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9 12:0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传媒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宣传价值观、公益观念、公共道德、规范社会行为、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在大众传媒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运用大学校园内的公益广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虽然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受到全球纷繁芜杂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下,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困扰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某些高校教育者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侧重毕业班就业率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其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出现某些大学生更关心物质利益、个人追求和自我利益的实现,把物质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的现象,这在近年新建的独立学院学生中尤其明显。据笔者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开展的调查与访谈不难看出:独立学院学生由于高考分数低,学习基础差,某些学生出现一些明显的倾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度较低,组织纪律观念和团体意识不强;价值取向从传统的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转变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校园公益广告”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分析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企图通过广告的形式呼唤公众对某一社会性问题引起注意,或者对公众进行教育,以便提高公众素质,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1]。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校园公益广告悄然兴起,凭借其自身宣传的生活性与审美性特点,替代校园中原先随处可见的威严警示牌而成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各大高校常用的校园公益广告形式有: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校园海报、校园微信、校园微博等。
当代中国社会强调多元性与包容性,每个大学生会自觉地对个体价值进行追问和反思。面对这一新的情况,高校教育者应借机拓宽学生视野,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创新性理解,自觉运用校园公益广告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利。
(一)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更具生活化
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和深厚土壤[2]。在大学校园里,很普通的一句校园公益语:“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学习需宁静――请少安毋‘噪’”等体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原则与道德价值,校园公益广告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园公益广告着重日常生活的累积性熏陶,在受教育者经常性得到感化的基础上,其思想行为方式更易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相适应,从而缓和了主客体间的矛盾,保障了整个教育过程的通畅。从校园公益广告“教育功能”的角度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宿舍、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从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与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相关联,使大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外的公益广告中体验生活、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生活性与趣味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条件、道德水平、认知能力的制约,如方法不当、其教育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效果甚微。而校园公益广告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大众化,更好与大学生产生共鸣:一方面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思想认同,另一方面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外化为大学生的外在行为与表现,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评价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性。
(二)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更具持续性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公益广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势在必行,应综合运用校园公益广告呈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性、艺术性”理念。当公益广告在一个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反复宣传,学生解读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接受过程,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三)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主动化
公益广告这种新型的互动模式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建设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正如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开播之初阐明宗旨时所说:“它通过提醒、批评、规劝,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目的。”
在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课堂教育的效果似乎是很好的,受教育者也是被动的。由于受教育者不是物,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受教育者当做教育的客体,不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将很难主动自愿地接受。校园公益广告的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是在受教育者“欣赏”广告时不由自主产生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价值观教育主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育主体的教学热情,也有效消除了受教育者被灌输的逆反心理,极大地增强了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
(四)校园公益广告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益补充
大学生历来是接触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先锋群体,校园公益广告的时代自然也不例外,它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搭建了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引导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辅的崭新平台。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虽然取得不小的成效,但在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要使思政教育更深入人心,一定要结合时下最广泛的传播宣传手段,公益广告便是很好的选择。这种教育方法能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教育手段取长补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公益广告的直接传播对象,公益广告的终极目标[3]。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灌输的教育模式,围绕大学生的接受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公益广告的教育引导功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可持续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卡林.谈电视公益广告的宣传引导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6).
[2]缪兴秀.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九江师专学报,2001(3).
【关键词】微时代 信息碎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微时代下的信息碎片化
信息碎片化的界定。“碎片化”一词是描述现代社会里常见的传播语境的一个非常生动而形象的说法,它的本意指把整体的东西粉碎成各个零块儿,常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之中。而作为一个理论,有关信息“碎片化”的研究发展至今,已经从社会学领域逐渐过渡到了传播学领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有关新兴媒体的诸多研究中。从内涵上看,其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大众传播语境就如同随着媒体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而被打破形成为诸多分众化的受众市场,甚至是非常小众化的受众市场的“碎片化”现象。
从最初的用来体现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转型中人的阶级分层、社会关系与观念以及市场结构变化,到用来代指“计算机磁盘管理中的文件细碎化”,再到用来反映当前网络受众市场的“分众化”和“小众化”,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其实是针对传统媒介的“主导化”而言的。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纸媒都采用的是“布告式”的传播模式,主导权仅掌握在权威媒体机构手中,广大受众仅仅是以非常单一的方式来接受信息,而且是被动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而如今的碎片化,本质上就是社会个性化、多样化的集中表现。当受众不仅仅按照统一的模式去思考和生活,就会带来价值理念、消费理念和阅读理念等的多样化,让曾经较为简单而统一的社会群体分化成了众多非完整的“碎片”。
信息碎片化的特征。信息碎片化,不仅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数字媒介进入微时代后的必然产物。若将以往传统媒介时代的整块信息传播算作社会和媒介形式存在的必然选择,那么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就是人类对资讯与信息的需求发生转变的一大体现,是人类自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所形成的新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将自身融入到社会变迁过程的一种表征。
但是,现代社会的资讯与信息从完整向碎片的转变,并非单纯地体现为单一的内容零碎,而是多层面多角度的零碎化展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内容碎片化。微时代,信息的呈现同样由社会生活面貌所决定,本质上就是由社会生活碎片化而导致的。且当前信息内容碎片化,不仅表现为内容的简短而分散,而且还体现在涉猎范围十分全面上。其次是信息传递碎片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化,应运而生的自然是更为新潮的信息传播模式,人们由过去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过渡转化为现在的信息传播者,这虽然是人们在获取信息上开始向主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得信息传播更为零碎,造成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途径等的碎片化。最后是受众阅读碎片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加上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阅读,即‘阅读时间碎片化’”。①在新媒介盛行的时代,阅读碎片化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标志。广大受众尤其是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十分热衷于在不同网页间进行跳转与速读。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挑战
消解了主流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理念和思想,根本上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故而应成为所有民众的共同追求与基本遵循。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所接触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变成了新兴媒体。在这种新的媒介形式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者。在人们的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的情况下,导致主流价值观被海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所淹没,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前网络上诸多热门的话题,实际上是与主流思想观念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应有的传播力。
挤压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对其培育和宣传,除了需要有效的传播手段以外,还需要能够承载厚重文化的优良土壤。然而在信息碎片化盛行的当下,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域内,多元社会思潮和文化模式在不断地挤压与侵占着能够滋养传统文化的空间。这不仅大大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滋养空间,而且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面临到了一定的挑战与威胁。
冲击了核心价值理念。由于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异质性、隐匿性、突发性、无序性等特点,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持续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局部性、短期性的各种矛盾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一部分受众群体,就将局部地区和领域的负面情绪加诸在了信息的传播之上。这也使碎片化的信息空间成为了负面现象的聚集地。这些负面现象,如谣言、鼓动类话语等,严重污染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身上所发挥的正面示范效果形成了较大冲击。
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所谓网络媒介素养,通常是指用户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批判性地去解读网络信息,使个人得以持续向上的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淡忘了对传统书籍、纸媒等的系统化阅读,取而代之的是方便速食的超链接式的浏览,逐渐习惯了通过简单地搜索、评论、转载等方式来获取碎片化的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惰性化依赖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固化,变得不愿、也不想去自我思考以及分辨信息的内容。比如现如今经常出现的热门话题―网络霸凌、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谣言事件,其之所以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并且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维和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的网络媒介素质较低。这种情况下,除了人们难以正确地利用和解读网络信息外,对于网络信息传播、制造与转载的成本,往往也非常低,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所以此类信息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范围扩散。对于大学生群体,需要在这种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首先,提高自身的理性判断能力。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大学生群体,更是拥有较其他年龄段群体更为健全而广泛的媒介环境、更为丰富的媒介工具和更为多元的传播信息的技术。这既使得大学生的注意力出现了碎化,也造成了他们在信息阅读上逐渐由深入浅,面对每天获取的巨大信息量,不仅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很多时候难以形成准确的的理解。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况,对于大学生而言,应逐步减轻对电子科技设备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学会理性地判断和清醒地选择,保证准确而有效地获取自己所真正需要的各类信息。
其次,提高自身的信息甄别能力。网络信息流动快、数量多,真假、优劣并存,且这种情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变。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选择和阅读信息时,应学会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信息的背景及内涵有客观的解读,逐渐积累对有误有害信息的认知辨别能力,增强对无意义信息及不健康信息的防御免疫力。
再次,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方便快捷等特点,这使得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内容的把关和管制成为一大难题。而由于大学生的自制能力仍普遍较为有限,所以与某些社会群体一样,也容易出现网络失范行为。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网络规范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十分重要。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抵御负面诱惑的能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辨明是非真假,谨防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也需要规范自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行为,虽然媒介信息传播的公共便捷性赋予了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所获取的信息的能力,但是信息的频繁和传播势必相应造成一些人责任意识的减弱,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取和信息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言行。
对于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和二次引导。首先是加强学校的科学引导。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了一项综合性的教育。除了学生自主提高媒介素养外,学校的科学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十分多元,但作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成长历练自我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仍旧发挥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的作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媒介教育已经被列入到教学系统大纲。虽然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国情、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网络媒介飞速发展的当下,关注学生媒介素养已成为非常实际的教育问题。对于学校,应该建立起完整、科学、实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体制。比如建立科学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督导与管理体制,起草和制定一些可供实施的方案,将媒介素养教育编入教材等。此外,各高校应该全面加强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其次是强化教师的二次引导。进行网络媒介教育,教师的二次引导也是十分关键的。新兴媒介对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改变无孔不入,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教师是网络媒介教育的主力军,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个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为此对于广大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结合社交媒体,比较出与传统媒介的不同,并以此抓住特性来引导学生。同时,要结合亲身经历与实践积累,引导学生掌握传统的媒介如对电视、纸媒内容的评论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社会,要深化媒体机制改革。首先,要推动传统媒体的深入改革。微时代下,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纸媒等的竞争优势逐渐不再占上风。它既没有互联网所呈现的巨大信息量,也没有电子设备上信息更新的速度。而正如很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传统媒体在系统化传播、深入解读等方面仍具有很多的优势,通过激发和扩大这些优势,使传统媒体继续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作用,是必须加以思考的。在笔者看来,这主要可从三个具体的方面着手。
一是要保持良好公信力。虽然传统媒体在信息量及更新速度上逊色于新兴媒体,但就真实性而言,传统媒体一直在受众心里有着较高的公信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的采编、剪辑、等需要较长时间,使得播报出来的信息更加具有考据,同时传统媒体很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信息采集人员也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都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及信息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面对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只有继续坚持对信息的认真筛选和严格把关,继续保持和规范相关选题的策划、等机制,以维持甚至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才能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利用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权威性,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传播,进而与新兴媒体一起,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社会传播网络。不仅如此,通过全面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上游权威性的传播内容,也有利于保证其占据中间高效、多样的传播平台,以及最后通过终端顺利传递到分众化的受众群体。这样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处在强势传播的位置,也容易保持传播活力。②
二是继续加强对信息的深入解读。新媒介掌握了信息的最佳时效性,即往往能够在信息出现的第一时间即传播,但这同时也导致新兴媒体大都失去了对信息深入剖析和解读的时间与机会。对于传统媒体,应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加强对信息的深入、系统解读,让受众在接受到了信息之后,不仅仅只是感觉自己“看到了”,而且还全面“理解了”,以此促进自身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提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新兴媒体具有信息容量无限性的特点,即只要某一条重要或热点信息被,互联网上立刻会出现与此信息类别相似的各式各样的新闻和词条,虽然这其中也有分类编辑,但对受众来说,仍旧会有纷繁复杂的无序感。同时,这种无序感,会使得受众进一步感觉到新兴媒体对于信息关联性的传播和解读不够。所以对于传统媒体,在加强深入和系统解读的同时,依托自身的优势,持续开展具有关联性的策划和报道,也是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须在今后继续坚持并加以巩固。
其次,要促进新媒介的立体化传播。新媒介作为微时代下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信息碎片化的趋势下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便捷性的优势。它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新桥梁,新媒介应该善于整合与运用自身的优势力量,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着手,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去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体,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新媒体系统管理方法,使各种新兴媒体彼此之间实现融合与配合,以此从源头解决新兴媒体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发挥新兴媒体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效应。
(本文作者分别为南华工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访问学者、副教授;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坚持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宪法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YK005、15Y46)
【注释】
①张芳圆:“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关键词:关键词:团学活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可行性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主要由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连接受教育者与教育信息的复杂系统)和接受客体(教育信息)三部分组成,即在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过程中,接受客体在接受中介的作用下同接受主体接受机制运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心理变化、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的特点、规律,同时通过考评机制和信息反馈两个环节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性的运行机制。依托课外团学活动活动,可分别从构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接受主体、接受中介和接受客体三方面特征对探索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团学活动的内容丰富性、机制灵活性符合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
相对于高校第一课堂而言,课外团学活动在内容设定、机制构建方面具有丰富性、灵活性的特点,这与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非常契合,利于接受主体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
在当今高校,课外团学活动已成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其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第一,内容丰富性。本课题组设计的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要载体构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贯穿于接受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在接受机制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积极引导,接受主体自愿参与、自我管理,参与者可以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就符合其心理特征。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心理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真正成熟阶段。由于信息渠道的急速拓宽,接触新鲜事物的频率加快,他们具有以下特征:观察力显著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提高,情感日益丰富、充满激情,自我适应感增强、社会性发展加快。同时,亦具有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等缺陷。这些特征就需要团学活动,一方面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吸引力,易于接受主体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符合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借助接受中介达到接受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缝对接”。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团日”活动中,针对大学校园中一些学生贪图享受、、缺乏吃苦精神等陋习,我们组织主题班会,通过阅读、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追寻人生的意义、告诫其珍惜大学时光。真理越辩越明,智慧在交锋中闪现。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为借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指导学生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疑惑,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吸引力,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事实证明,“红色理想与信念”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但宣传方式必须与时俱进,符合不同受众差异性的心理特征。
二、团学活动的参与广泛性、效益深广性利于接受主体产生行为认同
课外团学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机制广泛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具有接受主体参与广泛性、接受客体效益深广性的显著特点。它因时因地制宜,可以突破班级、专业、年级甚至学历水平的界限,在同一价值目标下集合接受主体于同一个活动群体中,进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交流、互动,实现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地点不局限于校内,可以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这就使得活动在结构、内容、形式和体系等方面能及时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而保持动态性,寓思想教育、观察分析、拓展思维于其中,保证教育效果的持续有效性。
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过程中,基于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接受主体无论在理智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产生了价值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形成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也是其最终指向。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认同的建构并不是要从外界强加给接受主体一套绝对高尚的价值体系,它是通过基本的社会共同价值要求供给,在向接受主体提供合理的社会价值要求的同时,使“自我”在日常经验生活中逐步实现“自我”(认同主体即接受主体)追求与“他者”(认同客体即接受客体)要求的内在统一和有机和谐。在价值认同过程中,如果离开相应的行为,那么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着力点,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意义。一般来说,衡量行为认同的指针仅用“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支持度”是不够的,应该再加上“思想行为吻合度”和“行动贯彻度”,因为认同要以观念的形态出现,最终还要通过行为认同活动实现自身。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要注重活动效果的测评,及时处理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活动方案,力求活动效益的深广性,形成良性循环。
从本课题组收集的情况来看,各实验班通过“我爱我的祖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年征文比赛”、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箴言创建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团日活动设计大赛”等实验方案的学习、体会、总结,对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经历了从“没有深刻印象”到“似懂非懂”再到“深有感触”一个明显升华的飞跃过程。特定的接受环境容易引起其情感共鸣,“爱党爱国爱人民”、“奉献精神”等活动主题也就获得接受主体的情感认同,伴随着活动后期的继续教育,此价值认同逐渐内化为其行为认同。
三、高校给予的制度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撑利于接受机制的构建
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机构的设立,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提供了实践载体。各高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自身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各高校设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教学单位,如思想政治教研部(室)、马列主义研究部(室)、社会科学教研部(室)等,充分利用“两课”、课外团学活动等载体,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党 史、国情教育,并自觉的运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学生提升思想素质、解决思想疑惑,有力保证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教育信息,测评教育实效,完善运行机制,从制度层面维护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正常运行。
其二,高校不断增强的人力资源、物力保障,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力量。新形势下,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各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加强科研力度、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层次,并在生均经费划拨、图书购置、教材规划、多媒体使用、网络支持、活动经费保证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力度。这些因素和外在条件,都是举办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的课外团学活动必须的支撑,也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随着高校不断推进教育管理体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课外团学活动的内容、方式、管理也必将不断创新,这势必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机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42-0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给予了关注。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认同现状、实现路径等方面,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研究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机理的较少。因此,本文从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心理过程出发,探讨大学生如何生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和内涵,学术界主要从价值认同的视角进行阐述。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于某种价值观念、价值目标的趋向、接受和践行。价值认同是一种集体意识,它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作为追求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主体对于价值目标的追求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转化为具体动机,激发和支配实践活动。因此,价值认同不仅包括个体的模仿、内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和实践选择。价值认同具有互建构性,即它是在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构建起来的,是社会成员一致的看法和感情。因此,价值认同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成员的交往互动,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价值导向,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观念。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生产活动、交互活动,逐步调整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适应、接受和遵循核心价值观,以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于群体和国家的一种情感、认知的归属感,它标志着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三个倡导”作为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次
从认同程度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盲目认同。盲目认同是指大学生处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盲目跟风,被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表现为,大学生既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也没有理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持积极认同,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清晰的理论认知。比如,周古月对武汉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较少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列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涉及的12个价值观。陈世阳选取北京地区10所不同类型高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不高。由此可见,盲目认同是一种停留在表面上、感性上的认同,而非建立在理论认知的基础的接受和理解。
(二)表层认同。表层认同是一种低水平的认同,是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被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影响下,大学生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然而,这种认同只是表层上、学理上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导致认识和实践相脱节。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面对个人私利等现实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功利化、个人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产生认知和实践的矛盾、认同和践行的不坚决。因此,在表层认同的层面上,大学生并没有从情感上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的基础也不牢靠。
(三)自觉认同。自觉认同是在主动自愿的基础上,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认同是一种积极认同,它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即大学生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清晰的理论认知,并且接受和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同时外化为实际行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不能停留在盲目认同和表层认同的层面上,而是要建立在自觉认同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最终确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念和准则,在行为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过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通过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实现的。同时,必然受到社会认同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要经过一个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因此,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接受赞成并逐步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个体心理的层面来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由自身内在的“知”、“情”、“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知”是认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包括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科学内涵等。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成价值认同的基础。大学生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程度如何,关键就在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和消化。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越全面、越正确,就越有利于形成理论认同。与中小学生相比较,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迅速发展,他们会根据自身需求与爱好吸取知识,并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对外部信息的识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正确的理论观点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由于个体识别能力的差异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同水平。
“情”是情感,是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去认识社会现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活动领域扩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大学生价值取向选择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如果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就容易激发他们产生情感认同。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化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自身的情感体系中,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过程。
“意”是意志。意志是人们自己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是大学生愿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向,以及在践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大学生在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一旦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能表现出巨大的意志力量,从而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
“行”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是大学生在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的外在表现。“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本和归宿。个体的价值认同从获得理论认知开始,经过情感、意志的催化,最终转化为个体的行为,达到了真正的认同。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并转化为日常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就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个认同过程。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社会化是价值认同的基本路径。大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而贯穿这一社会化过程的主线就是认同。社会化是个人成为社会一员必然要经历的社会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公式。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社会化的环境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大学生个体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具体途径上看,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路径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
1.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是在互动中传递而被掌握的。从受教育者来看,大学生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己思想内部矛盾和斗争去选择、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从教育者方面看,教师是培育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知核心价值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大学生认识能力和活动空间的限制,大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因此,在学校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要建立全方位的配套教育。除了教学途径外,还要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实践平台,比如班级管理、评优表彰、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和党团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教师是大学生的榜样,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
2.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教养态度对子女的人格也有重要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由此对子女的人格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培育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
3.社会环境的影响。价值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受国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国家和社会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文化,通过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大学生通过感知、领悟现实中的场景和身边的优秀典型,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正确性,从而逐步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2]陈新汉,刘冰,邱仁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3]黄进.论核心价值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周古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陈世阳,夏欢,刘玫.首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Z1)
[6]苏巧荣.大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南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研项目(2015XJSZ05)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问题 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作为社会意识,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制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不能简单通过直白地转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日用而不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认识主体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认知和对其所描述内容的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种价值的承认和内在认可,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定位。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对一定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等产生影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能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在决定是否接纳一种事物和意识的时候,总是会先对这一事物和意识进行评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只有个体认为这一事物或意识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才会接纳和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各领域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治能够更加民主化,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环境能够更加自由、和谐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共同价值期许,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应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是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际上是个体对社会意识的认同。按照的观点,个体对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需要社会意识描述的目标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让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价值认同达到对个人意识的规约,使个体在被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个人意识上升与社会意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归纳起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面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当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期许。其本身具有语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层面内容相互衔接、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理论阐述深刻等特征。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内容以及认同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不全面、ι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羁蹋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特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脉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也理解得不全面。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不够了解:有37.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还有10.4%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示怀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没有积极影响,还有13.4%的人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价值,有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还有26.8%的大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动化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但是,客体是应该具有主体性作用的,而不应该将客体置于教授者和教学内容的对立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出于取得考试成绩、获取学分的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洗脑”的课程的想法,因此从情感上抵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不大,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1%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15%的人认为自己树立的是其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帮助大学生厘清认同逻辑、理顺认同思S,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立足个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按照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样适用这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前时代我国民众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只有立足大学生个体,通过解答大学生的疑惑、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经济基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逻辑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实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突兀地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度,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领悟。
(三)理顺思维,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仅仅依靠个人感性认识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评判。通过实践,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弥补课堂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由于内外部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关心广大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社会层面的理性认识;此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情感体悟,也通过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曾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2]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3]曾狄,李忠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备注: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XZD16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认同路径
2014年五四和六一期间,就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当代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现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一.现行两种教育模式
自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国内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受区域环境、专业特色等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多样、方法不一。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灌输”模式;二是“实践教育”模式[4]。侯爽在其研究中指出,第一种教育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采取灌输或讲授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传递;第三,突出国家、社会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权威地位[1]。它的具体形式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个别辅导三种。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还开辟了实践教育模式,依托“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进行补充教育。
袁祖社博士在其《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一文中,从灌输性范式和主体性范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利用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主张。袁博士认为,价值观教育基本范式的转换与嬗变,必将为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契机、新的视域与新的借镜[7]。具体嬗变包括:由培养“知识性人才”到生成“主体间性品格的人”,引导价值观教育目的向自我本真性的回归;由“理论教材”走向“鲜活文本”,引导价值观教育内容向“人化――整合”性转变;由“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引导价值观教育过程由受教育者的经验系统切入;由“脱域机制”走向“全员育人”,引导价值观教育思维向整体性综合化转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基本认识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内涵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查有梁在其所著的《教育模式》的前言中写道:“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汪凤炎在其《德化的生活》一书中提到,理想的教育模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指导理论科学可靠;三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综合模式及教育模式的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可以定义为: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价值观、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程序或方式,用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6]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较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时间较久,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研究则始于2007年,两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重点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后者则涵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从理论范畴来看,前者属于后者,但不等同于后者。第二,研究目的不一样。前者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
吴起华在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一文中指出,要努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路径[5]。他强调,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成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之源。他认为,价值观内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必须要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群过程,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莫诗浦在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一文中,则强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要激发认同的内在需要,又要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多维度构建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1]。他认为,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以下四个方面尤其重要:第一,尊重与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利益诉求;第二,给予大学生精神动力和支撑;第三,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共鸣;第四,激发大学生价值情感认同。在优化认同的外在环境方面,他认为需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高校是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过渡与中间地带,而公寓是高校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地带。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80期,42-44.
[2]庞娟娟:针对当前寝室文化谈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J].创新教育,148.
[3]王浩宇:寝室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作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80-381.
[4]王启明,袁祖社: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J].求索,212-214.
[5]吴起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J].教育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5-7.
[6]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8卷第2期,67-75.
[7]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启示.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08年7月,7-9.
[8]戚万学.冲突与融合――20世纪西方到的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70-273.
[9]Halstead,J.Mark,Taylor,Momica J.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if recent research[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0(2).
[10]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107.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09 — 0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种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领全局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大讨论,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只有弄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学界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相关提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1.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很多学者都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学理解释,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所有价值观念中本质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价值内核。总的来看,学者们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体现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有效引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其内容为“信念为魂、品学为本、创新为要、家国为基”。 其中,“信念为魂”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品学为本”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主要任务,“创新为要”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实践的时代主题,“家国为基”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保证。〔1〕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经历一个从大学生普遍认同到生成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进而儒化为大学生普遍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国家至上,诚信为本;科学理性,追求卓越;自律修身,宽容开放”24个字。这种表述高度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追求和终极价值目标,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承接。〔2〕
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从社会的要求、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以及现实中的问题等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其中,社会的要求是导向,大学生是主体,现实中的问题是事缘。〔3〕也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理想、责任、创新”。其中爱国是精髓,理想是主题,责任是要求,创新是核心。〔4〕
2.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作了阐述。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从整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重视自我实现和人际家庭的和谐,表现出对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以及人情和个人幸福的关注。其特征有:第一,大学生价值评价逐渐向个体化偏移;第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发展;第三,大学生价值观选择趋向实用性;第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5〕
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的主流发展方向一直坚持“爱国”和“成才”这一主线。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短期化,价值实现功利化,价值追求个体化与价值实现自我化等方面。〔6〕
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已经迈入了“90 后”占主体的阶段。“90 后”群体的成长环境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独生子女多,群居生活少;网络依赖多,现实接触少;接受赞扬多,得到批评少。在“90 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既有价值观与外部社会现实现状的冲突,也有价值观体系内部互相背离的矛盾。具体说来,表现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定位缺失;价值观评价方面模糊;价值观实现方面扭曲无序。〔7〕
二、关于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现实针对性和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学者认为,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繁荣和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现实需要。其必要性有:(1)培养合格大学生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2) 当代大学生主观上需要积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3)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和导向;(4)建设高校校园文化需要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8〕
有学者认为,纵观人类历史,每当变革来临时,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核心价值观的重构总是成为社会革命的有力支撑。近代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核心价值观的力量。“”“”””的失败,其本质原因在于国人核心价值观的落后。“”的成功在于它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的新型价值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随着社会思潮、社会热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他们没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正在形成中,这时正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9〕
三、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是关于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必然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方法论的定位和路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发展方向,在已有相关的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
1.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
其一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也有学者认为,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其二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原则。主要观点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体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10〕应坚持政治性、民族性、崇高性、时代性;〔11〕应以“实践性”为基础、以“生活化”为基调、以“规律性”为基点、以“科学性”为基石。〔12〕
其三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辨证方法。有学者提出,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三个方面的统一:即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13〕有学者认为,重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五个结合”,即突出主导价值观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理性接受教育与情感认同教育相结合;优化教育环境与整合教育资源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14〕
2.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研究,研究的成果很多,大多数学者从整体上做了宏观分析。例如,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为:以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15〕
也有一些研究者侧重于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某一具体路径措施。创新是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有些学者非常重视教育机制的创新,指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认同机制、动力机制、联动机制、体验机制、参与机制、情感机制的构建,努力推进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全面创新。〔16〕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利用社团、红色文化等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汇聚多种渠道,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是当前理论界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其它一些问题,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等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有些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展研究视野,拓宽研究领域。学术界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中,大多忽视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没有体现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到目前为止,开展研究较多的学科只有哲学与社会学,要跳出现有研究视野,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来深化研究,发挥学科优势,以期获得更丰富的研究成果。
第二,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主要是宏观上的理论研究,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较少。虽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离和缺失。在当前,高校要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青年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研究就要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培育出大学生主动接受和自觉践行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13〕韩丽颖,杨晓慧.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思想政治研究,2012,(11).
〔2〕〔12〕于俊如,许岩.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思想理论教育,2012,(06).
〔3〕孙丹薇.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2,(06).
〔4〕〔9〕黄莹莹.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9,(02).
〔5〕孙体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状况与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02).
〔6〕史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7〕〔8〕吉喆,谢春虎,钟京凤.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07).
〔10〕冯刚. 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11〕 胡德超,刘达禹.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14〕 矫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刍议〔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04).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育;内化;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的信仰认同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未来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植于心灵深处,产生归宿感和敬畏感,才能外化于行,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并践履的实践精神,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和精神交往,使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体共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
知是行之始,“情”“意”是“信”和“行”的中介。“有道德的生活”首先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其成为“有道德知识的人”,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有道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对话不能停留在叙述性的实然层面,更指向了应然层面,让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即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第一,情感促进认知的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以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为首要前提,即大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知识是经验世界的总结,知识要成为每个人的“德性”和“德行”就要通过叙事对话以情感契合碰撞激发出情感共鸣。叙事对话是前提,情感契合是结果,对话蕴含着情感,事理要有情理,情理通过事理得到验证。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是对话式的,是经过反复辩难、比较、修正才形成共识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引起学生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出有“道德知识”的人。
马克思多次强调“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只有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才是教育的价值归宿。所以,要努力探求对话的方法来取代灌输。强制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陷入杜威抨击的“直接道德教学”的怪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绝不能单纯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的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学生在此种方式下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可能是与其外化的行为无关的和零碎的片段知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也是有张力的,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种世界的教育方式,人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人不但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社会,二者统一于人的认识世界,基于此,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道德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符号,无法在教育中替代道德教育本身,道德知识的道德意蕴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表现。第二,情景促进认知的发生。叙事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对话,更要重视情感因素,不但要有体验,还要有启发。
在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干瘪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叙事对话,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过程的内化要依赖于情感因素,所有道德判断都内含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要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列宁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同时培养有情感的学生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共同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是单纯地依靠理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来获得,必然有自我的情感共鸣,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这种“心理层面”的心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是以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绝不是一厢情愿。
二、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
第一,教育构建的情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环体。教育构建的情境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制度、人格、理念、设施等基本要素。而针对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可以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轴心所能辐射出的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信息和经验。狭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该概念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校通过营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二是教师通过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促成彼此交流和互动,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善于抓住和运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言传,更是身教。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说,在知识性方面,谁都不缺老师,但学生素养的熏陶、理想信念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格品性的养成、创造精神的培育,需要人师的心灵感化、文化濡化和深度对话,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师范性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成长。大学生在“修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修身”;所有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言传”,更应该强化“身教”。所以,要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所有这一切才构成教育的情景。教育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在预设后的教育进行中生成。教育情境预设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育目标,经过精心的挑选设计或者积极主动构建的、针对相应教育内容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生动性、情感性、仿真性,它包含教育教学所需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环境”,它是经过艺术地、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注入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文化环境”,它能激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刻体验,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进入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获得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是精神文化世界的继承。要实现两个世界知识成为学生自我世界的知识的目的,需要构建情境,完成知识由学生的外部世界向学生自我世界的转化,而转化发生的场域就是教育情境。
第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了解、认知和学习,由于“触景生情”,才有了认同和信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感情,就很难教育和感化学生。进入教育构建的情境世界,对学生而言,除了蕴含的认知意义之外,还具有情感意义,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时,犹如身临其境,情感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认知才是理性的认知,才能够再次指导实践活动。教育情境即一种实践活动的建构,在情境的对象世界中获得对象的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因此,要把学生带入体验情境中,使其有能力体验自我和创造自我。教育情境的建构应以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过程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世界的意义。个体的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现实和文化沉淀。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把握表象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把体验生命的过程建立在新鲜材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理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外部生活世界与学生情感世界的恰当对接,促进教育需要的各种情境与真实的学生生活世界相互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更应当强化对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教育是为人类能够终身领悟世界和自我真谛服务的,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构建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
三、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的生活,确保大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生活世界。第一,要认知于生活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起源于生活,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成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目的,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接轨,是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首先,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着手。生活诉求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应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的一致性,让学生真实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促进大学生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保证大学生有利益诉求和维护权益的常规渠道。其次,可以从大学生的各类生活着手。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多方面的具体生活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融入班集体建设,也可以融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再次,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话语着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和“互联网+”的微时代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如“蓝瘦、香菇”“三生三世体”等独特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也要尝试用类似的话语表达来解读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转向生活化。第二,要服务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服务于生活,这样扎根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要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紧密关联。例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剖析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也会促进大学生外显出行为的自觉,同时又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体的、实用的。“
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而且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每个人配享幸福的素养,影响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观念和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意义。在生活中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杜绝虎头蛇尾,避免浮于表面的不良现象,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工作,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来,落到小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这就说明了社会生活能够成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一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方式还不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尚未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认为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往往与之前所认知的观念相反,在行动上呈现出“半截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成为了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只是凭借知识性的考试,或者大学生的主观范围内的原地徘徊,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单纯诉诸于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必须要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来综合衡量;二是由社会生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会变成高居殿堂的空壳理论,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原则,从多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使大学生生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健康价值判断和合理行为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细致入微和扎扎实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李春会.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微公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向互动
1微公益的内涵及特点
1.1微公益的涵义
所谓微公益即微小的公益,指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强调聚少成多的公益行为,即全民以微小善举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新型的公益参与模式。微公益是自2009年9月新浪微博诞生后借助网络平台兴起的,而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公益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的现实活动,使其内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在信息时代,微公益是指借助公益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由广大网民发起或响应的一种新型公益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公益价值和公益理念的传播,塑造人们的公益习惯,强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改变社会生态。
1.2大学生与微公益特点的契合
微公益参与的简易性。参与微公益并不在于你的资本有多少,你的身价有多高,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参与其中。微公益参与的低成本、低门槛使得微公益参与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机构、企业、明星和专业的大型公益组织,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是一种真正的草根公益。而大学生目前还没有收入来源,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微公益的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正好为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供了契机,使其切身为微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微公益理念的契合。微公益的理念是“希望通过各种活动,让公众产生公益意识,建立起公益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这样才能起到公益所追求的“公众付出、公众受益”的效果”。目前,大学生群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稳定阶段,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思想开放,整体素质较高,能较快地接受这样的新兴事物——微公益,对其正青春、益青春、益社会的公益理念也较更能理解。同时,近些年来,高校公益蓬勃涌现,逐渐成为校园的新时尚,这些都为大学生接触并参与微公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2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困境
2.1实践困境:知行难合一
一种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认知、情感、行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使责任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实践则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最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认知和情感才能被不断强化,而行为也才有施展的空间。目前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上,往往只注重思想理论的认知教育,却忽略了情感体验这一实践环节,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意难合一,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这是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2.2方法困境:培育方法单一机械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主要以灌输说服教育为主,主要表现为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条主义式的灌输。这种单一机械的方式漠视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主动性,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抵触厌烦情绪,使实际效果不甚理想。而开展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层挂职等实践活动往往由于机械化、程序化使其流于形式,使其并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了。因此,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一种多元化的方法,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其中,进行一定的情感体验。
2.3观念困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分离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宣扬的主要是社会价值本位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开始逐渐把发展重点放在自身,愈发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观念与老师在课堂上所宣扬的价值观相去甚远,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老师在上面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现象随处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价值优位与大学生理念中的个人价值优位分道扬镳。
3微公益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向互动
3.1微公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
3.1.1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的多样化
微公益不仅仅是模式上的一种创新,由传统公益转变为人人都可参与的平民公益,更是公益思维上的一种创新,不再仅仅只着眼于公益行为本身,而是将个人的社会道德价值诉求内化于微公益行为之中,使微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责任。而微公益简便易行的特点使得大学生能够普遍的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将其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社会责任和行为习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这对于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微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化解传统公益带来的诚信危机,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向善之心和公益精神,促使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价值层面得到升华,同时大学生在每一次参与微公益的过程,也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的过程。
3.1.2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性
从上学伊始,大学生就一直被进行各种各样的理想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主要群体,他们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提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每一个大学生都耳熟能详,虽然都知道核心价值观,可又有几个人在生活中真正践行了呢?这就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知行分离,即相关的思想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社会行为。由于缺乏从口头思想教育到身体力行的实践环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切实地转化为行为,从而导致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把握上出现“脱节”。而微公益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微公益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微公益的实践又如此简便易行,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际中将内心的自身价值诉求外化为行为。微公益作为培育载体,一方面以实际行为的参与加强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又推动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促进微公益的蓬勃发展。
3.1.3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微公益旨在号召社会全员都参与公益互动,以小事体现社会公德心及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达到社会和谐进步”。微公益所传播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扬的价值观、人生观十分契合。大学生正处于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阶段,其三观也逐渐趋于成熟。他们热爱国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注重自身发展,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微公益作为一个桥梁,有效的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对接。一方面,微公益的简便易行降低了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成本,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践道德价值目标,以寻求自我满足感。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活动,微公益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活动,大学生参与到微公益中,构成其中一份微小的力量,从而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微公益将理想追求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促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推动微公益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24字构成,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微公益本质上还是一种公益,其无偿性决定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其不断扩展和深入的强大精神动力。责任意识决定参与意识,参与意识决定参与行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信念和价值追求,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会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道德的要求,积极地实践各种道德行为,慢慢形成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与微公益的所倡导的公益思维、公益习惯理念不谋而合,从而激发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热情,促进微公益行为的发生。
4以微公益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兴载体——微公益,大力发展高校微公益,搭建专门的高校微公益平台。
4.1“大数据”支撑下的信息整合实现公益速递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构建专业可靠的高校微公益平台。利用该平台实现高校内部所有公益社团组织的信息整合,即主要是通过后台人工操作实现高校公益社团组织公益信息的收集、核实、、宣传和统筹等工作,从而使微公益信息能够及时在平台上,扩大微公益信息传播范围,提高公益社团组织的影响力,促进公益社团组织的发展。而大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各个公益社团组织的动态及发展情况,提高自身对微公益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微公益平台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提供了参与路径。
4.2线上线下联动,构建“POW”良性运作机制
“POW”公益服务模式,即由一名指导老师P(professor)负责一个公益组织或社团O(organization),实现在一个公益网站W(website)持久发展的过程。在信息之前,指导老师要进行项目审查,完善项目的运行机制,规避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出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通过线上网站能够实现信息、参与者报名、组织者审查等一连串流程,线下仍要发挥指导老师的牵头带队作用,完成一份高品质的公益活动,在良性运作机制下,树立社团的品牌形象。
4.3以完善的准入机制保证参与的安全性
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数据与学生信息的无缝连接,为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提供便捷化的渠道。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微公益平台,大学生可以依据学号登录,保证参与者的身份真实性。而后台依据学生专业、性别等信息自动筛选、推荐可能满足其参与需求的微公益项目,实现微公益项目的“私人定制”,进而提高其参与热情。此外,对于学校社团组织的信息仍要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基于“POW”模式下保证组织者的身份的真实性、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活动的可操作性。
作者:张鸿燕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利娜.微公益视域下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6.
[2]张兰君,何雯.微公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03).
[3]冯莹娇.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4]刘玉花,尹玉力.微公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必要性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02
Necessity and Path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LV Yanni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 Under value diverse backgrounds, scientific value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o achieve the dream of the backbone of China, so nurtur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ure in the student population of the need not self-evident.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seek to cultivate this special group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ecided to core values and scientific way, to ensure the cultural education, increase consensus, innovative practice activities effectively implement pat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ege students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in the student population.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tudents; necessity; path
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后,2013年中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国各族人民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的号召,认真探索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实践路径。然而,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处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大融合的时代,特别容易受到非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影响,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挑战,要求我们用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做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价值选择。2014年10月,教育部党组团中央又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各类学校积极构建起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长期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至此,为在大学生群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保障。
1 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是直接享受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一代,能够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地接触到世界各种先进成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①大学时代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积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中国脊梁的行为,是应对市场经济、价值多元化冲击的明智之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必要选择。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很难做出科学的价值选择。而且,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青年人才为其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用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出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伟大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在青年一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其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群体,是未来祖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衡量是否成才的根本标准”。②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力量。每一个有志的大学生都应该自觉树立起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争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好地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最后,防范大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侵蚀的需要。当今世界呈现全球化趋势严重,各国除了经济、科技交往,又进一步深入到文化领域。当今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竞争角逐时都把目光投向青年,大肆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念”,③特别是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最容易受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甚至青年一代开始追求西方的价值观。目前,西方的快餐、影视作品等在中国的消费主体是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自觉接受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的不良影响。
2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当代大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首先,萃取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大学生共识。“任何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摆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孤立地生成,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以大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平台和有效载体。
其次,尊重多元文化,突出主导地位。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的新时代,要求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文化因素,自觉迎合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追求。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不断拓展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领导。
最后,强调知行统一,遵循实践育人原则。当代大学生都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国情的限制,总体上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严格限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代大学生都比较反感理论说教,而喜欢实践探索,他们是“理想主义的一代,也是实践主义的一代”。⑤所以,要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断创新大学生的实践载体,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坚持落实到细处小处,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奉行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同时,还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善于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创新培育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首先,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一方面,对大学集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报告会、分享会,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图画、视频等表达对核心价值观的感悟,积极发挥大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切实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时机,开展颂扬、领悟传统文化精髓的活动。结合校园自身优势和历史、文化传统,不断创新教育学生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高大学生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继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激烈的体育竞赛,不断激励学生磨练意志、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其次,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单纯张扬、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新事物、接受新思想。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正确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其不良侵害。同时,引导学生对各国文化取长补短,“以正确的文化视野对待多元文化,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⑥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视野,不断提高学生提高多元文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的水平,并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批判和扬弃。从而,在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多元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最后,展开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社团、校报等作用,加强对先进个人的宣传报道,形成积极政党先进个人的良好学校氛围。大力开展大学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贫困地区支教、深入城乡为孤寡老人、孤儿等社会弱势群体展开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逐步带动全社会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的庆祝活动,加强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领悟。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起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大学生能够切实参与进去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也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注释
① 王丽丽,张森林.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4-47.
② 陆铭,朱振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论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8):106-108.
③ 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30-32.
④ 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4(5):106-10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做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讲话,不仅重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更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和践行寄予了迫切且深切的希望。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大学生是在高校就读学生的总称,是以“大学求学”作为界限对个人和群体的界定。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中18――22岁、于高等学校求学的青年群体,这一群体有着其鲜明的特点,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强、多样性强;同时正如所言“青年的r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总结而言有以下几点:
1、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
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生力军,不仅仅有青年时岁所赋予的青春活力,同时因为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使得其价值观整体状况呈现出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总特征。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科学的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人民和自我有科学的认识,对自我与社会、国家的有着统一的认识,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他们不仅仅对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
2、价值观多样、不统一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和社会文化的多元,使得其价值观呈现出多样、不统一的重要特征。就大学生单独个体而言,由于身心成长的可塑期,其每个单独个体处于多元价值观共存且统合的阶段,甚至有着多种价值观矛盾共生的情况;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个体与个体间的价值观又千差万别,缺乏共有的、核心的价值观念。这种多元造成了个体自身价值观矛盾冲突带来的难以统一的纠结,也带来了群体间由于价值观多元而造成的集体性差的特点。
3、可塑性强
当代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其价值观有着可塑性强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可塑性强决定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性,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易于受到外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并很快将其内化以适应个体统一性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塑性强的特征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至关重要,只有将科学的价值观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才会使大学生内化为科学、健康的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践行状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我国文化的高度凝练具有普世性的首要特征,是大学生的价值核心与基础。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国民的价值观获得了较快且较好的统一,不仅仅是因为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文化凝练的结果,同时因为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性、国家认同性。同时,作为对于中华文明的高度概括,核心价值观抽取了中华民族的独有文明特征,使得该文明特征生于中华民族又作用于中华民族,迅速推动了我国国家建设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随着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推广迅速铺展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价值组成和高校的重要文化追求。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由于时间长度才刚刚展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践行和对其的引导、教育都处于初级阶段。
1、内化不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教育与引导刚刚起步,时间的短暂使得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存在教育方法不完善、教育深度缺乏、教育效果有限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处于养成阶段,这种养成阶段更具体而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内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获取的,鲜有大学生主动学习,这种粗且浅层面的认知直接使得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停留在表面。
2、不够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提出以来立刻掀起了一场持久的价值观教育运动。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热烈且持久的,然而受限于时间的短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存在着不够稳定的现状。这种不稳定主要是由于认识不深入、内化不深入导致的价值观摇摆,即由于大学生个体面临价值观的多元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时候处于与其他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意识和头脑的博弈战之中,由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足,很多时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体系中并未占据主流、基础位置。
3、外化较浅
【关键词】大学生 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12个词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学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关系到我们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必需加以重视。
一、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五四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最完整、最系统的阐述,为广大青年自觉践行以及全社会共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修身立德的着力点和培育弘扬的落脚点。核心价值观对于民族、国家发展非常重要。主席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可见,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先进文明的成长。精神是一个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支撑与动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挺直身板的脊梁、破浪前行的罗盘。而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是全党全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总书记八个字箴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现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揭示了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方向,对于指导青年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席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本经典,也不是中华历史中哪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所说的一两句话,而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它是倡导辩证思维的文化,反对“过头”和“不及”;它从主体上说是人文文化,吸取了宗教思想中的某些优质思想,加以改造,使人文文化更加丰富,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去;它是讲爱心的文化,爱国、爱乡、爱亲人、爱邻里、爱大众、爱一草一木;它引导人们去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己内心的和谐,是追求和谐的文化;它讲和平,反对侵略,并不无条件地反对战争,主张区别义战和非义战,支持前者而反对后者;它是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它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即教育,认为人们经过努力学习皆可以成才,成为圣贤;它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文化。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曾提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二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三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四是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激荡”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好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而且“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要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道德荣辱观,自觉地、高标准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身边做起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青年大学生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学习提高,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