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时间:2023-08-23 16:5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会计学;教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97-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在建设中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1]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同,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也有千差万别。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流向是软件开发;有一些具有财经背景的学校,则把该专业办得和会计类、经济类专业差不多。该专业的学生也存在很多的困惑,由于是交叉学科,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好,又不如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牢固,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的情况。

为了很好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方向不清晰的现象,首先得明确一个原则:由于该专业隶属于管理学,所以专业建设必须植根于“管理”。脱离了这个原则,专业建设的定位不准,就业方向就不明确,由此导致的就业率低,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发展。会计学是管理学中的“科学”,有一整套成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是管理学课程当中最为具体的一门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置会计学课程,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侧重于决策,研究如何利用管理知识提高正确决策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支持决策所需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更是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管理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向管理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元素,也决定了信息处理的质量。虽然不同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但是最终计算机技术还是要为管理服务的,背离了这个层面的意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管理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会计学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前导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前不需要特别多的知识储备。但是,会计学的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等,却需要会计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作为铺垫。从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来说,会计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借贷记账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思维”,这种方法所涉及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企业的基本构成和经济的来龙去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虽然很多管理类专业都会讲授会计学课程,还有的高校把会计学安排到通识教育的位置上,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会计学的设置要与其它的会计类专业区别开来。

1.教学内容要有主次之分

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符合专业建设的需要,课程内容要有主次之分。一般的会计类专业都会从基础会计到财务会计来进行讲授。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侧重于会计知识的普及,对于该专业来说已经足够,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制造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分配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构造了企业的主要经济命脉,展现了一个企业完整的价值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该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该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而对于一些会计实务所用到的会计账簿分类方法以及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和处理,则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只要让学生掌握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和作用即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2.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以及登记总账和明细分类帐,最终出具会计报表。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是专业的特色,用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来辅助会计处理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差错,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该专业会计学除了理论课程之外,最好是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入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了核心知识,另一方面能将该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用友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来作为实践教学的辅软件,教师在培训资料的基础上,添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处理综合实例,最终通过软件得到总账、明细账和会计报表。

3.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困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其中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融合。[2]课程体系改革见下图:

在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和管理类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找到相应的融合点以后,专业特色才能显现出来。会计学课程因为没有前导课程,所以建议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三、教学效果

在会计学课程教改之前,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设置的原因和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放松对本门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还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技术比较重要,而放松了对管理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不能成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教改之后,学生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增加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是对会计学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凸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练习,增加不同课程体系间的融合,找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3篇

一、岩矿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岩矿类课程都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实验教学通常占课程全部学时的1/3-3/5,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然而,在最终成绩分配上,实验教学成绩通常不足50%,成绩构成主要为平时实验报告成绩。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学生把实验成绩当做平时成绩不够重视,无法达到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培养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能有效评价学生实验效果的新岩矿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实验教学独立成课的课程新体系

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建立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在当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学分普遍提高、专业课程学分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分里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专业课学时;第二,如何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针对这两个核心问题,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新版教学大纲编订的契机,对岩矿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做了重大调整。即:将岩矿类课程实验课独立成课。按照学分和学时分配规则,理论课中16个学时为1个学分,实验课程24个学时为1个学分,这样可在学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适当学时,达到突出实验教学并增加岩矿类专业课程学时的目的。以结晶学与矿物学为例,原为3.5学分,56学时(实验部分32学时),分解为结晶学与矿物学(1.5学分,24学时)和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1.5学分,36学时),虽然学分减少了0.5学分,但是总学时却增加了4学时,全部增加到了实验教学上。改革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岩矿类课程总学时增加了10学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增加了2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增加显著。

三、建立实验课堂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课程体系下岩矿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完成,而学生仅仅能在实验室内完成对矿物岩石的鉴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自然界的岩石在种类、新鲜程度、结构构造等方面与实验室有较大区别。必须将实验教学由实验室的第一课堂延伸到室外的第二课堂,甚至教师科研的第三课堂[2]。每一个地质类院校,其校园内外的石材都是十分丰富的。实验教师在事先备课情况下,把学生带到校园内外,对地砖、路基、雕塑等天然石材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岩石与实验室的标本是有明显区别的。通过实验室第一课堂和校园内外的第二课堂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科研的第三课堂,将科研过程中的标本、薄片带给学生观察、讲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将学生逐渐引入到矿物岩石学的科研课堂。

四、完善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制度,保障改革效果

1、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课考试改革的思想与理念

新的课程体系下,虽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单独设立课程,但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仍然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在前、实验课程在后,且在同一个学期开课。新的考试制度本着“课程分离,考试不分离”原则,即在实验考核过成中要兼顾理论知识的穿插,避免脱节,理论课程闭卷考试中也要涉及相应的实验教学知识点。课程的考试应该遵循“方式多样、内容灵活、成绩复合”的思想。

3、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验环节单独设置课程后,必须制定完整的课程考试方案。实验课的考试方式包括课堂内考核、课堂外考核以及实验延伸考核三部分。课堂内考核成绩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主要包括学生平时听课及回答问题的专注情况、实验报告撰写情况以及期末阶段学生鉴定未知矿物岩石的能力。学生鉴定能力的考核应该兼顾手标本和显微镜薄片,以岩浆岩与变质岩为例,期末考核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对一个未知岩石手标本和一个岩石薄片进行系统鉴定、书写鉴定报告。课堂外考核以团队形式进行,成绩约占30%。凭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天然露头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观察点,进行详细观察、描述、查阅资料,采用课堂讨论或者报告形式进行汇报,计入课外考核成绩。实验延伸部分成绩所占比例较低,约占10%。主要是针对某些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结合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针对其研究思想及效果给予成绩,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

五、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2013级我校地质学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均采用了新版教学大纲,其中地质学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结晶学与晶体光学都采用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的课程体系。课程新体系实施过程中,理论课与实验课为同一教师,按照理论课相对在前,实验课相对在后的原则逐一进行,在师资力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

1、实验环节师资队伍显著提高

原课程体系下,由于班级较多,理论课教师只能兼顾一个行政班级的实验课,其他班级往往由实验室教师或者助教完成,这

往往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脱节。每门课程的实验环节单独设立课程后,在我校小班上课的大环境下,实验课程也由理论课程老师亲自授课,避免了原课程体系下部分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的情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我校岩矿类课程教授上课率达到100%。

2、学生对实验环节重视程度增加

原有课程体系,实验环节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部分同学投入不够。在新的课程体系与考核标准下,由于实验课为独立课程,具有单独的学分,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2个学时的实验课普遍延长到3~4个学时,实验室开放期间,一座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习的态度端正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随之显著提高。此外,学生对岩矿类科研项目的兴趣也显著提高。“小珠山花岗岩类型研究”、“灵山岛老虎嘴地区流纹岩流动方式研究”等一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继立项。

3、课程成绩分布更加合理

原课程体系下,虽然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但实验报告差别并不大,任课教师所给实验报告成绩也差别不大。新课程体系下,2013级两个专业两门岩矿课程的成绩都为正态分布,学生实验课成绩虽然以70~90分为主,也有部分学生成绩介于60~70分和90分以上,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引起下一届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五、结束语

第4篇

赵定乾

(一)活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从历史角度考察,活动课程是从课外活动发展而来的,即课外活动是活动课程的前身,活动课程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换言之,“活动”是“学科”的补充形态,承担学科课程不能承担或不便承担的任务。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概括地说,是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

(1)自主性特点。自主性指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开设的,或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是活动的主体;否则活动就不存在;活动成效,决定于学生(个性、群体)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而非主导(领导和决定)作用。

(2)实践性特点。实践性指活动课程是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在活动中,发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活动课程重参与,重过程。

(3)综合性特点。综合性指活动课程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而非某一 门学科知识;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锻炼是多方而的、综合性的;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4)多样性特点。多样性指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样。

(三)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在育人功能上,有许多一致之处。但其性质、地位和实施要求,却有很大差异。前者,列入正式课程,是课程体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并按照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规范要求进行;后者,不是课程(非课程),属于课余生活,可随意进行之。现代课程论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都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各有独特功能,缺一不可,具有同等价值。

(四)活动课程与学科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参观、技能训练、实习作业等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改革,但就其性质说,这些“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服从和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需要,并受学科教学大纲的制约,不属于学生自主参加的活动,与活动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第5篇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之间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类别特征、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近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

 

1构建合理专业课程结构

 

1.1专业知识结构

 

线上与线下和明确学习目标的混合教学。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模式和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在混合的设计上,达成学习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既可能是传统方式,又可能是混合式教学。如:课堂学习以及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或是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以及网络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等。

 

1.2能力知识结构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成混合式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等。在计算机应用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能力是整体教学的关键。那么,就要根据专业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平时实践所得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编程问题。可以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充分的交流,教师对学生开发或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评并且指出学生问题的不足。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创造性编程开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求新求变。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为主动探求实际操作的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1.3人才素质结构

 

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培养的高精尖的专业技能,还要强调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培养专业技能高的人才上面,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是这样专业技能高的典型代表。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于学生内心建设上的培养,育其成为人才之前,应先立其为人。高精尖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拥有高素质才是未来过得更多技能的根本性前提。促使学生可以不断积极的探索和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不断塑造自我。所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要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加注意对于综合能力的塑造,改变教育课程模块化的现状。

 

2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课程专业的设置可以根据市场调研或是市场的流行技术,来集体讨论共同制定一个适合的专业课程。如: 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设计进阶; 信息系统开发综合训练;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编程;面向对象程序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不需要强调严谨的系统教学,而是要根据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强调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将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换为《 计算机导论》等等。将具体的实际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等等整合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精髓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综合课程和混合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研发或是设计类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理解和操作技能。

 

3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

 

在综合课题、综合课程的授课中, 全程采用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该种授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融为一体,全课以项目为主线题贯穿始终,以学生完成课题/项目为教学目的,学生以小组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作品的形式的作为考试的结果。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实际特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三方面同时并进, 落在实处, 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帮助我们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好的感受外,还应在上课的示范别注意。在此,应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 达到能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也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

第6篇

Abstract:After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realizes the scale school, must stand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chievement foundation of the school.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life of idea the institute survival, to cause the institute qualit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level to reach a new level, improves the institut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I thought that must complete three item of principal parts: Establishes a stable teacher troop; Raise formation fine upward school spirit;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construction organic coordinated curriculum system.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校风教学改革

Key words:quality of teaching etho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Teaching

作者简介:马洪亮、男、1984年8月23日,现任职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教务处

一、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人文信息学院教师队伍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职教师,一是从本部或者吉林大学等一本院校聘请的专任教师。为了学院今后发展,学院教师队伍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专职,一部分从总院聘任,一部分从社会聘任。学院从总院聘请教师采取从高向低聘:先聘教授、副教授,之后聘讲师,原则上不聘助教任课。一部分从社会聘请优秀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师来校任课。教师队伍建立后要稳步向学习型组织发展。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组织愿景,挖掘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素质,达到强化组织整体能力的目的。在强化教师队伍内部修炼的同时,外派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多寻找不足,眼睛向外看世界,多向外界学习。只有建立起一只优秀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得到保证。

二、培养优良向上的校风

校风是学校稳定的文化积淀,培养校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学院校风应从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教学需要教学管理制度;学风建设需要产生学风建设制度;行为管理需要产生行为管理制度,而制度的有机合成,就形成学院制度文化建设。学院建院时间较短,现有部分制度尚不完备,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形成以法治校,规范管理。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强化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其核心是强化班子作风建设,教师教风建设,学生学风建设。

要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班子,在作风上要塌实做事、老实做人,在行动上要肯为人先,以此带动全院师生。要树立育人先育己观念,发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在教学上鼓励师生互敬。学风上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以教师的师德、行为和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优良学风。

在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经过几年努力,将为学院优良校风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深化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预测教育变化,与时俱进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落实“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切实发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强化课外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竞赛,完善课程环节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支持教师参加教改立项,在改革中不断推进教学进程的完善。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好计算机实习基地,建立部分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2.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结合学院教学实际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细化管理环节。强化教学督导,完善教学质量学生信息网、完善听课制、网上评教制。强化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核考试等五大基本环节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

3.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借鉴总校课程体系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但这种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是否符合独立学院生源实际应是今后学院注重研究的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在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时间上较公费生有差距,学院培养学生目标定位也与公费生有所区别,因此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母校课程体系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在选用教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机组合,协调搭配。学院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在教材选用上应与公费生区别,选用部分院校为三本学生编制的新教材,选用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水平的部分优秀教材;在课程配置上,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总之,学院如果能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培养起优良向上的校风;能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学院就将在教学质量上有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冶金技术;化学教学;课程体系

0 前言

我国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教学中,大多数院校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作为冶金技术专业的主干基础课[1-3],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课程设置基本上学时都在200学时以上。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冶金企业对学生化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不断增加,但由于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专业教学内容的分配,使得化学教学所分配的学时越来越少,利用原有的化学教学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4-6],因此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我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实践,对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以前,我院冶金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三门课程,共计208学时。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化学理论内容过多,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的相对较少,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2010年开始,我院冶金技术专业进行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将原有的三大化学整合成一门冶金化学基础课程,课程总学时降为108学时,与原来的化学课程体系相比,课程学时减少了100学时,但由于采用了自编教材《冶金化学基础》,它综合了冶金技术专业对三大基础化学所必需的知识内容,虽然学时减少了,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减少,学生普遍反应教学内容学习中更清晰条理了。因此,在现有的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下,为了解决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学时少,要求高的矛盾,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2 化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与原则

2.1 打破学科界限,将三门化学基础课有效地进行整合

目前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中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这三门课程均为分别开设,如何将这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重新优化课程内容,处理好相关内容的衔接。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这三门化学基础课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的章节,如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反应、配位反应和配合物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中均有相当多的章节介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函数、化学动力学的应用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中也多次重复出现。这些重复的内容在三门不同的教材中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时总觉得学过,因此学习重复内容时有些厌学情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好,同时重复的教学内容还会占用较多的学时,对后续的专业课教学影响较大。因此,我院将三门化学教学内容精简优化,删除了三门教材之间重复的内容,将原有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三门课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编排的《冶金化学基础》教材,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

2.2 减少理论推导,突出化学课程在专业中的实际作用

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是冶金技术专业必须开设的三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学时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的比例相当大,同时在三大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理论推导和验证性内容占了大量篇幅。进行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后的《冶金化学基础》按照冶金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精选内容,删除大部分理论推导内容,强化了部分实践操作内容,同时加强化学基础理论课和冶金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3 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体系构成

通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结合我院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最终确定的冶金化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十一个章节,教学中安排108学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4 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高专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化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时候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删减内容,而是将重复的内容进行优化,使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其次,化学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也不是将几门化学课程的简单综合,而是在满足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优化组合相关教学内容,使得整合后的化学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后续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简单的拼凑和删减,要把握好几门课程中的区别和联系,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知识结构的要求,科学地进行处理,把握好对相关课程内容“取”与“舍”的尺度。

总之,回顾我院三年多来冶金技术专业的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兼顾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基础,更突出冶金技术专业化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三年多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普遍反应在学习化学课程时,不但能很好地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在我院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不同院校专业侧重不同,我院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不一定适合所有冶金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希望我院的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能对其它院校的冶金技术专业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常青,张平民,关鲁雄,等.冶金、材料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大学化学,2002,10:19-21.

[2]肖凤娟,杨惠芳,彭正.材料专业化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2:20-23.

[3]臧亚南.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的课程综合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4:233.

[4]李燕,韩冬冬,吴志恒等.高职高专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6:103-105.

第8篇

高职院校与一般的本科院校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从各方面来说与本科院校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就业形式的不断严峻以及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收到社会更多的重视。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地方,这是与本科院校培养科研人才的最大不同,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来说,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汽车专业这种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更是如此,因此,本文对汽车专业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汽车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1前言

汽车专业也成为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欢迎的专业,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热门专业。然而,与受欢迎程度形成反差的是我国的汽车专业不管是从教育模式还是师资力量配备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社会不断地发展使得原先的老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必须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进行创新教育改革,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文章基于以上背景,对汽车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够更好的弥补理论方面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希望文章的写作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2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2.1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对于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培养目标来说,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差别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这也造成了培养目标的不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不管哪一所高职院校,培养目标都离不开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能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同时满足汽车销售、生产、售后、检测维修等各方面,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使命感等,学生只有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紧张的就业形式。

2.2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2.2.1课程体系的制定和设置相对独立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多的是为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但是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创新以及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定式。

2.2.2高职院校汽车课程内容设置重专业轻思维

由于国家推行教育改革,使得高职院校数量增多,很多新开放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不了解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规范,对于课程设置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的目标上来说,更多的追求客观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过于老套,没有创新性,更多的只是专业的培养,并没有考虑学生思维的培养。

2.2.3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为了学生未来就业出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脱节,同时,由于收到一些资源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更多的设置了理论课程,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因此认为自己掌握了理论,因此眼高手低,与实践产生很大的脱节。

3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建立“双导师”共同授课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融合———解决学生对创业实训能力的需求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创新教育不仅要求每个老师都是双师素质,同时还要求学校聘请汽车行业的专家到学校上课,通过学校以及社会两位导师教育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教学,除了教育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更多还要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实践过度的过程,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未来的实践相结合,在满足社会对学生要求的同事能够让学生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学生不仅要懂得基本的汽车维修、保养、汽车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学生要更多的结合实践进行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课程的交叉,对课程进行创新,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未来就业或者创业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双导师模式来说,首先,要正确的对待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角色,校内的导师并不是取代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职责,更多的是管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更多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对于校内和校外导师来说,校内外导师并不是独立的,必须讲究相互的配合,对于校外导师来说,更多的要配合校内导师的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按兴趣进行分组,针对专业能力分配最合适的导师,两位导师能够更加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再次,校内导师由于有一定的职责,因此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而校外导师由于并不是真正的老师,因此可能产生一定的疏于管理,这就要求两位导师都能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3.2三类创新课程体系

3.2.1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

“课程设置”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对于学生来说,必须紧跟社会政策,选择最好的就业创业方式,如果毕业了一时之间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能否抓住社会的便利条件进行自我的创业,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对于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课程教育,通过在学校的培养,学生更好的识别创业机会,同时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在一时没有找到好工作之前能够保持较好的信心,同时能够善于发现创业机遇。

3.2.2专业能力培养课程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的汽车专业的技术能力,由于高职院校肯定不会忽视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社会并不缺少具有汽车专业技术能力的学生,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还是强调对于学生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面对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善于协调,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3.2.3环境适应能力课程设置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因此,基于“环境适应能力”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有: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商务谈判技巧、人际沟通交流技巧等。

4结论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高职院校必须对原先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引入创新理念,更全面的综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在未来了的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琦 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华,杜娟.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5).

[2]许强,陆清.高职化工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4(15):180~181.

第9篇

(一)课程体系普教化,成人教育特点不明显

自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其一直被看作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路线,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甚至教材等方面,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没有特色,也无明显差别。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特别是理工类课程,实践内容较少,忽视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课程结构正统,体系有失偏颇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构成中存在着以学科为重点,以教师为中心而设置课程的现象。同时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突出各学科知识的学术性,偏重知识理论性与学术性的传授,造成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脱钩的现象。这对以重点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而言,是不合理的。

(三)课程目标学历化,技能培养较少

成人高等教育一度以学历补偿的职能不断发展。在这一时期,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中,往往强调以获取学历证书为导向,偏重于通过课程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关学历证书,而对相关职业技能知识传授得较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侧重于提高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仅是获得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素质。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改革并不是盲目的,追求的也不是与已有的体系的区别和不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达肯沃尔特曾经说过:“成人学习者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与全日制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及工作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将知识内容与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并急切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突出了对知识的实用性需求,而不是或鲜少关注知识的学术性。所以,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以实用性为原则。

(二)职业化原则

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技能,以保证学习者能够获得社会行业领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确保个人职业发展及职业转换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社会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改革过程中,需紧密结合行业职业发展趋势,立足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做好相关职业技能知识,特别是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联的学习内容的合理设置。

(三)信息化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使网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并日益普及。自1999年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教育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教育的发展带给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之一就是课程建设的信息化。课程建设的信息化可以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因此,构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信息化课程体系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及建设的突破点之一。

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为突破点,立足实用化、职业化和信息化等原则,大力推动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的衔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实践实训与生产实践的衔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相衔接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课程体系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趋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动向,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人高校在立足自身已有优势学科以及专业的基础之上,建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改革机制。学校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要求,不断调整办学层次、办学专业和办学质量,积极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产业的专业,控制发展面向限制类产业的专业,逐步取消被淘汰类产业的专业,实现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学校深入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及其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突出应用性和技能型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改变单一的线性课程结构为脉络化分支式的课程结构,拓宽专业方向。以各个专业方向为单位,将专业课程分类组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库”。调整课程结构,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比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及表现形式。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过去,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突出学科的学术性,而对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内容体现较少,以致无法满足急需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的改革中,课程内容应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培养。在深入落实相关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实践需要,以及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内容与要求,不断修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将职业技能标准中的各项要求纳入到专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之中,使专业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保证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同时,成人高校可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在制定专业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纳入课程体系改革中,促进课程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使课程设置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通过课程内容或者知识点这一沟通“桥梁”,实现课程内容与资格证书的相互衔接。

(三)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衔接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课程体系;探索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教育模式,近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就构建高职课程体系而言,仍处于初建时期,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在课程设置上,不是中职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本科的课程模式翻版,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课程观念陈旧,缺乏有效综合,课程门类过多、过杂,难以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要么是“拿来主义”,没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与创新,缺乏科学的课程精选。

②在课程编排上,循守旧的传统观念,固守课程的学科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重设计计算、轻操作训练;忽视文化知识教育而过于偏重职业技能训练,陷入让学生先“学会做事”而后“学会做人”的思维误区。这两种观念都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社会人”与“职业人”割裂。

③在课程内容上,表现出繁、难、偏、旧的弊病,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有效整合,既占用了教学时间,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又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④课程考核不规范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会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答题方式。闭卷考试的试题内容倾向于理论知识,且大多是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对于分析问题和会计实际操作的内容则很少涉及。一部分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背答案、抄笔记也能通过考试,没有达到学生学懂会做的目的。

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 基于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

1.1 采用通专结合的模块课程结构,淡化过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界限,便于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体为职业基础模块面向职业行业的宽基础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专业要求具备为职业岗位以及职业迁移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职业技能模块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必须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岗位化、任务驱动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一学一做一体化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理论实践、实习实训、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职业延展模块是面向学生的职业岗位偏好、职业知识的拓展以及职业岗位发展所应储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自行选修相应的课程。

1.2 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以“适用”“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综合和整合。必须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协调发展。注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中体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的要求,特别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

1.3实行双证融通,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集中培养相结合。与大部分行业不同,会计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即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校期间应将有关知识纳入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开设证书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同时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为学生以后顺利就业打通职业门槛。这种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打造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核心精品课程

针对高职高专人才水平的培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按社会、行业(企业)及其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并有一定的前瞻性。会计与审计专业结合高职培养模式,参照会计与审计专业群的岗位需求,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教学计划、教学理论、教学实践、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和建设。因此,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优化整合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对核心课程采取四大专业模块加以建设,即:会计核算技能课程、审计工作技能课程、税务技能课程和理财交易技能课程建设。

3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以工作流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对多年来基本沿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一种否定。“重构”就是要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内容选取、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方面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工作环节划分为若干项目模块来进行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样要以工作流程为参照,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内容,要根据项目模块进行分组演练、岗位交叉互换等。

建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验资料,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 李松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第11篇

【关键词】CPE;国贸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教育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调节,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递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等学校所面对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性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唯有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现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培养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民办高校要实现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使命,就必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就业。

一、CPE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CPE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在吸收传统课程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探索与试行三段式课程培养,即将本科教学的八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前三个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Core Courses);第四~六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Profession Courses);第七、八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Employment Cours-es),三者简称“CPE”模式。其中,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模块与实践教学最密切联系,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其中,职业群集课程模块系就业导向课程的主干模块,主要以各专业校内仿真综合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从业职业资格课程为主体设置相应的课程。

在CPE人才培养模式下,强调以行业的需求导向为主,所以在学科基础课程(C、P模块)的基础上有效体现就业导向课程(E模块),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体系支撑着C、P模块,而实验教学体系支撑着E模块,整个模式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因为C和P模块保证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下阶段的就业导向和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E模块根据学生的自我需要和发展目标创造了自主选择条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的应变性和适应能力。综述该课程模式,其形成了“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课程体系结构,能更好地将企业需求、就业导向及学生发展三者关系完美地融为一体。由此可见,CPE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有助于提高我国民办高校的育人水平。

二、我国民办高校国贸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区别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以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为特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的总体设置、主要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等均要有其自身特点。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院校的国贸专业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其课程设置却只是模仿国内一流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然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微调,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具体来讲,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其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而专业课所占比率却较低。另外,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课程设置无特色

民办院校往往是从普通本科大学的二级学院独立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受制于母体学校,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的要求下,参照普通本科大学设置的,课程设置与普通本科大学区别很小,理论课程有余,而实践课程不足,与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学生无特长。

3、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

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尴尬。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应聘者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希望一个新的业务员能够很快进入到工作角色之中。这种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CPE模式下优化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是让其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外贸领域内将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进出口贸易的实践中去,其培养特点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上可见,民办高校国贸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CPE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来优化民办高校国贸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以便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实现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在CPE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民办高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

1、统筹考虑,合并、整合、调整部分课程

认真研究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提高课程的整合化程度。比如,可以取消国际经济学课程,因为该课程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两门课有大量内容重复;取消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增加报检基础与实务、海关商品学等课程。同时,大胆精减过于陈旧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引入反映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体现社会现实需要的课程和内容。

2、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素质教育。然而,这种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来自人才市场的调查显示,具备相关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已经成为学生就业时的硬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尝试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入到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过重点开设一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考而且是专业必需的课程,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还能获得重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单证员、国际商务师等资格证书。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结算》等应用性强的课程,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应该安排1/3左右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取校外企业实习和校内实验模拟两种方式。一是积极建立校外实习点,为国贸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二是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贸易模拟平台,进行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在当前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诸多困难的条件下,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第12篇

【关键词】“3+4”;衔接;中职;普通本科

1 “3+4”衔接模式的背景

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改革是江苏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分段式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等意见,部分中职校与普通高校开展了“3+4”分段一体化改革模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考核评价体系相互沟通,将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分层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探讨科学合理的机械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衔接模式是推进“3+4”改革模式的重要内容。

2 “3+4”模式内涵

所谓“3+4”模式,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一体化培养,中职学校学习3年,经考核合格后,学生进入对口试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取普通本科文凭。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3+2,3+3)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与普通本科(3+2,5+2)分段培养模式。后两种分段培养模式,分段前后都有相应的交集,而中职与本科的3+4模式没有交汇点,并且跨度最大。“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并不是中职与普通本科的简单拼接,而是新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考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3 “3+4”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

3.1 “3+4”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招生生源的不同,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实践而轻理论,本科院校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如何统筹考虑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改革模式的重点。不能割裂的考虑两个教育阶段,应该尽可能地融合“3+4”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层次,制定七年一贯制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目标的框架下,构架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衔接与融合。

3.2 “3+4”课程体系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分段式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避免基于原有的三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四年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组合,避免中职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重复现象发生。将中职阶段的转段考核与七年一贯制的总体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将中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打通一体化,统筹科学安排,形成在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高度融合的上下贯通的科学课程体系。

3.3 教师队伍衔接

教师队伍建设是“3+4”一体化衔接模式中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打造一支完全适合“3+4”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

3.4 教学资源衔接

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建设基础好、师资队伍强、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有实效、人才培养有特色等优势。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设施完备、师资条件优越的明显优势。通过整合院校现有专业人才教育资源,实现设施通用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更大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将有利于创建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智能装备制造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

4 “3+4”模式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创新工程项目促进委员会,负责对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机制、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及院校合作培养机制等。

4.2 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

建立由试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4.3 加强“3+4”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课题组,吸收试点院系骨干教师参加,针对“3+4”分段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课题立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试点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试点方案。

4.4 增加经费投入,落实项目实施的经费保障

院校定期拨付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研发。

5 结束语

目前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与政策尚不完全成熟。因此中职与本科衔接模式还需进一步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对于“3+4”分段培养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将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