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

教育理论的功能

时间:2023-08-23 16:5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理论的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理论的功能

第1篇

[关键词]教育功能理论 教育功能观 美术教育目的

一、教育功能理论的发展

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论,具有重大影响的有两派: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其代表人物为19世纪后半叶的孔德、诺笃尔普等。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应当有人的本性的需要决定,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的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都属这一流派。他们反对封建主义、宗教对人的思想的禁锢,指出要尊重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反思教育发展史,我们觉得这些不同流派的理论对现代教育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代教育不仅有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发展功能,而且有完善学生人格的个体发展功能。离开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教育的功能观方面,经历了以下几个转变:最初是注意分数,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以后认识到知识比分数重要,于是强调知识教育;再以后又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于是提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加强基础,发展特长”等口号,进入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求得学生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既反映出了社会、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与规定性,也反映出了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三、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研究发展

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转变也经历了由强调智力、能力发展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的发展过程。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近20年里,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促进美术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如1980年,陈通顺在《谈谈中小学开设美术课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这些观点是继1979年教育部决定把“图画”课,改为“美术”课之后,突破以传授图画技能为中心的狭隘的美术教育目的论,从实施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1986年,孙永惠(大连市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在题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和美术教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中国普通美术教育应否定以临摹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1987年,王天一(曲阜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发展智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的文章。1989年10月4日,柴庆翔(上海师范高等专科校)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从技能型到审美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的文章。进入90年代以后,美术教育目的论的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在《中国美术教育》1990年第4期上,王大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提出了“超绘画性美术教育目的论”。他认为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真、善、美”的教育,发现学生的气质和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最终达到人格形成的目的。姚金迈(北京市教育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1993年第1期发表了《继往今来,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文。他根据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教学目的:(1)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3)培养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在教学目的的第二方面中包含了德育和美育两方面任务的看法。1995年,尹少淳(湖南师范大学)在《美术及其教育》的著作中提出了“综合美术教育论”,即以实现美术教育的情感、智力、技术和创造这四大价值系统的综合效应和群体功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目的论。在即将迈人21世纪的1999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美术教育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的文章。常锐伦(首都师范大学)指出:“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应着眼于美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杨景芝(首都师范大学)认为美术课程的目标有五点:(l)培养造型表现的基本能力;(2)培养创造能力;(3)提高审美文化素质;(4)增进美化环境意识与能力;(5)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程明太(上海市金汇学校)在《21世纪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设想。他指出:“美术综合课程体系”是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综合多学科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美术课程体系。这一设想反映了一种主张美术进一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倾向,值得注目。

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促进美术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虽然,各位学者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或课程目标所作的论述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这一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认识却是相同的。通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终于迎来了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美术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制美术课程标准项目组负责人尹少淳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之后记》中写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观念的认识。”

从以上内容看,现代教育功能理论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现代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所以我认为,作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应了解世界教育与我国教育发展方向,要使自己不断地扩大认识范围,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高瞻远瞩,分清主流,与时俱进,采取科学、乐观的教育态度,根据我国学生的发展状况,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或人格,使美术教育真正体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第2篇

对形形、流派纷呈的教育改革理论进行再抽象、再概括一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理论家们感兴趣的课题,这也为人们更加全面和概括地认识教育改革理论提供了可能。1977年,卡拉贝尔(J·Karabel)在《教育研究—再探与解释》中,将主要的教育改革理论概括为以下五种:1、教育的功能主义理论;2、人力资本的教育经济理论;3、实用和实证主义理论;4、教育的矛盾理论;5、教育研究中的相互作用传统和教育社会学的新挑战。与之类似,1978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教育革新国际运动领导者之一达林(P·Dalin)在《教育变革的界限》一书中把不同的教育改革理论概括为功能理论、折中理论和矛盾理论三种类型。(注:参见吴忠魁、张俊洪:《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从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的关系的角度所作的最为充分的研究当数美国教育改革理论家帕斯通(R·C·Paulston)1976年帕斯通发表《关于社会与教育变革的诸矛盾理论—类型的探讨》专著,将各种教育改革理论归纳为均衡和矛盾两种范型。这两种范型分别为:(一)均衡范型—1、进化论,2、新进化论,3、结构功能论,4、系统论;(二)矛盾范型—1、,2、新,3、文化复兴主义,4、无政府理想主义。各种教育改革理论的分类都围绕教育改革的前提、原因、范围、过程和结果来。

关于社会变化与教育改革的诸理论(注:参见大野雅敏:《教育制度变革的理论》,有信堂1984年版,第33页。)

附图

所谓均衡范型中的教育改革理论,指的是教育与所处社会结构和系统或教育系统内部出观了某些不完善,但这不完善并非是对抗性的,教育改革理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没有根本冲突,教育改革旨在修复、完善自身结构和社会结构。通过改革,使教育内部的结构更加合理,使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结构更加合理均衡,教育和社会其他部门的功能更加有效。一言以蔽之,均衡范型中的教育改革理论都主张在肯定社会现实和既有教育的前提下对教育进行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现实更加美好。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便是属于均衡范型的。

所谓矛盾范型中的教育改革理论,指的是教育与所处社会结构和系统出现了对抗性的矛盾,教育改革理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根本性的矛盾,教育已严重地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改革理论旨在为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这种新教育或者是在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后所必须建立的(如我国解放初期对旧教育的大规模改造),或者是为改造社会而建立的(如我国“”中的“新教育”)。总之,矛盾范型中的教育改革理论都对社会现实和既有教育持一种否定态度,都认为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而非均衡的。均衡范型教育改革理论寻求的是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矛盾范型的教育改革理论寻求的是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如何去改造社会。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大都是在均衡范型教育改革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是由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不断地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进行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使原有的无产阶级迅速中产阶级化,劳资矛盾大大缓解,作为上一个世纪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斗争已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均衡发展状态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虽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也不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对立的新教育,而是为了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结构和功能更加均衡。这种均衡范型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大都表现为渐进性的和改良性的,而非突变性的和革命性的。虽然自6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较为激进的属于矛盾范型的教育改革理论,但在实践中,这些理论始终没有能作为主要的理论指导。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以作为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把矛盾而非均衡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指导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改革理论大都是属于矛盾范型的,教育改革往往被视为社会革命或社会改造的工具,教育改革的目的常常不是对原有的教育进行改良或均衡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而在于力求通过改革构建一种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进而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教育改革既作为新旧社会更迭后改造旧教育的手段,也作为新社会内部不断革命的手段,在矛盾范型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更多地表现为突变性和革命性的。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室;功能定位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指向的聚焦性,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始终把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内容的适用性,面向未来定教育目标、面向市场定培训标准、面向用人单位定学习课程,以学习新理论、新装备、新技术、新知识为主线,促使学生素质提升紧跟社会生产需要;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提升实效性。

专业教室是用于专业教学目的,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具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室内教学场所,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室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统一的基础教学设施。加强专业教室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室建设必须准确定位其功能。

1.专业教室应具有专业理论教学功能

专业教室作为教室,首先是室内场地,并具有传统教室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功能。因此,传统教室作为理论教学主要场所所具备的理论教学功能应是专业教室的首要功能。专业教室与传统多媒体教室相比,除了配备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理论讲授需要外,还应有专业相关的挂图,设备、器材整体分部陈列件,设备模型和实装设备等,可用于老师对所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形象化教学,通过现场演示或示范,使复杂、抽象的理论讲解变得简单、直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可见专业教室的优势在于老师可以利用专业教室特有的教学条件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专业理论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感性认知。

2.专业教室应具有实践教学功能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技能,让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学的目的必须满足这一要求,传统的理论学习不能形成岗位技能,岗位技能只有通过实践而来,开展实践需要一定的实践场所,因此,专业教室的功能必须具备实践教学功能。专业教室具备一定的实验、实作、实训等条件,使得传统教室的理论教学功能与实习车间的实做功能合二为一,老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讲授、实物演示和实验实作等内容同步进行,将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具体的技能实践训练,有效地促进专业理论知识向专业岗位技能的转化。

3.专业教室应具有专题研讨功能

职业教育的课程按其教学内容特点可分为讲授类、研讨类、实作类等不同类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职业教育中有大量研讨类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这些课程和教学内容适宜选取专题研讨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导”为主,设置贴近专业实际、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更能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素质培养需求,同时,更能体现专业领域特色。针对这一需求,专业教室建设在教学交互性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应加大力度,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增设交互平台,实现专题研讨功能,满足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4.专业教室应具有专业自修功能

职业教育不同与普通的学历教育,他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因此,专业教室应具有自修功能,以满足学生进行专业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有学习资源,在专业教室应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所需要的专业资料,专业教室应充分完善网络平台,搭载网络课程、虚拟训练系统、各种电子信息库等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提供相关专业图书资料等,为学生拓展课堂知识、涉猎相关知识提供信息渠道和获取手段,学生通过专业自修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5.专业教室应具有专业文化培育功能

职业教育的指向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其特有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场所,还应兼顾培育专业文化的功能。充分通过对专业教室合理布置、按职业特点模拟实训功能区、增设墙面功能:职业岗位职责、职业道德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加工生产流程等营造专业文化氛围和工作情境,增强学生职业岗位工作的感受,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并形成职业态度。

当然针对具体某一专业教室因其用途不同,其功能侧重也不尽一致。如用于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室具有专业通用性强、功能综合的特点,需同时满足本专业的基础、职业基础、职业岗位、职业拓展等多种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用于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室,则需要针对保障课程的特点,强调教学的针对性。 [科]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成要素;生成途径;构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49-05

随着1990年代的幼教市场化的浪潮以及21世纪园本课程的热潮,幼儿园对课程地方化、特色化的追求日益加强,课程模式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幼教界,人们对课程模式的态度却呈现出“下热上冷”的局面,即实践界非常需要和推崇课程模式,而理论界却试图回避和模糊课程模式。这种现象导致人们对课程模式缺乏深入的认识。鉴于此,笔者试图对课程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初步分析与构建,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重视和研究。

一、课程模式的内涵

什么是课程模式?“伊文思(Evans,E.D.)认为,课程模式是某个宏大的教育方案之基本哲学要素、管理要素与教学要素的理想性概括,它包含了内部连贯一致的陈述,描述了这个教育方案为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设计的并被预先假定是有效的理论前提、管理政策和教学程序。当决策转换成行动时,就称为模式的应用。”[1]在这里,伊文思将课程模式视为一种概念框架和组织结构,是对课程方案的理想化描述,从而将其与一般的教育方案(课程方案)区别开来。同时,伊文思也指出了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理论基础、管理政策和教学程序三个基本成分。

在我国,人们对课程模式也有不同的认识。《教育大词典》将课程模式理解为课程类型,说“课程类型亦称‘课程模式’”。这种理解“不论从语义还是语用的角度理解,还是从课程实践上审视,都是不太恰当的”。但课程类型与课程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类型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课程模式就是通过特定的课程结构来实现其特定的课程功能的。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基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这种理解“正确地表明了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关系,同时也包含了课程模式作为课程存在形式的内涵,但没有充分反映‘模式’的特征,即模式与一般存在形式的本质区别”。课程模式是对课程方案的理想化描述,它是一个理论框架。

还有学者在批判以上两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模式就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课程范式,这种课程范式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类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2]。这种理解克服了以上两种认识的不足,但将课程模式理解为课程范式也是有待商酌的。“因为在本意上,‘模式’并不完全等同于‘范式’。范式是从它的发源领域借来的结构并随之被应用于所从事的不同领域,而模式是代表与所研究的理论有关的具体事件。”[3]由此可见,课程范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课程理论体系,相比于课程模式来说,它是一个更为抽象和上位的概念,历史上出现的课程范式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等,而这些不能称之为课程模式。

综合以上的理解,我们认为课程模式就是以典型简约的方式表达的课程方案,其核心是与某种教育条件相适应,并能产生特定育人功能的课程结构。因此“课程模式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它一方面要规定课程的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4]。

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为了认识课程模式的本质和规律,必须深入到课程模式的内部,了解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课程模式自身的特点,一个完整的课程模式都应具备理论基础、功能目标、课程结构、支持系统和适用环境等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理论基础。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上应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知识论等观点。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是以一种或几种理论为基础,从而对儿童、课程和教学等做出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理念,并以这些课程理念为基础去构建课程的总体框架。由此可见,一种课程模式选择这样一种课程结构而不选择其他课程结构,认定适合这样的教育条件而不是那样的教育条件,绝不是随意的,而是由一定的课程理念所支配的。课程模式就是通过一定的课程结构来落实某种课程理念,即将课程理念操作化。因此课程理念体现着课程模式的理性特征,是课程模式的灵魂和精髓。

第二,功能目标。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育人功能服务的。不同的课程模式由于所追求的功能目标不同,对课程的总体框架或结构的设计和选择也就不同。因此功能目标是课程模式的核心,课程模式各个构成要素和环节都是围绕功能目标来构建的。

第三,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课程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宏观结构即课程的类别结构;中观结构即课程的科类结构;微观结构即各科目(或活动项目)内的结构以及潜在课程各构成要素的结构。”[5]不过,“课程模式对课程结构的设定,一般都仅限于宏观和中观层面”[6]。因此,这里的课程结构主要是指幼儿园开设的各种课程类型及其比例关系。课程结构是形成课程模式的基础,任何课程模式都包括特定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功能目标最终要通过特定的课程结构来实现。

第四,支持系统。课程系统只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必须有相关系统作保障。各种课程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应有独特的支持系统,例如,在师资结构与素质、师幼关系、教室环境规划、教学材料准备、评价体制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完整的课程模式应构建独特的支持系统,这是其内部构成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涉及课程模式的实施策略,它是保证课程模式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

第五,适用环境。一种课程模式往往适用于某种特定的教育环境,因此规定适用环境也是课程模式的必要构成要素。只是适用环境常常并没有明确写出,它是课程模式的背景性要素。适用环境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中观的环境是指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微观的环境是指具体某个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生源条件。一个有效的课程模式必然是适合于这三个层面的环境的,同时也正因为适用环境的不同,才要求课程模式必须多样化。

在以上这些构成要素中,课程理念是课程模式的灵魂,功能目标是课程模式的核心,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的主体内容,而支持系统则是课程模式能够落实到实处的基本保障。而其中,课程结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构成要素。一种设计好的特定的课程结构可以包含或体现课程模式上述构成要素的特点,如体现某种课程理念,蕴含着实现某种功能目标的可能性,同时也必然有其支持系统和需要满足的特定教育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课程结构是使课程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的因素,它是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的桥梁,也是实现功能目标的手段。因此,在课程模式的设计中,通常不一定明确地写出课程模式的课程理念、功能目标、支持系统以及适用环境等要素,但一定要设计出课程的整体结构。

三、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特征

为了正确认识课程模式,我们还需要明晰课程模式的特征。根据以上对课程模式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课程模式具有整体性、中介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相对性等特点。

第一,整体性。从结构来说,课程模式是一个系统,强调对课程各要素的整体把握。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是以一定的功能目标为导向,通过设计完整的课程结构来构建课程的整体框架的。

第二,中介性。从功能来说,课程模式与课程理论、课程实践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它处于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之间,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转化的中介和桥梁。

第三,可操作性。从性质来说,每一种课程模式其核心构成要素都是特定的比较稳固的课程结构,它是为特定的功能目标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课程理论相比,它更简明具体,易于操作;而相对于课程实践,它更概括、完整和系统。因此,课程模式既可体现课程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能发挥课程实践经验的实际操作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四,有效性。从效能来说,每一种课程模式相对于特定的功能目标来讲,都是有效果的,甚至是最优化的,这是课程模式存在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课程模式首先是有作用的,它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第五,相对性。从适用性来说,相对性是指每种具体的课程模式的效能都是相对的。相对于特定的功能目标和教育条件而言,这种课程模式是有效的、优化的,但随着功能目标和适用条件的改变,这种课程模式的适用性和效用性就降低了。每种具体的课程模式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从来就没有什么适用于任何教育条件的课程模式。

四、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生成途径

课程模式的生成即课程模式的建构或形成。课程模式的生成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可以从这两个层面来研究。

(一)理论层面:课程模式的三种来源

从理论层面上来说,课程模式有不同的来源。一个国家课程模式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本国自己构建的课程模式,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和教育改革中形成的课程模式。比较典型的如19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自主探索的影响较大的“综合主题课程”。

二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翻译以及国外学者讲学等方式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课程模式。这类课程模式在我国占很大比例,历史上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比较典型的如蒙台梭利、瑞吉欧等。

三是结合本国实际对国外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新的课程模式,即国外课程模式的本土化。比较典型的如我国20世纪20、30年代陈鹤琴等研发的“单元课程”,实际是对杜威的“设计教学法”的本土化改造。

(二)实践层面:课程模式的两种生成方式

从实践层面上来说,课程模式有两种生成方式:归纳式、演绎式。

归纳式是在对课程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课程模式,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法。如蒙台梭利课程,就是蒙台梭利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并构建了自己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这种方式所生成的课程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带有较强的主观经验的色彩,其科学性需要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加以检验。其生成过程如图1所示:

演绎式则是从某种课程理论出发所形成的课程模式,它的起点是某种理论基础,形成的思维方式是演绎法。如卡密―迪泛思课程模式就是完全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及其知识论出发直接推演出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方式所生成的课程模式需要通过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生成过程如图2所示:

虽然课程模式的生成方式可概括为以上两类,但在实践中,很多课程模式是在上述两种生成方式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如“银行街课程模式在20年代是实务主导课程的发展,1930年~1960年是实务与理论的互动,带动着课程的发展;到了70年代以后,则是理论带动实务课程的发展”[7]。

研究课程模式的生成,不仅要探讨其生成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生成过程,即幼儿园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一步步生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生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多重闭合回路(见下页图3)。

在课程模式的生成过程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幼儿园在选择和构建自己的课程模式时,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建模目的,即明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而不是选择理论基础,提出课程理念。我国幼儿园中之所以会出现对课程模式的“盲目跟风”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确定本园的课程目标,而只是随波逐流地去追随新的课程理念。事实上,课程理念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要根据课程目标的需求来选择。二是幼儿园在选择和构建自己的课程模式时,一定要构建与课程模式的理念和结构相匹配的支持系统。课程模式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其运行必须有相关系统做保障。我国幼儿园中之所以会出现课程模式的“照搬”和“走样”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园只是模仿形式,而没有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如目前很多幼儿园表面上实施的是主题课程,而具体的实施和评价仍然采用领域甚至分科课程的方式,导致主题课程名不副实。

五、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当前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两种错误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在追求课程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自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我国出现了对多样化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的短暂热潮,南京、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都开展了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实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同心协力、互相合作,一时涌现出诸多不同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此后,学前教育课程模式逐渐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理论界对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进入低潮,直至现在,不少人认为课程模式的研究过时了,甚至忌讳谈课程模式。实践界却一直在追逐课程模式,甚至存在着“模式崇拜”的现象,只是常常因为移植他人的课程模式又没有理解其精髓,出现模仿形式而失却精神的现象。

理论界对课程模式的漠视态度又可细分为两种表现。一种是“模式无用论”。持这种态度的人从理论视角出发,将课程模式看成是僵化的、僵死的,认为它只适用于特定的教育环境,其他幼儿园不能照抄照搬它,因此拒绝和摒弃课程模式。一种是“模式完美论”。持这种态度的人从实践视角出发,认为课程模式是高高在上的,幼儿园的课程实践没有一个能达到模式的高度,因此幼儿园不存在课程模式。而这两种态度可以推出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研究课程模式是没有价值的。实践界对课程模式的狂热态度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持“模式万能论”。实践界非常欢迎课程模式,他们将课程模式看成构建幼儿园课程“多快好省”的办法,因此在实践中疲于奔命地“生搬硬套”各种新鲜的课程模式,以期改善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从实践需求来说,研究课程模式又是非常必要的。

表面看来,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以上三种态度虽然表现各不相同,甚至互相排斥,但深入分析,其问题根源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把课程模式“模式化”了,没有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认识课程模式。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似乎都认为只有那些已经存在的、构建完善的课程模式才是课程模式,而且这些课程模式具有绝对的稳定性,不可轻易改变。

实际上,课程模式研究的价值是不能否认的。对于幼儿园课程理论来说,课程模式是将其可操作化的桥梁;对于幼儿园课程实践来说,课程模式是最容易接受和把握的,而且容易产生实践效果。对于课程模式,我们既不能漠然视之,似乎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就是不要课程模式;也不能盲目狂热,将课程模式奉若神灵、照抄照搬。我们需要的是第三种态度,即一种理性的、构建的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后现代、后工业社会、后结构主义的气氛中,课程模式首先要摘掉‘模式’的帽子,从‘神坛’走向‘论坛’(才能避免走向‘祭坛’)。”[8]

(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意义

第一,它是新时期国家对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步入新世纪,为了配合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课程来看仍然有着浓烈的美式风格,新课程希望整合各种课程模式的优势所在,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9]十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在这一政策导向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幼儿园课程方案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样化的课程方案中出现了诸多不科学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为了应对这一问题,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学前教育单列一章,明确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提出了国家对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这一要求事实上是新时期国家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第二,它是提高学前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要求。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内容上来说,课程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和多种关系的复杂结构,只有合理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课程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然而在倡导园本课程的今天,我国幼儿园课程设置中还普遍存在着课程结构繁杂、各类课程彼此间缺乏联系、课时比例超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课程模式是根据某种理论(或几种理论综合成一种指导思想)来处理课程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多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总体来发挥整体教育功能。”[10]因此它对于解决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三,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本身没有普适性。每种课程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目标和适用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长期受单一课程模式的控制。然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一种课程模式不可能适应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更急需适合各自条件和情况的课程”[11]。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开始走向多样化,但不少幼儿园由于急功近利、盲目“照抄照搬”,结果只模仿到形式而未理解其精髓,所移植的课程模式不仅未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还打乱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没有普适性,无论是依据全国统一的一种课程模式还是对他课程模式的“照抄照搬”都不一定适用于本园的目标和条件。鉴于此,幼儿园要依据自身的内外条件和本园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和水平,努力构建适宜的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8][美]斯泰西・戈芬,凯瑟琳・威尔逊.课程模式与早期教育(第二版)[M].李敏谊,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序言.

[2][4][6]郭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3]纪国和,张作岭.关于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2).

[5]廖哲勋,田慧生.课程论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2.

[7]简楚英.学前教育课程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9.

[9]李敏谊.试析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流派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11).

[10][11]唐淑.我国幼儿园课程结构改革概述[J].早期教育,1990(11).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

ZHANG Na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第5篇

QQ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转化教学模式创新

一、QQ平台辅助教学的基本功能简介

腾讯QQ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目前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作为人际沟通、交流的最便捷、最时尚的工具,将其用于教学辅助活动,它具有以下功能:

1.QQ平台有助于构建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QQ平台以简单的形式、方便的管理、张扬的个性等体现了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授课教案、课堂视频、教学感悟等通过QQ平台中的共享空间提供给学生,也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而且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动态更新,供学生下载和浏览,也可以将学生收集上传的小组学习资料加以分类、择优添加到教学资源库。通过以上方式,师生共同建立、逐步完善动态资源。共享的永久保存功能,使得资料能够重复浏览。

2.QQ平台有助于增强和改善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空间

由于课堂教学的次数有限和大班授课,教师很难及时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听懂授课内容,但由于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大庭广众发言提问,有的学生可能在课后的复习中发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问题要等到下次课才在课堂上提出,时间间隔一周,学生可能容易忘掉。利用QQ平台交流沟通功能,学生可以将这些疑问随时可以在QQ群中留言提出,教师只要上线就能及时做答。一问一答间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实际,答疑解惑,增强教学效果。

3.QQ平台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中引入QQ平台,能够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学期初,根据章节内容将教材分成若干个专题,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几个研究小组,学生自由选择专题,并就所选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再将调查资料和调查报告通过QQ群上传至共享或群空间中,从而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资源共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每名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对教学有所贡献。学生们获得成就感,就更加乐于参与教学,逐渐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QQ平台使教师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语言与工具,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相对简单,除了正常上课和晚辅导之外,师生交流少,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沟通师生情感。QQ平台冲破了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师生可以利用群相册、群BBS、群留言板、群讨论等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放松心情、表达观点、陶冶情操、实现信息分享和思想交流。QQ群已经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演绎自我的重要载体,为师生搭建了一座情感桥梁。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主要是靠讲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尽管教师有认真备课、努力上好课的主观愿望,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内容的限制和受教育对象的认识误区,造成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1.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实际而缺乏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专业研究和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动态变化往往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网络时代,作为“摸着鼠标长大的一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从小受到网络的影响,用网络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通过QQ、博客、微博、人人网等多种交流方式,不懂得他们的网络语言,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旧村有障碍。

2.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由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灌输式讲授,尽管教师也很努力但往往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些教学方式的变化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经费、人数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开展起来。如果能够将博客的一些基本功能与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来,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和条件,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新颖有效的方式展开。

3.教学过程中缺乏畅通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除了偶尔采用的调查问卷和短暂的课间交流之外,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状况、思想中存在的疑惑及认识偏差普遍缺乏及时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特别是一些高校由于实行新老校区大距离的奔波,任课教师对于与学生进行教学信息的沟通心有余而力不足。

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足

由于教学时空的有限性、班级规模的庞大、教师教育理念的错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忽视教学双方的互动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其实学生对于某些课程的认可与接受是要受到课程内容是否有吸引力、教学过程是否有趣、教学方式是否新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积极探索基于QQ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QQ平台的应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果不对其加以研究、引导和监控,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探索基于QQ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积极主动地利用好QQ平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功能

第一,借用QQ平台更好地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主流价值观、占牢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见证了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和创新,也意味着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庞大、方式越来越灵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如果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很难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

全面认识并且深入研究QQ平台的教育功能,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只有高度重视、主动研究QQ等网络媒体的特点和功能,才能占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第二,注意发挥QQ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舆论引导功能。相比广播、报纸等传统的舆论范式,QQ平台的舆论主题和内容,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更加需要进行合理引导。教师再利用QQ工具进行教学时,必须明确它毕竟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是为正常的教学过程服务的工具,决不可轻易放弃课堂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功能,工具是为主题服务的。

第三,充分利用QQ平台便捷的沟通工具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认真研究QQ平台可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功能,发挥其在构建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拓展教学时空等方面的功能,教师既可以选取时尚鲜活的教育主题、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吸引大学生加入QQ平台参与讨论,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隐性的方式渗透到讨论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的覆盖面;同时也使教师避免刻板僵硬的说教,把学生感兴趣、渴望了解的内容,用大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在和大学生平等对话中营造主流舆论氛围。

2.注重对QQ平台实施管理,更好地使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

第一,教师应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使用QQ平台进行整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于需要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学要借助于QQ平台工具的部分进行适度的运用,而绝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全置身于QQ平台之上,处理好教学主题与教学手段利用的关系。

第二,教师应当把握QQ平台的舆论动向。目前网络上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对于缺乏判断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容易产生一些认识偏差或错误的认识。因此,任课教师在主动利用QQ平台时,一是要对教学中需要引用的日志、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筛选,绝不能根据教师的个人愿望和喜好随意利用;二是对于学生在QQ平台上遇到的思想认识困惑和难题及时给予疏导与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导向,传递正能量。三是在QQ中,一个不经意的消息就可能在大学生中被无限放大,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信息,把握动态,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第三,教师应当对QQ平台进行科学管理。教师可以通过QQ平台上的QQ群成员人数、舆论内容、学生关注度等指标,对QQ群进行全面识别和关注;对QQ群进行适度监控,将QQ群作为舆论监测的阵地,能够了解更多的舆论传播情况,获得舆情动态甚至校园事件的先兆。教师建立的教学用的QQ群应当实行实名制并加以管理,对于利用教学用QQ平台传播无聊的、甚至是有害信息的行为及传播者应当及时加以处理与教育。

总之,QQ平台的兴起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局面。只有不断总结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QQ平台的优势,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主动出击,占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41.

[2]徐建龙.网络QQ,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41.

第6篇

    关键词:张彦远;成教化;助人伦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37-01

    唐代美术理论家在对前人的书画艺术及其理论成就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那个时代对于书画艺术的种种认识,这对我国书画艺术及理论的发展有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唐代以张彦远为代表的美术理论家对于绘画艺术有特殊的认识,其中强调了绘画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这一教育功能体现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这就将绘画的教育功能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的教育典范功能并列起来,并且自觉的将其体现在画论当中,这是唐代以前很少见到的。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也注意到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表现出来的绘画的教育功能,并将其概括成“成教化,助人伦。”的观念。并且做了解释:“成教化,是说明艺术在教育上的功用;助人伦,是说明艺术在群体生活中的功用。艺术虽以无用为用,但此无用之用,究其极致,亦必于有意无意之中汇归于此两大文化目标之上,然后始能完成艺术的本性。”但是,其将画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人物画方面有点狭窄。

    东方乔在其《题画诗源流考辨》中,在论述题画诗源流浅说时,同样引用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成教化,助人伦。”一段,得出“由此可见,绘画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大经典具有同等功能,可以教化百姓,维系人伦,穷究神运之变化,推测幽微之道理。”可以看作认识到绘画的教育功能。

    王朝闻、徐复观、东方乔对唐代绘画艺术理论教育功能的认识是笔者将隋唐的书论、画论作为教育理念的依据:即教育功能在书论、画论中的体现。另外,笔者认为以上学者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张彦远的身上,并且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上面。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故钟鼎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旗章名,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尊彝陈;广轮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或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这段话也反映了图像的社会教育功能。另外,唐代其它比较有名的画论中也有图像社会教育功能的记载。如:初唐时期的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序云:“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或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乃心存懿迹,墨匠仪形。”而随后的成书于公元690年李嗣真的《续画品录》看来已提不出新论,干脆照搬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录》的序言:“夫丹青之妙,未可尽言,皆法古而变今也。立万象于胸怀,传千字于毫墨,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圣贤”云云。朱景玄:《名画录引》有曰:“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用之以立,无形因之而生。其丽也,西子不能掩其妍,其正也,嫫母不能易其丑。故台阁标功臣之烈,宫殿彰贞节之名,妙将入神,灵则通圣,岂止开厨而或失,挂壁则飞去而已哉。”实际上,不单是绘画,整个初唐的文学艺术都贯彻着统治者提出的文以载道的功能:“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

    另外,在画论中提出的很多美学理论和艺术主张对后世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黑格尔说:“艺术的主子有两个,或者服务于崇高的目的,或者服务于闲适的心情。”这就是说,艺术的功能或是侧重于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教化,或是侧重于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表现。隋唐时代的主流风气是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旨在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统治阶级的政治意愿,个人的个性创造,则是体现在共性的基础上。如:吴道子的壁画和莫高窟众画工的壁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包括南宗的开山鼻祖王维与北宗的开山鼻祖二李,应该是大相径庭,但是在后世的鉴赏活动中,还常常把王维的手笔误定为李思训的画。

    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功能也发生了变迁,隋唐艺术,画家服务于社会,社会的教化、审美力量是推动创作的主要动力,那时的绘画如贺天健先生说的“人人看得懂;但确不是人人画的出”;后现代艺术,社会、画家都是服从于策展人的,策展人制造的轰动效应是推动策划活动的主要动力,在这样的动力的推动下,后现代艺术一步步演化为“人人看不懂,人人画得出”的绘画。这种“不可与知者道,不可与俗人言”的风气在当下越演越烈。所以我们今天需要提倡一种“可与知者道,可与俗人言”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创作风气。

第7篇

关键词:职成院校;地位;育人功能

职成院校是职业技术院校和成人教育院校的合称。职业技术院校和成人教育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要求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特别快,这就更要求人们不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一、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职成院校从其功能来说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职成院校是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然则,职成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国民心中的地位与职成院校本应该有的这些地位既不相符。我们从理论上的地位、实际中的地位,应该享有地位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理论上的地位

在理论上职成院校应该和本科院校是并列平行的,是构成国民高等教育的两个要素。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本科院校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职成院校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他们两个虽然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同属国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因此,没有上下之分,优劣之别。

(二)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实际中的地位

在生活实际中职成院校往往被认为不如本科院校,主要表现在,(1)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中,考生往往更向往本科院校,在高校录取中,考生以本科院校录取为荣,他们选择就读职业院校是处于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2)在毕业生就业中,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普遍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岗位也普遍比较优越。(3)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学术型人才,他们在招聘不顾岗位需求,片面的认为学术型人更适合一切岗位。职业院校及其毕业生对自己的优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不能突出自己的重点和特色,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职成院校在实际中和人们心目中地位比较低,远逊于本科院校。

(三)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有的地位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而言,职成教育更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动力。职成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具有高技术的生产者。提高人的生产实践能力,特别是对生产工具的使用能力,因此职成院校应该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地。技术型人才必将受到尊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地位应该是战略性的。从人受教育的形式来说,学术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是没有必要进行重复的教育,即人在接受了一个阶段的学术教育,再没有必要对同一专业同一阶段的学术教育进行再接受教育,但是职业教育不同,即使一个人的专业技术很熟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更新,原先很熟练的技术也会变的不适时宜,这就需要再一次接受相关技术专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反复性的,是终身的。职成院校为人提供了生存技能,职成院校是人类生存技能的训练场。

二、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一)职成院校培养学生的生产技术,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

职成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育人功能,首先体现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型人才。学校的育人功能具有客观性,即学校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学校的育人功能才能实现。如果学校培养的人才不是社会所需要的,那么无论培养的人才多么优秀,它也不能实现育人功能。社会发展中需要的人才概括起来有两类: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职成院校就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动能。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成教学院为例,近几年共开设本、专科专业46个,其中有面向专科起点的应往届毕业学生的本科专业,而专科主要面向的是初高中中专起点的学生、农民、产业工人或技术人员,受训学习人数达到5200多人,其中乡村干部的专业学习人数达到1200人。无论从人数而言,还是从技术的覆盖面而言,都为社会提高了所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职成院校培养受教育者的开创精神,助推社会创新的风气

职成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更注重生产技术,与社会生产实践相比,它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有关技术理论的科研。因此职成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较更接近实际,与实际相比更具有理论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它能更好的把理论付诸于实际,更能把生产实际中的成功的有效的生产经验,总结上升成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技术创新,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操作,二者缺一不可,并且更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知道职成院校有独特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优势,因而,它相对于社会生产实践和本科院校更具有创新的优势。还有一些职业院校,通过开创性的办学方式把这种开创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各个环节,比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成人教育上发挥开创精神,开设特色专业,免试招收南通市历年退伍士兵到大专各专业学习,配合南通市政府组织部“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要求五年内每个村干部学历达到大专水平。最主要是培养了大批农村干部、农业类的技术人才、农民企业家。通过这种方式把开创精神推向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管理实际中。

三、总结

职成院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与本科院校应该并肩齐驱,但是由于现实中各种原因导致职成院校的实际地位不如人意。职成院校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学生的生产技术,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既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开创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书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第8篇

关键词:投资者教育 动力机制 利益驱动 理性

2007年我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在股票市场出现严重非理时,监管部门都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推出“防范炒新”“防范炒作高送转”的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及时有效地打击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我国投资者教育工作已规范发展了四年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投资者教育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结果,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深交所进行的投资者调查报告却显示我国投资者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说明投资者教育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从分析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实践出发,尝试从动力机制角度、基于政令推动、利益驱动和社会心理推动三个驱动因素分析并完善我国现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

一、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现状及教育效果分析

( 一 )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现状 经济学诺贝尔奖美国经济学家赫维茨(Leo Hurwicz)提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在较为严格的数学分析基础之上,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社会目标或经济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分散化决策的条件下,探讨能否设计和怎样设计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设计者的既定目标一致的理论。然而,在其他的环境中,个体间的博弈可能难以控制或对目标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使经济机制设计理论难以效仿(陈安,201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制度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益的驱动形成了制度并主导了制度的变迁。经济学的机制理论假设条件太多,所建模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适应性(郝英奇,2006)。在管理学领域,国外学者对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爱德温·洛克(E A. Locker)的目标设置理论、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论等。国外关于管理机制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问题探讨适宜的管理机制,具有显著的实践特征。如Yixin Dai, David Popp,Stuart Bretschneide(2005)从社会导向机制、大学导向机制及其对个人决策动机的影响机制的视角研究了制度对美国大学专利生产的影响机制。国内学者对管理机制理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单凤儒(2004)认为管理机制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其中的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产生工作积极性的机制。钱向劲、张洪哲(2009)提出改进投资者教育工作,即提高投资者教育的认知度、进行投资者分类教育节约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双向互动立体化的风险教育体系、建立专业高质的讲师队伍。袁熙(2010)借鉴境外投资者教育的新特点对我国投资者教育提出建议:应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公益性投资者教育;引入第三方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加大对投资顾问(经纪人)的培养,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投资者教育队伍;将客户投诉纳入投资者教育,将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保护相结合。郭东(2010)介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投资者教育工作。张毅(2010)对第三方投资者教育活动的启动与资金保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监管进行了论述。丛博(2011)针对我国网络投资者教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投资者教育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简单国际比较借鉴、就具体问题分析阶段,没有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分析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只从具体问题单一角度提出提高我国投资者教育效率的具体对策,没有深入到机制即投资者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能动作用层面。

( 二 )投资者教育效果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借鉴西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认知偏差、羊群行为、噪音交易等。分析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2011年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和《深交所2011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可见,我国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仍是普遍现象。2011年,27.35%的投资者平均1个月左右换手一次,25.87%的投资者平均1至3个月换手一次,16.37%的投资者平均5天换手一次或更短,而平均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仅占14.52%。总的来看,参与调查投资者中持股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仅占30.41%,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保护基金调查报告,2011)。尤其是创业板,2011年,创业板投资者的平均交易频率为8.2次/月,交易频率比2010年的7.4次/月更频繁(深交所调查报告,2011)。投资者换手率居高不下,这是投资者过度自信或自信不足的表现,说明我国投资者认知偏差严重。处置效应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卖出亏损股票的现象等。调查显示,有51.81%的投资者没有止损计划,同时在设置止损的投资者中,仅有3.03%的投资者会严格执行止损计划(保护基金调查报告,2011)。这说明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处置效应。羊群行为是指单个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而如果其他投资者不采取这样的策略,单个投资者则也不会采取这种策略。2012年初证监会提出抑制“恶炒新股”的现象,紧随之后,深交所重拳抑制炒新:换手超50%或涨跌10%将停牌。炒新是我国股市历来已久的现象和习惯,恶炒新股等现象说明我国投资者羊群行为严重。对于最近一次投资的一支股票,65%的投资者表示会通过交易软件的股票价格走势、成交量变化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来形成投资决策,其次有40%的投资者表示通过他人推荐和网络类媒体如股吧、论坛、微博等获取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深交所调查报告,2011)。2011年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显示:55.35%的投资者自己分析投资股票,主要通过技术分析把握趋势,44.08%的投资者也是自己分析股票,但主要通过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40.64%的投资者通过证券营业部推荐进行股票投资。可见我国投资者近六成不根据基本面分析买卖股票,是准噪音交易者。行政命令方式推动投资者教育活动虽然对典型事件“药到病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理念,非理性投机行为呈“春风吹又生”局面。我国投资者行为特征说明我国现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股票市场功能可以分为本源功能、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市场的本源功能是市场之所以称其为市场的本质特征,包括提供交易、降低交易费用、定价功能。股票市场的基础功能就是股票市场赖以发展的功能,是股票市场发展的根本点,也是股票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根本点。股票市场基础功能有筹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投资增值分配功能,股票市场基础功能间有着相互平衡与制约的关系。股票市场衍生功能包括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散风险、国民经济晴雨表、促进企业家精神、创造就业机会等。其中,基础功能良性发挥是衍生功能更好显现的基础;本源功能是不同形式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实现基础功能的基础,如股票市场定价功能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影响着筹资功能和投资增值分配功能(钱海波,2011)。从供求关系角度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直接影响股票市场本源功能中的定价功能,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其他功能。一国的投资者越成熟、理性,股票市场定价越趋近于合理,股票市场功能越良性发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不促进甚至阻碍经济增长。正如屠光绍(2007)所说:“市场越发展,越需要成熟、理性投资者的参与。投资者是重要的市场建设者,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造成股票市场估值标准不明确、混乱,这不利于市场的稳定,更不利于股票市场功能的良性发挥。投资者教育是提高投资者成熟、理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顾海峰(2009)运用数理模型证明,投资者教育可使投资者与投机者逐渐克服行为金融的非理性弊端,使得证券市场中投资者与投机者的结构不断趋向于稳定,从而实现证券市场的整体稳定目标。庄学敏(2009)认为有效率的投资者教育会提高投资者理性的自信,进而使投资者理性投资。

二、投资者教育管理动力机制缺陷分析

( 一 )政令推动对投资者没有刚性束缚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提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让投资者了解证券市场和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特点和风险,熟悉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证券行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投资者教育重心是使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和进行理性的价值投资行为”,最好的教育效果是使其像社会道德规范一样,是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这需要很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形成。但投资者作为被教育者没有像学历教育那样的刚性需求,投资者接受教育是自愿行为,自我教育是基础,而股票投资入门却像刷卡买东西一样容易。政令推动对投资者没有刚性的束缚,政府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其组织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教育的正确解读。政令推动可以直接改变投资者短期行为,但改变投资者心理效果不佳。

( 二 )投资者教育各方利益驱动缺乏 利益驱动是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从投资者教育的实施机构来看,证券机构短期经营目标考核、从业人员的绩效和投资者教育效果长期才能显现相互矛盾。如果在投资者教育活动中风险讲的太多,会影响到这些证券机构的交易量,从而对公司的经纪业务带来负面影响。证券机构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若与其经济效益相瓜葛,就降低了活动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最终弱化了投资者教育的效果。这不可避免让投资者教育工作处于两难之中,拷问证券机构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准。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正因投资者与证券机构的利益关系,投资者对证券机构主办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信任度不够;投资者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投资者通过系统教育使理论成为投资者自己的理念,投资者结合个人投资体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投资决策时成为其自然选择的行为,因此现有投资者利益驱动不足。

( 三 )缺乏良性的社会心理推动 经历短暂的2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一部分人当时面对刚进入市场经济、商机无限的中国,抓住机遇迅速地积累财富,多者达到几十、数百亿。巨大的财富差距让中国人心理落差极大,浮躁、急功近利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在股票市场里,流传的总是一夜暴富的神话,投机特征的市场树立了投机的典范,价值投资得不到回报验证,投机泛滥。

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动力机制构建

( 一 )引入第三方教育机构,实现利益驱动 第三方教育机构是指证券监管与交易清算部门、证券经营机构以外的组织,第三方最现实可行的是我国现有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从投资者教育实施机构角度看,投资者教育经费的投入将会使利益驱动真正发挥作用。第三方教育机构因新增教育工作自然需要资金保证,对于现有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经费,可以从三方面筹集。一是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外包费用,这是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对现有投资者适当收取费用,这既提高投资者学习动力,又对投资者形成约束。如上海老年大学开设了家庭理财之类的投资者教育课程,一些社区街道对参加上课的老龄同学给予补贴,学员自己也出了学费,教学效果相当理想(张毅,2010)。三是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一定程度的资助。我国潜在的适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正快速下降,投资者教育经费可以成为第三方教育机构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第三方教育机构因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存在利益联系,可以得到投资者信任。深交所调查显示,77%的投资者表示自身需要系统地学习投资知识与投资技能,而第三方教育机构从师资安排、授课内容系统性、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比证券公司更满足投资者需求,对投资者产生利益驱动。在师资方面,证券公司聘用的讲师基本上是行业分析师、公司分析师或股评师,一方面,这些讲师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偏重于产品的介绍和投资的技术性方法。对金融证券知识、投资理财理论、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等基础方面教育不足。另一方面,好的分析师不一定是好的教师,尤其不一定是善于讲授价值投资理论与实践的好教师。在授课内容系统性上,证券公司聘请的讲师往往并不固定,尤其是投资报告会,每个讲师的理论体系并不一定统一,这使教育内容不具有一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管理方面,营业部主要是通过开办讲座和组织报告会等为主,授课的时间和场次多变,参与的投资者因时间和兴趣等原因也多变。在投资者的期望方面,证券公司进行投资者教育活动时,授课人的出身使投资者更期望讲座者更多的讲即时行情和答疑解惑。而第三方教育机构有专职的教师队伍、现成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可以直接将投资者教育内容纳入全校选修课中,系统地安排投资理财课程,有严格的教务管理和教学管理保障。因此,引入与投资者投资行为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既适合我国投资者教育需求现状,又可通过利益驱动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 二 )各机构教育侧重点分工合作,不同驱动互补 当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相关部门基本上都在各自的网站上设立了投资者教育专栏,内容上大同小异,投资者上相关网站往往是为其主要职能而不是专为接受投资者教育,而想要学习时又往往无所适从,这就造成投资者教育资源与投资者欲求不相匹配。在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后,可以实现对现有投资者不同需求分流教育。证监会、行业协会仍以监督指导考核为主要职能,发挥政令推动模式的优势,对于紧急、重大、突发的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进行推动,如2012年的防范“炒新”投资者教育活动,证券投资者保护局和行业协会同时做好投资者保护教育。交易所的投资者教育内容应与自身的功能紧密相关,其教育工作应主要围绕着交易所的各项业务、产品以及监管职能而展开,目的在于促进投资者对交易所的了解,增强交易所的声誉,同时帮助投资者有效参与证券投资;此外,随着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培育,相关的师资培训、认证工作需要长期进行,这可以由交易所来进行,我国交易所可学习美国纽约交易所,招收高校教师进行培训认证。证券经营机构可依托自身的优势以讲座、投资报告会的形式侧重投资经验、投资技能的培训,以及对市场运行趋势和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方教育机构则侧重投资理念的培养,长期、系统地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包括风险教育,不做任何产品的推介。

( 三 )创新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培育社会心理推动 加快推动我国的投资者文化建设对于股票市场发展意义重大。投资者文化包括正确的金钱观、投资观念和股权文化等。正确的金钱观是指不要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正确的投资观念是理性地看待股票投资,对股票投资抱有平常心,对投资收益有合理的预期,不会急功近利,远离非理性投资行为;股权文化主要指以下方面:一是证券投资成为人们习惯的资产积累方式;二是投资者既要关注管理层的行为,又要尊重管理者作出的经营决策;三是管理者要切实尊重和维护投资者权益;四是无论投资金额的多少,投资者要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袁熙,2011)。投资者教育有利于促进投资者文化的培育,投资者文化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推动也会促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有许多种,除了投资者教育活动中的面授,还有电视剧、游戏等,我国应加快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看电视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休闲、消遣方式,工薪阶层下班后往往是在看电视,电视是公众了解市场的重要渠道,对公众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我国曾经摄制并播放了《舞动的K线》这部电视剧,社会影响广泛。玩游戏是许多青少年、上班族的消遣方式,这对潜在投资者教育意义重大。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投资者教育的突出特色是开发了“通向投资之路”、“股票市场游戏”及“投资写作竞赛”等三个金融游戏项目,我国也应借鉴开发相关游戏,必要时直接引进美国的金融游戏。我国证监部门应鼓励有关股票投资的电视剧本创作和游戏开发,但对于这些作品传达出来的投资理念要严格审查。此外,还需要与媒体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这是全面推进投资者文化、培育社会心理驱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股票市场功能间内在逻辑分析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完善”(项目编号:HB12YJ0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郝英奇、刘金兰:《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孙绍荣、朱佳生:《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3]袁熙:《良好的投资者教育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最佳方式》,《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

[4]张毅:《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的第三方模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张华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6]孙培源、施东晖:《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第8期。

[7]顾海峰、奚君羊:《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投资者教育与证券市场稳定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8]庄学敏:《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行为与投资者教育效率研究》,《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第9篇

[关键词] 文学教育;功能;教学改革

在对文学课程进行教授时,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国外文学,主要的学习重点有三个方面,文学理论、文学史以及文学作家和作品,这三点也体现出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因此,在对文学教学进行改革时,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文学教育的功能

首先,文学教育功能――对作家作品的学习。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可以使学者的判断力与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净化人的心灵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欣赏文学作品后,对艺术的感受随之体现,不断地让人产生想象,激发人的创造欲望,从而逐渐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文学教育功能――对文学史的学习。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者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并逐渐形成一种能力。特别是对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观察与了解,对历史发生的时间啊、顺序、内容脉络、发展规律等进行详细掌握,并逐渐培养出对生活的洞察能力。

最后,文学教育功能――对文学理论的学习。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学习,让学者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且这种能力会随着不断地学习而增强。理论学习还可以培养学者的理论拓展能力,文学视野得到扩展,对文学进行深入的洞察,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首先,沉潜式感悟特点。通过对文学教育的功能的分析,我们知道文学教育功能既展现在人格层面上,又展现在思想层面。无论是对人格境界的提升,还是对思想境界的提升,都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深刻感悟。只有切身投入到文学世界中,才能够体会到作品中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只有采用沉潜式去感悟文学作品,才能实现文学教育功能。

其次,思维操练特点。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具有对学者进行思维操练的特点。通过上文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功能分析我们知道,两者都有一个共同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者的洞察能力与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想实现此教育目标,只是进行文学感悟,文学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因为逻辑需要证明与发现,因此,必须要对思维进行训练,以此作为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方式。在对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进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文学活动、现象、思潮知其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所以然;还要让学生对内部推理观念进行掌握,进行适当的逻辑演练,从而使学生了解理论内涵,对知识进行扩展,逐渐形成探讨意识,从而使得文学教育功能得以实现。

三、文学课的教学改革

对于如何教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是一个老话题。在文学作品教学的改革方面我们认为有两个基本的转向需要特别注意。

一方面是从传统的开发外在感知能力转向对内在想象能力的开发。应逐渐普及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视频、图像、音乐等手段开始大量应用,从而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意境、背景等进行阐发。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鲜明、具体的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声音和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阻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的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从探究式向涵咏式的转向需要特别注意。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近年来,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思考作品中的各种问题,并最终进行总结和归纳,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着不小的优势,但缺点也同样不可小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艺术感受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仅仅依靠一般的探究和启发是无法实现和解决的,这应该是在审美和艺术的不断熏陶下逐渐形成的。

文学教学重点在于语言艺术对个体的熏陶,要去体会语言和传承的审美趣味和人生价值。无论是探究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基础教育中的各种教学方式,还是各种以媒体为基础的快餐式教学,都是无法代替传统涵咏式的教学功能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涵咏式这一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在当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肯定和关注,并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教学方法,就放弃传统有益的教学方法。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就是体味和涵咏,中心为文本,主体为教师,受众为学生,从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审美氛围。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次对作品的解读都是一次对作者心灵情感的还原,都是一次前人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以心灵和情感的对话。而不断的对作品进行体味、涵咏就是进行深度对话的一个过程,也是充分的理解作品意境,作者心灵的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教育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包含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具有很强的教学价值。在对文学教学进行改革时,要围绕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进行,找到新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9(5).

[2]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第10篇

【关键词】校园网应用 教育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44-02

校园网(Campus Area Network,CAN)是局域网的一种,专指各学校内部建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通过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将校园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传输介质为光缆和双绞线。校园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大师生的学习和思想观念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校园网的主要功能

校园网作为连接师生和管理者的中枢,已经成为学校采用先进的教育和管理方法的基础。通过校园网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功能,校园网的主要功能包括:

(一)信息传输功能

信息传输是校园网最基本的功能,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终端既可以互相传输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校园网用户可以在办公室、宿舍、计算机机房、图书馆等地的电脑上浏览查询Internet信息,使用Internet中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也可以利用授予的权限建立个人或者部门的FTP服务器,上传图片视频文件等共享资源。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

随着校园网的建立和发展,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单机版的PPT课件,到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从各学校的独立开发,到国家规划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到足不出户的远程教育,校园网都发挥出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特优势。

(三)办公自动化功能

在校园网的软硬件系统之上可以运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校办公的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日常办公管理系统,实现公文流转、视频会议、上班考勤、财务管理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表查询、考试成绩录入、查询学生学籍状态等功能;学生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动态数据收集、评先评优、社团管理等功能;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书籍上架外借、网上办理预约及续借、查阅科技文献等功能;后勤管理系统,实现水电报修、费用查询和充值、校园一卡通等功能。

满足教学需要,为教学服务,是校园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校园网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学校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适应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模式等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二、校园网的应用现状

随着教育部主导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大力推进,校园网建设得到了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校园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网的软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校园网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组网技术的变化,带宽的不断提高,校园网的通信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是计算机终端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应用软件不断丰富和成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等关键应用软件得到推广和应用。校园网从最初的以建网为主要任务的硬件建设发展为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日益关注校园网的实际应用的新阶段。

(二)网络课程建设发展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高了网络教学的集成度

最初的课程网站建设多出于精品课程的申报需要,由各学校计算机专业老师或者软件公司参与课程开发。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标准,各网络课程差异很大。随着建设课程数量的增加,这样低效率、低水平的建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这就促使不少有先见的学校依靠专业的软件公司建设或者引入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后台管理模块,没有计算机编程能力的普通教师,也可以建立起自己课程的教学网站。对于学生而言,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也更能满足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校园网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

校园网应用初期,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中心地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的互动很少,即使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随着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教学资源日益丰富,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也有质的飞跃。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无需单纯依靠老师的讲授,也可以借助校园网开展自主的学习。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性教学结构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根据个体需要,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同时,课堂教学和课后的网上学习,借助校园网交互系统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网上答疑、电子举手、作业提交及网上批改等功能,和教师产生互动,更能进行差异化的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三、校园网的应用原则――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教育理论的考察

教育理论是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也是校园网应用于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都会在教育领域产生相应的变革,促进形式多样的教学原则的形成,为校园网应用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例如,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等应用能很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交互式的网络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符合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等等。目前,影响校园网应用的教育理论主要有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下即根据这两种教育理论分别提出校园网的应用原则。

(一)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应用原则

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凯利等,人本主义哲学是其基础。人本主义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得益于其理论核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提出学习活动要围绕人去开展,目的是为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这个主要观点体现了教育本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

按照人本主义理论,校园网应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人本主义更注重于人的具体需求,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认为外部环境只是使人自我实现和充分发展的一种条件。建立校园网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校园网用户提供与其需要相关的共享资源和具体应用。不管是网络课程还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用户需求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校园网用户的体验结果和反馈意见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2.从实践到理论的原则。人本主义认为科学的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际经验和描述具体方法之上的,因此,校园网的设计要提供大量的共享资源,建立适当的情景,通过用户自己的体会和实践,概括出对事物的一般原理,形成自己的具体看法。

人本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它过度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忽视了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干扰,甚至否定客观条件对人的影响。针对这一局限,在校园网的具体应用中要注意掌握好尺度。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应用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卡茨(D.Katz)、科恩伯格(O.Kernberg)、维果斯基(Vogotsgy)、斯滕伯格(R.J.sternberg)等。关于对世界的认识,建构主义在承认世界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更强调的是人对世界的主观反应。人对世界认识的差异性源于自身不同的过往经历和积累的社会经验,表现出自主性。关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带有群体性特征,是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习过程和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教师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一样,会影响到个体的思维成果,表现出其情景性和协作学习特征。关于学习目标,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获得的主体,学习的目的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自己对事物性质和规律的认识,即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它强调学习的情景化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会话和协作,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校园网的具体应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校园网应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相对于传统课堂以老师为主的授课环境,校园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表现出极大的自主性。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包括个人定制内容、学习进度控制、学习习惯记录和反馈、学习效果自测等个性化内容。同一个网络课程,同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对不同的学生,其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程度各异,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2.情境性原则。建构主义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应该把学习与具体的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目的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应用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校园网环境下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动画视频、系统虚拟器等等都体现了学习的情境性。

3.社会性原则。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具备社会性。建构主义所认为的社会性,是指学习者虽然是获取知识的主体,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共同学习的其他个体,都会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学习结果。校园网应用应该提供观察他人的学习反应,并进行对话交流的机制和平台。校园网环境下的BBS、论坛、QQ群、分组学习等等都是社会性原则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万里鹏,等.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学科,2004(3)

第11篇

一、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实践,依照亚里士多德的认识,它是善和通向善、使人不断成为人的活动。在康德那里,实践是与理论思辨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与人的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的道德伦理行为。在这样的理解中,它固然是事物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按部就班的行为方式或“做事”,相反,它是在趋善求美的理念的导引下,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自我发展活动,具有明确的向善性和变革性。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领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和规划,当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时,教育就必然会对自身原有的行进步伐和方式做出调整,以与社会变革同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如杜威所言:“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要素,其价值在于能够依照趋善求美的伦理取向使教育实践及时改变自身的形态、内容与方式,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发挥其社会职能,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因此,教育实践变革既是沿着教育的原本逻辑展开、有明晰的教育愿景的行为,更是内在地蕴含着某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论并受其指导的过程。每当社会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刻,都会要求教育理论能够积极予以诠释和解说,并能够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予其以支持,以实现教育理论之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如果教育理论在这个关节点上不关照教育实践,置教育实践变革于不顾,自说自话,它们之间的裂痕必然无以弥合。为此,只有通过探究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才能构建出能够反映教育本质的教育理论体系及话语方式。

(一)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为彰显教育的社会职能而发生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变革活动,在本质上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反映的是社会的教育需要。要理解教育社会职能的能动性,就必须充分把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充分认识到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所谓的“相对”,指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变化是有条件的,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支持,同时随其变化而变化。二是所谓“独立性”,指的是教育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强调的是教育活动有自身存在的特性以及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不易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两层含义叠加在一起,既是说明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但更是凸显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驱动教育发生摆脱束缚、实现超越时展的变革的内因。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变革是具有鲜明价值取向和丰富文化内涵、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把各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要素充分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活动。基于教育的生活本性,不断使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更加趋近于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旨趣所在,集中体现了人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和设计。因此,每一次的教育实践变革都是在已有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当下教育进行的改造和创新,是具有雄厚历史基础并面向未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能动的活动。充分说明这一点,就是要揭示作为为未来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强大的能动性,它能够在被制约和影响的条件下,通过自我变革以超越这些制约和影响,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在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能动性两方面力量达成某种平衡的条件下实现的。

(二)教育实践变革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活动,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尤其是能够适应特定的体制,就要接受社会的要求与制约,为此,受制于社会、为一定的时代和体制服务是教育得以发挥自身功能的前提。但是,教育还有更为广阔和高远的价值目标,犹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它在帮助人适应一定时代和体制的同时,更要剔除遮蔽、完善人性,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体现出促进人实现更好发展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当下的环境和条件与人的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不相适应,甚至会出现相互背离或冲突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需要教育及时从形态、内容和方式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在各种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展现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且展开于生活,而生成和变化是生活的本性,在这层意义上,探究与生活、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相一致,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活动方式,它确保教育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循此逻辑,探究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合乎生活本性的教育就是以探究作为其活动方式彰显其价值的。探究的品格使得教育活动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即便背离其本性的力量再强大,其中都有一股内在的能动力量影响自身的实践,这是教育活动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价值生生不息、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的依据,构成教育的超越性的核心内涵。由探究展开的教育活动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相同步,是教育的学术品格的反映。如果教育的进程和方式违背了这一点,其活动乃至内容都必然会偏离教育的原点。一般来说,教育的探究性通常内隐地存在于教育活动过程并以缄默的方式发挥作用。当教育以自身的惯性平稳地运行或者外在力量大于教育本身时,人们往往可能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然而,当社会发生变革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时,蓄积起来的教育的探究性的力量就会显露出来,成为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动因。

(三)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

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既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愿景和期盼,也彰显着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领域,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认识都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反映出来,表征着人对教育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孕育着对未来的期待的萌芽。依据辩证法,任何逻辑力量都是在事物本身原始性矛盾的基点上生成的。作为有质的规定性的教育,既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核心特质,教育实践变革就产生于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博弈并达到某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对其逻辑分析也需要基此展开。

教育理论是促进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包含极为复杂的价值要素的实践活动,如何恰当合理地协调其间关系直接关涉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在教育活动中寻求的某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旨趣。而这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必然有历史延续性和累积性,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认识,它们驱动着教育实践变革,并以适宜的方式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教育理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反映和揭示其中的运行逻辑并对教育实践变革做出批判和价值澄清,确保教育实践变革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推动新的教育认识的生成。

多样化是教育实践变革方式的特征。教育实践变革的问题导向性决定了其方式的丰富多样性,需要全面地把握它。从引发变革的动因上看,教育实践变革可分为外铄式和内发式两种类型。所谓外铄式,是指教育实践变革由外在力量引发和推动,具有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特性。这种变革方式在政策支持、组织实施、资源保障,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变革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不足在于,如果对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把握的不够充分,或者缺乏良好的愿景,此类方式的教育实践变革就可能因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而难以为继,事倍功半,甚至会使教育活动产生偏差。而内发式则是指发生于教育内部、然后逐步由内推向外、自下而上、渐进式的变革,这种方式关注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尊重教育发展的现实性,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教育自身的主体意识,激活并释放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持续自我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内发式的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和意义高于外铄式的教育实践变革。但是,要实现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是有条件的:一是教育自身有变革的内在愿望与需要,二是需要有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只有这两方面条件都具备时,变革才能发生并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

此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的效果的显现是缓慢的,较难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效,尤其是在一定的体制性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条件受限,得不到其充分支持,它要达成既定的目标就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基于教育实践变革所具有的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与时代需要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效果显现的延迟性等特性,简单化地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做出评价是不适宜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本身都不是有效的,仅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作用、调和并且导向欲求的目标时,改进才会产生。”教育实践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形态方式多样,并不能简单地拘泥于某种既定的套路或模式,合理的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以外部推动为条件、以内部变革为根据展开自己的活动逻辑,在变革中形成推动教育向前的力量。

教育实践变革具有系统性。教育实践变革是系统性的变化,其内容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一是教育思想和观念层面的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包含了“应然”的价值取向,之于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先导和灵魂。二是教育系统层面的变革。教育实践变革是对关涉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重建,旨在提升和拓展教育的各种社会职能的发挥。依照结构功能主义观,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之于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有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完善目标体系、权责体系、角色关系、沟通和协调体系,这些方面都是关涉教育实践变革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关键。三是教育实践方式层面的变革。教育的形态、内容以及运行方式等能够基于情境和条件的需要与可能不断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积极促使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革,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外显形态。这三个层面的变革之于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发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只有相互适应、形成合力,教育实践变革之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推动力量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变革的影响。

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根本原因。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人的需要和愿望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生成的,其中,已有的教育认识必然会以复杂的形态内隐在教育活动之中并对其发挥影响力,是促使其生成当下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愿景的条件。作为推动社会变化和文化变革的活动,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渐变性,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它实际上总是从微小的方面以渐进式的方式展开的,是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力量不断博弈的情形下,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溯源已有的理论基础、澄清已有的立场是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意义感、方向感的关键,这也是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问题解决为扭结消除其间裂隙的条件。

二、教育实践变革的理论特征分析

教育实践变革是能动的活动,其中既潜含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和能够激活人面对当下疑难情境的机智,同时也隐含着教育发展的愿景,能够通过不断澄清和验证已有教育经验和认识的基础和合理性,使教育理论的能动作用得以不断地发挥出来。因此,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绝不是建立在无视自身根基和条件的某种道义上的思辨或臆想,而是有历史传承为内在依据、蕴含在教育实践变革中的能动力量,具有以下特征。

(一)变易性

作为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活动,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此时能够发挥作用的教育理论必然是在当下新情境下发生了适应性变化的、柔化的理论。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愿景和时代的变化为教育实践变革提供了背景、动力和条件,也对其提出了要求,适应时代精神的教育理论必定来自当下的教育实践变革,并能够予其以分析、说明和展望。显然,迅猛的社会变革给教育理论带来的影响是如果它要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变革,就必须在逻辑起点、体系构建、表述方式和词语使用等方面与教育实践变革同步,且能够准确反映其时代特征和需求,而不能像以往的教育理论那样是宏大叙事和思辨性的。在这一点上,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的分立知识观有很强的解释力。他认为,知识是以个体化的形态存在的,在本质上是分散的,这种“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的知识。但正是在这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对所有其他人来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着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做出或由他积极参与做出时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知识的应用是分散性的,每个事实情境的知识仅为每个相关个体所拥有,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教育实践变革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以往任何所谓学科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都难以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做出准确和充分的解读和充分说明。在这种情形下,教育理论就应当有“变易”性①,能够依据情境自我重构,及时做出能与时代对话的调整,而不能不顾正在变化的现实、按照某种既定逻辑去推演。关涉教育实践变革、具有分立性教育理论建构于历史的背景之上,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知识基础、体验以及现实处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高度个人化、地方化和情境化的知识,它所具有的经验性和变化性使其区别于可以被共享、标准化的知识,无法像规范的学科化、体系化的教育理论那样被纳入特定的学科体系之中或用其话语方式加以言说,而且,这种知识的拥有者只有在特定的情势下才能知道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它。只有充分认识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和教育理论的变易性,才能准确地解释教育实践变革过程中蕴含在每个实践个体身上的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其中可能发挥的功能。

教育是情境性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具有变易性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握它,因此,以反映人的存在、与教育实践的逻辑同构的教育理论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为目的,能够不断地自我改造和调整。以往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人们多据持强势学科的知识观来看待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理论相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优先性,对实践具有指导、甚至是规约作用,在这种学科化的知识观的影响下,出现了漠视教育的情境性和教育理论的学科特征的问题,以至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冲突不已,引发了诸多争讼。教育实践本身与生活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性,这样一种基于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关联在教育与外界的各种关系中具有优先性,它使得教育实践往往会不受教育理论的牵绊而沿着生活的轨迹一往直前,不断地发生变革。换言之,教育实践变革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学科化的教育理论必须跳出逻辑自足的窠臼,在理论旨趣、形式、体系、内容等方面能够更加贴切地做出与教育实践同构的诠释和解读。事实上,教育实践变革必定是发生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活动,能够对其做出充分阐释的只能是具有情境适应性的、能够变易的知识。劳斯(J.Rouse)就指出,适用于具体的实践场域的知识是地方性知识,它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知识。他说:“科学知识根本就是地方性知识,它具体包括于实践中,而这些实践不能为了运用而被彻底抽象为理论和独立于情境的规则。”②在他的认识中,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只能与实践的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只有它才具有对该情境做出充分解读和说明的能力。教育是情境性的活动,能够帮助人应对各种疑难情境的教育理论一定要有很好的情境适应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有话语权的教育理论,这也是破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隔阂的关键。

(二)丰富性

从情境适应性上看,一定的理论是相对于一定的实践而言的,所谓普适的理论也是相对于适用的范围而言的,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有特定的边界、适合的层次和范围,其解释力也实现于这个空间。以往在讨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时,缺乏对教育理论的旨趣、形态、结构以及生成过程和方式、一定的教育理论的主体等要素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与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内在的对应性,比如,动辄以“脱离教育实践”为口实予教育理论以指责,但这样的表述并未能说明它们两者各自的主体和范围,很难说清楚是“谁的理论”脱离了“谁的实践”,也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脱离了哪一类教育实践,结果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各说各话,对它们两者关系的批评也是无的放矢,以至其间纷争不已。

教育实践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教育理论的层次和形态的丰富性。从存在到思维的类别来讲,对应不同层面的教育实践领域,可以将教育理论分为四个不同的认识层次,即大众化的教育认识、职业化的教育认识、专业化的教育认识、学科化的教育认识。它们各自的生成基础、表达方式以及解释域不一样,能够发挥的功能也相异,在讨论教育理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时,需要对它们做出区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变革。

社会大众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主体,其生活样态固然是日常和习俗性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教育的期盼和亲身实践。对其而言,生活的信念和需要使得其无论自身当下的生活状态如何,对教育和人自身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理解和认知,都会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去实践自身的对教育的愿景。大众化的教育认识和感受固然是真实的,有合乎教育本性的一面,反映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和对教育的理解,但其也有被遮蔽的一面,未必是全然合理的和科学的,意味着它既是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最原初的力量和生成更深刻的教育认识的基石与前提,但也可能是制约教育实践变革和深化教育认识的因素。为了抵御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功能,需要有理念先进、思想认识深刻、具有引领能力的力量对其进行引导,这样,其能动的一面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教师是助推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专业力量,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业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作为专业工作者存在的依据,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因此对教育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尽管这个层面的教育认识在学科的意义上未必是学理化、体系化的,但这是每个教师所拥有的、深刻影响着其个人教育实践的个别化教育理论。根据价值取向和教师对自身工作立场的理解的差异,这个层面的教育理论又可被分为职业性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性的教育理论两类。所谓职业性的教育理论,是指以确保教师能够循规蹈矩和规范地履行教职为导向的理论,这种教育理论从职业的角度来理解和说明教育和教师工作,使得其具有操作手册或者工作程序指南的色彩,在它的影响下,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理解是有限的,多是在“制作”的层面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所谓专业,指的是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为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它需要在服务中不断开展研究。同时,由于具有无法替代性,工作被视为是一种事业、一种生活方式。当教师超越职业性而具有了专业品格时,他的教学实践就具有了行动的品格,也就就生成了专业性的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反思性的,构建于一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师个人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之于教师的教育实践的价值在于它具体指导着教师通过行动来平衡各种冲突、实现超越,同时在此基础上生成属于其个人的、卓尔不群的教育理论,并据此对自身的工作做出有个人见地的阐释,这是能够引发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的因素。

对以构建教育理论体系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一定的哲学方法论或者实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致力于探究教育活动的内在学理逻辑和构建教育理论学科体系,以求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做出说明和阐释,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学科化。然而,在做出这样努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践无知”现象,在获得了更高抽象度的教育认识的同时,教育情境中具体的环节、鲜活的事例可能会被忽略,导致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之间出现裂隙,教育理论难以予教育实践以充分、完满的阐释和解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联需要通过若干中介才能实现,只有通过诸如模式的转化、中间环节的选择、知识的融通等,它们之间才能构建具有内在性的联系,否则就会出现无法对话的问题。如果要缩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间的差距,依照教育实践变革的逻辑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术话语方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实践合理性

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积极面对当下的困境以扭转劣势、获得更有利的发展可能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取向,这是以“本质直观”的方式在当下做出的选择,在本质上蛰伏着趋利避害、摆脱当下疑难情境的冲动,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应对智慧,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及其逻辑建构的依据。正如布迪厄所说:“潜在行为倾向趋向于在没有任何理性计算和任何对成功机会的有意识估计的情况下,确保两种可能性直接相符:一种可能性是(在附带或不附带希望、期待、担心等主观体验的情况下)被赋予事件先验或事先可能性,另一种是从过去经验出发确立的经验或事后可能性”,这种行为倾向具有诞生性,无法模拟或重复,但它确保行为在合理的意蕴范围展开。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关涉过去已获得的经验,理论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是当下实践的当然组成部分,阿尔都塞称之为“理论实践”。他说:“理论对于实践,对于它帮助产生或发展起来的实践,对于由它作为理论而加以总结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切策略都必定建立在战略的基础上,而一切战略必定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

这里所谓的理论,指的就是能够充分地揭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的合理性并能为其做出辩护的理论。在实践的场域中,首要问题不是正确不正确,而是合理不合理。而检验理论合理性的标准是多元的,除真理性标准外,还需满足逻辑性、得到经验支持性、内容丰富性、可证伪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发展的进步性等。如果教育理论要能够充分地揭示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就必须依情境发生适宜性变化,在逻辑、形式、结构乃至内容等方面具有丰富性。

关注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深入分析蕴含于其间的教育理论及其在新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变易,彰显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品质和特性。有人指出:“教育理论必须扩散到改革者,即到教师社群与体制设计者的心灵世界、决策链条中去才可能生效———借助教育理论魅力的释放、辐射来‘感染’教育行为,触动教育决策,是教育理论干预教育世界的特有逻辑,即衍射逻辑、魅力逻辑。”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理性是教育实践变革内在需求,也是其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蕴含于其中的教育理论是使其转化为自为活动的关键。由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然会生成多样化的教育理解和教育认识,也必然会对教育实践变革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关注教育实践变革或者教育实践优先并不是贬低或者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和作用,而是要把教育理论置于全部实践变革中的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把它视为是分析、总结、完善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能够成为教育实践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在其中发挥检验、批判、诠释和说明的功能。

(四)价值导向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在已有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具有历史基础的活动。在悠久的历史进化中,人类对历史、社会生活及自我成长的认识都会积淀在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为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在其中发挥着引领、驱动、说明和建构的功能,此即布迪厄所说的“习性”。他说:“这一构成的原则是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即习性,该系统构成于实践活动,并总是趋向实践功能。”说明“习性”生成于实践、指向于实践,包含着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这种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亦即哈耶克所论述的“默会知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奠基与建构和对教育实践变革进行分析、总结与完善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淀于教育活动中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都有一定的惯性于其中,它的存在使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可能事半功倍,在某种条件下,甚至能够阻碍、抵御外在力量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使教育实践变革以既定步伐前行。当然,当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等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旨趣、内涵、方式等不相符合时,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其进行的力量,阻滞教育实践变革。二是作为文化现象,已有的习惯和习俗中包含着那些对自身不满的能动性因素,它可能会随着活动不断积累,终而成为推动教育实践发生变革的力量,这正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契机。不过,这些因素要释放出自己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理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和一定外部条件的支持。

教育实践变革关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是富有历史和经验内涵、饱含理念升华要求的活动,无论其起因、过程乃至结果,都渗透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康德强调,物自体虽然不能被认识,却可以为我们所信仰,实践理性所追求的即是道德的本体,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是其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有人对此进一步补充认为,这里所谓的实践,不是一般意义的“做”,而是有明确价值导向的行动。阿多诺就指出,康德所说的具有优先地位的“实践”是正确的应当的行为,绝非鲁莽草率的行动。显然,正确和正当是以行动本身包含着某种价值判断为根据的,具有价值自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认识的对象是建构的而不是被动记录的,它是社会需求与社会结构变革带来的对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做出的协调与完善,也是对现实所是的教育经验、教育认知的有组织的提升和凝练,其本身深含丰富文化信息,包括变革愿景、已有的教育认识等,表明教育理论深度介入到了教育实践变革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驱动教育活动向更合理的方向展开的力量,是教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但同时它也可能作为观念性的力量阻碍教育活动的展开。为此,在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澄清和阐明自身的价值立场。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动因所在,是生成新的教育理论话语方式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理论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

教育理论要能够意识到教育实践变革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地对其做出充分反映,如是它才有可能实现创新。为了实现教育理论创新,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充分理解与接受教育实践变革的现状与趋势,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论需要和构建教育理论的学理依据。

(一)在实践中构建教育理论的意义

作为内在于教育活动的价值,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与趋势往往蕴含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要揭示这些变革性要素就要发挥教育理论的批判品格,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仔细地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和旨趣做出鉴别。同时,由于教育理论的意义生成于主体与环境、实践对象及其情境之间的博弈之中,需要在其形态、内容、结构等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它。如果教育理论不能澄清自己的立场并对教育活动做深入的分析批判,其自身本有的价值就会被遮蔽,也难以形成新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为了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实践变革,需要教育理论摆脱以往完全皈依强势学科规范和方法的学科倾向,能够尊重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和人的发展需要,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下审视教育及其与之发展变化相关的各种要素,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说明它们可能的变化趋向。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变革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高,它就越能够具有时代解说力和指导力,就越能吸引人、影响人,这是其生成意义的基础。为此,教育理论要有时代敏感性,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趋向并能以大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

(二)丰富阐释教育的方式

教育实践变革是在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这是教育理论自身获得变革动力和发展的资源。由于影响教育实践变革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平衡其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对这些条件和因素做出清晰的梳理,分析它们之于教育实践变革的适切性。不同于去时空化的教育理论,适合实践者需要的教育理论要能够摆脱以往学科化取向所信奉的“避繁就简”、用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论说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弊端,直面教育变革情境的复杂性,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特征与需求,以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为导引,有针对性地诠释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充分揭示和诠释教育实践变革的复杂性,阐释和说明教育实践变革的各种微妙的因素和条件。对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各方面条件和相关要素的把握和认知越全面、越深入,就越能够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质量及时效性,也就越能够促使教育理论以合乎此变革的方式做出反应和表达。这样的教育理论能够被实践者作为批判的武器所接受和运用,通过澄清思想、深化认识,促进教育实践变革并使之趋于更合理的方向。

第12篇

那么,人们为什么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产生模糊认识?其背景及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之谜

人们往往把“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两词相对应,从语词结构的角度来考察,“音乐审美教育”是个主从结构的复合词组,限定词“音乐”加中心词“审美教育”,亦可理解为限定词“音乐审美”加中心词“教育”或限定词“音乐”加限定词“审美”加中心词“教育”。中心词的不同必然导致复合词组含义的偏差,根据对音乐、审美、教育的不同倚重,也必然产生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就“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来看,亦可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就“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来看,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的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的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只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由于长期以来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也会导致理解的不同。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重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在强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追求审美主客体认识的统一。

人们对待什么是美主要有三种基本观点,即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统一,采取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待什么是“审美”也许也应该有三种基本态度。

二、“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极端化)、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受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权衡,终于为音乐教育找到了适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理论基础。

三、“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的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从音乐教育直接目标角度来看,尽管音乐有很多重要的非音乐,但是对所有人来说,它的音乐的审美本质才是它独特而宝贵的价值。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敏锐的反映能力。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其它目标才会被包括进来。一旦非音乐性目标的强调超越音乐性目标本身,实际上我们就等于已经背离了我们所钟爱的音乐艺术。亦可这样理解,如何使客观存在的音乐美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产生美感,是音乐美育的直接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谈不上美育对德、智、体的促进作用,如果越过这个目标,企图直接达到影响德、智、体三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等于取消了美育。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地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重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的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从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角度来看,既要重视静态的教学媒介――教材的审美标准,又要重视动态的教学媒介,关注音乐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只有美的对象和美的环境才可能更好地唤起人心中的美感,使其心灵美化。

从音乐审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角度来看,音乐是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黑格尔有句名言:“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情感是不能被逼迫的,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音乐认知的特殊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扣情感脉搏,遵循“音乐是声音艺术”的法则,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避免过多的课堂讲解和文学化、视觉化方式的音乐“对译”,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弥漫性特点,潜移默化其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操。

四、“以审美为核心”并非“审美唯一”

确实,一直以来,几乎都把“音乐审美”作为普通学校开展国民音乐教育当中最核心的东西,尤其是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以至,音乐教育实践中难免出现了过度强调“审美”的情况:课堂上不时时贯彻“审美”好象“完全不对”;教案中不常常提及“审美”感觉不“前卫”;理论研究中不处处书写“审美”似乎教育观念“错位”。诚然,因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而加以强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若把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强调到“万能”的地步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情态是音乐所特有的,是非语义性,非具体性的,可感知的就是情态。”此外,“情智互补和格式塔的认知过程,这些也都是音乐审美的价值体现”。还有,“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传载文明,如同看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的感受一样,感知、学习音乐就是感知不同远近、不同历史、不同风格的文化,所以在音乐审美中包含着这些意义”。再者,“一个人的品行、修养、能力或素质,和其它一些因素也有种种关系,比如遗传、人群、家庭等,还有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对人品的影响和塑造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音乐审美能力的价值的判断,首先是估计它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其次也不要把它说成是万能的”。这种倾向的根源是音乐审美教育“自律论”观点的绝对化,孤立化,也是音乐审美教育要求“自律”的具体表现。它与以往的“从属论”主张是对立的,出于对以往的纠正,有点“矫枉过正”而已。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一门学科教育,除了审美功能外还有二:一是向学生传播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追求一般的教育功效(音乐教育的终极功能)。比如承载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心理治疗,促进体格的健康发展等。此外,即使就“音乐审美”自身来说,“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为了理论研究,把“音乐审美”与其他事物分开进行研究未尝不可,但是,实践中人们不可能做绝对化的分离。因此,在音乐教育水平已得到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以审美为核心”问题。音乐教育不仅要“以音乐为本”,而且还要“以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吕景云,朱丰顺. 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订本.

[3](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叶圣陶. 文汇报,1980-05-05.

[5]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斌. 关注音乐[J]. 中国音乐教育. 2006(1).

[8]姚思源. “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听新加坡李豪合唱团访华演出有感[N].中国教育报,1989-06-15.