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宏观经济形势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资本结构;调整路径;增量分析
一、 引言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我国房企较为常用的融资方式,对其资本结构调整的路径进行甄别和筛选,针对以往资本结构调整研究中大多采用存量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而难以体现企业真实调整行为的缺点,我们运用增量分析法建立了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路径指标。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特质、宏观经济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其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
资本结构调整必然与企业的融资方式相结合,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的静态目标,融资行为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手段和动态过程。长期来看,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资本结构会向最优资本结构收敛,为此,根据资本结构偏离的方向和程度,企业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融资行为(即改变债务和股权的融资方式)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
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房企需对不同的资金来源、融资成本和期限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宏观经济环境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但是,房企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等问题十分突出,使其经营风险陡增,严重阻碍了其快速发展和企业转型。
尽管理论上房地产企业存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但从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且近年来的抑制性调控政策阻碍了房地产企业的股权等直接融资,这就导致房企主要依赖国内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而其它融资方式难以形成有力补充。受此影响,房企的资本结构调整大多通过债务的变化和商品房开发销售来实现,具体表现为短期和长期信贷融资与偿还、加快或放缓开发和销售进程以及调整预售策略来控制资金回流速度等。因此,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路径的研究,可重点着眼于短期、长期债务和内部留存三个方面。
三、 研究设计
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具体实践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参考我国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黄辉,2012),主要从短期、长期债务融资及内部留存融资三个方面对房企的资本结构调整路径进行分析。从企业特质及宏观经济形势两个角度着手,全面分析各宏微观因素对房企选择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调控政策分为有刺激政策、有行政调控两类,对他们与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 变量选择与指标计算。根据前文分析,我们确定了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以及内部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为当前房企资本结构调整的三条路径。同时,采用增量分析的方法,在实证模型因变量中设置了短期负债融资增长比(YSD)、长期负债融资增长比(YLD)和内部留存融资增长比(YIR)三个指标。其中,YSD为短期负债增长额(SD)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YLD为长期负债增长额(LD)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YIR为内部留存收益增长额(IR)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
影响房企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整政策、公司自身特征等。因此,结合我国房企的融资特点,自变量中宏观经济因素考察了GDP增速(AGDP)和实际贷款利率(RDR);公司特质性差异方面考察了公司规模、资产结构、盈利性、成长性、资产流动性、非负债类税盾等指标。
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本文以2007年6月1日前上市的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研究期间内出现ST和PT类的样本;剔除研究期间内发生并购重组的样本;剔除主营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低于50%的样本;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最终得到77家开发经营类房地产上市公司,考察期间为2008年第三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共19个季度、1 463个有效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Wind金融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东方财富网和搜房网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1描述了本文定义房企资本结构的三种调整路径。YSD为0.4,即短期负债增加额占总资产增加额的40%。YLD为-0.3,说明近年来房地产上市公司长期负债融资有所下降,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复苏缓慢,房企使用长期负债融资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特别是2011年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使房企的贷款难度和成本大为增加,融资渠道受阻,进而导致长期负债下降。YIR为0.2,说明近年房企内部留存收益有所增加,在扑朔迷离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房企会通过增加内部留存收益“过冬”。
3. 实证模型设计。本文利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路径和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如下所示:
Ykt=α+β1LNSkt+β2TANGkt+β3ROAkt+β4TQkt+β5LIRkt+β6NDTSkt+β7AGDPkt+β8RDRkt+ε(1)
调控政策通过市场环境、融资成本等影响到房企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调控手段会对其资本结构产生差异化的影响。为考察不同政策环境对各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我们建立了如下模型:
Ykt=α+βX+■?兹Dit+ε(2)
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宏观调控虚拟变量,D1、D2分别为有刺激性调控和有行政性调控,若有,则D1为1,否则为0。X代表模型(1)中的企业特质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模型中其他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见表2。
四、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宏观经济与公司特质因素对选择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表3反映了三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下受公司特质因素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情况。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我们对实证模型均进行了Hausman检验,并同时报告了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两种情况下回归结果。
从短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资产流动性对该路径的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非债务税盾对此路径选择的影响为正。由于房企的短期负债融资主要用于公司相对固定的日常经营开支和资金短期周转,而与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关系较小,因此GDP增长率和利率水平对该路径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从长期负债融资路径看,企业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公司盈利能力对该路径呈显著负影响,成长性越高的企业,长期负债融资增加额在总资产增加额中的比重越低。资产流动性对此路径存在正向影响,但作用较小。宏观经济形势对此路径正向影响显著。经济形势较好时,房企会加大投资规模、加快投资速度,对未来良好的市场预期也会使其增加土地储备,这些投资决策加大了资金需求,使长期负债融资上升。贷款利率对该路径的选择有负向效应,其一,较高的贷款利率提高了长期负债的融资成本,迫使房企寻求其它融资方式;其二,贷款利率调整往往是显示政策走向的重要信号,利率提高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这会影响房企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进而放缓投资速度,资金需求降低。
从内部留存收益路径看,资产结构对该路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盈利性对此路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债务融资相比,内部留存收益可降低融资成本,不必面临到期还本付息的问题,使企业破产风险降低,资金运用更加主动。因此,在融资决策中,企业往往首选内部留存收益。此外,公司成长能力对该调整路径有负向影响,资产流动性对该路径的影响为正。该路径与利率水平正相关,与GDP增速负相关,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房企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债务融资和其他股权融资,此时内部留存收益所占比重会相对降低。
2. 政策环境对调整路径选择的影响。通过对模型(2)的实证检验,我们得到不同政策环境对房企资本结构三种调整路径的影响情况。为保证研究的稳健性,我们将刺激性和行政性政策变量分别加入到模型中进行讨论,作为对比,我们同时关注了两种政策变量同时加入的情况,如表4所示。
从短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刺激性政策对该路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企的经营状况对政策影响十分敏感,刺激政策下,房企会扩大投资,日常经营开支和短期资金需求会随之增加。另外,行政手段对房企选择该路径仅有微弱的促进作用。
从长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刺激政策下房企会增加投资,资金需求量上升,在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其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表现为长期负债融资同样会受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行政手段对房企选择该调整路径的影响较小。
从内部留存融资路径看,刺激性调控政策和行政性调控政策对该路径的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于刺激政策促进了负债融资的增加,内部留存收益占比就会相应下降,而行政手段的低效与滞后效应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对于三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分析中,同时加入两种政策变量之后,各变量的符号均保持一致,系数变化不大,说明研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梳理房地产企业常用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和房企经营实践,运用增量分析法建立了资本结构调整路径指标,利用2008年~2013年的季度数据,从企业特质、宏观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影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资产流动性对选择短期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对选择长期负债和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正向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对选择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效应,对选择内部留存路径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对选择长期负债融资路径有促进作用,对选择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利率水平对选择长期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效应;刺激性调控政策对选择负债融资路径有正向效应,对选择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行政性调控政策对房企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产生了较坏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论对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金融市场以及政策制定者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房企应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合理调配资源,规避风险,在短期与长期债务间建立平衡,使资金更加稳定、有效地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第二,为避免因宏观调控迫使房企选择高成本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防范系统性危机,也为房企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疏通各类融资渠道,如开放或进一步开放上市再融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等房地产金融创新产品。第三,政府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下转第107页)应对该产业的整体运行机制进行长远考量和系统性规划,减少行政性的调控手段,更多的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控,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从而引导房企形成长期的发展战略,更加从容地调整其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冬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与资本结构变动.经济研究,2009,(12).
2. Wa1d.J., S. Michael. The Effect of State Law on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
3. Hovakimian,A. The role of target leverage in security issues and repurchases.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4,77(4).
4. 黄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 白明,任若恩. 不同调整路径下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比较分析.系统工程,2011,(1).
6. 尹钧惠,刘学青等.财务管理基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孙琳,徐晔.财务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项目号:2012-GZ-10);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CXJJ-2013-40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790044);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项目(项目号:2013Z59)。
关键词:外贸企业;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环境
引 言:当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不但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而且使得整个市场更加透明化。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陷入衰退,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周期。这些现实结合贸易企业的固有特点,使得外贸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从而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结合时代特色及实际情况重新思索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宏观因素
1.预判宏观经济环境
对外贸企业而言,宏观经济环境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经济周期、价格、利率与汇率。
(1)经济周期-增长与衰退。简言之,经济运行可分为增长周期、衰退周期,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由繁荣陷入衰退,总需求下降,国际贸易深受影响。
(2)价格-供求理论与投机波动。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这也是长期指导机构及企业基本面分析的金科玉律之一。我们结合特定商品的生产供应和需求情况可以从基本面上确定该商品的合理价格区间,脱离这个合理价格区间的商品定价对外贸企业是具有风险的。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金融和通信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大宗商品均已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登陆交易市场。每个交易日,巨额资本参与这些交易以及由这些交易衍生出的海量衍生品交易。事实上,诸如期货等交易中仅仅存在小部分合约属于实体性质,而绝大部分交易中的合约属于投机性合约。这引发了更为剧烈的短期商品价格波动,其波动方向、峰值和力量日益取决于资本的流向和流量。
因此外贸企业不但要洞悉商品供求的基本面,通过对基本面的分析避免出现对价格走向的方向性误判;而且要掌握资本流动的风向,提防价格巨变而导致的违约,以及价格误判而造成的机会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软件了解市场行情的潮起潮落,在必要时,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风险。
(3)汇率-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及央行干预。贸易收支、国际间资本流动及央行干预对汇率有根本性的影响。
汇率的波动对外贸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以外币为结算货币的基础上,当人民币对外币升值时,我国进口商按人民币核算将获得额外的汇兑收益,而出口商则遭遇汇兑损失;反之当人民币对外币贬值时,进口商损失而出口商获益。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出口部门提供更多的就业并“收入更多财富”,因此世界各国往往倾向于本币贬值。近期日元竞争性贬值近30%的事实就有这方面原因,然而这是一种严重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
外贸企业加强汇率方面的管理非常必要,主要有两方面措施:一方面是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质上汇率波动风险即从我方转移至外方。另一方面是采取远期结售汇工具避险保值,预先锁定收、付款时的汇率。
(4)利率。外贸企业,尤其是大宗贸易商,事实上大部分在做杠杆操作,即以较小本金撬动大额交易。而某一时段内的综合利率水平就是全部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利率还会通过影响生产者、需求方等途径把资金成本压力传递给作为媒介的贸易商。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经济体央行对利率的管理体现着其对经济形势的应对和预判,可以通过央行对利率的调整总结前期经济形势并预期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走势。对外贸企业而言,积极总结过去经济走势及央行的对策并及时把握最新动态,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有很大帮助。
外贸企业对利率和汇率形势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通过财务和金额工具的组合可以获得额外的安全收益。如付款可以通过银行海外融资,获取低息外币资金融通,节省的人民币资金做定期存款并配合远期购汇锁定利率,到期提取本息支付贷款,获得一定的套利利润。无论如何,要谨记避险原则,外贸企业需要的是锁定风险,而不是投机!
2.研究宏观政治指向
外贸企业应当正确解读政治纲领,研判政治动态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稳定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中可以领会到今年乃至一段延续的时间内将以“调结构”为主线,维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都是为发展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而设计的,同时也要为就业和民生保驾护航。那么,这将意味着至少在今年大部分时间内,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出口和涉及铁矿石、煤炭、冶金产品等等的重工业类贸易将被迫“调整”,接下来的日子会不好过,应当顺势而为研究对策。
二、外部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反欺诈。信用可谓贸易的灵魂,但是,商业欺诈行为在贸易中屡见不鲜,必须格外加以防范。
外贸企业应当树立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加强客户管理,注重信息搜集,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可以求助于专业咨询机构,调查交易对手资信情况。对于和就业紧密相关的广大出口企业,国家予以扶持,鼓励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保驾护航。
对于新客户要加深了解,采用有利的收、付款方式,还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第三方担保,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或实力雄厚的第三方出具的商业担保,或由资质良好的银行开具信用证。对于老客户要注意更新其信息,记录其信用情况,关注其财务状况、高管变动情况和公司突况。
外贸企业应尽量拉近与贸易终端(即实际的最终买方或卖方)的距离,减少中间商数量,缩短交易过程,降低贸易流程的信用风险和时间风险。
2.运营链风险
从发现需求到实现供给的过程中有两条明显的运营链接,即
(1)供需链:需求――合同――备货――运输――需求满足或供给实现。外贸企业要甄别需求的真实性。在我国对进出易的真实贸易背景是有原则性要求的,而且这也是反欺诈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内很多企业资金偏紧且利率高企,而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融资低利率就显得极具吸引力,因此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融资易,值得注意。例如,商品涨价时,利用延期付款模式融资;还有更复杂的模式――境内外关联公司配合,通过不入境不报关的转口贸易,用远期信用证贴现获得低息融资。值得担忧的是这些融资交易几乎很少参与套期保值和汇率锁定,一旦价格、汇率发生重大波动时,链条就有瓦解崩溃的可能。当外贸企业有意无意地牵扯到这种贸易链时,风险会大大增加。
外贸企业要确保订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公司应当在对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判断,充分掌握价格信息且了解对方资信情况的基础上审慎签订合同。合同涉及的时间点、时间段要明确,表述要清晰,术语要正确,以便准确执行,及时履行义务,还要明确法律适用,纠纷解决方案等,维护自身权利。
外贸企业在备货中要注意运营管理的细节,尤其是本身涉及生产运营的企业,更要注意流程控制和安全。
外贸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航运知识,尤其是涉及费用的时间点、术语及计算方法,运输过程要注意避免产生滞期费用和纠纷。另外,无论我方或外方承担保险责任,对标的货物上保险都是必须的。
只有一丝不苟地完成连接上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最终的需求满足或供给实现。
(2)资金链:供应商――卖方―(结算)―买方――需求方。注意选择相对安全的结算方式,如出口方要求对方通过知名银行开具的保函、信用证,及进口方要求对方接受托收、汇款等。在资金流转中可能出现无法“无缝对接”的情况而需要外贸企业暂时垫款,要审慎处理,充分调度现有资金存量调剂现金流,或选择适当的资金融通方式,如出口押汇、福费廷、进口押汇(代付)等。此外,还要注意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节假日,期间相关货币无法清算,以免导致款项无法划转造成纠纷。
3.交流中的不确定性
外贸行为是涉外活动,必然存在因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共性)、法律的不同所引发的差异,又加之不同个人的偏好(个性)、思维方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贸易行为产生不确定性。因此,为确保运营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这些差异事先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三、内部风险管理
1.贸易企业的固有特点
少数知名贸易商已经积累了雄厚资产,但多数贸易企业普遍存在应收及应付账款数量大、比例高,同时实收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较少,对现金周转要求较高的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贸企业的利润水平逐渐下降,呈现“本小利薄”的现状。
2.制度建设
外贸企业想做大、做强、做长久,就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规模小的公司通常偏向于少数精英管理,而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则需要完善的制度管理。
企业要建立处理日常事务的常态化运营制度和应对例外事务的紧急处置措施。要有授权和审批机制,还要有独立的内部审查机制,大型企业还应定期接受外部审查。
3.团队建设
任何制度离开执行者都是纸上谈兵,一支过硬的团队是实现制度的基础,外贸企业一定要注重团队建设,提高全体人员业务水平,既要深入又要全面。此外,外贸工作几乎是“全天候的”,每个工作岗位留有后备人员很有必要,防止个人休假、病假、辞职等情况造成不良影响。
4.财务管理
好的财务管理,精通于打理公司的现金流,懂得为公司带来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表,更能洞察经济环境和形势,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策略。优秀的财务管理,不但成为公司安全经营的重要保障,还可以通过财务、金融的组合为企业创造额外的安全收益。
四、结论
在经济上行和繁荣时期“躺着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期间形成的很多理念也不再适用。社会的发展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当代外贸企业必须提高认知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总之,假如把管理一个外贸企业比作驾驭一艘航船,那么预判宏观经济形势就犹如预判天气和海况;而辨明政治指向就如同明确航向,而严格的内外风险管理就形如船只的日常管理;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综合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才能拥有持久的安全续航力,在今后的经济复苏中赢得历史性机遇。
参考文献:
[1]邹昭.《企业战略分析(第三版)》【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大连市劳动局:
你局报送的《关于大连市实施工资指导线的报告》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市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市1999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你市1999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8%;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预警线为13%;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最低线为实际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市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三、要将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水平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及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作用。同时,做好对企业工资增长的跟踪监控,对工资增长过快的企业,及时预警,以保证全年工资的合理增长。
四、请你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办法,并将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我部。工资指导线颁布后一个月内报我部劳动工资司备案。
近期以来,市场对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担忧加剧,欧债危机的恶化以及美元的反弹成为打压有色价格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增前景的暗淡仍在延续,目前市场将全部希望倾注于各国协同救市的预期上,而挽救经济的措施的规模和力度将成为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因素。
宏观篇:欧债危机恶化及美元反弹重挫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是一种金融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因此它的价格对宏观经济敏感度很高。近期以来,市场对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担忧加剧,欧债危机的恶化以及美元的反弹成为打压有色价格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增前景的暗淡仍在延续,目前市场将全部希望倾注于各国协同救市的预期上,而挽救经济的措施的规模和力度将成为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因素。
法国两大银行评级遭降、意大利评级遭遇标普下调、希腊10月中旬面临破产风险,欧债危机的再度恶化令全球宏观环境再次陷入漩涡。IMF9月20日全球《财政监测报告》,认为全球财政环境仍面临高度风险,并表示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4.0%,比6月份的预测低0.3个百分点。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正遭遇新挑战,市场将希望寄托于各国政府未来可能推出的就是政策来,而本周的联储议息会议及G20峰会可能是关键的政策时间窗。
由于欧债危机恶化的影响,美元突破74一线震荡区间,开始出现连续反弹走势,这种突破走势也令有色价格与美元的逆相关性再度上升。目前来看,美元来到77.8的关键阻力位,反弹结束还是演变成反转上行趋势,联储的政策将为期作出指引,而这也将决定着未来有色,特别是铜价的方向。
铜篇:基本面屈居次位,宏观系统性风险左右铜价走势
铜是与宏观经济及美元走势最紧密的有色金属品种,因此当前恶劣的宏观环境及美元反弹对铜价的打压也最为严重,而基本面在旺季仍较稳定,但在目前形势下只能屈居次位,宏观系统性风险将左右铜价走势。
由于世界范围内大型铜矿区罢工不断,智利矿石品位的下降及恶劣天气的影响,铜上游供应情况仍不乐观。智利国有铜业委员会Cochilco9月13日下调该国2011全年铜产量目标,有预估的570万吨下调至540万吨。上游供应趋紧一直是铜价的一个支撑因素。另外,根据ICGS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球精炼铜工供需缺口为4.2万吨,上半年缺口为13万吨,也显示出今年供应紧张的情况。不过今年澳大利亚铜矿及精铜产量都有增加对紧缺有一定缓解,但紧缩局面不会出现根本改变。
我国8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较上月增加11%至34.04万吨,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预期。由于目前国内交易所库存仍处于11万吨左右的低位,保税库库存较上半年来看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加之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资金紧缺,内外盘比价得到修复,融资铜进口量或继续回暖,这将令下半年国内铜市进入补库阶段。
8月由于电力项目的推进,铜杆企业订单情况有所好转,部分企业接到南方电网订单,电力项目的推进令下游旺季生产平稳,预计9月加工企业仍将维持目前较好的订单生产状态。但是由于从2011年月30日起,山东、青岛、河南、四川等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政策将“如期结束”,在此之后原补贴对象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不再享受财政补贴。在2013年1月底所有家电下乡政策截止。因此对为未来,家电需求下降的预期对铜价形成一定影响。
铝篇:库存及成本利好与出口及宏观环境利空博弈
近期铝价也遭受了宏观系统性风险,加之出口受阻的利空,价格也出现回落,但是力度远远不及铜市,这主要是由于铝金融属性不及铜强,加之电价及辅料价格上行的预期以及旺季较好的开工率,铝市下方支撑较强。
今年开始上交所铝库存持续下滑,进入二季度后,这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目前已经来到11万吨水平,为年内最低位置,较年初44万吨水平下降3/4,持续下滑的库存成为国内铝价最主要的支撑因素。进入8月,LME库存也出现高位回落的迹象,这对相对疲弱的外盘也有一定支撑。
从湖南、山西、贵州等一些发电企业了解到,与此前冬季储煤阶段电厂会预存30天以上的煤炭储量相比,今年发电企业囤煤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少电厂的存煤天数只有10天左右,这为冬季的电荒带来了极大隐患。电企亏损的加剧令企业生产运营热情降低,电力缺口或将进一步限制电解铝的产量。广西地区征收电力价格调节基金或为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电价上涨预期加强,另外大唐集团在中电联官方网站刊发文章,建议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完成前,重启煤电联动,未来电价上涨预期再度显现,从而对铝价形成支撑。
由于欧美经济疲弱以及,8月未锻造铝出口环比下滑24%至6.22万吨。加之人民币的升值及欧美对我国铝制品发起的双反风潮,目前铝制品出口形势不那么乐观,忠旺等公司目前也将重点由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转移,出口的回落对铝价有一定打压。
铅篇:蓄电池行业或将面临期整顿,但冶炼成本给予铅价支撑
铅市也跟随有色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挫,除了宏观环境因素之外,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或将面临期整顿也成为铅市不振的主要原因,下游消费行业的期整顿终将波及上游冶炼行业。但是随着铅价的下挫,目前成本的支撑作用越发的明显,铅价也由于这种支撑因素的存在放缓了下跌的脚步,呈现弱势震荡的走势。
铅酸蓄电池虽然维持高价,下游铅酸蓄电池企业负责人反映订单旺,电池产品供不应求趋势明显,目前西南地区极板加工费已经涨至7000-8000元/吨,福建地区极板加工费已至9000元/吨左右。但由于产能复苏情况严峻,铅酸蓄电池行业或将面临期整顿的情况,因此对上游铅需求短期无法提高。目前现货价格对1110铅期货合约主力呈现平水状态,显示现货价格较为坚挺,随着价格的继续下跌,下游对价格认可度将逐渐提升,从而刺激市场买兴。目前市场有部分贸易商反映成交好转,下游接货积极。
锌篇:成本限电成为主要支撑因素,但宏观形势对其影响仍高于基本面。
与铜相似,锌市受到此波宏观系统性波及也出现回落迹象。但是由于受到限电及上游矿山惜售影响,产量的回落将令国内供应过剩状况稍有缓解。另外价格的下挫也令下方成本支撑作用有所显现,另外下游消费情况在旺季也较平稳。因此如果宏观形势有所好转,锌市有终止下跌脚步的可能。
作为锌精矿和电锌主要生产地的广西和湖南,两省区锌精矿产量占全国的21%左右,电锌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8月份南方电力紧缺状况加剧,两省区电力缺口达20%,拉闸限电情况加重,南方电网所覆盖的5个省份,再加上浙江、四川、重庆等地电力缺口已达2000万千瓦。电荒蔓延迫使产量延续下降趋势,广西主要锌冶炼企业的产量较同期至少减少20%。国内8月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为72.41%,较7月74.09%继续下降,处于年内低位。而开工率的下降从8月锌产量数据上也能看出。8月我国锌产量为40.6万吨,较7月回落4.5%。产量的回落将令国内供应过剩状况稍有缓解。
关键词:滞胀风险;边际滞胀;滞胀治理;人口红利;通货膨胀;通胀预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性减税
中图分类号:F123.16;F8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28-0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政策措施挽救经济。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互联网时代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外部性,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在通缩与通胀并存中摇摆复苏(郑良芳,2011),但美、欧债务危机使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更加黯淡(金三林,2012)。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是扑朔迷离,以至于学界难以作出一致的判断。尽管经济仍然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增速呈递减趋势;就业增长依然缓慢;物价水平却一路上扬,大有不可遏制之势。学者们在提出防通胀的同时,又担心陷入增长停滞的两难境地(刘澜飚 等,2011;柳欣,2010)。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正值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把握,关系到未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有效实施。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剖析未来阻碍经济快速增长、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意义十分重大。
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进行了考察,通过引入社会总生产函数构造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运用货币经济学理论分析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从劳动力与资本的数量增加和要素效率提高、制度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合理化等方面提出应对滞胀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面临滞胀风险的现实考察
1.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
“滞胀”是指经济停止增长且有通货膨胀的经济状态。本文研究的滞胀是一种边际滞胀,即经济增速趋缓且通货膨胀攀升的经济状态。尽管“滞胀”一度被认为在中国是最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特征(尹碧波,2007),然而,从下面几项指标来看,现阶段我国经济正面临边际滞胀的风险:
(1)GDP增速下滑,CPI持续高涨。2010年初我国GDP增速达到顶峰11.92%后一路下滑,到2011年末时仅为9.2%;物价指数则从危机时的低迷迅速回升,由2010年初时的2.2%持续上升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4.6%。
(2)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不乐观。虽然滞后指数仍在回升,但一致指数在震荡中呈下降态势,先行指数也持续下跌,到2011年末两者仅为99.8%和100.2%,发出较强的经济衰退信号。
(3)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在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满意指数下跌的影响下,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0年初开始下滑,虽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却仍然无法改变持续下滑的态势。这表明消费者对收入预期、就业状况、物价上涨等方面的满意度下降,对未来经济有担忧,意味着消费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少;研究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失业率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说明失业状况可能趋于严重。
(4)采购经理人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我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2010年初的55.8%下降到2011年末的50.3%,直逼制造业衰退的临界点50%;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由2010年初的79.5%下降到2011年末的68.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信心不足,预示投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2.导致我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的主要因素
从理论上讲,若社会总生产函数为Y=F(K,L),劳动力、资本(假设土地总量不变)等要素投入数量和各要素生产效率将影响经济增长。劳动力数量取决于人口的增长、人口年龄构成及就业状况等,资本数量取决于资本存量、折旧率、社会总体储蓄率、储蓄—投资的转化率等,劳动效率的高低由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即积累的人力资本)决定,资本效率的高低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知识和技术通过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则通过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进而决定实际产出能否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可见,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和结构、失业率、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投入数量和增长速度、生产技术水平、制度等都将影响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根据货币经济学理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从供给角度来看主要是产品成本的上升;从需求角度来看主要是政策因素使货币供给过多,导致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同时,公众过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放大的效果,从而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现阶段,导致我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1)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人口红利”指一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蔡昉,2010)。充足的“人口红利”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黄金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然而,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从1982年到200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由50.2%上升到63.1%,抚养比例持续下降。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指出,由于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我国的“人口红利”将于2018年左右消失,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受到劳动力资源的约束。此外,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也日益突出。城乡大量失业人口与沿海各地“招工难”、“用工荒”并存,劳动力市场价格看涨;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结构转变,而劳动力供给转变相对滞后;企业需要提高劳动力价格以招募日益稀缺的技术性人才,劳动者则因为日益增加的城市生活成本倒逼工资上涨。总之,劳动力供求的结构矛盾和泡沫经济吞噬了一部分“人口红利”,在一定程度上滞阻了经济增长。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央企要做好3至5年过寒冬准备。
对于当前国内外形势,邵宁总体判断是,世界三大经济体处于不景气状态,欧债危机仍在蔓延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
其实,早在2011年底,国资委就开始屡谈“过冬”。最早的一次是,2011年12月,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当月两次提醒,“中央企业要做好3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201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不少中央企业反映,当前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更加显露出来。
201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央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再次表示,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成本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过半央企利润同比下滑。
虽然针对“国资委过冬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从商务部的几组数据来看,外贸、商务领域,形势应该不至于如此糟糕。但CFO再次面对恶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几成定局。
国资委给企业开出的方子是,中央企业要加强基础管理,杜绝跑冒滴漏。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诚然,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企业“过冬”必备法宝,这一点,本刊2008年11期封面报道《CFO过冬术》有过详细报道,但再次面对过冬考验,CFO还需不断“革新”。
首先,CFO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很不幸,当今企业在财务用到的流程和技术,通常是老气横秋的技术,多数是上世纪二十年明的技术。因而专家指出,当前CFO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归纳为三点,即“PPT”。一个是与人(Person)、流程(process)及技术(Technology)相关的技能。
对于CFO来说,一方面必须要熟悉新的流程和新的技术,同时,在信息大潮面前必须要有掌控信息的能力。同时,CFO必须学会如何将数据转化成洞察力。
其次,CFO角色已经悄悄地发生新的调整,CFO不能只是做提供报告的机器,而是要越来越多成为CEO以及业务部门的战略顾问。以往CFO可能更注重一些信息或者是一些数据,现在CFO要把自己定位成未来的CEO,只有做好战略预判,才能更好地应对寒冬。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国内通货紧缩的形势可望得到缓解,预计未来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将逐步呈现回升的态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目前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佳的状况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稳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适度消费,从而进一步扩大需求,促进经济的全面回升。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企业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国有企业改制进程有所加快,但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等配套改革措施尚不到位,这些已成为制约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认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是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环境的根本出路。
为了解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改革成效、企业运营状况、当前存在问题及其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为政府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和深化企业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1999年8月至11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1999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7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情报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改革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司、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轻工业局企业改革司、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照我国企业的实际构成情况进行等比例抽样,采用邮寄问卷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0份,回收问卷3629份,其中有效问卷3562份,有效回收率为35.6%。通过对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说明本次调查结果有效。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充分利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2%、6.5%、4.4%、10.5%、3.3%和2.9%。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占55.1%,中部和西部分别占27.0%和17.9%。从企业不同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35.1%、47.3%和17.6%。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45.7%和54.3%,在非国有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17.0%,股份有限公司占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6%,集体企业占7.7%、私营企业占3.5%,股份合作企业占2.9%。从企业盈亏状况看,盈利企业占50.4%,亏损企业占29.6%,持平企业占20.0%。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年龄主要分布在36~45和46~55岁之间,比重分别为31.9%和47.3%;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占84.7%,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4.6%;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或党委书记的占94.4%,其他职务的占5.6%。
第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基本平稳。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今年GDP增长速度的判断,选择6~7%之间的企业经营者占48.6%,选择7~8%之间的占31.0%,选择7%以上的占33.6%。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企业经营者认为“正常”和“基本正常”的比例比去年增加9.3个百分点,认为“偏冷”和“过冷”的比例比去年同期调查减少6.0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者对我国经济总体走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本次调查将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目前经营状况的判断分为“良好”、“一般”和“不佳”三种选择,调查结果显示,30.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9%认为一般,23.2%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7.7个百分点。
二、企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关于企业的生产状况,从企业经营者填写的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停产和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9.7%,比去年减少2.5个百分点。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停产、半停产企业比重东部地区最低,为15.3%,比去年减少4.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25.9%,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略好于中部地区,比重为24.1%,比去年减少2.9个百分点。从企业经济类型看,目前企业停产半停产比重较高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其比重为25.1%,比各类非国有企业分别高出5.9~15.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减少2.8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生产(服务)量的调查结果显示,39.1%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增加,34.1%的企业保持上期水平,26.8%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减少,认为企业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12.3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销售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38.2%的企业销售量比上期增加,31.0%的企业保持不变,30.8%的企业销售量下降,销售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7.4个百分点。
三、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
针对近年来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央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措施。在政府采取的诸多启动市场、扩大需求的措施中,企业经营者对其有效程度判断的顺序依次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81.4%)、打击走私(40.7%)、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33.4%)、降低存贷款利率(32.4%)、降低财政税费率(25.7%)、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1%)、加速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8.5%)、放宽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限制(17.3%)、提高出口退税率(15.0%)以及开展和扩大个人消费信贷(12.6%)。
从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调控措施力度的判断中可以发现,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当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扩张的余地。
从货币供应量看,认为该项措施力度“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45.5%和7.4%,两者之和比认为“过高”和“偏高”的比重高出41.0个百分点,比去年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投放。
从存贷款利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3.6%和4.2%,两者之和比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调查的情况则是企业经营者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7.6个百分点。
从人民币汇率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2.8%和3.9%,两者之和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5.0个百分点,与去年的情况大体相当。
从出口退税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39.1%和2.1%,两者之和比去年降低了8.9个百分点,说明今年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得到企业经营者的认同。
从财政性税费水平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62.9%和19.3%,两者之和达82.2%,比去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经营者要求进一步降低财政性税费水平的较强意愿,同时也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加大税收政策手段的使用将会比货币手段更为有效。
从股市扩容速度看,企业经营者认识差异较大,认为“偏高”和“过高”的分别占31.3%和11.0%,认为“偏低”和“过低”的分别占29.5%和3.6%,认为“合适”的占24.6%,这说明股市扩容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措施的出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四、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或正在减弱,认为与去年相同和加重的则分别只占18.0%和21.8%。
从通货紧缩形势看,调查结果显示,48.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明年的通货紧缩形势将“有所缓解”,而分别仅有19.9%和12.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会“维持现状”和“有所加剧”。由此可见,较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以市场物价持续下跌为表现的通货紧缩现象,可望在明年得到缓解。
五、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还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社会总需求不足。调查结果显示,86.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总需求不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外贸出口需求不足现象尤为突出,认为居民消费需求、外贸出口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社会集团消费需求不足的分别占86.1%、86.0%、66.0%、66.8%。
企业订货状况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需求不足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仅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订货高于正常水平,51.0%认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42.3%认为订货低于正常水平。
其次,企业效益尚未明显改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企业的总体效益状况与去年相差不大,企业盈利面由去年的50.7%略减到今年的50.4%,亏损面比去年的29.7%微减了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盈利面比去年缩小1.8个百分点,同时亏损面比去年减少1.5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的效益不够理想,52.7%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以下,19.8%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10%之间,17.0%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10~20%之间,只有10.5%的企业销售利润率超过20%。
第三,企业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企业资金紧张,而认为资金宽裕和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5.0%和28.5%。比较而言,目前企业资金相对宽裕的为东部地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对企业经营者2000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需求。在2000年不准备投资的企业经营者(占27.3%)中,85.3%认为不投资的首要原因是资金紧张。
在分析造成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时,综合来看,企业经营者也将资金紧张(53.2%)列为需求不足原因的首位。
第四,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在对10项要素市场的供求分析中,企业经营者认为供大于求比重较大的前三项是:消费品(91.4%)、房地产(85.0%)和原材料(77.3%);与1996年的调查相比,认为消费品和原材料供给过剩的分别增加了12.3和22.5个百分点,而认为房地产过剩的减少了6.5个百分点。认为供不应求比重较大的前四项是:技术(83.9%)、资金(81.2%)、人才(73.8%)、信息(72.3%)。由此可见,技术、人才、信息的短缺是造成当前市场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六、企业经营者对参与国际竞争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企业经营者对中国加入WTO对于经济的影响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10.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不大,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
为迎接WTO的挑战,企业经营者对各项应对措施的选择比重依次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66.2%)、增加技术创新投入(62.7%)、加强经营管理(61.9%)、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45.4%),加强信息化建设(28.7%)、降低产品(服务)价格(13.5%)、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7.3%)和多进口外国设备(3.6%)。
其次,企业经营者投资需求趋强,技术改造投资形成热点。对企业经营者2000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72.7%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明年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欲投资的企业经营者中,其主要投资方向依次为进行技术改造(80.9%)、扩大生产规模(54.1%)、建立企业计算机网络(40.0%)、兴建科研或培训中心(25.2%)、进口先进设备(24.9%)、修建环保设施(16.4%)和兴建厂房(14.3%)。选择进行技术改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企业经营者们已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企业经营者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共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应优先发展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基础产业和农业,比重分别为78.3%、49.0%、36.7%和32.8%,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采取适当的产业政策,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和信息产业,比重分别为60.0%、42.2%和39.5%。
企业经营者在适当的条件下准备投资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信息和教育产业,比重分别为70.9%、31.7%和28.6%(见表30)。
第四,企业经营者们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调查结果显示,35.1%的企业经营者预测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在6~7%之间,33.2%认为在7%以上,比认为在6%以下的多1.5个百分点。
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未来预期看,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状况将有所好转,44.6%认为将维持现状,18.0%认为将有所恶化,表明企业经营者预期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将会呈现稳步回升的势头。
第二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改革现状的看法
一、企业经营者对出台的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大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各项改革措施取得成效的程度(“成效显著”+“效果良好”+“有些效果”)依次是:财税体制改革(78.5%)、金融体制改革(76.4%)、科教体制改革(75.0%)、建立社会保障体系(73.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2.6%)、外贸体制改革(70.2%)、投融资体制改革(69.1%)、转变政府职能(59.7%)和政府机构改革(48.3%)。从企业经营者对各项改革措施认同程度的差异看,继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企业经营者比较普遍的愿望。
二、国有企业改制愿望迫切
调查结果显示,在样本企业中,有57.3%的企业已经成为公司制企业,另有27.0%的企业准备近期实行改制。其中,虽然国有企业中已实行公司制的比重不高,仅为24.4%,但准备近期改制的比重高达49.9%。
从改制的进程看,本次调查的企业中,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公司制的占35.9%,1994年以后实行公司制的占64.1%,其中国有企业1993年以前实行改制的占41.5%,1994年以后实行改制的占58.5%,显示出国有企业改制进程明显加快。
三、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关键环节。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需要。其中,相对较好的是职工养老保障,认为满足的企业经营者占39.5%,认为不满足的占31.8%,前者比后者高7.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满足情况较差的是失业和再就业的社会保障,认为满足的仅分别为11.2%和13.5%,而认为不满足的分别高达58.6%和62.1%。
对于企业职工住房保障,有2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4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19.8个百分点;对于职工医疗保障,有25.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50.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24.9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满足程度都低于非国有企业,其对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净满足程度(满足–不满足)比非国有企业低的百分点依次为:再就业保障(16.5)、医疗保障(15.9)、失业保障(12.8)、养老保障(5.9)和住房保障(1.9)。
四、国有企业负担比较沉重
对国有企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负担是债务负担,其中,58.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3.4%认为负担较重。从企业资产负债率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0%,比1996年降低5.3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5%,还略高于1996年水平(69.1%)。
企业经营者认为国有企业负担居第二位的是富余人员较多。调查结果显示,51.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8.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国有企业医疗及离退休养老负担被列在第三位,4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42.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调查发现,目前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四乱”负担(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仍然较重,其中认为税费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30.7%和48.3%,认为企业办社会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8.1%和40.9%,认为“四乱”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2.9%和42.3%。
五、国有企业脱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如果回头看2006年底国内各大政府智囊机构的2007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人们会发现,中国经济今年的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智囊机构的预测,预测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会在2007年回落到10%以下。这些智囊机构包括: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社科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专题课题组等。
经济形势预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来总结评价这些机构年前的预测,我们关心的也不只是预测的准确与否。我们认为,经济预测首先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结构,以及影响经济内外部因素成熟认识的基础之上。
预测失去准星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自身出现了重大变化,或是影响中国经济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致于这种重大变化蒙蔽了连续多年跟踪中国经济问题的智囊预测机构?
这是我们试图去追寻和回答的问题。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从投资、消费、出口、通货膨胀等多个方面,详细地分解4家智囊机构在2006年底的预测报告,先寻找智囊机构是在经济哪个方面的预测失准。
投资――高估调控效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2006年全年增长速度为24%。今年前4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则达到25.5%,投资增长速度依然非常快。
然而对于投资增速的预测,去年底4家智囊机构给出的预测水平,国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报告预测为20%,发改委宏观院预测为22%,央行研究局认为上半年投资增速不会太高,下半年投资可能反弹。
综合来看,我们发现各机构对投资增速的预测普遍偏低。而原因,是各机构普遍高估了2006年调控政策的影响程度。
比如,发改委宏观院称,“调控政策的坚定性和执行力的提高”,有利于投资过热向“软着陆”方向发展;国家信息中心同样认为,2006年出台的抑制资产过快增长的措施,将在2007年进一步显现政策效果;社科院报告表示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初显成效;央行研究局则称,2007年上半年在土地、信贷和投资项目清理等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惯性作用下,投资增速不会太高。
实际上,高估宏观调整政策的效果已经不是第一次。2006年初,就在人们认为2004年至2005年多项调控政策将遏制经济过快增长时,货币、信贷、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强力反弹,并引发了从2006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调控。
消费――低估居民收入增长
在低估投资的同时,各家智囊机构也不约而同地大幅度低估了消费的增长水平。今年前4月全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长高达15.1%,3月、4月连续两月增幅超过15%,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2006年中国消费增长13.7%,这已经是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也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最难以提高的部分。中国的宏观政策一直致力于启动内需,拉高消费增长水平。但消费高增长到来的时候,却已是在智囊机构的预测之外。
央行研究局预期今年消费继续保持13.7%的增长,发改委宏观院、社科院均给出了13%的预测,国家信息中心则预期将下降到12.5%。
消费是突然增长的么?这种增长没有可循的规律?社科院、央行研究局的报告均没有给出低预测的原因,国家信息中心只是称“受2006年高基数的影响”。
发改委宏观院报告则认为,受出口增长可能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再加上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都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从而减缓消费增长。但出乎发改委宏观院预期的是,投资、出口、企业效益都没有出现回落,反而是加速增长。
从今年经济运行来看,消费的高增长离不开同时期高增长的居民收入,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达到了19.5%,扣除物价之后的实际增速也达到了16.6%,这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而另一个因素则在所有智囊机构预测之外,中国高增长股市的“财富效应”。近期已经有多方的市场人士将股市与消费的增长联系起来,中国央行更是在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资本市场的繁荣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因素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实际上,今年前4月消费高增长的均是大额消费领域,比如金银珠宝类增长3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5%,汽车类增长38.6%,家具类增长53.3%。这些大额消费领域更大程度上与高收入人群联系在一起,而参与股市创富的也一般理解为高收入人群。
进出口――高估升值影响
如果说投资的增速预测虽然偏低,但还可以忍受;消费的预测虽然大幅偏低,但股市的财富效应与股市本身的高增长联系在一起,而股市涨幅本身难以预测;但是智囊机构在出口领域的预测,则是让市场大跌眼镜。
今年前4月,我国出口34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前4个月累计贸易顺差达到6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8%。
而对今年出口的预测,国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预期增长仅为15%,发改委宏观院预期增长则只有10%。
发改委宏观院报告称,2006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此外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明显回调将使出口需求明显减弱。国家信息中心则称,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突出,而国内的内部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等因素都会对进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社科院报告给出的原因,也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
央行研究局的报告没有给出具体预测数据,只是指出,上半年出口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速,下半年增速会有所回落,全年出口的增速会低于2006年。报告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美国经济有下滑的风险等因素也将影响制约出口增长。
对于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是否将下滑,以至明显影响中国出口的问题,用目前4个月的数据来描述尚显得太早,但毫无疑问的是前4月强劲的出口已经超出了几家智囊机构的预期。
通货膨胀同样失准
可以说,四家智囊机构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方面,预测多失去了准星。同时失准的还有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今年前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8%,3月和4月更是分别高达3.3%和3%,实际的负利率水平已经招致了央行在3月和5月的两次加息。几家智囊机构显
然没有预测到今年高增长的通货膨胀水平,这些机构普遍预期CPI将在2%以下,社科院更是给出了1.1%的超低预测。
发改委宏观院给出的预测是1%~2%,报告甚至强调,CPI增长在轻度的通货紧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也给出了低增长预测,但均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
央行研究局的报告称,2007年全年CPI增长为2%,称部分消费品的产能过剩会带来价格下降的压力。
是什么在引领中国经济高增长?
政府智囊机构经济预测报告的意义,本来就在于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服务,同时引导市场经济预期。但从我们对以上4家政府智囊机构2006年底的经济预测报告来看,投资、消费、出口、通货膨胀四大经济领域的预测普遍失准,如果说央行研究局的报告因为没有给出更多具体的预测数据而显得方向上大致正确的话,另外3份智囊报告对于经济将明显降温的预测,与2007年至今明显趋热的经济形势已经完全背离,如果以这种预测指导宏观调控,那么其负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增长。虽然前述智囊机构预测2007年增速将在10以下,但一季度11.1%的增长显示,今年再一次超越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启发我们去追问,是什么在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也是我们在文初就提出的问题。
我们并不具备更高超的智力水平,但智囊机构普遍预测失准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劳动生产率。
顾名思义,劳动生产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如果设备改进、技术水平提高,一定时间内一定劳动力的产出水平会得到提高,而这能带动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的正是如此。国际商业组织“大企业联合会”(Coherence Board)的报告也显示,2006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了1.4%,印度增长6.9%,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非常强劲,达到了9.5%,增速世界第一。国际劳工组织公布数据称,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3.4%,这一水平超过了印度的26.9%和东盟的15.5%。
实际上在国内鲜有关于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研究,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为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进步联系非常紧密。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及相关政策的关注度更是前所未有,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这一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经济,陷入了十几年来最困难最复杂的局面。在我们看来,这种复杂的经济局势也正是造就宏观分析师的黄金时代。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曾经笑侃,股票市场推动了中国宏观经济学发展。因为投资离不开对宏观形势的判断。
认识到这种重要性的本土投行,已经开始抢占宏观分析的战略制高点,不断高薪挖角,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判断。如2007年3月原光大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意外请辞,光大证券主要研究力量集体出走,前一阶段风生水起的光大研究所,瞬间解体。
在华尔街,最值钱的也就是宏观分析师,备受投资界尊崇,因为真正优秀的宏观分析师并不多见。
在中国市场,经过过去10多年的发展,宏观分析师的队伍逐渐壮大,很多分析师脱颖而出,高善文、诸建芳、龚方雄、滕泰、哈继铭……
或许,市场已经习惯了聆听他们的意见。其实,在他们之后,还有更多优秀的分析师正在浮出水面,对市场而言,他们的声音同样重要,他们的很多研究不乏洞见,正在成为宏观分析领域里的新生力量。
他们是谁?《投资者报》回顾了中国所有券商宏观分析师对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的报告、观点、结论,帮助投资者寻找出了2009年度前10名优秀的新锐宏观分析师和前3名优秀宏观分析团队。
量化标准为本
如何才算投资者心目中的优秀宏观分析师?
一个好的宏观分析师既要能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包括宏观经济自身和宏观政策,要有一个良好的判断。股票的价值是未来收益的一个现时体现。过去的事件,已经体现在股价之中了。而对未来判断的分歧,才是投资的真正魅力。
现在市场上的评比方法主要是由买方(投资经理)给卖方(券商)分析师评分。以主观打分为主。
投资经理根据分析师对未来形势的判断来进行市场操作。分析师对未来形势判断的准确性将体现在投资的收益上。因此由投资经理打分有其道理,但用主观打分来衡量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还是存在不少弊病。
众所周知,卖方券商和买方投资机构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而对于一个分析师来说, 明星分析师的头衔会带来名利双收。因此现有的打分评比机制,长期执行,可能会导致分析师分析判断时更多的考虑投资经理的喜好,影响其独立地位。更客观的评比,应由利益无关的机构通过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
此外,分析师的媒体曝光度、影响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仅中国,华尔街也一样,一个超级明星分析师,其言论会被市场追随,即使他的判断失误,由于有投资者追随,于是就似乎成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
摩根士丹利的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是上世纪末华尔街的“网络女皇”,是她最早发觉了互联网的巨大投资潜力,掀起了“.com”的热潮。然而在互联网股票的股价远远超出自身的价值时,她继续看好。而市场依然追捧她这样的明星分析师,直至整个互联网泡沫破灭时,NASDAQ市场数万亿美元转眼间灰飞烟灭。
对未来判断的准确性完全可以体现在一些数量化的标准上面。比如对国民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M2)、投资、消费、出口、利率、汇率等指标的预测值,并与最终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对准确性进行客观的打分评比。
其实市场也一直有这样的呼声,希望完全客观化和标准化的评比至少可以占大部分比重,难以量化的定性评比占少部分比重。
不过这样的工作难度很大,主要是样本资料的完备性。一直也没有机构严肃地进行这项工作。我们今年开始尝试做些努力,希望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同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我们在资料的选取上,也是有所取舍。同样的预测,显然是越早越有价值。2008年底时,能看到GDP增长8%就非常出色;但2009年四季度, 看到8.5%就很平常了。因此,我们的评比侧重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券商关于宏观经济的报告、观点和言论。再之后的材料,则仅作为参考。
定性评分标准也保留了一些,主要是对政策的研判和投资者的认可度,但是权重在下降。我们的量化评比机制中,完全客观化和标准化的评比占到70%~80%的权重,定性评比只占20%~30%的权重。
新锐力量崛起
宏观分析师对经济未来趋势进行研判。而我们对此进行评估,找出明星分析师。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对未来进行研判,寻找出明日之星。
因此在分析师评比中,我们更突出了新生力量,把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所所长排除在外,找出了一批优秀的未来实力派代表人物。我们相信,未来的5到10年,将有新的首席经济学家或研究所所长从这批优秀的宏观分析师中成长起来。实际上,在我们所选的评选时段之后不久, 潘向东就成为了光大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
这些新锐力量展现的宏观判断力确实令人吃惊。比如光大证券的潘向东预测,2009年GDP增长8.5%,投资增长30%,消费14.80%都是相当的接近实际数据;国信证券周炳林预测GDP增长8.8%,是最接近最终数据的预测。早在2008年11月,国信证券就判断政策将会变得非常积极、非常宽松,预测刺激政策会带动GDP增长2.8%,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另外,申银万国的李慧勇和中金的邢自强对进出口的判断也很准确。国泰君安的王虎则对CPI的预测最贴近。
2009年,货币政策是一个重头戏。但是对于M2增长和信贷的发放,预测值和实际普遍差距甚大。一方面宽松的程度远超大家最初预测,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异常情况的发生,分析师的思路往往被束缚了,预见力还有待提高。
在团队评比中,则更重于团队建设的情况,并结合预测能力。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首席经济学家或研究所所长的思路至为关键。缺乏一个领路人,或者领路人的思想在某个时期与经济形势脱节,则团队必定难有好的表现。
团队的稳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也说明人员之间得到磨合, 合作会更有成效。人员频繁变动的团队,也难以形成持续的影响力。
团队的人员结构应该能体现出不同层次。思想的核心和实际执行力彼此比较协调。我们认为好的团队,不仅仅是预测能力强,而且团队本身是可发展的、可以成长的。一个好的团队,未来还会锻炼出新的首席经济学家或研究所所长。
豪华阵容也无疑会给团队加分,百分之百的博士阵容固然让人敬佩,但是预测本身的相对准确也依然是考虑因素。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最终评定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和安信证券为优秀宏观分析团队。
问题和展望
在评比打分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资料的完备性、时间段的选择等等。现在的时间跨度还有6个月,这样大的时间跨度中,选取不同时点的研究报告、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的差别还是很大。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布什又去非洲了,萨科齐紧跟着也去了,这成为年初国内外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之一。2008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为期6天的非洲五国访问。2008年2月29日,法国总统萨科齐结束了对南非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回顾2007年,欧洲与非洲的关系引人关注,2007年12月8日,第二届欧盟――非洲首脑会议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2007年2月,第24届法非首脑会议在法国戛纳举行;法国总统萨科奇新上任后就访问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摩洛哥四个北非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南非三个非洲国家等等。人们不禁会有疑问-西方大国为何纷纷对非洲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非洲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非洲很诱人
提及非洲,人们就会联想到石油、钻石、黄金、森林、草原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作为战略能源的石油储量很大,占世界总储量的12%左右。在非洲大陆可以勘探到世界上所有的矿产品,其中铂、锰、铬等有色金属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左右,黄金、钻石、钴和钒等矿产品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
非洲不仅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也非常可观。
首先,非洲的宏观经济形势趋好。也许很多人对于非洲的直观印象依然是“极度的贫穷和落后”,在全球化的今天,非洲只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是世界银行2007年度的《非洲发展指数》中指出,许多非洲国家在1995―2005年经历了快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彻底改变了在1975―1985年的经济倒退和1985-1995年的经济停滞。联合国报告《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指出,非洲经济连续五年实现了超过5%的强劲增长。2006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7%,2007年为5.8%,预计2008年为6.2%。世界银行预计非洲经济在未来5-10年里仍将保持4%的年均增长率。除了宏观经济指标的提升外,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改革也继续深化,经济自由化、私有化进程加快,投资环境逐步改观。如阿尔及利亚政府斥资1000亿美元用于国企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扩大经济开放。2007年利比亚国内的私有企业比例由制裁时的1%提高至30%,私有企业增长主要涉及卫生、教育、旅游、食品进口、汽车、建筑、信息技术、银行等领域,预计2008年该比例将提升至60%。为激励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莫桑比克,2008年莫桑比克政府将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国投资者在本国的投资更加自由。坦桑尼亚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执行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推进经济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世界银行《2008全球商业环境报告》中赞赏坦桑尼亚在改善商业环境上所做的努力。坦桑尼亚在2008报告的排名中列130位,比2006年上升20名。
其次,非洲国家经济自由化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华尔街日报发表的2007年经济自由指数,毛里求斯、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和乌干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最自由的五个国家。
当前摆在非洲国家面前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摆脱工业化水平低的现状。在过去的15年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只占全球总产值的0.7%。目前,只有少数非洲国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大多数国家的工业水平相当落后。在非洲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如南非、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低附加值消费品的生产在制造业中仍占重要地位。为改变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电信等领域都期待外资参与:预计在未来十年里,非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500亿美元,交通运输、电力、水利、通信等行业的基础设施是非洲各国投资的重点领域。非洲各国政府为吸引外国有实力的公司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为改变东、南非洲国家内陆及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率仅为42%的局面,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计划制定一项渔业开发战略,挖掘这些国家的渔业潜力:许多非洲油气大国的液化石油气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国家在液化石油气方面开发潜力巨大:2007年由国际电信联盟、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全球联盟、世界银行和非洲联盟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共同举办的“连接非洲”峰会上,非洲国家鼓励各国投资者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以助非洲缩小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