前后适宜,用白色发夹固定。
头发:要求整齐、利落。长发应盘起,必要时用发网,短发不过肩,刘海不宜过多、过长。 2.4鞋袜:护士鞋应干净、洁白;袜子以白色和肉色袜为宜,袜长过膝,勿将裸腿露于工作服外。
2.5手:洁净、不涂指甲油、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手镯。
2.6淡妆:面部化妆以洁净、柔和、雅淡为宜。化妆时不要在公众场合。 3、仪态与举止:
3.1总印象:文雅、庄重、大方;步伐稳健适度;动作敏捷轻巧。 3.2站姿:站立是护士做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保持仪表美的基础,一般分为规范站立和自然站立。
规范站立:头正颈直,目光平视,下颌微收,双肩外展,收腹挺胸直背,两臂自然下垂,右手握住左手四指对侧,两腿直立,重心上提,足跟并拢,足尖分开。
自然站立:在规范站立的基础上双手自然摆放。一般情况下,两腿应绷直,不要东倒西歪或左摆右晃。如站立时间久感觉疲劳时,可视情况自我调节站姿,将身体重心任意移到任何一脚,另一脚可略微放松弯曲,但上体仍应保持正直。站立时,双手不要环抱胸前,也不要叉腰或插入衣袋。
忌:抬头傲视、身体颠晃、手卡着腰、佝偻着腰。
3.3坐姿:入座时,要轻要稳,不要赶步,以免给人以“枪座”感。走到座位前,自然转身,右脚向后撤半步。左手扶裙,坐下后,双手掌心向下放于同侧大腿上,或左下右上重叠于左侧大腿之一处,躯干与大腿呈90度,双脚平放地面,足尖向前,双眼平视,挺胸抬头,自然大方。坐在椅子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首。谈话时如若需侧转身,上体与腿应同时转动,幅度不可过大。起来时,右腿应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动作不要迅猛。坐在椅子或沙发上,不要前俯后仰,更不要将腿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和茶几上。不要跷二郎腿还上下踮脚晃腿,两手不要漫不经心地拍打扶手。
忌:斜扭着身子、一双胳膊架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两腿叉开、仰面朝天;伏案时佝偻着腰或趴在桌面。 3.4走姿:
正常行走:行走时,眼平视前方,收腹挺胸,两臂自然摆动,摆动幅度为30度左右,双脚在一条直线上行走,步态轻稳,弹足有力,两人同行或擦肩而过时,应保持15公分左右的肩距离,防止相互碰撞,失礼失态。行走时做到“六个不要”。即步幅不要过大;步速不要过快;行进间不 要将手插在衣裤口袋里;不要背着手;不要摇头晃脑;不 要因懒于立腰而使身体在行进间扭来扭去。走路时脚步要利落,有鲜明的节奏感;不要拖泥带水,踢里沓拉蹭着 走,显得步履沉着,老态龙钟。
引导病人入门诊专科、病区,防做各种检查时:导医采用上身稍转向病人的侧前行姿式,与病人保持1.5-2步的距离,边走边介绍环境,不仅处于礼貌,可及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
走廊与人相遇:侧身将正面朝向对方,表现出主动的谦让与彬彬有礼。
3.5快步姿:上半身保持平稳,两脚步幅不过大,频率不过高,舒展自如,略带轻盈。
3.6坐、立、行、走注意事项:姿势要端正,坐时不要仰靠椅背、伸直两脚,不要颠脚晃臂,不要把脚搭到椅子扶手或蹲在椅子面上,两脚更不能做有节奏的哆嗦动作。不要叉开双腿,站立时,不要歪靠在墙上或柱子上,不要坐在椅子扶手上。行走时,不要跑跳、追逐、搭肩、抱腰、挽手。
3.7对话姿:交谈时应注视对方,表情自然,动作得体,手势的动作不宜过大,一般上不过肩,下不过腰,左右在两肩之内,切忌手舞足蹈,指手划脚。上下级对话:上级可自然站立,下级则应规范站立,两人问距离一般为0.5一l米,对话前下级应向上级点头行礼,对话完毕,上级应点头还礼,以示尊重。平级交流:双方可同时规范站立,或自然站立,也应保持0.5—1米的距离,交流前互相行礼,交流完毕互相行礼作别。与病人交流时,不应坐靠病人的床侧,不要坐着同站着的病人谈话,最好保持在与病人平视的位置上,这样会使病人感到亲切自然,令人产生好感。
3.8手姿势:一般用右手:抬高右臂外展,肘部微弯,五指并拢,高位指引右手与头部平行,中位指引右手与胸部平行,低位指引右手不能低于臀部。
3.9拾物姿:右脚稍许后退,左手提衣裙,脚掌贴地,脚跟抬起,自然下蹲,蹲下后,双手左上右下,置于左腿下三分之一处,保持重心平稳,拾物时间右手拾起物品。 3.10推车姿:双手辅助车沿把手两侧,躯干略向前倾,进病房时先停车,用手轻轻开门,再把车推至病人床前。
3.11端盘姿:取自然站立姿态,双手托住盘底边缘三分之一处,拇指与食指夹持盘底,其他三指自然分开,托住盘底,肘关节呈90度,使盘边距躯体3—5公分,要保持盘的平稳,不可倾斜,不可将手指伸入盘内。
3.12持病历夹姿:左手握病历夹稍前端,并夹在肘关节与腰部之间,病历夹前沿略上翘,右手自然下垂或摆动,翻病历夹时,右手拇指,食指从中缺口处滑至边沿,向上轻轻翻开。
(二)护理服务中的礼仪规范1、服务礼仪:
1.1在护理服务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对病人服务做到主动、热情、亲切和蔼、耐心真诚。语言要以“请”字开头,“您好”为先,“谢”字结尾。不责备病人,提供微笑服务。
1.2迎送用语:病人入院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护士要起立热情接待,给病人及家属以必须的解释与帮助,并把病人护送到病床;病人出院要送到病区电梯口,以送别语与病人告别,如:请按时服药,请定期到门诊复查,祝您早日康复,再见等。
1.3应主动与职工和熟悉的病人打招呼,在走廊、过道、电梯或活动场所与病人相遇时,应主动礼让,切不可强行超越,如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病人谈话或平行拦住去路,不得从其中问穿过,如果急需通过,应先向对方说声:“请让一下”,通过后,再回头说声:“谢谢”。在电梯内,应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为病人或外来人员开梯。 1.4对来访者热情详细解答或解决有关的问题。
1.5病区内有客人参观时,护理人员应起立,微笑迎接客人,并说:“您好!欢迎指导!请多多指教”。客人走时:“谢谢!慢走!”
1.6在护理服务中病人对护士有误会或发脾气时,护士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或交由同事处理,自己暂时离开病人,绝不能与病人争吵。 2、行为礼仪:
2.1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对病人的外貌品头论足,更不能讥笑、模仿病人,也不可以给病人起绰号。
2.2护理服务中做到“八不”:不吃东西,不打瞌睡,不扎堆聊天,不大声谈笑,不看书报、电视,不玩电脑游戏,不做私事,不擅自离岗。 3、操作礼仪:
3.1给每位病人操作前均应说:称呼,您好,占用您一点时间给您做__操作,耐心解释,操作中要询问病人感觉如何,有甚不适:操作后说:操作完了,谢谢您!特殊操作或使用特殊药物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3.2护理服务中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不在病人面前或病房、办公室内争吵或争论,推车及搬动桌椅、治疗仪器等物品时均要轻缓适度,不拖不拉。 3.3上班前不要吃刺激性气味强的食物,如葱、蒜等,更不准饮酒。 4、电话礼仪:
接电话时,电话铃响第二声后、第三声即要响起之内应拿起话筒,先说:“您好__科”,然后询问对方“请问您找哪位”,“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吗?”等,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应客气地告知去向,并询问是否要留言或转告,需要时记录对方姓名、单位、回电号码和留言。注意事项:
4.1若电话意外中断,由首先打电话的人再拨。
4.2接听电话时态度应有礼貌,声音适中、柔和,若带着微笑讲话,交谈效果会更好。 4.3护士站有护士时,不得由护工接听电话。在紧急和无护士情况下,护工接听电话要遵守电话礼仪。
4.4电话交谈时间不宜过长,放话筒动作要轻,以免引起误会。 5、抢救礼仪:
5.1抢救病人时,由于病情和时间不允许,护士应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表现出镇静的情绪,体贴的神情,熟练的技术和紧张的作风,以体现高度认真负责的行为举止。外伤病人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细心为病人擦净身上的血、污渍,能动的患者尽量更换好洁净的衣服送往病区。 5.2当护士一人在班正在抢救病人,另一病人要求帮他做事时,应恳切地说:“对不起,我现在正在抢救病人,请稍等,我会尽快来的。”
带用礼貌用语
接待来客(探访者或咨询病人) 1、您好,请问贵姓。
2、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 3、您好,请问找哪一位? 4、您请坐,我马上叫他来。
5、对不起,他今天休息(不在),有事请留言,慢走。 6、对不起,下次请在探病时间来。
7、对不起,病人需要安静,请小声说话(做事),多谢合作! 8、对不起,病人病情不宜谈太久。清早点回去,慢走。 9、请放心,我们会尽力照顾好病人,尽快订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10、请放心,病人有什么事(或需要)我会马上通知你们。
11、有什么困难(顾忌、问题、想法)请您提出来,我会尽量想办法帮您解决(或转告)。
12、您的提议(意见)很好,我们一定改进,谢谢您的宝贵意见。 13、请稍侯,我马上帮您联系。
门诊导医组长年工作计划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就诊者在进入医院首先接触的就是导医的服务,因此一支优秀的导医队伍对医患关系双方都非常重要。
我们门诊导医新一年的总目标是:改善服务模式,提高导医工作质量;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让所有来院者对我院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为后续的检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计划如下:
一、继续保持并完善现有的服务项目:
1、加强礼仪培训,主要针对言谈举止的专业程度,每月强化训练一次。
2、对新上岗人员强化训练一周,训练内容:仪容、举止、言谈。加强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为临床输送优秀的护理人员,培养她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做到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主动为病人排忧解难。要求导医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能做到主动询问、主动介绍、主动解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每个人都做到及时、准确、无误、有序的分诊,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3、加强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提前十分钟到岗,交班人员需将本班内交接的工作内容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做到事事有落实,责任到人,按制度办事。
二、针对导医人员岗位特点,我们制定以下职业教育方案:
1、加强职业认同感教育,强调导医工作的重要性。导医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开展无缝隙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导医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增强自信心。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导医工作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使导医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从而失去自信心。做为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采取不同的形式(个别或集体谈心)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3、加强专业应急技能训练。加强急救理论知识学习,开展急救(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技能操作培训,以应对突况。
4、强调团队意识和营造快乐工作氛围,只有在快乐的氛围里工作,才会心情舒畅从而提高工作效力,大家也会更加珍惜这个团队。
三、2016年新开展服务项目:
1,开展“全程温馨服务”活动,意在以人文为患者提供最大方便和利益。为患者引导咨询,替需要帮扶的患者化价,交费,取药,搀扶老、弱、残,病重患者,全程陪同老年无助患者就诊。
2,推行“六有”贴心服务,即进门有人迎,挂号有人导,就诊有人接,住院有人送,困难有人帮,增设便民服务台,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如:一次性水杯、纸、笔等。
热线(便民电话):方便探视者寻找病人;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帮助落实专家就诊时间;落实住院科室,提前准备,真正做到无缝护理。
3,开展预约咨询
导医作为医院的第一宣传人员,在导医台放置医院宣传单(包含医院简介和各科室外线电话,及导医台外线电话),方便患者下次就诊时提前打电话确认主治医生上班时间,避免患者多跑腿。同时导医也可向患者介绍相应科室当日出诊情况,全面为患者着想,提高服务品质。为导医台同志印发名片,便于患者预约,闲暇之时到社区为患者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四、电梯组工作计划:
电梯间的工作已得到广大工作人员的肯定和病人的满意,我们将在2016年继续努力做到最好。
1,保持良好的窗口形象:
电梯间是我院的另一扇窗口,同样也反映了我院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涵养,因此我们所有的操作员必须着装整齐、妆容大方、仪表、言谈、举止符合要求,保持精神饱满的进入岗位,积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杜绝把不良情绪带入工作岗位。
2.提高电梯服务质量,实行“内外呼应”的服务模式:电梯大厅设置服务台,从早8点到晚8点安排人员值班,既可作为调度,又可对候梯者进行疏导和解释工作,对急危病人进行专梯接送,安全将患者送达科室;手术电梯即绿色通道,24小时配备专业人员操作;对行动不便又无人陪护者主动搀扶。保持电梯的安全运行:与后勤保障中心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运行,并尽快通知给予维修;保持每部电梯内的电话完好无损,以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在第一时间与外界联系,同时做好安抚工作,以满足病人心理需要。保持良好的电梯环境。电梯内卫生实行包干制,责任到人;护士长不定期检查;明确奖惩机制
门诊导医组长年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护士队伍素质建设为核心,以抓专科、重培训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总体目标:
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质控小组职责明确,落实到位,护理管理模式更加合理、规范、完善。
2、护理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护理行为科学规范。
3、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护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改进、重新修订各班职责及日程周程,患者直接护理服务时间增加。
5、“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室护理品牌服务更加体现专业特色。
6、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护理科研及创新能力提高。
7、建设专科护理团队,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三、具体目标:
1、住院患者目标满意度≥95,满意率≥95%。
2、患者入院护理评估率100%。
3、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病人知晓率≥95%。
4、基础护理达标率100%。
5、护理人员培训覆盖率100%。
6、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平均>80分(合格分80分)。
7、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9、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1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1、洗手正确率≥95%。
1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深化护理内涵,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各护理单元全面开展,开展率达到100%。
四、护理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用多渠道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发展趋势,统一思想,充分人事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以改革为契机,使全院护理人员既有紧迫感,又有危机感;即树立竞争意识,又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2
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增强护士长经营管理意识,改变科室收入结构,护士长应对科室物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进行认真、准确的统计,使科室的成本即合理又科学,即低耗又有效,即减少病人负担又增加社会效益。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每季度召开1次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第一季度组织一期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的“管理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护理骨干的整体配合意识。
5、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外出培训、自学、护理查房等),带动全院各科室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
6、对全院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培训及使用),按护士能力分层次排班,按岗施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7、实施人性化管理。
8、加强护士工作站管理,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工作,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这一主导思想。
9、针对医院各科室特色,设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如:老年病护理小组、危重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静脉留置针护理小组、压疮护理小组、康复治疗护理小组、各种管路护理小组、气道护理小组,相关科室作为院内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并利用专科优势做好院内护理会诊,提升专科内涵建设。
10、依照我院《区镇一体化护理实施方案》,今年继续认真落实护理人员下3
基层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我区基层护理工作,提升基层护理质量。
五、护理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质量标准、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等,并组织全院护士认真学习落实。
2、加强对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1)将新增、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紧急预案、护理常规等纳入“三基”培训安排,分层次按阶段组织实施,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并按规范落实。
(2)护理部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种质控活动,并利用查房、考核等机会发现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召开护士长质控会议,讨论、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合理可行的指导性建议,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
(4)完善护士工作站系统的管理,实现护理质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进一步规范护理交接班工作。
(1)严格落实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制度。
(2)实施护理交接班规范化、标准化,做到“五看五查”。即看交班本、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交接班记事本;查新入院、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危重、瘫痪/大小便失禁、特殊治疗/检查前后病人各项处置是否稳妥、及时、齐全。
(3)进一步落实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及重点时间段的交接,如手术、转科、病危、病重、节假日患者的交接工作。
4、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护士长认真学习护理部下发的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流程和质量标准。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加强检查,确保出科每份护理文书均符合要求。
(2)科室制定本科常见疾病护理计划及常用术语电子模版,交护理部审核,以保证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3)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关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书写电子护理文书的能力。
5、创新查房形式,提高查房效果。
(1)借鉴医生业务查房模式,开展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每天对所负责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查房。二级查房:责任组长每日对本组新入院患者、危重及重点患者进行查房。三基查房:护士长每天对新入危重病人、重点病人等进行查房,评价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疑难护理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2)针对各护理单元的特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护理病例,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各科室每月安排一次专科查房。
6、强化床边护理工作制。
(1)将护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切实做好对患者的全面、准确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工作,更好地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工作质量。
(2)以过细、过精、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7、改革护理质量考核方式。改变原来按工作内容的条块式考核为按岗位职责的全面考核,真正落实责任护士对患者全程、连续的服务。
8、做好病区的物品、陪人及卫生管理工作。
六、护理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工作,继续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和节前安全大检查和节中巡查制度。
2、做好微观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3、完善对压疮患者的管理。对压疮高危人群,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压疮发生;对带入压疮、发生的压疮,及时上报护理部,请相关科室会诊,做好压疮处理,促进愈合。并做好全院护理人员压疮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3、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1)信息化工作站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停电、数据丢失、网络瘫痪等意外情况,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报信息科、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并按规范执行。日常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2)不断强化信息化使用中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登录密码,并定期更换,使用后及时关闭;每个人使用自己帐号密码进行工作,防范可能引发的护患纠纷。
4、加强护理安全的质量管理。
(1)重点人员的环节监控:实习护士、1年内护士、有负性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调查报告交待、重点跟班,保证各项处置准确到位。
(2)患者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患者、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要重点监控及检查,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午间、工作繁忙、终夜班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保障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侵入性操作等要作为护理质控的重点监控内容加强监管及指导,高风险及侵入性操作,要加强风险告知,低年资护士操作时必须有高年资护士在床边指导,保证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对手术、特殊检查、服用特殊药品、使用特殊仪器等的患者,在做好相关宣教的同时,将宣教内容制作成卡片的形式,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宣教内容的依从性。对沟通交流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属,反复宣教,不断强化。我说给你听,你说给我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直到掌握。
6、进一步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1)强化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与培训力度。及时通报护理不良事件,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预警能力及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患者安全告知工作,重视日常督导、检查、反馈。
7、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对重点科室进一步加强监管,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ICU、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等。
8、加强对实习生及新进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的管理。
9、进一步规范病区各类警示标识的管理。对高危药品、跌倒高危人群、特殊用药、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试敏阳性及特殊感染患者做好标识。
10、每月召开护理安全小结会一次,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反馈、总结。
七、护理服务
1、巩固优质护理服务成果,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从住院到出院健康教育、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连续、全程、全面的服务的同时,还要对病人的情况做到“六知道”,即病人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状况;要了解病人各项主要检查阳性指征及临床意义;指导病情观察的要点;掌握病人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掌握病人用药目的、药物的主要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加强护理文化建设。鼓励护士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充分发觉护理人员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修养,在我院门户网站护理园地内,上传我院护理动态,传递学习资料,发挥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工作生活,打造一支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护理团队。
4、强化患者首诊负责制。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主动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尤其是首诊接诊的护理人员。
5、倡导无铃声换液。护理人员要加强巡回,走在红灯呼叫前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减轻频繁响铃产生的噪音,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
6、开展贴心服务。通过对病情危重、气管切开等不能讲话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制作贴心小转盘;科室为无陪护患者订餐,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出院后电话回访,开展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
7、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对每季度患者评出的“最满意护士”,及年终评选出的“优秀护士”,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发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8、加强对导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彰显医院文化、树立品牌形象。
八、“三基培训”与考核
1、根据护士岗位分级情况,护理部、科室制订出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分级培训目标与考核办法,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培训和考核,做到按级上岗,按岗施薪。
2、护理部、科室每月各组织12次业务学习,要有课件内容。
3、操作培训:基础、专科操作培训,每月各1次,年安排12次,科室每月考核1次,护理部每季度考核1次。
4、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培训计划,并以月安排的形式落实,护士长每月对安排内容进行培训、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5、将纠错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首先,由培训老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其次,有意识的模仿临床工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操作、不正确的沟通方式等,演示后由护理人员纠错,同时护理人员相互纠错,通过讨论分析,培训老师补充、指导,加深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6、科室间护士长相应交流进行技术学习,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技能水平。
7、组织护士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护理专题讲座及相关科室科内讲课,新进人员必须每次参加,其余人员全年参加次数>80%。
8、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24小时医学频道,使参学率达到100%以上。
九、教学、科研工作
1、要求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双向反馈会,听取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做好转科前的实习鉴定书写工作。
3、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4、增强科研意识,鼓励护理创新。积极开展护理小发明、小创新等活动,好的发明创新在全院进行分享、交流。
5、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年内发表护理论文≥1-2篇。
十、其他方面安排:
1、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积极参
与市、区两级节日庆祝活动。
2、拟于第二季度举办1次“护理文书规范化书写展评工作”,进
一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