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16:3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中国,大学课程有指定教材或课本,有些同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到期末靠小聪明,依然可能将遗漏的知识补充完整,所以国内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是有欠缺的。在法国,很多课程没有教材,甚至讲义和提纲都不一定会提供,学生只能靠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来积累知识,这时,受困于语言水平和记笔记的能力,初到国外的留学生可能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看不懂老师的板书,再加上国内学生性格过于腼腆,不好意思打断老师,只好课后向同学借笔记去抄、去复印,然后再回宿舍等,所以留学生至少要做两方面的改变:第一,努力提高语言水平;第二,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出国留学,很多国家的课堂文化、社交礼仪都是不一样的。
法国有很多课程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每位同学都有明确分工,不会有人帮你完成你应该处理的部分,即使有人替你完成,也是为了不影响组内其他人的分数,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提交课题报告时很可能会漏掉你的名字。尽量不要组成一个都是中国学生的小组,这样很难有进步空间。
一般韩国的礼仪教育主要靠家庭教育来完成,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使用敬语和有礼貌的习惯。
在大学里,学生对教授非常尊敬,如见到教授要鞠躬、说话一定要对教授使用敬语等。韩国学生并不觉得尊敬教师的礼仪繁琐,因为已经习惯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使用敬语则是非常难的一道坎,不知道什么时间、场合、对象使用什么样的敬语,唯恐出错。我国也讲究尊师重教,但两国文化也不同,相比之下,中国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时候更显得自然轻松。
美国教授甚至亲自写信给那些课上过于安静的同学,请他们踊跃发言。习惯传授式教育方式的中国学生,一定要尽量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堂互动也被列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如果一个学生整个学期都一言不发,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得不到教授的认可。要多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美国,无论是商学院或是本科,都没有纯粹的讲授式教学。教授通常希望或要求课堂互动与讨论,而学生也会在关键点上主动提问。大多数情况下,不认为这种打断是不礼貌的,因为美国学生普遍有一种消费者心理:我们花钱花时间来到这个课堂,就是知识和教授的消费者,有权得到满意的答案,有权请教授进一步阐述不明之处。
在英国的生活中,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公寓)而不说apartment。To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而当人们说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时,他们的意思是yes。
中国学生对英国人的印象可能是礼貌却冷淡。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免谈,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go out to have a 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时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时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同时,英国人很有幽默感,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关键词:护理礼仪 课堂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益的根本保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是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载体。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分析课程教学性质。护理礼仪是护士在工作岗位上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护士文明道德的标志,是广大护理服务对象疗效至佳的一剂良药,对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有:(1)实践性强;(2)规范性强;(3)实用性强。
2、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我校护生《护理礼仪》的教学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要求,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需的职业礼仪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实现让病人满意的优质服务,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打下基础。
3、分析教学对象。护理专科生具有的特点: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短,缺乏临床实践,但已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理解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堂设计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对学习内容给予层次划分。理论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实践内容按“熟练掌握、学会”两个层次进行学习,并使其与教学大纲相一致,又紧扣时代礼仪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2、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教育不可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将教学内容分为:(1)学生自学内容;(2)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筛选与优化教学内容。
3、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要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阐明新知识,帮助促进理解,及时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通过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新情境中加以运用。
4、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课堂教学流程的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学方法的本身无所谓优劣,只有是否适当。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内容、目标、性质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5、设计教学手段。要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坚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注重不同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教科书、黑板、挂图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视频、音频、CAI课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礼仪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综合运用,丰富授课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建议
1、注重个性教学,优化教学形式。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各种教学形式的优势得以发挥,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味模仿。《护理礼仪》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采用课间实习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接触到真实、丰富、详细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2、注重教学表达形式。在优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要注重表达形式,如板书设计要清晰明确、层次分明,问题设计要难易得当,多媒体的设计要美观、实用、有趣,语言设计要富有感染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借助语言的艺术美,增强课堂色彩。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教师讲授就餐服务礼仪时,以“茶七饭八酒满杯”风趣地介绍了餐桌上的服务标准。
综上所述,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课堂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行学生参与教学实施、参与教学评价等活动,将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美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使《护理礼仪》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良君 张建君 燕宣德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论坛,2008,12。
[2]索桂芳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教育探索,2004.9。
[3]陈维哲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陕西教育,2005,9。
[4]姜珍珍 新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考试周期,2009,21。
关键词:能力本位;秘书礼仪;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82-01
1.必要性阐述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改变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尝试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这一要求决定了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必须是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切实有效地贯彻"能力本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秘书礼仪课是中职文秘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文秘专业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塑造良好形象的一门重要课程。我校秘书礼仪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文秘专业高一学生,是典型的女生班级,刚入学的他们对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们形象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情景模拟和实训有浓厚的兴趣。同时,秘书礼仪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只有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2.概念厘定
能力本位教学立足于职业岗位要求,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强调以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能力本位的教学过程中,多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带着任务学习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积极性更高。同时教学中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新思路。
传统的秘书礼仪课程是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讲求理论的系统性。而能力本位教学要求文秘教师要基于秘书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精心设计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工作任务,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知识的应用性。
3.能力本位教学在中职秘书礼仪课堂中的有效尝试
电话礼仪的内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学生在生活中也广泛使用电话,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作为文秘班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文秘专业的角度进行提升和深化,掌握秘书工作中接打电话的基本流程和礼仪,并尝试处理工作殊情况的电话。这是本堂课在课堂中要突破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的内容,笔者在教学方法和学法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将能力本位的理念深入到整个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新课导入环节,可采用情境导入、新闻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等。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是学生关注的话题,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电话礼仪》的创设情境示例:方正公司新来的总经理秘书李虹最近在接打办公室电话中遇到了问题,经常被总经理批评,这看似简单的接打电话,总经理却对她提出了要求,希望她认真学习一下电话礼仪,负责好办公室接打电话的工作。今天我们就从文秘专业的角度,来帮助李虹分析她接打电话中的问题,一起来学习电话礼仪。
通过办公室秘书工作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从秘书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电话礼仪,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在探究新知环节主要通过给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电话礼仪》探究新知示例:本h节通过观看秘书李虹接打电话的一个视频,引导学生完成两个任务:任务(1)记录下你认为视频中接打电话双方正确和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错误之处给出改进的建议;任务(2)结合视频材料,小组讨论分析接打电话的基本流程。视频案例:2016年10月18日上午10点左右,方正公司(简称A公司)总经理秘书李虹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此时电话铃响了起来,铃响四声后,李虹匆忙跑过去右手拿起电话接听,来电者是合作伙伴华联集团(简称B公司)负责人王磊。(双方通话过程和内容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秘书李虹接打电话的这个视频,完成两个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接打电话的基本流程和基本礼仪要求。并且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得出结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第三步:课堂拓展、情景模拟。在课堂拓展环节,通过情景模拟的实践演练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巩固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一步探究学习,在做中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电话礼仪》情景模拟示例:适当改编视频所给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模拟处理以下情景:
情景1:如果当时A公司宋经理在办公室,模拟演示秘书处理过程。
情景2:如果B公司负责人王磊打错了电话,模拟演示秘书处理过程。
情景3:如果在通话过程中电话突然中断,模拟演示秘书处理过程。
情景4:如果当时A公司宋经理正在开董事会议,B公司负责人王磊来电,他坚持要宋经理亲自接电话,而此时宋经理不愿接电话,模拟演示秘书处理过程。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展示后师生点评。情景模拟特殊情况下接打电话的处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运用。同时,实践中暴露的问题,通过点评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发现不足,更主动地去思考寻求解决方式。
第四步:课后作业、巩固强化。课后作业环节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在作业布置上不仅要有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巩固,更要有强化能力的实践性作业。《电话礼仪》课后作业示例:作业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接打电话的基本流程和基本礼仪要求;作业2:根据所给情景,按电话礼仪的要求进行改写,改编后同桌两人进行情景模拟。
能力本位教学在中职秘书礼仪课堂中的有效尝试,能为中职文秘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秘书礼仪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文秘专业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能力本位的教学观,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职秘书礼仪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普诚雨.秘书礼仪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30-0101-01
一、开展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对用人单位开展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对前来应聘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个人言行与形象的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中开设商务礼仪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为懒散的高职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照本宣科”式的课堂上,老师讲得意兴阑珊,学生听得百无聊赖。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成了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开展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我院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一)改革措施的整体介绍
在开展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之前必须先对这门课程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我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了“项目驱动法”,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三个大项目,分别是项目一:个人形象设计(仪容礼仪、仪态礼仪)、项目二:商务会谈(沟通礼仪、文书礼仪、迎接礼仪、招待礼仪、送别礼仪、外国礼仪、宗教礼仪)、项目三:求职面试(日常礼仪、求职礼仪)。课程整体设计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概括地说,就是先明确工作任务,教师进行示范,接着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操作,然后通过学生展示与教师点评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要点,最后学生自行整改后进行最终成果展示。通过这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礼仪素养。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以项目一:个人形象设计中的“仪容礼仪”教学单元为例介绍一下我院在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任务呈现(5分钟)
播放视频短片,展示各类商务场合中,商务人士的形象,帮助学生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按照商务场合中商务人员的仪容规范和着装要求设计仪容规范和着装要求有一个直接认识。
2.主题讲解(60分钟)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讲解商务场合中商务人员的仪容规范和着装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中挑选男、女生各一名作为模特儿,亲自示范领带的打法与女性职业淡妆的上妆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能力训练(75分钟)
通过扑克牌抽签的方式,按四种花色学生随机分组,每组学生自行练习整理着装、打领带及化职业妆。练习结束后,每组推选男、女生各一名进行小组PK。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巡视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与组员交流讨论,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
4.展示讨论(15分钟)
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个人职业商务形象,各小组组长与教师现场打分。PK结束后,各小组小结训练情况,分享经验。
5.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各组的练习展示情况,注意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6注意随堂考核(20分钟)
学生结合改进意见进一步改善自己的个人形象,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参照仪容规范和着装要求的具体评分标准,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现场考核评分。
参考文献:
[1]董明.商务礼仪[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简成茹.商务礼仪[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管理;礼仪;教学;实践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孟子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并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礼仪名言。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而如今礼仪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无常规,学无定法,对于中外礼仪这一课程,教学方法可以说是灵活多变。在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准备并重视实践教学法的采用,这是旅游学科最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是基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的学习发展是在实施某种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情景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第一主体,教师第二主体,共同参与实施,按部就班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实践操作行为。这是现代教学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典型体现。
(一)礼仪实践教学在礼仪课堂中创设一种人为的虚拟环境。在这种优化环境中,教学单位及教师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硬件设施和智力支援。在这种优化环境中,例如在星级酒店演练,可以为实践主体提供极为丰富的情境环境,可以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学习潜能的挖掘。而如果是在课堂内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茶艺表演的相关器具,图片展示,音乐背景,身着演出服装的学生进行模拟现场演示。这符合主体感知学习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对所学知识特点的理解吸收。
(二)礼仪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第一主置。学生在教学中充当第一主体,并不等于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由教师引导,这样作为第一主体的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进行高效率地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思考,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正确引导,都不可能是成功的。
(三)实践教学构建了四个层面的逻辑结构:主体参与现场操作、模拟实践情境演练、知识概念现场感知、操作思维反馈总结四个层面的逻辑结构。
在礼仪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作为第一主体直接参与课堂操作活动,通过感官直观地发现事物的特征并通过理性的分析获得事物内部与外部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模拟情境强化演练并获得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最后做出思维反馈总结,得到课堂实践教学的知识深化理解并掌握。
二、礼仪课堂实践教学过程
旅游学科的礼仪课堂可以是教室内的实践模拟教学,也可以是教室外的实践实训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教室、学院实验室、实训的星级酒店等地方。礼仪课程强调以学生为第一主体,教师为第二主体,教学过程以师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掌握礼仪基础知识,强化对实践技能的深入理解,提高自身的思想情操,提高自身的礼仪操作能力。即遵照体验感受、质询问疑、强化操作等方法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礼仪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依照以下具体步骤逐步开展:
(一)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在礼仪课程教学进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制定和教材的纲目特点,把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教学专题,并确定每个专题的教学目的,在每个专题下面安排实践操作的模拟情景。重在培养学生相应的各种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单位和学科老师要为实践教学模拟情景的进入准备好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并做好对相关场景的解说,分小组进行模拟实践操作。
(二)导入课程。作为引导的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性情境描述,对所要进行的实践操作进行解说,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合乎情境的音乐及视频展示,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以此使学生融入特定的实践情境中。这可以通过课前师生精心准备,使得整个操作过程遵照预期的教学进程步入下一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导演的教师,应当随时关注场景的变化及情境角色扮演中学生的行为,并在教学进程中,采取适当的体态与口头语言维持操作行为的稳步发展,适时适当又不过度地纠偏。未介入场景的学生则可以体验感受,操作结束后,可以总结归纳,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
1、体验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体验是抓住情感在认知转化为行为过程中这一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动应对。
舞会礼仪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舞会礼仪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精心准备穿着,同时要重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邀请舞伴和共舞礼仪。在场地选择上,可以选择学院的咖啡厅,在咖啡厅里设计出舞会场合的庄重典雅气氛,在针这种情境之下,学生有着强烈的展示欲望,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饰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
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单位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虚拟而又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主观创造力,体验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质询问疑。在实践教学中,同样可以选择饭店或者咖啡厅,引导学生分小组模拟角色,选择座次,通过不同座次的选择,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获得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的探究,可以明确在座次礼仪中,我国的政务礼仪与涉外礼仪对座次的讲究。在课堂演示中,给出鸿门宴的图片,对其位次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传统礼仪是“以左为尊”。
3、强化操作。寓知识于实际操作中,突出训练环节,在训练中求提高,在训练中求能力。礼仪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强化训练十分重要的。训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设计不同梯度的训练内容与形式,让学生选择,从而激发学生以较强的主体意识投入行为技能的练习中。这正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这一阶段,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站姿训练中,标准站姿所要求的头正、微笑、肩平、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夹腿,练习时间一般为一个课时。对于条件差的学生,一个课时往往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对于条件好的学生,一个课时单项强化练习后就能进行综合练习和持久性练习。练习进程因人而易,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都得到了增强,练习不再是一件被动、强迫的事,因为谁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训练合格,考核过关。同时,学生的练习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形式:微笑练习有“咬着一根筷子找感觉”;挺胸练习有“双人背靠背”、“单人靠墙”;腿形训练“膝盖夹纸”等。学生回到宿舍后,可以自主训练,教师则可以督促其学习进程。
(四)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情况反馈是整个实践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学情况反馈最终对各种能力和行为加以考查,以利教学单位和教师经验的总结提高。教学反馈可以通过比较教学效果来进行总结。例如,可以由卸去角色的扮演者开始,要求他对这个角色的感受和下个扮演者将要获得的感受做出区别,并把他们的体验与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联系起来,同时要求其他未参与表演的学生阐述自身的感受并写出相应的课堂作业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三、结语
最后在学院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学单位和教师可以召开师生实践教学研讨会,选择学生进行现场展示,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表扬和建议。学生群体还可以通过教学评估,给相关课程以相应的等级,以此对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总结。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商务礼仪 礼仪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现代文明社会,讲究礼仪,不仅能反映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个性特征,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素质的综合体现。商务礼仪课通过对商务活动中交际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介绍和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现代礼仪规范,提高自身素质。
一、礼仪与商务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而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准则和程序,它是礼貌、理解、仪表和仪式的总称。商务礼仪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礼仪原则与规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其内容较一般人际交往礼仪更丰富。商务礼仪在展示企业精神风貌、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以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国职业学校商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商务人士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其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取决于他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在教学内容整体安排上,对理论知识部分所安排的课时多,对实践部分安排的课时较少。在教学方法上,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主要采取“讲授型”模式,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另外,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培训机会偏少、知识储备不足等,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商务礼仪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外贸跟单、营销、客户服务和文秘等工作。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英语是主要的交流语言。商务英语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其从业人员不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了解商务活动交往中的艺术,扩大人际交流范围,以便于开展职场活动。而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商业习惯、管理理念等,在外国客户面前展示良好的商务礼仪以及企业文化往往能对业务工作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商务英语课程不该只是简单地学习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等专业基础知识,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与他们合作、如何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等。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因此,商务英语除传授专业英语知识外,也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商务礼仪知识的教育。
四、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学的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上,采取以理论学习为先,实训演练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其余章节安排学生自学。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重点,又能兼顾知识的系统性。结合笔者学校及本专业的特点设置如下活动:
(1)英语礼仪语。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英语礼貌用语。主要通过宣传资料、视频、广播站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礼貌用语。
(2)商务谈判礼仪。通过学习商务礼仪,可以帮助谈判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务英语班将通过一次次的商务模拟谈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商务谈判中所需要运用到的礼仪。
2.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练法、互动法、直观感受法、对比互评法、情境法、课内外结合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在校四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按照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先后顺序设定四个任务,分四个阶段实施,包括第一学期的日常商务情景对话、第二学期的产品推销、第三学期的商务模拟谈判以及第四学期的校园招聘会。
每一学期,笔者在课堂上都贯穿相应任务的教学内容,贯穿相应的礼仪教学,然后借学校校园文化节、师生技能节、技能大比武等平台,展示学生学习的内容。
五、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商务礼仪课程
1.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商务礼仪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其应用范围较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一般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重点强调“学习、练习、运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科特点。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商务谈判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的行为,其中礼仪规范是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营造和谐气氛并显现自身素质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以下内容就是专门为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商务模拟谈判。
谈判双方:中国浙江绍兴华联纺织品有限公司 VS 美国现代纺织品进出口公司;
中方代表:谈判首席代表、法人代表、产品研发部经理、销售部经理、质检部副部长、设计师、秘书、模特;
美方代表:谈判首席代表、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质检部负责人、法律部职员、秘书;
交易产品:男女各式围巾;
谈判语言:英语;
过程设计:
(1)双方进入谈判室(问候礼仪、握手礼仪、接待礼仪、着装礼仪);
(2)入坐后作相互介绍(细节设置:双方关闭各自手机);
(3)由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作产品介绍及演示(谈判礼仪、会场礼仪);
(4)由中方销售部经理对产品价格、质量、特点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说明,中美双方销售部代表、质检部代表及市场部代表就产品价格、质量等问题进行商讨(谈判礼仪、会场礼仪);
(5)中途休息,谈判双方成员各自进行讨论,交流看法,统一意见(中方代表带领参观样品间);
(6)进行第二阶段谈判,双方再次提出各自意见,相互进行协调(谈判礼仪);
(7)双方签署销售协议书(签署合同的礼仪)。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礼仪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商务礼仪,提高礼仪修养和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将商务礼仪运用于商务活动,步入社会后能够较为自然和娴熟地进行商务交往,体现良好的风度和涵养、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其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丹.职业院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5).
[3]杨丽.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4]杨海清.现代商务礼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课堂;旅游文明素养
最近有句话很火,叫“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之所以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想走出家门甚至是国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统计,2015年春节假期,中国内地游客出境游的人数达到了518.2万,首次超过了境内游人数,占出游人数的60%以上。这表明,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了中国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境游火爆的同时,国人文明素质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像是中国游客大闹机场,侮辱空乘人员等劣行,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蒙尘。游客的不文明现象除了跟游客素质差、文明意识弱有关外,还跟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关。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这些都跟教育不到位有关。
一、中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之现状
2012年3月,位于美国的市场调研机构曼达拉公司针对 16 个国家的 5600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关于旅游的在线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因“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等原因,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此前,在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都曾榜上有名。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常常会影响其他游客的空间享受。笔者曾走访过多个国家,每当看到有中文提示牌上写着“不要乱丢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请排队”时,也总感觉面上无光。
更有一些国家竟针对中国游客采取了歧视性接待,如遍布马尔代夫2000多个小岛的度假村,愿意接待中国客人的仅有几个。法国时尚品牌Zadig&Voltaire创始人蒂埃里・吉利埃就声称:“我们对客人是有选择的,比如,2014年在巴黎开张的新酒店将不接待中国游客。”这是因为有些酒店客人要求很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中国客人无时无地、毫不克制地大声喧哗,干扰了其他客人的休息,引发其他客人的反感。
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也会对旅游目的地景区环境产生污染。中国游客不遵守规定,用闪光灯在珍贵艺术品前照相留念、随意刻画文物景观等礼仪修养缺失行为,不仅直接导致景观质量下降,更严重加速缩短了旅游吸引物的寿命。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行为对境外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带去全方位的冲击,引发了与当地民众的矛盾,使当地民众反感与厌恶,这种现状实在是令人担忧。因此,提高中国旅行者素质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二、中国旅行者礼仪修养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礼仪出游不仅显示个人修养,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走出国门的国人即代表了中国形象。意大利哲学家亚米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程度,最能从他们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民间大使”,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自己,在目的国人们的眼中,还代表了中国整体。当中国旅行者在公共场合的举止有失体统时,当地人的点评是“中国人真差劲”。中国游客礼仪修养缺失的行为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旅游声誉,侵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国际形象。
中国的经济增长了,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大大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修养与财富并非成正比关系,文明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夜可以产生一个暴发户,三代也培养不出一个贵族。”中国游客缺乏文明修养,其实是我们国内长期缺失礼仪教育的结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文明礼仪细节,没有养成言行举止文明的习惯。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是以分数为导向,不重视学生平常的礼仪文明教育。旅游文明礼仪缺失,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上的问题。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三、结合英语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
我国人口众多,提高国民素质是个长期的大工程。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不仅是目前旅游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出境游的主力军。趁他们在校期间,利用课堂,结合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国外习俗的宣讲,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事实证明,如果明白当地的风俗,绝大多数游客都能做到入乡随俗,恪守当地的规矩。
1.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教师应率先垂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礼仪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由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欲教育学生懂礼仪,就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教师不但要用自己的才去教书,更要用自己高尚的德去育人。因此,教师要不断自我改进,不断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例如,如果学生帮助收了听写作业,要马上对他们说“Thank you”;如果需要学生帮助,要使用礼貌语言“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如果做错了什么,马上对学生说“sorry”。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身边的文明礼貌,也促成学生礼貌习惯的养成。
2.抓住教材实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文明礼貌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每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上课。上课的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英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抓住教材的特点,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渗透和穿插外国文化和文明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如果有心,可以挖掘教材里的特点,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经常给学生施加影响。相信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不但英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将来走出国门,他们不但会用英语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同时也会以良好的行为方式给所到之处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听力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新英语视听说课程》。这套教材涉及西方文化生活的内容很多,包括购物、看病、打电话、入住宾馆、好的行为习惯等。教授这样的课程时,多花一点时间,给学生灌输什么才是符合西方文化习惯的方式,怎么做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让听力课生动有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明礼仪。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消除这种障碍的办法就是我们多多了解当地的文化,知道该怎么做。比如,就餐、入住宾馆或接受服务后的小费,因为我们国内大多数时候不需要付这种费用,导致中国人在国外的时候不付小费就离开,貌似没有礼貌、贪小便宜,其实是我们不了解情况。笔者就曾经在国外的一个酒店入住多日,发现酒店不及时更换床单,就到前台去投诉,要求更换床单。后来跟当地人聊起,才知道当地的习惯是每天要在房间的床上给打扫卫生的人员留下点小费,因为服务员的工资很低,全靠小费来作为收入。了解了情况后,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但对于自己无知所犯的错,我心里还是很愧疚的,担心给当地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给中国人抹了黑。
还有,在大型商场里乘坐电梯,中国人的习惯是跟朋友并肩站立,但在国外如果这样做,就显得很没有礼貌,因为他们的习惯是靠右站立,把左边留给需要快速通过的人。这样的经历有过一次,下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将这些经验推而广之,告知学生,让他们了解这种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对他们将来走出国门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提醒学生,有些行为习惯是有可取性的,在国内也可以这样做,以推动我们国内文明的进程。
3.督促学生从身边做起,做个文明素养高的人
修养是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艰苦磨练和长期陶冶,逐渐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修养的提升过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砺才能积累。仅仅在课堂上讲解礼仪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是“知行合一”,即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言行坐卧均应注意礼仪的践行,将礼仪行为培养成自身的习惯常态。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也要督促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不要认为出国后就会遵守国外的文明礼仪,在国内就可以为所欲为。试想,在国内连起码的文明礼仪都不遵守,这会是个思想崇高、情操高尚的人吗?小事不成,何以成大器?被我们忽视的小动作、小角落却往往折射出我们的整体素质。“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只有把文明意识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养成好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说起如何做文明的人,学生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校园内身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大家也都能说出许多。比如,随地吐痰,带饭进课堂,垃圾随手乱丢,在上课时聊天、接听手机、玩游戏,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课桌墙面上胡乱涂鸦,上课迟到早退,等等。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早起半小时,就可以悠闲地吃早餐;多走一步路,就能准确地将垃圾投入垃圾桶;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注重文明礼貌,在提高了自身文明素质的同时,校园内的环境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礼仪教育;高职;途径
党的十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在谈到高等教育时,他对教师提出了“立德树人”殷切期望,要求教师将德育切实贯彻到课堂中去。而德育离不开礼仪教育,道德和礼仪有着必然联系。古人有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可见,自古“德”和“礼”就密不可分,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礼”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因此,加强礼仪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一环。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礼仪规范缺失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言行文明、知书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仍存在缺失礼仪素养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课堂礼仪方面,部分学生无视课堂纪律,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较为普遍。他们自律性差,即使来到课堂,也会交头接耳,看与上课无关的书刊,接发手机短信,玩游戏,公然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等等。图书馆礼仪方面,部分学生不在乎馆内有保持安静的提示,无视馆内秩序,大声喧哗,随便接打手机;在读者自修室和阅览室呼呼大睡或把其作为谈恋爱的场所,旁若无人、卿卿我我;任意污损书刊,甚至归为己有等等。食堂就餐礼仪方面,部分学生在窗口任意插队;就餐时没有将残渣放入垃圾盘,而是把餐桌、地面弄得一片狼藉;就餐结束后,不将餐盘拿到回收处放置,缺乏应有的食堂就餐礼仪常识。宿舍礼仪方面,部分学生起床后不叠被子;衣帽鞋袜到处乱放;晚上熄灯后还大声喧哗,或彻夜追剧、玩手机游戏,更有甚者还弹琴唱歌,严重干扰舍友休息;任意浪费水电,甚至在宿舍用电器烧水煮东西,留下安全隐患;宿舍卫生状况更是令人头疼,尤其男生宿舍,轮流值日执行不畅,有的同学懒惰,臭鞋子臭袜子堆积,造成宿舍臭气熏天。着装礼仪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清楚着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求新求异、不分场合;有的同学则以自己舒服为主,穿拖鞋、背心、短裤到教室上课。有的工科学生做实验不按照要求穿着工作服,有的学生上体育课穿裙子、牛仔裤等不便于运动的服装,很不规范。仪容、仪态礼仪方面,部分学生容貌不整洁,姿态不优雅。有的男生留头发过长,前遮眉、侧掩耳、后及领,看起来很不精神;有的长时间不剃胡子,修整指甲,个人卫生不够重视,显得邋遢。不少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晃晃荡荡,无法展现大学生应有的风采。除了上述的礼仪外,基本的礼仪礼貌也有所缺失:有的同学路遇师长视而不见,横冲直撞;有的同学到老师办公室不请自进;和老师交流不用敬语,语言语调显得傲慢无礼;还有的开会时自由出入、打电话;在公共场合吸烟;在课桌和教室的墙上乱写乱画;自行车、电车到处乱停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践踏草坪;与同学交往不友善、男女交往不文明等等。
二、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不到位。
(一)家庭教育原因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比例增加,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造成孩子自我意识膨胀,不会为他人着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这些儿童要么爷爷奶奶宠爱,要么处于监护不到位状态,家长们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够。还有的家长本身礼仪修养不高,言行不当,起不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家庭礼仪教育的严重缺失。
(二)学校教育原因
升学的压力导致从小学开始我国的教育就凸显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的问题,尤其贫困地区的学生以知识改变命运为导向,片面强调知识学习。同时,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两年或两年半就结束了在校的学习,第三年进入实习阶段。这就导致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一味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出现了规矩意识缺乏、文明礼仪不到位、人文教育缺失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普遍不理想等现象。
(三)社会风气原因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也是影响礼仪教育的一个因素。现实社会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从不同程度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中不少人存在功利心重、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以及是非善恶观念模糊等现象。针对以上情况,高职院校应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注重礼仪素质教育。目前,部分院校也意识到开设礼仪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礼仪课,但是效果还是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在高职课堂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礼仪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渗透礼仪教育的途径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在不改变高职学生课时数的基础上,通过渗透教育的方式,借助课堂教学、教师培训、课程渗透以及第二课堂等多途径,面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展礼仪教育。
(一)面向全校,全面铺开礼仪课
高职院校各个院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开设对专业课具有辅助作用的礼仪课,形成课程链,如旅游、酒店、文秘、市场营销、空中乘务等就业面向服务性行业的专业。对于其他专业,可以开设礼仪相关的选修课,学校应该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择一门与礼仪相关的课程,不少于两个学分。这样就可确保在全校铺开礼仪课,使得每一个在校生都接触礼仪课。
(二)全员培训,强化意识,形成规范
本着“施教者先受教”的原则,学校可以先从培训老师,增强老师的礼仪意识,养成良好的礼仪风范入手。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仪容仪表对学生会产生影响。《礼记•冠义》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讲究仪表仪容礼仪,衣着妆容干净整洁、端庄大方、丰标不凡,学生每天耳濡目染,对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也是有益的。其次,教师应意识到课堂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劳动者的基本素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离不开老师们的垂范。教师既是授课者,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知识,还应该明确课堂的纪律,规范课堂言行。在课堂当中,老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上下课相互问候,迟到要报告,早退要告知,回答问题要起身等,并且教师也要“立身行道”,坚持不懈,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此外,老师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礼貌待人,与学生交流时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五指并拢掌心向上做“请”的动作,切不可有手指指点点;提问学生,尽量来到学生身边,用眼神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回答得好则及时用“你回答得很好、为你点赞”等激励的话语。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率先垂范,以和蔼的言谈、优雅的举止为学生做好示范,那么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三)利用其他课程,渗透礼仪文化
依托人文学科课程渗透礼仪文化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的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文学鉴赏”“影视鉴赏”“艺术鉴赏”“音乐鉴赏”“思想品德”“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沟通技巧”“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口才训练”等,都可以作为渗透礼仪教育的主阵地。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文化大讲堂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特色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
(四)开展第二课堂礼仪教育活动和专题培训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礼仪实训是课堂教学和特色大讲堂的有力补充。第二课堂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编制礼仪操,举行主题演讲、辩论、知识问答、情景表演等活动;也可以院系为单位举行培训和比赛,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等。通过多途径来加强礼仪规范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未来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职业院校大学生礼仪现状调查研究[J].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13-14.
关键词:自主学习;人文课堂;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礼仪的培养,课堂教学很重要,打造生动有趣的人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社交礼仪的关键。人文教学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学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人文课堂也是学生实践科学理论知识的舞台。对于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应该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向互动交流的对话式教学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赋予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自由,使他们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以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自主学习,营造生动人文课堂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社交礼仪课程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了解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社会交往礼仪的基本理论、准则以及一些重要的礼仪知识。社交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它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交礼仪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素质,并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交往中熟练运用,妥善的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礼仪文化修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人际交往的基础。
促进自主学习,营造生动的人文教学课堂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构建自主学习,营造生动人文教学课堂,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新,以学生为主,重视以人文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理念,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灌输性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的人文教学课堂,学生的自主性是关键,必须转变学生身份,变知识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思考者。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社交礼仪教学模式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构建自主学习的社交礼仪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课堂教学前的案例设计。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学案设计,搜集相关资料,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创作,做到课前与课堂上相结合,同时兼顾知识性与实操性;(2)注重课堂训练的方法。课堂训练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要充分调到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制定一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后练习方法;(3)制定教学评价方法。在课堂结束后,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再制定评价方法时,要考虑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多样性,可以选择课堂讨论或是情境模拟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生动人文课堂的社交礼仪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中学 学生 礼仪教育 内容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81-01
从总体发展角度上来说,现阶段职业中学在礼仪教育方面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集中表现为规范性和普及性不够这两方面。尽管职业中学对于礼仪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但现阶段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礼仪教育仅局限在号召与宣传方面,礼仪教育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与空洞,能够进行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教育方式作用之下,礼仪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特点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与学生生活学习之间联系较少也就导致了礼仪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一、职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分析
现阶段各职业中学开展的礼仪教育并未形成统一性标准与规范,学校往往依照自身教学任务的安排计划,将礼仪教育作为穿插性和临时性课程,作为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下的“调味瓶”。职业中学对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缺失是导致现阶段职业中学礼仪教育质量总体较低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问题。而对于职业中学学生而言,负担较重的课业学习要求礼仪教育对教育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力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充分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知与掌握。具体而言,职业中学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应当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中学礼仪教育应当体现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融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融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充分激发职业中学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
(二)职业中学礼仪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中学学生所涉及到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逐渐增多,这无形之中促使着职中学生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现阶段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社交礼仪教育还不够全面,职业中学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交礼仪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或是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公共传播媒介,经由这些途径所获取的社交礼仪无法完全保障其是正确且规范的。从这个角度说,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礼仪教育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将仪容仪表、会面礼仪、语言谈吐、公共场所礼仪以及举止仪态等融入职业中学礼仪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掌握社交礼仪常识,从而促进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二、职中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分析
结合上文有关现阶段职业中学在开展礼仪教育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分析,笔者认为,职业中学要想面向学生搞好礼仪教育课程,发挥礼仪教育的教学价值,就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以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为保障,在此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认识礼仪、感受礼仪、了解礼仪,从而学好礼仪。具体而言,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中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职业中学而言,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职业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在于: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于将礼仪教育纳入职业中学日常教学体系当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规范性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及礼仪教育教师支持之下,面向职业中学学生提供系统且完善的礼仪教育。
(二)职中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
展开课堂教学的目的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理论性的知识性学习与实践性的操作性学习相结合,这对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言同样是如此。简单来说,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绝非仅仅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礼仪形态及行为,而应当将这种礼仪发展成为实践生活中的习惯。结合现阶段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礼仪教育的开展应当将相关知识点融入至具体的活动载体当中,以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各异的校园活动及社会活动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将礼仪成功转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关键词:礼仪 教育 融合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06-01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为什么现在的国人,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丢失了?坐公交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地铁拉大便,连国外的一些公园都只用汉语写着警示牌“不要乱扔垃圾”,只用汉字目的很明确,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这可能让很多人都迷惑不解。我认为现在不必追究为什么会弄成这个地步,而且要尽早从教育开始,从学校抓起,把我们的下一代人教育成为有礼的人,重拾“礼仪之邦”的美誉。
1 借他山之石,丰富我们的礼仪教育
在国门之外,很多国家办有专门礼仪学校,更多的是将礼仪纳入基础教育之中,让孩子在进入校门之际就开始学习礼仪,使之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立人立业”的根本。如,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就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日本、韩国开设了礼仪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礼仪教育,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有礼之人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要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自己还是“礼仪之邦”,要借他山之石,学习国外好的经验,从小抓起,从学校课堂开始,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2 做全面分析,抓准礼仪教育的重点
西方国家的“绅士、淑女”教育不一定合适我们的文化和国情。我国古代社会的“礼制”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有的可以继承和发扬,有的因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可被淘汰。从我的理解看,现代文明礼仪的灵魂是“尊重”,就好像你坐公交插队,不就是不尊重被你插队的人吗?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就是不尊重被你吵得不耐烦的人吗?因此,我觉得现代的良好礼仪习惯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以“尊重”为核心的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关爱,更加和睦、幸福,使邻里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
3 善总结积累,扎实开展礼仪教育
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大纲》再到《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都对礼仪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近年来,深圳市中小学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宝安区文明办和教育局联合印刷出版《魅力少年―― 中小学文明礼仪实用手册》,发放至各学校,要求各校利用班会课、主题团日、队日活动等组织学生学习。特别是为迎接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的学校每个班级建立文明礼仪规范记录本,记录文明礼仪的点点滴滴;有的学校自编学生学习歌、纪律歌、礼仪歌、卫生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的学校“七美”教育塑造知礼向善、文明自信的礼仪小天使;还有的学校携手社工迎大运……兄弟学校的这么多的经验做法,让我们大开眼界,他们的礼仪教育给了我很好的经验,但同时我也发现许多问题。第一,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活动、行为、操作表象训练上,没有从文化的大背景中,从人的精神内涵中加以研究开发。第二,鲜有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课堂中,渗透到师生的交往对话中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文明礼仪教育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就容易成空洞的形式主义。所以,如果要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一定要让礼仪教育进课堂,一定要让礼仪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让它内化成学生的习惯。
4 重结合实际,让礼仪教育回归生活
礼仪教育,不能划一而论,不是只搞一两次活动、比赛就能成的。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让礼仪教育回归生活,成为常态。
如我们学校实施的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个人礼仪: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等。
交往礼仪: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等。
如我们学校实施的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个人礼仪: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等。
交往礼仪:孝敬父母长辈;学会倾听他人;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等。
通过我校长期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涌现了很多典型事例:事例一:一天中午放学,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校园值日的李少青主任正疏导出校的队伍,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老师,给你一把伞。”一只小手举着一把伞努力地举向老师的头顶……事例二:一次上级评估的学生座谈会结束后,起身时离去时,受访谈的同学一律把带歪椅子扶正回位―― 这是评估小组会后专家跟我们说到的一个小细节。
将文明礼仪融入各种教育场合和活动的同时,将文明礼仪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将“尊重、平等、文明、友爱、和谐”成为师生的内在体现。
如果能把礼仪教育进课堂,并长期执行下去,我想不久的将来,“礼仪之邦”的美誉叫起来会更踏实,更响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师 礼仪课程 教学 礼仪素养
幼师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礼仪课是幼师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操性相结合是礼仪课程的基本特点。礼仪课程多元化的教学与训练,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礼仪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处理公共关系事务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礼仪课程的定位
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幼儿教师的礼仪素养非常重要。幼儿园启蒙教育是人一生系统教育的起点,对人的一生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将礼仪实际应用到幼教行业中,体现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拉近幼教工作者与同事、与家长的距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身正为范,幼儿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个人的礼仪修养尤为关键。
二、礼仪课程设置多元化的科学性
礼仪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集理论和技术于一身,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易于掌握、难于精深。礼仪课教学是以礼仪的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礼仪课程的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体现多元化、科学性。适合于幼师综合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师职业技能特点,要科学合理的开展有特色的钢琴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会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三、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幼师学生在校进行训练和学习毕竟有限,因此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定与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所以,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形体训练同步进行。在把教学内容展开和深入的同时,把枯燥、单一的技术技巧练习同繁复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礼仪课既有实操训练又有理论学习,把相交叉学科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完成课程的整合。
第二,礼仪课是幼师工作中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展示的最实际的应用。因此重视礼仪课形体教学,在提高学生礼仪课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重视实际礼仪训练、以及对礼貌、礼节的重视。在培养学生丰富的礼仪修养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姿态,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第三,拓展教学课程的内容。对于一个幼师学生来说,仅仅一年的学习时间比较短暂,受训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以礼仪理论知识为前提的,形体礼仪训练的实训课为基础的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礼仪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从理论到实际应用,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塑造更美好的自我。
四、礼仪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幼师专业礼仪课程教学多采用了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学生成长为适应当前幼儿园工作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课教学
礼仪课的理论教学是以礼仪的溯源为前提,从社交礼仪、公共礼仪、校园礼仪等方面入手,主要完成基本讲授和训练的教学目标,以系统性、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内容安排教学,使学生在理论上了解礼仪的内容、含义等,完成学生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在教学中还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使用实际有效的辅助教具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生动的展示了礼仪的魅力,并开展了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课堂练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讲、练、做一体,“讲中学,学中讲”,让大课具备小课的功能,突出技能的培养。课堂中,教师一般分为课前训练和课堂学习两部分。课前训练中包括站、立、行、走等礼仪的基本训练。在练习的同时,强调礼仪形体训练的各个环节、技巧。课堂学习部分,通常分六个步骤教学。首先,介绍课堂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认知;第二,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分析,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直观印象,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三,教师示范,分析、讲解知识点、技术重点;第四,开展多种练习方法,进行学生集体课堂训练;第五,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第六,课堂展示,考察教学综合效果。
2.实训课教学
实训课的教学形式非常适合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幼师实际教学当中应用较多。因为幼师学生人数较多,技术技巧较好掌握,难于精准,练习时间较短、基础较为薄弱,通过分组形式的教学可以对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逐一的检查,有效地利用课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礼仪课程技巧。
3.个别课教学
个别课是将校园优秀学生挑选出来集中提高培训的一种形式,是因材施教的最好的教学典范,通常采取“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内容包括:礼仪妆容、发式,形体训练等。通过个别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礼仪训练,通过更多的活动及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但是,由于幼师学生较多,整体课时较短,局限性较大。扬长避短,将理论同实训课程有机的结合,多种授课方式并存,实现授课形式的多元化。
礼仪课程的教学在幼师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任重而道远。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形体礼仪,使我们的礼仪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使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展示自我,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最终达到礼仪课程科学设置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王小静:《关于学校礼仪教育的几个问题》[J].汉江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秦正修:《礼仪教育若干问题之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陈安萍:《论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功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