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时间:2023-08-21 17:2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第1篇

自从我国实行新的审计制度以来,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确定的审计职能和法律授予的审计监督权,履行审计职责,在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财经法规、保护国有资产、促进法治建设和廉政建设、促进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基本职能的有效供给。但是,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审计本质职能作用,以审计本质职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审计效应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能够发展审计本质职能的运行机制,那就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我国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是与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的,其目的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因而具有中国特色。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是以审计监督检查为基础,审计调查为辅助,审计信息分析评价为主体,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有效供给的审计运行机制,即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国家肌体内部的运行机制。由于审计基本职能和审计本质职能同时发挥作用,而使审计“免疫系统”运行机制表现出层次结构型。

第一个层次:微观审计监督检查,即对被审计对象的个例的监督检查。这是履行基本的审计职能职责,也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功能的基础。一是查处违纪违规违法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二是检查监督国有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情况,促进提高国有资产和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三是严肃财经法纪,促进财经法规和国家经济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进而实行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依法对领导干部行使经济权力和经济行为监督检查,促进廉政建设;五是对被审计单位预警、预告和纠弊,一方面发挥了查错纠弊的作用,另一方面广泛告知国家有关经济管理法规规定的约束,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六是获取广泛的会计和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发现经济管理和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共性问题、趋向性问题,为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审计本质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审计基本职能作用发挥的基础之上。

第二个层次:审计调查。这是实施审计的前期工作,是有效审计的辅助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因此,审计调查不能仅限于服务或服从于单个实施审计项目,还应该扩大审计调查范围,增设经济社会运行活动有关指标的调查。就是要通过审计调查手段,获取经济为主体,社会有关方面为辅助的信息,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提供可靠信息。

第三个层次:行业或专业性审计分析评价。这种审计分析评价是建立在行业或专业性审计和审计调查基础之上的,依托行业或专业性审计和审计调查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应该说,这个层次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线状的或条形的“免疫系统”。其主要功能,一是分析评价行业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性,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情况,是否存在共性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分析评价行业管理执行国家政策情况和行业管理规定的完善程度情况,主要是分析有无与国家政策相抵触的规定和共性问题,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有无共性舞弊行为;三是分析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行业管理自身的问题,还是国家管理制度、机制或体制方面的缺陷;四是分析行业发展是否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过度投资膨胀性发展,还是受某些不利因素制约滞后发展等,都要给予一个客观分析评价。当然,行业的一些问题有些是可以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经济政策指令整改,有些问题则需要报送中央政府进行调控和解决。

第四个层次:区域性审计分析评价。这种分析评价是建立在地方审计和地方审计调查基础之上的,依托地方审计和审计调查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这个层次也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块状或局部形态的“免疫系统”。区域性的审计分析评价,自然是由地方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其主要功能,一是分析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雷同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否存在共性的资源浪费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存在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效率不高问题;二是分析评价地方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情况,是否存在国家经济政策不落实问题,是否存在地方政策和规定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问题;三是分析评价地方政府投资效益情况,是否存在地方政府投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问题,是否存在地方政府投资决策失误问题,是否存在需要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支持和解决的问题,等等。就是要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信息资料的分析,对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给以全面评价,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第五个层次:宏观或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综合审计分析评价。这个层次是最高层次,也是国家“免疫系统”的主体。其分析评价是建立在审计和审计调查、行业审计分析和地方审计分析基础之上的,依托审计和审计调查获取的审计信息资料、行业审计分析情况和地方审计分析情况,以及所需查询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预警、预防、发现、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偏差、障碍、矛盾和风险,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宏观审计分析评价,立足点是解决宏观和全局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是否存在趋向性的偏差和影响正常运行的障碍;二是分析评价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是否存在管理失控和内在的矛盾,是管理制度、机制和体制方面的问题,还是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分析评价经济政策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落实不到位和地方政策规定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在执行中是中央政策未能体现地方优势,还是地方利益保护与之相抵触,中央政策有没有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四是分析评价整体经济运行安全性和实现效果,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共性的趋向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五是分析评价国有资产运作情况,是否存在共性流失和舞弊问题,是宏观管理制度,机制和体制有缺陷造成的,还是利益寄得者违规操作;六是分析评价国有资产投放和流向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等等。这些内在的共性问题、矛盾、缺陷、风险、趋势和其他内耗问题,都必须予以揭示。为宏观决策、宏观调控和完善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审计科研所)

第2篇

审计监督室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审查,实行强制性监督。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属于经济监督,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

1.监督的内容都是资金活动。会计监督是通过处理日常会计事物来对资金活动起反映、监督作用;审计监督是通过对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来达到监督目的。会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对象的再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发展和需要。

2.任务基本相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通过监督活动,使单位正确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维护财经法纪,保护国家、企业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区别

1.监督的目标不同。

无论是广义的会计监督或是狭义的会计监督,其目标都是某一经济实体内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客观揭示单位现金流状况,保障企业管理目标有效实施。具体来说会计监督内容是对财产资金、财务收支、成本费用开支的监督,保证收支合法合理,降耗增效;对收益及利润的监督,保障利润计划完成;对预算资金收支监督,保证预算的正确执行;对财经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防止违法乱纪行为。

审计监督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进行宏观经济监督,比会计监督更广泛、深入,不仅限于一个经济实体,也不仅是对会计记录和会计事项的处理进行审查,对项目的确定、投资、经济预测、计划、目标等要进行事前审计,专项、专案要事后审计。

2.监督的主体不同。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指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督活动的人员或机构。狭义的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广义的监督主体还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因此,会计监督具有直接经济责任关系,虽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完全具有强制性。

审计监督的主体是以第三者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来进行监督。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经营管理关系,不受外来的影响、干涉,从这个角度看,审计监督更具有权威性,他不仅能对会计事项进行监督,而且能对其他经济活动或相关事项进行监督。

3.职能不同。

(1)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通过会计凭证、帐薄、报表等,分析、总结经济活动,达到合理使用资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执行预算等管理目标,所以会计监督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又在处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监督。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对一切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系统、规范地审查、评价。

(2)会计虽然也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有审计稽查的意义,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乱纪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提出惩处意见,维护国家利益和财经法纪。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要求被审单位强制执行。

(3)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实施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

4.方法程序不同。

会计监督主要是对经济核算程序进行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会计监督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计划,只是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会计监督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

审计监督方法包括送达审计、就地审计、联合审计、委托审计;按范围分又包括全面审计、部分审计、重点审计;按内容分包括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纪律审计等。审计监督具有严格的程序,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结果必须作出书面审计报告并立案归档。

5.依据不同。

会计监督的依据是《会计法》及会计准则、制度、法规、会计规范等。

审计监督的依据是《审计法》及其他相关审计法规,是根据我国宪法赋予的责任,代表政府独立行使监督权。

三、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经济管理的工具,是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1.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审计人员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水准,要熟悉、掌握财会理论。会计方法和财务制度,才能从会计资料中发现问题,对被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价,否则很难开展审计工作。

2.财会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工作,新《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

3.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责任:监督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整顿经济秩序,提供信息质量。

第3篇

[关键词] 会计职能 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也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会计监督的内容、作用,现行条件下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的阐述,以期对加强会计监督、建立现代会计制度做出粗浅的探讨。

一、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

(1)对凭证、账簿的监督审核。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实施审核和监督,不仅要对各种凭证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还应按照会计规范的规定对会计账簿进行监督,从源头上控制财务信息质量。

(2)对实物、款项的监督。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实物、款项方面进行监督,督促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的清查制度。划分责任归属,使会计主体的财产完整、安全。

(3)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计算监督,对审批手续不完整的财务收支予以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于不合法规的财务收支进行抵制;对于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财务收支应报告给财务主体利害关系人知晓。

(4)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各企事业单位要依法接受财政、税务和工商管理等部门的监督以及注册会计师监督,真实地提供会计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资料、财务报表以及其它相关的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能拒绝、隐匿、谎报上述情况;不得指使或使用威逼、利诱等手段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2.会计监督的作用。会计监督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能够确保各企业的经济活动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以促进各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达到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目的。

二、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企业内部由于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使单位内部监督缺乏力度,监督部门受到企业利益的制约使企业内部监督产生一系列问题:

1.会计监督难以保证所有者利益。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指令与所有者的权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受雇于该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经营者有着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必然以经营者的指令为主,以取悦于领导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因此损害所有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就不难理解了。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企业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还有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却不能有效执行,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会计制度混乱,现象时有发生。

3.企业负责人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企业负责人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弄虚作假,办理违法会计事项,致使会计工作不能行使其监督职能。

4.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操作者,直接受聘于企业负责人,并对企业负责人负责,其自身利益与企业负责人有直接的依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

会计人员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不能发挥其会计监督作用;更有些会计人员屈从于上级的意志,参与甚至伪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滑坡是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会计人员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不负责任。这些都造成了会计人员素质下降,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对于上述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我国的经济继续有长足的发展,继续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迎接各种考验就必须解决会计监督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来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监的职能:

1.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各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在实际工作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内部要单独设立审计部门,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也是强化国家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为国家执法部门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监督职能。

第4篇

问责制度是指有监督职能的机关或部门,在开展监督活动中,对发现被监督部门或单位及其责任人的责任缺失和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和问题,实行追究责任人责任和给予惩戒的制度。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审计如何促进建立健全问责制度,笔者认为:

一、认真履行好法律赋予审计的建议问责职能

问责制本质上是一种追究个人责任的制度。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法律没有赋予审计机关对个人的问责职权,但赋予了审计建议问责的职能。《审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第五十条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要纠正问题,审计负有督促纠正整改的责任,这是中国审计的特点之一。但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有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甚至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对于遏制这类问题会有一定的作用。为此,审计在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力度的同时,应认真履行好法律赋予审计的建议问责职能,并以此促进建立健全问责制度。

二、正确行使审计对单位的问责职权

审计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对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法违纪行为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某种意义上也应属于一种问责。《审计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国务院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也明确了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进一步赋予了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和对单位可以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权限。审计处理处罚既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又是一种对单位违法违纪问题的问责。因此,审计机关应按照《审计法》和国务院的《条例》的有关规定,正确行使审计处理处罚权,进一步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建立健全问责制度。

三、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力度

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一种有效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审计形式。加强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审计机关应深入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是审计和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责任缺失和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应加大问责力度。怎样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力度,就是要从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实施有效制约的角度,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在评价标准和审计方法上,注重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通过效益落实责任,科学评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政绩,客观评价经济责任,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促进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四、整合监督资源,建立行政问责沟通协作机制

鉴于目前监督主体众多,并且各自为政的特点,为促进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建议整合政府监督资源,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沟通协作机制。一是建立由监察机关牵头,法制、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行政问责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问责工作的协调和配合,逐步过渡到建立起全面的、科学的行政问责制度。二是完善行政问责各监督责任链条,各监督主体都应依法履行好本职职能,切实担负起各自的监督责任,对监督主体失责的也应由上级主管机关进行问责。三是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网络体系,推进各种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形成对行政责任追究工作齐抓共管的机制和严密、高效、强大的行政问责网络。

(作者单位:上饶市审计局)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内部审计 现状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目标

IIA(国际内审协会)初期公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将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表述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设立并服务于组织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协助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为此,内部审计提供与所审查活动相关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和信息。审计目标包括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的控制。”后由于管理和执行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以及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管理层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时,需要为决策提供更及时、可靠、相关的信息,在这种趋势下,内部审计被视为帮助改善治理,支持关键治理程序的最合格的职业团体。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首先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那么监督职能就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虽然会计工作本身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会计、管理控制的再监督、再控制;通过这种再监督、再控制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包括评定和建议两部分,也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全面了解部门、单位的真实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内部控制的优劣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出不足,促进管理。

3、管理控制职能。随着国际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市场中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

三、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

1、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独立性较差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最理想的组织结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大多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改制以后国家股占全部股份的一半以上,董事会由公司法人代表主持,这样就很难在董事会下下设审计委员会,使得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多数的民营企业出于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少有审计部门的设置。

2、内部审计立法落后,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调整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审计法》第二十九条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法》第二十九条在法律上第一次确定了内部审计的法定地位,但只局限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范围内,而对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内审机构则缺乏相应规定。由于先天的不足,许多民营企业缺乏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普遍选择家长式管理模式,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极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3、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有待于调整

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而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IIA(国际内审协会)将内部审计的目的定义于“增加企业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该标准要求内部审计师参与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而不是合规性审计,从而改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4、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同时,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等,不断提高审计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

5、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四、提高内部审计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1、正确处理审计关系,树立为被审计单位服务的意识

审计人员要严肃审计工作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各项政策法规,同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以监督者自居,要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审计之前要把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通知被审单位,使被审单位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并且审计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审计结论客观公正,定性准确。审计结论和决定必须严肃认真,不仅要符合当前有关政策规定,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健全法律规章,树立科学审计的概念

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面对新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加强内审人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4、提高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公司领导应深化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对内部审计的宗旨、权力和责任都应在组织正式的书面文件中做出规定,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本组织的地位;列席董事会、经理会议及类似权力机构会议;有权接触与审计范围有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资产;明确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等。。

5、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的一个职能部门,但有其特殊的一面,即独立性问题是内部审计部门有别于其他部门的显著特征。对于内部审计而言,为提升它在组织内的地位,与“那些负责组织治理的人员建立牢固的关系,并且直接与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6、继续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的理论研究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改革阶段,各种新理论新思想层出不穷,我们应进一步搞好审计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学习先进经验,了解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专业化的职能治理活动的特点,加快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审计人员要大力加强内审理论研究,开展审计调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的领域,重点研究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审计的法律依据、范围、内容及其作用,同时把发展内部审计事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开拓业务,加强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风险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总之,新的形势赋予内部审计新的职能,新的职能又促进了内部审计新的发展。我们要更加注重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企业经济运行和持续发展方面负担更大的责任,才能为企业的全面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韩洪灵,郭燕敏等。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J]。会计研究,2009(8)。

(3)张超.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J].现代商贸企业,2009(4)。

第6篇

关键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深化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它是审计机关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推动政府的财政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现存难点

1.审计定性困难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多年。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还缺乏一部跟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相关的法律。目前,现行的法规大都出自财政部,一方面滞后性严重、规范性差,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纠正措施,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很多处罚条例中,都有对于情节严重和情节较重者要加重处理的条款。但是具体什么是情节严重,什么是情节较重却没有硬性规定。这就导致了处理条例弹性过大,操作空间过多。处罚过严,有失公正;处罚过轻,又缺失法律的严肃性。

2.审计执行困难

目前,我国的预算执行审计处于双重领导的体制下,政府掌控着审计机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使得审计机关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在针对一些特殊部门进行预算审计时,审计机关往往只是走走过场,留于形式。这样就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游离于监督之外,审计对政府的财政管理的促进作用完全得不到体现。

3.风险防范困难

我国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风险防范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无法保证被审计监督对象所提供资料和信息的准备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审计进行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很多实质性的东西没有深入。三是审计的方法和工具落后,审计工作效率和准备性堪忧。

二、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措施

1.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要制定明确规范的审计法规

制定明确规范标准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法规,是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政府财政部门应该仔细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已有的法规进行更新,修改同时代脱节的条款,添加切合新经济形式的新条款。使得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法规切合时展的需求。同时,在法规中要量化处罚的概念和标准,保证法规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2.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要加快审计体制改革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实现对政府财政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财政管理的进步。但是由于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导致它的监督职能无法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因此,要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要将审计机关的人事、财务权力从政府的掌管下独立出来。具体要求做到:一是要提升审计机关的地位和人、事、财三者独立性。二是要拓展审计范围和审计处罚权限,保证审计工作的深入性。三是建立起审计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3.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要调整和突出财政审计的重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财政资金的流向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因此,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需要切合实际的变化及时调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具体说要就是要做到几下几点:一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注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是对财政预算的细化和分解,是财政预算的具体执行。二是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注重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资金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扶持和帮助贫穷落后地区发展的方式。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执行审计,有利于保证国家援建资金的到位,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注重国库支付资金的流向。四要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注重政府采购审计。政府采购审计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做好对政府采购的审计,可以有效的加强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从源头上阻止腐败的发生。

4.深化财政预算资金执行审计就要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提升审计机关的工作水平,就要求从人、物上入手。人,即审计工作人员。对人的提升,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方面,是从大专学院招聘一批专业的高知识水平高技术水平的审计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在职审计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工作。第三方面,要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物,即审计工具。对物的提升,就是提倡,将新科技新技术新工具积极应用的审计工作中。通过引入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审计信息化,审计电子化。一方面,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审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备性。

5.严把复核审理关

为了保证审计项目质量,要求审计人员将所有审计情况全部编制审计取证材料;对查出的问题,要做到材料齐全、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并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要求审计人员逐日记录反映实施审计全过程的审计日记,与审计工作证明材料、审计工作底稿互相映证。

三、结束语

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可以有效的监督我国政府的财政运营情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化,首先要立足于完善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法规上,加快审计体制改革实现审计机关的独立化,同时根据当前形势做好审计重点和审计内容的调整工作,另外还需要在审计人才的培训上和审计工具的革新上下足功夫。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1-000-01

摘 要 改革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是军队预算管理适应国家预算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军队财经管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现代科学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加强军队财经管理,提高军费的分配和使用效益,加快军事斗争财力准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军队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军队财务 预算管理 问题分析

军队预算制度是对军队财政资源进行配置的制度,其效率的高低,既关系到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目前现行的军队预算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体制不科学

军队预算的编制,是根据一定的要求,以固定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一定方法编制军费收支计划的过程。这是军队预算活动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对军事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军的预算实践中,还存在分项预算主体对单位预算的分权,或单位预算主体对分项预算主体的集权问题。在现行的军队预算体制下,军费年度总预算和军区、军兵种及各级部队的单位预算由本级后勤财务部门编制,而各级分项预算由事业部门编制。后勤财务部门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军费单位预算和分项预算编制的上述分工,不仅会导致军队预算的“条块”分割,而且也难以体现年度总预算和单位预算制定的相对“超脱性”和独立地位,不利于协调和制约分项预算的制定。另外,军队多渠道向政府编制预算和政府向军队多渠道拨款,也会造成军队预算的“条块”分割,缺乏集中统一,不利于军队的最高领导机关对有限国防资源的配置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我军现行的预算编制程序在横向上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程序,但是在纵向上却是各级单位编制自己的预算,影响了预算的规范和统一,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预算执行不严格

随意性大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地表现为:一是人为因素干扰多,擅自变更预算,乱“开口”、乱“批条子”追加支出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只讲需要,不顾可能,不按预算办事,搞变通执行;三是不按预算拨付资金,不管预算立项与否,有无经费来源,只要领导指示就开支,致使预算与执行相互脱节;四是监督检查不力,对违反预算规定的行为缺乏具体的处罚措施,加之监督检查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力量不足,尤其是师以下单位无专门的审计机构,财务部门既是预算的制定者,又是预算的执行者,仅靠上级业务部门和审计机构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决算功能存在缺陷

军费决算是军队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从静态角度看,它是全面反映预算执行结果的时期数指标。从动态角度看,它是军队决算单位编制、汇总、评估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行为。目前我军的决算功能还存在很多缺陷,如编制决算草案的收支数据不够准确、不能及时报送;决算体系不完善;编制方法不科学;上报渠道不规范等,导致其不能为军队各级预算单位特别是总部宏观管理及时反馈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

四、预算的职能未完全体现

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具备两个基本职能,一是分配职能,就是在优化财力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二是监督职能,就是在财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监督制约作用。正因为预算有这两个基本职能,才使军费预算成为对军队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在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中,由于对预算分配职能的认识不足,在财务实际工作中,军队现行预算并没有作为分配经费的依据,因此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分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预算的职能。

第8篇

【Abstract】Under the new era,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has also undergone some chang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nal aud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work, its functions such as supervision, control, service, which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 the status of internal audit i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

【关键词】国有企业 ; 企业管理 ; 内部审计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ternal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26-02

1 引言

炔可蠹剖瞧笠挡莆窆芾碇斜夭豢缮俚墓ぷ髂谌荩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具有同样的管理目标,都是为了让母公司或者子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程度,分享信息资源,推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存在的差异就是它们的内容和重点不同,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财务队伍和工作规范,把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是审查子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对经济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使经济活动规范合法。在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计,可以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2 内部审计的概念和职能

2.1 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现代社会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减少企业的风险管理,规范企业的流程。审计工作需要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来实施开展,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评价和审计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其内容就是审计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不是健全,监察制度是不是完善;审计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还有审计管理层的文档记录等。

2.2 内部审计的职能

第一,监督职能。这是内部审计中最基本的职能,主要就是审计人员监督、控制企业中业务、管理各方面活动,评价、管理企业中每个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贷款等活动,从而确保会计资料能够真实完整,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二,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众多重要职能部门中的一个,其直接对领导层负责,对企业内部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会进行控制。包括对每个部门的经济效益等工作进行调查取证和分析评价,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依据。

第三,评价职能。现阶段,企业的自限在不断扩大,但还是需要有相关单位对企业以及子公司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尤其是企业的粗责任,更要加强对其的经济审计,避免其出现贪污的现象。

第四,服务职能。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必须具有服务职能,从而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审计服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者不可能各方面都顾及,所以需要通过咨询等服务来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而内部审计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比较了解,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基层完成审计调查工作,为企业做重大的决定提供依据。

3 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3.1 独立、权威地位

内部审计必须具备独立性,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发挥职能的重要保障基础。而审计部门是由企业领导层直接负责,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是具有独立和权威的地位,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审计人员在工作开展中,确保公平、公正,切实贯彻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制度。

3.2 监督、制约地位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联合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投资主体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逐渐增加的混合型企业,为了使每个企业中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都能得到保障,为了确保在资产保值和增值等财务活动中的有效性,企业必有要加强对自己的约束。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制度的规范下,就可以对企业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起到约束的作用,避免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

3.3 制度、法律地位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正在向法律化和制度化迈进,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时有法可依。企业根据国家制定的审计法律,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4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4.1 保证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地进行

在国有企业中,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做的好,就可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定期进行审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国有企业的财务产生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并且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确保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国有企业制定重要决策以及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正确的数据依据。

4.2 提高了国有企业中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国有企业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提高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不仅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知识以及执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职业道德才是会计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种隐形的监督方法,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督促会计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虔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4.3 完善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国有企业中,提高内部审计,可以很好地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要在一个国有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对其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就必须了解企业每一个部门,这样审计工作才更加有针对性,确保国有企业中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客观独立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进行评价。审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规模和方向,给出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第9篇

我局的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审计署提出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及自治区审计厅提出的“改进方法、加大力度、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文明审计”双二十字工作方针,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探索、发挥审计“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我县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和县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县审计工作的实际对*年审计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们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当前的财政审计目标是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基础,以支出审计为重点,审计财政资金支出和使用的效果、效率,进一步完善财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扩大审计覆盖面,坚持本级财政预算审计与延伸审计相

结合,凡是有财政收入上缴任务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都要纳入审计范围,确保财政审计的深度与广度。要加强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非税收入、转移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要通过不断深化财政审计,特别是对地税、土地、农电等几个有较大财政上缴任务的单位和对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数额较大单位的跟踪、延伸审计,更进一步查找和发现问题,强化审计执法威力,加大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注重审计执法效果,加强跟踪监督,促进整改和纠正,加强部门协作并引入各种监督力量和手段,加强审计情况的深层次分析与研究,为县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二)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对规范建设资金使用,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整顿建设筑市场秩序,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参与的工作格局,发挥国家审计的职能优势,社会审计的专业优势和内部审计的知情

优势,加大审计力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审计工程招投标程序、工程量不实和高估冒算工程造价等问题,有力地保障政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节约资金。全年要完成农业综合大楼、古郡博物馆、县医院门诊大楼等×××个投资审计项目。

(三)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年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 改进方法,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度发展。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要把对经济决策权、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权、资金分配权的监督,放在经济责任审计的突出位置。要通过对被审计责任人在任期内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增减、债权债务的增减以及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分析,重点分清被审计领导应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努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更加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断丰富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继续开展任中和离任审计,探索开展任前审计,将三种审计形式有机结合。要通过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

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我们将根据县任期经济责任领导小组的计划和县委组织部门的委托对套海镇、司法局、发改局、交通局等×××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10篇

在企业的内审中,不论是会计还是审计,都是依据企业过去实现的既定的经济事项而进行相关工作。也可以说,会计与审计所反映与监督的客观基础,都是同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客观基础。

二者具有相同的工作目标

除上述相同之处之外,会计与审计在工作目标上,也存在着一致性。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之中,会计与审计都是以国家相关财经法规、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情况,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帮助其决策和维护其利益。同时,在该过程中,会计与审计常常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披露。

会计与审计共同依照相关会计方法

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通常需要运用各类会计方法,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坏账准备计提、产品成本计算、利润结算等。借助这类会计方法,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而在企业的内审中,审计同样需要借助一定的会计方法,以完成企业各类经济事项和财务工作的复核与审查。

于企业内审中,会计和审计的差异

任何事物,都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彼此结合辩证的看待。企业内审中的会计与审计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除了认识二者的一致性之外,还应看到二者的不同之处。只有全面了解、充分分析,才能真正对会计与审计之间的关系彻底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与审计具有不同的职能

会计与审计的职能不同。会计的职能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而审计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虽然,在我国当前企业的财务工作中,会计也具备一定的监督功能,但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会计工作中包含的监督功能,只是一种财务工作内部的自我检查与修订完善,是一种自我调节与控制。主要针对企业的会计业务活动本身,借助会计检查来实现。与此相对比,企业内审中的审计工作,不仅包含对会计账目的检查,而且还包括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活动的调查、计算、检验、分析等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还能起到一定的“公证”作用。

(二)会计与审计具有不同的性质

会计与审计的性质也不同。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主要对企业的管理过程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反映,即使其中含有一定的监督功能,也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监督性质的企业财务活动。而在企业的内审工作中,审计不同于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它属于经济监督系统之内。主要审查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财务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外在性,相较于会计活动的浅层次的监督功能,属于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三)会计与审计具有不同的执行机构

作为会计工作的执行机构,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极为重要的职能部门。在企业管理者的带领下负责企业的财务收支的记录与核算工作,并在此过程中负责进行财会监督。企业财务人员的会计监督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来自于企业管理者意识,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制约。而审计的执行机构通常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其作用是实施经济监督。审计部门的内部审计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审计行为较为客观,基本不会受到来于企业管理者意识,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制约。

(四)会计与审计具有不同的方法

会计方法通常包括会计核算、会计记录、会计检查、会计分析等部分,内容包括记录、核算、结账、查账等。在会计方法中,会计核算方法由设置账户、填制凭证、复式记账、登记账簿、会计报表、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等构成。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与资料为最终目的。审计方法通常包括实物检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调查法、审计抽样法等,辅之以一系列规划、实施、管理等手段。其中,审计方法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集审计证据、确定审计事项,同时依据相关评价标准,提出审计报告。最终目的是为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而提供相关证据。

(五)会计与审计具有不同的权限

在企业中的会计日常工作中,要遵守国家相关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法纪。倘若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处理中,发现企业相关经济事项与我国当前的财经法规有相违背之处,出纳人员可以拒绝经手人的报销请求或者其他款项支付要求。同时,还应向财务经理以及企业管理者汇报。审计人员从属于企业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在日常企业内部审计中,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部门所出具的审计结论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力,并及时纠正企业的违规操作行为。

于企业内审中,会计与审计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

(一)会计离不开审计

会计的职能便是管理和监督,这里所谓的监督指的是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所实现的监督管理,属于“初次的监督”;而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关系不大,不接触钱和物,因此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监督,不牵扯其中的利益关系,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监督时更能够暴露出其中的问题,因此属于“再次的监督”。财务部分在正常的经济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些许的漏洞,这就有赖于内部审计的管理和监督,以及时的对漏洞进行修补和改正,保证财务工作能够更加顺畅顺利的进行。因此,我们要正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财务工作离不开审计。

(二)审计需要会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部分的主要主要职能便是监督,而其所从事工作的主要对象正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合理、合法。财务会计的监督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而内部审计则是在事后监督,是对财务的既成事实进行的审查。因此,财务会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企业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资料,才能够保证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

第11篇

摘 要 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主要包括:公共收入体系、公共支出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公共债务的规模与结构等。公共财政制度确立后,政府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范围和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国家审计监督的对象也必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审计

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已经日益明确,这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是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而进行的,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范围将会缩小,国家财政收支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以政府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活动为监督对象的审计监督,其监督的对象、内容等也应与时俱进,相应调整。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制度的确立,将对审计的对象、内容方式等产生较大影响。

一、公共财政的框架内容及特征

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主要包括:公共收入体系、公共支出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公共债务的规模与结构等。

公共收入体系主要是指以税收收入为主体,辅之以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入组成的公共收入体系。

公共支出体系,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政权建设领域,事业发展领域,公共投资领域,收入分配调节领域。

预算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统一的国家预算,逐步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最终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使用;二是改革预算编制办法,细化编制内容,实行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三是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四是推行政府采购和招标制度。

公共债务的规模与结构,主要是指确定合理的公债结构和规模,并加强对公债资金的使用管理。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一是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该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下的财政来说,也是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是非赢利性,政府及其公共财政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求利润,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

三是调控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四是合法性,财政作为政府直接进行的活动,在市场经济下必须受到法律约束和规范。

公共财政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这是在所有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中,公共财政所存在的共性。公共财政也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身也本会遇到各种问题,过度使用也会忽视了它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从基础性的问题入手,在当前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中,对公共财政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与解读,并且以此作为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依据和取向。

在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的统领下,现阶段的公共财政的性质还可以细分为包罗性、政治性、工具性、应急性、开放性、完整性、透明性、可持续性,并且分别对财政政策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第一,公共财政具有包罗性,覆盖的范围广,财政政策应该做到对公共财政可发挥作用的领域全覆盖,尽量做到没有缺失。

第二,公共财政具有政治性,是履行政府职能的载体,并且财政政策应该与国家政治方向、整体战略、改革内容保持一致。

第三,公共财政具有工具性,是国家进行公共管理并且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通过财政政策的具体工具行使财政职能。

第四,公共财政具有应急性,要求能迅速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这就需要财政政策的灵活,决策机制的顺畅,并且有资金上的准备。

第五,公共财政具有开放性,财政政策应该立足于外交的高度,与世界各国一起提供国际性的公共产品,同时还应该要处理好国际税收、国际贷款、援助、财政标准、管理方法国际化、政策国际协调的问题。

第六,公共财政是一个体系,有完整性,这就要求财政政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完整,均衡稳定发展,同时,也应做到不能忽略事后的绩效跟踪。

第七,公共财政具有可持续性,一方面财政自身的运行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财政运行的目标应该是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要求财政政策应该及时排除风险,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同时还应该以结构的调整为导向来实施“绿色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

二、公共财政制度确立后审计监督对象的变化

公共财政制度确立后,政府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范围和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国家审计监督的对象也必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企业审计逐步减少

一是市场经济的建立,政企分开后,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财政性资金也不再直接投向企业,政府工作中心转移到完善企业运作环境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审计的工作中心也应随之转移;二是国有企业逐步从一些竞争性行业推出,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国有企业审计对象的数量逐步减少。

(二)财政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监督的重点

将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点,一是从国际惯例看,财政审计是各国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对国家财政进行监督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二是从法律规定看,审计法、预算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财政审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作为年度必审项目,完成后要向本级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报告;三是从国家调控的职能看,国家的国民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调控,那么,国家审计机关就可以通过对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所以,财政审计是审计部门永恒的主题,是审计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必须突出抓好。

(三)金融审计仍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任务

我国的金融业主要控制在国家手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控制和支配地位。由于金融企业的国有性质和特殊地位,对国民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金融审计必然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一是监督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保证货币政策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二是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打击犯罪,纠正金融违规行为,化解并防范金融风险。

(四)社会保障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

社会保险基金中含有相当大一部分公共资金,涉及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对生产、消费和国民收入分配有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系统会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会增加。因此,社会保障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

(五)环境审计将逐步受到重视

由于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同时为了促进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与国际惯例接轨,环境审计将逐步受到重视。

三、对公共财政的审查内容和方式的调整

在审计对象调整的同时,对公共财政的审计内容和方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这是为了审计机关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审计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真实性的审计将更加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强。没有信息的取得、储存和传递,市场将无法运行。而信息的“真实”将至关重要。面对目前我国财政家底不清,会计资料虚假,会计信息严重不实的状况,国家审计应适应环境的需要,及时调整方位,加大对财政信息真实性的监督力度。

(二)效益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

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财政资金的效益性进行监督是审计法确立的审计目标,在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后,当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有所保证的时候,社会将更加关注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当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后,当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查处腐败转移到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上时,审计机关就要更多的开展效益审计。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 监督职能 发挥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18-01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作用是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作为一种典型的日常性专业经济监督活动,是各种经济监督手段中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基本任务是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并达到报表准确及时,情况真实可靠的要求;合理地调度和使用资金,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搞好经济核算,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当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其他职能部门管好用好资金。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会计监督意识

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会计人员基本财务工作、理财和核算的部分,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监督职能。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会计所在单位的管理者或领导者不了解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不清楚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或者是管理者因某种原因不想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甚至是有意限制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管理部门采取广泛宣传、集中培训等方式,督促各个单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学习《会计法》及财会法规、审计知识,使单位领导准确定位财务人员工作角色,强化其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力度,使其切实认识到谁是会计责任主体,并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好会计监督的领导责任。同时,督促各单位会计人员积极参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资金流到哪,会计监督到哪”的思想,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

二、加强财务制度的落实,规范内部控制

严密、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预防贪污腐化,降低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约束力。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内审协会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抓好制度落实,保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履行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健全岗位责任制,使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责任主体相互制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为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监督质量,形成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良好综合素质是有效加强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各单位要加强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普及新的会计知识基础上,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督促会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做到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贪不占。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要掌握所在部门、单位各项业务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或界定出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

四、加强外部监督监管

审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加会计违规受罚的风险,降低会计违规人员的预期收益。对单位管理者和领导者,如果发现存在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等违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严处。对发现的编制虚假信息、做假账的会计人员,均依法进行处理。审计部门应及时与财政、税务、纪检等部门沟通联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

五、会计人员应主动履行监督职责

一是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改变自身只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意识,坚守经济活动管理者的身份定位,及时掌握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情况,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运用财经财会知识处理问题,把会计监督贯彻到经营管理始终,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及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与控制。要善于发现单位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及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坚决制止营私舞弊、损公利己的行为。

二是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会计人员要扎实做好日常会计监督工作,必须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与管理,严格编制财务预算,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不超预算安排支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与有效性的审核与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要确保原始凭证的准确和完整,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要予以退回并纠正。要依据相关规定,对指使、强迫造假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真正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三是会计人员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沟通。会计人员要与上级财政、审计部门加强沟通,实现沟通的常态化,联系的紧密化,了解审计部门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牛存平,高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金融经济,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