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0 10:2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品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家约翰·多布森提出了“审美管理者”的概念,在他描绘的企业进化的图表中,20世纪型的企业代表是“技术型企业”,而技术企业会向“道德型企业”进化,道德型企业又会向“艺术型企业”继续进化。他提出,在技术型企业中负责管理的是“技能经营者、技能管理者”,在道德型企业中是“伦理经营者、伦理管理者”,而在艺术型企业中则是由“艺术家型经营者、审美管理者”负责管理。
20世纪就是一个技术型企业的时代。技术型企业里的技能型经理人按照其技能优劣和是否胜任被评估好坏,由他们率领的技术型企业推动了整个时代的发展。但是,技术型企业在成功走上大规模化道路的同时,追求激进换来了技术的狂乱,引发了社会摩擦,造成公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以及由于单纯劳动和高效主义导致的人性疏远。
多布森认为这种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必然现象,同时还认为技术型企业最终会辩证地进化为“道德型企业”。所谓的道德型企业,与品质管理、品质企业的含义相同。
日本的企业在道德型企业的阶段,以高度的技术能力为背景实现了世界一流的品质,其构建的组织和机制通过无止境地追求高品质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日本企业作为道德型企业不懈努力、兢兢业业,堪称世界的典范。“丰田生产方式”始于日本,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为品质管理的圣经。
但是道德型企业或品质管理,越追求完美就越有可能陷进圈套,压抑着为其工作的人们的创新性。道德型企业的性格特征是,严格地追求高品质、高效率和高顾客满意度,以至于孕育在内部的企求独创、希望发明的热情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当这种自相矛盾无法再得到化解时,企业进化的第三形态会在克服其困难后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审美管理者以及“艺术型企业”的诞生。也就是说,道德企业为了追求至高的品质而一直压抑的内部创新性,会在超越了伦理的层次上借助艺术和美的力量表露出来。
创新管理时代的顾客不是追求快速消费的享乐主义者,而是企业在知识与智慧上的伙伴。所以企业开展业务的关键在于如何让顾客参与到价值生产的过程中、如何使其成为可以共同思考互相理解的共同体的一员。做不到以人为本的企业就不可能做到与顾客共同前进,也就无法创造出价值。
这样的条件要求企业在态度上进行转变。而改变态度的核心,是“真诚”。真诚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它将成为艺术型企业最为重要的资质。
站在真诚的视点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日本企业一直打不进高级市场绝不是因为生产制造的能力有问题。论生产制造的技术水平,日本企业处在世界的最高峰,问题出在了缺少技术之外的要素上。
企业想靠单件产品的良好功能和质量为自己公司创造利益,但如果只是为了“高价出售”才进军高级市场,只会被人一眼看穿。进入高级市场靠的不单是在规格和功能上胜出,最关键的是一种哲学,即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到用户全方位的生活中。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公司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比拟定战略、制定产品计划都重要。今天日本的企业正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商
品质管理来到最后一讲,这一回我们来谈谈成本。首先简单地回顾下,前几回中讲到保持并提高品质的手段:在生产手表的车间,会按照型号的不同,分别归类材料,并且该材料以工人操作方便为基准放置在作业台上。第一个观点:安放位置,由操作工人最便于自己使用的位置提出建议。也就是「我也是加强品质管理的受益人这一观点。另一个是在作业和作业的间隔时,希望尽可能地把容易混乱的物品放回原处。用过的工具放回原处,频繁地打扫作业台,这些都是3S的一环。能在工作现场彻底执行3S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第二个观点:「工作现场的物品始终要处于能控制的状态。
那么这一次的内容,我们加上一个新的观点「生产效率,何谓生产效率,即除却一切重修或扔掉处理的东西。比如,生产过程中不能组装的零件放在一边,一会儿慢慢再次组装。检查不合格的零件,调整或者修正后再组装。如果再不合格的话作为废品处理。这样,流到现场的所有零部件虽然不能全部都一次性的成品化,但经过特殊处理后均为合格品,也就说这是一次性合格品,还加上了再次组装或者修正后的合格品。但是再组装产品以及修正后的产品,花费了分拆、分析和修正以及再次组装的所有费用。而且工人的操作负担和操作精力都是工厂费用的一部分。花15分钟组装的产品如果再次组装的话,这种“特殊处理”费用将是一次性组装成功的5~10倍。即使在合格率95%的情况下,那5%的不合格产品再次组装的话,后者的费用将占据全部成本的20~30%。反而言之,了解了这一块,对工厂来说无疑是发现了截流的宝藏。只要此处得到改善,这部分的费用将全部转化为利润。
致力于品质管理的公司都会记录“生产效率”,并着手提高“生产效率”。着手的方向即上述的两方面,首先是着眼于偏差和疏忽,分析原因,确认操作工人以及操作现场是否认真执行了规定。在问题或者变化出现的时候,首先通过现场彻底执行3S尝试能否解决。如果规定需要改变的话,按照公司制定的手续向上级提出。为什么第一次组装会出问题,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找出妨碍提高生产效率的理由,一个一个地给予解决。这就是前面所介绍的「不断地改良标准的具体执行方法。对于业务的操作和改良,重要的是让它成为常态。
最后,我们举一个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工厂的例子来说明品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著作介绍过这个内容,有机会的话可以参考阅读。这里我们介绍两个该公司利用上述工作方法的成功例子。首先,该工厂把发现问题看作是一个成长的好机会。出现问题以后不是训斥现场,惩罚工人,反而有可能在最后进行表彰。因为早期发现问题,得以早期学习并制定预防措施,在问题大规模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即使工人实行了错误操作也不会造成恶性影响的一种预先防范的措施。为此,有必要尽可能早的了解造成失败和问题的可能性,所以甚至于可以说欢迎一些小失误的出现。
该公司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彻底的找出一切“浪费”。他们认为消除“浪费”,首先要找到它。比如,在手表的生产现场使用的清除细小垃圾的橡皮空气泵,用手一捏,泵里的空气吹掉手表里的细微垃圾,然后把空气泵放回桌子上。从他们的视点来看,这个动作就是无意义的浪费。没有必要使用空气泵,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作业过程的存在毫无意义。如果因为担心有细小垃圾的话,可以不用手而是用脚来踩泵。这样的话,双手始终都能使用,可以提高作业速度。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已经明白,该公司对于绝大多数人不认为是“浪费”的作业内容提出疑问。这就是他们的常态。
在寻找微小的失误和“浪费”上下功夫,是该公司拥有先进的品质管理的根本基础。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一旦与公司的利益有了关联,产品的品质自然会提高,也就成为提高公司效益的一个具体手段。作业现场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把“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变成习惯,用全公司的智慧来解决每一个问题。一旦上述过程成为日常习惯的话,那么企业就自然而然地会成为盈利企业了。
在求职中,一份好的简历往往能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见,求职不单单是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横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华没那么出众,但在简历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机会更大。
目前住地: 东莞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地: 湛江 身高体重: 158 cm 48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
龄: 25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市场销售/营销类:销售工程师、认证体系工程师/审核员:审核工程师、质量管理/测试主管(QA/QC主管):质量管理主管
工作年限: 3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东莞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品质国际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7 ~ 2010-03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供应商品质管理工程师
工作描述: 1.安排来料监控及供应商管理日常工作;
2.对技术员及检测员进行职位工作培训;
3.供應商質量系統ISO9001/TS16949/ISO14001管理:
建立及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文件及资料系统,并負責监控资料系统;
4.供应商/物料批核:
负责新供应商/物料的批核工作,及供应商物料制程变更管理。
5.物料來料品質問題跟進以及改善來料品質問題:
负责来料监控,并跟进解决生产线及客户投拆有关原材料的问题;
与排产及采购部门配合安排生产工作。
6.供應商季度品質表現評分/等級:根據供應商季度的品質以及付運,成本等
方面的表現而評分/等級,跟进供應商在相關表現不良區域的改善。
7.供應商審覈計劃表以及供應商審核:
負責更新供應商調查問卷;规划包括大陆及海外供应商的审核计划;负责
安排并带领小组进行供应商地审核,拟写审核报告及跟进不符合项问题
等。
8.負責供應商品質改善管理:
根据客户及行业要求,每季度拟定有关物料改善计划,与供应商共同努力
改善物料品质,完善体系管理。
9.負責更新或撰寫供應商/物料管理文件:
負責根據供應商改善/客戶要求需要而更新公司關於供應商/物料管理的文
件,并与供应商沟通,落实执行新要求。
离职原因: 个人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海洋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工科学土学位 毕业日期: 2007-06-01
所学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第二专业:
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3-09 2007-06 广东海洋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科学土学位证书 1056642007003048
语言能力
外
语: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普通话/粤语听说写流利
计 算 机 能 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能熟练操作Outlook, word, excel, power-point ,PDF等.
工作技能:
计 算 机 能 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能熟练操作Outlook, word, excel, power-point ,PDF等.
工 作 技 能: 1.精通电脑操作;
2.熟悉ISO9001/TS16949/ISO14001/QC080000等质量管理体系;
3.熟练新供应商/物料批核,精通制程变更管理;
4.熟练的稽查技巧;
5.熟练的SPC,MSA,CP/PCP/PFMEA/PPAP等数据分析。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誠信,穩重,做事细心,有耐心,有信心;
有強烈的上進心與責任感;
學習能力強,能很快吸收新的知识,做事效率高;
善於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善於協同合作;
执行力强,与上司沟通良好,是上司的得力助手;
善於與人溝通,親和力強,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完成工作;
根据房管中心物业科对物业公司各项工作的指导精神,以及对服务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针对各项具体工作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即将进入二季度,在过去的时间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房管中心物业科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业主至上,和谐共赢”的服务宗旨,以业主需求为已任,安全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物业服务标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论是小区安全防范、园容园貌还是公共设施的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全体员工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由于房管中心各级领导监督到位,纠正及时,加上公司全体员工的尽心尽责及广大业主的积极配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各项工作都呈现良好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一、投诉(需求)受理及业主满意度情况:
20xx年1月份至3月31日,共受理投诉(需求)电话及来访 件,其中需求咨询类件,投诉类件,售后保修、维修类4105件;已完成 件,未完成 件(主要为售后漏雨维修待验证的方面或业主不在本地,不急于维修的),综合完成率%。
在业主满意度调查方面,我公司采取的是客服部随机抽取业主的方式每季度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每月进行现场采访的形式了解业
主的相关意见及建议。通过客服部的综合调查,一季度业主对我公司的综合满意度在95分以上。
二、收费情况:
按照年度工作方针目标及总预算,应收物业服务费和清理三项资金等收费任务,按照物业公司清收计划安排顺利开展。
三、入伙情况:
截止3月31日共交房 户,其中A座户、B座 户、C座 户、大厦户,入住率,目前装修户数户。
四、培训情况:
截止3月31日。共组织培训 次,培训总人数人,人均培训小时。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司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服务礼仪、岗位工作技能、相关法律知识、案例分析,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授课、现场体验、讨论及团队外出拓展训练等。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团队亲和力,转变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技能。
五、内部管理方面:
我们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并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管理能力,不仅在公司内部范围内选拔优秀的管理和业务骨干,还从社会上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各类工作人员,形成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员工队伍。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调整,是公司现有的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区容和环境卫生
(1)楼梯清扫不到位,经与责任人联系并强调责任人之责任,有所改观。
(2)有个别业主从自家窗口或在楼梯口往外扔垃圾,造成极坏的影响,我物业已找有此不文明行为的居民谈话,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3)牛皮癣多处可见,屡禁不止,已多次派人清除。
(4)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5)物业定期组织人员对单元门门顶进行卫生大清扫。
(6)健全小区的配套,极大的方便了小区业主的生活。
七、绿化养护
(1)对一期绿化带做了一次彻底整治,拔除了个别居民种植的蔬菜、没收居民系在两树之间的凉衣绳。
(2)对小区内的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全面进行了春季养护工作。
(3)检查小区公共绿化用水阀,发现有漏水现象,物业已及时维修处理。
八、公共秩序维护
(1)配备专业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和疏导、保持道路畅通。
(3)对商铺移动广告牌指定摆放位置,即不妨碍整体区容区貌,也不影响商家生意。
九、消防管理
(1)已派物管人员对消防系统进行日常巡查,杜绝个别小区业主打开消防水龙头洗衣用水等现象。
(2)对各楼道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消防器材无缺损,失效。
十、车辆管理
(1)加强各个路口的监督管理,禁止大型车辆通行进入小区,以免压坏路面及窖井盖等。
(2)保安巡逻整治车辆排放整齐有序,道路畅通无堵。
(3)对小区进出车辆实行登记出入记录。
十一、公共设施设备与公用部位日常检查维护。
(1)小区门口窖井盖损坏,为确保行人安全,以及小区整体面貌,已购买新盖更换。
论文摘要: 本文引入全品质管理理论,结合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按照全品质管理理论的目标和方法,强化服务意识、实行多元化管理体制、组成后勤员工“品质圈”、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等问题。
一、全品质管理是一种追求高品质服务的组织文化
全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全品质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品质圈”(Quality Circle)管理理论。所谓品质圈,就是在企业的计划、训练、起步、作业等各工作环节的各个部门,成立起若干由经过训练的五至十名员工组成的小组,每周定期聚会,探讨本部门工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推行全品质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改善品质要从采用新的观念开始;加强对员工工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员工的领导才能和敬业精神;撤除各部门之间的障碍,使之密切合作和相互协调,发挥机构的整体效益;因才施用,发挥员工的专长,使之得到成功的满足等。
二、高校后勤工作的全品质管理
后勤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立足学校,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要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有一流的后勤保障,一流的后勤工作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水平。
全品质管理思想的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法,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开放的发展总趋势,能使高校后勤工作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强化服务理念:从“一切为了师生”到“达到师生最高满意程度”。面对成千上万师生,后勤工作要使他们的一切需求都得到完全满足是困难的,而且可以道出诸如“硬件落后”、“条件不足”之类理由加以辩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高校后勤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就要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以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在改革的总目标上“更上一层楼”,由“一切为了师生”提升到“达到师生最高满意程度”,树立起完全彻底的服务观念。尽管各校的服务设施、现代化程度有较大差异,但员工的服务理念是可以统一到同一水准的。全体后勤员工要树立起“达到师生最高满意程度”的服务理念,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效益,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挖掘内部潜力,开发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以师生满意率为第一需要,向着“全品质管理”的总体目标不断前进。
2.管理体制多元化: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环境。所谓管理体制多元化,就是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后勤改革环境,逐步减少学校供给及模拟市场等制度供给,更多地采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BOT、自由市场等后勤社会化特征鲜明的制度,并最终实现全部后勤服务产品的社会化制度供给。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相当进展,但在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与障碍,距离“最高满意程度”的全品质管理目标还有相当差距。因此,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环境,还需要更多地采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BOT、自由市场等方式引进社会服务资源。
(1)“合同承包”是指在不改变资产所有权的条件下,学校与社会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签订后勤服务产品合同,学校将一些后勤服务产品经营权转让给社会企业。
(2)“特许经营”是指高校将一些后勤服务业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特许给社会上资质、知名度、规模及信任度较高的某些企业,让他们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特定的领域里提供特定的服务。
(3)“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是不少高校引进外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政府的运作渠道,与非官方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后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交给投资方,由该机构自行筹集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特许经营期满,将该基础设施无偿交给高校。
(4)“自由市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选择之一,学校或师生直接向社会企业购买后勤服务产品。高校可将大部分的后勤服务产品通过向社会企业招标后择优发包,并与中标者签订合同,由其提供后勤服务产品。
3.“品质圈”网络: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队伍的凝聚力。“品质圈”理论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民主管理有较大的共同之处。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组成各类“品质圈”,形成以后勤工作改革发展为中心的“品质圈”网络,发动全体员工由被动接受工作安排的心理状态转为主动参与后勤服务工作,是推行全品质管理的主要方法。
4.多渠道培训:提高高校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实施全品质管理的重要途径。任何部门要想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都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业务队伍。
高校后勤工作全品质管理还会受到社会环境、服务条件、服务对象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也有一个分阶段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全品质管理思想指导后勤工作稳步发展,就能够渐进形成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后勤管理文化,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高品质的满意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5-01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Methods The job quality of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before implement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as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job quality of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after implement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as chos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job quality effect of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sults The disposable sterile item management,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instrument and the Endoscopic equipment cleaning pass rate afte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activity(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Quality;Continuous improvement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对医疗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责任,是为医院提供无菌医疗器械的场所,同时也是污染医疗用品的集中处理点[1-3]。其涉及临床各个科室的无菌安全,关系到医疗、科研的工作质量,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紧密联系,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5]。目前,品管圈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教学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6-7]。我科运用品质管理圈工作模式开展工作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品质管理圈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作为对照组,2016 年1~12月实施品质管理圈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作为观察组。对照期间,两组护理人员共有27名且均未发生变动,其中女21名,男6名,年龄32~52岁,平均(37.9±6.5)岁;岗位:护理人员23名,消毒员2名,工人2名;每日平均包装复用无菌器械包、医疗器械389件,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4 065件。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前后两组消毒供应物品、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依照自愿参加方式成立品管圈小组,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圈长,负责QCC活动的开展;辅导员邀请护士长担任,对QCC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及建议;组员包括?t院感染监控人员和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共12名。
1.2.2 明确主题 圈长组织召开全体圈员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采用“5、3、1”评价法确定活动主题,用甘特图拟定活动计划表。
1.2.3 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 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工作质量通过日常管理指标落实情况检查分析,在我院46个临床科室发放一次性物品领用、存放、监管调查表,如一次性物品请领方式、物品存放环境、是否存在过期及物品周转使用情况;全院腔镜类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包发生缺陷率等情况。从人员、环境、物品、消毒设备4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工作质量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主要原因。采用柏??图及根据80/20原则进行要因分析。
1.2.4 制定对策并实施 根据二八定律(80/20 原则),确定消毒供应中心在护理工作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品管圈活动小组每周进行小组开展活动情况讨论1次,充分发挥全体圈员的作用,尊重不同意见,科学客观的分析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对策。如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加强人员的分层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相关科室人员操作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制定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各个圈员掌握相应的流程和规范[8];一次性物品领用、存放、监管不合理问题的对策,在护理部的协调下改变输送方法,做到病区一次性物品由专人管理,时时监管、合理调配、按要求存放使用,避免一次性物品积压过期问题;腔镜类器械的消毒管理,科室管腔器械使用后立即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保湿处理,避免体液或隐血干涸后留存于管腔壁内致使清洗难度加大,降低湿包率;工作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制作器械对账卡,减少器械包差错事故和缺陷等情况的发生。
1.2.5 检查效果、标准化、总结经验 品管圈开展过程中将有效的对策制定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若对策实施无效,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1.3 评价方法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圈员分别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工作做了如下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圈员对全院46个护理单元的一次性物品领用、存放、监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一次性物品请领方式、物品存放环境、是否存在过期物品及周转使用情况等,圈员们共调查282次,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不符合一次性物品使用及管理要求的内容进行汇总并比较;圈员对腔镜类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工作质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腔镜类器械是否完全拆卸、目镜和光纤等是否以擦拭代替清洗、清洗用具的选择是否合理、多酶清洗液是否及时更换等8项内容,对活动前后腔镜类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向手术室的手术间发放调查表,由手术室护士和医生对使用的器械包名称和出现缺陷的内容进行登记,圈员对器械包发生缺陷的例数、出现缺陷的内容进行调查,将活动前后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QCC 活动前后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情况比较
QCC 活动前后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不合格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71,P
2.2 QCC 活动前后腔镜类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
QCC活动前后对腔镜类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8,P
2.3 QCC 活动前后器械包发生缺陷情况比较
QCC 活动前后对手术室使用的器械包发生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0,P
3讨论
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9],充分发挥参加人员的专业所长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QCC 管理法的应用效果,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和成果上,还能充分激发实施者思维[10-11],护理理念不断更新,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课题中小组成员工作质量控制意识明显增强,养成工作质量自查的习惯,人人都是质量管理者,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质控潜能和创造性思维,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圈员集思广益,运用品管工具科学分析主要原因,按照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标准提出解决对策,并检验对策的实施效果,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首先是落实自己岗位职责目的,半年来根据公司技术文件及规范管理制度,对事业部管理品质、技术文件进行了要求与修订,并落实执行到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监控和过程技术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实时配合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工作;在实际工作对现场生产的问题及时反馈、沟通、协调;在问题反馈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工艺要求和品质控制流程进行完善;充分有效的更新相关品质要求;
其次在进行技术管理,一直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同时展开资源共享,让外界技术进行借鉴和实践,不断提升压铸事业部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运用相关的技术资源实践到工作当中,指导和参与现场技术问题的讨论,并对技术潜在的因素进行评审,突破相关技术难题,在前期开发中预估和杜绝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理念支持和评审;
其三,在品质控制管理中,对供应商品质异常问题点进行监督检查和协调,配合产品制造的模具制作前期评审,在产品异常时进行外协厂商的考核和抽查验证,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对内部质量的预防,实施进料再次验证,并跟进改善动作的有效性,杜绝因外协内在因素导致产品质量的异常;监督协调品质改善动作的实施,对事业部品质状况每月进行汇报与检讨,对内部存在的问题点进行提出并要求整改,以实际效果进行再次验证,督导问题改善彻底;组织讨论改善方案,落实有效改善动作,并延伸展开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动作;针对产品的特性,对产品工艺要求、控制手段、改善方案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配合改善动作的实施;
综合管理本部门日常工作及人员工作能力的考核,培训部门人员的团队精神与意识;以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在人员工作心态上引导以公司目标为方向,进行工作方式的展开,沟通协调工作中的问题点,维护团队作战能力,有效的展现团队精神状态,积极奋进的思想理念为主体进行本部门日常工作;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维护员工利益,争取可争取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把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安全意识的宣导,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以预防为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回顾以上工作的展开,本人的工作同时还存在需要改善和落实、提升的空间,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以下是对本人工作的展开的思路
站在一个高度看待问题
作为一个技术和品质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的业务是首当其冲,从新品的开发评估工作的参与以及制造能力的分析、品质要求、品质变化的控制,基本均要在可控范围内;一个以制造为主的企业,随外界竞争能力的变化,需进一步的提升本部门的管理控制能力,多接触新事物,熟悉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了解市场需求;加强对企业转型管理模式的理解;开拓新视野、新思路;参考经验模式,理出新发展理念配合企业凸显竞争优势;
完善管理与流程
根据相关作业流程,修改前期的作业流程到固化流程,经过流程的修改,完善部门组织架构的设定和各单位人员的职责阐述,以流程和职责要求落实部门人员的工作,并加以考核管理;
有效的考核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落实和考核部门人员工作效率;其中不乏存在因个人能力导致的失误存在,需要更进一步的培训和引导,并坚持不懈的循序培训工作的落实;对部分人员工作方式的沟通,让其更熟悉自己的业务和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进一步沟通与加强团队精神
环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时间累积,造就环境的根深蒂固文化都是人所为,环境因素的存在也不是某一个人来可以改变的,就如一颗树改变不了气候;首先不要去改变环境,先去适应,在工作中寻找环境存在的问题,逐步按流程进行问题的沟通,提出观点和改变问题的得失,权衡利弊后进行共同协商与修改,只有长期的努力,才可以固化已经修改的,最终才可以规范化、标准化;
在纵横向沟通时多少都会存在诸多矛盾,本着以看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得心态去面对,认真处理、对待、化解矛盾,从矛盾的产生可以理解为人为的制造矛盾,抓住人性,理解人性,分析产生矛盾的根源,从而去理解人,同时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让沟通的人认可和理/!/解;
一个个体适应环境,带动一个团队适应环境,相对理解就是个人如何适应环境并在环境中力拔,同时彰显团队工作的能力;
目前的团队:从组织架构的分工,存在依赖于某个人的力量,在有限的基础上难以突破,存在思维上的迂回,分析问题比较单一,缺少相对的知识面和说服力;需要更多的支持力量;同时存在内部工作的展开动作衔接不顺畅,多面手人才的匮乏,存在部分工作落实打折扣;以上基于人员的补充需要跟进与改善;
新生人员能力的提升和培训
团队能力的强化,新生人员工作能力需要培训。流程化管理:熟悉流程运作、掌握流程运行控制方法及资源的利用与协调;培训多面手,扩大团队作战能力;
后续的发展思路
利用现有的资源(整个团队的技术资源和管理能力资源)逐步解决、改善、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点,在需求外部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同时借助外界资源,提升团队的效率;学习外界高效的榜样实施内部整改,完善管理缺陷机制,激励管理队伍;人企双赢,引用优秀人才,不断壮大技术和管理力量。
所谓教育时机就是教育学生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机会,此时进行教育效果最好,学生听得进去,接受得了。教育抓住时机抓得准抓得好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育时机主要分为客观时机和主观时机。客观时机是指外在的客观的事物对教育学生是有利的机会。例如社会上出现一些英雄模范人物,这是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好机会;在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在学雷锋活动月,这是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的好时机。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客观时机的敏感性,对于一些利于教育学生的新事物,新动态,新形势等要留心观察,只要是有利于教育学生就抓住不放。
主观时机主要是学生主观的情况出现了接受教育的好时机。对于这一点老师要具有敏感性抓住时机,善于发现苗头,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如犯错误,开始内疚时;有成绩需要表扬时,都要及时教育,把可能发生的错误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如果事过境迁,使良好的行为得不到表扬,不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抑制。在教育教学中,我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应以身立教。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以身立教,“是无声的教员”。由于青少年求知欲强,富于幻想,缺乏分析能力,难辩是非,但善于模仿,可塑性大,愿意接受好的影响,常常模仿他们心目中有威信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是学生最喜欢模仿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严于律已,处处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记得有一次劳动,到足球场边去拔草,草生长得很茂盛,而且地方大,任务艰巨,许多同学都能够积极地动手,累得满头大汗,但有几个平时比较懒散的学生不愿干,只是装模作样,当老师不在意时,又在谈笑,我想要是把他们骂一顿,收效不大,于是,我就走到他们那边去,和其他同学起劲地干起来,他们看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动手了。古人说得对:其身正,不令则行。作为老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树立学高为师的新形象,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当前,某些学生由于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马虎,诸如:上课精神不集中,打瞌睡、迟到、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把学习当作负担,失去求知欲望,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的进步。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其目的性,抓住教育时机进行说服教育,明确新世纪知识的重要性,在循循善诱的教育中使他转变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一次,上数学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总是低着头写东西,我用眼神看了几次也没发觉,于是我不动声色地走到他的面前,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画画,当时正想发怒,但细心一想,这样不但阻碍教学进度,也不一定有收效,于是,我平静地说:收起它。课后找他进行教育,说明画画是好事,但要分析应该什么时候进行,这样会影响数学的成绩,反而适得其反。后来,他说准备把这幅画画完拿去参加比赛,本想老师发现后会大发雷霆,把画撕烂。通过教育后,上课时间都能专心听课了。另外,在班中制定班规公约,使之成为全班同学遵守的行为规则,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严要求,勤督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要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老师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形成“我要学”的良好状态。
二.在心理激励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有信心才会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但往往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产生自卑的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心理是自我意识中的障碍,其关键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严重影响了学习的进步。因此,要抓住教育时机,恰如其分地运用心理激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是教学中取得最佳方法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首先让其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要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组织竞赛和各类活动让众多同学去参与,让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和优势,树立自尊和信心引导学生把成功的感觉迁移到学习来。例如,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学习态度和成绩都较差,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但他篮球打得很好,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发挥出色,使该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抓住时机,在班会课公开表扬他,激励他把篮球场上的拼搏精神用于学习上,使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非一无是处,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后他的学习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成绩也进步了。所以,对学生应多进行正面教育,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且灌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对学生多讲“你能行”等激励性的话语,使学生抱着乐观、愉快、轻松、幸福的心境进行学习。总之,心理激励是自信心的营养剂,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坚定的信心,激起奋发进取的精神,才会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中。
三.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抗挫折的心理品质。
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随时会遇到挫折,作为学生也一样,如果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必须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抗挫折的心理品质的教育。
多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参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是学生在与障碍压力、挫折中作斗争磨炼出来的。体育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最能锻炼意志品质,竞争最激烈最无情的一种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和竞赛中,容不得半点虚伪和胆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胜不骄,败不馁。在不久前我校举行的第运动会上,我班有一个男生参加400米的决赛,没有获得名次,事后情绪低落,失去了参加其它项目的斗志。当时,我就及时和他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知道短跑必须讲究速度,而他发力的时间过慢,之后他充满信心地参加1500米的决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一些挫折训练的内容,让众多的同学去经历挫折,体味失败,磨炼意志。
2009年7月,小芳进入上海某公司品质管理部门做行政工作,这样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做就是五年多。2014年9月15日,同部门的一位女职工休产假,小芳被临时抽调到物性检测,做辅的文案工作。谁知,9月28日,公司通知从10月8日起,将小芳从原先的品质管理科调去品质保证一科的外观检测岗。工作内容从行政岗变为技术岗;工作时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白班调整到了三班倒。
小芳对此很不情愿,认为原来一直从事行政工作的自己无法胜任技术工作,且调整后的工作时间为三班倒,她家离单位又较远,在工作时间上也无法胜任调整后的工作。为此,小芳第一次于10月8日书面向公司提出异议,明确不同意从品质管理岗位调整至外观检测工作。
10月10日公司回复称,考虑到小芳的实际情况,对其外观检测工作的班次予以调整,只安排其上中午班,一周一轮换,并于同日出具《警告书》,给予小芳书面警告。小芳认为该回复没有说明调动理由,于10月13日再次提出异议。10月21日公司答复称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再次调整安排小芳只上白班,自8时至17时。
由于小芳仍然没有同意公司的安排,公司于10月28日再次向小芳出具《警告书》,给予书面严重警告。不到一周,小芳收到了公司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以小芳在工作期间不服从上司指令、拒绝合理的工作安排,违反劳动约定,且拒绝工作达一个月以上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
争议焦点:调岗还调整工作内容
被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小芳深感委屈,于次月1日,向上海市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7万余元。 2015年1月13日,小芳的仲裁请求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小芳不服又至法院。
一审开庭时,双方围绕被告公司解除合同行为是否合法展开辩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只是合法合理范围内的正常工作内容变动,则公司无需与小芳协商一致,而若是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调岗,则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因此,究竟是调岗还是调整工作内容,成了公司与小芳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是否合法的关键。
公司认为将小芳调岗是因为品质管理三科(原品质管理科)工作量减少,小芳原来的工作可以由部长兼任,而其他岗位需要人,所以做了相应的调整。小芳则反驳道,公司将她调岗是为了开除她而准备的,并不是公司所说品质管理科不需要人了,否则,如果没有什么工作需要做,为何原来的品质管理科还保留了,变成了现在的品质管理三科?
小芳还认为,公司给她的不是简单的工作安排,她也并不是不服从公司指令,而是公司违反合同约定为她调岗。从合同内容来看,当时约定的工作内容就是品质管理而非品质保障,品质管理科与品质保证一科是两个部门,有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为证。这两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人员需求是有本质区别的,品质管理科多为文职及对外沟通,品质保证一科多为生产监督及检测数据电子化等纯技术性工作。小芳入职以来一直从事文职工作,恐怕不能胜任技术性工作。并且,公司对工作时间也做了改变,由上白班变成了三班倒中的两班,其中一半时间在半夜,她住在九亭,工作在松江,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她也无法接受。对此公司的意见是:这次对小芳的工作安排自始至终都是品质管理部门内的工作调整,而非岗位变更,小芳在品质管理科从事物性检测工作时对上司一直顶撞,因此公司决定将她调至品质保证一科的外观检测,小芳对此不同意,后续公司做了让步,保证了小芳调整后的工作地点、时间、待遇都没有改变,所以公司对小芳的工作安排调整是合法的。
原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虽然小芳工作调动前后的工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工作时间却从每天固定的八小时变成了三班倒,劳动合同履行内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小芳完全有理由不接受这一不合理的工作调整。而公司两次发出警告书的理由明显不足,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没有明显的依据。因此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小芳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7.4万余元。
解除违法,二审维持原判
判决后,公司不服,坚持认为小芳应当服从合理范围的工作调动,上诉至上海一中院。2016年1月21日,上海一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庭审中,公司方面依然坚持认为他们并未调换小芳的工作岗位,公司作为用工管理方,有权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对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做适当调整。品质管理和外观检测同属于品质管理部,都是品质管理工作,属于同部门岗位内的正常工作安排,并不是对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作岗位的调整。合法合理的岗位调动属于公司经营管理自,小芳应该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不应当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进行抵制和对抗。
当时,公司因品质管理部实际工作需要,经与小芳多次协调,小芳同意于2014年9月15日从事物性检测工作,但因其在工作中不服从部门工作安排,并顶撞部门领导,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希望其从事外观检测工作,听取其本人的意见,并保证其本人的薪酬水平、工作时间等切身利益不发生改变。如果这属于工作岗位的调动,那么也是合法合理的调动,小芳应服从公司的统一安排,但其拒绝工作,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即便是不合理的工作调整,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小芳也应当先根据公司的安排开展工作,再与公司反映意见。对于一审中7.4万余元赔偿金额的确定,公司还认为,根据小芳的工资明细和劳动合同,其收入中包含了福利性及非常规性的奖金、福利性津贴补贴。在计算赔偿金时,应将这些非工资性组成部分的金额去除。由此计算,小芳的平均工资应为3100余元。
规范服务及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合同金额在¥2万元-¥5万元之间的物业招标工作,本办法管理范围包括:新建土建项目、新购置设备项目、技术改造与更新项目、房屋维修工程(翻修工程、大修工程、中修工程、小修工程、综合维修工程)、装修项目、维保工程(电梯、有线电视、安防系统、车闸、清洁、绿化、消杀等)、工服制作、新增服务项目等。超出权限规定及由管理处自行完成的工作不在本招投标管理办法范围内。
3.职责
部门/岗位地产出资职责物业出资职责
品质管理部受委托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的协调配合组织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招投标工作
财务管理部
标底的测算、费用审算工作参与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招投标工作
地产工程管理部组织50,000元以上招投标工作必要时参与工程监督及竣工验收
申报部门受委托负责10,000-50,000元以内招投标工作及具体工程实施参与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招投标工作;与施工单位拟制施工协议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总则
4.1.1公司成立招标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包括:招标申请部门经理及专业负责人、品质管理部代表、财务管理部代表、法务人员、地产相关部门人员(与地产相关项目)、分管领导、总经理。定标时由招标工作小组集体决策。
4.1.2招标权限界定
4.1.2.1招标预算总额在二万元以下,由提出招标申请的部门负责施工单位选择,可以不进行招投标,但管理处需进行三家性价比对程序后选择承包商;
4.1.2.2招标预算总额在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由物业公司招投标小组负责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
4.1.2.3招标预算总额在五万元以上,由提出施工的管理处为主,品质管理部辅助组织相关资料后,交由地产工程管理部组织进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
4.1.3招标应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有三家以上的投标单位参与竞标。
4.1.4整个招标过程必须保持透明度,各部门积极配合、全面沟通、信息共享,杜绝暗箱操作。
4.1.5做好保密工作,任何人均不得泄露标底、投标文件、评标、定标等内容,以保证招标的公正性与效果。
4.2 招标项目的确定
4.2.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是按照公司、地产公司、业委会等部门的要求,确定拟招标项目。
4.3 地产出资工程招标权限界定
4.3.1由管理处以书面形式(或邮件)向地产工程管理部提交申请报告,报告应详列原因、工程规模、费用预算等,经地产工程管理部或地产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A.造价在2019元以下的工程,由地产相关部门确认审算工程,可以不进行招投标,管理处按公司采购管理程序选择承包商。
B.造价在2019-50,000元以内的工程,经地产委托认可,相关管理处申请招投标工作,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招投标工作,地产相关部门参与定标,报地产领导审批。
C.造价在50,000元以上的工程,由地产公司组织招投标。物业公司负责提供相关招标资料。
4.4招标工作程序
4.4.1招标文件
4.4.1.1制定招标计划、编制招标文件,提出招标申请的部门/管理处,提出详细的招标项目、时间计划、技术交底、达到的相关标准、配合等要求,符合招标审算权限的将招标申请和以上资料合并提出审批,超出招标审算权限的由招投标小组协助管理处提请地产工程管理部进行招投标。自审批结束5日内由招投标小组主持编制招标文件并核定标底,以及审查修改标书中的经济条款,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进行审批;
4.4.1.2招标文件内容:招标文件应包括正文和附件,正文包括:投标承诺书、招标内容、招标范围、项目简介、工期、质量要求、工程造价要求、安全防护责任、投标须知、投标截止日期、开标时间和地点、评标办法、违约责任、投标押金 、相关规范、投标文件格式、特别约定等,附件包括:相关图纸、拟签标准合同(明确我方要求的全部内容)等
4.4.1.3各类招标文件、记录由品质管理部制定示范文本,作为公司该类招标的标准范本。
4.4.2招标信息及投标邀请
4.4.2.1公开招标的项目可以在当地主要报纸、网站或建设交易服务中心招标信息,并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办理手续。
4.4.2.2实行邀请招标,由招标申请部门、品质管理部从公司《合格服务供方一览表》中选择所需数量的投标单位进行邀请招标。
4.4.2.3如《合格服务供方一览表》没有合适的投标单位或数量不够,应由相关部门推荐,再组织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方可选为投标方,并纳入《合格服务供方一览表》。
4.4.3 发标
4.4.3.1招标文件的发放、答疑及现场勘察由品质管理部组织,招标申请部门、财务管理部、法务人员参与。
4.4.3.2公开招标的项目,要按照合格承包商标准和项目要求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投标单位方可发放招标文件。
4.4.3.3招标现场答疑由招标申请部门负责做好记录工作,该记录将作为招标文件的附件一并发给投标单位。
4.4.4 开标
4.4.4.1招标文件应规定:投标单位应在规定日期之前将投标文件送交品质管理部,投标截止日期之后,原则上不再接受任何投标文件。
4.4.4.2标书必须密封加盖公章,开标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打开标书。
4.4.4.3品质管理部主持开标工作,开标工作应集体在场,现场拆封,该过程和内容由招标申请部门作好记录并填写《开标记录表》,参加开标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
4.4.5 评标和定标
4.4.5.1开标后,招标小组成员对各投标书内容进行分析评比(与投标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评标)
4.4.5.2 评标人应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对自己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4.4.5.3 评标应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为依据。定标原则为:
A.能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经评审其投标价格是合理低价。
B.同等条件下,原来与公司有过良好合作关系的投标方优先中标。
4.4.5.4 下列情况须重新招标:
A.发现投标单位相互串通投标。
B.投标单位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C.投标单位以向招标工作小组成员的手段谋取中标。
D.开标后,发现所有投标皆不满意(如各标价均高出标底价,不在合理报价范围之内)。
4.4.5.5 整个评标定标过程须作好记录,全体参加评标人员签字确认。
4.4.5.6 确定中标单位后3天内,品质管理部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函,并将中标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投标单位。
4.4.6 签订合同
4.4.6.1由招标申请部门参照合同范本拟定合同,按权限报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必要时由地产成本管理部和法律组审核合同条款,合同拟定完毕,约中标单位对其内容和条款进行确认后签订正式合同。
4.4.6.2 中标单位投标文件应做为合同附件随合同存档,其它投标单位资料品质管理部归档保存
4.4.7 招标文件管理
4.4.7.1所有招标文件统一编号,编号形式为V-XX-**,V表示**,XX表示项目简称,**表示年号,表示序号。
例如
城花:V-CH-0501 都花:V-DH-0505
新城:V-XC-0508 世贸:V-SM-0512
5.质量记录表格
TJzzWY7.4-Z01-02-F1 《开标记录表》
TJzzWY7.4-Z01-02-F2 《开标评审表》
7.1 机构与职责
7.1.1 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及其它各部门均应设置负责人员,以监督或执行所负工作。
7.1.2 品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生产经营人员,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7.1.3 品管机构应独立设置,并直属于工厂最高领导,对工厂监管负全面管理职责,并有充分权限以执行品质管理任务,其负责人有停止生产或出货的权力。
7.1.4 品质机构应有食品检验机构,卫生管理机构,作业现场品质人员配置。生产负责人与品质管理负责人不得兼任,其它各部门人员均可视实际需要兼任。
7.2 人员与资格
7.2.1 品质管理部门应配备掌握专业知识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7.2.2 品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备两年以上食品卫生管理经验,熟悉掌握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
7.2.3 质量检验人员应毕业于检验专业或上岗前应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检验资格证书。
7.3 教育与培训
7.3.1 工厂应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技术人员应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卫生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7.3.2 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忠于职责、以身作则,并随时随地督导及教育所属员工确实遵照既定作业程序或规定执行作业。
8 卫生管理
8.1 卫生制度
8.1.1 工厂各部门应按本规范内容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由品质管理部门审核并监督执行。
8.1.2 各车间和有关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范围,做好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
8.1.3 每日由班组卫生管理人员对本岗位的卫生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品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卫生检查。每次检查应有记录,并存档备案。
8.2 环境卫生
8.2.1 厂区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坑洼积水、蚊蝇及其他有害动物孳生,禁止饲养家畜、家禽。
8.2.2 应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废弃物等不污染环境。
8.2.3 废弃物存放设施应符合本规范5.10的要求。
8.2.4 污水排放管道应保持通畅,不得有淤泥蓄积及污水外溢。
8.3 厂房设施卫生
8.3.1 厂房设施应按规定使用,定期检修,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8.3.2 天花板、墙壁的材料或涂料若有脱落,应及时清理并及时修补。
8.3.3 地下排水管道应定期清理,保持通畅。
8.3.4 洗手用的水龙头、干手设施应保持正常使用,消毒用药水必须由专人按消毒剂说明书配制和使用。
8.3.5 班后应进行车间清洁及空气消毒。
8.3.6 车间内通风设备、空调、空气净化器进气口及滤网应保持清洁。
8.4 机器设备卫生
8.4.1 各种机器设备应定期检修,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8.4.2 机器运转所用的油不得滴漏而污染食品,尽量使用食品级油。
8.4.3 每日生产结束后,所有使用过的设备、管道及各种生产用具均应进行清洗消毒。
8.4.4 已清洗消毒的机器设备及各种生产用具应妥善保管,避免再次污染。
8.4.5 车间内的架空构件及滑槽等必须定期清洗,防止积尘、凝水和霉菌生长。
8.5 人员卫生
8.5.1 生产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更衣。工作时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车间,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8.5.2 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划一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
8.5.3 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8.5.4 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
8.5.5 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8.5.6 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8.5.7 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
8.5.8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8.6 健康管理
8.6.1 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8.6.2 卫生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状况,上班前应对皮肤部分进行检查,对有身体不适及疑似传染病的生产经营人员应及时进行询问或检查,对患病者应及时通知卫生监督机构复查,证实后应及时调离生产岗位。
8.6.3 检验人员的裸眼(或矫正)视力,两眼必须在1.2以上,并不得有色盲。
8.6.4 工厂应设立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健康档案。
8.7 清洗和消毒
8.7.1 工厂应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和制度,以保证生产场所清洁,防止污染食品。
8.7.2 清洗消毒方法必须安全、卫生、有效,采用的清洗消毒剂必须符合其质量标准,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8.8 除虫灭害
8.8.1 厂区及厂周围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
8.8.2 只有在其他防治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杀虫剂,使用时,不得污染生产用水源、生产设备、管道、工具及容器,用药后,将所有设备、管道、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8.8.3 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8.9 有毒有害物管理
8.9.1 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有”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管理制度。使用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使用方法进行,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
8.9.2 各种有毒有害物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
8.9.3 除卫生和工艺需要,均不得在生产车间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
8.10 污水污物管理
8.10.1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污物要加强管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污染周围环境。
8.10.2 污物应在专用场所密闭保管,并及时清理,清理后,对污物的存放场所及设施及时清洗消毒。
8.11 副产品的管理
品质成本的定义
品质成本的定义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IsO 8402:1994)。我国国家标准GB/T 19000―ISO 9000(等同于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对品质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包括企业为保汪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质量活动应支付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质量水平所造成损失的费用的总和,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述两个定义虽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此外,美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席哈林顿于1987年在他的著作《不良品质成本》一书中提出,品质成本应改为“不良品质成本”,以免人们将品质成本误解为高质量产品需要的是高成本。其定义为:使全体雇员每次把工作做好的成本、鉴定产品是否可以接受的成本和产品不合乎公司(企业)和用户期望所引起的成本之和。
品质成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品质成本研究分析的目的是要提高企业品质管理工作和产品质量的经济性。因此,开展品质成本研究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品质成本研究的具体任务如下:
・建立识别品质经济薄弱环节的工具。如品质成本可采用报告的形式或数据报表的形式,使得薄弱环节一目了然。
・对品质成本的数据结构、来源以及发展趋势作出描述、分析并找出不经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费用和效益计算,对解决问题的多个对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追求高效益和可操作的统一。
品质成本的构成
根据国际标准组织的规定,品质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品质成本和外部品质保证成本。而运行品质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其构成如图1所示。
01 运行品质成本即企业达到和保证规定的品质水平所耗费的那些费用,包括:
预防成本(prevention cost)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费用。
鉴定成本(appraisal cost)
评定产品是否具有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需的费用。
内部故障成本(intemalfailurecost)
交货前由于产品或服务不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外部故障成本(externalfailurecost)交货后由于产品或服务不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02 外部品质保证成本(xetermal assurance quality costs)按用户有关提供客观证据的要求而作的演示和证明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品质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评定等费用。
品质成本的特点
品质成本属于企业生产总成本的范围,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如材料成本、运输成本、设计成本、车间成本等的生产成本,因而需要有不同的核算方法。概括起来,品质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计算和控制品质成本,目的在于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因此,应从上述角度来确定品质成本的项目和成本量。
品质成本费用的组成
由于每个企业自身性质、规模、产品类型以及成本核算制度的差别,品质成本项目的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具有一些共性。
01 预防成本
・品质工作费企业质量体系中为预防发生故障,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而开展的品质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项费用。
・品质培训费为达到品质要求、提高职工素质、改进品质的目的而对有关人员进行品质意识、品质管理以及有关技术方面的培训所发生的费用。
・品质奖励费对改进和保证品质有贡献的集体或化人进行奖励的费用。
・产品评审费对新产品开发或品质改进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对试制产品的质量进行评审和试验等所发生的费用。
・品质改进措施费制定和贯彻各项品质改进措施的费用,如组织品质改进活动、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加强工序控制、进行技术改造等所需的费用。
・工资及附加费各级从事专职品质管理工作的人员工资及附加费用。
・品质情报信息费等。
02 鉴定成本
・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原材料、外购协作件、配件、工具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等,按品质标准进行检测、试验,对检测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校正等所发生的费用。如进货检验费、工序检验费、成品检验费、检测试验设备标准维护费、试验材料及劳务费等。
・检测设备折旧费用于品质检测的设备折旧和大修理折旧费。
・办公费为检验、试验等工作而发生的办公费用,如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以及日常办公开支等。
・工资及附加费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和附加费。
03 内部故障成本
・废品损失。因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的缺陷,导致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报废而造成的损失。
・返工损失。对不合格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返工并使之达到使用要求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停工损失。由于品质故障引起的停工损失。
・复检费用。对修复后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试验所发生的有关费用。
・品质故障分析处理费。对企业内部品质故障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费用。
・产量损失。因品质故障造成产量下降而发生的损失。
・品质降级损失。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未能达到计划等级规定的质量要求而降级使用造成的损失。
04 外部故障成本
・索赔费用。产品交货后发现质量缺陷而赔偿用户损失的费用。
・退货损失。产品交货后发现质量缺陷而造成用户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
・保修费用。在保修期内或按含同规定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的费用。
・诉讼费用。产品交货后用户因质量而提出申诉,企业为处理申诉而发生的费用。
・产品降价损失。产品交货后发现质量低于规定标准而作降价处理所引起的损失费用。
05 外部品质保证成本
・提供证据费。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品质保证计划、程序、数据等文件所发生的费用。
・专项措施费。按合同要求制订和实施特殊的品质保证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特殊试验费。按合同要求对产品进行附加的证实试验和评定所发生的费用。
・质量体系认证费。为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品质成本的构成中,每项成本各占多少比例,至今尚需要进一步探讨。有专家认为一般商品的品质成本构成比例大约是:预防成本10%,鉴定成本25%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8%。表1所示为我国某服装厂有关品质成本构成情况的实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