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体科学专业

人体科学专业

时间:2022-10-25 11:29:13

人体科学专业

第1篇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目前状况的基础上,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前状况进行探究,并提出整体优化策略,以促进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状况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摘要: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布置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和表达、健康和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和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和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练习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练习法、身体锻炼原理和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和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布置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和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和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把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新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征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把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探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摘要:

[1姚鸿恩摘要:《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目前状况的调查探究》《体育学刊》,2006.1。

第2篇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 课程设置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安排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与表达、健康与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与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训练法、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与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与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对策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与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与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点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掌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姚鸿恩:《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学刊》,2006.1。

[2]黄汉升:《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广告学;本科;课程体系;三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011-02

融媒时代,广告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营销与传播思想动态革新、知识与技能迅速更新等特征明显。201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目前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模梯次,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1]。”这对高校广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民办高校,“十三五”时期,三亚学院正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号召,朝着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而奋勇前行。2016年开始,学校着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绘制课程地图,让学生从入校一开始就能清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走向。为此,该校广告学专业开始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其首要任务便是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召开行业座谈研讨与专家论证会、开展深度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工作。调研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行业用人标准与能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岗位需求情况;用人单位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对高校的建议;国内相关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亚学院2013-2015届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走向。在此基础上,他们确立了新形势下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等。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对于目前国内高校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现状,《人民日报》曾有过相关新闻报道:“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学,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仿,一窝蜂往综合性大学这条路上挤;应用型高校缺乏发展空间,高水平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

通过对国内众多高校广告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后发现,现在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凭借传统优势,他们的广告学专业多以培养理论基础深厚的高级专门研究型人才为主,其毕业生中有较多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出国或是报考公务员。用人单位集中反映这些学生的理论功底相对较强,但动手能力偏弱。而一些地方“二本”、“三本”院校为了差异化生存的发展需要,开始将其广告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瞄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上,他们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对这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大多持肯定的态度,但与优秀高校毕业生相比,其理论基础偏弱,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著名广告教育专家丁俊杰教授在其《新时代的广告产业新格局》中指出,“广告这个概念当中让我们关注的是新媒体的技术、新媒体的渠道、新媒体的终端、新媒体的互动,这四个层面是我们当下广告业要注重的[3]。”此次行业调研让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一定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此,该专业形成环境响应力,借助海南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集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多方研究与实践力量,重点培养适应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广告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的,“以与旅游产业链相关的广告创意、文案、策划见长,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前该专业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系统掌握广告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与媒介素养,同时具备广告(公关)创意、文案、策划、设计制作以及新媒体推广的能力,能在各级广告(公关)公司、传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营销与宣传推广部门从事广告策划推广、设计相关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人才培养标准

通过行业调研,结合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该校广告学专业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可以分解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体如下:

1.基本素养。共同素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人文情怀和生存智慧;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身意识。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文通识素养、媒介素养、广告写作素养、基本设计素养。

2.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广告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软件使用能力、广告文案写作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广告经营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岗位能力:广告策划文案专员:具备品牌策划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能力、旅游广告(公关)推广能力;广告设计专员:具备包装设计能力、平面广告设计能力、企业VI形象设计能力、影视后期制作能力。

3.学制:4年。

4.毕业学分、学位授予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合格,修满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按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

按照三亚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广告学专业以“用得着、带得走、接得上”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简要来说,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搭建主要根据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来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进一步打破原有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从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选择,专业方向课体现岗位(学生就业)方向,以模块课程形成。各模块课程设置、模块名称与培养目标中提出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相对应。专业方向课中岗位方向的确定根据专业行业调研的结果而确定(如表1所示)。

在此,本文特别对该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课程进行具体说明。学科专业基礎课程包括:专业入门指导、广告学概论、设计素描、传播学概论、广告创意、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广告媒体、Coreldraw软件设计、Illustrator软件设计、字体与版面设计、公关理论与实务、口语表达与沟通艺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提案软件设计、网络广告、广告摄影与摄像、平面广告设计、新媒体文案写作、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广告经典作品赏析、广告创业与经营、广告职业伦理教育等。

专业方向课程分为“策划文案模块”和“广告设计模块”。

“策划文案模块”课程包括:品牌战略、旅游广告实务、旅游公关策划、旅游新媒体营销、中外艺术史。

“广告设计模块”课程包括:POP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技术、联合创作。

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广告作品赏析)、专业实习1(广告行业调查)、专业实习2(广告效果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四、目前专业的建设成效

目前,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2016级开始执行。他们正力图以通识核心课程为基础支持,以专业课程地图建设为中心平台,以建设混合式慕课教学为技术突破口,以小班化教学推广为路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坚持在教学环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积极组建实战型教学团队,并积极将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创新竞赛活动(如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等)纳入课程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命题企业要求组队进行实战创作,“以赛促学”、“以赛验学”,切实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已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广告专业学科竞赛,共获得包括一等奖(金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超过200个,较好地彰显了专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一些学生在积累众多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敏锐地意识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广告策划、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众多需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广告公司,并成功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对外独立开展品牌(活动)策划、广告设计服务等业务。

第4篇

 

2009年,《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的文章《大力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该文章从分析工程科技活动的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出发,明确界定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概念[2]。

 

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分析

 

传统的"工程"是指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制造的中间环节[3],以顾客(包括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内)提出需求、营销人员解释需求为前提,通过工程科技人员的设计产品活动形成制造(生产产品)活动的基础。当今,“工程"概念已经得到广泛扩展,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综合利用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等)和技术手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建构一定的人工世界的活动及其实践成果[4]。

 

显然,在当代工程科技活动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是人才。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参与并引领当代工程科技活动的主体,就必须分析人才的特征。为此,众多国家与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总结。

 

美国工程院提出,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终身学习能力。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对工程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制定了一系列评估标准:有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有所了解;有效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与当今时代问题有关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程师的"双层素质模型"将工程师的素质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学科的知识、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源知识、最新技术和技巧、工程工具;基本技能包括职业规划技巧、交流技巧、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信息的选择与决定、发展人际关系的技巧、风险和危险分析、综合的能力、从多个侧面理解失误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2007年举办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中指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好奇心和对探究的热情、责任心、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有效的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认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研究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攻关能力、综合集成能力。

 

中国工程院谢克昌院士[5]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角度出发,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归纳为:献身精神、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创新人格、战略视野、市场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集成能力;科学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经验和人文社会知识。

 

2地方工科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地方高校既是为地方输送人才、智力、技术的主要源泉,也是实现地方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重要保障。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工科院校,既区别于985、211和部属高校,又区别于具有信息行业背景的工科高校,始终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服务面向对象[6],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5年,于2006年开始招生。

 

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工程",突出"创新”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培养目标。1方面,985、211和部属高校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部分地方普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显然不适于"研究型"或"应用型",而应突出"工程"传统特色;另一方面,要培养适应当前"工程"科技活动需要的人才,就必须突出"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在创业或就业市场中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竞争力[7]。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可以分为领军型人才(科学发现、科学理论创新)、研发型人才(科学方法创新、技术原理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技术集成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此前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共同特征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在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智能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使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基本素质方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刻苦学习、善于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社会人文素质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3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指导思想。我校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在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人文素养;在二、三年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能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具备解决本专业

 

领域内简单问题的能力;在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基础学习后,有能力自主学习交叉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进而具有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揽小规模工程项目的开发以及参加大、中型项目开发。

 

3.1课程教学体系

 

按照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我校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构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类、人文类和体育类课程。数理类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打下理论基础;人文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扩大知识视野,培养人文素养,丰富内在品质,提升情感智慧;体育类课程能够让学生练就强健的体魄。

 

2)学科基础课程。由于与智能相关的应用融合了数学、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内容丰富,应用面广,因此,在制定学科基础课程时,设置了与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相关的课程,如电工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这部分课程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专业主干课程。智能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强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智能为主线,设置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与相互融合,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智能科学的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学生今后利用智能专业技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重要基石。

 

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承载着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具有显著的能力属性。考虑到本校实际情况,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选择了智能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两个方向作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开设的课程有多智能体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等。专业方向课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现状,使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工程开发设计,都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确保了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而工程实际问题与当前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在培养方向的设定上,我们选择了人工智能诸多领域中工程性较强的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方向,更加适合于学校整体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其分为课程实验、综合设计、科研训练、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形成_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面向课内基本理论的理解及实际验证,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因此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方向上,设置了对应的专业核心基础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如"可视化编程技术"是专门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VC++和Matlab编程,全部课程都在实验室授课,这两种语言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的主要编程工具,在实验教学计划安排中给予了大量课时。

 

2)实习教学。在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参照专业规范,并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按照"梯度实习"模式组织学生进入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在四年本科教学中安排了认识实习及不同阶段的专业实习。

 

认识实习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内容的了解;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相关企业学习基本技能,积累与专业相关企业的管理、开发、生产等方面的感性知识;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阶段就开始进入工作时的角色,承担_定的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增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8]。从实施效果看,学生能够深入到用人单位参与实际问题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及开发能力。

 

3)综合设计。将部分课程设计与具体课程分离,强调学生的选题自主性和实践环节连贯性,鼓励学生将实践环节与创新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在综合设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中,不仅设置了软件、硬件等方面的基本综合设计,而且在智能系统方面依次设置了应用型和综合型的设计,侧重开发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4)科研训练。以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实施对象的科研训练,是以"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科研互动"为理念,以国家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湖北省重点学科、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发挥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取向,围绕本科生创新型工程能力培养的教育宗旨,构建了适合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平台的、因材施教的、"阶段一学科一能力"多元能力培养体系。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高年级所有本科生按组实行导师制,学生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训练项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项目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撰写科研报告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毕业实习及设计。大四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在此阶段,要求学生以"准工程师"身份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实习,参加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工程师指导下,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积累专业经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造技术成果,同时寻找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获得就业的信息和机会。学生毕业论文应从选题开始,严把质量关。选题要符合专业方向,要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接轨,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在单位实习,通过参与用人单位的项目设计,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_定的创新能力。

 

3.3课外指导体系

 

课外指导是对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以学生自拟题目或者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

 

1)自主项目。中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将来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或研究探索性质的课题,教师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组分类指导。这种方式是学生兴趣驱动和就业导向的结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有科学新发现,也可能会对原有方法进行改良创新。

 

2)比赛项目。"机器人足球"是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索、实践开发和团结协作的典型平台,它包括了全面、综合的专业知识,需要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员稳定、基础扎实、梯队结构合理的"机器人足球"队伍,每年都吸引智能专业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和竞争性学习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我校的"机器人足球"比赛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3)基金项目。自2005年起,我校设立了校长基金项目,旨在推动大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经过七年的发展,智能专业学生有四十余人成功申请了校长基金项目,以"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三维平面重构的方法研究"为代表的校级重点项目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科研项目。学生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建立了导师与学生全程负责制,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智力支持关系。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下课后学生在科研室将课堂知识与自学相结合,在导师指导下为完成特定项目,进行探索性学习和项目开发工作,学生还可利用暑假继续开展工作。这种方式将学校培养体系与学生自主发展结合,使学生学习跨越时间、空间,跨越教室与寝室,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拓展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与深度。

 

4人才培养成果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校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样本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走过了由探索到完善直至逐步成熟的历程,在面向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明显提高了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2012年智能专业学生考研率达到25.5%,就业一次签约率达到99%,签约世界500强企业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发展,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湖北省一等奖2项。

 

3)促进了机器人足球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在省内高校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以来,尤其是2006年以后,我校以智能专业本科生为主力队员的机器人足球队,在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比赛中获得9项冠军、8项亚军、9项季军;2010年至今,在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获3项冠军、2项季军;在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获7项冠军、11项亚军、11项季军。我校机器人足球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同时也带动了湖北省内机器人足球项目的发展。"以机器人足球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5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3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纲要》不仅肯定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指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据此,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来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教育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也激发了教育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教育学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归根到底源于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只有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课程体系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教育目标有不同的课程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教育学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具有极其强大的专业特殊性,它不仅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工作者,而且教育者步入教学实践,能够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传授于后辈,某种程度上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通用课程,所以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育学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宽基础、强技能、有专长、善创新的人才,这是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是社会进步对教育学专业的新要求,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之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拥有权威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教育学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广泛了解诸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知识,使学生赋有高深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素养。只有拥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才能充分激发出勇于创新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本着科学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管理,构建卓越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宽广的学科领域

创新要基于一定的综合基础知识,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多是基于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教育学类创新人才也不例外,各类跨学科课程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丰富多彩的公共课程也拓展了通识教育领域,所以无论是领域宽广的通识课程,还是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学专业课程,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宝贵资源,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要适当拓宽课程领域,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有效执行实践课程。

(三)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道德文化素质的沃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深精湛的专业知识的武装,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熏陶,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文化等公共课程一方面塑造了学生豁达、缜密、独创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社会的发展正是凭借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得以持续向前进步,所以要保证素质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教育学专业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类教育学著作也纷纷涌现,目前,西方国家已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经验,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各个国家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不同的特色。2014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行榜中,前五位依次是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笔者在此仅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一下国外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类和社会学等,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50%以上。专业课程则占30%左右,主要分为三类,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又统称为教育学专业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传授学生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学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人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是为培养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践课程约占20%,主要包括中学教学实习讨论、小学教学实习讨论、本科生研讨会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教育学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目前,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学校当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通识课程涵盖通修课程和通选课程,通修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通选课程指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26%,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加强对人文社会的了解,以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其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多维度的,主要包含了专业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主干课和专业教育系列课,这三类课程又可统称为专业理论课,这是教育学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占据着总课程的55%。其最具特色的是生涯规划课,这部分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主要包括各科教学法和教学技能,占据着总课程的10%左右。

通过国内外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国外高校更加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而且给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而国内则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专业课程是既定课程,缺乏灵活性,此外国内实践课程则切实根据我国国情需要来设置,开设了大量的与教学法和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以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人才。

三、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课程目标的实质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既定结果”。也即是,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教育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而设置,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具体定位在: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术,教育学专业课程是专业技能发展的根基,是向学生输送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平台;二是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并能辨别常见的错误思想、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强大的个性品格的创新型教育专业人才。

根据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对比,以及我国社会对教育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多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轻视通识课程,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仅拥有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人才的要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基利安所言,“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若只学习理论课程,如同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成效,特别是教育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更需要通过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深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以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得到升华。

(三)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在保证课程体系规范性的同时,要冲破传统专业课程界限,将当前社会发展关注的新兴学科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性。

四、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对教育学专业课程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育学专业课程也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课程设置要具有地方发展特色。例如,Z大学作为中部某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地方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而Z校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状况更是决定了全省的教育发展水平,自Z校教育学专业开设之日起,近些年确实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通识课程较少,远低于美国通识课程占50%的比重,而且基础课程主要是政治、英语等,没有自然科学课程。z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传统的三方格局,即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课程占27.3%,专业课程占79.5%,实践课程占6.2%,显然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而专业课程比例较多,并且缺少自然学科课程,严重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多而乱,分科过细,重复设置,相当一部分内容已明显落后、陈旧。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共享课、专业方向课,而专业方向课又分为普通教育学方向和教育管理学方向,可见专业课程分的过细,而具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同属于心理学领域,课程重复设置。

(三)教育学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不多,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有片面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而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倡导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知识为应用而习得,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并且单一的专业知识又无法运作,Z校教育学专业发展中显然忽视了这一关键点,偏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偏重传统教育学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而忽略物理、化学、数学的学习以及与之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的仅是附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四)实践课程少,执行乏力。总览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专业理论课程占据着80%左右,学校虽然拥有教育技术实验室,但因缺乏教育技术性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实验室形同虚设,在专业实践方面,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缺乏严密周详的安排计划,以及缺少教学法之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课程也难以执行。

五、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检视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使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真正找到合适的坐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还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更要适时审视自身的教学成效,借鉴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经验,根据Z大学本校的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区对教育类人才的渴求。在此,对V大学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Z校教育学专业公共课程所占比重远低于国内外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成熟的院校,并且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也不重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以,一方面要拓展公共基础课的范围,增设中国文化、音乐、艺术、书法、文学鉴赏、写作以及语言交际等人文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交际素养;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原有的“考试至上”的思想,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依据生活行为习惯中的应用来评定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增加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力求达到50%以上。

(二)专业课程改革

压缩教育学专业课程类别,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共享课合并为专业基础课。简化重复课程,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简化为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拓展前沿课程,将中国古代教育名著选读发展为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规整繁乱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艺术欣赏归入公共基础课程,如此,专业基础课占25%,专业方向课占10%。

第6篇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62-02

一、学科专业适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飞跃,作为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和竞争焦点的光电产业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新兴产业。据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PIDA)的权威统计数据,近十年来,世界光电产业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光电技术已深层次地融入到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其已成为20世纪末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21世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新时期及新形势下的光电产业,不仅是用于光发射、光调制、光传输、光传感等的电子学的一个分支,同时还包括了部分电光学、光子学、计算机科学和先进光学等新的内容,其涉及面也逐渐扩散,在光通讯、半导体照明、激光、光电显示、精密检测、太阳能光伏及物联网等领域发展的比较明显,逐渐融入更广的空间。这种变化使得光电子产业不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而是一个由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技术支撑的多类产业的结合体,必然导致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数量及质量的增加及提升。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为适应国内外光电信息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于2009年制定并了《全国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该类专业的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对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宏观说明,建议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传统与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二、重庆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传统优势学科――光学工程学科,是国家最早设立的、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以此为依托,重庆大学成立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光电信息领域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掌握电子技术科学、光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较宽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光学仪器与系统、光电子技术与系统、光电成像系

统、光信息处理系统、光通讯系统、光电传感及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与制造、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创新性高技术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关光电子器件、光电仪器与系统、光通讯系统、光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与管理的工作,也可从事其他与光学与光电子相关工作。从该专业建立至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所有教职工秉承“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光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新思路,努力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得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成为我国光电信息技术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迎合国家、社会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经过半年时间的前期调研,我们发现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还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

问题1: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光电信息专业产业涉及面广且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大量新知识的出现,需要采用更多的学时,这样就造成了学校规定的有限学时与新知识,新课程内容扩展之间的矛盾。此外,教育部专业集中并且光电产业用人单位需求分散,那么如何体现专业特色而同时强调学生基础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国内100多所高校设有光电信息专业,专业同质化突出,我们如何突出自身的特色。

问题2:目前学校的新老校区距离太远,低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信息相对闭塞,学生角色转换较慢、学习主动性不高并且低年级的课程安排不饱满,导致高年级很多专业课程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学习,降低了学习效果。

问题3: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专业教学思想过于传统,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比较形式单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等都不能充分提高。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措施

(一)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只有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学习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鉴于此,从2012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以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为前提,优化配置和统一使用学院教师与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基础课、实验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训练三部分组成,促进了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道德水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协调发展。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我们设立了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教授专家们展示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将众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介绍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入校之出就能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以及新问题,这样既提高新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热情、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此外,我们采用模块化的培养方法,即针对光电行业的特点,将某些相近产业领域的要求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几个既有一定代表性、又有一定适应面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这样不仅适合选修课程的开展,而且对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低年级可以通过模块学习获得基础能力的培训,以完成科研的入门,在高年级可以通过某几个模块的深入研究来完成学生科研立项、参加科技竞赛或者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对课程的合理安排,将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合理地调整到一、二年级,减轻高年级课程学习压力,改善教学效果。

(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夯实理论教学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坚持“重实践、重能力、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和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定位发展目标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在制定实验教学方案时,要遵循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扩展实验技术手段、开拓设计、研究性实验能力的原则,更新、重组以及优化部分实验教学内容。按照该专业教学体系中光、电、机、算的脉络,我们将所有的课程分成四个不同的课程群,这样课与课之间、群与群之间就构建起了天衣无缝的衔接。所以,本专业的实验课分成两个层次,首先是基于个体课程的基础性实验,我们主要是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开展,增加研究型、设计型题目的比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其次是基于课程群的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以“团队、设计、工程”作为考查目标,训练和考查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结合专业基础知识、工程知识以及工具使用、合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实验教学较之理论教学更能体现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客观性和综合性,是高校培养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最好方式。

(三)建设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和实践培训基地

学院通过对对实验室资源的梳理与整合,现已建立了1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创新实验平台。为了给更多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主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即时间上的开放、内容上的开放、形式上的开放和管理上的开放,这样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外,依托我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大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计划。

参考文献:

[1]黄尚廉.光电信息产业――21世纪高科技主导产业[J].中国高校招生,2000,(6):2.

第7篇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然而,国内高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实训室也只是近两年的事,许多高校在这一块都是空缺。因而该专业大多数毕业生没有见识过人事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校外实训基地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与技能,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很难真正变成自己的能力。因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尤为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即使是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缺乏重视和管理,大多数也是名存实亡,未能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如何让实训基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构建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组合。从广义上讲,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军训、公益性劳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等。本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模拟实习和校外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个别院校因为校外实习条件的限制,以专业模拟实习代替校外专业实习。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本科学习阶段,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仅仅通过专业模拟实习和有限的校外专业实习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暴露出多数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健全的。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如何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合,才能保证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了解。但很多学校并未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合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合理等等,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大多数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虽然取得了人力资源专业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当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毕业生,他们尽管可能学历较高,但根本没有从事公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显得“功底”不足,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较晚,且招生规模增速太快,所以,目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正规教育,属于半路出家,对于本专业的实践及其教学经验更显不足。他们往往习惯于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要想切实抓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点,可以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分为四种类型,分阶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1.专业认识实习

在学生入校的大一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就是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考察,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企业,通过对企业布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流程等的了解,对企业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校外专业实习

根据专业需要可以,在第四学期可以安排每学期3至4周的校外专业实习。一方面是要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进行的专业实习,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是想要通过这次实习让学生了解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才能更好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提升对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学生会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专业课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自己要学习什么。

3.毕业实习

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是毕业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是与就业相结合的。在这个学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这个学期会选择有就业意向的工作单位去进行实习,毕业实习阶段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和选择的过程。

(二)积极改善专业模拟实习条件

专业模拟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必须积极改善学校的专业模拟实习条件。

1.保证具备充分的实习场所

根据专业拥有学生的数量设置合理的专业模拟实习场所,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场所进行专业模拟实习。

2.提高专业模拟实习软件的技术水平

当今社会,各项知识和技术水平处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学生使用的软件是与时俱进的,就需要管理者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对专业模拟实习软件进行升级、更新甚至是替换。

3.提高专业模拟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

为了切实提高专业模拟实习的指导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要定期组织专业模拟实习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第8篇

经济电子技术电子专业创新意识在现代社会,光电子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只有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摒弃传统的培养体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体系,通过一定的有效途径才能在电子技术领域内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而促进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便是教科书。当然,教科书也是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否能够选取比较合适的教科书,关系着教学任务能否正常完成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达标。由于电子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比较短,因此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工艺和器件也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着更换。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及时地删除已经过时的同时展不相适应的内容,与此同时做好新知识的增添,设计出应用型和综合型的课程。可以适当地删减课时,实现课程小型化,多类化以及现代化。保证课程在内容上的基础性、实践性以及先进性。增加有助于培养能力的课程,如自学科、讨论课、实验课、设计课、实践课,等等。这样做可以实现课程的优化设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铺垫工作。我们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要保证内容的基础性。电子专业中具有入门性质的课程就是电子技术的基课。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此同时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的启蒙准备。因此,要保证教科书在内容上的概念性,原理性,同时还应该涉及一些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2.要保证课本内容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相符合。为了适应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应该将教材内容中比较落后的发生新的变化的部分加以及时删除更新。还要注意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知识也应该在教材中优势凸显。

二、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适当改革

1.应该改变教学的目的,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上

既往的教育目的很单纯,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进行的单线教育行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导致读死书和死读书现象的恶性循环,学生直到毕业也不能掌握到实际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为综合国力的提升做贡献。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添加一些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分析现象,总结和归纳知识。通过实践经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知识。

2.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性环节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它的关键环节就是重点应该突出,难点不能放过,疑点必须解决。使知识、思想以及趣味共同融入一体。学海无涯,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掌握住任何一个领域的全部知识,作为学习者,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掌握重点,熟练应用。教学活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还有学生各自的情况进行有所侧重的安排。

三、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被广泛地加以应用,这样的转变使得教学活动逐渐实现开放性和信息化。例如,教学过程中对CAI课件的使用,它可以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静止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动态化,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住知识。

1.增加电子信息的课堂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为学生提供宽阔的舞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要精心地设计比较合理的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安排活动日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安排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2.设计各种形式的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电子技术教学的老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将实验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比较基础的实验;其次,是设计性实验;然后,是综合性实验。基础性的实验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属于比较典型的实验,它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进行基本实验的能力,这种实验有利于学生很快掌握住电参数测试办法,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实验。设计性实验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综合实验的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应运知识的能力。

四、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要将学校与教职工紧密结合,将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同人文关怀相结合,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教学目标相结合。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满足教职工的个人需要,促进教职工的个人成长,增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创造一个全新的校园生活。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实施教员健康工程,安排教职工进行定期休息调养活动,真正维护好教员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让教职工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

五、结语

要实现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就应该有一个体系比较合理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能力的人才,促进电子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润伍,唐立军,郭裕.结合前沿科学培养光电子专业创新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上),2009,(12).

[2]费建国.对电子专业创新实践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3).

第9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10)04-0063-04

从1952年开设“体育”一个专业到现今的5个本科专业,我国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走过了艰难的道路,经历了最初的单一性,到泛化,再到趋于科学化、规范化3个历史时期。从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来看,前人的研究还较肤浅,没有深层次的挖掘现象和原因,并且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回顾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归纳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现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会使我国未来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对高校体育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产生积极意义,为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的领域

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的建设已达半个世纪,国内学者对我国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5个领域:

1)有关专业设置历史沿革的研究。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高等体育专业的发展变化,与我国几次大的院校专业调整有关,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及专业成长的背景不同,也显示出自身特有的变迁轨迹。王健和张勤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阶段性划分,王健将专业设置的变迁分为专业的初创(1949-1957年)、专业的泛化(1958-1966年)和专业的恢复调整(1976年一)3个阶段。他认为:“体育本科专业的变迁,经历了最初的专业设置的单一性,到专业设置的‘泛化’,再到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的历程。”张勤将新中国成立后专业设置变迁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年)、时期(1966-1976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6-2000年)4个阶段。他们都从各自划分的历史阶段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从专业的初创起经过5次大的系统调整,专业设置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经历了不分专业、设置体育和体育与运动1~2个专业、按运动项目设专业、按学科和就业领域设置专业及按学科设置专业5个不同阶段。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面得到拓宽,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经历了从单一培养师资到培养教练员、科研人员、优秀运动员等多元目标体系的发展过程。

2)关于专业设置现状的研究。

有关研究主要从专业布点数、布局结构等方面对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阐述。刘平清从专业设置、专业布局结构,以及专业布点数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戴俊通过专业设置区域布局、专业设置结构、专业设置的发展状况、专业课程设置状况4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在此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还有周占军的《高师体育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其优化的研究》。

在有关专业设置现状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专业设置、结构布局和地区分布方面,近几年我国体育各本科专业布点的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非控制性的社会体育专业增长速度最快,而体育教育专业依旧是高校体育专业中设置数量最多的。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对我国招收体育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分布做出了简单的研究,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以东部地区高校居多,西部地区相对较少。而在所有高校中,师范类院校所占比例最大,综合性大学及其他类型高校居中,体育单科院校虽然专业设置较齐全,由于数量原因致使所占比例较小。但大多数学者都没有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做更详细的阐述。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大多数学者除了对目录内专业的现状有一定的研究外,对目录外专业的研究很少;在研究中都没有深层次地去剖析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

3)有关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中,在专业设置口径、专业设置布局以及专业结构和专业规模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张勤从“专业设置宽窄适度”、“专业交叉现象严重,专业分类不明显”、“专业设置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衔接”、“专业设置的布局”4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吴忠义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有:专业设置牵强,培养目标错位;专业口径狭窄,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差;课程设置重叠,专业界限模糊。刘平清也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条件缺乏,难保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雷同,专业界限模糊;毕业生供求失衡,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来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如李先国的《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做了相应的研究,据吴忠义对我国36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调查显示:“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4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课程占62.3%,其中必修课中相同课程占78.6%,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6%。出现这些雷同现象是由于不少院校都想从学生多层面的就业角度考虑,但不同专业的这些趋同性现象,使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几乎相同,模糊了专业特点和实质性界限,从而使得专业的方向包罗万象,使学生“博而不专”,同时也造成了体育专业人才类型上的重复交叉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专业设置牵强,培养目标错位;专业口径狭窄,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差;课程设置重叠,专业界限模糊。

4)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发展探索的研究。

张勤提出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即“国家将更加重视对专业布局、规模和效益方面的宏观调控,而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将被赋予更多的自;市场导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将更注重‘内涵式’发展模式,专业种数将继续减少,专业口径将进一步拓宽;系统、多样化的新型专业结构将替代原有粗放、单一的专业结构。”

在专业设置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主要有以下趋

势:第一,专业设置大众化、普及化,学科、专业、课程划分明细,专业门类继续减少,但专业方向增多。第二,在专业设置的同时,注重办学特色,注重名牌效益,培养高质量体育专门人才。

5)与国外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比较的研究。

进入21世纪,大多数学者把目光转向不同国家体育专业设置的研究,并为我国体育专业的调整与发展出谋划策。李加奎对日、英、美3国体育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日本适应社会需求,针对学生就业情况转变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趋势,英国富有活力的综合课程结构,以及美国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特点。陈兴胜㈣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国外体育院系体育专业设置的特点,认为“美国春田学院、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日本体育大学3所国外体育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专业设置目标化、专业设置多样化、培养目标综合化、专业设置的实用化、专业设置创新化、培养目标超前化等几个特点。”刘代荣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的体育专业设置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开设专业要“符合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以满足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以及“体育专业要加强与相关学科院系的合作,培养各类人才”的观点。富学新等”分析了美、英、俄、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并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认为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应选择更为灵活的学科设置模式,增设“交叉学科”,使学科体系更加开放;规范学科设置程序、学科名称兼顾国际化和本民族习惯;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成为学科门类,促进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在此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还有:隋晓航《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解析》;黄汉升的《大陆、台湾、香港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比较》。

2 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基本特征

2.1 缺乏多视角分析现状的研究

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对于专业设置的现状只是进行了简单或部分的研究,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我国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研究缺乏。只对体育学下的某一个专业或者对所有专业在某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而没有对体育学下的所有专业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最近的一次修订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是在1998年,距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混乱局面,有的高校除了开设有目录内的专业以外,还增设了其他门类下的专业,或者开设了目录外的专业。针对这一现象,应该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原因,从而使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的建设更加规范化。

2.2 缺乏专业调整的可行性研究

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一般见于描述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从表面分析未来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可行性建议的研究很少。如杨柳在对贵州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战略的探析时,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发展后劲”的建议。而没有具体地去分析如何解决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 缺乏比较型的研究

体育学作为教育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它的发展相对其他专业,比较缓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门类学科发展较好的专业进行比较,从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建设体育学这门学科。而前人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做此类比较的研究,甚至体育学下的5个专业之间的相互比较都很少,只是简单地研究了各个专业的发展情况,对这5个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研究也少见,导致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课程设置雷同,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专”。或者不同地区的比较型研究也很少,所有的研究基本都是分不同省份进行的,也没有对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进行总体的比较分析。

2.4 专业目录外的研究较少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已迫在眉睫,我国大多数体育单科院校已经设置了目录内其他门类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但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只是限于专业目录内的5个本科专业,而对于目前社会需求较大的新兴专业的研究较少,对目录外的专业的研究更加少见。通过对目录内其他专业或目录外的专业研究,找出跨学科交叉型专业的发展规律,可以为体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态势提供相应的依据。

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还较肤浅,没有深层次的挖掘现象和原因。所以,从199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以来的10年时间,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并让其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我们要找准研究的视角,深刻挖掘原因,找准参考系,扬长避短,正确把握我国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前景。

3 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辨析相关概念,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

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建设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也离不开一批内涵明晰、合乎规范、逻辑严密、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概念。专业、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等都是专业设置研究中几个最基本的概念,在研究时需准确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2)加强5个本科专业之间联系与差异的研究。

从我国高校现阶段培养的体育人才来看,基本上都以培养师资为主,而忽略了其他的培养目标,使得培养的以体育师资为主的体育人才已经过饱和,而其他的体育人才相对缺乏。所以应该加强这5个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的研究,找准突破点,合并某些专业,撤销或新建某些社会需求的专业。

3)建立合理的研究视角与参考系。

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现状来看,专业设置的现状跟专业的结构、布点等都有关。在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中应该结合5个本科专业的自身发展特点,根据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及同一类型学校中的不同专业的发展,从结构和布局上来分析我国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并参考其他门类学科下的专业设置的情况分析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情况,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专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合理的研究视角和参考系来评价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第10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7-03

一、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反映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它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为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军事科学研究是军队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能,而这两项基本职能是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的。

尽管目前都在强调以科研促教学,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普遍现象是“两张皮”。除了政策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由于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教育训练理论工作者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开研究,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方面,理性思考不够,因此,导致在军事教育训练改革实践中未将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的范畴,没有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仅仅是在课程改革的浅层次上徘徊,而没有进入将学科资源真正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深度结合状态。因此,探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模式、制度、政策、机制等,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共同推进办学水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科、专业、课程构成与建设内容

(一)学科构成与学科建设

一门学科的形成需要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即这门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梯队建设,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争取研究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管理制度等。

(二)专业构成与专业建设

军队院校的各个专业是以培养适应军队建设需求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符合军队需要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专业方向和培养规格。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体系规定:在一定的修业年限内,通过院校组织的各种教学与训练活动,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与质量应当达到的标准,不能脱离军队发展的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二是适用的专业办学条件,包括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建设、仪器设备建设、试验实践基地建设等。

(三)课程构成与课程建设

构成课程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开展课程教育的前提;二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课程教材;三是有开展课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课程实验室(或训练基地)、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建设的成果是创新的教学大纲、适用的课程教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课程试验环境。

(四)学科、专业、课程的基本关系

1.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划分学科、设置专业、编制课程的依据不同;二是遵循的规律不同;三是它们构成的要素不同(见下表)。

2.学科、专业、课程的联系。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融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其学科和专业的内在联系。第一,学科知识的分化与综合组成了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同时固化了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科的发展。第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形式,专业改革需要更新相关课程的内容,提高专业人才对军队发展的适应性。第三,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又促进了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

1.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规划方面,要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规划工作。院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中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资金投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纳入学科建设规划,能够加强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

2.要形成鼓励教员把科研与教学融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只有把科学研究的“源”与教学的“流”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员的教学、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不断地更新。另一方面,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来看,教员的教学、备课等活动可以激发灵感和开阔思路,同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又可以固化教员的科研成果和促进他们发现新课题。

(二)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

1.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以学科群为基础,以学院为平台,整合相近学科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把相近学科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场地器材整合到相应的学科群组织,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

2.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和现代战争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专业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资料显示,来自于相近的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的教员给学员上课,能够更好的引导学员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3.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支撑角度来看,一是研究所、教研室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员组成,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利于集中优质资源开发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二是研究机构各学科的人员和知识信息的渗透、流动,有利于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科专业集约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三是改组原有专业教研室、三级学科组织的实体形式,促进学科和专业优质资源的转化,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具体情况,让科研编制与教学编制实现相互转化。

(三)形成开放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人才管理模式

合理的人才流动不仅可以使一个人重新确立新的起点,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学术群体环境,有利于学术群体之间的思维和观念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和改造。传统的教员队伍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历优化、年龄优化、职称优化。这三点也是军队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的主要观测点。然而,军队院校“师徒同堂”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近亲繁殖”,另一方面是“学缘优化”。如何处理好我们的“近亲繁殖”和“学缘优化”是我们人才管理中的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优化我的“学缘”,一是建立以年轻教员和跨学科、专业教员为主体的教学、科研“蓝军”团队,专门对传统教学和我院传统优势科目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此盘活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二是实施内部流动开放的人才管理体制,将不同的专业人员实行短期岗位交流;三是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军队院校、作战部队、地方院校,不定期选送部分研究生导师实行外出交流。

(四)创建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制度环境

学科专业制度是引导学科专业建设的导向标。制度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作用有两种:正激励和负激励。得到客观、公正评价和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就能够促进教员更加坚信教学、科研的同一性,进一步激发教员的教研潜能和创造性,进而引导周围更多的效仿、学习。如果采用的是功利主义价值观,会导致教员只重视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行为倾向。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尤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价值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奖惩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要体现公平、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二是要公正、严格地执行制度。将合理的制度公正地贯彻到底,必然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合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学术风气,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有序发展。

(五)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1.在教员评价方面,应向科研与教学成果并重转变,认真研究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的替代比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教学与科研是学科发展的两个“发动机”,要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

2.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协作。因此,既要评估学术队伍的教学情况,也要评估学科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开况,还要评估学科、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料的共享情况。这样才能促进优质的科研成果、技术转化为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

3.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使自我评估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自我评估是军队院校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催化剂。如果不与时俱进,随着知识的创新、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自身人才的流失、学科专业基础设施老化,一个优势的学科专业、一门优秀的课程也有可能蜕变成弱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科、专业存在一条天然的知识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优势互补、协同共生的关系,这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前提。

2.学科、专业建设中的理念创新、组织制度变革、物质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其内部要素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变化的制约因素。

3.形成富有激励性的组织制度是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二)建议

1.突出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以学员必需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特色,强调为部队和院校培养合格的一线指挥人才、技术人才。

2.突出课程设置的双重性。要以适应军队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建设中,要及时反映军事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方法。

4.突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样性。长期以来,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习惯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员传授知识为主。为了体现军队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应当提倡模块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糜玉林,朱爱红.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6).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专业建设;课程组合

国家正逐渐放开高校专业设置自,以促进高校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起灵活、高效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引入制造业中的敏捷性概念,从专业与学科相互关系的视角探索创新本科专业设置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改革缘起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和国内其他新建院校的发展历程相似,学校历经合并、升格,经过不断的重组、扩充,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升,2013年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新建地方院校中名列前茅。作为由几所专科学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校专业齐全但传统的基础性专业所占比例较高,专业的调整和优化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难题。但是,正如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一样,长期以来学校的专业设置遵循的是一种传统的固定的计划供给式的“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即由专业“圈定”课程[1],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校根据专业目标制定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这种模式造成了“专业实体化”,由此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一是导致学科碎片化,学科资源被人为分割在不同的专业而不能在全校共享。因为在“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下,学校按专业配置教学资源,每个专业都有其固定的教师、教学设备和专业实验室,每个专业按各自要求统一设置课程、统一组织教学,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捆绑”于“专业”之上,且只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

二是导致跨学院专业的合并和调整十分困难,新增专业成本大、周期长。“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下,专业合并和调整的实质是教学资源的再配置和各院(系)利益的再调整,因此总是非常困难,而且常常出现几个院(系)同时争抢一个专业的现象。而专业管理的封闭性又使学校每增设一个新专业就需要配置一批教学设备、招收一批师资。由此造成教学资源重复配置、专业调整成本很高。

三是限制了跨学科、跨院系专业的发展,制约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而“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下,各专业的教师只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课、上课,一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只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因此被固化在某个专业,缺乏选择教师、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的权利,这种封闭式管理无疑制约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由此可见,传统的“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多变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才能更好更高效地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专业’问题的实质。”[2]高校必须探索建立起一种新的专业设置机制,从而既能保证专业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又能防止专业在学科逻辑下的不断细分。2009年以来绍兴文理学院努力探索建立起学科支撑下的本科教学体系,创新本科专业设置机制,以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品质。

二、改革的理论逻辑基础

1.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

我们常常把专业、学科相提并论,其实,学科和专业的性质并不相同。从知识形态上看,专业源于具体社会劳动或某类职业,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因而是不断分化的。而学科则源于知识劳动的分工而得以发展,表现为一门门领域清晰的知识体系,因而是相对稳定的。学科与专业之间通过课程相联系,因为每个专业都是由一组课程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而生成的,因此,专业是生成的,其实质就是“课程的组合”、是课程的集合体。专业的数量和质量由课程决定,看一个专业的水平是否高,就需要看那个课程集合体中每一门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如何。高校能够提供的课程数量越大,那它组合课程、开设专业的能力也就越强。而学科水平则是开发课程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师资才能开设出数量众多的、高水平有特色的课程。

专业与学科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专业可与一个学科相对应,但也可以是跨多个学科的。当今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作为社会职业的专业则是灵活多变的,且越来越呈现跨学科的特性。专业的这种分化和多变,需要高校不断开发新课程、组合新的课程集合体,为社会、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专业。因此,从社会外部看,高校是由一个一个的专业组成的,因为专业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高校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而从高校内部看,高校则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科组成的,学科水映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程开发能力。

2.课程组合专业:一种敏捷的专业设置机制

如果说传统的“专业规定课程”是一种固定的计划供给式模式,那么“课程组合专业”则遵循知识体系的逻辑,将本来独立存在的一门门课程通过组合而成为一个个不同的专业,是一种灵活的市场匹配式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专业”完全不是一个实体组织,专业设置也就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校以课程管理为平台,以学生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和政府治理需求为导向,可以自主生成、调整专业,实现专业的灵活变化。二是高校可以有机组合多学科课程,开设跨学科、综合性专业,实现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三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兴趣爱好自行组合课程,形成个人专业,使高等教育能为具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提供成才途径,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动态化。四是高校可以在全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因为专业不再是单独的教学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在极端情况下,一个学院可以没有一个学生,但也可以上很多课”[3],因为每个院(系)开出的课程都可以由全校学生来选修,每个专业都可以在全校组织课程,从而消解专业的规模效益,提高学校整体的规模效益。

三、改革实践

1.重构基层学术组织,建构“校―院―学科”三级组织两级管理的组织架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通常是“校―院―系”或“校―学部―院―系”的模式,本质上“系”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基层学术组织,但在长期的办学中“系”事实上也已经成为行政管理单位,这也是造成专业实体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初绍兴文理学院启动了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核心是建构“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撤销了系。学校实体性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基于学科体系而建立的,定名为“学科组织”,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下的方向上建立。

在这一组织架构中,行政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管理重心由学校下移到了学院,学院成为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平台,纵向上减少了管理层次;学术管理的重心在学科组织,学科在学院领导下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校院两级共同为学科提供服务、进行学术评价与协调。

2009年11月学校制订了《关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管理办法》,经过模拟运行、试点运行,2011年在全校建立起47个学科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全校学术人员“人人进学科”,根据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参加一个学科组织,且只能参加一个学科组织。

2.做实“学科”,在校内形成学科“实”、专业“活”的二维结构

学校改革校内管理机制,资源配置由原来的按学生数配置而调整为按学科所承担的课程教学工作量而配置。各类学术资源全部配置到学科,学科成为实体型学术组织。同时,推进本科专业的去实体化,把本科专业作为建立在集成各学科课程资源之上的虚拟组织,专业本身不再拥有人财物等学术资源,从而形成了学科“实”、专业“活”的二维结构。为落实专业建设职责,在学校制度设计中,当专业与学科相对应时,则由学科主任兼任专业主任;当专业与几个学科相对应时,则由主干学科的学科主任兼任该专业主任,同时设立由相关学科主任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从而保证专业建设工作并未因为撤系而“虚化”,使学科和专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2011年以来学校全面启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形成了适应学科组织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3.实现学术人员和课程的学科归属划分,使课程群、学术人员与学科组织相对应

按学术隶属关系把全校3000余门课程全部划归学科组织,不同学科组织的教师不能交叉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使课程、学科组织、学术人员的研究方向相一致。各学科组织根据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各个专业提供各自学术领域范围内的课程,从而在全校形成了一个专业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多个专业的学科与专业的二维网状关系,学科组织完成学院交给的各项教学工作,承担本学科组织所辖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2010年以来,学校完成了学科组织设置和课程归属方案,对全校的课程按其学科归属进行了划分。

4.建立起教学管理新体制,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在课程,做“活”专业

在课程管理权回归学科的同时,将专业设置权归于学校,形成“学校办专业、学院管专业、学科支撑专业”的新格局,教学管理的重心由过去的“专业管理”转变为“课程管理”。鼓励学科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多开课程,多为专业的运行提供课程支撑,打破了专业的静止和固化,做“实”学科、做“活”专业。这样,学校能充分利用校内学科资源,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快速组合课程形成新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同时,学科则是相对稳定的,一个学科组织负责一个对应的课程群,负责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为专业提供课程,这也促进了课程建设。

四、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是解决了学科碎片化问题,提高了学术活动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学科的实体化、组织化和学科组织的建设有效整合和凝聚了学术团队,把人员编制、学科建设经费、学术活动(包括教学研究活动)、学术人员考核评价等工作均下放到学科,增加了学科的活力,增强了学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科组织学术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促进了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这几年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8项增加到2012年的27项。

二是本科专业回归为课程组合,增强了本科教育体系的敏捷性。本科专业去实体化以后,专业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来自相关的学科,学校能根据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快速组合课程形成新专业,降低了新专业开设的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专业及其招生人数的调整难度,近三年学校停招了4个专业,增加了3个专业。提高了学院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促进了跨学科、跨学院的主辅修平台的开通,全校选修课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0年的选修课比上年增加约25%。

三是统一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升了专业建设品质。学校按学术领域把课程划归学科组织,使课程群、学科组织与学术人员相对应,学科成为实体型学术组织,具体从事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在学科这个平台上得到统一。逐步消除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领域不一致现象,更加有利于学科资源和科研成果支撑本科教学。

四是学术权力回归学者,在基层保障了学术权对行政权的有效制约。学科组织实行学科专家组管理,重大问题必须经学科专家组共同讨论决定,充分体现了基层的民主管理。各类学术资源全部按规定程序配置到学科组织,学院成为一个为学术组织和教师服务的平台,这在基层保障了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并对行政权力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参考文献:

[1]常思亮. 大学专业与课程关系的两种模式解析[D] .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9:1-2.

[2]卢晓东,陈孝戴.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 教育研究,2002(7):47.

第12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关系到毕业生择业与未来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周济部长曾强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开展高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评估工作。因此,要稳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建设。这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现状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与办学机制的一次大胆创新,以其自觉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主设置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合理定位,注意学生的就业问题等优势在已有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与模式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专业建设方面,独立学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以依托母体、照搬母体、依靠母体专业建设的声望来生存发展;一类为以适应地方经济为基础,努力开创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特色以求发展。

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短,生源基础较差,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其专业设置基本以母体学校为蓝本,缺乏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出现专业定位不准、基础建设不稳等现象;师资队伍建设困难,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学投入不足,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及规范建设均十分薄弱。可以说,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任重而道远。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是一所独立学院,办学近十年,有自己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至2007年本科招生专业已有27个,学科门类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等七大类,每年以2-3个新增本科专业递进。学校逐步形成了基本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学科并举的专业结构体系,极大地拓宽了服务方向,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在制定的五年计划或十年规划里,学科专业建设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中,适应培养具有成功素质和创新实践精神的人才需要,学校修订和改版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相应的课程,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专业建设正在起步。

二、加强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专业建设总体规划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经常性的基础工作,需要有规划、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指导。独立学院领导应把该项工作放在关系学校自身发展的高度来认真研究、组织和实施。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成立“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科专业的规划、论证、申报、调整等工作。做好本科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关键是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学校办学定位包括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性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社会形象定位等。独立学院多是应用型、多科型、教学型高等学校。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及发展建设规划,就要与教学型大学类型、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本科生为主的人才层次定位、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基层工作的服务面向,以及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特色等目标定位相符合,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根据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建设一批在行业或地区有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以形成独立学院的品牌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拓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应用型专业,以增强独立学院发展的后劲,保证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二)正确认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专业是处于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学科建设虽然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己的任务。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培养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

学科的划分是按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划分的,是相对稳定的,专业则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来设置的,它的设置是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是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一个学科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专业,一般称之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则可能涉及若干学科,这样的专业我们称之为“跨学院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学科建设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基础,它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基地、学科成果。但专业建设还要承担许多具体的事情: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共同促进的关系。

(三)夯实专业建设基础工程,办出专业特色

1.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水平高低,关键在于有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扎实、教育教学水平高、团队创新的师资队伍。近几年,独立学院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有的独立学院教师规模已基本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的需要。但从专业建设需求的角度,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还任重道远。独立学院师资来源有二:高校退休教师和新进毕业生。所以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进行各专业教师的需求预测、调查、分析工作,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整合教师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尤其是调动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要对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前瞻性、可行性的发展目标,让每位教师确立学科发展方向,做到人人有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可以有与众不同学科的努力方向,有自己擅长上的主要课程,有自己独特的上课个性和风格,尽量做到有研究课题项目。要启动优秀教师或名师培养工程。开展独立学院名师工程建设,在每个专业确立1-2名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实行专业级别、院级、校级、省级等不同层面的名师培养计划,做好教师梯队建设。

2.加强专业品质建设。独立学院要对专业建设进行分类建设,分层达标管理。第一层次为创建省级品牌专业,第二层次为建设校级品牌专业,第三层次为全部建设为合格专业。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要突出特色,各专业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注重特色,发挥优势,使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见所长。专业特色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中南分校有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各专业紧紧围绕办学特色,对本专业进行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做到知己知彼,寻找专业培养方向特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利用地方经济条件,主动联系本地有名企业联合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使学校与社会合作,学校与企业联姻,共同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是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推动课程整体建设。只有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推进独立学院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启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较好的精品课程,是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起步的有效措施。2007年中南分校在建设本校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最终实现了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4.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实践教学。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使之为专业建设服务,盘点学校图书,优先进行各专业图书、专业杂志的增订工作,提高校园网的专业使用率。

5.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完善教材选用、评审制度,坚持选用高质量教材,专业课程教学选用教材应尽量用近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系列教材或全国统编规划教材。做好教材编写规划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专业教师主编、合编、参编专业教材,独立学院可力争做到教材建设的三个1/3(既选用优秀教材1/3,自编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层次教学用教材1/3,与名校、名家合编教材1/3)。规范自编教材的管理机制,启动独立学院教材评优和特色教材建设。

(四)创造条件、建设品牌(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与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势学科、品牌(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紧密相连的。一所学校的品牌(重点)专业的数量与质量是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要想把学校办出质量,培养好人才,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把每个专业建设好。先把各方面条件比较优势的专业进行建设,要积极启动首批品牌专业建设试点工作,制定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可以按两年或五年一周期对已开设的各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察其专业定位是否准确,确定其是否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是否有更新、进步,教学质量是否不断提高,招生就业形势是否适应需求,以此来促进独立学院专业建设。

各专业要拓宽专业口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实现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课教学平台,按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设置专业课教学平台。坚持以学生为本,完善学分制,大力推行跨学科选修、辅修以及个性化教育等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整合和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全面提高学科专业内在质量。

特色专业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一流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特色专业是学校的标志性专业,是提高学校知名度,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独立学院新申办的专业可以办成特色专业,也可以将已有的专业进行整合与建设形成特色专业。

纵观世界名校,无不是特色鲜明的大学,没有特色的学校是缺乏竞争力的学校。独立学院要生存发展,就要办出特色,建设一批办学水平高、影响大、竞争力强、深受社会欢迎的特色专业,是实现独立学院目标定位,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独立学院起步晚,基础弱,更要花大力气去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用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建设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独立学院生命才会持续永恒。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