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时间:2023-08-21 17:2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第1篇

1 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 514031 2 梅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 514031

【摘 要】手术室作为治疗、抢救、开展各种高危、疑难和微创手术的非常重要的场所,不可避免在手术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理医疗纠纷明显上升,这与手术室护理所存在的突出的安全隐患有密切关系。降低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是当务之急。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有效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对于患者和医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疗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之下,如何消除医疗服务隐患、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是当前医院关注的焦点。为此,下面本文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案例情况,来具体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水平。

1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 技术方面的隐患

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直接关系的便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等。手术室承担着比较特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要有较广的知识范围、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而且,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水平过低便会导致护理隐患。

1.2 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行为不当。比如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由于不当的护理行为,容易造成不当,导致病人发生压疮或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甚至出现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伸张而造成的神经受压。第二类是仪器使用不当,使用前未试机,或者出现临时故障,导致仪器的污染或脱落。

1.3 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所产生的隐患

因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理管护理隐患是比较多的, 部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在手术室当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了手术室护理风险。而且在手术之前以及关闭体腔之前,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清点器械、敷料和缝针的现象,错误的操作可能会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等等隐患情况。

1.4 用药失误带来的隐患

医疗纠纷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用药有误而引起的。一方面在输液或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因为查对错误或者摆放错误而造成了药品的误用;另一方面,在护送途中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遗失是病人的CT片或者是X 光片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5 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

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比较紧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所以护士的精力比较分散,容易出现隐患。同时还存在着交接班不认真、手术当中医生叮嘱不仔细记录、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未及时发现等情况。

2 有效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建议

2.1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有效防范当前手术室护理隐患的主观措施。为此,从护士角度出发,要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医院方面出发,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护士查房制度,通过安全护理提示牌来减少操作隐患;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2.2 认真落实护理安全责任制度

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核心制度,要严格落实。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行个人护理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制定出详细的奖励处罚细则;第二要落实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危重病人救治制度,要掌握消毒隔离的要则,熟知和掌握各项医护制度的规则和要求。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穿刺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操作技能。由于患者在术后受到药物和穿刺的刺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穿刺困难,而且在术后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为了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性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静脉穿刺技能的牢固掌握。

2.4 手术前后做好与病患的沟通与护理工作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手术的进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手术前易紧张,所以手术室护士在转运患者时要态度和蔼,使患者情绪放松;在手术进行时,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证自己精力集中,术后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并细心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3 结语

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安全是核心要素。而安全医疗的基础就是安全护理。手术室是安全隐患高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素养是降低隐患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上述安全隐患的分析,我们应当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上述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热孜古丽· 库尔班. 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8):63.

[2] 程慧梅.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268.

[3] 郭伟.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715.

第2篇

关键词: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最近几年成为护理管理探讨的热点,自核心能力引入护理领域以来,迅速在各个专科发展起来,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也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国内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定义并不明确,大多数认为固定于手术室专科工作者便是手术室专科护士,研究对象的含混不清可能导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和评价指标构建出现偏差。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近年研究发现:国外将研究对象定为围术期手术室专科护士,注重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1]。国内研究对象一般为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护士,围术期护理近年来有所涉猎,国内外均对经专科护士培训后获得资质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尚无明确界定[26]。作者于2016年7月参加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经历2个月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半结构、面对面访谈,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为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考核提供意见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手术室相关专家共纳入15人,其中女14人,男1人,年龄32岁~51岁;工作年限:11年~15年7人,>15年8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2人;职称: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4人。取Spe-cialist首字母S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S1~S15。1.1.2手术室专科护士共纳入14人,其中女12人,男2人,年龄27岁~34岁;工作年限:5年~10年10人,11年~15年3人,>15年1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1人;职称:护师11人,主管护师3人。取Nurse首字母N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N1~N14。1.2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关键事件法[7]为指导,采用现象学深度会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在自然情境下收集手术室专科护士在职业岗位中所遇到的对其个人发展或所在团队有较大影响的事件[8]。本研究访谈依循“STAR”原则,从受访对象经历的关键事件中获取、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要素。1.2.1资料收集方法自行设计受访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采集手术室相关专家和专科护士的基本信息,采用目的抽样法,样本量确定以访谈资料不再有新主题出现为度。会谈前与受访对象约定访谈具体时间和地点,访谈正式开始前向受访对象呈递知情同意书,并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访谈。访谈时手术室相关专家以“您听说过核心能力这个概念吗?”“您认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当具有怎样的核心能力?”等为主题,专科护士以“请谈一下您工作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3件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为主题,分别对手术室护理专家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访谈录音,观察并记录受访者重要的访谈细节和非语言行为,对表述不清、存有歧义的地方只做适当追问。考虑到访谈是利用其下班休息时间,为不影响正常休息和工作,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min~45min。1.2.2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每次访谈结束后24h内反复听取录音材料,将资料逐字、逐句转录为文本资料,结合现场记录文本资料形成各研究个案访谈文字稿。对于访谈分析内容不确定之处对受访者进行补充访谈以核实相关信息,所有访谈转录文本资料均反馈给受访者进行最终求证,做出必要的修改。将29个转录文件导入QSRNVivo8.0中文版软件,对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提炼特征要素。1.2.3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定位手术室由于其专科特殊性,对护士身体素质和专科能力要求较高,工作年限较低的手术室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往往无法达到工作业务熟练水平,更无法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手术室工作一定年限、积累足够经验后才能对手术室工作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因此,访谈对象设定为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证书2年及以上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者。

2结果

经资料整理分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由4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自我概念。

2.1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①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专业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并熟练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S13:“整个手术的流程中无菌原则、消毒隔离制度都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的。”②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应熟练掌握。S11:“手术室专科的手术无论对手术方式、病理、生理、药理这些内容都要熟练地掌握。”③相关法律、伦理知识。N4:“写护理差错事故记录单其实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是给自己权益的保障,保障以后有人追查这件事情的话有一个存根在那里。”④护理文书书写知识。S10:“比如说在填写护理记录单的时候我都会如实地填写护理记录单、安全核对单,特别是安全核对单上面的检查皮肤的完整性,还有三方核查相关信息。”

2.2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

①扎实、熟练的手术室专业操作技术与配合。S3:“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业务应该比较全面,尤其是在综合性医院,对每个专科的手术配合要非常熟练。”②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护理活动。N7:“根据病人的肢体情况、活动度或者营养状况保护其受压部位。比如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可能10h以上,病人一直仰卧在那里,又不能翻身,可能会引起压疮的发生,所以我们就会在病人的骶尾、肩胛部以及足跟处贴减压贴。”③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知识。S8:“医院有针刺伤处理的流程,我们会按照流程处理,清洗、冲洗、挤压,然后再消毒、冲洗,这是指刀刺伤,然后再填写职业暴露表,适当地给予一些预防性用药。”④感染预防、控制知识。S6:“手术前后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好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一定要认真检查以后才能给病人使用,切实做好从源头杜绝一切传染源的措施,也要有一旦发生感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两手准备。”④器械及仪器设备使用技术。S11:“对先进的仪器设备怎么使用、怎么维护、一些故障怎么处理,这些都应该要会。”

2.3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运用到实际护理操作中的专业能力

①专业发展能力。N4:“撰写论文方面我觉得是需要提高的,能够掌握自己科室科研方面或者是手术方面的一些新进展。”S4:“一个不断学习的能力,包括自学的能力,不光局限于以前课本上的那些基础理论。”②病人手术麻醉期间的相关护理。N7:“病人麻醉期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时候要进行一个深低温体循环,降温降到19℃以下,复温的时候可能要达到28℃,温度一定要控制好。”③人文关怀。S5:“不能说把病人一定作为亲人来对待,但是至少要把他作为一个人、完整的人来对待;我们要保护他的隐私,要尊重他。”④应急事件处理能力。S1:“我们从事的手术室工作当中突况很多,要胆大、心细,对于医生提出的口头医嘱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⑤领导管理能力。S7:“病人术中的安全、层流手术室的维护都要学会管理。”⑥沟通协作能力。S3:“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也是医生,就是怎么样让我们在手术间里面做事的时候方便病人也方便医生,时时处处从服务对象去考虑,怎样让病人享受到最好的服务,(同时)让医生做起事来也非常满意。”

2.4与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的专业自我概念

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其职业领域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和看法,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对维系其身心健康、引导其良好职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①个人素质。S5:“我觉得护士本身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内心)也必须要(坚)强。”②职业素养。S5:“要有同理心,我们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站在医生甚至是病人立场上来为他(她)着想,假设我是他(她)们,我会怎么想。”③评判性思维。N4:“手术室的人要善于观察,因为老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带你,很多东西也不会手把手地教你,所以在工作中要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工作中一些小的细节。”N11:“其实察言观色就是观看手术的过程,(我们)去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事情会怎么进展,观察他是不是有并发症产生。”

3讨论

3.1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访谈过程中,专科知识、技能有很高的出现率,可能因为这些能力属于“公认的”基本技能[9]。由于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其核心能力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这便要求我们在提取特征时将实践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动态分析核心能力构成特征要素。

3.2手术室专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是对工作中自身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概念作为个体人格发展的核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定向和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概念可作为护士在具体职业环境中感知自身能力的重要指标[10],是预测护士的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等的敏感因素[11]。探讨护士职业自我概念对专业护士的影响,有利于析出职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专业自我概念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则主要体现其职业素养,将责任心移情、融合于日常工作中,而其中的批判性思维、工作态度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以往研究中通常将心理特质[12]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内在层次的核心能力体现,往往无法使要素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此次访谈将心理特质与影响手术室工作的环境要素紧密联系,旨在提取的核心能力要素与手术室实际工作情景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本研究发现:参与访谈者年龄越大对职业态度越看重,随工作经验的积累将重点转移到情感态度方面,认为足够的经验是专科护士能够胜任手术室工作的重要因素,并将工作中医生、麻醉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作为职业认同的主要依据。只有把人生价值的实现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才能对职业的情感倾注越多,而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的舒适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状态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手术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使手术室专科护士身心舒畅,而自我体验的良好感知有利于其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工作环境。

3.3根据核心能力特征要素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访谈提取的核心能力特征要素并结合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制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3.3.1探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对体系构建、专科培训的指导作用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教育情况等人口学因素[1316]密切相关,也与组织文化、职业认同、自我认知等人格心理特征[1721]密不可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现状,将实际情况与理论指导相联系可用来指导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针对不同年龄结合适宜的继续教育、有效的职业规划等手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各项能力,促进核心能力的持续、有效、稳步提升。3.3.2以科学、严谨为标准对构建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大范围实证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并没有完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说明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还未形成成熟体系,这可能与研究经费、研究人员不足、研究地域的限制有关。针对国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广泛构建但实证研究贫乏的现状,笔者建议在地区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调查,推广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进行大样本全国范围的指标信效度验证。

4小结

第3篇

1.1一般临床资料2014年度,对手术室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设为实验组,其中有1098例手术,672例男性,362例女性,年龄9-68岁,平均年龄在(48.1±4.3)岁。2013年度未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设为对照组,其中有1076例手术,600例男性,476例女性,年龄在8~71岁,平均年龄在(41.3±4.2)岁。实施的手术有骨科手术、外科手术与妇产科手术。比较2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

(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和职责,如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标准、专科组长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护理服务规范和标准、安全管理规范、单病种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路径等,规范护理行为。

(2)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对于重大疑难手术、新开展的手术,进行术前查房、讨论或会诊,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和考核。

(3)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制度,根据护士能力体现能级对应,核定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组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4)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手术室护士月工作时间和手术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师、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5)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满足工作需要:护理部综合各种因素合理配置护士,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根据每日手术量、手术难度等因素弹性排班。护理部、科护士长和护士长分别制定各级护士人力紧急调配方案,遇有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时,保证护士的应急调配。

1.2.2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运用护理程序方法,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根据术前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术前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术前访视指导语,提高术前访视的有效性与规范性。术前一日,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者,与相关医师及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

(2)患者交接术前病房护士护送患者到手术室,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3)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陪护在患者身旁。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术中用物专人配送,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工作机会;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提供有效的保温措施;为患者安放舒适;制定手术患者出手术室标准,将患者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

(4)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各种问题,美化家属等候区,提供饮水设施,建立健康宣教资料和报刊杂志存放柜。

(5)增强对医生、护士的人文关怀营造温馨、和谐、舒适的休息环境,建立休息区“文化廊”,提供完善的硬件措施,冬天为医师、护士提供“保暖衣”。

1.3效果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有护理部调查每项满分100分。

1.4数据处理

运用SPSS11.3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P<0.05是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第4篇

【摘要】 我院手术室从2010年5月至2011年手术室10月,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医护人员均严格执行了三方核查,在确认患者身份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正确后实施手术,降低了手术风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风险

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患者的安全[1]。为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国家卫生部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细则和《手术安全核查表》,将手术安全核查作为一项核心内容纳入手术系统科室。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2]。 我院自2010年5月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病人安全核查表”,在近一年多的使用中,有效地确保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实施核查流程与内容

1.1 术前访视核查: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一天下午由巡回护士访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姓名、床号、病案号、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必要检查结果、交叉配血、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1.2 麻醉实施前核查:由麻醉医师负责按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核查患者情况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确认并记录签字。

1.3 摆放前:由巡回护士负责共同核查手术部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负责术中所用针、线、纱布、器械、敷料等物品清点核查,及时记录在手术护理清点记录单,并签名。

1.4 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生负责核查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手术、麻醉风险预警,确保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正确;巡回护士核查手术物品灭菌准备情况并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1.5 手术结束前:手术医师宣布实施手术名称及做关闭手术部位的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关闭手部位前后共同清点(四遍)术中所用针、线、纱布、器械、敷料等物品,将结果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及时完成手术护理清点记录单。手术结束后和病历一起送回病房。

1.6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1.7 术中用药输血前:手术中用药多数是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确实后执行,巡回护士准确记录所给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间;输血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核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血袋有无破裂漏血;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储血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是否正确,再将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型检验报告单逐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2 效果评价 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5月起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表》,在确认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实施正确的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患者安全。

3 讨论

3.1 实施安全核查制度,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麻醉与手术医师,每一部门相互协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3]。以往核查是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一方来完成,手术医师一般在麻醉实施后,手术开始前到手术室;通过实施安全核查,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手术团队逐渐认识到保障患者安全需要每个人充分重视,不折不扣地按流程实施核查措施,以减少质量缺陷,有效避免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系统错误,从环节上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2 提高执行力度,降低手术风险: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将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作为手术风险管理的重点,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将成为常规化,进一步提高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是确保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实施正确手术的关键[4],降低了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正良,彭望香主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2004.6湖南科技出版社

[2] 卫生部办公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S].(2010-03-17)

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防范;护理纠纷;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99―01

手术室要求护理敏捷、准确、迅速进行。手术患者因较大的经济压力及对手术的忧虑,常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手术室护士常需处理多样疾病且病情变化快,手术持续时间长,护理时需高度集中精神,工作节奏快,若护士在工作中有懈怠或马虎,都会发生差错事故,延误手术时间,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导致患者生命受威胁。近年出现了大量的医疗纠纷,故为提高手术疗效,要求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以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保证护理安全[1]。查对制度是保障护理工作安全的一个护理核心制度,据研究表明,有近一半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不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造成的。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护理查对制度主要包括患者在接送的过程中的查对,手术过程中输血、输液以及用药过程的查对,将这些步骤严格的进行,可以有效的避免护理纠纷,笔者就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及阐述,现报道如下。

1诱发护患纠纷的原因

1.1 异物遗留在体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中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术中增加物品未及时记录,术前与术后物品数目不相符,未及时告知

1.2 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上下左右)的错误:病人同时接入手术室查对不严,对称性的部位核对不全,病历或通知单上书写不清楚。

1.3 输血输液及用药引起的错误: 执行口头医嘱时,核对不到位,错误执行口头医嘱;未严格核对患者用药过敏史,导致药物过敏;输血前未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导致严重差错事故。

1.4 手术标本保管引起的错误:标本丢失,未及时固定标本而影响取材,标本名称与标本不符。

2正确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方法

2.1认真做好接人工作

在手术室要进行患者接入的时候,相应的护理人员应该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患者的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腕带以及相应的标记等,并且在手术之前要与之前的用药以及输血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核对,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过敏史等进行详细的评估。

2.2准确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安全合理齐全

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做好手术台器械的检查工作,相应的器械以及药品要进行仔细的核对,检查内容包括类别,规格以及质量是否过关,在对患者的摆放和器械的摆放进行核对,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2.3术后收口时要巡回检查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详细的记录相应的机械的数目,核对好相应的物品,严防任何异物滞留在患者切口内。术上用物一目了然、摆放整齐,洗手护士做到心中有数,使用时迅速收回器械。及时处理拭备纱布,缝合针使用后需夹于持针器上或随手插入针轴,患者身上不可留有手术器械。在深部组织或体腔缝合结束前,巡回护士应集中旋转用物、台下器械、拭备纱布,缝合完毕后并清点核对所有手术器械并进行处理。洗手护士不能将手术台上的物品如纱垫、纱布等做其他用途;巡回护士及时捡拾台上掉下的物品器械,不可做其他的用途。巡回护士供应术中添加器械,并及时记录。若器械术前术后不一致,应告知术者,直至找到为止。

2.4输血以及药物查对

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仔细的核对,从血库取血要详细记录好相关的信息,要与血库人员核对好患者的具体信息。为保证输血安全,认真核对供血者血液保质期、血型、姓名及患者采血日期、交叉配血试验、血型、诊断、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严格执行输血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交叉配血试验、Rh因子、血型、姓名,输血后再次核对。术中给药、输血时要对药物的浓度以及质量和剂量进行仔细的核对,要检查瓶口是否松动以及瓶子的本身是否有裂纹,在运用抗生素治疗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试敏工作,尤其是在输血时,血型及药物的量和速度都应进行核对[2]。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压输血时注意及时更换液体。

2.5手术标本的查对

2.5.1冰冻切片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性别及标本名称,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冰冻检查同意书与病理检查单交专人送检

2.5.2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处理,将标本及标本牌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与病理检查申请单核对后放在指定位置,由专人送检。送检前再次核对无误后,将标本、病理检查申请单及标本登记本一起送至病理科,与病理科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名。如手术中采集的标本较多时,应采集一个就及时交与巡回护士连同写好的标本牌共同放入标本盒内。

3小结

为确保护理安全,护理时需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室查对包括接病人、入手术室、安全返回病房、标本查对、手术器械查对、输血查对、药物查对、患者信息查对等多项内容[3],每一环节都必须确保准确无误。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认真实施每一细节,并提升其自身修养[4]。应特别注意与病房交接环节内容的查对,手术室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可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医疗纠纷。想要避免护理纠纷的关键就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查对工作主要是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其次就是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防范意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做到这些的基础就是护理人员应该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在保障患者安全手术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相关的法律意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别家医院的经验,不断的总结,才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1-52.

[2] 徐娟,徐蕴荒,周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30-31.

第6篇

【关键词】 细节护理;手术室;感染;预防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显示[1],手术室护理环节则是决定感染事件发生率的主要环节。为达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的目的,我们对80例手术患者行细节护理,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6月的150例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9-67岁,平均(41.37±6.99)岁;剖宫产20例,甲状腺切除10例,子宫切除18例,阑尾炎22例,骨折10例;初中以上文化50例,初中及以下30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9-67岁,平均(41.37±6.99)岁;剖宫产18例,甲状腺切除8例,子宫切除15例,阑尾炎20例,骨折9例;初中以上文化43例,初中及以下37例。所有患者都为头次手术,排除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病例。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术前访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行细节护理:①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由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手术室护士长对进行考核中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和分析,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②下发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由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评估,由手术室老资质护理人员对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项目自评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带教示范,对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培训,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目在手术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改由手术室护士长根据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的内容对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如果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未能达到“独立完成”则由固定的指导老师进一步辅导并跟进考核以使得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的每个项目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③医务人员在对手术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使用一次性物品后严格规范操作,用后按照医疗垃圾进行处置,将其放入密封塑料袋内,由专人回收至医疗废物暂存间,最终交由有关部门统一回收处理。同时,做好手术室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 ±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 论

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不仅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还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严重者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而危及患者的性命,严重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核心[2-3]。将细节护理用于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能够针对既往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手术室感染工作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护理干预,确保各项预防手术室感染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还能使得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的每个项目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每个项目的内容,并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故能有效的对手术室感染进行预防。本组资料内实施细节护理的一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行常规的一组的17.14%,也较好的印证了该观点,因此细节护理是值得在手术室的开展的。

参考文献

[1] 彭兰兰.手术室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之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19-3140.

第7篇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护理查对制度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护理查对制度能够有效防范护理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护理查对制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76-0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观察组中有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5)岁;在病因方面,有25例患者为阑尾炎,13例患者为外伤,7例患者为骨折,5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3.6)岁;在病因方面,有23例患者为阑尾炎,12例患者为外伤,8例患者为骨折,7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两组患者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具体操作为:

(1)从接到手术通知单到患者进入指定手术期间的查对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在手术前一天应该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依据患者的手术通知单对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认真的核对,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方法及部位等,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手术当日巡回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提前30min到病房,和同病房护士共同对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核对,看其是否依据医生嘱咐在手术前一天禁饮禁食及是否排空了膀胱等。对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及备皮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查看,如果患者为女性,则询问其是否处于月经期、体内是否置入了金属物等,事项确认完毕保证患者能够顺利接受手术后将患者接出病房送往手术室[1]。

(2)从准备实施麻醉到手术过程结束期间的查对: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该严格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核对完全后共同签名确认,然后给予患者术前麻醉。器械护士应对各类无菌器械包中的器械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一丝可疑,则立即将其更换掉,以对交叉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对手术器械、敷料等的数量进行细致的清点,同时将其在护理记录单上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②手术过程中在特殊药物或切皮前半个小时应用抗菌药物时,两名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有效期、使用剂量等进行共同查对。护士在依据医师的口头嘱咐对患者用药前必须对医生的口头嘱咐进行重复,确认无误之后在继续进行,给药之后再重复一遍。巡回护士将所给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事件等进行准确的记录。

(3)从手术结束到将患者送回病房期间的查对,完成手术后,手术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送回途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将患者送回病房之后将各项注意事项交代给病房护士,切实做好交接工作,并将手术患者的情况详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交接单上,然后签名确认。器械护理认真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敷料等的数目,然后对其进行细致的清洗,然后恰当保存备用。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手术时间、纠纷发生情况及其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运用医院制定的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X2检验。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上述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96%和4%,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80%和20%,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纠纷发生情况、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要想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对手术查对制度流程和内容进行细化并保证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要做到这一点,医院护理人员就必须正确接送患者,并对手术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核查;手术过程中认真查对输液和输血应注意的问题;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细致查对手术标本;完成手术之后有效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并认真查对要送检的手术标本[2]。在日常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促使护理清点查对制度规范化及其要求明确化,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切实的强化,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在极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3]。

实施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过程就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共同参与查对的过程,极为复杂,因此要求手术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理人员等切实加强彼此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在不同时期切实做好核对工作,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进而极大减少和防范护理纠纷[4]。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正常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同时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巩云云.手术室的风险防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4):124-125

[2]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9):79-80

第8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中心卫生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141

【摘 要】目的:手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一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室护理关乎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评价,然而目前由于护理工作的逐渐细化,手术室护理存在着众多不安全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合理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安全因素。结果: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患者自身情绪等都是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干预,降低手术室护理事故和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研究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的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护理任务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将会影响术后效果,严重的可能造成护理事故,增加护理矛盾纠纷,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护理不仅关乎医院的声誉,更直接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必须充分重视防范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安全因素。

1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素质较低,与患者缺乏沟通医院护理人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的学历偏低,甚至不符合护理人员职业规范要求,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护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各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严重的可能造成护理事故。当前医患、护患关系较为紧张,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一些护理操作行为不当,影响术后效果,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产生不满意情绪,为医院带来恶劣影响。

1.2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较弱,专业能力不足

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高科技仪器设备运用到了手术室中,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手术医师。然而,护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专业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实际手术的需要。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在手术过程中甚至会接打电话,谈论或做一些与手术无关的事情,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给患者留下不良影响,为后续护理工作造成困难。

1.3 患者自身的负面情绪影响

患者的负面情绪会使体征异常波动,增加术后疼痛,影响手术效果。患者自身的负面情绪大多是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手术的恐惧,对病情的消极情绪,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不负责任的行为等,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造成体征波动异常,影响护理效果,成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之一。

2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对策研究

2.1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提高护理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安全。针对护理人员的普遍素质较低,医院可以定期进行培训,全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护理人员娴熟的专业护理能力还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促进术后良好恢复治疗,增加对医院的满意度。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体现在对工作认真负责,毫不疏忽,在工作过程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及时解决患者的要求,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注意有关事项,减少工作失误。医院可以通过相关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服务意识。

2.2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升服务水平

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及时沟通,询问状况是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行为前必须要做的事项。唯有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术后不适情况,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向患者展露微笑,亲切、细心寻味患者病情,叮嘱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减轻患者的不安全感,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医院可以在护理人员的考核中,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2.3 定期查房,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监督体系,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的管控水平。责任到人制度,强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预防为主,将会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认真进行护理工作,有利于减少工作失误,降低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建立定期查房制度,不仅能够显示出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也能在查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起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的质量。

3 结语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关乎是否再次选择在本医院就医,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医院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手术室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章一华, 张金凤, 古锦屏等. 无缝隙应对模式提高手术室夜间和节假日创伤急救质量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21.2023.

[2] 吴丹燕, 林碹, 李爱军等.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实施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31.833.

第9篇

关键词:感染;护理管理;手术室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卫生问题的重点内容,其已经不仅仅是感染科的工作,而是需要医院各个部门共同协调来实现[1]。护理人员是医院的一线工作者,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因此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中将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的协同作用,以降低今后临床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于2014年1月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感染护理专项管理制度,对2013年与2014年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分析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

1.2方法

1.2.1护理管理 ①分级责任制: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在实践过程中要细心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制定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2]。②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的直接参与者,在护理操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避免侵袭性操作[3],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定期消毒设备与器械,确保护理工作安全进行。③将手术室感染作为感染管理的重心,加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以及创伤性患者等高危人群的管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

1.2.2感染预防措施 ①切口(创面)感染:对于伴有皮肤或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及时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快肉芽组织的生长用创面愈合。将感染创面彻底清理后,用敷料贴于创面上,用消毒后的纱布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清洁,用半透性薄膜封闭创面周围3~4 cm范围内的皮肤[4]。②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误吸、细菌感染、年龄过大、住院时间过长等为主,在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日常饮食中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对于意识不清或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输血或白蛋白静脉注射,加快创面组织生长及愈合速度,防止感染的发生。③输血感染:对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梅毒等阳性患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要严格消毒[5],以免病毒传播给给护理人员或者其他患者,医护人员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在使用后进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处理,对于受病毒污染的物品要按照要求及时给予销毁,避免交叉感染。

1.2.3加强安全管理 临床工作与患者服务是推行护理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完善安全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环境管理:加强对手术室各个环节的环境进行相应管理,如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器械消毒等,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修与更换,避免消毒不彻底增加手术感染的发生风险,严禁不合格物品在临床中应用,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进行;②手术信息管理: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手术用物、手术步骤、麻醉方式等,并了解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对于特殊患者在术前要与手术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访视,并沟通手术需要的准备工作;③手术物品管理:术前、缝合前以及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都要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进行清点并及时记录,保证其完整性。实行专人负责制,无特殊原因不可更换手术护士,如要更换要进行严格的交接,确保物品无误;④强化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全意识与法律,学会在工作中保护患者的同时保护自己;将学习、培训、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感控意识、安全意识,规范了各项无菌操作规程,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另外,要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保证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护理。

2 结果

开展护理管理后,我院手术室感染病例得到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经分析发现,导致手术室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①内源性因素:?K年龄:高龄患者身体状况与免疫功能较差,且多合并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等,而且患者术后对细菌侵袭的耐受低,因此容易发生感染。?L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吞噬功能和切口处的纤维母细胞修复功能较差,机体抗感染能力低,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M开放性损伤:骨折、烧伤等开放性损伤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使细菌直接进入皮下组织,引起感染。②:外源性因素:?K麻醉引起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延迟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L术中手术操作熟练程度。?M手术器械及敷料未严格按照无菌标准实施消毒灭菌。?N放置引流管会增加病菌入侵机会,影响切口愈合。?O手术室空气质量不达标。

3 讨论

临床中由于院内感染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医疗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亟需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对临床中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对院内感染的控制与预防至关重要,因此在感染护理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将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到工作中。同时,要制定规范的感染管理制度,组成完整的组织架构,将培训与考核结合在一起,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保障[5]。

我院手术室自开展护理管理制度以来,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说明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生怡,杨晓辉.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7(28):120-121.

[2]杨淑芬.护理部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2(02):181-182.

[3]苏兰若,赵敏.护理部与感染监控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26(04):431-432.

第10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应用;防范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近年来,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卫生管理领域[1]。为了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在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现就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防范,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手术室的风险因素

1.1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监控不到位及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风险

①规章制度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监督不到位。②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③给错药、输错血及液体。④不慎导致患者损伤,如:手术时间过长或摆放不当导致压疮、神经损伤及坠床。⑤病人交接不清或术前访视不到位,与患者沟通欠缺,如:口腔内有固定的金属假牙,有骨折史的患者体内有金属固定物,在使用电刀时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⑥术前器械准备不到位及性能不佳造成意外,或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遗留体腔或切口。如:气压止血带漏气等,导致延长手术时间或出血过多。⑦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⑧术后护送不当或引流管未妥善固定导致管道脱落或移位。⑨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

1.2业务技术不熟练、不得力、业务水平低

术中手术器械传递过程中缝针、线、刀等夹持不紧影响医生术中操作或器械护士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不仅延长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伤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1.3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

1.4发生不安全隐患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

2 护理风险的防范

2.1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增强法律知识学习。在手术配合过程中要有风险识别的能力 ,让大家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每一护士在手术配合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防止接错患者、摆错、输错血、用错药。

2.2完善和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室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到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要求人人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爱护和保养好设备。尤其是在电刀的使用过程中,正确放置电极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位,接触金属物质,而引起患者灼伤。

2.3做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记录,及时跟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手术的方式和等,阅读患者病历,尤其要关注既往病史、过敏史以及血压、血糖、肝功能等指标,可起到提示和防范作用。

2.4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复习手术步骤,做到清晰明确,能够快速地反应并配合医生处理术中出现的意外。

2.5跟班检查,加强防范措施。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跟班检查,即可了解护士的工作质量,又可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3]。

2.6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器械、敷料准备齐全,术前将所需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性能完好。术中规范仪器的使用,防止操作中风险的发生。器械、敷料设专人管理,每天根据手术通知单做好每一例手术患者所需用物的准备,保证患者手术中使用的安全性。

定期对手术室空气、无菌物品、物表、消毒液及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手术室的各类药品由专人管理,及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补充药品的数目,保证急救药品完好率100%。做好应急抢救准备,以免延误抢救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

2.7加强术中或术后病理标本的管理。关于标本的留取,护士要严格按照标本留取制度实行。手术中取出的任何组织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4]。若术中需要做冰冻切片必须由专人送检,送检人和接收标本者均应做好登记并签名;常规标本在术中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将标本放入固定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做好登记,最后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并做好交接记录。

2.8护士术中严格把好无菌技术关,严格遵守术中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准确、无误、及时清点台上台下所有的器械、纱布、纱垫、棉片、引流物、缝针等并做好记录,确保体内无遗物留存。

2.9规范体内植入物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医患双方的利益。手术室对植入的物品要进行分类,设专人领取,规范登记管理、清洁、清洗、保养和灭菌。对所有植入物品需通过设备科,三证齐全。不使用医生自带的产品,以确保产品质量。

2.10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项目填写齐全,术语要规范,字迹清楚勿潦草,数据要统一,资料不能丢失、涂改、伪造或销毁,对术中受压皮肤准确描述,准确记录术中止血纱布、添加的器械、缝针、棉片、引流管等。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对记录单确认记录无误后签全名,随同病案归档,使之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3 小结

手术室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项环节和过程中,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的参与者、配合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预防和处理护理风险以及规避风险或阻止手术患者风险中起到核心和关键作用。风险管理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方法,它通过平时工作中的发现、识别、评估现存的、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借鉴各种护理案例的经验教训,督促实施各种预见性的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减少风险带来的后果。患者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要以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找出影响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从根源上消除护理隐患,从各个环节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晓苹.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20):61-63.

[2] 陈筱军,张水红,陈静宜.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J].2008,5(108):5418

第1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90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5岁。根据糜烂范围可以分为轻度5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分析对照组问题、难点基础上施行优化之后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

1.2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难点

①护理理念陈旧。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往陈旧的护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手术室功能需求,手术室护理理念也呈现出两极化发展趋势。因手术室护理内容与内涵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扩张与延伸,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性体系;同时介入治疗、外科移植等新型外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这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难度、更为专业性的要求。而目前手术室护理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范围仅局限于手术室内,与病房护理无法有机的结合,同时对患者术前资料获取及评估也存有较大的不足。②在职教育缺乏动力。手术室护理工作更为繁杂、琐碎,护理资源及人力资源相对缺乏,进而导致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均较大,护士就会出现满足、疲顿的心理,缺乏积极的动力,工作责任感不够。因此,我院常常出现如下现象:a.患者被错接的现象,尤其是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过镇静剂,没法正确回答问话,这就造成了接错或者错放手术室的问题。b.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手术时所需要的器械医护人员没有备好,所用的器械性能不佳,刀、剪等不锋利。c.术后清点工作出现失误:术前所用器械、缝针清点出现失误,操作时不当造成缝针弹出,无法找到,造成手术困难,拖延手术时间。③感染控制强度不够。手术室出现感染和损伤的概率均比较大,我院的问题主要为:a.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指标和措施,这是根本原因。b.消毒方式落后,对室内和物品的消毒不够彻底。c.没有合理使用消毒剂,盲目选择相同的消毒剂而没有对相关消毒物品根据危险指数进行区分。d.相关消毒知识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学习,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或医护人员受到感染。

1.3优化策略

①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护士留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趋势,护理管理者对于工作被认可、个人成长等因素给予了关注。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关心她们的生活,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给予护士足够的工作自主性。②开展护士定期培训:因为科内新上任的护士,工作人员的变动,还有护理工作内容的增加,所以医院应当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容易发生护理错误的环节,如接送患者,手术的安置,器具准备,仪器使用,药物使用等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各项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平时做好分级督促制度,做好各种护理的记录,并制定各项出奖惩的具体措施。有违反操作规则的人员应当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这样使得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③加强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结合现有条件,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消毒、无菌意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及院内感染。将质量控制、评估标准进一步系统化完善,设立相应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内容将其分类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对感染管理实施量化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经对检测结果分析,其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数值用(x-±s)表示,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手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

3讨论

第12篇

【关键词】手术室;内容;优质护理;护理观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36-02

手术室在医院所有科室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和其他科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对其要求非常严格,对手术室当中的护士要求同样较为严格,手术室护士必须要熟虑掌握护理操作技巧,以及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尤其在最近几年,卫生系统要求“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增强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改革措施[1],其中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为了想要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手术室当中采用优质护理起到的作用。本文笔者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病人120例,并且对其采取优质护理,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近年来在我手术室护理的病人120例,当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3-80岁,其中包括有骨折手术、腹部手术以及其他手术,它们依次为45例、38例、37例。

1.2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手术室自主研发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可以分为五个项目,其中包括有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专业操作水平,手术安全核查以及手术巡视等。其中每个指标包括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3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法

1.3.1提高手术之前访视工作病人在手术前24h,由护理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在制定一个详细的护理计划,这对于手术的成功率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对病人讲解,告诉病人以及家属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成功案例。同时面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详细回答,采用这种护理方法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使病人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治疗。

1.3.2增强临床护理质量①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在访视病人的时候,应该由三方面来进行核对,其中包括有手术室护理人员,病人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在核对无误以后在病人手术部位做好标记,病人进入手术室以后也有三方面进行核对,其中包括有麻醉医师、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师。使患者手术安全性提高。②手术室为患病儿童建立一个特殊通道,如需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家属陪同患病儿童来进行麻醉,可以使患病儿童的不良情绪给予解决,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

1.3.3麻醉以后导尿护理麻醉以后病人必须要在没有痛觉的情况下来给予置入导尿管,这时候病人的敏感度会明显降低。这就解决在手术之前置入导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插入导尿管的成功几率得以明显上升,并且因导尿管给尿道造成的损伤得以减少。

1.3.4手术中护理麻醉以后病人的敏感度明显降低,有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对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其中包括以下几点:①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在手术当中应该由护理人员每隔30min对病人受到压迫的位置给予按摩,以免出现压疮。②手术室温度过高,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口渴现象,严重的会有不良情绪出现。手术室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会引发感冒,尤其是对吸入麻醉的病人,手术以后非常容易合并肺部疾病。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适当地调整手术室温度。③护理人员要密切检测病人的各项器官指标,不能来回走动,以便能够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④如果在手术当中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手术室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尤其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有效,一定要按照医嘱来使用药物。

1.3.5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也要全面实施,我院手术科室已经派护士进行深造,通过学习更为先进的护理技术可以在手术当中及时有效地配合医生手术,这样可以使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使病人的不良情绪给予解决,使手术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得以减少,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1.3.6改善手术室环境①要对手术室物品要进行分类并且妥善保管,手术室物品要进行包装,并且要放到指定位置,无菌物品需要通过专门无菌通道,污染物必须走专门污染物通道。同时还要对手术室物品进行定期检查,使手术安全得到保障。②一定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如果手术室要达到无菌环境,就需要制定一个卫生清洁制度,我院手术科室保洁人员一共两名,并且制定相关卫生保洁制度,对两名保洁人员做好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对层流滤网每7天要进行清洁2次。在手术前1h内要进行空气净化,保障患者安全。

2结果

2.1手术室病人满意度病人对手术室护理非常满意率为89%,一般满意为9%,不满意率为2%,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