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课程体系

小学课程体系

时间:2023-08-21 17:2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课程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课程体系

第1篇

    笔者有幸参加上海市课程教材访日考察团,于1995年3月1日至14日期间,出访了日本的东京,横浜、北海 道、广岛、大阪等地,对正在实施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有了感性的认识。对地理课程设置的新变化谨作如下 介绍。

    日本中小学的课程教材,自1989年以来正在进行规模较大的改革,到本世纪末,这项改革将基本完成。概 括地说,日本中小学课程的改革突出了4点,即①个性化、多样化,②社会化,③国际化,④信息化、情报化。 并注重学生人格与心灵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在这样一种课程改革精神的 驱动下,进行相应的改革。

    首先,多样化的课程结构为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多样的渠道。正在实行或将要实行的中小学课程计 划中,反映地理知识的主要科目涉及7门,即小学《社会》,初中《社会》,高中地理历史科中的《地理a》、 《地理b》,理科中的《地学ia》、《地学ib》和《地学ⅱ》。此外,在初中与高中可灵活性地安排一定的与地 理相关的选修课,以及中小学各学段都有的“特别活动课”。这样一种新的地理课程体系反映在文部省颂发的 《学习指导要领》(类似“课程标准”)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中小学的地理课程实行综合化与分科 化的双轨制,在低学段实行综合课程,在高学段实行分科课程,既注重了基础学力中基本文化素质的养成,又 注重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如下表:

    (附图 {图})

    表中“限定性选择必修”指供学生分科时选学其中1门科目的课程。

    其次,社会化的课程改革使地理学科知识向人文方面倾斜,并广泛联系社会实际,使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 渠道,了解各个层次的社会现象,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和人格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地理课程大致由三个方面体 现:1.《社会》科目。在这门科目中,地理现象(环境)作为一种社会背景或社会现象来反映,使学生从社会 的角度来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所以,日本的《社会》课本中地图得到了重视并强调了地图册在课程 实施中的作用。2.乡土课本。日本的乡土课本以第三级行政区(市、町、村)来编写,普及率特别高,其中以 乡土地理知识占绝大部分,内容涉及位置、范围、人口、自然、土地利用等,甚至还有各种社会设施与机构的 组织与分布等殊为详尽,为学生了解本乡本土提供了极完整的素材。3.社会见习(考察)课程。这是直接接触 社会的含有较多地理知识的课程。至于利用春暑假考察社会的机会就更多了。

    第三,日本中小学课程加强国际化后,地理的课程内容也有了相应的体现。日本教育界认为:21世纪的世 界社会,交往的频率与范围必然加大,各国人民之间不仅要互相了解,更要互相理解,尊重对方,所以课程应 具有开放性,要增强国际性内容。许多课程改革的试验学校在《社会》、《地理》的实施中已注意体现了这种 课程思想。大阪市立扇町高等学校(高中)是试验学校之一,以人文学科为特色,试验班三届学生都安排国际 地理、社会考察活动,曾两次考察了上海、杭州。这样的中学地理课程确是新颖的。

    第四,日本中小学地理课程比以往更重视了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为实现课程信息化、情报化的要求,许 多地方教育委员会编制了教学媒体设备的基本要求手册,其中不乏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如枚方市的《中学校标 准经费与设备基准》中明确:各类师生用地图、挂图必须配齐,更新时限不得超过5年,地球仪更新年限为15年 ,对各种地理标本、地理音像资料也有明确规定。有的还备有“多媒体专用教室”。

    总之,日本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地理课程体系,其许多特点对我们的课程改革不无借鉴的价值,同时,他们 新的课程观念更值得我们参考,使人们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课程改革与培养21世纪的一代新人。

    本刊记者 赵才欣

第2篇

一、强化核心素养

小学教师需加深对核心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发挥素质教育作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在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掌握学习方法等,在具体落实中,还需创建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转培养结果为注重教育过程,主动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家教学的开展,鼓舞教学管理者创新新课程教学,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主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比如可以增添一些综合类型考试,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卷面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但评价要客观、公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针对同一个任务进行比赛,若有的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不好意思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影响了任务的完成,这时教师不可当众评判他,而是需要鼓励他大胆讲述,若该学生能够完成的很好,教师要当众表扬,这种当众鼓励与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管理的实现。

三、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表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良好课堂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另外,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平时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表率,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所需,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课后,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教材或新闻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四、创建合理的测评方式及课程体系

对于教师的考核,传统的测评方式将学生成绩视作最终标准,这种测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完全显示教师的水平与能力,应摒弃。新教学理念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将学生视作中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将自我学习视作评价标准,并以“评分制”的方式进行,这里主要涉及管理人员与师生,这种评分较为全面,可以帮助教师认识与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铺垫基础。相对老教师来说,部分青年教师没有丰富的专用知识,没有具体的授课经验,所以学校需要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听课,有效结合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与自身特长,使授课体系更加合理化,并有效运用于教学中。小学教育具备自身独特性,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小学课程需要设计的科学化,在保障学生现学的知识能够为以后的学习铺垫基础的同时,还要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教学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并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视作出发点,主动创建与小学生学习、发展相适宜的新课程体系。

五、创建教育激励及竞争机制

新课程改革有利于转变终身制问题,使用合同制,避免有些教师因自己工作是“铁饭碗”就敷衍了事,要让教师有危机意识,从而激发教育管理者主动充实自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文化素质。同时对岗位实行责任制,将岗位职责、要求公开化,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更多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及教学人才,并给予他们良好的薪资待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职工的薪资待遇都相同,而是以效率为依据的,也就是说职工待遇和个人业绩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学管理创新铺垫基础。

六、提升师资水平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及其应用的研究” 拓展型课程 实施策略 效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三大课题,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哪里?完成三大课题的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

我们认为,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2008年,适逢东莞市普教系统“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招标,我校的“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及其应用的研究”顺利中标(课题立项编号:S115KTZB-02)。课题研究的周期为2年(2008年12月-2010年12月)。课题的立意是,以生态学的视角看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力求通过拓展型课程建设,构建自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凸显我校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该课题中期总结如下。

一、拓展型课程的内涵

(一)定义、指导思想与目标。

我校的拓展型课程是由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整合而来的学校特色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手钢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学校层面强调科学性,着眼于整体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点;教师层面强调可行性,着眼于常态下便于大多数教师日常操作,不仅仅是追求教师做课题研究或活动;学生层面强调全面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仅是争取部分学生获得奖牌。

(二)由来、对象与课程资源。

1.一手钢笔好字。“天天练”写字由语文及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天天练楷书基本笔画》《天天练楷书偏旁部首》《天天练楷书间架结构》《天天练楷书书法作品》。

2.一些文雅气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主要由语文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含英咀华》。

3.一种探究习惯。“做上学”由科学和数学学科拓展而来,四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做上学》。

4.一门兴趣爱好。“兴趣与个性”主要由音乐、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二、三年级以普及层次为主,全体学生参加,目前设乐器、纸工两个选项,课程资源《折纸・葫芦丝》;四、五、六年级以提高层次为主,部分学生参加,分为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四个系列,目前设航模、动画、古筝、舞蹈、陶艺、版画、足球、篮球等二十多个选项。

5.一项健身技能。“阳光体育”由体育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目前以跳绳、毽球等运动技能为主。

(三)课时与进度安排。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课程计划表

对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我校《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说明: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文件规定,4-6年级周课时量为30课时,表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意思是:上学期音乐周课时量为2课时,美术周课时量为1课时;下学期音乐周课时量为1课时,美术周课时量为2课时,此为我校在遵行国家课程设置规定后进行的调整,一周总课时量不变)。

例如,“做上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省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为主,补充了数学学科拓展而来的“七巧板”、科学学科拓展而来的“小实验”,教学进度安排到年级及周次,评价也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二、拓展型课程的依据和基础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6条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第二部分《课程设置的原则》第3条指出:“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第四部分《义务教育设置的有关说明》第4条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二)实践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的提出,给一线校长和教师提供了自主创新的空间,也出了一道难题。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组成。其中,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小学阶段课时安排方案(每节课按35分钟计)

上海市《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关于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若干意见》强调: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应做到门类完备、活动(科目)品种丰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较强的选择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北京东城区回民小学自2006年以来,构建了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

北京东城区回民小学(2008年)校本课程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提出按“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进行“两个重心移位”的课程调整,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其中涉及语文、外语、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也涉及活动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正因为进行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自成体系、自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为我校拓展型课程“五个一”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

三、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一)实施策略例举。

1.整体构建,分项突破。

2006年秋季,“天天练”写字课程全面实施,教材、评价落实到位;

2007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提高层次选项及开班取得突破;

2007年秋季,“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评价方法取得突破;

2008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普及层次选项及试点取得突破;

2008年秋季,“做上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使用取得了突破;

2009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资源的整合、师资培训取得突破;

2009年秋季,“阳光体育”课程花毽项目取得突破;

2010年春季,编辑《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

……

2.从“我”做起,整体联动。

“我”是什么?“我”是教师,“我”是学科……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强调从教师自己做起,从学科本身做起。

例如“天天练”写字课程,从“教师”做起,先抓教师的板书与作业批改,后抓学生;从“语文”做起,先抓语文学科写字教学,后抓天天练写字课堂;从“作业”做起,先抓作业书写评优,后抓写字考级;从“描红”做起,先摹后临;从“姿势”做起,先规范写字姿势,后培养写字技能;从“写字”做起,先认真写字,后学习书法艺术。

例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本;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相结合,理解记忆是本;集中诵读与分散诵读相结合,集中诵读是本;朗读与嗟叹之、咏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相结合,朗读是本。

3.课程推进,师训同步。

教师拓展型课程校本培训一览表

教师拓展型课程校本培训人均累计197课时。

4.注重过程,评价激励。

拓展型课程本身不新颖也不特别,这“五个一”可以说是小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拓展型课程在我校是课程,不是活动,更不是运动;每一项拓展型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资源与评价,《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都有明确的指引。如阳光体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常用健身技能,不是一句口号,它真正落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拓展型课程的评价是等级达标、学生学习拓展型课程的评价和学习基础型课程的评价,一同纳入《学生素质报告单》。

以“天天练”写字课程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为例来说明。

我们根据《中国硬笔书法考级大纲》,将师生的写字水平等级划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细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如“七级甲等、七级乙等、七级丙等”共二十一级。诗文诵读等级则设有童生、秀才、举人、探花、榜眼、状元、大学士等十二个等级。

与基础型课程评价有所不同的是,等级达标更主要的是一种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型课程教学活动。

5.注重探究,多方呼应。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使之常态且有效是我校拓展型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的做法如下。

拓展型课程做上学的实施目标直接指向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即以自主探究为核心、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发展为目的、过程评价为尺度。

另外几项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倡导适时开展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生成性、实践性主题探究活动,可量化的指标是:各项拓展型课程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每个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

各项拓展型课程近期开展的主题探究活动选录如下: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摇月是故乡明?摇四年级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摇品读陆游?摇六年级

“天天练”写字课程?摇永字八法探秘?摇四年级

“天天练”写字课程?摇走近王羲之?摇五年级

阳光体育课程?摇毽球的来龙去脉?摇三年级

阳光体育课程?摇当文武秀遇上NOBODY?摇五年级

兴趣与个性课程?摇葫芦丝趣谈?摇三年级

……

(二)实施效果例举。

1.从数据统计看效果。

如天天练写字课程:

2008-200年度天天练写字课程写字考级达标一览表

2006-200年度,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师、生收获颇丰。其中教师获国家级奖项40多项,省、市级奖项30多项;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近20篇。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0多项,省、市级奖项100多项;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论文30多篇。

2.从信息反馈看效果。

《硬笔书法》报主编严海南:“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写字课程定位准,起点高,好得无话可说。”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文铸:“松山湖中心小学蛰伏三年,用三年时间构架经营拓展型课程,把它做成今天这种效果,真是一个奇迹!”

东莞市教育局杨晓棠局长:“松山湖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小学科教学,提出了拓展型课程‘五个一’,这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如果更多的学校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小学教育就一定能办好。”

“国家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考察了该校的航模、陶艺、器乐、经典诵读等拓展型课程后,对该校的拓展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她得知该小学在全校持续开展天天练字14分钟,师生共同练字考级等做法时,更是点头表示赞同:现在很多孩子经常用电脑,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坚持天天练字很好。”(摘自人民网)

三(2)班范婧的家长:“我们把孩子转来读书,不怕接送的麻烦,是因为学校真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孩子在这里学习‘五个一’,很快乐。”

广大家长的赞同,是我们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家长的口碑,是我们最看重的奖杯。

四、几点思考

第4篇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1).

[3]【加】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5篇

【关键词】课程衔接 幼儿园 小学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5-0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相邻但又存在很大差异的学段,在教育形式、课程实施、儿童活动方式、生活作息制度和一日生活常规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例如,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由国家统一计划、大纲、教材进行的系统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活动中游戏色彩大幅度减弱。因此,入学初期不少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各种不适应,进而产生自信心不足、容易忘事、精神紧张、情绪不良、过度疲劳、厌恶学习等问题。搞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是实现教育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确保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必须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

现实中,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中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大班提前使用一年级数学教材,不仅为小学教师组织实施课程带来困难,还致使幼儿在入学初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数学课程组织、实施方面形式单一,游戏化、多样化不够,有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与小学教师间缺乏沟通,小学数学教师忽视儿童的学习心理变化,对数学课程的连续性、系统性考虑得较少。所以,如何有效地将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中获得的数学经验相互衔接,使儿童更好的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以及数学学习态度,成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课程的三方面视野来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相关问题。

二、概念界定

既然要从课程视野来看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几个重要的相关概念: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的定义有多种: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

(二)课程衔接的涵义

衔接性为课程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向度,水平关系是课程内同时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关联,垂直关系是指课、主题或学程的顺利安排。课程衔接即课程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课程的连续性,既包括水平向度又包括垂直向度。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阶段数学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从垂直向度来分析,就是要将两个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等联系起来考虑,把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编制的基础;从水平向度来分析,就是要以数学课程为统领,将幼儿园阶段的各领域课程和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有机地加以整合,体现课程的统整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它体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衔接现状中发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对儿童情感态度、数学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标也较为重视。案例1可以反映这一点。

案例1:

某教师在黑板上贴了7朵花,用虚线框住两朵。他问:“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一个学生回答:“原来有7朵花,去掉2朵,还剩5朵。算式是7-2=5。”教师说:“回答得很完整,你真能干!大家表扬他!”同学们拍手鼓励。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7-2=5?”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7-1=6,所以7-2=5。”“很好,他是这样算的,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算法?”有一个学生说:“7-2=5,是因为5+2=7。”“好,她是找加法这个好朋友来帮忙的,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孩子们努力的思考并回答着。

案例评析:这位教师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关注了学生运算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锻炼了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及时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课程目标应针对两个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将衔接的重点放在生活经验并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获得事物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挥儿童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体验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运用具体的数和形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培养儿童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什么内容较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着数学知识重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使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课程内容的生成看,现在许多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家长不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去制定教学目标,也不是依据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系统兴趣编排教学内容,而是凭主观意志或“拿来主义”去教学,使儿童的学习不系统、不连贯、造成儿童入学后学习的“夹生”状态。教师不仅没有围绕幼儿身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选取数学课程内容,而且没有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如只会背“1+1=2”,而不知其中的意义)来体验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很少引导儿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而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儿童生活,从生活中抽取素材,让儿童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把一年级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围绕儿童周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让儿童从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趣味。结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生活中抽取直观生动的素材作为课程内容呈现给儿童,让儿童经历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的过程,从而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能力。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儿童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进行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儿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实施是把预想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过程。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衔接的现状中,笔者经观察发现,幼儿园大班教师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玩中学习数学,寓教于乐,儿童很乐意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如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在教幼儿书写10以内的数字时,让他们先学会数字儿歌,幼儿学习起来很感兴趣,除了做游戏、编儿歌以外,幼儿园教师还采用实物操作、图卡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而小学教师认为,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采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没有必要,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大,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很少让学生做数学游戏。

教学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于幼小衔接时期的儿童,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还应重视他们的抽象思维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依据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先从外部形式的活动开始,然后在操作过程中促进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让儿童由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进而构建初步的数学概念。课程实施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游戏化。教师要注意直观性、趣味性,让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数学,重点要培养儿童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幼儿数学教学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数学的价值与作用,让儿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从而积累数学经验,巩固数学方法。平时要突出直观形象教学,动静结合,编排各类数学游戏,寓教于乐。把游戏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是人生教育的根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良好的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既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幼儿园数学课程的自然拓展与深入,是在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建构应着眼于未来课程的全局,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终生教育的背景下考虑,以连续整体的眼光看待和规划儿童的发展,把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与人的终生教育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一、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

第一,新课改强调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新课程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等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新课改强调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和综合。新课程明确规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使课程从整齐划一走向了多样化,保证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充分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

第三,新课改强调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强调创造性的教和创造性的学。在课程实施中,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四,新课改强调更新教师的发展观和成长观。

二、师范课程体系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课程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

现行师范教育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高师课程体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不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太过专业化,重深度,轻广度,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严重

1.公共基础课程、师范教育专业课与学科专业课比例失调。学科专业课占到总学时的60%一70%,而教育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相对薄弱,前者不到总学时的10%,后者也只占15%-25%;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窄、旧、杂、空”;文化知识课程缺乏人文性,尤其缺少综合叉课程,难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2.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根据相关调查。公共必修课占总课时比例的30.4%,专业必修课为49%,而选修课只占20%。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开设较少,学生没有自,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3.实践课程明显不足。教育实习时间只有6—8周,甚至更短。实习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教学的时间很短,难以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

(三)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1.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相对固定,缺乏时代感、针对性,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

2.缺乏综合性课程,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

3.内容空洞,缺乏务实性,理论与具体教育实践相脱节,学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

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应对新课改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比重

1.拓展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师范专业素养。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是将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课程,它是师范教育的重要标志,目的是增加学生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为此,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加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重,改革其内部结构,强化教师职业技能与方法课程,要把师范教育课程提高到25%左右,形成由下述四个模块组成的课程结构:

一是教育类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学科教学论,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方法等。

二是教育研究和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简明中外教育史,学校发展规划,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策略,学科教学研究与设计,学科学习心理,学科实践与综合应用,学科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专题,新课程学科教学专题,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等。

三是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书写技能,教师语言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等。

四是教育实践课程,构建“专题见习、课题研习、实习支教”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增设选修课程,奠定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空间。

第一,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大量开设选修课程,给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特长选学课程,为他们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张扬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划分应该考虑师范生培养的专业内在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即教育理论、教育理想、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和事实;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控制的手段和操作性程序;教育体验、教育态度、教师的专业精神等三个方面。

第三,必修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最低要求的师范生训练课程体系。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是在必修课最低要求基础上的拓展,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性质的课程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中的功能与分布。

(二)拓宽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知识平台。大量事实表明,狭隘的知识视野不仅仅会影响教师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拓展和迁移,还会使教师的讲解和分析难以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通识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日益综合化的趋势,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课程交叉设置,这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要摆脱传统课程的羁绊,涉猎广博的知识领域,并把通识教育课程增加到30%左右。

2.强化人文课程的作用,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基于教师的特性,通识教育要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知识的熏陶,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选择一批有影响的教授授课;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引领能力,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等。

(三)开发师范教育课程资源,更新师范教育课程内容

1.统整课程内容,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实行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知识体系的集约化和结构化,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剖析和迁移的能力,也是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重要转变。

第二,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打破学科界限,沟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科专业课程充分地体现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研究方法支撑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第三,教育专业内部的知识整合。一个层面是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的整合;另一层面是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

第7篇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作为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课程,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全面认识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必要性,了解当前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全面提高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一)适应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求

首先,小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全科型教师。长期以来,我国小学师资的培养主要采用分科培养的方式。但在发达国家,则将小学教师作为一种综合性职业,普遍实施全科性培养。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日渐突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开始被我国教育界所关注。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科层次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2011年,浙江省将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纳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开始实施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型教师的政策,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两年的定向培养,计划在2013-2017年间培养大约5000名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1]。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明确指出,根据小学教育实际,要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2]。其次,小学课程的综合性需要全科型教师。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201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小学教师应当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学会设计综合性主题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3]。综合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融合相关学科课程,突出课程教学的综合性。但是,当前小学综合课程的实施还存在着综合性师资紧缺的问题,而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为小学课程的综合性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二)适应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依存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巨大的科技文化力量,所有行业的科技成果、尖端技术和文化产品基本上是用英语发表的,自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非英语国家都十分重视英语教学,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在我国,2001年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开设英语,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从而深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其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和水平。但是,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城乡差别大,农村小学师资不足,英语教师兼职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任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英语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甚至不懂单词的正确拼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及其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是推动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英语教学技能是教师顺利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行为方式,是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可观察、可描述、可训练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的技巧并不是需要某种特别天才的艺术,但这是需要教导的一种专门技能,正如教医师学习他的技术、教音乐家学习他的技术一样”[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改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为主要任务,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5]。小学英语新课改理念的贯彻、目标的实现和质量的保证,都离不开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因此,加强对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二、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着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影响到技能训练的成效。

(一)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是全科型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当多的师生对此还不够重视,认为语文、数学才是小学的主科,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训练相应的教学技能,而英语是“副科”,特别是现在的农村小学基本上不开英语课,因此,师生不愿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训练英语教学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科型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功利化趋向,为的是毕业后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他们缺乏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热情和动力,加上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存在排斥情绪,这必然会影响到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学习掌握。部分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情况了解不多,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更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隐性影响,课程授课与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相脱节,必然影响到师范生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

(二)英语教学技能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缺乏实践性

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来实现。教学技能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师范生发展自身实践性知识、形成个人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6]。目前,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中,课程设置仍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表现出“全”的特点,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职业技能类的课程更少,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只有“小学英语教学论”,课时多为一学期,每周2-3节。对小学教师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的课程,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教育教学研究等,大多是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论”课程中,但由于授课时数少,全面训练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目标也就难以落实了。“小学英语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其内容既涉及到教育理论知识,也涉及到英语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该课程大多由英语学科的教师来授课,他们在教育理论素养和小学教育实践经验上相对缺失,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于“师讲生听”的知识讲授方式,忽视课程的实践性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角色的转换,从而制约了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教育实践时间少,教学经验积累不足

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离不开有效的教育实践锻炼。吴刚平教授在《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意义》一文中指出,没有教育经历,是很难谈得上教育经验的,教育经验又是在教育经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7]。但是,目前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教育实习成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便是教育实习,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育实习目标不够具体明确,诸如“了解教育实际”“巩固专业思想”“检验所学知识”“培养教育能力”等表述十分宽泛,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发挥目标的指引、激励和评价功能,容易导致教育实习目标流于形式。二是教育实习时间过短,一般是8-12周,且集中安排在毕业学年进行,除去第一周的见习和最后一周的实结,实际实习时间仅6-10周。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很难保质保量去完成“全科”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指导课外活动、开展教学研究等实习任务,不利于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三是教育实习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多数学生都做不到“全科”实习,主要还是侧重在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上,即使是教学实习也主要是放在语文、数学的教学实习上,英语等其他学科往往被忽视或是“走过场”。四是教育实习指导不到位,许多高校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所选派的指导教师囿于个人的学科背景和对小学教育的了解,一个人很难有效做到对一所实习学校几十名实习生进行“全科”性的实习指导,不利于师范生对小学教学技能的全面掌握。

三、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策略

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要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训练方案,强化教育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水平。

(一)丰富英语教学技能内容,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通过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来实现的。专业技能课程涵盖了从事小学全学科教学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全部专业技能,突出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特色[8],是衡量全科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实践活动指导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等。与传统小学英语教师相比,新课改对全科型小学教师英语教学技能的要求更高,以往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科型小学教师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丰富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内容,构建科学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全科型小学教师英语教学技能涉及丰富的内容,不仅有一般教学技能,而且有专业教学技能。在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对全科型小学英语教师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的课程比重进行合理设置。第一,拓宽基础性课程,加大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让师范生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能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具体化教学,做好小学生英语启蒙教育和兴趣引导。第二,调整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结构,增加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性内容。根据小学英语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可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进行适当整合,增设与小学英语课程相对应的综合技能课程,允许学生“学有专长”。第三,强化对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练习与实践,针对学生练习情况定期组织检查汇报并对成果进行展示,促进师范生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掌握。第四,强化小学英语教育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教育结合起来的机会,加强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锻炼。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了更多先进手段。认知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的协同认知比单一感官认知的学习效果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9]。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集声、文、图、像于一体,通过多形式、非线性呈现教育教学信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在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中,不能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技能训练手段,而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起来,采用最恰当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效。微格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它集合了教学理论、视听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可对复杂的日常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和简化,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记录,给受训者提供大量反馈信息,使受训者对自身教学技能有更全面的了解,进而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技能,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水平[10]。除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外,在培养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学习和小导师制等教学方法。根据技能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将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选择优秀学生作为班级小导师,由其负责带领班级同学共同学习训练,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共同进步,使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效果最大化[11]。

(三)坚持以实用实效为导向,优化技能训练方案

加强对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胜任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为此,必须坚持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南,以实用实效为导向,将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内容纳入到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科学设计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课程,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2],强化对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应包括英文口语技能和书写技能的训练,要求师范生能正确掌握英文口语和书写规则并正确演示;还应包括英语歌曲教唱技能与游戏组织技能的训练,培养师范生学会哼唱或改编数首英文歌曲,对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游戏和活动进行设计;还要特别重视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的训练,培养师范生掌握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具备把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技能,并对教学及时反馈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技能训练方案的设计,既要注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也要注重特长生的发展,在“全科”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学有所长、练有特色。同时,要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不断优化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方案,丰富技能训练内容,创新技能训练模式,积极探索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新路。

(四)立足教学技能训练实际,强化教学实践训练

第8篇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近20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是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自己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近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主要针对僵化的中央集权体制,而且首先从教科书制度入手。1987年,我国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教科书制度由国家指定使用的“国定制”向编、审分离的“审定制”过渡,教科书由“一纲一本”转向“一纲多本”,多样化局面迅速形成。之后,学者们明确提出“三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1992年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中得以体现。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将建立完整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作为近期改革的重要目标。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根本特征是将一部分课程管理权力下放。中央只负责制定最基本的课程标准,审定中小学教材。省、地、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符合本地特点的地方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自主决定本校的课程标准,选择自己的课程模式,负责选用教材,并鼓励教师参与教材开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地方和学校拥有了以前从未拥有过的课程管理权,同时也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央集权式管理体制下,中小学所有课程、大纲、教材和教科书都已被“预设”好,教师只需扮演“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而今,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教师不得不扮演以下几个全新角色:1.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者。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显然需要教师的参与。特别是校本课程,它是以学校为本位来开发的,开发的主体当然就是本校的教师。因此,所有教师都必须具备课程设计的基本素养。2.教材编制者。实行“审定制”后,教材的编写权放开。这为教师参与教材研制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的作用日渐彰显,影响也日渐加大,教师事实上已被逼到了教材编制的第一线。3.教材选择者。实行“国定制”时,教材不存在“选择”的问题。推行“一纲多本”后,教材的选择就变得不可回避。根据新的课程管理体制,教材的选用权将逐级下放,最终要完全落实在学校。而在学校里,教师无疑是教材选择上最有发言权的人,必将承担选择教材的职责。

(二)课程结构改革与教师素质的全面更新

课程结构改革也是我国近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结构不甚合理,严重限制了课程的整体功能。近年的结构改革在适当降低理科课程和工具类课程课时比例的同时,着重增加了一些新的课程类型。一是增加了活动课程。我国中小学以往虽有课外活动,但并无活动课程。1992年和1996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先后将活动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从而结束了建国40余年来中小学课程以单一学科课程为基本模式的历史。二是增加了综合课程。我国中小学课程以前分化过细。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进行综合课程试点。1992年,小学合并原有分科的“历史”和“地理”,改设综合课程“社会”。同时,浙江和上海对初中综合课程进行了成功试点。其中浙江从1993年秋在全省初中取消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改设“自然科学”和“社会”两门综合课程。1997年,国家教委在广东省和上海市布署了普通高中综合课程试点。

由于“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使综合课程在考试制度上有了充分保障,综合课程逐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三是增加了选修课。我国建国后虽在1963年和1981年两次规定可在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但事实上,中小学一直没有真正意义的选修课。90年代初,我国开始逐步增加选修课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比例。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设置的选修课学时达到总学时的7%~9.44%,今秋在10余个省(市)试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更强调了选修课的重要性。四是增设了研究型课程。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多为接受型课程,不重视课程的情境性和问题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综合课程往往横跨多个学科。如“综合理科”横跨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乃至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众多专业领域,“综合文科”也涉及原有历史、地理、公民、思想品德、法律等学科。现有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其知识结构与综合课程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几乎没有一个专业的学生能真正适应综合课程的教学。这已成为综合课程改革的严重障碍。

可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适应能力已迫在眉睫。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在课程观上,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综合化、弹性化的意义,认识到经验和活动在课程中的作用,不能将课程当作一种完全“先”于教学的“制度化”文本,而要看到课程的过程性和情境性。在教学观上,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摒弃视教科书为教学的唯一依据乃至“圣经”的教材观,改变以落实“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再次,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在传统分科教学情境下,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以学科为疆界,且不涉及课程设计。而今,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藩篱,变得更全面。比如,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命、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他都应具备,且要有将它们统整起来的能力。另外,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故课程设计技能也便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最后,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的安排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且没有现成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现代化与教师学术视野的提升

80年代早期,课程内容陈旧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近10余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课程内容现代化也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同时也表现在教材体系结构的优化、教材设计思想的现代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上,许多学科都打破以往对中小学课程“基础性”的不当理解,以恰当的方式将学科的最新成就引入中小学课程。许多教材的体系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生物教材抛弃了以生物形态结构为主线的传统结构,转而以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外语教材突出强调了外语的交际功能。一些学科开始重视课程的生活价值,增加了许多以前不曾注意的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内容。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溶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性学习和拓展性阅读等新的学习活动方式在众多教材中开始得以体现。还有,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素养的培植已成为中小学众多学科关注的问题,上海市实验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新型小学识字教材使学生进校后两个半月的平均识字量就可达1240个[2],这不能不说是课程内容表达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教师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对计算机等新的工具性学科有足够理解。同时,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还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要做到以上两点,教师还必须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索意识和学术敏感力,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上有所积累。所有这一切,都可归结为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不重视学术性的师范教育不可能是好的师范教育。

(四)课程变革的持续性和快捷性与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以前的课程改革比较缓慢:人们要等课程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新课程又要保持相当长时期不变。这被认为是课程保持“相对稳定性”的需要。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认为,“相对稳定”是在小范围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我们不可指望通过一次改革解决现存课程的所有问题。因而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而应是持续的和累积性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的速度加快,周期之间没有了空隙。譬如,我国前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6年才告一段落,新一轮改革便接踵而至。课程变革的持续性和快捷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现在,我们经常可听到教师们抱怨课程太多太快,致使其无所适从。课程变革固然要尽可能考虑教师的承受能力。但教师也应树立一种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教育教学视为一个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质性的和全方位的。要培养具有上述素质的新教师,师范教育必须改革。

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新路向

近10年来,高师教改集中于课程改革,试图通过现有专业框架内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来满足培养新型教师的需要。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影响是全局性的,高师教改既要重视局部的微观问题,如课程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同时也要重视专业设置[3]、培养模式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沟通等全局性问题。

(一)研究并设置新型综合专业

前已指出,现有师范教育与综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极不适应。综合专业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来的。综合课程师资培养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很明显,对现有“分科式”专业作某种局部的调整,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不可能达此目的。那么,8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师普遍推行的“主辅修制”是否可解决综合课程师资培养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辅修制”虽然在总体方向上与综合课程师资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并不能真正满足综合课程师资培养的需要。因为主辅修一般局限于两个专业,专业跨度仍然不够,学生的知识结构仍然无法满足综合课程的教学要求。此其一。其二,主辅修制仍没超越“分科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如“生物辅修化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仍然是分科的化学、分科的生物教学中所需的那一套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培养的仍是“分科型教师”,而非“综合课教师”。其三,主辅修制在专业配置上有“主”有“辅”,而综合课程中各相关学科领域却是同等重要的,故从本质上看,主辅修制与综合课程是不一致的。那怎样培养综合课程师资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主辅修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跨度,设置新型“综合专业”,如“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和“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前者由现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专业融合而成,主要培养综合理科课程师资;后者由政教、历史、地理三个专业融合而来,主要培养综合文科课程师资。也许有人会说,“综合专业”似乎“四不象”;文不文,理不理,生物不象生物,化学不象化学,能作为高师的一种专业吗?这其实是个观念问题。

高师的专业设置怎样才算合理?标准不能是以前是否曾这样设置,也不能看综合性大学是否这样设置,而只能看这样的专业设置是否为基础教育发展所必需,是否符合教师培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前述分析已充分表明,新型综合专业是符合以上要求的。也有人担心,综合专业的专业跨度达3~4个学科领域,在学制没有延长的情况下,学生是否能适应?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综合”。综合不是“叠加”,而是各专业的“融合”。表现在课程上,综合专业的课程不是原有各分科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而要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融合”式新体系。如能做到这一点,再加上高师各专业共通的公共类课程的学时比例高达近30%,笔者认为,综合专业是可行的。

(二)统一安排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近年正以不同形式在各个层面上勃勃兴起。而持续、快速的课程变革必将使这种教育更迅猛地发展起来。这使高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关系?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严重脱节:职前教育沿袭着多年不变的传统模式,丝毫不顾教师职后培训的需要和给职前教育改革提供的可能;而职后教育则专注学历提高,少有对教师职前教育背景的研究。其结果是:职前与职后教育在许多内容前后重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某些缺憾和空白点却视而不见。解决此问题需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共同努力。从体制上讲,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和在职培训机构应合而为一。

而就高师目前承担的职前教育而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终身教育思想。现有高师教育存在一个严重误区:试图在短短的3、4年时间里让学生具备今后一生教育实践所需的教育素养。事实证明,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为随着知识的流动性和教育变迁速度的增加,教师职业素养的复杂性和“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加。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可能完全造就于高校的书斋,而必须经由教育实践的洗礼和在职教育的反复磨练。高师教育不能将学生今后所需的一切东西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而要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优先重视学生将来作为教师所必备的“基核”性素养。这一点不论对高师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还是对高师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重新考虑,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有高师教育往往忽略了“基核”而专注于“枝节”,陷入极端功利。如近年高师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趋之若鹜,而对中国教师真正缺乏的教育理念的重塑和职业信仰的培植却缺乏应有关心;分科教学论对现行中小学教材分析得详尽有加,而对课程基本理论及本学科的课程发展史却弃而不顾。这都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没有重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分工与衔接。

第9篇

生态人类学作为一门引进西方的社会科学,在我国还只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此学科在西方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人类学主要是研究人、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于对生态人类学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的说法颇多,但始终没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伊谷纯一郎,他指出生态人类学是“生态方面的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分担生态学层面的领域,是研究人类生活或人类生存方式的学问”。本研究中使用生态人类学的基本要义就是:研究人类生活或人类生存方式的学问。

一、初、中等教育渗透生态人类学内容的必要性

在我国初、中等教育中渗透生态人类学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主要目的是教育人民从人类整体着眼,关注人类未来的生存、生活和命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旗帜之下暗藏着“征服”和“掠夺”,而就社会层面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攻关” 、“竞争” 、“备战”,这种现代意义对于建立关系、对待关系、处理关系的认知理念可见一斑。因此,在初、中等教育中渗透生态人类学的内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重塑人本文由收集整理类角色理念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状态大体经历了畏惧、崇拜、征服、和谐相处等几个阶段。当前人类正处在由征服阶段向和谐相处阶段的过渡期。传统的工业文明,向自然展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征服力,而后工业阶段显露出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又给人以警醒,去思考过去的作为,从而反思自身的发展。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尽管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但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发展举动不可能从其发展的问题和弊端中全身而退,相反,却深受其害。

作为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反思人类生存和发展上当成为先行者。人本源于自然,在自然的进化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发展到了万物之灵长,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人类是自然一部分这一既定的事实。可以说,人类是生态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和活动空间的扩大,人类中心主义不断扩张,并日趋成为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由此人类的自我定位与其自身应有的角色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渐行渐远。

在初、中等教育中渗透生态人类学内容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工业文明背景下形成的错误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定位,从教育着手,使人类正确认识自身的自然角色,并且在自身角色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

2.培养人类人文关怀

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理论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个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因而,社会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关系的总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基于人类意识本真的自我感官享受,人与人之间除了竞争就是合作,亦合作亦竞争的相互依赖关系操控着整个社会,社会的种种关系中也充斥着基于现实需求的经济的味道,而缺乏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生态人类学的内容及理念的学习,在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理念转化到人类社会自身方面,培养人类对自然及人类自身的人文关怀,改善现有的社会关系状况,使人能更充分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二、初、中等教育渗透生态人类学内容的模式

1.借现有课程体系渗透生态人类学内容

在现代的小学教材中有社会、自然等课程内容,均涉及到生态人类学的相关内容。在初中的课程体系中主要有地理课程,地理课程不仅担负着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渗透关乎人类生存和生活现状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高中的课程体系当中,也是在地理课中涉及一些相关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相对更加零散,而当前的文理分科的现状,在理科中缺乏生态人类学内容的课程载体。

综上分析,在现有的初、中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当中,对于生态人类学关注的内容只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做了简单的了解性介绍,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关注度不高。尤其在高中的课程体系当中,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文理分科,文理分教分学,使得理科学生失去了学习生态人类学知识的机会。

基于以上初、中等教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必须拓宽生态人类学内容教学,在小学的社会、自然课程中继续渗透该领域的知识内容,在初中的地理课程中加大该部分

知识内容的比例,并列为重点考察的内容。此外,在政治课程中也应普遍渗透生态人类学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深化生态人类学的知识,尤其针对文理分科之后的理科学生,应在化学、物理等相关的课程中有效渗透生态人类学的知识内容。

小学、初中、高中关于生态人类学知识内容的渗透应既有一定的延续性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角色意识和对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人文关怀。

2.开发独立的生态人类学教学模块

除了在现有的初、中等教育课程内容中有效渗透生态人类学知识外,应在每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开发出独立的教学模块,进行专门有效的生态人类学知识教育。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继续丰富自然、社会课程的内容,而且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对这部分课程加大重视的力度,有必要将这部分课程作为升级、升学考试的考查内容。

在现有的初、高中课程体系中开发出独立的课程内容,对生态人类学知识进行教育。而且就当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预想有效的进行生态人类学教育必须将这部分知识内容加入到升学考试的内容当中。尤其对于高中的文理分科之后的理科学生,因其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未来相关领域内直接作用于自然的职业人员,所以必须进行独立的生态人类学知识教育。

现有的初中和高中课程体系当中缺乏承担生态人类学知识教育的载体,因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独立的课程内容开发,这是对初、高中学生全面进行生态人类学知识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总结

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而形成的专业领域分支,对于初、中等教育来说,专业的生态人类学教学和知识传授自然是勉为其难。但是,笔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自然不是将如此专业的学科知识作为初、中等教育的必修内容纳入其教学体系,而只是强调在其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将生态人类学具有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其中。初、中等的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是除了家庭教育这样的初级群体外,最重要的个体人格塑造方式,是个体基于初级家庭教育外,最先接触到的社会单元,也是最为重要的单元。在初、中等教育中,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将现有成熟体系的生态人类学学科理念加以引进,让个体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应该具有的和谐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评价体系 范围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DONG Shuh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ppor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urat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course evalu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he scope and content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includ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and other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range method procedure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开展了诸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托课程获得进一步深入。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运作由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组成,它不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当的课程评价,只会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为简单的培养工具,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要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就要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实施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可测量指标来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测量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当然在课程评价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主体取向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参与课程的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主客体之间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正确的目的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其次要看教师对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是否到位,所设计的课程是否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后要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真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愿意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是否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

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各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对学生个体评价和对学生集体评价。对学生个体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与生存;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是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对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与矫治。对学生集体评价包括:是否提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是否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班集体的自主、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是否能够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空间;其次要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最后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高效,能否营造出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外,其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课程的评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都直接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与质量。常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心理测量评价法。

2.1 心理测量评价法

心理测量评价法是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在课程开展之前和之后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变化,进而凭借前后数据变化,就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出评定。心理测量评价法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测量。这类方法依托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通过测量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定量化程度,其结果较之以往使用的观察法、访谈法,更加准确、客观、详细。

2.2 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能给充分反映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作品或材料,例如日记、作业、试卷、绘画作品等,将其收集起来后作为档案袋内容,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风格、价值观念、心理发展历程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属于典型质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描述和记录的方式,能够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但由于资料收集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所搜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一致性,标准化程度较低,所以运用档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更适合作为参考。

2.3 情境式评价法

情境式评价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真实活动场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并记录学生各项表现,进而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之下,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真实的,其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信。运用情境式评价方法需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与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境相似,这种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或唤起需要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情境式评价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

方法为课程评价搭建了桥梁,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与实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课程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它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硬性的、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这也就为该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简单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好坏,更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取得预期评价目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之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并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确定参与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人员确定之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评价方案细致周密、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预评价和正式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要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试评,并在试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全面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根据提前确定好的评价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反馈阶段: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反馈。反馈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形成评价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为主,要求能够准确、客观、详细地反映评价结果;其次是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汇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等;最后是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课程评价本身也是整个课程运作的环节之一,评价活动本身也应成为评价对象,我们应站在更高层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从而更好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达到预期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根本上就区别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其课程评价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课程评价既要涉及到教学过程,也要涉及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多角度、多层面地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各种信息,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第11篇

关键词: 音乐课程 师范教育 课程改革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把音乐课当作德育、娱乐性教育课到审美教育课,再到素质教育课的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音乐能力,即音乐教师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进行表演、伴奏、演唱、指挥并评价他人的表演,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应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三是专业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④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其专,而应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要求其深,而应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⑤据此分析,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从本质说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⑤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原则,改变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⑥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做法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实践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和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等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⑦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另外,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以便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适应中学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①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一期;

②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一期,第39页;

③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④[美]马克:《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⑤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15页;

第12篇

【关键词】统计学 市场调查与预测 内容整合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关于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的理论和设想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开展比较多,如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小的张兆权提出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模式及实施途径、由上虞天底中学的朱莉丽提出的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而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则相对较少,且多数是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整合研究,如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的卢纹岱和石国书提出关于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结合的改革,但是将相近学科的主业理论课或专业课进行跨学科的内容整合更不多,就本人目前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看,仅有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的刘红老师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统计学》同《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整合,并提出了两种整合模式。一是仍然将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开设,但在统计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选取上有较大的调整;二是不再开设统计学,而是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把统计学知识整合进来,形成一门《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预测》新课来安排。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统计学》同《市场调查与预测》内容整合研究还不多,就是有也主要是从模式整合上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从具体内容整合上进行的研究还不多,所以,进行“两课”教学内容上的实质性整合方面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是希望通过对《统计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分析,从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将统计理论和方法同市场调研的实践应用进行有效结合的方法,解决相同知识的重复讲、重复学的问题,消除学生厌烦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1.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2.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科知识有效的衔接;3.压缩理论课时,扩大实践教学课时的空间;4.参与教学改革,推动校本特色教材的建设。

二、整合的意义及原则

(一)意义。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因此,课程整合计划的实施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理念的支撑下来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整合模式。然而本课题所研究的《统计学》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内容的整合就是建立在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的方式的基础上,对两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新课程。

(二)整合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两课”的课程性质和内容结构,在进行“两课”内容整合时,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目标性原则。根据市营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定位,以有利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进行相关课程的内容整合。也就是说“两课”内容的整合要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更好的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服务;二是应用性原则。统计理论和方法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为市场分析与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两课”内容的整合就是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融合,因此,在进行“两课”内容整合时,要突出应用性,以提高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更好地为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三、整合的方法

课程整合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整合措施的多样性。对于“两课”内容整合来说,其整合的措施可以从相同内容“取舍结合”、相关内容“合理衔接”和独立内容“另立章节”三个方面进行。

(一)相同内容“取舍结合”。通过调查与分析,《统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两课的内容有相当多的重复,如何整合这些相同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取舍结合”方法来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当两门课的知识点完全相同时,就必须取其一门而舍弃另一门的知识点;如果当两课的内容体系相同知识点的讲述上有详略之分时,我们可以根据整合后内容的需要原则来取舍。如《统计学》第三章讲综合指标中的平均指标、标致变动度内容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讲市场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中调查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内容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