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吉市医院手术室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在局限于手术室内,而走向了病房,走到了患者的身边,使手术室护士工作更加人性化。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应激,患者在手术室虽只做短暂停留,但心理感受非常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手术室护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新课题,协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取得患者很好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针对手术中麻醉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心理得到稳定,生理处于正常,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我院从05年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健康宣教体会报告如下。
1 健康宣教在手术室实施内容
1.1 术前宣教
1.1.1 查看病历 术前1 d巡回护士携带宣教资料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如化验单、检查单是否齐全,有无术前讨论,是否签字,有无传染病等。
1.1.2 自我介绍 到病房首先核对患者姓名、然后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尽量采取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有关手术治疗的信息、手术目的、方法、麻醉方式。使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及自己将要面对的手术有粗略的了解。同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以取得帮助和支持。
1.1.3 休息和保暖 告诉患者术前1 d淋浴,但要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免感冒引起咳嗽。同时注意休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1.1.4 过去史、既往史 详细询问平时身体状况,有无手术史,在什么医院什么时候做的何种手术;有无过敏史、高血压史、心脏病或糖尿病史等。是否患过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等[1]。
1.1.5 禁食、禁水 务必于手术前一天晚上10:00开始禁食、禁水,直到手术;以防麻醉时误吸造成意外。
1.1.6 术日晨 进手术室之前把自己的贵重物品保管好,请不要带入手术室,全麻患者嘱其取下活动性假牙,未下留置导尿的患者术前应排尿,女患者不要化妆,涂口红,以免影响术中病情观察。如有月经来潮及时告知医生,如用电刀体内不允许有金属物,所以不能佩带首饰、手表、眼镜等,以防电击伤。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留置导尿、下胃管等配合病房护士做好。手术当天,患者穿好患者服在病房等候,8 h左右由手术室护士推平车来接患者去手术室。
1.2 术中宣教
1.2.1 入手术室 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首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然后面向患者,语言亲切的和患者交谈,如询问昨晚睡眠情况、禁食、禁水情况,从而减轻了惧怕心理,缓解进入手术后紧张与生疏感[2]。
1.2.2 术前准备 到手术间后,协助患者挪到手术床,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床窄,动作要慢,小心上床,不可随意翻身,以免坠床。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嘱患者脱去患者服,暴露手术野。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轻柔,配合麻醉师摆好麻醉,穿刺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紧张的情绪。防止患者在手术中受凉,手术室空调应调到适应的温度20℃~25℃,湿度50%~60%,必要时在其肩部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加盖敷料。
1.2.3 约束带的使用 摆手术后将患者的手脚固定在床上,目的是防止术中手脚不自觉的乱动,导致伤口感染。侧卧位时注意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进行中注意观察病情,术中常见牵拉痛,电刀的焦糊味、骨水泥刺激性气味、骨锤敲击的声音、电锯电钻的噪声,引起患者惊慌不安,导致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巡回护士应陪伴在身边,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适当和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
1.2.4 交接班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协助术者包扎伤口,帮助患者穿好衣服,遮盖患者送回病房。回到病房后和病房责任护士交接清楚,如伤口情况、引流情况、输血输液情况。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 h,全麻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物的作用引起呕吐误吸、呛咳窒息,最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2 d再来探视患者。
1.3 术后宣教 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探视,了解手术患者切口情况,有无发热,进食情况,大小便情况等。并询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向患者家属征求对手术室有何意见和提出要求,以利健康宣教做得更好。
2 健康宣教实施效果
实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了解手术室的概况;熟悉巡回护士、术者、麻醉医师;术前准备充分如禁食水、无活动的假牙、无化妆、无饰物、排空膀胱、着装整齐;心理状态佳;了解一般的手术步骤,术中配合主动;术后随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00%。通过实施健康宣教,护士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面对各种相关的护理知识需要及宣教工作要求,护士们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为更多患者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们在手术室实施健宣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手术室健康宣教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健康宣教方式单一,宣教多停留于口头,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宣教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宣教内容及方式。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们应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选择健康宣教的恰当时机。
4 体会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健康宣教模式化的规范是为了更有效的将整体护理落到实处[3]。实践证实在手术室实行有效健康宣教,使手术患者把握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手术患者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不良情绪造成的应急性不良生理反应和躯体并发症的发生。在实施健康宣教的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开拓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使每一位手术患者得到最佳的健康宣教和最优质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徐颖超.手术室健康宣教模式化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12(3):3536.
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提供高水平的心理护理,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主要目的。在工作中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与患者交流时,要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简洁、清晰、平缓、柔和的语气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要求做到“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诚心。
了解手术患者常见心理需求及其沟通的技巧,并逐渐在临床中实践,有人采用情景沟通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遵循关注、真诚、尊重、人文等原则,护士要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职业、阶层、地域、文化、民族、社会关系、经济条件、政治文化背景、宗教等情况,利用所积累的知识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术前访视
掌握每位手术患者的宣教内容,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创意,提出护理纲领,完善服务细节。
术前1天,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巡回护士即到病房,做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并全面仔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信仰、文化、对手术的要求等情况,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从而消除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慌心理,同时可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士改变了以往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传统做法,让患者感到一种亲切感。护士从关心手术部位转为关心患者个人,使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护理。术前访视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姿势等,以了解患者的感受,最终达到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心理的目的。
术中静脉输液的护理
温馨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或缩短不愉快的时间,达到愉悦的状态。
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使输液穿刺1针见血率达100%。对特别难穿刺的患者,请有经验的老护士进行操作。
进行静脉穿刺时,要充分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及目的,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大多数手术是多路补液,在麻醉前先给予小针头输液,减少痛苦,以供麻醉用,麻醉后再给予粗针头输液;规范穿刺技术,尽量避免操作不慎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静脉输液完毕后给患者盖好衣被,嘱家属若有事时护士会随时帮助,告知护士是可以依赖的。若是在手术间进行静脉穿刺,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的异常等。对老年人要理解他们的生理特点,多一点耐心和同情心,声音稍大一些,用尊称;对脾气暴躁的患者,我们采用非语言沟通,给予微笑或沉默。
及舒适的护理
术前准备工作改由护士陪同下进入手术室,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后再进行操作,既减轻痛苦,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患者入室后,首先由前一天访视的巡回护士热情亲切地迎接患者,术间要提前调试好温湿度,环境安静整洁,平稳地将患者送至手术床上,一切操作稳、准、轻,术前用药后如患者感到口渴、口唇发干不适,可用棉签湿润口唇,缓解患者的不适。摆放前将所有用来维持的床架、床挡、床撑等均加上衬垫,以降低患者的生理不适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如仰卧,注意两上肢外展应小于90°,并为舒展的双臂垫盖包布和面垫,防止大量输入液体或臂丛神经损伤造成患者的痛苦。截石位时,两腿分开的角度不宜过大,大约100°,在下肢各支撑处垫好枕垫。摆放仰卧垂头时,颈肩部应固定颈托,并采取头高脚低位,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对于术中要留置尿管的患者,首先应该告诉留置尿管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漏尿、膀胱痉挛等,最好在麻醉之后进行,可以减少患者插尿管过程中的不适。操作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粗细和材质的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注意观察引流情况,发现漏尿和堵塞时及时处理。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术后病人的不适。
对有孤独感和恐惧感的患者,巡回护士应予以亲切的关怀、安抚。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舒适感和缓解顾虑。术中,患者常会感觉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后和术中注意遮盖患者,并予以保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对骨科患者,当需要电钻时,告知清醒的患者电钻的声音及钻动骨头的感觉,以减少心理不适感。
术毕,用温盐水擦净患者伤口周围的血液及消毒液痕迹,为患者盖好衣被,注意保护、遮盖,约束好患者,搬动患者时注意伤口和各种管路的保护。妥善护理静脉输注液体,安全平稳地将患者送回病室。有人认为对全麻意识还尚未清醒的患者,首先应向患者家属告知手术非常顺利,以便及时通知患者本人。若是清醒患者,应首先告知其手术非常顺利,以使其放心,利于恢复。
术后健康教育
【关键词】 健康教育;外科护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07-01
健康教育在外科整体护理中占重要位置。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及家属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了解必要的医学知识,配合治疗,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热情接待。不仅要详细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有关制度,进入患者角色。责任护士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针对他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走进患者的心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
1.2 术前宣教:手术前护士要向病人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及意义,手术当天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到手术室,通过有效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积极的配合,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给病人以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指导病人进行特殊的行为训练如放松训练,调节病人的焦虑情绪[1]。
1.3 术后宣教:术后返回病房后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护理,术后指导其饮食、、切口、用药及各种管道的护理,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让其主动配合,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示范训练主要用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护功能[2], 如: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告 知家属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按摩患肢,被动运动的方法,教与学互动,共同参与。
1.4出院宣教:出院意味着疾病的好转或痊愈, 但并不意味着病人已恢复至健康。因此对即将出院的病人予以健康指导很有必要。应根据病人的疾病及手术的不同, 心理状态不同分别作好各种健康指导着重给病人作提高自理能力、预防疾病复发、坚持功能锻炼、自我保健、及继续治疗中的注意问题及饮食等等使病人出院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更加巩固。
2 总结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成为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担当患者的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做健康教育的管理者是新时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3]。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后有了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通过健康教育与患者达到有效沟通,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让患者更加了解我们的工作,提高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地位,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贞梅,外科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5(21):71
【关键词】儿童斜视;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20-02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斜视手术不仅是为了外观,更重要的是将斜视矫正为正视位,此手术应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内施行,以期达到功能性治愈。
对斜视矫正术患儿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优质护理以及开展的相关健康教育,是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已为182例患儿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斜视矫正术,其中男85例,女97例,年龄5岁~13岁,儿童占大多数,通过矫正手术,以及我们采取的优质护理措施,患儿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方法
外斜视采用外直肌后退或(和)内直肌缩短术;内斜视采用内直肌后退或(和)外直肌缩短术。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健康教育
首先,许多患儿年纪较小,因患斜视,常被别的小朋友所嘲笑,甚至被人送给“小斜眼”的不雅外号,从而对其产生影响,造成他们自卑与羞躁的心理。还有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子女无暇顾及,等孩子长大后才求治,但为时已晚,不能恢复视力和立体视觉。对于斜视手术知识患者及家长了解极少,有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尤其是年龄较小,需全麻的患儿,家长更是顾虑重重。针对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状态,我们利用小册子、挂图,向患者及家长一一详细讲解手术原理、方法、手术过程及设备,介绍手术医生,结合术后康复实例增加患者及家长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及安全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
其次,由于环境的变化,儿童患者入院后都普遍的对医护人员产生陌生和恐惧的心理,我们要根据不通年龄段的儿童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与儿童患者的父母充分的沟通,并且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办法,引导、分散儿童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并且改变他们不配合的情绪,使儿童患者安静的休息,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来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心里,并且博得他们的信任。
3.1.2 护理措施及其他准备
术前要完善各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于手术前再次检查斜视角及两眼视机能,决定和复核手术眼、手术肌肉及手术方法。尤其对不能配合的幼儿,检查不仅费时较多,而且必须耐心、仔细、多次检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测量体重,小儿体重是麻醉给药、术中输液的重要依据。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均在正常范围内。注意有无结膜炎、麦粒肿、慢性泪囊炎等,如有先进行治疗。
术前应注意强调保暖,防止患儿感冒。提示饮食和肠道准备:特别强调全麻手术前4小时禁水,6至8小时禁食及全麻床后完全清醒串儿才能进食的重要性。根据病情、年龄选择麻醉方式。术前滴抗生素眼药水1 d~2 d。
3.2 术中护理
3.2.1 心理辅导
手术当日儿童患者不宜过早的接入手术室。等各项手术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在将儿童患者接入手术室。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准备一个儿童患者喜欢的故事,分散儿童患者的注意力,消除他们恐惧及紧张的心理。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器械尽量避免出现在儿童患者的视线内,以免导致儿童再次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当儿童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该时刻陪伴在患者身旁,主要是为了避免,儿童的好奇心四处张望,容易造成坠床等事故发生。医护人员应该渗透性的讲解一下在麻醉期间儿童应该注意的事项,想办法让儿童积极配合。手术间可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音乐或歌曲,这样可以舒解一下儿童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2.2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注意防范危险发生,在最易发生眼心反射的各项操作中应充分警惕发生眼心反射的可能,准备好抢救药品物品等。严密观察最易发生眼心反射的几个手术步骤,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心率减慢,及时通知术者。
3.3 术后护理
3.3.1 术眼护理:术后双眼包扎,根据医嘱间断冷敷术眼3h,告知家属包好冰袋,勿冻伤术眼。手术当天卧床休息,,嘱患儿勿自行去掉健眼敷料,或自行看矫正情况,不可使劲或憋气,不能用力挤眼及用手压迫术眼,避免头部用力及碰伤,需家长陪伴。嘱其尽量少转动眼球,以免影响愈合。术后1-2d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仍不能剧烈。
3.3.2 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全麻后肌肉松弛,舌体较大,易出现舌后坠而阻塞咽部,所以应密切观察,纠正患儿头向上仰,用手托起下颌关节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清理,防止呕吐物误吸及窒息的发生。床边应放置吸引器和急救包,一旦发生误吸,应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梗阻,再行人工呼吸,使用呼吸兴奋剂,甚至气管插管。
3.3.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儿经过长时间禁食水及手术创伤,热能消耗大,极易引起脱水,出现口渴、饥饿、烦躁、哭闹等不良反应。故患儿麻醉清醒后及时补充营养及水份,先让其饮少量水,经观察无恶心、呕吐后再给予少量流质饮食,但不可吃过饱,以免引起呕吐。遵医嘱补液,给予充分的能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意外发生。
3.3.4 预防意外发生:患儿全麻苏醒前必须专人看护。由于物的作用,患儿在苏醒过程中易出现兴奋、烦躁不安、幻觉等表现,无意识地抓眼部敷料,拔掉留在身上的各种管道,如氧气管道、静脉点滴及连接监护仪的导线等。因此,要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护士操作应轻柔,室内光线、温度应适宜,避免刺激。另外,还应对患儿采取防止坠床、自伤措施,必要时应加床档、四肢约束制动或遵医嘱予少量的镇静剂。
3.3.5 并发症护理:对于全麻的患儿,由于年龄偏小,全麻后烦躁,哭闹较厉害,撕去敷料可造成感染或肌线断裂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或伴有眼眶深组织疼痛及全身感染表现。应遵医嘱去掉敷料,戴针孔镜,让患儿自行控制眼球运动,以防撕开缝线。并使用抗生素,眼局部点各种有效抗生素眼液,如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或结膜下注射,且注意无菌操作。限制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和空气消毒。斜视手术后部分患儿会出现复视,鼓励患儿不必在意模糊的图像,大部分患儿的复视会在几天至几周内自行消失。过矫或矫正不足也是常发生的,向患儿家属解释发生的原因,在术后6周以上仍为过矫或矫正不足者,可行第2次手术。
4 讨论
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起到预防感染及眼内炎等并发症,防止小儿意外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将斜视矫正为正位视,使双眼视轴平行,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立关系,以获得舒适的双眼单视功能。通过对斜视患儿全麻术前术后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小儿的耐受性差,病情发展迅速,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着重呼吸道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清醒期的关键。做好小儿术前术后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早期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915.
[2]杨钧.现代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741175.
[3]燕芳,庞兰英.斜视患儿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9:152.
【关键词】护理程序;手术室;输血
手术室输血是根据术中患者病情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术中失血情况进行输注,预防低血容性休克的发生。
近年来在国内时有输血事故发生,而手术室是输血差错事故的高发区。差错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各种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致。我院均采用成分输血,常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近年来,我科开展了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1550例病人进行了术中输血,男840例,女710例;60岁以上550例,18~60岁780例,3~18岁220例。全麻820例,腰硬联合麻醉475例,臂丛麻醉255例。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1550例,其中加输冷沉淀及血小板55例。
2护理程序步骤
2.1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1],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既往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估计出血量;了解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分血的种类、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2.2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列出护理诊断,这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2]。如对反复多次输血、术中可能大量输血或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可下“潜在输血反应”的护理诊断;对高龄病人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可下“潜在心衰”的护理诊断等。
2.3计划制定手术室输血制度。根据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液成分类别等制定护理计划。如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功能不好时,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滴速应控制在30滴/min以内;如术中失血迅速、抗休克时,必要时需行加压输血;如术中失血较多,需及时补充血小板或冷沉淀,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免加重术中出血;如病人需输血小板或冷沉淀时,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为宜,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尽可能不将手术室输血带离手术室。
2.4实施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针对不同病人及手术创伤大小的不同特点给予。
2.4.1输血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护理查房,特别对于未行全麻的病人更需要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以免影响其在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
2.4.2输血前的准备咨询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术中可能需要输血量及成分,及时观察引流量及纱布数量,统计术中出血量,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时间长时,要求对术中领取尚未输注的血液进行科学的保存,红细胞悬液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小板保存条件为24℃~26℃;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4.3认真查对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在这一点上,手术室输血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术中输血常因核对制度未能很好执行,而容易引起严重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常因手术在紧张进行中,台上手术医生未能给予监督,此时的护士更应注意查对所输血液的血型及成分,核对不可以走形式,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入手术室常规进行对病人的确认,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入手术室时取血人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注意观察血袋是否完好,血液有无异物或凝聚,如有异常时及时联系血库,并给予更换。
2.4.4必须使用一次性带有标准过滤网的输血器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5h以上时,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上粘着沉淀,不仅影响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细菌繁殖、细胞破坏,故须更换。输注红细胞时,输血器莫菲管液面应取2/3为宜,因滴管内血液的滴落高度越小,红细胞受到的冲击及摩擦力越小,红细胞损失量越小。输注浓缩血小板前要轻摇血袋,输注过程中应经常轻摇,但忌拍打摇荡[3]。
2.4.5手术室输血反应手术室输血反应均为急性输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前15min发生,所以开始输注前15min滴速要慢,每分钟约2ml,输血总量不超过30ml,如果输血15min无反应,可按医嘱输入。手术室输血反应常见有过敏性反应、急性心衰、急性溶血性反应等。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输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避免术中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以免不能及时判断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较大量库存血后,需及时应用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血症发生,避免加重术中出血。
2.4.6注意观察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在输血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如检查滴速,观察输注是否顺畅,如果病人为清醒状态,需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皮肤有无输血所致皮疹,观察血压、脉搏有无异常改变等。
2.4.7临床上常有输血器穿破血袋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将血袋还输口提起呈垂直状或水平状,扭开还输口帽,把输血器针头缓慢旋转刺入血袋还输口。如发现穿破现象,可用血管钳在穿破点上方钳住,防止漏血,然后重新选择另一管,严格消毒后再穿刺。
2.4.8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督促麻醉医师及时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尽可能在手术室里将所领取血液输毕,避免转运病房途中发生输血器内血液凝聚、输血反应等意外。避免病房里再次核对,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2.5评价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护理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预防手术室输血中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护理目标。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步骤,其目的是评价效果。通过评价,护士可以总结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手术室输血是一个环节复杂、参与人员多的一项工作。从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从血库的发出到临床输血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护士的行为更是保证血液从血库发出到输给患者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必须重视各环节的护理,不断加强对成分输血知识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化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
3结果
我科把护理程序应用于术中输血,本组1550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确保了手术室病人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5.
〔关键词〕疝气;小儿;临床护理
临床上,由于患儿的腹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发育的并不完全,导致小儿出生后无法进行闭合。当小儿的小肠、输卵管等组织进入鞘状突后,进而引起小儿疝气[1]。小儿疝气又俗称为脱肠,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通常男婴的发病率要高于女婴,该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消化系统,导致患儿出现腹痛、腹胀以及便秘等症状[2]。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殖系统的发育,同时会诱发肠管坏死,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治疗该病,且对于小儿疝气的护理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现对小儿疝气的临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手术护理
1.1术前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小儿疝气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但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应做好完善的术前护理。因此,术前应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了解其发病原因,将术中注意事项以及告知术后并发症,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好结实的基础。护理人员应使用充分的智慧,把握好沟通的技巧,切实掌握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3]。对于情绪波动过大的患儿或者家属应给予必要的处理。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从生活方面关心患儿,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放心接受治疗,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4]。
1.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的温湿度适宜,其中温度在22~25℃之内。做到手术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干净整洁,减少室内的人流量。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尽量保持安静,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儿的手术恐惧感,例如讲故事、唱儿歌等,使患儿保持放松[5]。术中,护理人员应站在患儿的侧边,可握住其手掌,通过表情、眼神等传达安慰和鼓励的信息,使患儿的情绪保持稳定。
1.3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应及时将患儿运送回病房,做好保暖措施,以防着凉。详细咨询患儿术后的疼痛状况,对于手术伤口进行仔细的清理和包扎。在运送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和颠簸,以免加强患儿的疼痛感。做好防止伤口感染等处理,并指导其饮食。术后12h,若患儿未出现严重的呕吐症状,即可进食。饮食应以清淡、富含维生素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并发症,若患儿出现伤口感染、阴囊肿胀、膀胱损伤或者血尿等并发症时[6],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2心理护理
手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患儿的年龄过于稚嫩,生活经验较少,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比成年人更为严重。应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消除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手术的依从性。主动与患儿交流,并通过与其做游戏、为其讲故事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手术后,其疾病即可痊愈,使其提高治疗的信心。
3输液护理
患儿在进行输液时,同样应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首先为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可保证其输液正常进行,提高治疗的效率。由于患儿的血管比较细,皮肤娇嫩,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应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在输液过程中,应掌控好输液的速度,避免滴速过快或者过慢,减少对患儿的心脏造成严重的压迫感[8]。同时,在输液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以及其相关禁忌,以防药物之间发生反应,使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9]。
4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指导,其中,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其对医院对医师的严重依赖心理,告知患儿家属患儿的治疗同样需要家属的配合。嘱咐其加强对患儿的照顾和关心,给予其更多的陪伴。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将小儿疝气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提高家属的防治心理,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0]。对于患儿,应将专业名词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对自身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提高其手术的依从性。
5小结
通讯作者:徐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结果 6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能积极面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能积极放化疗,无医疗纠纷。结论 做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手术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对患者来说,手术既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亦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躯体痛苦和心理刺激。患者不仅对自己的疾病、住院、手术极为关心,而且对预后、康复以及病后的生活、工作更为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的康复,促进疾病康复。所以,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0月在笔者所在科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子宫颈癌3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卵巢畸胎瘤未分化型4例,卵巢癌14例,外阴癌5例,年龄12~71岁,平均43岁。
2 护理方法
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康复指导。
2.1 手术前护理
2.1.1 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消除其紧张和陌生感,安排患者住安静的房间,避免与焦虑患者接触,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卫生常识宣教,适当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紧张情绪,如看书、读报、听音乐、缓慢呼吸、练气功,与病友交谈等。
2.1.2 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调,含蓄的告诉患者手术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和方法。告诉患者即使出现不好的结果也有处理的办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对患者的问题要耐心解答。不但要了解患者有无焦虑,而且还要了解焦虑的具体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解释和安慰。
2.1.3 术前健康指导 让患者了解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禁饮的意义,摘除首饰和假牙,灌肠以及阴道冲洗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进行术前功能锻炼,让患者进行呼吸和咳嗽的训练以增强肺功能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1]。
2.1.4 家属的术前教育 一些不便对患者讲解的问题,可向患者家属交代清楚,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和信任,这与向患者交代相比,有时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特别交代家属不要流露出悲观的情绪,否则会增加患者的忧虑。
2.1.5 患者间的互相教育 同病房术后患者的顺利恢复对其他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可向患者介绍相似疾病而获得成功治疗的患者,用榜样的力量,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会非常紧张和焦虑。手术室护士应对患者热情和耐心,主动做自我介绍,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陌生感。手术中医护人员不应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手术结束要告诉患者手术的结果,患者出手术室时由麻醉师护送入病房[2]。
2.3 术后护理
2.3.1 患者手术后一旦从麻醉中醒来,首先关心的是自己手术的效果,所以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后护士首先以和蔼可亲的语调告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并向患者祝贺,这是对刚苏醒患者的最大安慰。
2.3.2 疼痛护理 疼痛是妇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要告知患者手术后疼痛是避免不了的,由于个体的痛阈不同,个体耐受疼痛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耐受不了可以及时使用止痛剂,医护人员要及时巡视病房,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伤口及情况,一般使用止痛泵的患者要告知止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翻身时可使用腹带束缚以减轻伤口的张力而减轻疼痛。医护人员要尽量解答各种问题,对症处理,使患者充分止痛,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随时都关心自己,因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有利身体尽早恢复[3]。
2.3.3 术后医护人员应经常看望患者,询问有无不适,检查切口是否渗湿等。对患者的主诉应认真对待,在排除异常的情况下向患者及家属细心解答有关问题。
2.3.4 术后康复指导 向患者解释做康复活动的意义,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如多翻身,早下床活动等。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应尽早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4]。使患者及家属感到在病情危重情况下仍能得到巨大的心理支持。嘱患者术后3~6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避免重体力劳动,不适随诊。
3 结果
6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能积极放化疗,没有由于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许彩萍,高艺.卵巢畸胎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0,(15):155.
[2] 夏士清.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804.
[3] 谭玉珍.硬膜外镇痛泵在妇科手术病中的应用及护理.实用护理志,1999,(15):10-11.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肾移植病区择期行肾移植手术的13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男性72例,女性60例,年龄19-57(中位数37)岁。以不同病区为单位随机将病人分为实验组58例,对照组58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无差异(F=0.029,P>0.05);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病人文化程度及职业无差异(χ22=9.635,P>0.05;χ2=13.451,P>0.05)。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项目表[5]:该项目表参照美国MarionandMeriolean的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NursingOutcomesClassification,NOC)及国际通用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是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为基础,以一般评价标准与具体评价标准构成系统框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的[6]。2003年由国内学者包家明等[5,7]引入,经信效度测定,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它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3个方面的42项指标项目和4个效果等级。其中健康知识23项包括疾病知识项目1项,即发病因素、症状、常见并发症、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手术前检查项目2项:1)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波检查;2)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查。术前准备项目7项:1)手术方法和麻醉方法;2)手术用药(如镇痛药、等);3)备血目的、血的来源;4)个人卫生准备(包括皮肤、肠道的准备);5)禁食时间及要求;6)贵重物品保管(如饰物、假牙等);7)术后特殊卧床方法、床上大小便训练。手术环境及时间项目4项:1)手术小组成员;2)手术时间及等待地;3)手术准备室、手术室及手术恢复室环境;4)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麻醉清醒的时间。术后镇痛方法项目3项:1)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2)药物镇痛方法(如麻醉镇痛包、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3)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加压法、放松疗法等)。术后功能恢复项目4项:1)有效咳嗽、咳痰方法;2)早期床上活动及下床活动方法;3)术后各阶段功能锻炼方法及进程;4)自我照顾(如饮食及生活起居护理、伤口护理等)。术后进食项目2项:1)进食时间及方式;2)饮食调理过程(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调理过程)。此外,还包括健康信念8项;健康行为11项。效果等级判断:健康知识项目判断为四个等级:明确(全部能叙述、描述或演示)、比较明确(大部分能叙述、描述或演示)、不够明确(少部分能叙述、描述或演示)、不明确(全部不能叙述、描述或演示);健康信念及行为项目判断也为四个等级:积极(全部能主动参与或执行)、比较积极(大部分能主动参与或执行)、不够积极(少部分能主动参与或执行)、不积极(全部不能主动参与或执行)。
1.2.2实施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肾移植围术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没有明确规定,在病人出院后7d内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满意度和评价指标的调查;实验组:接受专门针对肾移植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该计划是笔者在全面评估肾移植围术期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8-9]。宣教时间包括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时四个时间点;宣教内容包括饮食、生活、疾病、药物四个方面;宣教方式包括床旁讲解、健康讲座、发放资料等;宣教的理论参考为以肾移植围术期住院日为横轴,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为纵轴,自行编写的“肾移植围术期健康教育计划指南”书籍[8-9],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采用非参数统计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知识的评价结果
两组23条相关健康知识内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健康教育信念的评价结果
两组对手术及治疗有信心、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寻求术后康复知识的意愿这三个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0.44,19.45,21.21,均P<0.05)。2.3两组健康教育行为的评价结果两组寻求术后活动方式、寻求控制疼痛方法、伤口自我检测及沐浴、更衣项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病人不健康行为,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就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10]。它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具体可参考的健康教育计划,可促使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的知识信息,增加患者的依从,提高患者满意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全面评估肾移植围术期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的肾移植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健康教育知识的评价结果中,两组23条相关健康知识内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基本符合肾移植围术期病人的健康知识的需求,这也与该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依据肾移植围术期健康教育的需求相一致的[8-9]。其中,两组手术环境知识项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项内容在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中很少涉及,以往认为手术环境的宣教与病房护士无关。而事实上手术室陌生而又充满神秘感的环境是术前病人十分想了解的知识,在我们进行肾移植围术期健康需求的调查中,这方面的需求也一直排名靠前[8-9]。两组术后恢复及饮食的相关项目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与在对实验组进行的肾移植健康教育计划实施中,在围手术期四个宣教时间点均重点强化术后活动、自我护理知识,并针对性的发放相关饮食手册有关。
在健康信念的评价结果中,两组表达自我感受项目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积极和比较积极的选项中所占比率均在70%以下,可能与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复杂多变,病人很难充分把握有关。对手术及治疗有信心、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寻求术后康复知识的意愿项目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0.01),这说明肾移植病人对康复知识的需求及手术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对家属及医务人员的依赖项目没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还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及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下,绝大部分围术期病人的照护还是主要依赖家属有关;而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积极和比较积极的选项中所占比率均在90%以上,这也与文献[12-14]报道相一致:与其他健康教育的提供者比较,肾移植患者更希望能从专业人员得到能解决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最受肾移植患者欢迎的是教育获得方式,它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关。两组愿意接受术后康复锻炼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项目没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原因还是与目前国内普遍缺乏专业的与移植相关的康复锻炼服务,而目前的社区医疗不够完善,在涉及器官移植等专科性比较强的医疗社区服务方面还非常欠缺有关。
在健康行为的评价结果中,两组定期有效咳嗽、主动早期活动、洗漱及保持口腔卫生等与预防感染相关的行为项目均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0.01),这与笔者在进行肾移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即发现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持续出现在肾移植围手术期各个时期[8-9],在健康教育临床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始终不断强调相关知识有关。两组寻求术后活动方式及控制疼痛的方法项目没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肾移植术后伤口位置及相关并发症(如移植肾破裂等)导致临床医务人员自身在处理病人术后活动及疼痛控制方面趋于保守态度,宣教工作中未落实相关的具体措施有关,这也是以后工作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关键词】徇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7-01
徇证护理是受徇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以其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使现代护理科学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不断深入。[1]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以下徇证护理。
1 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焦虑,降低了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从而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术后对止痛药依赖以及怕疼痛导致卧床不起。[2]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言谈、行为的不慎也会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损伤,因此在手术中不要高声喧哗,不谈论与手术和医疗相关的问题,注意言行举止,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意外灼伤
高频电刀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愈加广泛。由于高频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灼伤。因此,在给患者贴电极板时要保证电极板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3]检查患者有无接触导电物体,如手术床、输液架等。在更换手术时,及时检查电极板有无脱落。同时,要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灼伤患者。进行头面部、颈背部手术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的灼伤。
3 低体温
患者术野的长期暴露,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冷的生理盐水冲洗体腔,单位时间内大量冷的液体进入血液,对手术的紧张、害怕引起情绪波动,使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体热散失,体温下降。低体温可引起麻醉加深,出现苏醒延迟,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4]因此加强术中保暖,对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可在术前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6-27℃,注意覆盖非消毒区域躯体部位,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中输注液体可加温至37℃,进行体腔冲洗应使用37℃左右热盐水冲洗,都可避免体热散失,体温下降。
4 神经肌肉损伤
手术的安置要以即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位原则,在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安置充分显露手术野的,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平卧位时,上肢外展应
循证护理运用批判性思维获得最佳护理证据,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将科学实验与传统理论有机结合,积极倡导和实践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思维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通过循证护理,预见可能发生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及时杜绝安全隐患,高水平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2] 赵为禄 ,罗佛全,雷恩骏主编 围手术期医学 第1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16-17
[3]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1-182
[4]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5-266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
剖宫产是产妇分娩的一种常见方式,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生育能力、身体原因等众多因素选择剖宫产,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如今实施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而实施剖宫产后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长时间的卧床等方面因素引起尿潴留,对患者的预后和术后恢复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预防尿潴留是剖宫产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剖宫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4.68±4.73)岁;学历:文盲2例,小学6例,初中8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照组年龄19~34岁,平均(23.98±4.83)岁;学历:文盲1例,小学5例,初中9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排尿护理、尿潴留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排尿护理,产妇在手术前3d的时候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让产妇掌握正确的排尿方法,适应卧床排便的方式,并给予心理支持;②发生尿潴留护理措施:患者发生了尿潴留以后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对腹部进行按摩和热敷,采用温度适中的温水对外阴进行冲洗,让产妇倾听流水声,引导产妇进行排尿,必要的时候给予小剂量开塞露塞肛等药物进行治疗[2];③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方式对产妇讲解尿潴留的相关知识,让产妇了解尿潴留的相关知识并积极的进行预防;④心理护理,由于产妇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发生了尿潴留的产妇,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首先是护理人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显得粗暴和不耐心,使患者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避免产生孤独、恐惧、焦虑的情绪[3];为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手术室环境,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温度适中和手术室的安静,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感觉家庭的温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及时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手术过程中耐心的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方式,并尽可能的对患者心理上进行安慰,告知患者情绪对手术的影响,叮嘱患者要放松全身的肌肉,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快速的稳定下来;在进行各项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护理人员应注意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不适宜讨论病情或者随便说一些带刺激的语言以及预后的相关问题,可以适当的岔开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手术过程中要全神贯注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并积极的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必要的时候对患者实施镇静剂;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手术;护理人员在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温和的语气和热情的态度,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3效果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其中,导尿判断标准为:患者经过诱导措施后依然无法自行排尿;自行排尿:患者不需要经过诱导措施能够自行排尿;尿潴留判断标准:患者膀胱区胀满而不能自行排尿,在经过诱导措施能够自行排尿[4]。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导尿2例,导尿发生率为5.56%,尿潴留4例,尿潴留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中发生导尿9例,导尿发生率为25.0%,尿潴留17例,尿潴留发生率为47.22%,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随着现代麻醉学、临床输血输液知识、外科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剖宫产已经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挽救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但剖宫产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其感染率要比正常分娩大5倍[1]。常见的比如伤口感染、尿潴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已经成为剖宫产围手术期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环节[2]。如何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已成为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剖宫产患者在手术之后往往会因为麻醉原因(麻醉效果未退而膀胱壁肌肉收缩乏力)、不习惯卧床排尿、伤口疼痛、尿道机械性损伤等众多原因而发生尿潴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就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有效的、系统的护理措施便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排尿护理、尿潴留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映莲,刘惠英,邓映秋.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13:2031-2032.
[2]庞段霄,张红娟,武彦霞,等.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J]医药杂志,2012,12:64-66.
关键词:白内障;日间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80-01
晶状体变混浊变白即称为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许多原因如先天遗传,代谢障碍(如糖尿病)中毒、外伤、都可导致白内障形成,而临床上老年性白内障最多见、手术是唯一治愈白内障的有效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利用超声波推动原理,将大而硬的晶状体削成碎核,乳化成糜样,同时在先进的注吸系统下吸出白内障然后植入合适的人工晶体。它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小约3mm、切口不用缝合、手术时间短、一般只而15min左右,视见恢复快,角膜散光小、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少、且可在末成熟时手术,无需到看不见才手术。术后不需配眼镜,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等优点,单纯性白内障已逐渐转变为日间手术,所谓日间手术、指病人入院、手术、出院在1个工作日完成,其优点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2011年11月开展日间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1月进行单眼单纯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33例年龄58-96岁,男50例,如83例、经检查均为超声乳化适应症。接受日间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1.2方法:①病人入院后在日间病房由护土安排床位后,通知眼科医生、做好各项全身检查:如血常规检查、肝肾功检查、血糖、胸透、心电图等、和眼科检查:如手术前查视力、色觉、光定位、测眼压、详细了解病人眼部疾病史、有无感染及青光眼等。对患者进行宣教,讲解白内障相关知识、发病机制、超声乳化术的护理、作用及原理、人工晶体种类、名称、讲解手术中配合要点,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更好配合手术过程,并签术同意书,预约手术时间。②患者按约定时间到达手术室准备间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眼别,正确无误后,负责剪睫毛,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泪道后用盐酸奥布卡囚滴眼药做表面麻醉,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孔15mim一次,瞳孔直径到少8mm,使瞳孔在手术过程保持散大状态。③患者进手术室后取舒适仰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交待患者头位固定,眼睛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固视、如情诸紧张时,教会病人做深吸气、长呼气、连续4-5次,使全身肌肉放松如需打喷嚏,咳嗽时告诉医生一声,手术结束后涂红霉素眼膏嘱患者勿自行拆开纱布。④术后当天尽量卧床体息、不要用力挤眼、或用手搓眼睛、切勿低头、弯腰、避免剧烈活动、咳嗽、打喷嚏,术后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剧烈疼痛、或伴头痛、恶心呕吐、及时与医生联系术后第2天,观察术眼局部情况、有无眼痛、结膜有无充血及角膜透明度检查,房水,瞳孔形态,及虹膜晶体是否居中,将配制好的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加地塞米松磷酸钠5mg)给病人滴眼。教会病人滴眼药水方法。滴眼药水前先洗手病人取坐后、头后仰、眼睛睁开向上看,用食指与拇指分开眼睑,将1-2滴眼药水滴在靠外侧眼角的结膜囊内,稍提一下上眼睑,然后轻闭眼2-3min,每日4-5次。嘱患者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按医嘱到医院复查。
2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术前,术后护理,患者无1例严重并发症,单纯性白内障采用日间手术的方式、极大地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简化了就医流程,满足了患者快捷,经济,实用的医疗护理服务要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柳玲.专病专护小组对67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2010,16(23):2784-2785
呼吸道护理
开胸手术中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地深呼吸和咳嗽,易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等。传统护理观点的转变传统呼吸道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简单的术前宣教,定时排痰及镇痛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患者需求。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尤其是护理理念的转变,使得呼吸道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针对开胸患者术前心理特点进行了总结,具体表现在:①恐惧、绝望心理:多数患者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担心手术出意外,甚至有的患者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临手术前替自己立下遗嘱。②紧张和焦虑心理:由于害怕手术患者表现为紧张心理和担心手术、预后及经济上的压力等等问题产生焦虑心理[2]。多数表现为入院后盼早日手术,但是一旦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难以入睡。③抑郁心理:有的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没有信心,对将来的生活没有把握,特别是癌症患者、截肢患者,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产生自杀念头。
心理护理方法及对策:①患者入院后,对医院和病房环境不熟悉,失落感、孤独感会很快出现,护理人员要合理地安排病室,认真介绍医院和科室,让患者有初步的了解,对待患者要细心加耐心,给予充分的关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其心理状态的变化,预防患者自伤、自残。手术前要详细介绍手术室情况,让患者对手术室有初步的了解,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让患者到手术室就能够很快适应,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恐惧、紧张心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②恐惧、绝望心理的护理对策:农村患者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卫生观念和卫生习惯较差,对疾病缺乏认识,在术前往往会产生恐惧、绝望等心理。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鼓励患者坦然面对。让同样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各种顾虑和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使患者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介绍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雄厚的医疗设备,让患者消除陌生、恐惧感。③紧张和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手术过程,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介绍患者配合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疾病的治疗措施,并充分认识到手术治疗的优势和效果,消除紧张情绪[4],积极面对手术。④抑郁心理护理对策:教会患者心理放松技术,如音乐治疗、冥想静坐、肌松训练、呼吸调节等,使患者身心得到高度放松,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同时激发自身活力。消除患者抑郁心理。
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
与咳痰:患者一般采取全麻,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一般平卧6小时,全麻清醒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改为坐位或半卧位,要保持舒适,如病人能耐受,并注意让脊柱挺直以利于肺扩张。坐位有助于膈肌运动,促进腹肌收缩及增加腹压,最有利于咳嗽、咳痰。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适当。如下肺叶切除术后可降低床头30°;如上肺叶切除术后,可采用头高足低位,床头抬高30°或高半坐卧位;如果是中叶切除,则可采取侧卧位,床尾抬高30°。
雾化吸入首先做好病人思想解释工作,解除病人对雾化吸入的紧张情绪,掌握好雾化吸入的量,因为黏稠分泌物具有吸水性质,当吸湿后会变的膨胀,使原来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全部被堵塞,因此哮喘持续状态病人雾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1~1.5L/分即可。
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对于神志清醒、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做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协助病人取舒适的[5],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2~4秒,然后用力从胸部深处咳出痰液,如此进行5~6次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6],必要时可用示指和中指刺激环状软骨或胸骨上窝处,促使痰液排出。咳嗽时可让助手用双手按住胸部切口,以减轻咳嗽时造成的切口疼痛。咳嗽动作不可过频过剧,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结 论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环境、护理对象、护理要求等多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整体护理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了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胸外科开胸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是导致患者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以及ARDS的主要原因。呼吸锻炼、自控镇痛、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护理方法的实施,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此外,规范的术后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吴光煜,刘素芳,等.肺切除术后患者对排痰护理感受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57-858.
2 吴慧塑,庞华琼.健康教育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
3 Martin LF,Asher EF,Casy Jm,et al.Postoperative pneumomia:deteminanstsofmortalit.ArchSurg,1984,119:379-383.
4 张培娟.1例左侧肺下叶癌切除术同期右侧肺减量术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5 吴文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