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发展简史

时间:2023-08-21 17:2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发展简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1篇

摘要 以乐昌林场为例论述了国有林场工区的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和职能,在新时期发展的挑战以及在新一轮国有林场改革中的职能定

>> 重视国有林场工区的建设 信息化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 探路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的广西样本 浅谈国有林场的改革及探讨 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试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改革 国有林场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细化管理在国有林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对策与建议 浅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 国有林场 呼唤改革与发展 微生态・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内容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国有林场林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思路及想法 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及对策探讨 甘肃省国有林场改革进展及对策 浅谈国有林场财务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林业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785.

[3] 广东省乐昌林场简史编辑委员会.风雨征程七十年:广东省乐昌林场简史(1937-2006)[Z].乐昌:广东省乐昌林场,2006:1-95.

[4] V东省乐昌林场.广东省乐昌林场规章制度汇编(1997.8-2014.1)[Z].乐昌:广东省乐昌林场,2014:1-462.

[5] 蒋敏元,李龙成.森林资源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

[6] 卢耀明,黄永权,盘俭生.广东省国有林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98-101.

[7] 昌世于.浅析国有林场的现状及发展[J].广东科技,2014(14):166.

[8] 先锋,徐正春.广东省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4-78.

[9] 广东省政府.广东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5-101-14)[2016-10-20].http:///green/news/dfkb/2015-10/14/content_319286.htm.

第2篇

关键词:货币理论;货币本质观;货币数量论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40-01

货币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方面,从经济理论产生就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方面,对货币理论的研究也是各个流派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一、早期对货币本质观的研究:对货币本质观的研究主要是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重商主义自中世纪商业资本主义兴起之时,代表的理论是货币金属论,认为财富的唯一衡量是贵重金属,金银代表国家的财富,主张要限制贵金属的流出,执行少买多卖的积累原则。在货币的职能方面杰勒德•马利尼斯认为一国拥有更多货币将导致物价上涨并刺激商业,他提出:“当货币量稀缺的时候,即使商品供给充足并且相当便宜,贸易量也会下降;反之,当货币量充足的时候,即使商品供给不足并且价格昂贵,贸易量也将会增加。”威廉•配第在《语言的智慧》中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认为它和货币数量一样重要。古典经济学把经济的研究范围从流通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研究中加入了工资、地租、利润等要素,建立货币名目论:货币是一种符号,是交换中的媒介,与其它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卫•休谟认为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但是货币不影响实物经济活动中的其他变量,因此货币是中性的。亚当•斯密沿袭休谟的思想,指出货币存量增加会引起产品和资源的货币价格上升。李嘉图认为:银行发行纸币不再受对黄金的支付需求的控制,导致了纸币的过量发行,印刷纸币成为政府融资渠道,但不利于黄金和其他商品的价格稳定。据此,李嘉图提出恢复金本位制度,遏制通货膨胀。

二、货币的经济影响力的深入分析:伴随银行、信用发展,货币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将货币分析与基本经济过程联系起来,对货币的研究转移到其经济影响力的分析上,之后出现了货币经济学派,将货币问题提高到至高位置,货币分析整合到整个经济理论中。马歇尔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T,其中M货币存量,k人们希望以现金形式持有的一部分收入,P价格水平,T交易量或实际收入。他的理论涉及货币的名义量与实际量、流通中的量与暂时闲置的量的区别等问题,在假设货币购买力不变的前提下,用供求均衡的价格理论解释货币价值,强调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制约作用,强调以实物价值计算的“实物余额”(货币需求)所决定的“现金余额”(货币供给)的大小是币值、物价稳定的根本因素。威克赛尔提出了货币影响经济活动的观点,认为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转移的过程中一通过利率来产生影响,只有当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的时候,货币才是中性的,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会扩张生产,使物价上涨,形成经济上升阶段,反之形成经济衰退阶段。他提倡通过控制贴现率和利率来干预经济。威克赛尔的货币均衡论后来成为了凯恩斯的货币分析的理论渊源。欧文・费雪重新表述了货币数量论:MV=PT,其中V货币存量周转速度。其含义是价格与货币数量和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动,与交易量反方向变动。他的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不同之处在于强调了货币存量的周转速度V。在货币经济政策方面,费雪提出要严格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从而稳定总体价格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费雪还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r+通货膨胀率Л,说明了名义利率变动由于两个原因: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凯恩斯关注于经济停滞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问题,指出:“货币经济之特征,乃是在此经济体系之中,人们对于未来看法的改变,不仅可以影响就业之方向,还可以改变就业之数量。”凯恩斯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经济理论。他将货币供给做为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做为内生变量,各经济行为主体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决定。货币政策上,他提出政府应通过适当的措施来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以促进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在这个年代与凯恩斯学派的干预政策意见不一致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中性货币理论和自由货币理论。“中性货币理论”指货币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引起相对价格的失衡,不误导生产方向,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努力使货币保持中性。“自由货币理论”是哈耶克为了限制中央银行的行为提出的,反对凯恩斯主义,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主张“货币非国有化”,由私人银行来发行竞争性的货币。

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休谟和费雪等人的货币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时也继承了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遵循西方经济学自由主义传统,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发展成新的货币数量理论,得出以下分析结果:货币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更大的效应。现代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是弗里德曼(M•Friedman)在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论――一种新表述》中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他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货币数量,P一般物价水平,M/P个人财富持有者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y实际收入,w非人力财富所占总财富的比率,rm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b预期的价值固定的债券的名义报酬率,re预期股票名义报酬率,t时间,1/P•dP/dt预期的实物资产名义报酬率,u其它因素。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的表述是:货币的需求函数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持久性收入。现代货币学派在政策上的主张是:把控制货币供应量作为惟一的政策工具,政府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与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综上所述,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重要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现今社会,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己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货币理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斯坦利L・布鲁著.焦国华等译.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王雪梅,谢实.西方经济学简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04

第3篇

【关键词】哈罗德・伊尼斯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思想

一、国内关于哈罗德・伊尼斯研究现状

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对哈罗德・伊尼斯的研究很少。除了2003年何道宽译的《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外,再没有单独研究伊尼斯传播思想的著作。哈罗德・伊尼斯被提及也是常常作为麦克卢汉的引子,是麦克卢汉的陪衬。这与他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不相符的。

在研究派系上,哈罗德・伊尼斯被认为是“媒介决定论”的先驱。后来在尼尔・波兹曼创立的媒介环境学派上,伊尼斯被认为是“媒介环境学”的始祖。关于哈罗德・伊尼斯的“媒介决定论”本文暂且不论。笔者认为,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观里还包含了很多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二、伊尼斯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论证及分析

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派在整个传播学研究领域中,代表了一种宏观的视野,它关注的是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即关注传播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权力机构对传播活动的作用,强调以一种“历史的”、“制度的”方法来研究传播现象。①从伊尼斯的两部传播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观点。

(一)国际政治经济的写作背景

哈罗德・伊尼斯本人是政治经济学家,初期是专攻经济史的,他在研究加拿大的皮货、纸张、采矿业、木材业、渔业、谷物、石油等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了纸张等传播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进而转向研究传播学。从他的研究历程来看,伊尼斯的两本传播学著作跟经济学是有很大联系的。

另一方面,《帝国与传播》的主题就是关于美国和英国对加拿大的双重宰割。伊尼斯在书中试图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他写这部著作适逢加拿大面临强大的技术传播系统的威胁,“加拿大文化生活的核心”可能遭受打击,进而引发危机,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他写作这两本传播学著作是要给加拿大人敲响警钟:加拿大不能满足于初级产品的生产,经济不能受制于人。加拿大人必须弘扬自己独特的国民性,文化上也不能受制于人,不能成为英美等国的边缘,不能受文化帝国主义的挤压。②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以前的学术背景还是研究传播学的目的,伊尼斯的这两本著作都带有政治经济学的倾向。

(二)“帝国论”与“偏向论”中的政治经济倾向

伊尼斯笔下的“帝国”,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③伊尼斯又把他所谓的帝国分为两大类:政治帝国和宗教帝国。政治性帝国倚重空间的控制,大肆扩张,攻城略地。宗教性帝国倚重时间的传承,比较能够经受改朝换代的折腾和帝王更替的沧桑。④从他的帝国所指来看,他的写作思想跟政治和权力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一政治倾向性一目了然。

伊尼斯认为,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其基本区别是: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⑤“伊尼斯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不同的技术各有其传播‘取向’,这些取向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形式。由这些技术决定的‘知识垄断’控制了各种社会团体间政治权力的分配。”⑥这里面的社会组织也即权力组织、政治组织。

伊尼斯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就是传播与帝国(组织)的关系,也就是说,传播的政治倾向,已经带有政治经济学的萌芽。

(三)著作中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

在《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详细叙述了传播的发展史,也分析了传播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的相互关系。由于时间、空间、学科跨度都比较大,所以他没有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做理论提炼,但其著作中有很多明确的叙述都可以表明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政治学和经济学相依相伴,很难区分,但为了更详细有力地说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笔者从下面四个方面加以论证和分析。

1、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在《帝国与传播》的绪论中,伊尼斯提到:“在政治的组织和实施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⑦这个观点表达了传播对政治有很大的影响。传播对政治的影响,对内主要表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体现为帝王(君主)对宗教组织的权力争夺、官僚机构与社会大众的权力制约和这三者权力的相互抗衡;对外表现为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帝国的兴衰。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时期的权力主要矛盾会不同,媒介对其造成的影响也会不同。

“从倚重石头转向倚重莎草纸的变化,以及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也在发生着的变化,给埃及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⑧在巴比伦,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达成了长期的妥协,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⑨……希腊人的口头传统强大,字母表灵活。他们在政治帝国和宗教帝国这两个观念之中打进了一个楔子。⑩文字的广泛传播加深了城邦之间的鸿沟,加快了希腊文明的瓦解。⑾ 在中国,因为汉字复杂,舆论受到严重的束缚,造成长期的动荡,引起改朝换代,导致蒙古人征服中原。”⑿在文明古国,媒介的偏向会导致帝国或繁荣或兴亡。

随着纸张的出现,印刷业的逐渐兴起,媒介成为社会各政治组织争夺的场地和工具,在组织的簇拥下,媒介发挥了更广泛的影响。“革命之后,报纸多半紧密挂靠政党,关心如何影响公共舆论。……新闻记者成为积极参政的人物。大量的政治小报使新闻界处于纵的状态,国内外集团通过直接补贴来操纵新闻界。对纳粹党的当选,广播喇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报纸和广播这两种媒介冲突的结果。”⒀从以上的叙述可以得出:印刷媒介和广播媒介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民主和法制甚至是世界的格局和冲突都有很大的影响。监督政府、制造舆论,充当政,影响国际关系,媒介自身也成为了一种权力象征。

2、传播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对经济方面的影响,伊尼斯在著作中也有提到。在印刷媒介出现以前,媒介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微弱的。媒介对经济的强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印刷媒介出现后的广告上。

在古代,关于媒介对经济的影响,伊尼斯只是零星的提到, “纸的生产传到欧洲是商业革命的标志。纸的使用推动了信用的成长,其表现是保险单和汇票的使用。”⒁“与新闻纸相关的经济十分敏感,其垄断地位与广告相关。这样的经济强调新媒介,尤其是广播这个新媒介,后来对大规模的经济萧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⒂在伊尼斯看来,媒介既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经济萧条。

3、政治对传播的制约

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总是掌握在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手里,被加以利用或被抛弃否认。从媒介的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对不同的媒介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造成某种媒介的发展或快或慢,甚而消失。媒介会受到不同组织意识形态的主导,进而其传播内容和手段也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埃及君主为了维护其组织严密、高度集权的行政机构,他们才建立了金字塔等石头媒介。“君主集权有利于宫殿建筑的发展,君主们喜欢用石头雕刻,把石头作为铭刻的媒介,尤其喜欢把法律刻在石头上。其意图是建立庞大的帝国并使之协调一致。”⒃

印刷工业产业化以后,印刷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它们成了调节政府和人民的桥梁。一方面,他们作为政府的工具,引导舆论,宣传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它们又将公众对政府的意见、建议通过媒介传达给政府。同时,媒体也是各大政治集团争夺权力的工具。政治团体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各个媒体加以扶持利用或给予打压,其手段主要是制定政策和法律,如审查制度和税收制度。这些在伊尼斯的著作中都有叙述,“专制君主对批评的压制,迫使报纸和书籍挪到荷兰去印刷,然后再偷运回法国。1712年,强制执行的印花税,限制了新闻业的扩张。沃尔浦尔首相上台后,印花税又促进了政府对新闻业的垄断。政府对报纸的影响又推到广播上。”⒄

4、经济对传播的制约

媒介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也要实现其生产、加工和交换的价值,它是经济交换的一部分,受到经济系统的制约。媒介的高速发展是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媒介传播手段和效果的提高。广告的出现,更使得各种传播组织强强联合,发展成为传媒集团。

“报纸成为‘经济布局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⒅为了更生动地说明媒介的经济倾向,伊尼斯还引用了芬诺1799年写的一段话:“美国报纸是最下贱、最虚伪、最奴性、最腐败的报纸――其编辑是最愚昧、最贪婪、最粗鄙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用锈迹斑斑的铁丝做成,这种铁丝是肮脏的商业贪婪。”⒆

媒介是应商品贸易的需要而出现和发展的。为了适应经济规律和摆脱政府的控制,广告应运而生。随着广告的出现,媒介的商品属性随之而来,利润成了其追逐的最大目标。

结 语

哈罗德・伊尼斯是在他去世的前两年完成这两部著作的。由于受当时的历史和技术条件限制,他的媒介理论没有预测到现在传媒对“消费主义”的推动,没有预测到“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但尽管如此,他的著作已经具有了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引子,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美国具有机械化的传播体制和有组织的力量。它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并将其强加于普通法。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体制,从法律上说是要保护的,然而事实上,它却被用来扩张帝国主义。”⒇面对美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面对网络时代的广泛传播性和瞬时性,现在来研究伊尼斯的传播偏向论和帝国论,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①庄晓东 主编:《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②③④⑤哈罗德・伊尼斯 著,何道宽 译:《传播的偏向》译者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⑥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 著,孙五三 译:《传播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现代经济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以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主要发源地,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一种居于支配地位的全球性思维模式。追根溯源,西方经济学是西方整体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西方哲学思维数千年演变和进化的产物。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来源于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一般而言的西方哲学思想,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哲学家熊十力说:“西洋形而上学是以宇宙实体当作外界的物事而推穷之。西洋哲学的方法是析物的方法,所谓一元、二元、多元等论,则是数量的分析;唯心唯物与非心非物等论,则是性质的分析。此外析求其关系则犹若机械论等等。要之,都把真理当作有数量、性质、关系等等可析。”分析的方法或析物的方法,实在是西洋整个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最殊胜之处。西方许多著名科学家将西洋科学方法总称为“约化论”(reductionism)。约化论让西洋科学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成就,绝不可轻视,更不可忽视。西方经济学实在是西洋整体哲学思想的支流,其哲学基础和分析逻辑也是秉承约化论的基本意蕴。

概言之,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五个方面构成:人类行为的自私决定论、经济体系的机械决定论、人类发展的西方中心论、人类认识的实证方法论、政策哲学的自由竞争论。从哲学角度来审视,上述五论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和人生论。200多年来,经济学演变繁复,流派纷呈,恰如滔滔江河,又如涓涓细流,溯其源流,就是上述五论。

经济科学背后的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和人生论,直接源于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7世纪欧洲兴起的科学大潮,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方向。科学和技术的兴旺发达,不仅让欧洲拥有了征服物质世界的绝对优势,而且让欧洲拥有了征服精神世界的最大优势。那些惊世骇俗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让全人类叹为观止。欧洲人凭借科学技术的神奇魔力,成功征服全世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胜利或许更加彻底。西方崛起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迅猛席卷全人类。一切社会科学和精神学问,包括宗教、哲学、历史、法律、伦理等所有一切学问,无不深受科学方法论的影响。科学思维对经济学哲学基础的影响尤其深远和全面。若要探讨主流西方经济学的成功和失败、优势和劣势,若要为经济学的未来开辟新的方向,我们首先需要总结西方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理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决定了经济学的基本价格。

西方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就是决定论、机械论或命定论,此为西方学术界的共识。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非平衡热力学开拓者普里戈金和助手斯唐热出版的名著《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吹响了重新塑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嘹亮号角。

决定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孕育出许多基本信念。我们将会看到,经济学和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命题,皆源自这些基本信念。

决定天地万物或宇宙演变的是自然定律,自然定律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西方科学的伟大奠基者们始终强调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他们虔诚追求的科学理想,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图式和普遍真理。

对普适和永恒自然定律的信念,激励无数天才物理学家穷尽毕生智慧去忘我地追寻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从而创造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奇迹。的确,物理学家们曾经多次坚信他们已经找到了那个神秘莫测却又充满无限魅力的终极定律。譬如,19世纪后期,物理学家们非常乐观地宣称,宇宙间的一切皆可以按照连续物质的性质予以解释和推断,物理学的天空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乌云了。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粉碎了物理学家的乐观情绪,开辟了物理探索的崭新天地。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决定论的信念。

霍金的《时间简史》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全书激荡着那个意志坚强的残疾天才对自然世界普适和永恒定律的信念忠贞不渝的伟大情怀,激荡着对宇宙演化终极规律不懈追求的豪情壮志。当霍金论及“物理学的统一”时,他满怀信心地说:“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中集定律的终点。”

霍金将决定论的科学观推到极端。他写道:“爱因斯坦曾经问道,在制造宇宙时上帝有多少选择性?如果无边界假设是正确的,在选择初始条件上它就根本没有自由。”初始条件的确定性加上自然定律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准确预测宇宙发生的一切,这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因为人类自身不过是茫茫宇宙的沧海一粟,怎么能够逃脱自然定律的命令和规范?

第5篇

星期五(1月7日)

星期六(1月8日)

星期日(1月9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31数据结构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446建筑设备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4中国古代文论

00819训诂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41语言学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600高级英语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会计

020204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行政管理

030302  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科  公安管理

030401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法律

030106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27公司法

00257票据法  5680婚姻家庭法

0263外国法制史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169房地产法

0015英语(二)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学

040108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69教育学原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51教育经济学

00457学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6091薪酬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

学前教育

040102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99学前游戏论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0037美学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540外国文学史  0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541语言学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英语教育

050206  00087英语翻译  00831英语语法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603英语写作

地理教育

070702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4人文地理学概论  0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  0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4社会学概论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05632中学历史专题选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563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775历史教育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生物教育

070402  02079生态学概论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82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78 生物统计学  02088生物教育学  02085细胞生物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法律教育

030113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5935信息技术教育  05578有线电视技术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4338音响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4电动力学  06857中学物理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科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1物理化学(二)  06441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2简明配器法  07976音乐欣赏(二)

美术教育

050410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0745中国画论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体育教育

040302  00499体育游戏  04551体育概论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学概论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应用化学

081209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民商法

030116  05558侵权行为法  06455社会保障法

05559海商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6420中文工具书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3709基本原理概论

软件工程

080720  0716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3709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翻译

050134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4446汽车营销与贸易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3709基本原理概论

小学教育

040112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3709基本原理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0高速公路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79城市道路

06078交通工程  06081隧道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6541现代通信技术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护理学

100702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国际贸易

020110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物流管理

020229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第6篇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实在;比较分析

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哲学的进步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同流派的科学哲学,对经济学研究中对象的选择、方法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在其不断发展完善中,经由经济学家推动,逐渐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支配地位。但是,从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来看,实证主义仍然主导着经济学研究的进展,而实证主义遭到批判和挑战,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源自不同科学哲学流派的实证主义批判,并未对主流经济学研究造成影响,一是因为经济学忽视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也是因为在经济学领域的(主流经济学)帝国主义倾向造成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世纪之交影响领域迅速扩展的批判实在论,对实证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和批判。对批判实在和实证主义进行比较研究,借鉴科学哲学领域的新进展,是创新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

一、实证主义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简史

一般认为,有三种彼此分离,但又存在有机联系的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第一种是19世纪孔德和马赫的实证主义;第二种是20世纪20-30年代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第三种是在20世纪中期成为英美科学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逻辑经验主义。在这三种流派中,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最为系统,最具凝聚力。因此,人们更多的时候谈论的实证主义指的是逻辑实证主义(Davis &Hands,1998:347)。“实证哲学”一词由孔德所创,随后演变为实证主义。孔德将人类知识的进展分为神学、形而上学与实证主义三个阶段,他的目标是建立以自然科学方法为基础的社会科学,他认可的自然科学方法是观察,认为所有科学都能通过方法论达致统一。这种实证主义由穆勒、斯宾塞、涂尔干等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实证主义的知识,是科学地规划社会和引导社会的基础……所用的方法一般是归纳主义的方法”(贝尔特,2002:233)。逻辑实证主义是对维也纳学派哲学纲领的恰当描述,因为该学派的成员极力整合“逻辑主义和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目标和方法,在主要由Hahn、Neurath和Carnap(1929)撰写的小册子《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中表现的最为充分,这个宣言指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目的是造就各专门学科和人们能够获得的全部知识的统一。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是逻辑分析,运用这一方法的目的是:(a)在其消极方面,从自然科学、数学以及广而言之从人类知识中清除形而上学的陈述,(b)在其积极方面,澄清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表明一切人类知识是从经验与料中构造起来的”(D.J.奥康诺,2005:935)。一般认为,数学和逻辑命题是分析性的,它们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的,从而代表了一种先验的,而不是后验的或经验的知识。而科学是关于事实和经验的,它的命题是综合的,并且只有在某种经验条件下才是真的。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除经验科学的综合性事实性真理和逻辑与数学的纯粹形式分析的真理之外,包括唯心主义哲学、神学和伦理学,都是形而上学,都是无意义的。实证主义的第三种类型,通常被称作逻辑经验主义。主导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正是这种逻辑经验主义。它的主要特征如下:(1)逻辑主义:科学理论必须符合演绎逻辑;(2)经验证实:陈述必须可由经验证实或证伪,或是定义在分析上为真;(3)理论与观察分立,观察可以在理论上是中立客观的;(4)休谟式的因果律理论:从被观察的事件之间发现不变的关系”(Smith,1996:14-15)。在第三种类型的实证主义中,影响较大的是Braithwaite、Hempel和Nagel等的逻辑经验主义,这种逻辑经验主义是对维也纳学派哲学项目的延续和发展。考德威尔认为逻辑经验主义是某种更为成熟的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逻辑经验主义是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Caldwell,1994:19-35)。在对先前类型的实证主义做出的发展上,逻辑经验主义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理论和证据之间关系的理解上,从强调归纳方法转向强调假说—演绎方法;二是重新把解释视为科学活动的合理目标。在对科学理论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假说—演绎方法,不同于先前维也纳学派的归纳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理论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演绎式的。检验一个科学理论的第一步,是从理论和它的初始条件中推论出某种经验预测;第二步是根据可观察到的证据检验这些预测,如果经验预测被证明是真实的,理论就得到了确证,如果经验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理论就得到了反驳。推动由归纳向假说—演绎转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为了避开在归纳方法中存在的休谟难题。无论人们对假说—演绎方法有什么样的评价,有一点是明确的,它与逻辑经验主义的第二个重大贡献:科学解释的演绎法则模式密切相关。假定—演绎模式这个正式术语,首先出现在Hempel和Oppenheim的论文中。他们认为,所有真实的科学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结构,所有科学解释都至少包括一个一般规律,再加上对有关初始或边界条件的阐述,规律和阐述组成了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就可以推论出待做的解释,即关于所要解释的事件的阐述,在这个推论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其它帮助,只需要推理逻辑。这里所说的规律是指“在所有情况下,只要事件A发生,事件B就发生”这种命题。Hempel和Oppenheim进一步指出,解释和预言都采用了同样的逻辑推理法则,两者的唯一区别在于,解释发生在事件发生之后,而预言发生在事件发生之前。对于解释来说,是从需要解释的事件出发,找到至少一条普遍规律和一套初始条件,这些条件在逻辑上包含了对所要解释的事件的说明。由于这个原因,Hempel和Oppenheim的批评者把他们的模式称为“解释的覆盖率模式”。而对于预言来说,是从一条一般规律和一套初始条件出发,推论出关于一个未知事件的说明,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倒过来的预言”。这种认为在解释的本质和预言的本质之间存在完美的、逻辑对称的看法又被称为“对称论题”,它构成了科学解释的假定—演绎或覆盖率模式的核心。在解释中用到的一般规律,并不是通过对个别例子进行归纳和一般化而得到的,一般规律仅仅是一种假定,如果愿意可以进行猜想,通过把一般规律运用于对特定事件的预言对规律进行检验,但是一般规律本身不能被简化为对事件的观察结果。尽管存在不同类型的实证主义,但实证主义却遵循着某些相同观念。比德辨析了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1)科学知识,包括逻辑与数学,是知识唯一有效的形式;(2)形而上学的申辩、规范的陈述、论点、价值判断和意见不是有效的知识;(3)建立在常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经验数据,是除逻辑与数学外的有效知识的唯一来源;(4)有效知识只能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获得,尤其是物理学、应用逻辑与数学;(5)归纳、原则和科学理论(除逻辑与数学之外)只能通过推理的方法从经验数据中得到;(6)归纳、原则和科学理论(除逻辑与数学理论外)只能通过经验数据得到证实;(7)归纳、原则和科学理论应当以数理逻辑的形式加以形式化和表达;(8)规范的观点、价值判断、信仰与意见不应当进入经验数据搜集、理论的形式化或证明的范围内;(9)获得有效科学知识的方法对于所有经验领域都是相同的(Beed,1991:459-494)。

二、实证主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学家和经济学方法论学家认为,在经济学领域,把实证主义引入经济学中的三位重要经济学家是Hutchison、Friedman和Samuelson,尽管他们中,没有哪一位实际上以精确或系统的方式使用实证主义的哲学语言或文献。但是,他们都“深受实证主义观念的影响”(汉兹,2009:52)。Hutchison的工作是试图将逻辑实证主义的某些核心理念引入经济学,他反复强调,“经济学家的言行举止,应当转变,要像负责任的经验科学家那样”(Hausman,1989:118)。Hutchison强烈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科学,经济学应当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争论,经济学命题应当从客观经验事实中系统地提炼出来(Hutchison,1996:10)。Friedman在其著名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指出,对于实证经济学的目的而言,理论假设的真实性无关紧要,在比较不同的经济理论时,唯一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经验预测时哪一个理论最为成功。Friedman说,“理论被看作是由大量的假设组成的,对于它要‘解释’的对象,要根据它的预测力来判断。只有实际的证据才能表明理论是对是错,或者更恰当地说,暂时‘接受’它为有效,或‘抛弃’它……唯一重要的对假设的有效性的检验,是将它的预测与经验相对照”(Milton,1953:8-9)。Samuelson的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通常被称为操作主义或描述主义。“与一种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在知识方面相匹配的发展,……便是Samuelson的操作主义”(Boylan &O’Gorman,2006:15)。这种实证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科学理论仅仅描述经验证据,而不能超越证据去解释任何现象更深的、内在的或隐藏的原因”(汉兹,2009:68)。Samuelson认为:“对于我的观点,即科学由经验规则的描述构成,尚未被成功地;对我的一贯主张,即科学中所谓的解释总是可以被看作不同层次上的描述,也是如此———通常一个高层次的描述是由于它成功地适合范围广泛的经验规则”(Samuelson,1947:3)。三位重要经济学家主张的不同类型的实证主义变种,很大程度上塑造了20世纪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特征:第一,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者坚持演绎主义。19世纪的实证主义,主要依赖归纳法优越论的逻辑,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实证主义逐渐放弃了对归纳主义的效忠,转而赞同演绎主义。根据演绎主义的观点,科学活动是从理论中演绎地推断出经验假设,然后根据经验检验这些假设而进行的。因此,观察、感觉再次成为健全的科学实践的基础。实证主义者对“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并假定观察陈述是没有理论预设的。观察陈述是属于经验世界的,因此它们十分可靠。第二,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者坚持自然主义,也就是说,他们坚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统一性。自然主义通常伴有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一般说来社会领域内的知识比自然科学知识欠发达。因此,经济学要想成为成熟的学科,它就必须采用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成功运用的方法。第三,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者坚持实事与价值的严格区分,坚持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严格区分。他们基本上接受了休谟的观点,即不能从实然中推出应然,反之亦然。在社会科学领域,坚持这种实证和规范严格两分的学者数目众多,他们认为,尽管在人们选择研究课题时,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会起作用,但是在完成研究本身的过程中,它们就不再起任何作用。第四,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者坚持形式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公理化、模型化和形式主义倾向与实证主义对经济学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Boumans &Davis,2010:9-30)。实证主义影响经济学的直接表现,就是要求经济学研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应用计量方法和数量表达。实证主义提供了现代主流经济学智力活动的脚手架。20世纪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方法论观点,从Hutchison到Friedman,再到Samuelson的操作主义与Popper的证伪主义,都是受实证主义的激励产生的,无论这种激励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当然,经济学领域还存在其他哲学理念,比如奥地利学派的本质主义,美国制度学派的实用主义,但是这些流派只是经济学学科中的少数派。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哲学潜台词,一直都是实证主义的科学和知识理念。

三、批判实在与逻辑实证主义的比较

今天人们称之为“批判实在”运动的发展的原因之一,源自对实证主义方法的批判,实证主义方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支配许多社会科学的分支”(Danermark &Ekstrm etc,2002:4)。同其它各种“思潮”或“主义”一样,“批判实在”是一个有着广泛含义的称谓(Collier,1994,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批判实在,是为理解哲学家Bhaskar对社会科学做出的哲学贡献,而对他加以分析和应用的两个术语“超验实在和批判自然主义的融合”(Harvey,2002:164)。Bhaskar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时,正是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或明确或隐含地全面渗透在哲学思想中的时期。因此,他的分析是从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所坚持的前提开始的。在Bhaskar看来,经验实在论者(实证论者)的谬误表现在两个方面:(1)把存在化约为知识的认识论谬误(epistemic fallacy),即把存在或者当成只是知识(由知识所建构),或者认为可用(有关客体的)知识来分析。Bhaskar称这种谬误为“实在的去实在化”(derealization of reality);(2)把知识化约为存在的本体论谬误(ontic fallacy),即认为知识或者只是绝对存在物(being simpliciter),或者可以通过客体的存在来分析。Bhaskar称这种谬误为“科学的去社会化”(desocialization of science)(Bhaskar,2009:23,253)。实证论者的认识论谬误,认为寻求事件之间的恒常联系,是在将研究客体存在与本质的本体论,简化为产生知识的认识论的谬误。这种谬误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造成传统科学哲学和本体论之间的紧张。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事物之间的恒定联系,Bhaskar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研究客体背后所隐藏的因果机制和力量;第二,科学试验需要控制其它变量,人为制造出封闭系统,从而找出单一因果机制所产生的力量,事物间的恒常联系,只在试验或假设条件下存在。为解决上述问题,Bhaskar提出了超验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都有三个领域构成:经验、实际与实在(empirical actual and real domains),经验与实际是经验实在主义研究的客体,实在是超验实在主义者的思考对象。前两个领域的研究得到的事物之间的恒定联系具有可经验的性质,是科学探索的结果,实在领域,包含产生事件的机制、力量、趋势等,一般具有不可经验的特性,是科学研究者探索的真正目标。Bhaskar的相关著作引发了广泛的兴趣,他的思想被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家吸收并运用,其中Lawson对批判实在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批判实在已成为一种包含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运动”(Palermo,2007:541)。尽管Lawson等人应用批判实在的核心观点,对主流经济学做出了激烈的批判,但是主流经济学家始终不为所动。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现实状况是,在实证主义哲学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日趋下降的同时,它仍在当代主流经济学中牢牢占据支配地位。这种情况,使得经济思想史学家麦克洛斯基感叹,“经济学方法论被局限在一种基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规范式方法论框架内,但这种实证主义既是不必要的,又同诸如经济学这类学科的主体没有多大关系”(Boylan &O’Gorman,2006:36)。随着科学哲学研究新进展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推动,人们对实证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质疑日益增加。比如,接受诠释学传统的学者认为,尽管实证主义能够应用于自然科学,但它并不适用于社会科学。温奇在《社会科学的理念》中表达了上述观点,他把社会世界看成是充满意义的,认为人不同于自然的对象,他们能够把意义赋予周围的世界,并且依照意义而采取行动。因此,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然和社会领域的规则。再比如,批判理论的支持者也提出了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这种批判指出:即使研究者追求的是“客观性”,但价值与兴趣,必然既会影响课题的选择,也会影响研究过程本身。此外,纯客观研究本身也许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从积极的视角看,社会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描述或说明社会实在;而从消极的视角看,价值无涉事实上往往是为某种特殊的社会价值服务的。对实证主义经济学的批评,学界提出的意见很多,笔者主要分析批判实在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一)与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相对照的批判自然主义

与实证主义者坚持自然主义不同,批判实在坚持批判自然主义。批判自然主义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可能性”,一方面它批判实证主义所曲解的科学观,另一方面它批判人文主义传统下的反科学倾向,再通过挖掘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共通的特质,尝试发展出一种统一的科学观。Bhaskar将批判实在论者对社会科学持有的立场称为“批判自然主义”。他指出,“在批判自然主义看来,社会科学可以在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意义上是科学的,但同时鉴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这是一种具有严格条件的科学”(Bhaskar,1986:135)。也就是说,尽管两种科学体系在一些具体的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社会科学的对象仍然可以‘科学’地加以研究”(Bhaskar,2013:22-23)。批判实在论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一些根本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世界的活动依赖性与观念依赖性:(1)社会世界(与自然界不同)并不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而存在;(2)社会世界(与自然界不同)并不独立于行为者(对于自己活动)的观念认知之外而存在(Carter,2000:67)。

(二)实证主义的经验实在论与批判实在的超验实在论

每一种科学哲学背后,都隐藏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本体论,批判实在把实证主义中隐含的本体论称为“经验实在论”。Bhaskar指出,实证主义所秉持的经验实在论是典型的化约论:将本体论的问题化约为认识论的问题(Bhaskar,1978:16)。这种化约是一种认识论谬误,也就是说,“将现实理解、界定为以经验为基础的观念”(Danermark &Ekstrm etc,2002:205)。更具体地说,实证主义坚持的是一种扁平本体论,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完全被等同于人类有关它们的经验知识。然而,这种扁平本体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如果‘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开放的,如果现实是透明的,那么就不需要科学了,所有的科学都只不过是资料的搜集罢了”(Danermark &Ekstrm etc,2002:20)。与经验实在论相对照,批判实在提出了超验实在论,认为,“世界不仅是由事件和我们对于它们的经验或印象构成的,而且是由结构和机制、力量和趋势等构成的,后者虽然也许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但它们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实在事件的基础,统治着或者创造出现实中的事件(Lawson,2004:262)。批判实在的这种本体论也被称为“深层本体论”或“分层实在”中,这种本体论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实在或层面:经验的(经验和印象)、现实的(事件以及事件的状态)、深层的(结构、机制、力量和趋势)。批判实在论者认为,这些不同的领域不必然是同时发生的,事实上,它们相互之间经常不是同时发生的。比如,在批判实在论者看来,现实的和深层的层面的共时化意味着:基本机制在现象的层面上以直接的方式显现出来。如果科学规律只是像实证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事件之间的恒常联系,那么现实的层面和深层的层面就是共时的。于是,规律就会在现象层面上清楚地表现出来。但是,批判实在论者认为不同层面的共时性是十分罕见的。根据上述超验实在的本体论思想,批判实在认为,科学不是像实证主义所规定的那样,局限于或依赖于找到事件之间的恒常联系。实际上,它首先应当关注的并不是事件,而是注重去辨明和解释那些左右着或促发了经验现象的结构和机制、力量与趋势。(三)休谟式因果关系概念和批判实在的机制研究批判实在经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Lawson指出,“历史地看,对科学概念的寻求和对问题的解释,事实上产生于某种版本的实证主义,它根植于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中,或者说至少来源于休谟的讨论……实证主义这一称谓,首先是关于知识、知识的性质和局限的理论。特别地,它表明人类知识是以感觉经验或以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Lawson,2004:261)。实证主义者通常赞同休谟式的因果关系概念。在这种因果关系概念中,事件之间的规则性联结对因果性质而言,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恒常地发现事件X由Y相随,那么就可以认为X是Y的原因。比如,在对经济增长与民主政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上,许多经济学家会认为,经济增长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直接的正向关系,并且可以找到大量的数据支持这种观点。但是,这种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论质疑与经验挑战。因为,抛开休谟的因果关系概念,从社会机制(暗含了因果关系)的视角看来,经济增长和民主政体之间呈正向关系的涵盖律,并不能真正解释经济增长影响政治制度的机制。已有的研究,至少提出了四种重要的社会机制:(1)经济增长通过灌输自由主义政治文化促进民主政治;(2)经济增长通过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促进民主政治;(3)经济增长通过培养公民社会或中间组织促进民主政治;(4)经济增长通过改变国家—社会关系促进民主政治(王绍光,2008:82-83)。以休谟式因果律(事件/事态的恒常联结)为基础,完全是经验层面的操作,无法深入到批判实在强调的深层层面(结构、机制与趋势)。也就是说,涵盖律模式,只是描述了类似律则的关系,但实际上并没有挖掘出造成事件发生的生成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做出任何因果解释(Sayer,1992:171-172)。批判实在论者批评休谟式因果关系概念的重点在于,要说明某种现象就必须说明它是如何发生的,而规则性联结无法做到这一点。此外,在开放系统中,许多抵消机制可能也在发挥作用,因此,事件之间的规则性联结的因果关系概念,既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充分的。在批判实在看来,要在经验层面上说明现象的原因,只有诉诸深层的生成机制或因果力量,才能得以完成。(四)区别于归纳和演绎的溯因推理或外展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当前的经济学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批判实在提倡溯因推理或外展推理。用塞耶的话说,溯因推理或外展推理就是通过“假定有(或辨识出)有能力产生某些事件的机制,藉以解释事件”的推论方式(Sayer,1992:107)。只关注实证主义或休谟式的关于事件联系的归纳和概括,最多不过是引发了关于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对优劣的争论。对于批判实在而言,基本的推理方式,既不是归纳法也不是演绎法,而是一种可叫做溯因推理(Retroduction)或外展推理(Abduction)的推理方式。这种推理方式可以通过一个例子理解,比如,如果演绎是从“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这个一般判断,推进到人们看到的下一只乌鸦是黑色的这种特殊结论,而归纳是从无数的黑乌鸦这样特殊的观察,推进到“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这个一般判断。那么,溯因推理或外展推理,则是从对无数黑乌鸦的观察,推进到关于内在于乌鸦,并使之成为黑色的一个机制的理论。从范式上看,这种推理是从“表面现象”到某些“更深层的”有因果联系的事物的一种运动。批判实在之所以坚持这种推理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坚持的深层本体论和社会系统的开放性质。在开放系统中,不同的结构之间会相互影响并产生新的机制,同时会有许多外在的偶然条件,使得同样的因果机制造成不同的结果,比如激烈竞争的自由市场,可能会使厂商运作的更有效率且乐于不断进行创新,但也可能导致厂商倒闭。另外,不同的因果机制可能产生相同的结果。所以批判实在论认为,在开放系统中,科学家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一般化的法则,而是要了解研究客体的结构、因果机制,以及这些因果机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启动或被改变,进而造成事件的当前状态。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大致对实证主义与批判实在进行较全面的对比(见表1)。

四、结语

在经济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对经济学的渗透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批判实在的分析,实证主义研究取向对经济学研究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形式主义演绎模型的构建,使得经济学研究远离了现实经济问题;为了构筑实证模型,人为地建立的封闭系统,把找到事件之间的恒常联结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大量潜在地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力量,使得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流于肤浅等等。通过对批判实在和实证主义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充分吸收科学哲学领域对实证主义提出的各种批判,全面反思实证主义对经济学研究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第一,坚持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进行考察,并找到与研究对象的本质相契合的分析方法。这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用一个大棒可以很好地打掉坐垫上的灰尘,但是却不能用它来清除玻璃上的灰尘。实证主义在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把它推广到所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倾向,则会产生很大的弊端。因此,应提倡不同方法之间的沟通和跨学科的研究,而不是顽固地坚持实证主义的演绎—法则式模型构筑方法。比如在分析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时,不能只把原子般的代表性个体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而应当在个体和结构的辩证关系中考察经济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的阶级分析为例,实证主义者指责阶级分析缺乏微观基础,因为它缺乏对个人动机、信念和行动的分析,而只是把个体的行动诉诸阶级利益。这是对经济学阶级分析方法的误读,这种误读忽视了马克思对阶级形成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在马克思那里,个体明显受到历史地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但是个体仍然具有改变(更多的是通过革命)资本主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当然是个体行动能力和集体力量汇聚的综合结果。第二,应当关注对造成某种现象的各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像实证主义那样,只关注事件之间的规则联系,并把这种规则联系视为是规律般的东西。比如,以计量经济学为例,尽管计量经济学研究文献数目巨大,但是计量经济学家通常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政策含义保持沉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经济学领域内不可能观测到明显不变的实证规则。计量经济学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没有导致人们像自然科学一样在经济学里找到精确而普遍的规律。在本质上,计量经济学事实上还受困于这样的事实:新的发现往往导致人们曾经承认的变量之间的规则性联系不复存在。第三,要把规律作为一种趋势,通过对各种机制的综合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比如在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分析中,应综合考察导致利润下降的因素或机制与起反作用的趋势或机制间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因为发现利润率在某个阶段上升,就否定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同样,也不能像置盐定理那样,认为作为个体的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必然决定了利润率不可能下降,因为个体理性可能造成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同样,仅抓住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不考虑地理———历史因素造成的影响,主张利润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也不可取,这正是一些者招致批判的根本原因之一。

作者:常庆欣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D.J.奥康诺(2005).批评的西方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

[2] 帕特里克•贝尔特(2002).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王绍光(2008).民主四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韦德•汉兹(2009):开放的经济学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5] Beed C.(1991).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s:an Overview.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13(4).

[6] Boumans M.,Davis J.B.(2010).Economic Methodology:Understanding Economics as a Science.London:PalgraveMacmillan.

[7] Boylan T.A.,O’Gorman P.F.(2006).Beyond Rhetoric and Realism in Economics:Towards a Reformulation ofMethodology.New York:Taylor &Francis.

[8] Bhaskar R.(1978).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Hassocks:Harvester Press.

第7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任,王福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_内容与路径.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0期.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

第8篇

关键词:外包 内包 服务外包 产品外包 概念框架

服务外包成为全球专业化生产及资源优势配置的重要商业模式。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研究促进了外包经济的发展,也启发了学界人士的深思,包括有关外包的综述性研究论文(尹建华,2005;费方 等,2009)及高质量的专著(江小涓,2008;卢锋,2007;陈菲,2009;杨丹辉主编,2010)。学者从对企业资源外包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双边角度以及从发包商与供应商关系等各种角度着手研究企业资源外包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内容涵盖企业资源外包网络的构建、进化及网络运作过程中的治理等问题。在研究中关于服务外包及其相关概念有些混乱,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内包的研究甚少。相关易混的概念有内包、外购、外协、外约及协力式外包等,甚至有承包、内部承包、转包、分包及众包等。本文试图分析、界定其中大多数概念,并以此建立概念框架体系。

在财务会计、审计学中,概念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学的历史就是概念框架发展完善的历史,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概念框架体系越来越完善(具体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国际收支统计手册(1993)》,《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政府与财政统计手册(2001)》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最新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也涉及到制造业外包活动处理原则。在制造业外包中,承包方归入制造业。发包方按以下方法处理:发包方为部分外包,归入制造业;发包方为全部外包,则视原材料供应情况而定,如果原材料由发包方供应,发包方划入制造业,否则,发包方划入批发零售业(中国信息报,2009)。但外包的概念框架仍较单薄,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引入以权责发生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活动;其次提出外包与内包的概念框架;然后结合中间性组织概念,强化分析外包活动;最后为后续实证研究指明方向。

外包与内包的概念

作为全球化浪潮下的外包,英文称为“outsourcing”,顾名思义即寻求外部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主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业务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企业面临着必须利用本公司所没有的设备、机械及专门技术时,要补充本公司的生产能力不足时,为降低生产成本时或者认为比自已制作更有利的时候,公司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部分非核心业务打包出去。这样,外包不仅可有效地减低成本、积聚企业的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及解放公司的财务资本使之用于可取得最大利润回报的业务等特性成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措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曾预言:未来十几年,那些企业中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会外包出去,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外包不仅符合企业根据自身优劣势有选择性地开展业务的企业生存之道,而且符合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理念。

据陈菲的总结,大致有两种关于外包的定义,一种认为企业从外部购买以前由企业自己生产的实物或服务产品;另一种认为企业从外部购买服务,不管其以前是否由企业自己生产。该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第三种定义,但笔者认为第三种定义有循环定义,因为原来不在需求企业内部生产但需求企业有能力生产的服务,这本身已暗含着是外包了;而原来在需求企业内部生产的服务却不一定就都是外包(陈菲,2009)。笔者认为,这些定义的操作性不是很强,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另外,内包(Insourcing)是外包的一种应变措施,是指将外包功能完全交给企业内部的另一部门来执行,换句话说,是一种商业惯例,由自己完成本来应该承包出去的工作。该术语在美国被指那些在美投资的外资公司雇用本土员工。内包可视为外包的对立面。如果总部设在日本的公司为了雇用美国工人生产日本产品会在美国开一个工厂。从日本的角度看,这是外包,但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该公司是内包。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研究上不宜采用此定义。

关注一个企业的活动,需要观察它在一个产业甚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活动情况。如果某些活动(包括产品)被大部分企业采取外购的方式,如电力供应、水供应、一般的办公用品等,它们可能因为没有能力生产(比如企业往往没有能力自己供应电力,水)或传统上就是企业外购,这种原本不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活动一般不被认为是外包(陈菲,2009)。

所以,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外购某种活动,则该外购不被认为是外包,并且该活动就处于内包阶段;如果不是大部分企业都外购某种活动,则它被认为是外包,并且该活动就处于外包阶段。内外包阶段临界点的比例不需要一个精确值,它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一般认为该临界点为90%左右)。根据一般的经济常识,可以判断一个活动处于哪个阶段。所以,在一个产业中,不管企业的某个活动(产品)是离散的(注册成立,搬家,商标服务,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研发活动等。其中,研发活动因项目性活动为多,时间较长,很少有企业连续不断的研发,像经营活动一样进行),还是连续性的(生产与管理活动等),都可以大致定性地判断它是处于外包还是内包阶段,总之,只有处于外包阶段的活动,才会发生外包可能:当一个企业外购该项活动时,就发生了外包活动。只有处于内包阶段的活动,才会发生内包可能:当一个企业自己生产该项活动时,就发生了内包活动(见表1)。

另外,判断外包与内包的微观单位应该是法律单位或法律实体(法人),这与从微观法律的角度看服务与产品一致。并且,微观决策的主体往往也是法律主体(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当然,判断外包与内包的微观单位也不是基层或机构单位。这两种单位是从宏观核算的角度出发的。

服务外包与产品外包

一般把外包分为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如果按照地理分类,可以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白领外包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外包”。与国家服务贸易统计中的“服务”属于宏观范畴不同的是,本文所指的服务外包里的服务是微观的概念。在微观领域,服务(合同)与产品(合同)相对;宏观领域,服务(行业)与制造(行业)相对。

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包含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等。凡是更易控制工作成果的合同均属服务合同;提供劳务的合同包含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及居间合同等,这些是传统上的服务合同。其卖方成果具有不可存储性,在生产完毕后就被消费完毕。买方容易需求的是对方的服务产出,控制的是对方的服务成果,而非劳动本身;技术合同包含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及技术服务合同等,这些一般也属服务合同。提供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合同也属服务合同,比如专利技术,专门软件等交易一般也划分为服务合同。但也有些例外,卢锋教授有个经典的例子用来说明关于软件经济的分类:2004年IMF统计对第五版国际收支账户提出修改,其中涉及对一项软件服务外包的有精辟的分析。可以独立辨认的通用型软件,即便它们能嵌入到硬件中,也应被看作物品(卢锋,2007)。总之,这些技术合同的特点是买方更容易控制的是产出成果,而非控制对方的劳动。

合同法里的劳务就是服务,而非劳动。经济上现在大多不提,反而在法学上提得较多。何小锋教授1981年在《劳务价值论初探》即提出的“劳务”即“服务”的意思。这篇论文从开始争议到后来肯定的发展过程,也是服务业在中国得到肯定和发展的过程。劳务合同就是劳务服务合同或叫服务合同。服务就是劳务,而非劳动。为求统一,笔者在微观层面上均使用“服务”取代“劳务”的概念。

很多制造业企业也在微观层面上提供服务,比如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合同。但这些相关行业还是属于第二产业。关于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对比,国家统计与国际统计的对比有很多代表性说法,这里不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是从宏观的视角来定义的。宏观的服务应该是服务业。以中国为例,服务业包括了行业门类从F到T,包括了交通运输,信息传输,餐饮住宿,金融,房地产,批发零售等等。

另外,区分产品合同与服务的一个方法是观察税收。增值税针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营业税针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除了加工、修理修配服务属于服务合同,产品合同往往是交增值税的;除了销售不动产属于产品合同,服务合同往往交营业税。

总之,应该是把外包分为服务外包与产品外包。准确的说,目前常提的制造外包应该是制造型服务外包。笔者的建议是调整这些名称,统一服务外包,然后再分为制造型服务外包与纯粹服务外包。对于产品外包,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一个企业外购一个产品时,这个产品往往是处于内包阶段,就是意味着大部分企业都是采取外购得到该产品的。

总结与展望

类似投入产出活动分析框架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外包与内包的分析框架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等。政府服务外包是指以政府部门作为发包方,将公共服务、后勤、技术服务,通过签订合同,承包给有关具有条件资质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在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中,政府部门扮演购买者的角色,对服务生产质量和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估。

概念的统一与框架的建立有利于实证研究的展开。就像很多学者指出,外包经济的统计相对落后,需要改善。(如江小涓学者指出商业部2007年的《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是中国首个外包统计制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笔者的研究界定了内包的概念,为服务外包的统计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基础,对经济中不多见的内包也可进行统计研究。

外包,包含企业或产业外包。产业外包的经济统计与分析往往是实证研究的重点。另外,还可以扩展深化研究,比如根据外包的不同程度及离岸比例计算外包。可以给不同的外包类型赋予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外包率。然后,可以扩展到整个国家层面的外包情况。研究还扩展到计算行业之间的分别,对于同一项外包活动的地区比较研究,及其与国民经济其它因素的计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2.曹艳春.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

3.陈菲.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费方 等.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经济学季刊,2009.8(3)

6.何小锋.劳务价值论初探.经济研究,1981(4)

7.江小涓等著.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人民出版社,2008

8.江小涓.服务外包:合约形态变革及其理论蕴意.经济研究,2008(7)

9.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卢锋.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4(1)

11.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12.西口敏宏著,范建亭译.战略性外包的演化—日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3.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

14.杨丹辉主编.全球化:服务外包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5.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6.杨景宇,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7.尹建华.企业资源外包网络:构建、进化与治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8.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第10篇

>>2013年10月天津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天津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天津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国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我国园林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共同构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的园林设计是集传统建筑、书画、雕刻、工艺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涉及诸多问题,譬如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空间艺术、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气象学、材料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讲中国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与其研究的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对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意义。

一、中国园林设计中对自然辩证法几个内容应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技观与方法论,下边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其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一)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思考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园林设计

地球大约存在于上亿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的园林形式已经客观存在。园林艺术的物化形态虽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深化认识以及自然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但从作为绝对存在着的物质本身来讲,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正如恩格斯说:“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

2.现代辩证自然观与园林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辩证自然观具有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三个重要的特征。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认识自然界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的过程,系统的整体性指系统是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发挥作用,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一切以系统方式存在的物质客体,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健康与生态系统,尽可能尊重每一个事物,合理发挥好各个元素本身的特性。“在营构布局、配置修建、山水、植物上,努力寻求顺应自然,着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图突破情势上的调和和整一,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①

第二,应高度重视自然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动性,把设计与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设计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经济、更具艺术表现力、符合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园林作品。

第三,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等原理,尊重自然界生态的层次、特征,维持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最大化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二)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科技观的思考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②这其中的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我们不仅在探讨其在普遍社会里的规一般性规律,还应该把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科技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其本质、特点、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落实到中国园林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认识与熟悉中国园林设计相关的科学本质及其特征,了解科技发展简史,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运用,领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其次,在设计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我们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才能把握住我们的历史文脉,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时代地域特色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艺术。

(三)对中国园林设计中方法论的思考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它普遍地适用并指导各门社会科学,中国园林设计亦不例外。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实践方法论问题,譬如观察实验、科学思维、技术预测与评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设计师应重点考虑我国各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遵守自然社会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严格地按学科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科学合理、独具魅力的中国园林。

二、基于自然辩证法对中国园林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人类不断追求经济利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园林设计首要思考的问题。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国园林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第三,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其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园林设计师们应该结合时代需求,尊重大众审美,创造出润泽时代的园林艺术作品。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支奇葩,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园林设计者要结合中国园林的实际情况,系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提高其哲学素养,建立系统的自然观与科技观,掌握并运用相关科学技术,遵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园林艺术独具魅力、永放光芒。

注释:

第12篇

娱乐业为什么依赖传媒业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观点,现代传媒有四个特征:一是可表达性,它能承载思想和感情;二是记录的长久性,也即对时间的超越 ;三是快速性,即对空间的超越;四是扩散性,可以达到所有阶层的人。①现代电子媒体集中了这四个特征,正像伟大的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说的,当今是“一个时代的早期,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印刷文化的意义已变得格格不入,犹如手稿文化不容于18世纪一样。”②电子媒体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娱乐产品需要传媒再创作与传播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流动、演变创新的生命过程,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一种向外扩散和传递的冲动。先进的现代传播技术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空前的动力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大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小到家庭文化、企业文化,无一不经过传媒发挥着作用。事实上,当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多元化态势都是通过各种传媒来实现的。

1.娱乐产业的基本功能,是它的娱乐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功能。古人云 :“独乐乐,与民同乐,孰乐?”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指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关于民族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仪式、禁忌、艺术等的综合体。现代传媒的力量把过去拉到现在,把世界的空间高度浓缩,消解了以时间和空间为主轴的传播关系。事实上,娱乐产品的出品,如杂志的出版、影视的制作等,既是极需要艺术家、作家创作灵感和全身心投入的文化创造,同时也是借助高速印刷、复录拷贝进行的产品复制过程。没有借助传媒手段生产的大批量廉价的娱乐传媒产品,就没有现代娱乐业。

2.娱乐本质上是人性的释放,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创新。在娱乐业中,广大群众不仅是娱乐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传媒本质上是技术形式,其不断需要新的内容来丰富其意义,而娱乐的短时性的特点也恰恰伴随了大众传媒的这一特点。

3.传媒本身作为载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以传媒形式议定文化品格是高级或是低级并无确凿证据。现代传媒不仅传播娱乐业,同时也传播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具有非人格的特征。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的这种兼容性变得越来越强,这就使得传媒中的文化娱乐存在一种多元价值排列、铺陈的表象。当代传媒文化是一种“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对传媒持批评态度的人称这种现象为“同时信奉多种神灵的混杂状态”。④在一个大批量技术性复制的年代,这种区分显得缺少现实性。从技术上而言,传媒是中性的和独立的,是无涉价值的,各种文化都可以在传媒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甚至有些娱乐形式只能通过媒体表现,如电影,电视剧,极大地促进娱乐传媒的产业兴旺。

(二)娱乐流行推广需要传媒业

娱乐是以流动性为基础的,其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就是传播。传播不是一种刻意的商业行为,但其自然产物就是流行,传播所到之处、所在之时都在制造流行。根据时尚和世俗,社会文化生活中流行什么,娱乐业就加以商业化运作、产业化生产;大众传媒将同一娱乐产品大量的、重复的播出和发行,对受众不断地进行轰炸,将娱乐产品无限度地放大并传播到最大限度的领域。这样,某种“娱乐热”在社会上就迅速升温,风行一时。

1.娱乐作为快速消费品需要传媒业。娱乐业是现代生活快节奏、高效率、方便时髦、流动的生活方式的体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基本的物质需求将向精神需求转移,必然对娱乐产品和文化活动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娱乐业本身不要求深度,不要求注意力,不要求历史,只是一种消遣、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文化快餐,面对它,大众只是匆匆地接受又匆匆地抛弃。如果没有快速推广的机制,那将不能发挥娱乐的最大价值。正是基于此,传媒业代替娱乐活动场所和家庭成为快速传播的典范。

2.流行音乐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发展起来后,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迅速增加,使依靠表演的流行音乐可借助电波和图像迅速传播。一首歌曲创作出来后也许有许多歌手演唱过,但限于舞台表演而没有融入音像、广播、电视就很难接触到更多的歌迷,也就无法广为流行。如果一个歌手没有发唱片,最多只能是业余歌手、小范围的歌手。

3.体育活动的规模和大众性要依靠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来实现。由于当代大众传媒的日益图像化,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图像化了。大众的体育活动从参与转向观赏化,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体育活动走向了越来越高程度的图像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20世纪最大规模地组织起来的全球性文化活动。

(三)娱乐业对品牌的高度依赖

娱乐业是个品牌产业。从消费者角度说,一般依靠对娱乐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来持续购买和消费。从市场来说,品牌需要形象,需要推广;而传媒是塑造品牌的必要平台。

1.娱乐业从业人员对知名度的依赖。明星制度早已经成为娱乐业的基本法则。托马斯・英奇在《美国通俗文化简史》中说,“表演艺术家的形象对推销唱片的作用恐怕甚于音乐及表演本身”。④比如著名唱片公司华纳旗下歌手朴树作为全球华人明星人气榜上名列前茅的巨星,为推广2004年度个人唱片,需要在全国近100个城市巡回签售、演出。随着整个社会的传媒化,流行音乐正越来越被传媒中的个人形象所控制。流行歌手不但以成为传媒人物为荣,而且个别人花钱在电视上露脸唱几句。反过来说,大众传媒对明星的封杀,就意味着其作品极可能不再流行,明星也不再成为明星。

2.大众传媒以其直接性、简约性、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强烈的听觉感染力和触觉激活力,全面树立了娱乐产品的形象。大众传播对受众而言并不要求多么复杂的接受背景,只要直观的耳朵、眼睛起作用即可,即使文盲也可以接受,娱乐产品也就获得更大更广的流行可能性。MTV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展现短、特写、大特写各种镜头,画面的视觉与音乐作品相联系,让观众彻底处于一种甘心情愿甚至渴望被俘虏的状态。

文化工业的本质是制造快乐需求并满足。艺术的内容价值仅仅是一种包装,真正的魅力是在艺术或娱乐背景中制造的快乐与浪漫。大众传媒塑造娱乐产品的流行形象。娱乐业的实现是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娱乐产品需借助传媒树立作品形象。

(四)娱乐业收入补偿需要传媒业

在当代,由于工业化生产、受众需求水准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娱乐业正在发展成为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的产业。资本逐利性质和产品投入的高涨都需要从市场上得到补偿。很显然,仅仅从娱乐业本业获得的收入,已经不能支撑娱乐业的发展。娱乐产品完成利润的增长除了娱乐业市场,大众传媒成为娱乐业第二市场。

自从娱乐业与传媒业结合以来,娱乐业就一直从传媒市场获得丰厚的收入。近20年以来,现代传媒业的发达,使娱乐业在传媒市场获得的收入远远大于传统娱乐市场。娱乐传媒为娱乐业开辟了多角化经营模式。⑤

(五)娱乐全球化需要传媒业

当代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西方理论家的所谓地球村现象。随着光纤通讯、卫星传播、国际互联网等高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正溢出国家和民族的疆界,直抵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传播。古今中外的文化形态将打破时空的阻隔,汇流成一种具有世界胸怀的兼收并蓄的内容,最终建构成当代世界的文化形态。文化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一。

以美国为例,其影视业,就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与其航空航天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和工业数据,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上的销售额高达602亿美元,超过美国其它任何行业。迪斯尼娱乐业等旅游文化产业,1998年也已进入了世界企业第6名,产值高达322.8亿美元。美国的新兴文化产业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首先是美国凭借其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争夺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结果。1980年,美国电影业的收入70%来自于美国国内。此后,其国外票房每年以6%至7%的速度增长,到l997年达到了58.5亿美元,仅《泰坦尼克号》巨片在全球刮起的旋风,就为其制片商带来了数亿美元的巨额收入,为发展美国经济与繁荣文化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⑥

娱乐业对传媒业的渗透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领域的创造和成果,它和经济、政治一样是人类社会重要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不是瞬息万变的,而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⑦“一般来说,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传播功能,即记录、存储、加工和传承社会信息;二是认知功能,即影响、制约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结果;三是教化功能,即通过文化环境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并使之社会化;四是协调功能,即调控社会实践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五是创新功能,即超越现实局限性,创造出新的观念世界和理想世界。一方面,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性质、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给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巨大的反作用。”⑧

娱乐的基本的功能就是娱乐功能,而且作为文化中最为显露的部分使文化的五项功能最为显露。娱乐产业异乎寻常的发展导致传媒产品、体制、运作方式 、以及传媒在社会中的功能发生很大的全面的变化,对传媒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当代娱乐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也使传媒业前所未有地对娱乐形成依赖。

(一)媒体兼容化

传媒影响受众的基本方式就是刺激人们的知觉以引起他们的兴奋和注意,现代传媒产品越来越具有引起多重感官刺激的功能。娱乐活动是多种感官刺激的集成,包括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触觉激活力、味觉和嗅觉的感受。显然,人类追求全面的娱乐感受,作为进军娱乐业的传媒业为此不断开发,使传媒产品具有引起多重感官刺激的功能,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视频、音频到多媒体互动宽频,甚至味觉杂志、嗅觉电视的发明,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表现娱乐的多重感觉的特性。

(二)内容娱乐化

1.纯娱乐内容比重越来越高。根据近年来全国电视频道数量和节目数量激增,各类节目市场份额摊薄因素,可以得出:娱乐节目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使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过去,现在,以致未来,观众对娱乐节目将保持收视需求旺盛的态势。

2.新闻娱乐化现象严重。与娱乐新闻相似的是,新闻娱乐化是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三)员工明星化

明星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明星文化是典型的大众文化,明星文化的消费也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消费。明星制是大众传播传媒的产物,明星的巨大魅力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并产生了一大批追星族,明星身上的注意力成为巨大的经济号召力,这使得明星成为投资者争相投资的对象,明星制因此诞生。

大众传媒的发展也需要自己的明星,于是也开始实行明星制,著名主持人、著名制片人、著名策划人、著名导演、著名专栏作家成为媒体运作的轴心。⑨

(四)经营娱乐化

在当代,传媒业娱乐化并非传媒业技术变革使然,而是娱乐业突出表现和扩张的结果。集中表现在娱乐业对传媒业的并购和改造上。

1.娱乐业对传媒业的并购及改造

综观传媒发展史,纯粹的传媒渠道从来是没有大众消费价值的空壳,娱乐业不断搭上传媒业的快车,并操纵之。1953年ABC和以好莱坞为基地的联美派拉蒙电影公司合并,这不仅标志着电影公司把救命的金钱注入了在挣扎中的电视网,以与CBS和NBC竞争,而且,还标志着另一重要趋向的开始 :电影业与电视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雷石东出身律师,辗转商场,更多地表现出投资家的品质,从汽车影院朝有线电视的方向战略转型,比如三次惊心动魄的收购战(1987年并购维亚康姆、1994年并购派拉蒙、1999年并购CBS),成就了传媒王国梦。

时代出版公司与华纳娱乐公司合并使前者感受到了商业的压力,而正统CNN被时代华纳收购也必须经历痛苦的磨合。“CNN被AOL时代华纳重新整合仅有数月,一板一眼报道时事要闻的CNN必须为此而改变,CNN的既有新闻观必须让位于美国在线的观念,时事要闻必须让位于娱乐新闻、新闻必须让位于利润。”⑩

2.省略杀出生天,去年上半年,整个全球网络广告市场只增长1%,雅虎的广告收入却增长了14%,去年雅虎广告整个增长超过两成,不但在前11个月就比竞争者AOL(美国在线)多收入1亿美元,还被200名行销与广告业主级主管选为最满意的网络广告媒体第三名。

赛梅尔更有办法的是让网友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买服务,例如付更多的钱买更大的电子邮件信箱、订阅特殊的频道或内容、在网上买东西等。赛梅尔的另一个法宝是进行能立刻取得效益的并购和结盟。他购得提供就业资讯的网站后立即带来近9000万美元的收入,与付费搜索网站OvertureServices结盟,还买下搜索软件公司Inktomi的股份,让使用者得到更仔细、深入但一定要付费的结果。“赛梅尔让雅虎行事像个成年人。”有人评价这个来自传统媒体的运营者。⑾

注释:

①柯可:《文化产业论》,49,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②切特罗姆:《传播传媒与美国人的思想》,106-190,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5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④托马斯・英奇:《美国通俗文化简史》,转引自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27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⑤相关内容参见本文“娱乐传媒产业与传统娱乐产业的差异”部分。

⑥柯可:《文化产业论》,99-100,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⑦(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8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⑧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3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⑨张雷:《注意力经济学》,234,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⑩李礼:《CNN换帅的背后商业理念改造传媒巨子》,北京晚报,200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