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时间:2022-10-15 20:0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意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意象

第1篇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意象

意象凝聚了诗人的人格特征,是其创作灵感和个体生命经验的体现,它们在营造氛围,揭示主题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徐诗意象的分类

(一)描写性意象

诗歌意象的获得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当中的客观事物,因此,诗人需要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仔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正如宗白华所言:“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①

描写性意象在徐诗中主要表现为自然意象的运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比如:山脉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为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激发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绝不是简单的堆叠意象,而是寄予意象深刻的内涵,从而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象征性意象

象征性意象的使用,使诗歌含蓄而不浅显,意味深长。比如在徐志摩诗歌当中,“白云”的意象通常是诗人自我性格的象征,云在天空中轻盈的飘来飘去,和徐志摩洒脱的个性气质极度相符。对于《黄鹂》一诗,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徐志摩人生轨迹的象征,诗中的黄鹂用尽全部力量,冲破层层迷雾的阻隔,变成一朵云彩,飞向遥远的地方。徐志摩一生不为社会常规所束缚,是追求自由之人的典范,无奈最终不幸遭遇空难,令人扼腕。

二、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美

新月派强调诗歌的语言和格律,在此影响之下,徐志摩在创作时,也格外注重诗歌本身的辞藻,句式和韵律,呈现出独特之美。

(一)音乐美

受古典诗词以及西方自由诗体的影响,徐志摩格外重视诗歌的音乐感。徐志摩的诗歌带给人们的节奏美感,与他重视诗歌的音乐性相关,他认为诗歌的真谛不在于字义,而在于诗歌音节的整齐和流动性。童庆炳说:“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最强调音乐美。”②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首先表现在意象的重复上面,如《雁儿们》,全诗前四节第一句都在重复,看似非常嗦,实际上诗人正是通过这种重复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一种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感状态。

除了意象的重复,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还得益于句式和韵律两个方面。在句式方面,诗歌主要是运用长短不齐的语句来形成一种交替错落之感。徐志摩还在韵律方面做了尝试,韵律,简单说来,是指诗歌的押韵,成功的押韵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与白话诗过于散文化的形式相比,押韵可以让诗歌结构更加整齐。

(二)动态美

徐志摩的诗歌里面大量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意象,一切动态的事物都能激发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从而传达给我们一种动态美。风掠过的痕迹,白云飘过的影子,低头娇羞的少女,都被他贴切地应用在诗歌当中。如《黄鹂》,诗人眼中的黄鹂美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它迅速的飞上树梢,霎时又展开翅膀,冲破浓密,飞走了。徐志摩多动者的性格使他释放出充分的创作热情,积极地面对一切,他暴风雨式的感情,使他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偶像时都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力量,其过度的精力使他不断地往生命的顶峰攀爬,最终在命运的烈焰中死亡。

三、徐诗意象的人格体现

意象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彩,由于每个诗人的个性不同,其在创作中运用的意象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意象,我们可以以意象为中介,来窥探徐志摩的人格特征。

(一)皈依自然

皈依自然是诗人获得生命力量的不二法则,徐志摩在大自然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充实他空虚的心灵。徐志摩的诗歌大体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特征,但细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失落悲观的情绪。在《月下雷峰影片》一诗中,徐志摩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与人间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让读者沉迷于其中,不断的去幻想,于是一种超现实气息向我们扑来。中国当时压抑的社会环境,道德的沦丧堕落,使徐志摩无力面对现实。大自然则为徐志摩提供了一个心灵庇护的场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并以此来安放自己无所依靠的灵魂。

(二)追求爱的理想

梁实秋曾经说过徐志摩毕生的时间都在为实现一个单纯的理想而努力,即不断地追求浪漫的爱。对徐志摩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爱情的成功,意味着生命的成功;爱情的失败,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爱情伟大神圣,不可冒犯。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体会到,徐志摩眼中的爱常常是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死亡才是爱的最后归宿。如在《翡冷翠的一夜》一诗中,徐志摩明确的表达到,爱情的强大魅力让他无法呼吸,几乎快要走向死亡。这首诗歌展现的是处于热恋当中女人的自我独白,她完全沉浸在炙热的爱情当中。为了爱情,她放弃一切,即使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跟随心上人进入地狱,也要不断地抗争,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爱情。

注释:

①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1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71

参考文献:

[1]陆耀东.徐志摩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诗歌;情感;意象分析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诗歌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种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诗歌的重要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学习中体会古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论文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具体鉴赏,提出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从寻找意象性语言,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寻找诗歌意象。从意象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诗人情感感知两个方面寻求感知意象的途径。在寻找到意象、感知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意象,寻找意象包含的丰富艺术含义,以达到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好了解诗人情感的目的。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意象”这一概念最早可见于《周易》之中。伴随着诗歌在中国的发展,诗人、评论家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之中,成果丰富。比较有名的是曹魏时代的王弼探讨“意”“象”“言”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考题为例分析诗歌鉴赏题的意象

(一)【2012年凉山高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这考题涉及分析诗词的意象白居易诗中“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二)归纳古典诗歌鉴赏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

1.寻找意向性语言

鉴赏诗歌、解读意象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诗歌中的意象,诗人脑海中飘摇不定的情思找到了寄托的物象,从而形成脑海中的意象。而意象的物质外壳则是语言,语言使其固定下来,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在寻找意象实质上是寻找意象性语言。

通过意象性语言,在头脑中将意象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走进诗人构建的艺术世界,完成与诗人心与心的对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看到的兰花是表象,而“兰花深山中,憩憩吐幽兰。”的“兰花”是意象,这里的兰花,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兰花,而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2.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

(1)物象

物象,是指诗歌中的名词性物象,是可感、具体的。物象承担意象表意功能在诗歌中是常见的。

(2)事象

事象,是指在诗中交待事由,并且这些事语中夹杂着诗人的情感。在抒情诗中,有时交待事情是为了抒感,若只是抽象地交待事情,那么这不能算是事象,只能算是事语。事象,是把记事和抒情连接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3)情象

诗人的“情”应该怎么抒发呢?除了上文提出的用物象来表达情感,那么直抒胸臆的诗作又是如何表达的?人的情感必然要流露在外,可以通过姿态、动作、神态等表达。这些情态为情象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4)理象

诗人的思想中有时不仅仅有情感活动,也有理性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如果脱离的情感而自行表达时,就有了理念。以苏拭《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情与理的相融,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意理,这是理象的一种类型。

3.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诗歌中意象一般以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单个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而整体意象则是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诗歌的意象美常常体现在诗歌的组合上,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意象,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整体解读,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美篇章,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博大精深,单靠以上方法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其精髓,笔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感悟对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题能有所帮助。

第3篇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意象 叙述

一般认为诗歌(包括文学)是时间的艺术,正因如此,在西方文论史上,就时空两个维度而言,人们大多致力于研究时间的一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六要素,包括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其次是性格,以下依次是思想和言语,唱段是最重要的装饰,戏景虽能吸引人,却最少艺术。《诗学》中论述最多的是情节,其次是言语和思想,这三个因素都主要是时间性的艺术,对于其中仅有的空间性艺术――戏景,亚里士多德则不予置评①。莱辛的《拉奥孔》把艺术分为两类,诗(包括史诗、悲喜剧在内的叙事性文学)属于时间型的艺术,绘画(包括建筑和雕塑)属于空间型的艺术。莱辛认为,画只适合描画静物,因为其使用的媒介是存于空间的色彩,静物的各部分就是在空间中并存的;诗只适合叙述动作,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续的语言,动作正是在时间直线上前后相续的。莱辛认为诗画各有疆界,不应混淆。帕格森在《材料与记忆》等书中,着力阐发了时间的绵延特征,他认为时间是意识生命的特有形式,没有时间(绵延),世界就会变成一个个孤立的瞬间,就会在这一个个孤立的、不能相互转化和综合的瞬间中被割裂、被间断,人们就无法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画面,就不知世界为何物。现在有了时间,有了记忆,就有了世界的连续性,就能在意识中形成某种整体性,因而时间是意志自由、生命冲动,在无止境的创造中使一切意义成为可能②。帕格森无疑强调了时间的意义,也继承了西方历史上重视时间的传统。在我国的文论中,一直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线性的、诉诸时间的艺术,所以诗歌(包括文学)都是时间性的艺术。由于这样一个历史传统,因此在诗歌(文学)中研究时间较多,研究空间较少。随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诗歌的空间叙事。这方面,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具有代表性,《空间诗学》集中探讨“诗意空间”的蕴含,研究家屋与天地、窝巢、贝壳、角落、抽屉、私密性等问题,阐发“世界是人类的鸟巢”的感悟,颇有东方美学的神韵。巴什拉主要是对建筑空间的诗意分析,我们认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对诗歌中的意象空间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前的论文大多注重探讨意象空间的意蕴,下面探讨诗歌意象叙述的内在特征。

一、诗歌意象的空间特征

有关文学的意象研究,一般认为发端于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他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细致分析了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弗兰克在研究小说空间时常常与庞德和艾略特的诗歌进行比照,指出读者阅读他们的小说不得不运用阅读诗歌的方法,抓住他们小说中在片刻时间内空间并置其人物的不同意象进行理解,这些不同的意象是瞬间的感觉,也就是空间。因为瞬间的感觉集中了各种人物、事件、意象、细节,一刹那涌现在脑海,由于空间密度增大、时间停滞,造成视觉瞬间静止,视觉瞬间静止也即空间,这些小说大量采用空间并置而不是时间流逝的方法。这实际上就肯定了现代诗歌具有空间艺术的特征,因此,尽管不是分析诗歌空间,弗兰克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也被认为开了诗歌空间研究的滥觞。

柏拉图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诗人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迷狂,尼采认为诗人应当具有“酒神”精神,此时理性因素消退,感性、欲望、本能获得彻底解放,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文思泉涌、万象云集,面对刹那间纷至沓来的记忆、意象、人物、细节,诗人只有采用空间并置才能充分表现内在的情感。确实如此,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庞德《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些无不是刹那间瞬间画面的并置。勃留索夫说:“艺术的任务自古以来就在于鲜明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瞬间……诗歌截取的只是无数感情和不断进行着的事件的某些瞬间和场面。”朱光潜先生说,诗歌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并力求“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诗歌就是刹那间的片段,是一种空间的艺术。

另外,诗歌乃至一切艺术,无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空间。它既是一个物质的空间,又是一个独特的精神的空间,文学就是一个白日梦,是作家建构的第二自然,作家建构的精神后花园。一代代诗人用自己的作品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并且丰富和延伸了人类整体的诗性的精神空间。何其芳的诗歌《关山月》:“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如白鸽展开着沐浴的双翅,/如素莲在水影里坠下的花片,/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似的鸳瓦上的秋声。/但渔阳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即有,怕也凝成玲珑的冰了,/梦纵如一只满帆顺风的船,/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无瑕的白鸽的翅膀经过月华的浸洗,洁白的素莲花片坠落在澄澈的水面,月下的“秋声”带着琉璃和积霜的洁白与晶莹,银白的世界安宁静谧、超尘绝俗、生气充盈,古典的芬芳漫于笔端。诗人创造了一个充满天籁之音、方外之色的诗性空间,读者读这首诗时无不沉浸于这个绝美的空间中,同时这个诗性空间又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空间的拓展、延伸。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这首诗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又会对原有的诗性空间有所扩展,从而不断延伸诗人创造的诗性空间。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类型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周易》所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巴什拉所谓的“诗歌创作就是把许多意象集中到一起”,皆说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失去了意象诗歌也就失去了形体的依托,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意象的摄取和组织的过程。宗白华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③诗人对意象苦心孤诣的经营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在诗歌中常常可见“一片自在的风景,一丛野花,总是与一壁静寂的石崖作伴,时而有几朵流云飘曳而去,然后出天空的湛蓝;或许你听到一片自然的风声,轻轻掠过哗哗作响的树林以及清清的河水荡起涟漪……”④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个分布与绵延的小意象构成的一个独立自足的大意象,每一个意象都占据一个诗歌空间的一个特点位置或一个点,是诗歌意象叙事的基本单元。朱大的诗歌《春光》:绿蜡笺上烘出一片云霞,/是杏花倩影投映浮萍洼。/洼里潆洄着浅碧的螺旋,/和淡青的香彖袅袅的牵:/春光撩起这流动的春光。这首诗歌前四行的每一行可以看做一个意象,每一行里又有许多小意象,如第一行的绿蜡笺、云霞,第二行的杏花、浮萍洼,第三行的洼里、螺旋,第四行的香彖。我们这里着重分析后一种意象,我们称之为单个诗歌意象。我们从《春光》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歌就是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诗歌意象的跳跃,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空间到另一个意象空间的跳跃。戏剧通过场景变换和人物移动进行空间转换,小说通过人物的移动和地点转移进行空间转换,诗歌则通过意象空间的跳跃进行空间转换。

在上述朱大的诗歌《春光》中,我们细分以上提到的意象,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绿蜡笺、浮萍洼、洼里一类;云霞、杏花、螺旋、香彖一类。从功能上我们把前一类意象称为情境意象,后一类意象称为主体意象。情境意象主要表示时间、地点或隐含时间、地点的意象,主体意象表示叙事对象、态度、行为等的意象。情境意象类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氛围、衬托暗示、奠定基调等作用。主体意象是诗歌的中心意象,类似小说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展示诗歌的主要情感、思想主题。一般说来,诗歌中主体意象不可或缺,情境意象则不一定明确出现。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诗歌中没有出现明确的情境意象,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予以补充、还原,诗歌的环境是日本,诗歌实质赞美了日本女郎温柔娇羞的美感。一些诗歌中的可能情境意象就是主体意象,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首诗歌中“死水”既是情境意象又是主体意象,“死水”应当是一片水域(中国),同时死水又是诗歌所要歌咏的主体。一般说来,用时间、地点作诗名的诗歌往往情境意象与主体意象合一。在诗歌中,情境意象为主体意象限定一个特点的时间、空间范围,对主体意象起衬托、限定作用。主体意象被内置于情境意象之中,因情境意象的衬托、限定而凸显。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叙述功能

文学作品一般都包含叙述者、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叙事因子,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共同的叙事模式,诗歌也是如此,因此诗歌自然可以运用叙事学的知识解读。正如前文所说,诗歌中的叙事一般都是通过意象空间的连缀、跳跃、切换、并置叙述的,意象在空间上的安排成了诗歌叙事的主要内容。诗歌意象具有以下叙述功能:

1.情境意象的氛围濡染

类似于叙事作品中的故事空间能够决定整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氛围一样,诗歌中的情境意象也有类似的功能。何其芳的诗歌《花环》:“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的影子的小溪最新亮。//你梦过绿藤绿进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你有美丽得使你忧伤的日子,/你有更美丽的夭亡。”此诗中的“幽谷”即为情境意象,整首诗歌所具有的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与“幽谷”的文化蕴涵和积淀是吻合的。卞之琳的诗歌《距离的组织》实际上暗含罗马与中国两个空间、两个情境意象,这两个意象的并置,就造成了一种类比的意味,渲染了一种时代背景,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大时代中“小处敏感、大处迷茫”的时代因素。在我国古诗中,一些情境意象也有类似作用,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句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孤舟”、“寒江”即为情境意象,这两个情境意象也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孤傲遗世的情怀。

2.意象的组接方式制约整首诗歌节奏

一般认为,诗歌的节奏取决于读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变化,以及韵脚等的设置,但诗歌的节奏也受到意象的制约。一般说来,情境意象密集,主体意象单一,诗歌的节奏可能较快,反之,情境意象单一,主体意象密集,诗歌的叙述节奏可能较慢。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的情境意象比较单一,就是康河,主体意象较多,如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水波和星辉等,同一个环境之下不同意象反复描绘,犹如电影的慢镜头缓缓推进,自然使诗歌节奏舒缓。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同一空间下缓慢推进时间自然变慢,节奏自然轻徐舒缓。当然,这首诗的舒缓节奏也有赖于它的韵脚、叠字的运用,这两方面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艾青的诗歌《旷野》的情境意象主要如诗名“旷野”,诗歌运用广角镜头,慢慢推进,描绘了田亩和池沼等的贫瘠、衰败景象,悠长哀怨的调子,表达了对民族和人民无尽的悲悯。光未然的诗歌《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此诗歌的情境意象一再变换,河东、河西、万山丛中、青纱帐里,空间跳跃很大,结合短促句式、鼓点式节奏,造成全诗节奏迅急、情绪饱满、富有战斗力。从总体来看,现代诗歌中,慢节奏、情绪舒缓的诗歌居多,节奏快的诗歌相对较少。节奏的变化与诗歌的情绪传达密切相关,节奏快,一般比较激昂、热烈,节奏慢,则易形成沉思的品格或低沉的情调。

3.意象的牵引流动推动诗歌的叙述进程

如果小说和戏剧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冲突,推动诗歌叙述进程的则是意象的过渡和跳跃,诗歌叙述就是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意象变换一次,诗歌叙述就向前推进或转折一次。如郑敏的诗歌《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中的意象有稻束、疲惫的母亲、满月、树巅、远山等,依靠意象的依次推进,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画面似隔而意相连,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构成了一幅优美深沉的艺术空间,宗教的情感氤氲在其中,疲倦而又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李金发的诗歌《时之表现》:“风与雨在海洋里,/野鹿死在我心里。/看,秋梦展翼去了,/空存这委靡之魂。”第一行主体意象“风与雨”,第二行忽然转入主体意象“野鹿”,并没有对前面主体意象进行陈述和描绘,这里可以看做一个转折,两个意象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关联,却是诗歌意象叙述的手法――非时序手法,将时间上并非直接联系的两个意象按语义构成“板块”结构并置,通过喻义上的相似性渲染诗歌主题――委靡之魂。

诗歌中的意象叙述是一种非事件叙述,一个意象牵引另一个意象,构成时间的流动,同时单个意象又组成一个个意象空间,也就是说,意象叙述就是意象空间的流动所形成的线性时间流程。

以上通过诗歌中局部意象的分析,阐释了诗歌意象的空间叙述功能,应当说在一首具体的诗歌中,这三个功能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朝着一个总体效果生发,最终完成诗歌的意象叙述,实质就是生成了一个大的整体的意象空间,局部意象从属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又服务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诗歌的空间叙述主要就是意象的空间叙述,这是把握诗歌空间叙述的中枢。

探讨和阐释诗歌的意象空间叙述,要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同时我们要探究生成这种意象空间的时代因素。一般说来,不同时代的诗歌意象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学派别的诗歌意象空间也具有不同的风貌。由于经历、审美、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别具有选择不同的诗歌意象空间趋向。唐诗的意象空间与宋词的意象空间迥异,象征派的诗歌意象空间与七月派的诗歌意象空间径庭,大漠、孤烟的雄浑与小桥、流水的婉约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气象,死亡、枯败、黄昏的没落与纤夫、绿草、种子的沛然,表明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个宏观的历史领域中俯视仰观,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意象空间的深层背景和意义,更有助于烛照洞微,探索诗歌意象空间隐秘而深远的内在蕴涵。福柯指出:“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⑤意象空间诗学研究,诗歌研究的一个新的意义场,一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注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4-65.

②谭裘麟.唯有时间(绵延)真实――帕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哲学研究,1998(5):67.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93.

第4篇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杜牧诗歌 水 意象 意蕴

“意象”一词,就其渊源来说,最早出现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运照之匠,窥意象而远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就其美学范畴来讲,“意象”指人的主观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它有两个层级:一是文人艺术家个人触景生情或移情于景而产生的意象,有非稳定性;二是固定的客观物象积淀了人类、民族、群体类似的心理情感,这类意象内涵较为稳定,有约定性。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异彩纷呈,水是众多意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水”以它独有的审美艺术特征吸引着历代文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便是其中一位钟情于水的诗人。杜牧诗歌中写水的篇目很多,呈现的意蕴丰富,既有约定的、稳定的内涵,又有一些表达诗人独特情感和思想的意蕴。

一、“水”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

“水”的这一意蕴是在一个民族群体的思维方式、创作习惯、接受惯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并不断地沿袭、接受。水流动不息,似时间绵延不绝;水一去不复返,似时间不可逆转,时间如逝水,流动不息,变化不止。

水象征时间流逝在杜牧诗歌中大致分为三类:

1. 象征事物的盛衰变化。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金谷园》)此诗借金谷园的兴废抒发了今昔盛衰之感。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的别墅园林,金谷园昔日的繁华如今已随时间流水而逝。“流水无情草自春”,时间和流水不管人间悲欢、世事沧桑,依旧流逝,在它荡涤之下,权威富贵短暂易逝。“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洛阳长句二首其一》)写中唐藩镇割据,皇帝不再巡幸几度遭到破坏的洛阳,东都昔日的繁荣随潺潺流水而逝,作者由东都表面的荣谢透视到盛衰本质,揭示晚唐社会不可逆转的没落。

2. 见证时移世易,时代变迁。

“潋艳倪塘水,叉牙出骨须。”(《台城曲二首》其二)

此诗写隋军将领王颁入陈国都城,在水光潋滟的倪塘附近掘陈武帝墓报仇的情景,陈亡隋兴,朝代更迭,不变的只有仍旧潋滟、曾经见证过历史的倪塘水。

3. 象征时间和生命的不可逆转。

“谁为驻东流,年年常在手。”《惜春》

杜牧以东流之水喻消逝的时光,流水东去,时间流逝,人生苦短,有谁能够将时光握在自己手中去干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呢?

二、水意象的情感象征

杜牧诗歌中写水之处多写情感,但诗人一般不明指,水似乎只是自然景色之一,但读者若仔细品味,不难在“水”中领略到绵绵情意。

1. 抒发思乡之情。

“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题齐安城楼》)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南陵道中》)

以上两首诗皆为诗人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前一首作于杜牧任黄州刺史之时,诗人登上黄冈城楼看见夕阳就要落向水波潋潋的江中寒洲,顿生思家念园之情。后一首的漫漫江水是初秋景物,但它何尝不是“客心孤迥”的诗人对故乡家园、对妻儿的悠悠思念呢?

2. 抒发念远怀人之情。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栏语。当日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雪溺前溪水,啼声已绕潭。梅衰未减态,春嫩不减寒。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闻君亦多感,何处倚栏杆。”(《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就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有寄》)

《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七绝主要是写他对扬州友人韩绰的忆念。缪钺《杜牧年谱》:“杜牧于唐大和七年(833)到扬州淮南节度使莫府中掌书记,大和九年(835)离去,两年多的扬州生活,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离开后,他多次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水既为南方秋季自然景物,又象征着忆念之情,“迢迢”写流水之悠长,衬托情感的深度,极写忆念之强烈。

其后三首均是利用水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3. 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泊秦淮》

此诗为作者借古讽今之作,曲折的影射了晚唐统治阶级不顾社稷危亡和人民疾苦仍醉生梦死的没落现象,秋水寒凉,犹如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4. 抒发人生苦短,事业难成的忧郁之情。

诗人的生命叹息和忧郁之情来源于水意象的时间意蕴。生命消逝,事业受挫,睹水生悲,忧从中来。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池州清溪》)年逾不惑的诗人于清溪之中检点华发,借清溪之水抒发自己的迟暮之感,颇带几丝伤感,几缕悲音。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汉江》)

“溶溶漾漾”的江水年年绿,人却岁岁老,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作对照,由自然之景引发人生易老的感慨。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兰溪》)“三守僻左,七换星霜”,内心“拘挛莫伸,抑郁难诉”(樊川文集卷十六《上吏部高尚书状》)的诗人看见春尽仍碧清的兰溪水便不禁感叹屈原命运,同时也寄寓了自身怀才不遇、远贬江郡之叹。

上述以水写情的诗句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水的流动来暗示情感的涌现,源源不断,喻愁之多;二是以水的长度、深度来写情之深之悠长;三是“水”意象表面上为景色点染,实则以水沟通心中的愁绪,以通感的修辞方式表示情深意切。

三、“水”意象的隐逸象征

“水”意象往往还因姿态无拘无束,流动自由而被作为悠闲、淡泊心境的对应体。如“草色连云人去往,水纹如彀燕差池。”《江上偶见绝句》。“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题元处士高亭》,均突现了诗人旷远超然、闲适的心境。也正因此,水在古代诗歌中还有“在野”的意思。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赠渔父》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蓬肩睡秋江。”《独酌》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齐安郡晚秋》

《赠渔父》中,寒水畔即退隐地。诗人借渔父这一老庄式的哲人化身形象,讽喻追逐名利之徒,其本质是诗人主体意识对象化,或者说是自我客观化。

《齐安郡晚秋》一诗中,“云容”“水态”可时时观赏,如水一般自由自在“啸志歌怀”,诗中写出了诗人一种欣赏自然的闲适心态。

杜牧诗歌中水意象的三种内涵有紧密的关联,前者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而成,后两者是意象本身在流传、沿袭、接受过程中,意义不断扩充、附加、衍生而成。三者的根源在于古人对“天地转,光阴迫”这一客观现实的哲学认识。

以上通过对杜牧诗歌中“水”意象意蕴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词魅力无限,意象的蕴意也异彩纷呈、深藏潜伏、耐人寻味,使得诗歌给后人留下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第6篇

关键词:车延高 意象 眼睛 当代性

车延高2005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500多首,2007年获《十月》杂志“三年度文学奖”,2008年获《诗歌月刊》“全国十佳诗人奖”,《诗刊》“年度十大优秀诗人奖”,2009年获《诗选刊》“全国十佳诗人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先后出版诗集《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温暖》、《把黎明惊醒》等。车延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车延高自选集》共收录诗人诗歌417首,其中出现眼睛意象的多达131首,有的甚至出现在诗歌题目之中,由此可见诗人对眼睛这一意象的偏爱。诗人对每一双眼睛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一双眼睛都包含诗人的想象力和情思。

一.情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的诗歌中,童年时期的情人眼睛是清澈、干净的。笔者以《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这首诗为代表。就这个标题来看,“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眼睛里面伸出一只手,从“捉”字看眼睛已经动词化,描写的是一种动态,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实际上是你的眼睛伸出一双手捉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也伸出一双手捉你的眼睛,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在诗人的想象当中,你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我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这只有童年时期的童话心理才能想到这一点。诗人写到“一张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一对摆动的牛角辫”,这都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这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又传递给自己的记忆,这时诗人描写的眼睛就是录像机,它记载了那么一段童年的情景。后面“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这是诗人用眼睛来作的比喻,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实际是写在童年时代孩子具有的一种天真、单纯,诗人用眼睛把一个女孩子的天真、单纯、心底的清澈描写出来了。“眼睛是灿烂的”,这都属于童年时代人的心灵的干净,导致了她的微笑,她眼睛里传出的眼神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另一种含义就是每一个微笑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可以把水照亮”,就是说在诗人笔下当一双眼睛非常干净时,他不仅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眼睛本身的干净就是一种美好。当眼睛传出的眼神是一种美好,它就可以把水照亮。“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把对这个小女孩所有的关注全部集中到一双眼睛上去,这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捕捉具有打动人的地方,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就把他所有的情感,所有对这个女孩美好的向往全部集中在眼睛上,我们说眼睛是聚神的地方,写到这儿诗人就把女孩的美交呈现给了读者。

如果说诗人笔下童年时期的眼睛是清澈和干净,那青少年时期的情人眼睛则是深情、专注、温柔,甚至让人窒息的美人的眼睛。在诗歌《这张脸》中,“这张脸,和上帝恩赐。离灵魂近,离现实远”,诗人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情人的美貌,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那是一张怎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脸,把情人超凡脱俗的美表达得酣畅淋漓,从而引出下文中,“正遇回眸,温柔的眼神发号施令,明知是致命的一击,可痴心太痴”。眼睛可以发号施令,这是诗人的想象力。这时的眼睛是温柔的、致命的,明知致命也让人奋勇直前,可还是痴心不改只为博得美人的欢心。在《早熟的青涩》中,诗句“来自一双情感如潮的眼睛”,这时的情人的眼睛是充满感情、深情、专注的。

二.底层人的眼睛

车延高在诗歌中除了描写情人的眼睛,他还写了许多底层人的眼睛。在诗歌《怕乡亲盲目羡慕的眼神》中,二强子怕乡亲羡慕的眼光,是怕乡亲对他的误解,好像进了城的人,就自然会成为有钱的人,成为有地位的人。在村里待着的人并不知道打工的人在城市里面,并没有自己的根,他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所赚的钱都是一种血汗钱。这种情况就决定了他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回乡时自己作为一个从城里回来的人,又要给自己一种虚荣的面子,所以说每次回来给三亲六眷都带点东西,用去自己不少的花费,但别人不知道,看到这点东西还以为你小气,其实就是这点东西也是在城里省下的。诗人在写怕乡亲羡慕的眼神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这时候的眼睛是一双深入社会底层去观察发现的眼睛。诗人的眼睛只有深入社会底层,具有对底层人的深切体察和同情,才能发现这种社会现象。这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名公务员,希望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让自己虽居庙堂之高,但并不处江湖之远。

在这类描写底层劳动人名的眼睛的诗歌中,诗人通过眼睛要表达对底层劳动人名勤劳善良的品质的赞美。例如在《勤快女人的享受》中写道,“到黎明,用第一抹亮色揉醒眼睛”,“第一抹亮色”表明女人在天刚刚亮就起床,此时男人还在酣睡,也和后面女人在河水中洗衣物相呼应,突出了村庄里女人的勤劳。在《祈祷黎明的露珠中》,“我代表泥土,跟着早起的农民。给崇拜劳动的眼睛介绍汗水”,这里的眼睛是农民勤劳善良的眼睛。在这类诗中,诗人要表达的不是对底层劳动人名的同情,相反作者是对底层劳动人名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过上丰衣足食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人名勤劳、善良、质朴品质的赞美。

三.诗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诗歌中,诗人还多次写到自身的眼睛。在《想用眼睛和你的眼睛摔跤》中,诗人的眼睛代表一种力量,代表一种征服力。这种征服不是一种强权,不是我要打败你,而是一种美好和另一种美好通过主观努力的一种走近。“我”眼睛里包含的是一种向往和深情,这种向往和深情要和你实现一种交融。这种交融是靠一种品质对另一种品质的征服,一种人性的善对另一种人性的善的征服,一种美对另一种美的征服,这种征服实际上就是一种交融,是两颗心灵的碰撞和结合。这时的眼睛是深情的、渴望交融的眼睛。

在诗人诗作《一双眼睛给我留下》中,“一双眼睛给我留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诗人希望通过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把发现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的权力留下;另一方面是在诗人的眼里他看世界的一切,眼睛看到普通的东西都可以看到一种美,蚂蚁是美的,野花也是美的。那么首先诗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有人说悲愤出诗人,其实不一定是悲愤出诗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可以写出唯美的诗。诗人甚至可以把疮疤看成鲜花,疮疤的结成就预示着伤口已经愈合,这种愈合的结果对人生而言,就是走过了最痛苦的时期,紧接着疮疤掉落以后,一切又将复原,回到一个本原,这就是一种美好,所以在诗人眼里疮疤也是鲜花,关键在于你的眼睛怎么看,你的眼睛怎样教育你的心灵。诗人在多首同类型诗中通过眼睛表达对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爱。

四.眼睛意象的当代性

中国古文学中也有很多对眼睛意象的描写,中国传统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眼科周继红古人写眼睛是直接对眼睛进行描写,概括起来无非是形容一个人的美,把眼睛具体到一个物象上,所以没有对意象进行放大和延伸。而车延高诗歌不是局限对眼睛进行具体描写,而是用眼睛来形象地,用带有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怀,借眼睛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李白一生写得最多的是月亮,月亮是天的眼睛,而读车延高的诗,他用得最多的是眼睛,眼睛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动物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人每一次写到眼睛,它所产生的情境、画面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每一双眼睛背后都有诗人的一种灵感和想象力在支撑。

第7篇

摘要芭蕉是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写景意象,从善于托物寓慨的诗人李商隐到“别是一家”的女词人李清照,都曾经选取芭蕉作为吟咏抒情的对象。不仅如此,诗人们还喜爱在庭院中种植芭蕉、欣赏芭蕉、赞美芭蕉。本文试图把芭蕉意象分解为雨打芭蕉、芭蕉影动、身是芭蕉、碧叶丹心以及蕉叶题诗5个方面,分别描述诗人寄予它们的种种情怀与感慨。

关键词:芭蕉 意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3米多,不分枝,丛生。蕉叶大而宽,微卷,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表面呈浅绿色。入夏,叶丛中会抽出淡黄色或红色的大型花。芭蕉性喜温暖,耐寒力弱,然而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在我国南方地区常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人们往往把它植于庭院的一角或窗前墙边,以待盛夏时节,它如盖的绿荫能给人遮荫避暑,令人顿生清凉之感。在古人的诗句中常常可以寻觅到它的身影,历代的诗歌作品中,咏芭蕉的诗句仅笔者看到的就有457首之多。诗人们不仅把芭蕉看成一种自然界的观赏植物,还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雨打芭蕉

芭蕉半卷曲的叶子,就像人不开心时萎靡的样子,所以芭蕉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征。如张说的《戏题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再如李商隐的《代赠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人把芭蕉叶子形态上的微卷与丁香花朵未开时的花苞,想象成人因为心中郁结着愁闷而眉头不展,所以丁香和芭蕉就成为忧伤惆怅的代名词。不仅如此,人们还进而又把芭蕉的愁闷想象成因为缺少雨露的滋润,所以又有“心似芭蕉半憔悴,喜闻蛰户一声雷”(李洪《喜雨》)、“渴雨芭蕉心不展,未春杨柳眼先青”(黄庭坚《寄黄从善》)。又因为芭蕉的叶子长而宽大,雨点打在蕉叶上会发出响亮的沙沙声,所以芭蕉又成为报雨的使者,如白居易的《夜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陆游的《斋中闻急雨》:“衡茆终日人声绝,卧听芭蕉报雨来”。再如朱长文的《宿僧房》:“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在静谧的夜里,诗人午夜梦回,不知身在何方,只有雨点簌簌地打在芭蕉上的声响,告知诗人外面下起了小雨。夜雨打芭蕉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孤寂的意境,尤其是当作者置身他乡的时候,怎能不心底泛起一阵辛酸和无奈?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再如慕容恪的《咏史》:“一听芭蕉叶上寒,鼻头倍益旧时酸”,所以这夜雨打芭蕉总是分外的愁人,它勾起了诗人的愁绪,甚至使人夜不能寐――“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杜牧《雨》)。然而对于心情舒畅的诗人来说,雨打芭蕉不再是愁枕秋声,而是别有一番情致:“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芭蕉雨》杨万里),这雨声虽也愁人,但此愁只在笔头,未上心头。夜雨芭蕉总是惹出人的愁闷,然而昼雨芭蕉却是夏日一景。如郑谷的《蜀中寓止夏日自贻》:“涨江垂,骤雨闹芭蕉”,甚至有人还专爱听这雨打芭蕉之声“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张耒《东堂四首》其一)。雨点敲打着芭蕉,像大手笔的音乐家弹奏着他心爱的乐器,时缓时急,时轻时重,构成了诗人耳中绝妙的天籁之音。在我国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乐谱最早载于1921年所编的《弦歌必读》,后经改编成为广东音乐的代表性曲目。该曲首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人们的喜悦之情,然后接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最后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风格朴实清新,情趣盎然,极富南国意味。

二 芭蕉影动

芭蕉的树形高大,叶子肥硕,可以为炎炎夏日带来阴凉,深得诗人们的喜爱。如“争爱广阴能障暑”(董嗣杲《芭蕉花》)、“凤翅摇寒碧,虚庭暑不侵”(姚孝锡《芭蕉》)。再如“炎蒸谁解换清凉,扇扇摇摇上竹窗。准拟小轩添睡美,梦成风雨夜翻江”(曾协《芭蕉》),宽大的蕉叶在微风中摇摆,就像夏日的凉扇将暑气驱散,浓浓的树荫又将诗人午睡的小窗遮盖起来,诗人想象着雨打芭蕉的凉意睡去,怎一个惬意了得!月光下摇动的芭蕉影,给诗人带来更多的感触,如“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舒岳祥《咏芭蕉》)、“坐睡觉来清夜半,芭蕉影动道场灯”(郑谷《短褐》)、“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邵雍《不寝》)等。然而到了秋日,就是另外一番景况了,此时万物萧瑟,天气转凉,芭蕉树只能给人平添几许寒苦,尤其是月光下晃动的芭蕉影,最能使人心生凄切之意,如顾甄远的《惆怅诗九首》:“独坐愁吟暗断魂,满窗风动芭蕉影”,白玉蟾的《蟋蟀二首》:“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芭蕉影和蟋蟀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景图,图中满是萧瑟,满是无奈,满是诗人的断肠之叹。

三 身是芭蕉

因为芭蕉枝干中空,且又高大,所以容易被风吹折,在佛教中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不实。因而古人在染病时常常联想到芭蕉,如中唐诗人卢纶的《题念济寺晕上人院》:“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表达了对人生无处依托,生命又极为脆弱的感慨与无奈。又如李益的《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再如李端《病后游青龙寺》:“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把自己的体弱多病与芭蕉的高大易折、荷叶的宽大易沉做类比。其他如:“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白居易《逸老》),“是身如芭蕉,宁可与物竞”(陆游《烹茶》),“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郑遨《题病僧寮》),“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皮日休《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是心绝缘。寒灰不然。是身无我。芭蕉不坚”(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僧人们以芭蕉喻身体脆弱,诗人们遂亦喜用芭蕉意象来指代自己的病体,并与僧人相酬唱,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病中咏芭蕉这样的诗歌传统。所以古人在病中往往移情于芭蕉,借芭蕉来慰籍自己脆弱的身体和善感的心灵。正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它们给诗人以精神的抚慰、情绪的舒缓,增强他们同疾病抗争的信心。

芭蕉的耐寒性较差,所以冬天会凋零,如洪咨夔《初霜》:“庭下晓来霜,菰顿芭蕉折。”然而王维有一幅《袁安卧雪图》,图中的雪地里竟有一株碧绿的芭蕉。这一创意引起了众人的聚讼,有称赞他“造理入神”的,有指责他“寒暑不分”的,千载之下,难分伯仲。然而王维要表现的正是袁安这种“痴儿不省芭蕉身,持与冰霜斗长久”(方岳《用王侍郎韵寄题医僧道森药山阁》)的雪蕉精神与高风亮节。

四 碧叶丹心

芭蕉花一般为淡黄色,宋人董嗣杲有诗云:“绿扇摇秋吐秀黄,宿根清傲雪和霜”(《芭蕉花》),但也有红色的,如南宋胡仲弓的《芭蕉花》:“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殷红的芭蕉花绽放在绿色的枝头就像绿色的蜡烛上燃烧着一团火红的烈焰,格外耀眼,难怪唐代诗人李绅在《红蕉花》中写道:“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红色的花朵容易使人联想起人们对朋友、对家国的一片赤胆忠心,因而能“赤心偏得主人怜”,时时见于吟咏。如“素不生枝节,人皆见赤心”(赵时韶《芭蕉》)、“瘦竹犯寒扶直节,蕉花垂老抱丹心”(郑刚中《栽竹种红蕉后数日阻雨不见赋小诗》)、“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司空图《偶书五首》)。再如狄遵度《咏芭蕉》:“植蕉低檐前,双丛对含雨。叶间求丹心,一日视百腑。胸中数寸赤,不惜为君吐。心尽腹亦空,况复霜雪苦。非无后凋意,柔脆不足御”,这时的芭蕉无疑已成为诗人形象的化身,同为脆弱短暂之身,同样的鞠躬尽瘁、丹心不改,乃至后来成为诗人自我勉励的榜样:“芭蕉身世都来几,天地中间要立心”(洪咨夔《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古典诗歌中的芭蕉在此又被赋予了耿直忠正的性格,致使千百年来士大夫文人吟咏之声不绝于耳。

五 蕉叶题诗

唐代僧人怀素(634-707)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善于草书,尤以狂草出名,以其笔法系承张旭,故世称颠张狂素。相传极其喜爱书法的他因家贫无纸,遂在家乡种了上万株芭蕉以供挥毫书写。其传记云:“师情性疏放,不拘细行,最嗜饮酒,每醉,则于寺壁、里墙、器皿等处执笔狂挥。”如此想来,芭蕉叶势必也每每成了他的练笔之处,所以有唐彦谦的“苜蓿穷诗味,芭蕉醉墨痕” (《闻应德茂先离棠溪》)之句。芭蕉的叶子宽大是其宜于书写的原因之一,姚合的《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云:“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蕉叶大到可以作诗人的门屏,那么用作书写的纸张,在篇幅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二,芭蕉叶天然的脉络形成了纸张中的界栏的作用。如路德延的《芭蕉》:“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自此,后世的文人们纷纷效仿怀素,或用它来练字:“芭蕉绿润偏宜墨,戏就明窗学草书”(陆游《雨后散布后园》);或用它来写信:“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皎然《赠融上人》);或用它来书经:“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戴叔伦《赠鹤林上人》);或用它来题诗:“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韦应物的《闲居寄诸弟》)。题诗之用尤见风雅,遂最为后人所推崇。如齐己《秋兴寄胤公》:“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司空图《狂题十八首》:“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方干的《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多情的江南的女子更是把她对情人的思念题于芭蕉叶上:“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拈。其中破相思字,却恐郎疑踪不似。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许岷《木兰花》),一位恋爱中的女子小心谨慎地裁下一片芭蕉叶,满怀欣喜地把自己的浓情蜜意倾倒在这片叶子上,想要寄给远方的情郎。她追求完美的心态使她想把微卷的叶子按平,却不小心把有字的地方给揉破了,于是心里开始不安起来:要是他怀疑这字迹是我找人的,岂不误了我的青春和爱情!一个娇羞温婉的江南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芭蕉叶,叶上爬的是诗、淌的是情,弹奏的是动听的乐曲;芭蕉影,晃动着的是清凉,是梦幻,是旅人的断魂;芭蕉身,诚然脆弱易折,实则顽强不息;芭蕉花,竭诚尽意,丹心不改。在古代灿若星河的诗歌作品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赋予了芭蕉不同的文化内涵,女词人李清照可以拿它来寄托自己的寂寥之情:“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南宋理学家张载可以拿它来宣传治学修身之道:“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咏芭蕉》);《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可以爱芭蕉粗犷憨直的性格而自号“蕉下客”;《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出了足以熄灭火焰山的芭蕉扇……,总之,芭蕉在古典诗歌当中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与体味。

参考文献:

[1] 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 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版。

[3] 初国卿:《雪里芭蕉》,《2000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清)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诗歌欣赏;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10-02

诗歌是文学的原初形式,也是文学的至高境界,诗歌以其精练、含蓄和深刻的语言,通过意象、意境的整合来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学体裁。意象、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构筑诗歌思想和美感的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没有意象、意境和意蕴就想先天不足的孩子,或者说是没有根基的浮萍和墙头芦苇一样。所以诗歌欣赏主要宜从意象、意境切入。

一、诗歌与意象

(一)何为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意象的认知是奠定文学审美能力的基础,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即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意象和形象的区别,“文学由意象构成,但这不是说文学中的每个成分(形象)都是意象”(陈涛《文字意象论》),譬如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意象。我们在分析时,多以为这句诗中包括了“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和“晨霜”这六个意象,应该说这种提法是不够严密的。其实,它们是六个形象,或者说是六个意象元素。

(二)如何欣赏意象

众所周知,鉴赏诗歌首先接触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意象。“意象”是“表意之象”,是“意”和“象”融合为一的,带有作者的某种主观情感或寄托的“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意象的产生来自诗人对生活观察思索后,进行艺术提炼的产物,而绝不是其他,更不是那些喝了劣质烧酒,丝毫不懂文学理论、不懂诗歌艺术,只会嘶叫的所谓“灵魂的呐喊”。因此鉴赏诗歌中的意象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这些意象如明月、浮云、流水、梅花等,已不是原本的客观景物,而是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景物或画面。比如李白在《灞陵行送别》中写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霸陵即汉文帝陵,唐朝时的送别都在这里分手,抬头远观,花还没有上古木枝头,但地下的草已经缭乱,李白说这叫伤心之春草。再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些年年生发、岁岁茂盛的春草,都是凄凄离别情。寄寓了诗人无穷的心事,尤其是别恨离愁。第二、意象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个意象应用得好坏,不仅在于这个意象是否鲜明,还在于它在整体中的作用。第三、在长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有些意象蕴含的意义已经较为固定,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喻指坚贞品格或孤傲气质,“杨柳”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等等。

同时在欣赏诗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比如同样写春愁,李后主的愁是“离恨恰如春草”,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随向东流”。李清照的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贺铸的愁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意相近而象不同。再比如同样写雨的诗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此诗通首描写暴雨,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两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在诗的后半,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写雨势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这一场暴雨也许是老天爷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好写出许多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所以特地将雨洒在他的脸上吧。同样写雨,象相近却意不同。

二、诗歌与意境

(一)何为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是一种融合着诗人感情和意绪,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在其中的艺术境界。分开来讲,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但单独的“意”构不成意境,而单独的“境”也构不成意境。譬如:有人问顾恺之会稽山川之状时,他描绘道:“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所概括的江南自然风光,形象鲜明,脍炙人口,但不能说它有意境,因为它无“意”。

中国诗坛上有一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结合妙绝的诗人王维,他在其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的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叮咚石上,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当然,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也是一大亮丽的景点。我们知道,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在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于是,作者在尾联中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青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至此,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境交融在一起,从而水到渠成,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深秋晚景图,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种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的契合交融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二)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只有通过意境的创造,才能表现乎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启发力,也才能刺激与诱发读者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诗歌的意境美,首先表现在形象与情思交融所构成的完整的艺术画面上。诗人在写景时,注入了他的思想与感情;而在抒情时,又往往寄情于物,借物载情,情景交融,天然浑成。诗歌的意境美其次表现在含蓄上,即是否具有表现为含蓄、能驰骋鉴赏主体想象的虚境。诗歌的意境须以描摹景物为起点,但景物不一定都是切切实实的客观存在,虚境反而更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础。如意境是一种融合着诗人感情和意绪,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在其中的艺术境界。如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孤”、“直”、“落”、“圆”既是写景,又是人的感受,表现了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复杂交织的情怀。

四、结语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须品,还是一种奢侈品?我想诗歌传承着中国人的心事,或含蓄,或深沉,诉说着我悲,我喜,我愁,如果我们愿意将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意象;作用;诗歌鉴赏

一、意象及其要点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的要点呢?本人认为,其要点应该是:(一)意象是个整体,意象中每一个成分都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二)意象中充满情感和生命。(三)意象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四)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

二、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的方法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正确解读意象

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三、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一首好诗必然具有真切感的意象,让读者吟咏诗句是能比物附情,留有生动深刻的印象。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了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近、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

2、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两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细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雪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

参考文献:

[1]浅谈意象和意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邢福康

[2]浅析意象解读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陈志银.2012年9月《新课程学习》

[3]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意象.周国奇.2012年第2期《躬耕》

第10篇

一、注重积累,判断意象类型

想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积累,在平时的学习、练习中注意积累,判断意象的类型,从而准确掌握意象及其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平时阅读诗刊、报纸、杂志时遇到现代诗歌,首先判断意象的类型。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同学们在进行现代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学会辨认诗中意象的根本属性,平时注重积累,了解到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作用,那么对于诗歌的把握就会更准确。同学们读到一些现代诗歌,可以试着把他们分类。看看其中包含的古典意象,久而久之,形成系统的认识,在平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遇到这一类的意象应用可以很快地判断出来,并且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赏析余光中的《乡愁》时,其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都是一种意象,这些意象都寄寓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充满了思乡情怀。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前面,作者还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形容词,不仅诗歌更押韵,同时也能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作者在这几个意象上采用形容词、数量词,突出了这些意象的微小、简单,同时也反映出了被海峡分割的思念家乡的情谊,虽然指代乡愁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但是作者对大陆、对土地、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却从来不变。

很多乡愁类的现代诗歌,特别是海外游子所作的诗歌,都喜欢采用船票、邮票等来寄托自己绵长的乡关之思。《乡愁》中重要的意象把握是本诗歌思想情感掌握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诗歌中提到的意象,并且深入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情感,那么就很容易把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起来,从而整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透过虚象看本质,虚实结合分析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只是照本宣科,同学们就不能真切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近代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有很多作用,意境就是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只有充分理解到诗歌中的意象,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现代诗歌赏析的过程中,透过虚象看本质,虚实结合分析的手法经常使用到。意象可以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秘魅力,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并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来体会其中的妙趣。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沉浸在歌的美妙世界当中。

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徐志摩对康桥的特别情感。可以从诗歌的第一节中领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一章节中的诗歌像是作者在轻轻的呢喃,又像是在浅声低吟。通过这种情景的营造,在反差中表现出了诗人难以抑制的真实情感,那就是对康桥的眷恋与惆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感受,从而充分体会到其中的意境。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康桥对于作者不仅是风景宜人的地方,更是精神所托之地。徐志摩曾称康桥为他的“难得的知己”,所以不难看出作者在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如:“作者与康桥离别之时,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分析,认识到云彩、夕阳、夏虫等意象,再对这些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就容易感悟出作者对于这些普通常见的意象所赋予的特殊情感。生1:“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生2:“表现了作者对于康桥的难舍情绪。”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意象方法,从而对现代诗歌更喜爱和深入理解。

三、强化诗歌意象,升华感情

很多诗歌其实都沿袭了古代诗歌“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所以在现代诗歌中经常发现作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有话不会直说,有情感也不会直接抒发,而是通过一些意象来进行委婉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中的意象,就能做到感知和升华诗歌中的情感。掌握好诗歌中的意象,是升华诗歌情感的一把金钥匙。

如在“纸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住“纸船”这一景象。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意象纸船,品味出作者渗透在纸船中的浓浓情感。教师可以做一些教学道具引进课堂内容。“纸船”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纸船,那么教师可以折叠一些纸船作为教学工具,方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师:“诗歌中多次提到纸船,那么纸船是从哪里来的呢?”生:“是作者叠的。”师:“是不是像老师叠的那么多只呢?”生:“不是,作者叠了很多很多只纸船。”师:“那么作者叠这些纸船的意义何在?”生:“作者通过折叠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很多的纸船说明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有很多。”师:“那么作者是一时兴起叠的纸船,还是长此以往都叠?从哪里看得出来?”生:“长此以往都叠,从不肯、总是,这些词语就可以看出来。”师:“同学们真聪明,都学会分析诗歌,表达其中的情感了。那么最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生:“表达了海外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都寄托在纸船上面。”师:“同学们都学会了怎么把握好这首诗的情感了吧?在领悟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纸船这一意象,感悟纸船的深刻寓意,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冰心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从而抓住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认识到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也掌握了意象的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只有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透过意象升华诗歌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握住诗歌的真实情感。

第11篇

关键词:意象解读;诗歌鉴赏;诗歌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是意象的表达形式,是意象的载体,诗人用诗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承载着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而意象正是诗人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诗歌意象的最好诠释。

《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是诗歌意象作用的写照。欧阳修在其《蝶恋花》中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这首词中,通过被狂风暴雨摧残的花,反映自己悲惨的命运,表达出词中女子感伤抑郁的情怀。由此可知,意象对诗歌表达的作用多么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通过解读意象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就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一、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意象的内涵

诗歌意象的内涵是丰富多变的,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诗歌中意象的基本内涵,初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通过意境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怀。意象丰富与否和所描写的物象关系密切。我们熟知的明月、松、竹、梅、落花、孤雁等等就有着丰富的意象内涵,诗人也会选择在这些物象上寄托情思。舒婷的《致橡树》围绕着“我爱你,绝不学……”生发出一个个生动鲜活富有内涵的意象,把自己对爱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步步推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诗人在前面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衬托自己所向往的平等的爱情。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选择的“木棉”和“橡树”两个物象,寄托诗人热烈纯真,深沉委婉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和信念。诗中这些丰富的物象把读者引入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意象,古人也有一些固定的对应表达,如:松、梅、竹、菊比喻高尚纯洁的气节;月亮和大雁寄托思乡的感情;杜鹃和鹧鸪鸟传达凄惨悲苦之情;梧桐叶落的景象传达出悲凉之意;长亭和柳树代表着离别、落花;流水和愁苦相连;乌鸦和燕子对应兴盛和衰败;草木的存在其实代表着物是人非的感慨等等。在教学中,都要通过大量的诗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作者的意象。

二、领会诗歌意象走入诗歌意境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而意境是通过意象烘托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例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写的是烧炼石灰的画面,借此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

心。最后两句作者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清白留世就无怨无悔了。至此,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融入诗中的物象中,形成一种物中有情、情中含物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描摹诗歌表现的画面,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歌所表现的画面,帮助学生走进画面,体味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苏教版八年级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讲课时,把这十种物象以连续缓慢的速度呈现在学生眼前,再配以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烘托出一种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的氛围。学生就能够很悟出当时作者的心情,对于领会诗歌内涵,走入诗歌意境起到推动作用。

三、理解意象对诗歌鉴赏题的作用

诗歌语言的凝练是诗歌美的一部分,诗歌更重要的美在于诗歌的意境。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把握对于解答考试当中诗歌鉴赏题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用“晚来风急”“大雁”“满地黄花”“梧桐和细雨”等意象烘托出一种孤独悲苦的氛围,表达词人对丈夫去世的悲伤心情。这首词中,词人先用特殊的时间:“乍暖还寒时候”,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内心的凄冷;用“喝酒”的做法,来说明用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用落花满地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凄苦;用飞过的大雁来暗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和丈夫传书寄情了;用整日飘落的秋雨,以及雨打在梧桐树叶上的声音,进一步衬托词人失去丈夫后的悲苦孤独。掌握了这些意象表达,在处理诗歌鉴赏题时才能够解答准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能够分析出诗歌中意象表达的作用,把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归纳总结,掌握了这些意象所对应的“情”,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更深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对于学生文化内涵的积淀,语言的表达,写作技巧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

第12篇

不少同学解题时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不知道诗歌意象的语境特点。多数考生解说意象总是喜欢机械地套用传统意象的固定涵义,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解说具体意象的特点。二是不知道题干中关键词的引导作用。意象题中有一些关键词,如“表现了……哪些特点”之中的“哪些”与“特点”,“通过哪种意象……”中的“哪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之中的“一幅”与“画面”,都不同程度地暗含了解题的思路与方向。但不少考生不知道这些词语对解题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常常抓不住要领,解不好题。

要解答好题,首先要了解题型的问法,近几年常见的题型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诗的……句描写了……的哪些特点?/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其人物形象。

知道了这些常见题型,还必须把握复习的诀窍,这样才能灵活高效地答题。无论是“景色”“景象”的特点,还是“情景”“情形”的特点,或者是“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能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鉴赏,就容易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常见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看下面《诗经·芣苢》一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可抓住“有”“捊”“襭”三个动词,分析出妇女们娴熟而欢快地采集芣苢的劳动情景。

二、 借助诗歌标题中的暗示语

有的诗歌,题目本身就暗示了其主要意象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揣摩与解读的线索。如李端的诗《闺情》,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可能是思妇形象;再如苏轼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从标题也可以看出本词的意象与虚名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揣摩诗歌意象的某些特点。

三、 根据上下句或上下文

这如同一般文章阅读一样,命题直接涉及的内容往往在文本中某一个部位,要理解这个部位,通常需要借助上下文,有时候答案就在前句或后句之中。

四、 借助诗歌的背景知识

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它们都值得我们在分析与理解意象时充分利用。

五、 注重思想感情

意象是情与象的整合体,人们阅读诗歌时一般是通过意象来理解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也可以借助思想感情来理解意象。

六、 利用意象的固有内涵

一般考生都知道,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常见的意象如“杨柳”“杜鹃”“夕阳”“残荷”等,本身就具有固定的内涵,为我们解读意象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一些不常见的意象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也有助于我们解读意象,如马致远《汉宫秋》中“塞外”的“旷远悲凉”与“王宫”的“凄清阴冷”。

通过以上分析,古代诗歌形象题的解题要领已有把握,下面再谈一谈其解题技巧。

首先,可根据命题中的动宾短语填写意象内容。

比如“‘无数铃声遥过碛’表现了怎样边塞景象?”一题,可以先摘取前后两个关键词,形成填空框架“表现了……的边塞景象”,然后在横线上填写“边塞景象”的特点:“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答案:“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

其次,通过捕捉题干中的修饰语揣摩答题要点。

意象题中动词前面的状语与名词前面的定语,能含蓄地指出解答意象的方向。比如“丰富的意象”表明意象内容较多,“通过尾联”表明答案在诗的最后两句,“素淡的情景”表明景物并不绚丽。如2012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适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本题如解说“颔联描绘”的“野菊形象”的前提,在于理解“肯为无人减妙香”这一反问语气,即不会“无人减妙香”。可先描写野菊的美丽外形,再揭示野菊的内在性格。所以本题可答为:①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第三,概括提炼与具体描述相结合。

尤其是一些“特点题”“画面题”“形象题”,答题时既要概括表达又要具体描述。如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