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诗词

古代文学诗词

时间:2023-08-21 17:2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文学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代文学诗词

第1篇

鲁迅先生曾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指出“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①。这句话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和传播也是适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国学热虽然持续升温,但是古代文学受众范围比较有限,多数时候还是被束之高阁,这是影响其繁荣发展及文化建设功能发挥的最大绊脚石。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及学术普及工作,这些只是古代文学大众化问题上的一部分,对整个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关注者甚少,存在缺失。因此,大众化问题应该是古代文学教研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所在。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

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著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著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使古代文学走出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

现代网络、传媒高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尽管目前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其他领域深刻,偶尔还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古代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在评议百家讲坛时有人说“高雅文化与现代媒体联姻,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古代文学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艰难晦涩往往为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面最广,观众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恰可以弥补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电脑等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在这样一种现实趋势下,以高雅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学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也就实现了高雅文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化的今天,如何扩大古代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度值得思索。

吟诵、歌唱、说唱、讲唱、演唱等是古代文学较为常见的传播方式,对当前的传播依然有现实意义,《一剪梅》《虞美人》《雨霖铃》等被谱成曲后,其传唱之广泛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唱的程度,通过传唱大众既娱乐了身心,又获得了古诗词意蕴美之熏陶。今天,我们也不妨借鉴历史,重新为诗词谱曲,以古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基础编写剧本、歌词。

第2篇

1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讲授《水浒传》前不可以先播放《好汉歌》歌曲,同时在展示108位好汉的图像,营造“水浒”氛围。除了课堂导入之外,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利用多媒体图像、影音的优势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时辅以他们的肖像和著作的图片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古诗词赏析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教授时苍白的语言往往不能传达诗中的意境,学生囿于学识和体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不够,从降低学习兴趣,出现厌学情绪。此时,结合内容配以景物图片、古典名曲或名家朗诵,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眼前一亮。这方面的资料有戴敦邦的图说唐诗宋词、华三川的唐人诗意图、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家诗文精品欣赏》系列、姜嘉锵的《古典诗词演唱》专辑、许淑敏等主唱的《宋词古唱》专辑、邓丽君演唱的古典诗词等。古代文学元明清段小说戏曲作品多,这些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在今天这个视频时代,许多学生未完整阅读原著,课堂上单纯依靠老师的分析往往不能形成共鸣,学生仅仅被动接受条条框框,课堂往往沉闷,这时不妨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回原著的场景中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讲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小说、戏曲时插入相关的影视剪辑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甚至可以将影视与原著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古代文学作品需要还原到历史文化系统中,结合当时的宗教、艺术等因素,从社会思潮中去把握。要之,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适时利用图像、影音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也应该牢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切忌让多媒体资料喧宾夺主。

2利用多媒体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知识容量

新的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对教学时数大量压缩,使得这门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高校便往往压缩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数量并对古代文学史进行浮光掠影的讲授,其教学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高校不得不增开相关选修课或扩大选修课的教学时数,这无疑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扩大教学容量,从而解决这一矛盾。传统教学方式下知识的传授主要依赖教师的口头表达与黑板板书,二者在速度上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上信息量的传播,运用多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可以加大信息量,提高讲练的密度、层次、力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授古代文学诗文、戏曲、小说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像、评论以及原典朗诵串入其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大量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从而节省教学时间。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加快,大型古籍数据库不断增加,出版古籍也不断数字化。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唐诗》、《全宋诗》等都已经制成数据库系统。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原典等资料的引用,古籍数字化与多媒体结合极大方便了教师对资料的引用,不但可以节省抄录的时间,而且随着引用的增多无型也扩大了课堂的知识量。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现学界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的思辨能力”,使用多媒体将同一位作家的“多个评价打在同一界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左右、上下形成鲜明的反差,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无疑会增强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由于课时有限,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可以将阅读资料通过个人空间、网盘、社交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检查即可,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扩大教学知识量。同时,教师也还可以利用网络辅导、答疑等方式解决学生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把古代文学的教学渗透到整个学生的生活中。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深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的教学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差,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难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扫清字词是理解诗文的基础,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如果抄录在黑板上,又会浪费很多时间,利用多媒体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字号或字体将疑难字突出并配备读音和解释,从而加快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信心。图表可以简化内容帮助理解,传统教学在图表利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轻松地利用图表来突破重点难点。如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时,可以将文学史一主两翼、三古七段等做成不同类型的图表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唐讲授唐代文学绪论时,可以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将代表性作家作品制成图表,可以让学生快速建立唐代文学发展的总体印象。古诗词学习的最难之处就是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古诗配画能创设一种媒体与诗境相结合的教学场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解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为了体会诗中空明寂静的意境可以配以戴敦邦《竹里馆》诗的绘图。讲元代王冕《墨梅》诗,配上他的《墨梅图》真迹的图片。讲解白居易的西湖诗可以结合西湖风景画,讲吴均《与朱元思书》可以参看《富春江山水图》。古代文学审美标准和批评术语与古代其它艺术类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它艺术作品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魏晋诗文时可以结合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帮助学生理解其时代的艺术精神,利用宋元山水画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高妙”、“兴趣”、“空静”等概念。利用多媒体播放体现传统文化的影音也可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上的一些概念。如水墨山水动画《山水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山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了古代艺术的深厚传统。通过影片的播放,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韵味”、“滋味”、“意境”等概念。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难学,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从而使得古代文学难教。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影音时代,我们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变成了电话和视频,我们的休闲娱乐从阅读变成了观看影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对音影图像的兴趣远远大于单纯的文字,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打破旧规,充分利用影音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诗词诵读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诵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并且能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轻易将名家诵读带入课堂,在讲解完一首诗词后,播放一段深情的朗诵无疑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陶冶其性情,从而提高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流传下来的古代名曲众多,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古代文化传承者更应该将古典音乐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在课后放一段古典音乐,不但能娱乐学生的身心,无形中也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大有裨益。现代人对影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籍,据统计2011年中国人均年阅读量只有4.35本,很多人可能一年未读过一书本,但是很少有人一年未看过一集电视或一部电影,而年青一代对影视的兴趣则更加浓厚,以影视带动原著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现代有许多书籍是在影视热播后才得以畅销的,《亮剑》是都梁在200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直到2005年据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它的销量才大为增加。而《蜗居》和《山楂树之恋》两部书早在2007年就已经出版,但是直到2010年两部同名影视剧热播后,图书才成为畅销书。即使是名著在影视热播后也能带动其销售,《红楼梦》、《京华烟云》、《倾国之恋》等名著无不如此。

5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为古代文学教学服务,根据多媒体的特点来对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当然,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时也应该规避容易犯的错误,要切忌课件过于单调或花哨,不要以多媒体代替板书,更不能只顾操作课件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作者:王福元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

在“建设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培养目标是当下众多新办本科院校关注的热点。对于中文学科尤其是传统基础人文学科而言,如何转变思维,实施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转型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传统主干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在中文系课程体系中一直占据相当的比重,但也一直存在课时量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近些年来课时被不断压缩,这一矛盾也随之日趋凸显。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教师主讲的形式,课堂基本由教师掌握,教学目的也更多趋向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虽然这种倾向更多源自教师自身长期的学习实践经验,但在功利化目的日趋严重的当下,学生对此问题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这门学科是否能够很快地在他们将来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按照这一标准,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他们眼中逐渐沦为“无用”之功。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也更多被其他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所吸引。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值得我们思索,思考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到底走入了怎样的困境,又应该如何转变思维,更好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在和学生座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古代文学》课程兴趣的减少并非完全是因为教师的授课方式。事实上,大多数同学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依然存在。他们依然很喜欢接受先秦哲人的启迪、唐宋诗词的熏陶以及明清戏曲小说的世俗情怀。只是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喜欢选择、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对自己更有用的学科上。古代文学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就显得实用性不大了。从专业分布来看,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热情要高于中文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古代文学课程对于他们的工作助益较大;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呈多元化走向,主要从事与文科相关的工作;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精力则主要放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可以对症分析了。作为一所地方性的高校,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地方,主要锻炼他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思维也要相应地从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培育转变到服务于地方的大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上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始终坚持这一根本理念,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年龄、性格、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不把教师个人的经验、观点强加于他们身上,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二.解决的途径

在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核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双能力的教学课堂。如前所述,中文系专业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其就业一般都与中文挂钩,需要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是两种: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强调了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最需要的这两种基本能力。知识储备是基础,这一点依然需要强调,但在形式上可以与学生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转变。古代文学的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问题因为专业设置等原因暂时无法解决,只能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的方式进行缓解。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内容尽量让学生课前课后去阅读,而把教学重心放在对经典作品的解析上。这一做法也是以往教师经常采取的处理方式,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无法保证学生自觉进行预习和复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处于懵懂状态。为此,我们采取把常识与作品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模式上寻找突破点,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每堂课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以作业的方式进行预先布置,每堂课设置几个教学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讨论发言不很愿意,除了问题的设置因素外,没有回答出问题会失面子占了大多数。多数情况下学生依然希望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所以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逐渐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先抓领头羊的做法,以比较认真且活跃的同学带动起课堂讨论的气氛。课堂讨论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也就容易自觉去学习了。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基础,是为了让学生能自觉进行课前预习,但是如果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只是简单地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堂讨论,学生也很容易腻烦。在学生座谈会中,也有学生反映教师老是让学生说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在如何让学生真正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关注点。正如前面所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都以实用与否为标准,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以此为目的。要让学生感觉到上这门课对自身将来发展有用,学生的兴趣就自然能够持续下去。对于中文系学生而言我们对不同专业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但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两个能力的培养要求则是一样的。

具体来说,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其职业多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更多是教师基本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围绕教师技能的训练即口头表达和书写技能两方面。前者主要训练对经典文本的感悟鉴赏能力,教师讲解基本方法,学生自主讨论,在鉴赏作品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后者则每学期都会布置抄写经典作品的作业,或简体或繁体,以书法的要求来督促学生提高书写技能。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就业形式比较多样,如记者、编剧、作家、文化创意工作者等等。这些职业都对语言表达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授课方法就更多偏重对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中我们有意识地向诗词和戏曲两方面教学倾斜,着重于学生歌词创作能力和剧本编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当今流行歌曲层出不穷却水平高下不一,内容肤浅低俗的口水歌也并不少见。如何从中国古代诗词中汲取营养,给流行歌词注入古典元素成为我们诗词教学改革尝试的重要方向。我们让学生先从古典律绝及填词入手,尝试诗词写作,进而将创作的诗词作品改编成流行歌词。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慢慢地那些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就逐渐脱颖而出了。对于戏曲教学,我们也采取了相似的手段,但更注意引导学生加深对古代历史文化、风俗人情、表达习惯等方面知识的了解。要编出一个好的剧本不犯臆度古人的毛病,这些知识不可或缺。对汉语国际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就业诉求多为涉外工作,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由于这一专业古代文学的课时很少,我们基本上以作品为主线,注重作品的外部延伸,将其与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相勾连,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中最经典精华的部分,进行古代文化的宏观把握。其次要求学生能通一艺,如歌词要能写会唱,戏曲要能编会演,金石书画能赏会鉴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学生能明白其实用之处也就慢慢能接受并逐步提高了。

三.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在新办本科院校中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教学核心,致力于古代文学的当代转型,不断探索课程和教学的改革途径。经典的传承只有在不断地被阐释被应用被接受的过程中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也是我们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中可以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2000 (2).

第4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教学建议

0.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就遇到了极为艰巨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观念,都很难被在古代文学中沉浸依旧的老师们所接受,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观念大大的落后,也就导致了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想要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需要老师们能够接受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建议。

1.选择课本的要求

老师给学生讲课需要依靠课本作支撑,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内容。因此,课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选择的课本,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去学习,还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与古代文学所相辅相成的,目前的教材虽然已经逐步的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但是对于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文学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与习俗的背景之下所创作的,而且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时代感。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教材就应当选择具有民族多元化、具有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学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民族风俗等进入到文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树立起民族观念,能够去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去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的合格接班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和唐文学的整体风貌,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例如介绍初唐时期的诗坛,必须要说到的就是贞观时期的师风和上官体。贞观时期诗风,由开始刚健质朴的言志、咏史转向模仿六朝。题材上多奉和应制,声律词藻趋于精美,风格趣味贵族化,宫廷化。再如,“上官体“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错婉媚”的诗风,具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律之美的倾向。对唐代律诗的形式定型有一定作用。老师在讲解“上官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我在一次文学课的讲解时,谈到了上官体的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列举了一首诗歌《入朝洛堤步日》: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通过对诗歌的具体韵律分析和情感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上官体”的特点,和身后韵味。

2.学生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古代文学类别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古代文学,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的去运用其带来的教育作用,在精神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们,将文化内容、民族情怀以及社会背景等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现代社会人民的素质,同时有助于传承我国文化精神,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节。古代文学课程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包含着各种人生经历以及人类智慧,开展这门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天这个时代变换极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在校的学习古代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困难。在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方面古代文学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养成好的人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怀。一般情况下老师要讲解关于苏轼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让学生做好课下的预习,然后在讲解的时候给大家讲解苏轼一生的情况,苏轼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在作诗作词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失去了兴趣。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举办了一场以“我眼中的苏轼”的演讲。学生需要做好课下的复习,和资料的整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自己准备好的演讲资料,给大家展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3.学生基本功的养成

就目前来说,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题。所以说,语言基础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所必须要重视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他们在这门课程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做支撑,也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要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加入学生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古代文学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更不可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诗人的感情变化。所以,学生要想掌握好古代诗词的特点就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还有诗歌的韵律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清代作家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段话介绍了阅读文章与创造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以及具有特点的文章都需要创意,来表达独特的意思,最终交由读者进行品鉴。读者对这部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对文章的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4.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

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水平上,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创新能力是现代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故而,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主要通过写作、说话等方面体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故而,在开展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际运用古代文学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塑造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它,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古代文学的优点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创设以及多媒体联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用相关的语句。我特意编排了小的情景剧。大概内容为:一个人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在努力奋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这时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周易》中曾经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我国民族气节、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内容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阔自己的事业,不断的进行自身品格的升华,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04:61-63.

[2]张毅.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92-94+103.

[3]李晓明.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04:89-91.

[4]孔英民.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7:35-36.

第5篇

古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小教专业的特点和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有待深入探究改革。

一.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小教专业特点,与小学语文缺乏联系

就本学科来看,古代文学课程教材几乎都是中文系的专业教材,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但不适用于小教专业,实效性、专业性体现不明显。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处,因篇幅限制,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要相对宽厚一些。教材选材不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量势必受影响。新课标指出,语文的性质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学作品读得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教材与小学语文古诗文缺乏必要的链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加强本学科与小学古诗文的联系。笔者对近三年小教毕业生古代文学学习作了调查,300份有效问卷显示,经常诵读小学古诗词与课外必背诗词的不到50%,全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不足五分之一。这样是很难胜任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小教专业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得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花相当一部分时间讲文学史,因受课时限制(小教专业古代文学一般只有短短一学期),讲析作品、品读作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课程教学不重视作品的理解、鉴赏,这是跟不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

(二)教学方法不利于作品赏析,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以讲授法居多,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对文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消化。即使讲析作品还是以教师主讲。这样授课信息量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就不会很好地赏析作品。参加毕业实习上语文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实习上课,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富有个性的理解。同样由于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学生也就没有多少文学底蕴,对很多作品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在问卷调查中,62.41%的毕业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赏析作品。究其原因,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疲,学生听得累,兴趣索然。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教师一讲到底。缺乏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主动学习。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元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课程考核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主要还是一张卷纸模式,试卷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代文学教学中现行的考核方式,还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注意到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核”。确实,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试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很少看文学作品,但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张试卷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评价方法的一元化,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只看试卷,忽视情感、态度的发展,考试内容缺乏综合性和知识的整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学生的调查问卷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只有5.67%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能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而赞成课外文学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别是60.99%、61.70%。显然学生更喜欢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喜欢反映综合素养、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

综上分析,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制约,阅读作品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使课程教学不能突出小教专业特点,不能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因此,探索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规范作品阅读,加强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材料和依据。针对小教古代文学教材不够完善的现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删、移、换。选取、增加、重组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以“突出作品阅读,与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为出发点。

1、制订作品“导读”纲要

“导读”纲要是整体谋划、总体要求,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导读”纲要中不仅要规定精读、略读、诵读、背诵等篇目,还要写出阅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以及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如在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讲授以反映江南为题材的词可确定:精读篇目为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略读篇目为温庭筠的《望江南》,冯延巳的《菩萨蛮? 沉沉朱户横金锁》。其中,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作为背诵篇目,其他则为诵读篇目。精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为描写江南青山秀水,抒发词人的情感。作品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确定为:品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写祖国山水的作品;赏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春》(杜牧)、《泊船瓜洲》(王安石)等与江南有关的诗歌。

转贴于

有了“导读”纲要,对于作品阅读的要求以及作品与小学教材的关联,学生心中就有数了。

2、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及经典作品

针对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堪忧的现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但名著浩如烟海,教师要对作品进行梳理,开出必读书目,这要以少而精为原则,要求学生细细品读。另外,列出选读书目,供学生泛泛而读以改变阅读量不足。当然,教师还可推荐知名网站让学生课外浏览,如国学网中经史子集方面的经典之作能大大开拓学生视野。针对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教材的现状,特别是与小学古诗文联系较密切的,任课教师可以选编一些作品印发给学生。如战国策中的寓言“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王维的山水诗《鹿柴》《竹里馆》《辛夷坞》,李白具有童真般情趣的诗《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教师精心筛选书目、作品,可使学生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3、补充讲授与小学语文相关的内容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素养,古代文学老师有必要补充讲授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小学必背古诗词来介绍有关作家,分析解读作品,可以尝试着把中华蒙学中的精华收入教学中来。另外,教师可联系小学课本出现较多的作家作品,讲一些整合性较强的文学专题课,如送别诗中的意象,辛弃疾、陆游诗词的爱国情怀,并适当引进前沿性争鸣成果。但“原则是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意义与实用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专业的需要”。

(二)注重作品教学,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不能准确解读文本,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重新定位,注重作品赏析。新课标提到“小学生应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使古代文学教学有效地与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衔接,该课程教学可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学习型课堂教学,就是以团队学习、互动对话、共同探究为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具体的操作分以下四步:

(1)通过问题预设,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问题预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不高,阅读量有限的现状,教师可将讨论的作品按小组分配下去,并提供思考的问题以及参考书目。如在作品“垓下之围”这一节中,要求思考讨论:①联系有关情节分析项羽鲜明的个性特征。②谈谈你对“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的看法。“垓下之围”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教师可布置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全文,同时提供《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史记》等参考书。

开课前,教师要求每小组对阅读作品做充分的准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围绕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作品的分析和探讨。

(2)阐述质疑,彼此激发,加强听说训练

在课堂上,各组代表要对讨论的切入点、讨论的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其他组学生可向汇报小组质疑和发问并作评价。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聆听学生的发言,加以点拨或者揭示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提高全班同学的问题参与意识。如在学生阐述完“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这一议题后,教师可出示杜牧诗歌《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诗歌《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让学生评价两位诗人对项羽身亡的不同看法并说说哪种看法更符合项羽的性格。

“本质上文学也是一种交流形式,是作家和读者心灵对话的媒介”,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了学生的接受,文学作品的实在意义就难以在课堂上存在,一个有效的、成功的文学课堂就难以生成。因此,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只有在问题互动过程中,彼此激发,才能促使问题探讨的深度和层面不断升级。

(3)分析典范作品,传递思路和方法。

文学史教材已经比较完备,观点阐述也是清晰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明白,无须教师再来复述一遍。需要教师讲授的是对典范作品的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传递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传记、小说,教师可突出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对于诗词曲赋,教师可着重讲析艺术手法和独特韵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分析相关作品,学生更能接受思路和方法,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

(4)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写作能力

在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书面作业方式实际操作,运用自学和课堂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或把点滴的感想和思考记录下来;或选取相关作品,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或布置写作小论文,独抒己见。为进一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布置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写读书报告,让学生自评、互评,并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学习型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病。这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转贴于

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乔依斯说:“由于没有一个模式是为了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古代文学教师不能按单一的模式来授课,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大胆探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三)改革评价方式,加大作品阅读考核

目前的评价主要是一张卷纸模式,评价缺乏对综合能力、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因此,对小教专业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内容上要加大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考核,鼓励创新与个性的见解,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在方法上可试行期末和平时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改革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是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突出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

一张卷纸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应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科研活动等。在综合能力中,口语表达尤其重要。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考虑小教专业的特点,在书面考试、考察之外可增设一定次数的口头测试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置疑、辩论、诵读古诗文、读书报告会、课程小论文汇报等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能力。

二是在期末考试中加大作品阅读的考评,突出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核。

第6篇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

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

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第7篇

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促进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了解中华文学动态、文学精髓以及掌握文学发展脉络的主要形式,更是凸显中华文学价值和文学魅力的关键途径。因此,为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扬光大,就必须明晰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进而推动中国文学同世界文学的相互接轨。基于此,本文拟从语言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与文本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有效传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语言传播;文字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是集文化、情感及信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文化形式,是对古代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更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由于文学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文学传播,因而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推动我国古代文学的更好更快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探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语言传播方式

(一)口头相传

我国古代文学的口头传播历史相当久远,属于一种方便、快捷的古老传播方式。追溯至上古时期,当时的人类社会还未发明出文字,所有的文学信息都是通过集体口头创作形式来完成,然后世代口耳相传。古代部落的祭祀者在祈福驱灾时所念的“咒语”就是通过口头方式进行传承的。[1]即便是出现文字之后,这种口头传播方式也并未彻底消失,人们通过对原有口头文学的再加工,逐步诞生出了“传奇”、“歌谣”、“戏曲”以及“志怪”等多种形式。其中,人们尤其喜欢采用歌谣形式抒感,或者对美好事物进行描绘,比如汉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不但简洁易懂,而且生动形象,特别是有利于口头传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口头传播形式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后期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原始素材。

(二)演唱文学

演唱文学就是把诗、词、曲等文学作品配之于乐谱,然后通过演唱或者乐器演奏的方式进行传播,演唱文学是我国古代诗词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歌妓演唱与人文创作的风气极其流行,为满足当时人们的吟诗作赋以及娱乐需求,诞生出的演唱文学的作品内容日渐世俗化,并表现出浮华与艳丽的文学创作风格。其中,自魏晋六朝时期开始,乐妓与歌妓逐渐开始参与到文学活动之中,尤其是唐宋时期之后,文人和乐妓的交往更加频繁,部分歌妓为招揽生意,以及提升自己的身价,便开始主动向一些文人索要诗、词等,而作词人通过“增词”,也可以更好的传扬自己的声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诗人柳永,如时人所讲的“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这种互惠互利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三)唱和文学

唱和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流行于文人群体和上层社会内部,也是社会交往与文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古代文学的这种传播方式,通常以每个韵脚或者某个题目为限制,然后采用自由创作或者竞赛的方式作诗或词。我国古代文学中相当一部分优秀诗词作品都是在唱和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如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诗《和乐天赠樊著作》与《赠樊著作》。这种在文人雅士的谈论过程中诞生的名篇佳作,经过名人志士的赞颂与传扬更易于传播与流传。所以,唱和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二、文字传播方式

(一)题壁传播

题壁传播主要是指在文物名胜古迹上刻写诗、词、歌、赋,以此便于人们观赏与游玩,并起到传承发扬古代文学的作用。题壁传播方式主要在唐代的南北朝时期兴起,在题壁传播的最初阶段,最为常用的题壁介质有驿馆、庭院、山壁以及墙壁等,目的在于方便人们阅读与浏览。[2]与此同时,题壁传播还有助于完整保存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如我国著名的南宋诗人陆游所创作的《钗头凤》,其将这首诗题写在了墙壁之上,以此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感叹,这首《钗头凤》因题壁方式而得以久为流传。

(二)抄写传播

殷商之前就出现了抄写传播方式,到秦汉时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自汉代惠文帝将挟书令废除之后,就开始大兴文学名著的整理,大规模的文学抄录成为主流,我国古代文学也开始真正步入到抄写传播时代。然而,由于秦汉时代的传抄介质主要以绢帛和简牍为主,因此,在经济方面与便捷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使得古代文学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直至纸张的发明与应用,为古代文学的抄写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纸张以其自身成本低、便于书写、携带方便等特点,迅速取代了其他抄写介质,有力推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尤其是后来诞生的以抄书为专职的“佣书”,进一步加速了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随着传播介质的不断进步,古代文学的传播活动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更深的影响。特别是纸张的诞生,在打破上层阶级垄断文化的同时,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学的普及性与自觉性,也大幅提升了国民的文化水平。

三、文本传播

(一)文学选本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播过程中,选辑属于一种效果明显、历史悠久的文学传播方式。其中,由孔子组织册定编选的文学作品“诗三百”,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也可以说是我国诗歌选辑的开端;还有《文选》的诞生,更是树立了文学选辑的代表与典范。通过文学编辑选本,学者文人可以借此阐明自己的作品思想,并有效传播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同时,选本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诗,还可以选择其他文人的诗,其中前者多用于行卷,后者则是为了宣传所选诗的风格与规范,发挥文学传播与导向的功能。

(二)文学评点

文学评点是以文本为基的鉴赏式、随感式的评论,其带有很强的传播者的观念与思想倾向,对传播对象有着更深的影响。其中,小说戏剧的文学评点,主要源于诗文评注的深刻影响。汉代的文人学者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品评与注释,诞生了所谓的诗文评注,如朱熹评注的《四书》、王逸评注的《楚辞》、《史记》三家注等等。同时,还有对词作品的评点,经典的词作也会吸引诸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品评,一旦评价都较高,则该词作就会出现许多仿作。另外,品评还会影响到词作的风格、形式与题材等,比如,咏物词的出现与兴盛就深受文学评点的影响。[3]

(三)雕版印刷

在历经纸张的质量与规模的大幅提升之后,国家对书籍开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定本经典之作,加之科举制度的广泛普及,更使得传抄书籍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之,多种原因推动了调班印刷术的诞生与不断更新。从一定角度去看,雕版印刷术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同时,大量书籍的诞生还带动我国社会形成了良好的藏书风气,并促进了佣书业的发达与兴旺,也为我国古代文学文本的广范围、大规模复制等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频繁,使得唐朝极度昌明与先进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对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影响。[4]经过唐朝以前的长期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的文化形态与雕版印刷使得唐朝文学传播达到了新的高度与广度。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中期的民间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与规模的印书作坊。从中可以发现,雕版印刷形式的文学传播在唐朝得到了更好地传播与创新。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古代文学史、出版史学、传播学、文学史料史以及版本学等多种学科。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历经了多个历史阶段,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至清朝中期都保持着别具一格的文学传播方式,且在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推动下,其传播形式与传播内容等不断变化,所影响的范围与深度也在不断扩大,对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化文学的转变,对提高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聂钰青 单位: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次第.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2]杨雪梅,肖红.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第8篇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学是基础性的主干课程,它具有传承性。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学的灿烂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掌握文学史知识并且学会如何鉴赏文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等影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边缘化”,所以,作为高校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三、结语

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与现实之间所能够共有的空间太小,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通过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形式培养学生的实用问题以及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中首先要求学生端正思想,使他们对古代文学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其次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通过教学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三,以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轴心,改革评价体制,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总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其改革的顺利完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以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文学院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新世纪以来,伴随高校教学改革而实行的学分制,使学生为学分而忙于选课上课,时间被五花八门的课程挤占,也使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正日趋减弱,基本上止步于课堂学习。为此,学者提出要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引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1] P79笔者以为,大学生并非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这一意识正逐渐弱化,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可以有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略伸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自主性的弱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引入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张明非教授所撰文章《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指出这一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P100信息容量大,又配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教学课件的使用,使得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在传达知识的同时也兼具一些现代的元素,一度受到学生的欢迎。不过,以PPT为载体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时往往只重展示,而忽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缺乏课堂的互动。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在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展示时,因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而出现了疲劳、倦怠甚至茫然的现象,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沉闷。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课程考试内容以课件所教授知识为主。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在没有完全吃透知识的情况下,快速地看课件,机械地记录知识要点。一些学生为了省时省力,竟直接向教师索要课件,期末考试时就以课件为复习资料。如此一来,学生们固然避免了考试不及格的危险,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几乎不再阅读《中国文学史》以及古代文学作品选,他们所获得的仅限于课件的知识既不全面、系统,也不够扎实。这一教学现状所带来的弊端体现为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弱化,成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最突出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减弱的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学课程设置过多。学分制实行后,文学院的大学生不仅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还有其他的公共选修课、通识通选课等,课表已经排到了晚上,甚至周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以四卷本的文学史以及六册作品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被严重压缩。这是大学课程设置过多以及新专业不断出现而引发的后果。以往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古代文学教学至少需要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修改后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专业的不同,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被缩短为三个学期(如对外汉语、文秘专业),部分专业(如编辑出版)甚至被缩短为一学年。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保持四学期的时间不变,但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具体的教学时数也被削减了。课程被压缩,教师必须赶教学进度,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囫囵吞枣,知识消化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其三,课程考核体系有缺陷。教师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分一般以考试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为比例。考试题目基本以课件内容为主,学生既无暇也无兴趣再去涉猎其他内容。平时成绩以课堂考勤为主,此外再布置一到两篇课程论文,这也是流于形式化的考核,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没有促进作用。目前,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亦缺乏督促学生课外学习的动力。

其四,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可谓不足,课前查找丰富的资料,制作图、文、音、画并茂的精美课件,课堂上也注意教学技巧,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除了少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之外,其他学生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是低头不语,更有甚者趴桌而睡。究其根源,教师单向度地讲授,而忽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课件再精美,声音再洪亮,学生们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其五,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足。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工业化进度越来越快,商业气息渐趋浓厚,以及全民娱乐的时代氛围中,古代文学知识对于个体人格涵养、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魅力和价值已经淹没在一片喧嚣繁华之中。学生们更喜欢快餐式的文化享受,而不喜欢需要时间去沉浸在其中方能体会魅力和价值的古代文学知识。

二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积极性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不能靠单纯增加课时数或强硬逼迫学生自学等老旧方法来实现,而是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去扩大学习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识的精华。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一)角色反串法

角色反串法也即让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站上讲台教,教师旁听。目前,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记为辅,但是往往忽略了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具体的实施上,教师可结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大纲,在每一次课中布置一到两篇教授内容之外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要讲授的内容并制作PPT,在下一次课的课堂上亲自展示,每一位学生所需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在课程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可以以学生亲自参与、主动融入的方式扩大教学容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角色的互换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反串教师也让他们有必须扮演好这一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提升学习自主性的一大动力。若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学生人数多,这一方法可以贯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进程中。学生讲授之后,教师加以简要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价。角色反串法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前进行的典型的教学实践,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锻炼胆量、内化知识等意义。

(二)团队表演法

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种延伸。在讲授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时可以考虑用这一方法。因为无论教师或学生,单纯地讲授,其生动性、趣味性依然不够突出,而通过表演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较多,一人无法完成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同学在课外一起琢磨作品,体会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编排,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演出。团队表演法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喜欢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艺术魅力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文学想象力加以创新。由此可见,团队合作表演法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三)课外拓展法

这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由于目前的大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时数又有限,教师尽最大努力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反串教师角色或进行团队表演已实属不易。鉴于古代文学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讲授、学生反串讲授和团队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优秀的篇目需要学生去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既定的内容之外安排课外拓展学习的篇目。具体而言,课外拓展可以细分为研读、改写、诵唱等几个层次。例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完成了作品选上的十二首古诗的教授、学生反串展示等环节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研读其余的七首作品。又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较多,在学习了《长恨歌》、新乐府诗等作品后,可安排学生以将诗歌改编为剧本等形式改写《琵琶行》等篇目。此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演绎会或者古典文学知识竞赛等。这些环节可以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乐趣,也丰富了他们课余的学习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大学生的学习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为成绩(分数)。为了使上述的措施能落到实处,还需要制定更完善的考核体系。

具体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试成绩和以课堂考勤、课程论文为平时成绩的二元化考核体系,改变为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等为指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自主学习成绩指标包括学生在反串教师角色讲授、团队合作表演、课外拓展学习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评价分数。如果说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直观感受来评价,那么课外拓展学习的评价则可以通过随堂考核的形式来打分。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随堂抽查,以便检验课外拓展学习的效果。

(五)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够的现状,教师必须展示出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涵养的人格魅力,从气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现身说法来打动学生,以此感召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是也”观点,在当下更有警醒的意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课件,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对增加古代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学有造诣、魅力四射的中国古代文学大师来得强烈。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加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学养,以期有朝一日能达到大师的高度。

三对策实施的初步效果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将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措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学生不仅听课积极性更高,而且课后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例如PPT展示环节,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任课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一改往日漫不经心的听课习惯,聚精会神关注教师授课的方法、步骤、技巧等。比如胡某某同学讲授南朝乐府诗《西洲曲》时,按背景、文本解读、诗歌主题、艺术特点的步骤一一介绍,所制作的PPT图片优美,非常契合作品的意境。展示完后,在座同学不禁鼓掌表示称赞。再如廖某某、刘某某、杨某同学三人合作表演的《木兰辞》,不仅有配乐、有朗诵,而且还有准确生动的舞蹈动作,获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这些成效的取得无疑是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努力而获得的。其次,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接触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古代文学课的吸引力较之前有所增强。有学者提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将作品选代替文学史论,[3] P45 这一观点尚可商榷。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学史论之余,利用课后时间去全面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可谓两全其美。笔者看到,此前认真听课的同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在课堂上低头不语或打瞌睡的同学,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究其根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不再对文学史论感到枯燥乏味。

措施的实行也具有多重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角色反串法等措施的实行,不仅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他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教师因囿于成见,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表现,会认为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印象得以改变。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鲜活的生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忽视了。此外,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自主学习方式的成功普及,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加喜欢古代文学课程,而且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呼声甚高的情况下,[4] P115广大学子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直观的效果来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新认识,从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涂承日.自主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构想[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

[2]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第一届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3] 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第10篇

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形象性是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审美体验中诱发的重要因素。我们也知道,形象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从而形成的一种感性形态。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审美方式,促成了“亚审美”的形成。这种审美活动,就是在视觉上以追求事物的形象性为主,注重视觉冲击,进而形成短暂的审美体验。与传统审美相比,“亚审美”活动更注重与倾向于感性和形象,而忽视理性和品质。“亚审美”的这种特征在当前社会中业已普遍,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其次,在语言上追求事物的调侃性。在“亚审美”活动中,人们一改原有传统审美的庄重与深度等原则与标准,采取了调侃性的方式去解构与感觉事物。语言上呈现出戏谑性,“亚审美”将传统中的经典艺术形象可以肆意的夸张与扭曲,无典型性可言,只注重瞬间的体验与当下的感受。在这种以感官刺激与内容空洞的“审美”活动中,众多的艺术文化经典,都被冠以“戏说”的头衔,从而满足人们生理与潜意识上的欲求,然而具有正能量的深层次的艺术内涵往往得不到充分展现。再次,在思维上追求事物的平面化。“文化工业”出现,导致文化工业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程式化,雷同取代个性,平庸顶替高雅,低俗替代崇高。在这种社会潮流的冲击下,人们感受社会生活的思维意识就不断被钝化与削弱,更是乐于接受浅显直白的物象,形象简单,直观的图片、影像等形象成为大众审美的“新宠”,这也是“亚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体验途径。

二、亚审美冲击下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群体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伴随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亚审美正以一种强劲的趋势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在日益广泛的亚审美的社会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在高校,一些老师的敬业精神缺乏,进取意识淡薄,创新思维落后,致使在教学内容上古今断线,忽略了学生当前的关切点,同时教法陈旧,一味教授、灌输,不关注学生的接受与反馈,以致学生听课的兴趣与质量下降。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上,也过于简略,不能足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以经典为特征,形成时间久远,远离当前社会,且经典文本背诵较多,此种情形与亚审美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与关注点相去甚远,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亚审美冲击下的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与挑战。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当前的重要使命就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古代文学,以当代人的目光来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使古代文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1.转变教学理念,跳出唯古思维。面对当前亚审美强烈的冲击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的严峻挑战,教师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该认识到原有的陈旧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足以适应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越来越成为知识传送途径上的“瓶颈”。虽然,当前高校经常提倡教学改革,但在理念、教法方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状况差强人意。《系辞传》中说得好:“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出现了落后,就必须转换思维,寻找对策,高效落实。总理说得好:“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据此,高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亚审美潮流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冲击,身体力行,应该及时调整自我,跳出唯“古”的思维,改革陈旧的方法,与时俱进,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讲授与灌输,要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增强其亲身体验感,调动自主学习热情,同时,教师的语言也应增加幽默的因素,使学生在轻松与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运用现代媒体,加深文本领会。经典文本需要深刻领会与剖析,方能掌握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体会出非凡的艺术价值。但是,当前的亚审美潮流拒绝“经典”的倾向十分严重,注重表面化、平面化,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恰恰能够为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避免教师因单一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腻烦感,可尽量从学生的视觉、听觉上满足学生亚审美的要求,使文字与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而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把学生的思路带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瑰丽绚烂的艺术殿堂,让学生敞开心扉地感受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例如,在讲解诗词的课件制作中,可以利用文字、图片与音频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满足的同时,更能通过声音的诵读,把学生送入诗词的韵味无穷的意境之中;在讲解小说的课件制作上,更可以用插入影视视频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使其身临其境,进而准确把握人物、体味情节与领会主题。所以,多媒体的运用是亚审美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教师的多媒体制作与运用不必苛求花哨,尤其是音频与视频的时间,要恰到好处,过于追求听觉与视觉感,势必适得其反,影响深邃思想与价值的把握与感受。

3.结合古代价值,关照当代精神。教书育人,这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育人也是每个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的应有职责。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十分优越,以致他们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品质缺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进取性不足,社会压力承受力较弱等等。由于亚审美思潮影响,当代学生接受事物更注重表象化、浅显化,不愿触及事物的深层次的内涵,这就致使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经典作品与“快餐文化”的冲突与较量中处于劣势,经典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现与发挥,所以古代文学教师在解读经典作品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他们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联系起来。像儒家先师孔子语录中的“温故而知新”、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语句,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怀疑,敢于推陈出新,这既能使大学生在充分吸收经典作品中的养料后,又能与时代联系,达到育人、塑人的目的。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

4.研读经典作品,增强文化底蕴。伴随亚审美的流行,“快餐文化”也逐渐兴盛。这些“快餐文化”的肆意横行,恰恰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各种感官的结果。这些“快餐文化”诱导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尤其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解读,随心所欲,大胆离奇,像网络语言的“戏说”、经典作品的“重拍”等。人们在满足“口感与眼感”后,能够留下的所剩无几。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军事、文学、语言等等,它就像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优秀的华夏儿女。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古今巨变,这一笔笔宝贵的民族财富决不允许抛弃。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一定要立足经典作品,变肤浅为深刻,化平面为立体,挖掘内在艺术价值,把一笔笔宝贵的财富交到学生手中,让大学生在文学经典的感受与感悟中增强文化底蕴,沐浴民族文化的光芒。

5.调整审美策略,培养人文品格。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是在具有一定的突破性的同时伴随一定的继承性。时下的“亚审美”潮流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我们对待“亚审美”必须加以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它在生活中积极的影响,也要避免它在实际中的弊端。古代文学教学关联古今,任重道远。在教学中,教师对待亚审美就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不但要教授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更要深入到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层面上,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民族精神来影响、熏陶和感化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解读经典中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言必信,行必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美德思想,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品格,在大学生们“成才”之前首先能够确保“成人”,成为真正的时代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亚审美,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既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又看到它的消极方面;既不能回避退缩,也不能全盘吸收。

三、结语

第11篇

一、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传统课堂模式中的“满堂灌”,因此,为了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可以将每个章节设置成若干个问题,在讲解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重点、有方向的听讲。在讲解教材中具体的文学作品时,更应该体现这种问题意识。教师可以用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手法,感悟文章的内在意蕴和审美特征。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把握作品的重难点。例如,在讲解《苏秦始将连横》这篇作品时,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苏秦外交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从苏秦家人前后态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俗怎么样?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领悟战国谋士的雄辩之才、人生目标及战国策的写作风格。教师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教学重难点。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教材中选用的作品都是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句子、音调和语法结构都与今天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差别。此外,文言作品的思维跳跃性也较大,句子之间、词语之间都缺少关联词。而且大部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比较复杂。这都使得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感到枯燥、艰涩。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感官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艰涩难懂的文言作品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者为学生播放与所学作品相关的音乐,或者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从视觉、听觉上拨动学生的审美神经,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审美体验中,逐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陆游的作品《钗头凤》时,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flas,然后在课堂上一边播放动画视频,一边播放陈瑞演唱的《钗头凤》,从而让学生对这首凄美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加深入全面的审美感受。学生透过动画中凋残的落叶、憔悴的美人、凄凉的风雨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有情人不能相伴的悲痛,进而认识到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和毒害。

综上所述,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领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在这些意境中获得文学的审美认知,学习作品精炼的语言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进而提高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技巧,不仅可以有效完成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亚慧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教学 教学现状 意义 运用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中文专业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种信息、各种文化纷至沓来,导致人心浮动,古代文学这一传统学科受到巨大的冲击,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间最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很大。首先,从教学时间上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实践课程的增加,理论课程不断压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过去一般开设5至6学期,有400至500课时量,个别学校甚至开设8学期;而现在则压缩至4学期,课时量在200至250之间。从教学内容上看,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近代,上下纵贯五千年,另一方面古代文学的教学包含文学史的系统知识和具体的作家作品两大块内容。几千年的历史,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积淀下来的优秀作品,不知凡几,其中还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宗教、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科综合性极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如此海量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谈何容易?

其次,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高。古代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历史和文化,与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和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面对这些越来越陌生的古代文学作品,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质疑:“学习这些古代的诗文有用吗?”“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再次,原典阅读的严重缺失。一方面,古代文学作品中,佶屈聱牙的语言和文字,使不少学生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当下学生的阅读方式。当前的学生已经习惯电影、电视、漫画等图像阅读,而越来越忽视对作品原著的认真研读。现在中文专业的学生很少有人系统地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更不用说《诗经》、《离骚》、《庄子》、《史记》等经典作品。

最后,某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不少教师总是将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的探讨上,忽视对学习效果的检查,且检查的方法以考试为主;在课堂教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大量讲授的方法,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则依靠死记硬背。这样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然无法激起学生本已不多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和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互动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1]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2],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锻炼和自主学习。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共同参与者,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3]。互动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与学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方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教学实际,可以采用讨论、发言、诵读、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从而形成师生间全方位的互动。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传统的讲授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阻碍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无法有效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讨论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是有计划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机进行的。有计划的专题讨论需要教师提前设置问题,学生课前根据选题检索资料,熟悉作品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个人观点,然后进行课堂发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握讨论的时间和发言的进度,还要控制好讨论内容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另外,讨论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分组讨论等不同形式。比如,对于《西游记》这部作品主题的解读,可以开设一次专题的讨论:“章培恒先生认为它只是一部神话小说,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认为《西游记》有多少种主题?”学生预先充分准备,课堂进行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当然,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随机地进行一些课堂讨论。比如,在分析曹操这一人物时,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存在很大差距,该如何看待曹操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对这一人物进行艺术加工的?这些问题在课堂的即兴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动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诵读式教学法

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曲赋,不仅有深邃的内涵、充沛的情感、精练的表现技巧,而且富有谐婉流畅的音乐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荀子说:“其数始乎诵经,终乎读礼。”[4]荀子认为学习要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诵读是古代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和内容。而在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这一方法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关注对作品主题的阐释、艺术的剖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于依赖教材的注解和教师的评析,既很难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审美体验中,更对古典诗词韵律缺乏直接的感受。古代的诗词曲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也大多是用于配乐演唱的,诵读的方式有助于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句读、格律、结构和修辞,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作品的情感力量,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解读,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诵读式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教师的范读、录音范读及学生诵读等。录音范读较为常见和便捷,但教师应注意选用品质较好的视频、音频资源,选择那些由优秀演员或配音师诵读的资源作为示范。比如乔榛朗诵的《蒹葭》、康桥朗诵的《春江花月夜》、陈道明朗诵的《钗头凤・红酥手》等。这些名家的朗诵,音调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有助于充分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的范读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情感地诵读作品,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更可以以声传情,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更快地融入作品的情境中,与教师、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除了范读外,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多张口、多进行诵读练习。学生通过诵读,可以解决文字、句读、结构等基础性赏析,在反复地诵读中逐渐体会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

3.研讨式教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研讨式教学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检索资料,研究讨论后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学生问题检索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在分析《水浒传》忠义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将之与《三国演义》中宣扬的忠义思想进行对比,让学生比较二者对忠义观的认识和描写有何不同?建议学生读一读毛宗岗、金圣叹、叶昼等人的评点及其他学者的评论,进行参照和思考。同时通过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学生领会到《水浒传》小说所表现的忠与义的矛盾,并进一步体味《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又如对《西游记》这一作品的分析,教师不必按惯常的主题分析、艺术分析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开列参考书目,让学生思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艺术形象身上有哪些现实意义?

研讨式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教师这根“拐杖”,尝试独立“行走”,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发现中找到闪光点,有助于教学相长。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文学以文字为形体,承载与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古代文学同样以文字这一媒介,唤起学生无穷的想象和丰富的人文情感。但语言文字本身表达的有限性,以及古典文艺理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追求,往往增加了学生解读作品的难度。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更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诸多优势,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和有效。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使教学内容直观而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渲染课堂气氛,形成一种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如在学习元杂剧的角色行当时,教师可以与京剧的角色行当加以比照,展示京剧生、旦、净、丑等不同戏曲行当的图片,与元杂剧末、旦、净、杂的角色行当联系起来,既加深学生对元杂剧体制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又可以引起学生对当代戏曲艺术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这种图文、声情并茂的方式,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起了文化教育的作用。

另一方面,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学生在课后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资料,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与教师展开交流。比如在进行“明清传奇”的学习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长时间观看优秀剧目的演出视频,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资源,观看《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长生殿》等作品的完整视频,或者选择《游园惊梦》、《寻梦》、《哭像》、《题扇》等精彩的折子戏。这既使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舞台演出实际,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同时又使学生对传统的戏曲,尤其是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直观的体验,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任务复杂而艰巨,引入互动式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方法,互动教学以灵活、生动、丰富多样的手段,扩大课程信息量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学、思考、创新的能力,为传统教学注入活力,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2]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85.

[3]兰香红.大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