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管理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时间:2022-02-24 08:5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关于如何加强油田企业生产管理的几点浅见

1.管理人员对各类作业现场情况的掌握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了解现场各类作业情况,同时要加大现场检查频率,通过对作业现场情况的检查和掌握,查看了解生产安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力,通过对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整改,反向促进生产安排更合理化。

2.调度执行力的贯彻和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性生产工作的开展基于调度安排的执行力和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性。好的执行力能够及时贯彻落实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同时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性能够真实的反映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后续生产安排提供依据。

3.与兄弟企业及国内外大油田之间的对标,了解油田发展最前沿内部对标,与兄弟企业相互学习比较,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节减业务流程或不必要的程序,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规范化。行业对标,通过与国内其他大油田或者国外知名油田对标,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了解油田管理发展方向。

4.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辅助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是建立生产调度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将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运行情况录入生产调度平台,管理人员通过调度平台掌握每一口油井的运行情况,了解每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方便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二是建立基于事故案例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标准检测等数据库,从而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但是必须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应用其对油田开发时不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在原有数据库的支持下,对开发过程中不同的数据开展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高决策的正确高效性的同时,加强风险的评估,着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跟踪管理,利用反应的各种数据,分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还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计划方案实施,同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而这就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隐患防御系统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切实促进跟踪检查工作成效的提升,促进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5.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实施综合化的管理一是健全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对其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在采取生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管理机构中的人员的管理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从而通过明确责任,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油田的生产开发过程中,加大对相关管理制度和惩奖措施的建立,对于油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三是实行对事故的一体化管理,对事故的发生要快报,并且及时的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型、人员的伤亡等统计情况,保证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分析,实施营救,减少伤亡和损失[3]。

二、结语

作为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和总结油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同时,健全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管理成效,促进企业各项业务安全高效的开展。

作者:陈延峰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

第2篇

1.1实行科技保安工作

必须及时、积极地研究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包括顶板破碎、瓦斯涌出量高或机电辅助障碍等。积极探讨顶板、瓦斯的相关防治技术,加强机电运输,促进符合矿井生产的技术规范,全面、彻底地开展危害因素辨识活动,并按照危害因素辨识后果实施一系列的防范办法。在技术上,应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利用综合管理体系避免矿井出现管理空白,以提高业务保安管理的水平。

1.2明确分工,积极配合

员工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技术人员应做好业务指导,强化检查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和解决方案。此外,领导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各种技术规范,起模范带头作用,给员工树立榜样,从而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动力,起到推动作用。

1.3坚持持续改进活动,强化质量标准

应积极开展质量创优活动,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优化质量标准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安全生产程序化、制度化,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稳步进行;建设“质量保安全、质量增利润”的优秀生产环境,为矿井实现长治久安的安全管理打下基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坚持遵循“培训管理、考核发证”的原则,制订相应的规范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基层部门结合矿井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从而整体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2矿井安全借助科技和管理创新

2.1创新矿井的设计理念

应优化矿井周围设计,采取斜井、立井等方式开挖,将运输大巷布置于煤层中,促进无轨胶轮车的有效运输,提高辅助运输能力,从而为矿井大规模生产创造条件;大幅简化生产系统,精简机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变传统格局,使高瓦斯矿井的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2.2改进生产工艺

当管理难度较大时,应改变支护方式,增加多种材料结合的强支护方式,以提高巷道的支护强度,保障顶板的安全生产管理,打造符合矿井安全生产的结构体系。相关安监部门应树立并维护自身的权威和尊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控制,细化管理程序,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封闭式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安监部门应认真处理每一项任务,对于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应严惩不怠,决不姑息,必须追究其责任,但也不能冤枉没有犯错误的员工。企业应众志成城,建设安全型矿井,促进良好生产氛围的形成,最终形成矿井安全生产的美好前景。

2.3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应积极引进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充分掌握生产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劳动强度,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形成优秀的综合信息体系,推动远程控制、监测、诊断和维护的发展,集中工业电视的网络控制。矿井还应安装定位系统,对一切工作任务实行连续监测、监控。此外,矿井企业必须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计划,加大对生产设备的经济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生产系统的优化改造。

2.4安全文化建设

应追求高层次、高标准的安全生产建设,彰显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丰富安全文化精神,以推进安全文化向前发展。利用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和自我管理体系,尽量弥补监管制度中的缺陷,促进安全生产机制的落实,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员工健康水平上获得双赢;创新安全建设理念,导入全新的综合管理机制,简化流程,强化方法,规范管理,将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积极开展主题竞赛,打造精致工程,从而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结束语

第3篇

1农机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不到位。关于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没能做到常态化、无缝化,农机驾驶人员主要为农民,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较差,在日常农机生产作业中,经验式操作、随意性驾驶情况较为普遍,无牌无证行驶、不参加年度安全技术检验,违法拉人,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大。

1.2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规定,“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具有适应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配备宣传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仪器设备,并按照农机安全监理行业标识规范设臵相关标识标志。”但是目前,不少农业机械监理部门设施和设备不足和落后,不能适应农机安全检查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1.3农机监理执法存在法律缺失。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农机监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农机监理机构只能对所负责的拖拉机进行挂牌、办证、检验工作,无法对所管理的拖拉机进行全面有效监督管理,这就使其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限制,无法对农机进行应有的监管。

1.4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农业机械是自己的农具,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很少上公路,技术容易掌握,操作比较简单,出现故障自己就能解决,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培训,没有必要办理牌证和进行年度检验。

2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2.1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在农机化发展中的地位。要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社会大安全生产工作范畴之列,作为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制度和体系,从而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3.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认知度。以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农机方面的惠农政策为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或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农机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形成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的良好局面。加大安全。

2.3提升农机监理服务水平。一方面更换老旧监理设备,一方面要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用现代化的装备武装机手,进一步拓展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4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法规。政府部门要出台农机安全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农机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

2.5加强农机安全隐患的排查。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管理,提升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实现对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首先要对现有农机进行统计。对现有农机的数量、分布、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做好台帐工作;其次要及时对农机进行检修。定期组织对农业机械的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农机,能维修的维修,该淘汰的淘汰;三强化持证和上牌意识。要加强农机驾驶员的持证检查、农机的上牌检查工作,对没有相应驾驶资质的驾驶员、没有牌照的农机,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没有证照的人员和农机坚决杜绝上路下田;四是加大农机生产厂家的资格检查、产品检测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问题农机带病出厂销售。

作者:费立强赵加农单位:日照市山海天风景管理区卧龙山街道农业机械管理站

第4篇

1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水厂生产业务的管理以及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数据管理、生产业务管理、生产统计分析和生产报表管理4个模块。具体功能见生产管理子系统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2供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

顺德供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供水生产的监控、运营、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①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水厂各类生产数据的利用率和整合度,可避免大量生产数据人工录入、统计的反复工作。在系统运行之后,公司160余份生产报表已实现了无纸化,并能采用图表、数据等多种形式展示统计结果,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统计信息和综合分析功能,并为生产决策提供高效有力的数据支持。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使水厂常规工作和管理执行流程化、规范化、统一化的模式,工艺巡检流程、设备养护和维修流程、设备管理流程、生产报表填报和审批等都执行统一的流程及工单模式,这对统一和规范各水厂的管理模式起到很大的作用。③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业务信息数据库,现在各水厂能快速、方便、实时地跟踪、管理生产数据及生产KPI指标数据,同时还有助于公司总部生产运营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实际生产运行状况,分析比较各水厂的生产指标,可为生产决策和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2014年各水厂日均供水量变化如表1所示,该表展示了厂与厂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每间厂本年度12个月日均供水量的纵向对比。

3供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特点

①连续生产过程导致历史数据量呈线性增加,使数据传输占用更多的带宽,不仅增加运行费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因此需对数据传输方案进行优化。首先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共性数据,并且自定义数据传输格式,而对于不同规模的数据则进行不同的压缩处理,压缩包在80~100倍左右,克服了传统的XML标准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数据网络传输效率[1]。②系统使用断网缓存作为传输保障机制,当网络故障或采集端硬件出现故障时,其实时数据将以文件形式缓存于本地电脑上,待网络恢复后,再一次性上传至数据服务器,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③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的前端架构,用户在家、在外出差时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水厂生产运行状况;系统后端采用基于SOA开放的体系架构,易于升级、扩展与维护;系统的物理部署采用了分模块、虚拟化部署方式,以保证系统的高度可靠性与安全性[2]。④系统专用的数据采集平台解决了自控系统获取的通用性,它将各类自控系统实时传输到生产管理系统中,并加以分析和保存,采集数据频率最小时间为1min。⑤系统提供严格的用户角色及身份验证管理设置,所有功能使用多角色权限控制。⑥在技术上,通过在网络交换机上增加访问控制列表,将厂里办公网与工控网逻辑分离,有效保护工控网资源的数据安全。同时系统操作员根据其业务分工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在应用软件上增加了系统注册、上机密码口令、优先级、自动检错等手段,彻底避免了病毒的侵害,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4供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顺德供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上融入了大数据分析的理念,系统每年处理的信息点数量达到约1398亿,并且打通了水厂实时生产运行数据与生产数据填报、设备管理等之间的数据通路,数据从分钟级,到小时、日、月序列是逐级汇总,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比如,系统可通过实时数据中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的数据对设备进行保养,可以在生产巡检过程中将设备异常情况提交到设备管理系统中,因此系统的各功能和水厂的业务是相辅相成的。系统的建设使顺德供水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数据管理共享体系,充分发挥了水厂生产数据在日常管理中的支撑作用,降低了水厂运行风险,保障供水安全,同时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供水行业水厂生产管理领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设计上可为同行业类似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对提高国内供水企业水厂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葆华 单位:顺德水业控股有限公司

第5篇

1.1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

主要有拖拉机(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其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为此,在国家制定的交通、农机管理法规中,均对拖拉机载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一些群众为了一时方便,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而重特大农机事故中,大多数都与拖拉机载人有关,这样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另外,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极易发生事故。

1.2农田作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

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几倍),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如我县每年有近百起农机农田事故。因此,对出事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2农机作业生产管理措施

2.1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应有贡献。

2.2要大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人人共同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

对农民朋友还应该加强农机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知道农机安全常识,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为此,《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从上述规定可知,《条例》既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也要求每个公民遵守。对于农机从事农田作业,凡是参于作业人员和周围其他人员,都必须遵守农机作业规章,确保生产。

2.3督促机主按时参加农机年检,并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4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监督检查是农机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加强农具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落实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守《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的检查。目前,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盲区,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把监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城镇街道等交通要道上,无暇顾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农用机动车主的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他们趁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之机从事违章运输,于是无证行驶、违章载客、超载、人货混装等违章现象泛滥;加之乡村道路的路况环境使农机使运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在农忙季节,集中精力对农机农田作业进行监管,全方位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2.5农机作业监理部门应依照《条例》规定,本着以责论处的原则,处理农机事故

第6篇

关键词:文成杨梅生产无公害发展对策

杨梅为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喜温暖湿润,较耐荫,根系较浅。在文成,杨梅基地建设选择在海拔600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为4.0~7.5含有石砾的砂质壤土和红黄壤土。凡狼箕、映山红、松树、杉树、桃金娘等生长良好的土壤最适于栽植杨梅;又因杨梅与菌根共生,故在比较瘠薄,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反比平坦肥沃地生长结果更好。平地土壤肥沃,排水不良,易引起枝叶徒长和落花落果。但杨梅适应性强,尤其是种植在阴坡地成活率更高,园地无需劈炼山,直接挖穴种植,但种植以后要比炼山栽植需管理精细点,以后每年逐渐扩穴培土护根即可。

杨梅分春植和秋植,采用嫁接苗造林。春植于1月~4月上旬,秋植为9月~11月。一般以春植为主。定植宜采用株行距5米×5米或4米×5米,每亩栽27株~33株。雌雄株比例100~200:1为宜,若当地有野生杨梅可不配雄株。定植穴为100×100×80立方厘米,每穴施堆肥50公斤左右或厩肥25~30公斤或饼肥3~4公斤,再加过磷酸钙1公斤,上覆15~20厘米厚的肥沃表土。栽植时应选壮苗,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并适当疏除枝叶。栽植把苗木置于穴内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然后加上表面土或细土,用脚踏实或用锄头等工具敲实。浇足“定根水”,最上面覆盖心土至高于地面20~30厘米,并将嫁接口盖入土下为宜。苗木定植以后,7~8月高温季节要及时松土、浇水和树盘覆盖遮阴,以减少水分蒸发。

树冠整形有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和主干形3种。以自然圆头形为主。幼树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养早实丰产的树体。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即对定干后萌发的新梢,选留3-4个生长强健、方位分布均匀、相互间有一定距离(约20-30厘米)的枝条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选留2-3个副主枝或侧枝,使之分布合理,层次分明,在3-5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调节生长与结实的关系,促进持续、优质、高产。成年树修剪每年2次,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生长期修剪可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及2月中旬至3月下旬。修剪包括除萌、摘心、拉枝、和撑枝及环割、环剥、倒贴皮、断根等几种方法。

培土在秋冬或春季进行,从减少表土冲刷,保护根系。培土一般就地取土,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等。幼树生长量小,易被山间杂草、杂树所掩盖,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所以幼树施肥、浇水、夏天遮荫等管理要精细,尤其是在夏天管理,要求在幼树树盘直径1米左右范围内,头几年连续中耕除杂草,并进行地面覆草,连续大旱年份,要进行三天一次在傍晚时分浇水,浇水以湿透苗木根部坭土为宜。扩穴改土以秋冬为宜,可全园一次性进行,劳力不足时也可以树干为中心逐年扩穴。

根据杨梅树龄、生长势及土质等情况,应采取科学的配方施肥,最好是先测出土壤的肥力,再科学配肥施用。幼树以促进生长为主,注重速效肥料的施用,氮磷钾比例以1:0.8:0.8左右为宜,以促进枝梢生长,尽快扩大树冠,全年施肥2次。成年树以促进结果、提高品质为主,氮磷钾三者比例以1:0.3:0.4为宜。每年10月份以腐熟厩肥、堆肥及饼肥为主。成年树每年春季和采后结合施肥进行培客土护根;施肥每年2次,春肥以钾肥为主,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具体成年树要求砂质土壤每株施饼肥3公斤加腐熟厩肥10公斤;冲积土壤和红壤土每株施饼肥3公斤加腐熟厩肥15公斤。壮果肥在每年5月夏梢发生前施入,以速效氮钾肥为主。成年树要求砂质土壤每株施5~7公斤草木灰(或尿素1公斤),加3公斤的硫酸钾;冲积土壤和红壤土则再加1公斤的硫酸钾。有隔年结果现象的成年树,结果小年可少施追肥,结果大年则必须施。大年时,在花蕾未开放前适度修枝疏果,防治病虫害,确保果实个大、优质、丰产。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以复合肥为主,并严格掌握磷肥使用量,一般每株每两年施用量不宜超过0.3公斤。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对幼树宜采取逐年扩穴深施的方法。成年树采取表面撒施和条施,加土覆盖的方法,要避免开大穴或开环状沟施肥。

杨梅食疗作用

1.助消化增食欲

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鲜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进食欲。

2.祛暑生津止渴

杨梅鲜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预防中暑,去痧,解除烦渴。

3.抑菌止泻消炎

实验研究表明,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杨梅性味酸涩,具有收敛消炎作用,加之其能够抑菌,故还可治各种泄泻;而杨梅树皮含鞣质、**甙、杨梅树皮甙等,也是主治痢疾、目翳、牙痛、恶疮疥癞等病症的良品。

4.防癌抗癌

杨梅中含有维生素C、B,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杨梅核仁中含有维生素B17,这是一种抗癌物质,所含的氰苷类、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5.减肥美容抗衰老

杨梅的果肉中的纤维素可刺激肠管蠕动,有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杨梅所含有的花青素及维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有提高免疫力、抗自由基、预防衰老、抑制癌症的作用;杨梅所含果酸能阻止体内的糖向脂肪转化的功能,有助于减肥,是现代靓姐帅哥减肥的理想水果。

6.降血压防中风

杨梅鲜果中钾的含量极为丰富,每100克鲜果含钾量达100mg左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钾元素在维持心脏功能、参与新陈代谢以及降低血压等方面的功效突出,还有助于调节情感,稳定情绪,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因此具有理气活血,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中风等作用。

第7篇

1.1有利于发现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环节

通过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地、定量地、确切地、直观地发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1.2有利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等纠正措施进行完善,以期所有工作均有章可循,从而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1.3有利于制定各项重要决策

公司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或重大决策时,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将通过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决策内容。

2统计分析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统计分析的主要数据涉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事件1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公司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软件信息系统对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进行统计,并按季度、年度对收集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对分析出的管理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2.1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统计分析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公司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从学历、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年限、人员流失和新入职人数进行分析。根据公司的人才培养经验,常规情况下培养一个经验较丰富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公司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具有5年以上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数量偏少,只有46人,仅仅只占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19%,尤其是既有5年以上安全管理经验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只有30人,仅占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12%。公司流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工作在2年以内为主,为210人,占到流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88%。2009年以来,流失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管从总数量上还是从各学历分布层级数量上都高于新入职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近年来,由于公司自有员工总体数量控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变动状况在可控范围内。

2.安全隐患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将安全隐患分为作业环境条件、消防安全、文明施工、危险化学品、施工用电、施工机具、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个人防护、高空落物、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其它共13类。公司对安全隐患主要通过安全隐患种类和20万工时隐患率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公司近5年的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类型趋势基本一致,隐患数较多的类型为文明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施工用电、高处作业等。文明施工隐患最多反映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是公司改善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提升公司形象的最大障碍。公司近5年的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一直处于公司控制线以下,但是在2012年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达到68,接近公司设置的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控制线。因此,公司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减少安全隐患产生。

3.安全生产事件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公司将安全生产事件类型分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高处坠落、坍塌、触电、淹溺、灼烫、中毒/窒息和其它伤害共计13类。公司对安全生产事件主要通过事件类型、年度20万工时安全生产事件率进行统计分析。2009年至2013年期间的安全生产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两种类型占比最大,近五年共发生66起,占安全生产事件总数的54%。该两种类型比重较大与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安装有关。为了加大对易发安全生产事件类型的管控,公司对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两种类型安全生产事件按照起因物进一步进行统计。44起物体打击安全事件中起因物为高空落物的29起,占比66%;22起机械伤害安全事件中起因物为磨光机使用的12起,占比55%。说明公司施工现场高处临边防护不到位、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和一线作业员工磨光机安全操作技能不足。公司近5年来20万工时安全生产事件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在可控的情况下逐渐好转。

4.安全生产事故

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执行。公司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通过事故类型、发生时间、伤害严重率、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进行统计。2009年至2013年期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7起,其中轻伤28起,伤28人;重伤5起,伤5人;死亡4起,死亡4人。死亡事故均发生在公司使用的专业分包单位。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其它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公司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4月、5月、7月、8月和10月。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1:00、14:00-15:00和15:00-16:00,这3个时间段内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8起,占事故总数的49%。上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4起,下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8起,下午比上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数要高出29%。公司并没有发生因临近下班或加班加点而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加。公司2011年伤害严重率大幅上涨,达到189.3,超过公司控制线,虽然2011年至2013年以来伤害严重率逐年下降,但相对于2009年、2010年依然上涨明显。公司自2011年以来每年都发生了死亡事故。2009年至2013年期间,公司发生的死亡事故类型分别为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和车辆伤害。虽然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和车辆伤害合计占比仅为32%,不管在核电施工项目还是其它施工项目上,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公司应加大对高处临边作业、起重作业和场内机动车辆作业的管控力度,减少死亡事故的发生。

2.2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于以上安全生产管理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针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公司主要在以下方面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体系

通过统一规划实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养计划,加大安全执业资格取证力度,拓宽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来建立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体系。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文明施工水平,减少施工三违现象,确保施工过程中“四不伤害”原则的落实。

3.加强安全监督管控力度

通过加强安全监督力度,重点加强事故高发时间段内和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将安全生产事件或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

4.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

通过提高安全生产奖惩标准,以经济为杠杆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惩罚员工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3结语

第8篇

1应用管理软件分析物耗、能耗

利用核算管理软件计算出各个装置的物料消耗、轻油加工量等等。对于每个班组采取每2h录入表数的办法,自动生成本班的处理量,加工过程中消耗的蒸汽、水、催化剂等自动计算,使每个班组的生产状况一目了然,控制装置的能源消耗和装置加工量可以实现一步到位。炼油厂某重油催化装置某日23:50至次日07:50一班的加工处理量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该装置加工的原料为混合蜡油、渣油。该班消耗混合蜡油427t、蜡渣油总和924t,通过烧焦产生能量产生蒸汽,外输3.6MPa蒸汽204t、外输1.0MPa蒸汽199t,汽油产量为398t,轻柴油产量189t。通过控制表格数据中循环水的消耗、除盐水的消耗来降低水耗;提高蒸汽外输量减少装置蒸汽用量来降低能耗,在能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装置加工量,增加产品的产出率,同时兼顾装置平稳生产。

2程序逻辑图管理法

逻辑推理法主要包括隐患排查表、隐患管理系统、包机检查表、设备每周检查表、测温表等。按照程序逻辑图管理方法使装置的存在隐患既清晰全面又处理及时[4]。某炼油装置主风机故障平台信息见图3。图3中故障管理信息描述全面,包括故障的时间、发现人、故障的具体描述,以及针对此次故障进行的检修内容,通过逻辑推理法即可详尽分析出故障信息,同时提供更换部件和检修原因、设备的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基础数据。

3无缝巡回检查管理

装置的操作人员能掌握每处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强日常巡回检查质量的同时,充分拓展巡回检查的深度和广度,采用岗位人员巡检与班组长交叉巡检;班长与技术人员分层次巡检;主管领导抽查巡检的办法,把巡回检查层层落实,把巡检对象梯次分布,使装置的每一处都在监控范围之内。为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制定了严厉的考核制度。班组中对于白班不按时巡检1次扣100元,扣班长50元;夜班不按时巡检1次扣200元,同时扣班长100元。每发现1次不按时巡检,考核班组1个项次。

4综合排名管理

综合排名管理是作为核心内容,是上述5个方面的“结果考核”的基础,也是促动形成良性机制的前提和保障,实现了梯度管理,即按照排名先后确定奖金额度。梯度管理的模式实现了上述5个方面的统一,为其综合排名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具体考核算法见表1。各单项竞赛班组得分=项次(或名次)×加权系数;班组总分为各单项竞赛班组最后得分之和:∑=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班组总分最少的为第1名,班组总分最多的为第5名,奖金分配奖惩系数根据班组排名确定。班组排名第1奖惩系数为:1.02,班长(副班长)奖惩系数:+0.2;班组排名第2奖惩系数为:1.01,班长(副班长)奖惩系数:+0.1;班组排名第3奖惩系数为:1.0,班长(副班长)奖惩系数:+0.0;班组排名第4奖惩系数为:0.99,班长(副班长)奖惩系数:-0.05;班组排名第5奖惩系数为:0.98,班长(副班长)奖惩系数:-0.1。

5结束语

通过班组经济核算集成化平台的应用2011年比2010年实现提高轻质油收率和节约能源总效益为15271.88万元。该炼油厂班组经济核算集成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节能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真正让班组成为了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

作者:王莲静 单位: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

第9篇

1方法与思路

立足于对生产过程精细化管控的需要,结合生产制造体系的管理要素,识别出“生产计划、管理策略,标准体系,管控能力”四个职能战略要素,并提炼出“生产指挥合理,过程控制精准,管理运行高效,标准执行到位,绩效评价科学”的过程管控评判准则。通过对数据、过程和行为的耦合,建设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分析网络,识别异常情况,刚性推动管理流程,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运行状态、管理行为的实施结果通过数据或图形实时展现。基于对公司过程管控体系的完善、优化,设立适宜的指标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分析和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实现过程和结果“两手抓,两手硬”。

1.1围绕职能战略要素,搭建管控平台“贵烟上水平”是贵州中烟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赢得未来竞争的首要任务,过程管控能力的提升是奠定“贵烟上水平”重大保证和基石。在卷烟制造体系中,以“作业体系精细化、监管到位及时化、管理提升精准化”的策略导向,引导生产制造体系“作业指挥、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三大业务活动的开展。牢牢抓住“工序”这个计划的最小单位,对具体的工序开始、结束时间,生产资源准备和配送等环节实施监控,以生产计划执行率的精准性来体现计划管理的目标离散度。通过香糖料、烟丝等核心物料的配置比照和精准分析,计划与实际执行结果的比对,反映生产计划的预测能力。针对岗位,以管理流程为依托,以物料的流转为载体,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的相互印证,及时识别、整改隐患,推动过程管控能力的提升。“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判定的标准,是企业运行的准则,是企业行为的规范,生产过程管控就是刚性推动标准体系在生产运行过程的落地,通过对异常情况和隐患的控制,保持过程持续提高的自我驱动能力。持续改进是企业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策略要使其成为一种正常的工作方法和自然的工作习惯。PDCA循环控制法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促进PDCA管理环有效运转,要求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参与到持续改进的活动中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改善生产运行结果。围绕职能战略要素,建立体现不同层级持续改进对象和改进路径的管理平台模型。根据管理环运行的层面,分为“业务管理闭环”和“决策管理闭环”两个层级,树立“业务管理闭环”支撑“决策管理闭环”,“决策管理闭环”引导“业务管理闭环”的PDCA循环管理思路。

1.2识别关键流程节点,强化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一套严密的管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课题组认为,严密的过程管控要从过程数据入手,即建立严密的数据采集网络,设计严密的数据分析模型,制定严密的数据评价规则,从而推动过程管控体系严密的运行。针对具体业务流程,以数据为对象,以行为为目的,识别关键工序、关键指标,以指标体现管理内容,以权重体现管理导向。基于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评价规范的前提下,依据标准体系,结合工序特性,以数据为输入,建立指标、指标与指标之间、指标与标准之间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模型中预先设计的判定条件,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直观体现生产过程运行状态,将过程异常波动因素精确识别到工序、批次、指标等过程基础单元。通过对问题的整改,最终达到对行为规范的目的。强化过程控制,首先是强化关键岗位人员所对应的关键流程,对其履职情况进行写实,将岗位责任的结果性指标落实到作业现场、落实到关键环节,将“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实到位。其次是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识别梳理、深入分析,督促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加以整改。最后以过程最小单元为对象,充分利用生产运行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各种信息,运用整合、比对、分析等手段,实时客观地反映生产过程控制状态。以评价激励体系为推手,不断推动标准及其执行流程进行优化,形成持续提高的自我驱动能力,逐步提高生产控制精度和工艺管理水平。

1.3管控结果日清日结,消除过程隐患细节决定成败。生产管控重在对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从而及时发现、消除过程隐患。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就是要工序、班组、车间、工厂各层级,对生产现场每天的生产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整理、分析和总结,通过数据的规范管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让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跟踪生产运行状态、掌握指标变化趋势等信息,同时可清晰生产过程数据的追溯路径,确认责任人履职情况。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对于日常隐患识别排查,通过建立的分析模型,实现丰富的数据校验和预警功能,实时展示生产过程运行趋势,为过程的预防管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识别出的问题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提示,相关人员根据提示信息,可及时发现过程隐患,进而触发整改流程,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1.4确立过程评判准则,实现持续提高过程评判准则,应从具体的事、物和流程着手,对生产过程运行结果进行评判,判断要素落实是否到位,识别过程控制短板,寻求系统的改进方向,推动过程的持续提高。在管理模型的指导下,从管理、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对生产过程管控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直观体现生产过程管控水平,发现和识别生产过程控制短板。以绩效管理、评优活动等手段,触发公司与工厂、工厂与工厂之间对标工作的互动,分层次、多维度的为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为科学、合理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诊断依据,使生产经营的管理决策更切合实际,有的放矢。信息化是实现流程固定化、工作规范化、过程痕迹化、分析精准化、考核数据化、决策科学化的必然手段,是全面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驱动“PD-CA”管理环的高效运转,追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对问题的整改,使生产过程获取持续提高的驱动能力,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速控制方法的优化,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实现标准体系及其流程的有效落地。

2结语

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应以基础管理上水平为着眼点,以生产过程管控为主线,结合目标管理、对标管理等工作,建设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异常情况识别、问题整改、生产过程评价等核心功能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的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问题整改的痕迹化管理,生产过程评价的量化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应围绕“管什么、控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建立适合企业生产运行的管控模型,通过各环节共同推动管控模型的有效运转,会让生产过程控制更精细、更精准、更及时,一定会让生产经营决策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

作者:周磊单位: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公司技术中心

第10篇

场址区域地形为海拔1300m以上的高山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由于地形地貌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局部小气候复杂多样,不同区域差异较大。风电场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7.5℃,年平均降雨量1849mm,平均日照1187h,无霜期285d,平均湿度约65%,最大98%,是广西气温较低、光热最少、雨量最多、霜雪期最早最长的地区之一。风电场低温覆冰期一般从11月底至第二年3月,气候特征表现为:①空气湿度大,一般达70%~98%,即使无寒潮和降雨,在低温条件下,也极易形成覆冰和雨雾淞;②受高海拔影响,风电场区冬季低温冰冻时间长,影响范围广;③覆冰强度大,冰雪、雨淞覆盖风机、升压站室外输变电设备持久。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风电场户外设备容易出现雾淞、雨淞、雨雾淞混合物以及湿雪等覆冰现象,最为常见的是雾淞,塔筒、叶片、机舱、箱变均容易出现。雾淞在整个冬季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只是强弱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风电场设备基本能正常运行,只有强度较大时才会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行。冬季风电场一般降雨相对较少,出现雨淞、雨雾淞混合物及湿雪的次数相对较少,但一出现,覆冰现象就极为严重,各种户外设备均停止工作,直到气温回升覆冰融化后方可正常启动运行。

2冬季特殊气候条件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

2.1对风机设备的影响

覆冰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均发生过,是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主要影响有:①积冰冻结测风仪,影响机组控制系统灵敏度;②叶片覆冰改变叶片翼型,影响机组出力,功率曲线偏差较大;叶片覆冰的不均匀性还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可能致使机组故障停机;③风机机舱、叶片及塔筒表面覆冰会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耐久性,同时还会损伤机组表面涂料,影响涂料正常使用的耐久性。

2.2对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

高湿度冰冻天气对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和困难。冰冻发生后,室外输变电设备不同程度的覆冰。在覆冰超过设备设计防护标准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送出线路及10kV备用电源因覆冰严重停电,电场生产生活用电缺失;路面结冰、交通中断导致生产生活物资无法送达、生产例行巡视维护工作中断、人员及车辆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生活供水水管冰冻导致生活水源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冰冻消融后,又容易出现风机叶片坠冰、公路塌方等新的次生灾害发生。

3冬季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措施

3.1风机设备运行管理经验措施

对于风电场风机设备运行,如何保证既不因积冰造成风机振动过大、产生疲劳负荷从而影响风机寿命,又能达到发电量最大化的目的。通过3年的积累,已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风机特殊运行方式经验。

(1)冬季风电场凝冰严重,叶片凝冰时,叶片气动特性变差,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增加,叶片会进入失速状态。由于翼型的阻力系数也不断增加,叶片和机组将也会承受更大的载荷。凝冰期间启机对机组轮毂内轴承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一是温度过低会影响轴承尺寸和内部晶相组织;二是过高负荷会引起塑性变形引起过早失效。工况不对引起异常受力,每种轴承适合自己的工况,仅能受径向力的,如果让其受轴向力就会很快失效。所以融冰后启机时功率也应慢慢的增加,机组各部分未进行预热磨合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2)温度接近0℃,空气湿度80%以上,根据经验机组叶片会发生凝冰,运行人员观察风速与机组出力明显不匹配,出力迅速下降至相应风速标准功率的30%以下,立即停机以保证风机安全(此时风机因覆冰极易产生疲劳负荷,同时产生共振,严重影响机组寿命)。

(3)融冰期间启机限功率操作:根据实际温度、湿度情况确定限功率时间长短(如:零上温度,干燥天气限功率时间相应简短),实时风速3~5m/s建议不运行;实时风速6~12m/s建议限功率:如风速8m/s标准功率为750kW,实际只发300kW则限功率至300kW。实时风速12m/s以上必须限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小于500kW不建议运行,大于500kW限功率运行,限至实际输出功率。

3.2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措施

3.2.1安全管理

根据冬季潮湿冰冻天气对设备的影响,每年三季度重点安排加大对坏境及设备的检查和整治工作。加强危险点危险源识别,重点开展隐患排查,对生产现场隐患及遗留缺陷集中进行处理,并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1)对风机-箱变-线路-升压站设备安全情况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应包括:风机油系统、水系统管路防结冰措施;风机内加热除湿装置完好情况;塔筒外变流器水冷装置和箱式变压器防风机叶片坠冰砸伤防护措施。35kV电缆是否因雨水冲刷等因素造成,电缆绝缘情况;风机塔筒门、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的密闭情况;升压站重要设备间密闭情况及防凝露措施,重要设备间加装工业除湿机;风机、升压站消防设施完好情况等。

(2)完善各类冬季应急预案,入冬前及时组织开展相关事故应急演练。制订《防寒防冻应急预案》、《生产区域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入冬前完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使生产人员熟练掌握全场事故应急操作及事故处理方法,切实提高生产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冬季安全培训和事故预想工作。要加强冬季行车、设备冬季特殊运行方式、生产人员交接班及外出巡视等安全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全场停电事故预想,覆冰造成线路开关跳闸等事故预想工作,提高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及早完成冬季物资储备工作。冬季会遭遇大雪封山,道路凝冰等特殊情况,入冬前一定要完成事故应急备品配件、安全工器具、保暖及防寒防滑用品、生活物资、医药物品等满足风电场安全过冬的物资储备工作。

3.2.2生产运行管理

冬季恶劣环境下如何快速、高效、有序进行冰冻应急处理,防止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重大停电和设备损坏事故,最大程度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保证风电场平稳过冬,运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主要经验措施有:

(1)如遇冰冻封山,风电场运行人员临时停止交接班,待冰冻灾害过后具备条件方可开始交接班。冬季交接班必须对升压站、中控楼、宿舍安全用电情况以及危险品、柴油等存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每年三季度安排保安电源检查及带载试运行工作,安排柴油发电机的试启动工作。

(2)冰冻过后外出巡视,要加强对风机叶片外观检查及箱变、转接箱的检查。确认机组除冰及加热除湿完成,塔筒内环境温、湿度,变流器网侧电抗器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机组检查正常后方能重新启动。

(3)冰冻过后对110kV升压站内外设备进行逐一排查,检查是否因雨雪造成设备损坏或其它异常现象,覆冰严重时应及时进行融冰处理;冰冻天气升压站夜间要进行关灯巡视,检查110kV升压站内设备是否有放电闪络现象,若设备有污闪等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合理方法处置。

(4)冰冻事故处理过程中电气倒闸操作较多,须严格执行监护制度,防止误操作。在进行升压站内刀闸拉合操作时要做好安全防护,特别是防止人身触电。要及时反馈冰冻灾害处理进度,确保与外部联系通讯通畅。

3.2.3生产人员与生产车辆管理

(1)冰冻期间生产人员及车辆禁止外出升压站,升压站内正常工作及巡视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冰冻过后对风机及附属设备外出巡视检查及其他工作需要出站人员,必须在中控室登记,2人以上出行,保证通讯畅通,应急设备需齐全(除冰工具、应急灯、对讲机、防寒装备等)。

(3)机组叶片覆冰未完全融化,运行维护人员又必须对风机进行检查维护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注意安全,维护车辆停靠必须确认与风机之间安全距离。维护人员需进入风机塔筒时,必须仔细观察叶片覆冰跌落情况,选择合适角度快速进入。

(4)生产人员对冰冻期间发现的危险点、危险源做好安全标示及防护,在主道路明显位置及机组分支进出路口挂设警示牌“覆冰坠落、危险、请勿靠近”,以确保当地居民和其他外来人员安全。

(5)车辆必须全部装配防滑链,四驱车辆必须挂四轮驱动,增强制动及防滑能力,车辆不准停靠在覆冰设备可能坠冰范围内。车辆未经当值值长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冰冻过后车辆外出如遇结冰路面,通过覆冰路段时,可在未覆冰路段提前制动,慢行通过。路面全部冰冻且冰冻厚度超过3cm(原则是车辆配带防滑链不能压透冰层)时严禁行车,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

4结语

第11篇

WebGIS技术则不同,以RDS组件作为访问终端,用户经HTTP协议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系统的数据库,获取既定信息。从这一方面来讲,WebGIS技术更倾向于业务访问,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网络服务器中,WebGIS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数据请求,选取可用组件,并通过统一的翻译程序,将请求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以规范的形式呈现在浏览器中。一般情况下,工程设计人员会选用三层B/S/S模式的WebGIS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可以增设多个访问限制,将数据按分类特征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由浏览器、数据处理器、服务器、互联网平台构成的WebGIS系统,不仅可以扩大用户检索信息的途径,还能提高数据信息的延展性。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框架设计

WebGIS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中,其数据的运行速度非常快,能够在多个功能模块中穿梭。在系统程序中,各层级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功能各不相同,如数据层主要负责监测信息校对、核查、搜集;逻辑层由.cs文件和.dll控件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统计、分类、分析;显示层主要负责翻译信息,按照工程人员的需求,将信息转化成以符号、图形、图像为标准模式的数据,显示层还会增设页面文件和自定义控件,以增加工作人员对语言的设计能力。

2.2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文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无论是Server系统还是Service技术,其工作原理都是将信息存放在安全位置,增设访问屏障,工作人员与系统校对访问密码,成功解除限制协议之后,访问者可以采用局部访问的形式,访问各类数据信息。Server系统的工作原理。

2.3系统详细设计

煤矿生产地区的地形复杂,地理环境、施工环境、地质形态变化万千,地质信息和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组成了非常复杂的“数字煤矿”。因此,工程人员需要具备读懂这些“数字”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掌控各煤矿生产阶段的工程内容,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一般情况下,Server系统是煤矿管理的决策核心,复杂监督煤矿生产全过程、处理工程数据信息、提供调度指挥服务等。任何有关煤矿信息的数据,都需经过专门的监测、测量仪器传送到数据中心,经专业管理人员分析、处理,将这些空间信息、状态情况转换成可用信息,呈现在浏览器上。

三、Server系统实现

数据按照多种级别种类储存,其数据信息势必会存在交叉、干扰现象,因此,为帮助Server系统妥善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煤矿企业会将煤矿生产数据流分为矿级和局级两大类,两个工作流在Server系统中,其信息的交互性是有明确设定的,管理者需要依靠WebService技术,将两部分数据汇总到一个数据平台中,再由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将两部分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组成指定信息。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用户对系统提出数据请求后,WEB服务器通过遍历各矿服务器获取想要的数据,并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这种分布式远程管理技术速度快,数据没有冗余。

四、结论

第12篇

1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特点及及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基础化学实验运行一般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步骤。大多数的学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也是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充其量在实验内容上贴近实际生产,其运行机制还是实验室的模式,远达不到实际生产的模拟,不能给与学生实际生产的经验。

1.2考核制度的问题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重点强调学生的操作准确度,实验效果,纪律性等方面。专业实验和基础实验有极大地不同,基础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而专业实验侧重于创新性。如果仅仅参照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则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工企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工业品的企业。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目前涉及到的领域有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新领域[7-9]。由于精细化工企业的原料、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使企业管理的难度远大于一般企业。其详细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安全和环保管理五个部分。各个管理步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对经济效益的产生有较大影响。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生产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管理制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3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中的应用

3.1实验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借鉴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制定详细的制度。使专业实验室在硬件管理(仪器设备、原材料等方面)和软件管理方面(各项生产、安全管理制度)都能与企业对接。结合实际从实验纪律、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教师行为职责等六个方面制定专业实验室管理细则,把化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推行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专业实验室内形成浓厚的生产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管理制度的改进包括:(1)实验纪律:模拟企业打卡制度,明确上下班时间;实验(工作)服制度,强调着装整洁。实验过程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基本纪律要求。(2)仪器药品管理:强调学生作为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之间必须熟悉实验过程中每一种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应急措施。对于仪器,要严格操作程序,操作标准,施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对于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要有具体的负责人,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3)实验过程管理:模拟班组长制度,施行细致化,分层次管理。对于每一个实验及其操作过程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安全措施。同时班组长对实验过程进行质量监控。(4)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实际生产过程的各项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实际生产要求。(5)安全管理:首先确定班组长安全负责制,制定包括水电气安全、仪器安全操作、药品安全管理、实验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实际的实验,制定实验安全操作规定以及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安全管理。(6)教师行为职责:和基础化学实验不同,在专业实验中,教师不再充当指导作用,而是充任引导者、监督者、安全员、裁判员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改进实验;监督学生相互间的协作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个人的实验操作表现;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室财产安全,判定学生的实验成果。

3.2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全面模拟实际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在专业实验中,除了基本的实验外,以某一实际产品研发为主组成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开发。整个实验内容不再仅局限于实验室里,包括市场调研,配方研制,配方优化,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生产、营销、研发能力。市场调研要求学生详细地对某个感兴趣的精细化工产品进行产品价格、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具有研究开发的价值,据此写出调研报告。配方研制要求学生对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文献调研,确定该产品的基本配方,继而提交研究计划和团队人员组成方案。配方优化和成本核算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兼顾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环节则依据该产品的各项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要求。

3.3考核制度的改进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考核中,探索制定全新的专业实验成绩考核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强调过程管理和步骤考核,不再局限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整个考核兼顾实验运行的每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中每个团队成员的表现。同时实验考核以产品的性能及成本为关键目标,促使学生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鼓励学生利用研发的产品进行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内容改进的基础上,参照精细化工企业上产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和实际生产紧密相关的实验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专业实验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管理制度、运行模式、考核制度的探索,建立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以产品开发为实验运行主体,以行业标准为考核依据,兼顾市场调研、营销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运行管理机制。从而部分解决目前应用化专业实验中存在的方向不明确,内容无特色,和行业标准差距大,专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等问题。

作者:向天成司红岩单位: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